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方法師《中觀今論》講座 第一章 中道之內(nèi)容及其意義
第一章 中道之內(nèi)容及其意義
中觀的主要思想是在展現(xiàn)中道,發(fā)揚中道,那么第一就要講中道的內(nèi)容是什么?它的意義是什么?
第一節(jié) 中道之內(nèi)容
佛法,是對于人生向上發(fā)展以至完成的一種實踐。佛法他的目的,就是為了我們?nèi)艘簧?人生那要往上提升嘛,到完成人格的超越,目的就是在教導(dǎo)我們這些人,要怎么樣去實踐。眾生(以人為本,可稱為人生)導(dǎo)師這里括號寫以人為本,可稱為人生。我們一般都講眾生嘛,因為大乘那都是講要普渡眾生,其實。導(dǎo)師這里括號的意思要讓你明白:雖然言眾生,但是主要是“以人為本,”這一點大家要注意。所以他說可以稱為人生,也就是說人生;無始以來,生死死生,生生不已的存在,是人生現(xiàn)實不過,迫切不過的根本問題,也惟是佛法才能徹底處理的問題。
我們從無始以來生生死死不停,在我們?nèi)松默F(xiàn)象來看這個是很現(xiàn)實的,我們看到我們的祖先,一個一個都走了,再來看我們也快輪到了,這個生死問題呀,不是很現(xiàn)實嗎?我們今天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才要學(xué)佛嘛,才要學(xué)法嘛,不然我們學(xué)法干什么?所以這個是一個很現(xiàn)實的問題。但是這里就講:
佛法對于人生──生生不已的存在,開示它的真相,使我們從人生實相的正見中,知道我們應(yīng)該如何增進此人生,凈化此人生,超越一般的人生,達到更圓滿更完成的地步。
我們?yōu)槭裁匆獙W(xué)法、學(xué)佛,其實就是因為我們要面對生生死死的問題,不是只有講死,生也很重要。所以,我們從佛陀的開示的法義里面,才能夠了解人生的真相,我們必須在人生的所謂實相的這個正見里面,得到這個佛法的正見,我們才能夠增進人生,進化人生,還要超越人生。不是只有死的事,活著要進化,要提升,要過得有意義嘛,不是只有死。當(dāng)然,最后要解決的還要超越生死的問題。其實活著就要超越了,就要提升了,生命要活得有意義,活得充實,然后死的時候又能超越,所以,佛法帶給我們的是真正的幸福。
這一佛法的核心──人生進步、凈化以及完成的實踐,佛典里稱之為道。道就是路,我們今天要走這一條路,從生命對法的體會,慢慢了解真相,我們的人生就會進步了,不會墮落了,就會提升了,慢慢的也把我們的人格進化了,最后完成圓滿的人格,就是成就、正覺、佛,這個過程就叫道,就是一條路。釋尊在波羅奈的鹿野苑中,初為五比丘轉(zhuǎn)*輪,即提示以「中」為道的特質(zhì)。
佛陀的第一次說法,就是初轉(zhuǎn)*輪,是對這個五比丘而說的,就已經(jīng)提示到關(guān)于“中”為道的特質(zhì)。如『轉(zhuǎn)*輪經(jīng)』(巴利文本)說∶ 「在此諸欲中耽于欲樂者,乃下劣凡夫,為非圣無意義之事。雖然,以自身所求之苦為苦,亦為非圣無意義之事也。離此二邊之中道,方依于如來而能證悟,此即開眼、開知,至于寂靜、悟證、正覺、涅槃之道。比丘!于何名為依于如來所悟之中道?即此八支之圣道也」。
導(dǎo)師就是依巴利文本的《轉(zhuǎn)*輪經(jīng)》的經(jīng)文內(nèi)容來讓我們明白,佛陀的初轉(zhuǎn)*輪就已經(jīng)在說中道了。就是把這一經(jīng)的經(jīng)文提示出來讓我們明白。我們耽于欲樂,那是世俗的下劣眾生,這個不是圣賢,那是無意義的事情,我們自己身心所求之苦為苦,這個也是沒有意義的。他說要離此二邊之中道,就是離兩邊,離什么?離開欲樂、也離開苦行,一開始就告訴我們不要著于兩邊。離此二邊之中道。這樣才能夠依如來而證悟,這樣就是開眼、開知,然后達到寂靜、悟證、正覺、涅槃。那么什么是如來所悟之中道?其實就是講八正道。我們在學(xué)法一般都很容易落入什么?我們在修行中,很多很奇特的,比如說特殊的經(jīng)驗啦,神秘的經(jīng)驗啦,不然就是苦行啦,這個佛陀他開示告訴我們,真正的中道就是八正道。其實這個八支正道我們都上過課了。從正見的確立,我們才有正確地思維,再來是什么?正命了、正業(yè)了,這個是在講什么?生活,生活中的事!我們要有正確地正當(dāng)?shù)穆殬I(yè)、經(jīng)濟來源,這就是人間的生活。然后呢!把我們的三業(yè),身、口、意調(diào)整好。再來就是我們的精進;再來就是我們會產(chǎn)生正確地正念,這些都慢慢的把身口意調(diào)整好了,里面內(nèi)在的那些擾動,顛倒,種種的不正確的那些觀念、行為就進化了,那個擾動分子的條件沒有了自然就會定,這個叫正定,最后才能悟道。這個八正道其實就是生活,是不是我們的人類所有的行為由于觀念來的?觀念錯了行為怎么會正確!好,觀念正確了,得到正見了,我們的思維模式才會正確,就是正思維。觀念正確了,思維模式也正確了,你的身口意行為是依據(jù)這個觀念來的,不就慢慢正確了嘛!好,這些行為也端正了,身口意也端正了,那我們的起心動念會不會顛倒?會不會執(zhí)著?就不會,就有正念。好,正念堅固了,內(nèi)在的擾動分子慢慢的沒有了,是不是就得到正定了?所以這些都不離我們身心跟生活。是不是這樣子?所以八正道是唯一的中道行。好,如果明白這個重點,把握這個重點,我們會不會去注重前面的以身之苦為苦?不會!以欲望為滿足,不會了。會不會落入神秘經(jīng)驗里面以為自己境界很高?不會了。所以真正的中道是離兩邊的中道,離什么兩邊?一邊是娛樂,一邊是苦行。兩邊;一邊是實有,一邊是實無。是兩邊。這個才是真正的八正道的重點!
各位如果明白這一點,只要我們的生活符合八正道的理論,我們跟這里一樣可以開眼、開知、達到寂靜、悟證、正覺、涅槃之道。如果我們今天能把緣起的正見建立好,緣起、空、中道,能同一個內(nèi)容都明白,那我們是不是可以應(yīng)用在生活中?也就是不離開身心,不離開萬法萬物的接觸去觀察、去體會。外在萬法的體會,身心變化的體會都是觀嘛,都是觀照,那是不是跟中觀的思想一樣?大家慢慢要去體會。
佛在開宗明義的最初說法,標(biāo)揭此不苦不樂的中道。開宗明義,也就是佛陀第一次開顯法,對五比丘的說法,就已經(jīng)把根本的重點展現(xiàn)出來,叫開宗明義。不苦不樂的中道就已經(jīng)講出來了,中道即八支圣道,這是中道的根本義。
我們今天要講緣起,講中道,講空,這個就是根本,所以導(dǎo)師就點出來。這個根本如果沒有把握,那會偏離的。
這何以稱之為中?有以為佛法之所謂中,是不流于極端的縱欲,也不流于過甚的苦行,在此苦樂之間求取折中的態(tài)度。有人就這樣講,佛陀在開示的是不苦不樂的中道,那我們應(yīng)該怎么樣?我們不要太縱欲了,太極端的在享受五欲,也不要太過苦行了,我們應(yīng)該在這個苦跟樂的中間把它折中,就有人這樣的觀念。導(dǎo)師就講;但這是斷章取義,不能正解八正道的之所以為中道。如果是折中的方法那就跟中庸一樣了,我們不要太超過了,也不要不及了,我們在中間恰恰好了。中道不是中間,不是兩邊的中間,注意聽!是兩邊都不執(zhí)著,沒有中間,注意聽哦!只是兩邊不執(zhí)著,不是這兩邊的中間的折中哦!注意聽!這個是不一樣!比如說,有的這一邊,生的這一邊以一來比喻,實無的這一邊我們用三來比喻,那我們兩邊一也不要三也不要我來個二,不是這個意思。這樣就是折中對不對?我既然不著一也不著三,我要用二就是中間么,這個是中庸!不是佛法的中道。佛法的中道是說,兩邊都不取,中亦不可得。注意聽哦!這個才是真正的中道。不要以為中間有一個中間地帶,不是這個意思,你只要離兩邊就是中。不是兩邊的中間叫做中,注意聽哦!如果取中間的話兩邊都沒有舍,兩邊都沒有去,你要注意這一點,那是不一樣的。所以說如果以為求取折中的話,那導(dǎo)師認為這個是斷章取義,從文字上去分別,不是真正的中道意識。
要知道:一般人的人生觀,即人生歷程的路向,不是縱我的樂行,就是克己的苦行。研考這二端的動機,都是建立于情意的,即是情本的人生觀,情本的法門。導(dǎo)師用我們?nèi)松鷣肀扔?我們這樣比較容易了解,我們一般人追求名利,追求欲望,滿足我們的五欲。好,覺得這邊不行,那就是什么?克制自己!這個也不行,把自己嚴厲的非常的辛苦的去實踐苦行,導(dǎo)師要我們進一步去了解,象這兩種極端的現(xiàn)象,他的背后動機是什么?這是進一步哦,他說這個都是建立在情意,情本的人生觀。我們都是在情執(zhí)里面。世人感覺偏于縱我的樂行不可通時,于是就轉(zhuǎn)向到專尚克己的苦行。其實這個就是佛陀的時代,印度當(dāng)時社會的背景差不多是這樣子。一般人講求物欲,享受,發(fā)覺他帶來的痛苦很甚的時候,就厭離了,厭離了就再來怎么樣,就去折磨這個身體。
人生的行為,都不過在這兩極端以及彼此移轉(zhuǎn)的過程中。不曉得縱我的樂行,如火上加油;私我的無限擴張,必然是社會沒法改善,自己沒法得到解脫。
放縱我們自己去找欲樂,這就象火上在加油一樣了,這些欲樂帶來的痛苦更甚,你想解除你的苦,其實呢,他帶來的苦更多,就象火上加油一樣,為什么?因為那個我執(zhí)沒有斷!好,你要滿足那個我,為了滿足這個我,欲望更是無限的夸張。那這樣子的話每個人只在滿足自己,那不就是私我更大嘛,那這樣子整個社會能不能改善?社會沒有辦法改善,自己也更痛苦,更不可能解脫的。
或者見到此路不通,于是轉(zhuǎn)向苦行,不知苦行是以石壓草的辦法;苦行的折服情欲是不能成功的。
導(dǎo)師這個點出來都很重要。很多人覺得欲望不好,我們要修行折磨自己,以為自己吃更多的苦,越多的苦越好、越能解脫。導(dǎo)師就講:這樣子如果沒有智慧的去把他解除的話,就象石頭來壓草一樣,暫時把它壓著而已,根本沒有辦法根本解決問題?嘈械恼鄯橛遣荒艹晒Φ,你每天在那邊吃苦,你沒有辦法真正的身心自在,你只是折服折磨他,讓他沒有機會起欲望而已。但是這個是不能成功的,就象我過去講的:你沒有改變他的程序,只是在壓制他的行為沒有用的,內(nèi)心真正的問題不能解決的。所以這里就談到叔本華的悲觀,甚至以自殺為自我解脫的一法,即是以情意為本的結(jié)論。
佛法是智慧為本的,但是人間是以情為本的。叔本華是西方的這個哲學(xué)家,他最后為什么走上自殺的這一條路?他沒有出路,找不到真正的出路!這只是告訴我們,哲學(xué)也沒有辦法解決問題。他還是在情本的人生觀念中。依釋尊,縱我的樂行和克己的苦行,二者都根源于情識的妄執(zhí)。簡單的講,我們在觀念里面本身有顛倒妄執(zhí),這個根本的妄執(zhí)沒有解除,樂行跟苦行只是增加他更多的苦惱而已。所以最后為什么會自殺?因為沒有根本解決嘛!釋尊否定了二者,提供一種究竟徹底的中道行,這就是以智為本的新人生觀。
釋尊知道了他們兩邊的過患,因為釋尊本身,他還是跟這些人開始是一樣的。你說娛樂,他在王宮里就有娛樂、欲望很多很滿足的吧。他為什么要放棄?不能解決!好,他出家后不是六年苦行嘛?好,也不能解決!所以他就知道,這兩邊都不能解決。他徹底的把它放棄了,最后開發(fā)了智慧,以智為本的新人生觀,就是知道要離兩邊的中道才能根本解決。是要開發(fā)智慧的。
自我以及世間,唯有以智為前導(dǎo),才可以改造人生,完成人生的理想。
不管是我們個人,還是世間,當(dāng)我們發(fā)展為以智慧為前導(dǎo)的時候,我們個人才可以改變,才可以完成人生的理想。如果都是在以情為本的話,我們都是染著的,所有以智慧為本才能超越這些染著。 因此,不苦不樂的、智本的新人生觀,是佛法唯一的特質(zhì)。
佛法唯一的特質(zhì)。也就是說,離開這個根本佛法就沒有特質(zhì)了。佛法講的重點就是開智慧,而不是用人間的情執(zhí)的這一部分,情識的這一部分。這個其實就是一個重點,如何能夠不苦不樂產(chǎn)生智慧的新人生觀?這個就是學(xué)佛的一個根本重點。我們剛剛講到兩邊苦跟樂,它是代表欲望跟修苦行折磨自己,我們剛剛講到一個根本,不是折中,如果折中的話不是佛法的中道。比如說兩邊的極端會生起背后的動機,就是我們有我執(zhí)、有我見、實有感、自性見產(chǎn)生的,你說我折中,折中就是說兩邊不要。那么多少一點還是有,還是在顛倒執(zhí)著里面,那離兩邊是把兩邊徹底的怎么樣?把它解除。不留下過去執(zhí)著情見,這個才能解脫的。那么這個就跟一般的所謂中庸,或者是折中不一樣哦,是兩邊要徹底的把它降服!不是少一點,不要那么嚴重就好,那根本的問題是沒有解決的。比如說,我們在人間那貪嗔癡煩惱,我們要解決的貪嗔癡煩惱都要徹底解決,不是貪嗔癡煩惱少一點就好了,少一點還是在貪嗔癡煩惱,那會產(chǎn)生貪嗔癡煩惱原因表示還沒有消除。所以真正的智慧,是可以把這個原因根本的條件徹底的把它解除,這個是佛法的最重要的地方。那我們就知道了,佛法的與世不共特質(zhì)其實也是在這里,為什么?只要你還在有我里面,有自性見,你這些情本的人生觀不可能完全徹底改變的。當(dāng)你體會無我,你開發(fā)了智慧,體會空性、了解中道,破除了我執(zhí),情本的人生才能徹底的解決。那個時候展現(xiàn)的就是般若智慧,中道的智慧,空的智慧,才能真正的徹底降服貪嗔癡跟煩惱,人間的貪愛染著才能徹底的消除,不然生死是不可能解脫的要明白。我們前面就講過了,自性見如果還有一點點影子存在噢,我執(zhí)就有立足點,那我執(zhí)有立足點貪嗔癡煩惱就不可能解除,生死就不可能解脫。怎么可能還留下一點點的影子?都不行噢!所以,離兩邊是對于兩邊產(chǎn)生極端執(zhí)著的背后的因素,都要徹底的把它消除。唯有般若、正見、智慧、空是不是這樣子?那么佛法要把握的特質(zhì)就在這里,不允許有一點點的自性見。這個跟外道不一樣噢,這個就是佛法的特質(zhì)哦,這個一定要把握住。
佛說離此二邊向中道,中道即八正道。八正道的主導(dǎo)者,即是正見。一切身心的行為,都是以正見為眼目的。
我們眾生,時時刻刻的身心行為他這里就點出來,以正見為眼目。也就是說你沒有正見,你的思維就是染著的,過去的習(xí)性的,顛倒的,愛染的,正見如果建立了,所有我們的行為就能跟著正見相應(yīng),我們的行為就會端正,就會正確。所以說以正見為眼目他是第一個條件,《阿含經(jīng)》以正見為諸行的先導(dǎo),諸行,一切的遷流造作行為就是諸行。好,今天一切的行為,受著我們觀念的引導(dǎo)才會有行為,所以正見的重要你就明白了。我們講八正道,《阿含經(jīng)》講八正道以正見為先導(dǎo),所以第一個要修正的就是知見,要建立的就是正知正見,就知道為什么要以正見為導(dǎo)了。因為他是行為的先導(dǎo)么,《般若經(jīng)》以般若為萬行的先導(dǎo)!栋闳艚(jīng)》是講六度萬行么,好,前五度如果沒有智慧為眼、為前導(dǎo),五度如盲啊!那么就知道正見智慧最重要!
所以不苦不樂的中道行,不是折中,而是從正見為本的實踐中,不落于情本的苦樂二邊。導(dǎo)師還是把這個重點一再提示不是折中,一折中還有啊!而是要從根本的正見上作為根本處,去實踐,不會落入情本的苦樂二邊。所以解決是在什么地方?在我們的知見上解決,從知見的建立導(dǎo)正我們的行為。而不是用石頭來壓草一樣的,用規(guī)范來規(guī)范我們的行為,里面的知見沒有轉(zhuǎn)化的話,不能根本的解決這些問題。
由此,佛法是以「以智化情」、「以智導(dǎo)行」為原則的。 這幾句話就很重要了,真正的佛法是開智慧來化導(dǎo)我們的情本,情執(zhí),以智慧來導(dǎo)正我們的行為。這個是根本,這個是根本的原則。以智為本的中道行,包括了最初發(fā)心乃至向上達到究竟圓滿的一切過程。我們的發(fā)心也要跟般若相應(yīng),跟智慧,跟空相應(yīng),如果發(fā)心不是跟智慧相應(yīng)的,也是人間情本的那種染著,那個發(fā)心都會有問題。所以連發(fā)心都要跟智慧相應(yīng)的。包括我們從初發(fā)心到成就一切佛果圓滿為止,這個過程都是一樣的,都是要跟智慧相應(yīng)就對了。
正見為導(dǎo)的中道,即是從正見人生的實相中,增進、凈化此人生以及解脫、完成。,證見人生的實相,佛在處處經(jīng)中,也即說之為中道或中法。我們要了解人生的真相,當(dāng)然要正見,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正見人生的所謂實相呢?其實就是中道啊!如『雜阿含經(jīng)』(大正藏編號二六二經(jīng))說∶「世人顛倒,依于二邊,若有、若無。┅┅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于二邊,說于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是釋尊開示「正見」的教授,說明世人不依于有,則依于無,佛離有無二邊而說中道法。
導(dǎo)師一再的提起《雜阿含經(jīng)》里面的教授,來讓我們明白中道法,其實在佛陀最初的開示,或者是《雜阿含》經(jīng)里面對迦旃延的開示,都在講離兩邊的中道,為什么一直要提到這個?《阿含經(jīng)》跟這個巴利文本里面的經(jīng)典也是在講中道,這里是講離有無中道,前面那一經(jīng)是講離苦樂二邊的中道,其實有無跟苦樂是一樣的。導(dǎo)師要我們明白講中道、講空,其實在《雜阿含經(jīng)》里面就已經(jīng)有了。不是大乘佛法才另創(chuàng)出來的,不是!在根本的佛法的里面已經(jīng)具備具足了。所以導(dǎo)師就提《雜阿含經(jīng)》這一經(jīng),佛說世人顛倒依淤二邊,依哪兩邊?若有若無,就是我們常常講,我們眾生總是落在實有或者是實無的這個觀念,有看到一切現(xiàn)象就以為是真的、實有,壞掉了、滅了、沒有了以為就什么都沒有了,就落淤斷見。有就是實有,實有就是常么;沒有就以為實在沒有,就以為是斷什么都沒有,這個就是有無。其實,有無就已經(jīng)著在斷常兩邊。所以有無跟斷常、一異,來去,其實意思是一樣的。這個是根本,佛陀點出來就是這個根本,
我們顛倒在什么地方?看到一切法不是落在實有就是落在實無,在有無兩邊產(chǎn)生了執(zhí)著,所以佛陀就點出來,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圣弟子,佛陀所指導(dǎo)的這些圣弟子們,經(jīng)過佛陀的開示,他們明白了,他們的思維模式,他們的知見跟世俗的觀念剛好相反不一樣。為什么?他說圣弟子他們?nèi)鐚嵉恼^世間集,集是什么?就是集起,我們講生么,生起來了,看到一切萬法,包括我們的身心,集起來了,產(chǎn)生了,則不生世間無見。就不會落在斷滅的什么都沒有,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好,雖然有但是他會消滅,會消失,那就知道什么不是永恒的有、實在的有,不變的有,所以不會落在實有見里面,注意哦!這個就是觀念的轉(zhuǎn)化,隨著知見的不同,認識就不一樣哦,我們世間的人看到一個東西,一件事情,包括自己身心,自己意念的生起來,都以為是什么,是實在的,是實有的,是不是這樣子?但是圣弟子就不一樣,他的思維模式跟我們剛好相反,他看到一切法會生起會消滅,生起的一邊就表示什么?他不是什么都沒有,所以他會生起么,緣起緣聚,雖然生起了是有,但是他很快就消失了,會消滅。那這個有也不是永恒的有、實在的有,他只是緣起的有、如幻的有、非實的有,所以不起有見,也不起無見,是不是思維模式跟我們剛好相反?同樣的看人間萬法,同樣的觀察自己的身心,所體會的竟然是剛好相反,那我們就知道了,為什么會相反?因為觀念不同,知見不同,產(chǎn)生的認識就不同是不是這樣子?這里很重要哦!這個就是認識論的問題,
導(dǎo)師在序論里面就有談到,我們認識的,認識論的那個抉擇不一樣,產(chǎn)生的法就完全不一樣。比如說中觀的空,唯識的空不一樣,在哪里不一樣?就是認識論上的不同。所以我們在抉擇這個法的時候,我們先要明白這個認識論不同在哪里,在哪里不同,認識論是什么意思?認識論的重要在哪里?我們明白了,我們的思維模式就會不一樣,我們觀察到萬法所起的反映就不一樣哦,
我們平常啊,象我個人過去也是一樣,我們在萬法中會爭,會取,會論,會斗,目的在哪里?如果這些法都是虛幻的,你有什么好爭的,你要論什么?如果結(jié)果都是滅,我們還要在那邊斗得你死我活嗎?還要在那邊造業(yè)無邊嗎?原因之一就是我們認為他是實在的,就是這么簡單而已。實有感么,我們現(xiàn)在在讀歷史,經(jīng)過幾千年的政治,過去所謂的帝王、所謂的大政治家、大軍事家,功業(yè)很大的這些偉大的人,現(xiàn)在我們看來,你的感覺怎么樣?實在的嗎,所以我們總是有那個實有感,實有感是什么?就是這里講的若有若無的兩邊的那種感覺,有就以為是實有,無就是實無,什么都沒有,這個觀念注意聽!所以從緣起去觀察萬法,包括自己的身心起落,都實在的嗎?你看到你認識都是真的嗎?還有就是你的感受,看到萬法起分別起感受,這個感受是真的嗎?很重要啊!落在實有實無產(chǎn)生的作用,跟圣弟子們的觀念剛好相反,雖然過去了不是什么都沒有,他還會緣起,那就不是斷滅哦。雖然起了知道他怎么樣?如幻!很快就無常消滅了,那還要執(zhí)著什么?所以他不落淤實有里面,這個觀念為什么這么重要!因為這個觀念帶來我們整個身心的轉(zhuǎn)化,行為也轉(zhuǎn)化,觀念也轉(zhuǎn)化,整個生命品質(zhì)就不一樣了。
產(chǎn)生了知見,什么知見?正知正見,依緣起體會它的實相。一切法的真相原來是這樣子,了解實相、真相,你的智慧就會跟這個實相相應(yīng),不會在落入過去的思維模式了。我們過去都在實有實無,產(chǎn)生的就是什么?貪執(zhí),愛染,造業(yè)不就來了嗎?注意聽!這個看起來很簡單,一個開始說的法這么的簡潔,但是圣弟子們這樣一聽就解脫證阿羅漢,所以不要輕視這個,不要以為這個很簡單沒什么,這個沒什么明白了你就解脫。注意聽!阿羅漢也是在這里解脫的。那么各位我們要修行,先要把這個知見建立起來重要?還是一天到晚束縛自己做某一個行為重要?這樣你們就知道了,修行要在哪里修?所以導(dǎo)師前面就講么,你只有對“解”很清楚的時候,那個“行”才能夠相應(yīng)是不是這樣子?解明白了,理論明白了,觀念明白了,我們的行為是根據(jù)那個觀念來的呀!所以很多人說,我知道但是為什么做不到?可見那個知道的深度不夠。那個是體會還不夠,如果體會夠,深刻的明白真相的人還會跟糊涂相應(yīng)嗎?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有時候在上課我就說要用心,也不要只有這樣子,體會得不夠深刻回去還要溫故知新。那還要漫漫的更用功地去體會,真的里面明白的時候,外面的行為就轉(zhuǎn)化了。所以我們佛教講知易行難對不對?有的時候知行合一對不對?真正的知行會合一的,如果知易行難可能那個“知”程度不夠深刻,也就是說他知道可能是表相的,知識的,不是本質(zhì)上的明白。所以這個“知”還是有深淺的,淺的“知”可能行還不容易相應(yīng),深的“知”行自然轉(zhuǎn)化,這個很重要!所以如來離淤二邊,說淤中道。如來說法,佛陀說法,都在說中道法,不過是要你離開兩邊的執(zhí)著而已。要更深入的去了解中道,緣起就要知道哦,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這個是進一步的了解緣起的實相,這個我們緣起法已經(jīng)講了很多次了,但是這個“緣起”真的要用心!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那有沒有實在的有無?注意聽哦!如果能“緣起”的了解這兩個字是依淤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的話,那有沒有“實有”“實無”同樣可以理解。今天有生,是依淤條件的,叫緣起,很多條件,既然是很多條件組合才會有,條件變化它就沒有了,那這樣的“有”會不會實有?那這樣的“無”是不是實無?它本來就不是實有的,“無”怎么會是實無呢?有“實有”才有“實無”喔,實有不能成立,實無也不存在喲,所以要明白,依淤緣起的只要一法的生起,必是條件的組合。
進一步,凡為一法的條件本身還是從緣起,這一點更重要!那這樣有沒有一個實有,會不會執(zhí)著在實有,不會。所以懂緣起也就懂中道,意思是一樣的。才能真正的離兩邊。緣起即是條件的組合,條件的本身又是緣起的,那有沒有一法實?有人在比喻,在認識論上不同,我現(xiàn)在要講一個認識上不同,產(chǎn)生的知見不同。我們在講比喻,說水沒有定性,水呢!他說你把它加熱,他會變成蒸汽消失了,但是蒸汽看不到不能講它沒有,水分子不能講沒有。好,他說氣溫冷的時候他會凝聚,結(jié)成什么?冰!它會先下雨變成水,水然后,水如果是冷卻的話就會變成冰。他說這個就是“緣起”。好,但是他還會有一個,有一個執(zhí)著不同在哪里?他說那個能量的“能”是永遠存在的,比如說水變成蒸汽,看不到的時候你不能說他沒有,水聚成冰的時候你不能說它是實有,為什么?它會融化,它會又變成蒸汽,所以他說這個形態(tài)的變化是無常的,是不實在的,但是那個能量是永遠存在的。這個就是一種認識論。如果認為能量是存在的,那我告訴你,這個能量雖然看不到,他認為是實在的,是永恒的,是不變的,那這樣子是不是真正懂得空義?懂得緣起?注意聽哦!這個還不是。我們還要明白一點,什么是能量?我們再把他分析看看,水,我們現(xiàn)在公式來講H2O,氫氧化和物,它是條件組合的,好,氫跟氧的組合,那么說氫跟氧總是實在的吧,請問氫跟氧不會變嗎?氫跟氧是永恒的嗎?注意聽!氫跟氧還是緣起的。那么這樣進一步就知道,水它是由氫氧來組合的,氫跟氧的本身是永恒的不變的嗎?不是啊。氫跟氧本身還是會變的,那這樣進一步的話,就知道它前面的一個條件也不是永恒的,那這樣會不會落在實有里面?所以注意聽哦!這個叫認識論的不同。
你體會到某一個程度,你認為后面必定有一個實在的,或者是畢竟在發(fā)覺它內(nèi)涵的背后還是緣起的,根本空亦復(fù)空,沒有一個永恒實在的東西,也就是說緣起的就找不到第一因。如果有第一因,那個第一因就是緣起的第一個條件,那這個就是什么,實有的、實在的。好,那么這個就是認識論會不同的地方。中觀它的理論是什么?緣起的必是條件的組合,條件的本身還是緣起的,所以空亦復(fù)空是畢竟空,找不到第一因的。那唯識呢?唯識在現(xiàn)象上它也知道一切法唯心造,他不是講緣起的事,因為條件的組合,他是說唯心造,一切外面的一切都是唯識所現(xiàn),那么這個識呢,不就變成一切法的聲音嗎?好,他破了一切萬法,外境的實有,回過頭來也就知道這個“識”也是不是永恒的。因為“識”跟“外境”是相依相緣的,如果外境的法是非實的,那么這個識本身就立不住腳。因為只有怎么樣?相依相緣他才能成立嘛,好,他這個時候破了外境回過頭來破這個“識”,所以他也能達到能所聚集。體會的也是空性,好,這個空性在唯識學(xué)的名字叫做圓成實性。他認為圓成實性是不能沒有的,不能再空的,今天沒有這個圓成實性,一切萬法根本就不能成立,好,如果這個圓成實性是實在的、是實有的,只是不能用語言表達,沒有辦法用什么來形容它,一切萬法是由圓成實性來展現(xiàn)的,那這個圓成實性不就成了第一因、或者本體、或者上帝了么?能生萬法了嘛?這個就是認識論的不同。注意聽哦!所謂的認識論不同就在這里。
那如果是真常系的話,他就認為一切緣起萬法里面沒有一個實在的,根本不能緣起。他認為里面要有一個實在的,是永恒不變的,叫真如心是不是?叫佛性,叫自性。他說沒有一個永恒不變的、實在的本體,他怎么能緣起萬法?認為我們有一個真常心,天地萬物會變會化,它是不會變不會化的,好,那我們就知道了,這三個體系是不是認識論不同?由于認識論的不同,解釋出來的法義就不同,會爭論就是由于認識論的不同,這樣知道意思吧!好,我們今天研究中觀,講緣起,講離兩邊,導(dǎo)師為什么要從《阿含經(jīng)》里面取這些經(jīng)典來看?大乘不是后面自己發(fā)生的!是根據(jù)《阿含經(jīng)》里面就有的理論,《阿含經(jīng)》在講中道,講緣起,《阿含經(jīng)》里面就有了,最原始的就有了。
此是釋尊開示「正見」的教授,說明世人不依于有,則依于無,佛離有無二邊而說中道法。然所謂離有離無的中道,不是折中的有無,而說亦有亦無或半有半無的。釋迦所說者,為緣起法,依于緣起的正見,能得不落有無二邊的中道。
導(dǎo)師再次的點出來,離有離無不是折中的有無喔!也不說亦有亦無的,也不是半有半無的那個折中哦,注意聽!這個是不對的。釋迦所說的,為緣起法,這句話就要明白了,是依緣起法來說中道離兩邊的,因為依緣起法,我剛剛已經(jīng)講過了,才能得到不落有無兩邊的中道,因為有某個條件產(chǎn)生后面的結(jié)果,這個條件的本身還是緣起的。那這樣子的話,還會不會落入實有?實有如果不能成立,那有沒有實無?當(dāng)然都不可得,所以注意,佛法講的中道是依緣起的正見而說的,這一點一定要明白。不是折中,不是中庸,這個很重要哦!中庸的方法是不能離開有無的,注意!
釋迦所說中道,還有不一不異的中道,如『雜含』(二九七經(jīng))說∶「若見言命即是身,彼梵行者所無有;若復(fù)見言命異身異,梵行者所無有。于此二邊,心所不隨,正向中道。賢圣出世如實不顛倒正見,謂緣生老死,┅┅緣無明行」。
導(dǎo)師他在介紹這個中觀的八不思想,先讓你明白這個八不的出處在哪里,都是從《雜阿含經(jīng)》就有的,現(xiàn)在就是要讓我們明白,導(dǎo)師把握了龍樹菩薩的思想,龍樹菩薩他為什么寫《中論》,而用八不來代表《中論》?導(dǎo)師了解,所以介紹給我們,龍樹所把握的《中論》的八不,其實他是從《阿含經(jīng)》里面體會的,在《阿含經(jīng)》里面就有的,所以導(dǎo)師把他舉例出來,剛開始是苦樂兩邊對不對,再前面是有無兩邊,現(xiàn)在要展現(xiàn)的是一異兩邊,這個都是從《阿含經(jīng)》里面就有的經(jīng)論把它提示出來,讓我們明白哦!龍樹菩薩他不是自己創(chuàng)建的,他是有根據(jù)的,而且根據(jù)的是根本的佛法的《雜阿含經(jīng)》里面的。這樣大家知道導(dǎo)師的用意了,不要把大乘佛法的空義講成什么?是不共的,是特殊法源的,都不是!他只是根源于《阿含經(jīng)》里面就有的。這個《雜阿含》那二九七經(jīng),主要是在言命跟身,我們都認為這個身體里面,一般人來講以為有一個自性或者叫我,生命的本體跟我們這個身體到底是一還是異?一是一體的,異是個別的,外道都會問這個問題,因為外道是在有我見里面么,他都會問身與命是一還是異,如果身跟命是一,是合起來是一樣的,或者是身跟命是不一樣的,它會產(chǎn)生什么結(jié)果?如果是一樣的,這個身體壞了,命也沒有了,這樣知道意思吧?也跟著它壞!因為一樣嘛。如果身跟命是異,是不一樣的,那么身體壞了,這個命還在,那這會落入什么?還是常跟斷的問題。為什么?命與一、生一的時候,身體壞了,命也沒有了,這樣知道意思吧。那就落于什么?斷見!如果身跟命是異,不是一個是兩個,身體壞了命還在,那這個是什么,叫常見。注意聽!
所以《阿含經(jīng)》點出了這一點,佛陀就教我們真正修梵行的人,是沒有這個問題。于此二邊,心所不隨,正向中道。象這樣的理論跟這樣的觀念你不會隨他轉(zhuǎn),不會認同他,你會走向中道。你不會被這個一跟異的問題把你搞糊涂,如果是圣賢出世不顛倒的正見是什么?就是緣起。他說謂緣生老死,┅┅緣無明行」。他還在告訴我們,今天我們展現(xiàn)的所謂生死,其實只是緣起的現(xiàn)象的展現(xiàn)而已,我們今天如果沒有生哪有老死?今天沒有無明、沒有無知,怎么會起無端的造作?意思是說前面只是有原因那,了解緣起的人就不會執(zhí)著在自性的問題了、我的問題了,有沒有一個我跟這個身體是一樣的?有沒有一個我跟這個身體是不一樣的?有沒有這個問題?沒有這個問題!會問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什么?你先在自性見里面才會有這個問題,也就是在外道的觀念里面,你的觀念已經(jīng)受他影響了才會有這個問題,你是站在我的立場、有的立場才會問,所以真正的這些圣弟子們了解緣起中道,不會隨著這個觀念而轉(zhuǎn),人家在問這個問題他就會指出來:他說一切法的身心變化,不過是緣起而已,沒有一個什么一跟異的問題,不會有這個問題,不會隨這個問題轉(zhuǎn),現(xiàn)在講到這里我們提示一下重點。
今天如果真的懂緣起了,會不會問我從哪里來,死后哪里去,有沒有這個問題?大家要注意呀!我們今天會害怕生死,是因為對生死無明無知,對緣起法不了解,所以污染,所以執(zhí)著,所以造業(yè)。如果明白緣起,知道常不可得,我也不可得,對人間的萬法它的實有性,也了解它的真相染著不存,不會隨它轉(zhuǎn),這樣了解緣起真相、實相的人,還會問這個問題嗎?我要講這個要提醒大家,我們的思維模式里面,如果對緣起的中道還沒有真正的透徹明白的話,你一定會問這個問題的。所以很多人在爭論有無、常斷、來去、一異,只要你在論這個問題的人,都還不懂緣起,都還不了解中道真相,都還沒有解決。所以很遺憾的是,我們用功如果不夠、體會不夠,很多人對于過去傳統(tǒng)那些觀念沒有辦法釋懷,他還是回到那個觀念去,一定討論有無是不是?死后的問題,生前的問題,這個是根本地方。所以緣起我一直強調(diào)非常非常的重要,你要明白,你要真的明白,你要去體會,你要真的實在的去體證,不然的話你那個思維模式要轉(zhuǎn)變是很難的,也就是說,如果這“八不”真的明白了,《阿含經(jīng)》里面的中道思想如果真的明白,根本不會產(chǎn)生認識論上的爭論,根本不會有。所以對緣起的認識跟解釋不同,爭論就會很多,問題就很多。我每次講到這里都會一直提示,一直提示就是要大家知道它的重要性。
那么這個一異以外;還有不常不斷的中道。如『雜含』(三00經(jīng))說∶「自作自覺(受),則墮常見;他作他覺,則墮斷見。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于中道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前面有無、苦樂、一異,現(xiàn)在講什么?常斷。《雜阿含經(jīng)》三百經(jīng)就有提到這個問題。自作自覺,則墮常見。如果你認為這個里面有一個造作的人,造作者了,覺悟者了,實有里面有個造作者了,他說這樣子就是墮入常見;他作他覺,自己不能作主,由其它的來主宰,那這樣子就是什么?斷見那!我們不管在說義或者說法,都要離開這兩邊來說,怎么說?還是講緣起的中道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一樣的,只有從緣起的中道說,才能離開斷常二邊的執(zhí)著。那好,生滅、有無、斷常、苦樂,其實意思是不是都一樣?它產(chǎn)生的執(zhí)著是什么?最根本就是有無了,就是生滅了,就是斷常了。如果今天了解緣起,這四對八不就不會有問題了,所以今天龍樹菩薩他造《中論》,用八不來否定一切的實有、一切的自性見,他根據(jù)的就是《阿含經(jīng)》這幾經(jīng)的重點,已經(jīng)在否定什么?一異、斷常、有無、苦樂的問題,多要依緣起來否定它。那么各位,導(dǎo)師一直提示這個重點,要我們知道佛陀所開示,叫我們說法不管是從義說、法說,都要離兩邊講緣起法才是中道啊!第一點我們依緣起才能體證中道;第二點說法要依緣起才能開示的是真正的佛法中道。那么大家學(xué)那么久了,就要注意了,你今天抉擇別人說得對不對要依據(jù)什么?中道緣起!你自己講法有沒有跟法相應(yīng),也要依中道緣起,有沒有自己就要注意,就是在這里。那么對于中道的緣起自己有沒有深刻真正的明白,好,如果你自己自我檢驗,你真的明白的時候,你的言行有沒有離開兩邊自己要自我檢試,我們的行為,我們的語言,我們的心與意的動作有沒有依于緣起法離兩邊,這樣來檢試自己,那你的修行就會相應(yīng)了,這樣知道意思吧。
我們學(xué)法的人,很多不同的宗派理論,理論上認識論的不同常常有爭辯爭論,這個爭論如果依這個緣起法產(chǎn)生不了爭論。如果大家對緣起有共見共識,有深刻的體會不會有爭論,絕對是無爭的。我講這些的目的是讓我們這些老學(xué)員要注意呀!上課那么久了,體會那么久了大家也很用功,最后能不能受用要自我檢試,依據(jù)什么來檢試?依據(jù)我們今天講到這個根本重點,以這樣的緣起法中道的思想,八不的重點來檢試自己。你如果依這樣來檢試自己,很快的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外在的問題,你才知道自己的缺點在哪里,為什么過去不受用?把這個問題徹底的解決的時候,你整個會改觀,我們再看經(jīng)文。
不一不異,不常不斷,與不有不無一樣,都是依于緣起而開顯的不落二邊的中道。正見緣起的中道,為釋迦本教的宗要。
所以我們今天要講佛法,什么是真正的佛法,我們講正見;什么是佛陀真正所開示的正見,這幾句話就可以顯現(xiàn)出來了,真正的正見就是正見緣起的中道。緣起的正道——中道就是佛法的真正正見,就是我們釋迦佛陀真正本教的宗要。導(dǎo)師這幾句話就把整個思想重點襯托出來,
不苦不樂是行的中道;不有不無等是理的中道,這僅是相對的區(qū)分而已。
我們在理論上、原理上、知見上如果不明白,那么在行為上、在事的行證中,就不能相應(yīng)了。所以我們在理論上就要先懂得什么叫不有不無,在修行的行為上才能不落苦樂兩邊。今天理論如果很清楚,知見建立的很好,我們在修行就不會落入那種不相應(yīng)的苦樂,惡行就不會了。所以為什么我一直強調(diào)建立知見的重要?先建立緣起正見的重要?唯有正見確立的時候,我們的身心行為很快就相應(yīng),即使我們今天活在人間所謂的世俗理念,我們是居士,一樣可以依據(jù)這樣的緣起正見在人事物的對待中,你一樣可以行中道,一樣可以體會解脫,為什么?我們在人事物的接待中,不離開我們身語意的行為是不是?我們平常跟人家對待,常常不圓滿。如果了解緣起正見的人,他會發(fā)覺這個原因是什么,內(nèi)在的條件解決了,我們對待外面就不會不圓滿。我們跟人家常常會爭,會斗,會意氣用事,其實你還是這個知見有問題,如果內(nèi)在的知見真正修正了,你根本不需要爭也不會想斗了,不爭了哪里還會斗?所以注意啊!這些法如果內(nèi)心真的明白的人,你在生活中人事物的對待中,你就知道該怎么處理了。
一句話你就會火冒三丈為什么?因為傷到我嘛!那句話是實在的嗎?如果懂得緣起,那句話不過是一個因緣。好,它是永恒的嗎?不是。你會執(zhí)著那句話是真的嗎?第二讓你生氣,那個感受你認為是實在的,今天你才會生起來。如果那個實在感消失了,知道那個受是虛幻的,只是一時的情見。明白受的虛幻,你會反映嗎?你會在意嗎?注意聽啊!不要以為我們今天的理論是在深山里修行才能實踐,要怎么樣的特殊修行才能實踐,不是的。就在我們平常的生活,家庭里面夫妻的對待,母子的對待,在人世間朋友的對待,在一切法的觸動之中,都不離開身語意的造作,懂得緣起當(dāng)下就能止息。
你們慢慢去發(fā)現(xiàn),當(dāng)你們情緒起來的時候,是不是受影響了?那個“受”影響到你了,那個“受”的前面一步,就是外面的都是實在的。不管人家對你的語言、行為,你都當(dāng)作是實在的是不是?那個“受”也是實在的,當(dāng)兩邊都是這樣在自性見、實有感里面,是不是才會發(fā)生這個問題?所以注意聽啊!我們今天講這些好像理論很深,其實都在講我們生命中的體驗的東西,生活中都體驗得到的。大家如果明白了,我們的用功就有下手處了,我們的行住坐臥生活中就能夠解脫了。很重要!修行不是在談玄說妙,要到某一個特殊的地方去,要什么特殊的神秘經(jīng)驗。我告訴你都不是這個,生活不離開我們的身心,沒有離開八正道的實踐,身心的體會,如實的觀察,就是在這里而已。所以明白了這個,我們的修行就不會被那些玄妙的理論所迷惑,很如實的就在生活中、生命中,能體會、能超越、能解脫、也能證果。
我們上次講到正見緣起的中道,為釋迦本教的宗要,那么確立了緣起的正見,才能體會到所謂中道思想,那么緣起正見的中道,就是我們佛法最重要的根本思想,他跟所有其它宗教或者其它外道的思想不同,他的特質(zhì)也是在這里,所以導(dǎo)師這里就講不苦不樂是行的中道;不有不無等是理的中道,這僅是相對的區(qū)分而已。
實則行的中道里,以正見為先導(dǎo),即包含有悟理的正見中道;惟有如此,才能不落苦樂兩邊的情本論。
這里讓我們明白,雖然講苦樂的問題,這個是在實踐中行的這一部分來講,闡揚中道。那么在講有無,不有不無的這一部分,是在理的上面來闡揚中道,但是并不是決然的,把他區(qū)分為隔為兩邊,不是這樣子。所以導(dǎo)師在點我們,在行的中道里面其實怎么行?你今天要是沒有正見為先導(dǎo)的話,那么你這個行本身就不可能得受用,你要達到行的中道,你必須先有理的中道,也就是正見為先導(dǎo)。只有這樣子理論跟行的合一,才能真正的不落入苦樂兩邊的情本論,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個關(guān)鍵。我們?nèi)绻麤]有建立緣起的正見,那么我們在實行實踐上往往為什么不能受用,重點也是在這里。我們看到不管是在家出家,很用功的人很多,很精進的人很多,發(fā)心很猛的人也很多,問題是為什么會不受用的問題,其實是因為根本的知見錯了,方向錯了。只有精進是跟外道相共的,外道的也很精進,外道的苦行也很讓人家贊嘆,問題是能不能究竟解脫?
所以知見正確了,你的行,你的修行才能真的受用,這個就是我常常比喻的,知見就像電腦的軟體,電腦的使用功能是根據(jù)軟體而產(chǎn)生的,好,軟體的程序是錯誤的,它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功能絕對不會正確,也達不到我們要的功效。你要改變電腦的功能,你要改變它的程序,它的功能會接受程序的指導(dǎo)。我們的修行也是一樣,我們的身心行為根據(jù)我們的觀念來的,觀念錯了,你怎么修也不相應(yīng),觀念正確了,你行為能不導(dǎo)正嗎?因為我們的行為是從觀念來的,所以為什么正見為先導(dǎo)這么重要!導(dǎo)師就是點出這個重點,表面上我們都在精進、都在用功,如果沒有根據(jù)那個最正確的佛法特色,就是緣起正見的話,你還是會落入兩邊的。
同時,悟理即是正行的項目,正見緣起,貫徹自利利他的一切正行,兩者是相依相待而不可缺的。
那么我們就知道了,今天如果理論上談得很多,但是如果你沒有去實踐,那也一樣的不能達到功效,所以實踐跟悟理是相依相緣,也就是相待的,缺一邊都不能圓滿,所以兩邊不能缺一。
依于正見緣起,能離斷常、有無等二邊的戲論,發(fā)為人生的實踐,自然是不落苦樂二邊的中道。
我們只要把緣起的正見建立好,了然于胸,自然就能夠離開斷常跟有無這一種兩邊的戲論,也就是說我們平常的人,如果沒有學(xué)法、沒有聽到佛法的緣起正見,我們的思維模式是不可能離兩邊的。我們稍微反省一下就知道了,不管是自己、身邊的人,你都可以觀察看看是不是這樣子,人間的思維模式是不是都在相對里面,都在兩邊里面?有無,生滅,就象我們的思維模式一樣,都會落到一邊去,我喜歡我不喜歡,對的錯的,善的惡的,是非都來了。只要在相對的緣起還不了解以前,哪一個人會超越兩邊呢?只要在兩邊的思想的人,哪一個不會產(chǎn)生矛盾?因為它是相對的,有矛盾就帶來痛苦,帶來執(zhí)著,那我們的造業(yè)輪回為什么會產(chǎn)生,就在這里。所以離兩邊的重要大家要明白,這個真正明白了,正見建立好了,發(fā)為人生的實踐,用這樣的明白的理論在生活中怎么樣去證明它,生活中怎么樣去觀察、去證明、去深入。你只要有這樣的精神,在生活中時時刻刻以我們學(xué)到的緣起正見為思維模式,時時刻刻都在觀照都在使用,自然的就不會落入苦樂兩邊了。苦樂兩邊如果能離開,那會不會痛苦煩惱,會不會造業(yè)?而我們是怎么樣,我們是厭苦嘛,興樂嘛是不是?其實你喜歡的、讓你快樂的,以無常的法則之下它很快還會變化,它也不可能讓你永遠快樂。結(jié)果當(dāng)你失望的時候,又帶來痛苦了,所以只要不離兩邊,沒有看到真相,你注定人生就是苦的。好,再看下面。
還有,釋尊的開示緣起,緣起的所以是中道,即不能忽略緣起的空相應(yīng)性,這在經(jīng)中多有說到。我們講緣起、講中道,導(dǎo)師這里要提醒我們一點:不要忽視到跟空相應(yīng),跟空的相應(yīng)性,點醒我們。如『雜含』(二九三經(jīng))說∶「為彼比丘說賢圣出世空相應(yīng)緣起隨順法」。
這里《雜阿含經(jīng)》就有談到。好,緣起法其實是跟空相應(yīng)的,
緣起是與空相應(yīng)的,空的獨到大用,即洗盡一切戲論執(zhí)見。緣起與空相應(yīng),所以能即緣起而正見不落兩邊的中道。
其實,前面已經(jīng)講了點出重點:緣起跟中道、跟無自性、跟空其實是同一個內(nèi)容,那為什么叫我們要注意跟空相應(yīng)的這一部分呢?其實,因為我們大乘佛法主要的思想就是以空來闡揚的,所以點醒我們這一重點。我們大乘佛法講空,代表大乘的最重要的一個根本思想,那導(dǎo)師是要讓我們明白,《阿含經(jīng)》里面就已經(jīng)點出來了,緣起法跟空是相應(yīng)的,是在《阿含經(jīng)》里面就已經(jīng)有的,這個也是要讓我們明白空跟緣起、跟中道、跟無常無我,其實是同一個內(nèi)涵。如果明白這個,我們就不會把緣起以為只是小乘講的、無常無我的重點。大乘顯揚空義,而且把這個“空”闡揚的更細致、更寬廣。所以這里又講空的獨到大用,大乘佛法以空義為基礎(chǔ)嘛,它有它獨到的大用講得更深廣,因為講到一切法,講到一切萬法。而在根本佛法里面談的重點是在身心的部分,所以一般人都認為小乘講我空,我們大乘那還講到法空,其實只是它的用比較深廣,牽涉的比較廣,但是根本法義是一致的,這個大家要明白。
第二節(jié) 中道之意義
中道,當(dāng)然是不落二邊。但不落二邊──中道所含的意義,還應(yīng)該解說。不落兩邊是一個主題了。但是,中道內(nèi)涵還是要把它說明白:中的本義,可約為二∶一、中實∶中即如實,在正見的體悟?qū)嵺`中,一切法的本相如何,應(yīng)該如何,即還它如何。
這幾句話也蠻重要的:中實,實就是如實。我們從正見去觀察身心和萬法,在實踐中、在體悟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切法的實相,就是本來的面貌。所以,這里講本相如何,它應(yīng)該是怎么樣的,它本來是怎么樣的,就要還它個本來的樣子,這幾句話很重要哦!這里就講:從正見的知見去觀察、體悟、實踐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到一切法的本來如何,就是它的實相、它的真相、它的本來面目。它本來是怎么樣的,應(yīng)該怎么樣的,就讓它本來怎么樣,這幾句話很重要!
我們今天講佛法的法,一切法它的因緣法則之下產(chǎn)生的一切現(xiàn)象變化有他的必然理則,或者是有他的必然性。如果你了解必然性是這樣,那么他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變化是這樣的時候,你就知道這個是本來就這樣子。了解它的真相,了解它的本來面目,這個叫實,就是如實。所以“中”就是在表示如實的這一部分,叫中。比如說,我們講如實觀照,為什么叫你照著它原來的樣子去觀察,你不要去干擾,不要去主宰,看它怎么樣它就怎么樣,去發(fā)覺它的實相、它的真相,目的就是在這里。我們想要改變這個,想要改變那個;想要創(chuàng)造這個,想要創(chuàng)造那個,你想改變的是正確的嗎?你想創(chuàng)造的是本來的樣子嗎?不一定!都是我們妄想、妄念的產(chǎn)物,你怎么能改變它,你能創(chuàng)造什么!
所以,為什么如實觀照叫你不要去迎、拒、取、舍,你不要想改變什么,你只要看清楚它的真相,它的真面目。你了解真相的時候,該如何就還它如何,這句話很重要哦!所以我們在觀照的方法用“如實”兩個字,是有很深遠的意義。所以,這里中道的“中”,涵蓋著如實的意思,它該怎么樣你就還它個怎么樣,這一點要了解不容易。因為我們不知道它的真相是什么,我們一向就在虛妄顛倒的幻相中而不自知,所以我們才會隨波逐流,隨著我們主觀意識去造作、去造業(yè)。如果你了解真相,一切法的實相,你就不會自以為是去創(chuàng)造什么了,你只能怎么樣,只能“如實”的兩個字而已。為什么?它本來就這樣!你還它這樣子而已。真正了解真相悟道的人,為什么他不造作?如果法能造作,那每一個人造作出來一定不一樣。法是本來如此的,每一個人明白的時候,只是還它個本來而已,一切的造作就歇了,狂心頓息。注意,這個都是很重要的!講到這里,點到這里,大家要去體會!
這是徹底的,究竟的,所以僧睿說∶「以中為名者,照其實也」(中論序)!吨姓摗沸蚶锩婢驼劦竭@一支。用“中”這個名字,其實只是在按照彰顯它的如實本來樣子而已,這個叫中實。二、就是中正。中即圓正,不偏這邊,也不偏于那邊,恰得其中。如佛說中道,依緣起法而顯示。這緣起法,是事事物物內(nèi)在的根本法則,這個都是重點。佛法說中道,根據(jù)什么來說中道?就是根據(jù)緣起法,那這個緣起法是什么?導(dǎo)師就點出來:是事事物物內(nèi)在的根本法則。一個現(xiàn)象、一個事物會產(chǎn)生,一定有它的必然理則,不然為什么會產(chǎn)生?我們講因果有必然性,如果今天萬法不是有一個規(guī)則,有一個必然的理則,那天下會大亂,沒有路可以走,沒有軌跡可以依尋。佛陀所創(chuàng)覺的緣起法,是宇宙萬法中因果變化的必然理則,也就是一切法內(nèi)在他就依尋著這樣的法在循環(huán)、在造作,遷流變化都沒有離開這個法則。我們說一切法的本來面目,其實就是說一切法它會這樣、會那樣,它有一個根本的理則必然性在。了解這個必然性,一定會這樣一定會那樣是有道理的。貪嗔癡一定會帶來痛苦,一定會讓你顛倒執(zhí)著,一定會帶來生死輪回,這個是必然的。我們超越了貪嗔癡煩惱,就得清凈自在,業(yè)止息了,不會再相續(xù)。所以,你得涅槃、得解脫這個也是必然的,如果不是必然的,那我們修行有用嗎?所以緣起法是宇宙一切萬法,事事物物內(nèi)在的根本法則。這個很重要!
在無量無邊極其復(fù)雜的現(xiàn)象中,把握這普遍而必然的法則,才能正確、恰當(dāng)?shù)拈_示人生的真理,及人生的正行。所以,中即是正。這個正應(yīng)該是講正確的,跟他的必然理則是一致的,所以肇公稱『中觀論』為『正觀論』,中道即是八正道。為什么說中道是八正道?八正道其實是在講我們身心的行為,從觀念的建立,思維模式的建立,身與意行為的端正,到知見意念的起落的正確,身心自然進入正確沒有擾動,沒有擾動分子,所以會得正定。這樣子的話會開智慧,開什么智慧?不是我們腦筋里面有智慧,是了解法的真相,這叫智慧。了解一切法的實相這個叫空慧,這個才叫智慧。一個人導(dǎo)正了觀念,思維跟法相應(yīng),身心三業(yè)跟法相應(yīng),起心動念跟法相應(yīng),那這樣一切的身心導(dǎo)入正確的定里面,是不是就能見實相,就了解實相?這里的“見”,其實就是悟、就是體會、就是了解,了解了事事物物的本來面目,也就是我們生命的本來面目,是一樣的。這個時候,不就了解真相了嗎?了解真相就是我們講的實相,就是智慧,了解實相的這個叫智慧,也叫做空慧,就叫般若。
所以中道在哪里彰顯?就是八正道!八正道所彰顯的,其實目的就是達到中道。重點注意啊!在無邊復(fù)雜的現(xiàn)象中,怎么樣去把握它這個必然理則,它是普遍性的,是必然如此的,這幾句話是最重要的!我們看到萬法是千差萬別,所以說極其復(fù)雜,但是雖然復(fù)雜,看起來是千差萬別,但是如果你能好好的用緣起正見去觀察他,你會發(fā)覺原來它里面的規(guī)矩,里面的這個必然理則、必然性,是所有事事物物都一樣的,都沒有離開這個必然性的,是普遍存在的。什么叫普遍?就是說不管古今,不管中外,他是都這樣子的,這樣叫普遍。事事物物都依這個在展現(xiàn)產(chǎn)生的作用,這個叫必然性。這幾句話大家要注意、要深思!
所以我們在觀察、觀照、要悟道,要在什么地方去觀察?觀察什么?這幾句話明白的人,下手處才會把握得恰到好處。如果事事物物都是普遍的、都是必然的,那我現(xiàn)在問各位:我們修行要在哪里修行,哪里悟道?就在事事物物都可以觀察得到!為什么?因為它是普遍存在的,也是必然如此的,是不是這樣子?當(dāng)然,關(guān)系最深重的是自己的身心變化,比較了解,這個是最好觀察的直接對象。導(dǎo)師在點出這個重點,幾句話我們一般就很隨便就過去了,覺得好又不知好在哪里,但是這幾句話明白了,你就知道啊!佛法重要在哪里?修行怎么個把握法?在哪里下手觀照,你才能很明白的了解,你才有下手處!我有時候跟大家在閑談,常常在點這個問題:如果法不是普遍的存在,也不是必然如此的,那么這個法可能就變成什么?個人的唯心了!或者是個人的什么專利品了!那這樣子就會私相授受。
但是今天佛陀所悟的法,沒有秘密可言,這里已經(jīng)點出來了,緣起法是普遍存在的,也就是說,任何一法拈來,只要你了解它本身的真相,你就了解一切法必然如此。也就是說,你能了解一滴海水,你就知道整個大海的海水是一樣的,是不是這樣子?為什么?本質(zhì)都一樣嘛!你了解一法,你就可以了解一切萬法,為什么?因為這里講:它是普遍存在、是必然如此,是法法都是這樣子的,這個觀念很重要!明白了,我們的身心,我們的周圍環(huán)境,人事物的接待之中,是不是都是我們觀察的對象?是不是我們悟道的對象?明白了,修行什么地方不能修行?很重要啊!此中實與中正,是相依相成的∶中實,所以是中正的;中正,所以是中實的,這可總以「恰到好處」去形容他。龍樹發(fā)揚緣起、空、中道的深義,以「中」為宗而造論。前面這些講到這個地方,他只是在讓我們明白,龍樹菩薩為什么造這個《中論》?為什么以這個“中”字作為宗要?前面這些等于就是在介紹它的內(nèi)容、它的重點。他嚴格地把握那修道中心的立場,對于中道的解說,也不出于中實與中正。龍樹菩薩他把握到了修行、修道最根本中心的立場,所以他在講中道的解說也一樣的沒有離開“中實”跟“中正”這個根本理則。中實,本以正觀緣起性而遠離戲論的寂滅為主。
中實,我們講如實嘛,了解它的本來面目。他是以正觀緣起性了解緣起的萬法,一切事事物物的當(dāng)下,他能夠離開這些戲論的原因是什么?因為他體會到了他的寂滅為主。這幾句話也很重要哦!導(dǎo)師點出來的幾句話都有很深的內(nèi)涵。我想我們這些老學(xué)員,有私下常常在跟師父探討的人都會注意這一點,了解緣起性以后,不是只有看到它生滅的現(xiàn)象,不是只有這個。深一層的必然會發(fā)覺緣起生滅的現(xiàn)象,這個是表相的現(xiàn)象。而背后深入的體驗是發(fā)覺到它的寂滅性。生滅是現(xiàn)象,生滅的背后他的實相是什么?反而體會到它的寂滅性,這個就是我們講的不生不滅。就在這生生滅滅的表相上,體會到它的如幻非實的不住性,透過這個不住性反而體會到它的不動的寂滅性,注意聽哦!用心的人,這個地方要注意聽!
我們在上《雜阿含經(jīng)》我點過很多次,什么是表相的生滅?我說:如我們看虛空,飛云,飛鳥,暴風(fēng)雨,彩霞都好,這個叫相,這個叫生滅相。我們的起心動念、行為,每天過日子,這個也是相,外表的相。那我們就是被這個生滅變化的相執(zhí)著了、誤解了,著在有生有滅的現(xiàn)象,但是如果你今天有緣起的正見,看到這些相是剎那剎那不住的,沒有一法是隨著因緣而不變的,一定會剎那剎那不住而變化的,那表示他什么?是沒有實性的!我們看到這個相的生滅,我們就以為有一法是有生有滅,一般人就會這樣的看法。但是,如果能了解緣起、空、中道跟空相應(yīng)的話,你會看到的不是只有這個生滅的相,而是透過生滅相的不住,去體會到虛空性的不住,他是不生滅的,就是看到寂滅法性。
體會到這里的人,他才能真正的體會到什么叫無生。你才能知道什么叫如如不動。而這個不動不是修來的,注意聽!是一切法的中正的、中實的如實相而已。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每一次講到這個重點,我都會重復(fù)的再講再講,過去還沒有聽清楚的,希望能把握、能注意這個重點。在觀照中,在生生滅滅的現(xiàn)象中怎么樣去體悟這個寂滅法性,這個很重要!很多人就講:理論我都懂,但是碰到事情隨境轉(zhuǎn)沒有辦法把握了,煩惱顛倒又來了。為什么?所以我告訴你:如果你用在對治的它還會來,體會到寂滅法性以后,你才有一個真正安住的地方,那個是本來的地方,你才不會隨波逐流,不會被境轉(zhuǎn),這個是很重要的!但是注意喲,體會這樣的寂滅法性要在哪里體會?再強調(diào)一次:就在生生滅滅的現(xiàn)象中,注意聽哦!再三的講哦!不是在無人無我的地方,不是在都沒有干擾,在那邊,啊!都很清凈的地方,注意聽哦!這中實的寂滅,從實踐的意義去說,即是不著于名相,不落于對待。
你真正體會到這個寂滅性的時候,在實踐上來講就是兩個現(xiàn)象,一個就是不會落于名相,第二個不會落于對待。了解生生滅滅的虛幻,了解它的寂滅性,還會執(zhí)著在那個現(xiàn)象的真實嗎?那個名相上還以為它是實在的嗎?當(dāng)然不會執(zhí)著在名相,你就知道這些現(xiàn)象,生滅現(xiàn)象不過是假名施設(shè):給他安一個名號,叫什么名字,其實只是一種代表符號而已。你還會執(zhí)著它那個名相的實有性嗎?就不會了!也不會落于對待,F(xiàn)象是相對的,但是,寂滅性是不相對的。所以不會落入一切法的對待之中。
我以前曾比喻過,明是以暗來顯的,暗是以明來顯的,那么明暗本身是相對的,了解了明是以暗而顯,明有沒有實性?明白暗是明而顯,暗有沒有實性?就知道明暗兩邊都不是實性,都沒有實性,那你會不會執(zhí)著在明的實有暗的實有?第一名相你不執(zhí)著,第二明跟暗你會不會把它相對待,它是真的對待嗎?是兩個不同的東西嗎?是對待的嗎?不是!是因緣所顯,太陽的光,照的地方就明,沒有太陽的地方就是暗么。那明跟暗是因緣所生法,知道嗎?明暗哪里是對待的。從哪里來顯明暗?從虛空!那虛空本身是明還是暗?你就知道虛空本身不是明也不是暗,但是它能顯出明跟暗,是不是這樣子?那這樣虛空你會不會執(zhí)著在實有的明的虛空、暗的虛空?名相不執(zhí)著,那有沒有“明”的實體的虛空,跟“暗”實體的虛空?也沒有!所以也不會落入相對,是不是這樣?這個是了解真相,了解緣起法。下面有解釋:一、不取著名相∶這如『大智度論』卷六說∶「非有亦非無,亦無非有無,此語亦不受,如是名中道」。這里主要的是告訴我們:中道,不但是非有非無,更進一步的說∶ 「此語亦不受」。
我們今天眾生執(zhí)著在實有,不然就是執(zhí)著在實無,而中道是離開有無,所以不是有也不是無。好,我們用一個名相來叫做非有非無,是在解釋有跟無的非實。好,我們又執(zhí)著在一個非有非無了,以為有一個東西叫非有非無,這個就是眾生容易執(zhí)著名相的地方。所以這里就告訴你:真正的中道不但破有無,連非有非無的這一句也不能去執(zhí)取的。不受就是不取,也就是說空復(fù)空,有無知道它的非實,非有非無也不能執(zhí)著。也要把這個非有非無一樣的怎么樣?離、不執(zhí)著,就是不受。這里有解釋「受」即新譯的取。凡稱之為有、為無、為非有非無,都不過名言的概念。這個都是名相而已。非有非無,本表示觀心的不落有無戲論。今天講非有非無,是在破除眾生執(zhí)著在實有實無。我們在觀察、觀照,我們這個心靈就不會落入有跟無的兩邊戲論里面。如以為是非有非無,這不能恰合中實的本意。所以必須即此「非非」的名相,也不再取著。
我們佛法里面離四相了,什么——破百“非”,一層一層的否定,其實目的就是在體證什么叫中道,什么叫實相,什么叫空。比如說:我們講一,非一。那非一我們又執(zhí)著在非一;就又說非非一,好,又執(zhí)著非非一;就來一個非非非一,這樣知道意思吧!好,非非非一又執(zhí)著了,就來一個非非非非一,這樣子的一直否定,那有沒有了期?最后可能前面一百萬個非,后面才一個一,但是這個呢,如果執(zhí)著的時候還是執(zhí)著,這個“非”字是在否定它。好,否定了以后你又執(zhí)著這個否定的東西,你還要再一次的破的話,只有非非非非……一直非下去了,這個重點要明白就好!連“非非”這個名相的觀念也要破掉,你就不會一直“非”下去了。
二、不落于對待:我們所認識的,所言說的,都是相對的。凡是相對的,即不契于如實絕待的中道。只要是有為法:看得到的現(xiàn)象;想得到的思想;所講出來的語言,一定是相對的。所以,只要是現(xiàn)象,它必是相對的存在。那么,你的觀念、你的意念,只要是相對的這個觀念執(zhí)著實在的,那你就不能契于如實絕待的中道,你就不可能體會什么是中道!就象我們講有為法都是造作的,那么過去大家都有一種體會:以為無為法是不造作的。其實,無為法如果你執(zhí)著在有一個實有的無為法,那還是造作的。所以,今天要講中道,其實跟講涅槃、講實相都是一樣的,同樣一個內(nèi)容。只有超越名相、超越相對,你才能體會到什么叫中道,什么叫實相。但是,當(dāng)我在用語言來表達的時候,早就不是實相了,早就不是中道了。問題是:如果不透過語言來表達,我們連門路都找不到,連機會都沒有。所以我們要知道:雖然用語言來表達,也不要執(zhí)著在語言的實在性,這一點也一樣要明白!說法,再好的法,就象很好的藥,藥只是因為有病才需要藥,而病如果解除了,藥也不需要。法也是一樣,我們今天研究佛法,佛法很珍貴,佛法很偉大,佛法能讓我們解脫。但是如果今天不了解法的真相,不了解佛法的真意,你執(zhí)著在佛法上,以為我得到一個什么特殊的法,人間沒有,只有我有,我體會的是無上的法,這個法不得了,你如果有這樣的執(zhí)著,同樣的不可能是真的解脫,不可能真的自在。有一句話,黃金很貴,黃金的屑,放在眼里沒有一個能受得了的,所以這個大家要明白!
如『大智度論』卷四十三,說到種種的二邊,都結(jié)論說∶「離是二邊行中道,是名般若」。所以中道離兩邊,悟?qū)嵪?那么,實相,體會實相的智慧叫般若。這里所說的種種二邊,如常無常、見無見等,都是二邊。進而至于能行能證的人──菩薩、佛是一邊,所行、所證的法──六度、大菩提是一邊;甚至般若是一邊,非般若是一邊,要離此二邊行中道。
這個就是剛剛我講的:不要以為自己得到無上法了,那個法執(zhí)著一邊還是一邊,所以這里就點出來了:這個兩邊,那不但是常跟無常是兩邊,見跟無見也是兩邊;能行能證的人,包括菩薩、佛是一邊;所行所證的法包括六度、大菩提這個又是一邊;能所啦,也是兩邊。所以,我們講中道、講實相都要離兩邊,也就是我們講的能所俱寂,或者是能所俱泯,這個才是真正的體會到實相中道。比如說:我們自己認為有一個我,里面能知、能覺、能感受的,能認知的,里面這個“能”的這一邊,跟我們看到萬法所知的、所覺的、所聽的、所聞的那個外在的一切,叫“所”。能、所這個也是兩邊,這個能所都要不執(zhí)著,不在兩邊里面取著,這個才是體會到中道實相。那能所如果還在相對,這個人會悟道嗎?會解脫嗎?所以我們要注意喲!如果說有人告訴你:里面有一個能知能覺的,啊!我在說法,你在聽法的那個就是了,是什么?那是能邊啊,知道意思吧!還在兩邊對立的能所的能邊。把能邊當(dāng)作就是的話,那天下悟到的滿街難怪都是了。你們想想看:你們每一個人為了要解脫,為了修行,為了親近善知識,為了聽法,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得到受用解脫嘛!你們今天來這里,我告訴你能所還在相對的這個都不是——那我們做不到啊!如果告訴你能知能覺的那個就是,啊!我們每一個都很快了解呀,每一個很快都受用,每一個都很歡喜。那么你們想想看:這個法,一個是真的為了你的生死解脫在講的;一個是為了讓你很快覺得滿足在講的,要注意!這不落對待的中道,即入不二法門,是順于勝義,依觀心的體悟說。我們今天談中道,不落對待,其實就是我們大乘法在講入不二法門,不二是什么?二是兩邊,不二就是離兩邊嘛,離兩邊就是中道的法門嘛,所以不二法門,其實就是般若的法門。是順于勝義的,不是在俗諦喲,不是在現(xiàn)象的表相上,是在第一義上來講的。這個都是依觀心的體悟說。在觀察我們的心,修行用功的這一方面所產(chǎn)生的體悟來講的。再繼續(xù):關(guān)于中正的意義,龍樹也有很好的發(fā)揮。
前面是講中實,這里是講中正。依佛陀所正覺的,為眾生所巧便言說的,在佛陀,都是圓滿而中正的。佛陀所覺悟的,他證了、悟了就是正覺。那么把他所體悟的,為眾生善巧方便開演的,這個對佛陀來講都是圓滿、都是中正的。
如緣起是中正的,空也是中正的,至于中道那更是中正了。但世俗言說的施設(shè),不免片面性的缺陷,所以古德說∶「理圓言偏」。眾生對于佛的教法,不能圓見佛法的中道,聞思或修行,在任何方面有所偏重,就會失卻中道。 佛陀他悟的雖然是最究竟的,當(dāng)然是中正中實了,他不管是講緣起、講空、講中道,當(dāng)然都是正確的,都是中正的。但問題是一旦落于世俗的言說——這是假名施設(shè)嘛,只要是言說,不免片面性的缺陷,一定會落入相對的,自然就顯出它的缺陷。所以古德就這樣講:理圓言偏。講的理論是非常圓滿的,但是透過語言,他就有所偏著,眾生也是一樣哦。我們對于佛陀的教法,因為沒有辦法圓滿的去證見到佛法的中道,所以在聞、思、修這個過程,我們難免會偏重在某一個部分。偏重,就是說偏于一邊,那你就會失去中道的內(nèi)涵。比如說我們講戒、定、慧:有的重戒,有的重定,有的重慧,這個也叫偏。聞思修的過程你只要偏于一邊,也會離開中道的。事理你偏于一邊也不行;聞思修偏于一邊也不行,尤其是大乘佛法,重要的以三法印來講,比較重視的是涅槃寂靜的這一部分;在根本的佛法,重要的是在無常無我的部分。所以各有所偏,各有所發(fā)展,就失去中道,那我們要了解真正的內(nèi)容就很不容易了。其實,導(dǎo)師這里要點出來:真正的中道是絕對不偏于任何一邊的,因為緣起的當(dāng)下是相依相緣的,這一點要先把握住,不懂得相依相緣的道理,相待而相成的道理,你一定會注重于某一邊,忽視某一邊,或者是我重要,要展現(xiàn)我體會的是重于哪一邊,這樣都不能圓滿的展現(xiàn)中道,重要是在這里。
如『智論』卷八十說∶「若人但觀畢竟空,多墮斷滅邊;若觀有,多墮常邊。離是二邊故說十二因緣空,┅┅離二邊故,假名為中道」!洞笾嵌日摗肪戆耸锩婢陀姓劦竭@個問題,說我們一般人,如果只學(xué)畢竟空,多用這個觀照的方法,到最后有的都會墮入斷滅的這一邊;如果都在觀“有”,最后都會落在常的這一邊。那么我們?nèi)绾卧跀喑蛇呥m當(dāng)?shù)牧私怏w會,把這兩邊都不執(zhí)著?這個就是離兩邊的重點!所以才講十二因緣、空。十二因緣、空在講什么?講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是緣而生聚,緣而消滅。所以,我們在談緣起法的時候都要談到十二緣起,這個是相依相緣的,才不會落入斷常二邊。所以真正的緣起法,必定要談到的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的這個相依相緣的道理。有是依于因緣,滅也是依于因緣,這樣才能離斷常兩邊而說中道,其實還是假名施設(shè),連中道這個名字也不執(zhí)著。畢竟空與緣起有,哪里會墮于一邊?
所以真正懂得緣起法就絕對不會墮于一邊的,為什么?畢竟空是依于緣起有,緣起有本身就是畢竟空。它不是兩回事,怎么還會墮于一邊斷跟常呢?所以如果明白了真正的緣起法,也絕對了解中道,也不會落于一邊,這個是必然的。所以有些人他就說:你們一天到晚學(xué)空講空,最后都斷滅了,什么都沒有了。我說:那根本不是真正的緣起法,也不是真正的空義!真正了解緣起法的空義,絕對不會落于一邊。會落于一邊,把“空”當(dāng)成沒有,把“有”當(dāng)為實有,那絕對不是緣起法,也不是真正的空義。這個大家要明白喲!所以導(dǎo)師下面就解釋:這因為學(xué)者有所偏重的流弊。世諦流布,什么都有弊的,所以特說明緣起與空寂不偏的中道。很多佛學(xué)者不了解真正的中道義,因為他注重于某一邊,他有偏重,產(chǎn)生的流弊才會這樣子。世諦流布,在世俗諦,世俗里面的流傳,總是會產(chǎn)生弊端的。為了這樣,所以才特別說明,讓我們知道什么是緣起。真正的緣起跟寂滅的空性,寂滅的這一邊,是不會偏離的。所以叫
即空的緣起,不落于斷邊;即緣起的性空,不落于常邊。
什么叫即空緣起?我們講性空緣起;什么叫即緣起的性空?我們講緣起性空。好,緣起的萬法本身就是性空,那這緣起的萬法我們會不會執(zhí)著在實有?不會!就不會落在常邊。好,雖然是一切法性空,但是它為什么能緣起萬法?既然能緣起,它就不是斷滅,怎么會落于斷邊?所以即空的緣起,即緣起的性空,他本身是相依相緣、是不二的,既然是不二,怎么會落于一邊呢?所以導(dǎo)師就點出重點:緣起與空,印度佛教確曾有過偏重的發(fā)展。這個是導(dǎo)師從印度的歷史,印度的佛教的演變的歷史去研究,就很明確的發(fā)現(xiàn)到這一點:緣起與空,本來是不二的,問題是在印度佛教的發(fā)展過程中確實有它的偏重發(fā)展,有的偏重緣起,有的偏重于空。那這樣把緣起跟空隔閡了,產(chǎn)生了偏重的這個發(fā)展就是在這.比如說,發(fā)展到極端的時候,如方廣道人偏空,是墮于斷滅邊;
龍樹菩薩之前,在部派佛教的發(fā)展過程中,這個《般若經(jīng)》就有了,《般若經(jīng)》重要就是在闡揚空義嘛。所以,極端的去講空的人就如方廣道人一樣,他把空講成什么?講成什么都沒有斷滅了。他等于在否定萬法,比如說某一個現(xiàn)象,任何一法,由于用空義去解釋它,認為沒有一法是實在的,所以沒有一法是有本性、有本體的,有永恒不變的東西,最后他認為這些都是烏有的,等于所有的現(xiàn)象跟萬法都被他否定掉了,也就是否定了一切的緣起性,他只是在空性的這一部分,偏頗在一邊,所以后來就批評他為方廣道人。他認為空呢?一切法都沒有實在的,所以最后認為是什么都沒有,否定了一切,這個就入斷滅了,這個就是偏頗。對《般若經(jīng)》的空義呀,變成極端的發(fā)展,這個是不對的,誤解了,誤解了空義。那么另外一部分呢,
薩婆多部偏于一切法有,即墮于常邊。
薩婆多部就是一切有部,不管是三世實有論,或者是過未無體,現(xiàn)在實有,其實,最后都歸于一切法,最后是有。所以就執(zhí)著在常的這一邊,我們從這個條件就可以了解了:龍樹時代呀,他的前面就是部派佛教,變成有兩個極端的發(fā)展:有部就執(zhí)著在最后常的實有這一邊;方廣道人解釋空義,落入斷滅的這一邊。
為了挽救這種偏病,所以龍樹探《阿含》及《般若》的本意。特明此緣起即空的中道,以拯拔那「心有所著」的偏失者,使之返歸于釋迦的中道。
這幾句話也很重要!今天龍樹菩薩他那個時代呀,也就是剛好這樣的因緣條件之下,一邊發(fā)展到空義的偏頗變成斷滅;一邊是執(zhí)著在實有,變成常見。龍樹菩薩就是為了破這個兩邊極端發(fā)展產(chǎn)生的執(zhí)著,這種弊端,龍樹才造了《中論》出來破這些,離兩邊才叫中道。但是,龍樹他根據(jù)什么來破呢?導(dǎo)師這里就點出重點:他是依據(jù)《阿含經(jīng)》以及《般若經(jīng)》!探討《阿含經(jīng)》跟《般若經(jīng)》的本意,才了解緣起即空。也就是說緣起跟空是不二的。你把它偏頗發(fā)展了,產(chǎn)生弊端了,他現(xiàn)在把兩邊偏頗的地方找出正確的法源,讓兩邊的思想都知道它的錯謬在哪里導(dǎo)正,破除斷見也破除常見,歸于中道,這個中道才是釋迦佛陀真正的本意。所以導(dǎo)師就點出來了。龍樹菩薩他是初期大乘闡揚大乘空義的一個最偉大的人,他今天講的《中論》,講的緣起性空義,也可以看出他的內(nèi)容根本是什么,也就是不離《阿含》跟《般若經(jīng)》的空義,這一點大家就要把握住了。如果我們今天講大乘佛法,如果以龍樹菩薩的中觀的思想來看,他既然抉擇的是《阿含》的本意,也抉擇了《般若》的本意,那么我們就了解了龍樹菩薩講的空,跟佛陀的本意,跟《般若經(jīng)》的真實的本意是不是一貫的,這個地方我們就可以明白了。
所以,我們今天為什么說,導(dǎo)師他今天要讓我們明白的大乘真正的空義,跟根本佛法佛陀真正的本懷的空義有沒有不同?沒有!完全是一致的,這個地方很重要!為什么很重要?大家要注意!因為大乘佛法從龍樹菩薩以后,開始產(chǎn)生了不同體系的學(xué)說,那么就有共于這些共法的部分又有另外產(chǎn)生不共的部分。所謂的不共,就是跟根本的佛法有些不同的,那我們現(xiàn)在就要注意了:導(dǎo)師抉擇大乘佛法三大系的理論,最后他要闡揚的是初期大乘的行解,初期大乘的行解是什么?就是龍樹菩薩這個中道的思想。導(dǎo)師他的學(xué)法,了解法,闡揚法,是立足于根本佛法,而闡揚的是初期大乘,這個觀念也要明白!立足于根本佛法而不是站在小乘的思想,注意聽!他只是在法義上探源,知道法的根本是什么,佛法的不共特質(zhì)是在哪里?就在《阿含經(jīng)》,就可以展現(xiàn)出來。
所以,立于根本佛法的立足點是在《阿含》。但是佛陀時代的佛法,這些形態(tài)并不一定適合于未來這個廣大時空背景的需要,必須滿足于所有的眾生的話,那種現(xiàn)象、那種需要還是應(yīng)該用大乘的初期的行解來展現(xiàn)、來利益眾生,這個才是更符合佛陀真正的本意。所以導(dǎo)師才講,立足于根本佛法之純樸。但是要闡揚的是初期大乘的行解,這一點大家要明白!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很多人批評導(dǎo)師,好像說你闡揚的是小乘的思想,錯了!導(dǎo)師讓你們明白《阿含經(jīng)》的內(nèi)容只是要讓你知道探源,知道法的根本是什么?而真正導(dǎo)師的思想是在行大乘的菩薩道。我們上次在上《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已經(jīng)講了,那么這個地方更清楚的讓我們明白,龍樹菩薩的內(nèi)涵是這樣子,其實導(dǎo)師把握的還是這樣子,我們看到這里就知道了,龍樹菩薩那個時代的背景,面對的是佛法的分化,一邊落到實有的,一邊落到偏空的,把空有決然的分成兩邊,這個都是極端發(fā)展。好,龍樹菩薩他的時代因緣,剛好大乘要興起,他利用這樣的因緣,把這兩個極端破掉,顯出佛法的本意。
從這個地方我們也了解到,出一位圣者,還要怎么樣?時空背景的條件那!當(dāng)時出個龍樹菩薩,是因為當(dāng)時需要——那個時代,F(xiàn)在出個導(dǎo)師,也是現(xiàn)在佛教的歷史走到這個地方是需要的。如果從這一點來看,落于斷、落于常,那請問:我們現(xiàn)在的佛法有沒有這個問題?我們現(xiàn)在的教界講的法,宗派的思想,有沒有這些問題?我想比這個問題還更嚴肅!因為龍樹菩薩還沒有法滅的威脅呀。龍樹菩薩以后的發(fā)展,到最后佛法是滅了;那我們現(xiàn)在的發(fā)展如果照那個模式,最后佛教會不會滅?所以導(dǎo)師現(xiàn)在要抉擇的,不只是龍樹菩薩當(dāng)時的時空背景而已,是跟法滅有關(guān)系的這種抉擇是不是更重要?大家就知道了,我們現(xiàn)在在研究這個就深具意義了。
學(xué)者不能巧得佛法的實義,多落于二邊,所以特稱此綜貫性相空有的為中道?v貫性跟相、空跟有,所以叫中道。相,就是我們講的一切外表現(xiàn)象;性,是內(nèi)涵、內(nèi)容。相就是有嘛,性就是空嘛一樣的,所以性相空有其實是同樣的意思。我們都落在兩邊,把現(xiàn)象分開了,把空有分開了,隔閡了。今天要把這個問題貫穿,把這個問題破掉,把它貫穿縱貫,這個叫中道。所以龍樹的中道論,不外乎不著名相與對待(宗歸一實),綜貫性相及空有(教申二諦)。中觀大乘的特色,實即是根本教義完滿的開展。
所以導(dǎo)師介紹龍樹菩薩的中道論,要我們明白他的根本在哪里,為什么有《中論》?不離開這兩個根本:一個是不著名相,一個是不落對待。那么要縱貫性相跟空有,這個就是中觀大乘的特色了,我們今天要講到初期大乘,初期的中觀大乘,那我們就要明白了,噢!就是在貫穿空有跟性相嘛,因為那個時代的偏頗,而展現(xiàn)出來的這個中道是什么?其實就是根本教義完滿的開展,也就是才能襯托出佛法真正圓滿的根本教義是什么。那我們就知道了,導(dǎo)師這樣的抉擇,把龍樹菩薩中觀的精神分析、深入、了解、抉擇以后,他肯定的指出來了。那我們今天學(xué),要學(xué)什么?當(dāng)然要學(xué)這個根本的教義!是圓滿的根本教義,我們才能真正的離兩邊得受用。
今天我們的傳統(tǒng)佛法,演變到今天,因為理論多了好幾家,體系不同,甚至于最嚴重的是什么?認為中觀講的畢竟空竟然是認為不了義,甚至于再嚴重的認為是惡取空。那我請問:如果我們接受了這個觀念,反而認為后來的理論才是正確的,那我們今天問題就大了。導(dǎo)師的抉擇就是把幾千年來的佛教,不管是法義、宗派、演變、經(jīng)論種種的內(nèi)涵都一一抉擇得這么清楚,把龍樹菩薩的根本精神也抉擇出來,然后肯定龍樹菩薩法的、體會、精神才是佛法的根本本意?隙ㄟ@一點,你知道這個意義有多大嗎?導(dǎo)師不但顯正,他還要破除什么?傳統(tǒng)中錯誤的觀念,錯誤的抉擇,這點很重要!我們傳統(tǒng)的佛法延伸到現(xiàn)在二、三千年,普遍現(xiàn)在接受的觀念,剛好跟這個相反,大家要注意!所以這個就牽涉到我們中國祖師的判教的問題,導(dǎo)師認為最根本、最重要、最圓滿的是這個東西。但是,這些在我們傳統(tǒng)的判教里面認為他是不圓滿的,這個就是一個大問題了。如果我們接受傳統(tǒng)的觀念,那我們的修行方法會跟這個相違背;如果我們接受這個觀念,我們的修行方法才有跟他一樣的機會,才有體會到真實法義的機會,那你說這個對我們來說重不重要!那問題就來了,到底誰對?我們要根據(jù)什么來判斷對不對?這個法義如果我們本身不深入、不體證,我們憑什么來判斷對不對!這個就是我們困難的地方。但是至少導(dǎo)師他今天所判斷,所講的,所引申的,他的論著中有三四十本,我們可以一一的去探討去抉擇,然后最要緊的就是我們?nèi)绾卧谶@樣正確的法去實證,真的達到那個功效,這個我們才能肯定。
如果我們照傳統(tǒng)的觀念,到今天為止看到普遍的教界,幾個人在談解脫受用的?那為什么我們現(xiàn)在都不談解脫受用呢?因為那個已經(jīng)不重要了,解脫不解脫已經(jīng)不重要了;理論正確不正確已經(jīng)不重要了,我們在等待往生就好了,你說是不是?這個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喲!幾個人來談證的問題?如果不證,那請問:如何來抉擇這些祖師大德們說的到底是誰對?如果對跟錯都已經(jīng)不關(guān)重要了,那佛法還有特質(zhì)嗎?跟傳統(tǒng)的民俗信仰、跟信上帝、跟信他力那還有什么不同?佛法的特質(zhì)也不見了,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所以我們今天在研究這些法,看導(dǎo)師在抉擇,他根據(jù)什么?我們真的要好好體會,我們今天即使聽導(dǎo)師的話,也不能盲目,真的要用心去體會去抉擇,因為這個是關(guān)系到什么?關(guān)系到我們未來際的慧命,我們要為自己負責(zé),我們不能盲目的只是信仰,這是為我們自己呀!你要聽,隨便聽,隨便信,隨便過日子,那是個人的問題,我們都不反對。但是如果你為自己,真正的為自己負責(zé),那我們就要好好把這個法好好去體會,好好用心的去抉擇了,不然耽誤的是自己,你說是不是呢?
- 佛法是要鏟除欲望破除我執(zhí)
- 體方法師:修行把握關(guān)把握關(guān)鍵,先明白因果的必然性!
- 修行不要怕犯錯,勇于去體會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
- 真正的法就在一切法的當(dāng)下
- 正定跟四禪八定有何差異
- 修行把握關(guān)鍵,先明白因果的必然性!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1)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2)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3)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4)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5)
- “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講座(6)
- 身苦與心苦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 三十、安那般那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 十六、四食 一切有情皆以依食住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 六、佛云何說法、以何敎之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 前言
- 《中觀今論》講座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