佛在人間 二、人間佛教緒言
二、人間佛教緒言
一 人間佛教的展開
契理與契機:佛法所最著重的,是應(yīng)機與契理。契機,即所說的法,要契合當(dāng)時聽眾的根機,使他們能于佛法,起信解,得利益。契理,即所說的法,能契合徹底而究竟了義的。佛法要著重這二方面,才能適應(yīng)時機,又契于佛法的真義。如專著重于契理,或不免要曲高和寡了!如專著重于應(yīng)機,像一分學(xué)佛者,只講適應(yīng)時代,而忽略了是否契合佛法的真義,這樣的適應(yīng),與佛法有什么關(guān)系!現(xiàn)在所揭示的人間佛教,既重契機,又重契理。就契機方面說:著重人間正行,是最適合現(xiàn)代的需要,而中國又素來重視人事。別的不說,如印光大師,他平生極力宏揚念佛往生,卻又提倡「敦倫盡分」。這名詞雖是儒家的,但要在這人間 [P18] ,做成一象樣的人,盡到為人的本分,作為求生西方的基礎(chǔ),他是沒有忽視佛教在人間的重要意義。民國以來,佛教的法師、居士,都有適應(yīng)社會的感覺,或辦慈善、教育事業(yè)等。不問成績?nèi)绾危_是認(rèn)識了傾向了這一方面──佛教是人間的。人間佛教的論題,民國以來,即逐漸被提起。民國二十三年,『海潮音』出過人間佛教專號,當(dāng)時曾博得許多人的同情。后來,慈航法師在星洲,辦了一個佛教刊物,名為『人間佛教』?箲(zhàn)期間,浙江縉云縣也出了小型的『人間佛教月刊』。前年法舫法師在暹羅,也以『人間佛教』為題來講說?傊,人間佛教的時機適應(yīng)性,確是引起各方面的重視了。人間佛教不但契應(yīng)時機,更是契合于佛法的深義,大家應(yīng)努力來宏揚!
人生與人間:太虛大師在民國十四五年,提出了「人生佛教」。在抗戰(zhàn)期間,還編成一部專書──『人生佛教』。大師以為:人間佛教不如人生佛教的意義好。他的唱道「人生佛教」,有兩個意思:一、對治的:因為中國的佛教末流,一向重視于──一死,二鬼,引出無邊流弊。大師為了糾正他,所以主張不重死 [P19] 而重生,不重鬼而重人。以人生對治死鬼的佛教,所以以人生為名。佛法的重心,當(dāng)然是了生死,成佛道。但中國佛弟子,由了生死而變成了專門了死。如『臨終飭要』,『臨終津梁』,『臨終一著』等書,都是著重于死的。我在香港,遇見某居士還說:「學(xué)佛就是學(xué)死」。一般的學(xué)佛修行,動機每每如此,即為了將來死得好。禪宗的「臘月三十日到來作得主」,也只是死得好的證明。大師曾為此寫了『生活與生死』一文,認(rèn)為佛教的本義,是解決生活,在生活問題的解決中,死的問題也就跟著解決了。其實,佛教的了生死,并沒有錯。生死是生死死生,生生不已的洪流,包含了從生到死,從死到生的一切。解決這生生不已的大問題,名為了脫生死。如不能了生,那里能了死!這那里可以偏重于死而忽略于生!
中國學(xué)佛者,由于重視了死,也就重視了鬼。中國傳統(tǒng)的宗教,是人死為鬼。雖接受了佛教的輪回說,相信鬼可轉(zhuǎn)生為人,但他們只知道人與鬼的互相轉(zhuǎn)生,而每忽略了人死不一定為鬼,可以人死為人,人死為天。所以學(xué)佛者,甚至往 [P20] 生凈土的信仰者,也還是不愿為鬼而又預(yù)備做鬼。死了,用種種的飲食來祭祀他(依佛經(jīng)說,惟有餓鬼才需要祭祀),燒冥衣給他穿,化錫箔、冥洋給他用,扎紙房給他住。佛教中,不但應(yīng)赴經(jīng)懺,著重度亡;而且將中國的一些迷信習(xí)俗,都引到佛門中來,這完全受了中國「人死為鬼」的惡影響。其實一人死了,不一定生于鬼趣,或生地獄、畜生,或生到天國,或仍來人間。即使想到死亡,也不應(yīng)預(yù)備作鬼!無錫的丁福保,以為信佛先要信鬼,大師以為這不免加深了鬼教的迷信!為對治這一類「鬼本」的謬見,特提倡「人本」來糾正他?鬃诱f:「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儒家還重視人生,何況以人本為中心的佛教!大師的重視人生,實含有對治的深義。二、顯正的:大師從佛教的根本去了解,時代的適應(yīng)去了解,認(rèn)為應(yīng)重視現(xiàn)實的人生!敢乐顺正法,先修成完善的人格,保持人乘的業(yè)報,方是時代所需,尤為我國的情形所宜。由此向上增進,乃可進趣大乘行。使世界人類的人性不失,且成為完善美滿的人間。有了完善的人生為所依,進一步的使人們?nèi)バ薹鸱ㄋ氐拇蟪似兴_行果」(『我怎樣判攝一切佛法』)。 [P21] 大師曾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xiàn)實」(『即人成佛的真現(xiàn)實論』)。即人生而成佛,顯出了大師「人生佛教」的本意。
人生佛教是極好了,為什么有些人要提倡人間佛教呢?約顯正方面說,大致相近;而在對治方面,覺得更有極重要的理由。人在五趣中的位置,恰好是在中間。在人的上面有天堂;下面有地獄;餓鬼與畜生,可說在人間的旁邊,而也可通于上下。鬼趣的低劣者,近于地獄(有些宗教是不分的),所以閻羅王或說為鬼趣的統(tǒng)攝看,又說是地獄的王。而鬼趣的高級者,即低級的天(神)。畜生中,高級的也通于天。天神與鬼、畜,在一般宗教中,雖從來有分別,而實有混淆的形跡。大概的說:傾向于統(tǒng)一的,永生的,是天神(神教)教。但也有多少不同:如基督教的耶和華,回教的阿蘭,是一神教;如印度的梵天、大自在天,中國道教的元始天尊等,是泛神教,即有多神的傾向而統(tǒng)一的。如傾向于雜多的,死亡的,即鬼靈(鬼教或巫教)教。佛教是宗教,有五趣說,如不能重視人間,那末如重視鬼、畜一邊,會變?yōu)橹赜诠砼c死亡的,近于鬼教。如著重羨慕那天 [P22] 神(仙、鬼)一邊,即使修行學(xué)佛,也會成為著重于神與永生(長壽、長生)的,近于神教。神、鬼的可分而不可分,即會變成又神又鬼的,神化、巫化了的佛教。這不但中國流于死鬼的偏向,印度后期的佛教,也流于天神的混濫。如印度的后期佛教,背棄了佛教的真義,不以人為本而以天為本(初重于一神傾向的梵天,后來重于泛神傾向的帝釋天),使佛法受到非常的變化。所以特提「人間」二字來對治他:這不但對治了偏于死亡與鬼,同時也對治了偏于神與永生。真正的佛教,是人間的,惟有人間的佛教,才能表現(xiàn)出佛法的真義。所以,我們應(yīng)繼承「人生佛教」的真義,來發(fā)揚人間的佛教。我們首先應(yīng)記著!在無邊佛法中,人間佛教是根本而最精要的,究竟徹底而又最適應(yīng)現(xiàn)代機宜的。切勿誤解為人乘法!
二 人間佛教的三寶觀
三寶在人間:佛法無邊,實不外乎三寶。我們學(xué)佛的,第一要皈信三寶。拿 [P23] 出家人說,皈依三寶,即加入僧團而學(xué)法,由學(xué)法而趨于果證。皈依的對象是三寶,所學(xué)所證,也不出此三寶。如不能正確地信解三寶,一切與外道的知見一樣,那名稱是皈依三寶,其實對佛法是極其陌生的!
三世、十方,佛是極多的。凡對于宇宙人生的真理,普遍而正確的覺悟── 正遍知;慈悲、智慧,一切功德,到達圓滿的境地,就稱為佛。單說佛,不是指那一位佛,而是通指三世十方的一切佛。但是,我們怎么知道有佛,有十方三世佛呢?這因為,我們這個世界,曾經(jīng)有佛出世。本師釋迦牟尼佛,就誕生在印度的迦毗羅國釋迦種族。父親是凈飯王,母親是摩耶夫人,他也有妻有子。出家后,參學(xué)、修行,終于成了佛。他常在摩竭陀國的王舍城,憍薩羅國的舍衛(wèi)城等,弘揚正法。到八十歲的時候,在拘尸那地方入滅。照這歷史上千真萬確的事實來看,佛那一樣不是在人間的。釋迦牟尼佛,不是天神,不是鬼怪,也從不假冒神子或神的使者。他老實的說:「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增一阿含經(jīng)』)。這不但是釋迦佛,一切都是人間成佛,而不會在天上的。又說:「 [P24] 我亦是人數(shù)」。佛是由人而成佛的,不過佛的斷惑究竟,悲智功德一切到達無上圓滿的境地而已。佛在人間時,一樣的穿衣、吃飯、來去出入。他是世間的真實導(dǎo)師,人間的佛弟子,即是「隨佛出家」、「常隨佛學(xué)」!悍ň浣(jīng)』說:「具眼兩足尊」,眼即知見,知見的具足圓滿者,即是佛,佛在兩足的人類中,處最可尊敬的地位。佛出人間,人間才有正法。由于有本師釋迦牟尼佛,我們才知道有三世十方諸佛。從「佛佛道同」來說,一切佛還不等于釋迦佛嗎?
再從法寶說:諸佛所證覺的諸法實相是法,修行的道也叫法。道與悟證的寂滅法,本無所謂人間不人間的,佛出世或不出世,都是這樣。佛時常說:「是法非佛作,亦非余人作」,那末為什么說法在人間?因為本師釋迦佛的說法,是為人而說的。在神鬼氣氛濃厚的印度環(huán)境,雖也偶為天龍等說法,而重點到底是為了人間的人類。如佛教根本教義中的十二緣起的識、名色、六處三支:由初識-- --投胎識而有名色(肉團凝成),由名色而起六處(眼耳鼻等成就),這唯有此欲界人間才有這完整的生長過程。他界如天與地獄等,都是化身的,頃刻即圓滿 [P25] 六處,那里有此階段?又如無色界,既沒有色法,那末有名無色,處中也但有意處而沒有眼等五處了。佛這樣的說明身心漸成的階段,即是約此界人間而說的。又如生緣老病死(阿毗達磨者把病略去了,但經(jīng)說是有的):老與病,其實也只是此界人間的情況。地獄與天神,可說都是沒有的。佛本為人說十二緣起,等到以此論到一切,即覺到有些不盡然。其實,佛沒有為天為鬼而說此法門,這是為人類而安立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都如此。又六根對境生起六識,這也是人類的情況。許多下等動物──畜生,是無耳、無鼻的,當(dāng)然不會有圓滿的十二處、十八界。色界的眾生,沒有鼻、舌識;到了二禪以上,前五識就都不起了。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分類,實在是依人類而分別的。談到修道,如天國、畜生,即沒有律儀戒。所以,可以肯定的指出:法,本是為人類而說的,一切是適應(yīng)人類的情形而安立的。佛既沒有依地獄、天堂的情況而立法;如有地獄法與天堂法,那也只適合于地獄與天國,也不是我們──人類所能信行的。
說到僧寶,不用說,是在人間了。出家五眾中: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 [P26] 比丘、比丘尼;除了人間,其他眾生都是沒有的。所以出家眾的律儀戒,惟是為人而說,也惟是人所受所行的。受戒時,即曾間:「汝是非人耶」?如是非人─ ─天神與鬼畜,即不得受戒。依戒而攝僧,依僧伽而住持佛法,一切都是人間的,何等明顯?
佛出人間,為人說人法──人類所能解能行的,人類得因此而增進而解脫的佛法,修學(xué)者也即是人間賢圣僧。三寶常住人間,進一步說,人間才有如法而完美的三寶。佛在人間,法與僧也無不在人間。三寶本在人間,這即是我們的皈依處。如忽略此界人間的佛法僧,而偏重他方,天國、龍宮,無疑地會落入于死亡與鬼靈,永生與天神的窠臼,埋沒了佛法的真義!
人間與天上:從三寶出現(xiàn)于人間說,佛為創(chuàng)覺的立教者。佛住世時,生活起居,與一般人相仿佛。既不是神,也不是神的兒子或使者,他是真摯的人類導(dǎo)師。人間有苦有樂,穿的、吃的、住的,都不能隨心適意。天上呢?吃的是天廚妙供,穿的是細(xì)滑天衣,住的是七寶宮殿,比人間的享受,是不知好到若干倍。人 [P27] 間壽命短,天壽極長,活到幾百萬年的不算回事。人間的身量短,而天身有的如須彌山那么高大,光明晃耀。有的,以為佛與人一樣,太不夠圓滿,能像天人那樣的廣大莊嚴(yán)就好了!這一不能把握「人間佛教」的見解,就現(xiàn)出了天上成佛的思想。如說:「色界究竟天,離欲成菩提」。天上成佛,是真佛;人間成佛是化身,這是現(xiàn)實人間的佛陀而天化了!佛于色究竟天成佛,即大自在天成佛,于是佛梵合流。印度婆羅門教徒便說:人間的釋迦牟尼佛,是化身,是大自在天的化身。這樣的弄得神佛不分,使佛教在印度,流于神秘、迷妄,走上了末路!所以我們必須立定「佛在人間」的本教,才不會變質(zhì)而成為重死亡的鬼教,或重長生的神教。認(rèn)定了佛在人間,那末說法時也在人間,佛法即是佛在人間的教化。佛所表現(xiàn)的三業(yè)大用:以語言為弟子們開示;佛的行止舉措,對人接物,身體一切的活動,都是身教,是為弟子們示范的;尤其是他的大慈悲大智慧,意業(yè)能感召人類。佛的「三輪示導(dǎo)」,即是人間佛法的根本。怎能使法寶常在人間流行呢?一、由出家在家的佛弟子,切實的依教奉行,而表現(xiàn)于身心中。一、有經(jīng)、像、 [P28] 塔、廟等傳世,表示出佛法的內(nèi)容與精神。如經(jīng)典的文字,即是用印度文寫的,所以經(jīng)典傳來中國,是要有人──如鳩摩羅什及玄奘等翻譯。這因為是人間的佛法,所以編集傳譯流通,都有確鑿的史實可考證。不像外道的經(jīng)書,胡說是神說的,是從天上送下來的。因此,更顯得佛法在人間,為了人間而說。如為畜生(龍等)說,鬼(夜叉等)說,天(帝釋)說,那末用什么語文編集?誰翻譯而成為人語?如以人間佛教的眼光來說:如龍樹菩薩從雪山老比丘處得大乘經(jīng),這是很平實的事。如說夜叉送來、天龍傳來,那對于佛典的語文,編集、翻譯,一切都成為問題了!佛經(jīng)的編集,開端都載明時間,地方,聽眾,佛法本著重時地人的確實性,這才能引人生信。所以說:「說時方人,為令人生信故」。如佛在天上成佛,說法,那一切都不是你我──人類能知,也只能適應(yīng)于天上,而無關(guān)人間的教化了。我們是人,需要的是人的佛教。應(yīng)以此抉擇佛教,使佛教恢復(fù)在人間的本有的光明!(仁俊記)
- 上一篇:佛在人間 一、佛在人間
- 下一篇:佛在人間 三、從依機設(shè)教來說明人間佛教
- 心量、福德與幸福
- 佛法觀察現(xiàn)象探求三層因緣
- 印順長老:學(xué)佛一定要吃素嗎?
- 印順法師:什么是般若智慧?般若在佛法中的重要性
- 印順長老著述中的真常唯心論
- 佛說人有三特勝,就連天人也不及
- 我終于在臺灣見到了印順導(dǎo)師
- 印順導(dǎo)師:學(xué)佛不一定吃素但吃素卻值得提倡
- 談海南佛教: 不存在“后本煥時代”
- 常不輕菩薩說: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佛
- 趙樸初先生的佛教和平觀
- 佛性、人性和德性
- 守望星空與道德 個人與社會才有希望
- 文殊菩薩及其學(xué)風(fēng)
- “人間佛教”轉(zhuǎn)型與禪宗在中國近現(xiàn)代佛教中的地位和作用
- 印順法師《大乘空義》
- 生起正信,感恩佛陀--印順法師拜山開示
- 以佛陀的智慧促建和諧世界——泛論禪宗智慧與構(gòu)建和諧世界
- 構(gòu)建“人文佛教”平臺——深圳弘法寺努力探索和踐行現(xiàn)
- 《中國漢傳佛教叢林儀規(guī)及唱念規(guī)范》緣起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yuǎn)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