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法無行經淺解 解經文 卷下

  卷下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我亦樂說不動相。佛言。汝樂說者便可說之。文殊師利言。世尊。一切眾生皆得菩提。是名不動相。文殊師利。云何是事名不動相。世尊。一切法無向無得。一切眾生皆入菩提性中。是故說一切眾生皆得菩提。又是菩提非是得相。何以故。眾生性即是菩提故。是故一切眾生皆得菩提名不動相。」

  今文殊師利菩薩,以不同方便說不動種性法門。與佛所說,其義是一,而方便不同罷了。

  佛以離一切法為方便演說,文殊菩薩以即一切法為方便演說。佛以無相為方便演說,文殊菩薩以無不相為方便演說。佛以空為方便演說,文殊菩薩以無量為方便演說。方便雖然不同,演說義理則一,同為不動種性法門也。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我亦樂說不動相。

  菩薩說法,應先請佛聽許。否則佛前徑自說法,便有慢佛之過。文殊菩薩自請說法,佛既聽許,于是文殊菩薩以不舍一法為方便,演說不動種性法門。

  一切眾生皆得菩提,是名不動相。眾生者煩惱也。這一句話便是煩惱即菩提的意思。既然煩惱即菩提,即是一相法。既然諸法一相皆是實相,所以一切法無向無得。

  行人修道,未得果以前曰「向」,得果時則曰「得」。例如行人修八忍八智,修至前十五心無間道時,名初果向。修至第十六心解脫道時,名為初果。

  于欲界九品思惑,若斷前六品斷至第五品解脫道時,名二果向。斷至第六品解脫道時,名為二果。

  于欲界后三品思惑,斷第二品解脫道時,名三果向。若斷至第三品(即欲界最后一品思惑)解脫道時,名為三果。

  若于上二地(色界無色界),七十二品俱生思惑煩惱,斷至七十一品解脫道時,名四果向。若七十二品思惑斷盡,至解脫道,證得五分法身,名為四果。

  然于一相法中,無分別法中,則無四向四得之分別也。是故一切眾生,皆入一相。諸法一相,即名菩提。故一切眾生皆入菩提性中,是名不動相也。

  再者,此菩提非是得相,因為諸法一相,無能得所得也。

  何以故?因為眾生性即是菩提性,一切法不二故。所以一切眾生皆得菩提,名不動相也。

  「世尊。一切眾生皆成就一切智慧。名不動相。文殊師利。云何是事名不動相。世尊。一切眾生無性。無性故入如來平等中。從本已來是一切智慧性。性同故名不動相!

  文殊師利菩薩言,一切眾生皆成就一切智慧,名不動相。

  云何為一切智慧?一切智慧者,無分別慧也,空慧也,實相慧也。知諸法實相,實相無相,是為一相,是名一切智慧。

  知一切諸法,皆歸畢竟空,是名無分別智。此無分別智,即名一切智。如果知畢竟空中生無量諸法,是名差別智。故無分別智能知諸法總相,差別智能知諸法別相。

  世尊!一切眾生無性,無性故入如來平等中。一切眾生者,眾緣所生也。既然眾緣所生,故知是法無性,以無性故,所以一切法無礙。此無性不礙于彼,彼無性不礙此。如此則事不礙理,理不礙事,事事法法皆悉不礙。即此無礙智慧,名一切智慧。此之一切智慧,不同于小乘偏空之一切智。此之一切智,能于一知無量,猶大海之印百川也。

  此之一切智慧,唯佛究極。無生無滅,無來無去,無增無減,無成無壞。得之者不多,失之者不少,自無始世來,眾生本自具足故。所以一切眾生,皆本成就一切智慧,名不動相也。

  從本已來,此一切智慧性,空、無相、無礙、平等、如如、清凈、光明。是故此性是同,故名不動相。

  「世尊。一切眾生皆是道場。是不動相。文殊師利。云何是事名不動相。世尊。道場者有何義。文殊師利。一切法寂滅相。無生相無所有相不可取相。是名道場義。世尊。一切眾生不入此道場耶。佛言。如是如是。是故世尊。一切眾生皆是道場名不動相!

  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一切眾生皆是道場,是不動相。

  道場者,諸佛成道處,名曰道場。諸佛于此證無上道也。例如尼連河旁,菩提樹下,便是釋迦牟尼佛的道場。一切眾生皆是道場者,換句話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也。

  世尊問文殊菩薩,云何一切眾生皆是道場,是名不動相呢?文殊師利菩薩,反問佛曰,世尊,道場者有何義?世尊回答說,一切法寂滅相是道場義。因為一切諸法,離一切相故。如經云,正法性遠離,一切語言道,一切趣非趣,悉皆寂滅相。如是之法,即名菩提。故曰一切法寂滅相,是道場義。

  一切法寂滅,便是無生,故曰無生相是道場義。

  一切法無生,當然無所有不可得。故曰無所有相,不可取相,是名道場義。

  于是文殊菩薩白佛言,世尊!難道一切緣起如幻的眾生,不入此寂滅相、無生相、無所有相、不可取相嗎?佛印可曰,如是如是,一切眾生,皆悉寂滅、無生、無所有、不可得。

  文殊師利菩薩言,是故世尊!我說一切眾生皆是道場,名不動相也。

  「世尊。一切眾生皆得無生法忍。名不動相。文殊師利。云何是事名不動相。世尊。一切眾生無盡無生無滅性離無性。入平等忍故。是故一切眾生皆得無生法忍名不動相。」

  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一切眾生皆得無生法忍,名不動相。世尊問曰,汝云何作如是說呢?

  文殊菩薩答曰,因為一切眾生性空,所以無有眾生,亦無眾生盡。一切眾生,本來無生無滅,性離無性。

  性離者,性空也,無相也,無生也,無滅也。如《佛說海意菩薩所問凈印法門經》云……無相義者,即是佛法義。佛法義者,即是不墮句義。不墮句義者,即是寂靜義。寂靜義者,即是離義。離義者,即是空義?樟x者,即是無系著義。無系著義者,即是實性義。實性義者,即是真如義。真如義者,即是畢竟不生義。不生義者,即是不滅義。不滅義者,即是無住處義。

  故知一切眾生,無盡、無生、無滅、性離、無性,不過一義異說而已。

  既然其義是一,故入于平等無有高下。安忍于如是法者,則知一切眾生本來皆是無生。是則名不動相也。

  「世尊。一切眾生皆得無礙辯才名為不動相。云何是事名不動相。世尊。一切眾生諸所有樂說于十方界索不可得。所以者何。皆入無礙辯才平等法中故。世尊。諸所樂說自性皆離。無決定故。無所有故。是故一切眾生皆得無礙辯才名不動相!

  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一切眾生皆得無礙辯才,名為不動相。

  因為一切眾生,所有樂說之言語相,于十方界,索之皆不可得。

  諸言語道斷,言語相空,故于十方覓之了不可得。所謂無礙辯才者,乃深達第一義空理,雖以言語相說,而離諸言語相。以離言語相故,所以演說無滯,稱無礙辯。

  一切眾生凡所有說,其相本空,空則無礙。故曰眾生所說,與無礙辯性不二,皆入無礙辯才,平等法中也。

  眾生諸所樂說,自性皆離。自性離者,無自性故。以眾生所說,皆無自性,故與無礙辯平等不二。

  無決定故,無所有故。無決定者,以眾生言說,皆緣起無性也。無性是無言說,故曰無所有。

  總而言之,一切法性空,是故一切法平等。所以一切眾生所有言說,與無礙辯才平等如如,不二不別,是則名為不動相也。

  「世尊。一切眾生皆得陀羅尼。名不動相。文殊師利。云何是事名不動相。世尊。一切眾生以眾生相能持色聲香味觸法。以虛誑不實憶想分別取相故。是故一切眾生皆得陀羅尼名不動相。」

  世尊!一切眾生皆得陀羅尼,名不動相。

  一切眾生以眾生相,能持色聲香味觸法,以虛誑不實,憶想分別取相故。以眾生相者,以眾緣所生之相也。言一切眾生皆取著緣起幻相,以為實有色聲香味觸法也。不知色聲香味觸法,皆緣起無性。皆是以虛誑不實的憶想分別取相,執(zhí)為實有的。

  其實眾生所取之相,性本空寂。如此空性,于諸佛不增,于眾生不減,是故一切眾生皆得陀羅尼。是則名為不動相也。

  「世尊。一切眾生皆得慈心。名不動相。文殊師利。云何是事名不動相。世尊。一切眾生無眾生性。從本已來無瞋無慈。得瞋慈平等無分別故。是故一切眾生皆得慈心名不動相!

  世尊!一切眾生皆得慈心,名不動相。

  因為一切眾生,性本清凈。于清凈性中,從本以來,無瞋亦無慈。以瞋性與慈性平等故,無分別故。所以一切眾生皆得慈心也。以如是故,名不動相。

  「世尊。一切眾生皆成就大悲。名不動相。文殊師利。云何是事名不動相。世尊。一切眾生無起無作相。皆入如來平等法中。不出大悲之性。以惱悲無分別故。是故一切眾生皆成就大悲名不動相。」

  世尊!一切眾生皆成就大悲,名不動相。

  因為一切諸法,性本寂滅,故眾生相者,本寂滅相也。以眾生迷惑,一念妄動,妄起妄作。其實眾生性本寂滅,無起相無作相。既然眾生性本無起無作,故與如來性平等。所以說皆入如來平等法中。

  既然入于如來平等法中,所以不出如來大悲之性,是故說言一切眾生皆成就大悲也。以一切法皆悉寂滅相故,所以惱害性及大悲性無有分別。既無分別,所以一切眾生皆成就大悲。是則名不動相也。

  「世尊。一切眾生皆得三昧。名不動相。文殊師利。云何是事名不動相。世尊。一切眾生性常定離諸緣故。若眾生從緣生知。于緣中生知不名為知。所以者何。諸知念念無常畢竟空故。是故一切眾生皆成就三昧名不動相!

  世尊!一切眾生皆得三昧,名不動相。

  因為一切眾生,性常定離諸緣故。一切眾生性本清凈,故曰常定。唯識無境,緣現如幻,故曰離諸緣。

  若眾生從緣生知。例如眼見諸色,有諸色,眾生方知是青是黃是赤是白。若無諸色,則不知是青是黃是赤是白。故眾生辨青黃赤白之「知」,乃從緣而生,故曰從緣生知。

  既然「知」于緣中而生,則不應名眾生知,而應名「緣」知。因為分辨青黃赤白之知,不從眼生,而從諸緣生故。

  所以者何?諸知念念無常,畢竟空故。知從緣生,而隨緣轉,故此知念念無常。

  例如眼見青色時,是青色之知生。再見黃色時,是青色之知已滅,黃色之知更生。再見赤色時,是黃色之知已滅,赤色之知更生。乃至見白色時,是赤色之知已滅,白色之知更生。

  眾生知一切法,皆復如是。皆是前滅后生,后生必待前滅。如果前知不滅后知生者,無有是處。因為若前知不滅,后知便生,眾生應一時俱見一切色。故于生滅不停中,始有眾生之知。故曰諸知念念無常。

  然而法若生滅,便不存在。何以知之?因為生滅如果「存在」,此「存在」必是不生滅。故知無常,便是不有也。對無常而說有常,既無「無!,當亦無有「!埂o「!篃o「無常」,故曰畢竟空。

  畢竟空者,法性也。法性者,等虛空也,無分別也,離性也,無相也。而虛空無局,方能海印一切法。無分別即大圓鏡智,方能分別一切法。法性無性,以無性故,方能與一切法為性。無相者實相,實相任緣,方能無不相也。

  如此法性,雖海印一切法,而法性不動。雖分別一切法,而法性不動。雖與一切法為性,而法性不動。雖與一切法為相,而法性不動。正如雖然眼見一切色,諸知念念無常,而見性不動。正因為見性不動,方能見一切色也。是謂畢竟空中建立一切法,一切法皆歸畢竟空也。

  最后文殊菩薩說,是故一切眾生皆成就三昧,名不動相也。

  「世尊。一切諸佛皆成就貪欲。名不動相。文殊師利。云何是事名不動相。世尊。一切諸佛皆入貪欲平等法中故。遠離諍訟通達貪欲性故。世尊。貪欲即是菩提何以故。知貪欲實性說名菩提。是故一切諸佛皆成就貪欲名不動相!

  世尊!一切諸佛皆成就貪欲,名不動相。

  何以說一切諸佛皆成就貪欲呢?因為一切法性平等故,一切法皆以無性為性故。一切法性皆無分別故,一切法性悉不二故。所以一切諸佛,皆成就貪欲。

  所以文殊菩薩說,因為一切諸佛,皆入貪欲平等法中故。一切法皆無分別,遠離分別諍訟故。如實通達貪欲性與佛性,不二不別故。

  因為一切法性不二不別,所以貪欲即是菩提。若知貪欲實性,即此實性說名菩提也。

  以如是故,所以一切諸佛皆成就貪欲,名不動相。諸佛成就貪欲者,即言成就諸法平等性,諸法不二性,諸法畢竟空性,諸法不可得性,如是名不動相也。

  「世尊。一切諸佛皆成就瞋恚。名不動相。文殊師利。云何是事名不動相。世尊。一切諸佛皆說有為法過罪者。安住瞋恚平等性中。通達瞋恚性故。是名一切諸佛皆成就瞋恚名不動相。」

  世尊!一切諸佛皆成就瞋恚,名不動相。

  一切諸佛皆說有為法過罪,諸佛皆說有為法虛妄,眾生執(zhí)為實有,以致造諸罪業(yè)。諸佛既呵有為法虛妄非為實有,當知有為法性空。瞋恚者有為法也,當知其性空寂?招詣t平等,是瞋恚之實性。諸佛徹證諸法實性,是故安住瞋恚平等性中。以諸佛通達瞋恚實性故,所以說一切諸佛,皆成就瞋恚,名不動相。

  「世尊。一切諸佛皆成就愚癡。名不動相。文殊師利。云何是事名不動相。世尊。一切諸佛能度一切貪著名字眾生。安住愚癡平等性中。通達愚癡性故。是名一切諸佛成就愚癡名不動相。」

  世尊!一切諸佛皆成就愚癡,名不動相。

  何謂愚癡?何謂智慧?妄執(zhí)名字相為實法者,愚癡也。若知諸法實相無相,是名智慧。故《般若經》云,眾生分別,唯是分別名字。因為諸法無相,無相即不可得,故不可分別。眾生諍訟分別,唯是諍訟分別名字相而已。

  一切諸佛究極實相,故能度一切貪著名字相的眾生。諸佛既究極實相,故曰安住愚癡平等性中。平等性者,第一義空也。故實相諸法,即畢竟空建立一切法也。諸法實相,即一切法皆歸畢竟空也。是故一切諸佛成就愚癡,名不動相也。

  「世尊。一切諸佛皆成就身見。名不動相。文殊師利。云何是事名不動相。世尊。一切諸佛安住身見性中。于一切法中不退不畏不動畢竟安住。以不住法故。通達知身見無生無起無性故。是故一切諸佛皆成就身見名不動相。」

  世尊!一切諸佛皆成就身見,名不動相。

  身見又名我見,眾生以身見故不出生死。例如人道眾生,則以人身為我。由人道轉生鬼道,便復執(zhí)鬼身是我。由鬼道轉生畜生道,便執(zhí)畜生身是我。如是身見猶如羅網,令眾生流轉六道,不出生死。

  不知身見性空,六道無我。假使人身是我,然則鬼身又是誰?假使鬼身是我,然則畜生身又是誰?假使六道中有我,然則「我」應一時俱有六道之身。

  人身壞滅,然而我未嘗壞滅。若「我」壞滅,便不應轉生鬼身。鬼身壞滅,然而我未嘗壞滅。若「我」壞滅,便不應轉生畜生身。

  須知我本無性猶如虛空,隨業(yè)緣幻現六道身耳。身本無性,亦復隨幻現六道。假使人身有自性,自性應不變,焉能更轉鬼身?鬼身若有自性,焉能更轉畜生身?既然我于六道中輪回,定知我無自性,身亦無自性。故曰生是因緣生,滅是因緣滅,于法無所有。

  一切法無所有,即是身見真如義。所謂身見無性即真如,無性隨緣現六道也。一切諸佛,即安住如是身見性中。

  此身見性,平等如如,等同虛空。故于中無退無畏無動,故曰畢竟安住。

  云何畢竟安住?畢竟安住者,不住一切法也。如實知身見無生,故能畢竟安住。如實知身見無起,故能畢竟安住。如實知身見無性,故能畢竟安住。

  以如是故,說一切諸佛皆成就身見,名不動相。

  「世尊。一切諸佛皆是邪見。名不動相。文殊師利。云何是事名不動相。世尊。一切諸佛一切有為法。是邪虛誑不實者。通達邪見性平等故。是故一切諸佛皆是邪見名不動相!

  世尊!一切諸佛皆是邪見,名不動相。

  云何邪見?于平等法中妄生增見減見,是謂邪見。如《不增不減經》云,有二種大邪見,所謂見眾生界增,見眾生界減。于無生法中,妄見生滅,是名邪見。于清凈法中,妄見來去,是名邪見。

  何故一切諸佛皆是邪見呢?因為一切諸佛宣說一切有為法是邪見,如是邪見虛誑不實。此即說明諸佛通達一切法性平等、無生、清凈、不二。于是亦通達邪見性,平等、無生、清凈、不二。以諸佛通達邪見性故,所以說一切諸佛皆是邪見,名不動相也。

  「世尊。一切諸佛住四顛倒五蓋五欲三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不動相。文殊師利。云何是事名不動相。世尊。住處性即是非住處。文殊師利。非住處有何義。世尊。非住處者。退動還相。即是一切凡夫人。一切諸佛安住是貪欲瞋恚愚癡四顛倒五蓋五欲平等中。是諸佛安住貪欲性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安住瞋恚愚癡四顛倒五蓋五欲性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一切諸佛住四顛倒五蓋五欲三毒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不動相!

  世尊!一切諸佛住四顛倒、五蓋、五欲、三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不動相。

  四顛倒有二種,凡夫著有,于虛妄法中,無常執(zhí)常,苦執(zhí)為樂,無我執(zhí)我,不凈執(zhí)凈。如是執(zhí)著,為凡夫四顛倒。二乘偏空,于真實法中,常樂我凈涅槃四德,卻執(zhí)為無?酂o我不凈。如是執(zhí)著,為二乘四顛倒。總之,此二種四倒,皆屬虛妄無有實義。

  五蓋者,貪欲蓋、瞋恚蓋、掉悔蓋、睡眠蓋、疑蓋。五欲者,眼貪色,耳貪聲,鼻貪香,舌貪味,身貪觸。三毒者,貪、瞋、癡。

  總而言之,四顛倒五蓋五欲三毒,皆悉虛妄無有實性。究其實性,皆清凈平等。此清凈平等性,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二不別。

  住處性即是非住處。住處性者,真實義也,亦即無上菩提是。非住處者,虛妄義也,亦即退轉、動搖,還入生死等虛妄相是。故經文云,即是一切凡夫人。

  一切諸佛安住三毒、四顛倒、五蓋、五欲平等性中,而此平等性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諸佛安住三毒、四顛倒、五蓋、五欲平等性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

  所以一切諸佛以無住心、無分別心、不二心、無取相心,住四顛倒、五蓋、五欲、三毒平等性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不動相。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若有人問汝。斷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名為如來。汝云何答。文殊師利言。世尊。若有人問我斷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名為如來者。我當如是答。善男子。汝先當親近善知識修集善道。于法無所合無所散。勿取勿舍。莫緣莫求。勿舉勿下。莫求莫覓勿愿。勿分別諸法是上是中是下。然后當知。不可思議行處無行處斷行處佛所行處!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法王子,如果有人問你,云何斷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名為如來,汝將如何回答?

  文殊師利菩薩言,我當如是回答,汝當親近善知識。怎樣是善知識?無我為善知識,有我者為惡知識;心無所住為善知識,心有住者為惡知識;無所得為善知識,有所得為惡知識。

  汝當修集善法。善法者,不違法性也。法無所合,無所散,以法性空故。于法勿取勿舍,以法性無所有故。于法莫攀緣莫欲求,以法性清凈不可攀緣欲求故。勿舉勿下,即勿高勿下,以法性平等離我人相故。于法莫求莫覓莫愿,以法性不可得故。勿分別諸法是上是中是下,以法性離諸相故。

  如是近善知識,修集善道,然后當知,法性是不可思議行處,是無行處,是斷行處,是諸佛所行處。文殊師利菩薩,于此點出諸法無行的精義。以如是故,于法性中,實無不善法可斷,亦無善法可成就。因為真本具,又何所成就?妄本空,又何所斷?

  「佛告文殊師利。汝如是答者為答何義。文殊師利言。世尊。我如是答者名為無所答。世尊。如佛坐于道場。頗見法有所生滅不。佛言不也。世尊。若法無生無滅。是法可得說斷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不。佛言不也。世尊。若法不生不滅。不斷一切不善法。不成一切善法。是何所見何所斷何所證何所修何所得。說是語時虛空中萬天子。以天青黃赤白蓮華散佛及文殊師利上。皆下禮佛及文殊師利足。而作是言。世尊。文殊師利名為無礙尸利。文殊師利名為不二尸利。名為無余尸利。名為無所有尸利。名為如尸利法性尸利實際尸利第一尸利上尸利。無上尸利!

  佛告文殊師利,汝如是答,為是何義?如來欲令文殊菩薩更作深入演說,故有此問也。

  文殊師利菩薩言,我如是答,名為無所答。

  何故文殊菩薩言如是答為無所答呢?因為法性空,故答而無答。法性清凈,故答而無答。法性不二,故答而無答。法性無生無滅,故答而無答。法性不可得,故答而無答。法性不可思議,故答而無答。法性離文字相、言語相、心緣相,故答而無答。

  既然無答,云何復作答呢?須知無答而答者,是以言遣言也。

  文殊菩薩宣說如是甚深之法,深恐與會大眾不信不解,有意請佛現身作證。于是上白佛言,世尊!如佛在菩提樹下證無上覺時,有沒有見法有生滅呢?

  須知佛于菩提樹下親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即是親證諸法寂滅相也。諸法寂滅,等同虛空,當然無有生滅。故佛言不也。

  于是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法無生無滅,可說斷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不?佛言不也。因為法若無生,則無有成就。法若無滅,則無有可斷。

  文殊菩薩白佛言,既然如此,則有何法可知可見?有何法可滅可斷?有何法可證?何法可修?何法可得?

  文殊菩薩說是法時,空中有萬天子,散青黃赤白各色蓮華供佛及文殊師利菩薩。然后從空而下,禮佛及文殊菩薩言,世尊!文殊師利名為無礙尸利。

  尸利者,即簡稱文殊師利也。尸利有妙首義、妙吉祥義、妙德義。

  無礙、不二、無余、無所有、如、法性、實際、第一、上、無上,皆稱其德也。

  「文殊師利語諸天子言。止止諸天子汝等勿取相分別。我不見諸法是上是中是下。不如汝說。文殊師利言。我者我是貪欲尸利瞋恚尸利愚癡尸利。是故我名文殊師利。諸天子。我不出貪欲瞋恚愚癡。凡夫人分別諸法求過出至到。諸菩薩于法無過無出無至無到。」

  文殊菩薩制止諸天子言,諸天子!汝等莫取相分別!汝等謂我是無礙不二,乃至上無上尸利,皆是取相分別。

  我不見一切法,更不見一切法有上有中有下。須知若人不見一切法,即見般若波羅蜜。云何不見一切法?不見一切法者,于一切法不生憎愛分別想也。以不生分別想故,所以不見諸法是上是中是下。故不如汝等所說也。

  文殊師利菩薩言,「我」者,并不如汝等所說,是無礙尸利、不二尸利,乃至上尸利、無上尸利。而「我」是貪欲尸利、瞋恚尸利、愚癡尸利。因為一切法性空、無分別、平等、離名相故。我與三毒,同一法性故。

  是故名文殊師利者,只是假名相而已。汝等不應取相分別,謂是無礙尸利、不二尸利,乃至上無上尸利。

  諸天子!以一切法性空平等故,所以我不出貪瞋癡性。而凡夫之人,取相分別諸法,始求超過眾生界,出離生死,至佛地,到涅槃。如是分別,皆是取相也。

  至于諸菩薩,通達法性空、法性清凈、法性平等、法性無生無滅。故不見有超過,不見有出離,不見有至有到。

  「諸天子言。菩薩不到十地不至佛法耶。文殊師利言。于諸天子意云何;萌四艿绞刂练鸱ú。諸天子言。幻化人尚無住處。何況從此住地至于余地。文殊師利言。諸天子。一切法如幻無去無來無過無出無至無到!

  諸天子問文殊菩薩言,你說無至無到,難道菩薩不到十地,不至無上佛法嗎?

  文殊師利菩薩言,于諸天子意云何(應為諸天子于意云何)?幻人能到十地,至佛法不?

  因為諸法實相無相,凡所有相,皆是幻現虛妄的。一切法如幻,一切人亦復如幻,當然諸菩薩亦復如幻。既然菩薩如同幻化,幻現則無實,無實焉能到十地至佛法呢?

  所以諸天子言,幻化人猶如空花,尚無住處,何況能從此住地,至其余住地呢?

  文殊師利菩薩言,以一切法如幻無去無來,所以我說無過無出無至無到。

  「諸天子言。汝不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文殊師利言。諸天子。于意云何。凡夫貪欲覆心能坐道場得一切智不。諸天子言不也。諸天子言。文殊師利。汝今貪欲覆心是凡夫耶。文殊師利言。如是如是。我是凡夫從貪欲起。從瞋恚起。從愚癡起。我是外道是邪行人。諸天子言。以何故。自言我是凡夫。從貪欲起瞋恚起愚癡起。文殊師利言。是貪欲瞋恚愚癡性。十方求之不可得。我以不住法住是性中故。說我是凡夫三毒所覆。文殊師利。汝云何名外道。文殊師利言。我終不到外道。諸道性不可得故。我于一切道為外。諸天子言。汝云何是邪行人。文殊師利言。我已知一切法皆是邪虛妄不實。是故我是邪行人。說是法時萬天子得聞是語。皆得無生法忍。各作是言。是諸眾生皆得大利。得聞真正金剛語句。何況聞已信解受持讀誦為人解說如說修行。當得無礙辯才一切法中得真慧照明。巧說諸法一相一門。能示眾生一切諸法皆是佛法。」

  諸天子言,文殊師利菩薩!汝將來不得無上菩提嗎?

  文殊師利菩薩言,凡夫貪欲覆心,能坐道場得一切智不?諸天子言不也。

  此處所謂一切智者,是謂佛智,非是二乘之一切智。佛之一切智,亦名一切種智。約總相智言,則名一切智。約差別相智言,則名一切種智。

  凡夫與貪欲,其性本空。如此空性,焉能坐道場得一切智呢?

  諸天子言,汝貪欲覆心是凡夫嗎?文殊菩薩言,是的,我是凡夫,從貪瞋癡起。我是外道,我是邪行人。

  諸天子言,文殊師利菩薩!汝何故作如此說呢?

  文殊師利菩薩言,此貪瞋癡實性,等同虛空,十方尋求,了不可得。所以我不住一切法,住此諸法實性之中。以住三毒實性中,故曰我是凡夫,三毒所覆。

  文殊菩薩已證貪欲實性,故說我是凡夫,貪瞋癡覆心。

  諸天子言,文殊師利菩薩!汝何故名為外道?

  文殊菩薩言,我終不到外「道」。因為一切「道」,體性空寂,不可得故,所以我不得一切「道」。我于一切「道」為外,故說我為外道。

  因為一切「道」皆為幻化,法性空寂,離諸幻化,故于一切「道」為外也。

  諸天子言,文殊師利菩薩!汝何故是邪行人呢?

  文殊師利菩薩言,因為我已證知一切法皆悉性空。凡所有法,皆是虛妄。而一切邪行,亦皆虛妄不實。而其實性,畢竟皆空。我徹證邪行畢竟空性,知諸邪行如幻,與諸邪行不相妨礙,是故我是邪行人。

  文殊菩薩說是法時,有萬天子得無生法忍。各作是言,今此法會聞法眾生,皆得大利益也。得聞如是金剛語句。「金剛」是形容詞、贊嘆詞。贊嘆文殊菩薩所說法,能破一切,不被一切所破也。

  何況聞已,信解受持讀誦,為人解說,如說修行?得聞此法,已得大利。何況聞法以后,信解受持讀誦?不疑曰信,不惑曰解。承教曰受,不失曰持?次脑蛔x,憶唱曰誦。信解受持讀誦為自利,為人解說是利他。如說修行,意兼自他,是共利也。

  若能以此法自利利他共利,當得無礙辯才,于一切法中,得真妙智慧,照明曉了一切,并能善巧宣說諸法,一相一門。一相者實相也,一門者不二法門也。能明示眾生,一切諸法皆是佛法。

  因為一切法性,皆悉清凈平等不二,一相一門故。

  「爾時華戲慧菩薩白佛言。世尊。愿說入音聲慧法門。令當來菩薩聞如是法不驚不怖亦知一切音聲究竟之性不疑不悔。于諸音聲無所障礙。佛言止止。用問是事為。是入音聲慧法門。不應于新發(fā)意菩薩前說。所以者何。新發(fā)意者不能解不能知不能思。若菩薩摩訶薩入是音聲慧法門者。假使有人于恒河沙劫惡口罵詈誹諦毀呰。是人不生恚恨。若人于恒河沙劫。以一切樂具供養(yǎng)不生愛心譬如漏盡阿羅漢。一切愛處不生愛心一切瞋處不生瞋心。善男子。是音聲慧法門菩薩。于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八法已過心不傾動。譬如須彌山王。」

  爾時華戲慧菩薩白佛,請佛說入音聲慧法門。所謂音聲慧者,知一切音聲緣起性空也。菩薩聞此入音聲慧法門,知一切音聲究竟性空,故能聞諸音聲,不驚不怖。當來菩薩者,即將來之菩薩也。

  亦知一切音聲究竟之性,不疑不悔。一切音聲究竟之性者,音聲之性畢竟空也。不信曰疑,信而復疑曰悔。不疑不悔者,即深信不疑也。

  如是菩薩知一切音聲性空,不疑不悔,便能于諸音聲,無所障礙了。因為此法門有如是功德,所以華戲慧菩薩,請佛宣說入音聲慧法門。

  佛言止止,你為何問如此法門呢?要知道,如此法門,不應于新學菩薩前說。因為新學菩薩于此法門,不能了解,不能知曉,不能思惟。

  若大菩薩們入此音聲慧法門者,假使有人于恒河沙劫,惡口罵詈,誹謗毀呰菩薩,菩薩終不恚恨。若人于恒河沙劫,以一切樂具供養(yǎng)菩薩,以一切音聲贊嘆菩薩,菩薩終不生歡喜愛樂之心。何以故?入音聲慧法門菩薩,知一切音聲,性皆空故。

  如漏盡阿羅漢。生于三界者曰有漏,出三界者曰漏盡。斷見思出三界之阿羅漢,曰漏盡阿羅漢。因為漏盡阿羅漢見思惑斷故,所以于愛處不生愛心,于瞋處不生瞋心。

  善男子!若入音聲慧法門之菩薩,對于世間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八法,均已出過均已解脫,心安住如須彌山王,不為其所動也。

  「爾時華戲慧菩薩復白佛言。愿必為說入音聲慧法門。當來菩薩得聞是法門當自知過咎亦教余人。爾時佛告華戲慧菩薩。善男子。汝今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唯然世尊。」

  華戲慧菩薩,再度懇請于佛,演說音聲慧法門。令未來世菩薩,聞此法門,能自知其過咎。云何自知其過咎?若菩薩不入音聲慧法門,不知音聲性空,隨音聲而轉,于愛處生愛,瞋處生瞋,起無量過咎也。菩薩入此法門,知音聲性空,便可自知其憎愛之過咎也。

  華戲慧菩薩如是懇請,于是佛聽許為說。

  「佛告華戲慧菩薩。若菩薩聞貪欲音聲生過罪想。聞離貪欲音聲生利益想即是不學佛法。若聞瞋恚音聲生過罪想。聞離瞋恚音聲生利益想。若聞愚癡音聲生過罪想。于離愚癡音聲生利益想。則是不學佛法。若于少欲音聲生喜想。于多欲音聲生礙想。即是不行音聲法門。于知足音聲生喜想。于不知足音聲生礙想。則是不行音聲法門。若于細行音聲生喜想。于麁行音聲生礙想。則是不行音聲法門。若于樂靜音聲則喜。于憒鬧音聲則礙。則是不學佛法。若于忍辱音聲生利想。于瞋恚音聲生礙想。則是不學佛法。若于精進音聲生利想。于懈怠音聲生礙想。則是不學佛法。于禪定音聲生利想。于散亂音聲生礙想。則是不學佛法。于智慧音聲生利想。于愚癡音聲生礙想。則是不學佛法。若于近道音聲則喜。于遠道音聲則礙。則是不學音聲法門。于生死見過咎于涅槃見利益。則是不入音聲法門。于彼岸則喜。于此岸則礙。則是不學音聲法門。于聚落音聲生礙想。于空閑音聲生喜想。則是不學音聲法門。若于獨行音聲生喜想。于眾行音聲生礙想。則是不學音聲法門。于比丘所行音聲生喜想。于白衣所行音聲生礙想。則是不學音聲法門。于有威儀則喜。于無威儀則礙。則是不學佛法。于清凈行則喜。于不清凈行則礙。則是不學佛法!

  佛告華戲慧菩薩言,若菩薩聞貪瞋癡音聲生過罪想,聞離貪瞋癡音聲生利益想,便不是學佛法。

  因為音聲性空,于空中無貪瞋癡音聲,亦無離貪瞋癡音聲。若于空性而生過罪想或利益想,皆是取相分別,非是學佛法也。

  若于少欲音聲生喜想,于多欲音聲生礙想,即是不行音聲法門。

  因為音聲等同虛空,故無少欲多欲。若于少欲生喜想,于多欲生礙想,便是取相分別,非是行音聲法門也。

  于知足音聲生喜想,于不知足音聲生礙想,亦是取相分別,非是行音聲法門。

  若于細行音聲生喜想,麁行音聲生礙想,仍是取相分別,非是行音聲法門。

  總之,一切音聲性空,不得于空中生喜想或生礙想,若生喜想礙想,皆是取相分別,不入音聲慧法門也。

  所以若于樂靜、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近道、涅槃、彼岸、空閑、獨行等音聲,生喜想利益想;若于憒鬧、瞋恚、懈怠、散亂、愚癡、遠道、生死、此岸、聚落、眾行等音聲,生于礙想,此等皆是取相分別,非是入音聲慧法門。若入音聲慧法門,于一切行一切音聲,知其性空,不生憎愛二心也。

  于比丘所行音聲生喜想,于白衣所行音聲生礙想,則是不學音聲法門。

  比丘所行,律儀清凈,無為無諍。白衣所行,不具律儀,互起斗諍。

  于有威儀則喜,于無威儀則礙。于清凈行則喜,不清凈行則礙。皆是取相分別,妄生憎愛,非入音聲慧法門也。

  「于一行則喜。于雜行則礙。則是不學佛法。于離欲行則喜。于淫欲行則礙。則是不學佛法。于離瞋想則喜。于瞋想則礙。則是不學佛法。于離癡想則喜。于癡想則礙。則是不學佛法。于空則喜于有則礙。則是不學佛法。于無相則喜。于有相則礙。則是不學佛法。于無作則喜。于有作則礙。則是不學佛法。于菩薩行則喜。于聲聞辟支佛行則礙。則是不學佛法!

  一行者,不雜行也。于清凈一行則喜,于雜染行則礙,便是取相分別,不為學佛法也。

  于離淫、怒、癡行則喜,于淫怒癡行則礙,便不是學佛法也。

  于空則喜者,偏空也;于有則礙,便不為學佛法。小乘人偏空滯寂,恐畏生死,即非究竟佛法也。

  于無相則喜,于有相則礙,即不為學佛法。

  要知道于佛法中,非是相外另有無相,而是相與無相,不二不別。如果相外另有無相,則此無相,便是無相「相」。故相即無相,緣起性空故;無相即相,性空緣起故。

  于無作則喜,于有作則礙,便不是學佛法也。

  上來自空有,無相有相,至今句無作有作等三句,是呵小乘三三昧。小乘人修空、無相、無作三昧,是有所得。以有所得故,僅至有余果證。大乘人修空、無相、無作三昧,是無所得心。以無所得故,能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為有所得,何為無所得?有所得者,心有所住也,取著于相也,分別二法也。無所得者,心無所住也,不取于相也,無分別不二也。以無分別不二故,于是一道清凈,入一實諦,證一佛乘。

  于菩薩行則喜,于聲聞辟支佛行則礙,便不為修學佛法也。

  此是呵不得分別大小三乘也,若分別大小三乘,便不入音聲慧法門。故《法華經》云,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也。

  「若說菩薩過咎。則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受業(yè)障罪。若說菩薩威儀過罪。則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菩薩。于他菩薩生下想。于己生勝想則為自傷。亦受業(yè)障罪。若菩薩欲教余菩薩當生佛想然后教之。菩薩若欲不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應生心輕恚余菩薩。善男子。無有滅失功德。如輕恚余菩薩者。是故菩薩多欲守護功德善根。亦于一切法中得無障礙慧。當晝夜各三時禮一切求佛道菩薩。」

  若人以分別取相心,說菩薩之過咎,便遠離無上佛道,亦受業(yè)障罪報。所造罪業(yè),能障無上佛道,故稱為業(yè)障罪。

  若說菩薩威儀過罪,則遠無上菩提。威儀有四種,行住坐臥也。不以取相心,妄說菩薩威儀罪過。當知菩薩于四威儀中,順現逆現,均為度生之方便也。

  若菩薩于他菩薩生下想,于己生勝想,則為自傷,亦受業(yè)障罪。

  凡發(fā)菩提心修菩提行者,即名為菩薩。前文所說,其他眾生妄說菩薩過罪,則遠無上佛道,受業(yè)障罪報。今言若菩薩于菩薩生分別心下劣心,于自己生殊勝心,亦受業(yè)障罪報。故縱發(fā)菩提心之菩薩,若自贊毀他,亦受業(yè)障罪報也。

  若菩薩欲教余菩薩,當生佛想,然后教之。

  若菩薩教授余菩薩,亦不應生下劣想,當生佛想。如常不輕菩薩言,我不敢輕慢汝等,汝等皆是當來之佛。故菩薩不當輕新學菩薩,當視新學菩薩如佛也。

  所以菩薩若欲不舍無上菩提,便不應輕慢瞋恚新學菩薩。若輕恚新學菩薩,便造罪業(yè),障乎無上佛道。

  善男子當知,無有滅失功德,比輕恚新學菩薩更重者。是故菩薩多(若)欲守護功德善根,于一切法中得無障礙慧,當于晝三時、夜三時,以殷重心禮敬一切上求佛道的新學菩薩。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如我知佛所說義。貪欲音聲佛音聲等無有異。瞋恚音聲佛音聲等。愚癡音聲佛音聲等。外道音聲佛音聲等。少欲音聲多欲音聲等。知足音聲不知足音聲等。細音聲麁音聲等。樂獨音聲樂眾音聲等。此岸音聲彼岸音聲等。遠音聲近音聲等。生死音聲涅槃音聲等。聚落音聲空閑音聲等。布施音聲慳音聲等。持戒音聲毀戒音聲等。忍辱音聲瞋恚音聲等。精進音聲懈怠音聲等。禪定音聲亂意音聲等。智慧音聲愚癡音聲等!

  于是文殊師利菩薩,申述佛所說法之意義。世尊!如我知佛所說義,一切法音聲,清凈平等,不二不別。貪欲音聲與佛音聲,平等無有差異。瞋恚愚癡音聲與佛音聲,平等無異。外道音聲與佛音聲平等無異。

  少欲音聲與多欲音聲,平等無異。知足音聲與不知足音聲,平等無異。細音聲與麁音聲,平等無異。樂獨居山林的音聲,與樂眾居憒鬧的音聲,平等無異。此岸音聲,與彼岸音聲,平等無異。遠音聲與近音聲,平等無異。準乎前文,則知遠者遠于佛道,近者近于佛道也。

  生死音聲與涅槃音聲,平等無異。聚落音聲與空閑音聲,平等無異。布施音聲與慳貪音聲,平等無異。持戒音聲與毀戒音聲,平等無異。忍辱音聲與瞋恚音聲,平等無異。精進音聲與懈怠音聲,平等無異。禪定音聲與亂意音聲,平等無異。智慧音聲與愚癡音聲,平等無異。

  總之,一切法音聲,平等無異也。何謂一切法音聲?一切法音聲者,言語相音也。一切言語相皆假,其性空寂,是故一切音聲無有分別,平等無異也。是知欲入音聲慧者,應離一切言語相也。

  「爾時華戲慧菩薩。問文殊師利法王子。以何因緣故皆等。文殊師利言。天子。于意云何。貪欲音聲何者為是。天子言。貪欲聲空如響。文殊師利言。汝知佛音聲亦復云何。天子言。不出于空亦如響法。文殊師利言。以是因緣故我說二聲皆是平等!

  爾時華戲慧菩薩,問文殊師利法王子,以何因緣,說一切音聲皆悉平等?文殊菩薩反問華戲慧菩薩言,天子!甚么是貪欲音聲?換句話說,甚么是貪欲言語相呢?

  華戲慧菩薩言,貪欲音聲,貪欲之言語相,其性是空寂的,猶如山中之回響,無有實義。

  文殊師利菩薩言,汝知佛之音聲佛之名字相,又當如何呢?

  華戲慧菩薩言,亦如貪欲音聲一樣,不出于空,亦如山呼響,如幻非實。

  文殊師利菩薩言,我以如是因緣,所以說二種音聲皆悉平等。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汝先世住初發(fā)意地。未入如是諸法相時。為起何障礙罪。汝今說之。當來世假名菩薩聞汝所說障礙之罪。當自守護。文殊師利白佛言。唯然世尊。我當自說障礙之罪。惟聞之者當有憂怖。然其能滅業(yè)障之罪。亦于一切法中得無礙慧。」

  于是佛令文殊菩薩,自說先世,住初發(fā)意地,未入如是諸法實相時,曾起何障道罪。

  初發(fā)意即初發(fā)心,若以位判,即在初住位,故初住名發(fā)心住。入諸法實相,又名見性,若以位判,即登地以上。

  佛令文殊菩薩自說先世怎樣起障道罪,可使當來世假名菩薩,聞汝所說障道之罪,自己便謹慎守護不犯也。

  文殊菩薩既承佛教,上白佛言,我當自說,惟愿聞之者,起憂怖心謹慎不犯。不但能滅其障道罪,且能于一切法中,得無礙慧。無礙慧者,即真空慧也。

  「世尊。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師子吼鼓音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壽命十萬億那由他歲。以三乘法而度眾生。國名千光明。其國樹木皆七寶成。其樹皆出如是法音。所謂空音無相音無作音。無生音無所有音無取相音。以是諸法之音令眾生得道。其師子吼鼓音王佛初會說法。九十九億聲聞弟子皆得阿羅漢。諸漏已盡舍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以正智得解脫。菩薩眾亦九十九億。皆得無生法忍。能善入種種法門。親近供養(yǎng)若干百千萬億諸佛。亦為若干百千萬億諸佛之所稱嘆。能度若干百千萬億無量眾生。能生無量陀羅尼門。能起無量百千萬億三昧門。及余新發(fā)菩薩意者不可稱數。其佛國土無量莊嚴說不可盡。彼佛住世教化已訖入無余涅槃。滅度之后法住六萬歲。諸樹法音皆不復出。」

  三乘法者,即四諦、十二因緣、六度也。

  空、無相、無作者,三三昧也。

  無生音、無所有音、無取相音,即中道第一義法音也。

  阿羅漢諸漏已盡,即已盡欲漏、有漏、無明漏,不再入三界也。

  舍諸重擔,斷見思惑,了分段生死也。

  逮得己利,已得自覺自度也。

  盡諸有結,有者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結者煩惱也。盡諸有結,即已盡三界煩惱也。

  以正智慧得解脫,以苦集滅道四諦智,而獲分段生死解脫也。

  及余新發(fā)菩薩意者,即及余新發(fā)意菩薩。

  法住世六萬歲,言正法住世六萬歲也。

  其余文義易解,不贅釋。

  「爾時有菩薩比丘名曰喜根。時為法師質直端正。不壞威儀不舍世法。爾時眾生普皆利根樂聞深論。其喜根法師于眾人前。不稱贊少欲知足細行獨處。但教眾人諸法實相。所謂一切法性即貪欲之性。貪欲性即是諸法性。瞋恚性即是諸法性。愚癡性即是諸法性。其喜根法師以是方便教化眾生。眾生所行皆是一相各不相是非。所行之道心無瞋癡。以無瞋礙因緣故疾得法忍。于佛法中決定不壞。」

  爾時有菩薩比丘名喜根,時為法師。其性誠實正直,其行端正。不壞威儀,戒行清凈。不舍世法,度化眾生。

  爾時之眾生,普遍地都是利根,樂于聽聞甚深之法。喜根法師于眾人前,不稱贊少欲知足細行獨處之法,但教人諸法實相。諸法實相者,例如一切法性平等,諸法一性,所謂無性。

  此即說明喜根法師所說,大乘法也。是故喜根比丘,為菩薩比丘。

  當時眾生,皆受大乘法之教化。所以眾生所行,皆是無相,故能和合一相,各不相妨,無有人我是非。所行大乘佛道,以無我相故,所以無瞋無癡,以無瞋無癡因緣,于佛法中能疾成佛道疾得無生法忍。于佛法中,能決定不退,不壞清凈信。

  「世尊。爾時復有比丘法師行菩薩道。名曰勝意。其勝意比丘護持禁戒。得四禪四無色定行十二頭陀。世尊。是勝意比丘有諸弟子。其心輕動樂見他過。世尊。后于一時勝意菩薩入聚落乞食。誤到喜根弟子家。是舍主居士子。即到其所敷座而坐。為居士子。稱贊少欲知足細行。說無利語過。贊嘆遠眾樂獨行者。又于居士子前說喜根法師過失。是比丘不實以邪見道教化眾生。是雜行者。說淫欲無障礙瞋恚無障礙愚癡無障礙。一切諸法皆無障礙。是居士子利根得無生法忍。即語勝意比丘大德。汝知貪欲為是何法。勝意言。居士。我知貪欲是煩惱。居士子言。大德。是煩惱為在內在外耶。勝意言。不在內不在外。大德。若貪欲不在內不在外。不在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十方者即是無生若無生者云何言若垢若凈。」

  爾時有勝意比丘,亦行菩薩道。其勝意比丘但樂小法,護持禁戒,得四禪四無色定。四禪在色界天,四無色定在無色界天,均未出三界。行十二頭陀行,十二頭陀行已如前釋。

  有一時勝意菩薩乞食,誤至喜根弟子家。勝意法師為說少欲知足細行等法。謂如是說法,為有利益語,不如是說法,是無利益語。并且稱贊遠離憒鬧,樂獨居之行。

  勝意法師,并批評喜根法師之過。謂喜根法師說法不實,以邪見道教化眾生。批評喜根法師,是雜染行者。批評喜根法師,說淫欲瞋恚愚癡是無障礙法。批評喜根法師,說一切法無障礙,是不對的。

  這時居士子利根,已得無生法忍。于是問勝意比丘言,大德!汝知貪欲為是何法?勝意法師答言,貪欲即是煩惱也。

  居士子言,大德!如是煩惱,為在內還是為在外呢?勝意法師言,不在內亦不在外。

  內者內六根,外者外六塵。煩惱若在內六根,則不問有因緣無因緣,六根應常時煩惱。若在外六塵,則六塵應自煩惱,于我何干?所以勝意法師答,煩惱不在內六根,亦不在外六塵。

  居士子言,大德!若貪欲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十方者,當知貪欲即是無生。若貪欲無生,為何要說貪欲是垢是凈呢?若貪欲性本清凈,非垢非凈,云何能為障礙呢?

  「爾時勝意比丘瞋恚不喜。從座起去作如是言。是喜根比丘以妄語法多惑眾人。是人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聞佛音聲則喜。聞外道音聲則瞋。于梵行音聲則喜。于非梵行音聲則瞋。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于凈音聲則喜。于垢音聲則瞋。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于圣道音聲則喜。于凡夫音聲則礙。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于樂音聲則喜。于苦音聲則礙。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于出家音聲則喜。于在家音聲則礙。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于出世間音聲則喜。于世間音聲則礙。以不學入音聲法門故。于布施則生利想。于慳則生礙想。以不學佛法故。于持戒則生利想。于毀戒則生礙想。以不學佛法故!

  爾時勝意比丘,生瞋恚心,從座起去。于喜根菩薩,暗生瞋恨。

  這便是因為勝意比丘,不學入音聲慧法門的緣故。彼不學入音聲慧法門,于是聞佛音聲、梵行音聲、凈音聲、圣道音聲、樂音聲、出家音聲、出世間音聲等則喜。若聞外道音聲、非梵行音聲、垢音聲、凡夫音聲、苦音聲、在家音聲、世間音聲等則礙。以不學入音聲慧法門,于布施則生利益想,于慳貪則生礙想;于持戒則生利益想,于毀戒則生礙想。此皆由不學大乘佛法故。

  「是時勝意比丘。出其舍已還到所止。眾僧中見喜根菩薩。語眾人言。是比丘多以虛妄邪見教化眾生。所謂淫欲非障礙瞋恚非障礙愚癡非障礙。一切法非障礙!

  是時勝意比丘,心懷瞋恨。自居士舍出,還至所止住處。于眾僧中,見喜根菩薩。以瞋恚故,面斥喜根菩薩過。謂眾僧言,此喜根比丘,以虛妄邪見教化眾生。彼謂淫欲瞋恚愚癡,非是障礙;乃至一切法皆非障礙。此喜根比丘,實是以妄語法,愚惑眾生也。

  「爾時喜根菩薩作是念。是比丘今者必當起于障礙罪業(yè)。我今當為說如是深法。乃至令作修助菩提道法因緣!

  爾時喜根菩薩作是念,是勝意比丘,以謗大乘故,必當起于障礙罪業(yè)。為憐愍彼故,我當為說如是深法,為彼作為修助菩提道法的因緣。

  「爾時喜根菩薩于眾僧前。說是諸偈

  貪欲是涅槃恚癡亦如是如此三事中有無量佛道

  若有人分別貪欲瞋恚癡是人去佛遠譬如天與地

  菩提與貪欲是一而非二皆入一法門平等無有異

  凡夫聞怖畏去佛道甚遠貪欲不生滅不能令心惱

  若人有我心及有得見者是人為貪欲將入于地獄

  貪欲之實性即是佛法性佛法之實性亦是貪欲性

  是二法一相所謂是無相若能如是知則為世間導」

  上來七偈,在說明三毒性與佛法性,無二無別。同是一相,所謂無相。若人于一實諦法,心生分別,則此人離佛道遠,猶天地之隔。

  涅槃菩提與三毒性,是一非二。因為一切法性,清凈平等無相無分別故。凡夫之人,聞此清凈平等無相無分別法,生于恐怖,是去佛道甚遠也。

  貪欲不生滅,言三毒乃無生法也。何以故?以一切法性空故。以三毒性空,所以不能令眾生心惱也。三毒惱心者,皆是妄心所造也。眾生心妄生三毒,將三毒還惱自心。

  若人有我心,及有得見者。假使有人生我見心,見有貪瞋癡,是人便是取相分別。若起分別心,便是貪欲瞋恚愚癡,所以是人必將入于地獄。

  是故應知,貪欲即是佛法性,佛法性即是貪欲性。瞋恚愚癡亦復如是。乃至一切法悉亦此是。

  因為一切法無非實相,實相一相,所謂無相。若能如是知,則為世間之導師也。

  「若有人分別是持戒毀戒以持戒狂故輕蔑于他人

  是人無菩提亦無有佛法但自安住立有所得見中

  若住空閑處自貴而賤人尚不得生天何況于菩提」

  若有人分別持戒毀戒,以持戒自狂自大,甚至輕蔑別人,如是之人,不得于菩提,亦不知大乘佛法,但自墮于有所得見中。

  當知有所得見,即邪見也。墮于邪見之人,當墮地獄中。

  若人但喜處于空閑,以持戒而自高自大,則生天尚不能夠,何況得無上菩提呢?

  「皆由著空閑住于邪見故邪見與菩提皆等無有異

  但以名字數語言故別異若人通達此則為近菩提」

  如是之人,不得無上菩提,皆由貪著于空閑處故。因為著于空閑,即是住于邪見故。

  當知邪見與菩提,皆是平等而無差異的。故不應虛妄自生分別,分別是邪見,是菩提也。邪見與菩提,性皆清凈平等無異,而凡夫之人,徒以名字名數語言相,而生分別也。若人通達于此,則為近于菩提也。

  「分別煩惱垢即是著凈見無菩提佛法住有得見中

  若貪著佛法是則遠佛法貪無礙法故則還受苦惱

  若人無分別貪欲瞋恚癡入三毒性故則為見菩提

  是人近佛道疾得無生忍若見有為法與無為法

  是人終不得脫于有為法若知二性同必為人中尊

  佛不見菩提亦不見佛法不著諸法故降魔成佛道

  若欲度眾生勿分別其性一切諸眾生皆同于涅槃

  若能如是見是則得成佛」

  如果于平等法中,妄起分別,便是執(zhí)著見。執(zhí)著見者,即有所得心。心住有所得,便是貪著,遠離佛法。故曰分別煩惱垢,便是著于凈見。著于凈見,便遠離菩提,遠離佛法,住于有所得見中。

  若貪著佛法,相反地即遠離佛法。如果貪著無礙法,此「貪」即為是礙。故貪無礙法者,還要受苦惱也。

  若人不取相分別貪瞋癡,入于三毒平等性中,便是見菩提了。因為如實知法性平等,即是菩提也。如是之人,便是近于佛道,速疾可得無生忍也。

  若見有為法、無為法差異,即此差異見,即是有為法也。如果知有為法、無為法二性無別,此人必為人中尊。人中尊者,佛世尊也。

  佛不著一切見,不見菩提,不見佛法。以不著諸法故,所以能降魔成佛道。

  菩薩若欲度眾生,便不可分別一切法性。應知一切眾生性,與涅槃性,同等無二也。若能如是見者,是則得成佛也。

  「其心不閑寂而現閑靜相是于天人中則為是大賊

  是人無菩提亦無有佛法若作如是愿我當得作佛

  如是之凡夫無明力所牽佛法湛清凈其喻如虛空

  此中無可取亦無有可舍佛不得佛道亦不度眾生

  凡夫強分別作佛度眾生是人于佛法則為甚大遠

  若見眾生苦則是受苦者」

  如果心不閑靜,妄生分別,而外表現閑靜相,這便不是真實修行,實為人天中之大賊也。此人無菩提,亦無佛法,雖發(fā)愿成佛,但仍為無明所牽也。

  當知佛法湛然清凈,如虛空一般。此中無有可取,亦無可舍。佛是無所得心,故不得佛道,亦不得于度眾生;而凡夫之人強作分別,謂作佛度眾生也。當知是人,于佛法相去甚遠。

  一切法畢竟空,既無眾生,亦無眾生苦。若人見有眾生受苦,此人便是自墮眾生類,故曰則是受苦者。

  「眾生無眾生而說有眾生住眾生相中則無有菩提

  若人見眾生是畢竟解脫無有淫恚癡知是為世將

  若人見眾生不見非眾生不得佛法實佛同眾生性

  若能如是知則為世間將」

  眾生無眾生,而說有眾生。眾生者,眾因緣生也。法既由眾因緣而生,是法則無自性。法若自性而有,何必待因緣生呢?

  既然因緣所生法無有自性,若無自性,即是無法。故曰由因緣「眾生」者,即是「無眾生」也。

  徒以言語相而說有眾生,故說有眾生者,唯有言語相而已。若住如是言語相而說有眾生者,則無有菩提也。

  若人見眾生,是畢竟解脫。如果有人如實見因緣所生之法,是畢竟解脫。畢竟解脫者,畢竟空也。于畢竟空中,無有淫恚癡。淫恚癡性,畢竟清凈。若能如是知者,是名世間將。世間將者,菩薩也。

  若人見眾生,不見非眾生。若人只見眾生相,不知眾生性空,便不得如實佛法,虛妄隨假相而流轉。

  當知如實佛法,佛性與眾生性,是同一無二的。若能如是知諸法一性,則為世間將矣。

  「若人欲成佛莫壞貪欲性貪欲性即是諸佛之功德

  若人欲發(fā)心隨順菩提道莫自有分別心異于菩提

  發(fā)心即菩提知是為世將」

  若人欲成佛,莫壞貪欲性。因為佛性貪欲性不二,若壞貪欲性,即壞佛性。若壞佛性,焉得成佛?故曰貪欲性即是諸佛功德也。

  若人欲發(fā)心,隨順菩提道。如果有人,欲發(fā)菩提心,當知自性清凈心,即是菩提。不應分別自心與菩提,有二有別。要知道,能發(fā)之心,即所求之菩提也。

  所以《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云:「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又說:「心、虛空界、菩提,三種無二。」

  若能如是知者,是為世間將。

  「若說外道惡稱佛世中尊是二說非異知是為世將

  若人求菩提是人無菩提若見菩提相是則遠菩提

  菩提非菩提佛以及非佛若知是一相是為世間導」

  若說外道惡,稱佛世中尊。若人分別外道不好,謂佛是世中尊。如是分別,便違背菩提性了。當知佛與外道,只是言說分別,其性本無異也。若能如是知者,是為世間將。

  若人求菩提,是人無菩提。若人以能求之心,求所求之菩提,此人則無菩提矣。當知菩提不二,性本如如。若人求菩提,實是以菩提求菩提,故曰是人無菩提。若人以分別心見菩提相,此人則是離菩提甚遠也。

  須知菩提與非菩提,以及佛與非佛,原是一相,其性無二。若如是知者,是為世間導師也。

  「若人作是念我當度眾生即著眾生相是人無菩提

  亦無有佛法住于有見中」

  若人作是念,我當度眾生。此人不知眾生無相,無相方為實相。以不知實相法故,著于眾生虛妄之相。既著眾生虛妄相故,是人則不見菩提了。不但不見菩提,同時亦不知佛法。因為此人住于「有」見中,不知一切法性空,一切法無相也。

  「貪欲無內外亦不在諸方分別是空法凡夫為所燒

  如幻如焰響如夢石女兒諸煩惱如是決定不可得

  不知是空故凡夫為狂惑」

  所以貪欲性本空,不在內根外塵及十方。凡夫無智,分別如是空法,于是被煩惱所燒。

  當知貪欲性空,如幻化,如陽焰,如山呼響,如夢中事,如不能生產的石女。是知諸煩惱無性,決定不可得。如果不知諸煩惱性空的凡夫,便被此如幻的假法,而誑騙迷惑了。

  「若求煩惱性煩惱即是道若有人分別是道是非道

  是人終不得無分別菩提凡夫畏佛法去佛法甚遠

  若不疑空法是人得菩提」

  若求煩惱性,煩惱即是道。若人能求煩惱究竟性,則知煩惱究竟性空。此煩惱空性,即是菩提道也。

  若有人虛妄分別此空性,謂此是道,此是非道,此人終不能得無分別的菩提。何故菩提無有分別?因為菩提即是空性,空性豈有分別?

  凡夫畏佛法,去佛法甚遠。何故凡夫畏佛法呢?因為佛法者即畢竟空是。凡夫聞畢竟空,則起恐畏心,故曰凡夫畏佛法。凡夫以畏畢竟空故,所以去佛法甚遠。

  如果有人不疑畢竟空法,此人便得證菩提了。

  「一切有為法即是無為法是數不可得無數故無為

  若以菩提心自高無所畏自念當作佛是人無菩提

  亦無有佛法離菩提寶印若有但誦經憶想作分別

  不深思義趣但為貪名利自念當作佛必成無有疑

  唯貪于名利讀經住閑靜分別少欲行還為貪心牽

  若欲舍遠貪不得遠于貪若達貪實法是人能離貪

  不得法實際雖長夜持戒得諸無礙禪不入佛法味」

  一切有為法,即是無為法。何故一切有為法,即是無為法呢?因為有為與無為法,性不二故。

  是數不可得,無數故無為。數有二種,一者數量數。數量數者,即一多之數量也。二者色心有為數。色心皆生滅法,故曰有為。此色心二法,如果分別言之,則有陰界入等數目不同。

  是數不可得,言五陰十八界十二入,其性皆空,故曰是數不可得。其數不可得,故知即是無為。

  若以畢竟空的菩提心,自高放肆無所畏懼,以為當得作佛,是人無菩提。何以故?是人口雖說空,心落有中故。此人無有佛法,遠離菩提實相寶印故。

  若有但誦經,憶想作分別;如人誦經,不知思惟經義,但為求名求利,只知記取名相,作憶想分別,自己卻以為當作佛,必成無有疑,如此便是虛妄的。

  自此以下,即呵勝意比丘。

  唯貪于名利,讀經住閑靜。分別少欲行,還為貪心牽。呵勝意比丘如是之行,即是貪心也。本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