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jīng)
《心經(jīng)》可以指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佛經(jīng)中字數(shù)最少的一部經(jīng)典著作,因其字數(shù)最少、含義最深、傳奇最多、影響最大,所以古往今來無數(shù)藝術家都傾注極大精力和虔誠之心,把《心經(jīng)》創(chuàng)作成為異彩紛呈的藝術品。自由自在的菩薩用般若智慧言傳身教眾生,依靠自心的心靈智慧,從煩惱生死的這一邊到..[詳情]
心經(jīng)揭諦咒與禪宗三關
楊佛興
學佛與人生,“路線要明!”才能順利達到目的。不少人持誦《心經(jīng)》揭諦咒,但它的密意究竟為何?它與禪宗三關有何關系?以及禪密二宗的某些重要問題應如何理解才正確?此固真誠學者亟希弄明者也,茲將我的管見略述如下:
一、解與行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揭諦真言屬于密咒;而禪宗本旨與般若波羅密多相應。禪密二宗皆一乘教。一乘頓教,寓解于行;以行為主,以解為輔;行進一步,解亦進一步;行愈精,解愈深;有行無解,變?yōu)?a href="/remen/shijian.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世間宗教;有解無行,變?yōu)槿祟愓軐W。
解行相應,修成三昧。抒其心得,自符正理;不須依傍教義,故六祖不識字而能講經(jīng),而且反應神速,言必中肯,巧葉機宜。他說:“諸佛妙理,非關文字。識自本心,見自本性。”“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馮達庵大阿?黎亦曾開示:“修持準提法,悉地成就,能入‘法華三昧’,則《妙法蓮花經(jīng)》變?yōu)樽约旱恼Z言。”
二、熏習觀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不能孤立存在,故必受諸熏習。例如學生和三好學生交朋友,則容易上進,否則,則容易學壞。馬鳴菩薩云:“真如熏無明,致眾生破障悟道,即妄會真,靈明自在。”反之“無明熏真如,致眾生迷真逐妄,造業(yè)、輪回,煩惱萬千。”一般眾生,經(jīng)常以受“無明熏真如……”為主,故業(yè)障愈來愈重,心意愈來愈昏迷。
一乘行者如蒙明師加持,并能以清凈、至誠、精勤、報恩四心而修,則以“真如熏無明”為主,令凈賴耶識,心神愈來愈清凈、靈明。
三、眾生根機與“隨緣設教”,以及宗師問題
由于眾生根機千差萬別,故佛教亦有八萬四千法門:藥無貴 賤,對癥者良;法無優(yōu)劣,應機者尚。迷則每相爭,悟則恒相資。一乘頓教,當須利根才易相應。對于師承的要求非常嚴格:“須覓通宗通教的大善知識才能接班”。故禪宗五祖弘忍大師寧愿傳衣法給不識字的惠能,而不肯傳給教授師神秀。五祖明智,具有鑒機能力。許多人誤以為惠能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戰(zhàn)勝了神秀偈“心如菩提樹,身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五祖從而選惠能為接班人。其實不然。其后,五祖為惠能說法,即邊加持惠能,邊為惠能講《金剛經(jīng)》。講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惠能大悟,一連說出五個何期:“……何期自性本來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五祖知他通宗通教才傳衣法給惠能為六祖。通宗者,上接十方諸佛法流,下攝眾生心念,能轉運諸佛法流通過己心而灌輸給來機。因具此功能,始能“傳佛心印”“續(xù)佛慧命”也。通教者“諸佛妙理,非關文字;識自本心,見自本性”是也。神秀未能通宗,故五祖不傳衣法給他。唐密祖師選擇接班人,更為嚴格。例如:唐密四祖龍智菩薩“留壽千載利后人”,年將800,始有開元三大士: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出現(xiàn)接受他的傳法。善無畏、金剛智為五祖,不空為六祖,不空是善無畏、金剛智的共同接班人。其后不空留學印度再受龍智祖師的傳法。
馮達庵大阿奢黎著的《佛教源流》謂:“佛教之行,必須遇有法流樞紐住世,乃有實際。
佛在世時,以佛為法流樞紐自不待言,佛已入滅,若無大善知識擔任此等樞紐,則法流不彰,學者只得皮相,無證果可言……”由是可見,一乘頓教擇師之重要性。
四、修習三昧
一乘實修,貴握綱領,深入三昧,始能默契其妙,自在受用。對此,馮達庵大阿奢黎總結出修成三昧的歷程和規(guī)律如下:
1?世間眾生不論什么身份,都有許多不易肅清的積習。(楊按:人貴有自知之明!應正視自己的不良積習,而認真地清除之!改正之!才能快速沖破無明,發(fā)現(xiàn)心光。)
2?修習一種三昧,恒仗真理的活力支持,漸漸地發(fā)展它的清凈種性。(楊按:例如,修習準提法,須仗七俱胝如來的法流活力支持。……)
3?所修的清凈種性和本有的雜染積習,時時都在互相矛盾地抵抗或奮斗。(楊按:此即馬鳴菩薩的“熏習觀”。例如:修準提法,每持誦一次準提真言,仗準提菩薩的清凈種性,法流的活力,清除一次行者阿賴耶識中的雜染積習;即真如熏無明。反之,以妄心迷戀雜染積習之事,……即無明熏真如。以上兩種力量,時時都在互相矛盾和對抗,當“真如熏無明之力”大于“無明熏真如之力”時,行者就上進,乃致破障悟道;靈明自在。否則,行者就倒退。乃致迷真逐妄、造業(yè)輪回、煩惱萬千!)
4?種性力量漸增,到了能夠克服積習時,三昧便有成功的希望。(楊按:其中,能破分別我執(zhí)、法執(zhí)的,證根身境界;破俱生我執(zhí)的,證生空真如境界;破俱生法執(zhí)的,證法空真如境界。執(zhí)與積習密不可分。)
5?三昧將成時,真理飛躍地發(fā)展;直至突現(xiàn)一種合理的清凈的常住的真實妙境,乃告一段落。(楊按:三昧將成時,則無明障礙淡薄,自性本來具足的靈慧性,得破障而出;以致真理飛躍地開顯…)
五、禪密二宗的關系和區(qū)別:
禪密二宗皆一乘教,息腦運心,宗要無異;上求下化,宗趣攸分。迷則每相爭,悟則恒相資;禪宗與般若波羅密多相應為到家,從而下化眾生;密宗與般若波羅密多相應為正機,進而上求佛果。密宗原資禪宗而向上;禪宗可資密宗而速成(參考馮達庵《禪宗明心見性與密宗即身成佛》)
六、真言的妙用
真言由佛心流出,無論一音、多音,皆攝無邊功德;惟妙觀察智乃能辨之,雖經(jīng)過行者之口,成為世間音相;但以加持力為所依,便有相當功能。行者如法受持正傳三密,虔持其真言能獲不思議法效者,職是之故。
一切電器,都須接通電流,才能發(fā)揮效用,否則等同廢品;同理,修持任何法門,均須接通諸佛法流,才能速收法效,否則僅種一遠因而已。行者須知:電壓固定之后,電阻和電流成反比,電阻大則電流小,電阻大到一定程度時則電流不通,電器不能發(fā)揮作用;同理,修法之時,必須注意:“想蘊若在,必障真如”的法理。想蘊比如電阻,阻礙諸佛法流的加持則難于收到法效。平時能以清凈、至誠、精勤、報恩(三寶恩,祖國恩,父母恩等)四心為日常生活思想行為的準則,練功之時,又能一心不亂地虔修真言,精誠所致,金石為開,感得如來強力加持,則漸能實現(xiàn)“真如之顯,必破想蘊”的法效,進而照見五蘊皆空……。
七、《心經(jīng)》揭諦咒和禪宗三關
揭諦、揭諦破分別我執(zhí),分別法執(zhí),證第三句禪(初關)
為什么要破我執(zhí)、法執(zhí)?
“菩薩畏因,凡夫畏果”,惡果起源在于我執(zhí)……“我”字當頭,看待客觀的人、事問題:認為與我有利的,馬上產(chǎn)生貪愛的思想;認為與我不利的,立即產(chǎn)生憎恨的心情;于是,愛之者欲之 生,惡之者欲之死;總之,一切要以我為中心才高興。否則,妄念惡行,隨即滋生。以害人開始,害己告終。以致隨業(yè)輪回,煩惱萬千。再生之后,積習未清,照樣造業(yè)。……如此惡性循環(huán),長夜漫漫,苦輪不息。須遇大德,曉以正道,令其猛省回頭,懺悔滅罪,凈心精修,才能解脫輪回之苦。故曰: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例:六祖度陳惠明公案:
“惠能得法南下數(shù)日,逐后數(shù)百人欲奪衣缽。陳惠明為眾人先,趁及惠能,惠能擲下衣缽于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爭耶?……惠明至提掇不動!(楊按:此是護法暗中保護,令他提掇不動)乃喚云: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楊按:他提缽不動,即被懾服轉而向惠能求法)…惠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你說。(楊按:《金剛經(jīng)》云:‘如來善護念諸菩薩!’當護念之時,行者‘想蘊若在,必障真如。’故惠能先提醒他,要屏息諸緣,以便護念他時,法流通暢)明良久(楊按:即惠能護念、加他持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楊按:《金剛經(jīng)》云,如來善咐囑諸菩薩!惠能照見惠明‘凡心頓開,靈光忽耀’時,乘機向他提示!……)惠明言下大悟!(楊按:惠明受惠能護念而自覺‘凡心頓開,靈光忽耀’。但尚不明其妙旨為何?被惠能趁機點醒!所以言下大悟)復問云: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惠能云:與汝說者,即非密也,你若返照,密在你邊。”(楊按:西來妙旨,不可以言說說;不可以意識識。須待‘行慧’始能逐步默契其妙,因祖師提 持,只資啟發(fā),學子實修,乃是根本故,所謂‘頓悟之后,仍須實修’指此。)
惠明蒙惠能威神加持,而心光乍明,又蒙惠能趁機提示而頓 悟。其心光乍明即為自心佛性發(fā)越之動機,是為見性之始,此見即庵摩羅識清凈見分,心光即清凈相分,為禪宗初關景象,所謂開悟指此,而非意識形態(tài)的忽然想通。
禪宗初關開悟之后,實修返照,定中自覺肉身泯滅,唯感一條力線、命根(下丹田)達頂,由明而光,是名根身。
神秀偈:“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前二句描寫根身境界。因僅破分別我執(zhí),分別法執(zhí);分別人我之心,雖很淡薄,但俱生我執(zhí)未破,異熟緣至之時,仍會惹起煩惱;故須時時提高警惕,以防“無明熏真如,致迷真逐妄,造業(yè)輪回”。故五祖云:“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然而神秀所證,祗破分別我執(zhí)、分別法執(zhí),尚屬清凈意識境界,未破俱生我執(zhí)。(未能離識見性)即未入生空真如境界,故五祖云:“你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
由于神秀實證禪宗初關,破分別我執(zhí),分別法執(zhí),以致他的道德品質自然遠比凡夫高尚。例如:“秀之徒眾,往往譏南宗祖師不識一字,有何所長?”秀曰:“他得無師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師五祖,親傳衣法,豈徒然哉?”乃派門徒志誠往曹溪求法…。又神龍元年上年日,安、秀二師在則天皇帝御前推讓惠能大師云:“南方有能禪師,密受忍大師衣法,傳佛心印,可請彼問一乘大法。”則天皇帝乃遣薛簡馳詔迎請惠能大師,師上表辭疾。
由上可見神秀是有修有證,道德高尚的人,他始終都很尊敬六祖惠能大師。
波羅揭諦□□如實相應,破俱生我執(zhí),定中照見:“打成一片,迥脫根塵”證第二句禪(重關)
《八識規(guī)矩頌》云:“有情日夜鎮(zhèn)昏迷。”即眾生七識帶起之俱生我執(zhí),萌之于心。固有我相、他相之見存;形諸外跡,更有此身、彼身之分別。一般凡夫不論醒時、睡時,此執(zhí)未嘗暫舍,故日夜恒在我相陰影之中,昏迷不覺。益我者視為親友,損我者視為仇敵,世界所以多故,全系于此。
惠能當年在磨坊舂米,由童子引他出來聽人念神秀偈,一聽則反應神速,即說我亦有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前二句指明神秀所證的不足;后二句是破俱生我執(zhí)的見地。既破俱生我執(zhí)則實證禪宗重關。生空真如現(xiàn)前,諸法畢竟空寂,故曰:“本來無一物”。既破七識,則“一切不染”。故曰:“何處惹塵埃?”然而五祖看了此偈之后,卻以鞋底擦之,曰:“亦未見性!”其理為何?則有二層道理:其一是有保護惠能的作用,因他明白其他門徒的心態(tài),怕他們謀害惠能。其二是,也是最主要的,他知惠能破俱生我執(zhí),但未破俱生法執(zhí),只會如實空,不會如實不空,只契真空,未契妙有;明體而不達用。
波羅僧揭諦□□如實相應時,破俱生法執(zhí)。定中性相交融,運用自在,證第一句禪(牢關)
惠能初偈之后,五祖知他只差一點,觀察“時節(jié)因緣”將至,乃潛入碓坊……以杖擊碓三下而去。
惠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jīng)》。(楊按,唐密傳大法時,先須作法,保護壇場,以防邪魔混入破壞,五祖以袈裟遮圍,然后為惠能說法,亦具上述密意)
惠能既破俱生我執(zhí),即能無住,蒙五祖威神加持,為他說法,說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惠能猶如觸電一樣,言下大悟!一連說出五個何期:……何期自性本來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即真空之中能出妙有,明體達用,深契性相不二妙旨,對于萬法,以智證之,唯性無相,以識志之,依性起相,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菩提□□《大日經(jīng)》云:“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我觀自心,形如月輪。”
寒山詩:“吾心如秋月,碧潭光皎潔,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
《證道歌》:“但得本,莫愁末,如凈琉璃含寶月,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終不竭”
以上都是描述實證菩提心的境界,其中證道歌更談及菩提心的妙用。
達摩少年時代,他爸爸(國王)送了許多珠寶供養(yǎng)禪宗27祖般若多羅,并叫三個王子拜見祖師,師把珠寶放在臺上問三個王子:“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是什么”?老大答:“我爸是天子,他很尊重你,他供養(yǎng)你的珠寶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了”。老二答的大同小異,達摩年紀最小,但是他卻說:“世界上最珍貴的,不是這些珠寶,而是心寶…”
達摩原是觀音化身,所以少年時代即能“一鳴驚人”!但須注意“心寶”之心與“唯心論”之心截然不同。“唯心論”之心指的是人類意識(腦),“心寶”之心固非指有形之肉團心,亦非無形之賴耶心,乃包舉真如生滅二門之本心;即達摩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心。此須通過息腦運心,返塵歸根,泯識顯智等層次的修證,始能發(fā)現(xiàn)。此心普攝一切法,而恒自如如,是為法界總體;所謂菩提即實證此境。
娑婆訶□□圓滿成就,演進不息。
本文課題,在第五屆生活禪夏令營演講之后,許多營員來訪,別后又有各地同志來信,為了答復他們的提問,并供大眾參考,故將原來講課內容,重新整理如上,由于我的水平所限,難免有錯謬之處,請讀者指正為荷。
- 上一篇:用一顆歡喜的心來對待生活
- 下一篇:禪宗與佛學(二)
- 佛說人生哲理 佛說人生感悟的句子
- 維摩詰所說經(jīng)原文
- 這樣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學打坐的正確方法
- 禪宗小故事十三則
- 神奇的求財方法
- 馬祖道一:想盡辦法令弟子開悟
- 《信心銘》釋義
- 禪宗公案大全
- 禪修打坐時是睜眼好還是閉眼好?
- 令人開悟的佛教禪詩一百首!
- 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戰(zhàn)勝心魔?
- 《金剛經(jīng)》的十大威力
- 景德傳燈錄
- “即心是佛”的參禪之道
- 慧可斷臂求法是真的嗎?二祖斷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禪宗慧能大師的一生
- 打坐導致性欲沖動,怎么辦
- 臨濟宗歷代傳人
- 十惡八邪
-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 《禪門日誦》簡介
- 千休萬休皆不如一休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圣嚴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
- 禪定境界分別為哪九個層次呢?
- 佛教中的禪宗五祖是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介紹
- 佛家經(jīng)典禪語
- 一生絕不能做的兩件事
- 心口不一 貴耳賤目
- 馬祖道一:對佛像吐痰也是菩薩境界
- 指月錄
- 野狐禪公案三則
- 龐蘊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
- 聽雞蛋和你講話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這些動物和這條蟲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 禪宗七祖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彎,時而放平
- 學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到無學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