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離世間品第六)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離世間品第六)
太虛大師講述
二十一年十二月在閩南佛學院
己二 修遠離行
離世間品第六
離世間者,世間之意義有淺深不同:淺者即人世之間,離此人世之間而獨居山林曠野之處,名為離世間也。因在人世間中,常為塵俗之所勞累,種種煩悶之所纏繞,故離此煩累沉悶之所而到山林清靜處,享受安閑恬適之生活,即為離世間也──此凡夫之離世間。
但此離世間義,乃依俗人之觀察名為離世間耳,而實非佛法中之離世間也。故進一步言之,即離欲界五欲煩惱之世間,而欣禪定相應之上界也。欲界以貪五塵欲為特質。禪定相應之上界者,但是十八界中之法界,唯此法界能與禪定相應;其余五根、五塵、五識,皆不現行。所以此第二種之離世間義,即是離五欲而到禪定之地,名離世間。此比前義稍深,但仍共其余宗教。禪定之離世間,僅是佛法初步之基礎,不能為佛法中純正之離世間義也──外內共同之離世間。
佛法之離世間義,即是虛偽、不真實、無常之法,以及三界正報之有情世間與欲、色界依報之器世間,皆謂世間;不但欲界如是,色、無色界亦然,故謂“縱經八萬劫,亦必落空亡”。所以佛法離世間義,即是出離三界依正之有情器世間而到無漏涅槃妙境之法界也。但此仍是三乘共同之離世間義,非至極究竟大乘不共法之離世間也。
究竟離世間者,即超出三界乃至聲聞、緣覺、菩薩九法界,以及超九法界之佛界、涅槃、或超過涅槃之任何法。凡是可以分別、對待、安立、思議,與稍有言語識想之立足點者,皆是世間,所以此大乘不共之離世間義,即是根本無分別智所行,諸佛大圣之所獨證,超過一切思想、分別,心行處滅、言語道斷之一真法界也。
總上四義,第一最淺者,即是世間凡夫所謂離世間也;第二稍深者,即是外內共同修持禪定之離世間也;第三又深者,即是三乘共同修證之離世間也;第四最深者,即是大乘不共之離世間也。此四種中,第一凡夫之離世間,非此經中所明;后三種離世間義,在此品中皆統攝無余也。
庚一 菩薩興問
辛一 樂遠離行白眾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樂遠離行,承佛威力從座而起,于大眾中為諸菩薩說阿蘭若行,普告一切諸菩薩言:“出家菩薩住阿蘭若,應作是念:以何因緣,遠離世間修阿蘭若清凈妙行?諸佛子等一心諦聽!我承佛力,今為汝等分別演說阿蘭若行”。諸菩薩言:“善哉!大士!為我等輩及未來世求菩薩者,惟愿說之!我等樂聞”!
爾時者,即是前會常精進菩薩等聞佛說法已訖之時。大會眾中,即有一菩薩常樂修行阿蘭若行,常常厭離世間五欲之苦,出白佛言而為諸菩薩說法也。承佛威力者,菩薩本不能說此妙法,但因佛力加被,故從座而起說阿蘭若法也。普告一切諸菩薩言,即是樂遠離行菩薩對眾說明住阿蘭若之義,修阿蘭若行之要門,應當如何觀察如何思維修行也。換言之、菩薩住阿蘭若者,非如世間閑人雅士隱居山林,或惡性眾生等空住山林,毫無獲益;而菩薩住此阿蘭若處,乃修行善法遠離五欲也。諸佛子等下,即是告白大眾,使大眾誠心諦聽此阿蘭若法。諸菩薩言下,菩薩告白后,于是大眾歡喜踴躍,即同聲贊嘆此菩薩之美意,并奉請菩薩說此行法,我等愿樂欲聞也。
辛二 樂遠離行正說
壬一 長行
癸一 觀世間諸恐怖
子一 總標
是時、樂遠離行菩薩告諸大眾:“一切世間多諸恐怖,出家菩薩為厭世間種種恐怖,舍離父母及諸眷屬,住阿蘭若修遠離行。”
以下總標菩薩以何因緣修阿蘭若行,即是樂遠離行菩薩乘自本愿、本行、所修、所證之法,開示大眾也。是時下,即出家菩薩,觀一世間之法,都是恐怖之相,與生死煩惱之因。因世間法以分別為中心,即造種種惡業(yè)受種種苦報,輪轉不息也。又此世間之法,若再微細觀之,狀如幻化泡影,生滅無常,法法皆不自在,三界皆是行苦。所以菩薩拋父母、舍妻子、住阿蘭若,依正信、見、戒而修無漏善法,遠離世間之恐怖也。如心經中說:“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窐礙;無窐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所以住阿蘭若也。
子二 詳說
丑一 觀恐怖相
寅一 略觀諸結
“云何名為種種恐怖?或有菩薩而作是念:我為恐怖,一切煩惱從我生故;蛴衅兴_而說我所是為恐怖,一切煩惱我所生故;蛴衅兴_而說七慢是為恐怖,種種慢不敬善人故;蛴衅兴_以彼三毒而為恐怖,造無量罪墮惡道故。”
‘結’者,即煩惱之別名。前文講世間恐怖,但何法為恐怖?故在此文中,先從諸煩惱結略觀恐怖之相也。云何下,菩薩雖總修阿蘭若行,但觀念各有不同,如佛使五百比丘觀察苦本,其所見各異也;蛴衅兴_觀察煩惱結因皆由有我而生,故此我相甚為恐怖;因有我為根本故余煩惱法麇集而起,遇順則貪,逢違則嗔,造盡三惡業(yè)行。如世人各執(zhí)我故,于是各各相爭相殺,造種種煩惱而不得安寧也;蛴衅兴_覺察煩惱之因皆由我所而起,因執(zhí)我所有故方起種種惡念、種種爭斗。否則、若但有我不有我所,則此我法不及他人,即與他人無關;因無關故,即不起執(zhí)著貪求男女、財產等欲,故此我所甚為恐怖也;蛴衅兴_觀察七慢,為生煩惱之因,因慢者恃己淩他為性,有此慢本,一切善法不能虛心敬求,一切善人不能誠心恭敬,于是生起種種煩惱、斗爭、相殘、相殺等等之禍因,而使自己人格墮落,故此我慢甚為恐怖也;蛴衅兴_覺得貪、嗔、癡毒為煩惱之本,因有貪、嗔、癡三毒故,即造種種惡業(yè)輪墮三涂,故此三毒甚為恐怖也。
寅二 別觀五欲
或有菩薩以彼五欲而為恐怖,耽著世樂墮八難故。譬如世間有七步蛇,當害人時毒力熾盛,出過七步即便命終;一蛇毒力尚能損人,何況五蛇共為傷殺,毒力轉盛命難得全!世間五欲亦復如是,一一欲樂各能引起八萬四千微細塵勞,迷惑愚夫令墮地獄、餓鬼、畜生及余難處受大苦惱,何況具足貪著諸塵?如恒河沙無數諸佛出興于世說法教化,隙光迅疾終不得見,常在惡道猶于自家,處無暇中如戲園觀。過去有佛欲令眾生厭舍五欲而說偈言:‘譬如飛蛾見火光,以愛火故而競入,不知焰性燒然力,委命火中甘自焚。世間凡夫亦如是,貪愛好色而追求,不知色欲染著人,還被火燒眾來苦。譬如群鹿居林藪,貪于豐草而自養(yǎng),獵師假作母鹿聲,群鹿中箭皆致死。世間凡夫亦如是,貪著種種可意聲,不知聲能染著人,還受三涂諸苦報。譬如蜜蜂能飛遠,游于春林采眾華,為愛醉象頰上香,象耳因之而掩死。世間凡夫亦如是,愛著一切受用香,不知香能染著心,生死輪回長夜苦。譬如龍魚處于水,游泳沉浮而自樂,為貪芳餌遂吞鉤,愛味忘生皆致死。世間凡夫亦如是,舌根耽味以資身,殺他自活心不平,感得三涂極重苦。譬如白象居山澤,自在猶如師子王,欲心醉亂處昏迷,追尋母象生貪染。一切凡夫亦如是,趣彼妙觸同狂象,恩愛纏縛不休息,死入地獄苦難量。世間男女互貪求,皆由樂著諸色欲,人天由此故纏縛,墮墜三涂黑闇中。若能舍離貪欲心,住阿蘭若修梵行,必得超于生死苦,速入無為常樂宮。
以下別觀五欲,即對五欲樂詳細之觀察也;蛴衅兴_覺五欲之樂最為恐怖,因世人遍貪五欲為根本故,即造惡業(yè),墮八難永無出期也。五欲者,眼貪好色,耳聽好聲,乃至身貪好觸,總言之、即五根貪求五塵之好境也。譬如世間下,以喻顯法。七步蛇,毒力最大,傷人至多七步,其人即死。何況五蛇下,即是五欲樂中貪求一欲,即能損人慧命墮入三涂,何況五欲共同傷害,其害固不堪設想矣!各能引起八萬四千微細塵勞者,因貪五欲即遍求財產、好色,由此遍求為因即起貪、嗔、癡等八萬四千微細塵勞,以致亡身失命也。迷惑愚夫者,即是無智慧之人,受此五欲迷惑,墮三惡道受諸苦也。反之,大智菩薩厭離此欲,而勤修善道也。如恒河沙下,顯此貪求五欲之人,常在三涂八難之中,即過去雖有無量諸佛出興于世教化眾生,但此等人不聞不見,縱有見聞亦如日光過隙剎那即逝,即雖在人間亦不遇佛也。常在惡道下,貪五欲人墮在惡道,猶如世人常處家中;墮在八難,亦猶如世人貪觀娛樂之園而恒不舍離也。無暇,即是八難處。
過去有佛下,明過去諸佛,為令眾生厭離五欲故說此偈也。亦是樂遠離行菩薩重說過去佛偈,俾現時和未來之眾生獲得厭離五欲之利益也。譬如飛蛾以下,以飛蛾等五喻,明貪色等五欲之害,飛蛾見火光,喻貪色之弊。如飛蛾只知火之可愛,奮勇前進,而不知火有喪身之虞。世人貪求色欲亦復如是,只知色之愛人而不知色之陷人也。貪愛好色者,此色非唯男女欲色,凡是貪求好玩美麗之色皆為貪色,皆有亡身之害也。譬如群鹿居林藪八句,此喻貪聲之害也。群鹿居于林藪之中,本可棲身藏命,但貪逐獵師之假聲離群獨出,遂招亡身之禍。世間眾生亦復如是,因貪著種種可意之淫聲、綺音,亡失一切善事以致喪身失命也?梢饴暎错樞膼傄庵。譬如蜜蜂能飛遠八句,喻貪香之過失。蜜蜂本來游行一切花間無有損失,但因貪象額醉酒之香,故招象耳掩死之禍。世間凡夫亦復如是,因貪香忘反,失一切善造一切惡也。譬如龍魚處于水八句,喻貪味之過失。因眾生貪著美味,行一切不平等殺害之事,喪他人而保自身,以致亡身墮三涂等苦之過失。如龍魚在游泳之中,為貪芳餌之食,遂吞鉤喪命也。譬如白象居山澤八句,喻貪觸之失。世人只知貪求男女美色,趣彼妙觸以資身心快樂;而不知此色為恩愛牽纏不息之因,墮身沉淪之本。正猶白象安居山澤自在如意,但忽為欲心昏亂,出山追尋母象以致喪身失命也。世間男女互相求下,即總結貪求五欲之過。以男女色欲為最甚,小之凡夫,廣之畜類及欲界人天,皆因貪此色欲以致墮落,受欲海纏縛,墮三惡道黑暗中也。若能舍離貪欲心四句,是勸修離欲。若住阿蘭若修行梵行,即得超度生死,到于無為涅槃之常樂宮也。
寅三 別觀貪財
“或有菩薩以貪多財而為恐怖。自己財寶恒求積聚而不受用,何況能施貧乏眾生?于己財寶深生貪著,于他財寶欲令損減,以是因緣命終之后墮大地獄受無量苦。如是苦報名為第一正感之果;從地獄出受畜生身,身常勞苦水草不足,經多時中酬損他財,如是眾苦名為第二正感之果;受是罪已生餓鬼中,因饑渴苦無量千劫不聞漿水飲食之名,其咽如針其腹如山,縱得飲食隨變?yōu)榛,如是苦身名為第三正感之果。畢是罪已來生人間,貧窮下賤為他所使,于諸財寶所求難得,于一切時而不自在,如是余報名相似果。一切菩薩分明知見如是因果,常生恐怖欲求解脫。由是恐怖,遠離眷屬住阿蘭若。”
五欲以男女色欲為根,所以離世間義即離欲界之五欲。但此五欲之中,有一欲唯人道之所特別貪求,而余道之所無有者,即此貪財之欲也。因貪求財產故即造種種惡業(yè),故出家菩薩于財欲,特作觀也。
或有菩薩觀世人貪求財產而生恐怖。自己財寶下,明世人貪求財寶即不肯布施種福;換言之、即世間眾生貪求聚集財寶,如百川歸海無有滿期,自己尚不受用,何況布施人也?于已財寶至正感之果者,出貪求相和墮三涂之因及受地獄之苦也。從地獄出下,是受第二畜生之正苦報。因前世貪求他人錢財,今生以畜生身而酬報正果耳。受是罪已下,即是復至餓鬼中,酬還前世奪人財產使人受饑餓之報也。畢是罪已下,明轉生人間償還前世鞭撻、饑寒、逼迫、種種殘害他人之余報也。相似果者,善因善果,惡因惡果,鞭撻因鞭撻果,故名酬相似之因名相似果也。一切菩薩下,菩薩了知此五欲是苦,是墮三涂之因,故生大恐怖,厭離世俗,拋棄父母,入阿蘭若發(fā)菩提心也。
寅四 廣觀煩惱
‘或有菩薩以渴愛心而為恐怖,于諸未得一切財寶,日夜追求生渴愛故,或有菩薩我我所見而為恐怖,為諸煩惱作依止故;蛴衅兴_以諸法見而為恐怖,與所知障作依止故。或有菩薩六十二見而為恐怖,入邪見林難出離故;蛴衅兴_疑為恐怖,于真正法生疑惑故;蛴衅兴_以彼斷見而為恐怖,執(zhí)無后世撥無因果,生大邪見入地獄故;蛴衅兴_以彼常見而為恐怖,執(zhí)五趣身恒常決定,隨善惡業(yè)無變易故;蛴衅兴_以彼嫉妒而為恐怖,不耐他榮懷惡心故。或有菩薩常以掉舉而為恐怖,心不寂靜生散亂故;蛴衅兴_以不信心而為恐怖,如人無手雖至寶山終無所得;無信手者,雖遇三寶無所得故;蛴衅兴_以彼無慚而為恐怖,內無羞恥常造諸惡,業(yè)障無明難見佛故;蛴衅兴_以無愧心而為恐怖,外無羞恥棄恩背德,生死輪回墮三涂故。或有菩薩以忿恨等而為恐怖,能損自他互為怨結,于多劫中障佛道故;蛴衅兴_以彼忘失而為恐怖,于所聞法不能憶持,忘失文義增愚癡故。’
以下廣明煩惱中,因經文參差不一,于根本煩惱和隨煩惱之小、大、中隨,不能劃一嚴明界限,故科文中總名為廣觀煩惱也。或有菩薩觀渴愛之心能起一切煩惱,于未得追求生渴愛故,菩薩生恐怖心也?蕫壅,即貪愛之心,如渴極之人而思飲也,或有菩薩總觀我我所見而生恐怖。前文略觀諸結科中,別觀我我所執(zhí),此處總觀故不同也;蛴衅兴_下,上文我我所見即薩迦耶見,此處即是法見。我我所見煩惱障本,此諸法見所知障本,故菩薩觀此而生恐怖。所知障者,一切事理境界,應可了知、親證,今不能如實觀察,即為此法執(zhí)所障,故曰:所知非是障,以障障所知也;蛴衅兴_觀六十二見而生恐怖。六十二見者,即是在五蘊法上,各蘊執(zhí)有是我、我有、屬我、我在之四,遂成二十;再展轉三世,加上根本之斷常二邊見,成為六十二也。或有菩薩觀疑而生恐怖,因疑為六根本煩惱之一,以猶豫為性:由此猶豫于正信、正見及一切善法,彷徨岐途不能前進,故恐怖也。或有菩薩觀斷常二見而生恐怖。因有斷見故,即掩沒因果、毀謗三寶而造惡業(yè);反之,有常見故,即抹去善惡因果變異之相,亦隨之造惡,故觀此為恐怖相也;蛴衅兴_觀嫉妒生恐怖。嫉妒者,隨煩惱中小隨之一,不耐他榮為性,常懷惡心為業(yè);又復見他功德不能隨喜,故恐怖也;蛴衅兴_觀隨煩惱中中隨之掉舉、不信,而生恐怖也。因有掉舉心故,使心散亂,觀定不成;因有不信心故,一切三寶功德不能信受。如人無手者,因正信是手,正戒是腳,正見是眼,但此不信與信相反,故名無手也;蛴衅兴_觀中隨煩惱,無有慚故對于內法不知尊重,無有愧故對于內外諸法不明善惡,不知報恩;二者皆無羞恥故,能造惡受罪,故菩薩生恐怖也;蛴衅兴_觀小隨煩惱忿恨等而生恐怖也;蛴衅兴_觀大隨中失念而生恐怖。忘失者,即失念也,于善法等不能憶記正念,不能受持佛法,故生恐怖也。
寅五 遍觀雜染
“或有菩薩乃至一切不善黑業(yè)而為恐怖,何以故?一切不善是生死因,輪轉三界不得出離,于是無量無邊恐怖,皆能障礙出世勝法。或有菩薩以五種蓋而為恐布,五種煩惱覆蓋菩薩菩提心故;蛴衅兴_以憎惡心而為恐怖,于諸眾生無憐湣心,修菩提行多退轉故;蛴衅兴_以破戒垢而為恐怖,污穢圣法難得果報。或有菩薩以彼憂惱而為恐怖,妄想熾然失善業(yè)故。或有菩薩以惡作心而為恐怖,于所修善生追悔故;蛴衅兴_而說狂醉是為恐怖,不識善惡無尊卑故;蛴衅兴_以非時死而為恐怖,不住正念歸無常故;蛴衅兴_以妄語業(yè)而為恐怖,生生世世所有言說,一切眾生不信受故。或有菩薩以四顛倒而為恐怖,由四顛倒輪回生死,起煩惱業(yè)不求佛故。或有菩薩而說惡友是為恐怖,隨不善友造惡業(yè)故;蛴衅兴_以五蘊魔而為恐怖,是五蘊身從煩惱生,生已即起無量煩惱,因諸煩惱造不善業(yè),由諸惑業(yè)墮大深坑,以是因緣而生恐怖;蛴衅兴_以煩惱魔而為恐怖,大小煩惱能續(xù)生死,退菩提心墮惡道故;蛴衅兴_厭患死魔而為恐怖,發(fā)菩提心未得不退,身壞命終生退轉故;蛴衅兴_以諸天魔而為恐怖,天魔眷屬充滿欲界,障修道人退菩提故;蛴衅兴_以無記心而為恐怖,于諸善法不能進修,空過長時退善業(yè)故。或有菩薩以彼八難而為恐怖,墮八難者從冥入冥,生死長夜難遇明故;蛴衅兴_觀彼地獄而為恐怖,一墮地獄,經無量劫受大苦惱難解脫故;蛴衅兴_墮畜生道而為恐怖,傍生界中受愚癡報,經無量劫難出離故;蛴衅兴_睹餓鬼道而為恐怖,于恒沙劫受饑渴苦,難可值遇佛法僧故。或有菩薩想欲界生而為恐怖,煩惱雜起造諸惡業(yè)墮三涂故;蛴衅兴_以彼色界而為恐怖,有覆煩惱能障定故;蛴衅兴_以無色界而為恐怖,三界之中最為寂靜猶如涅槃,有情妄執(zhí)而為究竟,劫盡命終墜地獄故;蛴衅兴_數數生死而為恐怖,生邪見家難出離故;蛴衅兴_厭離生死而為恐怖,死此生彼常受苦惱,障菩薩行求涅槃故。或有菩薩以世間語是為恐怖,心常散亂妨善業(yè)故;蛴衅兴_以心意識而為恐怖,所緣行相不可知故。
雜染之法遍于惑──煩惱、業(yè)、苦──生三種雜染,但文段不甚明晰,故總名雜染也;蛴衅兴_觀業(yè)雜染法為一切生死因,障菩提勝道,故菩薩恐怖也。黑業(yè)者,業(yè)有善、惡、無記三種,善業(yè)即為白業(yè)──清凈,惡業(yè)即為黑業(yè)──雜染,善惡參雜即為雜業(yè)──融和,故此黑業(yè)即惡業(yè)也;蛴衅兴_觀五蓋生怖,五蓋者,即貪欲蓋──順境希求故,嗔恚蓋──違境忿恚故,昏眠蓋──昏熟闇冥故,掉悔蓋─-輕動追過故,疑惑蓋──諦理不決故。蓋者,障覆之義,有此五種即能障覆菩提道故。或有菩薩觀憎惡生怖,因憎惡故于一切眾生即無憐湣之心,無憐湣心故即無大悲,無大悲故即不能普度眾生,故菩薩生恐怖也;蛴衅兴_觀破戒生怖。戒者,三無漏學之本,所謂攝心為戒,由戒生定,由定發(fā)慧。故此戒本若破,則定慧之果難成,故恐怖也──此破戒為業(yè)雜染攝,或有菩薩觀憂惱生怖,因有憂惱心即不能專一,心不專一妄想易生,即失善業(yè),故菩薩生怖畏也;蛴衅兴_觀惡作生怖。惡作者,先之所作后生追悔,如先作善后生追悔,則善業(yè)難生,故菩薩恐怖也──此是四不定中之一;蛴衅兴_觀狂醉生怖?褡碚呤ネǔVX,于一切善惡尊卑不能明辨,故恐怖也。或有菩薩觀非時死生怖。非時死者,失去正念不能隨念所生,以及乘業(yè)輪轉,或墮三涂之中,故生恐怖。或有菩薩觀妄語生怖,因在因地妄語,果地即說真實言語眾生亦不信受,故恐怖也;蛴衅兴_觀四倒生怖。四倒者無常計常,不凈計凈,不樂計樂,無我計我,由此四倒生死輪回,故恐怖也。或有菩薩觀惡友生怖,因隨惡友惡業(yè)增長,善業(yè)退失,故怖畏也。或有菩薩別觀五魔而生恐怖。五魔者,即業(yè)、天、死、煩惱、五蘊魔是也;蛴衅兴_觀無記生怖,因無記法對于善法障前進故。或有菩薩觀八難生怖,因在八難不能遇佛,常處黑暗故生恐怖。或有菩薩觀三惡道而生恐怖;蛴衅兴_別觀三界無常而生恐怖也;蛴衅兴_觀數數生死生怖:因常流轉生死之中,若生邪家即難出離,故生恐怖。或有菩薩觀厭離生死生怖:因在生死之中,常有生老病死苦故,障礙求菩薩道。或有菩薩觀世語生怖,因世間語散亂定心,妨害善業(yè),故生恐怖;蛴衅兴_觀心意識三生怖:心者集起之義──第八,意者思量之義──第七,識者分別之義──第六。此三心法,都是虛妄分別之心,此心為因乃顯妄境,由此妄境復成妄因,展轉相續(xù)無有出期。又此妄心妄境行相難知,故生恐怖也──此中心意識,總括三界心心所。
丑二 示離怖處
“若在俗家,由斯恐怖晝夜相續(xù)擾亂善心,不能證得無恐怖法。過去菩薩住阿蘭若,皆能證得無恐怖法,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來菩薩住阿蘭若,悉皆當得無恐怖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現在十方諸大菩薩,住阿蘭若斷一切障,得無恐怖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汝等當知!隨應修學三世菩薩攝念身心住阿蘭若,調伏妄想永無恐怖,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上文明種種恐怖,此文正指出離恐怖之處。此中可分為三種而大略說明之:第一、從若在俗家至不能證得無恐怖法一節(jié),說在家之人不能究竟離去恐怖,因他常為世俗之所牽攀,晝夜分擾其心,雖善心亦終不能免欲染之所纏縛,所以不能離恐怖。第二、從過去菩薩至得無恐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節(jié),說明過去、現在、未來之諸大菩薩,能斷除種種恐怖;其所以能斷除種種恐怖者,即是能遠離五欲之家而處于清凈阿蘭若地,以收束其心而求于佛果菩提。第三、從汝等當知至究竟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一文,說明今智光菩薩等修學三世菩薩住阿蘭若離恐怖之法,即是調伏身心,使五根不發(fā)生六識,攀緣六塵以流轉生死。必要調攝其心,使此萬念紛紜之心而歸為一念,如是一念相續(xù)不斷,則定由是生,慧由是發(fā),漸次離去三界有漏生死之法,以至于究竟離去一切恐怖,究竟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若不究竟成佛,則終是墮落于生死恐怖之中而不能出離。唯有出家菩薩,遠離塵俗而處于清靜蘭若,息諸妄想分別而究竟成佛,始能離一切恐怖,否則終不能遠離恐怖者也。
丑三 出恐怖本
“復次、出家菩薩住阿蘭若,當作何業(yè)?作何等念?日夜常作如是思惟:世間所有一切恐怖皆從我生,一切恐怖著我生故,一切恐怖我為根本故,一切恐怖我愛生故,一切恐怖我想生故,一切恐怖我見生故,一切恐怖我為住處,一切恐怖因我生故,一切恐怖分別生故,一切恐怖煩惱生故,一切煩惱我愛生故。”
上面指出遠離恐怖之處所,現在指出恐怖之根本。因恐怖無量,必須窮其根本,若根本除則枝末自易斷除。故出家菩薩住于阿蘭若處,即應常觀察。思維下,舉出恐怖之根本。此中世間一切恐怖皆從我生者,即是總舉一切恐怖皆以我為根本,假使我空則便能遠離一切恐怖。所謂我者,不過是五蘊之假體,但眾生不知妄認為我,既妄認為我,便執(zhí)著為我及生我愛與妄想分別,乃至生出一切煩惱,此中所舉恐怖之根本,有十余種之數,約其性質相同者而歸納之,即便是以我為根本。由有我故便生執(zhí)著,則有我見發(fā)生;既由我見,又生出我愛以為上首,及我之妄想分別。茲為明了起見,列表如下:
一切恐怖皆從我生─────────我
一切恐怖著我我故─────────我見、我愛(貪)
一切恐怖我為根本─────────我
一切恐怖我愛生故─────────我愛(貪)
一切恐怖我想生故─────────我想
一切恐怖我見生故─────────我見
一切恐怖我為住處─────────我
一切恐怖因我生故─────────我
一切恐怖分別生故─────────我見、我想
一切恐怖煩惱生故─────────我愛(貪)
一切恐怖我愛生故─────────我愛(貪)
上所明即是一切煩惱由愛而生,以愛為上首,以我見、我想為副助;而我愛、我見、我想,又以我為根本。若能明此,即知一切恐怖之本胥在于我,我無則恐怖亦無。仔細思之,的確如是。平常膽大而對于生死不生懼畏之人,不過是意識所熏成之習氣,而他之根本仍是有所恐怖;如打仗遇危險而不懼,不過習慣之養(yǎng)成,并不是離去恐怖。若果真離去恐怖,不特一切凡夫不能,即是三果之圣人于入滅定時、遇到忽擊大雷之時,尚不能免去驚駭而生我之恐怖,若要離去此恐怖,即是成唯識論所謂阿羅漢與八地以上之菩薩,第七末那不執(zhí)為我,始能無有恐怖。否則、皆在恐怖我執(zhí)之中。由此、則知一切恐怖皆由于有我也。
丑四 結應離執(zhí)
“若我住在阿蘭若處不能舍離我我所執(zhí),不應住是阿蘭若中,不如還住白衣屋舍。何以故?若有我相,不應住止阿蘭若處;若有補特伽羅相者,不應住止阿蘭若處;若人具有我我所執(zhí),不應住止阿蘭若處;若有法見,不應住止阿蘭若處;若有具此四顛倒執(zhí),不應住止阿蘭若處。汝等諦聽!若有修行依涅槃相,不應住止阿蘭若處,何況更起諸煩惱相?”
上明世間一切恐怖,皆由于我我所執(zhí);今于明得一切恐怖不外乎我我所執(zhí)之后,要于此阿蘭若中離去我我所執(zhí),此中大略可以四種意義明之。第一、總明我法二執(zhí),謂出家菩薩住于阿蘭若清靜之處,尚不能離去我法二執(zhí),則便與住阿蘭若之本旨相違。蓋住阿蘭若之本旨,即是求證佛果菩提,求佛果菩提即要離去我我所執(zhí)。今既不能離去我我所執(zhí),則便同于山中之野獸,不如還住白衣之屋舍,何必出家修行耶?第二、即正明我執(zhí)。此中所云我相者,即是五蘊身和合之假相,即是我之總名,為有情虛妄分別而計執(zhí)者。補特伽羅相者,即是‘數取趣相’,數數取得六道之相,從此趣而趨于他趣,即是從此一身而到他身,若人、若畜生、若天等。雖數轉變而忽此忽彼,但有此忽此忽彼之自體,即以此忽此忽彼之自體而分別計執(zhí)為補特伽羅,即是我相之別名。此經但舉二種我相,在他經論有知者、見者、士夫等種種我相之不同,后當明之。第三、結上之我執(zhí)而起下之法執(zhí)。此中之我執(zhí),即成唯識論所謂:“有情、命者、預流、一來等”。我所與法見,即成唯識論所謂“實、德、業(yè)等,蘊、處、界等”。然此中是說若有我法二執(zhí),則不應住于阿蘭若處也。第四、別明法執(zhí),此中所云四顛倒執(zhí)者,即凡夫于無常之法而執(zhí)為常,于無樂、無我、無凈之法,而執(zhí)為樂、為我、為凈,所以名之為四顛倒執(zhí)。涅槃相者,即說修學之人,執(zhí)著有涅槃所依及涅槃證得,即是涅槃之相。煩惱相者,即是執(zhí)著我我所相,由執(zhí)我我所相故而生諸煩惱。要之,此中是說有四顛倒執(zhí),固不能住于阿蘭若,即是有涅槃相之執(zhí),尚不能住于阿蘭若,何況于阿蘭若而起諸煩惱相耶!
癸二 觀阿蘭若功德
子一 示當住阿蘭若相
“汝等諦聽!若有不著一切相,應當安住阿蘭若處,是名當坐無著道場,一切諸法皆不可得。若心調柔無有諍論,應當安住阿蘭若處。于世因緣都無所著,應當安住阿蘭若處。于色、聲、香、味、觸等法無依止者,應當安住阿蘭若處。于一切法有平等見,應當安住阿蘭若處。于四威儀能調自心,應當安住阿蘭若處。能舍一切諸恐怖者,應當安住阿蘭若處。諸佛子等!以要言之,于諸煩惱得解脫者,應當安住阿蘭若處。若得成就涅槃因者,應當安住阿蘭若處。能善修行四無垢性,應當安住阿蘭若處。若有少欲能知足者,應當安住阿蘭若處。具足多聞有智慧者,應當安住阿蘭若處。若能修行三解脫者,應當安住阿蘭若處。永斷能縛煩惱結者,應當安任阿蘭若處。能審觀察十二因緣,應當安住阿蘭若處。所作已辦者,應當安住阿蘭若處。舍諸重擔者,應當安住阿蘭若處。證悟真如深妙理者,應當安住阿蘭若處。”
住阿蘭若相者,即是住于阿蘭若所應持之態(tài)度。前結應離執(zhí)一科,即是不應住阿蘭若之態(tài)度,因他我我所執(zhí)尚未舍離,則便違于住阿蘭若之本旨。今是明住阿蘭若所應具足之態(tài)度,此中可以二段而明之:第一段,可說泛明住阿蘭若所應具足之條件、可有七種條件:第一,不著一切相,便有住阿蘭若之資格。因不著我種種相、法種種相,則便于我法皆不可得,如是則便住無所得之心。第二、若心調柔無有諍論,調柔即是調伏煩惱之心而柔順于出世之道,無有諍論即是安住于定心而不與六塵諸緣諍論──即不緣六塵等法,蓋諍論即生煩惱之過失也。第三、于世因緣都無所著,即是不著于世俗境界。第四、于色聲香味觸等法無依止,即是不依止于五塵及其他法。第五、于一切法有平等見,即是于止觀中觀一切法無二無別。第六、于四威儀能調自心,即是于行住坐臥,皆與心相應而使自心安樂。第七、能舍一切諸恐怖,即是舍離上面所舉出之諸恐怖法。第二段,可說是總明住阿蘭若所應具足之條件,此中舉出之條件有十一種:第一、于諸煩惱得解脫者,此就最低限度能對治煩惱言,若真解脫要在見道位,究竟解脫煩惱必須在佛果位。故今從對治言,即地前亦可方便解脫煩惱。第二、成就涅槃因者,即是修四諦、十二因緣、六度乃至三十七道品等法,皆是成就涅槃因者。第三、善能修行四無垢性,即是修習無垢性品中不貪衣服、臥具、飲食、湯藥之四法。第四、少欲知足,其性質略與四無垢性相同。第五、具足多聞智慧,即是具足聞、思、修慧。第六、能修三解脫者,即是空、無愿、無相三解脫門、亦名三三昧或三空。第七、永斷能縛煩惱結者,此是就漸漸對治煩惱而至于極言,與前解脫煩惱稍別,彼是直就解脫而言。第八、能審觀察十二因緣,即是能諦審觀察無明、行、識乃至老死等法。第九、所作已辦者,即是二乘人究竟證得阿羅漢果,辟支佛果,于免離生死所應作之事已辦畢,再不流轉生死故。第十、舍諸重擔者,即是解脫煩惱,因煩惱未除則如重擔之負于身,今煩惱既除則身心皆得輕安自在。第十一、證悟真如深妙理者,即是于見道位通達諸法真實如如之深妙理體。若于上之各種條件,能具足一種、二種乃至齊具,即得住于阿蘭若處;否則、等于山中之野獸,或不如還住白衣屋舍之為愈也。
子二 示正住阿蘭若行
丑一 不生一切分別心觀
“汝等當知!阿蘭若處種種藥草、大小樹木生阿蘭若,曾無恐怖亦無分別;菩薩摩訶薩住阿蘭若亦復如是,觀自身心猶如枯樹、墻壁、瓦礫等無有異,于一切法無有分別。我觀身心猶如幻夢中無有實,念念衰老,其息出已更不復入,由善惡因隨業(yè)受報。是身無常速起速滅,是身虛假終不久停。如是身中無我我所,無有情、無命者、無養(yǎng)育者、無士夫者、無補特伽羅者、無作業(yè)者、無有見者、如是等相本來空寂,猶如虛空亦如泡沫。常應念念作如是觀,一切恐怖皆得解脫,如彼樹木無有恐怖。時諸菩薩得大安樂無畏生處,是名菩薩住阿蘭若,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明出家菩薩于阿蘭若處修學佛道,于一切諸法不應起分別之心,即華嚴經所謂“不于其處起分別,是故此中最吉祥”也。此中略可以三段說明之:第一、即是樂遠離行菩薩告智光等菩薩住阿蘭若修觀之方法,其方法謂住于阿蘭若者,觀本人之身如阿蘭若處之草木瓦礫,無有分別無有恐怖,菩薩之修習止觀亦復如是,于一切諸法亦不應起分別。然此是現量境界,并非如草木瓦礫全無知者。第二、即樂遠離行菩薩說明自己修觀之法,而觀得身心虛偽不實,剎那變壞乃至如是身中無我我所及無有情等。此有情等皆是我之差別相,今以般若經中之十三我相,并列而觀之,便可知彼此所出我相之多少。其他經論,亦有多少不同者。茲不繁取。如下表:
┌我…………………………………我 我 所┐
│有 情──────────有 情│
│意 生 │
│摩納縛迦 │
│養(yǎng) 育 者──────────養(yǎng) 育 者│
│數 取 趣 │
般若經┤命 者──────────命 者├本經
│生 者 │
│士 夫──────────士 夫 者│
│作 者──────────作 業(yè) 者│
│受 者 補特伽羅│
│知 者 │
└見 者──────────有 見 者┘
第三、即是樂遠離行菩薩說明本人修觀方法之后,囑命智光等亦應如是觀察,不應起分別乃至有我我所執(zhí)等。若能如是觀察,則便離一切恐怖而得大安樂,是名住阿蘭若修菩提者。
丑二 具足一切功德處觀
“復次、出家菩薩住阿蘭若,晝夜相續(xù)應如是觀:是阿蘭若善能修習四無垢性安樂之處,是阿蘭若善能修習知足之處,是阿蘭若于諸煩惱得解脫處,是阿蘭若具足多聞智慧之處;是阿蘭若伏斷煩惱所知障處,是阿蘭若能入三種解脫門處,是阿蘭若善能證得八解脫處,是阿蘭若善能觀察十二緣處,是阿蘭若善能斷除業(yè)障之處;是阿蘭若能得初果預流之處,是阿蘭若能得第二一來果處,是阿蘭若能得第三不還果處,是阿蘭若得第四果阿羅漢處;是阿蘭若證得辟支佛果之處,是阿蘭若已辦所作得自在處,是阿蘭若舍諸重擔得輕安處,是阿蘭若證得二空真如之處。”
“同阿蘭若能修無量大慈心處,是阿蘭若修證無量大悲心處,是阿蘭若能善修習喜無量處,是阿蘭若善能修習舍無量處。是阿蘭若能發(fā)菩提心處,是阿蘭若菩薩修持到十信處,是阿蘭若復次進修到十住處,是阿蘭若展轉增修到十行處,是阿蘭若展轉修行十回向處,是阿蘭若善能修習四善根處,是阿蘭若修行六度波羅密處,是阿蘭若修行初地至十地處。是阿蘭若證得六根清凈之處,是阿蘭若善能證得天眼通處,是阿蘭若得天耳通及宿住智、生死智明、神境、他心如是通處。”
“是阿蘭若有慚愧處,是阿蘭若不放逸處。是阿蘭若修五根處,是阿蘭若證得無量無邊三昧之處,是阿蘭若能得恒沙陀羅尼門證自在處,是阿蘭若悟無生忍,是阿蘭若永出三界斷生死處,是阿蘭若得不退轉,是阿蘭若降伏一切眾魔怨敵,銷除業(yè)障見佛聞法如是之處。是阿蘭若得佛不共最上法門。是阿蘭若修習戒蘊清凈之處,是阿蘭若出生無漏三摩地處,是阿蘭若能生般若證解脫處,是阿蘭若能生解脫知見之處。是阿蘭若得三十七菩提分法。是阿蘭若能得解脫十二入處,是阿蘭若永離有漏十八界處。是阿蘭若微妙觀察十八空處,是阿蘭若容受一切諸法空處。是阿蘭若增長十善法生之處,是阿蘭若增長堅固菩提心處。是阿蘭若三世諸佛贊嘆之處,是阿蘭若一切菩薩恭敬贊嘆如是之處。”
“是阿蘭若毗婆尸佛于尼俱陀樹下成道,是阿蘭若尸棄如來于尸利沙樹下成道,是阿蘭若毗舍如來阿尸婆多樹下成道,是阿蘭若俱留孫佛無憂樹下成等正覺,是阿蘭若俱那含牟尼如來優(yōu)曇樹下成等正覺,是阿蘭若迦葉如來娑陀樹下成等正覺,是阿蘭若釋迦如來于畢缽羅樹下成道之處。汝等當知!阿蘭若處有如是等無量無邊功德勝利”。
此明出家菩薩住于阿蘭若處,應觀阿蘭若處具足如是種種功德。此中從復次出家菩薩至證得二空真如之處,略與前‘住阿蘭若相’科中后段“諸佛子等以要言之”以下文同,今且攝表以明之。
此中所出之功德,雖比前住阿蘭若相后段文中稍多,但不過開合之不同耳。如此中于三解脫之后又加以八解脫一條,雖名相不同,然皆是修無所得之空觀法。所謂八解脫者:一、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二、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三、凈解脫身作證具足住,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八、滅受想定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此略與八勝處、十遍處相同,為上二界與三乘所共修之法。其善能斷除業(yè)障功德,略與阿蘭若相中之‘永斷能縛煩惱結’相同,不過明阿蘭若功德中,就其煩惱所感得之業(yè)果而言耳。此明阿蘭若功德中,多出聲聞四果與辟支佛果,即阿蘭若相中之‘所作已辦’攝之。其阿羅漢果與辟支佛果,正是所作已辦之人;其聲聞之前三果,雖不即是所作已辦者,但阿羅漢果是基于此三果者,故亦攝之于所作已辦中。此明阿蘭若功德中又舉出所作已辦者,總明二乘人之得自在,亦無妨礙。前阿蘭若相中有‘若得成熟涅槃因者一一條,雖未攝于此何種功德中,但此一條可說是總明修菩提道法者,則可通攝一切。要之、此表中用實線者,即是上下相同;其用虛線者,則可攝于某種中。
次從是阿蘭若至舍無量處一文,明阿蘭若能修得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舍無量之四無量心功德。次從是阿蘭若至至十地處一文,明菩薩三僧企耶求佛果菩提,于所經歷行位之功德;即是從初發(fā)心進而到十信,更進而到十住,再進而到十行,如是展轉增進而到十回向,再由十回向展轉增進而到四加行,于中修行六波羅密,乃至登極喜地以至十地。但六波羅密在地前所修者是有漏之功德,不得名為清凈波羅密;在地上菩薩所修者,則便名為無漏功德清凈波羅密。次從是阿蘭若至如是通處,明身心獲益之功德。初是六根清凈功德,六根清凈即是住阿蘭若能使無始以來眼等諸根之罪垢悉皆消除,即成諸根互用圓滿無礙之功德。其次即是獲得六神通之功德:此中之宿住智即宿命通,生死智明即是漏盡通。因此通于諸煩惱已盡凈無余,更不落于生死,故對于生死已明了通達,非是天眼通。天眼通但見六道眾生死此生彼之相,且此中已舉出此通,所以斷除煩惱是漏盡通,斷除生死而不受于生死之謂也。此中所以稱智稱明者,因此六神通是由于證得圣智而發(fā),或與圣智相應,故此中稱宿住智及生死智,又此言生死智明者,若以三明而論,則宿命通為三明中之一明。明之功用,較通之功用稍強,但此中互用而不分耳。
次從是阿蘭若至不放逸處,明住阿蘭若能得善心所之功德,即是住于阿蘭若能生慚愧之心及不放逸之心。次從是阿蘭若至最上法門,此明住阿蘭若能生一切諸法功德。最初、即能修練五根,五根即信、勤、念、定、慧,為三十七菩提分法中之五根菩提分法。其次、即能證得無量無邊三昧,三昧即是禪定。又其次,即能得恒沙陀羅尼門自在,陀羅尼即是總持,總持一切法、一切義、一切定慧、一切咒術而不散失,即說總持恒河沙數之善法亦得自在無礙。又其次、即能悟無生忍,無生忍即忍可印證諸法真如之理體為無有生滅者,故云無生忍,此在初地見道位及八地等皆得悟入。又其次、即能永出三界斷生死處,斷除煩惱障即是斷生死,斷生死即是永出三界。又其次、即能得不退轉,即是于諸善法唯有增勝而不退轉。又其次、即是能降伏眾魔怨敵及消除業(yè)雜染而見佛聞法。眾魔,即煩惱魔、五陰魔、死魔、天魔等,此眾魔能障人之佛果菩提,故稱為怨敵。又其次、即能得佛之不共法門──十八不共法或是一百四十功德法,皆為不共二乘之法。次從是阿蘭若至能生解脫知見之處,明阿蘭若處能生戒、定──三摩地、慧──般若、解脫、解脫知見之五分法身功德。次從阿蘭若至菩提分法,明阿蘭若處能生三十七菩提分法之功德,即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是也。又從是阿蘭若至十八界處,明阿蘭若處能得解脫十二入、及永離有漏十八界功德。眼等六根和色等六塵相合,即是十二入;根塵相對而生六識,即是十八界。次從是阿蘭若至諸法空處,明阿蘭若處能觀察十八空乃至能容受一切諸法空。十八空,即智度論、般若經等所謂: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性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其實,十八空亦可概括一切空法,但有此一切諸法空,則其范圍比之于十八空又更廣闊,以其無限量故。次從是阿蘭若至菩提心處,即明阿蘭若處能增長十善法及增長堅固菩提心。十善法即是身三支,不殺、不盜、不淫;口四支,不妄語、綺語、兩舌、惡口;再加無貪、無嗔、無癡之意業(yè)三善根,則成為十善法,次從是阿蘭若至如是之處,即明阿蘭若為三世諸佛之所贊嘆,及一切菩薩之恭敬贊嘆。
次從是阿蘭若至成道之處,明于阿蘭若處成道之功德。毗婆尸,又作毗缽尸、微缽尸、毗婆沙維衛(wèi),蓋梵音有輕重之不同其義一也。梵語毗婆尸,譯曰勝觀,或譯種種觀、種種見等,此是過去七佛之第一尊,而為莊嚴劫千佛中之最后第三佛也。尼俱陀樹,又名尼拘陀樹,此云無節(jié),亦云縱廣樹也。此樹端直無節(jié),圓滿可愛,離地三丈余方有枝節(jié)。尸器,或作式棄、式詰,譯曰持髻、曰勝、曰最上、曰頂髻、曰火髻,以入火光定而斷欲惑故。此為七佛之第二尊,為過去千佛中最后之第二佛。尸利沙樹,尸利沙者,吉祥之義,即此方之合昏樹也,俗名為夜合樹。尸棄如來于此樹下成道。毗舍,即毗舍浮,又名毗舍浮、毗濕婆部、毗攝浮、鞞恕婆等,此云一切勝。毗濕婆譯作遍一切,部即自在義,即是遍一切皆自在。為過去千佛中之最后一佛,七佛中之第三佛。阿私婆多,亦云阿濕婆他。梵語阿濕婆,此言馬陀者腳,合而言之曰馬腳樹。俱留孫,亦云拘留孫、鳩樓孫。拘留孫譯云所應斷已斷,或譯滅累,或譯成就妙美,為七佛中之第四佛,為現在賢劫千佛之第一尊。無憂樹即梵語阿輸迦樹也。悉達太子亦生此樹下,即嵐毗尼園之無憂樹,然俱留孫佛成道之樹,但同此名,非即悉達太子誕生之樹。俱那含牟尼,又作拘含那牟尼,或作迦諾迦牟尼,譯曰金寂,或譯金色,或金寂靜,或仙人,是賢劫中第二佛,七佛中第五佛。優(yōu)曇,具云優(yōu)曇缽羅,譯云靈瑞。法華文句云‘優(yōu)曇華此言靈瑞,三千年中一現,現則金輪王出’。按此樹為無花果類,產于喜馬拉耶山麓及錫蘭等處。迦葉,具云迦葉波,此言飲光,此為現在劫中第三佛,七佛中第六佛。娑陀、即娑羅樹,此言堅固;與釋迦如來入滅之樹同類。其樹四方各生二株,人可于中間居住者也。釋迦者姓也,此言能仁;牟尼者即如來之德號,此言寂默,即能仁寂默,為現在劫之第四佛,七佛中之第七尊。畢缽羅樹,即菩提樹,佛坐其下成等正覺,因謂之菩提樹。昔佛在世,高數百尺,屢經殘伐,猶高四五丈。莖干黃白,枝葉青翠,每至如來涅槃之日葉皆凋落,頃而復故。探玄記二十四曰:‘畢缽羅樹,此云榕樹,在嶺南亦有此樹’。按亦即川、滇、黔之黃桷樹。上明七佛住阿蘭若于諸樹下成等正覺,下從汝等當知至功德勝利,即總明上來住阿蘭若處之種種功德。然上面所列之功德,下過舉其大略,其實無量無邊功德而不可計喻者也。
壬二 重頌
爾時、樂遠離行菩薩為諸大眾而說偈言:“出家菩薩住蘭若,當作何念及何業(yè)?世間所有諸恐怖,皆從我見、我所生。若能斷除我我所,一切恐怖無所依;若有能執(zhí)我見心,畢竟不成菩提道:涅槃常住皆無相,何況煩惱非法相?不著諸法及眾生,心無諍論修正念,四威儀中調伏心,應住蘭若常寂靜。能斷煩惱、心知足,住于蘭若空寂舍,入三解脫無相門,住于蘭若離塵垢。能觀十二因緣法,四諦、二空真妙理,世間八法不傾動,如是大士住蘭若。能觀自身如枯木,亦如水沫及幻夢,不著二邊平等相,如是薩埵住蘭若。罪業(yè)纏縛無常身,本來虛假元無實,我法二執(zhí)及罪相,于三世中不可得。自身他身無有二,一切諸法亦如是,諦觀法性無去來,如是菩薩住蘭若。栴檀涂身及贊嘆,以刀屠割并罵辱,于此二人無愛憎,如是菩薩住蘭若。出家樂住阿蘭若,晝夜應作如是觀:阿蘭若處真道場,一切如來成正覺;阿蘭若處妙法空,出世正法之所生;阿蘭若處圣所尊,能生三乘圣道故;阿蘭若處圣所宅,一切圣賢常住故;阿蘭若處如來宮,十方諸佛所依故;阿蘭若處金剛座,三世諸佛得道故;阿蘭若處涅槃宮,三世如來圓寂故;阿蘭若處大慈室,菩薩住此修慈故;阿蘭若處是悲田,三世諸佛修悲故;阿蘭若處六通室,菩薩于此游戲故;阿蘭若處大無畏,能斷一切恐怖故;阿蘭若處三摩地,諸求道者得定故;阿蘭若處陀羅尼,諸持咒人神力故;阿蘭若處善法堂,增長一切善法故;阿蘭若處菩提室,菩薩修道得忍故。若欲永超三界苦,菩提、涅槃當修證,遍周法界利群生,應居蘭若菩提室。所修六度、四攝法,回施三有及四恩,自他俱入甘露城,同證一如真法界”。
此中初一頌,頌出恐怖本之一科。次一頌半,是頌前長行結應離執(zhí)一科文。次三頌,是頌長行示當住阿蘭若相文。次四頌,是頌長行不生一切分別心觀。次八頌,是頌長行具足一切功德處觀。次二頌,是總結長行并重頌之頌。即是要有情住阿蘭若求佛果菩提,以遠離生死之苦而修四攝六度,作自利利他之事業(yè)。所謂四攝者,即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之四,以此四法而攝受一切有情,故名四攝。三有者,即三界之別名,因三界有于生死之苦,故名三有。甘露城,即是涅槃城。一如真法界,即是一真法界或真如法界。
庚二 如來印成
爾時、樂遠離行菩薩摩訶薩為諸大眾說是法已,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為大眾及未來世求佛道者,分別演說阿蘭若處殊勝功德,利益安樂現在未來一切眾生,趣向菩提正真覺道,汝所成就無量功德,千佛共說不能窮盡”。
此以前樂遠離行菩薩在如來法會中,對在會大眾說明本人出家修行之心得。一方面明處于世間為種種不善法之所染污,不易解脫三界生死之一切恐怖;一方面又明若要出離世間之一切恐怖,則必須處于阿蘭若處而修佛道,因阿蘭若處能生一切清凈功德。故囑在會諸眾,出離五欲雜染之地,而于清靜蘭若依其所說之法而作如是觀。但說雖如是說,而不知是否與佛相同,因要釋眾之疑惑,故有如來出而印證許可,以明其說真實非虛,以釋在會疑惑,且亦令未來生信,此即本科文之大意也。
庚三 法眾獲益
爾時、會中智光菩薩、無量阿僧祇菩薩大眾,聞阿蘭若最勝功德,即得聞持陀羅尼門。無量眾生發(fā)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得不退轉。千億眾生遠塵離垢,得法眼凈。
此即智光等無量無數菩薩,得聞樂遠離行菩薩說阿蘭若之功德,即獲得聞持陀羅尼之利益。聞持陀羅尼,乃四種陀羅尼之一,即是聞聽佛法而總持不失也。次有無量眾生發(fā)菩提心得不退轉。次有千億眾生,遠塵離垢得法眼凈,其義如前諸獲益中說。上來,應機漸說中之五乘共法,于此告畢。
- 佛教訪問團日記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囑累品第十三)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成佛品第十二)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發(fā)菩提心品第十一)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功德莊嚴品第九)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波羅密多品第八)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阿蘭若品第五)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無垢性品第四)
- 法華經講演錄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懸論)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序品第一)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報恩品第二)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厭舍品第三)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厭身品第七)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觀心品第十)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 (節(jié)錄)
- 法華經講演錄 (序品第一)
- 法華經講演錄 (方便品第二)
- 法華經講演錄 (譬喻品第三)
- 法華經講演錄 (信解品第四)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