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概論
佛法概論目次
自序
緒言
第一章 法與法創(chuàng)覺者與奉行者……………………………… 5──25
第一節(jié) 法
文法義
意境法
歸依法
第二節(jié) 佛法的創(chuàng)覺者──佛
覺苦覺樂覺中道
即人成佛
自覺與覺他
第三節(jié) 佛法的奉行者──僧
建僧的目的
六和敬
事和與理和
第二章 教法……………………………………………………27──42
第一節(jié) 能詮的教法
能詮與所詮
詮表
第二節(jié) 教典略說
圣典的編集
教典的語文
第三章 有情──人類為本的佛法……………………………43──56
第一節(jié) 佛法從有情說起
有情的定義
有情為問題的根本
第二節(jié) 莫辜負此人身
人在有情的地位
人類的特勝
第四章 有情與有情的身心……………………………………57──68
第一節(jié) 有情的分析
三處觀
蘊觀
處觀
界觀
第二節(jié) 有情與身心的關(guān)系
有情的神化
無常相續(xù)的有情論
第五章 有情的延續(xù)與新生……………………………………69──78
第一節(jié) 有情的延續(xù)
一切有情皆依食住
四食
第二節(jié) 有情的出生
四生
生命的由來與化生
第六章 有情流轉(zhuǎn)生死的根本…………………………………79──89
第一節(jié) 生死根本的抉擇
無明與愛
我見與識
第二節(jié) 情愛的活動形態(tài)
戀舊與趨新
逐物與離世
存在與否定
第七章 關(guān)于有情流轉(zhuǎn)的業(yè)力……………………………… 91──103
第一節(jié) 行業(yè)的發(fā)見與價值
業(yè)與行
業(yè)感說的價值
第二節(jié) 業(yè)及依業(yè)而有的輪回
業(yè)的本質(zhì)
業(yè)的類別
從前生到后生
第八章 佛法的心理觀………………………………………105──119
第一節(jié) 心意識
意為有情的中樞
依意生識
心及三者的綜合
第二節(jié) 心與心所
認識的過程
善心所與惡心所
第九章 我們的世間…………………………………………121──134
第一節(jié) 世間的一般情況
世間
須彌山與四洲
天魔梵與三界
第二節(jié) 人類世界的過去與未來
世界的成立
人類社會的演進
未來的世界
第十章 我論因說因…………………………………………135──144
第一節(jié) 佛法以因緣為立義大本
總說
無因邪因與正因
第二節(jié) 因緣的類別
三重因緣
二大理則
第十一章 緣起法……………………………………………145──154
第一節(jié) 緣起的定義與內(nèi)容
緣起的定義
緣起的內(nèi)容
第二節(jié) 緣起的流轉(zhuǎn)與還滅
緣起的流轉(zhuǎn)
緣起的還滅
第十二章 三大理性的統(tǒng)一…………………………………155──165
第一節(jié) 三法印
略說
三法印的真實性
三法印的實踐性
第二節(jié) 三法印與一法印
從無我中貫徹一切
三法印即是一法印
第十三章 中道泛論…………………………………………167──176
第一節(jié) 人類的德行
從神到人
從少數(shù)人到多數(shù)人
從人類到一切有情
第二節(jié) 正覺的德行
依法修行的現(xiàn)覺
正覺的生活
第十四章 德行的心素與實施原則…………………………177──187
第一節(jié) 德行的心理要素
道德的意向
道德的努力
道德的純潔
第二節(jié) 德行的實施原則
從平常到深刻與廣大
德行深化的真義
第十五章 佛法的信徒………………………………………189──197
第一節(jié) 信徒必備的條件
歸依三寶
第二節(jié) 佛徒不同的類形
在家眾與出家眾
聲聞與辟支佛
菩薩
第十六章 在家眾的德行……………………………………199──211
第一節(jié) 一般的世間行
人天行
正常的經(jīng)濟生活
合理的社會生活
德化的政治生活
第二節(jié) 特勝的信眾行
五法俱足
六念
在家信眾的模范人物
第十七章 出家眾的德行……………………………………213──224
第一節(jié) 出家眾與僧伽生活
出家與入僧
僧團生活的一斑
第二節(jié) 解脫的正行
八正道
道的必然性與完整性
道的抉擇
第十八章 戒定慧的考察……………………………………225──240
第一節(jié) 戒
懺悔與持戒
持戒與慈悲
第二節(jié) 定
離欲與定
定與神通
第三節(jié) 慧
聞思修與慧
慧與覺證
第十九章 菩薩眾的德行……………………………………241──254
第一節(jié) 菩薩行通說
空與慈悲
從聲聞到菩薩
第二節(jié) 從利他行中去成佛
三心
依三心修六度
依六度圓滿三心
第二十章 正覺與解脫………………………………………255──268
第一節(jié) 聲聞的解脫
次第證果
生死解脫
第二節(jié) 佛陀的正覺
正覺與解脫的特勝
佛的相對性與絕對性
--------------------------------------------------------------------------------
佛法概論自序
[P1]
三十三年秋,我在北碚漢藏教理院,講「阿含講要」,十三講而止。講稿陸續(xù)發(fā)表于海潮音,由于文字通俗,得到讀者不少的同情,但這還是沒有完成的殘稿。今春講學廈島,才將原稿的十三講,除去第一講「阿含經(jīng)的判攝」,把其余的修正補充而重編為九章,即今第三章到十二章。其中第七章,是采用舊作「行為的價值與生命」而改寫的。前面又補寫緒言與初二章,略論佛法的根本──三寶。又寫了十三章到二十章──八章,說明學佛者淺深不等的行證。
關(guān)于佛法,我從圣龍樹的中觀論,得一深確的信解:佛法的如實相,無所謂大小,大乘與小乘,只能從行愿中去分別。緣起中道,是佛法究竟的唯一正見,所以阿含經(jīng)是三乘共依的圣典。當然,阿含經(jīng)義,是不能照著偏執(zhí)者──否認大乘的小乘者,離開小乘的大乘者的見地來解說的。從佛法一味,大小異解的觀點去觀察,對于菩薩行的慈悲,利他的積極性等,也有所理會。深深的覺得:初期佛法的時代適應(yīng)性,是不能充分表達釋尊的真諦的。大乘的應(yīng)運而盛行,雖帶來新的方便適應(yīng)!父援惙奖悖@第一義」;但大乘的真精神,是能「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的,確有他獨到的長處!佛法的流行人間,不能沒有方便適應(yīng),但不能刻舟求劍而停滯于古代的。原來,釋尊時代的印度宗教,舊有沙門與婆羅門二大類。應(yīng)機設(shè)教,古代的聲聞法,主要是適應(yīng)于苦行,厭世的沙門根性;菩薩法,主要是適應(yīng)于樂行,事神的婆羅門根性。這在古代的印度,確乎是大方便,但在時異境遷的今日,今日的中國,多少無上妙方便,已失卻方便大用,反而變?yōu)榉鸱ǖ恼系K物了!所以宏通佛法,不應(yīng)為舊有的方便所拘蔽,應(yīng)使佛法從新的適應(yīng)中開展,這才能使佛光普照這現(xiàn)代的黑暗人間。我從這樣的立場來講阿含經(jīng),不是看作小乘的,也不是看作原始的,著重于舊有的抉發(fā),希望能刺透兩邊,讓佛法在這人生正道中,逐漸能取得新的方便適應(yīng)而發(fā)揚起來!為了避免一般的──以阿含經(jīng)為小乘的誤解,所以改題為『佛法概論』。
佛法,是理智的德行的宗教,是以身心的篤行為主,而達到深奧與究竟的。從來都稱為佛法,近代才有稱為佛學的。佛法流行在人間,可能作為有條理,有系統(tǒng)的說明,使他學術(shù)化;但佛法的本質(zhì),決非抽象的概念而已,決不以說明為目的。佛法的「正解」,也決非離開「信」「戒」而可以成就的!阜ā篂榉鸱ǖ母締栴},信解行證,不外乎學佛者傾向于法,體現(xiàn)于法的實踐。所以本論雖是說明的,可說是佛法而學的,但仍舊稱為佛法概論,保持這佛法的根本立場。
我愿意讀者,本著這樣的見地去讀他!
舊稿積壓了四五年,由于廈島講學因緣,才續(xù)寫完成,得以印行流通。這一切,都得到學友妙欽法師的助力,特附此志謝! 民國三十八年八月二十一日,校畢序。
[P1]
緒言
「佛法」,為佛與法的結(jié)合詞。佛是梵語佛陀的略稱,其義為覺者。法是梵語達磨的義譯,精確的定義是軌持,即不變的軌律。佛與法的綴合語,應(yīng)解說為佛的法。本來,法是「非佛作亦非余人作」的;本來如此而被稱為「法性法爾」的;有本然性、安定性、普遍性,而被稱為「法性、法住、法界」的。這常遍的軌律,何以要稱為佛法?因為這是由于印度釋迦牟尼佛的創(chuàng)見,而后才流行人間的;「佛為法本,法由佛出」,所以稱之為佛法。
依「佛的法」而引申其意義,又得兩個解說:一、「諸佛常法」:法是本來如此的;佛是創(chuàng)覺世間實相者的尊稱,誰能創(chuàng)覺此常遍的軌律,誰就是佛。不論 [P2] 是過去的、現(xiàn)在的、未來的佛,始終是佛佛道同;釋迦佛的法,與一切佛的法平等平等。二、「入佛法相名為佛法」:法是常遍的,因佛的創(chuàng)見而稱之為佛法,佛弟子依佛覺證而流出的教法去修行,同樣的覺證佛所覺證的,傳布佛所傳布的,在佛法的流行中,解說、抉擇、闡發(fā)了佛的法,使佛法的甚深廣大,能充分的表達出來。這佛弟子所覺所說的,當然也就是佛法。這兩點,是佛法應(yīng)有的解說。但我們所知的諸佛常法,到底是創(chuàng)始于釋迦牟尼佛,依釋尊的本教為根源的。佛弟子所弘布的是否佛法,在乎他是否契合釋尊根本教法的特質(zhì)。所以應(yīng)嚴格的貫徹這一見地,抉擇流行中的諸佛常法與弟子的論述。
此外,「世間一切微妙善語皆是佛法」,釋尊說:「我所說法,如爪上塵,所未說法,如大地土」(升攝波經(jīng))。這可見有益身心家國的善法,釋尊也多有不曾說到的。釋尊所覺證而傳布的法,雖關(guān)涉極廣,但主要是究盡法相的德行的宗教。佛法是真實的,正確的,與一切真實而正確的事理,決不是矛盾而是相融貫的。其它真實與正確的事理,實等于根本佛法所含攝的,根本佛法所流出的。 [P3] 所以說;「一切世間微妙善語,皆是佛法」(增一阿含經(jīng))。這可見,「謂有沙門,執(zhí)著文字,離經(jīng)所說,終不敢言」(大毗婆沙論),實在不夠了解佛法!在佛法的流行中,融攝與釋尊本教不相礙的善法,使佛法豐富起來,能適應(yīng)不同的時空,這是佛法應(yīng)有的精神。
佛的法,是根本的;諸佛常法與入佛法相的佛法,是豎貫的,深入的;融貫的佛法,是旁通的。千百年來流行于人間的佛法,不外乎契合這三者而構(gòu)成。
[P5]
第一章 法與法的創(chuàng)覺者與及奉行者
第一節(jié) 法
文義法
從佛法流行人間說,佛陀與僧伽是比法更具體的,更切實的。但佛陀是法的創(chuàng)覺者,僧伽是奉行佛法的大眾,這都是法的實證者,不能離法而存在,所以法是佛法的核心所在。那末,法是什么?在圣典中,法字的使用范圍很廣,如把不同的內(nèi)容,條理而歸納起來,可以分為三類:一、文義法;二、意境法;三、(學佛者所)歸依(的)法。
釋尊說法,重在聲名句文的語言,書寫的文字,以后才發(fā)達使用起來。語言與文字,可以合為一類。因為語文雖有音聲與形色的差別,而同是表詮法義的符號,可以傳達人類(一分眾生也有)的思想與情感。如手指的指月,雖不能直接的顯示月體,卻能間接的表示他,使我們因指而得月。由于語言文字能表達佛法 [P6] ,所以也就稱語文為法;但這是限于表詮佛法的。如佛滅初夏,王舍城的五百結(jié)集,就稱為「集法藏」。然此能詮的語文法,有廣狹二類:一、凡是表詮佛法的語文,都可以稱為法,這是廣義的。二、因佛法有教授與教誡二類,在教化的傳布中,佛法就自然地演化為「法」與「毗奈耶」二類。等到結(jié)集時,結(jié)集者就結(jié)集為「法藏」與「毗奈耶藏」。與毗奈藏耶相對的法藏,那就局限于經(jīng)藏了。
意境法
『成唯識論』說:「法謂軌持」。軌持的意義是:「軌生他解,任持自性」。這是說:凡有他特有的性相,能引發(fā)一定的認識,就名為法,這是心識所知的境界,在這意境法中,也有兩類:一、「別法處」:佛約六根引發(fā)六識而取境來說,所知境也分為六。其中,前五識所覺了分別的,是色、聲、香、味、觸。意識所了知的,是受、想、行三者──法。受是感情的,想是認識的,行是意志的。這三者是意識內(nèi)省所知的心態(tài),是內(nèi)心活動的方式。這只有意識才能明了分別,是意識所不共了別的,所以名為別法。二、「一切法」:意識,不但了知受、想、行──別法,眼等所知的色等,也是意識所能了知的;所知的── [P7] 就是能知也可以成為所知的一切,都是意識所了知的,都是軌生他解,任持自性的,所以泛稱為「一切法」。
歸依法
法,是學佛者所歸依的。約歸依法說,不離文義法,又不可著在文義法,因為文義只是佛法流傳中的遺痕,也不可落在意境法,因為這是一切的一切,善惡、邪正都是法,不能顯出佛法的真義何在。學者所歸依的法,可分為三類:一、真諦法;二、中道法;三、解脫法。其中根本又中心的,是中道的德行,是善。釋尊說:「邪見非法,正見是法,乃至邪定非法,正定是法」(雜含卷二八.七八二經(jīng))。正見、正志、正語、正業(yè)、正命、正勤、正念、正定──八正道,為中道法的主要內(nèi)容。當釋尊初轉(zhuǎn)*輪時,一開口就說:「莫求欲樂,極下賤業(yè)為凡夫行,是說一邊;亦莫求自身苦行,至苦非圣行無義相應(yīng)者,是說二邊。……離此二邊,則有中道」(中含拘樓瘦無諍經(jīng))。這中道,就是八正道。到釋尊入滅的時候,又對阿難說:「自歸依,歸依于法,勿他歸依」(長含游行經(jīng))。意思說:弟子們應(yīng)自己去依法而行。所依的法,經(jīng)上接著說:「依四念處 [P8] 行」;四念處就是八正道中正念的內(nèi)容,這可見法是中道的德行了,法既然是道德的善行,那不善的就稱為非法。釋尊的『!3顟喻經(jīng)』說:「法尚應(yīng)舍,何況非法」,正是這個意思。中道──正道的德行,為什么稱為法?法的定義是軌持,軌是軌律、軌范,持是不變、不失;不變的軌律,即是常道。八正道,不但合乎道德的常道,而且就是「古仙人道」,有永久性、普遍性,是向上、向解脫的德行的常道。這不妨再看得遠些:在印度古代文明的吠陀中,「利陀」一詞,泛指一切軌律。到后來,軌律的思想分化了,凡是良善的俗習,道德的行為,具體或抽象的軌律,改稱為達磨──法,而利陀卻被專用在事相的儀式上。佛世前后,婆羅門教制成「法經(jīng)」,又有許多綜合的「法論」,都論到四姓的義務(wù),社會的法規(guī),日常生活的規(guī)定。印度人心目中的達磨,除了真理以外,本注重合理的行為。如傳說中輪王的正法化世,也就是德化的政治。釋尊所說的法,內(nèi)容自然更精確、更深廣,但根本的精神,仍在中道的德行。中道的德行,是達磨的第一義。
中道行,是身心的躬行實踐,是向上的正行。在向上的善行中,有正確的知 [P9] 見,有到達的目的。向上向解脫的正行,到達無上究竟解脫的實現(xiàn);這實現(xiàn)的究竟目的──解脫,也稱為法。經(jīng)中稱他為無上法,究竟法,也稱為勝義法。如『俱舍論』(卷一)說:「若勝義法,唯是涅槃」。這是觸證的解脫法,如從火宅中出來,享受大自然的清涼,所以說如「露地而坐」。釋尊初成佛時的受用法樂,就是現(xiàn)證解脫法的榜樣。說到正確的知見,這不但正知現(xiàn)象的此間,所達到的彼岸,也知道從此到彼的中道。這不但認識而已,是知道他確實如此,知道這是不變的真理。這是說「緣起」:知道生死眾苦是依因而集起的;惟有苦集(起)的滅,才能得到眾苦的寂滅,這非八正道不可。這樣的如實知,也就是知四真諦法:「苦真實是苦,集真實是集,滅真實是滅,道真實是道」。這四諦也稱為法;如初見真諦,經(jīng)上稱為「知法入法」;「不復(fù)見我,唯見正法」;「于法得無所畏」。能見真諦的智慧,稱為「得法眼凈」。釋尊的「初轉(zhuǎn)*輪」,就是開示四諦法。
這三類歸依法中,正知解脫、中道,與變動苦迫的世間,是真實;中道的善 [P10] 行;觸證的解脫是凈妙。真實、善行、凈妙,貫徹在中道的德行中。八正道的最初是正見,正見能覺了真諦法。知是行的觸角,是行的一端,在正行中,知才能深刻與如實。離了中道的正行,沒有正知。所以佛法的正見真諦,近于哲學而與世間的哲學不同。同時,八正道的最后是正定,是寂然不動而能體證解脫的。這正定的體證解脫,從中道的德行中來,所以近于宗教的神秘經(jīng)驗,而與神教者的定境、幻境不同。也就因此,中道行者有崇高的理智,有無上解脫的自由,雖說是道德的善,也與世間的道德不同。中道統(tǒng)一了真諦與解脫,顯出釋尊正覺的達磨的全貌。 [P11]
圖片
|------| ┌───┐
┌───|正 見| ───────────┤真 諦│
│ |------|\ └───┘
│ |正 志| \ /
│ |------| \ /
│ |正 業(yè)| \ /
│ |------| \ /
┌───┐ │ |正 語| \ /
│中 道├──┤ |------| X
└───┘ │ |正 命| / \
│ |------| / \
│ |正 勤| / \
│ |------| / \
│ |正 念| / \
│ |------| / ┌───┐
└───|正 定| ───────────┤解 脫│
|------| └───┘
第二節(jié) 佛法的創(chuàng)覺者──佛
覺苦覺樂覺中道
佛法的創(chuàng)說者釋迦牟尼佛,是中印度迦毗羅國王子。少年時代,享受人間的五欲。二十九歲的春天,忽然不顧社稷與家庭,逾城出家去了。從此過著謹嚴淡泊的生活,一直到八十歲。釋尊的所以出家,依『中阿含』『柔軟經(jīng)』說:釋尊到野外去游散,順便看看田間的農(nóng)人,看了農(nóng)作的情形,不覺引起無限的感慨,不忍貧農(nóng)的饑渴勞瘠,又不得不繼續(xù)工作;不忍眾生的自相殘 [P12] 殺,不忍老死的逼迫。這種「世間大苦」的感覺,是深切的經(jīng)驗,是將自己的痛苦與眾生的痛苦打成一片,見眾生的痛苦而想到自己的痛苦。釋尊經(jīng)此感動,不滿傳統(tǒng)的婆羅門教與政治。自憫憫人,于是不忍再受王宮的福樂,為了探發(fā)解脫自我與眾生苦迫的大道,決意擺脫一切去出家。出家,是勘破家庭私欲占有制的染著,難舍能舍,難忍能忍,解放自我為世界的新人。眾生這樣的愚昧,五濁惡世的人間又這樣的黑暗!浮沉世海的人類,為世間的塵欲所累,早已隨波逐浪,自救不了。那不妨從黑漆繳繞的人間──傳統(tǒng)的社會中解放出來,熱腸而冷眼的去透視人間。鍛煉自己,作得主,站得穩(wěn),養(yǎng)成為世為人的力量。所以釋尊說:「為家忘一人,為村忘一家,為國忘一村,為身忘世間」(增含力品)。這「為身忘世」,不是逃避現(xiàn)實,是忘卻我所有的世間,勘破自我。不從自我的立場看世間,才能真正的理解世間,救護世間?戳酸屪鸪煞鹨院蟮挠位碎g,苦口婆心去教化人類的事實,就明白釋尊出家的真意。
在出家修學的過程中,釋尊又有一番新的覺悟。原來當時印度流行的新宗教 [P13] ,主要的為定樂與苦行。禪定中,如無所有定與非想非非想定,釋尊都曾修學過。但覺得這還是不徹底的,不能由此正覺人生的實相。因此又到苦行林中與苦行者為伍,經(jīng)歷六年的苦行,但末了覺得這也不是正道。約克制情欲說,苦行似乎有相當?shù)囊饬x,但過分的克己,對于人類與自己,有何利益?這樣否定了定樂與苦行,以敏銳的智慧,從中道的緣起觀,完成圓滿的正覺,釋尊的正覺,是從己及人而推及世間,徹悟自他、心物的中道。深徹的慧照中,充滿了同情的慈悲。
即人成佛
釋尊是人間的圣者,這本是歷史的事實。但釋尊又給予深刻的含義說:「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增含等見品)。這是說:佛是人間的正覺者,不在天上。天上沒有覺者,有的是神、梵天、上帝、天主們與他的使者。釋尊是人,不是天上的上帝,也沒有冒充上帝的兒子與使者,向人類說教。所以佛法是人間覺者的教化,也不像神教者,說經(jīng)典──吠陀、新舊約、可蘭經(jīng)等為神的啟示。這「佛出人間」的論題,含有無神論的情調(diào)。天上,依印度人與一般神教者的看法,是凈潔的,光明的,喜樂的;而人間卻充滿了罪惡、黑 [P14] 暗與苦痛。但釋尊從「佛出人間」,「人身難得」的見地否認他。理智的正覺,解脫的自由,在人間不在天上。所以說:「人間于天則是善處」(增含等見品),人間反成為天神仰望的樂土了。人生,不但是為了追求外物的五欲樂,也不在乎嘗受內(nèi)心神秘的定樂:應(yīng)重視人間,為正覺的解脫,而勵行理智的德行。人類的心眼,早被神教者引上渺茫的天國;到釋尊,才把他們喚回人間。據(jù)傳說:印度的梵天──世界的創(chuàng)造者,為了無力拯救人間,誠懇的請佛為人類說法。印度的群神,都向釋尊請教,自稱弟子。天帝們需要正覺與解脫,反證他們的愚昧不自由。所以「智者不屬天」,要歸依「兩足尊」(人)的佛陀。
釋尊出在人間,所以是即人成佛的,是凈化人性而達到正覺解脫的。釋尊是人,與人類一樣的生、老、病、死、飲食、起居、眼見、耳聞;這父母所生身,是釋尊的「生身」。同時,釋尊有超一般人的佛性,是正覺緣起法而解脫的,這是釋尊的「法身」。釋尊是人而佛,佛而人的。人類在經(jīng)驗中,迫得不滿現(xiàn)實而又著重現(xiàn)實,要求超脫而又無法超脫。重視現(xiàn)實者,每缺乏崇高的理想,甚至以 [P15] 為除了實利,一切是無謂的游戲。而傾向超脫者,又離開現(xiàn)實或者隱遁,或者寄托在未來,他方。崇高的超脫,平淡的現(xiàn)實,不能和諧合一,確是人間的痛事。到釋尊即人成佛,才把這二者合一。由于佛性是人性的凈化究竟,所以人人可以即人成佛,到達「一切眾生皆成佛道」的結(jié)論。
自覺與覺他
佛陀的正覺,不單是理智的解悟,是明月一般的在萬里無云的空中,遍照一切,充滿了光明喜樂與清涼,F(xiàn)在,姑從自覺與覺他說。佛陀是自覺者,不同聲聞弟子的「悟不由他」,是「自覺誰奶師」的自覺。佛法由釋尊的創(chuàng)見而流布人間,他是創(chuàng)覺者,所以稱為佛陀。佛世的多聞圣弟子──聲聞,雖也能正覺解脫,與佛同樣的稱為阿羅漢,卻沒有被稱為佛的。所以我們說釋尊是覺者,應(yīng)重視他的創(chuàng)覺性。釋尊本是人,而竟被推尊為佛陀了。這因為釋尊在菩提樹下,創(chuàng)覺緣起法性,離一切戲論,得到無上的解脫。佛陀的所以為佛陀,在乎正覺緣起法性,這是佛陀的法身。釋尊證覺緣起法身而成佛,如弟子而正覺緣起法的,也能證得法身;不過約聞佛的教聲而覺悟說,所以稱為聲聞!溉珥毻 [P16] 洹得是法分名為初得法身,乃至阿羅漢辟支佛名后得法身」(羅什答慧遠書)。能得法身的佛弟子,是真能窺見佛陀之所以為佛陀的,所以釋尊說:「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須菩提尊者的深觀法空,釋尊也推許他「先見我身」。因釋尊覺法成佛,引出見法即見佛的精義。再進,那就是「法身常在」。釋尊說:「我諸弟子展轉(zhuǎn)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遺教經(jīng))。法身的是否常在,依佛弟子的行踐而定。有精勤的實行者,就有現(xiàn)覺法性者,有能見佛陀的所以為佛陀者,法身也就因此而實現(xiàn)在人間。佛法的不斷流行,有不斷的勤行者,法身這才常在人間而不滅。「法身常在」的論題,是何等深刻、正確而有力!
釋尊不忍世間的長此黑暗,不忘出家的初心,開始宏法工作。但釋尊完滿的自覺,為時代所限,不能徹底而詳盡的發(fā)揚,只能建立適應(yīng)時機的「方便教」。方便教,糅合了一分時代精神──厭世的精神,使釋尊的究竟道受到限制,但不是毫無真實。這方便教中蘊蓄的真實道,在佛法的流行中,已大大的闡發(fā)了。釋尊是創(chuàng)覺者,弟子是后覺,先覺覺后覺,覺覺不已的住持這覺世的大法,要如何 [P17] 才有可能?這唯有組織覺者集團的僧伽。毗奈耶中說:釋尊的所以依法攝僧,使佛弟子有如法的集團,是為了佛法久住,不致于如古圣那樣的人去法滅。事實上,住持佛法,普及佛法,也確乎要和樂清凈大眾的負起責任來。這和樂僧團的創(chuàng)立,是佛陀慧命所寄。佛陀在自覺正法上,存在于法的體現(xiàn)中;在覺他世間上,存在于覺者的群眾中。釋尊說:「施比丘眾已,便供養(yǎng)我,亦供養(yǎng)眾」(中含瞿曇彌經(jīng))。這「佛在僧數(shù)」的論題,表示僧團是佛陀慧命的擴展與廷續(xù)。毗奈耶中說:有如法的和合僧,這世間就有佛法。這可見,不但「僧在即佛在」,而且是「僧在即法在」。這一點,不但證實釋尊的重視大眾,更了解佛法的解脫,不是個人的隱遁,反而在集團中。連自稱「辟支佛」式的頭陀行者──隱遁而苦行的,也不許他獨住,非半月集合一次不可。人間佛陀的真精神,那里是厭世者所見的樣子! [P18]
圖片
┌ 自覺正法──見法即見佛──法身常在─┐
佛陀(創(chuàng)覺者)┤ ………………紹隆佛種……………………├(后覺者)僧伽
└ 覺他大眾──僧在即法在──正法久住─┘
第三節(jié) 佛法的奉行者──僧
建僧的目的
釋尊的教化,風行恒河兩岸,得到不少的信受奉行者,其中也有從佛出家的,起初,釋尊為出家弟子,提示了「法味同受」,「財利共享」的原則。等到出家眾一多,佛陀開始制戒,使他們成為和合的,稱之為僧伽──眾。釋尊的所以「以法攝僧」,不但為了現(xiàn)在的出家眾,目的更遠在未來的正法久住。釋尊創(chuàng)覺的常道,非一般人,也非天、魔、梵──印度宗教的神所能轉(zhuǎn)的。惟其難得,愛護的心也特別關(guān)切。所以發(fā)現(xiàn)了出家眾的過失,就從事僧眾的組織;成立僧團的第一義,即為了住持佛法。佛法雖是探本的,簡要的,卻是完成的。在傳布中,可以引申、闡發(fā),可以作方便的適應(yīng),卻沒有修正或補充可說。所 [P19] 以佛弟子的宏揚佛法,是「住持」,應(yīng)特別注意佛法本質(zhì)的保持。關(guān)于住持佛法,雖然在許多經(jīng)中,囑付王公,宰官,囑付牛鬼、蛇神,其實除囑付阿難不要忘記而外,這正法久住的責任,釋尊是鄭重的托付在僧團中。和合僧的存在,即是正法的存在。
釋尊的所以制律,以法攝僧,有十種因緣:「一者攝僧故;二者極攝僧故;三者令僧安樂故;四者折伏無羞人故;五者有慚愧人得安穩(wěn)住故;六者不信者令得信故;七者已信者增益信故;八者于現(xiàn)法中得漏盡;九者未生諸漏令不生故;十者正法得久住故」(磨訶僧祇律卷一)。這十者,是釋尊制戒律的動機與目的;而正法久住,可說是最后的目的。從正法久住的觀點說:佛弟子要有組織的集團,才能使佛法久住世間。這僧團的組合,釋尊是把他建筑在律制的基礎(chǔ)上;嚴格的紀律,成為攝受僧眾的向心力!笖z僧」與「極攝僧」,是集團的和合。和合的僧眾們,有了法律可守,這才能各安其分,不致有意無意的毀法亂紀,引起僧團的動亂糾紛。彼此融洽的為道,自然能做到「令僧安樂」。有了這律制的和 [P20] 樂僧團,可以使僧眾的本身更建全。廣大的僧眾,雖然賢愚不齊,但有了律治的僧團,那無慚無愧的犯戒者,在大眾的威力下,便不能不接受制裁;不接受,就不能寄生在佛教中。有慚愧而真心為道的,在集團法律的保障下,也能安心的為法護法,不會因人事的糾紛而退心。這樣的「折伏無羞人」,「有慚愧人得安穩(wěn)住」,做到了分子健全與風紀嚴肅,便是清凈。和合、安樂、清凈,為律治僧團的三大美德。佛法的久住世間,不能離社會而獨立。社會的信解佛法,作學理的研究者少,依佛弟子的行為而決定者多,所以如沒有和樂清凈的僧團,便難以引起世人的同情。如世人誤會或不滿意佛弟子所代表的佛法,那佛法的存在就要成問題。因此,要佛教本身有和樂清凈的僧團,才能實現(xiàn)佛法,做到「不信者令得信」,「已信者增益信」。僧團的集合,不是為了逢迎社會,茍存人間,是為了實現(xiàn)大眾的身心凈化而得解脫、自由的。在完善的僧團中,人人都容易成為健全的、如法的,達到內(nèi)心的凈化。不但現(xiàn)在不起煩惱,未來也使他不生。到最后,「于現(xiàn)法得漏盡」,是盡智;「未生諸漏令不生」,是無生智:凈化身心完成而 [P21] 得到解脫。和樂清凈的僧團,能適應(yīng)環(huán)境而獲得社會大眾的信仰,能凈化身心而得自身的解脫;不忽略社會,不忽略自己,在集團中實現(xiàn)自由,而佛法也就達到了「久住」的目的。釋尊以律法攝受僧眾,把住持佛法的責任交托他。僧團為佛法久住的唯一要素,所以與佛陀、達磨,鼎立而稱為三寶。
六和敬
正法的久住,要有解脫的實證者,廣大的信仰者,這都要依和樂清凈的僧團而實現(xiàn)。僧團的融洽健全,又以和合為基礎(chǔ)。依律制而住的和合僧,釋尊曾提到他的綱領(lǐng),就是六和敬(長含游行經(jīng))。六和中,「見和同解」、「戒和同行」、「利和同均」,是和合的本質(zhì);「意和同悅」、「身和同住」、「語和無諍」,是和合的表現(xiàn)。從廣義的戒律說,佛教中的一切,團體的,個人的,都依戒律的規(guī)定而生活。律治內(nèi)容的廣泛,與中國古代的禮治,有著同樣的精神。律,包含實際生活的一切;但釋尊特別重視思想與經(jīng)濟,使它與戒律并立。這就指出大眾和合的根本問題,除了律制以外,還要注重思想的共同,經(jīng)濟待遇的均衡。思想、律制、經(jīng)濟三者,建立在共同的原則上,才有和樂、清凈的僧團。 [P22] 在僧團中,有關(guān)大眾與個人的法制,固然有要求參加僧團者嚴格服從遵行的義務(wù),但如有特權(quán)階級,特別是執(zhí)法者不能與守法者同樣的遵守律制,必然要影響大眾的團結(jié)。戒和同行,為律治的精神所在;就是釋尊也不能違反律制,何況其它!我們在社團中,要有物質(zhì)上與精神上的適當營養(yǎng)。但一般人,在物質(zhì)的享受上,總是希求超過別人的優(yōu)越待遇;在思想上,又總是滿意自己的意見。這物欲的愛著──「愛」,思想的固執(zhí)──「見」,如不為適當?shù)恼{(diào)劑、節(jié)制,使它適中,就會造成經(jīng)濟上的不平衡,思想上的紛岐。在同一集團中,如讓經(jīng)濟的不平,思想的龐雜發(fā)展起來,僧團會演成分崩離析的局面。在釋尊當時,能注意思想的同一,經(jīng)濟的均衡,不能不說是非凡的卓見!釋尊說:「貪欲系著因緣故,王、王共諍,婆羅門居士、婆羅門居士共諍。……以見欲系著故,出家、出家而復(fù)共諍」(雜含卷二0.五四六經(jīng))。這還不過從偏重而說,從佛教的僧團看,經(jīng)濟與思想并重。釋尊的不偏于物質(zhì),也不偏于精神,確是到處流露的一貫家風。僧團確立在見和、戒和、利和的原則上,才會有平等、和諧、民主、自由的團結(jié), [P23] 才能吻和釋尊的本意,負擔起住持佛法的責任。有了上面所說的三和──和合的本質(zhì),那表現(xiàn)在僧團中的,就必有后三者。彼此間,在精神上是志同道合的;行動上是有紀律而合作的;語言文字上是誠實、正確,充滿和諧友誼的。這樣的僧團,才是釋尊理想中的僧團。
事和與理和
和合僧,是緣起的和合。緣起的和合中,是有相對的差別性,所以在一切佛弟子中,分為在家與出家二眾。在家眾中,男的稱為優(yōu)婆塞──近事男,女的稱為優(yōu)婆夷──近事女,這是親近三寶的。佛教的在家信眾,接近佛教,在思想與行動上,接受佛法的指導(dǎo),照著去行,所以叫近事。出家眾中也有男女不同。男眾又分兩級:沙彌──勤策,是青年而沒有履行完全律制的,可說是預(yù)科;比丘──乞士,是以佛為模范,而學佛所學,行佛所行的。女眾卻分為三級:在預(yù)修的沙彌尼──勤策女,正式的比丘尼──乞女之間,有式叉摩那尼 ──正學女,這是為了特殊情形而制定的兩年特訓(xùn)。其中,沙彌是隸屬于比丘的,沙彌尼與式叉摩那尼是屬于比丘尼的,這男眾女眾的「二部僧」,雖然男女各 [P24] 別組織,但在思想上與精神上,比丘僧是住持佛法的中心。綜合這七眾弟子、成為整個的佛教信眾。
圖片
┌───────┬────────┐
│ 式叉摩那尼└沙彌尼─────┤
┌─比丘尼─┴────────────────┤
僧伽──┴─比丘──┬────────────────┼─僧伽
└────────沙彌──────┤
┌─────────────────優(yōu)婆塞──┤
白衣──┤ │
└─────────────────優(yōu)婆夷──┘
釋尊適應(yīng)當時的環(huán)境,在出家弟子中,有事相上的僧團。在家弟子僅是信仰佛法,奉行佛法,沒有成立團體。所以在形跡上,有出家的僧伽,有在家白衣弟子。但從行中道行,現(xiàn)覺正法而解脫來說,「理和同證」,在家與出家是平等的 [P25] 。白衣能理和同證,也可稱之為僧伽;而且這還是真實僧,比形式上的僧伽更值得贊嘆。反之,出家者如沒有現(xiàn)證的自覺,反不過形式而已。這事和與理和,本來是相待而又不相離的。但在佛法的流行中,一分青年大眾──出家者,與白衣弟子們,重視理和同證的僧伽:忽略六和僧團的力量,忽略發(fā)揮集團的力量,完成正法久住的重任,因此而輕視嚴密的僧制。白衣者既沒有集團,而青年大眾僧中,「龍蛇混雜」,不能和樂清凈。結(jié)果,理想中的真實僧,漸漸的比虛偽更虛偽。號稱入世的佛教,反而離開大眾,成為個人的佛教。另一分耆年的老上座,重視事相的僧伽。但忽略釋尊制律的原則不變,根本不變,而條制、枝末的適應(yīng)性,不能隨時隨地的適應(yīng),反而推衍、增飾(還是為了適應(yīng)),律制成為繁瑣、枝末的教條。僧俗的隔礙,也終于存在。從僧伽中心的立場說,這是各走極端,沒有把握事和與理和,原則與條規(guī)的綜合一貫性,不能圓滿承受釋尊律制的真精神。
[P27]
第二章 教法
第一節(jié) 能詮的教法
能詮與所詮
三寶的綜合融貫,成一完善健全的佛教。從佛法的流行人間來說,法是釋尊所開示的,僧是秉承釋尊的指導(dǎo)而和合的;三寶綜貫的佛教,實等于釋尊三業(yè)大用的流行。釋尊本著自覺的達磨,適應(yīng)當時、當?shù)、當機者的性格、智慧與希求,加以正確的教導(dǎo),佛法才成為流行于人間的。釋尊的教導(dǎo),不只是言教,還有身教。釋尊的日常生活,處人處事,一切的語默動靜,來去出入,無不以智慧為前導(dǎo),無不與實相相應(yīng)。這以身作則的身教,訓(xùn)誨的言教,就是釋尊所用以表詮達磨──法的。釋尊教化的流行,構(gòu)成緣起和合的佛教。緣起是相依相成、綜合融貫的,所以對身教與言教,有綜合理解的必要!佛教是綜貫整體的。但由于所詮事理的相對差別性,能詮(教法)也就形成不礙和合的二類。一 [P28] 、能詮以言教為主,所詮以個人的身心修行為重,開示事理的真實諦如;由弟子口口相傳的受持,稱為教授,也稱為(狹義的)達磨。在后代編集的圣典中,就稱為法藏,也就是展轉(zhuǎn)傳來的「阿含」。二、能詮,經(jīng)釋尊言教的指導(dǎo),身教的示范;所詮以大眾的生活行為為主,開示道德的戒法,以及有關(guān)大眾和合與適應(yīng)社會的制度。這除了「波羅提木叉」的成文法以外,一切法制都推行在僧團中,稱為教誡,也稱為毗奈耶──律。這所詮的法與毗奈耶,要從綜合融貫的立場,觀察團體與個人,環(huán)境與內(nèi)心,事行與理行,法制與義理,理解彼此相應(yīng)相成的綜貫性。惟有這樣,才能完善的了解佛教。
佛教是人間的,能詮的身教、言教,所詮的法、毗奈耶,不只是釋尊的三業(yè)大用,也是實際存在于個人、僧伽、社會的。所以在人間佛教的開展中,不應(yīng)忽略佛弟子的活動。在家、出家的佛弟子,見佛聞法,受到佛法的陶冶,在語言與行為中,表現(xiàn)為佛化的新人。其中,出家眾在僧伽的和樂清凈中,表達佛法;僧伽的威力,推動佛教的前進。在家眾也在社會上表現(xiàn)佛法,起著顯化或默化的作 [P29] 用。尤其是大弟子們的游化諸方,或彼此論道,或向社會宣傳,「如燈傳照,光光無盡」。這樣的開展,雖受到時、地、人的影響,而有不同的適應(yīng),但釋尊的及門弟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到底有高度的直接性。從達磨而有釋尊的自證化他;因佛的化他而有僧伽的內(nèi)修外宏,釋尊時代的三寶住世,是人間佛教的本源;后代佛教的擴展與延續(xù),都從此而來。
詮表
能詮表的教法,即佛與弟子的身教、言教,也即是表達佛法的「身表」與「語表」。身表是身形動作,語表是音韻屈曲。不但身表的形色,如揚眉瞬目,舉手低頭,不離根身而存在;語言的音韻屈曲,也是依咽喉、唇、舌、齒龂、頰輔等而引發(fā)。所以身表與語表,是依有情的根身而起的。但身表與語表,不只是根身的,是在根身、境界、意識的因緣和合時,為了意識的要求表現(xiàn),才發(fā)動根身而引起形色與音聲的流變。這樣的身表、語表,是意境的符號,是意識所引起的表詮,有指向?qū)ο蟮木壠鹩。從身表、語表的根身而現(xiàn)起,所以說他是(五蘊中的)色法,也即是物質(zhì)的,但這是緣起的色法,并不能離心識與境界而存 [P30] 在的。有的執(zhí)著「身表色」、「語表色」,忽略了他與意識與境界的相依不離。有的重視他的詮表意境,所以說是「思」心所的作用;有的索性說是識是變現(xiàn)的。不注意能詮表的緣起依存性,難怪有偏于有情的色法,有偏于內(nèi)心的不同解說了。
身語二者,雖同樣的能詮表佛法,但身表多表示內(nèi)心的情意,在知識的事理方面,語言的開示解說,比身表要明確精密得多。記憶對方的教說,能照樣的說出來,每能不失原意,甚至不變原來的語法,所以語言的傳授,成為教化的主要工具。語言的傳誦,久了不免會多少失真。好在印度人養(yǎng)成相當強的記憶力,每有熟誦數(shù)百萬言的。佛教的原始教典,經(jīng)展轉(zhuǎn)傳誦到記錄出來,雖因部派分化,有了相當大的差異,但還可說大體是相近的。音聲的表詮,除了語言,還有音樂,歌頌。根本佛法是淳樸的,是相對的「非樂」論者。不許以詩頌表達佛說(巴利「小品」);于大眾中歌舞戲笑的伎兒,釋尊也不以為是正當?shù)穆殬I(yè)(『雜含』卷三二.九○七經(jīng));出家的弟子,更不許過往觀聽。但佛弟子中,「能造偈 [P31] 頌嘆如來德,鵬耆舍比丘是」(『增含』「弟子品」)。「有比丘名跋提,于唄中第一」(『十誦律』卷三七)。贊嘆三寶功德的偈頌梵唄,釋尊也是許可的,只是不許為音韻節(jié)奏所惑亂吧了。身表與語表,好在表義的親切,可惜缺乏固定性。人類的心力,能利用身外的東西,使他適合自己的意欲,間接的表達出情意與思想,如雕刻、圖畫、建筑、文字等。其中,書寫的文字,也是語言、思想的符號,有語言思想的精密,又有安定性的特長(缺點也在這里),人類文化的發(fā)達,佛法能一直流傳下來,文字是有重要貢獻的。釋尊的時代,雖已有書寫的文字,傳有抄錄經(jīng)文的故事,但至少當時并沒有用(書寫的)文字來表詮佛法,作為弘揚佛法的工具。所以佛經(jīng)中所說的文字,還是語言的,不是書寫的。這些間接的表詮物,以形色為主。他所以能表達情意與思想,須經(jīng)過人類意識的陶鑄,否則就無所謂法表詮,文字也不成其為文教了。
依正覺者看來,事事物物的實相,一切明白的呈露于我們之前,只是我們不能體認他。語言文字的教法,是先覺者用來表達覺境,引導(dǎo)人去體認宇宙人生的 [P32] 實相。佛法要在自己及一切中去體認,不能老在空虛的名句文身中過活!
第二節(jié) 教典略說
圣典的編集
釋尊時代的佛法,有法與毗奈耶──律二者。法是展轉(zhuǎn)傳誦的,律是半月半月誦說的,即『波羅提木叉戒經(jīng)』。為了誦習的便利,用當時流行的,名為「修多羅」(契經(jīng))的短文體;如從內(nèi)容說,即法與律。「修多羅相應(yīng),不越毗奈耶,不違法相」的佛法,起初是如此的。釋尊滅后的第一年夏天,尊者摩訶迦葉發(fā)起,在王舍城外的七葉巖,召開結(jié)集圣典的大會。結(jié)集的方式,是推出精通法、律的圣者,誦出法律,經(jīng)大眾的共同審定,然后加以編集。原始結(jié)集的圣典,分為經(jīng)與律,即義理(定慧修持)與戒行的;近于現(xiàn)存的『雜阿含經(jīng)』,及『戒經(jīng)』與『雜跋渠』。佛滅百年,佛教的東方與西方系,為了戒行的見地不同,又在毗舍離召開第二次結(jié)集大會。第二結(jié)集的,經(jīng)典以『雜阿含經(jīng)』─ ─「相應(yīng)修多羅」為本,加入佛及弟子的遺言景行,更為通俗的編集。依經(jīng)文的 [P33] 長短,分為『中部』、『長部』;又依增一法,編集為『增一部』。這三部,加上原有的『相應(yīng)』(雜)教,總名為四部阿含經(jīng)。這如『瑜伽師地論』(卷八五)說:「即彼相應(yīng)教,復(fù)以余相處中而說,是故說名中阿笈摩。……說名長阿笈摩……說名增一阿笈摩」。戒律中,『戒經(jīng)』已有「分別」解說!鸽s跋渠」,上座部系名為「摩怛理迦」。律師們,后來依他的內(nèi)容,分編為「七法」、「八法」,或作「小品」、「大品」;剩余的雜碎部份,編為「雜事」(后又有分出別編的)。戒律的改組更張,大體上與經(jīng)法采取同一方式。這樣的經(jīng)律,為佛教界共同信任的圣典。分別思考而成立的論典,或許還沒有;但在師資傳授中,可以有舍利弗的「阿毗曇」,摩訶迦旃延的「!8句勒」,但這已是彼此不能完全同意的了。阿恕迦王時代,經(jīng)與律已勒成定典(后來各部派又各自改編)。公元前一世紀,開始有書寫的文字記錄,這是佛教的初期圣典。
佛教的發(fā)展,引起了學派的分化。第二結(jié)集以后,東西方日見對立,東方系成為大眾部,西方系成為上座部。大眾部在東,更向東沿海而向南方發(fā)展。西方 [P34] 的上座部,初分為二:「分別說」與「說一切有」。分別說部向西南發(fā)展,后來又分為四部;流行在印度本土的三部──化地部、法藏部、飲光部,與大眾部系的關(guān)系很深。說一切有系中,拘睒彌地方的犢子比丘,成立犢子部。流行印度的中、西方。從摩偷羅而向北印發(fā)展的,成為說一切有部。大眾部,(上座)分別說部,犢子部,說一切有部,這四大派,是佛教部派的大綱。上座部的三大系,推重舍利弗的「阿毗曇」,尤其是說一切有部。一切有部從佛滅三百年起,作『發(fā)智論』等大量的論典;迦膩色迦王時代及略后,造『大毗婆沙論』,完成說一切有的嚴密理論。大眾部及(流行印度的)分別說系,雖也有論典,但繼承集成四阿含的作風,依據(jù)舊說而加上新成分。起初,在四阿含以外,別立第五部,名『雜藏』,后來『雜藏」是「文義非一,多于三藏,故曰雜藏」(『分別功德論』)。菩薩本生談,佛與弟子的傳記,有的連咒術(shù)也收集在內(nèi)。本來大眾部所推重的『增一阿含』,分別說部推重的『長阿含』,已透露出大乘思想。所以從他們所編集的『雜藏』中,孕育大乘思想,終于有了空相應(yīng)大乘經(jīng)的編集出來。初 [P35] 期大乘的代表作,如『般若經(jīng)』的「小品」、「大品」,『華嚴經(jīng)』的「入法界品」,『大寶積經(jīng)』的「普明菩薩會」,還有『持世』、『思益經(jīng)』等。大乘經(jīng)與小乘論,是佛教分化中產(chǎn)生的教典,也即是大乘與小乘的分宗。大乘佛教著重貫通、直覺,重在贊仰佛陀的行果;小乘佛教注重精密、思辨,重在生死解脫的事理。小乘論淵源于釋尊的言教;大乘經(jīng)卻從釋尊的本生、本行,進窺佛陀的精神。大乘經(jīng)是藝術(shù)化的,小乘論是科學化的。大乘經(jīng)富有佛教傳統(tǒng)的實踐精神,小乘論卻不免流于枯燥與煩瑣。但論典保存作者的名字,體裁與經(jīng)律不同,這比大乘經(jīng)的適應(yīng)世俗,題為佛說,使經(jīng)本與義說不分,也自有他的長處。這兩者,一是菩提道中心的,一是解脫道中心的;一重緣起的寂滅,一重緣起的生滅。從釋尊的本教看,可說各得佛法的一體。這是第二期的教典。
佛教在不斷的發(fā)展中,大乘佛教的高揚,普遍到全印。佛教界思想的交流,漸傾向于綜貫折中。但經(jīng)式與論式的文體,還是存在的。起初,立足于『般若』性空的南方(曾來北方修學)學者龍樹,深入『阿含經(jīng)』與古典『阿毗曇』。作 [P36] 『中論』等,發(fā)揮中道的緣起性空說。肯定的說法空是『阿含經(jīng)』本義,即緣起法的深義。在三乘共空的立埸,貫通了大乘與小乘,說有與說空。遲一些(約公元四世紀初),立足于緣起法相有的北方學者彌勒,也同樣的尊重『阿含經(jīng)』。他的思想,由他的弟子無著,編集為『瑜伽師地論』。這是從說一切有系的思想中,接受大乘空義而綜貫、解說他。龍樹、彌勒都受有北方佛教的影響,所以都編集為論典。當時繼承空相應(yīng)大乘經(jīng)學風的學者,思想轉(zhuǎn)入真常不空的唯心論,形而上的佛性本有論,又傳出多少經(jīng)典,如『勝鬘經(jīng)』、『無上依經(jīng)』、『大般涅槃經(jīng)』、『金光明經(jīng)』、『楞伽經(jīng)』等。無著與弟子們,在這真常唯心的思潮中,著有大量的唯識論,與真常唯心的經(jīng)義多少差別,所以古人稱之為「唯心」與「唯識」,或「真心」與「妄心」。這第三期的佛教圣典,是笈多王朝梵文復(fù)興時代的作品。有南北佛教的特長,所以宏偉而精嚴。不過真常唯心的契經(jīng),融攝世俗的方便更多,與印度教更接近。再下去,佛教要演變?yōu)橛《冉袒拿孛艽蟪肆恕?[P37]
教典的語文
佛教的學派分化,與區(qū)域文化有關(guān)。不同地方的信徒,使用不同的語言文字;在這區(qū)域文化的熏染中,引起學派的分裂。釋尊的教化,適應(yīng)不同民族,一切種姓,可能是采用多種語言的。釋尊曾受過雅利安式的教育,他到恒河上流的拘羅地方去弘法,使用雅語,是很有可能的。但佛教為東方新興的宗教,釋迦族從東方來,與恒河北岸的民族為友族,多用近于巴利語的東方流行語。如錫蘭佛教徒所說:佛用摩竭陀的方言,即流傳于海南佛教國的巴利語,依近代的考究,是不可信的。說到雅語──梵語,印歐族的雅利安人,深入到各地,他們的原始用語──吠陀語,隨時、隨地,為了與非雅利安人雜處等原因,有多少變化。佛世前后,婆羅門教學者,根據(jù)吠陀以來的語法,整理出一種雅利安人的標準語言,稱為雅語,這是經(jīng)過人工精制成的。這正在整理完成中的雅語,難于相信是釋尊常用說法的語言。屬于雅利安族的比丘們,確乎想把佛法一律雅語化,然而被釋尊拒絕了。巴利律『小品』(五)說:「有婆羅門兄弟二人出家,本習善語(雅語)。白世尊曰:今此比丘眾,異名,異姓,異生,異族而來出家 [P38] ,各以俗語污損佛說,愿聽我等以闡陀(合于韻律的雅語)達佛說。佛呵曰:不應(yīng)以闡陀達佛說,聽隨國俗言音誦習佛說」!何宸致伞(卷二六),『四分律』(卷五二),也有此記載。一律雅語化,顯然是釋尊所反對的。但隨國俗言音誦經(jīng),雅利安族的信眾,也不妨使用他們自己的語言。總之,釋尊時代的佛教界,使用的語言,并不一律。如南方阿盤提國的億耳來見佛,他用阿盤提語誦『義品』,釋尊稱贊他「不增不減,不壞經(jīng)法,音聲清好,章句次第了了可解」(四分律卷三九)。阿盤提是摩訶迦旃延的教化區(qū),他用阿盤提語「細聲誦法」,釋尊的時代已如此了。
第一結(jié)集在王舍城,第二結(jié)集在毗舍離,地點都在東方,結(jié)集的成文圣典,有以為是采用東方流行語的;阿恕迦王時代,傳到錫蘭的巴利語圣典,就是出于這一語系的。然而結(jié)集的用語,并沒有使佛教的用語統(tǒng)一,還是隨國俗方言誦習佛說的。阿恕迦王時,佛教的「破散大眾,凡有四種」(部執(zhí)異論)。依調(diào)伏天等解說:當時佛弟子用四種語言誦戒,所以分為四派:一切有部用雅語,大眾部 [P39] 用俗語,正量部即犢子系的盛行學派用雜語,上座部用鬼語。因語言不同而引起的不同學派,其中即有大乘佛教所從出的。大乘佛教的開拓者,并非使用純正的雅語,是一種仿雅語的俗語,稱為阿布蘭迦語的。純正的雅語學者,并不把它當作雅語。阿布蘭迦語,與雅語的文法有許多不同,也有古吠陀語,巴利語語法的語尾變化等交雜。此種語言,本為大眾系所用的。尼泊爾發(fā)現(xiàn)的──大眾系的說出世部的『大事』,即是此種語言的散文體,尼泊爾發(fā)現(xiàn)的『法華經(jīng)』,『悲華經(jīng)』,『華嚴經(jīng)』的「十地品」,「入法界品」等大乘經(jīng)的偈頌部分,也是用這種語寫的。西藏傳說:南印度大眾系的案達羅學派,用方言記錄經(jīng)文,其中有大乘經(jīng),應(yīng)該就是這種文字。如『法華』、『華嚴』、『悲華』等大乘經(jīng)的散文,也是俗語的,但混雜有雅語;雅語部分,或許是補充的。大乘經(jīng)中本來傳說一種四十二字母的文字,第一是阿字,最后是荼字,與摩多體文的雅語不同!喝A嚴經(jīng)』「入法界品」說:達羅毗荼(南印的非雅利安人)的彌伽醫(yī)師,傳授此種文字!喊闳艚(jīng)』的「摩訶衍品」,『大集經(jīng)』的「陀羅尼自在王品」,都說到這 [P40] 種字母。這是東方系的佛教,向南發(fā)展后所用的南方流行語。上面說到億耳細聲誦的阿盤地語,應(yīng)該就是此種語。傳說摩訶迦旃延到摩訶刺陀──阿盤地以南,開創(chuàng)多聞分別部。摩訶迦旃延的!8句勒論,即大眾系所用的,龍樹還說他盛行南天竺。分別說系中的曇無德部,也是發(fā)展到阿盤提──即阿波蘭多迦的。曇無德部的四分律(卷一一)說:「字義者,二人共誦,不前不后,阿羅波遮那」。阿羅波遮那,即四十二字的前五字。這可見分別說系發(fā)展在南方大陸的,也采用這種語。所以知道,佛教的用語,本來不一致,摩竭陀王朝時代,以巴利語的聲聞佛教為主。大眾系與上座的分別說系發(fā)展到南方的,使用南方流行的阿布蘭迦語;比較巴利語要接近雅語一點,實在還是方言的一種。初期空相應(yīng)的大乘經(jīng),本從大眾分別說系的『雜藏』(億耳所誦的『義品』也屬于雜藏)中孕育出來,所以也采取阿布蘭迦語。這是案達羅王朝盛行的佛教,以菩薩道為主的。西北方的說一切有系,是用雅語的;犢子系的用語待考。笈多王朝前后,婆羅門教復(fù)興,西方流行的雅語,廣泛的使用到各方。真常唯心與秘密經(jīng)軌,后代論師的作品,才 [P41] 多使用純正的雅語,但也有用各地方言的,這是佛滅五六世紀以后的事了。歐美學者,依現(xiàn)在情形,分佛教為南傳巴利語的小乘,北傳梵語的大乘。在印度佛教史上看,大乘佛教,實從南印的俗語中出來。
代表三個時代的三大語系的佛教,都是印度本土的佛教。佛教宏傳到各地,轉(zhuǎn)譯的文字更多。到現(xiàn)在,完整而起著重大作用的,也有三大系:一、流行于錫蘭、緬甸、暹羅的巴利文系:這是上座分別說系所傳的,稱為銅鍱部的圣典,屬于聲聞三藏。二、流行于中國康、藏、青、蒙的藏文系:十二世紀時才開始翻譯,正當印度后期的雅語佛教時代,所以偏重大乘,特別是密教的經(jīng)軌。初期的聲聞藏,譯得最少;譯出的,也是雅語系的。三、流行于中國內(nèi)地及朝鮮、日本的漢文系:從東漢末到汴宋初(以后還有少許),經(jīng)九百年的長期翻譯,成為五千卷的大藏。初由西域的介紹而來,所以早期的譯典,與西域佛教有密切的關(guān)系。屬于聲聞藏的,雖沒有完整的某一派的三藏,但各學派的都譯出一部分,總合起來,比巴利三藏的內(nèi)容更豐富;在學派的比較上,有他的價值。第二期的大乘經(jīng) [P42] ,傳譯得很完備,這十九是漢、魏、兩晉的譯品。南北朝以下,雅語后期佛教的佛典,也有豐富的傳譯。比起藏文系來,十二世紀以后的大乘論,密教經(jīng)軌,缺得不少,F(xiàn)存三大文系的佛教,巴利文系代表初期,藏文系代表后期,漢文系的特色在中期。 [P43]
第三章 有情──人類為本的佛法
第一節(jié) 佛法從有情說起
有情的定義
凡宗教和哲學,都有其根本的立場;認識了這個立場,即不難把握其思想的重心。佛法以有情為中心、為根本的,如不從有情著眼,而從宇宙或社會說起,從物質(zhì)或精神說起,都不能把握佛法的真義。
梵語「薩埵」,譯為有情。情,古人解說為情愛或情識;有情愛或有情識的,即有精神活動者,與世俗所說的動物相近。薩埵為印度舊有名詞,如數(shù)論師自性的三德──薩埵、刺阇、答摩中,即有此薩埵。數(shù)論的三德,與中國的陰陽相似,可從多方面解說。如約心理說,薩埵是情;約動靜說,薩埵是動;約明暗說,薩埵是光明。由此,可見薩埵是象征情感、光明、活動的。約此以說有精神活動的有情,即熱情奔放而為生命之流者。般若經(jīng)說薩埵為「大心」、「快心」、 [P44] 「勇心」、「如金剛心」,也是說他是強有力地堅決不斷的努力者。小如螻蟻,大至人類,以及一切有情,都時刻在情本的生命狂流中。有情以此情愛或情識為本。由于沖動的非理性,以及對于環(huán)境與自我的愛好,故不容易解脫系縛而實現(xiàn)無累的自在。
有情為問題的根本
世間的一切學術(shù)──教育、經(jīng)濟、政治、法律,及科學的聲光電化,無一不與有情相關(guān),無一不為有情而出現(xiàn)人間,無一不是對有情的存在。如離開有情,一切就無從說起。所以世間問題雖多,根本為有情自身。也就因此,釋尊單刀直入的從有情自體去觀察,從此揭開人生的奧秘。
有情──人生是充滿種種苦迫缺陷的。為了離苦得樂,發(fā)為種種活動,種種文化,解除他或改善他?嗍潞芏,佛法把他歸納為七苦;如從所對的環(huán)境說,可以分為三類:
圖片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對于身心的苦
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對于社會的苦
[P45]
所求不得苦────────對于自然的苦
生、老、病、死,是有情對于身心演變而發(fā)生的痛苦。為了解免這些,世間有醫(yī)藥、衛(wèi)生、體育、優(yōu)生等學術(shù)事業(yè)。生等四苦,是人生大事,人人避免不了的事實。愛別離、怨憎會,是有情對于有情(人對社會)離合所生的。人是社會的,必然與人發(fā)生關(guān)系。如情感親好的眷屬朋友,要分別或死亡,即不免愛別離苦。如仇敵相見,怨惡共住,即發(fā)生怨憎會苦。這都是世間事實;政治、法律等也多是為此而創(chuàng)立的。所求不得苦,從有情對于物欲的得失而發(fā)生。生在世間,衣食住行等資生物,沒有固然痛苦,有了也常感困難,這是求不得苦!毫x品』說:「趣求諸欲人,常起于希望,所欲若不遂,惱壞如箭中」,這是求不得苦的解說。
還有說得更具體的,如『中阿含』『苦陰經(jīng)』說:「隨其技術(shù)以自存活,或作田業(yè),……或奉事王。……作如是業(yè)求圖錢財,……若不得錢財者,便生憂苦愁戚懊惱。……若得錢財者,彼便愛惜守護密藏。……亡失,彼便生憂苦愁戚懊 [P46] 惱。……以欲為本故,母共子諍,子共母諍,父子、兄弟、姊妹親族展轉(zhuǎn)共諍。 ……以欲為本故,王王共諍,梵志梵志共諍,居士居士共諍,民民共諍,國國共諍;彼因斗諍共相憎故,以種種器仗轉(zhuǎn)相加害,或以拳扠、石擲,或以杖打、刀斫」。為了解決這些,世間提倡增加生產(chǎn),革新經(jīng)濟制度等。但世間的一切學理、制度、技術(shù),雖能解除少分,而終究是不能徹底的。如世界能得合理的和平,關(guān)于資生的物質(zhì),可能部分解決。但有情的個性不同,體格、興趣、知識等不同,愛別、怨會等苦是難于解免的。至于生死等苦,更談不上解決。一般人但能俯首的忍受,或者裝作不成問題。世間離苦得樂的方法,每每是舊問題還沒解決,新問題又層出不窮,總是扶得東來西又倒!這是由于枝末的而不是根本的。如從根本論究起來,釋尊總結(jié)七苦為:「略說五蘊熾盛苦」。此即是說:有情的發(fā)生眾苦,問題在于有情(五蘊為有情的蘊素)本身。有此五蘊,而五蘊又熾然如火,這所以苦海無邊。要解除痛苦,必須對此五蘊和合的有情,給予合理的解脫才行。所以佛法對于生產(chǎn)的增加,政治的革新等,雖也認為確要,但根本而徹底的 [P47] 解脫,非著重于對有情自身的反省、體察不可。
進一步說:有情為了解決痛苦,所以不斷的運用思想,思想本是為人類解決問題的。在種種思想中,窮究根本的思想理路,即是哲學。但世間的哲學,或從客觀存在的立場出發(fā),客觀的存在,對于他們是毫無疑問的。如印度的順世論者,以世界甚至精神,都是地水火風四大所組成;又如中國的五行說等。他們都忽略本身,直從外界去把握真實。這一傾向的結(jié)果,不是落于唯物論,即落于神秘的客觀實在論。另一些人,重視內(nèi)心,以此為一切的根本;或重視認識,想從認識問題的解決中去把握真理。這種傾向,即會產(chǎn)生唯心論及認識論。依佛法,離此二邊說中道,直從有情的體認出發(fā),到達對于有情的存在。有情自體,是物質(zhì)與精神的緣成體。外界與內(nèi)心的活動,一切要從有情的存在中去把握。以有情為本,外界與內(nèi)心的活動,才能確定其存在與意義。 [P48]
圖片
┌─────────┐
│ │
│ ┌─────┐ │
│ │ 根 │ │ 心、根情、外界均為多層之圓所包圍
│ │ ┌─┐ │ │
│外│ │心│ │界│
│ │ └─┘ │ │
│ │ 情 │ │
│ └─────┘ │
│ │
└─────────┘
有情為物質(zhì)與精神的和合,所以佛法不偏于物質(zhì),也不應(yīng)偏于精神;不從形而上學或認識論出發(fā),而應(yīng)以現(xiàn)實經(jīng)驗的有情為本。佛法以為一切是為有情而存在,應(yīng)首先對于有情為徹底的體認,觀察他來自何處,去向何方?有情到底是什么?他的特性與活動的形態(tài)又如何?不但體認有情是什么,還要從體認中知道應(yīng)該如何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探究人生意義而到達深處,即是宗教。世界的宗教,各種各樣的,含義也大有出入。但有一共同點,即人類苦于外來──自然、社會以及自己身心的層層壓 [P49] 制,又不能不依賴他、愛好他;感到自己的缺陷、渺小,而又自信自尊,想超越他、制用他。有情在這樣的活動中,從依賴感與超越感,露出有情的意向,成為理想的歸依者。宗教于人生,從過去到現(xiàn)在,都是很重要的。不過一般的宗教,無論是自然宗教,社會宗教,自我宗教,都偏于依賴感。自己意向客觀化,與所依賴者為幻想的統(tǒng)一,成為外在的神。因此有人說,宗教是必然有神的。他們每以為人有從神分出的質(zhì)素,這即是我們的自我、心或靈魂。如基督教說:人的靈是從上帝那里來的。中國也說:天命之為性。藉此一點性靈,即可與神接近或合一。他們又說:人的缺陷罪惡,是無法補救的,惟有依賴神,以虔誠的信仰,接受神的恩賜,才有希望。所以一般宗教,在有情以外,幻想自然的精神的神,作為自己的歸依處,想依賴他而得超脫現(xiàn)實的苦迫。這樣的宗教,是幻想的、他力的。佛教就不然,是宗教,又是無神論。佛說:有情的一切,由有情的思想行為而決定。佛教的歸依向上、向究竟,即憑有情自己合法則的思想與行為,從契合一切法的因果事理中,凈化自己,圓成自己。所以歸依法,即以因果事理的真相 [P50] 為依歸,歸依佛與歸依僧,佛與僧即人類契合真理──法而完成自己的覺者;歸依即對于覺者的景仰,并非依賴外在的神。佛法是自力的,從自己的信仰、智慧、行為中,達到人生的圓成。佛法與一般宗教的不同,即否定外在的神,重視自力的凈化,這所以非從有情自己說起不可。
第二節(jié) 莫辜負此人身
人在有情界的地位
有精神作用的一切有情,佛經(jīng)分為五趣──天、人、畜生、餓鬼、地獄。此五類,即世間的存在者,有高級的,有低級的。在我們所住的世間,有人、有畜生、也有鬼。畜生,如空中的飛鳥,水中的魚龍,地上的走獸。有無足的,兩足的,四足的,多足的;有一棲的,兩棲的,三棲的種種。也稱為傍生,即一切禽獸,蟲魚的總稱。鬼,常人雖不易見到,但是住在此世間的。人類對于鬼的確信,或由于夢見死亡的眷屬,或由于疫病及病人的所見所聞,或由于跳神扶乩等神秘現(xiàn)象。其中最主要的,為見到死亡者的孤苦饑渴,如『易 [P51] 』所說的「游魂為變」。這雖有無財、少財、多財──如血食之神的差別,從饑渴苦迫得名,常稱之為餓鬼,傳說:唯有生在餓鬼中,才會享受兒孫的祭祀。這是有情的一類,與中國「人死為鬼」的思想不同。比人高一級的是天,天中也有高級與低級的,低級的天,是鬼、畜中有大福報者。如四王天中的毗樓博叉,是龍王,是畜生,毗沙門是夜叉,是鬼。四王天以上的帝釋天,才是人身的;但為帝釋守衛(wèi)的,也還是鬼、畜之類。比人間低一級的,是地獄。地獄為各宗教所共同承認的。佛經(jīng)說主要是八熱地獄,基督教也說地獄中是火。佛經(jīng)與舊約都有「現(xiàn)身入地獄」的記事:大地裂開,人為從地涌出的火焰所籠罩,墜入地心。地獄在地下,即地球中心,地心確是火熱的。經(jīng)上又說有八寒地獄,或與南北極有關(guān)?傊,是比人間更苦的,有從人身也有從鬼畜而下墮的。五趣有情的高下分布,是這樣: [P52]
圖片
──┐ ┌──
│ │ │ │
─┼─┼─────┼─┼─
│ │ 畜生 │ │
└─┼─────┼─┘
天│ 人 │地獄 線條應(yīng)為弧形
┌─┼─────┼─┐
│ │ 餓鬼 │ │
─┼─┼─────┼─┼─
│ │ │ │
──┘ └──
依此圖,可知人在五趣中,位居中央。上有快樂的天堂,下是極苦的地獄;兩旁是畜生與餓鬼,雖在此人間,但遠不及人類。五趣各是有情的一類,而人為五趣的中心,為有情上升下墮的機紐。此人本的有情觀,與中國一般的鬼本論非常不同。
人類的特勝
五趣中,平常以為天上最好,地獄最苦,這是一般宗教的傳統(tǒng)見識。怕墮地獄,求生天國,是他們共同的要求。佛法獨到的見地,卻以為人間最好。這因為一切有情中,地獄有寒熱苦,幾乎有苦無樂;畜生有殘殺苦,餓鬼 [P53] 有饑渴苦,也是苦多于樂。天上的享受,雖比人類好,但只是庸俗的,自私的;那種物質(zhì)欲樂,精神定樂的陶醉,結(jié)果是墮落。所以人間最好,經(jīng)中常說「人身難得」的名言。『增含』「等見品」說:某「天」五衰相現(xiàn)──將死時,有「天」勸他說:你應(yīng)求生善趣的人間。人間有什么值得諸天崇仰呢?經(jīng)上接著說:「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這即是說:諸佛皆在人間成佛,所以人為天的善趣,值得天神的仰慕。
成佛,是體悟真理,實現(xiàn)自由。佛陀說法,即是宣揚此真理與自由之光。真理與自由,是天國所沒有的,有的只是物欲與定樂。諸天是享樂主義者,不能警覺世間的苦難,不能策發(fā)向上,所以惟有墮落,不能獲得真理與自由。釋尊曾說:「我今亦是人數(shù)」(增含四意斷品)。這可見體現(xiàn)真理而解脫成佛,不是什么神鬼或天使,是由人修行成就的。惟有生在人間,才能稟受佛法,體悟真理而得正覺的自在,這是『阿含經(jīng)』的深義。我們?nèi)绮坏珵榱俗非笪逵,還有更高的理想,提高道德,發(fā)展智慧,完成自由,那就惟有在人間才有可能,所以說「人身難得」。 [P54]
佛陀何以必須出在人間?人間有什么特勝?這可以分為四點來說:一、環(huán)境:天上太樂,畜生、餓鬼、地獄──三途太苦。太樂了容易墮落,太苦了也無力追求真理與自由。人間也有近于這兩邊的形態(tài):如生活寬裕,遺產(chǎn)豐富的,由于物質(zhì)的過分享受,窮奢極欲,每每汩沒自己,弄到墮落而后已。反之,太貧苦了,由于生活的逼迫,為衣食等所苦,或作殺盜等惡業(yè),少有機會能從事學問,追求真理與自由?鄻肪{(diào)的人間,尚有此種現(xiàn)象,何況極樂的天堂,極苦的地獄!經(jīng)上說:帝釋天為了佛法,特來世間稟受,但他在享受五欲時,竟然完全忘記了。太樂太苦,均不易受行佛法,唯有苦樂參半的人間,知苦而能厭苦,有時間去考慮參究,才是體悟真理與實現(xiàn)自由的道埸。二、慚愧:『增含』「慚愧品」說:「以其世間有此二法,……不與六畜共同」,這是人畜的差別處。人趣有慚愧心,慚愧是自顧不足,要求改善的向上心;依于尊重真理──法,尊重自己,尊重世間的法制公意,向「輕拒暴惡」,「崇重賢善」而前進。這是道德的向上 [P55] 心,能息除煩惱眾惡的動力,為人類所以為人的特色之一。三、智慧:三惡趣是缺少智慧的,都依賴生得的本能而動作,人卻能從經(jīng)驗的記憶中,啟發(fā)抉擇、量度等慧力,能設(shè)法解決問題。不但有世俗智,相對的改善環(huán)境、身心,而且有更高的智慧,探求人生的秘奧,到達徹底的解脫。人間的環(huán)境,苦樂兼半,可以從經(jīng)驗中發(fā)揮出高尚的智慧。如不粗不細的石頭,能磨出鋒利的刀劍一樣。四、堅忍:我們這個世界,叫娑婆世界,娑婆即堪忍的意思。這世間的人,能忍受極大的苦難,為了達到某一目的,犧牲在所不惜,非達到目的不可。這雖也可以應(yīng)用于作惡,但如以佛法引導(dǎo),使之趨向自利利他的善業(yè),即可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直達圓滿至善的境地。這四者,環(huán)境是從人的環(huán)境說;后三者,是從人的特性說。『婆娑論』解說人為「止息意」、「忍」、「末奴沙」三義;『起世經(jīng)』等說「勇猛」、「憶念」、「梵行」三事的勝于天上,與今所說的三者相同。
圖片
慚愧──止息意──梵行勝
智慧──末那沙──憶念勝
[P56]
堅忍──忍────勇猛勝
這樣,諸佛皆出人間成佛,開演教化,使人類同得正覺。佛法不屬于三途,也不屬于諸天,惟有人類才是佛法的住持者,修學者。人生如此優(yōu)勝,難得生在人間,又遇到佛法,應(yīng)怎樣盡量發(fā)揮人的特長,依佛陀所開示的方法前進。在沒有完成正覺的解脫以前,必須保持此優(yōu)良的人身。若不能保持,因惡行而墮入三途,或受神教定樂所蒙惑,誤向天趣──長壽天是八難之一,那可以說是辜負了人身,「如入寶山空手回」! [P57]
第四章 有情與有情的分析
第一節(jié) 有情的分析
三處觀
佛法以有情為本,那就應(yīng)該認識有情是什么。佛常用「三處觀」去觀察有情,分別有情的真相。但有情的分別觀察,要從有情的流轉(zhuǎn)相續(xù)中,與身心的相依中去考察,不可為靜止的、孤立的機械分析。有情是有機的活動者,如當作靜止、孤立的去考察,就會發(fā)生錯誤,誤解佛陀觀察的深意。論到三處觀,即五蘊觀,六處觀、六界觀。蘊處界的分別觀察,是從不同的立埸去分別,看到有情的各個側(cè)面。蘊觀,詳于心理的分析;處觀,詳于生理的分析;界觀,詳于物理的分析。依不同的立埸而觀有情自體,即成立此三種觀門,三者并不是截然不同的。蘊中的色蘊,界中的地水火風,可通于非執(zhí)受的自然界。六處雖專為有情身心的分析,但從六處而發(fā)識緣境,即由此說到內(nèi)心外界的一切。這有情中心 [P58] 論的觀察,都說到了心與色,即證明了有情是色心平等和合相應(yīng)的存在者,不能偏重于物質(zhì)或精神。
蘊觀
蘊,是積聚義,即同類相聚。如『雜含』(卷二?五五經(jīng))說:「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xiàn)在;若內(nèi)、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丑;若遠、若近;彼一切總說色陰」──陰即蘊的異譯。佛以慧眼觀有情,歸納有情的蘊素為五聚,即五蘊──色、受、想、行、識。這五者,約情識的能識、所識而分。所識知中,有外界的山河大地等,有自己的身體,即是色蘊。色的定義為「變礙」,如『雜含』(卷二?四六經(jīng))說:「可礙可分,是名色」。有體積而占有空間,所以有觸礙;由于觸對變異,所以可分析:這與近人所說的物質(zhì)相同。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等都是。除形質(zhì)的色蘊外,內(nèi)在的精神活動,這也是情識所識的,可分為三:一、受蘊:受的定義是「領(lǐng)納」,即領(lǐng)略境界而受納于心的,是有情的情緒作用。如領(lǐng)境而適合于自己身心的,即引起喜樂;即不合意的,即感到苦痛或憂愁。二、想蘊:想的定義為「取像」,即是 [P59] 認識作用。認識境界時,心即攝取境相而現(xiàn)為心象;由此表象作用,構(gòu)成慨念,進而安立種種名言。三、行蘊:行的定義是「造作」,主要是「思」心所,即意志作用。對境而引生內(nèi)心,經(jīng)心思的審慮、決斷,出以動身,發(fā)語的行為。分析內(nèi)心的心理活動,有此三類,與普通心理學所說的感情、知識、意志相似。但這三者是必然相應(yīng)的,從作用而加以相對的分類,并不能機械的劃分。為什么這三者屬于所識知呢?這三者是內(nèi)心對境所起的活動形態(tài),雖是能識,但也是所覺識的,在反省的觀察時,才發(fā)現(xiàn)這相對差別的心態(tài)。如直從能識說,即是識蘊。識是明了識別,從能知得名。常人及神教者所神秘化的有情,經(jīng)佛陀的慧眼觀察起來,僅是情識的能知、所知,僅是物質(zhì)與精神的總和;離此經(jīng)驗的能所心物的相依共存活動,沒有有情的實體可得。
五蘊說的安立,由「四識住」而來。佛常說有情由四識住,四識住即是有情的情識,在色上貪著──住,或于情緒上、認識上、意志上起貪著,執(zhí)我執(zhí)我所,所以系縛而流轉(zhuǎn)生死。如離此四而不再貪著,即「識不住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 [P60] 下,除欲、見法、涅槃」(雜含卷三?六四經(jīng))。綜合此四識住的能住所住,即是五蘊,這即是有情的一切。
圖片
┌物質(zhì)…………………………… 色─┐
識所依住─┤ ┌情緒………………… 受 │
└精神─┤認識………………… 想 ├─五蘊
└造作………………… 行 │
識……………………………………………… 識─┘
處觀
處,是生長門的意義,約引生認識作用立名。有情的認識作用,不能獨存,要依于因緣。引發(fā)認識的有力因素──增上緣,即有情根身的和合體: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此六者的和合,即有情自體;為生識的有力因,所以名之為處。六處是介于對象的所識,與內(nèi)心的能識中間的官能。有眼方能見色──此色為眼所見的,與色蘊的色,含義不同;有耳方能聞聲……。有 [P61] 六根,所以對根的境界,也就分為色、聲、香、味、觸、法──六境,為生識的所緣緣。有所知與能知,而此二者皆以六處為中心;如沒有六處,能識與所識失去聯(lián)絡(luò),也就不能成為認識。由六處而引發(fā)六識,才能分別境界。六處為認識的重要根源,所以隨六處而分識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由于六根門,所以有六塵──外六處、六識。繼之而引起的心理作用,也就分為六觸、六受、六想、六思、六愛等。這都從認識的來路──根門不同,加以種種的分別。此六處法門,如『雜含』(卷八?二一四經(jīng))說:「二因緣生識。何等為二?謂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眼、色因緣生眼識;……此三法和合觸;觸已受;受已思;思已想」。六處中的前五處,為生理機構(gòu),是色法。此色,經(jīng)中稱為「清凈色」,是物質(zhì)中極精妙而不可以肉眼見的細色,近于近人所說的視神經(jīng)等。意處是精神的源泉。依五處發(fā)前五識,能見五塵;依意處生意識,能知受、想、行──別法處,也能遍知過去未來,假實等一切法。我們的認識活動,根源于六處,而六處即有情的一切,所以佛陀常說六處法 [P62] 門。如合此六處及色等六境,即名十二處,為后代論師所重的。但佛世重于內(nèi)六處,如律說:「不得過五語六語」,即是一例。而「陰界六入」──入即處的異譯,為『阿含』及大乘經(jīng)中常見的成語。佛陀的處觀,本是從有情中心的立埸,再進而說明內(nèi)心與外境的。
界觀
界,即地、水、火、風、空、識──六界。界有「特性」的意義,古譯為「持」,即一般說的「自相不失」。由于特性與特性的共同,此界又被轉(zhuǎn)釋為「通性」。如水有水的特性,火有火的特性,即分為水界、火界。此水與彼水的特性相同,所以水界即等于水類的別名。此六界,無論為通性,為特性,都是構(gòu)成有情自體的因素,一切有情所不可缺的,所以又被解說為「因性」。
地、水、火、風四界,為物質(zhì)的四種特性。『雜含』(卷三?六一經(jīng))說:「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一切物質(zhì),不外乎四大界及四大所造的五根,五塵。四大說,印度早就盛行,希臘也有。佛陀既采用四大為物質(zhì)的特性,因素,應(yīng)略為解說。地、水、火、風,為世間極普遍而作用又極大的,所以也 [P63] 稱為四大。人類重視此常識的四大,進而推究此四大的特殊性能,理會到是任何物質(zhì)所不可缺的,所以稱為能造。這辨析推論所得的能造四大,為一般物質(zhì)── 色所不可缺的,所以說「四大不離」。地即物質(zhì)的堅性,作用是任持;水即物質(zhì)的濕性,作用為攝聚;火即物質(zhì)的暖性,作用為熟變;風為物質(zhì)的動性,作用為輕動。隨拈一物,莫不有有四大的性能,沒有即不成為物質(zhì)。地與風相對,水與火相對。地以任持為用,因為他有堅定的特性。如桌子的能安放書物,即因桌子的體積,在因緣和合中,有相當?shù)陌捕ㄐ?有限度的,超過限度即變動),能維持固定的形態(tài)。堅定的反面,即輕動性。如物質(zhì)而沒有輕動的性能,那永不會有變動的可能。地是物質(zhì)的靜性,風是動性,為物質(zhì)的兩大特性,水有攝聚的作用,如離散的灰土,水分能使之成團。物質(zhì)的集成某一形態(tài),也要有此凝聚的性能;攝引、凝聚,即是水界。火的作用是熟變,如人身有溫暖,可以消化食物;一切固定物的動變,都由熟變力,使他融解或分化。水是凝聚的,向心的功能;火是分化的,離心的功能,這又是物質(zhì)的兩性。四大是相互依存而不相離的,是從 [P64] 他的穩(wěn)定、流動、凝合、分化過程中所看出來的。從凝攝而成堅定,從分化而成動亂;動亂而又凝合,堅定而又分化;一切物質(zhì)在這樣不斷的過程中,這是物質(zhì)通遍的特性,為物質(zhì)成為物質(zhì)的因素。至于空界,是四大的相反的特性。物質(zhì)必歸于毀壞,是空;有與有間的空隙,也是空;虛空是眼所見,身所觸的無礙性。凡是物質(zhì)──四大的存在,即有空的存在;由于空的無礙性,一切色法才能占有而離合其間。有虛空,必有四大。依這地、水、火、風、空五大,即成為無情的器世間。若再有覺了的特性,如說「四大圍空,識住其中」(成實論引經(jīng)),即成為有情了。
第二節(jié) 有情與身心的關(guān)系
有情的神化
依佛法說:有情的生死流轉(zhuǎn),世間的苦迫紛亂,根本為「我見」在作崇。我見,即人人于自己的身心,有意無意的直覺到自我。強烈的自我感為中心,于是乎發(fā)為一切顛倒的思想與行為。此自我,在釋尊時代的印度,有各 [P65] 式各樣的名稱,有各式各樣的推想,成為印度文化中的核心論題。釋尊即由此大徹大悟,而成為無上正覺者。
有情,即「我」的異名之一;此外更有「數(shù)取趣」、「命者」、「士夫」等。般若經(jīng)總列為十六名。有情,即有情識者。我,即主宰──自在宰制者。數(shù)取趣,即不斷的受生死者。命者。即壽命延續(xù)者。士夫,即作事者。這些,都約有情的各種現(xiàn)象而立名,本為世間的事實,但神秘者與庸俗者,不能正見有情的真相,所以神化起來。如『雜含』(卷一0?二七二經(jīng))說:「三見者,何等為三?有一種見,如是如是說:命則是身。復(fù)有如是見:命異身異。又作是說:色(受、想、行、識)是我,無二無異,長存不變」。身,即身體及依身體而起的心理作用;命,即生命自體。其中第三說,即印度傳統(tǒng)的婆羅門教。他以生命自體為「我」,此我為實有的,智識的,妙樂的,常在的,為一一有情的本體。此有情的「我」,與宇宙本體的「梵」同一。起初,以此「我」為肉體──色的,以后發(fā)展到真我為智識的,妙樂的。依佛法說:這不外以色為我到以識為我。但婆 [P66] 羅門教以為此色等即真我,與真我無二無別,是真常不變的。釋尊的時代,東方印度風行的新宗教,以及在此氣運中完成的學派,如僧佉耶、衛(wèi)世、尼犍子,都建立二元論。以為生命自體,與物質(zhì)世界各別,這都是命異身異的第二說。命異身異的「命者」,及即色為真常我的我,即神教徒所擬想的生命自體,為生死流轉(zhuǎn)中的主體,即一般所擬想的靈。當時,有一分斷見的順世論者,雖在有意無意中,為實在的自我見所奴使,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而企圖主宰一切。但他們以為我即是身,身體為無常的,可壞的,所以我也就一死完事,無所謂后世。此
- 上一篇:佛法是救世之光
- 下一篇:寶積經(jīng)講記
- 仁德上人:體會體驗落實實踐佛法的道理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本源法師: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凈慧法師:修學佛法的關(guān)鍵就是從自身煩惱入手
- 星云大師:佛法在哪里?佛法遍在虛空之中
- 如瑞法師:修學佛法,要大膽的親近善知識
- 仁德上人:世間法與佛法有什么不同?
- 夢參法師:護持佛法功德無量,人人都能弘揚佛法
- 如瑞法師:人命無常,人身難得,聽聞佛法要及時
- 仁德上人:四首通達歌
- 體方法師:佛法是要鏟除欲望破除我執(zhí)
- 仁德上人:佛法的根本宗旨是為了明心見性
- 本源法師:如何得到佛法的智慧辯才?十種修持方式
- 靜波法師:心態(tài)決定命運,不要把法當作定法
- 正慈法師:大足石刻,將佛法的真諦講述給一代又一代人
- 仁德上人:為什么佛法要以戒為師?
- 仁德上人:佛法的根本是讓眾生都能明心見性
- 靜波法師:“佛法無量義,一以凈為本”是什么意思?
- 夢參法師:聽聞了佛法需要去修才有用
- 仁德上人:什么是佛法的稱性妙用?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