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第六十六日(一):怎能用不究竟的心修持究竟的法則?

  安居第六十六日(一):怎能用不究竟的心修持究竟的法則?

  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器世間與情世間稱為五濁惡世!拔鍧釔菏馈,是與極樂世界的器世間與情世間的清凈莊嚴(yán)類比出來的,這個濁惡不是人要給它起這樣一個名字,是其現(xiàn)緣的表現(xiàn)使我們會體會到這種濁惡。

  在娑婆世界不要說六道的三惡道,或者三善道的種種濁,就是圣道者,乃至世尊也受到這種濁染的侵害。我們都知道釋迦文世尊在此娑婆世界應(yīng)化有九難,這九難是應(yīng)濁惡世界有情的需求展示了一種因果的相續(xù)。因為諸佛如來在因地的一切修持沒有離開過凡夫的種種行為,那么在相續(xù)中行六度萬行乃至圓滿無上菩提的這個過程中,也有他的業(yè)與業(yè)相。世尊在其因地的一些殘留的緣,雖是他在這個五濁惡世的度生方便,象三月馬麥、三日頭疼、三日空缽等等,但這個濁惡中乃至證得無上菩提者在示現(xiàn)教法之時亦有濁惡之報相。

  世尊這個報不象眾生受的惡報實有這樣一個內(nèi)容,他只是為了因果相續(xù)與度生的示現(xiàn),若不如是,一切凡愚有情就會生怖畏,那就會生起世尊非是此世有情所成的這樣一個距離或者空間,造成宣化教法的障礙。所以世尊在所有的示現(xiàn)——生在迦毗羅衛(wèi)國,有父有母,成長過程,娶妻生子,乃至后面舍欲出家、六年苦行等等,完整地示現(xiàn)了八相成道,其過程完全是按照人類的一個生活過程,讓我們清晰地了知世尊雖是應(yīng)化身,但他是依著眾生種種親切的或者業(yè)力的感知依次而示現(xiàn)出來的。

  這個五濁,在圣道有情中的果報就不用說了,象中國禪宗初祖神光那是被亂棍打死的,死以后尸體就被拋到河里,被水沖到一個現(xiàn)在叫元福寺的地方。在成就圣道的這些善知識中,這個五濁惡世的果報是頻繁發(fā)生的。那你說他們證得這樣的善巧自在了,為什么還要有這樣一個果報呢?——他這個殘余果報,若是不受報了,眾生就以為圣者沒有因果,或者也可能認(rèn)為證果以后就沒有因果,就是會形成肆無忌憚的惡性心理。若生無因果的斷滅想,人做事情會無所顧忌,而無所顧忌的結(jié)果會直接殘害自身與周邊有緣。所以說為了真正為世間帶來自他二利的實際的效果,這些圣者與諸佛菩薩在示現(xiàn)的過程中把因果表達(dá)的是十分清晰與準(zhǔn)確的。我們學(xué)佛者,只是不昧于因果,但是這是絕對不能說沒有因果。

  世間有情是要么不信因果,要么昧于因果。這個昧于因果也是很苦惱的事情,就是輪回,不斷地掙扎與輪回。這些圣者與世尊所示現(xiàn)的只是不昧于因果,超越因果,他在不昧因果的這個作為上才能有超越。大家都讀過百丈禪師的故事,說有個老人因為一句“沒有因果”的話,就墮了五百世野狐身。這是一個很謹(jǐn)慎的地方,但許多學(xué)佛人就會顢頇于此,在這個地方很容易說一些不負(fù)責(zé)的話。

  念佛人雖然在九界的作為中,但在我們的意識法界超越也好,擯棄也好,是很容易做得到的,在現(xiàn)行的習(xí)慣與作為中就有一定的過程,或者說有一定的障礙。那接受擯棄于九界業(yè)緣的這個說法是不是擯棄因果呢?它主要是以念佛作為唯一所取的一個法則罷了。這樣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極殊勝的修行的簡潔與方便的認(rèn)知,就是下手很容易。要是我們在這個九界因果中徘徊或者說去梳理,就要極大的精力與時間的作為,我們這短暫的人生是不夠的,或者說在這九界不了義的業(yè)力作為中,當(dāng)然包括修行,我們就會有消耗自己珍貴人生這樣一個相。

  我們在人生短暫,又是五濁惡世,人壽又在減劫的這樣一個特定的歲月中,遇到這樣一個特定的方法,即念佛這樣一個唯依念佛、隨順佛愿的修法是極為難得的,也就是它真正地契了我們這個機(jī)。因為我們這個時代人的壽命短,擇取的機(jī)會就甚少,去過濾、去認(rèn)知、要是在這九界的濁緣中,三善三圣三惡道中去徘徊,我們這一生輕輕地就耗費過去了。那么在這個念佛法門的唯一擇取上,雖然是很短暫,我們的擇取能力也不是十分強,但是通過對阿彌陀佛器世間十七種莊嚴(yán)的觀察,對阿彌陀佛八種功德莊嚴(yán)的觀察,對菩薩四種正修行的觀察,我們對這個唯一的所取慢慢地會形成一個認(rèn)知的抉擇。

  就象我們談過的——往生彼國有三個抉擇的角度:一個是順佛愿,這個就是阿彌陀佛兆劫永載的修持與四十八愿所設(shè)立,欲令一切有情沉淪眾生、有力修持的、無力修持的有情往生彼國,一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樣一個廣大的平等回施的誓愿。四十八愿是攝化一切的,平等對我們每一個現(xiàn)前的有情都是有直接的一個回施,即我們?nèi)巳硕际怯羞@個因緣的。再一個就是所謂的順性,人人都有這樣一個佛緣,又人人都有佛性,順性往生的擇取也是很自然的。再一個就是我們業(yè)習(xí)中、我們認(rèn)知中究竟與不究竟的對比,大利與小利的對比,徹底與不徹底的對比,讓我們在究竟意樂上作為、擇取的一個自我認(rèn)知。這種觀察我們一旦成就了,稱為妙觀察成就。這個妙觀察是一種智慧,往往我們會忽略這種智慧,把它跟妄想混到一起。但你要是有次序地觀察,有觀察的一個方式,這個觀察智很容易成就。

  我們對極樂世界情世間與器世間的這種觀察,比起浩瀚的人生與輪回的無際,我們這幾天的觀察、提醒那只是小小的一個時間,但我們可以觸摸到妙觀察的一些善巧,可以通過觀察看到了性德的妙用,此性非眾生性,是一切眾生的本性,或者說佛性,或者說他的究竟性,那么就是無自性性的莊嚴(yán)與清凈,或者說他的無自性的真正的妙用與廣大的內(nèi)容。正是他無自性性,他才有多種作用,六道輪回也是無自性的作用,成佛菩薩也是一個無自性性的作用,這個我們就很容易辨識,這樣這個妙觀察智就在我們凡夫的心智中、凡夫的現(xiàn)緣中可以成熟。因為這個方法它不高舉,不把它推給圣人,當(dāng)然也不單單給予凡人。

  善導(dǎo)大師在他的教言中就比較強烈地表達(dá)了這個凈土教法是針對凡愚有情的,他為什么這樣提呢?因為當(dāng)時在唐朝以前,尤其隋朝最鼎盛的時間,依天臺判教來判三輩九品,這個判法都十分高舉,基本上凡愚有情是無力往生的。所以善導(dǎo)大師為了使阿彌陀佛這個平等回施的教法令凡愚有情真正有一個安穩(wěn)的、正面的接受,他就突出地提示了這個凈土教法特為凡夫所設(shè),不為圣者所制。何以故?圣者已脫煩惱、已脫生死,不假佛賜予方便了。這么說是不是有背于經(jīng)典?或者說過去祖師們有所矛盾呢?實際不是。因為一個時期一個時期的作為上各有其機(jī)。我們知道在隋朝以前還都是相法時代,圣智之修,修行者多有禪定功夫,成就三昧易得,所以那個時間很容易激勵大家舍世俗而成圣道,舍世俗而念佛的這樣一個機(jī)制。在唐朝以后,文化經(jīng)濟(jì)的繁榮,也造成了思想意識的混亂,以及人對善法圣法修持進(jìn)趣的阻隔。所以說善導(dǎo)大師就觀這個時節(jié)因緣來提示凈土教法特為凡夫設(shè)這樣一個說法,以提示有情不離于本位念佛成佛。因為能離于本位修法的人,在經(jīng)濟(jì)十分發(fā)達(dá)的時期,象善導(dǎo)大師經(jīng)歷的晚唐時期,經(jīng)濟(jì)的發(fā)達(dá)到一種特定狀態(tài)了,文化發(fā)達(dá)了,宗教的機(jī)制體系也十分的繁榮,這些東西的繁榮不是個好壞的問題,無疑給有情帶來了一些沒法踏實下來,沒辦法去擇取清靜簡單的生活,或者清凈的梵行,那么簡單對這個時代是太困難了,因為它已經(jīng)變得繁榮了。我們這個時代亦復(fù)如是。我們面臨著巨大的經(jīng)濟(jì)變革的時代,文化是爆炸式的。

  在唐朝時間,中國的宗教有幾十種,尤其在長安這一代地方,象我們現(xiàn)在說的基督教、天主教、佛教、摩尼教、道教、光明教……,太多的教,甚至我們稱不來名的很多小的教在長安都有自己傳教的空間。在這樣一個時代,象凈土這個教法能真正地展示出來,那是有一定的說法的,所以善導(dǎo)大師提出來說是針對凡愚有情而設(shè)立。

  我們現(xiàn)在這個時代有點象盛唐的那個繁榮,宗教現(xiàn)在可能說弱一些,但是經(jīng)濟(jì)與文化的繁榮的的確確不比盛唐差。宗教弱一些,但就更能顯示這種不動本位的重要性了。為什么提出不動本位呢?還是說大家都來出家,都來修行,十分困難,再好的教法也十分困難。因為我們的宗教底子很薄弱,再加上經(jīng)濟(jì)的發(fā)達(dá),人對五欲的染著或者說對五欲的追求很容易使他滿足,文化的繁榮使他娛樂、精神的依止很容易帶來混亂,當(dāng)然也可以滿足他。所以這種繁榮給我們帶來這個不動本位的教法的一個機(jī)會。

  凈土就是不動本位令眾生覺悟證道的一個教法。為什么要提出來這個呢?可能跟這個大環(huán)境有關(guān)系,這樣一個簡潔的方法,不動任何人的本位,說這個人是什么人,那個人是什么人都不重要了,是在家出家也不重要了,甚至打著學(xué)佛的旗號或不打著學(xué)佛的旗號也不重要了,你能不能憶佛念佛?能不能擯棄九界的雜緣?那這就是你的一個選擇的方便了,即心意選擇的方便了,你現(xiàn)前的生命狀態(tài)的位置狀態(tài)可以不動搖。

  所謂易行,就是不動于本位。要是改變自己再來成就念佛的這種功德,隨順三種抉擇,那還是很少人能做得到的。就象來到寺院里就這樣一個簡單的行為,大部分人的因緣并不具足。那么這個不動本位來念佛成佛無疑與善導(dǎo)大師那個時代相應(yīng),與善導(dǎo)大師提出來的凈土教言的整體機(jī)制也相應(yīng)。因為那個時代也是這樣一個繁榮的時代,我們這個時代也基本上進(jìn)趣了這樣一個繁榮,說來可能就是宗教稍微差一些,其他沒有啥差的。這個宗教也是有歷史背景的,在我們中國,宗教的衰弱不是從現(xiàn)在開始的,是從宋朝以來就開始衰敗,基本上是直線性的衰落,不管它背后是什么歷史淵源,一個東西只要有它的鼎盛時期,后面面臨的一定會衰敗,興衰之相就是這個娑婆世界的一個正常的狀態(tài),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有興必有衰,我們的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一個曲線的世界。

  凈土這個教法不動任何有情的本位,都可以在念佛、往生、成佛、舍離九界這樣一個教法上實踐,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所以此法難得就難得在這樣一個地方,它十分的難得、十分難得。當(dāng)然它也比較難于傳播,要是沒有很多的思想準(zhǔn)備、做法認(rèn)知,或者傳承的回歸,舍九界是十分不易提的一個話題。這句話很簡單,但是很不容易提及,因為我們只是在九界中的人類這一個界中,其他界我們根本就不知道,怎么舍九界呢?

  人類在這九界,或者說在十法界中的徘徊能力十分強,徘徊是人類特定的一個極大的特征,在善惡天地之間徘徊,也等于在九法界中游離著。說九法界我們感覺到還多了,其實是在六道游離、輪回著。那為什么說舍九界呢,因為對三善道,三圣道假設(shè)我們有興趣的話,我們投入于念佛則必然會受到遮,為什么這么說呢?就是究竟不究竟的問題了。我們作為一個普通人學(xué)佛、進(jìn)趣善法、對圣道親近,那對佛道還是有距離的,所以要是不作舍離,那你念佛就生不起那種唯一的、所謂的南無、所謂的皈命,所謂的“一出生即壓群臣”的這樣一個奪魁的心理或者究竟的心理。

  這需要不斷去認(rèn)知它,我們對三圣道的向往是十分簡單的,我們對世間的善法向往隨順也十分簡單,對惡道惡習(xí)的作為也很自然,但是對一乘究竟覺位——佛位,去產(chǎn)生興趣與向往,若沒有一個大的舉措是很難促成這個事實的。所以它難得易行,但是難信,為什么說易行難信?就是因為對比而言,九界我們比較親近,一真法界還是相對有距離的。

  那我們清晰地提出來舍九界、唯依佛為念這樣一個修法,實際就是一個強行剝離的一個法則,這個法施教、傳播還是比較費力的。所以過去人寧愿自己去修持,不愿意去傳播。為什么呢?傳播者比較難,很有障礙。但你看現(xiàn)在很多人在傳播凈土這個教法也比較易,為什么呢?他傳播的還是圣道的修持,雖然說是念佛,他讓你去求懺悔業(yè)障吧,你感到很好,因為這有圣者所行。圓滿不需要懺悔,念佛本身用圓滿來懺悔世間之不足,即本身念佛也是懺悔,但是它是依圓滿安住來回施一切不足。在圣道中,懺法是必行的。有的人說那要修功夫,象禪定功夫、止觀功夫,說你要不修你怎么能成就呢?而“隨順佛愿無有間”,即隨順佛愿安住,隨順佛的回施休息也好、吃飯也好、交往也好,這個隨順、這個心地的放心歇心的作為也很難得,為什么呢?人會說你要不修止觀你怎么放心呢?你怎么能歇心呢?因為這種常規(guī)的意識在我們的生命中已經(jīng)深深地打下烙印了,圣道對我們的影響是十分大的。

  有的人說你要先做人,做了人才能去學(xué)佛啊。這話說的很感人,但是你念佛的機(jī)會就被你做人的機(jī)會給代替了。我們本身生下來就在做人,不需要再提出來做人了,但念佛,你生下來你這個業(yè)的相續(xù)中不見得有這個機(jī)會,所以應(yīng)該提出來我們?nèi)ツ罘饝浄。那你說做好人做好事,先做人后學(xué)佛這個話有什么過失呢?——就念佛一法來說這不是正行,只能說是輔助念佛、趣向念佛的一個前行準(zhǔn)備。

  這個“南無”不需要準(zhǔn)備,因為人人都有佛性故,阿彌陀佛平等回施眾生故,不需要我們做什么準(zhǔn)備,說打一個什么樣的基礎(chǔ)去等待著念佛,不需要。人人在即下即時即刻即緣中都可以來念佛,都可以來憶佛,也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這個教法有它的特定性。

  雖然我們這樣反復(fù)講,你下去看一看,我們的意識還很容易帶到所謂的九界這個圈子里來,這個圈子對我們來說比較親近,一天中我們能真正地念一聲佛、能憶佛那一段時間很不易的,但是念自己的業(yè)、他人的業(yè)、自己的善、他人的善、自己惡、他人惡十分容易的。你說念一聲佛、憶念佛有多復(fù)雜呢?我們可以看一看自己,也可以相互地觀察。我們憶佛念佛的時間少之又少,一天的時間中,即使把你放在一個很好的環(huán)境中,你憶佛念佛也不見得有多少。就象放光寺每天晚課后念佛,最多也就十分鐘,就這十分鐘我們能全力以赴地去念一念佛,念《阿彌陀經(jīng)》能憶憶佛,到底這里面的成分有多少呢?有多少徹底性呢?我自己每次念的時候我就自己問問自己,那其他的時間,不要說九界了,基本上就在六道的業(yè)相中徘徊。

  這個不動本位的念佛實際就是從我們意識法界中先來做一次大掃除,把九界所有的染著與認(rèn)知順性處理一遍。為什么老說順性這個名詞呢?要是不說順性我們沒有這個力度,或者說我們會不情愿放棄心中美好的東西,象善啊、圣啊、一些修持我們會舍不得的。所以在究竟、順性的這個角度,順佛愿、隨佛愿的角度,我們有機(jī)會去觀察舍九界的這樣一個大掃除。我們要是不從究竟、順性、順佛愿這些角度去觀察,舍九界的這個舍,就是這個掃除、這個并舍、即一起舍這樣的作為是比較困難的。所以這就是方法,什么叫方法呢?就是一個恰當(dāng)?shù)淖鳛檫_(dá)到這樣一個效果,不用這個方法你就做不到。

  從我們自身的心目中去舍棄九界,我們甚至不知道九界是什么?所以說我們先從名言上順性、順究竟、順佛愿來舍棄,從名言上來做一個意識法界的舍,這個法界我們比較主動,一定是反復(fù)講的——在這個意識法界中,我們有這樣的方便。只要是順著究竟的角度、順性的角度、順著佛愿的角度,我們在意識法界舍棄九界,給自己這樣一個抉擇,或者說這樣一個命令、這樣一個作法的提示,那是可以做得到的。在不斷的熏習(xí)下,這個抉擇會產(chǎn)生力——只要是九界的東西,它浮現(xiàn)出來我們都把它當(dāng)成一個九界的習(xí)慣。那我們就知道不在這個地方執(zhí)著,也不在這個地方迷失,不讓它產(chǎn)生苦業(yè)。

  就正行來說,唯念佛是正行,其他的不能跟正行劃等號,這樣我們來看凈土一法的正行——就是念佛。那在這個九界的作為中我們就有一個警覺,因為我們沉浸在六道中(不要說九界中),你要是不警覺,你沒有念佛的機(jī)會,菩薩!因為我們被六道的業(yè)習(xí)已經(jīng)占滿了,也可能我們對三圣道的某些向往也在我們的心理空間中占據(jù)一些特定的位置,這樣我們的念佛的空間基本上等于零,雖然是一個很究竟很易行的教法,但是我們不把自己的心理衛(wèi)生打掃干凈,就是說不來作意識抉擇,就是說不發(fā)無上菩提心,你看我們讀《無量壽經(jīng)》就說,不管是上輩中輩下輩,個個都是發(fā)無上菩提心。

  你說這要求是不是太高了?不是,你念佛就是無上菩提心,你把九界的東西舍棄了,你念佛就是無上菩提心,那這個參照比較簡單,愿生的心就是無上菩提心。愿生要知道愿生的法則,就是唯念佛憶佛而能成就,那么念佛憶佛就是無上菩提心,這個作為就是無上菩提心的作用,他的結(jié)果也是無上菩提心。要是我們沒有這樣的抉擇,那我們在九界的糾纏中是沒有空間接受念佛這樣一個法則的,雖然口上在念佛,心里還在六道與九界中徘徊,那你就不能相應(yīng),于這樣一個究竟的法則、順性的法則或者說隨順佛愿的法則就不能得到真正的相應(yīng),即生中不得究竟安樂。

  許多人為什么念佛不得利益呢?因為在一個究竟的法則上他運用不究竟的心去修持,就不對稱。所以很多的人感覺修行凈土法則在現(xiàn)實中沒有啥意義,所以他們?nèi)バ廾、修禪、修教、修福、修慧,認(rèn)為這來得比較實際,他不知這個九界皆是不了義所攝,一生遇到了義這樣的一個教法是十分大的福報!遇到一個了義究竟的教法是十分難得十分難得的,或者說是十分難遇的!曠劫以來我們在了義上真有隨順與認(rèn)知,那我們早就成就了!因為我們在這個不了義中多有徘徊多有輪回,所以說我們曠大劫以來沉淪于六道不能自拔,現(xiàn)世之中還愚癡固執(zhí)于惡習(xí)惡業(yè)之中不能警覺。

  這個了義教法真是象摩尼寶放在那個地方,你換個糖吃也好、換個五欲的什么也好、福德因緣也好,那你真是浪費了這個極大的究竟的資源、修行的資源、能使我們圓滿菩提的資源。使我們廣大自在的資源被你去換成一個糖豆吃掉了,換了一頭牛去耕你的二畝地去了,那個沒問題,就是我們世俗的意樂與愿望。這一生能遇到這樣的一個教法真是不可思議。但我們要不依無上菩提心修持,念佛也就是摩尼珠貿(mào)一頭牛,換來了一些世俗的因緣,F(xiàn)世中念佛的人是很多,但是用這個摩尼寶號去換世間福報、換自己一些小的欲望、換自己某些角度的一些作為,這樣的修行者很多,這樣的引導(dǎo)者也不乏其人,那就是等于世尊舉的例子——摩尼寶換糖吃、摩尼寶貿(mào)一頭牛。能不能貿(mào)一頭牛呢?就是農(nóng)夫的心,很了不起。工人的心說能不能換多少薪水呢?對不對?沒問題,但是畢竟是可惜了,因為它能出生一切功德,它能圓滿世間出世間一切善巧,能圓滿出世間一切善巧,乃至說能滿足眾生一切意樂,反而被某種狹隘的意樂、狹隘的習(xí)氣把它給消耗掉了,或者說因為這種消耗錯失了這樣一個究竟覺的機(jī)會。

  我們知道往生彼國得以自在力,那么我們所有的行為能滿足眾生的一切愿樂,能滿足一切眾生的愿樂,你自己的愿樂又有什么不能滿足呢?就在這樣一個清晰簡單的對比中,很多愚癡者、固執(zhí)者、習(xí)氣深厚的人他會否認(rèn)這個東西,他還寧愿享受世間點滴的剎那散壞的福德因緣,或者說欲樂,或者說五欲等等習(xí)氣,他丟棄這種廣大究竟的成就,這真是愚不可及。

  反復(fù)地給大家提示這個角度——舍九界是念佛的一個方便,是讓我們的身心世界來接受這個無上菩提心,或者說接受這個究竟的作法,舍九界為方便。你說我不知道九界是什么內(nèi)容呢?這個不要緊。就是看自己是念佛還是非念佛,非念佛非憶佛那就是九界的東西。這樣作為一個簡單的評判,就是一個分水嶺。我們不搞那么復(fù)雜了,九界的東西太復(fù)雜太復(fù)雜了,我們分析不出來,我不念佛憶佛那我就在做九界的事,那我就沒有舍棄九界的事,我就要警覺自己。你這樣做一段時間你看一看你的身心世界有沒有什么變化?比以前那個斤斤計較、悲悲戚戚的心理要大方的多,但是我們要去實踐。

  不實踐,那我們還會在自己的生命中津津樂道很多小聰明、很多小的作為、很多自以為是的東西,但你不知道你丟失了多少無窮無盡的;!就在我們每個當(dāng)念中就丟棄了,無窮無盡的自在、方便力都在丟棄。你后悔那就不是那個事情。不需要后悔,我們可能是哪一刻中覺悟這個念佛是能滿足一切眾生的愿樂的,那么我們自己的未了緣、未了情、未了事,你也可以在不退轉(zhuǎn)的教法的加持下成就下倒駕慈航,你可以完成你這些未了緣、未了情、未了事。為什么這么說呢?這是佛所許可的。

  但往生這個主題,雖然我們反復(fù)提,但往生的主題在你心目中究竟占了一個什么位置呢?是不是一個主題的位置呢?我感覺我們每一個念佛人還真需要去下大功夫!還要真正認(rèn)真地去審視它,這個地方是刻不容緩的一個東西,需要認(rèn)真又認(rèn)真,其他人不能替代。

  所以這個主題啊,生命的主題我們不解決,就是根本的問題不解決,那雜緣上的問題必然把我們生命給覆蓋了。所以很多人在雜亂無章地生活著,很雜亂的思緒,很雜亂的作為。因為這種雜亂的作為與思緒代替了他的根本與主題。好比說這個主體,就是安心于極樂,或者說安心西方,或者說我們的根本上在往生這個大利上得到所謂的不退,那你這些雜亂的作為很輕而易舉地就解決了,就說你再作為這些事情就很容易得自在力。我們這個所謂的雜亂就是未了的東西,未了的東西真是很多,每個人都是很多,所謂的未了緣,不管是情、是業(yè),或者說是什么其他的一些殘留的雜設(shè)的東西,未了緣是很多的。很多人對往生的向往不及,就是未了緣太多了,但這都是一些雜亂的作為,它不是主題性的,是很多交雜在一起的東西。我們對這個主題的東西——安心與不退的法位,或者說一種果,我們有親證了,或者說我們有一個事實力了、有一個抉擇了,再來看這些雜緣,真都是小小的,就象擁有億萬財產(chǎn)去解決十塊錢的事情一樣的簡潔了。但是平時你是個貧瘠的人,吃了上頓沒有下頓,你想解決一個大事,你是不愿意的。你在雜亂地為衣食奔波著,讓你去擁有一個極大的安穩(wěn)、巨大的財富,你不敢想象。

  凈土的教法使我們有巨大的安樂與不退的安住,再來面對這些雜緣,再來了這些未了情。所以主次要分明,未了緣畢竟是次一位的東西,或者說是枝葉問題,安樂與不退畢竟是一個根本、主干的一個事情。這個根若是爛了,我們還在枝葉上去糾纏不清,那不知道是不是愚癡?大家自己可以去觀察,F(xiàn)在就是大部分的有情就糾纏在這些枝葉的需要上了,或者說這些枝葉的一些未了的事業(yè)、雜情、業(yè)緣上了,這些糾纏浪費了生命的主題,就是安心、安樂——;鄣母九c源頭。不管是福是慧,其源頭一定是來自于安穩(wěn)、安住的這種事實,但是有的很多人他不去尋求這個,不在這個根源上去解決問題,而在這個枝葉上去挑來挑去,在雜亂的作為中去混淆自己的心智,造成心靈的混亂、心靈的迷失。這些迷失者很可憐,但是他又不愿意警覺。所以念佛這個方法是很大的一個參照,很容易審視的。

  這個主與次的東西要是我們不抉擇,念佛不會成為事實。大部分人都在修行,都在作為,但是說我真是意樂念佛,要是不把它徹底地處理的干干凈凈,認(rèn)識的清清晰晰、徹徹底底的,沒有絲毫的疑慮了,那做一個念佛人還真不容易,因為九界的枝葉會把你困住的,這個九界大著吶,太大了。我們看自己一天念幾聲佛,想多少雜緣,就知道九界有多大?念佛有多大?念佛雖然可以普利九界,是九界福德之源頭,我們都知道,但是人不在源頭上去找,而在枝葉上去搞名堂,困惑自己、迷失自己的福德、迷失自己的作為,這就是現(xiàn)在的所謂的凡愚有情。這個凡愚是誰呢?就是在枝葉上的得失與計較,而不去追求其源,不去從根源上、源頭上去解決問題,只在枝葉上迷失與徘徊、固執(zhí)己見,那么在這個安心的;凵系脑搭^就散失掉了。

  所以念佛是解決源頭問題,念九界必然就是枝葉。你這樣去對比,這樣去觀察,這個地方要不厭其煩地、深入地、細(xì)致地、反復(fù)地在自己的心靈中去認(rèn)知它、去熏習(xí)它、去過濾它,這個觀察的智慧不怕我們觀察,不怕我們?nèi)ニ妓鲗Ρ?它就是對比觀察、觀察對比,但它是如法的,它有一個法則去觀察,不是混淆,不是制造矛盾。這一點希望大家自己對自己的法身慧命,從根源上去解決,那么念佛我們都知道是一真法界之回歸,一真皆真,法界自在。那我們在枝葉上去輪轉(zhuǎn)作為沒有問題的,多有迷失,反復(fù)地去對比,認(rèn)知清晰了,我們好自抉擇。

  慈法法師講于放光寺戒堂

  歲次辛卯六月二十二 2011年7月22日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