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經

《圓覺經》,佛教大乘經典,一卷,唐·罽賓沙門佛陀多羅譯,具名《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又作《大方廣圓覺經》、《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圓覺了義經》。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冊。是唐、宋、明以來教(賢首、天臺)、禪各宗盛行講習的經典。..[詳情]

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入門知識 >

圓覺經簡介

圓覺經簡介

  《圓覺經》,佛教大乘經典,一卷,唐·罽賓沙門佛陀多羅譯,具名《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又作《大方廣圓覺經》、《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圓覺了義經》。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冊。是唐、宋、明以來教(賢首、天臺)、禪各宗盛行講習的經典。

圓覺經內容概述

  《圓覺經》一般分作序、正、流通三分。共有十二章,主要內容是釋迦牟尼佛回答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凈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辯音菩薩、凈諸業(yè)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和賢善首菩薩就有關修行菩薩道所提出的問題,以長行和偈頌形式宣說如來圓覺的妙理和方法。此經在《開元釋教錄》中被列于大乘“修多羅藏”,后收入華嚴部。

圓覺經歷史源流

  在智升《續(xù)古今譯經圖記》中,首次記錄此書為佛陀多羅(buddhatrāta)所譯,但譯出時間不詳,佛陀多羅的生平也沒被記錄下來。圭峰宗密在《圓覺經大疏》中記錄了一個說法,此經于長壽二年(693年)譯出,但也無法提供更精確的資料,此外,宗密曾見到一古本,據傳貞觀21年(647年)于潭州寶云寺譯出,但無法確定真假。

  此經是唐、宋以來天臺宗、賢首宗、禪宗等盛行講習的經典。最早提倡此經的是華嚴宗五祖圭峰宗密,他為此經作了七部注解,著名的有《圓覺經大疏釋義鈔》、《圓覺經略疏》、《圓覺經略疏鈔》。

圓覺經講解

名稱 作者 名稱 作者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直解 憨山大師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抉隱 王驤陸
圓覺經講義 圓瑛法師 圓覺經略說 南懷瑾
圓覺經直講 宋智明 趣品圓覺經 超然法師
更多圓覺經講解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