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住著而見諸道

不生住著而見諸道

  但是諸法無可見故。是故觀時。不生住著而見諸道。思惟道故。即于諸法無有疑網(wǎng)。

  何以故呢?清凈隨順,無所對待,二元散壞,建立圓滿心智。此建立者,無所建故。因為我們生活在二元對待的空間中,所有的法則一旦舉起,即有對待相伴,所以產(chǎn)生邊見強執(zhí)、取舍強執(zhí)、染著強執(zhí),乃至說種種的世間的有情這種所謂的苦與樂、善與惡、是與非之邊見。

  在這之中強化自我,不得善巧。所謂的無染善巧者、不假思維善巧者、但識自性善巧者、如來等正覺善巧者。我們常說如來至真等正覺,等者,無對待,等者,一如故,所以真如法性海中,蕩然無存于一善一惡,何以故呢?無一塵可得故。所以煩惱有情妄執(zhí)善惡,沉淪世間,就我們這個世間的沉淪,就因為善惡交織,而產(chǎn)生沉淪之相。就是善者強執(zhí)于惡,惡者心底尚有善存,你菩薩善觀察之你就知。

  所以世尊在此處說「性善惡具」,諸佛親證一切眾生本具善惡,善惡對待消融之時,是真實具。所謂具者,可以具造善、具造惡。那么在天臺教中對善惡二法的分辨,實是諸佛如來出世度生方便,眾生沉浸于善惡對待法中,實是造惡輪回、沉淪六道的所謂的資糧。一法之中,生起二種相,自在不自在,覺與迷。

  那我們怎么來真正解放自己、隨佛教言呢?這是甚為重要的。假設(shè)依你自己的識心,你決定就是邊見中所持、妄識中取舍,你不取舍痛苦,不分別難受,不思維勞慮難斷,何以故呢?是生命的延續(xù)強執(zhí),是生命的內(nèi)涵所在,業(yè)習(xí)如是,煩惱如是,罪業(yè)的根源在于此。所以,善說善惡者、強說善惡者、多說善惡者,此人苦難之業(yè)相續(xù)不斷,何以故呢?制造者在于此啊。所以智者心智中,善惡分別一時蕩盡,清凈守護,慈悲回施,所以智心中無有對待,無染無著智慧力照耀世間,一時于善惡中得以出離。

  因為善惡尚是欲界有情強執(zhí)法則,色界即不可見,色界之類有情就不取著于善惡是非,但是在我們這個欲界有情,夸張于自己的善惡,若人得善,即強制于惡人,豈不知「惡者,善之資;善者,惡之師」啊。若知此者,人善于用法,那么就是說,若有惡者,善良正是運用之時,此為正善、增上善。

  若是人有過誤,人厭惡之、呵責(zé)之,此人不得善道,是為邪慢心。那我們現(xiàn)在在佛法的運用中,多被邊見、邪慢所蒙騙、所蒙蔽,所以相互侵害者多,相互利益者少,關(guān)愛者少,所以感恩者稀少。若是我們真正生活在感恩的心智中,感恩一切眾生之同伴,感恩一切世間之載負,感恩一切眾生現(xiàn)緣依正二報之所謂的維護,那我們就會生活在一個廣大心智、無對待的這種安樂之中。你會生起無畏,生起善巧,生起;的真實利益。

  于惡性有情多于呵責(zé),這是我們這個時代取善遺害于世啊,不取善,還是方便,一旦取善,就呵責(zé)于人、傷害于人,那么這樣像用取利器以傷人是了無差別的。那我們學(xué)佛之人不是如是,所以不取著于善惡,所以利益惡性有情,救療于惡性有情,何以故呢?惡性有情十分苦難,沉痛無以救脫、無以自拔,說善法有情尚有安樂住處啊。

  中國古人講「惡者,善之資;善者,惡之師」,就是如實說,F(xiàn)在我們在現(xiàn)代社會中,人已經(jīng)喪失了這個最基本的增上的道德與道德的認知,所以反而「惡者,善之懲罰之對象」,善者已丟失了惡之資。資者,增長善法之基礎(chǔ)、增長善法之資源。我們常說污泥中能生出蓮花,高原不生蓮花,大家都這樣說,但是人都要把污泥清除干凈,豈不知這個資源在于此啊。諸佛如來告訴我們「眾生歡喜,諸佛歡喜」,為什么這樣說呢?

  就是說一切眾生是諸佛之師,是諸佛之資啊。我們讀大乘經(jīng)典,處處可見這樣的教言機制,說諸佛世尊從不輕謗于任何現(xiàn)前有緣、現(xiàn)前有情,何以故呢?知恩故,一切眾生是諸佛出世威德善巧之資,又是一切諸佛成佛之師。若不如是審觀,我們學(xué)佛沒有資糧,沒有基礎(chǔ),所以你就會把自己腳下的土,你感覺到土被污染,你就把它取空,你何以站立呢?不得安樂。

  —摘自2006夏安居期間

  慈法法師開示的《大方等大集賢護經(jīng)講記》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