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經(jīng)

《圓覺經(jīng)》,佛教大乘經(jīng)典,一卷,唐·罽賓沙門佛陀多羅譯,具名《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又作《大方廣圓覺經(jīng)》、《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圓覺了義經(jīng)》。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冊。是唐、宋、明以來教(賢首、天臺)、禪各宗盛行講習(xí)的經(jīng)典。..[詳情]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述要

\

緣起

  民國五十八年,奉師命至竹東五指山觀音寺看廟。當時山路難行,香客稀少。自己拾柴,自己種菜,半農(nóng)半樵,倒也安閑。
  山上無有藏經(jīng),苦無修學(xué)之緣。隨身帶了一本圓覺經(jīng),是唯一的經(jīng)典。每當課余無事時,便將圓覺經(jīng)請出來,端坐恭誦。
  有一天誦到‘于中百千萬億不可說阿僧祇恒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花,亂起亂滅。’時,不覺頓時淚流滿面。如此甚深微妙佛法,何幸得聞?仰感佛恩,無以為報。
  當時雖于佛法深生歡喜之心,然于甚深義猶未了了。一時沖動,立刻托人下山買稿紙。竟膽大妄為作起圓覺經(jīng)疏來。
  文成以后,自覺尚待斟酌之處甚多,于是悉心修正。但是愈改愈不順眼,終于支離破碎慘不忍睹。最后為求眼不見心不煩,于是把一番心血付之丙丁。
  時隔一十六年之久,又再度捉筆為文。倒不是有所進步,對于經(jīng)文己經(jīng)了解。而是老愚昏庸,不知深淺不自量力而已。
  宗密大師曾作圓覺經(jīng)大疏,近代復(fù)有諦閑大師的圓覺經(jīng)講義。宗密大師依華嚴宗旨解釋圓覺經(jīng),諦閑大師依天臺解釋圓覺經(jīng)。二公之作,已如日耀中天,豈容爝火爭明。只因多年慕法之心,一時按抑不住,出此敝卷,呈正讀者之前。
  此經(jīng)在明諸法依他如幻,若達如幻非實,自離遍計。離于遍計,便知世諦。知世諦依他無性,便入圓成實。入圓成實故,名為圓覺。故此經(jīng)旨在于依他起上,破遍計執(zhí),便入圓覺。破乎定有,則知幻有,知諸法幻有,則入圓覺。
  宗密大師謂此經(jīng)屬實教,諦閑大師謂此經(jīng)方等攝。然若觀經(jīng)文‘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是經(jīng)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亦收漸修一切群品。’似在終頓之間。本來在佛圓音一演,無有分別。眾機不同,見有高下。故四教五教,眾經(jīng)普含,不可定判。例如頓教一門,眾經(jīng)皆有一分離言之旨。故天臺不別立頓教,認為藏通別圓,均有離言之義。華嚴宗則認為別有一輩頓教之機,于是立小始終頓圓五教。
  今解此經(jīng),自感心余力拙。不到之處,尚望讀者諸賢賜正。
  西蓮凈苑釋智諭

述經(jīng)題

  宗密及諦閑二位大師,經(jīng)首均有懸談或五重玄義。今以能力所限,未堪廣論,故逕述經(jīng)題。

  大方廣

  佛說是經(jīng)有五名: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亦名修多羅了義;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來決定境界;亦名如來藏自性差別。‘大方廣圓覺’五字,應(yīng)冠各名之首。即大方廣圓覺陀羅尼;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大方廣圓覺秘密王三昧;大方廣圓覺如來決定境界;大方廣圓覺如來藏自性差別等。所以此經(jīng)簡稱,名為圓覺。今依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一名解釋之。
  大方廣三字,是所證之理,此是本覺。本覺時,理智無分,乃圓融一真法界。法界無界,無界隨緣而現(xiàn)法界,雖隨緣而現(xiàn)法界,而終歸法界無界。如是法界,不可思議,略以大方廣三字名之。
  大者言體,體色遍無外,以無性為性,性而無性。方者言相,體無性故能隨緣。隨緣而現(xiàn)諸事相,諸事相者法也。故方以軌范為功,能生一切物解,以無相為相,相而無相。廣者言用,體無性不可思議,由體起用,亦復(fù)無量不可思議,以無用為用,用而無用。
  故大方廣者,所證理也。此所證之理,即一真法界。是諸佛之所已證,是菩薩之所欲證。一真法界,無外無內(nèi)不可言有,橫遍豎窮不可言無,無以名之,強名曰大。一真法界,無有定相,以無定相,故隨緣能現(xiàn)一切法相。雖現(xiàn)一切法相,而一切法相皆本無相。如此之法無以名之,強名曰方。一真法界,體無極而用普周。其體是一而其用無量,用雖無量而其體是一。以體約用,無量即一。以用分體,一即無量。無以名之強名曰廣。
  大方廣三,分而無分,原是一真法界。無分而分,名大方廣。一真法界約正報言,則名法身。約依報言,則名凈土。故經(jīng)云于不二境,現(xiàn)諸凈土。不二境者,一真法界也。此是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凈覺地。

  圓覺

  大方廣是所證之理,圓覺是能證之智。如果單約果而論,圓滿覺即是佛。故大方廣圓覺,與大方廣佛,在果上是相同的。不過大方廣圓覺經(jīng)之圓覺,是約因帶果而言,故有所不同。約因而言,眾生無始時來種種顛倒,妄起無明,是謂不覺。以厭苦欣樂,志求出離而有始覺。修治功圓,謂之究竟覺,究竟覺即圓滿覺,圓滿覺即是佛果。佛覺圓功滿親證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無欠無余不增不減,處垢不染,修治不凈。是諸佛果位,是諸眾生清凈覺地,是謂之本覺。始本合名大圓滿覺。故圓覺者是約因帶果立稱。
  修圓覺者,應(yīng)自心寂離念入手。故宗密大師云:‘萬法虛偽,緣會而生。生法本無,一切唯識。識如幻夢,但是一心。心寂而知,目之圓覺。’

  修多羅了義經(jīng)

  此六字在明能詮之教。依此修多羅了義經(jīng)教而起修,心寂離念究竟,而至乎圓覺。覺圓功滿,始本冥合,一際無分,橫遍豎窮有而非有,妙湛空寂無而不無。如此一真法界,名曰大方廣。故名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
  修多羅正譯曰綖(線),如線貫花使之不散。修多羅亦復(fù)如是,以理貫文而成經(jīng)教,令義不散。
  修多羅譯為契經(jīng),契者契理契機,上契佛理下契生機。經(jīng)者以無上理貫穿法相,猶如以經(jīng)貫緯。且具攝持正法,以化眾生之義。
  修多羅是其通說,亦通余經(jīng)。了義是其別稱,獨嘆此經(jīng)于修多羅中,其義決了。
  了義對不了義言,一般而言,小乘教為不了義經(jīng),大乘教為了義經(jīng)。于大乘中,三乘教為不了義經(jīng),一乘教為了義經(jīng)。
  大寶積經(jīng)中舍利弗問佛,云何為不了義?云何為了義?佛答如下:
  ‘若諸經(jīng)中宣說世俗,名不了義。宣說勝義,名為了義。宣說作業(yè)煩惱,名不了義。宣說煩惱業(yè)盡,名為了義。(煩惱業(yè)盡者,煩惱業(yè)空也。)宣說厭離生死趣求涅槃,名不了義。宣說生死涅槃無二無別,名為了義。宣說種種文句差別,名不了義。宣說甚深難見難覺,名為了義……’
  最后‘經(jīng)’字,是指經(jīng)律論三藏中,經(jīng)藏言。
  大唐罽賓三藏佛陀多羅譯
  大唐是中國唐朝,佛陀多羅于唐朝時來華,故首言大唐。
  罽賓,漢時西域國名,即現(xiàn)在克什米爾一帶。
  三藏是三藏法師之略稱。通達經(jīng)律論三藏者,名三藏法師。
  佛陀多羅,華言覺救,系北天竺罽賓人。唐時來華,止洛陽白馬寺。譯出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
  以上經(jīng)題及譯者,解釋竟。

述經(jīng)文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凈覺地。
  此是證信序,證信序具六種成就。佛取滅前,用囑阿難,以便經(jīng)法流通。故此六種成就,為取信于后人。六種成就者,一、信成就,二、聞成就,三、時成就,四、主成就,五、處成就,六、眾成就。
  ‘如是’為信成就。理一而事如曰如,事如而理一曰是。謂如此經(jīng)文,為佛如是說也。
  ‘我聞’為聞成就。系結(jié)集經(jīng)人自稱。大乘經(jīng)系文殊師利與阿難,于鐵圍山間結(jié)集者。
  ‘一時’為時成就。謂如來說經(jīng)時。
  ‘婆伽婆’為主成就,說經(jīng)主也。婆伽婆譯為有德,婆伽譯為德,最后一個婆字譯為有。婆伽婆者,即世尊也。婆伽婆有六義,一、自在義,二、熾盛義,三、端嚴義,四、名稱義,五、吉祥義,六、尊貴義。智度論云,婆伽婆有四義,一、有德,二、巧分別,三、有名聲,四、能破。
  ‘入于神通大光明藏……’,為處成就。
  后文‘與大菩薩摩訶薩……’,為眾成就。
  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神通大光明藏者,一真法界也。一真法界不可測曰神,無礙曰通。無礙則無暗,光明遍照一切,無所不包無所不容,故曰大光明藏。
  三昧譯為正受,簡稱為定。正受者無受,無受者心無所住不取于相也。故三昧正受,是梵華雙呈之詞。
  ‘一切如來,光嚴住持。’
  一切如來者,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也。諸佛光壽無量,寂照不二。寂而照曰光嚴,照而寂曰住持。
  又,一真法界無性隨緣,故成四種法界。一、理法界,二、事法界,三、理事無礙法界,四、事事無礙法界。如是四種法界,約正報則名法身,約依報則名凈土。一切如來,法身契于凈土,故曰光嚴住持。
  ‘是諸眾生清凈覺地。’
  佛與眾生,本是一法界,于一法界中,無佛與眾生之分別。然眾生妄起無明,于無生滅中妄計生滅,于是佛名眾生,以致常法身常六道。既然生滅是妄,妄則無性。生滅無性,即是真如。若能如是覺悟,則眾生是佛,故曰常六道常法身。
  如是一法界性,于佛不增,于生不減。覺之者全妄是真,迷之者全真成妄。故曰是諸眾生清凈覺地。
  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于不二境,F(xiàn)諸凈土。
  此是明一真法界,于一真法界中,身心寂滅,平等本際。身心二法,皆因緣生。緣生無性,故曰身心寂滅。即此無性,是一真法界性。
  眾生與佛,悉無定性。即此無性,于法則名法性,于佛則名法身,于眾生則名佛性。無性則無分別,故曰平等本際。本際者一真法界,覺了究竟者,名大圓滿覺。
  佛覺究竟,理智契圓,無二無別,無欠無余。等若虛空,縱貫三際,橫賅十虛,故曰圓滿十方,不二隨順。不二隨順者,于一法界中,無生死無涅槃,無常無斷,無一無異,無來無去。
  一法界故,名不二境。法界無界,以無界故,隨緣能現(xiàn)一切法界。所以說于不二境,現(xiàn)諸凈土。
  對于凈土之分判,各家有不同之說。宗密大師亦多有解釋,謂有法性凈土,受用凈土,變化凈土等。
  然觀今經(jīng)之意,佛入神通大光明藏,為諸大菩薩宣說。當知簡非余土,應(yīng)是自受用他受用凈土。故曰現(xiàn)諸凈土。
  于一真法界中,由體起用而現(xiàn)凈土,F(xiàn)正報曰法身,現(xiàn)依報曰凈土。然身土不二,以無性為性故。由體起用,用有千差,體原是一,體雖是一,不礙用有千差。故法身非身,隨緣而現(xiàn)法身;凈土非土,隨緣而現(xiàn)凈土。
  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凈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辯音菩薩。凈諸業(yè)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等。而為上首。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
  菩薩譯為覺有情。本來摩訶薩譯為大,這些菩薩在菩薩摩訶薩中,皆為上座,故曰大菩薩摩訶薩。有人說地上菩薩名菩薩摩訶薩,八地以上名大菩薩摩訶薩。這些大菩薩摩訶薩,有十萬人俱。
  以下略列上首諸菩薩名,以為十萬菩薩之代表。各各皆與徒眾眷屬,入于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佛于定中說法,諸大菩薩摩訶薩于定中聞法。佛于不二境,現(xiàn)自他受用凈土,故諸菩薩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諸菩薩名如文,不作解釋。
  于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為此會諸來法眾。說于如來本起清凈因地法行。及說菩薩于大乘中發(fā)清凈心。遠離諸病。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fù)始。
  文殊表智,普賢表行,智為其始,行為其終,始終如一,成就大圓滿覺。故文殊于始,先啟請因地法行,繼由普賢請問如何修行。以下諸菩薩所問,無非請問修行分別法門也。
  自文殊師利菩薩至而白佛言,表文殊請法之儀。佛以大悲濟世,故稱大悲世尊。愿為此會諸來法眾,即平等法會,十萬大菩薩摩訶薩。
  如來本起清凈因地法行,初發(fā)無上菩提心時,曰本起。凡初發(fā)心者,必須三業(yè)清凈。三業(yè)清凈是成佛之清凈因地。例如成佛是果,普賢行是因,普賢十大愿王,皆曰身語意業(yè),無有疲厭。無有疲厭者,即三業(yè)清凈。
  菩薩清凈因地法行,心無住著,不取于相,不隨境轉(zhuǎn)。故文殊請問如來本起清凈因地法行,即已點出圓覺正因。
  大集經(jīng)佛答憍陳如:‘若有比丘,讀誦如來十二部經(jīng),樂為四眾敷揚廣說,思惟其義,是名樂讀,乃至是名思惟,不名法行。若有比丘,能觀身心,心不貪著外一切相,謙虛下意不生憍慢,不以愛水灌溉業(yè)田,亦不于中植諸種子,滅覺觀心,境界都息,永離煩惱,其心寂靜。如是比丘,我則說之,名為法行。’
  故法行者,依法起修也。大乘法行,不在聞思。聞在循教,思在得義,行在度化眾生。是以聲聞以教為主,緣覺以義為主,菩薩以行為貴。行因證果,成就無上佛道,故文殊啟請如來本起清凈因地法行。
  菩薩于大乘中發(fā)清凈心者,即發(fā)菩提心也。了達于空性,是名為菩提?招哉咔鍍粢,故發(fā)清凈心三業(yè)無虧,是發(fā)菩提心。
  遠離諸病,諸法因緣而起,無性無相。眾生執(zhí)著諸法性相定為實有,以致成病。故遠離諸病者,不取于相也。如果取相而求,便墮邪妄。若遠離諸病,便能使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
  如是三請者,表仰遵至誠。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咨詢?nèi)鐏硪虻胤ㄐ。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墮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世尊贊嘆曰,善哉善哉!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咨詢?nèi)鐏硪虻胤ㄐ小?br />   會中唯有十萬大菩薩摩訶薩,故曰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咨詢?nèi)鐏硪虻胤ㄐ小?br />   文殊菩薩系代其余菩薩啟請,故曰‘汝等’乃能為諸菩薩請問于佛。
  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墮邪見。
  此為佛應(yīng)問而答,文殊如此問,佛如此答。
  汝今諦聽下,佛允為答,菩薩承聽,師資緣合。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凈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
  無上法王贊佛也。佛于法自在,故稱無上法王。
  陀羅尼譯為總持,總持者能持善不失,能遮惡不犯,此大陀羅尼即一真法界,即是一心,即是大方廣,即是一大總相法門體。以是一大總相法門故,所以名大陀羅尼門。如是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
  門有出生義,故曰流出一切清凈真如……。所謂流出,是由體起用。圓覺即無上覺,由無上覺起用,而有一切清凈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
  圓覺無性,不生不滅故曰真。無性隨緣,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故曰如。圓覺離染,唯出生清凈功德,故曰流出一切清凈真如。
  此大陀羅尼門,能持善不失,則智德圓滿,智德圓滿是為無上菩提。能遮惡不犯,則斷德圓滿,斷德圓滿是為究竟涅槃。故大陀羅尼門,流出菩提涅槃。
  波羅蜜譯為到彼岸事究竟。本來有十波羅蜜,一、布施,二、凈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般若,七、方便,八、愿,九、力,十、智。通常但說前六,即布施凈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因為方便愿力智四者,助于前六令修行得滿足故。例如方便助于布施凈戒忍辱,愿助于精進,力助于禪定,智助于般若。其實般若一度,含其他九度。如果前五度無般若波羅蜜,便不稱為波羅蜜,僅名布施凈戒忍辱精進禪定。同時般若波羅蜜亦含括了后四者,般若一度攝乎方便愿力智。因為唯言般若,則是無分別智。而后四者──方便愿力智等,是后得智攝。由根本智出后得智,故般若攝后四。此大陀羅尼門,流出一切波羅蜜。
  因為法會中無有二乘,故曰教授菩薩。
  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凈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文殊菩薩問如來本起因地法行,世尊逕明本起因地。因地若真,得果必真,否則必然果招紆曲。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凈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圓照,是能照之智。能照之智者,心無所住也。心無所住,方能無偏無局,故曰圓照。
  清凈覺相,是所照之境。清凈覺相即是實相,故所照之境者,乃實相無相也。以無住心契無相境,謂之圓照清凈覺相,如此心無所住不取于相,便可永斷無明。如果取著于相,便是無明。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一切諸法無非眾緣所生,若無眾緣便無其法。既然法是眾緣所成,故無自體相,是知諸法實相無相。例如家庭是父母兄弟眾緣所成,故家庭無自體相。其余如軍隊、政府、國家,一皆如是。眾緣所現(xiàn)者,皆幻相非實。如是知者,名之為覺。然眾生不覺,妄執(zhí)幻相為實有,是故名為無明。
  無明非為實有體,而是一念不覺謂之無明,心有所住謂之無明,虛妄分別虛妄取相謂之無明,一切顛倒謂之無明。
  一念無明起,便是不覺,故無明者不覺也。由不覺而有始覺,由始覺而有究竟圓滿覺。今欲明圓覺,故須從不覺無明說起。
  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
  此是法說,所謂無明者,即種種顛倒也。
  ‘從無始來’莫作過去會,若作過去會便是有始。所謂無始者,便是一念無明起處。因為一念無明,體即虛妄,虛妄無體,故無生無來。以無生無來,故曰無始。無始時來體本虛妄,而眾生顛倒執(zhí)為實有,故曰無明。
  猶如迷人四方易處者,譬喻說也。譬如迷失方向的人,誤以東為西,四方易處。
  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四大者地水火風(fēng),是為色法。然地水火風(fēng),皆眾緣所現(xiàn)。我們已經(jīng)知道,凡眾緣現(xiàn)者,無實體相,故四大皆空。而眾生妄認四大為自身相,‘為自身相’者,執(zhí)四大為實有也。
  六塵者,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為緣,于心現(xiàn)影相,故曰六塵緣影。當然六塵亦是眾緣所現(xiàn),無實體相。既然無實體相,何故現(xiàn)前見有六塵呢?當知六塵者,唯識所變現(xiàn)的相分,事實上唯識無境。復(fù)以唯識所變的見分取著之,故令眾生妄見有六塵。即以此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或者有人會問,既然唯識無境,那么識是有的了?不錯,識非是無,但亦不是有。若謂識是有,此人猶落法執(zhí)。
  何故識者非有非無呢?因為識者無性為性,無性隨緣故能變現(xiàn)一切。如果識有定性,豈能變現(xiàn)一切?故唯識者,即彼諸法無性是。諸法無性者,即諸法實相是。
  既然一切唯識所變,定知一切法無自體相。凡夫不如實知見,妄執(zhí)六塵實有,故曰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者,是不知實相無相也。不如實知實相無相,妄執(zhí)一切幻相為實有,便是無明,便是不覺。
  譬彼病目見空中花及第二月。善男子?諏崯o花。病者妄執(zhí)。由妄執(zhí)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fù)迷彼實花生處。由此妄有輪轉(zhuǎn)生死。故名無明。
  譬如眼睛有病,發(fā)生錯視,便見空中有華,及第二月。猶如醉人,于一盞燈,虛妄見有兩盞燈。惑人亦復(fù)如是,本來諸法無相,虛妄見諸法相。
  善男子下,直斥妄見之過。
  由妄執(zhí)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fù)迷彼實華生處。
  由于迷惑眾生妄見妄執(zhí),不但把無自性之虛空,迷為有自性。同時把無實體相之空華,迷為有實在生處。
  不知虛空若有自性,應(yīng)是有相,虛空有相當不名虛空?杖A本無實體,卻妄見有實體,有實生處。法無實體,當是無生。今迷法有實體,故于無生中迷入生死。眾生迷見生死,虛妄執(zhí)有生死,于是虛妄受生死之苦。故眾生者,虛妄起惑,虛妄造業(yè),虛妄受生死之苦。若能一旦醒覺,則知圓滿覺性,湛寂不動。因為一真法界,無分別故,無起滅故,無始終故。是以經(jīng)文曰,由此妄有輪轉(zhuǎn)生死,故名無明。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于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花。滅于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
  何故無明非實有體?因為無明只是‘虛妄’的假名。如果實有其體,當非虛妄。如果不是虛妄,便不名無明。所以既稱無明,便非實有體。譬如迷失方向者,誤以東為西,事實上非是實有西方,不過迷人虛妄執(zhí)著而已。
  如夢中人,夢中所見一切非無。及至于醒來,夢中所見之一切,了無所得。
  又如眾多空華,滅于虛空,不得說言有定滅處。因為空華無實體相,只是妄見而已?杖A無實體相,生本無生,滅亦非滅。故曰何以故?無生處故。無生處者,無實體相也。
  萬法因緣假現(xiàn),如幻如化,無實體相,故知萬法皆空。不過空非定性空,而是因緣空。萬法幻現(xiàn),亦因緣有。因緣空方為真空,因緣有方為妙有。真空妙有,妙有真空,此是一法,莫作二會。真空無性能隨緣,真空即是妙有。妙有緣生而無性,即此無性便是真空。故說空一切空,說有一切有,說亦一切亦空亦有,說非一切非空非有。此是一真法界,覺之者便稱圓覺,迷之者說為無明。
  如果離空而有有,此有便是常邊有。如果離有而有空,此空便是斷邊空。真空即是妙有,則空非空,全有成空。全有成空,雖空而非斷滅。妙有即是真空,則有非有,全空成有。全空成有,雖有而非常邊。
  一切眾生。于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zhuǎn)生死。
  諸法無相,相由性成。性亦無性,性依相顯。互相由借而有,故分而無分,乃一法界。于一法界中,無生無滅無增無減。此即圓覺,亦即無生法。
  眾生迷惑不如實知,于無生中妄見生滅。以妄見故,于是妄受生死,是故說名輪轉(zhuǎn)生死。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花。即無輪轉(zhuǎn)。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
  正答文殊菩薩所問‘如來本起因地’。如來本起因地?zé)o他,只是如實知一切法緣生如幻,無實體性猶如空華,如此便免生死輪轉(zhuǎn)。身心一皆如化,如幻非實,故無身心受彼生死。
  非作故無,本性無故。
  非是經(jīng)過造作,經(jīng)過修治,方無生死輪轉(zhuǎn)。亦不是經(jīng)過造作修治,身心方無。而是一切法緣生無性,本性無故。
  于此可知,無佛無眾生,亦無佛涅槃。于一法界中,萬相森羅,一性湛然。雖一性湛然,而萬相宛然。萬相宛然而無生,一性湛然而無滅。迷人妄執(zhí),無生滅而生滅,假名眾生。圣者圓成,生滅而無生滅,假名曰佛。是故佛與眾生,本是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即是一心,一心迷悟,乃有生佛。一心迷佛成眾生,于是法身輪轉(zhuǎn)六道。一心悟眾生是佛,于是六道常自法身。一真法界添不得一毫,添一毫則多。減不得一毫,減一毫則少。不增不減不生不滅,故曰非作故無,本性無故。
  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花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凈覺隨順。
  彼知覺者,猶如虛空。
  知覺是實,心是其名,一心起用謂之知覺。本此一心而修,則無所住著不隨境轉(zhuǎn)。故本一心而修,即是無分別智,以心無所住故。心無所住,便如人有目,日光明照,是以能分別一切。所以得無分別智,便能分別一切,故名知覺。無分別智者,性空也。性空乃能隨緣,隨緣乃能分別一切,是謂知覺也。
  智無分別,則無生無滅,無起無作。以無生無滅無起無作故,乃能與分別智為因。所以得無分別智,便能分別一切。
  茲舉例說明。例如眼識能分別一切色,是即分別智。眼見黃色時,即能分別是黃色。再見紅色時,復(fù)能分別是紅色。
  但當見紅色時,分別黃色之智必是已滅。如果不滅,當是見紅色時,同時亦見黃色。若如是者,應(yīng)是于一時中見一切色,不如道理。故知必是前分別智滅,方有后分別智生起。
  但是滅法不應(yīng)復(fù)生,前分別智已滅,則后分別智焉有?故分別智有生有滅有起有作,而無分別智無生無滅無起無作。賴無分別智,分別智方能作已復(fù)作。
  彼知覺者,即無分別智。無分別智無生無滅無起無作,故猶如虛空。
  知虛空者,即空花相。
  知虛空者,則有能知所知。有能所分別,則非實有,故曰即空花相。
  亦不可說,無知覺性。
  無分別智者,即諸法無性是也。即此無性,隨緣分別一切法,焉得謂無知覺性?約法而言,諸法實相,實相無相,無相無不相。故不可說,無知覺性。
  有無俱遣,是則名為凈覺隨順。
  實相無相,不得謂有,實相無不相,不得謂無;萬法緣生而無性,不得謂有,無性隨緣成萬法,不得謂無。故有無俱遣,是則名為凈覺隨順。
  凈覺者,圓覺也。因為凈則不二,圓滿無外。故凈覺即是圓覺。
  所謂隨順者,由不覺隨順而入始覺也。此是與文殊薩所問‘說于如來本起因地法行’,前后呼應(yīng)。
  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菩薩因此于大乘中。發(fā)清凈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
  何以故?虛空性故。
  凈覺者,無生無滅無起無作,無有分別,非有非無。猶虛空性,虛空性亦復(fù)無生無滅無起無作,無有分別,非有非無。
  常不動故。
  凈覺橫遍豎窮,不增不減,無來無去,空寂不動。凈覺即一真法界性,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故曰常不動故。
  如來藏中無起滅故。
  如來藏者,即圓覺是。佛說此經(jīng)有五名,其一便是‘如來藏自性差別’。故知如來藏者,即圓覺也。
  如來藏中無起滅者,是言二空如來藏。勝鬘經(jīng)云,如來藏者,是如來境界。如來境界,當然即是圓覺。如此經(jīng)中說,圓覺經(jīng)亦名‘如來決定境界’。
  勝鬘經(jīng)又說,如來藏智,是如來空智……。有二種如來藏空智,即空如來藏,與不空如來藏。空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不空如來藏,過于恒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
  簡單說,空如來藏者,一切法緣起性空。不空如來藏者,一切法性空緣起。緣起性空,則空而不空,不空而空,雖空而非斷滅。性空緣起,則有而非有,非有而有,雖有而非定性。非有而有,全有即是非有,是故無起。不空而空,全空即是不空,是故無滅。所以說如來藏中,無起滅故。
  無知見故。
  知見者,取相而有。如此凈覺,無相無無相。不可取著于相,復(fù)不可取著于無相,故非知見境界。
  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
  法界性者,一心是。此心自性清凈,清凈則不二,故曰一心。一心者,一切法唯是一心,否則便非一心。既然一切法唯是一心,則一心者橫遍豎窮,故曰究竟圓滿遍十方。
  以上所說,皆是形容圓覺。圓覺者虛空性,常不動,無起滅,無知見,究竟圓滿遍十方。若能本此而修行,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至此說出因地法行,具體的答案。
  是故修圓覺者,應(yīng)心無所住,不取于相,等若虛空,如如不動,無起無滅無作無止,不立知見。如此圓覺,則可究竟圓滿遍十方了。
  菩薩因此于大乘中,發(fā)清凈心。發(fā)清凈心者,發(fā)菩提心也,本起因地也。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便可不墮邪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文殊汝當知 一切諸如來 從于本因地 皆以智慧
  世尊欲重宣此義,以偈重頌。
  從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覺。于空知無量,謂之智。于無量知空,謂之慧。于無量知空者,如實知諸法實相無相也。于空知無量者,如實知諸法實相無不相也。
  了達于無明 知彼如空花 即能免流轉(zhuǎn) 又如夢中人
  醒時不可得 覺者如虛空 平等不動轉(zhuǎn) 覺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 眾幻滅無處 成道亦無得 本性圓滿故
  菩薩于此中 能發(fā)菩提心 末世諸眾生 修此免邪見
  了達無明虛妄,猶如空花非實,便可不隨生死流轉(zhuǎn)了。
  眾生以無明落入生死,而無明虛妄,猶如夢中人,夢中所見一切,醒時了不可得。
  凈覺性如虛空,圓融無礙不可分別。其性平等,無來無去無有動轉(zhuǎn),橫遍豎窮遍滿十方。若能了達如是,便可得成佛道。
  于一法界中,圓滿無外。故無得無失,無成無壞。所以諸幻盡滅,滅而非滅,以幻本無故。得成佛道,得而無得,以真本具故。
  菩薩于此幻本空,真本具中,發(fā)菩提心。末世眾生,亦于此免諸邪見。
  于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凈境界。云何修行。
  于佛法中,文殊啟于信解,普賢終乎行證。故文殊肇其始,普賢成其終。不假修行,徒逞于解,終不成就佛道。如果唯稱修行,而無慧解,十九落入邪道。故必須慧解立行,方可成就佛道。故佛告菩薩,欲成無上覺,須循信解行證而進,方可成就。所以文殊菩薩啟請以后,普賢菩薩請問云何修行。
  于修行圓覺,普賢菩薩所問是其總,以下諸菩薩所問是其別。
  于是普賢菩薩下,表普賢菩薩先具儀,而后啟請。
  愿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
  此會諸菩薩者,十萬大菩薩摩訶薩也。兼及末世一切眾生。十萬菩薩是現(xiàn)前當機,末世一切眾生是表經(jīng)法流通廣義。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圓覺經(jīng)小乘非其境 界,故特言修大乘者。
  聞此圓覺清凈境界,云何修行。
  普賢菩薩請問修行。
  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于幻。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復(fù)說修行如幻。
  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于幻?
  眾生身心,無非無明。若彼眾生知無明如幻者,則身心皆是如幻如化。如幻如化,是無實體。如此說來,能修無有實體,所修亦無實體。既無實體,當無能修亦無所修,云何以幻還修于幻呢?
  如果以幻還修于幻,當諸幻性,一切盡滅之時,則無有心。因為心本如幻,一切幻性盡滅,則心亦滅盡。既無有心,誰為修行呢?云何如來復(fù)說修行如幻呢?
  若諸眾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脫。
  既然幻心滅盡,當無能修行者。既無能修行者,當無有修行。若諸眾生本不修行,則于生死無明之中,常居幻化。若常居幻化,便不能了知無明虛妄如幻的境界。那么怎能令此無明妄想心,獲得解脫呢?
  普賢菩薩為諸眾生故,展轉(zhuǎn)請問于佛。主要是為有一般眾生,聞?wù)f如幻,便執(zhí)著如幻非為實有,是和真實截然不同的。這樣依然不如實知一法界。以不如實知一法界故,沒入生死,不得出離。于是請問于佛,期佛開示。
  當知非是真外有妄,妄外有真。而是真為妄之真,妄為真之妄,真透妄末,妄徹真源,如是方成一法界。如幻之法,當即無體,即此無體,便是真如。而真如無性,無性隨緣成萬法,翻然便生死。故曰真如隨緣是生死,生死無性是真如。學(xué)佛之人,應(yīng)向此處會,方得受用。
  法有世諦,有第一義諦。世諦之法,依他而起。法依他起,必?zé)o自性。如果法有自性,便無須依他而起。既依他起,便無自性。法無自性,是無其法。故一切諸法,皆如幻化。而凡夫眾生,計著如幻之法實有,于依他起上成遍計執(zhí)。以遍計執(zhí),落入生死,是故當破。
  依他起無有自性,無性隨緣能成一切法,即此無性,便是圓成實。故智者于依他起上,會入圓成實。此所謂了達世諦者,即能入第一義諦。入第一義諦,即能入涅槃。
  圓成實者,即是圓覺。故如幻非是圓覺以外,而是如幻無性即是圓覺,圓覺隨緣便成如幻也。
  愿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xí)。令諸眾生永離諸幻。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fù)始。
  愿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xí),令諸眾生永離諸幻。
  此經(jīng)唯顯如來境界,頓機眾生始得開悟。在會十萬大菩薩摩訶薩固然不以為難,但末世一切眾生若不借方便漸次修習(xí),難望成就。所以普賢菩薩為末世一切眾生啟請,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fù)始。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xí)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世尊先贊嘆普賢菩薩,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請問修習(xí)如幻三昧方便漸次。
  如幻三昧者,菩薩如實知一切法緣生如幻,如幻無性,即是真如。菩薩如是知已,乃能不被外境所轉(zhuǎn),能轉(zhuǎn)一切法。如是境界,名如幻三昧。
  得如幻三昧者,即是證入圓覺。何以故?因為若人知如幻者,則知諸法緣生無性。知諸法緣生無性,便可悟入圓覺,悟入圓覺便離諸幻。
  佛囑諦聽,菩薩默然受教。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
  一語道破真妄不二,非是真外有幻,幻外有真。而是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圓覺妙心者,即一真法界性。一心橫遍豎窮無內(nèi)無外曰圓。一心清凈,知而無知,無知而知。無所不知即無知,無知即無所不知,故謂之覺。一心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非非有非無。非有即一切無,非無即一切有。故一切有一切無,一切亦有亦無,一切非有非無,故曰妙。如是一心,謂之圓覺妙心。
  何故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呢?因為一切眾生種種幻化,非實有體,非實無性即是如來圓覺妙心。圓覺妙心,無性隨緣能現(xiàn)一切事相,便成種種幻化。此是一法,原非兩般。只為眾生迷惑,分別執(zhí)著而已。
  故萬法唯心,心外無法。即此一心,便是一大總相法門體也。一切事相,非心外實有,故曰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
  譬大海起波,萬重波相,無非一水。水性不動,現(xiàn)波浪翻騰。波浪翻騰,而一水不動。如幻波相,皆生于一水。故曰種種幻化,皆生于如來圓覺妙心。
  外境實無,悉由心現(xiàn)。心無定體,無性為性。無性隨緣,現(xiàn)一切法。自心現(xiàn)法,還以自心取之。凡夫愚惑無知,妄以能取者為我,所取者為法。然而能取所取,唯是一心,即此一心,名曰如來圓覺妙心。至于能取之我,所取之法,皆無實體,只是隨情假立。若能了達一切我法假立無實體性,如幻如化,便能會入凈圓覺心。然而圓覺無性,無性非是絕對的無,而無性當體即是緣起。因為無性外別無緣起,緣起外別無無性。無性即是緣起,緣起即是無性。無性不可見,以緣起而見。緣起不自成,以無性而成。既然緣起以無性而成,則緣起所現(xiàn)事相無非幻化。無性以緣起而見,則無性非無,當體即成就一切法之實性。故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
  猶如空花從空而有;没m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猶如空花,從空而有,幻花雖滅,空性不壞。
  無性喻如虛空,緣起法相喻如空花。無性隨緣,幻有法相,猶如空花從空而有。法相幻現(xiàn),無性本空,是以空花雖滅,空性不動,因為緣起幻相本空。
  又如大海起浪,浪從水有,離水無浪。波浪雖息,而水性不壞。
  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此是以法合譬,猶如空花從空而有是譬說,眾生幻心還依幻滅是法說。
  既曰幻心,當無實體性,本來空無;脺缯,無滅也,恢復(fù)本來空無也。若謂有所滅,當先有實體,若先有實體,豈是幻化?今此如幻之心,無實體性,無實體性者,本來空無。故幻滅者,只是恢復(fù)本來空無,非是有滅也。故曰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于此可知,吾人修道,只是滅除一切虛妄執(zhí)著。滅除一切虛妄執(zhí)著,只是恢復(fù)自己本來面目而已。此中無法生,亦無法滅,無所壞亦無所成。猶如浮云掃盡,晴空依然。
  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fù)如是。是故;脺缑麨椴粍。
  無性隨緣,則無性無有定性,無有定性故能隨緣。隨緣無性,則隨緣無有定性,無有定性故是無性。一切法無有定性,方能成就一切法。雖成就一切法,而一切法無有定性。此即一真法界性,此即大圓滿覺,此即諸法因緣生的要義。
  若執(zhí)諸法有定性,則必不能隨緣。不能隨緣,則一切法不得成就。如此則迷于幻化,而失乎圓成實性矣。故般若經(jīng)云,一切法無有定性,一切法不可得,若人悟入一切法無有決定,即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明白了這番道理,便可與談下文了。
  依幻說覺,亦名為幻。
  依幻則幻為定法,說覺則覺為定法;门c覺既為定法,則非無上正等正覺。故亦名為幻。其不知幻無性,當體即是覺。覺隨緣,當體即現(xiàn)諸幻。一切法依他而有,故離幻,離非幻,離亦幻亦非幻,離非幻非非幻。離覺,離非覺,離亦覺亦非覺,離非覺非非覺。所以者何?以一切不可得故,一切法依他有故。
  或者有人會問,既然一切法依他有,則‘他’應(yīng)不空。不然,因為依他有當體即是無性,無性即是真空。無性當體即是依他有,依他有即是幻有。此是一法,莫作兩般看。
  若說有覺,猶未離幻。
  我們明白了一切法無有定性的道理,這句經(jīng)文便容易明白了。意思是說,若謂有定性的覺可得,猶未離幻也。
  說無覺者,亦復(fù)如是。
  若謂有‘無覺’可得,亦未離幻也。
  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所以幻滅者,只是悟入諸法無性,諸法不可得,是故幻滅名為不動也。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yīng)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zhí)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fù)遠離。遠離為幻。亦復(fù)遠離離遠離幻亦復(fù)遠離。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yīng)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
  在會菩薩及末世眾生,皆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者,要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悟入諸法無性,諸法不可得也。‘一切’幻化虛妄境界是總說,以下是分別展轉(zhuǎn)而說。
  由堅執(zhí)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fù)遠離。
  堅執(zhí)持遠離之心,是有所得心,是取著定性心。此心亦是如幻,故亦應(yīng)遠離。
  遠離為幻,亦復(fù)遠離。
  遠離于堅執(zhí)持心之‘遠離’一念,仍是有所得念,仍是取著定性念。此念仍是如幻,故仍應(yīng)遠離。
  離遠離幻,亦復(fù)遠離。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