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因果 第十章 懺悔業(yè)障
往昔所造諸惡業(yè),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懺悔!
一、懺悔的方法
一、作法懺
作法懺就是依靠著一定的方法,來發(fā)露自己所造的惡業(yè),藉著方法的運作,而達到懺悔滅罪的目的。譬如:出家五眾——比丘、此丘尼、沙彌、式叉摩那、沙彌尼,如果犯了戒,就必須向僧中發(fā)露,陳說自己所犯的戒;然后,經過一定程序的羯摩,也就是懺悔儀式的作業(yè)之后,犯戒的戒罪,便可以消除,犯戒者的內心也就重獲清凈,不會再為犯戒而懊惱。這便是經由作法懺而滅除了罪業(yè)。
在律宗來說,懺悔時的作法是很重要的,所以,作法懺特別為持戒的人所注重。從戒律的規(guī)定來看,犯戒的戒罪,也唯有經過如法的懺悔之后,才有可能滅除。
二、取相懺
取相懺就是在佛菩薩像前,發(fā)露過去所造的惡業(yè),然后自責于心,不計困勞的禮拜佛菩薩,以求見到瑞相。見瑞相之后,身心就會清凈舒適,不再有懊惱,不再有罪惡感,于是,過去所造的惡業(yè),便消除了。
《梵網經》菩薩戒四十八輕中,第四十一條“為利作師戒”內說:若有犯十戒者,應教懺悔。在佛菩薩形像前,日夜六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若到禮三世千佛,得見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好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見華,種種異相,便得滅罪;若無好相,雖懺無益,是人現身亦不得戒。這便是取相懺。
總之,取相懺必須經由懺悔者,在佛或菩薩像前,痛徹的懺悔與不斷的禮拜。然后,感應到佛菩薩的瑞相,由瑞相的現前而獲得滅罪。
三、無生懺
無生懺就是觀察惡業(yè)或罪業(yè)的由來,了知業(yè)性本空,只是凡夫的虛妄執(zhí)著而已。追究惡業(yè)的由來,求之了不可得,無有生處。惡業(yè)既然是無生,也就沒有惡業(yè)的存在,那又何用懺悔呢?因此,經由無生之理的體會,而自然達到懺悔的目的。這就是無生懺。
二、懺悔的真義
懺悔,是一個清洗過去心靈的污穢,以獲得凈化和再生的不間斷過程。
一個不懺悔的人,是無法在性靈上有所進展和進化的,因為不懺悔,意味著性靈的停滯和繼續(xù)染污;不懺悔,意味著以前的過錯沒有消除,而新的過錯又將源源不斷的產生!
所以,懺悔,不僅要“懺其前愆”,以前所造的過錯要懺除,也要“悔其后過”,讓以后的過錯不再產生,一般人只知“懺其前愆”,而不知“悔其后過”,以致前罪還沒消滅,后過又產生了。
當一個人出現了“后過”,就代表懺悔的不夠真誠徹底,如果要能真正的將前罪懺除掉,就必須要能真正的“悔其后過”,也就是,相同的過錯,絕不重復。
當一個人可以“不二過”時,我們就可以說,我們已經完全懺除我們的前過了。
而要能夠除過,不論是“前過”或“后過”,我們就必須坦承我們的過錯,或看清楚我們的過錯是什么!所以,懺悔,就意味著,卸除所有心靈的武裝或偽裝,不管是意識或潛意識里,任何“合理化”的偽裝。那是一種完全對自己的坦白,將自己的過錯或心靈的污穢,赤裸裸的、不加任何隱瞞的坦露出來。
所以我們就知道了,為什么懺悔需要“誠懇”,為什么無法誠懇的人,就無法有真正的懺悔,因為誠懇意味著,坦白、不曲詐、不迂回、不推諉,是一種完全的“直心”,是一種“直下承擔”!能夠誠懇的人,就能夠面對內心赤裸裸的自己,然后借由這樣赤裸裸的面對,來“認清”真正的自己,并藉此而達到“醒悟”和“清洗”的目的。
所以,一個能夠誠懇的人,也才能有真正的懺悔,也才能以這樣誠懇的心,去面對別人,直下承擔自己的過錯和責任。
所以,懺悔就像一種“心靈的沐浴”或“甘露”,對我們心靈的種種污染和污垢,進行一次次徹底的清洗,當我們的懺悔愈深切,愈是能洗滌我們愈微細的心念污垢,愈清除我們重大的罪業(yè)!
而懺悔,也帶有某種的“超度”作用,不只往內超度了我們的貪嗔癡,超度了我們心中無數的“眾生”,更且往外超度了別人的怨恨,因為深切的誠意和懺悔,就像清涼的甘露,霎那澆卻熊熊的怨恨怒火。所以,我們不只要為我們所知的罪業(yè)懺悔,更要為我們所不知的罪業(yè)懺悔,而且應念念懺悔,時時懺悔!
當我們藉著這樣不間斷的,一次又一次,一層又一層的深入懺悔下去,我們的心,就漸漸的清了;人生的夢,也漸漸的醒了。最后我們將了悟到,原來,所有的“罪業(yè)”都是從“心”上升起的,而“心”的本質是“虛幻”的,并沒有一個叫“心”的實質存在,所以“罪業(yè)”的本質,也是虛幻的、空的,并沒有一個叫“罪業(yè)”的實體存在。
那時,我們也就真正的了悟了,如懺悔偈所說的:
往昔所造諸惡業(yè),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亡時罪亦無;
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當達到了這樣的終極懺悔,才是“真懺悔”,那時我們才真正了知:
并沒有一個實質的心,可以去造作和承受罪業(yè)!
并沒有任何人可以去侮辱、傷害、殺害!
也沒有任何人可以被侮辱、傷害、殺害!
更沒有可以侮辱、傷害、殺害的“心”存在!
當達到這樣一種“三輪體空”的覺悟時,我們就好像突然從夢里清醒了。醒來后,才知原來夢中的一切,都是虛妄不實的,那時不只“心亡”了,連“罪業(yè)”也應時消亡,而一切善惡境界,和一切的相對概念和執(zhí)著,也頓時的一并超越!
雖然,究竟來說,懺悔的心,也是一種“虛幻”,但畢竟,那是一種在人生虛幻的迷夢中,可以逐漸讓我們清醒的有力工具。
所以,“心亡罪滅兩俱空”,那是我們所可仰望的“終極目標”。但如果心還是虛妄沉迷,還是不行懺悔的話,恐怕人生的迷夢,將更深沉難醒,而罪業(yè)也將更為深重難救了!
所以,能夠誠懇的人,有福了!
而一個懂得懺悔,能夠真誠懺悔的人,更有福了!
因為懺悔是從誠懇開始的,有真實的誠懇起步,才能達到最后真正的“真懺悔”!
三、善待懺悔
懺悔是宗教最慈悲的一面,也是上蒼付予人類改過自新的無上良藥。有了懺悔,犯錯者才能免于久處罪惡中,而能自拔。
但是,卻不可辜負了懺悔的慈悲面,以為不管造什么罪——小罪、大罪、輕罪、重罪都可以依佛教的取相懺、無生懺而得懺除,那又何必在乎于做惡犯戒呢?以后再懺悔就好了。這就大錯特錯了!明知道那種行為是不對的,卻一再去作,這已悖離了懺悔的精神,使自己懺悔成為虛情假意。懺悔必須有慚愧心、羞恥心,知不該作而作,便是無慚無愧的人,又如何能懺悔呢?
同時,懺悔也不是萬能的,從前面各章的論述中,可以看出,要達到懺悔的目標——滅除罪業(yè),實在不是容易的。無論是作法懺、取相懺或無生懺,都必須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所以,最好不要犯錯,如果無意中,犯了戒或造了惡,必須馬上發(fā)露懺悔。如果自恃懺悔可滅罪,便不在乎犯戒造惡,一錯再錯;一旦業(yè)報臨頭,后悔就來不及了!
話說回來,對于知錯不犯,具有慚愧心、羞恥心,一心一意要消除業(yè)障,改過向新的人,不論他過去造了多大的惡業(yè),犯了多重的戒,依照大乘佛教的取相、無生等懺悔,都可以滅除罪業(yè),重獲清凈。
四、受持戒律
一部分信眾對受三皈五戒存在顧慮,怕受戒后行為受到約束,給日常生活帶來種種不便。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我們要明了佛教戒律的精神是“防非止惡,成就道業(yè)”。
口渴見了水卻不喝:過去有這樣的一個人,在沙漠里走得非?诳,很想弄些水來,以解除這個苦痛,看到遠處熱霧,當作是水,可是走過去一看,卻又不是。后來東找西尋,終於給他找到一條河流,河水滔滔不絕地流著,而且很是清潔。然而,這個人卻只是呆望著,并不下去喝水。別人看也很奇怪,問道:“你口渴找水喝,現在找到了,為什么又不喝呢?”這人的回答非常奇特,他說:“你喝得完這么多的水嗎?要是喝得完我早就去喝了。既知喝不完,所以我不去喝了!贝蠹衣犃,都笑他,結果他因一口水也不喝而被渴死在沙漠里。
這個故事比喻:有些人不明白佛教戒律的精神和本質,雖渴望修行,但當看到戒律很嚴格,就開始猶豫了:“畢竟隨心所欲慣了,能受得了這些約束嗎?有必要非得受這些約束嗎?”因一時不能全部受持,就索性舍棄一條也不受,仍舊流轉生死,沉溺六道。豈不知在戒律上,如能全部受持固然最好,就是做不到全部受持,哪怕受持其中一條,也將會成為最終成佛的因緣。寧受戒犯戒,不空過此生。
(一)認識戒律
俗話說:鋼刀雖利,不斬無罪之人。國家的法律于守法的公民是不具有約束力的。但要維護守法者的安全和利益,不得不建章立制,因為社會中的害群之馬,并非絕對沒有。同時守法與犯法的善惡界線,也僅在于一念的相差,為了警策大家,不要闖過這十字路口的紅燈,所以要有法律;為了保護大家,不因一念之差而去造成千古之恨,所以要有法律。佛教中受三皈五戒乃至菩薩戒對于信眾來說,也同樣是保護傘,而不是枷鎖。受戒可以獲得戒體,能有效的保護與顯發(fā)我們的法身慧命。戒律對戒子來說,是行為準繩,而不是高壓線,戒律是為了使我們明白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一個沒有受戒的人,他做事會肆無忌憚,造了惡業(yè)而毫不知覺,認為理所當然。而一個受了三皈五戒的人,他做事便會有了一個準繩,當他業(yè)障現前經歷一些惡業(yè)時,心中的無作戒體會產生作用,造惡會自然中止,即使惡業(yè)已經形成,他也會時時慚愧,這一念慚愧便是懺悔,他所造的惡業(yè)也會因此消減,再通過有效的補救措施,仍可獲得清凈。即使犯了戒罪下墮三途,機緣到時也仍將成佛,而不受戒的人即使不犯戒,也只能在六道中輪轉沉浮。在現實生活中,一個懂法的人和一個法盲觸犯了法律,法官會按照兩人所犯罪行進行依罪同等量刑,絕不會認為某人懂法而重判,某人是法盲而予以無罪釋放,因此在生活中每個人都覺得有必要學習法律知識。而在佛教中,學戒和受戒便是普法教育,而法官便是因果律。有的居士誤認為佛菩薩是法官,感覺佛菩薩要求太嚴,有些不近人情。其實因果報應是自然法則,佛陀只不過是向世人揭示了這個真理,并為了保護我們才制定了相關戒律,以告誡我們什么該做和什么不該做,這便是佛陀制定戒律的根本精神。
“戒”和“律”兩個字的含義,各有所指!敖洹笔墙佛弟子不得作惡,若作惡便是犯戒(諸惡莫作)。除禁止不得作惡之外,佛弟子也禁止當作善不可不作,所以在《菩提道次第三十七道品》佛陀就說:已生惡令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不論在家或是出家,首先必須由此下手,所以戒是禁止佛弟子停止不應該的行為,不可妄造惡業(yè)。除此之外,佛陀又規(guī)定:應該去做的善事,必須去做,不得不做,若不做者也是犯戒(眾善奉行)。所以“戒律”就可以概括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一般人對于佛法及戒律認識不夠,不完全了解,因而錯認佛教只是消極的防非止惡,卻不了解積極一面的眾善奉行。也就是說,該停的就停,該去做的就去做,該去做的你不做也是犯戒,所以在戒律中有“止持”和“作持”。止持就是“諸惡莫作”,作持就是“眾善奉行”。若是不了解,就會認為佛教是消極的,就無法真正了解佛教戒律的精神。簡單說,“戒”是不能如此,“律”是應當要如此!敖洹薄奥伞焙掀饋硗ㄓ,則是“止”“作”——停止和前進。佛陀所定的戒律就是道德責任的規(guī)范,做人的根本原則,修習一切善法的基礎,及通往一切善法的大門。無論是出家或在家、信佛或者不信佛的人,對于戒律都同樣需要去實踐,因為無論是世間法還是佛法都是以戒律為基礎的,這就是我們共同生活于世間的游戲規(guī)則。
盲人摸象:國王讓六個盲人摸一頭大象,他們分別摸到了一部分,分別宣稱大象是一堵墻,一支矛,一條蛇,一棵樹,一把扇子和一根繩子。因為他們生來從沒有看見過象是什么樣的動物,難怪他們所摸到的,想到的,都錯了。但是他們還是各執(zhí)一詞,在王的面前爭論不休,受到了人們的嘲弄。
這個故事比喻:自己沒有深入學習佛法,卻隨意用自己的片面的知見猜測佛法,把戒律恐怖化,誤導眾生,會成為眾生走入佛門的最大障礙。
(二)修行的第一步
在當今時代,很多燒香拜佛的人,并未受過三皈依,卻自稱是佛教的信徒。我們雖不必否認他們的信仰,但按照佛教戒規(guī)的要求,如要信佛,應從皈依三寶著手。皈依三寶雖為進入佛門的第一步,但如不走第一步,豈能走出第二、第三步?要走第二、第三步,必定先從第一步開始。佛弟子的次第,是以所受戒法的層次而定,皈依三寶,是最先入門的基層。在家居士分為三皈、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一切戒皆以皈依三寶為根本。皈依三寶既是入佛信佛的第一步,佛教不舍一切眾生,故對請求皈依者的尺度放得特別寬:六道眾生,除了地獄之中受苦太大太多者無暇皈依三寶外,其余的不論人、天、神、鬼、畜,只要發(fā)心皈依,佛教無不接受。
還有人以為自己已有看經的能力,自己可以直接向佛經之中探求成佛之道,所以不必皈依,同樣可以得到學佛的受用。這在理上說,似乎可以通融,但從事相的規(guī)制上說,那就錯誤了。佛經是由佛陀所說(也有是出于佛的弟子們所說),再由佛的出家弟子們結集成編,傳之后世。如說只知佛經而忽略了說法的佛寶,以及流傳法寶的僧寶,充其量,只是皈依了法寶,這是忘恩的行為。佛教雖以法寶為主,解脫之道,皆由法寶流出,但是法寶之產生,必須佛寶與僧寶為之完成,所以三寶是不能分開的。
受皈依,既是形式上的問題,更是心性上的問題。受皈依時,不僅口中念著,身體拜著,心里還得想著。主要還是在于心的領受——納受三皈戒體,戒體須由先已受了皈戒的人,師師相傳,這是法統(tǒng)的一脈相承,在凡夫而言,不能無師自證,所以在正常情況下三皈依不得在佛菩薩前自誓自受,更不可以只交一張像片辦個皈依證而不舉行儀式。由此可知,求受三皈依的莊嚴性和重要性了。
有些人尚未信佛,但對佛教頗有好感,他們卻不愿意馬上皈依三寶,由于教理不明,他們唯恐皈依之后,會受到約束,或者認為皈依之后會無法擺脫,所以他們對皈依持謹慎觀望態(tài)度。但是,學佛必須從皈依三寶著手,如果僅僅觀望,終究是站在門外,想在門外多懂一些佛理,那是不切實際的。佛教是智慧的宗教,佛門不是牢籠,而是解脫大道,皈依之后,如會受到約束,佛門也就不能稱為解脫之道了。佛教固然希望人人皈依三寶,并自皈依開始,一直走向成佛之境。但假使由于根機的差別,不能接受佛法的勝義,不能如法遵行的話,皈依及受戒之后,也可放棄信仰而舍戒走出佛門。佛門來者不拒,去者自由,一切無礙。尤其難得的,走出佛門之后,佛教的慈悲之門,永遠開著,隨時歡迎浪子回頭。
為小失大:從前有一個商人,借給別人五分錢,那人很久沒來還,他就跑去索取。他到那面去,路上經過一條大河,雇船用去兩元錢,到了那個人家里又不在家,回來又出了兩元錢,來去的渡船費用要花去了四元錢。這樣,空勞一場,沒有得到什么,卻損失了數倍于債款的錢。
這個故事比喻:如果為了爭取眼前一點蠅頭小利,不惜犯戒作科,毀壞操行,結果會損失慘重,名利雙失,現世受了惡名,來世還須受報,違背因果做壞事的人,實在太愚笨了。
(三)戒律的原則
佛教關于在家居士的戒律,主要是以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為基本原則,一切戒多由五戒中分支開出,一切戒的目的多是為了保護五戒的清凈。防非止惡,身口意三業(yè),行住坐臥,都和戒律息息相關,如果輕重粗細,都能護持,犯即懺悔,常時行持,自能熏習成性。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道德,也是倫理的基本德目。五戒的究竟處是了生脫死的正因。我們學佛的宗旨是在了生脫死,五戒若能持得絕對的清凈便自然通向涅槃。經中說:五戒是三世諸佛之父,依五戒出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戒的功能是在斷絕生死道中的業(yè)緣業(yè)因。佛說:欲知過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要是我們不造生死之因,即使不想離開生死,生死之中也不會找到我們的蹤跡的。世間法中,個人品德、家庭幸福、社會安寧、國家治亂等,也都與五戒法的持犯息息相關。
殺了一群牛:從前有一個人,養(yǎng)了五頭牛,常把它們放在草原上吃草。有一天,跑來一只老虎,把他的一頭牛吃掉了。這個人看到后,心里想:“我的牛失去了一頭,已不是全數了,我還要這些牛作什么呢?”於是他就把所有的牛都趕到一個深坑里去,在坑底排著隊,統(tǒng)統(tǒng)把它們宰殺了。
這故事比喻:有人受持如來的“五戒”,本來很好。后來偶然犯了其中一條戒,他不生慚愧心,不求懺悔還凈,卻反作這樣想法:“我已犯了一戒,戒既然不全了,何必再繼續(xù)持它呢!庇谑撬餍詿o所忌憚地把所有的戒都一概舍棄不持。這正如因死一牛而殺群牛一樣的愚癡可憐!
佛教戒律的制定,不是佛陀對于弟子們的一種束縛,實是佛子的解脫道,也是佛教的防腐劑。佛子若無戒律作為生活規(guī)律的依準,了生脫死是難以做到的;佛教如無戒律作為統(tǒng)攝教化的綱領,佛教的狀態(tài),不唯一盤散沙,也將烏煙瘴氣。因此,佛在臨將入滅之時,示意后世的佛子,應當以戒為師。佛教只要戒律存在,就是正法常住。佛子只要嚴持戒律,佛教就能興盛。而眾生只要持戒,就自然國泰民安、富足祥和,普現清凈國土。
已有過錯的人,請好好珍惜佛陀給予佛子們最慈悲的禮物——懺悔!
愿意成就的人,請善用佛陀付予佛子們最智慧的無上良藥——戒律!
- 上一篇:認識因果 第九章 心懷寬容
- 下一篇:認識因果 第十一章 佛法實踐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