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經(jīng)
《圓覺經(jīng)》,佛教大乘經(jīng)典,一卷,唐·罽賓沙門佛陀多羅譯,具名《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又作《大方廣圓覺經(jīng)》、《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圓覺了義經(jīng)》。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冊。是唐、宋、明以來教(賢首、天臺)、禪各宗盛行講習(xí)的經(jīng)典。..[詳情]
圓覺經(jīng)略釋
太虛大師講述
二十一年六月在南京中國佛學(xué)會講
懸論
證信分
文殊章
普賢章
普眼章
金剛藏章
彌勒章
清凈慧章
威德自在章
辨音章
凈諸業(yè)障章
普覺章
圓覺章
賢善首章
懸論
一 經(jīng)本推考:
經(jīng)本推考,即對于本經(jīng)之歷史,及向來流傳經(jīng)過,要先有一番考證。于此又分三段:甲、翻譯,乙、卷帙,丙、注講。
甲、翻譯 釋迦牟尼佛生于印度,說法均用梵語。后人結(jié)集之經(jīng)典,亦系梵文。佛經(jīng)之有中文本,俱從翻譯而來。此經(jīng)題為:唐罽賓沙門佛陀多羅譯。罽賓、北印度國名,具云:羯濕彌羅。沙門、出家人之稱。佛陀多羅,此云覺救,乃譯者之名。據(jù)題則本經(jīng)系唐朝時代,罽賓國沙門,名佛陀多羅者所譯。但據(jù)歷史考之,則圭峰大疏傳說:一、貞觀二十一年丁未七月十五日,在潭州寶云道場羅侯嚜健譯,疑未奏聞。二、開元圣教錄等、載長壽──大周武則天年號──二年,佛陀多羅在東都白馬寺譯。二說相去五十年。但可疑者,大周刊定經(jīng)目所無。又、宋高僧傳僅言覺救譯此經(jīng),不詳其來去。三、一說開元錄但云近出,不詳人時,但開元──開元約后長壽四十年──錄載之。大歷間──約后開元四十年──惟愨已注之,則此經(jīng)為最早貞觀、最遲開元之八九十年間所譯。而譯者,則于二人中定其為覺救耳。
譯史既難確定,而古今重考據(jù)者,對于本經(jīng)是否由印度傳來,亦遂懷疑。──實則佛教經(jīng)典,不能以通?紦(jù)方法證之。即使中文考據(jù)明確,而梵本終難詳盡。如華嚴出于龍宮之類,已不能以普通目光觀之,又烏得以史無明征而致疑!是故佛經(jīng)真?zhèn)?但視其于大系統(tǒng)之教理,有無矛盾為斷而已。
乙、卷帙 此經(jīng)古今刻版,或為一卷,或為二卷,雖分合不同,無關(guān)弘恉。現(xiàn)所講者,為二卷本。惟依本經(jīng)例推,佛與十二菩薩問答,前十一章,長行后俱有重頌,似乎十二段亦應(yīng)有頌,惟此本則十二段無之。而南宋后之版,及周琪之夾頌集解講義等,另有大同小異之五字頌。其文曰:“是經(jīng)佛所說,如來守護持,十二部眼目,名曰大方廣圓覺陀羅尼,顯如來境界,皈依增進者,必至于佛地。如百川納海,飲者皆充滿。假使積七寶,滿大千布施,不如聞此經(jīng);若化河沙眾,皆得阿羅漢,不如聞半偈。汝等末世眾,護持盡宣說,一圓一切圓,一覺一切覺”。南宋后版有此頌者,亦有二句出入。宋以前古版,如圭峰等所注,皆無此頌。大概本經(jīng)至南宋后,流通已廣,好事者因見第十二段缺重頌,乃仿例撰加。實則第十二段系流通文,可不須頌。此本經(jīng)卷帙有不同處,誠恐見者疑現(xiàn)講本不完,故及之。
丙、注講 古今人對于本經(jīng)注釋講解者,中國、日本俱多。高麗雖有流通,而講釋者,史無可考。至講注之人,則以禪宗、賢首、天臺三家為多。至法相、真言諸家,則未涉及。據(jù)圭峰評:惟愨、道詮二注,僅略科釋丈句,無甚發(fā)揮。而悟?qū)、堅志師資等,則不失南宗之旨。可知此經(jīng),先由禪宗弘之,南宋孝宗御注等,皆禪宗之流。然自圭峰大疏略疏及修證了義等弘布后,遂成賢首家要典,講注極盛。至南宋末,元粹始集天臺各師之注斯經(jīng)者,成為集注,以天臺義對抗賢首。日本承之,爾后則不外臺、賢對抗或折衷耳。禪宗不判教不分宗,而以當下實現(xiàn)之宗旨講釋此經(jīng);賢首則依五教;天臺則以五時八教判此經(jīng)。此則三家講注此經(jīng)之大概,F(xiàn)在不據(jù)三家之說,只依經(jīng)文直接說明為宗旨。
二 經(jīng)義提示
甲、托本在佛 托本如云根據(jù)點、出發(fā)點之意。此經(jīng)以佛果之境界,為經(jīng)義之根據(jù);雖所談?wù)咧軘z于萬法,而根據(jù)則在于佛果。何以見之?如文殊章云:“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名為圓覺”。此圓覺為無上法王所有,故知全經(jīng)托本,惟在佛果。又如普賢章云:“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普眼章云:“欲求如來凈圓覺心”。金剛藏章云:“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彌勒章云:“愿我今者住佛圓覺”。圓覺章云:“信佛秘密大圓覺心”。賢善首章云:“是經(jīng)惟顯如來境界”等,在在可見。他經(jīng)立說,或依于心,或依眾生,五陰、六塵、乃至或依般若。此經(jīng)則依于佛地心境,此為第一重應(yīng)知之義。
乙、被機在頓 佛說法皆對機,此經(jīng)為何等機耶?乃被頓機。大略頓機有二:一者、對漸為頓,謂漸機修學(xué)小乘,然后回向大乘,頓機則直入大乘。二者,頓時成佛為頓,謂利根人,不但不從小向大,乃至菩薩因地亦不須經(jīng)過,只一聞佛乘,即能超凡入如來地;此種直超佛果,乃大乘中之頓機。本經(jīng)所被,重在后者。何以見之?如文殊章云:“知是空花,即無輪轉(zhuǎn)”。普賢章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清凈慧章云:“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放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無了知不辯真實”。賢善首章云:“是經(jīng)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又如經(jīng)言:“亦攝漸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不讓小流”。則知本經(jīng)正被在頓,旁亦攝漸。彼聞經(jīng)而先獲理解,漸事行修者,固無所礙;但不若頓入頓超者之受益,乃為此經(jīng)正被之機耳。
丙、注重在行 佛學(xué)有境、有行、有果。境者,知識之對象;行者,實地之修習(xí);果者,功效之確證。三者雖有偏重,決無偏廢;非如世間講學(xué),只求知解,不求效果。故佛經(jīng)有注重在境而多分說境者;有注重在行若果,而多分說行說果者;亦有平均說之者。此經(jīng)則特重于行,雖說境而明境在行,難說果而明行之果。如文殊請問如來本起因地法行,其所對境,乃起行之因地可見。普賢、普眼二章,全明修行。他如說行位、行法、行過患、行方便等,皆可見注重在行。此從正面而言。又從反面亦可見此經(jīng)不重知解:如金剛藏章云:“猶如空花,復(fù)結(jié)空果,展轉(zhuǎn)妄想,無有是處”。凈諸業(yè)障章云:“無令求悟,唯益多聞,增長我見,但當精勤,降伏煩惱”等。尤有進者,經(jīng)名圓覺,而十二菩薩中有圓覺菩薩,此菩薩所問,乃為入手方便,從可見此經(jīng)不特注重在行,尤特別注重入手方便之行。上來略以三條提示,則此經(jīng)全部之義,已如網(wǎng)在綱,有條不紊。
三 題目略釋
此經(jīng)特別表出者,只圓覺二字,余名乃簡別之辭。茲分釋如下:
甲、大方廣 方廣亦稱方等,梵語毗弗那,為十二部中之方廣部,惟大乘經(jīng)典有之,小乘經(jīng)則無。故凡大乘經(jīng)皆稱方廣,蓋以簡別于小乘,非天臺五時教之方等也。于上加一大字者,以表此經(jīng)托本于佛果,而非普通之大乘。一部分之大乘經(jīng)題為大方廣者,均此意,如華嚴之類。分析言之:則方者,方所方體之意。如云方所,則表空間之上下、東西、南北,故有長、寬、厚,可量之三度,若稱方體,則加時間,以量其久,即成四度;如是長、寬、厚、久,則攝空間、時間之義盡?臻g為宇,時間為宙;時間為世,空間為界。故舉一方字,則攝宇宙、世界之義盡。宇宙世界之義,遍于一切事物,故舉方義,則宇宙萬法乃至一切一切,攝無不盡。廣者,明方之廣闊莫測,以有方故有量,有量故有廣與不廣,言廣則包括長、寬、厚。久,所謂豎窮橫遍。良以大乘經(jīng)典,若文若義,若事若理,一一皆廣,故名方廣。大者,殊勝義,絕特義。誠以就方言廣,猶有量存,時空之相依然,僅乃對小言大,而非絕對之大。至明佛果,則事理不二,性相不二,一多、大小、長短、遠近等一切對待之相,圓融無礙,如此殊勝,所以獨稱大也。古德有以大方廣三字廣明身、德、諦三法者,茲不具說。
乙、圓覺 圓即圓滿,覺即菩提。圓滿菩提,是為佛果。良以過患離盡,功德滿足,無不圓明覺了,故稱圓覺。然此圓覺之性,即一切法之平等真如性,亦即一切眾生之平等真如性,故舉圓覺一名,則一切法性,一切眾生性,攝無不盡,以皆平等真如性故。顧圓覺雖圓攝一切法真如性,而此經(jīng)正明,則在佛果圓滿菩提,依于佛果以為主說之根據(jù),亦即本經(jīng)之特點。故圓覺二字,為本經(jīng)特標之號。
丙、修多羅了義 修多羅是梵語,與華文經(jīng)字之義相當,故譯為經(jīng)。亦云契經(jīng):一者、契理,二者、契機。至梵文本義即線,蓋即紀錄佛語,書于貝葉,以線穿之,使成一貫,以垂后世,故云經(jīng)也。佛法有三藏,曰:經(jīng)藏,律藏,論藏。此題修多羅,簡非律,論。了義者:意義圓滿透澈之謂,對不了義說,略有二義:一者、終了為了,如所說已圓滿充足,謂之了義,略說、概論謂之不了義。二者、明了為了,所說明白透澈者為了義,隱約不露旁敲側(cè)擊者,為不了義。故經(jīng)有了義與不了義,此則經(jīng)中之了義者。上來十字、為本經(jīng)之別目,復(fù)題經(jīng)者,乃諸部之通稱,華梵雙具之意耳。
正釋經(jīng)文
甲一 證信分
乙一 略敘聞時主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
證信分,為結(jié)經(jīng)者敘述之詞,以聞、時、主、處、眾五事以證信,謂之五重證信,乃諸經(jīng)之通例。亦有釋為六種成就者。如是者:概指全經(jīng)而言,謂如此一部結(jié)集流傳于世之經(jīng),乃可信之法,如下證之。我聞?wù)?我所親聞,非間接傳聞可比,此以聞證信者一。一時者:主伴聚集,時機會合,有機有教,有說有聽,即此殊勝法會從始至終,名為一時;而非世間年月可紀,此以時證信者二。婆伽婆,此云世尊,佛地論有六種義,世尊其一義也。世尊為對佛之尊稱,世間、出世間最尊上故。于此敘文中,則專稱本經(jīng)說法之主,即釋迦牟尼佛;此以能說之主證信者三。
乙二 廣明依處眾
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凈覺地,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于不二境現(xiàn)諸凈土。
此明說法之處與他不同者,他經(jīng)多明常人所見之處所,而此經(jīng)處所,乃所現(xiàn)超出世間形跡之許多凈土,且為不二境上之凈土,亦同于解深密經(jīng)。乃佛入定在出世間凈土所說,非世間境界之國土處所也。入、即入定之入。神通大光明藏者:神、則莫測,通、則無礙;大光明者,智慧也;藏、乃一切法所依之平等真如法性體。神通大光明為所起之用,藏為所依之體。故若依依士釋,釋為神通大光明之藏,則明法性身土;若依持業(yè)釋,釋為神通大光明即藏,則明自受用身土。自受用者,具足無量無漏勝妙功德,而非菩薩所能受用之境界也。三昧、即三摩地,此云等持,亦云正持,大定也。正受者,三昧中平等中正之受,不受余受也。自受用身土,為如來不共之法,即是佛佛平等之不思議境界,自他彼此皆不思議,故一佛遍于一切;一切佛亦各各遍于一切,不一不異,不即不離,故云一切如來光嚴住持。光嚴住持者:佛智光明以為莊嚴,安住任持不動自在也。是諸眾生清凈覺地者:顯此體性,乃一切不二之性,故即眾生本有之清凈覺地。良以各各眾生藏識之中,具足無漏清凈種子,即是覺性,亦即本覺,與佛圓覺無二無別,惟至佛果乃能證之而成自受用身土耳。在此、絕生佛之假名,一切自他形相動作差別之相,皆不可得,故云身心寂滅。一切法皆依之以為體性,故稱平等本際。真如性體遍于一切,故云圓滿十力。不二者,真如法一也。隨順者,逢緣顯現(xiàn)也。于此可見一花一木,一色一香,無非法界,禪宗所謂“拈一莖草,現(xiàn)丈六金身”。依此不二真如法性之境,則宇宙虛空當下即是全體真如,即皆凈土,故云于不二境現(xiàn)諸凈土。即依一真法界,現(xiàn)起他受用身土也。又初地以上菩薩,受用不同,莊嚴大小非一,故云諸也。然則世尊說法之處,究何土耶?曰:正是現(xiàn)起他受用凈土。前言法性身土、自受用身土者,以明現(xiàn)起之根本而已。此以說法之處證信者四。
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凈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辯音菩薩,凈諸業(yè)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等而為上首;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此敘同聞之眾。大菩薩摩訶薩,明何類機。十萬人,約舉其數(shù)。其名曰下,列諸上首之名。自文殊至賢善首十二菩薩,皆為上首。眷屬者,徒眾之稱,十二上首各有徒眾圍繞。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者,以明諸菩薩眾,皆是法身大士,皆能分證法性,故能皆入三昧,住此法會。是會小機不預(yù),而況人、天耶?此以同聞之眾證信者五。上來證信,歷分五重說明,證信分竟。
甲二 正說分
乙一 示境行
丙一 示平等境──文殊章
正說分、自文殊章起至圓覺章,共十一大段。每段先長行,后重頌。于中:一、文殊、普賢、普眼三章,為示境行;二,余八章為深抉擇。深抉擇者,示境行中未竟之意也。又境則平等,惟佛果故;行有差別,菩薩階位有不同故。故示境行中分二:一、示平等境,二示差別行。本章乃示平等境。
此經(jīng)根本在前三章,而文殊一章又為根本中之根本,何以故?本經(jīng)名頓教大乘,當機受益,非智莫屬。文殊菩薩者,梵語文殊師利,譯為妙吉祥,亦云妙德,依華嚴表根本智。首先啟請,為本經(jīng)發(fā)起之人,以示佛智境界故也。境乃佛智之境,惟一平等,故不必分。若能直下承當,所謂當下即是者,則境與行亦不必分,但義雖如此,而眾生根機未必皆頓,即能頓與佛智相應(yīng)而頓入佛地;故于本章之后,仍有普賢、普眼之問,以明如何修行,使諸菩薩直趨佛果而得實現(xiàn)如此之義,故仍有此三章也。
丁一 長行
戊一 啟請
于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上文同在法會,以示主伴、生佛、自他不二,理智泯一,不動真際之一真法界也。此文則示以大愿力熏起,大悲心發(fā)動,故機感相應(yīng)而有文殊發(fā)問。從座起者:從所證之理,起利他之用,即從根本智起后得智,故得從無自他、主伴、生佛,而有自他、主伴、生佛,有說有聽,啟請開示未悟。頂禮佛足者:以菩薩之頂,接佛之足,即以身體最尊之部,接于最下,在儀為極恭敬,在義則顯菩薩最高之智,趨接于佛下度眾生最深之悲愿,悲智感發(fā),以啟教化。右繞三匝者:右為相順之方,故人動恒先右,以顯隨順法性、隨順真理。三匝,以顯菩薩從因至果,必經(jīng)三大阿僧祇劫,始得圓滿。此雖儀式,而合義如此。長跪叉手而白佛言者:正啟請時,以表大悲大智契合,而鄭重恭敬也。此節(jié)敘請儀,下為請辭。
“大悲世尊!愿為此會諸來法眾,說于如來本起清凈因地法行;及說菩薩放大乘中發(fā)清凈心,遠離諸病!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
此請辭也。世尊、即婆伽婆,乃對佛尊稱。悲、為拔苦之義,以眾生常在迷夢,若不方便說法,指示真理使之覺悟,則生死苦惱不能出離。是以諸佛興悲,拔濟眾苦。如此悲心,盡未來際,故稱大悲。佛以悲心救度一切世間,故亦稱大悲救世者。法眾、謂法身菩薩眾,即上文平等法會中十萬之眾,均能擔(dān)荷大法,展轉(zhuǎn)流通,利益當來者。如來、為佛號之一,梵云多陀阿伽度。言如來者,以來攝一切動作,無不皆如,即來去坐臥行住等無不契于真如,故如來為究竟成佛之義。本起、如云基本發(fā)起點。因地、對果地之稱。清凈者,佛果乃清凈法界果,別因地心當然清凈,方能因果一致。法行、即合于法性之行。此為所請之第一點。及說菩薩放大乘中發(fā)清凈心,遠離諸病,為所請之又一點。于大乘中,指不樂小法,直取菩提之菩薩。發(fā)清凈心,即依佛因地法行而發(fā)心。諸病,通指見解上、修行上有不如法處,所生之過患。能使以下,懸念未來,問意不僅在諸來法眾,以見菩薩悲心深遠。末世、謂末法時代。邪見,事理上迷謬之見。請辭中,一者、請說如來因地法行,為大乘菩薩發(fā)心之標準;二者、請說菩薩發(fā)此清凈心如何遠離諸病,不墮邪見。蓋已包括以下各章之意。故本章為全經(jīng)根本,而文殊之請為全經(jīng)之總問也。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fù)始。
既申啟請之辭,復(fù)具懇切之儀也。五體者,頂為其一,加兩手、兩足為五。
戊二 許聽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咨詢?nèi)鐏硪虻胤ㄐ?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墮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此佛許說之辭。爾時、即三請既畢之時。文殊之請,契理契機,故重言善哉以深加贊許。善男子,乃佛對菩薩及弟子之稱,非男女對待之謂。得正住持者,得于佛之本起因地中正法之行,以安住任持也。諦聽者,既許以宣說,復(fù)誡其審聽也。
時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默然、則一心專注,亦不擾及旁人,乃聽法之儀。各章儀式,及贊嘆許可之語句,與本章同。
戊三 正說
己一 總標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凈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凈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無上法王,乃佛之別名,于一切法而得自在,無所障礙,故稱法王。實則一切眾生各有心識,欲善則善,求仁得仁,作圣作賢求之在心。有自覺自主之力,即有選擇決定之權(quán),在佛法則謂“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起心動念,果必從因,凡有心識,莫不具法王之義。顧在眾生位,未能充分表現(xiàn),其力有限,故必向上進展,充類發(fā)揮,至于佛果乃能究竟圓滿,故佛乃為無上法王。陀羅尼、此云總持,即總攝一切、持之不失之意;如舉一物可以概括一切?偝钟兴姆N:一者、法陀羅尼,如舉一字、一名、一句,即包括世間一切字、一切名,一切句。二者、義陀羅尼,如言真如,唯心、唯識、法界等,即各總攝世間種種差別之義。三者、定陀羅尼,定即三摩地,亦云三昧,乃精神專注之意。譬如集中國民之心理,以趨于同一之目的,則其力量偉大;定亦如是,全部精神集中統(tǒng)一,即能發(fā)揮偉大之力量。雖定之淺深各有不同,其為精神之集中則一,故眾生能集中其精神而成種種定。四者。咒陀羅尼,咒即咒詛,乃懇切祈禱之言詞,亦即以全副精神集中于所發(fā)之言,自他關(guān)系既起,則領(lǐng)受者加以感應(yīng),常人發(fā)誓,亦即此意。要亦兩心相感,故有反應(yīng)而起兩心連合之作用。門、即可入之法門。今此陀羅尼,于四種中,為義陀羅尼,但亦通余三。其名則為圓覺,以圓覺之義,于種種中為極廣大,故云大陀羅尼門。此為標示總題。又、覺非一義,蓋通于覺性、覺相、覺用,亦非對迷以說覺;故舉圓覺,即總攝一切法,相委相成,圓遍無余。而此總攝一切之義,乃本來如是,非至佛果而后造成,但至佛果乃能究竟顯現(xiàn)耳?倲z之義既本來如是,則一切離生死垢、出煩惱染之清凈法,真如實性法,四智菩提法,涅槃寂靜法,波羅密多法,無不圓攝,故云:流出一切。故圓覺陀羅尼,即一切無漏不思議功德之總持法,教授菩薩以此。何以故?因為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是依此圓明普照之清凈覺相為境。菩薩欲達佛果,亦須依此總持一切清凈功德之圓覺陀羅尼門之義理為境界相,以起照境之智,此即楞嚴以果地覺為因地心之意。如此發(fā)心,故能因果相應(yīng),直取菩提;譬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菩薩因地,即以佛果圓覺而起愿心,是直以佛果為境,故提示經(jīng)義中,謂為托本在佛也。多種經(jīng)典,隨順眾生方便開示,使之漸進以達佛果;此經(jīng)則直說佛境,使眾生忘其為眾生之心,而自變?yōu)?a href="/remen/foxin.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佛心,直達佛果,故為頓教大乘。利根之人,不須迂曲,只不自信其心,聞佛所說如此,即信如此,如果一念決定而得相應(yīng),當下即是也。但以無明習(xí)氣未能盡除,必假功用使之永斷,方成佛道耳。此段雖總標圓覺陀羅尼門,但如何是覺相?如何是無明?下文分別說之。
己二 別說
庚一 別說無明
“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
首句征起。眾生通于九界,故云一切。無始者,一向本有,非自何時始有。顛倒、即是非、黑白、東西、高下、種種錯亂,簡言之:即一切眾生種種錯亂顛倒。而此錯亂顛倒,是一向有的,這便是無明。從反面言,無明者、謂無此明;從正面言,無明即是病。譬如昏醉是健全精神上的病,不過昏醉有發(fā)生之時,而無明則非起自何時而又相續(xù)不斷;但常人亦有生來惡癖惡習(xí),而可以醫(yī)藥或?qū)W力斷之者,又如天花可以種牛痘去之者,要在知其為病,非不可除離也。人在無明用事中,非錯即幻,縱有覺知,亦有限量,故仍在不知覺中。謂之顛倒者,固非全無知覺也。下更設(shè)喻以明之:
“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先以迷方為喻。夫人不迷則已,迷則不僅一方,故云四方易處,下二句合明,眾生妄認虛幻之身心以為真實,即與迷方之人相同。四大者:堅相為地大,如骨肉等;濕相為水大,如血液等;暖相為火大,如體溫等;動相為風(fēng)大,如呼吸等。人之一身,無非此等質(zhì)與力之所合成,離此四大,別無所謂身者。而凡夫之人,則固執(zhí)之為自身相,故云妄認。六塵者:對眼之色,對其之聲,對鼻之香,對舌之味,對身之觸,對意之法。于此六塵境上經(jīng)驗所得的印象,將他記憶著,即為觀念;將這些觀念貫通起來,即成概念;加以思量,即有意義;再加分別,即可安立名字;所謂心相,如是而已。近世心理學(xué)所研究者,皆不出此范圍。然除此等六塵境上緣過之影子外,實在別無心相,妄認此等身心之相,皆依無明而起之顛倒相也。身心之相,常人見其實有,何以為妄?更以下喻明之:
“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
病目、目有眚翳之類。眚翳為病,故見空華、二月,以喻無明為病,故見身心之相。
“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zhí)。由妄執(zhí)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fù)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zhuǎn)生死,故名無明。
結(jié)示前喻?諏崯o華,包括月無第二。以病者妄執(zhí),而竟見空有華,月有二;以喻真如心中,本無一切相,以無明妄執(zhí),而竟有身心之相。由妄執(zhí)故以下,推論妄執(zhí)之結(jié)果,非唯迷惑了虛空的自性,即是一方面迷惑了本空無相之真如自性;亦復(fù)迷惑了以為實有華生之處,即是一方面復(fù)妄認有身心之相。既迷真以起妄,復(fù)認妄以作真,由此原因,故有輪轉(zhuǎn)生死。輪轉(zhuǎn)生死,既從認妄作真而有,故云妄有。故名無明,此即結(jié)成。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于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華滅于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
上來諸喻,已顯依無明而起諸顛倒相。今恐誤會此無明者實有其物,生于真如心中,故更進一步以夢喻明其無體性,重以華喻示其無生處。人于醒時,記憶上有此夢相,而了無實體可得。一切顛倒,迷時似有,及至于覺,猶如昨夢?杖A非于虛空中有出生之處,及至目愈華滅,亦無滅處。雖說永斷無明,不可說言于真如心中有斷除無明之處,以無明于真如心中無住處故。法喻至明。
“一切眾生于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zhuǎn)生死。
真如心中本無生滅,一切眾生迷而不知,妄見生滅,故名輪轉(zhuǎn)生死。
庚二 別說覺相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zhuǎn),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
以下別說覺相。即接續(xù)前意,謂眾生不知,妄有輪轉(zhuǎn)生死。一切如來發(fā)心時修于圓覺,即有覺照之智,知此身心、世界、生死、苦樂,當下皆空,猶如空華之無生滅,故無輪轉(zhuǎn)生死,亦無受輪轉(zhuǎn)生死之身心。此明覺心初起,即了生死,故為頓教大乘。然所謂了生死等者,非由功力造作始無,以其本來即無,亦如空華全體皆是虛空,非待滅華而后見空,故云非作故無,本性無故。明圓明覺性,本無一切虛妄也。
“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凈覺隨順。
知覺、指前節(jié)知是空華之覺。此覺之相,猶如虛空;虛空本無眾華,凈覺本無妄念,此即離一切相無差別義。知虛空者,指了知覺相如空之心,仍是相名分別,仍是妄念,故云即空華相。知既不可,無知可耶?無知即非知覺自相,故亦不可說無知覺性。然則如何措心?須知說有說無,皆墮一邊,是對待的,即非覺性;必須有無俱遣,相對心無從安立,乃為隨順凈覺,故云是則名為凈覺隨順。凈覺,即總說中之圓照清凈覺相。
“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
何以有無俱遣耶?應(yīng)觀凈覺相如虛空,虛空義取普遍而無障礙;體常不動,用則如來藏中具足一切功德而無起滅之相。如此圓融虛明,一真絕待,非復(fù)思想語言所能到,故無知見。如法界性者,一切法界皆真如性,而此覺性即稱法界而為性,故究竟圓滿,普遍十方。
己三 結(jié)答
“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菩薩因此于大乘中,發(fā)清凈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
此結(jié)答文殊之問,文義自明。正說所示,皆以平等真如法性,即圓覺性為所觀之境,故本章為示平等境。
丁二 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此敘世尊說偈以頌長行之義,以下各章均同。頌有多種,今系重頌,與長行義同而文略,不事詳說。
“文殊汝當知!一切諸如來,從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覺。了達于無明,知彼如空華,即能免流轉(zhuǎn)。又如夢中人,醒時不可得。覺者如虛空,平等不動轉(zhuǎn),覺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眾幻滅無處,成道亦無得,本性圓滿故。菩薩于此中,能發(fā)菩提心;末世諸眾生,修此免邪見”!
智慧覺,即圓照清凈覺相。成道亦無得者:圓覺是諸眾生清凈覺地平等本際,成道時乃究竟證之,非由外來,非是始起,故云無得。
丙二 示差別行
丁一 示地上入佛地行──普賢章
此經(jīng)注重在行,上章已示所觀之境,即應(yīng)從境起行;自此以下十章,皆明修行之事。普賢菩薩,行極廣大,首先代表發(fā)問,亦有深意。
戊一 長行
己一 啟請
于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凈境界,云何修行?
首句至而白佛言,敘啟請之儀,各章均同。大悲世尊以下,致啟請之辭。此節(jié)先明啟請之大意,與上章不同者:上章乃欲知如來因地,究以何者為境界;此章則系既聞上章說的圓覺清凈境界之后,欲知證此境界之方法,故云如何修行。且注重在大乘之行,故特提出修大乘者為請,以下更詳申啟請之詞。
“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于幻?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復(fù)說修行如幻?若諸眾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脫?愿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xí),令諸眾生永離諸幻”?
彼、指修大乘者,謂修大乘之人,聞此圓覺清凈境界,了知身心如空華,都是幻的。但是修行無非從身、口、意三業(yè)而修,身心既幻,則所修之行,自然也都是幻的,即是以幻的身心,還修于幻的行,豈不助長幻法耶?此其一。若謂修至無明所起的幻性一切盡滅,謂之修行;則四大假合之身,固然沒有,即六塵緣影之心,亦是沒有。既身心不可得,則修行亦不可得,是修無可修,行無可行,即如幻之行亦無從修。修行之說,既不成立,如何更說修行如幻,豈不徒托空言耶?此其二。若是因此便不修行,也覺不對,即如眾生本來不修行,常在幻化中輪轉(zhuǎn)生死,也未曾了知這是幻境,此心已墮在妄想之中,即使得聞身心如幻之言,必謂既是如幻,更不用修,如此即不能解脫妄想而證圓覺?此其三。究應(yīng)如何而能圓滿覺照清凈?這是普賢菩薩發(fā)問的意思。愿為以下,結(jié)束問意。因為普賢菩薩所問各節(jié),都是替那些已經(jīng)了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地上菩薩代為設(shè)想,不必自己有此心疑,故云“愿為末世一切眾生”,此即饒益有情問。各章菩薩所問,均同此意。但欲圓滿覺照清凈,即普賢菩薩亦尚須修行也。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fù)始。
此重具懇請之儀,各章均同。
己二 許說
爾時、世尊告普賢普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xí)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世尊許說,菩薩默聽,各章均同。及末世眾生下,應(yīng)仿各章例加“咨詢?nèi)鐏?rdquo;四字,文意方足。如幻三昧者,菩薩已知身心一切是幻之理觀,而不廢如幻之事修也。
己三 正說
庚一 總標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
此先總標。一切眾生身心諸相,皆是無明虛妄顛倒,故云種種幻化。圓覺妙心,亦即眾生本具之真如法性,以如來乃能究竟顯發(fā),故稱如來圓覺妙心。一切眾生迷真起妄,故云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此雖云生,實無生處,不過猶如空華,雖說從空而有,但空中無有實花生處。試觀幻華雖至滅盡,而空性不壞;以喻眾生幻化雖滅,而圓覺妙心則不因之動轉(zhuǎn)。下更分析說明:
庚二 詳示
“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fù)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yīng)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zhí)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fù)遠離,遠離為幻亦復(fù)遠離,離遠離幻亦復(fù)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譬如鉆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fù)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意謂第一須知無明茍未永斷,總名幻心。眾生的這種幻心,還須依于幻的身心修行,乃得除滅。至所有幻法除滅已盡,而覺心不動,如花滅而空不壞,此可釋“云何以幻還修于幻”之疑。其次、在此幻里,覺亦是幻;因為依幻來說覺,便不是真覺,故亦名為幻。無論說有覺,說無覺,皆是對待之言,故猶未離于幻。所以要到幻已盡滅,乃名為不動的真覺;在此未盡離幻之時,故可說修行如幻也。復(fù)次、一切幻化虛妄境界,如四大、六塵等,都是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yīng)當遠離的,不能因其虛妄,反謂不用修行,只是這幻相深細,須要體究。即如了知無明之幻,要想遠離,便堅持這遠離幻境的心;但是因為存了這堅持遠離幻境之心,更進一步了知此心亦復(fù)如幻,亦復(fù)應(yīng)當遠離。譬如說萬法唯識,進一步則知唯識亦幻,在此不特遠離幻境,幻境之心也是如幻,應(yīng)當遠離。而遠離幻心之心,亦復(fù)如幻,亦當遠離,故云遠離為幻亦復(fù)遠離。“離遠離幻,亦復(fù)遠離”者:謂如尚有遠離遠離幻心的心,仍為如幻,亦當遠離。如是重重深入,必至離無可離,乃為諸幻盡滅,故云得無所離,即除諸幻。此等境界,乃地上菩薩才能實地領(lǐng)會,以重重離幻至于得無所離,即入佛地矣。譬如下,設(shè)喻以明;火出、喻遣虛妄之幻境;木盡、喻除遣境之幻心;灰飛、喻除心之幻亦離;煙滅、喻離幻至于澈底。雖喻止四重,而義歸究竟。以幻修幻,如兩木之相因,故云亦復(fù)如是。諸幻已盡,即是圓滿覺性,故云不入斷滅。
庚三 結(jié)答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此更結(jié)束前意以答結(jié)請。因為方便漸次,乃為一般知幻不能澈底、離幻不能究竟之人而設(shè);在大乘中頓機之人,理觀既真,事修無怠,是用不著的。是以佛說知幻即離,不用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須別立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均指大乘頓教之人,依此修行,乃能離幻成覺。故本章所示,為地上菩薩入佛地之行,此段之言,尤非初心善薩所能承當也。
戊二 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普賢汝當知!一切諸眾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猶如虛空華,依空而有相,空華若復(fù)滅,虛空本不動。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若彼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常應(yīng)遠離幻,諸幻悉皆離,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覺則無漸次,方便亦如是”。
丁二 示地前入地上行──普眼章
文殊一章,約最上根人頓悟頓超,即無生死流轉(zhuǎn)。普賢一章,示修大乘者知幻離幻,不作方便漸次,均見此經(jīng)被機在頓之意。而前章如幻三昧,亦是地上菩薩之行,初心難于遽修。普眼菩薩善能觀察眾生根性,悲憫新學(xué),故有本章之問,即地前菩薩入地上之行也。
戊一 長行
己一 啟請
于是普眼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云何思維?云何住持?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
于是至而白佛言,具請儀。大悲世尊以下,致請辭。諸菩薩眾,及末世眾生不言修大乘者,意在初心,是以固請修行漸次,并詳問云何思維、住持,及假說方便。即謂新學(xué)菩薩,聞此圓覺境界,應(yīng)如何思維觀察乃得純熟?如何安住受持而不為一切環(huán)境轉(zhuǎn)移?復(fù)總問一句:如果于此圓覺境界未能開悟者,應(yīng)作何種方便使之開悟?即不但上根之人可悟,而中下之人亦可開悟之意。
“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維,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心生迷悶,即于圓覺不能悟入。愿興慈悲,為我等輩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fù)始。
世尊至不能悟入,菩薩自陳固請方便漸次之意。彼眾生,概指此會新學(xué)及末世初心。意謂適來聞佛所說菩薩修行如幻三昧,即是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不作方便漸次,此在上根之人,固可頓悟;但在初心,若無正方便及正思維,誠恐聞此三昧,其心轉(zhuǎn)生迷悶,以心生迷悶故,即不能悟入圓覺矣。愿興慈悲下,陳明問意之后,仍堅請于無方便之中權(quán)宜為說,故云假說方便。作是語已下,再申懇請之儀,準前可知。
己二 許說
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于如來修行漸次,思維住持,乃至假說種種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己三 正說
庚一 遠離無明之事
“善男子!彼新學(xué)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凈圓覺心,應(yīng)當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晏坐靜室。
自此節(jié)至長行之末,正答前問,尤注重修行方便。佛知普眼菩薩之問,意在新學(xué),故直云彼新學(xué)菩薩。欲求下、明修行漸次。意謂此等初學(xué),欲求凈圓覺心之人,修行之要,在于離幻,以離幻即覺故,是以應(yīng)當正念。言諸幻者,正指前章所說幻境、幻心等重重之幻。至于漸次,則先依如來奢摩他行等。奢摩他、梵語,此云止:外止惡行,內(nèi)止散心故。奢摩他為一切如來因地之行,故云如來奢摩他行,即大乘奢摩他也。禁戒、自五戒、八關(guān)齋戒乃至比丘戒、菩薩戒等,戒相繁多,難于縷舉,各依所受堅持勿犯。徒眾、乃從學(xué)親近之人,安處之勿使有擾。靜室者,遠離喧囂,異于尋常起居之所,于此晏安而坐,可以進修禪觀矣。
“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毛、發(fā)、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于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于水;暖氣歸火;動轉(zhuǎn)歸風(fēng)。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于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于中塵、緣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
此節(jié)正答云何思維。先觀察身,次觀察心。恒作是念者,承上文既已晏安而坐,即應(yīng)恒作如是身心上之觀念。我今此身至實同幻化,詳明觀身。歸者,歸還、歸屬、歸納等義,均可通。試將人之一身,凡是固質(zhì)的物,如毛、發(fā)、爪、齒之類,都歸于地大,流質(zhì)歸水大,熱力歸火大,動力歸風(fēng)大,全身分析觀察,四大各有所歸,究竟此身當在何處?都無實體可指,即知此身畢竟無體,不遇四大和合,而有此虛妄之相狀。故云:和合為相,實同幻化。
四緣假合以下,詳明觀心。四緣假合,妄有六根者,以四大為緣而有虛妄之六根也。六根為內(nèi),四大為外,交涉之間即成為一種經(jīng)驗的習(xí)氣,故云: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此種經(jīng)驗習(xí)氣即緣氣,積聚于中,即似乎覺得有能緣的狀況了。此種能緣的狀況,即吾人名之為心的,即第六識也。故云:于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心義既明,又重呼善男子,使注意觀察。此虛妄心,指第六識而言;六識與六根、六塵相對而起,若無所緣之塵,即無能緣之心,故云: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又觀察六塵,只是四大假合,如果四大分離,塵即非有,故云,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既是所緣之塵各歸散滅,便到底也不見有能緣的心了。故云:畢竟無有緣心可見。
以上所說,是一種靜坐實驗的工夫。可見佛法的靜坐,不在血肉軀體上的衛(wèi)生或鍛煉,乃在于實地省察心理上一向的迷謬而改造也。
“善男子!彼諸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xiàn)。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凈。
此節(jié)正答云何住持。思維明思所成慧,住持明修所成慧。自此以下,為菩薩入地后所修之行。彼、指欲求凈圓覺心之人,依于上來所說漸次思維等,修習(xí)純熟,即可漸空我法諸相而隨順圓覺矣。彼之眾生,能如前說親身無體,實同幻化,而安住任持此如幻境界,則身相之幻可空,故云:幻身滅。緣心依于六根,身減則無緣心可見,故云:幻身滅故,幻心亦滅。于此即能先空我相。塵托心現(xiàn),心滅則無塵可得,故云: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對塵說滅,塵滅則滅無所用,故云:幻塵滅故,幻滅亦滅。于此則一法不立,而法相亦空。如是層層滅幻,步步住持,幻滅既滅,即是法法皆真,真故不滅,故云: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至十方清凈,設(shè)喻合明。垢盡、喻諸幻盡滅,明現(xiàn)、喻非幻不滅。身心、概指上言身、心、塵、滅四重,四重之幻如鏡之垢,故云: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四重盡滅,則無在而非清凈,故云:垢相永滅,十方清凈。
“善男子!譬如清凈摩尼寶珠,映于五色,隨方各現(xiàn)。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善男子!圓覺凈性,現(xiàn)于身心隨類各應(yīng),彼愚癡者,說凈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fù)如是。由此不能遠于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
上設(shè)鏡垢之喻,以示無明之幻,猶恐誤會凈圓覺心實有無明實性。此節(jié)重設(shè)寶珠之喻以示圓覺本凈,幻垢妄生,法喻合明,其義至顯。寶珠隨方映現(xiàn)五色,圓覺隨類應(yīng)現(xiàn)五陰。隨類者,眾生于何道受五陰身心,隨而應(yīng)現(xiàn)身心影像也。摩尼無五色之相,圓覺無五陰身心自相,而愚癡者執(zhí)為實有,即是不能了達于幻而妄執(zhí)我法,是以常在幻化之中,不能出離,故云由此不能遠于幻化。是故下,結(jié)示圓覺本凈。意謂因彼愚癡眾生妄執(zhí)身心諸相,故說身心是幻垢,幻垢是可對治遠離的,若能對治遠離于幻垢,即說是人名為菩薩。如果垢盡對除,亦如病去藥除,即是對離幻垢之事亦無,而對離垢幻之人亦不可得而名。以圓覺妙心,本無一切故。
庚二 隨順圓覺之功
辛一 依理成事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凈,無邊虛空覺所顯發(fā)。
上章詳明遠離無明之事;此下更示隨順圓覺之功。此菩薩及眾生。指上文對離幻垢乃至垢盡對除之人。諸幻滅影像,讀如“諸幻影像盡滅”。于證得諸幻影像盡滅之時,即得無方清凈。無方者,無限量義。清凈者,無幻垢義。向之認為無邊晦昧之虛空者,今則覺性顯發(fā),轉(zhuǎn)成清凈圓明,故云:無邊虛空,覺所顯發(fā)。在此所說,根本上是把無明的心改造到了成為圓明覺悟的心。即根本無分別智親證真如、泯事相而顯理性。此節(jié)概言其相,下更廣一切法以顯清凈平等不動。
“覺圓明故,顯心清凈;心清凈故,見塵清凈;見清凈故,眼根清凈;根清凈故,眼識清凈;識清凈故,聞塵清凈;聞清凈故,耳根清凈;根清凈故,耳識清凈;識清凈故,覺塵清凈。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fù)如是。
上文諸幻永滅,即是覺性圓明,而得無方清凈。而覺性圓明,即顯此心本來清凈,而非以緣影為相,故云:覺圓明故,顯心清凈。心既清凈,則依心所起之見、聞、覺、知,亦成清凈。推而至于見、聞、覺、知所依托之六根,及六根所發(fā)之六識,亦皆清凈也。
“善男子!根清凈故,色塵清凈;色清凈故,聲塵清凈;香、味、觸、法亦復(fù)如是。善男子!六塵清凈故,地大清凈;地清凈故,水大清凈;火大、風(fēng)大亦復(fù)如是。善男子!四大清凈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凈。
六根既成清凈,則根所對之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亦成清凈。又以六塵由于四大而有,六塵既成清凈,則四大亦成清凈。又以四大既成清凈,則根、塵所成之處,及根、塵、識所成之界,推極至于二十五有,亦皆清凈。二十五有者,三界眾生之依處。舉此數(shù)端,以盡賅世間諸法也。
“彼清凈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凈。如是乃至八萬四干陀羅尼門,一切清凈。
上文以覺圓明顯心清凈,以心清凈而遍顯世間諸法清凈。夫世間諸法皆依染緣,今以覺所顯發(fā)而成清凈者,即依真如性凈之理,而成一一事無不清凈也。彼、指上文世間諸法,世間諸法既依覺所顯發(fā)之真如理性而成清凈;則出世之法,若因若果,清凈可知。故本節(jié)舉十力乃至陀羅尼門,而結(jié)以一切清凈。諸法名義,詳見大疏。
“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凈故,一身清凈:一身清凈故,多身清凈;多身清凈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凈。善男子!一世界清凈故,多世界清凈;多世界清凈故,如是乃至盡于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凈不動。
一切、承上文世出世間諸法而言。夫自根智證真,泯事顯理,則一切世出世間之法,皆以真如而為實相。真如性凈,故一切實相同于真如,其性清凈。以一切實相性清凈故,故正報依報同一實相,其性清凈,故云:一身、多身,乃至十方眾生,一世界、多世界,乃至盡于虛空,圓裹三世一切清凈。平等、約虛空言。盡于虛空,同歸一性清凈,而非對染之凈,乃為真凈,故云平等。不動、約三世言,圓裹三世,乃為常凈,故云不動。
辛二 事得理融
“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
上來自“證得諸幻滅影像”而依理成事,即依無分別智證得真如理性,以廣成一切世出世間正報依報之法,平等清凈不動。此節(jié)泯事顯理,遣相證性,即遍立一切法而顯覺性平等不動。
虛空、四大,即以五大賅世間法。如是平等不動者,緊承上文一切平等清凈不動言。如是乃至者,超略之辭,即遍立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之平等不動,以顯覺性平等不動,即一一事以顯真如理。故隨舉一事,即繼以當知覺性平等不動之言。
“善男子!覺性遍滿清凈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
既依理以成事,復(fù)泯事以顯理,今以事隨理遍,而示理事無礙。無邊虛空,覺所顯發(fā),圓裹三世,平等不動,故知覺性遍滿法界,根、塵、四大乃至陀羅尼門,皆以真如實性為性,即覺性故,故一一遍滿法界。一法雖遍而非別法隱沒,故得一一遍滿而不相礙,故一一法皆圓無際,是為理事無礙法界。
“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
壞、如水、火、黑、白之陵奪。雜、如粟。麥,沙、石之摻亂。有壞有雜,即非無際之圓滿。今以覺性之遍滿圓無際故,即無如常情之壞雜,如是根性、塵性亦如覺性之圓滿無際故,亦無壞無雜,推而至于陀羅尼門之性,亦復(fù)如是。然遍滿而不壞雜,為常心所不能通,亦普通言說所不到,另設(shè)喻以明之。百千燈、喻一一法,光、喻法遍,室、喻法界,光光各滿一室,亦如法法各遍法界。一一光之互攝互入,一一法之互融互遍,其無壞雜為義亦同。此乃性相不二之不思議境,是為事事無礙法界。
庚三 覺心成就之相
“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xí),不輕初學(xué)。何以故?一切覺故。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
覺成就者,總賅上文重重觀修成功,悟入圓覺妙心言。約自加行觀入根本智時,則泯事顯理;起后得智,則證理事無礙法界;性相不二時,則證事事無礙法界。
菩薩成就圓覺妙心,證知覺性清凈而平等不動,遍滿而無壞無雜,是以了達諸法皆空故,不與縛不求脫。與法縛者,如凡夫為法之所轉(zhuǎn)移,系縛纏繞,不得自由。求法脫者,如二乘之解脫。生死、涅槃,乃對待之假名,菩薩了生死空,即知涅槃亦空,故不厭不愛。持戒、毀禁,乃力用之差別;久習(xí)、初學(xué),僅因緣之遲早。菩薩圓證覺性,一切平等,故不敬、不憎,不重、不輕。何以故者,征釋前理。良以八不之義,淺識難窺。夫不求法脫者即與法縛,不與法縛者即求法脫,乃至生死涅槃、持戒毀禁、久習(xí)初學(xué)、劃然成異,何能一切平等耶?然菩薩以覺成就故,覺性無二,故一切皆覺。譬如下,設(shè)喻明之。眼光、喻覺性,前境、喻一切法。曉了者,單指眼光照矚,識心未起分別之時,其時眼光圓滿,美惡之色隨境而現(xiàn),不涉思惟,是以得無憎愛,所謂目不擇色而視也。光體無二,無憎愛故;以明覺性無二,無一切分別故。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xí)此心得成就者,于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于中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恒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此心、即指凈圓覺心。此菩薩及末世眾生,泛指修習(xí)此心之人。修習(xí)凈圓覺心得成就者,即修觀成功,由加行智入根本無分別智。于此者,謂于凈圓覺心,亦即根本智證真如心中,于此中不見有可修之行,故云無修。不見有可證之果,故云亦無成就。因根本智非待造作:即圓覺心非待修證成就故,唯一凈圓覺心,用則普照,性則寂滅,更無別法,故云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于中者,于圓覺心中。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恒河沙等,皆數(shù)名,假設(shè)多數(shù),意在無邊,如謂盡于虛空無邊之世界耳。真如心中觀如此世界,猶如空華之從緣現(xiàn)起,無有自性,故云亂起亂滅。非即覺心,非離覺心,非向有縛,非今乃脫,故云不即不離,無縛無脫。既非向縛而今脫,即非向生而今佛,故云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由是凡夫之生死,圣者之涅槃,皆如夢境非真,而圓覺心中本無是事。此明縛脫無二,生佛體同。
“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舍;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于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如昨夢故,緊承前文未覺之時;謂因煩惱而起生死,及滅生死而證涅槃,生死之相若來,涅槃之相若去,皆是迷情如夢。今以覺成就故,即如昨夢已醒,反觀生死及與涅槃起滅來去之相,自不可得,此即謂根本智契證真如。此真如心,即是恒常如此,寂滅無二,更無夢事可得,故云無起無滅,無來無去。所證、謂涅槃之法。能證、謂種種求證涅槃之行。未覺之時,不離得失、取舍之情,與夫作、止、任、滅之力;今于圓覺心中,則知取亦無得,舍亦無失,而作、止、任、滅之功亦無所寄也。作、謂用力造作,止、爾心息諸念,任、謂任其自然,滅、謂滅除幻妄,皆欲求涅槃時修行之事。于此證中,無能無所者,謂即于能證所證之中,悟知無能無所,畢竟無有所證之法,及能證之人。畢竟無證,即無所證之法;亦無證者,即無能證之人。以真如法一,覺性無二故。一切法以真如為性,即覺性為性,故超空間而平等,超時間而不壞,故云:一切法性平等不壞。平等故無不圓滿,不壞故非同斷滅──此明法性同覺遍滿無壞。
己四 結(jié)說
“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
彼諸菩薩,通指此會及末世初心。如是修行,概指正答漸次、思惟、住持等。漸次、指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等。思惟、指恒作是念一節(jié)。住持、指彼之眾生幻身滅故等。如是方便者,概括正答諸義,皆是假說種種方便。如是開悟者,即依此假說種種方便由淺入深而得開悟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者,答前問中心生迷悶句。
戊二 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普眼汝當知!一切諸眾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屬四大,心性歸六塵;四大體各離,誰為和合者?如是漸修行,一切悉清凈。不動遍法界,無作、止、任、滅,亦無能證者。一切佛世界,猶如虛空華,三世悉平等,畢竟無來去。初發(fā)心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入佛道,應(yīng)如是修習(xí)”。
乙二 深抉擇
丙一 境抉擇
丁一 自悟境──金剛藏章
深抉擇者,首章標出“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為一切如來本起因地法行,亦即一切菩薩所對之境;次章明修習(xí)菩薩如幻三昧;三章明修行漸次乃至方便,為一切菩薩差別之行。境則一門總持,行別三根普被,開示菩薩,大意已盡于是矣。然世尊密意或未暢宣,末世初心或易誤解;于是金剛藏菩薩等,本其悲愿,設(shè)為問難,層層深入,承示抉擇,故繼前三章示境行之后,自此以下八章皆所以深為抉擇也。于境之抉擇有二:一者、上求佛道端在自悟;二者、下度眾生端在悟他。本章為在自悟境上設(shè)為問答。
金剛、堅利之義,藏、最深之義。金剛藏菩薩智慧堅利,能入如來秘密之藏,故當本章發(fā)問之師。
戊一 長行
己一 啟請
于是金剛藏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善為一切諸菩薩眾,宣揚如來圓覺清凈大陀羅尼,因地法行,漸次方便,與諸眾生開發(fā)蒙昧;在會法眾,承佛慈誨,幻翳朗然,慧目清凈。
大悲世尊至漸次方便,總括前三章所開示之境及行。如此開示,能與眾生啟蒙發(fā)昧之益,而在此會之眾,親聞法音,其心開意解,更如病目之幻翳已除而得清凈,故云與諸眾生云云。
“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fù)有一切無明?
問意直承前章“始知眾生本來成佛”語,分三義設(shè)難,此一義也。意謂:因有一切無明始名眾生,無一切無明始名成佛,今謂眾生本來成佛,則是眾生不應(yīng)復(fù)有無明!義既相違,故以何故伸問。
“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fù)說本來成佛?
此二義也。若說眾生本有無明,即非本來成佛,何故復(fù)說眾生本來成佛耶?以上二義,按之邏輯,均不能通。是眾生本來成佛之言,根本不能成立。
“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后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fù)生一切煩惱?
此三義也。再深進一層,假設(shè)眾生本來成彿,無明非本有而是后起的;則一切已成之佛,皆應(yīng)再起無明,故問以何時復(fù)生一切煩惱。且無明如可再起,則何必成佛。
“惟愿不舍無遮大慈,為諸菩薩開秘密藏,及為末世一切眾生,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永斷疑悔”!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fù)始。
既陳問辭,請決疑情,因此疑義甚深難知,故稱秘密藏,必得了義開示,方可使現(xiàn)會及末世永斷疑悔。何則?上陳三疑,胥因未能信入眾生本來成佛之義,即是不能了解真如凈覺,眾生本具,非待外求,此于自悟境上未能決定,則上求佛道之目標無從建立。信心既不能起,即使勉強修行,不免中途疑惑惱悔也。
己二 許說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于如來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能使十方修學(xué)菩薩及諸末世一切眾生,得決定信,永斷疑悔。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金剛藏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所問之義,即是如來所證甚深秘密究竟方便;以之開示菩薩,即為最上教誨,了義大乘;依之修學(xué),即可得決定信,永斷疑悔;故贊金剛藏乃能發(fā)起斯問。
己三 正說
庚一 就遍計執(zhí)以明妄不到真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后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xù),循環(huán)往復(fù),種種取舍,皆是輪回。未出輪回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zhuǎn)。若免輪回,無有是處。
自此以下為佛正說,約分四節(jié):其一、就遍計執(zhí)以明妄不到真。其二。就圓成實以明真不成妄。其三、就依他起以明銷妄成真。其四、開示正見而正勸息妄。
一切世界、概指所有一切情器世界;始終生滅,約有情世界;前后有無,情器所共;聚散起止,約器世界。念念者,剎那之義。念念相續(xù),循環(huán)往復(fù),即輪回相。意謂一切若情、若器之世界,其始終生滅等,無非念念相續(xù),循環(huán)往復(fù)之輪回相。在此輪回相中,種種欣取及種種厭舍,無非妄情計度,即無非輪回;故云種種取舍,皆是輪回。未出輪回,謂仍在妄情之中;而辯圓覺,謂辯明圓覺境界,即隱指所陳之疑。彼圓覺性,謂由妄計所辯之圓覺性,意即謂以妄情測度圓覺,終不能到圓覺真境;且所辯明之圓覺性,亦即同于妄情而成流轉(zhuǎn)。猶之帶綠色眼鏡,所見一切皆綠。若欲以此虛妄名言,免除輪回,決無是理。故云:若免輪回:無有是處。此先法說,下更喻說。
“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轉(zhuǎn)火,云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fù)如是。
目數(shù)動而成眩,則湛水能搖。定、瞪也,眼久瞪而發(fā)勞,則火成旋轉(zhuǎn);月因云駛而覺運;岸以舟行而見移。此皆眼家之錯幻,是以見不到真。以喻未出輪回之妄心,辯于圓覺,則本非流轉(zhuǎn)之真如覺性,亦如水搖、火轉(zhuǎn)、月運、岸移,而呈流轉(zhuǎn)之相,故云亦復(fù)如是。
“善男子!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zhuǎn)生死垢心,曾未清凈,觀佛圓覺而不旋復(fù)!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諸旋未息,謂目正動,眼正定,云正駛,舟正行而未止息之時。彼物先住而不可得者,彼物、即指所見之物,謂欲使水先停住其搖相,火先停住其轉(zhuǎn)相,月先停住其運相,岸先停住其移相,是必不可能的。此世間常事,雖明知其動搖諸相為妄,亦不能強于先止其妄。下更以法合喻,意謂動目觀水成搖,尚可以目不動時而得水本不搖之真相;定眼觀火成轉(zhuǎn),尚可于眼不定時而得火本非轉(zhuǎn)之真相;乃至月本不運,岸本不移,亦然。至于輪轉(zhuǎn)生死之垢心,久遠以來,胥在妄法之中,曾未得暫時清凈,以此等垢心觀于圓覺,無論辯至若何程度,無非遍計所執(zhí)之虛妄境界,其所計度之圓覺性,未有不同于流轉(zhuǎn),如彼諸物之旋復(fù)者。故置何況一語,深切明之,即謂垢心無時清凈,更不如目有時而不動,眼有時而不定也。以此義故,汝等用生滅妄心測度圓覺,而不知圓覺本具,無明本空,故不能見到眾生本來成佛之真實義理,是以有此三種疑惑。此先總呵三惑為遍計所執(zhí),不能辯到圓覺真境。
庚二 就圓成實以明真不成妄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見空華,幻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何以故?翳、華二法非相待故。
幻翳、喻無明,空華、喻身心,世界諸煩惱相;敏璩齽t空華滅,無明除則身心世界空;敏柚惶撏,無實體性,非相待安立,是以滅已則不更起。無明等法,亦復(fù)如是。此先高一層設(shè)喻,以示無明等法虛妄無體,斷已即無復(fù)生之可言。
“亦如空華滅于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何以故?空本無華,非起滅故。
虛空、喻圓覺,即真如凈性,亦即眾生本來成佛之佛性。空華、是眚者妄見,非實有起滅之物。虛空之中,亦無空華起滅之處。說空華于虛空中滅,已非凈目之觀,更不可硬指虛空之中,既有華滅,必有華起,因而詢其更起之時。故即釋云:空本無花,非起滅故,意即空中本無空華,華亦本非起滅。
兩小段概用喻說:可以隱釋第三難。如答云:無明本無起滅,故不得謂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后起無明。圓覺性中本無一切煩惱,更何論其復(fù)生,故更不得問一切如來何時復(fù)生一切煩惱。
“生死、涅槃同于起、滅,妙圓覺照離于華、翳。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況復(fù)如來圓覺隨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
此段法喻互成。夫以未出輪回,說有生死,對了生死,說名涅槃,皆是眾生邊事。猶之目眚未愈,見有華翳,幻翳若除,見空華滅,皆是眚者之事。生死如空華,涅槃如華滅,故云:生死涅槃,同于起滅。離者、如云不相干之義,無交涉之義。虛空圓澄,本來無華,實與華翳了無交涉。妙圓覺照,本來無妄,實與無明妄法毫不相干,故云妙圓覺照離于華翳。亦即圓成實性從本無妄,非某一時期而可有妄法也。
善男子下,隱釋一、二兩問。非是暫有,即是虛空常有,亦不妨眚者復(fù)有華翳;以顯佛性常有,亦不妨眾生復(fù)有一切無明。此隱釋第一難。亦非暫無,即眚者雖有華翳,而虛空亦不因之暫無;以顯眾生雖有無明,而佛性亦不因之而暫無,故可說本來成佛。此隱釋第二難。況復(fù)者,非可比況之意。隨順者,不能為礙之意。虛空非因無華醫(yī)時而暫有,亦不因有華翳時而暫無,是虛空之性常存,既可隨順華翳之起滅而無礙,則如來圓覺隨順一切法,乃為虛空等一切法之平等本性,尤非虛空所能比況。故圓覺妙性,自非因無無明而暫有,亦不因有無明而暫無,其隨順一切法而無礙,可以例知而悟佛性常存矣。
庚三 就依他起以明銷妄成真
“善男子!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礦。經(jīng)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yīng)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復(fù)如是。
上來華翳之喻,似已服人之口,猶未服人之心。茲更設(shè)金礦之喻以通釋三惑;而成立眾生本來成佛之理。眾生如礦,佛如金,無明如沙泥等雜質(zhì)。由眾生修習(xí)永斷無明至于成佛,譬如以鋼礦煉銷除一切雜質(zhì)而成純金。言簡而義明,故云如銷金礦。金非銷有,可見金本來是有。雖礦中之金本來是有,仍不妨說礦中仍有一切雜質(zhì)尚未銷除;以顯雖云眾生本來成佛,亦不妨說復(fù)有一切無明。此可以解初間之疑。既已成金,不重為礦,即成金后不再起雜質(zhì),顯無后起無明。經(jīng)無窮時,金性不壞,顯一切如來不應(yīng)復(fù)生一切煩惱?山獾谌g之疑。不應(yīng)說言本非成就,即礦中本有雜質(zhì)之時,而金亦本來成就;以顯眾生雖有無明,亦可說本來成佛。即可解第二問之疑。
在眾生位,此圓覺清凈心,如金在礦。心上妄有無明為一切染法種,如礦中妄有雜質(zhì)。然礦中之金,即是本來真金之體,故眾生本具之圓覺,即是真如清凈體,而為一切凈善法種。本來之金,雖非因銷而有,然而不銷則不顯;是以眾生本具圓覺,不修則不顯。及至既銷成金,仍是顯發(fā)本來成就之純金;則修至成佛,亦是顯發(fā)本來成就之圓覺。如是銷金之事,即如引發(fā)本具佛性之功,是以眾生本來成佛,理不傾動。故云:如來圓覺,亦復(fù)如是。
庚四 開示正見而正勸息妄
“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回及非輪回。
首先提出一個“一切如來妙圓覺心”,即示修大乘者欲求圓覺,即應(yīng)立定腳跟,以圓覺心為立場而生其正見,不得復(fù)以二乘小慧、凡夫世智、展轉(zhuǎn)測度,自墮戲論。此自悟境之根本點,不可忽也!此義既明,則文義迎刃而解。
菩提者,對煩惱之覺照。涅槃?wù)?對生死之解脫。在眾生位有煩惱、有生死,故可對待煩惱生死而說菩提涅槃。乃至成佛不成佛、輪回非輪回,皆是就眾生立場說。本經(jīng)以圓覺為境,即應(yīng)離開眾生等一切立場,而以圓覺心為立場,則本文之義可如下釋。以一切如來妙圓覺心為立場而說,本來無對待煩惱而說之菩提法,及對待生死而說之涅槃法,其成佛不成佛及輪回非輪回,亦不成問題。
若合前喻,則就虛空說;本來無華,亦無華滅之事。就真金體說:本來無一切雜質(zhì),亦不可說銷除雜質(zhì)而后有金體,義可參互發(fā)明。
“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xiàn)涅槃。
生空涅槃,是佛權(quán)說,使了生死出輪回。聲聞所圓境界,但證生空,是以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無復(fù)三界受生之事。然而法執(zhí)猶存,終不能證凈圓覺心。譬諸眚人,已能著力除去空中狂華,使不復(fù)起;然而幻翳未去,終不能見虛空本體。故云: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xiàn)涅槃。
“何況能以有思維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
二語承上啟下,謂聲聞以生空智尚不能測度圓覺,凡夫以有思維心──即世間智慧,更何能測度圓覺!
“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輪回心,生輪回見,入于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
先喻說,后法說。螢火、喻世智,即有思維心,亦即輪回見。螢火似火而非真火,世智似智而非無漏之真智。須彌、此云妙高。須彌山、喻圓覺。大寂滅海、即指圓覺。大者,豎窮橫遍義,寂滅者,無聲形可求義,海者、不可測度義。
本章所明自悟境界,至本節(jié)已明白決定,須以圓覺心為根據(jù)。此圓覺境界,尚非已出輪回之聲聞小智所能到,故更不可以輪回之眾生妄見而妄加測度。正見先立,下更正勸息妄。
“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回根本。
此下為勸息妄之語。輪回根本即妄心,妄心依無明而起,虛妄心斷則真實心顯。先者、當務(wù)之急也。語云:不用求真,但期息妄;即先斷無始輪回根本之謂也。
“善男子!有作思維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用此思維辯于佛境,猶如空華復(fù)結(jié)空果,展轉(zhuǎn)妄想,無有是處。
有作思維,即用攀緣心而起之一切思維,故云:從有心起。此種思維,皆是由根塵相對所成之經(jīng)驗習(xí)氣──參看普眼章──,亦皆是妄想,常人名之為心,卻非真心。故云: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比之如空華而已。此表顯由妄心而起妄見之相。用此思維辯于佛境者,即謂用此由妄心而起之妄見,以推測圓覺境界,其所推測者,比之如空華所結(jié)之空果,實為妄中之妄;故云:展轉(zhuǎn)妄想,無有是處。此息妄所以為當務(wù)之急也。
己四 結(jié)斥
“善男子!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如是分別,非為正問”!
數(shù)語結(jié)斥三疑非正問。浮心、謂六塵緣影之心。巧見、邪僻不正之見。依于妄心邪見,即非求于圓覺之方便,故云:不能成就圓覺方便。下二語結(jié)斥。實則三問為初心應(yīng)有之疑,此疑未釋,即于自己圓覺本具、佛道本成之理,未能信入,而自悟境即未能決定,難免向外馳求之弊;不悟明珠藏于衣底,窮露他方,可憐憫者,比比然矣!金剛藏代設(shè)三難,欲借世尊金言,使末世初心、生決定信心,非金剛藏自有此疑。世尊斥非正問,在使學(xué)者知所措心,非斥金剛藏也。金非銷有,善思念之!
戊二 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意而說偈言:“金剛藏當知!如來寂滅性,未曾有始終。若以輪回心,思維即旋復(fù)!但至輪回際,不能入佛海。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雖復(fù)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fù)重為礦。生死與涅槃,凡夫及諸佛,同為空華相,思維猶幻化,何況諸虛妄?若能了此心,然后求圓覺”。
丁二 悟他境——彌勒章
上章自悟,乃根本智境界,悟得本具覺性本來成佛,故能生起上求佛道之決定信。本章悟他,乃后得智境界,辨明輪回根本何在?輪回幾種?菩提幾等?設(shè)諸教化方便,故能發(fā)揮下度眾生之大悲心。
彌勒菩薩,梵語彌怛里耶,此云慈氏,乃一生補處菩薩,次補佛位,世尊授記在本世界成佛,化度眾生之人。善能了達本世界眾生心境,故為本章發(fā)問之師。
戊一 長行
己一 啟請
于是彌勒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菩薩開秘密藏,令諸大眾深悟輪回,分別邪正;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于大涅槃生決定信,無復(fù)重隨輪轉(zhuǎn)境界起循環(huán)見。世尊!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游如來大寂滅海,云何當斷輪回根本?于諸輪回有幾種性?修佛菩提幾等差別?回入塵勞,當設(shè)幾種教化方便度諸眾生?惟愿不舍救世大悲,令諸修行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慧目肅清,照耀心鏡,圓悟如來無上知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fù)始。
大悲世尊至起循環(huán)見,領(lǐng)前章義,謝生信益。秘密藏者,眾生本具圓覺,本來成佛;而此佛性即覆在輪回生死無明熾然之眾生心中,此義既非凡情可知,亦非淺識能測,故稱秘密。如金在礦,稱為寶藏,故云秘密藏。重重法喻,廣為開示,故令大眾深悟輪回。以有思維心起輪回見,即名邪見;隨順凈圓覺心,自悟佛性本具,是為正見。故云:分別邪正。喻之如眼,以能正見故,謂之道眼。于此深淵難測之佛性,未能明了,則必有所疑畏;既明了已,即無復(fù)畏,故云無畏道眼。大涅槃惟佛乃證,但以明了佛性本具、佛道本成故,亦
- 上一篇:往生安樂土法門略說
- 下一篇:楞伽經(jīng)義記(卷第一)
- 太虛大師:學(xué)佛者第一步需要對佛與佛教有種認識
- 太虛大師:對于佛法僧三觀,當有一貫宗旨
- 太虛大師:佛教的大乘和小乘有什么區(qū)別?
- 明賢法師:走偏的人間佛教:“人成即佛成”訛誤半世紀
- 太虛大師:儒道不能解脫業(yè)力 離苦得樂必須學(xué)佛
- 太虛大師:學(xué)佛是為了什么 學(xué)佛在于離苦得樂
- 太虛大師:什么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 太虛大師:佛教徒應(yīng)如何對待佛化婚禮?
- 太虛大師:太虛大師開示“所緣緣”的認識
- 太虛大師:太虛法師談夢的意義
- 太虛大師:太虛大師論周易
- 太虛大師:凡夫俗子不明佛法,八大誤會首當其沖
- 太虛大師:原子能與禪定神通
- 太虛大師:學(xué)佛初門由三法入
- 太虛大師:中國人的8種通病可以靠它改變
- 太虛大師:對治中國人通病的佛法
- 太虛大師:佛告訴你做人的五條根本道理
- 太虛大師:中日佛教文化的八點不同
- 太虛大師:經(jīng)商與學(xué)佛的三大共性
- 太虛大師:文化守成與改革創(chuàng)新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xué)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zé)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fēng)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本源法師: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xué)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xué)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