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菩薩戒本》講記 第一卷
《瑜伽菩薩戒本》講記
凈界法師主講
第一卷
《瑜伽菩薩戒本》,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好,請放掌。
我們這次講授菩薩戒的因緣,主要是和尚尼的慈悲,希望學(xué)人能夠來義德寺跟諸位共同學(xué)習(xí)《瑜伽菩薩戒》。學(xué)人個人也是抱著一個學(xué)習(xí)的態(tài)度、一個感恩的心情,希望把自己研究菩薩戒的一些淺薄心得,提供給大家作一個參考。我們在講菩薩戒的內(nèi)涵之前,我想簡單的說明我們研究菩薩戒的一個目的;旧衔覀兠恳粋眾生學(xué)習(xí)佛法的因緣是有差別的:有些人是在順境的因緣之下學(xué)佛,有些人是在逆境因緣的刺激之下而學(xué)習(xí)佛法。雖然因緣有差別,但是我們每一個人內(nèi)心深處有一個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我們的生命能夠離苦得樂,我們希望我們的生命離開痛苦、得到安樂,這一點的心情是沒有差別。但是我們從經(jīng)典上的學(xué)習(xí)、或者從自己生命上的體驗,我們發(fā)覺在三界里面的生命是苦多樂少。佛陀在《法華經(jīng)》上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T09,14c)佛陀以大智慧的光明來檢查,我們?nèi)绲?a href="/remen/guobao.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果報就像一個起火燃燒的房子,雖然這個房子里面有種種安樂的資具,但是房子本身是一個起火燃燒的房子,它不斷的逼迫我們、擾動著我們。這個「火」指的是三種火。第一個是煩惱之火:我們有情眾生在三界的果報體,我們不能避免內(nèi)心貪瞋癡的煩惱,這個煩惱的相貌是煩躁擾動的、使令我們不安穩(wěn)的;雖然我們在受用快樂的資具,但是所謂的快樂一定要跟內(nèi)心的寂靜相應(yīng),而我們起煩惱的時候身心是擾動的,所以它障礙著我們的安樂,第一個是煩惱火的逼迫。第二個是業(yè)力之火:我們過去生當中累積了很多的業(yè)力,特別是一些殺盜淫妄的罪業(yè),這個業(yè)力的系縛使令我們不自在,我們往往要面臨一些我們不愿意去做的事情、或者不愿意去面對的人,這個就是有業(yè)力的系縛使令我們感到逼迫不自在。第三個是果報火:我們每一個眾生不管你福報多大,你的生命體一定要承受老病死的折磨,老、病痛、死亡它也是一個火,在逼迫、燃燒著我們。所以基本上我們在三界里面得到的一個果報,我們就不能避免煩惱火、業(yè)力火跟果報火這種逼迫、熱惱的傷害。所以在三界當中,基本上是「以有煩惱故,有諸罪業(yè)故,有老病死故,非實安樂住」。所以我們冷靜的觀察三界的果報體,它不是我們真正的歸依處。這個時候我們每一個眾生在面臨這樣一個果報體的時候,我們有二種的選擇:第一個、我們選擇逃避,我們不愿意去面對這個問題,反正我就是苦中作樂,一天過一天就罷了,生生世世的流轉(zhuǎn)下去,這是我們選擇逃避的后果,我們永遠沒有解脫的日子;第二個、一個有志氣的人,我們選擇面對,我們希望能夠?qū)で笠粋解脫之道,解脫煩惱障、業(yè)障、報障的干擾,我們尋求一個真實究竟、一個寂靜安樂的果報體出現(xiàn)。這個時候我們因為有這種離苦得樂的愿望,我們開始歸依三寶,祈求三寶的加被,或者是在家、或者是出家,總之我們歸依了三寶。歸依三寶在佛法的修學(xué)有二個次第,在《菩薩瓔珞經(jīng)》上說:「入三寶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T24,1020b)我們剛開始來到三寶,主要的是我們內(nèi)心的一分信心,我們相信三寶能夠救拔我們,它有足夠的能力,能夠使令我們離苦得樂,我們相信佛法僧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是我們的光明。這個時候我們因為信心的緣故,在三寶的境界當中,或者是在佛、或者是在法、或者是在僧的境界當中,我們修習(xí)禮拜、贊嘆、供養(yǎng),廣修種種的善業(yè);這個時候我們因為三寶的加被,我們感到一種安樂、感到一種法喜,也能夠暫時的解脫煩惱、業(yè)力跟果報的障礙。但是這個地方有一個問題:如果我們歸依三寶只是一個信心,我們會發(fā)覺我們這個信心是不決定的。有時候我們信心堅強、有時候我們信心羸弱,就是會退轉(zhuǎn),進進退退。所以當我們建立了三寶的信心以后,我們更進一步就是要「住于佛家,以戒為本」,我們開始奉持佛陀的戒法,使令我們在三寶當中堅固的安住,使令我們的善根因為戒法的攝持而能夠不退轉(zhuǎn)。所以我們歸依三寶,剛開始只是仰仗一分的信心,接下來我們應(yīng)該要學(xué)習(xí)戒法、修持戒法,來凈化我們的身口意三業(yè),使令我們的內(nèi)心跟三寶的功德慢慢的接近、慢慢的相應(yīng)。我們研習(xí)菩薩戒法,就是透過持戒來斷除罪業(yè)、增長善業(yè),使令我們在三寶當中能夠成就不退轉(zhuǎn),所謂的「住于佛家,以戒為本」,這就是我們學(xué)習(xí)菩薩戒的一個目的。
接下來請打開《講義》:
《瑜伽菩薩戒本》講表
這個《講表》在講之前,我們先看下面:
彌勒菩薩 造
玄奘大師 譯
我們先把《菩薩戒本》的造論者跟翻譯者作一個簡單的說明。我們先講「彌勒菩薩造」!笍浝掌兴_」(Maitreya)是佛在世時的一個菩薩比丘,「彌勒」翻成中文叫慈氏,因為彌勒菩薩生生世世好樂修學(xué)慈心三昧,特別是修持「不食眾生肉」特別的專注、特別的好樂,所以成就了慈氏菩薩、或者彌勒菩薩的名稱。彌勒菩薩往生以后,生到忉利天為天人說法,準備在因緣成熟的時候下降我們南閻浮提來成就佛道。在佛滅度九百年的時候,印度有一個菩薩出現(xiàn),叫無著菩薩 (Asavga)。無著菩薩諸位大概不陌生,在唯識學(xué)可以說是第一代祖師。無著菩薩剛開始是在小乘有部部派出家,學(xué)習(xí)有部的教典、修習(xí)空觀,成就了小乘的空觀。在思惟小乘空義的時候,他發(fā)覺小乘的空義是一種「滅色取空」,就是「小乘的空要透過無常、無我的觀察,把一切的有為法消滅了以后,才成立了這個空的真理,所以空跟有是對立的」,他覺得小乘的空義是不究竟的;世間上應(yīng)該有更高的真理、更高的解脫境界存在,所以他用神通力到兜率天請示彌勒菩薩大乘的空義,彌勒菩薩為他開顯「唯識無義」的真理,這個時候無著菩薩根據(jù)唯識的觀法悟入了大乘的空義,他感到非常的殊勝圓滿。他告訴彌勒菩薩說:我無著年輕德薄不能使大家信服,希望你老人家能夠下降娑婆世界為大家演說大乘的法義。彌勒菩薩以慈悲心下降到中印度的阿瑜阇國 (Ayodhya) 講堂,來演說大乘的法義,這當中主要是演說《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是彌勒菩薩所造。當初彌勒菩薩下降的時候,有福德、有福報的人是看到彌勒菩薩在講堂當中放大光明;福報比較淺薄的人只看到光明,沒有看到彌勒菩薩的身相;再低劣一點的人只聽到聲音,連光明都沒有看到。彌勒菩薩講完《瑜伽師地論》以后,無著菩薩就把他所講述的內(nèi)容記載下來廣泛的流通,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讀到的《瑜伽師地論》一百卷。「《瑜伽菩薩戒本》」就是從《瑜伽師地論》里面〈菩薩地〉的「戒品」所摘錄出來的,所以我們講「彌勒菩薩造」。
接著我們看「玄奘大師譯」。前面的彌勒菩薩是印度人,這個譯者是我們中國唐朝的一個三藏法師「玄奘大師」(600—664),把印度文翻成中文。翻譯的因緣我們也解釋一下,是什么因緣翻譯《瑜伽菩薩戒本》?玄奘大師是唐朝的一個法師,他很年輕十幾歲就出家了,出家以后他主要研究二部經(jīng):一個是《大般涅槃經(jīng)》、一個是《攝大乘論》,一個是性宗、一個是相宗。這當中有一個觀念他覺得非常矛盾,就是有關(guān)我們「打妄想的生滅心有一個真如佛性」的觀念。在《涅槃經(jīng)》當中對佛性的描述,認為是當下成就的,所謂的現(xiàn)常(現(xiàn)在的現(xiàn),常住的常),現(xiàn)在就是佛性,就是所謂的佛性是當下成就的,不必經(jīng)過多生多劫的修行,即禪宗說的「一念不生,即如如佛」。但是在《攝論》唯識的思想里面是當常,當來成就,就是你現(xiàn)在的妄想不是佛性,但是你愿意慢慢的修習(xí)戒定慧,這妄想的生滅心會慢慢的降伏,就現(xiàn)出真如平等佛性的境界出來,這個叫當常,當來成就。在大乘的思想有二個不同的說法,一個是當來成就、一個是現(xiàn)在成就,玄奘大師感到疑惑,這二個思想是互相沖突的,不知道哪一個是對、哪一個是錯?這個時候大師就決定要到印度去把這個道理弄清楚。他在貞觀三年離開長安,到印度的那爛陀寺跟戒賢論師學(xué)習(xí)《瑜伽師地論》,學(xué)習(xí)了五年的時間,把戒賢論師的《瑜伽師地論》全部學(xué)會了;后來在印度參學(xué)了十二年,把印度大小乘各方面的教義廣泛的學(xué)習(xí),總共是去了十七年。后來在貞觀二十年左右回到中國的長安,唐太宗當時用很隆重的方式來迎接玄奘大師的歸來。唐太宗當時雖然國務(wù)繁忙,但是他把這些事情放下,親自接見玄奘大師,二個人相談甚歡。唐太宗敬佩玄奘大師的德行跟才華,希望大師能夠舍戒還俗幫助處理國事;但是玄奘大師說:我愿「守戒緇門,闡揚遺教」(T50,255c),我從小就出家了,我的生命就是在修習(xí)佛法、修學(xué)佛法,所以在我剩余的生命當中,我希望能夠「守戒緇門」,「緇門」就是出家眾,我希望在僧團當中好好奉持如來的戒法,一方面闡揚佛陀的遺教,使令佛法的光明能夠普遍的照耀到每一個眾生的內(nèi)心當中。這個時候唐太宗感到敬佩贊嘆,就遵重他的意思,在長安蓋了一個譯經(jīng)院,召集了當時五百位大德來翻譯經(jīng)典。大師就把從印度帶出來的經(jīng)典,總共有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三卷,花了十九年的時間才全部翻譯出來。在這七十五部的經(jīng)典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大品般若經(jīng)》,跟現(xiàn)在我們所學(xué)習(xí)的《瑜伽師地論》。本戒就是在《瑜伽師地論》當中〈菩薩地〉的「戒品」。玄奘大師在翻完《瑜伽師地論》以后,覺得《瑜伽菩薩戒本》特別的重要,所以又特別的從「戒品」當中把它別錄出來。我們今天在末法時代能夠如法的修學(xué)到《菩薩戒本》,我們應(yīng)該要感恩彌勒菩薩跟玄奘大師的發(fā)心。好,這是在講菩薩戒之前,把傳承教法的造作跟翻譯的大師作一個簡單的介紹。接下來我們看正文:
○將述此義,大科分四:
壹、解釋標題
貳、修學(xué)宗要
參、隨文釋義
肆、結(jié)示勸修今初。
我們這次《菩薩戒》的講授分成四大科:第一個「解釋標題」,這個標題往往能夠總持一本戒的整個內(nèi)涵,所以我們先對戒經(jīng)的標題作一個解釋;第二個「修學(xué)宗要」,《瑜伽菩薩戒》有四重四十三輕的戒文,這個戒文在學(xué)習(xí)之前,我們應(yīng)當對菩薩戒修學(xué)的宗要、大綱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否則你不知道這個戒文的會歸處,到時候我們就是茫茫然沒有目標,所以我們先把這個修學(xué)菩薩戒的綱要標出來,讓大家有一個會歸處;第三個「隨文釋義」,正式的隨順戒文來解釋其中的義理;第四個「結(jié)示勸修」,把《菩薩戒》的修學(xué)方法作一個總結(jié)。這次《菩薩戒》我們就分成這四科來說明。
壹、解釋標題三
甲一、總釋標題
「解釋標題」我們分成三科,先看「甲一、總釋標題」,先作一個總標的說明。
┌瑜 伽┐
│├本
└菩薩戒┘
我們這次戒文的題目叫做「《瑜伽菩薩戒本》」,「瑜伽」是一個譬喻,「菩薩戒」是一個法、是一個法門,法喻雙舉,故名「瑜伽菩薩戒」。我們先解釋「菩薩戒」!钙兴_」是印度話,本來的意思叫做「菩提薩埵」,有四個音;中國人喜歡簡單,把它省略簡稱為「菩薩」!钙刑崴_埵」翻成中文的意思叫覺有情,覺悟的有情。覺有情有二個內(nèi)涵:第一個、從自利的角度,他是已經(jīng)覺悟的有情。我們眾生在三界流轉(zhuǎn),我們的內(nèi)心是顛倒的,不知道東西南北,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惡,什么事情會讓我們痛苦、什么事情會讓我們安樂,我們完全不明白,就是完全跟著感覺走。我們凡夫的心情,就依著你心情的直覺──現(xiàn)在要做什么事,你就去做什么事,沒有判斷力,這個叫做無明。菩薩不然,菩薩內(nèi)心當中已經(jīng)開啟了智慧的光明,他能夠引導(dǎo)他的行為,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清楚分明的,所以叫做覺有情,他已經(jīng)從無明當中產(chǎn)生覺悟,他開始用智慧來引導(dǎo)他的身口意三業(yè),這是第一個內(nèi)涵。所以雖然我們做慈善事業(yè),但是我們內(nèi)心當中沒有產(chǎn)生智慧的光明,那不能說是菩薩,只能夠說是一個善人,修善之人。第二個內(nèi)涵就是覺悟一切有情。前面已經(jīng)覺悟的有情,是針對菩薩他自己成就的功德;這個地方是贊嘆菩薩利他的功德,菩薩他有大悲心,能夠用種種的善巧方便來開導(dǎo)眾生,使令眾生也能夠趨向于覺悟,這就是覺悟一切有情。所以這個「菩薩」的意思,就包括了自利跟利他的一個修行者!附洹咕褪且粋軌范,身口意的修學(xué)軌范。所以「菩薩戒」就是一個有志于自行化他的修行者的修學(xué)軌范,叫做「菩薩戒」。就是你內(nèi)心當中下定決心,在你的生命當中,你想要自利、你也想要利他。你應(yīng)該怎么做呢?就是奉持菩薩戒法,這個當中有很明確的指導(dǎo)──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來成就自利利他的功德,那這個叫做「菩薩戒」。
「瑜伽」是一個譬喻,也可以說是一個贊嘆!歌べぁ沟囊馑季汀赶鄳(yīng)」,這「相應(yīng)」的意思就是相應(yīng)于大般涅槃。佛法對于生命的看法是「因緣觀」,就是說你今天有什么果報,是因為你因地造了什么業(yè)而來的,不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也不是自然而有的。就是說你今天造五戒十善,這個業(yè)是隨順于人天的果報;你歡喜修習(xí)四諦十二因緣、修習(xí)空觀,你這個業(yè)就是帶引你趨向于偏空的涅槃;我們今天能夠奉持菩薩的戒法,我們的內(nèi)心就能夠產(chǎn)生一種強大的力量,來引導(dǎo)我們趨向大般涅槃、趨向佛的萬德莊嚴。所以這個「相應(yīng)」是在贊嘆我們奉行菩薩戒以后所產(chǎn)生的一個功德,就是有趨向大般涅槃的力量,所以叫做「瑜伽」!副尽咕褪且乐沟囊馑,就是我們修學(xué)菩薩戒法的一個依止處,叫做本,就是佛法是有根據(jù)、是有本之學(xué),這叫「本」。這個地方是簡單的把「瑜伽菩薩戒本」作一個說明。
戒法,當然我們有世間的戒法跟出世間的戒法。世間的戒法就是五戒、八關(guān)齋戒。我們講出世的戒法,大方向是二個戒法:一個是聲聞戒,一個是菩薩戒。聲聞戒跟菩薩戒的差別:聲聞戒又叫做護世譏嫌戒,菩薩戒叫做常住佛性戒,佛陀制這二個戒的目的、宗旨是不一樣。聲聞戒法的目的是要令正法久住,就是佛滅度以后,「佛法二寶賴僧弘傳,僧之所系唯依戒住」,就是佛滅度以后,佛陀希望他的正法在世間流傳,就必需有聲聞眾來住持這個正法。而聲聞眾的修學(xué)軌范必須要遵守聲聞戒法,因為聲聞戒當中有很多的事項是在保護一個出家眾的威儀,使令居士「未生信者令生信,已生信者令倍增長」,靠著聲聞人奉持美好的威儀,讓居士生起恭敬之心,因為這個恭敬心,他能夠修習(xí)佛法得到解脫,所以我們看聲聞戒的制戒因緣,都是要等待因緣才制戒的。菩薩戒不同,菩薩戒法是佛性常住戒,它是約心地安立的,不是約外在的事相安立的,所以你看菩薩戒法是不必等待因緣,佛成道以后頓制菩薩戒,馬上把菩薩戒法制定出來。也就是說,聲聞戒是一種護世譏嫌戒,當然有它一定時間、空間的因緣,每一個時空不同,所以每一尊佛在制廣教戒、略教戒的因緣就會有所不同,因為每一個眾生的譏嫌因緣不同。但是菩薩戒是依止每一個有情眾生一念的心性來制戒,這個現(xiàn)前一念心性是超越時空的障礙,所以不必等待因緣,就是在任何時空的有情眾生,只要你奉持菩薩戒法,就能夠引導(dǎo)你顛倒苦惱的心趨向光明安樂的境界,這樣的因緣是超越任何時空的差別,所以叫做菩薩戒。這個地方與聲聞戒有所差別,它不等待因緣而制戒,所以叫做佛性常住戒,也就是相應(yīng)于大般涅槃的意思。好,接下來我們看第二段:
甲二、別明戒法
┌菩薩種性
┌一、受體┤
│└發(fā)菩提心
│
│┌攝律儀戒─斷德
││
○菩薩戒┼二、隨行┼攝善法戒─智德
││
│└攝眾生戒─恩德
│
│┌以上品纏犯重戒
└三、失舍┤
└退舍無上菩提心
前面是一個總標。這以下把菩薩戒的「受體」,受持菩薩戒所依止的戒體;跟他的「隨行」,他所依體起用、或者說依體起護所產(chǎn)生的這些戒行;第三個是「失舍」,就是菩薩戒退失、棄舍的因緣:我們把它作一個說明。先看「受體」,我們是在什么因緣之下成就菩薩戒的戒體呢?這當中有二個因緣:第一個是成就「菩薩種性」,第二個是你真實「發(fā)菩提心」。
我們先講「種性」。在《瑜伽師地論》當中,講到我們眾生有五種的種性:第一種是無性種性(有無的無,佛性的性),這種種性的眾生,他內(nèi)心對于善法特別好樂,對于五戒、十善的善法特別好樂,但是他沒有出世的善根,你跟他講空性的真理、佛性的真理,他不生好樂,他只希望能夠修習(xí)善業(yè),成就來生安樂的果報,如此他就滿足了,這種種性我們判為無性種性,他歡喜修習(xí)善業(yè)。第二種是聲聞種性,聲聞種性的內(nèi)心好樂四圣諦的法門,對于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尤其對于苦諦的觀察特別好樂,所以聲聞人的觀察偏重在苦諦,他一想到三界是苦,他對于這樣的思考特別好樂,因為從苦諦當中刺激他要出離的心情,這種人他有這樣的性格傾向,我們把他判做是聲聞種性,歡喜觀察四圣諦法。第三種人叫做緣覺種性,緣覺種性的智慧比聲聞種性更高,他不觀察這些三界的苦果,他是觀察十二因緣,就是生命的因緣是由無明緣行,乃至生老病死,所以根源在于你現(xiàn)前一念的無明、愚癡顛倒,認為在生命當中有一個真實的自我,叫做我愛執(zhí)。所以緣覺人他愿意去回光返照他這一念心、這個我愛執(zhí)的一個相貌,消滅我愛執(zhí)而成就解脫。所以聲聞、緣覺同樣是以出離心,但是在聲聞眾是偏重觀察苦諦,緣覺眾是觀察無明,這個地方有差別。第四種是菩薩種性,菩薩種性內(nèi)心當中對于六波羅蜜的善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廣修福德、廣修智慧、自行化他的法門特別好樂,這個就是菩薩種性。第五種是不定種性,就是這個人不決定,他要是遇到小乘師父告訴他小乘法,他就學(xué)小乘法;遇到大乘法師為他演說大乘法門,他就歡喜大乘法門:這種人叫做不定種性,不決定的。我們今天要能夠納受菩薩的戒體,你必須在你的內(nèi)心當中產(chǎn)生菩薩種性,就是你對于菩薩道的六度法門內(nèi)心有好樂的心情,這個地方很重要。我們后面進入戒文的時候,你就會清楚的看到佛陀在戒文當中,很多地方都在表明這個概念。就是說你身為一個菩薩,你剛開始是一個起點,你可能只是發(fā)了一個菩提心的愿望,你也可能什么事都不能做,你也沒有辦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但是你內(nèi)心當中對于這種六度的法門,是打從內(nèi)心的好樂,這個是重要的關(guān)鍵點,就是你內(nèi)心當中,你真實的是一個菩薩種性,你對這個法門有一種承當?shù)牧α?雖然你什么都還沒開始做,但是你要有這樣的種性,你才能夠成就菩薩的戒體。
第二個,你要真實「發(fā)菩提心」,就是你內(nèi)心當中對于生命有二個希望:第一個希望是上求佛道,成就自利的功德;第二個希望是你愿意下化眾生,成就利他的功德:悲智相應(yīng)名菩提心。也就是說我們今天在納受菩薩的戒體,你一定要成就一個菩薩的胸量、菩薩的種性,有這樣的胸量以后,你還要真實的發(fā)起一種愿望──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愿望,你就能夠成就菩薩的戒體,我們可以說你入了菩薩的階位。
有了「戒體」以后,我們開始要「隨行」,就是根據(jù)我們菩薩的戒體,開始修學(xué)菩薩的戒行。菩薩的戒行有三種:第一個是「攝律儀戒」,第二個是「攝善法戒」,第三個是「攝眾生戒」。「攝律儀戒」主要是成就「斷德」,斷除我們身口意的過失、惡法!笖嗟隆故俏覀冃迣W(xué)佛法的第一要務(wù)。我們從凡夫到成佛的階段,有斷惡、修善、度眾生三件事情要做,但是你第一個要先強調(diào)斷惡,你要先清凈你這些污穢的身口意罪業(yè),這是第一件事情。就是你這個房子要作種種的彩繪莊嚴之前,要先把這個房子打掃干凈,不是先去彩繪、先去莊嚴,你要先凈化自己。在斷德方面,諸位都是久學(xué)聲聞戒法(哈──),諸位會發(fā)覺聲聞戒法在斷德方面是偏重在治罰貪心。就是說佛陀的慈悲,對于聲聞弟子于資具的要求,比如說你這個缽有幾個、衣服有幾件,生活的資具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為什么呢?就是要你少欲知足。聲聞戒法他的心情是一種出離,他一心一意的「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所以聲聞戒法的心情是引導(dǎo)一個人在生命當中急速的解脫生死的系縛,而成就偏空的涅槃;而生死的流轉(zhuǎn)當中最大的力量就是貪欲,障礙你解脫的就是貪。所以聲聞戒法的斷德,我們打開比丘戒、比丘尼戒,你會發(fā)覺:幾乎有三分之一的戒法是在治貪心,三分之一以上!菩薩戒法當然也治貪,因為你也要自利利他,但是菩薩戒法更重的是治瞋心跟慢心,諸位到戒文你就會發(fā)覺:菩薩戒法對于一個菩薩、一個發(fā)菩提心的人,你起瞋心、起慢心幾乎是不能容忍的,治罰非常重,因為菩薩的目的是要廣度眾生。眾生為什么愿意親近我們呢?眾生才不在乎你這個人的德行有多高、智慧有多高,就是你要對他釋放善意;如果一個菩薩瞋心、慢心,讓眾生不敢親近你,那他就沒有得度的因緣,他在流轉(zhuǎn)當中就沒有解脫的因緣,那這就是菩薩的過失了,因為你的瞋心、慢心,使令他遇到三寶而不能夠成就三寶的功德。所以我們到了菩薩戒你會知道,在攝律儀戒當中,佛陀對一個發(fā)菩提心、成就菩薩種性的菩薩,對于他瞋心跟慢心的治罰是非常嚴重的。這個是在攝律儀戒里面,我們在斷除煩惱方面,偏重在對治瞋心跟慢心。第二個是「攝善法戒」,主要是成就「智德」。在戒法當中,攝善法戒廣泛講到六度的善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前面的攝律儀戒是共聲聞戒的,后面攝善法戒、攝眾生戒二種是不共聲聞的。就是說在聲聞戒你能夠把自己的貪心調(diào)伏了以后,你是不是主動的去修學(xué)善法,佛陀在聲聞戒里面不強迫你去接受善法;但是在菩薩戒,只要有善法的因緣現(xiàn)前,你有布施的因緣現(xiàn)前、有眾生向你乞求,乃至于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特別是智慧的因緣,有法師在說法,而你不到法師的地方去聽法,這個菩薩是要治罪的。因為你今天發(fā)了菩提心、你要上求佛道,你的目的并不只是追求偏空涅槃,你要成就萬德莊嚴的佛陀,你的志向是這樣,所以在「攝善法戒」里面,佛陀要我們修學(xué)種種的善法,你不修學(xué)就是犯戒。第三個是「攝眾生戒」,這個是成就「恩德」,就是要廣度一切眾生。在菩薩戒當中講到攝眾生戒有四攝法門,就是同事、愛語、布施、利行,就是說你不但是修習(xí)六波羅蜜的善法,你還要能對眾生有悲憫心,在你的生命當中,曾經(jīng)跟你接觸過的眾生,你或多或少都要給他在生命當中一些佛法、一些利益,使令眾生因為你的關(guān)系而得到一些得度的因緣;假設(shè)你遇到眾生因緣現(xiàn)前,你沒有主動積極的教化眾生,就是犯到攝眾生戒。攝眾生戒也有不同:聲聞人教化眾生是不主動積極的,他不創(chuàng)造因緣。就是你遇到了聲聞人,你向他求法,他會為你講說;但是你要是沒有遇到他,他不會主動為你說法,他就是觀空、無相、無作,觀一切法無常、無我、無有少法可得,安住在寂靜的空性當中,他感到一種解脫自在。但是他從禪定當中出來,眾生向他請法,他會如實的宣說,但說法以后,他繼續(xù)修他的空、無相、無作,以自利為主。但是菩薩不同,菩薩是「為諸眾生不請友」,他會觀察眾生得度的因緣,主動的創(chuàng)造因緣,來建立佛法、利益眾生,這就是菩薩的大悲心。這個就是我們講到菩薩的三聚凈戒:「攝律儀戒」是成就「斷德」,在佛的三身當中是成就佛的法身佛,佛的法身,因為斷除一切身口意的過失,在果地上成就清凈法身;「攝善法戒」是成就「智德」,因為我們能修習(xí)六波羅蜜的善法,所以招感佛的身是成就報身,無量功德莊嚴的報身;「攝眾生戒」是由于我們的「恩德」來度化一切眾生,在果地上成就佛的應(yīng)化身,應(yīng)身佛:就是由這三聚凈戒,而成就佛的三身。攝律儀戒是共聲聞戒的,攝善法戒跟攝眾生戒是不共聲聞戒的。
好,我們再看第三「失舍」,就是講到我們退「失」、或者是棄「舍」菩薩戒的二個因緣:第一個「以上品纏犯重戒」,第二個「退舍無上菩提心」。這個地方的四重戒不是聲聞戒的殺盜淫妄四重戒法,而是本戒里面菩薩的增上戒,就是「自贊毀他、慳惜財法、瞋不受悔、謗亂正法」,這個我們后面會講到。菩薩的四種增上戒,假設(shè)我們是以上品的煩惱、一種粗重的煩惱來違犯的話,你菩薩戒的戒體就失掉了。什么是「上品」煩惱呢?在《菩薩戒》當中講到二個:第一個是數(shù)數(shù)現(xiàn)行都無慚愧,第二個深生愛樂見是功德,這種因緣就退失了菩薩戒體。其它的我們下堂課再解釋,先休息十分鐘。
- 上一篇:《瑜伽菩薩戒本》講記 第二卷
- 下一篇:《菩薩戒修學(xué)法要》講記 第六卷
- 怎么修因緣觀?觀察因緣的相貌
- 佛陀用長行和重頌這兩段來說明三界火宅
- 無聲也是一個聲音
- 什么是意業(yè)?天乘十善業(yè)之意業(yè)
- 什么是口業(yè)?天乘十善業(yè)之口業(yè)
- 什么是身業(yè)?天乘十善業(yè)之身業(yè)
- 念佛人為什么要把心帶回家?
- 下定決心要往生就不要拖
- 發(fā)心跟正見這兩科是基本功
- 修持首楞嚴王三昧開顯智慧光明
- 觀世音菩薩的四種不思議無作妙德
- 在修首楞嚴王三昧過程中要從不迷、不取和不動下手
- 臨命終時要記。和虏豢盎厥
- 怎么把點狀的佛號提升到一種片狀?念佛的功德
- 如何才能往生?對娑婆世界的愛取調(diào)伏到很低
- 只有自己想改變的人才能改變
- 什么叫破壞善根?淫戒的問題是什么?
- 修學(xué)佛法是要靠自己覺悟、遠離妄想的
- 如何對待痛苦?三界的三苦分別是什么?
- 真如本性的功德一切都在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學(xué)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