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方法師《中觀今論》講座 第二章 龍樹及其論典
第二章 龍樹及其論典
第一節(jié) 龍樹論略說
約在西元一百五十至二百五十年間,龍樹出現(xiàn)于印度的佛教界。公元一百五十到二百五十年,就是佛滅后五百年到七百年。他本是印度南方的學(xué)者,長養(yǎng)于大乘佛教的環(huán)境中。據(jù)傳記上說∶他出家后,曾到北方的雪山等處修學(xué)。這個環(huán)境,造成他綜貫?zāi)媳、空有思想的特質(zhì),成就了他的偉大!
龍樹菩薩的時候,大乘佛法已經(jīng)慢慢的發(fā)揚起來了,所以他在修學(xué)的過程,也是在大乘佛教的環(huán)境中。他有機會到北方去,北方那邊還是在小乘的學(xué)術(shù)里面,但是,他兩邊都有學(xué),所以他能夠把兩邊的思想能夠貫穿。
龍樹以前,一味的佛教,向東南方發(fā)展的是大眾(又分別說)系,向西北方開展的是上座系。從阿一王以后這個佛教本來是一味的,后來分成兩個系:一個是上座,一個是大眾系。那么就分成后來的所謂大乘跟小乘。
拘泥而保守的上座系,被呵斥為小乘;活潑而進取的大眾系,漸漸的開拓出大乘佛教。南北、大小,尖銳的對立著。南空北有,各趨一極。北方已完成極端實有的『大毗婆沙論』;南方的偏重理性者,于因果緣起的事相,也不免忽略。這種偏頗的發(fā)展,決非佛教之福。
導(dǎo)師這幾句話,就已經(jīng)把龍樹菩薩當(dāng)時的環(huán)境跟條件已經(jīng)點出來了。印度南方跟北方,就象我們中國也分南方跟北方,地理環(huán)境不同,人文思想也不同。上座部他們重視的是戒律;大眾部比較活潑,他們重于法。由于第二次結(jié)集前,為了兩邊戒律的問題起了爭論,后來當(dāng)然開會解決了,但是沒有真正的解決。后來大乘系發(fā)展出來,更展現(xiàn)了活潑的一面,他不是死守教條的。所以,當(dāng)時的因緣環(huán)境,南北或者大小這個思想,兩邊很尖銳的對立。佛教發(fā)展變成這樣子!北方從根本小乘的佛法出來的論著,最根本的就是《大毗婆沙論》;那么大眾系的這一邊因為偏重理性,在因果緣起的事相上反而忽略了。談理性的一邊,事行上就反而忽略了,也就是比較不重視戒律的這一部分。其實,兩邊當(dāng)時的情況就是偏頗發(fā)展,重理性不重事相上的這些因果,結(jié)果呢,就落入惡取空的部分,就出了方廣道人。這個就是龍樹的時空背景。
龍樹出世時,佛教正傾向于從分化而進入交流與綜合的新機運,于是綜合南北、空有、性相、大小的佛教,再建佛教的中道;但他是以大乘性空為根本的。
龍樹菩薩當(dāng)時的因緣時空背景,我剛剛講嘛,要出現(xiàn)一個這種圣菩薩,偉大的祖師級的人物,一定還有很多條件來成就他。當(dāng)時的時空背景就是這樣,一邊執(zhí)著在有,一邊執(zhí)著在空。因為演變到那個時代,新的機運就產(chǎn)生了,他會產(chǎn)生兩邊的交流、綜合,慢慢的來調(diào)和。龍樹菩薩剛好在那個時候,就變成一個綜合者、調(diào)和者了,他把南北的思想、空有的思想、性相的問題、大小乘的問題,為了要把它融貫,所以他展現(xiàn)的中道思想,其實就是從這個地方來的。但是導(dǎo)師也點出,雖然是融貫大小、性相,其實,龍樹菩薩他本身來講,他是以大乘性空為根本的。這幾句話要注意!你要融貫這些偏頗發(fā)展,當(dāng)然要找到法源。所以抉擇《阿含》的正意,也顯出大乘空義的正確性,但是主要的是適應(yīng)時代的需求,還是站在大乘性空的立場,這一點大家要明白。
其實,今天講到這里我們就要體會到一點:導(dǎo)師是不是也是這樣?導(dǎo)師能把握龍樹菩薩的精神,其實導(dǎo)師今天宣揚的也是這個精神!我們前面在上《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的時候,就講到導(dǎo)師他最后真正的本懷,是歸向菩薩道的修行。菩薩道,后期的大乘佛法都在談,而真正落實于菩薩道精神的,應(yīng)該是屬于初期中觀大乘的真正精神。這一點大家要明白!真正的行菩薩道會不會求急證?不會!雖能入門,他不進去的,他生生世世愿意來這個人間,來利益一切眾生。所以一旦證入了,就證入涅槃了,證入實際了,怎么能行菩薩道?那會不會自己求安樂?緣苦眾生,是生生世世都愿意來的,哪里怕來這個人間受隔陰之謎,然后到一個安樂的地方去!這個不符合菩薩道的精神。真正符合菩薩道的精神,就是初期大乘性空為根本的,這個才是正確的。
所以,導(dǎo)師把握的,其實跟龍樹菩薩把握的是一致的,這一點大家要明白。導(dǎo)師的思想,今天真正深受影響的是龍樹菩薩的思想,他把握的也是龍樹菩薩的思想,這一點大家要注意!如果你們今天要用功、要下手,一定要把握這個根本,那你們今天學(xué)佛,探討佛法就很容易了。把握到那個根本,很快的你們就知道:為什么導(dǎo)師今天抉擇的敢這樣講敢那樣講,他敢把過去這么長遠,流傳到今天的一些錯誤的判教敢推翻它,他是根據(jù)什么?他不是亂根據(jù)的,不是自以為是的!其實,根據(jù)都是初期大乘的性空,就是龍樹菩薩的思想為主。他不是自己異想天開的自以為是,這個還有根據(jù)的有內(nèi)涵的。所以,導(dǎo)師的抉擇是非常有智慧的,明智的抉擇的,不是隨便的,這一點大家要明白!
如果這一點你能肯定了,就知道導(dǎo)師為什么判攝三系的思想,敢認為前面的才是第一義,后面的反而是什么,方便啊。但是,中國的祖師的判教剛好相反:前面的是不了義,后面的越圓滿,這個問題是很嚴肅的。后面的大乘學(xué)者批評龍樹菩薩中觀是不了義,那后面就變成自己很圓滿了,而且是不共法,就是跟根本佛法是不一樣的。那佛陀講的還不夠圓滿,后面出來的更圓滿有這樣的道理嗎?所以導(dǎo)師的判教,敢推翻祖師的這個判教,不是隨便亂講的,這個是天大的事啊!這一點大家要明白!這個講了你們才知道,我們看講義。
龍樹造的論典,中國內(nèi)地以及西藏,譯傳的很多。主要的部分,可分為兩類 ∶一、深觀論,二、廣行論。深觀,如『中論』、『十二門論』等,以探究諸法的實相為中心,為迷悟的關(guān)鍵所在,所以名之為深觀。
龍樹菩薩他的論著有兩個重點:一個就是深觀,一個是廣行。深觀,等于就是我們個人在用功探討諸法實相,是以這一方面?zhèn)人的體悟這一方面為中心的,所以也是迷跟悟的關(guān)鍵所在,所以名為深觀。今天凡夫愚迷呀,就是因為不了解實相嘛!今天正見建立了,加入觀行正觀,那我們能了解諸法實相就悟了,所以這個深觀的部分,等于就是迷跟悟的關(guān)鍵點嘛。這個代表的部分就是《中論》跟《十二門論》,這個在講的屬于深觀的部分。所以,我們今天要修行、要修學(xué),法上理論上要證明要體會,重要的就是深觀的部分。這是個人內(nèi)在受用的部分,迷悟的部分,重點是在這里。
廣行,如『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菩提資糧論』等,這是以菩薩的廣大行果為主的。
菩薩要生生世世的利益眾生,這個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叫廣大行果。就在事行上,對眾生的關(guān)懷布施上,這個叫行的部分。這兩類,有的以為,菩薩行包含歸依、布施、持戒等行法,佛陀自證化他的果德,主要為引發(fā)信愿,以及積集福智的資糧。資糧具足了,成為可能解脫的根機,這再側(cè)重于慧行的深觀。
有一部分的人認為是這樣:我們今天要解脫、要受用,如果你今天沒有福報,沒有福德資糧,你根本不可能嘛。所以他認為我們今天應(yīng)該先集福德資糧,資糧具足了,你的條件慢慢就有了,那個時候再來注重于所謂的慧行深觀。應(yīng)該是先以廣大行福德資糧為先,深觀解脫受用應(yīng)該放在后面。
這即是說∶先以廣大行的資糧為基礎(chǔ),再進而深入究極徹證的深觀。這是一部分人的看法,有的人認為要修行馬上受用是不可能的,你應(yīng)該先去作一些福德資糧。但另有人說∶另外的一個看法就不一樣了,般若為三乘之母,三乘學(xué)者都依此深觀而證悟與解脫的;廣大行才是大乘不共于小乘的特色。
意思是說:今天不管大乘、小乘(聲聞、緣覺、菩薩這三乘的圣者是包括大小乘的)的學(xué)者你要體證、要解脫,其實都要依這個深觀。沒有深觀,不管你是大小乘都不能解脫、不能受用。廣大行的部分是大乘不共于小乘的,怎么能說先用廣大行呢?那修小乘的人就沒有廣大行了?這是另外一種說法,也就是說今天不管大小乘,應(yīng)該重視的是深觀的部分。廣大行,小乘學(xué)者并沒有這樣的宣揚,也沒有這樣的注重,怎么可以把佛法這個廣大行拿到前面來,深觀等于是后面的事,這是另外一種看法。
如實的說∶聲聞、緣覺、菩薩的中道行,都以出世的正見為主導(dǎo)的。如實的說,就是比較實際的、比較切實的來講,就是不要依前面兩種說法,三乘聲聞、緣覺、菩薩要行中道,其實都是以出世的正見為主導(dǎo)。出世的正見,什么是出世的正見?緣起正見!今天不管是大乘、小乘、三乘,廣行為先還是深觀為先,其實,這三乘圣者都同樣依一個根本,就是緣起的正見、出世的正見來作為他的主導(dǎo)。
依正見而后有信解,依正見而后能修行趣證,就是悟證了以后,也還是不能離此正見的攝導(dǎo)。這個是比較如實的說法,今天不管哪一宗、哪一派;大乘、小乘,其實沒有正見哪里來的真正的信解呢!信,不是迷信!今天要歸于正見!今天沒有正見,后面哪里來個廣行?哪里來一個深觀?其實,廣行跟深觀都是要依正見而后才有的;包括證悟了以后,你還是不能離開這個正見的攝導(dǎo)!金剛經(jīng)》就有講嘛。凡夫要學(xué),當(dāng)然要學(xué)般若;聲聞、緣覺要學(xué)也要學(xué)般若;菩薩要學(xué)也是學(xué)般若都一樣嘛。
故深觀雖共于三乘,在大乘中,仍是徹始徹終的,惟佛所究竟的。所以,深觀三乘圣者都是共法。大乘佛法中難道就不重要嗎?意思是說深觀其實在大乘中還是徹始徹終的,唯有深觀才能究竟,這是佛所認為就是這樣的,佛也是這樣究竟的。
所以;本文,即是關(guān)于深觀的論述。
大家就要注意了:今天講中論、講緣起、講中道、講空,重點就是關(guān)于深觀的論述。依于深觀、依于正見,你自然就會有行,行還是相依相緣的,但是這個主導(dǎo)是在正見。所以建立緣起正見,是一切法的根本,最重要就在這里。有緣起的正見,你即能深觀、也能廣行,兩邊就不會偏廢偏頗了。誰在先誰在后,沒有這個問題!依于正見深觀跟廣行是不二的,是相依相成的。這樣了解嗎?也就是為什么,這幾年來我一直在跟大家上課,目的是什么,不過要建立你們的緣起正見而已。緣起的正見明白了、清楚了,對法的抉擇就有法眼了。不管是內(nèi)在的修深觀,外在對萬法、人際關(guān)系的廣行,你們也能夠相依相緣而不偏廢。所以,主要是在緣起的正見的建立,這一點大家就要明白了!
將來你們行菩薩道,在社會上跟人、跟萬法相觸,你要怎么度眾生?你要怎么去利益他人?怎么樣才是真正的利他?還是要依于緣起正見!今天要讓各位受用、解脫,我要把你們正見建立好,你們自然就會跟法相應(yīng),即能深觀也能廣行,這個就是重點那!很多人就說:師父啊!聽你講的法我覺得很好,問題是父母親我沒有辦法跟他溝通;我先生,我太太,我的兄弟,我的朋友,沒有辦法跟他溝通,師父要怎么辦?你說要怎么辦?就是要把緣起正見建立好!然后能夠把緣起正見也讓他明白。只有這個地方最重要:你要改變一個人的行為,你要先改變他的知見觀念嘛!是不是?
所以,當(dāng)你如果能夠把正見建立得非常正確,你的身心行為有轉(zhuǎn)化了,旁邊的人看在眼里是很清楚的:哎呀!這個人呀現(xiàn)在真的不一樣了。學(xué)了這個法身心轉(zhuǎn)化,智慧有了,談吐行為都非常好,那人家就感動了,你還要去度他嗎?他會來問你了:你是學(xué)什么?你在哪里學(xué)的?是不是他就會來問你?這個就是真正的度了,他真的有興趣了。你要跟他建立的是緣起正見,知見建立好了,他也會轉(zhuǎn)化、他也能修正、他也能成就的。這個文章看起來就這樣過去,但是,我們能引申、把握的重點就很重要哦!這個地方可以看出緣起正見多重要啊!就象我講的電腦的程序多重要啊!程序把它修正了,行為就會端正。不管深觀,廣行都要依于這個緣起正見,你就知道為什么我們要先建立這個重要的知見。
關(guān)于龍樹深觀的論典,羅什三藏所傳,有長達十萬頌的『無畏論』。五百頌的『中論』,即出于『無畏論』中。羅什除譯有青目釋的『中論』外,還有『十二門論』,也是龍樹造的;這部論,可以說是中論的入門書。鳩摩羅什翻譯《無畏論》有十萬頌,這個是很長的。那么《中論》只有五百頌,五百頌在十萬頌是一個小小的部分而已,《中論》就是出于《無畏論》。還有《十二門論》,也是龍樹菩薩造的。有一個講法:《十二門論》是《中論》的入門書。《十二門論》是以十二個門,十二個方向,十二個主題,來闡揚性空的思想,《中論》有二十幾個主題。所以《十二門論》是比較縮小的、比較精華的,重點先把這個空義來闡揚。如果我們要研究《中論》以前,先把《十二門論》了解一下,對將來研究《中論》就會比較了解,比較駕輕就熟了。平常如果有《十二門論》這本書,小小的沒有多少頁,可以先看看。三論宗,其實根據(jù)的是《中論》、《十二門論》還有一個《百論》,《百論》其實是后面他的弟子造的。
后面這些文章大家自己有時間再看看,這個只是在講跟法義沒有直接關(guān)系的,這個自己看就好。我們現(xiàn)在翻到第十七頁,第二行開始:漢藏一致的傳說∶傳龍樹中觀的正統(tǒng)者,是錫蘭的提婆論師。提婆的主要作品,名『四百論』;奘譯的『廣百論』,即此論后八品的護法『釋論』。
不管是漢文的或者是西藏的,一致都認為這個提婆論師是龍樹菩薩的正統(tǒng)傳人。提婆他最主要的論著是《四百論》;我們中國玄奘法師翻譯的《廣百論》,其實就是這個《四百論》后面的八品,是護法《釋論》的部分。什公所譯的『百論』,婆藪開士釋,也即是此論的略本。
本來是《四百論》,后來變成《百論》,其實都是《四百論》的簡要的“釋論”。此外,還有『百字論』。提婆論以「百」為名,不僅是數(shù)目的,古人解說為「無邪不摧,無正不顯」,即完備的意義。
《百論》古時候的人,一個簡單的看法就是摧邪顯正,也就是破邪顯正。只要不是正確的他都會摧破,而顯出正確的法義。月稱從語言學(xué)的見地,解說為「遮遣分別邪執(zhí)」;提婆論確是側(cè)重破邪的。
因為提婆論師所造的論,《四百論》或者是《百論》,重要都在破其它每個宗派,或者是部派不正確的;或者是還有邪執(zhí)的,盡量在破除這些戲論跟邪見。所以,一般研究這些論的人都知道他的重點:只要是錯的、有偏邪的他都破,主要是在破邪,一般的認識都是在這里。
其后青目釋《中論》的八不說∶「法雖無量,略說八事,即為總破一切法」。青目論師也是一樣,把《中論》里面八不的論述,也是把它解釋成法雖然是很深廣、很多,但是用八不,就是略說八事即為總破一切法。這個是一般的論師都是這樣的見地,這樣的看法。以《中論》八不,偏重于廣破一切,也許是受提婆論的影響。這幾句話導(dǎo)師點出重點,一般人以為龍樹菩薩造的《中論》,是以八不緣起來講的,也認為他在破一切法。其實會有這個觀念的原因,可能就是受提婆論師的影響。導(dǎo)師為什么前面要點出這個,因為后面這一段才是重要:前面只是讓你知道一般人的判斷,其實都有他的因緣,認為說中論是在破一切法,可能就是受提婆論師他所造論大家對他看法而產(chǎn)生的影響。后面是導(dǎo)師的看法。
龍樹的『中論』,固然能遮破一切戲論,但『中論』的正意,決非以摧破一切為能,反而是為了成立一切法,顯示釋迦的緣起中道。
這幾句話非常重要!我們今天學(xué)龍樹菩薩的《中論》,都知道在破什么?其實是在破自性執(zhí)!離兩邊名中道。他只是在破自性的實有,不是在破一切法!反而由空義故才能成立一切法,這個是導(dǎo)師他的深見!我們今天研究《中論》也是一樣,不要以為是拿來破人間萬法的,不是這個意思,反而是成立一切法。釋迦牟尼佛顯示的緣起中道,是在成立一切法,不是在破一切法;是在破對一切法的實有感跟自性見,而不是在破一切法,這一點大家要注意!如果明白這一點哪,學(xué)中觀中論的人,就不會落入所謂什么斷滅見,惡取空,就不會有這個問題。因為導(dǎo)師這個真見我們也能明白的話。我們知道中觀以后,不管是唯識,或者是真常的思想,他們?yōu)槭裁磿J為中觀是惡取空?不了義呢?其實,就是因為錯會了《中論》真正的意思!他以為只是在破一切法:好了,什么法都破了,什么都非實、什么都如幻,最后不是什么都沒有嘛?其實這個很重要啊。如果我們今天這個重點如果明白。《中論》不但不破一切法,而是在成立一切法,那這樣會不會落入惡取空,就不會有這問題了。這個很重要!導(dǎo)師短短的幾句話點出這個重點,我們就要明白:今天學(xué)中觀中論把握這個重點,就不會落入什么都沒有的惡取空,或者是斷滅見,這個蠻重要的!
第二節(jié) 中論為阿含通論考
探求龍樹緣起、空、中道的深義,主要的當(dāng)然在《中論》。這是一個導(dǎo)師的特見,導(dǎo)師研究龍樹菩薩的《中論》,把握到了龍樹菩薩抉擇了般若的空義;阿毗壇的空義;往上溯源到《阿含》,找出了與《阿含》的空義是一貫的。所以,他明白這個的時候,他就是了解到龍樹講的空義;龍樹所論著的《中論》的根本思想,其實都是從《阿含經(jīng)》來。所以,表面上《中論》好象是大乘佛法,跟早期的佛法,尤其是《阿含經(jīng)》的佛法好象是不同的。其實不是!《中論》要闡揚的就是《阿含經(jīng)》的內(nèi)容,闡揚的就是《阿含經(jīng)》的本義!但是一般人的看法:《中論》是在解釋《般若經(jīng)》的;導(dǎo)師剛好看法不一樣,認為《中論》是在解釋《阿含經(jīng)》的。注意!這一點很重要!
《中論》的中道說,我有一根本的理解──龍樹菩薩本著大乘深邃廣博的理論,從緣起性空的正見中,掘發(fā)《阿含經(jīng)》的真義。導(dǎo)師講出一個根本的見地,有一根本的理解:龍樹菩薩今天造《中論》,他是本著大乘深邃廣博的理論,而把握住一個根本就是緣起性空的正見,用緣起性空的正見來掘發(fā)《阿含經(jīng)》的真義。《阿含經(jīng)》過去的解釋或者是認知,其實沒有完全發(fā)揮它真正的內(nèi)涵。所以學(xué)大乘的認為小乘不了義,今天反而是大乘的空義,就是緣起性空的這個正見!那回過頭來才能看出《阿含經(jīng)》的真義。
這是說∶緣起、空、中道,固然為一般大乘學(xué)者所弘揚,但這不是離了《阿含經(jīng)》而獨有的,這實是《阿含經(jīng)》的本義,不過一般取相的小乘學(xué)者,沒有悟解吧了。大乘講的是緣起、空、中道,這個一般大乘學(xué)者都在弘揚。但是很多人不了解,以為這個跟《阿含經(jīng)》是不共的,是不一樣的。但這個不是離開《阿含經(jīng)》而獨有的,緣起、空、中道才是真正《阿含經(jīng)》的本義。一般的小乘學(xué)者執(zhí)著在相上,沒有真正深刻的了解而已。
所以《中論》是《阿含經(jīng)》的通論,是通論《阿含經(jīng)》的根本思想,抉擇《阿含經(jīng)》的本義所在。這個觀念完全就不一樣了!如果站在大乘的思想,以為小乘是不了義的,大乘跟小乘變成隔閡的、不相通的,那問題就大了。導(dǎo)師就點出重點:其實真正的《中論》,目的不是在展現(xiàn)大乘的了不起,看不起小乘。剛好相反,《中論》的目的,就是要把《阿含經(jīng)》的真正根本思想跟真正的意趣所在要展顯出來。注意!如果這個明白了,這個能把握的話,也能貫穿的話,大乘跟小乘就沒有隔閡了,就不會相對了。
這種說法,不要以為希奇,所以說可從三方面去加以說明∶第一,《中論》所引證的佛說,都出于《阿含經(jīng)》!吨姓摗芬还灿卸咂,導(dǎo)師從各個品的內(nèi)容來證明,是不是真正的出于《阿含經(jīng)》佛說,一定要先證明《阿含經(jīng)》里面佛說的部分。(一),《觀本際品》說∶“大圣之所說,本際不可得”,如果你們看過《中論》就知道,《觀本際品》其實就是在了解本際不可得。我們都在找第一因嘛,一個最根本的源頭。但是,《觀本際品》主要讓我們明白,佛陀所開示的本際不可得是沒有第一因的,沒有一個開頭的地方,找不到的。那么這個理論這個法出于;這個出于《雜阿含》卷十(二六六經(jīng))等說∶“無始生死┅┅長夜輪回,不知苦之本際”。 說我們的生死無始以來根本找不到苦的本際。生死無始的教說,龍樹引歸“何故而戲論,謂有生老死”的空義!栋⒑(jīng)》所談的這個本際不可得,也就是佛教講無始以來,無始是找不到一個本際,找不到一個第一的開頭的地方。所以,龍樹菩薩把這個無始生死的這一個教說,來闡揚他的空義,何故而戲論,謂有生老死的空義。如果本際不可得,那么生老死可不可得?也是不可得,這是第一個引證的方。
(二),《觀行品》說:《如佛經(jīng)所說、虛誑妄取相》。以有為諸行為由妄取而成的虛誑──即虛妄相,以涅槃為不虛誑,是《阿含經(jīng)》所說的。但龍樹以為∶虛妄即是空無自性的,所以說∶「佛說如是事,欲以示空義」。
《觀行品》說,眾生都在虛妄顛倒中,以為有實在的,所以叫做虛狂妄取相。一切遷流變化不停的萬法,一切有為相,其實就是虛妄相,我們執(zhí)取以為是實在的。但是,如果透過虛妄相的明白、不執(zhí)取的話,就能體證到涅槃。所以,龍樹認為這個“虛妄”,還是空無自性的!虛狂妄取相是實有的嗎?是實在的嗎?是不變永恒的嗎?還是空無自性的,所以龍樹菩薩導(dǎo)歸到空義,目的是要讓我們了解空義而已。
(三)、「觀有無品」說∶「佛能滅有無,于化迦旃延,經(jīng)中之所說,離有亦離無」。這是出于『雜阿含經(jīng)』,己經(jīng)引述過。離有無二邊的緣起中道,為『中論』重要的教證。我們的思維模式不是有就是無,不是無就是有,沒有辦法離開這兩個思維模式。但是,《雜阿含經(jīng)》里面的《化迦旃延經(jīng)》講:正觀世間集,就不會落于無見;正觀世間滅,就不會落于有見。思維模式是剛好不執(zhí)著“有”、“無”兩邊,這個就是圣弟子的正觀。跟我們世俗凡夫的思維模式剛好是相反的,這個就是在闡揚離開有無兩邊的緣起中道,都建立在緣起上的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中論》里面最重要的教證,就是這一經(jīng)《離有無品》。
(四),《觀四諦品》說:「世尊知是法,甚深微妙相,非鈍根所及,是故不欲說」。這如『增壹阿含經(jīng)』卷十說∶「我今甚深之法,難曉難了,難可覺知!┅┅設(shè)我與人說妙法者,人不信受,亦不奉行。┅┅我今宜可默然,何須說法」!各部廣律,在梵天請法前,都有此說。這個故事大家都聽過了:佛陀開悟、悟道的時候,本來有不想說法的這個想法,認為今天所體悟的這個妙法,一般人是難以思義的。講了人家不信、也不奉行,還是不說吧!默然,想入滅了。后來諸天勸請才說法的,才度五比丘的。這個《觀四諦品》的“不欲說”,其實出處在《增一阿含經(jīng)》里面,一切廣律都有,這個也是證明之一。
(五)、「觀四諦品」說∶「是故經(jīng)中說,若見因緣法,則為能見佛,見苦集滅道」。那么這個見緣起即見佛是出于《增一阿含經(jīng)》卷二十九須菩提見佛的教說。見緣起法即見四諦,出于『中阿含經(jīng)』卷七『象跡喻經(jīng)』。從這個舉證中就可以看到《中論》的《觀四諦品》里面說:若見因緣法,則為能見佛,見苦集滅道。這個記錄在《阿含經(jīng)》里面就有了:有一次,須菩提聽說佛陀從天上回來,大家都要去見佛。須菩提就想:佛陀曾開示過,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所以,他就在那邊入觀空定,思維緣起法。那么蓮花色比丘,他用大神通化作一個長者,隨從去見佛,他認為是第一個見佛的。佛陀就告訴他:你不是第一個見我的,第一個見我的是須菩提!所以,見法即見佛的這個比喻在《阿含經(jīng)》里面就有!队^四諦品》用這樣的因緣來寫,表示這個出處就是《阿含經(jīng)》。
六、「觀涅槃品」說∶「如佛經(jīng)中說,斷有斷非有」。斷有斷非有,這個如什么,『雜阿含經(jīng)』卷九(二四九經(jīng))說∶「盡、離欲、滅、息、沒已,有亦不應(yīng)說,無亦不應(yīng)說,┅┅離諸虛偽,得般涅槃,此則佛說」!栋⒑(jīng)》的(二四九經(jīng))談到涅槃,涅槃的內(nèi)容是盡、離欲、滅、息、沒。有亦不應(yīng)說,無亦不應(yīng)說。你說實有不對,實無也不對,你只要落在兩邊的有、無,都不能體會涅槃的深義。那么《觀涅槃品》里面,重點在顯示斷有跟斷非有,其實出處都是在《雜阿含經(jīng)》。這個也是舉證之一。《阿含經(jīng)》的本義,一切聲聞學(xué)者不能深識,專在名相上取執(zhí),所以龍樹與他們爭辨,似乎龍樹在極力破斥小乘,而不知是為了成立《阿含》的真義,成立四諦、三寶、世出世的一切法。
這幾句話很重要!《阿含經(jīng)》的本義,在著相的小乘聲聞學(xué)者來講,他沒有辦法了解佛陀講這些法背后的深意,所以都會在名相上執(zhí)著。龍樹菩薩看起來是在跟他們辯論,好象在破斥這些小乘學(xué)者,但是導(dǎo)師就指出來:龍樹菩薩的目的不是在破斥他,而是在成立《阿含》的真義!聲聞學(xué)者不能了解深意,執(zhí)著在表面的現(xiàn)象上。龍樹菩薩這樣的辯論,目的是在掘發(fā)它的深義,真正《阿含經(jīng)》的深義讓它凸現(xiàn)出來,這才是龍樹菩薩真正的本意!我們今天現(xiàn)在還是這樣子。
現(xiàn)在南傳的佛法到我們臺灣來,他們修禪觀這一部分很用心,對每一個現(xiàn)象都分析的非常清楚,很用心。但是,很多人就被表面的現(xiàn)象而以為就是這樣,但是背后要體會的深義反而很多人不了解了。今天大乘佛法,一般人把他解釋成跟小乘不同!不同在哪里?同是在哪里?大乘佛法的真意如果明白的話,跟根本佛法是沒有什么分別的,完全是一致的!如果今天學(xué)小乘佛法、南傳佛法的人,也能了解佛法的真意,那么對大乘法的深意也不會排斥,也不會否認的。今天大小乘存著一種相對、隔閡,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今天,如果把導(dǎo)師論著的真精神、真內(nèi)涵都能明白的話,才能解決這個問題,才能了解真正的聲聞學(xué)、阿含學(xué)。里面的真意跟我們大乘的空義是完全一致的,沒有什么隔閡的。
如果聲聞學(xué)者執(zhí)著在名相,要不要破?當(dāng)然要破,因為他沒有了解深意。龍樹菩薩跟他們爭論、爭辯,不是在破他們,而是要讓他明白《阿含》更深一層的真正佛陀的本懷!這一點很重要!所以導(dǎo)師就講:看起來龍樹菩薩和他們論辯不是為了在破斥小乘,是為讓《阿含》的真意能夠凸現(xiàn)出來,反而才能成立四諦、三寶,世出世的一切法。很多大乘學(xué)者認為“空”是超出一切的,是在破一切法。其實導(dǎo)師的看法剛好相反,是在成立一切法。有的學(xué)了空義,什么四諦,認為都沒有什么了,對三寶也不恭敬了,認為一切都空嘛。其實,都沒有了解真正的空義,“由空義故,一切法得成”,才能成立一切法。
大乘的空義,尤其是龍樹菩薩的空義,正好相反在成立一切法。如果明白這一點,會不會把龍樹菩薩的空義把它認為是惡取空!要明白他的真實的本意,是在成立一切法還會不會認為是惡取空?這一點很重要!后來的唯識、如來藏思想,都認為這個空義是惡取空,中觀是不了義。為什么?根本不了解這個真正的深義!所以導(dǎo)師在研究《中論》,然后認為這是《阿含》的通論,這個抉擇你們知道有多重要嗎!今天如果不能夠把這個抉擇清楚,如何能夠“立足于根本佛法之純樸,闡揚初期大乘之行解”?它是貫穿的!這個如果明白了,成立了。那我現(xiàn)在就要提醒大家一個重點,后面祖師的判教錯在哪里你們就知道了。如果這個根本的把握住了,后面還需要不需要來一個唯識的名,再來破這個空義?需不需要一個如來藏思想,才能成立輪回?很重要哦!就是因為對這個根本的理念不明白,根本的真精神不懂,才有后面很多的破除!認為不了義,反而后面生出來的這些法義反而問題多了!
所以,我們佛法會爭論幾千年了,就是對于這個深意不了解而已,領(lǐng)會錯了。我常常講這個就是正本清源,導(dǎo)師今天為什么這么辛苦?代我們厘清兩三千年的佛法,找到源頭的根本是什么,回過頭來才能抉擇大乘三系的流變,也才能知道什么才是跟根本佛法相應(yīng)的,什么是偏離了佛法的正見,這樣才有辦法來判斷抉擇大乘三系的法義,這個的重要性要明白。所以,今天很多人不了解導(dǎo)師在做什么,不了解導(dǎo)師的用心,不了解導(dǎo)師的智慧如海。這個重點如果我們把握住了,不但了解了導(dǎo)師的用心,我們個人也能把握佛法的真意,就不會隨波逐流了。哪個理論說起來好象也不錯,哪一宗說得也很美,其實有沒有功效、有沒有擇法眼不知道,所以這個法太重要了!這個是引證佛說的部分。
二、從『中論』的內(nèi)容去看,也明白『中論』是以『阿含經(jīng)』的教義為對象,參考古典的阿毗曇,破斥一般學(xué)者的解說,顯出瞿曇緣起的中道真義。這不妨略為分析。導(dǎo)師把這個《中論》的內(nèi)容,跟《阿含經(jīng)》的教義研究起來,還參考部派佛教的阿毗曇。阿毗曇中,每一個部派都有破斥的對象,都在破斥一般學(xué)者錯誤的解說。導(dǎo)師把它分析了。(一)“《觀因緣品》”,觀“緣生”的不生(滅)!啊队^來去品》”,觀此諸行的“生無所從來,滅亦無所至”。此二品,總觀八不的始終,“不生”與“不去”。此下別觀四諦。觀因緣品和觀來去品主要在顯示生無所從來,滅亦無所至。就是要讓我們了解不生不滅、來去,其實是不可得。這兩品已經(jīng)把八不緣起的開始到結(jié)束,一切都包含在里面了,就是不生不滅,不來不了。
(二)、「觀六情品」、「觀五陰品」、「觀六種品」,即觀察六處、五蘊、六界的世間法。我們《雜阿含經(jīng)》都上過課了,最主要的是五蘊、六處、六界,蘊、處、界,這個就是世間法一切的總相。這三者的次第,是依『中阿含經(jīng)』卷三十四說。這個跟《中阿含經(jīng)》卷三十四說的是內(nèi)容次第是一樣的,這個是舉證。古典的『舍利弗阿毗曇』、『法蘊足論』,也都與此相合!赣^六情品」中說∶ 「見可見無故,識等四法無;四取等諸緣,云何而得有」?
《中論》里面的“觀六情品”,重點就是在提示我們:見,可見。有沒有一個見者;有沒有一個真正被可見的對象。見者不可得,可見者也非實。所以根本是沒有自性的存在。如果見跟可見都不實在,那么,四等四法也跟著一樣是無,是不存在。所以四取等諸緣,云何而得有。如果見跟見者都非實,那么識是不是實有?好,這個都是非實的話,那么識取諸緣會不會實在有?也就是說根塵觸產(chǎn)生的執(zhí)取愛染,根塵都非實,產(chǎn)生的觸、受,屬于識的這一部分也不能存在了。那么,取著、愛取有的部分,一切緣難道是實有的嗎!從內(nèi)六處、外六處,引生六識。六觸,六受,六愛——六六法門,再說到四取,這是《雜阿含經(jīng)》六處誦中常見的緣起說。
我們都上過《雜阿含經(jīng)》了嘛,這一部分大家應(yīng)該都很熟悉,《阿含經(jīng)》主要就是建立在五蘊、六處、六界,蘊處界。我們從眼耳鼻舌身意,觸到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產(chǎn)生了六識:眼、耳、鼻、舌、身、意識,然后產(chǎn)生六受,又產(chǎn)生了六愛,這個叫六六法門。這些是跟《觀六情品》說的內(nèi)容一樣,是從內(nèi)涵上來證明!吨姓摗菲鋵嵏栋⒑(jīng)》的內(nèi)容是一致的,上面這三品就是論究世間苦的中道。
(三)、「觀染染者品」,論煩惱的相應(yīng);「三相品」,明有為──煩惱所為的生、住、滅三相。在蘊、處、界以后,說明相應(yīng)行與不相應(yīng)行的三相,本于阿毗曇論的次第;如『阿毗曇心論』。觀染染者品還有“三相品”就是生、住、滅三相;染跟染者,跟前面的見跟見者是一樣的。三相是講生住滅的三相。就是在蘊處界的功能以外講相應(yīng)行跟不相應(yīng)行的三相。這個相應(yīng)行跟不相應(yīng)行,根本出處是在阿毗曇,阿毗曇里面的次第剛好是一樣的。再來就是;《觀作作者品》、《觀本住品》、《觀然可然品》,這三品主要就是讓我們明白:作者跟受者的不可得,這個《阿含經(jīng)》里面是最主要的一個論品。無作者無受者,業(yè)力不失,是在講這個。這個是《阿含經(jīng)》里面的主題。與上二品合起來,即是論究惑招有為,與作即受果的道理。
(四)、《觀本際品》,引經(jīng)以明生死本際不可得。生無來處,滅無去處,這個也是《阿含經(jīng)》里面的主題,所以明生死本際不可得,「觀苦品」說明苦非自作、他作、共作、無因作,是依《阿含經(jīng)》(三0二經(jīng))阿支羅迦葉問等而作的。這個就是我們講的《十四無記》里面的幾篇嘛!我們的痛苦煩惱,誰在造作的?有一個造作的我嗎?其實,就是要讓你明白沒有一個造作者,只是緣起而已。所以明非自作、他作、共作、無因作,這個也是一樣的,也是《雜阿含經(jīng)》里面就有的,『十二門論』的「觀作者門」,也引此經(jīng)以明空義!妒T論》也有用這一經(jīng)。
(五)、「觀行品」,明無常諸行的性空,進而空亦不可得!赣^合品」,明三和合觸的無性!赣^有無品」,從緣起法的非有論到非無,這是依『化迦旃延經(jīng)』說的。「觀縛解品」,從生死流轉(zhuǎn)說到還滅,從系縛說到解脫!赣^業(yè)品」,更是生死相續(xù)中的要義。從觀染染者到此,共有十二品,論究世間集的中道。《觀行品》要讓我們明白:一切諸行是遷流變化、是無常,所以是性空。最后,還要知道這個“空”也不可得,不能執(zhí)著,空亦復(fù)空!這是《觀行品》里面的主題;
那么《觀合品》,這個“合”是什么意思?根塵觸三和合名為觸嘛!也要明白這個和合的觸也是無自性的;《觀有無品》是從緣起法的非有,論到非無。緣起法本身就是條件的組合,不是實有的,是非有。但是,它不是什么都沒有。所以從非有到非無,從《化迦旃延經(jīng)》就有了:正觀世間集,或者是正觀世間滅,就不會落實有、實無;
《觀縛解品》,我們生死的流轉(zhuǎn),最后談到涅槃還滅,也就是從系縛到解脫,如果是實在的能不能解脫?當(dāng)然也是了解緣起非實!所以,從緣起而流轉(zhuǎn)到緣起而還滅,都是緣起!队^業(yè)品》也是一樣,在生死相續(xù)中,我們都認為有一個造業(yè)者,或者業(yè)是實有的,業(yè)是實有的你還能解脫嗎?如何觀察業(yè)性本空呢?這個都是法的重點。以上十二品就是在談世間集的中道,條件集起的原因。
(六)、「觀法品」,明「知法入法」的現(xiàn)證!队^法品》談到的重點,讓我們了解法的真意,知道法的真相,就是見法、入法。從這個地方才能現(xiàn)證,當(dāng)下的因緣就能現(xiàn)證,《觀法品》重點在講這個。無我無我所,為能見法性的觀門,這是『阿含經(jīng)』的要義。好,知法入法是現(xiàn)證的現(xiàn)觀。那么《阿含經(jīng)》講到無我、無我所,其實體會到就是見法,從這觀察入門的本身,就是《阿含經(jīng)》的要義。
所契入的諸法實相,即緣起的寂滅,即聲聞與辟支佛所共證的。無我、無我所,叫見法或者叫見性,這個是《阿含經(jīng)》所談的。所契入的就是諸法實相,就是緣起的寂滅。不管是聲聞或者是辟支佛,共同體證的都是這個諸法實相,都是一樣的。
(七)、「觀時品」、「觀因果品」、「觀成壞品」,分別說明三世因果與得失。這是當(dāng)時內(nèi)外學(xué)者重視的論題,特別是修行歷程中的要題。如要經(jīng)過多少時間,怎樣的從因到果,功德的成就或退壞。觀時品,時,就是時間;“觀因果”,從因到果;從成到壞。這個在解釋三世:過去、現(xiàn)在、未來。時間所顯示的是三世;因果所顯示的也是三世;一切法會成會壞也是三世。這三品就是在說明三世的因果,所謂的得跟失。這幾品就是當(dāng)時所有的學(xué)者都是很重視的問題;也就是在我們修行的過程中主要的論題:論到我們要修行多久,有的說歷劫;有的說三大阿僧祁劫;有的說七大阿僧祁劫;有的說無量劫。成就或者是退壞的這個過程,都在討論這個問題。這三品就是重點,現(xiàn)在講這個地方,我相信大家都聽得很深澀,為什么呢?如果對《中論》沒有研究過,這每一品里面談的內(nèi)容大家不了解;對《阿含經(jīng)》沒有研究過,也不知道《阿含經(jīng)》的真正內(nèi)容。所以,你們現(xiàn)在不知道這個在比喻什么,聽起來深澀一點。但是沒有關(guān)系,因為導(dǎo)師要讓我們知道《中論》的內(nèi)涵,其實就是在解釋《阿含經(jīng)》而已!吨姓摗返哪康木褪且选栋⒑返恼嬉庹癸@出來,只是在證明這一點。所以,聽到不是很清楚沒有關(guān)系,這個后面談到的又是法部分了,你們就能明白。
(八)、「觀如來品」,如來為創(chuàng)覺正法的圣者,超越常無常四見,邊無邊四見,有見與無見,這都是『阿含經(jīng)』十四不可記的意義!吨姓摗返摹坝^如來品”里面,解釋如來是創(chuàng)覺正法的圣者,他超越了常跟無常;有邊無邊;有見無見。象世間是有邊無邊;如來滅后是有是無,這都是在《雜阿含經(jīng)》十四無記不回答的問題!队^如來品》所要表現(xiàn)的,跟《阿含經(jīng)》的十四無記的內(nèi)容是一致的。
(九)、「觀顛倒品」,明所破的顛倒;否定三毒、染凈、四倒的實性,歸結(jié)到「如是顛倒滅,無明則亦滅」的緣起還滅。中論里面的《觀顛倒品》要讓我們明白的是:認為眾生是顛倒的,都在三毒貪嗔癡里面,有染有凈。其實,《觀顛倒品》在破顛倒的實性、三毒的實性、染凈的實性!最后歸結(jié)到顛倒滅了,不再顛倒了;無明也就跟著滅了,這個就是在談緣起的還滅嘛。
“觀四諦品”,明所悟的諦理,批評實有論者的破壞四諦、三寶,引證《阿含經(jīng)》,成立“若見因緣法,則為能見佛;見苦集滅道”的自宗。中論的《觀四諦品》是在展顯我們所體會的、所悟的諦理,正理法則。批評實有論者,薩婆多部都是實有論者。實有論者是破壞四諦三寶的,只有了解空義,才能成立一切的因果、四諦、三寶。這個內(nèi)容是引證《阿含經(jīng)》,成立“若見因緣法,則為能見佛;見苦集滅道”的自宗,這個是一樣的。
“觀涅槃品”,發(fā)揮的內(nèi)容是《雜阿含經(jīng)》卷十二(二九三經(jīng))所說∶「一切取(受)離、愛盡、無欲、寂滅涅槃」,是「無為」法的真義,說明無為、無受的涅槃!溉鐏頊缍群,不言有與無」,「一切法空故,何有邊無邊」等,掃盡十四不可記說的戲論。這個都是讓你明白《觀涅槃品》里面的主題,跟《阿含經(jīng)》里面的十四無記這個內(nèi)容是一致的。所以,從《觀法品》到這個地方,論究的就是世間集滅的中道,從有到還滅。
(十)、《觀十二因緣品》全依《阿含經(jīng)》。中論里面的《十二因緣品》,完全都是依照《阿含經(jīng)》里面的次第內(nèi)容!队^邪見品》即破除我及世間的常無常,我及世間的邊無邊的邪見,明我法二空。離兩邊就是滅戲論,戲論就是邪見。所以,我們眾生總是在常與無常;有邊無邊;是有是無;都是在這個觀念。《破邪見品》就是要明白我法二空,正觀緣起,遠離邪見,這二品即論究世間滅道的精義。
這個是從中論的內(nèi)容來跟《阿含經(jīng)》比較。
三、從《中論》開首的歸敬頌來說:緣起就是八不的中道。中論最出名的就是這個歸敬頌,一開始的。『中論』以中為名,即以八不顯示中道。不常不斷的中道,不一不異的中道,就是出于『阿含經(jīng)』,前面都曾引證過。不來不去,在『雜阿含經(jīng)』的『第一義空經(jīng)』,也曾說到。在顯示緣起的有因有果而無作無受時說∶「眼生無所從來,滅亦無所至」。這即是在緣起的生滅中,指出不來不去的中道。八不:不一不異,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來不出。其實,就是八不的重點內(nèi)容。在《雜阿含經(jīng)》的第一義空經(jīng)里面:眼生無所從來,滅亦無所至。其實就已經(jīng)彰顯出來了,就是不來不去嘛!
不生不滅據(jù)『阿含經(jīng)』義,指無為法而說,不生不滅就是講無為,沒有生滅嘛。無為法是不生不住不滅的,無為即涅槃寂滅,即緣起的寂滅性。龍樹以此八不的緣起說,為止息戲論而寂滅的第一教說∶「瞿曇大圣主,憐憫說是法、悉斷一切見,我今稽首禮」。歸功于瞿曇,這也可見與『阿含』的關(guān)切了!導(dǎo)師這里是讓我們明白:龍樹他歸敬的是佛陀,那么就可以了解了《阿含經(jīng)》是根據(jù)佛陀說的,造中論本來在闡揚大乘空義,歸功于第一的還是佛陀,可見跟阿含的精神是一致的。我們大乘法到后面歸敬的是誰?真正歸敬佛陀的就不多了!是不是?但是《中論》的緣起歸敬頌開始,他所歸敬的是瞿曇,瞿曇是釋迦佛陀,可見這個跟阿含精神是一致的,這個也是要讓我們明白。從上面的三點這是導(dǎo)師的引證。
這樣,從引證的圣典看,從本論的內(nèi)容看,從八不的根據(jù)看,都不難看出『中論』的意趣所在。導(dǎo)師從三方面引證圣典的部分,中論的內(nèi)容的部分,八不緣起的根據(jù)來看,都可以看出中論真正的意趣、內(nèi)容。龍樹的思想,不僅『中論』如此,『大智度論』也還是如此。《大智度論》也是龍樹菩薩解釋《般若經(jīng)》的一部大論著,代表龍樹思想的就是《中論》跟《大智度論》。這兩個是最主要的。
他解說八不的第一義悉檀,是三乘所共的。龍樹菩薩不管是在《中論》里面,還是在《大智度論》里面解釋八不,在展顯的就是第一義悉檀。然后讓我們明白這第一義悉檀,其實就是三乘所共的。不管是聲聞、緣覺、菩薩,我們要體會的第一義就在八不里面,三乘共法了。
『智論』卷一,除了八不而外,又引『眾義經(jīng)』,漢譯名『義足經(jīng)』,即『義品』,巴利藏攝在「小部」里。又如三門中的空門,廣引[阿含經(jīng)]來成立我法皆空(智論卷十八)。卷三十七中,也引七經(jīng),證明聲聞藏的法空。這個我們只要帶過就好。不需詳說。
所以,依龍樹的見地,空相應(yīng)的緣起、中道,雖菩薩與聲聞的智慧不同,聲聞如毛孔空,菩薩如虛空空(智論卷三十五),但這到底是量的差別,不能說空性寂滅中有什么質(zhì)的不同。導(dǎo)師這一點論證我們也要注意:照龍樹菩薩的見地來講,他在展現(xiàn)的空義、緣起中道內(nèi)容,不管是菩薩或者是聲聞,體證的都是一樣的。差別在哪里?就是智慧的深淺,對空義了解的深淺!所以,他比喻聲聞如毛孔空,那個空的大小好象我們身上的毛孔一樣;菩薩體會的空,象虛空一樣。菩薩體會的空比較深廣;聲聞體證的空比較小。但是,這樣的比喻是要讓我們明白深淺不同、量的差別。對于體會的空性跟寂滅,在本質(zhì)上是沒有什么差別,是一樣的,這個大家要明白!所以,有的人批評大小乘有不同,其實是不了解。是智慧的深淺不同,質(zhì)是一樣的;量有大小差別。
所以,聲聞乘多說眾生空,佛乘說眾生空、法空(智論卷四)。菩薩重要是在講法空,差別在這里。我們現(xiàn)在大乘佛法批評小乘,也是批評這一點。認為小乘佛法、聲聞法破的只是我空,沒有破法空,重點也是在談這個。
「若了了說,則言一切諸法空;若方便說,則言無我」(智論卷二十六)。了了說,就是比較分明的說;比較仔細的、微細的說。若是只有談方便、大原則的話,就是講無我。其實,無我跟諸法空,本質(zhì)上沒有什么不同,只是深度或者是接觸外面的廣度不一樣而已。
這都不過是側(cè)重的不同,詳略的不同而已!這樣,中論確是以大乘學(xué)者的立場,確認緣起、空、中道為佛教的根本深義,這一點是導(dǎo)師的結(jié)論。龍樹菩薩的中論,確實是站在大乘學(xué)者的立場,來確認緣起、空、跟中道是佛教的根本深意。這幾句話大家要注意!這一點也是我們要確認的。
與聲聞學(xué)者辨詰論難,并非破除四諦、三寶等法,反而是成立。抉發(fā)『阿含』的緣起深義,將佛法的正見,確樹于緣起中道的盤石。這幾句話就是導(dǎo)師的真精神。今天為什么要還源?溯源而上抉擇《阿含》經(jīng)義,就是把佛陀所開顯的法義,在更深層的內(nèi)容中去展現(xiàn)、去明白!佛法的正見,由于各有所偏,不能展顯。導(dǎo)師把龍樹菩薩抉擇空義的重點,根據(jù)《阿含》的這一點把握住了,這樣才能顯出大乘佛法也不離開根本佛法的經(jīng)義,是不能有不同的。但是,著相的聲聞學(xué)者不能展現(xiàn)佛法的深義,龍樹菩薩,或者是導(dǎo)師就是把他的深義彰顯出來,抉擇出來,我們才看得到。
什么是佛法的根本教義呢?什么是佛法真正的正見呢?就是緣起中道!不管是根本佛法、大乘佛法,都要建立在這個緣起正見上面。如果離開這個緣起正見,不管是大小乘,就不是佛法的根本正見了。這一點如果明白了,我們今天不管是看《阿含經(jīng)》,大乘經(jīng)典,就有立足點,就有站的位置了。不但站的位置有,你很快的會找到自己應(yīng)該用的法門,就不會糊里糊涂了:人家講這個好;講那個好;把外道的思想也認為是佛法;這樣,我們修行就很危險,要受用就不容易了。所以,要建立真正佛法的經(jīng)義、正見,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在上《雜阿含》就談過了:佛法一兩千年來,大乘佛法爭論不休,到今天還在爭論,誰也不服誰!我們真的要研究佛法,或者是想要修行的人就很辛苦了。我們到底要聽誰的?如果今天導(dǎo)師不是用他的智慧來抉擇,把握住這個根本的正見:大小乘同在哪里?不同在哪里?讓我們清清楚楚的抉擇出佛法真正的根本正見是什么,這一點如果不建立起來,我們?nèi)绾螕穹?誰的對、誰不對?沒有辦法擇法了!如果今天了解導(dǎo)師的用心,也能看出龍樹菩薩的真精神,我們把握了這個根本,回過頭來在大乘佛法里,尤其是中國的大乘佛法里,我們就有能力去抉擇了。什么是符合佛法真意的;什么是出于方便說的、不是了義的就知道。我們的下手要依尋的法門,才有一個根據(jù),很重要!
前面這個地方,導(dǎo)師只是找出龍樹菩薩造的《中論》,他的根據(jù)是《阿含經(jīng)》的根本法義。把過去聲聞學(xué)者著相的部分還要把它破掉,展顯真正最根本的、最深層的東西,真正的面目讓它展顯出來。所以,明白了這一點,大乘佛法的空義,尤其是初期大乘龍樹菩薩的精神,不是在貶阿含,反而是在彰顯阿含的真義。這樣如果明白的人、了解的人,不會去誹謗小乘不了義;在研究小乘法的人了解了這一點,會不會認為大乘非佛說。這個等于是在貫穿大小乘思想上的歧見,導(dǎo)師就是借《中論》龍樹菩薩的精神,來闡揚它的內(nèi)涵;來讓我們明白跟阿含的關(guān)系,這個是很重要的!前面的舉證,因為我們還沒有上過《中觀論頌》,可能聽起來比較生疏,不能很了解。但是沒有關(guān)系,我們主要的是明白這個關(guān)系重點就好。下來就更重要了,下面解釋內(nèi)容。從現(xiàn)在起到下一課,大家不要缺席,這個重點要出來了。
- 佛法是要鏟除欲望破除我執(zhí)
- 體方法師:修行把握關(guān)把握關(guān)鍵,先明白因果的必然性!
- 修行不要怕犯錯,勇于去體會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
- 真正的法就在一切法的當(dāng)下
- 正定跟四禪八定有何差異
- 修行把握關(guān)鍵,先明白因果的必然性!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1)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2)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3)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4)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5)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6)
- 身苦與心苦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 三十、安那般那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 十六、四食 一切有情皆以依食住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 六、佛云何說法、以何敎之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 前言
- 《中觀今論》講座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