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jīng)
《楞嚴經(jīng)》,大乘佛教經(jīng)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jīng),于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楞嚴經(jīng)》、《首楞嚴經(jīng)》、《大佛頂經(jīng)》、《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唐般剌密諦傳至中國,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詳情]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五(之六)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五(之六)
憍梵缽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業(yè),于過去劫輕弄沙門,世世生生有牛呞病。
“接著,憍梵缽提尊者從座位上起身,五體投地禮拜佛陀,恭敬地對佛說:我有口業(yè)在身,曾經(jīng)于過去劫當中,輕視嘲弄四果沙門,所以其后的世世生生里面,都患有牛呞病!
【憍梵缽提】即《楞嚴經(jīng)》第四卷當中,那位“異舌知味”的驕梵缽提,由于是音譯,“憍”與“驕”同音,可以相互取代。
所謂的“牛呞病”,大約是指人的吃相很難看,好像牛在反芻一般,動作很慢,很夸張。但這也有好處,那就是,人家細嚼慢咽,不僅有利于消化吸收,還特別擅長于用舌根來細細地品嘗味道。
換句話說,人家“舌根猛利”呀。于是呢,世尊便應機化導,讓憍梵缽提從“知味”下手來修行。
——所以,修行不在于彌補短處,而是反過來,要學會運用和發(fā)揚自己的長處。哪一根猛利,就用哪一根來修行。憍梵缽提的舌根最猛利,他曾用舌根嘲弄四果沙門而造業(yè),也因此而由舌根來承受業(yè)報,生生世世都有牛呞病。
但同時,其舌根的“知味性”也因此而特別猛利,世尊明了于此,于是便教給憍梵缽提觀察“知味性”的心地法門。
具體如何修呢?那就是:
如來示我一味清凈心地法門,我得滅心入三摩地。觀味之知,非體非物,應念得超世間諸漏。
“如來您為我開示‘一味清凈心地法門\’,我因此而得以滅盡分別心,入甚深三昧!
“于三昧中,再來觀察舌根之‘知味性\’,發(fā)現(xiàn)它既不來自于身體(舌頭),也不來自于食物。它終究了不可得,也不會斷滅,不會被任何味塵所左右,而了了常知。于是,我便在這一念之間,得以超出一切世間有漏煩惱!
如何是“一味清凈心地法門”?
答:舌根所知味道千差萬別,苦辣酸甜具足,這個不叫做“一味”,而叫做“眾味”。但是,無論遇到哪一味,只要從這個“味道”往“知味性”回頭反觀,就會發(fā)現(xiàn),雖然“眾味”千差萬別,可是,那個“知味性”并無兩樣。
好,那就請大家把平時習慣于放在“味道”上面的那個注意力,讓它學會隨時回頭反觀“知味性”,轉(zhuǎn)移到“知味性”上面來。于是呢,“味道”之間的差別越來越平淡了。久而久之,如此反觀的力量純熟以后,您雖然不曾失去辨別“味道”的能力,但是,您會發(fā)覺,您的心已經(jīng)不在意酸甜苦辣了。當品嘗著“眾味”之時,您的“知味性”如如恒一,不動不亂,這就叫做“一味清凈”。
“知味性”已經(jīng)做到“一味清凈”,同時,您的第六意識心呢,也就不會再隨著“味道”進行虛妄分別,而常在三昧,歸于“心地”也,故名“一味清凈心地法門”。
這并不容易做到,需要信心,需要環(huán)境,需要智慧,需要善根,需要心無牽掛,需要持之以恒。
假如您真正做到了,那么,隨著“知味性”脫開“眾味塵”,您的心也同樣會脫開一切塵勞煩惱,它將在一念之間超出三界輪回,就如同憍梵缽提尊者一樣:
內(nèi)脫身心,外遺世界,遠離三有,如鳥出籠。離垢銷塵,法眼清凈,成阿羅漢。如來親印,登無學道。
“我因此得以內(nèi)脫身心之我執(zhí),外忘世界之法執(zhí),遠離欲有、色有、無色有之三有,猶如飛鳥出籠一般,超出了三界輪回!
“在內(nèi)離心垢、外消塵縛之后,我便得到了清凈法眼,成就阿羅漢果。如來您親自為我印證,已經(jīng)位登無學道!
有人問:不是說阿羅漢破盡了“我執(zhí)”,還存有“法執(zhí)”嗎?您怎么說憍梵缽提“外忘世界之法執(zhí)”呢?
答: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阿羅漢與辟支佛,不僅破盡了“人我執(zhí)”,他們也破除了部分“法我執(zhí)”,只是殘留了一部分非常微細的“法我執(zhí)”而已,那就是對于“清凈法性”的微細執(zhí)著;或者說,對于“涅槃”的微細執(zhí)著。
假如二乘圣者不曾破除對于山河大地之“法執(zhí)”的話,那么,請問,他們怎么會具有那樣廣大不可思議的神通功德呢?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還味旋知,斯為第一。
“佛陀您詢問哪個法門最圓通,據(jù)我的修證過程,以反觀味道,歸于如如‘知味性\’,得‘舌根圓通\’為上。”
此乃“十八界圓通”當中“六根圓通”之第四“舌根圓通”,亦名“知味性圓通”。
接下來,第十位由畢陵伽婆蹉尊者自述圓通:
畢陵伽婆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發(fā)心從佛入道,數(shù)聞如來說諸世間不可樂事。
“接著,畢陵伽婆蹉尊者從座位上起身,五體投地禮拜佛陀,恭敬地對佛說:在我最初發(fā)心跟隨您出家修道之時,多次聽聞如來您宣說世間的一切都是苦,都是不可樂著之事!
【畢陵伽婆蹉】漢譯“余習”,尚存留有宿世輕慢習氣的緣故。
畢陵伽婆蹉尊者曾于過去五百世當中常為婆羅門種姓,在古印度社會當中地位尊貴,故此形成了輕慢習氣。當他此生隨佛出家,證得阿羅漢果以后,慢習仍有殘留。
尊者曾多次經(jīng)過一條恒河的支流,阿羅漢雖然具備了五眼六通,可以飛行變化,但是,運用神通力并不符合人世間的因緣與因果。因此,通常的情形是,阿羅漢需要過河的時候,便可以向河神提出請求,說:“尊神,請住流!
既然有圣者提出了請求,隨順這個因緣,河神便會恭敬地執(zhí)行,暫時讓河水停住,請圣者過路。圣者過去了以后,河水又恢復了常態(tài)。
可是,當畢陵伽婆蹉尊者經(jīng)過這條河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河神正是自己多世以前的婢女。于是,他仍用過去世的稱呼,有些輕慢地說道:“小婢,住流!焙由窈懿磺樵傅貢和A撕铀。幾次下來,河神忍無可忍,便向佛陀去告狀,佛陀聽完,讓畢陵伽婆蹉向河神道歉。
只見畢陵伽婆蹉雙手合掌,神情肅穆地向河神道歉說:“小婢,莫怪。”眾人隨之哄堂大笑,佛陀便為大家解說其中前因后果,大家才明白畢陵伽婆蹉并非故意如此,實無輕慢之心,只是宿世習氣仍在罷了。
【諸世間不可樂事】世間的一切都是苦,都是不可樂著之事。
畢陵伽婆蹉聽了世尊的開示,便時常思維觀察,為何世間的一切都是不可樂著之事?這就叫做“如法思維”。他是如此地專注與精進,以至于,在乞食的路上,也不曾空過。
乞食城中,心思法門。不覺路中毒刺傷足,舉身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雖覺覺痛,覺清凈心,無痛痛覺。
“有一次,我入城乞食的時候,心里還在思維觀察世尊所開示的法門。不知不覺在途中踩上了毒刺,被刺傷了腳,很快,竟然全身都疼痛起來!
“面對著這個疼痛之苦,我便進行思維觀察,我想,我有一個‘知覺性\’,它能夠感知這徹骨之痛。同時,雖然‘知覺性\’感覺到了疼痛,但是,‘知覺性\’深處的那個‘清凈心\’,它卻沒有任何疼痛和痛覺!
印度屬于熱帶,物種極為豐富,好的方面,如香料、水果、藥草等等很多;不好的方面,如毒蛇、毒蟲、毒草等等,也很多。這個“毒刺”就是毒草所生的刺,扎破了腳,毒素隨著血液流遍全身,竟然會全身疼痛,可見其毒性不小。
畢陵伽婆蹉尊者正在思維觀察人世間的不可樂事,哎,自己就遇到了不可樂事,苦境當前,修行人正好對境觀察。這一觀察,便會發(fā)現(xiàn),“身根”的“知覺性”在感知身體的疼痛;但是,“知覺性”本身會不會“疼痛”呢?
在您疼痛的時候,您只要踏實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知覺性”本身并不會疼痛;而所謂的“疼痛”,只是“知覺性”的“感受”而已,“感受”是虛妄的,也是一種“錯覺”。這說明,“知覺性”之內(nèi)在,就是自性“清凈心”,它既不疼痛,也無痛覺,它不會被“錯覺”所影響。
這樣的話,自己身體里面,就有了一個感受疼痛的“知覺性”;另外還有一個“清凈心”,它知道“知覺性”在感受疼痛,但它既不疼痛,也無痛覺?墒,一個人的身體里面,怎么會同時有兩個“知覺”呢?
——為什么呢?
——不知道。
——不知道,就是“疑情”。把持住這個“疑情”,不要放松,不要舍棄,非要弄個明白不可。這,就叫做“參禪”。
這一參,不得了,妄想雜念統(tǒng)統(tǒng)無影無蹤了,心專注在了“疑情”上面,這就叫做“攝念”,收攝心念是也。如此“攝念”,不用多久,自然得入三昧。于三昧當中繼續(xù)深入觀察,機緣一到,便會“桶底脫落”,徹悟本來。
徹悟什么本來呢?沒有什么,就是微細的妄想之糾纏消滅了,心與境界的對立融通了。于是,自性清凈心顯現(xiàn)了。
畢陵伽婆蹉尊者便是如此:
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寧有雙覺?攝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諸漏虛盡,成阿羅漢。得親印記,發(fā)明無學。
“于是,我進一步思維觀察,這樣反問自己:我只有一個身體,怎么會同時有兩個‘知覺\’呢?這樣一反觀,心念就被收攝在了這個點上,而不會亂動了。”
“像這樣收攝心念不久,就進入了三昧,于三昧當中繼續(xù)觀察,忽然之間,身心境界消散如空。接下來,繼續(xù)安住修行了三七二十一天,便以空慧滅盡了一切有漏煩惱,成就阿羅漢果。有幸得到如來您親自印證,說我已經(jīng)明達無學道!
顯然,畢陵伽婆蹉尊者的實修當中,“攝念未久,身心忽空”是其要點,這也就是所謂的“三昧”,以及由“三昧”而發(fā)生的“無漏慧”。這樣的禪修,正是咱大家需要學習和實踐的地方。
這樣的禪修,不太可能在都市紛紛擾擾的人群當中去實現(xiàn),它更適合于山林曠野,至少是在清凈伽藍。再至少,您總得是個沒雜事兒的閑人吧。即使得到了這樣的三昧,通常也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安住,例如所謂的“三七日”,即三七二十一天的安住修行,才能夠逐漸化解種種煩惱習氣,讓“無漏慧”得以成長、透徹而無處不在。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純覺遺身,斯為第一。
“佛陀您詢問哪個法門最圓通,據(jù)我的修證過程,以攝念完全關注‘知覺性\’,而遺忘‘身根\’之感受,得‘身根圓通\’為上。”
某人問:關于“純覺遺身”,享有“獨步楞嚴”之美譽的圓瑛法師解讀為“純一本覺,遺忘身心”,您以為如何?
答:法師解讀固然不錯,只是有失方便,并不符合修行人用功的實際情形。顯然,法師把“純覺遺身”之“覺”僅僅理解為“本覺”,那么請問,您現(xiàn)在能夠找到“本覺”嗎?
某人:找不到。估計,畢陵伽婆蹉尊者在最初用功的時候,也找不到吧?
答:是的。因此,畢陵伽婆蹉尊者并不是從“本覺”下手來觀修的,而是從與“身根”有密切關系的那個“知覺性”來下手的。那么,再請問,您現(xiàn)在能夠找到自己“身根”的“知覺性”嗎?
某人:嗯,好像可以,但需要靜心與專注,需要環(huán)境?墒,“知覺性”與“本覺”有何關系呢?
答:“知覺性”的根源就是“本覺”,因此,只要專注在“知覺性”上面,逐漸放舍對于“身根”觸受的攀緣,久而久之,就會做到“純覺遺身”,您的心純粹顯現(xiàn)為一個“覺性”,而遺忘了,或者說,超越了身體感受。
此時的“覺性”,已經(jīng)不僅僅是“知覺性”了,它就回歸了“本覺”。因此,圓瑛法師的解讀也絲毫不錯,就在那時,畢陵伽婆蹉尊者“純一本覺,遺忘身心”,而得證無漏圣果。
此乃“十八界圓通”當中“六根圓通”之第五“身根圓通”,亦名“知覺性圓通”。
接下來,第十一位由須菩提尊者自述圓通:
須菩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心得無礙,自憶受生如恒河沙。
“接著,須菩提尊者從座位上起身,五體投地禮拜佛陀,恭敬地對佛說:我自遙遠劫以來,‘意根\’知法沒有障礙,具備空性智慧和宿命通,可以觀察到自己,已經(jīng)投生了像恒河沙數(shù)那樣多的生生世世!
【須菩提】漢譯“空生”,剛出生的時候,家中庫房里的財寶忽然變得空無一物,他父親大驚,趕忙請人卜卦,得一“善吉”之卦,故亦名“善吉”。七天之后,家中財寶復現(xiàn),故尊者亦名“善現(xiàn)”。乃是佛陀十大弟子當中的“解空第一”。
【曠劫】遙遠劫。
【心得無礙】指須菩提尊者“意根”知法沒有障礙,天生具備宿命通,具備空性智慧。此“心”大約指“意根”。
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眾生證得空性。
“當初我在母胎的時候,就已經(jīng)知道諸法空寂之理。出生之后,逐漸覺悟到十方世界皆是空寂,同時也可以幫助有緣眾生證得空性!
由于須菩提尊者不是一般的阿羅漢,乃是久行菩薩道的大菩薩,助佛宣化而來,所以,即便未見佛陀之前,也有如此功德。
蒙如來發(fā),性覺真空,空性圓明,得阿羅漢。頓入如來寶明空海,同佛知見。印成無學,解脫性空,我為無上。
“承蒙如來您顯發(fā)‘如來藏中,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清凈本然,周遍法界……’,我因此而覺悟了如來藏之圓明空性,得阿羅漢果。頓時悟入如來寶明空海,同于佛陀知見!
“您為我印證已經(jīng)成就無學圣果,且贊嘆我對于‘解脫性空\’的了悟,在諸弟子當中最為第一!
佛陀開示諸如“如來藏中,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清凈本然,周遍法界……”之類的法義,并不僅僅在楞嚴法會當中,而是時有宣說。如來說法,不失時機的緣故。
當以往如來宣說如此法義之時,須菩提尊者便以其天生無礙的“意根”契入了“空如來藏”,成就無漏圣果。其入道途徑,關鍵在于“意根”的“覺知性”之圓通無礙。
有人問:此“意根”之“覺知性”如何才能夠圓通無礙呢?
答:心不住法,法自圓通;法法若能圓通,必是心無掛礙。只要“不在意”,凡事不牽掛于心,此“覺知性”本自圓通。
世間人為何事事糾纏不清,處處煩惱不休呢?因為,他們在意的事情太多了,把虛假的幻相都當真了,沒有智慧的緣故。如何才能夠有智慧,乃至于具有如同須菩提尊者一般的“空慧”呢?好好靜心學習佛經(jīng)吧,鍥而不舍,耐心參尋,早晚會覺悟“空慧”的。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諸相入非,非所非盡,旋法歸無,斯為第一。
“佛陀您詢問哪個法門最圓通,據(jù)我的修證過程,以了知諸相非相,乃至于‘知非\’之‘知性\’,與‘所知\’之‘非相\’一同窮盡而歸于空,如此回觀法界,歸宿于無相無性,得‘意根圓通\’為上!
本段經(jīng)文不長,但含義頗深,請逐字逐句耐心體會。
此乃“十八界圓通”當中“六根圓通”之第六“意根圓通”,亦名“覺知性圓通”。
接下來,第十二位由舍利弗尊者自述圓通:
舍利弗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心見清凈。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間種種變化,一見則通,獲無障礙。
“接著,舍利弗尊者從座位上起身,五體投地禮拜佛陀,恭敬地對佛說:我自遙遠劫以來,就已經(jīng)獲得了‘心見清凈\’!
“這樣轉(zhuǎn)世受生了無數(shù)次,如同恒河沙數(shù)一樣數(shù)不清。每一世當中,對于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種種現(xiàn)象變化,一見到就會通達,不會有障礙。”
【心見清凈】“心見”即“眼識”,“心見清凈”則指眼識雖然明了色塵境界,善分別于色塵境界,卻不會沾染于色塵境界,不會因色塵而發(fā)生貪、嗔、癡等不良情緒。
于是,“心見清凈”的人,天生便會通達一切色塵相狀之變化。表現(xiàn)在生活當中,就會絕頂聰明與智慧,學習能力特別強大,舉一反三,聞一知百。舍利弗尊者就是如此。
舍利弗尊者到底有多聰明呢?據(jù)記載,尊者見佛之后,聽佛說法,七天就通達了全部佛法教義,半個月就證得了阿羅漢果。故名“大智舍利弗”。
舍利弗尊者生生世世都能夠“一見則通,獲無障礙”,這太厲害了。但是,必須要見到才可以,還是離不開因緣。在法緣沒有成熟之前,就遇不到佛法,也不可能通達于佛法。
終于有一天,修習外道法的舍利弗迎來了自己的法緣:
我于中路,逢迦葉波兄弟相逐,宣說因緣,悟心無際。
“一次,我在途中,遇到迦葉三兄弟前后相隨而行,經(jīng)過交談,迦葉兄弟為我宣說了因緣之法,我因此而覺悟到,心本來是沒有邊際的。”
【迦葉波兄弟】即:迦葉三兄弟,是當時頗有影響力的外道老師。老大優(yōu)樓頻螺迦葉,漢譯“木瓜林”,有弟子約五百人;老二伽耶迦葉,“伽耶”是山名,也是城名,有弟子約二百五十人;老三那提迦葉,“那提”是河名,有弟子約二百五十人。
當佛陀度五比丘之后,便前往度化迦葉三兄弟,顯現(xiàn)了種種不可思議的神通妙用,以及慈悲智慧,才讓優(yōu)樓頻螺迦葉心服口服,甘愿拜佛陀為師,其五百弟子也都愿意相隨。而后,伽耶迦葉和那提迦葉也都愿意跟著兄長,一同隨佛出家,于是,便有了早期的約千人之僧團。
不久,舍利弗和大目犍連各率弟子一百人,同來尋佛出家;緊接著,聰慧的耶舍長者之子朋熏在佛陀的啟發(fā)下發(fā)心出家,有近五十人受朋熏影響,也來投佛出家。這樣,便形成了約一千二百五十比丘的龐大僧團。
這一千二百五十比丘陸續(xù)證得阿羅漢果,具足五眼六通。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在多生以來都是外道修行人,卻遲遲不能證果,直到今生遇到佛陀,才成就了阿羅漢果。因此,他們內(nèi)心對佛陀無比感激,便時時追隨佛陀,擁護佛陀說法度生,成為佛陀的常隨眾。
【相逐】前后相隨。佛制比丘行走之威儀,應當一字縱隊前后排列,按照戒臘多少,長者居前,整齊有序。以區(qū)別于當時外道們的散亂無序,顯得格外莊嚴。
關于舍利弗尊者見佛之緣由,據(jù)相關資料,有兩個版本,本段經(jīng)文是其中一種。大致情形如下:
當師父沙然梵志去世以后,舍利弗和目犍連便成為老師,各自帶領著一百弟子修行。一天,舍利弗走在路上,忽然看見對面來了三個沙門,正是迦葉三兄弟,他們前后相隨而行,整齊、威儀而有序。舍利弗從來沒見過如此莊嚴的修道者,同時,他以“心見清凈”之智慧,已經(jīng)知道這些都是了不起的修行人,而他們的師父呢,就更了不起了。
于是,舍利弗便上前搭話,問道:“尊師何人?”迦葉三兄弟回答:“我?guī)熱屽饶材帷!鄙崂ビ謫?“尊師授汝何法,可得聞乎?”迦葉三兄弟回答:“一切諸法本,因緣無生生;若能解此者,則得真實道。”就是這個偈語,大智舍利弗一聽,立即悟道,覺悟到心性無邊無際,得須陀洹果。
巧合的是,不久,大目犍連也在乞食的路上遇到了迦葉三兄弟,經(jīng)過交談,同樣聽聞了這個偈語,據(jù)說,也因此而悟道,證得初果(見后文)。于是,二人商議之后,便帶領著弟子們一同隨佛出家,成為佛陀身邊的常隨眾。
另一個版本是:
一天,舍利弗走在路上,遇到馬勝比丘從對面走來,馬勝比丘乃是五比丘之一,其威儀極為莊嚴,神情肅穆而安詳,竟然把舍利弗看呆了,他從來沒見過如此莊嚴的修道者。
于是,舍利弗便上前搭話,問馬勝比丘:“尊師何人?”馬勝比丘回答:“我?guī)熱屽饶材。”舍利弗再?“尊師授汝何法,可得聞乎?”馬勝比丘回答:“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吾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甭犃诉@個偈語,舍利弗立即心開悟解,法喜充滿。
回去以后,舍利弗把這個偈語轉(zhuǎn)述給師弟目犍連,目犍連同樣獲得悟解。于是,兩人一同帶領弟子前往見佛,都跟隨佛陀出家,成為佛陀身邊的常隨眾。
從佛出家,見覺明圓,得大無畏,成阿羅漢。為佛長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
“于是,我便與大目犍連一起,帶領弟子們跟隨佛陀出家。在您的教導下,我從‘心見清凈\’到達了‘見覺明圓\’,心境寬廣,無所畏懼,成就阿羅漢果。”
“您贊嘆我為佛長子,我之成就乃是從佛口宣說之妙法而生,我之法身智慧亦是從佛法化生。”
【見覺明圓】“眼識”之“心見”變得光明圓滿。“見覺”即“心見”,即“眼識”。
如何才能夠“得大無畏”?
答:一旦覺悟心性非生非滅,遍滿法界,知其不隨生死而生死,不因業(yè)力而轉(zhuǎn)變,更有何畏懼呢!舍利弗尊者亦復如是,由“見覺明圓”而達心性圓滿之涅槃,故無所畏懼。
同樣,真正的悟道者也是如此,他們不會再畏懼種種逆境和業(yè)報,對于疾病,對于死亡,等等,都能夠坦然面對。
舍利弗尊者之所以被佛陀贊為“長子”,被大眾尊為“長老舍利弗”,除了年高德重之外,皆因其“心見”清凈光明之廣大智慧,為眾弟子當中公認的“智慧第一”。
究其根本,佛法乃是智慧之法,所謂“智慧勝過神通力”是也。在菩薩“六度萬行”當中,以“般若波羅蜜”最為第一,稱為“第一波羅蜜”。“般若”正是“智慧”,超脫掛礙的解脫智慧。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心見發(fā)光,光極知見,斯為第一。
“佛陀您詢問哪個法門最圓通,據(jù)我的修證過程,以‘心見清凈\’則發(fā)生智慧之光,智慧之光到了極處,便會通達如來知見,得‘心見圓通\’最為第一!
此乃“十八界圓通”當中“六識圓通”之第一“眼識圓通”,亦名“心見圓通”。
接下來,第十三位由普賢菩薩自述圓通: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九)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八)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十)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六)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五)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四)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三)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二)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一)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十二)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十一)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十(之七)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九)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八)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十)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六)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五)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四)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三)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九(之七)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