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烏仗那國
消失的烏仗那國
諸法因緣生,亦從因緣滅。巡禮佛陀入胎的象國北天竺,我們自然感嘆釋迦牟尼佛憫念娑婆眾生的悲懷。他雖然久已成佛,卻不舍慈悲,歷經(jīng)諸苦,降胎受身,以度化久遠劫來承受生死之苦的普通民眾。佛陀來到人間,將佛法的智慧灑遍娑婆世界的每一寸土地。勤學(xué)苦修、虔誠精進的佛子迅速地獲得解脫。而疑惑重重、是非不斷的弟子也有獲得受用的情況。在當(dāng)時處于佛法邊緣地帶的烏仗那國便是鮮明一例。
歷史上的烏仗那國位于今印度河上游及瓦特邦一帶!洞筇莆饔蛴洝访枋龃藝嗣裥郧槎嗲优匙H詭。但因為正法的感召,烏仗那國上下潛修,如同污池里綻放蓮花,最終舉國飛升,成為后世佛弟子共同敬仰的清凈佛國。這是全體信仰佛法以后,不耕不織而使全境人民同生凈土的典型國度。
在釋尊弘法時期的中葉,舍衛(wèi)城祇園精舍僧團的陣容日益壯大。烏仗那國的美相因曾為宿世為佛清掃道路的緣故,感得相貌異常端嚴(yán)。他長途跋涉來到舍衛(wèi)城做生意,但所有財物被一位叫作賢女的妓女通通騙去。他對這位妓女的行為極感厭離,因而反思自己的人生歷程,終發(fā)大出離心,到祇園精舍請求佛陀為他剃度,后來獲證了阿羅漢果位。這一時期,追隨美相比丘來到祇園精舍,剃度證果的人很多。
有一次,烏仗那國發(fā)生了嚴(yán)重的瘟疫。迦旃延尊者被譽為“論義及教化邊地第一”,佛陀派他前去拯救烏仗那國,迦旃延率五百隨眾前往救援。當(dāng)他們抵達伽延沽跋雜時,一位名叫“有發(fā)”的婆羅門女因敬仰而賣掉了價值五百金幣的頭發(fā),與母親共同供養(yǎng)了迦旃延尊者。尊者一路前行,抵達烏仗那境時,該國瘟疫已消除一半,烏仗那國勝光國王拜倒在迦旃延足下,邀入王宮盛情相待。尊者向國王及臣民宣講佛法,使大眾對釋尊及佛法產(chǎn)生了深厚信仰。勝光從此至心統(tǒng)理國家,且為報答有發(fā)女賣發(fā)救國之恩,娶其為王后,烏仗那國瘟疫全部消除。一天晚上,勝光國王得到奇異夢兆,咨詢迦旃延尊者。尊者解釋說:“該征兆預(yù)示異國國王前來進貢。”數(shù)日后果然應(yīng)驗。勝光王要將王位讓與迦旃延,尊者拒辭不受。又敬贈財物、美色,尊者一一拒辭。勝光王堅持以財物供養(yǎng),并請尊者轉(zhuǎn)示佛陀,釋尊特許尊者接受財物。此后,勝光王協(xié)助僧伽廣造寺院。由于迦旃延尊者的不懈努力,位處邊地的烏仗那國發(fā)展起了眾多的僧團和寺院。
玄奘大師西行時,烏仗那國的國王叫做達摩因陀羅訶斯。他敬信三寶,以大乘佛法教化民眾,國人皆崇信佛教。常有戒行清凈的修行人,平日生活在大眾中,韜光隱晦地行持,或有果證,亦不為人所知。
玄奘大師尚未到達時,訶斯王便已聽說有求法者自東土而來,所以大師一進入國境,就被迎入瞢揭厘城的王宮。訶斯王久聞大唐天子太宗李世民的種種功業(yè),對東土頗為向往,玄奘便向他介紹了大唐的文化和歷史。以此因緣,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訶斯王派遣使節(jié)到達長安覲見唐太宗,還進獻了龍腦香等貢品。
玄奘大師在瞢揭厘城短暫停留時,參禮了附近佛跡,并了解到一些佛陀前世的本生公案:
沿瞢揭厘城往東北行二百五十里,進入大山,有一阿波邏羅龍泉,此處有佛陀降伏阿波邏羅龍王的傳說。阿波邏羅龍,在迦葉佛時轉(zhuǎn)生為人,名叫殑祇。他深通咒語,讓當(dāng)?shù)仫L(fēng)調(diào)雨順,但是要求每家須出一斗糧來送給他。過了數(shù)年,有人開始逃避稅糧。殑祇很生氣,發(fā)愿變成惡龍來懲罰他們。果然殑祇死后就轉(zhuǎn)生成了惡龍,在這里制造災(zāi)難。后來聞佛說法,心凈信悟,不再如過去般興風(fēng)作雨,傷害百姓。
瞢揭厘城東四五里處有一座佛塔,是《金剛經(jīng)》中所說佛陀在昔日為忍辱仙人時被歌利王割截身體的地方。
向城南走四百多里是醯羅山。佛陀在過去世為了聽得半頌之法,曾在這里將生命舍棄給了羅剎。
城南兩百余里的山邊,有一座摩訶伐那伽藍[1]。佛陀過去生在做薩縛達多王時,為了逃避敵人躲在這里。后來他碰到一位向他乞討的婆羅門,一無所有的國王就讓婆羅門把自己捆起來送到敵軍那里換得賞賜,以此作為自己的布施。
離伽藍六七十里的地方,有一座阿育王建造的佛塔。釋尊前生是尸毗迦王時修菩薩行,曾在這里用刀割下自己的身肉,從老鷹那里贖取鴿子。這座塔便是為紀(jì)念此事而建。
從割肉喂鷹塔向西北走兩百余里,有一座薩裒殺地僧伽藍(唐代稱為蛇藥寺)。釋尊轉(zhuǎn)生為帝釋天的時候,恰逢歉收之年,瘟疫橫行,餓殍遍地。于是帝釋天變成大蟒蛇躺在河谷中,并告訴人們:吃了蟒蛇肉就能夠解餓治病。于是人們爭相前往,蟒蛇的肉一邊割一邊長出來。
烏仗那國與中國淵緣甚深。早在南北朝時期,烏仗那國曇摩羅尊者攜帶佛舍利和經(jīng)藏到漢地弘法。曇摩羅天資聰穎,精通佛學(xué),且擅長密咒,神驗無比。進入中原后,他很快通曉了漢語,并在洛陽城西興建了法云寺,寺內(nèi)所造佛像栩栩如生,如佛在世。當(dāng)時京都的很多僧俗都來向曇摩羅尊者請法。
北齊時,烏仗那國的那連耶舍法師翻越蔥嶺進入中國,譯出了《月燈三昧經(jīng)》等多部經(jīng)典。后來周武帝滅佛,法師便隱跡于山野潛心修行,直到隋朝建立,隋文帝請法師出山,于大興善寺繼續(xù)翻譯經(jīng)典。后于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圓寂,世壽100歲。法師共譯出《菩薩見實三昧經(jīng)》、《明燈三昧經(jīng)》、《大悲經(jīng)》、《須彌藏經(jīng)》等13部70多卷經(jīng)書。
烏仗那國是中國“留學(xué)僧”去往天竺的必經(jīng)之地。北魏神龜元年(公元518年),比丘惠生與使節(jié)宋云奉命西行求法,經(jīng)吐谷渾、鄯善、于闐等國,在烏仗那國,他們受到上國使節(jié)般的禮遇,于是在當(dāng)?shù)赝A魞赡,傳播漢文化并學(xué)習(xí)佛法。傳說宋云回國時,在蔥嶺遇見了達摩祖師。祖師當(dāng)時手上執(zhí)一只鞋子,翩翩獨行。宋云問:“師何往?”師曰:“西天去。”這便是達摩祖師“只履西歸”的公案。
從迦旃延尊者教化邊地開始,烏仗那國佛教經(jīng)歷了從無到有,從盛行小乘到崇信大乘的過程!斗饑洝分蟹@大師見到的烏仗那“佛法甚盛……凡有五百僧伽藍,皆小乘學(xué)”,到了中世紀(jì),《大唐西域記》描述該國已是“敬信大乘”。而藏傳佛教的文獻對烏仗那國另有一番描述:
烏仗那國是佛陀所授記的圣地,也是秘密成就圣者所安立的凈土。雖然在外相上示現(xiàn)為一般眾生所依止之處,但是在密意之中,卻有許多不可思議的清凈圓滿。
佛陀在《大悲空智教王經(jīng)》中,曾向金剛藏菩薩授記烏仗那國是一清凈殊勝的修行處所。當(dāng)時,金剛藏菩薩問道:“世尊,我們應(yīng)當(dāng)在哪些處所求得修行持明的成就?”佛陀回答:“金剛藏,有十二個處所可以讓我們遠離一切魔事,成為一切修行人所應(yīng)尊重的修行圣地。第一個處所包含了惹藍馱口嚂國、歌摩嚕國與酤羅山清凈園林……”而其中的“酤羅山清凈園林”便是烏仗那國。
烏仗那與札奈達拉、保爾納基里、迦摩縷波,同稱為密教的四大圣地。密主金剛手菩薩也曾說過:“即使是要到楞伽這個遙遠的地方,我也可由空中飛行而至。而此時,我應(yīng)當(dāng)以神通力來到烏仗那國的空行凈土,為國王因陀羅部底宣說《秘密王集會經(jīng)》。”所以,烏仗那國也是密主金剛手菩薩加持的圣地,并且是一切空行母聚集的地方。
烏仗那國是一切圣者修行成就的道場,也是一切護法所共同護持的殊勝圣地。無量無邊的顯、密成就者也在這里,宛如遍地開花結(jié)果一般,圓滿成就。其中最殊勝的,是有“第二佛陀”之稱的蓮花生大士。蓮花生大士曾在烏仗那國說法講經(jīng),度脫眾生,使國人都成為真正的佛門弟子,從此精進修習(xí)佛法。當(dāng)時的烏仗那國王因陀羅部底王獲得了大圓滿的廣大傳承及偉大成就,經(jīng)由他的傳授,國內(nèi)一切有情乃至微小的生物都得到了成就,化成虹身飛去,甚至國境完全空無。
- 要不忘初心,善于觀察因緣、隨順因緣
- 從古到今僧服都未曾改變 為什么說僧服是無價寶?
- 修行人對人生的三點理解 進入禪修境界的重要常識
- 玄奘大師揚威異域立論高明一字不易
- 勿在背地說人壞話!
- 舍命為爭取宗教信仰的彌光老和尚
- 嗔恨墮入惡趣忍辱功德殊勝
- 走偏的人間佛教:“人成即佛成”訛誤半世紀(jì)
- 禪修要放棄一切成見
- 企業(yè)家為什么熱衷學(xué)佛
- 如果人人出家會怎么樣
- 佛教的世界觀
- 尼泊爾的中華寺
- 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
- 佛身如金,清凈無漏
- 門票關(guān)乎佛教根本 不止免費那點事
- 千年那爛陀興衰
- 佛說五個“不”連貫起來的修行路
- 為山僧明空上人紀(jì)行
- 喂鷹救鴿舍身飼虎 佛陀前世度生無數(shù)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