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禪宗與佛學(xué)(二)

  二、佛學(xué)內(nèi)容簡介

  (一)印度文化的背景

  佛學(xué),為釋迦牟尼建立教化的內(nèi)容,從佛學(xué)觀點來講,佛教、佛法、學(xué)佛三個觀念,各有不同的意義;佛教,是佛的遺教,具有宗教性質(zhì);佛法,概括佛學(xué)的思想學(xué)術(shù)與所有求證的方法;學(xué)佛,是實踐佛的遺教,循佛的教導(dǎo)方法去求學(xué)。

  在中國學(xué)術(shù)中,對于佛學(xué),有一句習(xí)慣的名言,都說"佛學(xué)浩如煙海",由此可以想見佛學(xué)內(nèi)容的豐富,若就學(xué)術(shù)的角度,用很短的時間,把佛學(xué)的重點簡介出來,首先須得了解上古時期印度_文化的背景。提到印度文化,我們要有一個認識,印度上下數(shù)千年的文化思想,始終在宗教、哲學(xué),與各宗教、各哲學(xué)的修行求證方法中徘徊演變,乃至現(xiàn)在的印度教,也不例外,所以印度全部的歷史文化,也一直在宗教爭斗、思想摩擦、階級不平的狀況下綿延續(xù)絕。雖然十七世紀(jì)以來,有外力的侵入,他們隨時隨地,仍然利用印度人宗教思想的矛盾,作為控制的法寶。

  印度上古宗教的教義,與釋迦牟尼先后同時的宗教及各派哲學(xué)思想,真如"天花錯落,星羅棋布",實在可作世界上"比較宗教"與"比較哲學(xué)"的藍本,普通講印度哲學(xué),大約都以六師并舉,以說明其六大哲學(xué)學(xué)派的情形,實際上在已經(jīng)翻譯的中國佛學(xué)中,動稱異派哲學(xué)思想的,約有九十六種之多,雖然全體資料不夠,但一鱗半爪,斷簡殘篇,還是有很多寶貴的材料;只是現(xiàn)在國際間講印度哲學(xué)或佛學(xué),都受十七世紀(jì)后歐洲學(xué)派的影響。從來不重視中國佛學(xué)的資料,致使中外學(xué)者,一筆抹煞中國佛學(xué)的價值,非?上Ф铱蓢@。總之,上古的印度哲學(xué)與宗教,對于有主宰、無主宰、一元、多元、是心、是物等等的問題,已經(jīng)無所不具,至于佛教,約當(dāng)中國宋代中葉,因受異教侵入的影響,完全進入中國,成為中國的佛教,后來印度文化歷史的轉(zhuǎn)變,與佛教并不相干,這是應(yīng)該特別說明,以兔誤解。

  (二)印度上古的形勢與國情

  釋迦牟尼的時代,約當(dāng)中國春秋前期,關(guān)于他住世的準(zhǔn)確時期,向來為古今中外學(xué)者所爭辯的焦點,從世界文化歷史的角度來說,在這個階段,先后不出一個世紀(jì),東方西方的歷史演變,雖然都是一片紊亂,但卻哲人輩出,蔚為奇觀,中國有老子、孔子等人;印度有釋迦牟尼的哲人僧團;希臘有蘇格拉底、柏拉圖等人,都是影響后來人類文化垂數(shù)千年之久的人。

  當(dāng)那個時期,我們的歷史,固然為分封諸侯,建立地方王國的制度,可是還有中央一尊的周天子高高在上,君臨天下;而印度正是數(shù)百個國家爭權(quán)分立,并無一個一統(tǒng)天子的帝王局面,釋迦牟尼身為王子,秉絕世的睿智,承受宮廷教養(yǎng),少年博學(xué)多能,由于他親身目睹當(dāng)時印度的戰(zhàn)爭殘殺,與觀察生物世界弱肉強食的痛苦,要想為天下蒼生尋求一個真正和平的途徑,便毅然出家,追尋遠古哲人的遺教,以求得到宇宙人生真諦。他出家以后,參訪過傳統(tǒng)婆羅門教的修證方法,與其他各宗教、各學(xué)派出世苦行的修道生活,結(jié)果認為都是不究竟的學(xué)問,便獨自經(jīng)歷一番苦行修證,從二十九歲出家,直到三十五歲才開始弘揚他的教化,F(xiàn)代學(xué)者,對他猶如對孔子一樣,或有認為他是宗教的教主,也有認為他是哲學(xué)家或教育家,其實這些尊榮的頭銜與地位,對于釋迦牟尼都無所謂,一個真正的圣哲,決定會漠視世間的虛榮,他敝展帝王的尊榮而不顧,同時又動稱古佛與他佛,可見他并不想以教主自居,至于由他的教化而變?yōu)橐粋宗教,又登上教主的寶座,那都是后世再傳弟子們的事情。我覺得所有宗教教主們,大多數(shù)都是抱著如此胸襟的,譬如老子被人拉上道教教主太上老君的寶座,又何嘗是他"不知所終",或騎青牛出函谷關(guān)的初衷呢!與其說釋迦牟尼創(chuàng)立佛教而為教主,毋寧說,他裁集印度上古傳統(tǒng)文化思想的大成,而闡揚其特立獨行的文教精神,更為偉大而雋永有味。

  (三)釋迦出家成道對于人類世界的貢獻

  現(xiàn)在我們歸納釋迦出家成道,與弘揚教化的要點,約有五個重心,分述如次:

  1.建立師道的莊嚴(yán)

  指導(dǎo)以慈悲為懷的君國之道。釋迦考慮自己可以做一個不世的英雄,統(tǒng)治印度的天下,但英雄能夠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況且人類歷史,始終向變道的途徑演變,畢竟不能千秋萬代保持一個永恒不變的王權(quán);他要建立一種文化思想,可以做為萬世的準(zhǔn)繩;他要征服自己,達到成就內(nèi)圣的要求,便要"離情奔欲,所以絕累"去出家求道了。結(jié)果他所愿得償,建立了師道教化的莊嚴(yán),贏得古今中外、千秋萬世的敬仰,依照現(xiàn)代人慣用的經(jīng)濟價值觀念來講,他從事萬代教化的價值,比他終身數(shù)十年為王稱帝的價值,誠然不可以道里計。依循他所建立師道的效果,在后來數(shù)百年間,便有印度名王阿育工的功績出現(xiàn),成為印度歷史上文治最光榮的一頁,相當(dāng)于孔子學(xué)說,形成西漢初期的文治;但我說相當(dāng),并不就是同樣,有關(guān)師道莊嚴(yán)的教化精神,與大小乘所有戒律的儀范,可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禮記》,相互呼應(yīng),也是人類禮義與法律哲學(xué)的基本精神。唐、宋以來比較客觀的學(xué)者,每引釋迦與孔子比論,認為孔子若生在當(dāng)時的印度,必如釋迦的作為,釋迦如生在當(dāng)時的中國,必如孔子的行徑,所謂'東方圣人,西方圣人,此心同,此理同,其揆一也。"

  2.破除印度傳統(tǒng)的階級觀念

  提倡平等及于眾生。印度歷史,自古至今,向來便有極其嚴(yán)格的階級觀念,通常所謂第一階級的婆羅門(傳統(tǒng)婆羅門教的僧侶),第二為剎帝利(傳統(tǒng)掌握軍權(quán)的武士),第三為吠舍(從事農(nóng)牧商等人),第四為首陀羅(從事賤役者)。釋迦成道以后,極力宣揚一切眾生性相平等的觀念,不但認為人類是平等的人類,而且認為凡有血肉與具有靈知之性的生物,乃至天人之際,一律稱為眾生,大家在本性的道體上,本來都應(yīng)該是平等的,人果然不應(yīng)該以非禮的惡意侵害他人,同時也不應(yīng)該為自私而殘害一切眾生,人與眾生,如如之性,本自平等,所以人人為善去惡可以成佛,一切眾生與天人,為善去惡,亦可以成佛。這是儒家的思想,"民吾胞也,物吾與也",乃至理學(xué)家所提倡的"人人可為堯舜"的觀念,實為同出而異名,他教理的物我一如,眾生平等的說法,可謂是耀古騰今、徹底平等的思想,同時他以身作則,在他親身領(lǐng)導(dǎo)學(xué)者集團的僧侶中,無論出身貴賤,一律平等,唯德行而重。也許有人認為既說平等,就會流于是非不辨,善惡不分,這可不能誤解,釋迦說的是性(本)相(用)本體的平等,至于達到平等的境界,仍然須要善惡的分野,與為善去惡的修養(yǎng),所以為除惡而向善,為去惡人而為眾善的作為,正是莫大的功德,并不自相矛盾,這又與儒家所說的"湯武一怒而安天下"的意義,大有殊途同歸的旨趣。

  3.歸納印度上古傳統(tǒng)宗教的輪回之說

  而建立三世因果,六道輪回的生命現(xiàn)象論。由于"物我一如,性相平等"的根本觀念,與為善去惡的方法,而達到"一如"與"平等"的境界,當(dāng)然就涉及眾生生命的來源問題,他用歸納的方法,并列生命的種類,大體約分為六道:所謂天道、阿修羅道(界于天魔之際)、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的六類。一切眾生,由于思想與行為善惡程度的多寡不同,而互自淪為六道當(dāng)中的生命現(xiàn)象,是能為善而生天,亦能為惡而變?yōu)樾笊I鬼、乃至墮入地獄;但天如忘善動念為惡,亦可互變?yōu)榘⑿蘖_,乃至旁人他道,于是認為這個宇宙世間所有眾生生命的異同現(xiàn)象,都由于心意一念之間的善惡而互變,相似于道家物化宇宙的理論(相似不即是全同)。故一念的善惡,與起心動念的行為,積微末而成為顯著,便構(gòu)成三世因果的理論;所謂三世,是指時間的過去、現(xiàn)在、未來,有過去的因,累積而成現(xiàn)在的果,由現(xiàn)在的因,累積而成未來的果,未來與過去,又如循環(huán)的無盡,所謂輪回,便是指此周旋動轉(zhuǎn)的意義,于是便建立一個三世因果,六道輪回的學(xué)說體系,相同于《易經(jīng)》的"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惡之家,必有余殃",以及"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的道德因果觀念。

  4.開拓宇宙觀與世界觀

  印度上古的宗教與哲學(xué),凡是涉及形而上的問題,自然就會觸及天人之際的探討,雖然他們思想學(xué)說的終極,最后都自歸入于天道,但各宗派所崇奉的天道,紛紜不一,于是便有一尊與泛神的沖突。釋迦學(xué)說,歸納天人之際,而有三界的區(qū)分,所謂欲界、色界無色界,統(tǒng)名謂之三界。欲界的天,包括上至日月以外,下及人與畜生、餓鬼、地獄,日月運行之際的天,仍屬欲界之中。所謂欲界,是指這一界內(nèi)的眾生生命,都從欲愛(男女飲食)而來,廣義的說:有色、聲、香、味、觸的五欲之樂;狹義的說:有笑、視、交、抱、觸的行為。欲界之中,共有六重天界,其中所謂切利天者,包括三十三天的分布,隨時互易其主,在欽界中的人道世界,約分東南西北四洲(部分),我們?nèi)祟惖氖澜?是屬于南瞻部洲的一部。這個世界的總名,叫做娑婆世界。娑婆,有堪忍、缺憾的兩重意義。堪忍是指這個世界上充滿缺憾,甚多苦難,而人與一切眾生,不但能忍受其缺憾與許多的苦難,而且仍有很多的人們,孜孜向善,所以值得贊嘆,如果世界上沒有缺憾與苦難,自然分不出善惡,根本也無善惡可言,那應(yīng)該是自然的完全為善,那就無可厚非,無所稱贊了。欲界天人之中,各有主宰,超過欲界以外的,便是色界,色界的眾生,但有情意而無欲,相視會心一笑,就會生出生命的成果,他有十八重天,屬于修習(xí)靜慮禪定境界眾生所生的果位,色界的最高天,為色究竟天,有大自在天為其主宰。超此以外,便是無色界,計有四重天,為修習(xí)靜慮得果者所生之處,但有意識,而無情欲的存在,統(tǒng)此三界之中,為其主宰者,又名為大梵天,由此簡略說來,釋迦區(qū)分天人的界限,約有六十重天,統(tǒng)名謂之三界,仍然屬于六道輪回的范圍。

  這個三界的宇宙世界,是以一個日月所照的太陽系統(tǒng)為單位,由人間世上至日月,以及三界所屬天中,時間的實際與觀念,各各自有不同,例如月中一晝夜,等于人間半個月舊中一晝夜,等于人間一年,于是分別宇宙世界的時間,繁細到難以算數(shù),總之,他的宇宙觀是無限的、擴大的宇宙觀.他的世界觀,是以一個日月系統(tǒng)做為一世界的單位,累積一千個日月列系的世界,名為一個小千世界,累積一千個小千世界,名為一個中千世界,累積一千個中千世界,名為一個大千世界,他說如此三千大千世界,在這個無垠無限的宇宙,多至如河沙數(shù)量,不可計算,由此反觀人間多欲眾生的紛紛擾擾,真是渺小得可憐。釋迦既說出三千大千世界的三界宇宙觀,以統(tǒng)攝印度上古的各宗教與各派哲學(xué)的天人思想,開拓人智胸襟的領(lǐng)域,至于天文數(shù)字不可能及的境界,反之,分析物質(zhì)微塵的精細,又深入到最后無形無相的微妙,因此使往古來今各派哲學(xué)思想的內(nèi)容,實在難與其互比豐富與充實。

  5.調(diào)和裁定形而上的本體論

  印度上古的宗教哲學(xué),與各派哲學(xué)思想,對于宇宙生命來源的爭論,不但眾說紛壇,莫衷一是,而且各用因明(邏輯)的根據(jù),建立學(xué)說的體系,但始終不離有主宰、無主宰、一元的、多元的、唯心的、唯物的范圍。其實,綜合古今中外世界人類文化最基本的探討,仍然不外這些問題,幾千年來的時間,全世界的人類,由宗教到哲學(xué),由哲學(xué)到科學(xué),對于人類自己切身的生命來源問題,仍在尋求、迷惘、爭辯之中,看來真是人類文明的一大諷刺。

  印度上古宗教哲學(xué),對于宇宙人生生命真諦的追求,各自別有見地,各自別有安心立命的方法,而且都認為已經(jīng)得到清凈解脫的究竟法門。有的認為最后的靈性與大梵合一,便是至道;有的認為滅絕情欲與思慮,便是究竟;有的認為不用感覺而保持靈性的不昧,不用思想而不失靈知,便是大道;也有認為人死如燈滅,只圖目前的享樂,就是真實;甚之,有人認為我已得到最清凈的解脫境界的涅盤,凡此種種,不勝枚舉。釋迦宣揚教化,對于這些問題,作了一個調(diào)和裁定的結(jié)論,他認為宇宙萬有生命的現(xiàn)象,都是因緣集合而生,其中并無一個能主宰的作用,緣生而起,緣盡而散,而宇宙生命最高(或最終、最初)的功能,是心物同體的;如果你用宗教的觀念,從神圣的角度去看,也可以稱他作佛、或天、或主、或神、或任何種種超人格化的神圣稱呼;如果從理性的角度去看,也可以稱之為性、或心、或理、或道、或法界等等稱呼;倘使從人類習(xí)慣觀念的角度去看,也可以稱他為法身,為生命本源的無盡法身等稱呼?傊,從體上來說,他是以空為體的;從相上來說,他以宇宙萬有之相狀為相的;從用上來說,宇宙萬有一切的作用,都是他的起用。他譬如一個大海,海水起的波浪,便如因緣所生的宇宙世界,波浪上的泡沫,便如因緣所生眾生各各形成的個別自身,雖然波浪泡沫現(xiàn)象各有不同,始終不離一個水的自性,但譬喻只限于比喻,譬喻并不就是本體的自性。

  眾生世界,因為不能證到自性本體的究竟,便舍本逐末,而各各執(zhí)著自己的所見、所知處,認為那就是究竟,于是各依主觀,形成世間的差別知見,其實,主觀、客觀,同屬于思維意識的分別作用,思維意識的所知所見,自身本來就憑藉著身、物世界的因緣而起作用,它的本身便是虛妄不實,不足以定真理的有無,存在與否;只要人能從自心寂靜思維意識上去做工夫,漸漸就可了知身心的作用,也如現(xiàn)象世界一樣,變遷無常。虛妄不實,從此節(jié)節(jié)求進,層層剖析,盡人之性,盡物之性,達到身心宇宙,寂然不動的如如一體,不住于有,不落在空,便可證得宇宙人生的最初究竟。釋迦又另命名它為"真如"、或"涅盤自性"、或"如來藏性"。"如來",從廣義上說,便是宇宙生命本體的別名。所以他認為說空、說有,都非究竟,唯一的方法,是達到身心寂靜,再在此寂靜中去求證,但它是"不可思議"的;所謂"不可思議",是修證方法上的術(shù)語,認為不可用習(xí)慣的意識思維去思想、去擬議,便可以到達的,因此"不可思議"一辭,不可錯作"不能思議"的誤解。

  (四)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說到釋迦學(xué)術(shù)思想的內(nèi)容,也就是通常所謂佛學(xué)的概要,依照一般習(xí)慣,都以大乘、小乘來區(qū)分,中國的佛學(xué)與佛教,乃大小乘并列,而且比較偏向大乘,現(xiàn)在流行于西方的佛學(xué),大多數(shù)只注重小乘,認為那是原始的佛教,尤其東南亞各國的南傳佛教,大體都是以小乘為主的,以下先用比較簡要的途徑,從思想、實踐、與求證方法三個項目來說明小乘佛學(xué)。

  1.小乘的思想

  有關(guān)分析身心而得的歸納名辭計有:五陰、三毒、六根、六塵、十八界等名相。

  五陰:一譯作五蘊。陰與蘊,都是代表陰暗與蘊藏的意義。五陰包括色、受、想、行、識五項。

  色陰:包括有所表示的如顏色與長短、虛空,乃至無所表示的,如抽象幻覺等等,中文的色字,有時代表男女之色,但佛學(xué)中極少采用色字來代表男女色欲?傊,色陰,是包括物理與生理身體的四大種性,所謂四大,就是地大(堅固性的實質(zhì))、水大(流動性的液體)、火大(熱能)、風(fēng)大(氣化)。受陰,指生理的感覺與心理的反應(yīng)。想陰,指思維意識的思想作用。行陰,指身心本能運行活動的動能。識陰,指心靈作用的精神本質(zhì)。

  由人我身心與物理人事世間所起的心理基本罪惡,便有所謂貪、嗔、癡的三毒,隋唐以前舊譯佛學(xué),也有稱為淫、怒、癡的。由三毒所生的差別罪惡,便有三種心理的罪過,即貪、嗔、癡;四種口舌的罪過,即妄語、惡口、兩舌、綺語;以及三種身體的罪過,即殺、盜。淫。

  佛學(xué)既概括人們身心的作用,叫做五陰,同時又分別身心與物理世界的關(guān)系,構(gòu)成六根、六塵與十八界: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 | | | | | }十八界

  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此中唯有意的思維法則,屬于心理的,余如身體所生的感觸等等,都是屬于生理與物理的作用。)

  有關(guān)于人生觀與世界觀的,計有四諦,十二因緣:

  四諦:即為苦集滅道四者。是說人生世界,一切皆苦,純苦無樂,而眾生無知,反取苦為樂;歸納其類,分為八苦,即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等,這就叫做苦諦。因為眾生自尋煩惱,以采集苦因而成苦果,誤以為樂,這就叫做集諦。如欲滅去苦因苦果,達到離苦得樂,這就叫做滅諦。因此必須要以求證道果,升華人生而得達究竟的法門;這就叫做道諦。

  并且以人世事物,一切都是變遷不定,根本沒有永恒,所以名之為"無常"。人生一切,純苦無樂,因此名之為"苦"。一切皆空,所以名之為"空"。而且分析身心,乃至世界,其中畢竟沒有我的存在,所謂世界身心,但為我的所依,并非我的真實,又名之為"無我"。因此綜觀人生世界,名為"無常"、"苦"、"空","無我"。

  十二因緣:首先從無明開始,無明就有不明根本,不知其所來的意義,普通人們對于生命或心靈意識活動的泉源,都是一本糊涂,不明究竟,反之,就是明自覺悟而得其究竟了,可是一切眾生,都從無明而來,所以姑且裁定以無明為開始的因。首因無明而發(fā)生第二相互關(guān)系的行,行就是動能的意思。第三因行而有識的作用,識是基本能思的潛力。第四因識而構(gòu)成名(抽象的觀念)色(實質(zhì)的生理與物理)。第五團名色而生起眼等六根與色等六塵進入的現(xiàn)象。第六國六人而發(fā)生接觸的感覺。第七因觸而引起領(lǐng)受在心的作用。第八因受而發(fā)生愛欲的追求。第九因愛而有求取的需要。第十因取而現(xiàn)有的存在。第十一因有而成生命的歷程。第十二因生而有老死的后果。復(fù)因老死而轉(zhuǎn)入無明,又形成另一因緣的生命。

  無明循前列循環(huán)因緣的次序,而互為因果,因此生生滅滅,如環(huán)的無端無盡,虛妄相續(xù),建立一個幻化的人生世界歷程的現(xiàn)象,同時,又用這一法則,說明物理的,與過去世、現(xiàn)在世、未來世三段時間中,生命延續(xù)的法則,擴而充之,又可用在對于時間、空間的解釋。

  總之,小乘佛學(xué)對于人生世界的觀點,正如一般宗教相似,純粹從出世思想的立場,看世界,是一個痛苦煩惱的世界;看人生,是一個悲觀罪惡的人生,因此要求出離世間,要求解脫人生,而求得清凈寂滅的涅盤道果;其行為思想,如中國道家的隱士,'其偏向有點類似楊朱,所以也為中國文化中另一類的精神相近,自然而然被承受下來而成為中國佛學(xué)的一部分。

  2.小乘的實踐

  以持戒、修定修慧為次第三學(xué)的基礎(chǔ),終于達到解脫,與解脫知見的究竟。所謂戒律,有出家的男眾與女眾,不出家在俗的男眾與女眾種種項目的差別,基本戒條,也就是人類公認的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等等的美德。是以戒律的作用,與中國文化的《禮記》精神: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極其相似;其他細節(jié)條文,有關(guān)于儀禮,以及防微杜漸的操守,又與墨子的素絲染色之嘆,與節(jié)儉其行、高尚其志,互相類似,除了其中一部分,因時因地的異同,尚有可議之外,實在是澡雪精神、砒項操行的道德準(zhǔn)繩。

  3.小乘的求證方法

  以禪那為主。梵語"禪那",有譯為中文的"靜慮",但靜慮是從大學(xué)的知、止、定、靜、安、慮、得的取義而來,且又稍有出入,禪那包括瑜伽與觀慧,是一種變化氣質(zhì),鍛煉身心的方法,大乘的禪定,與后來中國佛教禪宗的禪,又有異同。禪那的方法,有從一心一德的信仰堅定入手;有從生理的安那般那(調(diào)理出入呼吸)入手;有從洗心休息入手;有從心理的觀念意思入手,有從念誦秘文入手,所謂方便法門,不一而足,綜合其修證工夫程序的分類,不外四禪八定,又稱為九次第定;四禪包括四定,統(tǒng)名為四禪八定,加上得阿羅漢極果的滅盡定,更名為九次第定。

  初禪,心一境性、定生喜樂:所謂心一境性,就是指從某一種方法入手,初步到達心境寧靜,統(tǒng)一精神與思慮,集中一點,沒有另一紛雜的思念歧差,漸漸引發(fā)生理上生命本能的快樂——不同平常欲樂的感覺,與心理上無比的喜悅——不同平常情緒上的歡喜。由初步入手到達這個過程之中,便已經(jīng)歷一般所說打通氣(生理本能的活動)脈(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程序,才能到達心境寧一的境界。二禪,離生喜樂:再由此進修,心境的寧靜,更為凝固,喜樂的境界,更為堅定,有脫離身心壓力苦惱的覺感。三禪,離喜得樂:由前所引發(fā)心理上喜悅的經(jīng)驗,已經(jīng)熟悉而安謐,成為異乎平常的習(xí)慣,唯有樂境的存在。四禪,舍念清凈:以上三個禪定的過程,仍有感覺意識的作用存在,到了四禪的程度,舍除感覺而達到無比寂靜的境界,才為究竟。除了這四種禪的境界以外,有四種定境:色無邊處定,是在光景無邊的情況中,得到身心的寧靜?諢o邊處定,是在空靈無際中,得到寧靜。識無邊處定,是在從未經(jīng)驗的精神境界中,得到寧靜。非想非非想處定,是為超普通感覺知覺的境界中,得到寧靜。所謂非想,就是說不是意識思想的情況,非非想,是說并非絕對沒有靈感的知覺。至于最后一種阿羅漢境界的滅盡定,是超越平常言語文字的境界,勉強用比喻來說,等于天人渾合,與無邊無相的虛空合一的境界。所以小乘最高成就的阿羅漢們,每每到了住世壽命已盡的時候,而預(yù)知時至,顯現(xiàn)神變,終于"灰身滅智"自稱:"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后有。"便泊然寂滅。

  由于以上的簡介,大概可以約略窺見小乘佛學(xué)的情形,他先由學(xué)理思想,對于理論上的了解,從實踐絕對道德的戒行作起,到達求證禪定而得解脫,其最終的目的,認為可以脫離這個世界生死的輪圈,永遠得到住在絕對寂靜清虛的道果之中。事實上,這個清虛寂靜的道果,是否就是宇宙生命的究竟?是否真能可以解脫生死的輪回?從大乘佛學(xué)的觀點上看來,都是很大的問題,同時,禪那的境界,釋迦也曾說過,這是一種共法,所謂共法,并不是佛法所獨特專有的,凡普通世俗的人,與其他宗教,異派學(xué)術(shù)的人,只要深明學(xué)理,努力修證,都可以做到類似的定境,并非究竟了義的法門,他們只知厭離世間,自求適意,解決生命之流的分段作用,自己便認為已經(jīng)了脫生死,住在寂滅清靜的境界上,只是落在偏空之果,等于逃避世間的自私隱士,是一種徹底個人自由的實行者,后來中國的禪宗,稱之謂"擔(dān)板漢"或"自了漢"。所謂擔(dān)板,是說他用一個肩頭背了一塊木板走路,只能看到一邊而已。

  4.大乘的思想

  中國的佛學(xué),向來是大小乘兼修并具,顯教密教通行不悖的,盡管從大乘佛學(xué)的立場來看小乘,并非究竟的佛法,但學(xué)習(xí)大乘,仍然須以小乘的戒、定、慧三學(xué)作為基礎(chǔ),不但如此,如以乘道來說,中國佛學(xué),等于有五乘的階梯:第一人乘,學(xué)佛先要從做人開始,凡人倫道德,應(yīng)該注重的事,都須一一作到,以期達到為善去惡,而止于至善的境界。由人乘升華,可以達到第二天乘的進修,天人是從做人的至善而生。第三為小乘的聲聞乘,包括厭離世間,修習(xí)四諦——苦、集、滅、道的小乘行者。超此以上,便為第四的緣覺乘,從十二因緣的原理,觀察世間的緣聚緣散,緣生緣滅,便遺世獨立,超然物外的小乘行者。第五才為大乘的菩薩道,所謂"菩薩",是梵語"菩提薩睡"(覺悟有情)的譯音,它包括自利、利他以及佛果的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意義,如用中文直譯的意義來說,菩薩便是"覺有情",又名為"大士"或"開士",用現(xiàn)代語來說,便是多情的慈悲救世的得道者,后來中國文學(xué)上有"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的句子,實在是辭藻美麗的恰當(dāng)寫照。大乘菩薩道,復(fù)有三種行徑:(1)先求自利,如從小乘出世修行等入手。等到自利成就,才來利他。(2)先為利他,后求自利。(3)自利、利他同時并進?傊,大乘的行為,是身人世而心出世的,是以濟世救眾生為基礎(chǔ)的,是可以犧牲自我而救世救人的大乘的觀看一切眾生,都是與我同體而發(fā)生慈悲的愿力,大乘的慈悲利物,是無條件,無要求的,絕對的自發(fā)自覺的救世心腸,綜合以上兩個觀念,便名為"同體之慈,無緣之悲"。

  大乘思想的體系,是擴充小乘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的法門,構(gòu)成六度(六波羅蜜)或十度的層次。所謂六度:(1)布施。大乘思想是以布施入手的,因為一切眾生,都是從自我自私的貪求,而造成苦果,大乘以盡其我之所有,我之所屬,徹底作為布施,以滿足眾生的欲望,以感化眾生的慳貪。布施又分三種:一為外布施,即以財物身命等做布施,又名財布施,以知識學(xué)問智慧等作布施,為法布施,二為內(nèi)布施,使自己內(nèi)心放下一切貪欲的心,三為無畏布施,給一切眾生以平安、安全、無恐怖、精神上的支持與保障。(2)持戒。從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開始,至于起心動機,無一非戒律,大乘的戒律,不但是行戒形戒,實際上,完全為誅心之論的心戒,例如為善的動機而為求名,即犯大乘菩薩之戒,其中運用之妙,實在不是片言可盡。(3)忍辱。簡單地說大乘忍辱,有兩句話,已可概其大要,即"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統(tǒng)統(tǒng)為了慈悲救世而出發(fā),而且要做到內(nèi)心了無忍辱的觀念存在,才算忍辱。(4)精進。就是隨時隨地,勤奮努力求證的恒心,所以精進,與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與后面的禪定、般若為伴侶,無論進修哪一度門,都是須精進不懈方可,它是積極的為善,不是消極的等待為善。(5)禪定。包括小乘四禪八定與九次第定的內(nèi)容,擴而充之,至于動中、靜中,在內(nèi)、在外,無時、無處、無一而不在禪定中的境界,上至上升天堂而享樂,下至下人地獄度眾生,都要剎那不離禪定以自處。(6)般若。般若為梵語,如用中文的譯義,等于智慧,但中文的智慧,往往與聰明相通,聰明在佛學(xué)上,被稱為"世智辨聰",是由于感官的靈敏,和耳聰目明而來,并不足以代表般若內(nèi)涵的智慧。般若的智慧,有五項內(nèi)義:一為實相般若,是證悟宇宙萬有生命的本體,與心性根源的智德。二為境界般若,是由心性本能所生起的各種差別境界,包括精神世界的種種現(xiàn)象。三為文字般若,是由智慧所發(fā)出哲學(xué)的文學(xué),與語言的天才。四為方便般若,是智慧運用的方法,包括所有學(xué)術(shù)知識的范疇。五為眷屬般苦,概括由前五度而來的道德行為的德性。以上自布施到排定五個次序,都是大乘的勵行至善之德的基本,由力行善德而至于自啟其牖,達到般若智慧成就的極果,所以大小乘佛學(xué)的最高成就,都是注重智慧的解脫、智慧的成就,并非盲目的信仰。復(fù)由六度成就的擴展,作為利世利人的人世輔翼,便有另外四度的成立:(7)方便善巧。精進自利利他的方法。(8)愿。是對眾生永恒無盡的慈悲愿力,所以大乘菩薩為發(fā)愿拯救世間,便有"虛空有盡,我愿無窮","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堅誓名言。(9)力。由堅貞不拔的誓愿生起自利利他的偉大愿力。(10)智。終于達到"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而成佛果的大智度門。

  5.大乘的實踐

  大乘菩薩道的思想學(xué)術(shù),開拓小乘厭離世間的思想,化為積極人世的精神,不但要以出世的心情,跳進人間的火坑地獄去救世救人,而且要救一切眾生;不但要度化善人,而且要度化惡魔;不但贊嘆篤信佛道真理的善男信女,同時也贊嘆凡是具備這種同一真理、同一原則的異宗外道,雖然對于最高見地因有差別而形成說教的方式各有不同,只要是同具慈悲覺世的心腸,認為即同于大乘菩薩道的同行善友,這種以與世無爭的出世心情,毫無條件而人世救眾生的自愿,正如后世佛教所用的標(biāo)記"蓮花一樣。"蓮花"是純凈無污的"圣潔"之花,但它卻不生長在高原山頂之上,它要在拖泥帶水的穢污爛泥中開花結(jié)果。因此講到大乘所實踐的戒律,每每以八萬四千條來形容它的繁細,但這非一定的數(shù)宇,只是表示眾生界善惡心理的差別變相,在一念之間,便有八萬四千種的差失,由此可知所謂大乘戒律的根本精神,在于心戒,凡是"動心忍性",起心動念之間的內(nèi)在動機,有一毫是惡念,或以自私自利而出發(fā),便是違犯菩薩的戒律。唐、宋以后,中國內(nèi)地所用的菩薩戒,是以《梵網(wǎng)經(jīng)》為基本,邊區(qū)西藏地方所用的,是《瑜伽師地論》的菩薩戒為基本,但這兩種戒本,都是原理原則的建立,運用之妙,仍在一心。其中有大部分原則二相同于儒家圣賢君子之道,與有道之士的行誼,如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五經(jīng)中的《禮記》的《儒行》、《坊記》、《表記》、《學(xué)記》等篇參照來讀,便可了解釋迦佛對于人類德行風(fēng)規(guī)的偉大建立,實在令人肅然起敬,油然具信,與其說它是宗教的戒律,毋寧說是人類教育哲學(xué)的最高守則。由此可知大乘實踐的精神,又迥非小乘戒律可以范圍,所以唐、宋以后中國的佛教,采取大小乘戒律并重的方向,尤其偏向于大乘戒行,與南傳佛教,大有異同之處,這也足以說明:我們過去的文化傳統(tǒng),不是冒然接受佛學(xué),是先要通過儒、道等學(xué)術(shù)思想的尺度去秤量,然后才確定其價值而皈依膜拜的。雖然如此,我們?nèi)裟么蟪似兴_的犧牲自我,專為救世而高尚其志的精神來講,當(dāng)然是天人仰止,無可非議,然而實踐其道,談何容易,墨子的摩頂放踵以利天下,早已有人說他"陳義太高",何況能舍頭目腦髓,而有過于墨子者,所以后世篤信儒家學(xué)者,便提出"親親、仁民、愛物"的仁愛次序,認為才是比較近于人情的救世思想,因此便又有儒、佛行誼爭辯的學(xué)案?傊,"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然是高不可攀,遠不可及,但取法乎上,也是教化必具的需要。平常有人問我是不是佛教徒,我的答復(fù)是:"我無資格做個佛教徒"。有人問我怎樣才叫做大乘菩薩?我的舉例是:當(dāng)一個人;在大海茫茫,遭遇臺風(fēng)巨浪而垂死須臾時,你只有一個救生工具,還是誠誠敬敬的送給旁人,當(dāng)你在患難中,饑餓到九死一生,你有一碗飯,而先送給同饑的旁人,如果有這種心腸,無論你有無信仰,或信仰不同,一律都是菩薩的行徑。大乘佛教中有一個故事:"一位孝子向一位修道的菩薩求救,要求他施舍眼睛,作為醫(yī)治他母親的藥物,而這個菩薩,毫無吝惜地把左眼挖給他。但那位孝子說:你太快了,弄錯了,我是需要你的右眼,才能醫(yī)治我的母親。這個菩薩聽了,遲疑一下,再把右眼挖給他。這個孝子便說:不用了,因為你有遲疑不舍的心,這個眼睛已經(jīng)作藥不靈了。"我們聽了這個故事,便可了解犧牲自我,救世救人的行為,是如何的難行!不過,在這個蕓蕓眾生的世間,有不少"慷慨捐生、從容就義",以及許多舍己為人的事,各色各樣,或大或小,卻到處自然地充滿著大乘菩薩的精神,不能因為他無宗教的信仰,或信仰不同,便認為不是菩薩。至于菩薩戒律的理論基礎(chǔ),明辨是非善惡的動向與方法,尤其精神,如果濫用這種精神,不但于世無補,于人于己無利,甚之,適得其反,那要另當(dāng)別論了。

  6.大乘求證的方法

  關(guān)于實踐大乘菩薩道的程度次第,分為十位階梯,佛學(xué)的專有名辭,便叫作"十地",在未到達"初地"以前的,還有四個序位,包括四十位的等差。確定"十地"的程度差別,主要在于擴充慈悲心量,以達窮理盡性的極則,配合前述十度的程序而定地次,但這仍屬于"見地"的一面,同時還須要有實際工用(工夫與德行)方面的禪定境界,相輔為用,以期達成見證圓滿大智大覺成就的佛果。其實,小乘所用求證方法的四禪八定與九次第定,也是大乘的共法,由擴充慈悲心量而達盡人之性,盡物之性的極限,這是大乘菩薩菩提心的慧學(xué),屬于"見地"的功德,同時須要配合禪定修證的境界,這是大乘菩薩的實證,屬于工夫的"功勛"。但耽著禪定之樂,舍棄大慈大悲的菩提心,或不求"見地"的精進而達到佛果,這是菩薩的墮落。總之,大乘行持修為的原則,是以救世救眾生的大愿為其中心守則,以即出世而人世,心自解脫的大智慧成就為究竟,所謂"生死涅盤,猶如昨夢。菩提煩惱,等似空花"。方是大丈夫功成愿遂,無欠無余的天人師也。

  此外,大小乘佛學(xué)各部主要經(jīng)典,都以問答的體裁,或記錄佛語的方式,反復(fù)詳盡地說明人生宇宙的真諦,或先從身心尋探而上窮法界(包括宇宙的佛學(xué)名辭)的究竟,或從法界(宇宙)的本體自性而分析到身心,而始終不外于求證解脫的目的。隋、唐以后,中國佛學(xué),包括西藏地區(qū)的密乘佛學(xué),都自建立一種整理批判的系統(tǒng),故有天臺宗、華嚴(yán)宗、密宗的分科判教而產(chǎn)生中國佛學(xué)的體系,雖然各從不同角度的觀點研究佛學(xué)與佛法,但基本的原則與宗旨,仍然不致分歧太甚,例如:《華嚴(yán)》、《圓覺》等經(jīng),是由法界自性的本體而說到身心!独銍(yán)》、《金剛》等經(jīng),是由反窮身心而溯源于法界自性!斗ㄈA》、《涅盤》等經(jīng),是說心、佛、眾生,性自不異,只在迷悟之間的一念而轉(zhuǎn)!洞笕铡、《密乘》等經(jīng),是說真妄不二,即假證真的誠依信立。后來一般習(xí)慣,又以釋迦過后的后期佛學(xué)性宗的談空,與相宗的說有,總為類別,以般若、中觀等學(xué)為性宗"畢竟空"的綱要,以唯識法相等學(xué)為相宗"勝義有"的樞紐。于是歡喜簡捷明了而厭于分析的,便宗奉般若的空、與禪宗的說法融會,歡喜審問而注重邏輯思維的,便宗奉唯識的有、而構(gòu)成佛學(xué)的思致莊嚴(yán),而與近世傳入的西洋哲學(xué)、心理學(xué)、邏輯等學(xué)科,不但可以趨向融通互注之途,而且大有要以唯識含融整理西洋哲學(xué)而加以批判的趨勢。不過,這個途徑與目標(biāo),尚在開步走的階段之中,如何融會東西文化于一爐,使其重新鑄造為一新的光明遠景,尚有待于現(xiàn)代青年學(xué)子與將來的人才去努力完成。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