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初發(fā)論端 6

  瑜伽師地論講記 初發(fā)論端 6

  云何名為證成道理?謂一切蘊皆是無常,眾緣所生,苦空無我。由三量故如實觀察:謂由至教量故、由現(xiàn)量故、由比量故,由此三量證驗道理。

  我們昨天講過四種道理,其中的「觀待道理」是排在第一項,第二項是「作用道理」。

  這個「觀待道理」也就是我們平常…我們常常所說的因緣生法。這個你若在靜坐的時候…這個「瑜伽」其實就是靜坐。在靜坐的時候,你在思惟觀待道理的時候,你會想到這一切觀待的事情都是無常的、是空的、是假的,會想到這里。

  但是想到第二條道理的時候,「作用道理」,那么是假的、是空的,但是有作用。這個微妙就是在這里,它有作用,但是是假的、是空的。你可以來回的觀察,是這樣意思。

  這第三項是「證成道理」,這個思惟「觀待道理」的時候,知道是無常的,因緣生法是無常的,無常所以是苦、是空、是無我的?墒菦]有經過思惟、觀察的人,他還是不同意這樣的結論,不同意無常是苦、因緣生法是空的、是無我的。你要為他去說明的、去解釋的,所以又說到這個「證成道理」。就是用至教量、用現(xiàn)量、比量來證明這件事,是苦的、是空的、是無我的,這樣這個道理才能夠成立,這樣意思。

  這個昨天講過了這個「現(xiàn)量」,也講到「比量」。這個「比量」是推、推論,經過推論而得知的,其中也一定有多少「現(xiàn)量」。不然的話,這個「比量」還是不能成立的。

  在《因明入正理論》的書上,舉一個例子,舉個例子說我看遠遠的地方看到冒煙,看到冒煙就知道那個地方起火了。我看見墻那邊露出個角來,那么可能那下面有牛。就是這個煙,你看見煙、看見角,這是「現(xiàn)量」。由「現(xiàn)量」而推論,才知道是有火、才知道是有牛,是這樣子。知道是無常的,這個原因就是你以前,由你的現(xiàn)量上得知道。這個起火的地方,這火有煙,火和煙是不分離的,你以前的現(xiàn)量的經驗得知道這件事;后來看見煙,喔有煙就是有火。所以這個「比量」由推比而得之,是因為有現(xiàn)量的關系,不過不是全部的,是一部分,是這樣意思。

  「由比量故」,由于推比得到的正確的知識,這也可以證驗這件事是對的,這是一個得到正確知識的一個方法。

  「謂由至教量故、由現(xiàn)量故、由比量故,由此三量證驗道理」,證實你所經驗的這個道理是對的。這個「驗」是自己接觸到的事情,我不是聽人說,自己接觸到的事情,是對的,得到的結論是對的,「證驗道理」。

  諸有智者,心正執(zhí)受,安置成立,謂一切蘊皆無常性、眾緣生性、苦性、空性,及無我性,如是等名證成道理。

  這個「執(zhí)受」、「諸有智者,心正執(zhí)受」,這個有智慧的人,他聽你所說的至教量、所說的現(xiàn)量、比量,從這三條道路得到的知識是對的,個智慧的人就會明白了這件事!感恼龍(zhí)受」,他內心里面就是得到智慧了,生起了一種智慧,就是信受了…堅定的信受了這樣的道理。堅定的信受了這樣的道理,而不會動搖的。就是有反對者說出來種種的不同意的意見,你不動搖,所以叫「執(zhí)受」。

  「安置成立」,這個「安置成立」呢?或者就說是把這種道理,安置于心,「成立」,建立起來了,或者是這樣說。或者說呢?你成就了正知正見了,你能夠在內心里面栽培善根,按照這樣的道理去栽培善根去,叫做「安置成立」,或者這樣說也是可以。

  「謂一切蘊皆無常性」,這底下就是說,「心正執(zhí)受,安置成立」什么呢?「謂一切蘊皆無常性」,就是我們這個生命…我們的生命體,我們的色受想行識,這個「蘊」,蘊者,聚也,積聚的聚。色是一大聚、受也是一聚,想、行、識都是一聚,就是一大堆。這一切的色受想行識的蘊「皆無常性」,它們都沒有不變的體性,都是有變化的,隨著因緣變化的。這個「眾緣生性」,它是眾多的因緣生起的體性,它的體性是眾緣所生。是「苦性」、是「空性」、是「無我性」,這個我們昨天講過了。

  「如是等名證成道理」。這個說到「無!梗覀冏畹拖薅瓤梢杂袃蓚想法。一個是我們現(xiàn)在的生命體,非老病死不可,這是一個想法;第二個呢?第二個想法,我看每一個人都是對于自己的生命不滿意,每一個人都會這樣,都感覺到還是不是那么好。不那么好,說它是無常呢?很好!它結束了,我重新創(chuàng)造一個嘛,我重新創(chuàng)造一個生命,不是很好嗎?如果這個生命是固定的了,你不可以變動,不滿意只好忍受著。

  所以說「無!,這里面啊,這佛法說什么都是無常的,好像是很消極,其實這話說得不對,無常里面有積極性。所以佛教里面說「無!,所以佛法里面重視你自己要常常思惟觀察,不要只是用耳朵聽、用眼睛看,不可以。你還要用心多思惟,你才能夠有很多的妙出來。

  「如是等名證成道理」,其實就是證成這個「觀待道理」、證成這個「作用道理」。

  云何名為法爾道理?謂何因緣故,即彼諸蘊,如是種類?諸器世間,如是安布?

  我們若不相信佛法的話,也有可能有這種思想,就是無論什么事情都是自然的,自然是這樣子,那個法就是那樣子叫做「法爾」。不認為有什么因緣造成的,不那么想,就是自然是這樣子,叫做「法爾」。若是我們常常思惟,用第六意識多思惟這種種的因緣,這個「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常常思惟,思惟就從…就會思惟出來種種的事情出來。知道這是因緣有的,各式各樣的事情都思惟出來。但是有的時候,思惟久了也會另外會出來問題,另外還會引出來問題的。引出來問題,這個佛菩薩的智慧說出來「法爾道理」,來解決你因思惟而引起的這些問題?催@底下解釋。

  「謂何因緣故,即彼諸蘊」,什么理由,即彼色受想行識諸蘊「如是種類」?而是這樣的種類?這是人的一類,人里面又有很多的類;天這一類,天也有很多的類別;乃至地獄餓鬼畜生,都有各式各樣的色受想行識的蘊。說是…像人…我們的色受想行識這個身體是這樣子,那個蛇是又一樣,蛇又是一樣;海里的魚又是一樣。人是在陸地上生活,魚在水里面生活,這個色受想行識這個蘊各式各樣的差別。人是一類,類,這個大類里面又有很多種類,各式各樣的情形。什么因緣,即彼諸蘊如是種類呢?為什么這樣子呢?你會這樣想,會思惟。

  「諸器世間,如是安布」,這個「器」,譬如說有這個蘋果、橙子,放在一個器里面盛載著;我們人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也是器,這個世界是我們生存的一個器。當然我們人在這個器里面生存,我們對這個器的彼此間的關系還是很密切的,很密切的。我們說靠天吃飯,其實也靠這個大地…也很厲害的,關系很重要的。那么這個器,這個器世間,它這樣安布,是這樣子現(xiàn)出來各式各樣的形相,有高山、有平地、還有大海,還有太陽、還有月亮,有白天、有黑天,有的地方物產豐富、有的地方很貧瘠的,各式各樣的情形。何因緣故「諸器世間,如是安布」呢?這樣的陳列呢?

  何因緣故,地堅為相、水濕為相、火暖為相、風用輕動以為其相?

  「何因緣故」,地是「堅為相」,地是堅固的。「水濕為相」、火是「暖為相」,為它的體相!革L用輕動以為其相」,為它的體、為它的相狀,什么原因是這樣子呢?你也會想,會思惟這件事。

  何因緣故,諸蘊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這是圣人的境界了。一切法是無我,什么因緣是無我的呢?什么因緣啊,佛菩薩得的涅槃里面的境界是寂靜的?一切有為法都是生滅變化、是無常的,無常即是動,是動的意思。生滅變化,也可以名之為動。這個無為法、涅槃的境界是無為的,就是沒有這個因緣生法那個動相了,所以對動而說靜,說涅槃是寂靜。

  這個圣人他見到第一義諦以后,他的色受想行識還是在的,這個生命體還是在,但是他這個無分別智出現(xiàn)的時候,和第一義諦相應的時候,就是入于無為的境界去了,那個時候呢?是寂靜的,就沒有這個有為法這個動蕩的這些事情,所以涅槃是寂靜。

  可是我們若常常思惟就會想,為什么涅槃是寂靜的?又會這么樣想。由有我而無我,到了無我的時候又會想,為什么是無我?又會這樣想。

  我們觀察一切有為法是因緣所生,所以會變化,不是常,而是無常?墒浅姓J了無常以后又會想,為什么是無常呢?它是常不可以嗎?就會各式各樣的想法。

  何因緣故,色變壞相、受領納相、想等了相、行造作相、識了別相?

  「何因緣故,色變壞相」,我們年輕人的時候,假設沒有相信佛法、沒有學習佛法,這個壯年人,社會上這個活動力在強的時候,好像前面有很多、很多的如意的事情等著我,那個沖勁很強的時候,從來不想世間上都是變化無常的,不想這件事,不想。但是若是學習了佛法以后呢?那就,喔,是無常的,又會…就是改變了這種想法。可是承認了無常以后,又會想為什么它會變壞呢?不變壞不可以嗎?也會這樣想啊,「何因緣故,色」是「變壞相」。

  「受領納相」,受是領納相。這個心、我們這個分別心與一切境界接觸的時候,心里面就會接受,是一種感覺,去接受它。我們平常的人,我們的日常生活里面,我們如意的事情我們接受,滿我意的事情我接受;不滿意的事情,我拒絕,不接受。我們平常是…我們的心情是這樣的態(tài)度,但事實上,我們不是這樣。就是如意的接受,不如意的也是接受的,也是接受。怎么知道不如意的事情你也接受呢?你常想一想就會知道。

  譬如說是我們不高興的事情,或者是自己的行為、思想引發(fā)出來的;或者是自己還不知道,由第三者、或者第四者展轉的傳過來,啊,有什么、什么事情,某某人怎么、怎么打主意,怎么、怎么的、怎么對你有傷害呢,你一聽見了的時候,你就忿怒了。啊,你就想出來怎么、怎么樣報復,于是乎很多的苦惱的事情都出現(xiàn)了。從這一段經驗上看,人就是不如意的事情也接受,也是接受。

  那么呢,我也不愿意接受這個事情,怎么能說我接受了呢?我們平常的人可能心粗一點,我不知道這件事我就接受了;但是有些人思想是很細、很周密的,他會想很久、很久,事情怎么、怎么安排,但是這種人他也一樣是接受這種事情。因為你接受了一次可能自己還不覺悟,接受了兩次或者還不覺悟,接受第三次應該覺悟了,但是人還是不覺悟。怎么知道呢?你接受了這種事情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很多很多的苦惱的事情。假設你若說是不接受的時候,我知道是很苦惱,但是我不知道怎么樣不接受!怎么樣才能不接受呢?我們學習了《攝大乘論》以后,就應該知道這件事,就是不分別就不接受。你不要分別這個事情,就沒有事。

  這是很明顯的一件事,譬如說現(xiàn)在這屋子里面有大的白蓮花,或者紅蓮花,或者青黃赤白各式各樣的蓮花;或者是一個高山,高山、流水、大蓮花,很多的各式各樣的好看的花。你遇見這種境界的時候,你心里面平靜、歡喜、喜悅,自然是這樣子。若是遇見那個毒蛇、惡獸、老虎這些東西,你心里面是什么樣子?心里不平靜。但是若是沒有…這個老虎已經過去了,這些不如意的境界過去了,你心里面不分別的時候,心里就平靜。從這樣的經驗上看,所有的不如意的事情,你發(fā)覺了,你趕快停下來不要想,不要分別。啊,我對這個人非常的好,但是他一點良心沒有,對我種種的傷害,你愈想就愈苦惱,那就叫做接受。不如意的事情你也接受;你若不想,不想,什么事情沒有,沒有這個苦惱。

  所以這個受是領納相,如意的事情你接受,苦惱的事情你也是接受,你不能夠「一切法不受,得阿羅漢」,你不能。但是我們不是阿羅漢,沒有那樣道力,你也可以調一調,調轉一下,不分別這件事。不分別這件事就沒有事,所以也可以不受。

  但是另外有一個原因,你不受你也得受,什么?是自己的業(yè)力,你前生造了罪,造了罪,你現(xiàn)在要得果報,得果報,就叫做「受」。這果報來了,你不受也得受,你不能不受。說是別人傳來的話,說怎么、怎么的…,我可以不想,但是你身體上有病了,你不受,你不受也得受。

  可是若是修學圣道成功了的人,也能不受。我這身體里有病,他也能不受,因為什么呢?因為他時常修止觀,觀一切法空,觀一切法是無常、是無我的,觀一切法空,那個心住在畢竟空那里了。這個色受想行識上的問題,他就不感覺,不感覺這件事,他就不苦,就沒有苦受,就能不受。所以修學圣道的人,能有這樣的好處。就是沒有入無余涅槃之前,你得到涅槃了,就是有這種好處,就能不受。但是表面上你得那個病還是在的,那個老、病還是在的。但是在他內心里面的修行,他是不受這件事的苦惱的,他能不受?墒悄銢]有這個修行,那不行,你不受也得受。

  所以,色是變壞相,受是領納相!负我蚓壒省,色是變壞相、受是領納相?我們有的時候你多思惟有好處,但是有的時候也會出現(xiàn)一個問題,就是從無始以來,人就是這樣,為什么不從無始以來人不這樣子呢?就會要這樣想,這樣想你沒有辦法回答,你怎么回答這個問題?所以這個地方給你回答了。

  「想等了相」,這個色、受、想,這個「想」這個蘊,是「等了相」,這個「等」是普遍的意思,普遍的去明了、去思惟觀察,所以就叫做「想」是「等了相」。普遍的去觀察、去認識它是怎么一回事,是什么道理,叫做「等了相」。

  「行造作相」,這個色受想行這個「行」,是造作的意思,就是有了行動。這個「造作相」,當然我們會想到身體表現(xiàn)出來的行動、或者口發(fā)出來語言,這就叫做「行」。但是主要是心行,是內心里面的動,叫做「行」。

  這個我們發(fā)出來語言、發(fā)出來行動,是心發(fā)出來的,不然的話身不會動、口也不會說話的,是由心發(fā)出來的,所以這個行是你的心的,你內心的動!覆皇秋L動、不是旛動,仁者心動」,這句話是對的,是「仁者心動」。這個心動,在這里說這個「行」是造作相的意思,是有目的的發(fā)出來的動,那叫做「行」。

  人好像是習慣了,不是有固定的目的也會動,也會動,那個不是屬于行蘊的,不屬于行蘊喔?梢园ㄔ谛刑N里面,但是那個義不夠…不具足。

  「識了別相」,這個「識」,眼識乃至意識,他是「了別相」,就是對于一切法有個明了性,叫「了別相」。

  而其實這個受、想、行都是由心發(fā)出來的作用,由心發(fā)出來作用,不是離開了心有受想行的。心接觸一切法的時候,有受的作用、有想的作用、有行的作用,是這樣意思,是這樣分別。它是王,那個受、想、行是臣,王和臣的不同,就是這樣說喔。

  由彼諸法本性應爾、自性應爾、法性應爾,即此法爾說名道理,瑜伽方便。

  「由彼諸法本性應爾、自性應爾、法性應爾」,前面都是問。「何因緣故,地水火風是堅濕暖動?何因緣故,諸蘊是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何因緣故,色是變壞相、受是領納相、想是等了相、行是造作相、識是了別相?」這是問,這底下回答了。「由彼諸法本性應爾」,就是由于這一切法,它本性就是這樣子,它本來就是這樣子,從無始以來就是這樣子。這個「本」就是根本,根本就是過去。過去,就是從無始以來就是這樣子。就是地是堅相、水是濕相、火是暖相、風是動相,從本以來就是這樣子。這「本性」是說過去;「自性應爾」是說現(xiàn)在,從本以來就是這樣子,現(xiàn)在它的體性還是這樣子!阜ㄐ詰獱枴,就是未來的,將來的地水火風也還是這樣子,也還是這樣子啊。將來也還是諸蘊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將來也還是色變壞相、受領納相、乃至識是了別相,「法性」就是這樣子。

  「即此法爾說名道理」,這就是道理,就是這樣子喔。

  「瑜伽方便」,也是你學習瑜伽的一個方便,也就是這樣意思。

  或即如是、或異如是、或非如是,一切皆以法爾為依,一切皆歸法爾道理,令心安住、令心曉了。如是名為法爾道理。

  「或即如是、或異如是、或非如是,一切皆以法爾為依」!富蚣慈缡恰,就是前面,前面說的這些事情,是這樣子,或者是不同意,另外有個樣子,叫「異如是」,另外的樣子。「或非如是」,「即如是」、「異如是」都沒有,或者是這樣子!敢磺薪砸苑枮橐馈梗褪沁@樣子,都是以法爾為依止的,就是都是法爾。

  這里面啊,譬如說我們人,頭上沒有角,但是有的地方有的人頭上有個角,就是和我們不同,「或即如是、或異如是」,是這種情形,不同的,各式各樣的,各式各樣的情形。

  現(xiàn)在今天的世界,看那個蛇是這樣子,看那個鳥是這樣子,看那個人是這樣子,但是若是另外的不同的世界,又有不同的情形,所以「或即如是、或異如是、或非如是」,是這樣子。

  譬如說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在太陽下有影;但是阿彌陀佛國的人不是,你在光明下沒有影,就是各式各樣的差別境界,不是一樣的。

  說是我們人在地面上走,徒步走,人的生活是這樣子;那天上的人,和我們不同,天上的人他會天空里走,有各式各樣的情形!富蚣慈缡、或異如是、或非如是」,總而言之,「一切皆以法爾為依」,自然是這樣子。

  這個經論上、佛經上常說,這個諸天來見佛,聽佛說法。聽佛說法,這個法會一結束了,諸天就走了,但是走不遠,忽然間就不見了,那是什么原因呢?走得太快,他那種速度特別的快,所以就是我們的肉眼遲鈍,一下子不見了;若是天眼那還是不同了。所以各式各樣不同的情形,這「一切皆以法爾為依」!敢磺薪詺w法爾道理」,這些事情就是自然是這樣子。

  「令心安住、令心曉了,如是名為法爾道理」。所以我們佛法里面,是重視聞思修,重視這個思惟,重視思惟,但是到有些地方,你不可以思惟的。你就到此為止,你不能思惟的,你就這樣安住下來好了。因為你思惟、思惟啊,到思惟不過去,可能令你發(fā)狂了,都可能的,所以「令心安住、令心曉了」,佛菩薩開示我們這個法爾道理,教你明白這件事,你就是不要再思惟這件事,「如是名為法爾道理」!阜枴乖贀Q一句話就是「自然」的意思,自然是這樣子。

  如是名為依四道理,觀察諸蘊相應言教。

  這是前面這一大段,這個是…這個修瑜伽的人、修止觀的人,你要根據(jù)這四種道理去觀察色受想行識諸蘊,相應的言教,就是佛說的觀察諸蘊的相應的言教,你要這樣子去思惟去。

  (這個小一點字的這上面,我們從第四行開始)

  此境瑜伽,雖通一切,然諸經論就相隨機,種種異說,或說觀待等四種道理,

  這叫做「境瑜伽」!妇宠べぁ咕褪…這看出來呢,主要還是以色受想行識為所緣境去觀察。所以初開始修止觀的人,你要尊重佛的智慧,佛怎么說你就怎么觀察,你不要自己另外想出個方法來,你不要這樣。你成功了以后,你可以無窮無盡的變化,但是它能夠…還是能符合佛的本意的。我們若初開始,你不尊重佛的這個相應言教,你自己去獨出心裁,那這是不對的。所以「或說觀待等四種道理」,為境瑜伽,叫做「境瑜伽」。

  如是乃至說蘊界處緣起諦等,皆名瑜伽。總具四性,順四法故。

  「如是乃至說蘊界處緣起諦等,皆名瑜伽」,像這種四種道理,「如是」就指四種道理,如是四種道理可以作為「境瑜伽」,乃至到說這個「蘊界處」,乃至又說到五蘊、說到十八界、說十二處、說十二緣起、說這個四諦(苦集滅道四諦)、乃至六波羅密、乃至一切法!附悦べぁ梗伎梢苑Q之為這個瑜伽的、稱之為相應的。因為你用佛法的智慧去觀察的時候,它都是相應的,沒有沖突矛盾的。這個「相應」的意思,就是不沖突,能夠隨順,沒有矛盾,叫做「相應」。

  「總具四性,順四法故」,因為這一切法都具足這四種體性,都具足這四種道理,也都是隨順這四種法。謂一切境無顛倒性,無顛倒性是一法、不相違性、相隨順性、趣究竟性,都具足這四法,所以都是「相應」的。

  這前面主要就是說這個境瑜伽,這底下說「行瑜伽者」

  行瑜伽者:謂一切行,更相順故、稱正理故、順正教故、趣正果故,說名瑜伽。

  「謂一切行,更相順故」,這個「行」就是走路,一步一步的向前走,叫做「行」。我們佛教徒在佛法里面,隨順佛的教導去修行去,也就像走路一樣,一步一步的向無上菩提那里去,向大般涅槃那里去,所以叫做「行」。若是你不修行了,就停下來了,就不向前進了。這個行啊,「謂一切行,更相順故」,念更ㄍㄥ,「更相順故、稱正理故、順正教故、趣正果故,說名瑜伽」,現(xiàn)在是說這個行叫做瑜伽,行怎么叫做瑜伽呢?

  「謂一切行」,佛法里面所說的一切的修行法門,都包括在內,「更相順故」,此法門、彼法門、彼彼法門,互相都是隨順的。

  譬如我們坐禪,坐禪和念佛法門,是互相隨順的,沒有沖突。因為你常常靜坐,你心就是寂靜,不顛倒。不顛倒啊,一個寂靜就不顛倒,一個修止觀,修觀啊,令你有智慧,也是不顛倒。那么心不顛倒,你臨命終的時候,就是信、愿、行現(xiàn)起,你念阿彌陀佛,那么阿彌陀佛放光接引,就是往生阿彌陀國了嘛!所以坐禪,禪和凈土法門不相違背,不相違背的,也是互相隨順的。說我讀經、我去拜佛,我沒有靜坐,但是讀經、拜佛,與靜坐、與念佛法門,一切都是隨順的,沒有沖突。

  一切的法門都是「更相順故」,我也隨順你,你也隨順我,沒有沖突的。說我不念佛,我念咒,念咒與念佛也是一致的、與坐禪也是一致的,也沒有沖突,也是一樣的。所以一切的法門,「更相順故」,所以叫做「瑜伽」。

  「稱正理故」,所有的修行的法門,都和那個第一義諦是相稱的,沒有沖突。因為佛說這么多的法門,目的就是念佛法門也好,你是禪也好、你念佛名也好,你念經也好、拜佛也好,佛說這么多法門,都是向于第一義諦,不是停留在惑業(yè)苦那里。這個和凡夫境界不同,凡夫境界互相障礙,這些種種的事情,也可能有不障礙的,但是啊總是有問題;佛說的法門不是,這是無障礙境界,「更相順故、稱正理故」。

  「順正教故」,你種種的修行都是隨順佛教,都是佛所教導的,所以與佛的教也是相隨順而沒有沖突的。

  「趣正果故」,所有的修行都是向無上菩提那里、向大般涅槃那里進趣,進趣到大般涅槃那里去,叫做「趣正果故」,與果也是相應的。那么,所以行就是瑜伽,行是相應的,「說明瑜伽」。

  此行瑜伽,雖通諸行,然諸經論就相隨機,種種異說,或說正修諸行,說名瑜伽;或說三十七菩提分法,說名瑜伽;或說奢摩他、毗缽舍那平等運道,說名瑜伽。

  這底下再指出來究竟這「行瑜伽」指什么說的呢?這底下說「此行瑜伽」雖然是通于一切的修行法門,可是在一切的經論里面,或者佛說的經、或者佛弟子造的論!妇拖嚯S機」,這個經里面、論里面,就法、就法相來說、就眾生的根性來說,所以會說出來種種不同的修行法門,「種種異說」。其中說得什么呢?「或說正修諸行」就叫做「瑜伽」,這還是通說。

  底下,「或說三十七菩提分法,說名瑜伽」,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三、四,一十二)、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合起來三十七菩提分法。這個「分」者,因也,「菩提」是果,這三十七種法門是三乘菩提的因。這個「菩提」通于聲聞乘、辟支佛乘、一佛乘,都叫做「菩提」。說三十七菩提分法,說明叫做瑜伽。三十七菩提分法,或者簡單說就是四念處。修這四念處,就叫做行瑜伽。

  「或說奢摩他、毗缽舍那平等運道,說名瑜伽」,「奢摩他」翻個止,「毗缽舍那」翻個觀。這個止觀「平等運道」。

  「平等運道」呢,這可要有修行的人才能平等運道。我們初開始學習的人不能「平等」。就是我們修止的時候,就不能修觀。止有的時候修得好、有的時候修得不好,就是不穩(wěn)定;修觀也是,有的時候觀得也是很好,有時候不能觀,總是不合適。等到止修成功了,觀還沒成功;或者觀修得不錯,這止還沒好,修得不好。

  譬如說這個初果圣人、這個二果圣人,他們已經不是凡夫了,是圣人了,已經斷惑證真了,但是這止還沒成功,止還沒修成功。他就是得到了欲界定、未到地定,還沒有得到禪,色界四禪還沒成就;或者是已經得到未到地定了;或者未到地定沒得到,只得到了欲界定。所以他的止還沒有成功,還不圓滿。所以這個初一段的修行人,只是觀修得還不錯,止還沒成功。有的人止成功了,他雖然是凡夫,得到四禪八定了,那他止修得不錯,但是沒有觀,沒有修四念處觀,就是不平等。

  現(xiàn)在說是要「平等運道」,止也修成功了、觀也修成功了,就是止里面也有觀、觀里面也有止,因為止而得到輕安樂、因觀而得到輕安樂,這時候止觀雙運,止觀能夠雙運,這個時候叫做「平等運道」。就是他在修觀的時候,他還是止,心里面還有止的功夫,那么就是止觀雙運。我們止觀沒成就的人,你修止假設能相應一點,等到修觀的時候這個止的功夫就退,退下來,就不行;若止成功的人不是,他不退。

  這個地方有什么分別呢?譬如說你得到欲界定、得到未到地定,本來也是不錯了,但是你的耳識還在動,有什么聲音會聽見,你還在動。但是他有了定的時候,聽見是聽見了,他還是在未到地定里面。

  若是得了初禪(應該是二禪)以后不是了,你有聲音他聽不見,聽不見,你拿引磬去開靜,不可以,就無效了,你拿引磬不可以開…令他出定的,他若自己要出定,可以出定;他若不出定,你就打雷他也不出定,這是不可以的。

  所以那個時候,得到禪以后,在禪里面修觀呢?這時候這個禪不失掉,你心里面去思惟一切法畢竟空、唯心所現(xiàn),這個禪還在,所以止觀雙運。若是這個未到地定以下的定,你若思惟諸法皆空,思惟…不管是【唯識觀】、是【性空觀】、是【一心三觀】,是怎么觀…,你心一動,這個定就退失,不能說止觀雙運。所以現(xiàn)在這里面說「奢摩他毗缽舍那平等運道」,叫做「瑜伽」,這境界就高了,這程度很高了。

  如是乃至復說菩薩所有殊勝慧悲,平等雙轉,名為瑜伽。具上所說四種義故。

  「如是乃至復說菩薩所有殊勝慧悲,平等雙轉,名為瑜伽」,前面說三十七菩提分法叫做瑜伽、止觀雙運叫做瑜伽。乃至到菩薩所有的殊勝的智慧、殊勝的慈悲心,那叫做平等運道,那個時候就是要到第八地菩薩,第八地菩薩。

  不過若照這個我們漢文的佛教來說,要到第五地,不一定到第八地,第五地。第五地是難勝地,初歡喜地、二離垢地、三發(fā)光地、四焰慧地、五難勝地。到難勝地以后,那個殊勝慧悲才能夠平等雙運。就是他那無漏的無分別的智慧和大悲心。這個大悲心去廣度眾生,是后得智;那個殊勝的智慧是無分別智。無分別智和有分別智平等雙運,要到第五難勝地以上才能做到。

  不過我那一天說過,若宗喀巴大師的意思,要佛才可以,其他的人還做不到,這是說法有點不同喔!刚f明瑜伽」…「平等雙運,名為瑜伽」。

  這樣說法呢,以三十七菩提分法說明瑜伽,這應該是初發(fā)心的時候。初發(fā)心的時候,以四念處為瑜伽,修學止觀。到止觀雙運那就是進了一大步了,程度很高了的境界。那么,到最后,菩薩的殊勝慧悲,平等雙運,是更高一層的境界。

  「具上所說四種義故」,因為什么三十七道品和止觀雙運、菩薩的殊勝慧悲,名之為「瑜伽」呢?因為具足前面說的那四種義故,都是…彼此都是相應的,「謂一切行,更相順故、稱正理故、順正教故、趣正果故」,,所以名之為瑜伽,這樣意思。

  果瑜伽者:謂一切果更相順故、合正理故、順正教故、稱正因故,說名瑜伽。

  「果瑜伽者」,前面說這個「境瑜伽」,說這個行瑜伽,現(xiàn)在說這個果瑜伽!钢^一切果更相順故、合正理故、順正教故、稱正因故,說名瑜伽」,這個「果瑜伽」,就是修學圣道的人有成就了,得到了果,得到了一個結果了,那叫做「果瑜伽」!拘〕恕慨斎痪褪浅豕、二果、三果、四果,或者三明六通的這些事情!敬蟪恕糠鸱ň褪鞘仄兴_他所得的圣道,乃至到佛的境界,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無量無邊的這些功德,都名之為果。

  這些果法呢,「更相順故」,彼此也都是相隨順的,而不是相沖突的。說是我念阿彌陀佛求生阿彌陀佛國去,但是我念阿彌陀佛念得不相應,我念藥師佛。你若念藥師佛,《藥師經》上說,你念藥師佛的時候,你愿生阿彌陀佛國也是可以,臨命終的時候,藥師佛派八大菩薩送你到阿彌陀佛國去。這可見這果是相應,也是彼此相應,沒有矛盾的,是這樣子。所以叫做,果彼此是相應的,「更相順故」。果當然是合正理,你得到無分別智,和第一義諦是相應的。也是隨順佛的正教的。

  「稱正因故」,你得到的果,和你當初修的因也是相應的,也是相合的。如果不相合,這個因不能得果了,不能得果,那是白辛苦了嘛,「說明瑜伽」。

  此果瑜伽,雖通諸果,然諸經論就相隨機,種種異說:或有處說力無畏等不共佛法,說名瑜伽。

  佛的智力,這個「力」是佛的智慧力量,一共有十種,有十種智力。這個「無畏」有四種,四種無所畏!傅取,還有「不共佛法」,有十八種不共佛法,不共于聲聞、緣覺二乘人的佛法,也是佛的功德。這是佛的果,佛所成就的果。這些果也名之為瑜伽。

  如是乃至或說有為、無為功德,皆名瑜伽。具上義故。

  前面說佛的力無畏等十八不共法,這都是屬于有為,乃至到或說有為的功德,和無為的功德!笩o為的功德」,你斷諸煩惱的戲論,與第一義諦相應,那叫做無為的功德,都叫做瑜伽。因為都具足前面的四種義,所以名之為「瑜伽」了。

  瑜伽師地論講記 初發(fā)論端 6 問答

  問:昨天的談到,這個你提到「即蘊無我」,是「空」;「離蘊無我」是「無我」,是一個(人空)「我空」、一個「法空」,還有它的原因何在,請師父詳細的再闡釋一下。

  答:「離蘊無我」,是「人空」;「即蘊無我」,是「法空」。

  這個「離蘊無我」這是約對治方面說的,在所對治那方面就是我們的…執(zhí)著心認為色受想行識這五個法、五個蘊之外,另外有一個…有一種「理性」,是常恒住不變易、有主宰的、有主宰性,這個是「我」。就是…所以這個五蘊這邊加上一個,就是「色受想行識、我」是六個。我們如果這樣執(zhí)著的話呢?就是在蘊以外有一個我的體性。「色」是這樣的體性、「受」是這樣的體性、「想、行、識」是這樣的體性,另外一個還有一個有體性的我,還有一個我。這樣子就是呢,蘊以外有一個我,我們若這樣執(zhí)著的話呢?佛就說蘊以外沒有我。如果有一個我呢?佛就說「色受想行識、我」,應該這樣說才符合事實。佛沒有這樣說,就是表示蘊外沒有我。這個蘊外這個我啊,這個我在什么地方?也還是在這蘊這里,在這蘊內的。

  所以這個如果說是你執(zhí)著這個「我」若是大,這個蘊就在我的體性里面。若執(zhí)著這個蘊是很大,「我」是很小,這個我是在蘊里面,但是它自己在它自己的體性的。不管說是蘊大或者是我大,都是蘊以外另外有一個我。那么修「無我觀」的時候,就是觀察只是色受想行識,另外沒有我,另外沒有我的。

  這個《瑜伽師地論》后面有講、《大智度論》里面也有講。如果這個「我」是在身體里面,「我」是常恒住不變易,有主宰性的,那這樣子講呢?這個「我」在身體里面的話,這個身體苦惱的時候,這個「我」苦不苦?「我」苦不苦?說「我」也苦,苦就是變了。你若感覺苦,這個「我」就是受變化了!肝摇乖瓉硎遣豢嗟模F(xiàn)在有苦惱的事情來了,「我」苦了,「我」就受到…就是有變化。那就和原來的常恒住不變易有沖突,那個「我」就是無常的了。若說是這個「我」在身體里面住,「我」是不受影響的,這個身體苦了,「我」是不苦,那你感覺一下,你苦不苦。所以這樣子呢?就是表示這個「我」是不存在的,「我」是不存在的。

  這說這個「離蘊無我」,其實這兩種空觀、兩種「無我觀」都應該修。說另外沒有「我」,只是這個身體就是「我」,色受想行識就是我。

  不過執(zhí)著色是我,這種執(zhí)著的人,可能是一般的粗心。因為這個身體有時候胖、有時候瘦了,但是在「我」上呢?好像沒有這種感覺。這個我胖了,沒有這種感覺。所以說色受想行識,多數(shù)執(zhí)著這個「識」是「我」,「色受想行」是「我」的住所。這個色是「我」的住所,而不是「我」,像這個房子是我的住處,房子并不是我。

  說這個色、這個身體是「我」的住處,是這樣執(zhí)著。這個「受」呢?是我和一切法的時候接觸的感覺,這樣子。這個「想」呢?就是我接觸一切法的時候,我要認識一切法、認識一切法是怎么回事情?我可以說話,這都屬于想。我采取了行動,是這樣子,它們是我發(fā)起的…色受想行識發(fā)起的作用。另外有一個我的體性,是識,這么執(zhí)著。

  這么執(zhí)著呢?但是觀察沒有「我」,只是識而已啊,這個識又名之為「我」而已。而不是離開了識,有「我」的體性,應該是這樣子,那就是無我了,只是色受想行識,另外沒有我。所有的作用,就是色受想行識,另外沒有我。這是破離開了色受想行識,另外有我的執(zhí)著。

  如果說,好!「我」另外沒有「我」,只是色受想行識就是「我」,識就是「我」。識就是我,是觀察色受想行識五蘊都是因緣有的,都是畢竟空的,畢竟空那有我可得,色受想行識都不可得了,所以我也不可得。

  說「即蘊無我」是「法空」;「離蘊無我」是「我空」。「離蘊無我」,就是「人無我」;「即蘊無我」就是「法無我」。

  問:這個「離蘊是我」和我們佛教里頭的【真常唯心派】他們的(師父笑…)等于是印度教是我們佛教給他們…

  答:這個這樣子,若是用這樣子,這個剛才說這個「無我」,這是在【般若】、【中觀】這一部分的說法,是這樣講。若說是【真常唯心論】,那就是不同了。這【真常唯心論】修無我觀是很困難的、是很困難,是不容易,不能那么修。只是修空觀可以,修無我觀是很困難的。因為這樣子,修【真常唯心論】呢?一切色受想行識的有為法都是空的,空而不空是【真!俊ⅰ菊娉Nㄐ摹俊K赃@個…【真常唯心】因為色受想行識這個識,在有為法里面如果空了,那么這個人是木頭了。所以《起信論》上非要加上一句,就是這個【真常唯心】這個「真如上有大智慧光明義」。在這個真如的體性上,有大智慧光明。所以把這有為法空了的時候,那個真常的真如上,有寂而常照的大智慧,這樣子就是圓滿了。但是和這【中觀】、【般若】這個體系就是不合,就不一樣了。但是我們中國傳統(tǒng)的佛教呢?是這樣子的思想,是【真常唯心】,是這樣子。所以修無我觀很困難,修空觀可以。

  問:這個假設【真!坑小肝摇梗坪跏浅哒{(?),因為不能夠拒絕這是經論的時候,大家是沒有資格去談這個…

  答:阿彌陀佛,這話是那樣,佛教傳到中國來呢,最盛的時候是南北朝,那個時候《楞伽經》…《般若經》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還是很盛行,《楞伽經》以后是宋,《般若經》是晉朝的時候就來了、晉前就來,漢朝的時候好像就來了!凈土法門】和在中國佛教史是最早,等到這【真常唯心】,它是后來,后來來到中國來,來到中國來!独阗そ洝肥歉,《楞伽經》是唐中宗,神宗元年來,就是這樣記載了,這時候來!镀鹦耪摗飞栽缫稽c,說是真諦三藏翻譯,也有人說是不是的,中國人造的哦。在南北朝的時代呢?【般若】法門很盛行、《般若》、《中觀》很盛行。這時候還沒有《楞嚴經》,但是《起信論》來了,來了似乎是學習《起信論》的人也是有,就是【地論宗】的人,也是有。

  等到了唐朝、隋…晉宋齊梁、陳隋之間,這時候【天臺宗】起來了,【天臺宗】智者大師我看也是【真常唯心論】,也是這樣子。就是這么多的法門里面,天臺智者大師是選了這個法門了,因為智者大師對《涅槃經》特別的有心得,有心得的。那么中國佛教,智者大師出現(xiàn)以前呢?中國佛教似乎這個思想還不穩(wěn)定,一會那樣子,一會子那樣子。智者大師判教以后,中國佛教就是穩(wěn)下來,思想就是這樣子。

  【華嚴宗】起來呢?在我來看,其根本的思想還是和【天臺宗】一樣,小小的有一點分別,實在也沒有大的分別。

  到了唐朝以后,唐朝初年,這個《中觀》、《般若》的,還是有力量的,還是有。等到后來唐玄奘三藏回來,【唯識宗】起來,其它的學派都是…【天臺宗】也好、這個【三論宗】也好,都是低下了一點。【天臺宗】就是局限在江浙一帶,那其他的地方都是【唯識宗】的天下和【華嚴宗】的天下!禪宗】,后來的人說【禪宗】是興盛,若我來看,都是因為教興盛,所以禪興盛;教若是衰微了,禪就完了,我的看法是這樣子。

  那么后,就是這樣子,一直是【真常唯心論】是中國佛教的主要的…主流,所謂叫做主流。就是近代、民國初年,楊仁山居士從日本取回來《中觀論疏》、取回來《成唯識論述記》這些參考,那么這個【中觀學派】、【唯識學派】,又逐漸、逐漸的起來。等到近二、三十年來,印順老法師真是中國佛教,真是一個大的…就是平流中忽然間有大浪起來了,就是提倡《中觀》,提倡《阿含經》。我認為還要繼續(xù)的興盛起來。其他的【真常唯心論】受到了印順老法師這個思想的沖擊,會漸漸的會低下來,你從現(xiàn)在看啊,是凡老一派這個【真常唯心論】這一派思想的人,我認為…已經出現(xiàn)的、沒出現(xiàn)不知道,已經出現(xiàn)的這些人,沒有發(fā)言權,我們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沒有發(fā)言權,沒有。屬于這一派思想的人,小小的有一點思想,你不敢同印順老法師比,你不敢、不敢,是這樣子。所以這樣子下去,剛才也可能有大福德、大智慧人出來,那就不知道。

  但是我看將來中國的佛教,錫蘭的佛教,我們中國派到錫蘭去學習佛法的人、派到日本學習佛法的人,加上【南傳佛教】到了臺灣,把【南傳】的藏經翻成漢文。這樣子蘊釀起來的時候,我看【南傳佛教】到中國來的人,也對中國的【真常唯心論】有威脅,也有威脅。這個印順老法師【中觀】的思想也直接的在沖擊,所以【真常唯心】能起來,在今天來看還沒有看見有一個人有這種大智慧,還沒看到。這是佛教的這個…從佛教史和現(xiàn)在佛教的情況來說這件事。

  另外一個想法呢?【真常唯心論】也有些功德的地方,有它的優(yōu)點,有些功德地方,但是也有一點…我等于說它不對,它有些…它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什么不足的地方?我們若是學習「無我觀」的話,你學習《中觀》的思想、學習《阿含經》、學習…我們還是說這兩部分的佛法,學習《阿含經》的佛法、學習《中觀》這一部分的佛法,你若這樣能修「無我觀」,人與人之間容易合,不嫉妒障礙。你有大成就,我發(fā)歡喜心,隨喜功德,不嫉妒障礙。因為他修「無我觀」的時候,他的心一切的事情沒有沖突,沒有我可得。每一個都是無我,彼此之間都是和合無我的,彼此都是合的,沒有沖突。如果你修【真常唯心論】,修「無我觀」修不來。

  你說是沒有資格談這個【真常】是無我的,沒有這個資格,但是事實上你在…你用功修行的時候,【真常】修…這個【真常唯心論】的學者只好念佛,只好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士,修無我觀修不來,因為思想上有沖突。有、沒有資格去談論這個問題?我們先放在那里,就從事實上修行上看,只好我念一念《金剛經》、我念一念《法華經》,然后我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士,這就是修行了,修「無我觀」修不來。修「無我觀」修不來呢,結果呢?這個我執(zhí)還在那里,我執(zhí)、法執(zhí)都在那里,不能破,降伏都不…都有困難。你我執(zhí)在那里的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會怎么樣?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如果是地位高了的人,不過這是按今天來說,我看修養(yǎng)都不是太好,隨時就會說出一句話攻擊別人,會攻擊別人。用貪瞋癡攻擊別人。那么人就會不合。人不合,佛法就衰微了、就衰微。你若修這個「無我觀」能成功的話,他不會,他這個嫉妒障礙這個的心就會停下來,隨喜別人的功德,那么佛法就是容易興盛。

  不要說大的佛教、大的佛殿(?),就是一個寺院里面,一個師父收幾個徒弟,假設你不修無我觀,一樣的嫉妒障礙。一樣的,沒有什么分別,他就不合。一個老法師在的時候,有可能還算是大家在一起,有可能都不一定。等到老法師死了,就是四分五裂,就是不能合,就是各自發(fā)展了,不能合,都是這樣子,就是因為這個我執(zhí)還在,我執(zhí)還在。假設你能無我的話,不要緊,我的師弟有道德,有種種優(yōu)越的條件,他可以擔當重任,好,我支持我的師弟,我不是打倒你,敲你的墻腳,破壞你,不、不…,不做這種事,他自然是合的,自然是這樣子,這是不同。

  就是你,你們初來佛教的人當然可能還不知道這件事,但是你若是學習佛法久了,不用說,自然會知道,知道這件事,這樣子。在家的在社會上,社會上的人做生意,好像「商場如戰(zhàn)場」,我倒是沒有這種經驗。但是你告訴我「商場」,「商場如戰(zhàn)場」,我就明白了。什么原因呢?就是我執(zhí),就是這樣子。

  你看中國歷史,什么叫做父母兄弟?沒有這回事情,那有誰是我父親,沒有這回事情。我若有機會,打倒一切人我做皇帝。我父親一樣的,也是把他搞死他,不要說哥哥、弟弟。你看那個隋煬帝、看看歷史上,就是這樣子。佛教呢?學習了佛法,能夠用功修行,能夠把這些粗煩惱降伏一下,稍好一點。如果不能修無我觀,就完全都暴露出來,若我看,從事實上看就知道。

  所以說這個【真常唯心論】有它的優(yōu)點,是有優(yōu)點,有什么優(yōu)點呢?就是沒有、不容易有【斷滅論】。就是把五蘊,「照見五蘊皆空」,還有一個【真常唯心】存在,沒有【斷滅】,這是它的優(yōu)點,就是這么回事。

  問:它是用佛的常樂我凈的說明比較好嗎?佛的常樂我凈理論比較容易接引來說明好呢?

  答:也可以這么說,但是其他的學派的佛法也一樣可以說「佛常樂我凈」,也可以。你就說我們生死凡夫嘛,譬如身體變動一些,天的身體死掉了,換成人的身體,一直的相續(xù)下去啊。這個有漏的惑業(yè)苦,雖然苦惱的境界,它也不斷的,一直的相續(xù)下去。那你修無漏的大悲心、那個無漏的六波羅蜜的功德,當然也可以常樂我凈,但是那大自在的境界。一樣可以說明的,也是沒有困難。

  不過這個事還是這樣子說好了,就是每一個人隨自己的歡喜。你歡喜就【真常】,歡喜【唯識】、歡喜【三論】、你歡喜《阿含》,隨你自己的歡喜好了。這天臺智者大師這個意思。

  但是在最…我們剛才說這一段佛法,說了【瑜伽】,一切佛法都是互相隨順相應不違的,不沖突。沖突的是人的分別心,不是法,法本身沒有沖突,人的分別心有問題。人的分別心有問題呢?也還是在凡夫,圣人還沒有這個問題。所以這個我們說到了這學期寫出來一個佛學院,我們發(fā)表了一個簡介,教義里面我原來都沒有這種想法,等到寫這個東西的時候,當然我以前也看見過,等到寫這個東西的時候呢?就把以前的想法也加進去,發(fā)覺一件事,什么事情呢?小乘佛教徒攻擊大乘佛教,說「大乘非佛說」,原來是凡夫的小乘佛教徒。凡夫的小乘佛教徒會說出這種話,若是入圣位的人,他是相信大乘的,從經論上有這樣的說法。《法華經》也有這個說法,《般若經》也有這種說法。已經入圣位的這個小乘佛教學者是相信大乘的,他不會去破壞大乘。

  破壞大乘的是凡夫里面的小乘佛學的一部分,也不是全面的。但是這句話說得是很厲害,說「大乘非佛說」!阜欠鹫f」那是誰說的?那么就是魔說的,所以這句話是很厲害。這句話是很厲害,而我們中國的【真常唯心論】的學者沒有話好說,就是閉口,你不能解釋這句話是錯的。但是你說出來那幾句話沒有力量,那么誰能說出、能解釋這句話說的不對呢?只有印順老法師。他有著作,他能解釋這句話,把這句話反駁,他保護了大乘佛教。

  當然我們中國傳統(tǒng)的佛教學者,對印老是不滿意,對他是不滿意的。不過現(xiàn)在到今天來看,這些老法師還走了,還有誰在啊?我看【華嚴宗】的老法師也不在了,【天臺宗】的老法師也不在,中國大陸聽說這個四川.重慶,啊,不是,成都的文殊院的這個老法師,就這些人,我八九年去的時候想要看看他,他說有病,我也沒打擾他。另外【天臺宗】那里還有誰?【天臺宗】的老法師也不在,【華嚴宗】的老法師也不在,【禪宗】的老法師我看也都走了,都走了。傳統(tǒng)佛教的人先走了,那些老法師的弟子有多少?

  所以這個【真常唯心論】,我的想法呢?除非有大福德、大智慧人出來領導還有可以。所以誰也不要說這個佛法好、那個佛法不好,誰也不能說這種話。無論那一個學派的佛法,若有一個大人出來弘揚,那就是最好的佛法,人都是這樣子,人都是這樣子。你的智慧不夠,那你就不要談,這個事情不要談。你說什么都沒有用,人家不聽你的。如果大福德、大智慧你說錯了也是好,這是事實是這樣子,人是這樣子。初發(fā)心的人自己沒有眼睛,都是看著,就是這樣子。等到你本身修學地位高了,你才自己才有眼睛,但是誰能到那個程度?那個程度的人很少,很少的。

  所以這個學派之間,每一個人都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場去分析,去發(fā)揮,去說明這個,所以這個機會是平等的。但是人家接受、不接受又一回事情。又是一回事情。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