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菩薩戒本》講記 第二六卷

  第二六卷

  我們看《講義》第五十三頁:

  39 庚四、不如法攝眾戒二

  辛一、有違犯二

  壬一、染違犯

  這一條戒是屬于「攝眾生戒」里面所謂的「障布施攝」,「障布施攝」里面這一條「不如法攝眾戒」的大意是說:我們身為一個師長,沒有如法的來教導(dǎo)、攝受我們的弟子或者學生,就犯到這條戒了。這條戒分二科,先看「辛一、有違犯」,這當中先看「壬一、染違犯」: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攝受 徒眾,懷嫌恨心,而不隨時無倒教授、無倒教誡 ;知眾匱乏,而不為彼從諸凈信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如法追求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yī)藥、資身什物,隨時供給: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一個「安住」在「菩薩」戒體的「菩薩」,他有這樣的能力、也有這個因緣來「攝受徒眾」,換句話說他開始做師長。攝受徒眾在律中有二個法來攝受:第一個是財物,身為師長他有責任跟義務(wù)以財物的資具來攝受徒眾,使令徒眾的色身安穩(wěn)無缺,第一個是財物的攝受,使令他的色身能夠安穩(wěn)無缺;第二個是佛法的攝受,身為師長也應(yīng)該要用佛法的智慧來開導(dǎo)攝受眾生,使令眾生能夠遠離煩惱,得到寂靜安樂:一個法、一個食,佛法跟財物的攝受。身為一個師長,他沒有用法食的攝受,反而「懷」有「嫌」棄怨「恨」之「心」,懷著嫌恨心的關(guān)系,第一個就沒有做到佛法的攝受。先看第一段,「而不隨時無倒教授、無倒教誡」,「無倒教授」是約著佛法的生善,就是說這個徒弟他依止你出家,他依止你出家只是他一時善根的啟發(fā),他內(nèi)心當中還是有無量無邊的顛倒妄想,所以身為師長你應(yīng)該要經(jīng)常開導(dǎo)佛法的修學次第,你應(yīng)該要告訴他:修學第一個要發(fā)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先發(fā)出離心,觀三界無常、苦而發(fā)出離心;再觀一切有情在無?喈斨,生大悲心;有大悲心以后,你應(yīng)該要生起使命感,為了要完成你利益有情眾生的使命,應(yīng)該要希求無上菩提,建立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一個修行使命。也就是說你要告訴你的徒弟,你為什么要那么早起拜佛、誦經(jīng),乃至于持戒,只有一個目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就是建立他一種菩薩種性。第二個、你應(yīng)該要開導(dǎo)他佛法的正見,正確的因緣觀、十法界的因緣觀,每一個果報的出現(xiàn)都有它相應(yīng)的因緣。這樣子就是由于菩提心跟正知見,慢慢的在他內(nèi)心的顛倒妄想當中,建立一個非常珍貴的菩薩種性,這叫「無倒教授」,生起他的善根。第二個、你要「無倒教誡」,這個是約著滅惡,蘊藏他內(nèi)心深處還有很多的煩惱,他的思想行為有時候會出現(xiàn)一些偏差跟過失,身為師長,你應(yīng)該要種種的方便訶責斥罰來導(dǎo)正他的過失,這個是「無倒教誡」。也就是說既然你今天來攝受他做他的歸依的師父、或者出家的師父,你就有責任給他「無倒教授」跟「無倒教誡」,使令他在佛法當中滅惡生善。第二個「知眾匱乏」,這個徒弟在生活當中財物有所匱乏,身為師長,你沒有「從」具足清「凈信」心的「長者、居士」、或者是「婆羅門等」,「如法」的去「追求衣服、飲食、臥具、醫(yī)藥」等等。這個地方的「如法追求」我們要解釋一下。在古德的批注當中對「如法追求」有一些開示,就是說雖然我們今天是為常住、為弟子們來乞求這種四事的供養(yǎng),但是應(yīng)該以正語來加以勸導(dǎo),以正確的因緣觀,就是布施能夠得到來生安樂的果報,就是我們今天勸你布施,事實上對你來說是為你積集一種善業(yè)的資糧、積集來生的善業(yè)資糧,我們應(yīng)該要勸導(dǎo)眾生布施的功德、慳貪的過失,這當中要避免種種的邪命,不要用不正當?shù)姆椒?比如說是算命、看風水等等不正當?shù)姆椒▉碜非笏氖鹿B(yǎng),應(yīng)該以正語來開導(dǎo)。如果身為一個師長,對于弟子沒有佛法的「教授、教誡」,或者財物的供給,這個師長就有失他的責任,也就傷害他的菩提心,「是染違犯」。

  壬二、非染違犯

  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往教授、不往教誠、

  不為追求如法眾具,非染違犯。

  如果是一時的「懶惰懈怠」而沒有作佛法的教授,或者是追求如法的眾具,這個是輕的突吉羅罪。

  當然佛法講傳承,佛法的延續(xù)來自于師生所謂的師資相攝,就是師長如法的教誡弟子、弟子如法的來奉侍師長,這樣子使令佛法的光明一代一代的延續(xù)下去,這就是佛法興盛的相貌。反過來如果今天師長對徒弟是嫌棄怨恨之心,你剃度他以后攝受他做出家弟子,你完全不對他教授,他有過錯你也不開導(dǎo)他,這個就會有覆滅佛法的過失。所以戒律上說身為師長不如法教授徒弟,過失超過破四根本重戒:因為你破四根本重戒只害及一人,這個罪業(yè)的影響是傷害你自己的身心世界;我們不如法教授弟子是害及眾生,使令佛法的光明提早的入滅,眾生提前出現(xiàn)黑暗時代,所以這個地方的過失就非常重。

  這一條戒我們可以跟「染心御眾戒」作一個對比。我們看一下第三十七頁,「染心御眾戒」它被判在「障精進度」,我們把它念一遍:「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貪著供事增上力故,以愛染心管御徒眾,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這一條戒對佛法的影響也是相同,都是覆滅佛法,對弟子沒有如法的管教教誡,不過這一條戒所對治的是愛染心,就是師父對徒弟是一味的寵愛,徒弟有過失也就不講了,徒弟不學習佛法,師父也就不廣設(shè)方便來教導(dǎo)他,所以這一條戒的根本是愛染心,愛染心就在佛法當中的結(jié)黨營私了。我們再看到這一條戒,回到五十三頁「不如法攝眾戒」,他這個師長的過失是嫌恨心,這個地方的心態(tài)不同。同樣的是沒有對眾生的教授,但是前面是愛染心而結(jié)黨營私,這個地方是嫌恨心,就把這個徒弟給放棄了,使令佛法傳承的因緣破壞了,是這個意思。

  辛二、無違犯

  無違犯者:若欲方便調(diào)彼伏彼,廣說如前;若護僧制;若有疹疾;若無氣力不任加行;若轉(zhuǎn)請余有勢力者;若知徒眾世所共知,有大福德,各自有力求衣服等資身眾具;若隨所應(yīng)教授教誡,皆已無倒教授教誡;若知眾內(nèi)有本外道,為竊法故來入眾中,無所堪能,不可調(diào)伏:皆無違犯。

  這條戒的開緣有八種因緣,第一個「若欲方便調(diào)彼伏彼,廣說如前」,就是說這個師長跟徒弟可能是太熟了,太熟了,他一犯錯,你經(jīng)常講他他也厭煩,他產(chǎn)生輕慢心,所以這個師長有時候適當?shù)谋3帜?有時候?qū)λ麜幸环N對治的功能,使他自我反省,滅惡生善,這保持默然也是一種教授。「若護僧制」,這種教授可能在僧團當中違背制度,為了尊重僧制。「若有疹疾」,就是這個師長本身有病,這個實在作不主了,身體有病。「若無氣力不任加行」,就是這個師長身體虛弱,實在是不能堪任師長的教授還有追求資具。「若轉(zhuǎn)請余有勢力者」,這個師長沒有教授能力,他請其它的法師來教授。「若知徒眾世所共知,有大福德」,這一條戒是針對于資具提供的開緣,說你的徒弟「世所共知」,他有「大!箞蟆⒚暺章,他自己「有」能「力」來追「求」他所需要的修行及種種「衣服資具」,當然我們就不用為他準備了。「若隨所應(yīng)教授教誡,皆已無倒教授教誡」,這個師長已經(jīng)盡心盡力了,但是這個眾生他就是聽不進去,但是你盡力了,這種是開緣。「若知眾內(nèi)有本外道,為竊法故來入眾中,無所堪能,不可調(diào)伏」,這個徒眾根本就是邪見「外道」,他來佛法的目的不是來如法的修學佛法,是來偷「竊」佛「法」、來充實外道的知見,所以他的內(nèi)心當中對佛法是「無所堪能」,就是他對佛法的真實道理是不能信受奉行的,他只是把佛法的道理來充實他外道的教法、來增長他的邪見而已,這種人當然根本就沒辦法去教授他,邪知邪見太堅固了。這以上的八種因緣都「無違犯」。這個地方是講到攝受徒眾的一個方法。

  天臺宗有一個長老叫倓虛老和尚,倓虛老和尚在東北蓋了很多道場,他對蓋道場很有經(jīng)驗,他對道場也作出他的一個規(guī)劃,他說:佛教的道場有四種。第一個道場是無法無食:這個道場沒有佛法的教授,沒有人講佛法,飲食設(shè)備非常簡陋,「無法無食謂之外道法,無義的苦行」,這種道場倓虛老和尚說「應(yīng)該及時舍棄,一天都不能住」,道場也沒有好的設(shè)備,也沒有好的佛法教授,及時舍棄。第二種是有食無法:誒,這個道場還不錯,設(shè)備很好,有中央空調(diào)冷氣(哈),伙食也辦得很好;但是你在這個地方住,你沒有得到佛法的學習,沒有人講佛法。這個時候倓虛老和尚說:「這種道場,有食無法,暫住三天!(呵)為什么暫住三天呢?因為古時候的道場跟一個道場距離很遠,你好不容易走那么久的路,在這個地方住三天,吃飽了、睡足了再繼續(xù)往前走,暫時住三天,還亂不了。第三種是有法無食:這道場有佛法的教授,你在這個地方住,每天內(nèi)心的智慧慢慢的增上;但是可惜的是設(shè)備非常簡陋,這種叫做勉強安住,「有法無食,謂之苦住」,還是可以住,但是色身會有一種苦的感受出現(xiàn),為了佛法的緣故勉強安住。第四個是最好的有法有食,歡喜安住:這個道場設(shè)備非常完善,而且有佛法的教授,我們在這個地方住,設(shè)備完善,又能夠在佛法當中不斷的進步,這種是有法有食。

  這一條戒的意思就是,身為一個師長,應(yīng)該要朝有法有食的方向去努力,來攝受徒眾。

  40 己四、障利行攝四

  庚一、不順眾生戒二

  辛一、有違犯二

  壬一、染違犯

  這個是整個「攝眾生戒」的第四科,首先我們把「利行」作一個說明。在《瑜伽師地論》上說,什么叫利行呢?「謂諸菩薩依于正理,隨其所應(yīng),法隨法行,調(diào)伏安住! 就是這個「菩薩依于正理」,依于佛法因緣的道理,這個等于是契理,經(jīng)常用十法界的因緣道理來開導(dǎo)眾生;第二個「隨其所應(yīng)」(應(yīng)該的應(yīng)),就是契機,你要觀察眾生的根機。在契理契機的條件之下開導(dǎo)什么佛法呢?「法隨法行」,法隨法行事實上就是整個法,我們講歸依法。歸依法有二個:第一個是法,就是涅槃,這是目標,這種究竟安樂的涅槃;但是只有歸依涅槃的話是不夠的,應(yīng)該還有一個隨法行,就是引導(dǎo)我們趨向涅槃的種種戒定慧的方便,叫做隨法行,它本身不是涅槃,但是它有隨順涅槃的力量,這個也是開導(dǎo)的。對于這種涅槃跟隨順涅槃種種的法門,能夠給眾生適當?shù)拈_導(dǎo),使令眾生調(diào)伏煩惱、安住真理,這個就是利行。在四攝法當中,前面的同事、愛語、布施都是方便,其實真正的目的就是要給眾生得到利益,如果在整個四攝當中沒有「利行」,前面三個都沒有方向、都沒有方向,也就沒有多大意義了。好,看「庚一、不隨順眾生戒」,就是眾生內(nèi)心當中有希望,我們不加以隨順,這個菩薩就犯戒了。這條戒有二科,先看「辛一、有違犯」,這當中先看「壬一、染違犯」,看戒文: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懷嫌恨心,于他有情不隨心轉(zhuǎn),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一個「安住」在「菩薩凈戒律儀」的「菩薩」,他內(nèi)心當中「懷」有「嫌」棄怨「恨」之「心」,「于他有情」,這個「他」指的是菩薩的眷屬,可能是在家眷屬、或者是出家的弟子等等,菩薩在教化弟子的時候犯了一個毛病,「不隨心轉(zhuǎn)」!覆浑S心轉(zhuǎn)」古德的解釋有二個內(nèi)涵:第一個、從方便的角度,菩薩不隨順眾生的心愿、不滿足他的心愿,就是他內(nèi)心當中有這樣的希求,而這樣的希望不影響佛法修學的,雖然這個希望不圓滿,但是他內(nèi)心當中有這個堅固的希望,菩薩不加以隨順,不能讓他感到歡喜,這第一個;第二個、菩薩不能夠在滿足他的希望以后,來轉(zhuǎn)眾生的心而趨向于涅槃,得到究竟的安樂。簡單的說,菩薩教化眾生要先開方便門,給他暫時的安樂,滿足他現(xiàn)前的希望,他歡喜以后,再開導(dǎo)他佛法究竟的道理,給他究竟的安樂,如果這個菩薩不能施設(shè)方便、也不能夠開導(dǎo)真實的道理,這樣子「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這個地方是說,我們度化眾生要考慮眾生的根機,所以在《法華經(jīng)》的意思「先以欲鉤牽,再令入佛智」,他內(nèi)心有這個希望,他有這個希望,這個希望雖然不好、不圓滿,但是可也是無可厚非,菩薩你就不滿足他的希望,這個時候他入道無門,看到佛法這么的高超、這么的高峻,門坎太高,他就不學佛法了,他就去學一貫道、學基督教。就是說雖然他這個希望很狹劣,但是也不妨給他當做踏出佛法的第一步。就是說一個人學習佛法,他不是一開始就生天了,他也是一個階梯一個階梯,就是說我們剛開始學習佛法,哪一個人不是唱「爐香贊」起歡喜心剛開始,是不是這個意思!我們走到這個時候,我們忘掉自己的過程,我們就用比較高的標準要求眾生,你要怎么樣、他要怎么樣,結(jié)果眾生受不了,因為你跟他的希望差太多了,他就放棄修學佛法,所以這個就是我們沒有恒順眾生的根機。所以這個地方就是我們應(yīng)該要有給眾生一個次第的階梯,先滿足他暫時的需要,然后再引導(dǎo)他慢慢達到究竟的安樂。

  壬二、非染違犯

  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隨其轉(zhuǎn),非染違犯。

  菩薩「不隨其轉(zhuǎn)」,實在不是嫌恨心,而是「懶惰懈怠放逸」,事情忙碌,沒有多余的空閑。

  辛二、無違犯

  無違犯者:若彼所愛非彼所宜;若有疾病;若無氣力,不任加行;若護僧制;若彼所愛雖彼所宜,而于眾多非宜非愛;若為降伏諸惡外道;若欲方便調(diào)彼伏彼,廣說如前:不隨心轉(zhuǎn),皆無違犯。

  開緣有七種因緣:第一個他「所」希望的「非彼所宜」,就是對他不適當,換句話說他心中所希望的東西,對他的色身跟內(nèi)心有很大的傷害,對他的色身會增加他的病痛、對他的內(nèi)心會增長他的罪業(yè),菩薩在恒順眾生一定要通過智慧的決擇,這應(yīng)該要拒絕。「若有疾病」,菩薩有疾病。或者是身體虛弱,「若無氣力」就是心有余力不足。「若護僧制」,為尊重僧團的制度。「若彼所愛雖彼所宜,而于眾多非宜非愛」:就是這個弟子他所期待的事情實在對他很適合,不管對他的色身、內(nèi)心都很適合;但是在大眾當中畢竟要考慮大眾的感受,其它人不適合、其它人也不喜愛。就是我們不能滿足一個人的喜歡而讓大眾起煩惱,這必須要考慮大局。「若為降伏諸惡外道」,對方是一個邪見外道,他提出的希望根本就是邪知邪見,這個我們不應(yīng)該滿足。若欲方便調(diào)彼伏彼,廣說如前」,我們今天拒絕他的需要,是對他的一種懲罰、一時的對治,希望他自我反省。以上的七種因緣,「不隨心轉(zhuǎn),皆無違犯」。

  這一條戒在蕅益大師的批注當中說:前面的「同事攝」有一個「不為助伴戒」,這一個是「不隨順眾生戒」,這二個有一點差別!覆粸橹榻洹故钦f眾生有一些固定的事要做,他有一些事情要做,你必須陪著他去做這件事,助伴;這個地方是眾生他對你提出希望,講他內(nèi)心的希望,你要想辦法滿足他的希望,有所不同。

  這個是說,我們講「眾生無邊誓愿度」,我們每一個人在佛前受菩薩戒都發(fā)愿「無一眾生而不度化,誓度一切眾生」,度化眾生這件事情跟自己修行不同,度眾生你要觀察眾生的根機。如果你所度化的眾生是上根利器的,有些人善根強,他內(nèi)心沒什么煩惱,根利遮輕,他能夠一心行道,他修學佛法不必任何方便,正直舍方便,但修無上道,他不會對你乞求這種的希望,都不用,他直接趣入無上菩提,當然這種上根利器的人,你要教授他就很容易了;但是中下根人,他有善根可也有煩惱,只是二個都存在的,他就會有一些希望出現(xiàn),對你一些設(shè)備的乞求、各式各樣的希望,中下根人如果我們今天不開方便門,他就沒辦法悟入真實相了,他這個修行有障礙。如果我們今天讀《法華經(jīng)》,我們就看出佛陀的教化眾生是這樣子的,其實佛陀出世以后,以佛陀的心情,佛陀要使令一切眾生成佛道,但是你看佛陀祂所作所為,祂是開方便門,祂施設(shè)了五乘的教法。有些人,你說「成佛」,他根本就不想成佛,他來生只想做大國王(呵──),你怎么辦?只好教五戒十善。有些人他成佛之前,一定要先到偏空的涅槃住一段時間,讓自己靜一靜再回小向大。我們今天假設(shè)這樣子,如果佛陀一出來的時候,完全不施設(shè)五乘的教法,只講一佛乘的佛道,我看現(xiàn)在佛弟子會少掉很多(呵),是不是這個意思?因為你說「成佛」,他來生根本就不想成佛,他一定要先做幾生的國王,他才心甘情愿的成佛,你怎么辦呢?你只好開方便門的示真實相,也好,受了三歸五戒保住人天。就是說我們今天教化眾生,是他要學佛不是我們要學佛,所以我們不要用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對方,這個成佛之道是他要走,他有這個希望,那你就是要施設(shè)方便,否則他入道無門。你去讀讀《阿彌陀經(jīng)》,凈土法門也有這個意思,你看佛陀在講極樂世界,佛陀很善巧(呵),你看,他在后面才勸我們往生,「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但是他是后面才講圣道的因緣,他一開始是講什么?「極樂世界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宮殿樓閣。」蓮池大師在《阿彌陀經(jīng)疏鈔》上說:極樂世界是為圣道而安排,把極樂世界創(chuàng)造這么漂亮干什么?蓮池大師自己提出這個問題,又自己回答說:因為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不完全是圣人,有很多很多都是凡夫,凡夫的心情內(nèi)心有所住,喜歡向外攀緣,所以阿彌陀佛隨順眾生的因緣,把極樂世界蓋得宮殿樓閣漂亮一點,這有攝受眾生的因緣,就是在那種宮殿樓閣「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這樣身心世界情況之下,然后再用鳥類為你說法、用寶樹為你說法,乃至阿彌陀佛的說法,是這個意思。所以這個地方恒順眾生就是,我們在教化眾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眾生的根機,要注意他內(nèi)心深處的希望,先滿足他暫時的希望,然后在他得到休息安住以后,再引導(dǎo)他趨向于究竟的安樂,把這個成佛之道要分幾個次第來完成。

  41 庚二、不隨喜功德戒二

  辛一、有違犯二

  壬一、染違犯

  前面一條戒是眾生有希望我們應(yīng)該隨順,這個地方是說眾生的身口意有功德我們應(yīng)該贊嘆。這當中分二科,先看「辛一、有違犯」,這當中先看「壬一、染違犯」,看戒文: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懷嫌恨心,他實有德不欲顯揚,他實有譽不欲稱美,他實妙說不贊善哉,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一個「安住」在「菩薩凈戒律儀」的「菩薩」,「懷」著「嫌恨」嫉妒之「心」,「他實有德不欲顯揚」,這個指的是意業(yè),就是這個眾生他真實有戒定慧的功德。有些人他一出生就歡喜持戒,戒波羅蜜的善根強;有些人他就歡喜禪定,內(nèi)心容易寂靜;有些人他廣學多聞,他有智慧、有戒定慧的功德。我們「不欲顯揚」,不把他贊嘆顯揚;「他實有譽不欲稱美」,「譽」是指身業(yè),這個眾生他的威儀特別莊嚴、舉止也持別安詳,我們也不稱美。在口業(yè)方面,「他實妙說不贊善哉」,他能夠善巧說法,身為一個菩薩也不去贊嘆善哉,這樣子菩薩沒有隨喜功德,就「犯」到菩薩戒法。

  壬二、非染違犯

  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顯揚等,非染違犯。

  只是一時的「懶惰懈怠」「不」加以「顯揚」是「非染違犯」。

  這條戒隨喜功德的意思是說,我們在攝眾生的時候,一個初心菩薩他的信心薄弱,他身口意有功德,如果我們不加以贊嘆隨喜,他很可能就會因為這樣而退失道心,他的功德不能增長廣大,所以隨喜功德會給眾生一種信心的加持。

  辛二、無違犯

  無違犯者:若知其人性好少欲,將護彼意;若有疾病;若無氣力;若欲方便調(diào)彼伏彼,廣說如前;若護僧制;若知由此顯揚等緣,起彼雜染憍舉無義,為遮此過;若知彼德雖似功德而非實德,若知彼譽雖似善譽而非實譽,若知彼說雖似妙說而實非妙;若為降伏諸惡外道;若為待他言論究竟:不顯揚等,皆無違犯。

  開緣有九個因緣:第一個「若知其人性好少欲,將護彼意」,對方是少欲知足,我們只要表達自己的心意就好,就不要去顯揚他,因為他本身不喜歡被顯揚。「若有疾病」,菩薩有疾病。或者身體虛弱。「若欲方便調(diào)彼伏彼,廣說如前」,我們今天不顯揚是對眾生的一種對治。「若護僧制」,為了遵守僧團或者常住的制度。「若知由此顯揚等緣,起彼雜染憍舉無義,為遮此過」,就是說如果我們今天對他種種的贊嘆隨喜,可能會引起一些雜染的過失。什么過失呢?「憍舉」,產(chǎn)生憍慢高舉。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古德的開示:如果一個初學者,我們盡量不要在大眾當中顯揚他的功德、或者顯揚他的過失,這對他不好,所以隨喜功德可私下,因為你在大眾當中把他的功德說出來,一個初心的學者很容易產(chǎn)生高慢,一個人高慢心生起的時候,他的功德就會退失掉,所以這個地方要注意,要遮止憍慢高舉的過失,可以不隨喜贊嘆。「若知彼德雖似功德而非實德」,他內(nèi)心好像有戒定慧的功德,事實上是表面的,他沒有真實的功德;「若知彼譽雖似善譽而非實譽」,這是身業(yè),身業(yè)好像是威儀很好,事實上是不真實的;「若知彼說雖似妙說而實非妙」,這是口業(yè),他講得很好,但是佛法的內(nèi)容是似是而非。「若為降伏諸惡外道」,就是說邪見外道,雖然他也有一些善良的功德,以人天的角度來看,外道也做一些種種的善業(yè),但是我們不加以贊嘆,因為贊嘆的結(jié)果會讓外道更增長他的邪見,讓眾生對外道的認識更加模糊,所以對于外道的功德,佛弟子不加以贊嘆,因為避免產(chǎn)生邪見。「若為待他言論究竟」,他正在說法,為了尊重說法儀軌,我們等到說完法再贊嘆。以上的十一種因緣「皆無違犯」。

  這一條戒的重點在對治嫉妒心,嫉妒心就是「徇自名利,不耐他榮,妒忌為性,憂戚為業(yè)」(T31,33b),就是說我們凡夫的心,安住在一種無明,我愛執(zhí),我們總是認為在剎那剎那生滅的心識當中,有一個常一不變的我,所以在跟眾生接觸的時候就愛著這個自我意識、我,就是所有的眾生都是以你為主。所以我們就會認為,所有的榮耀都應(yīng)該歸于我的,如果這個榮耀不幸出現(xiàn)在別人的身上,我們就嫉妒破壞。佛陀告訴我們:應(yīng)該以隨喜功德來對治這個嫉妒。

  在《譬喻經(jīng)》當中佛陀講一個故事:有一個大商主,這個大商主帶了很多商人要去遠方做買賣,要經(jīng)過一個廣大的草原,在草原走了幾天以后因為天色昏暗不幸迷了路,迷了路以后三天三夜見不到草水饑渴將死,這個大商主這個領(lǐng)隊是一個有智慧的領(lǐng)隊,他就作如是思惟:這個時候在草原當中,我再這樣走下去,所有的人都要死掉。他就思惟「樹一定有樹神」,他向樹神祈禱、祈求,他就領(lǐng)著所有的商隊來到一棵大樹,把這棵大樹圍繞起來,就向大樹頂禮:樹神,偉大的樹神!請你慈悲,我們現(xiàn)在迷了路,我們?nèi)烊苟紱]有東西吃,饑渴將死,請你慈悲加持我們。禱告以后,這個樹神被他們感動就現(xiàn)身,現(xiàn)身以后樹神說:你需要什么呢?我們現(xiàn)在需要飲食的資助。樹神說:飲食是很簡單的事情。樹神左手食指一指(呵),就出現(xiàn)很多飲食出來,眾商主很高興的把這個飲食吃完。當然一切法因緣生,任何的過失、任何的功德背后有它的因緣,這些商主就問說:尊神,你這個手指頭怎么會出這么多飲食,這個手指頭這么好用呢?這個樹神就說:我前生是一個磨鏡子的工匠(以前鏡子是用銅做要磨),我磨鏡子不是在家里面磨,我是在城門外面磨鏡子,磨鏡子的時候有比丘托缽問我說:今天哪里有齋會、有法會得到飲食?我右手繼續(xù)磨鏡子,左手就往那個方向一指:那個地方有飲食。比丘靠我手指的方向去,就得到飲食了。因為我這個手指頭經(jīng)常指出飲食的方向(哈),所以我今天這個指頭就特別好用,就出現(xiàn)美好的飲食。這個因緣所生法是說,其實這個比丘吃到飲食都不是這個工匠準備的,他根本沒有準備飲食,他沒有準備飲食,但是他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他對于別人的功德產(chǎn)生隨喜。在經(jīng)典上講一個譬喻說:有人出現(xiàn)了火把,我沒有火把,但是我對這個火把內(nèi)心釋放一種隨喜的心,誒,這個火把就跑到我身心世界上,世界上的因緣是這樣。就是說他出現(xiàn)一個功德,我對他釋放隨喜,這個功德有一部分會跑到我的身心世界。我們講「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而不度化」,這個地方是講修善。誓修一切善,當然這是一句話,但是諸位要去實踐的時候,你發(fā)覺這件事情不容易,所有的善法要完全修學、所有的波羅蜜都要成就,絕對不是一生能夠成就的。我們今生可能有些人偏重持戒,有些人他持戒很容易,但是你要他修定、要他研究經(jīng)教有困難;有些人智慧高,但是你要他修定有困難:所以我們在成佛之道的過程當中,每一個人在修習功德各有偏重,「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所以我們能夠成就一部分的功德,但是有的功德沒辦法成就。怎么辦呢?我們就隨喜,我們看到別人的身心世界有功德,我們隨喜,這個時候我們能夠得到這個功德的加持。所以這個地方佛陀告訴我們:我們在恒順眾生以后要隨喜功德。所以你看《華嚴經(jīng)》上的隨喜上:「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T10,847a)它這個隨喜是隨喜五乘的功德,你看「十方一切諸眾生」:慈濟是修人天善法,我們身為出家人當然不方便去蓋醫(yī)院,但是我們能夠隨喜;南傳佛教修無常、苦、無我,修我空觀,誒,我們也隨喜,我空觀能夠解脫三界的生死;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到十方世界用種種的波羅蜜廣度眾生,我們現(xiàn)在只能夠在佛堂拜佛,但是我們也可以隨喜。就是說我們自己在成佛之道不要給自己造成障礙,為以后的修學佛法要鋪一個通暢的道路。在佛法上說:假設(shè)有人誦《法華經(jīng)》,你內(nèi)心生嫉妒「誦《法華經(jīng)》沒什么了不起」,好了,你以后誦《法華經(jīng)》就有障礙,就是障礙重重,「誒,奇怪,我今天要誦的時候事情特別多,這個經(jīng)文誦了半天,看了批注還是不懂」,就是因為你有障礙,嫉妒,你嫉妒的結(jié)果,你跟這個法就結(jié)上惡緣,因為他今天是修行一個功德法,你今天的所緣境是一個法的所緣境,你不是針對這個人。所以我們對于別人的功德有二個選擇:第一個、你要依止你的無明來嫉妒,那你自己給自己障礙,對他來說別人沒有什么傷害;第二個、我們采取隨喜,我們跟這個佛法結(jié)下善緣,而且眾生也得到鼓勵。所以這一條戒就是在利行的時候,我們在恒順眾生以后要隨喜功德。前面是依止人的攝受,這個是對所有功德的一個隨喜贊嘆。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阿彌陀佛。我們回答幾個問題:

  問:請法師慈悲開示,「恒順眾生」會混亂自己的是非判斷能力嗎?

  答:「恒順眾生」是觀察他的根機,就是你自己有判斷能力,你就不會為眾生所轉(zhuǎn),最怕就是你自己沒有觀照力,你也不知道這個眾生他所提出的希望要不要隨順。做一個菩薩要廣學多聞,你不攝受弟子,那你什么都不要學習了,你自己在佛堂把門關(guān)起來用功,那你的目的只想斷惡。如果你想要攝受眾生,那你非得廣學多聞、成就種種的方便不可。

  問:如果一切都是虛妄不實的,那有必要去分辨是非善惡嗎?

  答:提出這個問題是有一個很嚴重的障礙!敢磺卸际翘撏粚嵉,有須要去分辨是非善惡嗎?」這對佛法講「空」的意思可能有些誤會,佛法講「空」是講「一切法無自性」,是說「一切因緣」。因緣的意思就是說「一切法不決定」:比如說你今天是一個人,這個「人」不決定,你來生不決定做人,會有變化;說你現(xiàn)在福報很大、你很有錢,這個福報的法也不決定。諸位想想看,除了涅槃的法以外,諸位所想到的有為法,哪一個是決定的?我看你想不到。所以佛法的空是安立在自性空,自性空的時候你看到一切法因緣生,同時看到。所以如果你看到空以后,你覺得沒有所謂的是非善非,善法沒有招感安樂果報的功能、惡法沒有招感痛苦果報的功能,那你這個就是偏空了、惡取空了。佛法看到空的意思是一切法無自性、不決定,你現(xiàn)在很苦惱,不決定,你可以改變,苦惱的本質(zhì)是因緣生,你也可以創(chuàng)造一種安樂的因緣來調(diào)整它,你有苦惱一定也有罪業(yè)。佛法講空的意思,就是我們看到我們的生命是無常、苦、無我,沒有一個自主的我,沒有「我」,我們看到生命是流動剎那剎那生滅、看到空,其實你看到空以后,以就知道佛法會給你無量的希望,你看到空不是消極,看到「空」就是說生命有無量的可能性,這個就是空。說是我們對空的體驗一言以蔽之,就是生命有無量的可能性,所以你來生想要做什么你都可以做到,你想想看,你來生想要做什么都可以。你說「我要做大國王」,可以,你把做大國王的因緣具足了,你把那個因緣具足了,這個果報就會出現(xiàn);你說「我來生要做大阿羅漢」,也可以做到,你把阿羅漢的因緣具足了;你說「我來生要到極樂世界」,你把信愿行三資糧具足了就可以。所以我們看到空的本質(zhì),也看到了因果絲毫不爽,其實如果一切法不是空,反而不能建立因果,是不是!你一切法不是空,你永遠是人,你造善也是人、造惡也是人,那因果不能建立。其實因為空,所以才能夠建立因果,諸位要知道。如果一切法不空,那這個人是有自性的,你今生是人,你被殺了以后,很多人就說「怕啥,二十年以后還是一條好漢」(呵──),你二十年后可能是一條豬,是一條好豬不是一條好漢(眾笑)。就是說我們今天看到空的意思,是看到了「因緣所生法是可以建立的」,因為一切法畢竟空,所以一切法因緣有。所以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知道──因為空,所以才有所謂善惡的招感性,這二個是同時存在的。

  問: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難到因果的法不是空嗎?

  答:因果的法它是無自性,就是你今天是善也不決定是善,不過那個法不能說空,這個不能說空,它是宇宙間存在的真理,叫依他起性,這不能空。所以佛法在觀一切法空的時候要觀因緣生,這個因果的軌則不能空掉。這個軌則為什么不能空掉?說是造善招感可樂果報、造惡招感不可樂果報,這個軌則為什么不能空掉?因為它不是因緣所生法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是宇宙間法爾如是,這是一個真理,這個真理不能空掉。

  問:中道第一義諦的諸法實相,有是非、善惡、對錯嗎?

  答:在第一義諦里面沒有所謂的對錯,因為我們觀一切法空的時候,智者大師說「那是入到一種無相行」,這個時候是離一切的對錯、你我的對立,無有少法可得,所以觀一切法空的時候是安住在空性。但是你有時候修無相行、有相行,你從空性出來的時候、跟因緣法一接觸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就知道有善惡,這對立法,有善有惡、有痛苦有快樂。但是在第一義諦的時候是無有少法可得,那是勝義諦的境界,離諸對待的。

  問:請法師慈悲開示,每天早課都有誦「普賢十大愿王」,「第一禮敬諸佛,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yè)盡,眾生煩惱盡,我此禮敬諸佛無有窮盡,念念相續(xù)無有窮盡,身語意業(yè)無有疲厭」,請問法師,當維那師誦到此文的時候,弟子要如何的修行才能夠達到「虛空界盡」又「念念相續(xù)無有窮盡」的境界?

  答:普賢菩薩的十大愿王是時空無盡的。我想我們今天要達到時空無盡,我們不要說是馬上即空、即假、即中,我們先修空觀,先空掉自我意識。我們一個人會活得那么狹礙,我們眾生有一個非常嚴重的毛病,就是在一種剎那剎那無常變化的生命當中捏造一個自我意識出來,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我們總認為內(nèi)心當中有一恒常住不變異的我,小時候的我跟長大的我是一樣的、今生的我跟來生的我是一樣的,其實這個我是我們捏造出來的、打妄想打出來的。從因緣所生法,我們的生命就是一個色身、一個心識,這個心識就是一個受想行識,一種感受、一種思想,這個感受思想是隨著業(yè)力的招感有所變化。就是說你今生是一個人,你用人的思想去思考;來生如果做一只螞蟻,你是一只螞蟻的思考:所以這個生命沒有一個恒常住不變異的我。你把這個我空掉以后,你再去念這個經(jīng)文,你就會有一種不同的感受,你會覺得你的心量比較大,你會從無明業(yè)力所招感的一種短暫的時空里面跳出來,看到更開闊的、無窮盡的時空、看到無量的生命。所以我覺得剛開始先修我空觀,先破障。

  問:請法師慈悲開示,大乘佛法對菩薩的定義,六度都是約著內(nèi)心當中能夠生起善根而安立,非約外境。弟子以前曾經(jīng)聽到有人談到放生的問題,他的經(jīng)驗是「碰到佛誕日去買放生的動物,很多商販前一日就刻意去捉眾生隔日來賣,而且放生后的動物很快又被人捉走,如是的重復(fù),后來他就不再放生了,因為他認為放生變成在放死」。不知這樣的看法是否正確?請法師慈悲開示。

  答:我們今天放生主要有二個目的:從自利的角度,我們培養(yǎng)我們的慈悲心;從利他的角度,我們解救刀下的眾生。不過這個地方,所有的善法都要有智慧的觀照,理論上來說,你要放生,你不要刻意去買。就是說你去菜市場,看到一整臉盆的眾生,你看到刀下的眾生,臨時把牠買下來。因為眾生的世界各式各樣,有些人歡喜造善業(yè)、有些人歡喜造惡業(yè),你今天刻意去買,他的數(shù)量不夠,他很可能就去捉,這些眾生本來不應(yīng)該被捉的,結(jié)果因為你要放生而被捉起來(呵),就有這個問題了。當然你也可以說「我在為自己栽培善根」,當然這樣講也是對,我們知道菩薩道有三種力量,誓愿力、觀照力、行動力,這三種力量最重要的是觀照力,沒有智慧的觀照,你所有的善法都會變成有漏。所以放生本身是一個善法,但是你要考慮到時節(jié)因緣,如果你的數(shù)量很多,最好不要刻意的跟某一位特定人員去定,你想想看「他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眾生」?你有沒有想到這個問題?他為什么會有?這個地方你要想想看。

  問:請法師慈悲開示,為了達到我空、法空,有人會想「既然一切法皆空,何須有所做為!而不積極的去廣行菩薩道」,為了避免這樣的想法,是不是要修慈悲觀來發(fā)起度眾生的心來對治?

  答:如果我們剛開始修空觀修得很長很長,都一直安住在空性,這個時候我們內(nèi)心當中所有有相的境界都消失掉了,苦惱相、安樂相都消失掉。如果你一路的修空觀,可能你對于修習善法、度眾生就會不生好樂,就墮入二乘種性,所以這個地方你就是要多讀大乘經(jīng)典,你偶爾也要從空性里面從空出假,你看看眾生在苦惱當中,啊,生起悲憫;你偶爾也要從空出假,看看諸佛菩薩的功德莊嚴生起好樂。所以智者大師說「你不能一天到晚安住在無相行」,菩薩修了太多的無相行會傷害菩提心。所以有時候我們安住在無相行、安住在空,但是有時候從空性出來,接觸眾生的苦惱起大悲心、接觸佛菩薩的功德莊嚴生起修善的心。

  問:修大乘法是否有二個修法:一、自外而內(nèi),由修習六度萬行而悟入中道實相;二、自內(nèi)而外,由體悟中道實相而任運度眾生?

  答:你這樣講也是對。我們這樣講好了,就是說有鈍根菩薩跟利根菩薩。在智者大師的藏通別圓四教:鈍根菩薩一開始觀照力薄弱,他對諸法實相的現(xiàn)前一念心性,這種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聽得少,所以他這個事相上的修行多,他偏重在修福德資糧,事修多理觀少;利根菩薩是先成就內(nèi)心的觀照,先成就理觀,然后依止他的智慧,推動他的行為,理觀多事修少。鈍根菩薩在成佛之道當中,會先成就福報再成就圣道,他會做很多生很多生的國王,然后再成就圣道,但是鈍根菩薩理觀少,有可能會退轉(zhuǎn);利根菩薩會先成就圣道以后,然后再修習福德資糧、然后在去廣度眾生:那這個就是大家的選擇。

  問:對于初學者,除了常住安排的課程外,應(yīng)如何安排自修的內(nèi)容,讀誦大乘經(jīng)典其比例為何?初學者與修行較久者應(yīng)如何規(guī)劃?

  答:我想我們今天,初學者應(yīng)該比較偏重在斷惡、改過,初學者我認為先凈化自己很重要,先把自己身口意比較粗重的過失先消滅,不要急著修善、度眾生,所以我認為剛出家修行「先打得念頭死」,偏重在自我反省、對治自己的煩惱。如果你是老參,煩惱淡薄了,你可以去修習一些善法,或者試著去度化眾生,從修善度眾生當中,然后再去回光返照自己。所以三聚凈戒應(yīng)該有所偏重。

  問:愛不重不生娑婆,女眾尤其情執(zhí)重,請問法師,對于這種習氣其生起的行相為何?如何對治?使我們在與人相處的時候,將俗情轉(zhuǎn)成道誼,不造成修道的障礙,反成助緣?

  答:這個情執(zhí),情執(zhí)重的人悲心也重,真的!情執(zhí)能夠轉(zhuǎn)過來,這個人的大悲心不可思議,所以女眾的情執(zhí)重,女眾的行力也強,這個是事實,男眾平均是比較懈怠,說世間上的事情很難十全十美。如果說你要保守一點,情執(zhí)的根源在攀緣心,就是你剛開始先攝用歸體,就是你要把你的慈悲心先收攝一下,因為情執(zhí)跟慈悲心這二個東西剛開始很難分清楚,你一動慈悲心就情執(zhí),就是這樣,這二個真妄和合嘛。世間上的凡夫沒有經(jīng)過修煉的過程,我們生起慈悲心就夾帶著愛取煩惱,剛開始寧可保守一點,我的慈悲心也稍微的收攝一點,情感也會淡薄一點,那這個時候你要多修無常觀跟苦諦觀,思惟苦諦,愛是苦本。修行人剛開始有時候會讓人家感覺比較不通人情,有很多居士對我們修行人這樣批評,但是我告訴他說:你應(yīng)該給大乘菩薩一些包容。他想行菩薩道,他是這樣想,但是你是不是應(yīng)該給他一些次第呢?剛開始拒絕一些人情的因緣、拒絕一些對眾生的關(guān)懷,你說他是不是需要這一些過程呢?你有須要對他要求那么高嗎?他一出家就去干什么干什么,你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是不是!(呵──)你又要他清凈,你又不讓他去修行,那他不是成佛才出家,他是凡夫出家的呢!所以情感重,剛開始就是攝用歸體,自己先思惟無?嘀B,把自己的慈悲心稍微的收攝一下會好一點。一個人如果剛出家就做別人的師長,你的情感很難對治,你一輩子都沒有辦法對治。

  問:請問法師學習教典的次序是大乘、小乘、外道,蕅益大師的閱藏次第,他在《寒笳集》上說:「學問之道,貴下學上達,所以如來施教,必有次第,今人空腹高心,但圖圓頓之名,無力飲河,詎能吞海!必先閱律藏,(蕅益大師說閱藏的時候,第一個先閱律藏,為什么?)稔知佛世芳規(guī),深煉為僧要務(wù),次閱四阿含,了正因緣境,為圓妙三觀之本」?

  答:這個蕅益大師的開示,這個地方是這樣子講,不過這個地方蕅益大師是說閱藏次第,一個人會閱藏,你應(yīng)該對大乘的菩提心跟正知見都具足,你才有資格閱藏。不過你蕅益大師只看這一本是不夠的(呵),你要多讀讀《靈峰宗論》你就知道蕅益大師怎么說,你要讀讀《教觀綱宗》《法華文句》《法華玄義》《楞嚴文句》這一些,你就知道他怎么說,他很強調(diào)成就大乘種性。你沒有成就大乘種性,你馬上修證,你可能會走上偏邪之路!逗占肥呛胍淮髱煱选鹅`峰宗論》讀完以后一個摘要的東西,弘一大師摘要當然是選他適合的東西。但是你要研究一個祖師的思想,你要全面的看他的書,會比較公平一點。

  問:請問法師您所開示的《瑜伽菩薩戒》內(nèi)容,是不是能錄制成整套的錄音帶,以方便請購?

  答: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做成錄音帶了,不過你有這個歡喜心也是好。

  好,我們今天講到這里。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