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 (功德莊嚴品第九)
太虛大師講述
二十一年十二月在閩南佛學院
戊二 功德莊嚴
功德莊嚴品第九
此品之所以得名‘功德莊嚴品’者,本經(jīng)說:“住阿蘭若功德成就”,這即明修習何種功德,作為菩薩莊嚴乃至成熟佛果莊嚴。德者、得也,二十四種不相應行法中有得之一法,即成就的意義,也即是得到了的意義。無論修習何法,到了成就的時期,這就是得。德上加一功字,這顯然是由于用了一番功夫,才有所成就。‘不經(jīng)一番寒澈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可謂至理之言。功德二字,在佛典或可以名之曰修德,即是由修習而成功的德。然功德實包括修德與性德而言,性德即本來性具之德,是三因中的正因佛性,三德中的法身;修德即是修成之德,是三因中的了因、緣因二佛性,三德中的般若、解脫二德。但二德相即不離,性德不離修德,修德不離性德。顯性德藉有修德,以無漏法而言,若沒有本有種子,則無漏之法即不能生起,所以修不離性。但若沒有修習的功用,則本有種亦無從顯,也不能發(fā)生現(xiàn)行,所以性亦借修之功能乃欣欣然而增長。所以、性修互依增上也。菩薩所修以及佛果所成之德,大概有三種:在天臺宗依涅槃經(jīng)講,即法身、般若、解脫之三德;在法相唯識宗經(jīng)論講,即斷德、智德、恩德。智德,即從本有熏增之無漏種所生起,都攝智德之相應及所緣等諸法,因智相增盛,名為智德。斷德,一面斷除煩惱、所知二障,和分段、變易二死,另一面即由斷而顯──即二空所顯真如法性非安立諦的清凈法界。恩德,佛菩薩初發(fā)心的宗旨,原為普利群生;佛以大慈大悲故,普救一切眾生,從斷智而起大用,以大悲愿力現(xiàn)三種輪而為眾生說法:一、神通輪,又云神變輪,由佛之身業(yè)現(xiàn)種種的神變,使眾生生起正信。二、記心輪,又云鑒機輪,以佛之意業(yè)分別眾生之心行差別,記心即識別眾生之心的差別義。三、教誡輪,又云正教輪,以佛之語業(yè)教誡眾生而使修行。這三種,身、意、語次第之作用,先以神通導之,次以記心鑒機,次以教誡使行正道。雜集論卷一云“神通記說教誡變現(xiàn)等無量調(diào)伏方便,導引所化有情令心界清凈”。這、能摧碾眾生惑業(yè),故名曰輪。如對地上菩薩說法,則現(xiàn)受用身;對地前菩薩以及凡夫等說法,則現(xiàn)變化身。所以,無論地上或地前菩薩以及凡夫等,佛對之皆有恩德。此三德為菩薩所修習,也是如來所成就的。此經(jīng)如來所入三昧,曰瓔珞寶莊嚴,亦以此三種功德成就為瓔珞寶莊嚴。所以菩薩應該修習此功德,才有淘煉進化到佛果之一日。
己一 慈氏啟請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住阿蘭若功德成就當?shù)米鞣,菩薩云何修諸功德而能住是阿蘭若中?惟愿世尊為我解說”。
彌勒的問意,覺得出家菩薩,固然如佛所說住阿蘭若功德成就,但究應如何修諸功德而能安住阿蘭若?如何住阿蘭若修諸功德?這問意,即傳達出內(nèi)心要為地前菩薩以及三界眾生說法的秘意。
己二 釋尊解說
庚一 以具一德明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言:“汝善男子當修學者但有一德,是人應住阿蘭若處求無上道。云何為一?謂觀一切煩惱根源,即是自心,了達此法,堪能住阿蘭若處。所以者何?譬如狂犬被人驅(qū)打,但逐瓦石不逐于人。未來世中住阿蘭若新發(fā)心者亦復如是,若見色、聲、香、味、觸法其心染著,是人不知煩惱根本不因五境從自心生,即此名為未能善住阿蘭若處。以是因緣,樂住寂靜求無上道一切菩薩摩訶薩等,若五欲境現(xiàn)前之時,觀察自心應作是念:我從無始至于今日,輪回六趣無有出期,皆自妄心而生迷倒,于五欲境貪愛染著,如是菩薩名為堪住阿蘭若處。若有人問:何等有情于未來世當?shù)米鞣?應指是人于當來世出三界苦破四魔軍,速?a href="/remen/puti.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菩提入佛智慧,一切世間天龍八部阿蘇羅等皆應供養(yǎng)。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以清凈心供養(yǎng)如是住阿蘭若真善佛子,所獲福德無量無邊。若復有人以眾珍寶供養(yǎng)悲母,所獲功德亦無差別,何以故?是人當?shù)冒Ⅰ穸嗔_三藐三菩提,轉(zhuǎn)正*輪度人天眾,紹三寶種使不斷絕,當為眾生作歸依故”。
佛的意思,只要修學一德,即能安住阿蘭若,修諸功德而上求無上菩提,因為此一德是總持一切功德。此一德,即“謂觀一切煩惱根源即是自心”,這即是‘心地觀’之所在。從報恩品起,一層一層的說下來,至此,才顯示此經(jīng)修觀的法門了。這與華嚴經(jīng)“三界唯心”的意義相合。一般人以為“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兩句話,可相提并論,在平等方面說,當然無甚區(qū)別;但是,在差別方面說,就有點不同了。“萬法唯識”,通于有漏、無漏諸法,范圍極其廣大。“三界唯心”,僅僅限于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三界而言,意義比較狹小?梢哉f,前者通于有漏、無漏的,而后者僅有漏而已。三界之內(nèi)有五趣有情,此三界五趣從何而來?由能造的福業(yè)、非福業(yè)、不動業(yè)而所招有漏的果報而來。漏,即是煩惱。煩惱有總、有別,總則有六種根本煩惱,即貪、嗔、癡、慢、疑、見。別則有一百二十八種根本煩惱,如成唯識論卷九云‘煩惱障者,謂執(zhí)遍計所執(zhí)實我,薩迦耶見而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諸隨煩惱,此皆擾亂有情身心,能障涅槃’。既然漏即煩惱之法,也即是染污之法,是破壞的東西;如破房屋一樣的破壞、污穢,住在里面怎能安然過活?這三界從貪愛等煩惱生起,所以都有煩惱漏在其中;不但惡、無記法是漏的,善的福業(yè)、不動業(yè),也都是漏的,都帶有煩惱法的涵素。所以,三界五趣之法,都以煩惱為根本。如觀十二因緣,由無明所發(fā),愛取所潤,但煩惱根源畢竟安在?此眾緣所生起的煩惱,不過由有情自心的心心所法為其體罷了,既煩惱在各個有情心心所中,一切煩惱即是三界有情心心所的虛妄分別為體,正所謂“三界唯心”。心有心王、心所之不同,心王有八,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八識。此諸識有各各相應的心所法之不同,如前五識有三十四,第六識有五十一,第七識有十八,第八識有五。第七識現(xiàn)行常有煩惱相應;前六雖時有善法生起,但以第七識為所依根,雖不直接與煩惱相應,而間接已與煩惱結(jié)不解之緣了。所以,前七識心王與心所皆不離煩惱而生起。雖然第八識現(xiàn)行無煩惱俱起,但因前七所有現(xiàn)行之煩惱所熏成的習氣都藏在其中,所以亦不能脫離染污的范圍。固然第七即前六之染污根,而第八被第七執(zhí)為自我,且為藏納諸染習之處,所以亦即是染污法之源。以自心為煩惱根源,誰曰不然?若能如此一層一層甚深的觀察,了知煩惱法的根源,則善能了知煩惱,亦能了知“三界唯心”。若要解脫煩惱,即在自心上解脫,不假外求。如此,才可以住阿蘭若修諸功德,不致盲修瞎煉。
在凡夫初發(fā)心人,無論對于何種事情發(fā)生,都誤以為環(huán)境所致,而不知自心所驅(qū)使。如狂犬若你戲弄它,拾瓦石打它,它只追逐瓦石咬而不追逐人,以為是瓦石打它,隨瓦石所轉(zhuǎn)。初發(fā)心學道之人亦如是,若遇六塵之境,則迷失其本性了,一味地貪求無有厭足之時;蛘咭詾榱鶋m是可怕的東西,所以逃避他。無論追求或逃避,皆是昧卻自心,執(zhí)著外境。由此,不了外境從心而現(xiàn),則趨有逃空,墮落二邊,漠然無所明了。一般人都以五塵為外境,至于意識境,則亦有知其為由心現(xiàn)的,如煩惱在五境,要逃避五塵外境而修行。為什么佛菩薩不為五境所染污而有煩惱呢?如因逃避五塵而住阿蘭若,難道山林草木以及飛禽走獸不是五塵境嗎?這種修行,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一般人,于五塵外境,不了知由內(nèi)心所生起,于是趨避分別,在自心上留下了煩惱的印跡。其實、這都是第六獨頭意識非量的帶質(zhì)境,而不是前六識同時現(xiàn)量的性境。若不能明了前六識現(xiàn)量境,不了唯心,則不宜安住阿蘭若,也不能修學大乘法。所以、若五塵外境現(xiàn)前,應該反觀自心,要念念不舍的這樣觀察:我從無始至今生,流浪在輪回六道之中,皆因自心虛妄分別,而生起顛倒迷惑邪見,一失足成千古恨。若能如此觀察,正所謂唯心識觀,則能住阿蘭若。固然,證唯識境,唯有后得智,但是勝解行位──十住、十行、十向──菩薩,正應該修習唯識觀;二乘人回小向大,亦應修習此觀,降伏分別法執(zhí),以啟發(fā)法空勝智。所以說“萬法唯識”觀者,因眾生不了知外境而互相爭逐競斗,致引起非人道的慘劇。而今遍一切處,皆是這物欲橫流,所以要挽救眾生之種種苦痛,斷我法二執(zhí),必須修學此萬法唯識觀。
四魔:一、煩惱魔,貪等煩惱能惱害身心。二、蘊魔,色等五蘊即是種種的苦聚。三、死魔、死能斷人的命根。四、自在天魔,即欲界第六天的魔王,能害人間的善事。此四魔以第四魔為魔,其他三魔皆類從而稱魔(見義林章卷六)。若有人問:什么人于未來世當?shù)米鞣穑慨斎皇悄苄薮巳缥ㄐ挠^者;因為他能超出三界之苦,破除四魔,乃至入佛知見。如我們以清凈心去供養(yǎng)他,所獲福德無量無邊。報恩品里講過:若以微分少物供養(yǎng)悲母,與供養(yǎng)佛無有差別;供養(yǎng)住阿蘭若修唯心觀者,亦復如是。真正修唯識觀者,能從資糧位進而加行位而證入圣位而現(xiàn)三類化身,具足成佛功德,為眾生大歸依處。依大乘法來講,佛現(xiàn)應化身為地前菩薩說法。而現(xiàn)化身成佛,在諸圣教中說,凡初發(fā)心住菩薩都可以八相成佛。天臺家以為圓教有此義,不許別教有此義,其實在華嚴、起信、及法相宗講,都許可在初住位菩薩就可以八相成佛。
庚二 以離二過明
“復次、善男子!有二種法系縛行者,令不堪任住阿蘭若:一者、愛樂斷見邪法,二者、愛樂財寶樂具。又善男子!有二種人,不堪居住阿蘭若處:一者、具足憍慢,二者、惡大乘法。又善男子!有二種人不應居住阿蘭若處:一者、邪見不信佛語,二者、身自破戒,策役持戒。如是等人,不應居住阿蘭若處求無上道”。
此中明有二種過法,使你不能住阿蘭若,可分三類來說:一、在家凡夫:1.以為人死了就沒有了;2.如唯物論者,以為人間唯五欲之樂,只要有金錢就可以享受,所以貪著金錢。二、出家凡夫:1.有憍慢心者,恃自己稍有學問或功德,就變?yōu)?lsquo;夸大狂’,不能虛心謙下;所以修學佛法者,應首先把憍慢心根本掃盡。2.因有憍慢心生起。只求自利、自解脫,有德者不去恭敬,有苦者不去悲憐、救濟,這與大乘佛法背道而馳。三、佛法中修行稍有心得的出家人:1.只要相信佛理,縱然憍慢到某種程度,還可以挽救;倘根本不信仰佛理,即佛在世亦無法可施。自以為我超過佛菩薩,以為佛說的教法不過為愚夫愚婦一般人說,我則超然不復相關(guān),這種邪見堅深,難以拔濟。3.破戒,這不是沒有受過戒,是稍有禪定工夫,妄心稍息,即覺萬法空無所有,以為我是無所謂戒的了;你們持戒的,都是淺薄凡夫,應為我所驅(qū)策使用。如脫離了此三種的二過法,才可以住阿蘭若,有成佛的希望。
庚三 以諸四法明
“復次、善男子!具四種德,應當安住阿蘭若處。云何為四?一者、名聞,總持不忘;二者、分明,能解妙義;三者、正念,常不放逸;四者、隨順,如教而行。善男子!若有佛子成就如是四種勝德,應當安住阿蘭若處,修菩薩行求無上道。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復有四德莊嚴自身,住阿蘭若求佛智慧。云何為四?一者、大慈;二者、大悲;三者、大喜;四者、大舍。善男子!如是四法,能生一切福德智慧,利益安樂無量眾生,速證無上大菩提法。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復有四德,持戒清凈能至菩提。云何為四?一者、恒住四無垢性;二者、常行十二頭陀;三者、遠離在家出家;四者,永離諂誑嫉妒。善男子!一切菩薩依此四法,永離生死得大菩提。[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復有四法,永離生死得大菩提。](此段若非衍文,即系闕誤。)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復有四法攝一切善。云何為四?一者、凈持禁戒,復有多聞;二者、入諸三昧,能具智慧;三者、得六神通,兼修種智;四者、善巧方便,又不放逸。善男子!如是四法,三世菩薩共所修學,汝等佛子亦應修習,疾證廣大無上菩提。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具四種法,于菩薩行得不退轉(zhuǎn)。云何為四?一者、布施;二者、愛語;三者、利行;四者、同事。善男子!如是四行,趣菩提路,利生根本,一切菩薩皆應修學。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復具四德住于蘭若,持戒清凈莊嚴自身。云何為四?一者、觀察自無本性,伏斷二執(zhí)證無我故;二者、他身亦無本性,于怨親所離憎愛故;三者、身心快樂,心心所法無分別故;四者、得平等智,生死涅槃無差別故。善男子!如是四法,一切菩薩所應修習,汝等佛子亦當修習,遠趣無上正等菩提”。
“復次、善男子!一切菩薩復有四愿,成熟有情住持三寶,經(jīng)大劫海終不退轉(zhuǎn)。云何為四?一者、誓度一切眾生;二者、誓斷一切煩惱;三者、誓學一切法門;四者、誓證一切佛果。善男子!如是四法,大小菩薩皆應修學,三世菩薩所學處故。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復有四法,住阿蘭若持戒清凈,云何為四?一者、愛樂空性,空所顯故;二者、得無恐怖,證三昧故;三者、于諸眾生起大悲愿,四者、于二無我無厭背心。善男子!如是四法,一切菩薩入圣要門,依此四法斷二障故。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復有四法,住阿蘭若善持禁戒莊嚴其身。云何為四?一者、永舍我見;二者、舍我所見;三者、離斷常見;四者、深能悟解十二因緣。善男子!如是四法能除毀禁,守護凈戒莊嚴其身。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住阿蘭若,又觀四法能護禁戒,妙行增修趣求佛智。云何為四?一者、觀察五蘊生滅;二者、觀十二處如空聚落;三者、觀十八界性同法界;四者、于俗諦法無舍無著。善男子!如是四法滿一切菩薩所應修學,是故佛子住阿蘭若,一心修習求無上道。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住阿蘭若,具足四堹持戒清凈,莊嚴自身。云何為四?一者、成就不見身觀;二者、成就不見語觀;三者、成就不見意觀;四者、遠離六十二見,善能成就一切智觀。善男子!若有佛子成就如是四種清凈,現(xiàn)身證獲正性離生,乃至速證無上菩提。以是因緣,汝等佛子觀如是等四種法門,斷四惡道證四涅槃,盡未來際度諸有情,令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依本經(jīng)的原意,應有十二段,但缺少一段,所以只十一段。每一段有四法,現(xiàn)在分別解釋于下:
第一、即是四種德:1.不忘所聞的教法;2.了解義理;3.既有了理解,依理而行而正念生起;4.依教奉行。若此四德具足,才能住阿蘭若處。如出家的菩薩修菩薩行,應以此四法而修。依佛法,修行必須依出世間的無漏圣教為根本,聞教后進而理解,才有正念生起,有了正念當前而去修行菩薩行,不致趨入迷途,才不是盲修瞎煉的人。
第二、四無量法:1.大慈;2.大悲;3.大喜;4.大舍。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喜、見人離苦得樂而生慶悅;舍、如上三種舍之而不存著,又能舍怨舍親而怨親平等。所謂無量者,因為普緣無量眾生,引無量之福,平等利益一切眾生。如俱舍論二十九云“無量有情為所緣故,引無量福故,感無量果故”。此有淺深之不同,從淺至深次序井然,達到證入無上佛果,福德智慧才圓滿。
第三、四德:要想出家基礎(chǔ)堅固,非持戒不可;若能持戒,則能成就無上菩提。1.恒住四無垢性;2.常行十二頭陀:此二種在上面都講過。3.要遠離在家而出家;4.要永離諂誑、嫉妒。諂誑是騙人,嫉妒是憎人。若依此四法修行,則能永離生死苦海得大菩提。嫉妒的意義:害賢曰嫉,忌能曰妒,謂為其賢能于己而惡之?傊⒎菜擞袠s幸之事,則對之生可惡之念曰嫉妒,正是隨喜心的反面。
第四、四法:此四法是總攝一切善法的陀羅尼法。1.持凈戒而還要有多聞,若能持戒不能多聞,或能多聞不能持戒,這是偏一于一面而不能攝善法。2.要定慧雙修,如智慧無定是散慧,如定無智慧則易流入邪定。3.要得六神通,同時要修得大乘的種智──利人的種智,如同辟支佛一樣的只能現(xiàn)通,這簡直對于大乘佛法茫然莫明。4.要能夠善巧方便,還不要放逸,世人每每有善巧者即易流于放逸,正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
第五、菩薩四攝法:菩薩之所以能利人者,以此四法為根本,如瑜伽菩薩戒即依菩薩的‘六度’、‘四攝’為菩薩行。1.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但不一定要舍頭目髓腦才算布施,只要隨所有的能力去做應做的布施工作,能為公眾服務謀利益,也是布施。無畏施,也并不一定到菩薩地位才有,無論何種大小動物或個人或團體──社會國家,有重大的災難降臨,我能隨力報弭災除難,即是無畏施。2.愛語,以他人歡喜聽的言語為眾生說法,隨眾生根性而以善言譬喻,令眾生皆能信入。3.利行,菩薩以身口意善行利益眾生,凡有利益皆歸諸眾生,而自己能刻苦耐勞。4.同事,菩薩以法眼見眾生根性,隨其所樂而分形示現(xiàn),所謂同其光、和其塵,使同其所作令沾利益。此四法名曰四攝法者,唯此才能攝受一切眾生皆歸佛道,所以出家菩薩要切實去修學實行。
第六、具足四德,方有安住阿蘭若之可能,也就是方能住阿蘭若而修成佛之功德,菩薩應以此功德而莊嚴自身。四種功德是:一者、觀察自身皆為五蘊、四大眾緣會聚而成,無有堅固之實體,故即證二無我性斷除我法二執(zhí)也。由執(zhí)我為實故起二執(zhí),今悟我空即證無我性也。二者、從自身無我推知他身亦復如是,了知自他平等無我之理,即無有一切親疏、欣厭、喜樂、憎惡,自他平等故,同一無我理故,乃至同一法身無我性故。三者、世人所有欣、厭、憂、惱、苦、樂受等,皆由執(zhí)我而起,令心不安,恒時住于矛盾狀態(tài)之中;今了平等無我理故,自他人我無分別故,則身心快樂得大安然也。四者、依前我法自他平等無有憎惡親疏差別,即得平常之智,了知生死涅槃無差也。由生故有死,由有染故而后有凈,今既人我性空,則生佛平等,涅槃生死無有差別。離涅槃性即無生死可得,離生死外亦無涅槃可得,所謂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故于生死海中利益眾生,無有生死涅槃相之可得可畏也。若能如是修行,乃能行菩薩道。但是此中所明修行,要皆是三阿僧企中初阿僧企,地前菩薩所修之行門也。
第七、即以發(fā)宏誓愿,能住阿蘭若和能經(jīng)三無數(shù)劫無有退轉(zhuǎn)。一者、菩薩發(fā)心,目的即在度諸眾生,故第一誓愿即眾生無邊誓愿度也。二者、眾生從如何度之,故煩惱無盡誓愿斷。三者、但煩惱差別無量,而對治法門亦復差別無量,故法門無量誓愿學。四者、如是無量法門,若欲運用善巧無礙,除非完成佛果功德不可,故佛道無上誓愿成。為度眾生故,為欲成熟一切有情故,故菩薩成佛,非為個己而實為眾生也。佛果功德,即無住涅槃及智、斷、恩三德,與佛果上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等。初發(fā)心菩薩,無有威德莊嚴,即名為。怀醯匾陨现兴_,具足福德智慧,故名為大也。
第八、一者、空,即我法二空或十八空等,由此二空、十八空等所顯之理,即為空性;菩薩愛此空理,故住阿蘭若也?账@故者,菩薩初從勝解行地乃至十地滿心,都依法空所顯而修一切之行;如地前菩薩依空理而修,初地以上菩薩即依證此空性而修行佛果,故菩薩愛樂空性也。二者、菩薩因證諸法法性之正定,了知生佛平等無有差別之相,故無恐怖也。三者、此空所顯之理即平等性,因觀自他平等、物我無二,菩薩即起同體大悲愿力以度眾生。四者、由空所顯,了知平等無二之理,通達緣生體空,即證二無我性,無有厭舍也。要門者,謂此四法即是菩薩勝道之捷徑。勝道者,即無漏智慧,因此無漏智慧為勝道自體故。此勝道之義,約所證邊言,即真如法界之性;約相應之心法而言,即相應之善心心所法;約所成之法而言,即一切純無漏之善法也?傊、依此四法而行,即觀二空,證二無我,斷二執(zhí),遣二障也。
第九、重在離我我所見,伏除斷常見執(zhí),悟達十二緣起之深旨。換言之,即于此十二因緣法上,舍除斷常、我我所見也。因觀十二因緣之法故,即了知此業(yè)感從無明而起,因緣所生,實無有我、我所見,及斷、常見也。十二因緣者,從無明乃至老死,分為惑、業(yè)、苦三道,過、現(xiàn)、未兩重因果,即苦集二法。此十二因緣法,雖為辟支佛之所獨修,而實為聲聞菩薩修行之通法,至佛究竟位方能圓滿了知而實證也。
第十、即是觀三科法而住蘭若,護持禁戒。此中所言戒者,因戒為一切行之基,為一切菩薩修行之軌范,故于明諸四德中,各德皆具足戒義也。蘊者,聚集之義,即合此有為諸法而分為五類,如長、短、方、圓、青、黃、赤、白為色法類。觀此色等五類之法,法法皆是剎那剎那生滅不停,故名五蘊為生滅法也。處者,即生長門義,因內(nèi)有六根、外有六塵,各于其處發(fā)生其識緣一切境,故名門義和處義也。觀此十二處法皆從緣生,故空無所有,因空無所有故,如空聚落能生一切虎狼獅豸,亦即最為恐怖、危險之處也。界者,分段隔別義,即此六根、六塵、六識諸法,各有個別種性之法體,依此立為十八界也。但此各別體性,微細觀之亦究竟不可得故,若有所得即有障礙,則諸法即不能安住。且此不起之法,今復安住何處?所以法法互遍互融,體同法界也。法界者,即真如法性;亦即總括一切法而言,因此一一法互相遍滿故,故一法總為一切法,即法界也。如上三科諸法,舍之即落于損減執(zhí)邊,著之即屬于增益執(zhí)邊,所以觀一一法如幻如化而有,若了性空法本如是,即于俗法無舍無著而不追求也。
第十一、四觀:四觀者,前三是三業(yè)之觀,后一是總括前三和包羅一切邪見之觀也。別言之,即是觀身是幻不起身見,即無有能起身見之執(zhí)著而達平等真如之法性。觀一切言語性空,不見妄言、綺語等四惡業(yè)及四善業(yè)之形象,故體即真如。觀意即心心所法皆眾緣起,空無自性,即不起心心所法之分別,即同真如無有可見可取之意也。總言之,即遠離六十二見,舍棄一切不正見之身、口、意三業(yè)也。六十二見者,依智度論說:即以身見──薩迦耶見、邊見──斷常二見為根,于五蘊法上各執(zhí)為我、我所、我有、屬我之四種,即依五蘊合成而為二十;此二十法復以三世配之,及加根本之二見,遂成為六十二見也。然此六十二見,大小乘論各有不同,如顯揚論、瑜伽論等,即以前際十八見、后際四十四見為六十二見。前際者,依過現(xiàn)法而執(zhí)我也,其中共有十八邪見:即四遍常、四一分常、二無因、四有邊無邊、四不死矯亂。四遍常,如數(shù)論等執(zhí)著現(xiàn)實界之萬有,雖有轉(zhuǎn)變遷流,但其體常住不變也。四一分常,如計梵天上帝等是常,而從此上帝等所產(chǎn)生之物即是無常,故名一分常也。二無因,有二種計著:一者、即依無想定、無想報等而計虛無之外道,因觀過去無數(shù)劫前之諸法,其相冥然,故計萬有從無生也。二者、即自然外道,執(zhí)萬物都是自然而有,不待因生故。又此兩種執(zhí),前屬定力而起,后乃從理想推度而來也。四有邊無邊,即橫計世界上下、左右之有無邊際也。四不死矯亂,即是以矯避言語以使人恭敬也。后際者,依現(xiàn)未事而執(zhí)我也,此中共有四十四種:即是十六有想、八無想、八非有想非無想、七斷滅、五現(xiàn)法涅槃。茲不繁述。一切智者,依智度論明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而一切智即證諸法法性之智也。但在其余諸論中,所謂一切者,即一切界、事、品、時:一切界,界有有情界和器世界,廣之即欲、色、無色之三界與無漏界。一切事,事即有無為法,廣之即三科、五位、百法等。一切品,品即于一切事上顯其差別之義,即常、無常等之差別也。一切時,時即過、現(xiàn)、未之三世,如過去有過去,乃至未來有未來也。若作如此講,即等于一切種智。又此一切智者,即于一切種種之智無不了知,名一切智也──此中二義皆可取。善男子下,顯住阿蘭若之菩薩,若能如是修行,現(xiàn)身即能證得正性離生乃至速成菩提也。正性離生,有大小乘之不同,小乘于須陀洹之初果獲正性離生,大乘于初地見道時得正性離生。正性,即真如實性。此性離去生滅無常之相,故名正性,即離有漏之生相也。以是因緣下,即總結(jié)以上明諸四法之功德。觀如是等,即是各種四法門。斷四惡道者,四惡道即是修羅、地獄、餓鬼、畜生,證初地或初果,即離異生性而證同圣性,在三界中,只在天人兩道受生,故名斷四惡道也。證四涅槃者,四涅槃即自性、有余、無余、無住。自性涅槃,即諸法之法性,一切眾生皆所共具之涅槃也。有余、無余,此二通大小乘義,小乘于阿羅漢果業(yè)報身尚在之時,即為有余涅槃,因惑種已斷業(yè)報身未舍故;待后起十八神變,灰身泯智而入涅槃,無業(yè)報身故名無余也。大乘以有為無漏功德,在佛果上無有斷盡,即為有余涅槃;佛果位一切煩惱、二障、二死、二執(zhí)畢竟無有,即為無余涅槃也,無住,此一不通小乘及大乘之因地菩薩,唯佛獨有,如十地菩薩雖修無住,但未圓滿,故亦不名無住涅槃也。以上諸四法,第一種即地前菩薩之所修行,第二乃至十一,即是十地菩薩各地依次所修行之四法門觀;但此十法門,地前菩薩亦應隨所修學也。
庚四 以諸八德明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住阿蘭若,具足八種三昧清凈莊嚴自身。云何為八?一者、獨坐蘭若三昧清凈,二者、遠離綺語三昧清凈,三者、遠離五欲三昧清凈,四者、調(diào)伏身心三昧清凈,五者、飲食知足三昧清凈,六者、遠離惡求三昧清凈,七者、遠離因聲起愛三昧清凈,八者、為眾說法不求利養(yǎng)三昧清凈。善男子!應當修習,速證無上正等菩提。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住阿蘭若,復有八種智慧清凈,云何為八?一者、五蘊善巧智慧清凈,二者、十二處善巧智慧清凈,三者、十八界善巧智慧清凈,四者、二十二根善巧方便智慧清凈,五者、三解脫門善巧方便智慧清凈,六者、能滅一切煩惱善巧方便智慧清凈,七者、能滅隨煩惱善巧方便智慧清凈,八者、能滅六十二見善巧方便智慧清凈。善男子!如是八種智慧清凈,汝等菩薩當勤修習,速證無上正等菩提。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住阿蘭若,復有八種神通清凈莊嚴自身。云何為八?一者、于諸色法得無障礙天眼善巧方便神通清凈,二者、于諸聲境得無障礙天耳善巧方便神通清凈,三者、于諸眾生心心所法得無障礙他心智善巧方便神通清凈,四者、憶念過去生處死處得無障礙宿住智善巧方便神通清凈,五者、能往十方無數(shù)佛剎得無障礙神境智善巧方便神通清凈,六者、能知眾生漏盡未盡得無障礙漏盡智善巧方便神通清凈,七者、能滅一切煩惱得無障礙無漏智善巧方便神通清凈,八者、現(xiàn)見自身一切善根回向眾生善巧方便神通清凈。善男子!如是八種神通清凈,十方菩薩同所修學,汝等菩薩亦應修習,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住阿蘭若,現(xiàn)身獲得八種清凈。云何為八?一者、身業(yè)清凈,二者、語業(yè)清凈,三者、意業(yè)清凈,四者、正性清凈,五者、正念清凈,六者、頭陀清凈,七者、離諂清凈,八者、一念不忘菩提心清凈。善男子!若有佛子住阿蘭若,具足如是八種清凈,現(xiàn)身成就無邊善根,不復退轉(zhuǎn)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次、善男子!出家菩薩復有八種多聞清凈莊嚴自身。云何為八?一者、尊敬和尚阿阇梨多聞清凈,二者、遠離憍慢生謙下心多聞清凈,三者、精進勇猛多聞清凈,四者、安住正念多聞清凈,五者、為求法者說甚深義多聞清凈,六者、不愛自護毀他多聞清凈,七者、常能觀察一切善法多聞清凈,八者、聽聞正法如說修行多聞清凈。善男子!如是八種多聞清凈,汝等菩薩皆應修習,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以下,即明住阿蘭若之功德也。此中共有五段,第一、以八種三昧而明八種法。略言之,即住阿蘭若處修諸三昧,能遠離一切戲笑喧嘩及種種貪求五欲適意之聲,而增長身心清凈,速證無上菩提也。第二、以八種智慧而明八德。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略義已如上述。二十二根,根者增長之義,即是助他法而令他法轉(zhuǎn)益增勝,為其生起之功能也。二十二者,即眼等五根──于五識有增長義,意根──意識有增長義,男、女二根──繼續(xù)家族有增長義,命根──一期相續(xù)有增上義,五受根──苦、樂、憂、喜、舍五法與能受用業(yè)果有增上義,信等五根──信、進、念、定、慧于世間凈有增上義,三無漏根──未知、已知、具知于出世凈有增上義,共成為二十二也。第三、以八種神通而明八種善巧也,于諸色法得無障礙天眼,世人肉眼皆為色法所障,而此天眼即于色法之上超過人眼之所見,而不為色法所障故名無障礙也。他心智,即他心通,善能了知他心故。宿住智,即宿命通,知過去一切法故。漏盡智,即漏盡通,即斷盡煩惱所得之智,唯無學獨有也。以自身之功德,回向一切眾生,利益一切有情,此即正明十回向菩薩所修行之法門也。第四、以現(xiàn)身獲得清凈之法而明。身、口、意三業(yè)清凈,即以十善法而戒十惡也。正性,即是安住真如法性,隨順真如法性而修行也。一念不忘,即心專一境義,即以菩薩心為前提而利益一切眾生,此是菩薩根本法也。第五、以多聞清凈而莊嚴自身修證佛果也。多聞者,凡未得圣位之菩薩,或是初發(fā)心菩薩,即依諸佛菩薩清凈無漏界中所流出之圣言教量,依文思義依理起修也。若值諸佛菩薩出世之時,即親近諸佛菩薩而修行也。如華嚴經(jīng)中之善財童子,遍參五十三位善知識,即是從多聞而得清凈也。和尚,此云親教師;阿阇梨,云軌范師。
己三 結(jié)明法益
庚一 佛說當益
爾時、世尊說如是等菩薩行已,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我涅槃后后五百歲法欲滅時,無量眾生厭離世間,渴仰如來,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入阿蘭若,為無上道修習如是菩薩愿行,于大菩提得不退轉(zhuǎn)。如是發(fā)心無量眾生命終上生睹史天宮,得見汝身無邊福智之所莊嚴,超越生死證不退轉(zhuǎn),于當來世大寶龍華菩提樹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五百歲,有種種解說不同:有謂佛滅度后之五百歲,即佛滅后之五六世紀;有謂釋尊正法五百歲即入于像法;末法也;有謂佛滅度后五百歲中之最后五百歲,正法、像法各千年之末法也;有說末法中最后之五百歲也?傊捶饻绾蠓▽氂麥缰畷r。若有眾生發(fā)如是心,命終必得上生兜率陀天,得親彌勒,后于菩提樹下隨彌勒同轉(zhuǎn)*輪也。如是者,即是依本品中之具一德明、離二過明、諸四法明、諸八法明也。睹史天,即兜率陀天。
庚二 經(jīng)敘現(xiàn)益
爾時、世尊說是法時,二萬五千新發(fā)意菩薩,于菩提行將欲退轉(zhuǎn),聞如是法發(fā)堅固心,超十信位至第六位。三萬八千凈行婆羅門,永斷邪見得大法忍及陀羅尼。七萬六千人皆發(fā)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以上明記當來之益,此即結(jié)集經(jīng)人敘說佛說法時,法會中聞法之利益也。新發(fā)意菩薩聞如是法,即于將欲退失之菩提心法轉(zhuǎn)復增勝,超十信位至第六位。簡言之,即是超過十信心位而至十住中,第六不退位也。凈行婆羅門,在印度有此種行人,本修自己所修之道,奉持自己所奉之邪法者;但今自聞佛法后,即舍自己之邪法而奉行佛說之正法,斷除邪見得大法忍也。忍即忍可,于諸佛法能忍可于心,無有疑惑得決定勝解也。無等,即是涅槃,此無等等即是發(fā)起等于無等之無上菩提心也。
- 佛教訪問團日記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 (囑累品第十三)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 (成佛品第十二)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 (發(fā)菩提心品第十一)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 (波羅密多品第八)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 (離世間品第六)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 (阿蘭若品第五)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 (無垢性品第四)
- 法華經(jīng)講演錄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懸論)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 (序品第一)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 (報恩品第二)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 (厭舍品第三)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 (厭身品第七)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 (觀心品第十)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講記 (節(jié)錄)
- 法華經(jīng)講演錄 (序品第一)
- 法華經(jīng)講演錄 (方便品第二)
- 法華經(jīng)講演錄 (譬喻品第三)
- 法華經(jīng)講演錄 (信解品第四)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