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六(7)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六(7)
酉五、如來世尊勝
五者、如來世尊,于諸有情,最為殊勝。
這是第五科「建立最勝」,分三科,標、征、列!噶小怪蟹质,現(xiàn)在是第五科「如來世尊勝」!溉鐏硎雷稹佛陀為世、出世間的智者所尊敬的,「于諸有情,最為殊勝」在一切眾生里邊,佛是最殊勝的。佛的福慧圓滿了,一切眾生所不能及,所以是最殊勝的。
酉六、悲無量定勝
六者、悲愍有情,于諸無量,最為殊勝。
第六個殊勝是什么呢?就是對于一切苦惱的眾生有悲愍心!赣谥T無量,最為殊勝」于四無量心里邊,慈悲喜舍,這個悲無量心是最殊勝的。因為悲能拔苦,其他的所不能及的。
酉七、第四靜慮勝
七者、第四靜慮,于諸靜慮,最為殊勝。
第七個殊勝是什么呢?就是色界四靜慮。這個第四靜慮于諸靜慮中是最殊勝的,因為第一靜慮,就是初靜慮,他心里面有尋伺,所以就不殊勝了。初靜慮里邊尋伺是什么?其實就是不凈觀。他那個寂靜住的心一境性里邊還有不凈觀,使令他心里邊不是那么寂靜。第二靜慮里邊有喜,第三靜慮里邊有樂,這個喜、樂也擾亂他的心不得寂靜。第四靜慮的這位修行人,這位禪師,他的心里面也沒有尋伺,也沒有喜,也沒有樂的干擾,所以他就是最殊勝了。大阿羅漢,辟支佛,乃至無上菩提圓滿的佛陀都是在第四靜慮里邊成就的,就是因為第四靜慮是最殊勝,也最容易成就止觀的功德。
酉八、空三摩地勝
八者、空三摩地,于三等持,最為殊勝。
三種三摩地:空三摩地、無愿三摩地、無相三摩地,這是三種等持。三種等持通于有漏、通于無漏。若是為涅槃的門,一定是無漏的三摩地。三摩地里邊,空三摩地在三種三摩地里邊是最殊勝的。小乘佛教的空三摩地就是在三摩地里邊修無我觀成功了,就是成就了空三摩地。就是暖、頂、忍、世第一,這世第一再一剎那到見道的時候,那個時候就是空三摩地,就是觀苦諦的無我,在三摩地里邊,無漏的無我智成功了,就是空三摩地。集諦的現(xiàn)觀現(xiàn)前就是無愿三摩地。滅諦現(xiàn)觀就是無相三摩地,F(xiàn)在說空三摩地在三摩地里邊最為殊勝的原因,因為你成就了空三摩地,下邊的無愿三摩地、無相三摩地都容易成就,所以空三摩地是最殊勝的。大乘佛法的空三摩地就是要通達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都是自性空的。達到這個境界,就是得無生法忍了。得無生法忍以后,有清凈增上意樂,以后的種種功德也都容易成就,所以空三摩地最為第一。
酉九、滅盡等至勝
九者、滅盡等至,于諸等至,最為殊勝。
這個「諸等至」就是色界四靜慮,也叫等至,無色界的四空定也叫等至,這就是八個等至。再加上滅盡定,就是九次第定,九個等至。滅盡定這個等至于諸等至是最為殊勝的,因為前邊的色界四靜慮,無色界的四空定也都通于凡圣。滅盡定決定是無漏的,所以他是特別殊勝,也是最寂靜的。前面色界的四靜慮、無色界四空定,第六識還在活動,滅盡定……轉(zhuǎn)識,前六識,不但是五識,六識也寂靜住了。因為這是圣人所成就的定,他一定有無我觀的智慧,所以在大乘佛法來說,這個末那識沒有我執(zhí)了,所以它是最清凈的,是無漏的,所以勝過前面的八等至,「于諸等至,最為殊勝」。
《大毗婆沙論》上的說法呢,滅盡定是「似涅槃法安置身中」,就好像是涅槃的境界,安置在他的五蘊里邊,這是一個很高深的境界!笢绫M等至,于諸等至,最為殊勝」,但是慧解脫的阿羅漢他就沒有成就這個滅盡定,若是俱解脫阿羅漢就是成就滅盡定了。
酉十、清凈方便善巧勝
十者、如前所說,所有清凈方便善巧,普于一切方便善巧,最為殊勝。
這個「如前所說」就是在四十五卷那里,說到菩薩的方便善巧有十二種,這個十二種,其中的一種善巧方便又分成六種,這清凈方便善巧就是最后一種。這最后一種的清凈方便善巧是指什么說的呢?就是指佛陀從兜率天來到人間八相成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后,為一切眾生轉(zhuǎn)妙*輪的時候,為一切眾生說法,這叫做清凈方便善巧。佛為一切眾生說法,這個方便善巧普于一切方便善巧中是最為殊勝的。這是「建立最勝」這一科結束了。
巳四、第四第五嗢柁南攝 (分二科) 午一、嗢柁南標
復次嗢柁南曰:諸施設建立,一切法尋思;及如實遍智,如是諸無量。說法果勝利,大乘性與攝;菩薩十應知,建立諸名號。
前面有三個頌,現(xiàn)在是第四科,是第四、第五個嗢柁南,這四和五合在一起說。這里分兩科,第一科是「嗢柁南標」。
《瑜伽師地論》這個文句的主旨一開始都是把這一章,這一大段里邊說的什么,用頌文把它表示出來,先標出來,一直地都是這個方法,所以先是「嗢柁南標」,下面第二科用長行來解釋。解釋分九科,也就是這個頌文里邊有九段的大意。第一科是「施設建立」,又分五科,第一科是「標」。
午二、長行釋 (分九科) 未一、施設建立 (分五科) 申一、標
謂諸菩薩略有四種施設建立。唯有如來及諸菩薩,能正施設,能正建立;非余一切若天、若人、若諸沙門、若婆羅門,唯除聞已。
「謂諸菩薩略有四種施設建立」,這個「施設建立」是什么呢?就是說諸菩薩他為眾生說法,簡要地說就有這四種施設建立。若解釋這個字,「施設」就是文句,「建立」這個道理不能離開文句,要有文句,從文句里邊表達出來各式各樣的道理,這個道理就表達出來了,就叫做建立,就是能詮的名句,能建立種種的道理,就是這個意思,但是現(xiàn)在施設建立主要是說能詮種種道理的名言有四種。
「唯有如來及諸菩薩,能正施設,能正建立」這四種建立誰能夠做這件事呢?唯獨佛陀有這個能力,及諸大菩薩才有這個能力;諸佛能正施設,諸菩薩能正施設、能正建立的,這可見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非余一切若天、若人、若諸沙門、若婆羅門,唯除聞已」這樣的建立不是其余的││或者是天、或者是人、若諸沙門、若婆羅門,不是這些人能辦得到的!肝ǔ勔选,如果是天,或者人、或者沙門、婆羅門他們聽佛說過這樣的建立,聽諸菩薩這樣說過的,那他們也能建立,當然那是隨佛菩薩學習而建立的,不是他們自己有這樣的智慧能建立的。我們從經(jīng)論上得到一個消息,就是在沒有佛法僧的世界能建立正法,這是佛陀所能辦到的,就是佛陀才能施設建立。這個辟支佛不容易,辟支佛多數(shù)是現(xiàn)神通教化眾生,他不能說法,就是不能施設建立,大辟支佛可以,可見這個「略有四種施設建立,唯有如來及諸菩薩能正施設」.
申二、征
何等為四?
這是第二科「征」,下面第三科是「列」。
申三、列
一者、法施設建立。二者、諦施設建立。三者、理施設建立。四者、乘施設建立。
這四種建立就是這個,這是列出來四種施設的名稱。下面第四科就解釋.分四科,第一科是「法施設建立」。
申四、釋 (分四科) 酉一、法施設建立
云何名法施設建立?謂佛所說素怛纜等十二分教,次第結集,次第安置,次第制立:是名為法施設建立。
「云何名法施設建立?」怎么叫做法施設建立呢?「謂佛所說素怛纜等十二分教,次第結集,次第安置,次第制立:是名為法施設建立」這是第一種施設建立。
「云何名法施設建立?」這句話也就是征,也就是問!钢^佛所說」以下就是解釋了。「素怛纜等」,「素怛纜」玄奘法師的翻譯叫做素怛纜,舊的翻譯就是修多羅,就是契經(jīng)。這個「等」應該說就是經(jīng)、律、論;素怛纜是經(jīng),等就是律、論!甘纸獭,這就是法施設建立。這個十二分教第一個,我們舊的翻譯叫做長行,玄奘法師的翻譯也翻個契經(jīng)?催@《瑜伽師地論》里面也有解釋,《阿毗達磨雜集論》里面也有解釋,這個契經(jīng)應該說就是總說的,這十二分教里面第一個教,佛的圣教,契經(jīng)這是總說的,其他就是別說的意思,應該這么解釋才對。這契經(jīng)里邊就是說的佛在世的時候,為眾生說法的時候,說的蘊相應語、處相應語、界相應語,就是蘊處界:五蘊,內(nèi)六處,外六處和十八界相應語,或者是諦相應語,緣起相應語,四諦十二分教,若加上大乘佛法,那就還有六波羅蜜的相應語,菩提分法的相應語,總說就是苦集滅道的相應語,聲聞乘的相應語,辟支佛乘的相應語,乃至一佛乘的相應語,這些就叫做契經(jīng),總合起來名之為契經(jīng)。
第二就是應頌,應頌舊的翻譯叫作重頌,就是把長行里邊說的再說一遍,用這個頌的形式重新地說一遍,這叫做重頌。
第三個就是授記。我們通常說授記作佛是授記,其實不止于此。佛的弟子,比丘、比丘尼他過世了,到哪兒去了呢?阿難尊者請問,或者其他人請問,佛就說:「這個人入于不生不滅了,得阿羅漢了!」說是一個比丘過世以后,魔王就來了,來看一看?匆豢,不知道他到哪兒去了,就問佛。佛說:「他入無余涅槃了!也不到東方去,也不到南方去,入于不生不滅的境界了!」或者說這個比丘生天了,就是說他的這些事情.當然也包括這個人發(fā)菩提心,或者將來什么時候成佛了,那也在內(nèi),叫作授記。
第四個是諷頌,舊的翻譯叫做孤起頌,也是應頌的形式,或者四個字一句,或者五個字、六個字、七個字、八個字、九個字一句,但是孤起頌和長行沒有關系,它是獨立地說出來一段佛法,可是也是和長行相連接的。這是從名句上的形式說的。
第五個是無問自說,就是沒有人請問,沒有說出來請法人的名字,佛就是為了正法久住,為了度化眾生宣說這個法門,叫無問自說,這是第五個。
第六個是因緣。因緣就有請法人的名字標出來了,因為他請法,而佛說這樣的法門的。佛為弟子所制定的戒律,因為某人有不如法的事情,佛就制戒了,那也叫做因緣。
譬喻,這是第七。譬喻就是這個道理不那么容易明白,佛說個譬喻使令本來的道理能夠明凈,容易明白,所以說個譬喻。
第八個是本事,就是說弟子過去生的事情,這叫做本事。本生呢,就是說佛陀過去世行菩薩道種種的事情,那叫做本生。方廣,就是專指大乘佛法說的,道理也是很深,事情也都不可思議。希法,舊的翻譯叫未曾有,就是佛和佛弟子現(xiàn)種種神通的事情叫希法。最后就是論議,論議就是佛的弟子聽佛說法的時候,提出了種種的問題和佛論議,這一部份。加起來就是十二分教,就是佛說的圣教里面分成這十二個部份,叫做十二分教,舊的翻譯叫作十二部,新的翻譯叫十二分教。
「次第結集,次第安置,次第制立:是名為法施設建立」下面解釋施設建立!复蔚诮Y集」,結這個字是和合的意思,結者,合也;和合地把這件事做成了,和合集成,是這樣意思。佛滅度以后,大迦葉尊者對于佛教的供獻就是這一件事,他招集了五百位阿羅漢,就是阿難尊者也在內(nèi),在王舍城,靈鷲山有個七葉窟,在那里結集,大家和合起來。怎么樣叫做結集呢?就是由結集者,假設是阿難尊者吧,他就把佛說的經(jīng),佛在什么地方說這部經(jīng)念一遍,當然都是背誦的,沒有本子,只好背誦起來。那么其他的大阿羅漢聽見了,聽見了以后,大家一致地承認這是佛說的,就叫做結集。
「次第安置」,「次第安置」在結集這件事上,比如說這是蘊相應語,這是處相應語,這是界相應語,這是諦相應語,這是緣起相應語,各式各樣的。但是忽然間又有一個阿羅漢,他說在某處,我聽佛說,他又是念出來。念出來的時候,這是屬于蘊相應語,那么就把它安置在蘊相應語那一類里邊,叫做安置。又有一個阿羅漢又說出來一部經(jīng),大家認為這是佛說的,那么安置在什么地方?安置在界相應語那里,安置在諦相應語,安置在四念處相應語,安置在八正道相應語,就是一類一類把它安置在那里,在結集的過程里邊有這樣的事情。
窺基大師在解釋這一段文的時候,說次第結集是屬于經(jīng)││修多羅,次第安置是屬于阿毗達磨,屬于論.次第制立就是毗奈耶,屬于毗奈耶的叫做制立,這樣解釋。這樣解釋就是經(jīng)、律、論,用這三個名句分為經(jīng)、律、論這三個部份,是名為法施設建立,就指這個說的,就是名句的經(jīng)、律、論。當然這是按照結集經(jīng)的時候這么樣講。但是這上面說佛能施設建立,菩薩也能這樣施設建立,那樣這個次第結集,次第安置,次第制立就不必按照結集經(jīng)的那個情形解釋,就是經(jīng)、律、論里邊,經(jīng)也有結集、安置、制立,律、論都可以這么講。
《披尋記》一五三八頁:(原:一五四○頁)
「次第結集等者:名句文身無倒安立,是名次第結集。」次第這個詞怎么解釋?《披尋記》的作者說是不顛倒就叫做次第。次第結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名句文身無倒安立,要表達這樣的道理,用這樣的文句就合適了,那就叫做次第結集。如果用這個文句表達這個道理表達得不正確,那就不次第了,這是一個意思。
「聞思修慧無倒成就,是名次第安置。」這就是修行的事情了。「聞思修慧無倒成就」,你學習佛法能夠很正確地學習得有成就,由聞所成慧進一步有思所成慧,思所成慧以后,又有修所成慧的成就,這叫做次第安置。
「戒定慧學無倒依止,是名次第制立。」這個戒和定和慧這三無漏學,就是你能夠沒有錯誤地依止,依止佛說的戒去學習,依止佛說的定去學習,依止佛說的慧去學習,你不是聽一個人講話,我學習戒定慧,那是另一回事。現(xiàn)在聽佛說的戒定慧去學習,那就是無倒依止。依止佛說的戒定慧而去學習戒定慧呢,那就是無倒依止,是名次第的制立。這《披尋記》的作者這樣解釋這一段文當然也是很好。
酉二、諦施設建立 (分四科) 戌一、征
云何名諦施設建立?
這是第二科,分四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諦施設建立呢?這是問,下面第二科是標。
戌二、標
謂無量種。
這諦施設建立是太多了,是很多很多的。下面是列,第三科是「列」,列出來這十科,第一科是「一諦」。
戌三、列 (分十科) 亥一、一諦
或立一諦。謂不虛妄義,唯有一諦,無第二故。
諦施設建立,這個諦是一種依止佛說的素怛纜而去學習有了成就的境界,連佛也在內(nèi)。佛經(jīng)過三大阿僧袛劫的修行,最后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那清凈智慧的境界就叫做「不虛妄義」,不是假的,「謂不虛妄義」。這個不虛妄義只有一個境界是真實的,「無第二故」,離開了這一諦之外,沒有第二個,只有這么一個真實義。
《披尋記》一五三八頁:(原:一五四○頁)
「或立一諦等者:此說非安立諦應知!惯@上面說不虛妄義指什么說的呢?就是非安立諦,不是名言所表達的,不是安立的名言所表達的道理,那怎么樣才成就這件事呢?就是你要用功修行,還是要依據(jù)名言,依據(jù)安立諦的佛法去修學,成功了,最后你得到一個清凈圓滿的無分別的智慧,那個智慧所緣的境界就是不虛妄義。這個不虛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成就了這個不虛妄的境界以后,他永久也不會有變化,那個安樂,那個吉祥的境界永久是那樣子,能保持不變,所以叫做不虛妄。
若是你成就了這個境界,比如說是這個人得了四禪,得了四空定,那個境界也超過欲界的境界,你得到了色界四禪,你成就了無色界四空定,那個清凈殊勝的定是超過欲界榮華富貴的,你成就了以后也感覺到很滿意,也可能有歡喜心的,但是有時間性。有一大劫,有一萬六千年,或者是兩大劫,或者是八萬劫就破壞了,那就是它不能夠保持不變,那就表示它不真實,那是虛妄的。現(xiàn)在你若是得圣道了,你若得阿羅漢了,你若得無生法忍,得十地菩薩,到佛的境界的時候,你所證悟的那個不虛妄義永久不變,所以就是不虛妄,不是虛妄的。這個不虛妄是真實的意思,那個真諦的就是這個意思,不虛妄的意思,永久地安樂自在,不會中間又沒有了,無常了,沒有這回事。
我們世間上的人,我們沒有學習佛法的人,學習世間上的書,那些事情都是無常的!你就是成就了,你做了國務總理也好,你當了皇帝也好,都是有時間性,F(xiàn)在是民主,有四年,或者是五年、或者六年、或者八年,到時候就結束了。古代的時候沒有這個時間,時間是不決定的;雖然說不決定,總而言之是無常的,終究有一天結束了,所以都不是永久地令你安樂自在。若是你學習佛法,你初開始就是要放下世間上的事情,你能夠努力地學習戒定慧成功了。成功了就是永久地安樂自在,所以是不虛妄,不虛妄是這樣意思!金剛經(jīng)》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虛妄怎么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也是不虛妄義。你若是成功了以后,永久也不會再失敗的。
在家居士不說,我們出家人要如理作意,常常這樣思惟呢,你能發(fā)道心,這件事值得,值得這樣努力。你若不這樣思惟,那不一定,有時候辛苦了就不愿意做,我告假,我要走了!我要休息。你若是常常這樣思惟:這件事辛苦我也愿意做,因為什么?將來成功了以后,永久地清凈自在,不可破壞,所以叫做「謂不虛妄義,唯有一諦,無第二故」。「此說非安立諦應知」,這個非安立諦是要成就那無分別智,那是離名言的境界,不是人說話,說話是名言安立,名言安立不是真實的,那是假的,但是佛所安立的,雖然是假的,還能引導你從這虛妄的境界進趣不虛妄的境界去,還是有意義的,所以《金剛經(jīng)》說「非實非虛」。這個「非實非虛」是什么意思?那個「非實」就是言說安立的,不是真實的,但是你若依據(jù)佛的法語去學習,你會有成就,所以是「非虛」,不虛妄。所以是叫做「非安立諦應知」。
「謂諸法真如,名不虛妄義故。」這個不虛妄義究竟指什么說的?就是指諸法真如說的。這個真是贊嘆這個如的,說那個如是不虛妄的,是真實的,它不欺騙你,最初說你若成就了,是永久地安樂自在,言說安立告訴你,等到你成功了的時候也是這樣子,所以是沒有欺騙你,沒有欺誑性。世間上的事情,說榮華富貴怎么好,令你怎么快樂,那話都是欺騙你的,不是真實的。因為你成就了以后,你會皺眉頭的,所以是「謂諸法真如」,叫做不虛妄義。
「諸法真如」,我們說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歸依法就是指這個真如說的,就是不虛妄義,是我們的歸依處。說在家居士來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你出家人不歸依佛、不歸依法、不歸依僧?也是歸依的,但「法」是我們一切佛教徒所歸趣的地方,都要到這里來。若有人問:你們出家人是干什么的?你怎么講?你就說:「我們是歸依法的!」你這么回答,這句話就是很恰當?shù)模@歸依法是這個意思。這歸依法這句話還不是容易講的。什么叫做歸依佛?什么叫做歸依法?什么叫做歸依僧?不大容易講的,現(xiàn)在從這個文看就是:法是不虛妄義,它沒有欺騙性,所以我愿意到那里去,我就是做這個工作的,是這個意思呀!你做這個工作的時候,你就是要有愿,然后有行才行的。如果說是我們也不學習經(jīng)論,你知道這件事。繉W習經(jīng)論都還不大容易懂,不大容易明白這件事,何況我們懈怠,我們放逸,更是不可能了!所以「謂諸法真如,名不虛妄義」,這是第一科,下面第二科。
亥二、二諦
或立二諦。一、世俗諦。二、勝義諦。
我們從經(jīng)論上常常地要提到這件事,比如說《金剛經(jīng)》我們剛才念那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就是世俗諦,「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那就是第一義諦了。什么叫做世俗諦?什么叫做勝義諦?也還不是那么容易分別。我們?nèi)羰菍W習《瑜伽師地論》,從唯識的立場,什么叫做世俗諦?世俗諦就是名言安立的,用言語文字,用文字、用言說表達什么道理,說這是真如,這是涅槃,這都是世俗諦。言說就是內(nèi)心的尋思,你心里面不思想,你不能說話;所以說你講話了,就表示你內(nèi)心里面尋思了,尋思一定是有名言了,「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它們是一回事。用名,用想,用說所表達的完全都是世俗諦,唯識上這個安立非常的深,用語言文字,用內(nèi)心的思惟分別所安立的通通都是世俗諦。
那么離名言相的時候,是怎么樣離名言相?我們凡夫是不能離名言相的,你若修學圣道,修學四尋思、四如實智,修學止觀的時候,長時期地這么修行,成就了無分別智,這時候才能離名言。成就了無分別智的時候,那無分別智所行的境界,無分別智就是勝義智,勝智。這個勝智有兩個勝,一個是圣人的圣,叫圣智;一個是殊勝的勝,這兩個智都在內(nèi)。是勝義智所行義故,那就是勝義諦,這里面是由止觀為方便而能成就的,不是說我們只是把內(nèi)心的分別都停下來,那就是得了無分別智,不是這個意思。如果你不修學止觀,不學習經(jīng)論,只是把內(nèi)心停下來,你也不容易做到。做到了,你和無想定有何分別?
我們不修止觀的人,若我們出家人,不學習經(jīng)論,就不可能會修學止觀,不知道怎么修學止觀,但是他也常常靜坐,他聽人說:「心里不要分別」,你還是不容易做到的!那個無想定是在第四禪才能做到,已經(jīng)成就色界第四靜慮,在那個地方修無想定,當然這是外道,因為他的善知識告訴他:「你心里無分別就可以得涅槃了」,成就了就是無想定,但是佛法說這是邪知邪見。若是你沒得第四靜慮,初禪也沒得到,連未到地定也沒得到;你可能頂多就是欲界定,若你說:「我心里面無分別」,這樣你能夠得涅槃?你無想定你都不能成就的,因為你不夠力,力量不夠,你就不能夠成就這勝義諦。
因為這種情形,你不學習經(jīng)論,什么叫做世俗諦你也不懂啊!說是從經(jīng)論上學習,你才能夠知道怎么樣修行,加上自己用功修行、加上不斷地學習,你才能得正見,不然你正見都得不到!這正見有世間正見,有出世間正見,世間正見都得不到。〕鍪篱g的正見更是得不到了!所以現(xiàn)在說是世俗諦,就是內(nèi)心的分別,假借種種的名言所說的一切,完全都是世俗諦。勝義諦是離一切名言相,成就了無分別智所見的真如,那叫做勝義諦。
亥三、三諦
或立三諦。一、相諦。二、語諦。三、用諦。
此立三諦。
《披尋記》一五三八頁:(原:一五四○頁):
「或立三諦等者:大乘五事中,相、即相諦!勾蟪宋迨戮褪窍、名、分別、正智、如如,這是五事。五種事里邊那個相,一切法,每一法都有它的相,比如說我們的色受想行識這個識,識以何為相?識以了別為相。說是色法,一切地水火風色法,色法以什么為相?以變礙為相,就是每一法都有它的相貌,那個相就是這里說的相諦,這個意思。
「名、即語諦。」五法里面那個名,名是什么?就是名字,每一法都有它的名字,那就叫做語諦,語諦就是要有名,你才會說話,如果沒有名,你不會說話的;所以「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你心里面會思想,你會說話就是因為有名的關系,所以語諦就是指那個名說的。
三是用諦。用是什么呢?「分別、正智,即此用諦。」我們沒得圣道的人,我們沒有那個智,但是有分別,有妄想分別,這妄想分別就是用,你做什么事情,心里都要準備,先要想,然后才能做出種種事情來,所以分別心就是作用。這個正智呢,就是佛教徒能夠從聞思修得無生法忍,他得到了清凈的智慧,這不是凡夫境界了!這個正智也是用。佛菩薩這些圣者為眾生說法都是靠他的智慧,他不是用凡夫的虛妄分別心為眾生說法的,都是用智慧說,就是這智慧有廣大的作用。這「分別、正智,即此用諦」。
相諦和語諦也可以合起來說,名言就是語諦,名言所表示的就是相諦,依據(jù)種種相而安立種種的名言。我們凡夫就是兩件事;一個相,一個名,我們凡夫就是在這里活動。我們?nèi)魶]遇見佛法的時候,我們就是種種虛妄分別,流轉(zhuǎn)生死,若遇見佛法以后,就有正智的作用,有了正智就成功了。
亥四、四諦
或立四諦。一、苦諦。二、集諦。三、滅諦。四、道諦。
前面是一諦、二諦、三諦,現(xiàn)在是四個諦。四個諦是什么呢?一是苦諦,二是集諦,三是滅諦,四是道諦;就是這四諦。
苦諦就是我們感覺到很苦惱,苦惱就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取蘊苦。我們能承認老病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是苦,說五取蘊是苦,我們不知道;其他的事情不論,單獨論色受想行識的時候:說我們也不老、也不病,這時候你身體感覺什么?什么也不知道;不知道這是苦!佛法中的五取蘊苦就是在色受想行識里邊,有很多的煩惱種子、罪業(yè)種子、很多果報的苦惱種子在這里,它一發(fā)動出來,你就受果報,這就是苦?喱F(xiàn)行的時候,也就是心的分別?嗝靼滓稽c說就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就是苦諦。
在唯識里又說出一句話:「阿賴耶識是果報主!股芟胄凶R是我們的果報,果報主究竟指誰?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誰?是你第六識的微細的部份,它就是阿賴耶識;不是另外有什么阿賴耶識。就是第六識現(xiàn)在的明了心微細的部份,它就是阿賴耶識、它就是苦諦,苦里面主要就是它,以它為主。但是實際上,若是常常修止觀的時候,你會有更深刻的認識,什么叫做苦?就是你的分別而已啊。你能無分別就沒有苦。
譬如說《阿含經(jīng)》提到:前五識和苦惱境界接觸的時候,一剎那間你也有點苦受;第二剎那以后,苦惱的境界沒過去,你繼續(xù)苦;所以有身受、心受分這兩部份。身受的苦,阿羅漢也是有;就是苦惱的境界的時候,阿羅漢一剎那間他也有苦受,但是第二剎那的時候,他可能就不苦了,心受沒有。心受為什么沒有呢?阿羅漢他得阿羅漢道了,或者是在未到地定得阿羅漢、或者是在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前三種定(不是非想非非想定),得阿羅漢,他沒有入定的時候,前五識也在接觸外面的境界,那有點苦的時候,他的忍力比我們強,但是他第二剎那就可以入定,入定他可以一下子到第一義諦去、到真諦那里去,到勝義諦那個地方就沒有苦了。我空真如也就是勝義諦,那里面沒有苦!表面上他有老苦、有病苦,也可能有各式各樣的苦,天氣冷了、天氣熱了,或者托缽乞食,沒乞到食也可能;這些都是一樣的境界,但是他若入定的時候,就沒有這些事情。第一義諦沒有這回事情,所以他就不苦!
從這件事看出來什么呢?你若是不入第一義諦,你在世俗諦里面分別就有苦,若無分別到第一義諦就沒有苦了。所以說什么叫做苦?就是你心的虛妄分別就是苦。說那么我們無分別(吧),你沒有這個本事啊,你辦不到;你頂多是欲界定。打板了!「我不愿意去靜坐。」那表示什么?就是你不愿意到第一義諦那兒去。你愿意在世俗諦這里逗留,走來走去感覺很快樂,就是表示這個意思。坐禪是什么?就是到第一義諦去!是這個意思。你不修止觀怎么能到第一義諦呢?
什么叫做苦諦?就是你的虛妄分別,不是另外有個苦;說是我罵你叫你苦,不是。如果你達到這個境界,外面一切虛妄的境界都不能影響你,當然要修行成功了才可以,修行沒有成功,你辦不到這件事,但是常常靜坐會好一點,不會立刻就沖動,心里面比較寂靜一點、沉靜一點、穩(wěn)重一點,不會立刻就「為什么你罵我?」、「我要到監(jiān)學那兒告你!」都不會做這個事的。所以你若是止觀修相應一點,我們可以不需要有當執(zhí)事的人,一修止觀問題都解決了。不是說要講道理,講道理是我們平常的人去講道理,你若止觀相應一點,自然什么事也沒有!不需要講道理,自然心里面明靜而住。所以用功修行,是非常重要,什么叫做修行?修止觀是修行!說我不愿意修止觀,我就是自自在在的這樣修行,《金剛經(jīng)》照本念一遍就是修行,也是有功德!但是不行,你不能調(diào)伏煩惱,因為連聞所成慧都不具足;啊!只念一下,你沒能思惟里面的義,你聞所成慧都不具足啊。這樣子你能調(diào)伏煩惱嗎?說現(xiàn)在還是要讀《金剛經(jīng)》,讀《金剛經(jīng)》,有文就有義,有文義的時候,你就可以思惟、就可以如理作意、就可以修止觀,修止觀就能到第一義諦,到第一義諦什么問題都解決了。所以我們好好用功是非常殊勝的,雖然沒有和佛菩薩說話,我們知道佛菩薩心里歡喜,「哎呀!我這個弟子有希望了!」
這是苦諦,苦是逼迫性,我不歡喜這境界。
第二是集諦,為什么會苦?就是虛妄分別,虛妄分別就是集諦。根本沒有苦,因為你虛妄分別就集聚了苦,把苦集聚來了。
三是滅諦,什么是滅諦?就是把虛妄分別滅掉,滅掉虛妄分別就沒有苦了。滅除虛妄分別,也沒有煩惱也沒有苦。
四是道諦,道諦就是怎么樣才能滅除虛妄分別的苦呢?還是這句話:就是戒定慧;不修戒定慧,沒有辦法。出了家以后,不學習戒定慧,一天就是悠悠自在這樣,那你沒有道諦,沒有道諦也就沒有滅諦;那你就是苦諦、集諦。這是第四科,四諦;下面第五科是五諦。
亥五、五諦
或立五諦。一、因諦。二、果諦。三、智諦。四、境諦。五、勝諦。
第一個是「因諦」。
《披尋記》一五三八頁:(原:一五四○頁)
「或立五諦等者:集諦道諦,是名因諦,苦諦滅諦,是名果諦。彼能知智,是名智諦。彼所知境,是名境諦。諸圣所證及其能證,是名勝諦!
「或立五諦等者:集諦道諦,是名因諦」,集諦是苦諦的因;道諦是滅諦的因,所以集諦和道諦叫做因諦,是果之因。
「苦諦滅諦,是名果諦」,苦諦是集諦的果;滅諦是道諦的果。諦這個字,也可以說是不虛妄的意思、沒有說錯、說得是真實的。佛說:「煩惱是苦的原因」這句話說得對、說得正確,所以叫做諦;說苦真實是苦,滅諦、道諦也都是真實的,說得一點也不錯,是真實不虛的,所以稱之為諦。
「彼能知智,是名智諦」,智諦是什么呢?就是你知道這是苦、集、滅、道,這就叫做智諦;就是智慧。「彼所知境,是名境諦」,智慧所知道的境界叫做境諦;那就是苦集滅道是所知境。
「諸圣所證」,勝諦就是殊勝的境界,什么是殊勝的境界呢?諸圣所證,就是這一切圣人。一切圣人,當然主要是佛,但是這是最圓滿的圣人,初開始由凡入圣,小乘佛法就是初果須陀洹,初果須陀洹的功德還沒圓滿,但是他知道什么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的;如實的了知這個道理!「及其能證,是名勝諦」,能證就是他成就了無我的智慧,都是特別殊勝的,由初果再進一步是二果、三果、四果阿羅漢乃至辟支佛道;大乘佛法是初地、二地、三地乃至第十地,這些人都有勝諦。就是「諸圣所證,及其能證的智慧,是名勝諦!
亥六、六諦
或立六諦。一、諦諦。二、妄諦。三、應遍知諦。四、應永斷諦。五、應作證諦。六、應修習諦。
或者是安立六個諦,六個諦是什么呢?一、諦諦,二、妄諦,三、應遍知諦,四、應永斷諦,五、應作證諦,六、應修習諦,這是六個諦。
《披尋記》一五三八頁:(原:一五四○頁)
「或立六諦等者:滅道二諦是名諦諦。苦集二諦,是名妄諦?鄳橹、是名應遍知諦。集應永斷,是名應永斷諦。滅應作證,是名應作證諦。道應修習,是名應修習諦。」
「或立六諦等者:滅道二諦是名諦諦」,滅諦和道諦在四諦里面它是最真實的,諦中之諦,所以叫做諦諦;這是滅道二諦!缚嗉B,是名妄諦」,苦諦和集諦是凡夫境界,在四諦里面它是虛妄的、不真實的,我們應該舍妄證真,應該這樣做。
「苦應遍知、是名應遍知諦」,應遍知諦指什么說的呢?就是指苦諦說的。你應該隨時隨處都要知道這是苦,色受想行識都是苦;你隨時見到一個境界:看到一條蛇過去││「蛇很苦!」,但是你可知道「蛇是苦」是什么意思?自己的分別心就是蛇啊。就是歡喜,有一個如意的事情出現(xiàn),那也是蛇;你不高興,也是蛇!隨時要認識這都是苦。∮腥速潎@我,其實也是苦惱;毀辱我當然是苦,但贊嘆也是苦,你隨時要知道,「苦應遍知、是名應遍知諦」。這表示我們出家人修學圣道的時候,隨時不要有妄念,時時地保持正知,那這應正遍知,實在就是正知了。
「集應永斷,是名應永斷諦」,集就是我們的虛妄分別,虛妄分別你應該息滅它、應該永斷,永斷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們修止觀的時候,修奢摩他就能把虛妄分別停止下來,但這個不是永斷,需要修毗缽舍那,毗缽舍那的觀能永斷虛妄分別。毗缽舍那的觀為什么能永斷呢?毗缽舍那能深入第一義諦、能息滅虛妄分別的種子,你把它斷滅后就永久不會再虛妄分別了,所以說集應永斷。
但是我們?nèi)粘?a href="/remen/shenghuo.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生活的行住坐臥境界里面,你時時要知道:「我現(xiàn)在在虛妄分別」,你知道嗎?如果你不用功修止觀,虛妄分別你自己都不知道是虛妄分別;如果你常常修止觀,還要有一點相應的時候才知道:「我現(xiàn)在在虛妄分別了」。不然的話,你知道嗎?你還在那里辯論:「你錯了!我才是對的!惯在虛妄分別怎么能說對呢?我那天曾經(jīng)說過:現(xiàn)在有貪心生起來、有瞋心生起來、有各式各樣的煩惱生起來,我們有可能自己知道,「哦!我現(xiàn)在有煩惱了!沟沁@些貪瞋癡的煩惱不動的時候,你知道也是煩惱嗎?不容易!這些貪瞋癡的煩惱不動的時候,你的有所得的煩惱,我現(xiàn)在看見毒蛇來了,心里也沒有什么事;看見大蓮花的時候,心里也很平靜,你知道這時候也是煩惱嗎?這是有所得的煩惱。所以你若不修毗缽舍那,對有所得的煩惱都不容易認識,何況能斷呢?
《大日經(jīng)》是密宗的根本圣典,我去看陳健民上師的時候,他說密宗只有兩部經(jīng)是佛說的,其他都不是佛說的;不是佛說的,但是我們非常歡喜,其中一部經(jīng)就是《大日經(jīng)》。這部經(jīng)很久就聽說了,但是沒讀,我去和陳健民見面以后,心里就有個印象,回來以后就讀《大日經(jīng)》;里面說的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說得一樣,說佛法的真實義是般若波羅蜜,其他都是方便。般若波羅蜜告訴我們怎么修行?就是受持、讀誦、如理作意這么修行;初開始,止沒成就、觀也沒成就,就是要如理作意,要這樣修行。這樣修行就是:一切法是因緣所生,因緣所生是自性空、畢竟空寂的。這樣修行能破你的有所得的煩惱,如果不這樣修行,不能破這有所得的煩惱,就不能超越這虛妄境界。
打板了!我愿意去靜坐,靜坐就是修奢摩他,就算你奢摩他修成功了,你還不能超越這有所得的境界;不能超越有所得,就不能斷煩惱,還是個凡夫境界。你的意思是想要斷煩惱,結果你不能斷,不能斷的原因,就是不能修毗缽舍那的關系。修毗缽舍那能超越這些虛妄境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些虛妄的境界能超越它,到第一義諦去;不然的話你不能到,這虛妄的境界障礙你到第一義諦那兒去的?鄳橹、是名應遍知諦;集應永斷,是名應永應諦。永斷分兩種:一個是我們能認識的貪瞋癡的煩惱;還有我們不覺知的有所得的煩惱,F(xiàn)在是說你若有般若智慧,能把有所得的煩惱也斷掉。
「滅應作證,是名應作證諦!箿缇褪且磺袩o相的境界,就是無為的境界,「一切賢圣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學習無為法才能得圣道,只是學習奢摩他那還是有為法的境界,因為你不能到第一義諦,到第一義諦就是無為的境界,無為的境界就是滅,滅應作證,你應該做這件事。真實的成就無分別智才能同滅諦相應、同第一義諦相應的。「道應修習,是名應修習諦!沟乐B剛才說就是戒定慧,所有的佛教徒都有戒,然后應該修定,還應該修慧,修慧主要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初開始應該是如理作意,等奢摩他成就了,在奢摩他里面再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就到第一義諦了。修習這個智慧你才能證滅諦,所以是應修習諦。
亥七、七諦
或立七諦。一、愛味諦。二、過患諦。三、出離諦。四、法性諦。五、勝解諦。六、圣諦。七、非圣諦。
或者是安立七個諦;這是列出來七個諦的名字。
《披尋記》一五三八頁:(原:一五四○頁)
「或立七諦等者:施設諸行雜染因緣,名愛味諦。施設諸行清凈因緣,名過患諦。諸行清凈,名出離諦。如實正知彼彼法性,名法性諦。于彼觀察而生勝解,名勝解諦。已見諦者,如其法性證無乖諍,是名圣諦。世間愚夫于彼諸法覺無乖諍,名非圣諦。
「或立七諦等者:施設諸行雜染因緣,名愛味諦」施設就是名言,佛菩薩安立種種名言來告訴我們這些諸行雜染因緣,這一切有漏的有為法││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眼識耳識乃至意識,這些有為法││雜染因緣它能染污你,令你不清凈,這叫做愛味諦。有愛著心的時候,那就叫做愛味;味是執(zhí)著的意思,滋味很好令你生愛著心。
愛味,我們也容易誤會就是令我滿意的境界,我有愛著心,其實不止于此;若這件事令我煩惱,其實也是愛味,這個煩惱就是因為有所得嘛!有這個令你不如意的境界,讓你心里面忿怒,這也是愛味,那是因為有所得。若觀這個法是空,有什么可憎惡、可恨的呢?就沒有愛味的事情了!所以我們所恨的、所愛的都是愛味諦。這是雜染因緣名愛味諦。當然主要應該說是有所得,佛菩薩的慈悲的語言,告訴我們這些有漏的諸法里面令我們?nèi)疚鄣囊蚓墸褪菒畚吨B。什么叫做染污的因緣?深一層的說就是有所得;也就是虛妄分別。
「施設諸行清凈因緣,名過患諦」佛菩薩施設的、開示諸行的清凈因緣就是般若波羅蜜,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這樣子就是過患諦。過是超過的意思,超過一切過患、超過一切災患、超過一切苦惱,這樣講愛味諦是染污;出過一切災患、一切苦惱的,是清凈的因緣,清凈的因緣才能超出一切苦惱,這一定要是般若才能出過,不是積聚很多的財富就能出過苦惱,所以學習佛法很重要,學習佛法是什么?就是成就你的般若智慧,主要是這一點。你成就了般若的智慧,你自然會有戒、有定,這件事就功德圓滿了。說我有戒、有定,但是沒有般若,還不能超出有所得、還不能超出種種的苦惱,所以施設諸行清凈因緣,主要是般若,名過患諦。
「諸行清凈,名出離諦」有為法都是行,行就是動亂,這動亂的境界現(xiàn)在是清凈,什么清凈?這諸行的動亂,主要你的心動亂,其他有什么事情呢?其他都不能動亂,就是你心在動亂才動亂的;心凈國土凈,心不凈國土也不凈,F(xiàn)在是什么?在一切有為法里面,你心清凈了,心清凈就是與般若波羅蜜相應了;這時候名出離諦,就出離一切苦了。那也就是得了滅諦。
「如實正知彼彼法性,名法性諦」如實正知,當然你是經(jīng)過止觀的學習,成就了無分別的智慧的時候,那無分別的智慧是如實的證知一切法性的,不被言說法性所迷惑了,那就叫做法性諦,法性諦就是第一義諦。
「于彼觀察而生勝解,名勝解諦」勝解諦實在就是因,出離諦就是果。這就是如理作意,或者是在奢摩他里面的毗缽舍那名為勝解,就是要在所緣境上觀察它是畢竟空寂的,你逐漸地這樣學習就會生出有力量的觀一切法空的智慧,這叫勝解。觀一切法空的智慧沒有力量,就是我們現(xiàn)在從語言文字上的佛法,明白一切法是空的,但是這個智慧沒有力量,怎么沒有力量?貪心來了,這個智慧不能發(fā)生作用,瞋心來了,智慧也不能發(fā)生作用,照樣的貪瞋癡,就不是勝解。若是你常常修止觀的時候,這個智慧逐漸有力量,怎么有力量?貪心來了能消滅,就是這個智慧有力量;瞋心來了,智慧提起來,如理作意一現(xiàn)起,煩惱就沒有了,它就是有力量。若是再進一步有力量,根本就不起煩惱了;那就是圣人了。所以勝解是通于凡、通于圣的。但是這里說:于彼觀察而生勝解,名勝解諦,應該是屬于圣人的境界。
這是解釋第六圣諦。「已見諦者」,就是成就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的無漏的智慧的人,就是見諦;大乘佛法就是得無生法忍的人。「如其法性證無乖諍」,如一切因緣所生法,都是畢意空寂的,見諦的智慧和法性是相應的而沒有乖違,不相沖突,像我們在言說上明白多少佛法的時候,心里面還是有諍的,觀這一切法空,是有嘛!怎么是空呢?這就是有乖諍!但是證悟法性的人,他心里面沒有諍、沒有沖突,是相應的,「證無乖諍」;「是名圣諦」是名叫做圣諦。
「世間愚夫于彼諸法」世間不相信佛法的這些愚夫,還是在貪瞋癡上活動的這些人,于彼一切的色聲香味觸法的法;「覺無乖諍」說這是高山,大家都同意這是高山;這是大水,大家都同意這是大水;說你不要出家,我也同意;繼續(xù)的貪瞋癡,你也同意,不爭論;說有人去出家,我反對;所以凡夫的境界是很順的!赣X無乖諍,名非圣諦」是這樣意思。
亥八、八諦
或立八諦。一、行苦性諦。二、壞苦性諦。三、苦苦性諦。四、流轉(zhuǎn)諦。五、還滅諦。六雜染諦。七、清凈諦。八、正加行諦。
《披尋記》一五三九頁:
「或立八諦等者:前三可知。三苦為依,流轉(zhuǎn)三界,名流轉(zhuǎn)諦。此永滅已,畢竟出離,名還滅諦。三苦流轉(zhuǎn),名雜染諦。三苦還滅,名清凈諦。清凈方便,是名正加行諦!
「或立八諦等者:前三可知」前面的行苦性諦、壞苦性諦、苦苦性諦,這個是大家可以知道,不用解釋了。「三苦為依」就是有行苦、有壞苦、又有苦苦,只要在生死流轉(zhuǎn)的人都有這三種苦,沒有一個人能例外的「我沒有這個苦」,沒有這回事;所以叫做為依,都是生存在這個境界里面。依就是依止,就是在這里生存、住在這里;說我們住在房子,這房子就是我們的依止處,就是我們居住的地方。這三種苦是我們?nèi)粘I畹木辰,我們就在這個境界里面生存,這是為依!噶鬓D(zhuǎn)三界」就是從欲界,有時候可能有點善心會到天上去;再能修學禪定,跑到色界、無色界去,這都是無常的,到時候又從無色界、色界天回到欲界里面來;可能在人天里也可能到三惡道去了,就是這樣子流轉(zhuǎn)。「名流轉(zhuǎn)諦」流轉(zhuǎn)諦就是這樣意思。
「此永滅已,畢竟出離,名還滅諦」這就非要遇見佛法不可!遇見小乘佛法也可以,也是能成功的;遇見大乘佛法也是可以,但是有一個條件,就是要努力,懈怠是不行的。你要修學戒定慧,要努力,努力的時候斷除虛妄分別了,就出離這三苦,叫還滅諦;滅除這三種苦,到第一義諦了,就是還。
六、雜染諦怎么講?「三苦流轉(zhuǎn),名雜染諦」我不相信佛法,或是來到佛法里不肯用功,那這三種苦不能滅,繼續(xù)地惑業(yè)苦,那叫做雜染諦。「三苦還滅,名清凈諦」就是要若修學戒定慧,成就般若波羅蜜,三種苦沒有了,這叫清凈諦。「清凈方便,是名正加行諦」第八是正加行諦。正是什么意思?正就是你先從聞思修的學習,得到聞思的智慧了,這時候叫做正;也就是得了正見。得到聞思的智慧之后,你再努力地修行,就是修止觀了;叫正加行。這就是得清凈諦,滅除雜染諦的方法,也就是修四念處、修八正道、修三十七道品,然后成就這么多的功德!
亥九、九諦
或立九諦。一、無常諦。二、苦諦。三、空諦。四、無我諦。五、有愛諦。六、無有愛諦。七、彼斷方便諦。八、有余依涅槃諦。九、無余依涅槃諦。
前面的無常、苦、空、無我,這就是十六行里邊,苦諦下的四種智慧。無常就是觀察色受想行識的變動;我現(xiàn)在身體很健康,這是無常的;現(xiàn)在有病痛,也是無常的;苦惱也是無常,安樂也是無常;它是變動、靠不住的。微細的觀察,觀察色受想行識剎那剎那地生滅變化,那叫做無常諦;或者說觀察色受想行識都是自性空的,無有少法可得。
我們學習《維摩詰所說經(jīng)》的時候,觀察色受想行識就說色受想行識是自性空,也是可以;但個別的說:觀察身體生理的組織是因緣所生,因緣所生就是自性空,自性空里面色不可得,做觀的時候要這樣觀。說受也是因緣所生,它就是自性空;自性空受不可得,應該這樣觀。那也叫做無常,這樣講常無名為無常,這是唯識的意思,F(xiàn)在這個文還是做生滅,色受想行識都是剎那剎那生滅的,它不是穩(wěn)定的!尤其是我們這一念心,你要觀察它是剎那剎那生滅變化的,那這地方就有問題,有什么問題?我們學《楞嚴經(jīng)》,它主張識是常住的;那若是學《楞嚴經(jīng)》的話,觀識無常就有困難。現(xiàn)在學習《瑜伽師地論》也好、學習《大智度論》、學習《阿含經(jīng)》也好,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乃至阿賴耶識,統(tǒng)統(tǒng)都是剎那剎那生滅的,不說是「!沟摹,F(xiàn)在學習《瑜伽師地論》告訴我們色受想行識都是剎那剎那生滅變化的,你這樣觀!
我昨天遇見一個人,他說:「什么事情我不是決定相信,要我自己觀察以后,可能相信、也可能不相信!惯@話說得也有道理!但是佛教徒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你不可以自做聰明,佛法里有這個意思,就是佛菩薩的法語要尊重。前面說到不敬正法,就是要尊重佛菩薩的智慧,不可以說:「我自己要想一想,我同意了才可以。」你若這樣子,那就不行了;你要根據(jù)佛菩薩的法語去修止觀。佛菩薩說識是無常的,你若相信佛的話,就應該這么觀;觀它是剎那剎那生滅的。如果說:「你說的話我不相信,我自己想一想再說!」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們從印度的佛教來看:〈中觀〉學者和〈唯識〉學者常有爭論,爭論這事兒,我們可能不同意!阜鸱ㄊ菬o諍的,為什么要爭?」這是一個說法!若不符合我的思想,我要去觀察這個不符合的境界是對不對?不合道理我要破斥它。這個態(tài)度應該是合道理的!明白一點說,如果你不深入經(jīng)論的話,你沒有發(fā)言權,你想爭論都不能,你沒有這個智慧。∧憧梢源蜻@個筆仗嗎?我看你不能打這個筆仗的;要打筆仗還要有本錢才可以,這是一個事!按我們今天的漢文佛教,(我們不說南傳佛教),多數(shù)都是有這個問題,就是不能夠深入經(jīng)藏。雖然說我們是大乘,但是我們借古德的光明,現(xiàn)在是大乘;實在我們啊,我看連小乘都不及格,因為你不肯深入學習佛法啊!打筆仗的資格都沒有,那就是修止觀的資格也沒有。
這上面說無常,當然你要學習經(jīng)論才能觀到這無常諦,并且你要深入地學習《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對色受想行識是無常,你才能有深刻的認識!你如果不深入地學習這一部份的經(jīng)論,無常義你搞不清楚。如果你認真地學《楞嚴經(jīng)》說常住真心的話,那你學習《瑜伽師地論》、《大智度論》,你自己心情就有沖突,倒是常?是無常?就有問題!就是你要修無常觀的時候,你一定要對它有信心,如果你沒有信心,這無常觀是修不來的;所以說佛在世的時候,佛教徒有大福德,就沒有這個問題,思想清清楚楚地,因為聽佛這么說,就這么相信,和現(xiàn)在不同!現(xiàn)在誰是佛。课铱凑l也不能說,那我們究竟是相信什么?這是有問題!佛滅度以后,佛法是思想混亂,我們學習佛法難!大概唐朝、宋朝的時候,中國佛教深入經(jīng)藏的人比較多,宋以后逐漸逐漸地少了,逐漸少了根本不談這些問題、沒有這些爭論,因為沒有資格談這件事,也不需要修止觀。
第二是苦諦,觀察這一念虛妄分別心就是苦。三是空諦,空諦怎么講?空諦和下面無我諦是一樣的,但是還有點差別:即色受想行識是沒有我的,這叫做「空諦」;離開色受想行識另外也沒有我,叫做「無我諦」;這么樣講!笩o我」,我們在文字上這么樣解釋就過去,好像沒有什么味道,但是若修無我觀深入的時候,那是有味道的,就是感覺到喜悅,煩惱就會減輕。你并沒有修不凈觀、也沒有修空觀,只是修無我觀,但是漸漸地深入的時候,貪瞋癡就減少!因為我們很多的貪瞋癡是執(zhí)著我而生起的。我我所的煩惱││有時候感到我我所有什么煩惱?其實你若細心一點,很多的問題都是我我所生起的、很多的煩惱是因為執(zhí)著我生起的。
「五、有愛諦」如意的境界自己愛著,這就是有愛諦!噶、無有愛諦」愛這個無有,就叫做無有愛諦。為什么愛無有呢?因為在「有」上受了苦、吃苦頭了,就是我這個身體老了,或者是有很多病痛,或者有很多很多的苦惱,就是因為有這個身體,這時候他心里面有這個想法:「我若沒有這個身體,我就會快樂了!」所以叫做無有愛;愛這個無有。「七、彼斷方便諦」就是斷有愛、無有愛的那個方便,當然就是以佛法的戒定慧斷有愛諦,斷無有愛諦。
「八、有余依涅槃諦」這是修四念處成功了,斷除見煩惱、愛煩惱,這個時候色受想行識還在;有余的依,色受想行識叫做依,它還繼續(xù)存在叫做有余。若我們就不是有余,我們愛煩惱也在、見煩惱也在,這時候的色受想行識,不叫做有余。「九、無余依涅槃諦」,就是己經(jīng)斷除愛見煩惱的圣人,又把色受想行識滅掉,就是沒有余依了;入于無生無滅的境界,叫做無余依涅槃諦。
《披尋記》一五三九頁:
「有愛諦無有愛諦等者:求可愛生造諸福行,名有愛諦。依無有愛造諸福行或不動行,是名無有愛諦。義如《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jīng)》說。斷彼有愛及無有愛二種無明決定勝道,名彼斷方便諦。
「有愛諦無有愛諦等者:求可愛生造諸福行」這種人(就是)今天在人間有大福德、有大自在,聽說天上的人更好,為求可愛的色受想行識,做很多很多的福業(yè),主要就是要有同情他人的苦難,解除他人的苦難而做饒益他人的事情,自己沒有條件地造諸福行;若是為自己求名,那就差一點,可是也是有福的!「名有愛諦!
「依無有愛造諸福行或不動行」,就是他愛著這無有,他也會造諸福行,「我造這些福德的事,希望我將來入于無有的境界;或者是修色界、無色界的禪定。「是名無有愛諦」!噶x如《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jīng)》說」在這部經(jīng)說有愛諦、無有愛諦的事情。「斷彼有愛及無有愛二種無明決定勝道」有愛也是無明、無有愛也是無明,斷除這兩種無明的決定勝道,唯有佛法是決定勝利的;勝利以后,就是決定勝利,不會又失敗了。若是修學禪定的人,他將來還會失敗的,若是修學般若波羅蜜你是決定勝,不會再失敗的了!「名彼斷方便諦」。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六(6)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六(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