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佛教 第十一章 大乘佛教導源
第十一章 大乘佛教導源
第一節(jié) 思想之根柢、啟發(fā)與完成
大乘者,立成佛之大愿,行悲智兼濟之行,以成佛為終極者也。修菩薩行而后成佛,佛弟子無否認者。然以菩薩行為大乘,抑聲聞行為小乘,于「阿含」、「毗尼」外,別有多量之大乘經(jīng),則有「大乘非佛說」之諍焉!平心論之,以大乘經(jīng)為金口親說,非吾人所敢言,然其思想之確而當理,則無可疑者。夫釋尊修菩薩道而成佛,乃以直趨解脫教人,不令成佛!聲聞弟子之自殺者有之,自請入滅者有之,避世若浼者有之,而佛則游化人間,老而彌勤,雖波旬請滅亦不許。十力大師,悲智無倫,「佛為法根,法從佛出」,聲聞弟子曾未聞有自視齊佛者,師資之道,其有所異乎?佛成道已,經(jīng)一期之禪思,有「辛勤我所證,顯說為徒勞」之嘆。受請已,乃起而轉(zhuǎn)*輪。欲說而若有所難說者,何耶?以釋尊悲智 [P180] 之大化,律聲聞獨善之小行,則時機所限,釋尊本懷未暢,別有大道之思想,固極自然而極合理也。『法華經(jīng)』之三七日思維,為實道而施方便;『華嚴經(jīng)』之初教菩薩,次乃漸化聲聞,要皆有見于此。
大乘思想之啟發(fā),以佛德、菩薩行之闡述為有力。「見賢思齊」,求達于悲深智極之佛果,大丈夫當如是矣!吠陀有七圣,耆那教有二十三勝者,佛教則立七佛!洪L阿含』中,毗沙門歸敬三寶已,別敬釋尊,則知現(xiàn)在有多佛。以是,豎論之,近則七佛相承,遠則無量佛出;橫論之,則有十方諸佛!阜鸱鸬劳,而后古佛遺聞,他方佛說,諸佛共集,乃時時而出也!喊⒑(jīng)』唯二菩薩,即釋尊(未成佛以前)與彌勒。然佛果既多,因行之菩薩當不少。即堅拒大乘之有部,其律典亦說提婆達多,未生怨王授成佛之記;善財童子是賢劫菩薩;舍利子為眾說法,或發(fā)無上菩提心。是知菩薩道思想之確立,固事理所必然,非一二人所能虛造者也。
發(fā)大菩提心,行菩薩兼濟之行,『阿含經(jīng)』不詳。釋尊未以佛道教弟子,而 [P181] 嘗自述其往行,有所謂「本生談」者。釋尊于往昔中勤求佛法,慈濟有情,但求事有所濟;即明知無濟,亦但行自心之所安。無苦而不能忍,雖身命亦可舍,此悲智之大雄力也。為外道,為王、臣,為農(nóng)、工、商、賈,為鳥獸,事有所益于有情者,無微不至。行殺、盜、淫、妄而足以利人者,則殺之、盜、淫、妄之,此悲智之大善巧也。菩薩行與聲聞行異趣,以「本生談」最明!副旧,即釋尊本行之傳記,多有取材于印度傳說而凈化之者。其種類至伙,或遺失,或創(chuàng)新,正不必一一為佛說之舊,然釋尊嘗以之為菩薩大行之典則,則無有能否認之者。然則取法釋尊之本行而行菩薩道,佛弟子孰得而非議之!依「本生談」所說而思辨之,彌顯佛、菩薩圣德之崇高,此則已于「學派思想泛論」中言之。本佛陀之圣德,「本生談」之大行,進窺釋尊之本懷,會入生死解脫之道,所謂大乘成佛之道,已具體而微,呼之欲出矣!
第二節(jié) 大乘藏結(jié)集流布之謎
[P182]
大乘經(jīng)數(shù)多而量大,以十萬頌為部者,昔斫句迦國即有十數(shù)。如此浩如煙海之圣典,果佛說而結(jié)集者誰乎?『智論』傳一說:「文殊、彌勒等大菩薩,將阿難于鐵圍山結(jié)集大乘」。『菩薩處胎經(jīng)』說:佛滅七日,迦葉、阿難等于娑羅雙樹間,集大乘為胎化等八藏。真諦、玄奘等傳:王舍結(jié)集時,別有窟外大眾結(jié)集,其中有大乘經(jīng)。凡此諸說,悉以大乘經(jīng)為親從佛說,離四阿含等而獨立,影響仿佛,實無一可征信者。
圣典初集為九部經(jīng),以經(jīng)、律別之,則「修多羅」、「祇夜」、「伽陀」為「經(jīng)」(達磨),「本生」等為「律」(毗奈耶)!副旧、「譬喻」之攝于「毗奈耶」,如『智論』中說:「摩偷羅國毗尼,含阿波陀那(譬喻)、本生,有八十部。罽賓國毗尼,除卻本生、阿波陀那,但取要用作十部」!涅槃經(jīng)』亦說:「如戒律中所說譬喻,是名阿波陀那」!因緣」與律有關(guān),則盡人所知!副臼隆埂ⅰ肝丛小、「方廣」,例此應亦「毗奈耶」攝也。
迨迦王之世,大眾、分別說系,于四阿含外立「雜部」,次即擴張為「雜藏 [P183] 」。蓋以「本生」等為主,博采遺聞故事以組成之!鸽s藏」之成立,開三藏外大乘經(jīng)之始矣。如釋尊一代之化跡(兼「本生」),「摩訶僧祇師名為大事;薩婆多師名此經(jīng)為大莊嚴,迦葉維師名為佛往因緣;曇無德師名為釋迦牟尼佛本行;尼沙塞師名為毗尼藏根本」;夭(尼沙塞)名為「毗尼藏根本」,足為源出毗尼之證。今存梵本『大事』,屬大眾系說出世部,明戒律,有「菩薩十地」之文,與『般若經(jīng)』之十地近。大乘經(jīng)之淵源,不難想見之矣。然大乘,不止釋尊之化跡本行已也。以釋尊之身教、言教為經(jīng),「經(jīng)」、「律」之深見要行為緯,博采異聞,融攝世學,而別為更張組織之,迥非「雜藏」之舊,乃離「雜藏」而別立,成「菩薩藏」。其經(jīng)過,可于『增一經(jīng)、論』見之。經(jīng)曰:「方等大乘義玄邃,及諸契經(jīng)為雜藏」。是大乘猶為「雜藏」之一分。論釋則謂「佛在世時,阿阇世王問佛菩薩行事,如來為說法,佛在世時,已名大士藏。阿難所撰(集)者,即今四藏,合而言之為五藏」,則「菩薩藏」已離「雜藏」而別立矣。法藏部立「明咒藏」,不見于『四分律』,此應初即少有,后更廣集成之。于「毗 [P184] 尼」(兼經(jīng))衍出「雜藏」,「雜藏」衍出「菩薩藏」,次出「明咒藏」,亦僅就其成立而概言之,詳則不可知也。
大乘藏數(shù)多而量大,非一人一時出。其初為纂集,離「雜藏」而獨立者,時則佛元四世紀以降,時時而出;人則大眾及大陸分別說系之學者為之。佛典重口授傳誦,即記錄以后,猶遺風不盡,演變實多。大乘經(jīng)之自傳說而為定型(中多演變),經(jīng)一人、一地、一派、一系之傳誦流布,漸為人所熟知,終乃見于典籍,實經(jīng)悠久之歲月而來。義本佛說,而不可于文句求之;編集自有其人,而古哲不欲以名聞。佛法「依法不依人」,求不違法相,不違釋尊之精神可也,必欲證實其結(jié)集者,既不能亦無當也。
大乘經(jīng)之傳布人間,古多傳說。漢傳龍樹入龍宮,得『華嚴經(jīng)』。藏傳大乘經(jīng)皆天龍等所守護,如『般若經(jīng)』即龍樹于龍宮得之。秘密者傳:龍樹入南天鐵塔,從金剛薩埵面授『大日經(jīng)』。以是,或疑大乘經(jīng)為龍樹所集出。不知印人薄于史地觀念,于經(jīng)典之不知所自來者,輒歸諸時眾所崇信之天神、哲人。當聲聞 [P185] 教遺聞之集出,多歸于釋尊及門之弟子,如多聞部之大迦旃延,說假部之祀皮衣,法藏部之目犍連,律之優(yōu)波離等。大乘教法之出,去佛且四世紀,為人注目則更后。以傳說天、龍等長壽,金剛力士(夜叉)護法,乃于大乘經(jīng)之傳出,想象為天、龍所守護,龍樹等所傳。入龍宮,開鐵塔,或者擬于燉煌石室遺物之發(fā)現(xiàn),是誤以象喻為事實也。入龍宮見龍王,開鐵塔見金剛薩埵而傳出,乃象喻觀心悟入法性,而后弘通此法耳。經(jīng)既不自龍宮、鐵塔來,人亦非龍樹也。即以『般若經(jīng)』而論,龍樹之『般若釋論』,廣引古人之舊說,又以經(jīng)文缺十八界為誦者忘失。龍樹所依之經(jīng)本,顯非初出或自作,但以龍樹起而大乘興,于『般若』、『華嚴』特多宗重,昔之潛行者,今則離小乘而獨步,后學乃歸諸龍樹耳(1)。
大乘經(jīng)之流布有先后,此與編集時節(jié),思潮之演變有關(guān),不可不深切思之。大乘經(jīng)中每自述其傳布人間之時代,或佛后四百年、或五百年不等,據(jù)此可推知出世之年;然印人于佛元傳說無定,故可參考而不可偏執(zhí)也。又經(jīng)中嘗引述余經(jīng),如『無量義經(jīng)』敘及『般若』、『華嚴』;『法華經(jīng)』又敘及『無量義』;『 [P186] 大般涅槃經(jīng)』則論及『華嚴』、『般若』、『法華』;『楞伽經(jīng)』敘及『大云』、『涅槃』、『勝鬘』、『央掘魔』;『密嚴經(jīng)』則又敘及『華嚴』、『楞伽』。諸如此類,皆可見其次第之跡。惟『華嚴』、『般若』等大部,非一時所出,則又不可不知也。大乘經(jīng)中每懸記后代之論師,如『摩訶摩耶經(jīng)』之馬鳴、龍樹、『楞伽經(jīng)』之龍樹,『文殊大教王經(jīng)』之龍樹、無著等,皆足以推知該經(jīng)出世之時節(jié)。即印度王、臣、學者之名,亦可資以為證。
其尤為重要者,則依圣典之判教,得知經(jīng)典傳布之先后,且能藉以見思想演進之跡。如「阿含」、「毗奈耶」中,無有以說教之先后而判教理之淺深者。此即初期佛教之圣典,小行大隱,有三乘之名而以聲聞乘為中心。迨大乘經(jīng)出,或含小明大,或折小明大,或簡小明大。法既有大乘、小乘二者之別,說教亦有先后,如『般若』、『思益』之「見第二*輪轉(zhuǎn)」等。此即中期佛教之經(jīng),大、小并存,有三乘之名而以菩薩乘為主。繼此而起者,雖或待小明大,于大中更事分別而為三教:如『法華』之初令除糞,次教理家(指『般若經(jīng)』等),后則付業(yè) [P187] !和恿_尼自在王經(jīng)』,『金光明經(jīng)』,『千缽經(jīng)』,并判先說有,次說空,后說真常(中)之三教!豪砣そ(jīng)』舉「三藏」、「般若」、「陀羅尼」。凡此三教,約理而論,初說事有,次明性空,后顯真常。約被機而論,初則聲聞,次則不廢聲聞而明大乘,后則一切有情成佛之一乘。此即后期佛教之經(jīng),判三教,無小不大,以佛果乘為中心。此外復有旁流,如『解深密經(jīng)』立有、空、中三教,寄圓成實之真常于依他有中明之。初為小,次為大,后為三乘。若知大乘導源于大眾、分別說系,『解深密經(jīng)』乃瑜伽學者所出,淵源說一切有系而進達大乘者,則其事易明。雖孤軍突起,直往無前,而終于助成時代佛教之真常而已。別有『大乘妙智經(jīng)』,初說心境俱有,次明境空心有,后辨心境皆空;此則佛元九世紀,中觀宗復興,起與唯識宗共諍之跡也!荷蠲堋慌c『妙智』相反,而皆為后期佛教之一端。能參詳上述四義,旁助于印度之論典,中國之譯經(jīng)史,判教說,則于教理思想之演進,猶將洞然明白,豈僅大乘經(jīng)傳布之先后而已(2)! [P188]
圖片
┌──────┐
‧‥‥‧│佛教創(chuàng)始│佛世
────:事有:└──────┘
初期佛教:無常:┌──────┐
────:小乘:│大乘者初分│佛元
‧‥‥‧└──────┘
┌──────┐
│分別說者興│一00─
└──────┘
┌──────┐
│一切有者盛│二00─
└──────┘
┌──────┐
│發(fā)智者病有│四00─
‧‥‥‧└──────┘
────:緣有:┌──────┐
中期佛教:性空:│本性空者大成│四五0─
────:大乘:└──────┘
‧‥‥‧┌──────┐
│方廣者執(zhí)空│五五0─
└──────┘
┌──────┐
│瑜伽者入大│七00─
└──────┘
┌──────┐
│中觀者重光│七五0─
└──────┘
‧‥‥‧┌──────┐
────:妙有:│真常者綜合│八00─
后期佛教:真常:└──────┘
────:一乘:┌──────┐
‧‥‥‧│佛教衰滅│一一00─
└──────┘
[P189]
第三節(jié) 菩薩之偉大
『增一阿含經(jīng)序』,以解空寂理,行六度之行為菩薩乘,可謂要言不煩,直中肯綮。夫悲事非大行不成,解脫非解空不成;智見空,悲入有,如鳥之有兩翼,乃能有所至。菩薩道雖深廣無倫,『般若經(jīng)』以三句釋之,罄無不盡。一、「一切智智相應作意」者:一切智智即無上菩提,即以佛智為中心而攝一切佛德。學者于生死中創(chuàng)發(fā)大心,期圓成此崇高究竟之佛德。虛空可盡,此希圣成佛之大志不移,能發(fā)此菩提心者,即名菩提薩埵(菩薩)。薩埵即有情,強毅而不拔,熱誠而奔放,凡人以此趨生死者,今則以此求菩提。此大菩提愿,乃成佛之因種也。聲聞志求解脫,以出離心為因,與菩薩異。二、「大悲為上首」者:悲以拔苦為義。世間即苦,知之切者痛之深,人莫不能離苦而莫知之也。背解脫,趣生死,吾不濟拔誰濟之?以有情之苦樂為苦樂,如母之子憂而憂,子樂而樂,故曰「為眾生病」;「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悲心徹骨髓而莫能自已,唯悲所之 [P190] !钙兴_但從大悲生」,悲心(情)動而后求佛果(意志),非為成佛而生大悲也。菩薩憫苦,與聲聞厭苦異。三、「無所得為方便而行」者:世間即緣起,緣起無自性;無自性而愚夫執(zhí)以為實,故于無生死中成生死,無苦痛中有苦痛。陷身網(wǎng)罟,觸處荊榛,自苦不能離,他苦不能拔也。達一切法之本空,無我無我所,外不拘于物,內(nèi)不蔽于我,以無所得為方便,乃能忘我以為眾,行六度大行,以成就有情,嚴凈國土也。聲聞道以無常為門:無常故苦,苦故無我,厭心切者,無我智生而離欲。于禪思中,達空寂理,得現(xiàn)法樂;視世間如怨毒,雖苦海之陷溺方深,曾不能起其同情之感,惟直入于無余。菩薩道從性空門入:解一切法無自性,如幻、如化;無常如幻,苦亦如幻。即如幻生死而寂滅,固大佳,其如苦海之有情,淪溺而未脫苦何?厭心薄而空見生,乃能動無緣之悲,發(fā)菩提之愿。菩薩得空之巧用,乃能行六度之行。成就有情,則令于佛法厚植善根,生正見,成正行。嚴凈國土,則以三心行六度,攝一切同愿、同行之有情,共化世間為凈土。成就世間善根者,和樂善生,得現(xiàn)生、未來之樂。成就解脫善根者,即事 [P191] 和而證一滅。此中期大乘者之說,后期真常論者則不然。體悟離戲論之心性,達真常本爾為菩薩之本因,曰「菩提心為因」。悟自他不二,起同體之悲,曰「大悲為根本」。大用無方,應機巧化,無事而非方便,而方便無不至究竟,曰「方便為究竟」。若以中期大乘而姑為融攝之,則以圣者之方便道,擬彼凡庸也。
即上諸端,菩薩心行之特色可見。然中道難能,賢者過之而愚者不及。立志于圓成佛果,人莫不有成佛之可能。然佛德彌高,彌感成佛之不易;佛德難思,幸佛力之無所不能,于是以成佛之大愿,愿佛之助我以成佛,狷者失之怯;蛭以赋煞,我能成佛,我心能成佛,達于我心即是佛,狂者失之慢;蛭壹词欠,愿佛予我以助力,而我身實現(xiàn)成佛,極左者右,極右者左,交流雜錯者失之誕。菩薩本悲心以行悲事,當矣!然不解無性緣起之離愛染,乃濫世俗之仁愛為慈悲,善行拘于人間,非即人成佛之道也;虿唤鉄o性緣起之秩然有次,褊急而求躐等,乃精勤禪定,求神通。不解無性緣起之和樂善生,有悲心而無方便,不能即此時、此土以成熟有情,嚴凈國土,而唯能責之于未來、他方。以無所得為方便 [P192] 者,或有住性空之解,謂六度已行;縱染惡之狂行,謂方便解脫,則又比比然也。欲求大乘真精神者,舍中期大乘而誰歟!
圖片
┌─菩提心為因‥‥‥‥‥‥‥‥(證菩提果)‥‥‥‥‥‥‥‥‧
┌───┴─────┐:
│菩薩道以大悲為上首│‥‥‥‥‥‥‥‥(成大悲行)‥‥‧‥‥‧:
└───┬─────┘:::
│┌攝六和眾‥‥‥‥‥‥‥‥‥‥‧::
││┌布施以攝眾─┐::
│依三心而行─┤│持戒以和眾─┼利他‥‥‧‥‥‧
│││忍辱以安眾─┤:
│└行六度行─┤┌──┘:
││精進以成行─┐:
││禪定以攝心─┼己利‥‥‥‥‥‧
│└般若以入理─‧‥‥‧
│:
└─無所得為方便‥‥‥‥‥‥(住性空見)‥‥‥‧
[P193]
第四節(jié) 大乘初興
大乘淵源于佛世。王舍結(jié)集之阿難,毗舍離結(jié)集之阿夷多,波咤利弗結(jié)集時之摩訶提婆,迦濕彌羅結(jié)集之脅尊者、世友、馬鳴。凡此諸德,雖學派不同,而其向律重根本,法主兼濟之大乘演進則一。佛世有彌勒其人,與友人偕來見佛,獨發(fā)大菩提心,釋尊記其未來作佛。時無獨立之菩薩僧,彌勒發(fā)心受戒己,形同聲聞比丘,「于聲聞會中坐」,但以「不斷煩惱,不修禪定」為異。其在家菩薩,以后世所傳而推之,如毗舍離城寶積、維摩詰等五百人,王舍城賢護等十六人。文殊、善財,似亦實有其人,惜其詳不可知。于中應深切注意者,即初期流行之大乘經(jīng),舍利弗等聲聞弟子,雖猶參預其間,而實以教化在家菩薩為中心;直趣解脫之聲聞,常見詰于在家之信眾,被視為「負佛債者」。大乘思想之闡發(fā),出家僧中,以大眾及分別說者之功績?yōu)槎?然不久即思想彌漫于全印,為各派先覺者之所尊重。在家信眾,不可磨滅之功績尤多。佛教普及于大眾,直趣解脫之 [P194] 甚深道,難為在家學者所愜意,而大乘思想日興,此于初期大乘經(jīng)之以在家菩薩為化機,甚或語侵聲聞,即可想見其故。住持佛教者,仍為出家之比丘;而其中先覺者,尊重大乘為善巧方便,深入廣化,屬諸在家菩薩,而承認聲聞能達究竟之解脫。隱大于小,小不障大,相資相助而大乘日興。大乘教,雖大眾者開其先道,然不久為各派先覺者所公認,故初期之大乘經(jīng),已非純?yōu)槟骋粚W系所集出,此不難考其思想而知之。大抵大眾系之特色為圓融賅攝,分別說系為取精用宏,說一切有系為辨析精嚴。初期之大乘經(jīng),以前二系為多。圓攝則及于世學,取精則出入諸部而理長為宗。至若辨析精嚴之大乘,以后期者為多。佛教界經(jīng)三百年之競辨,思想漸分流為三大系,各派之短長、得失,以辯難而日明。當急求出世之聲聞乘,不足以應付時機,而婆羅門再起,安達羅及希臘、月支文化激蕩之秋,大乘學者取學派思想而取舍貫攝之,以求新適應,大乘經(jīng)乃時時而出也。大乘學之于各派思想,雖不無出入抑揚,然大體為論,則學派思想之大綜合也。
佛滅百年,佛弟子分東西二系:東以毗舍離,西以波咤利弗、摩偷羅為中心 [P195] 。迦王時,東系漸東南移其重心于央崛多羅,舊傳其兼弘『般若』等大經(jīng)。創(chuàng)多聞部之祀皮衣,亦宏法于此。西系之東與大眾相呼應者,以波咤利弗為中心,成分別說系。流出之化地、法藏,并有大乘義;法藏則西化于阿盤提者。西系之西行者,則西北達于健陀羅及迦濕彌羅。大眾系之大天,南化于摩酰沙漫陀羅,流出安達羅學派。據(jù)西藏所傳,彼等有『般若』及余大乘經(jīng),而經(jīng)文以印度之俗語記之。又如說假部主之南化摩訶刺陀,并后世大乘盛行之地也。迨中印排佛,分別說系多南行避之。四世紀,隨安達羅王朝而中印佛教興;經(jīng)謂時彌勒下閻浮提,助佛教復興云云,其與大乘之關(guān)系,蓋可想見。說一切有系中,如譬喻尊者,于二、三世紀頃,創(chuàng)經(jīng)量部于健陀羅,其后移居于竭盤陀,地當帕米爾高原之東境。察后世大乘佛教發(fā)達之區(qū),如健陀羅,北上而烏仗那,入帕米爾而抵竭盤陀;東入今之新疆,如斫句迦、于闐,并為大乘之化區(qū)。譬喻者,實西北大乘之遠緣;入竭盤陀,則又大乘東來之漸也。迦膩色迦王時(佛元六世紀上半),『般若經(jīng)』已至北印,已有多量大乘經(jīng)之成立無疑。考脅尊者之學風,好直要而厭繁 [P196] 瑣,于法門推衍,輒以「理不應責,無明者愚,盲者墮坑」答之,與『發(fā)智』學者之精神相去何遠!彼解「方廣經(jīng)」云:「此中般若,說名方廣,事用大故」。其為說一切有中之大乘學者,與馬鳴同。脅尊者嘗南游中印,見佛教為外道所抑,未能暢行,乃論議以折外道。馬鳴、世友之具有大乘傾向,為傳記所公認。然則龍樹未興,大乘之勢,已彌漫全印矣。就此時、地之分布而觀之,大乘教之根源地,不容責之于一隅。若以經(jīng)中暗示者而解說之,則『般若經(jīng)』(一分)可謂淵源于東方:如常啼菩薩求法之東行;大眾見東方不動佛之國土;『般若』自東方而轉(zhuǎn)自南方,南方漸至北方,后五百年而大盛!喝A嚴』、『大集』,并南印大眾學者集出之;善財求法之南行,其確證也。余若『大悲經(jīng)』、『阿彌陀經(jīng)』,明西方極樂,當為西方學者所集出。如能就經(jīng)典之思想、環(huán)境、預言、傳說而作透辟之解說,則亦可得其概略。惟吾人不能忽略者,即自編集至盛行,多有演繹、充實、修改之經(jīng)過,未可一例拘也。
迦膩色迦王與西域大乘教之隆盛,有深切之關(guān)系。傳說王有至友三人:智臣 [P197] 摩咤羅以治國,良醫(yī)遮羅迦以調(diào)身,名德馬鳴菩薩則為其思想之指導者、安慰者。馬鳴之在當時,可謂一代名德矣!馬鳴,中印人,本出家外道,其異名有黑、難伏、難伏黑、勇母兒、父兒、法善現(xiàn)等。彼通「吠陀」及「吠陀支」,于文學特長。歸心佛教后,嘗作「賴咤和羅伎」以化眾,國人聞而興無常之感,出家者足踵相接,國王乃下令停止此曲云。文學之感人深切如是,佛教有數(shù)之詩人也。其作品之譯漢者,有『佛所行贊』,『百五十頌』,『贊佛頌』,『大莊嚴論』,『本生鬘論』,并以佛之「本生」、史傳為題。彼于『大莊嚴論』序,歸敬于富那及脅,于一切有部眾,化地論師,牛王正道者,并皆敬順。不拘一宗,具大乘之風度。
惟時大乘猶依傍于小宗,故馬鳴及脅尊者,仍以一切有系之學者視之。脅尊者信『般若經(jīng)』,馬鳴菩薩則與西方凈土有關(guān)!捍蟊(jīng)』謂北天竺國,當有比丘名祁婆迦(馬鳴之梵語),作大乘學,生西方極樂世界。馬鳴本信仰之熱誠,贊佛之「本生」、史跡,有往生他方佛土之信念,頗與其個性合。蓋文藝者,富 [P198] 高潔之情感,發(fā)揮俯引俗流信愿之大乘,亦其宜也。馬鳴之智見不詳。『婆沙論』中,有名「大德」者,有名「法救」者,有名「大德法救善現(xiàn)者」。從來以大德及法救為一人,然大德法救善現(xiàn),舊譯但作「法善現(xiàn)」,梵語「達磨須菩吼底」,亦無「救」義。似大德法善現(xiàn)別有其人,與法救異。大德究何德、何人,竟使『發(fā)智』學者直稱大德而不敢名?馬鳴一名法善現(xiàn),為迦膩色迦王所重之第一大德;疑大德乃法善現(xiàn),即馬鳴也。其思想于『婆沙』為有部之異師,與分別、譬喻者相近,學者詳之(3)!
注【9-001】參閱『龍樹龍宮取經(jīng)考』(『佛教史地考論』二一一──二二二)。
注【9-002】下表,主要依論師之發(fā)展而說。
注【9-003】參閱『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大德法救,如第六章(二四五──二六八);脅尊者與馬鳴,如第七章(三一四──三二一、三二四──三四二);鳩摩羅多,如第十一章(五三五── 五三九)。 [P199]
- 上一篇:印度之佛教 第十章 南北朝時代之佛教
- 下一篇:印度之佛教 第十二章 性空大乘之傳宏
- 心量、福德與幸福
- 佛法觀察現(xiàn)象探求三層因緣
- 印順長老:學佛一定要吃素嗎?
- 印順法師:什么是般若智慧?般若在佛法中的重要性
- 印順長老著述中的真常唯心論
- 佛說人有三特勝,就連天人也不及
- 我終于在臺灣見到了印順導師
- 印順導師:學佛不一定吃素但吃素卻值得提倡
- 談海南佛教: 不存在“后本煥時代”
- 常不輕菩薩說: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佛
- 趙樸初先生的佛教和平觀
- 佛性、人性和德性
- 守望星空與道德 個人與社會才有希望
- 文殊菩薩及其學風
- “人間佛教”轉(zhuǎn)型與禪宗在中國近現(xiàn)代佛教中的地位和作用
- 印順法師《大乘空義》
- 生起正信,感恩佛陀--印順法師拜山開示
- 以佛陀的智慧促建和諧世界——泛論禪宗智慧與構(gòu)建和諧世界
- 構(gòu)建“人文佛教”平臺——深圳弘法寺努力探索和踐行現(xiàn)
- 《中國漢傳佛教叢林儀規(guī)及唱念規(guī)范》緣起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