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文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洪丕謨: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城外土饅頭

王梵志

城外土饅頭①,餡草在城里②。

一個吃一個,莫嫌沒滋味。

【注釋】

  ①土饅頭:墳墓。

  ②餡草:土饅頭的餡心,也就是每個活生生的人。

【闡說】

  詩僧王梵志的詩,淺顯里寓有奇特,鄙俚中蘊含怪癖,在初唐詩人的詩作中大放異彩。

  這首詩里,詩人把城外的累累冢墓,形象地比作土饅頭,而土饅頭的餡心,卻等待著城里那些一個個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去充填。城里的那些人,不管你是帝王將相,還是才子佳人,還是三教九流,還是平民百姓,也不管你多么嫌棄那土饅頭,可就是注定要讓你們每人都吃上一個,無一例外。

  這和近代西方哲學家帕斯卡爾《思想錄》所說的“讓我們想象有一大群人披枷戴鎖,都被判了死刑,他們之中天天有些人在其余人的眼前被處決,那些活下來的人就從他們同伴的境況里看到了自身的境況,他們充滿悲痛又亳無希望地面面相覷,都在等待著輪到自己。這就是人類境況的縮影”,真有先后輝映、異曲同工之妙。

  當年東晉王羲之撰《蘭亭集序》,在游目騁懷,仰觀俯察,足以極視聽的娛樂中忽然著一冷語:“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取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時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有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為此他引用古人的話“死生亦大矣”。這真是件千古以來誰也無法擺脫的痛事。

  人終有一死,不管你權傾天下,富可敵國,都無法注銷閻羅王那本生死簿上的名字。豈不聞“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由此,每當你春風得意,孜孜汲汲熱衷于功名富貴的時候,只要稍稍地念及這一冷峻而清丞讀學冰文化越又無法逃避的歸宿,便可適當降溫,省卻了多少跌倒爬起的煩惱和悲哀。

  佛言人命在于呼吸之間,生命是短暫的。又比如你是個落魄江湖的失意者,你也大可不必為此墮入無底的煩惱深淵,人生本來就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相反如果你一旦擁有了一切,你若東也放心不下,西也割舍不下,反倒更加受盡煎熬了。

  澆冷水的目的,是讓你的短暫人生活得更加清醒,更加灑脫,更加自在,更加逍遙,更加平靜地面對人生,既面對生,也面對死。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