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初識(七)
佛法初識(七)
十二因緣(十二有支)有順觀、逆觀兩種觀法。
我們先來看逆觀十二因緣:
“生死何從、何緣而有?”即以智慧觀察所由:“從生有老死,生是老死緣;生從有起,有是生緣;有從取起,取是有緣;取從愛起,愛是取緣;愛從受起,受是愛緣;受從觸起,觸是受緣;觸從六入起,六入是觸緣;六入從名色起,名色是六入緣;名色從識起,識是名色緣;識從行起,行是識緣;行從癡起,癡是行緣;是為緣癡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入,緣六入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病死憂悲苦惱。此苦盛陰,緣生而有,是為苦集!(注:癡,即無明)
略釋:
1、老死緣生:既有生死,則知必有一能令有情生死之根由,是故毗婆尸菩薩如是探究:“隨于兒時出生之緣故,后來便有老與死;若無出生,則無后來之老與死,是故出生即是老死之因緣!
2、生緣有:出生則是由于前世搜集了許多后有種子而引起的,是故前世所搜集之后有種子即是此世出生之因緣;既無前世所搜集之后有種子,則無此世之出生。
3、有緣取:前世之后有種子,則是因為覺知心對六塵法了了分明,即是攝取種種法;若前世之覺知心不時時了知及執(zhí)取種種六塵法認以為實,則不至于搜集種種后有種子。是故,取六塵——于六塵境了了分明的了知——即是取受后有種子的因緣;取自己——欲使靈知心自己了了分明的存在不滅——即是取受后有種子之無明因緣。
4、取緣愛:取之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則是由于愛樂了知六塵中之種種法,也愛樂覺知心、作主心之自己,希望自己可以永續(xù)恒存,是故生起取六塵、取我之現(xiàn)象與心態(tài);若不愛樂了了分明而知六塵萬法之境界,若不愛樂覺知心、作主心之自己,則不會有取;若對六塵及自我無所愛貪之時,則取不生,是故,愛是取之因緣。
5、愛緣受:愛樂自己、愛樂六塵之情則是從受而起,由有順境之受,故生貪著;乃至由于苦受與不苦不樂受之愛樂與貪著,取隨之而生。若無受者,則愛樂不生,取亦隨之而滅。然而眾生愚癡,不知受之虛妄,是故因受而生愛樂,不愿棄舍三受、五受,是故意識的受心所即是愛之出生因緣。
6、受緣觸:苦、樂、舍等三受之出生,則是由觸而起,因眼識之觸美色、耳識之觸美聲……身識之觸細滑柔軟,乃至意識之觸順境而生樂受等,莫不由六識之觸六塵而生;若無意識之觸心所,則亦無受;是故,觸是受之因緣。
7、觸緣六入:觸之現(xiàn)象出生,則是因于六入而起;若無六塵入于心中與六識相觸,則無觸之一法,是故六入為觸之因緣。若欲滅觸者,則當滅除六塵之入,已滅六塵之入,則無六識之觸心所存在,觸則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苦惱俱滅,成就二乘涅槃。
8、六入緣名色:六入則是由名與色而生起者,由有眼根攝取色塵,故有色入……由有身根攝取觸塵、乃至由有意根攝取法塵,故有六入。由有六入故有六識心之觸六塵,如是引生來世的名色,由有六入,是故流轉生死。若無六入者,則無觸、受、愛等法,則無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色者謂五色根及五塵;名者謂以色身五根為緣,輾轉而有意識之受心所一定會產(chǎn)生的受陰(三受或五受)、想陰(一念未生時之了知性)、行陰(覺知心了知之過程)、識陰(意根與眼等六識)。若無名與色,則六塵不入于心中;六塵既不入心中,則六入不復存在;故知名與色即是六入出生之因緣。
五蘊也叫五陰,蘊是集聚義,因緣和合而有蘊集;陰是覆蓋義,不知蘊集就是生,有生必有滅,不常住,執(zhí)以為實,因而覆蓋小乘所說的無常、苦、空、無我以及大乘所說的真如佛性的真理,使眾生迷惑顛倒,輪回生死,不能解脫和成佛。
9、名色緣識:名與色之現(xiàn)起運作,則是依于意根意識而生起;若無意根意識所統(tǒng)領之識別性、了知性、思量作主性,則受、想、行陰悉皆消失不存;則意識等心永遠不能現(xiàn)行,則色身便將壞滅,則受想行陰亦將隨識陰而壞。
(植物人之意識并非消滅,唯是不能表示意思而已。是故植物人亦有睡眠及非睡眠時之差別不同;若意識永不能現(xiàn)起,則意根必會舍壽而入中陰階段,則應無植物人生活于人間受苦)。
是故,色身之生起與存在,是以意識意根能現(xiàn)行運作為其所緣;若意識意根不能再行現(xiàn)起,則不能有受想行陰,則必導致舍報而壞名色;是故說意識等六識之覺知與了別等熏習,即是名與色之因緣,故說名色從識起,說識陰是名色之因緣。
10、識緣行:此世意根與意識則以往世之行支為因緣,若無往世之身行、口行、意行等行陰所造作之善惡業(yè)而成立行支,以及好樂世法之熏習,則無此世之名與色,則此世六識不至于再出生;此世六識不再出生者,則無后世之名與色,則無六入、觸、受等,則無生死輪轉。是故,往世造作的一切善惡業(yè)行之有支,乃是此世五陰名色生起之因緣,故有此世之六識身。
11、行緣無明:行支生起之因緣,則是無明(即癡);由無明故,不能令意識意根自愿永遠消失,不能令意識意根不執(zhí)著我所,是故意識意根生起之后便有種種善惡行支之造作;是故意識等心有行支之造作者,乃是由于無明所致。
12、無明者,謂眾生不能理解了知意根與意識覺知心之虛妄不實,不能了解六塵萬法之虛妄不實,執(zhí)為實有;為眾生不能解知處處作主之意根虛妄不實,以為意根實有不壞;為眾生不能解知想陰虛妄,以為無念而能了知六塵之覺知心真實不虛,不知道了知性、直覺性就是想陰,都是由眾緣和合而有者。
亦謂眾生不能解了三受五受虛妄,不能解了身行、口行、意行之虛妄,以為實有不虛,是故生執(zhí);更謂眾生對五陰中之十八界法,不能如實解了其虛妄,以為十八界法中之某一法、某二法真實不虛,以為五陰之自己實有不壞。如是種種誤認而執(zhí)著者,皆是無明。
下面再看順觀十二因緣(十二有支):
1、無明緣行:由有如是無明故,緣于如是無明,而有六識心造作種種善、惡等有記業(yè)之行支。
2、行緣識:緣于行支之善惡業(yè)故,便有業(yè)種必須轉入來世報償,亦有不愿六識滅失之心行不斷,便致中陰階段之六識覺知心不愿使自己滅失,便致重新受生而有來世之六識心復現(xiàn)。
3、識緣名色:由意識等六識希望來世復現(xiàn)之勢力而入胎故,便有恒審思量之意根,促使來世之名與色從如來藏識中再度出生;色身之五色根具足時,來世之意識等六心便又出生現(xiàn)行運作,具足了名與色,便有六識之心行,便有六識心之想陰——覺知性——現(xiàn)前,便有識陰出現(xiàn),是名緣識有名色。
4、名色緣六入:由有七識心的名與五色根的色,則色入、聲入……乃至法入便又出現(xiàn),故說緣于名色故而有六入。六入的本質(zhì),就是五扶塵根觸外五塵而形成了內(nèi)五塵以及內(nèi)法塵影像,進入了大腦。
5、六入緣觸:由有六入故,則有觸;則有內(nèi)六塵可以被前六識所觸,故六入是觸之因緣。
6、觸緣受:由有觸故則有受,苦樂舍受隨即出生。種種感覺,是眾生得以生存依據(jù),眾生執(zhí)著,不愿失去。
7、受緣愛:由有受故,便有愛貪。大部分眾生貪愛順樂之境,大也會貪圖逆境(如知難而上,挑戰(zhàn))和不苦不樂的中庸境界(如貪睡,貪無所事事)。
8、愛緣取:由有愛貪故,便有取,便時時而欲了別萬法,不欲處于無所了別之境界中,故而造作種種業(yè),是名取支。
9、取緣有:緣于取支故,便產(chǎn)生后有之種子,死后再因后有之種子而入胎之勢力便增長焉。有即是業(yè)種。
10、有緣生:緣于后有種子勢力(即業(yè)力)故,則復受生入胎,則必有下一世之生。
11、生緣老死:緣于生故,則必有老病死憂悲苦惱等相隨。如是謂為苦盛陰緣于生而有。
如是受生之因緣,即是苦集諦之正義,此即是順觀十二因緣觀也。
如上所說因緣觀,乃純依二乘解脫道而說,非依大乘解脫道而說十二因緣之正觀,不是依十因緣本識的內(nèi)容而作十二因緣觀——非依成佛前所修一切種智而觀。
一、欲界天(共六重):
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二、色界天(共十八重):
1、初禪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2、二禪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
3、三禪天:少凈天、無量凈天、遍凈天。
4、四禪天:無云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想天在四禪中是一個錯誤的岔道,誤認為滅了意識就能證無余涅槃)、(下面五重也叫五凈居天,是已經(jīng)證了果的圣人所居住的地方)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xiàn)天、色究竟天(釋迦牟尼佛在人間示現(xiàn)涅槃后,仍在此色界的最高頂——色究竟天,以圓滿報身為地上菩薩講一切種智的成佛之道)。
三、無色界天(共四重):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
大乘成佛之道的修行次第:共五十二個,可以分成七個大層次。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為方便,可以“信住行向地等妙”來記憶。
大乘五位:此五十二個次第又可以建立為五個階段,經(jīng)三大阿僧祇劫:
第一大阿僧祇劫:從初信位到初地的入地心。
一、資糧位:從初信,到第五住。其中從初住到第五住,外門分別修前五度,即初住重點修布施,二住重點修持戒,三住重點修忍辱,四住重點修精進,五住重點修禪定,累積見道資糧。
二、加行位:第六住。重點外門修般若。見道前要加修四個法,叫四加行,即暖、頂、忍、世第一。
為什么叫外門?因為還沒有真正進入大乘之門。什么時候算是入了大乘之門?自第七住真見道位。六度(即六波羅蜜)是大乘菩薩修成佛之道的主法,但修六度有不同的階段和不同的層次。從初信位開始到第六住,都是外門修六度,而從第七住開始到第十回向,都是內(nèi)門修六度。
從初地開始到十地,仍然是修六度,只不過更深更廣罷了,所以六度增廣為十度,即第六般若度,又開為五度:六地重點修般若波羅蜜多,七地重點修方便波羅蜜多,八地重點修愿波羅蜜多,九地重點修力波羅蜜多,十地重點修智波羅蜜多。
所以十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方便、愿、力、智。
三、見道位:見道即開悟,因為見到了大乘成佛之道。從第七住,到初地的入地心(每一地又分入地心、住地心、滿地心三個階段)。又分真見道與相見道兩種。
1、真見道:第七住。開始真正見到了成佛的道路。開始下品轉識成智。
2、相見道:從第八住到初地的入地心。熏習百法名門,圓滿下品轉識成智。悟后起修,漸伏分段生死煩惱的現(xiàn)行,到了初地的入地心,則可伏煩惱如阿羅漢,就是說,不會再起分段生死煩惱的現(xiàn)行了,但故意“留惑潤生”的分段生死煩惱的種子要到七地滿心時才徹底斷除。
第二大阿僧祇劫:
四、修道位:從初地的住地心,一直到等覺。此位又分兩大階段。
1、從初地的住地心,到第七地的滿地心。斷除了分段生死的現(xiàn)行及種子。圓滿中品轉識成智。
第三大阿僧祇劫:
2、從八地的入地心,到等覺滿心位。斷除變異生死的現(xiàn)行及種子。上品轉識成智中,轉第六識成妙觀察智、轉第七識成平等性智圓滿。
五、究竟位:妙覺。示現(xiàn)受生人間,于金剛喻定中斷盡最后一分最微細的煩惱種子及其隨眠,二死永亡,成就四種涅槃;先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后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上品轉識成智究竟圓滿,四智圓明,成究竟佛。
五無明住地煩惱:即見一處住地煩惱、欲界住地煩惱、色界住地煩惱、無色界住地煩惱(以上四種統(tǒng)稱一念無明住地煩惱)、無始無明住地煩惱。
二死:即分段生死、變異生死。
轉識成智:即轉八識成四智。
整個修行的過程即是轉識成智的過程。但在成佛之前,全部都只是轉六、七兩個識,而且要依靠第六識來幫助轉第七識,故說,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所以修行,主要是修第六識,主要靠第六識來修。那些要滅除第六識、或使第六識長期處于一念不生狀態(tài)的說法和做法,是錯誤的。
1、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此成佛時最后轉,六七八識轉后方轉。
2、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真見道時開始下品轉,不見道則不可能轉。
3、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真見道時開始和意識同時下品轉,不見道也不可能轉。
4、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此成佛時先轉。
止觀:
止觀是貫穿全部修行過程的一個很具體的方法。雖然方法是一個,但具體修的時候,其內(nèi)涵就有所區(qū)別。修定的止觀和修慧的止觀有所不同,大乘和小乘也有所不同。正確的修法是止觀雙運、定慧等持。
一、修定的止觀:止,停止第六識的散動;觀:集中第六識,專注于所修法門中應該觀想的目標。由此我們發(fā)現(xiàn),修止,實際是要用觀的方法才能達到止的目的;而只有停止了第六識的散動,才能更好地進行有效的觀想,所以叫止觀雙運。
人有兩個大毛病,一是散亂,二是昏沉,而止觀,正是對治這兩大毛病的法寶。散亂,就是不由自主的胡思亂想;昏沉,就是發(fā)困,想睡覺,不能清醒地思維。
修止觀,先要發(fā)一個決定心,每天定時定課,不可更改;然后選定一個法門,一門深入,也不可更改。法門一旦確定,就要了解此法門的具體內(nèi)容、次第,順序而修,不要跳越。
二、修慧的止觀:
(一)先說小乘。小乘的主要方法有四念住(也叫四念處)觀和十二因緣觀,都是針對世間法來進行觀察的,以此止息對身心世間的貪戀和執(zhí)著。
1、身念住:觀身不凈。
2、受念住:觀受是苦。
3、心念住:觀心無常。
4、法念住:觀法無我。
(二)再說大乘。大乘的主要方法有五位百法。對三科法要(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及十二因緣的觀察,更加深細。不僅針對世間法來觀察,更重要的是針對產(chǎn)生世間萬法的總根源——第八識如來藏進行觀察。觀察祂的體、性、用、相,及其與前七識的互動關系,如何與前七識和合而輾轉出生和住持世間、出世間的一切法。
第八識的體、性、用、相:
(一)體:絕言離相,湛寂常恒,靈明覺照,萬物之宗。
(二)性:也叫體性,即這個本體的中道特性,《心經(jīng)》中所謂“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但這只是祂的總體性、根本體性。若論細微,則有無量。
(三)用:總用即能生萬法,能持萬法。別用無量,如持種、持身,了根身、器界、種子、七識心行等等,
(四)相:有三相,即自相、果相、因相。
1、自相:即阿賴耶識,有能藏、所藏、執(zhí)藏三義。能藏即能含藏諸法的種子;所藏即種子;執(zhí)藏即恒被第七識執(zhí)為自內(nèi)我。
2、果相:即異熟識,能引生異時、異地、變異之異熟果故。
3、因相:即種子識,執(zhí)持一切種子不失、不壞、不變。
第八識的四種了知:這四種了知,恰恰是前六識所不能了知的,而且對生命極其重要,須臾不可離。這是生命最深層的秘密,唯佛與佛乃能盡知。
一、了根身,剎那了知身體的一切粗細變化,并根據(jù)需要實時作出相應的反應和調(diào)整。
二、了器界,剎那了知生存環(huán)境的粗細變化,使身體實時作出相應的反應和調(diào)整。
三、了種子,了知所有種子的全部功能差別,并實時流注相應的種子,使之變?yōu)楝F(xiàn)行,并根據(jù)需要及時調(diào)整。
四、了七識心行,了知前七識的任何起心動念,實時流注相應的種子成就之。
大腦是什么?是五勝義根的集合體。
下面繼續(xù)講《心經(jīng)》。
○無苦集滅道:就是說,站在第八識本體的角度來說,也談不上聲聞所修的四諦法。為什么?生命本來就是一個整體,從來就沒有生,也沒有死,說什么解脫與不解脫呢?只因為眾生不懂這個道理,不得不說一個方便法門,令其知苦、斷集、慕滅、修道,破除煩惱,得證解脫。
四諦:諦,是真理。四諦即四種真理,顯示世間、出世間的二重因果,全稱叫苦諦、苦集諦、苦滅諦、苦滅道諦,是聲聞修行的核心法門。大乘也有四諦法,其內(nèi)涵和修法又有所不同。大乘法包含全部的小乘法,每一個法的內(nèi)涵與具體修法更加深廣。
(一)苦諦:苦是果,是眾生所受的果報,也是現(xiàn)實生活中最容易觀察的?,有三苦、八苦等分類的不同。前面我們已說過三苦,即苦苦、壞苦、行苦。這里說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觀苦諦,修四行相:無常、苦、空、無我。
八苦:
1、生苦:住胎中處于生臟下,熟臟上,狹窄如牢籠,無奈如囚犯;出胎時,如兩山擠壓,幾乎窒息;出胎后,風吹如針刺,觸處如刀割。生苦是余七苦之所依,有生才有余苦故。
2、老苦:生下來就一直走向死亡,沒有停止過,這個過程就是老。漸漸色相、氣力、根用皆損減,雞皮鶴發(fā),眼花耳聾,彎腰駝背,令身心受苦。
3、病苦:四大不調(diào),眾病發(fā)生。地大不調(diào),僵硬沉重;水大不調(diào),虛浮腫胖;火大不調(diào),蒸熱高燒;風大不調(diào),疼痛顫抖。除此之外,還有種種天災人禍造成的疾病,令病人生不如死。
4、死苦:色身變壞,或外緣逼迫,牽腸掛肚,不欲離去,又不得不去;前路茫茫,不知去處,驚慌恐懼,四顧無人。四大分離,如風刀解體,似生龜脫殼,極難忍受,又不得不受。
5、怨憎會苦:不是冤家不聚頭,有怨的常在一個屋檐下,有恨的偏偏不能遠離,本來看似好事,到頭來卻是一場騙局。任你對他千般好,也買不回那副鐵心腸,結果愛變?yōu)楹?因恨結仇,來世又聚在一起,名為怨憎會。
6、愛別離苦:相愛終有別,越是相愛,離別時越苦。永別固苦,思念更苦。愛又愛不成,恨又恨不得,拿不起來放不下,遠也不是,近也不是,愛中千種辛苦,萬般無奈,究竟為什么?
7、求不得苦:不如意事常八九,遂人愿者唯一二。人心不足蛇吞象,欲壑難填無底洞。人無百年壽,常懷萬年憂。到頭來,成功又如何?永遠不滿足,永遠是窮漢。
8、五陰熾盛苦:色蘊熾盛,即色身強壯,必然雄心勃發(fā),自討苦吃;受蘊熾盛,即情感熱烈,必然常受感情的煎熬;想蘊熾盛,必然妄想紛飛,在幻境中游弋,精神恍惚;行蘊熾盛,必然爭強好勝,死拚活打,早早耗盡精力,茍延殘喘;識蘊熾盛,必然才華橫溢,不知收斂,遭人嫉恨,多有不測。其實五蘊剎那潛流變壞,實為大苦聚。
(二)苦集諦:集是招集義,即指感招集起苦果的原因,包括一切煩惱的種子及其現(xiàn)行。但佛在經(jīng)中,隨最勝義,說愛為集諦。因為愛是流轉生死最勝的染污法。愛,就是對三界的貪,由貪所系故,不厭離三界;由不厭離故,廣行不善,由此不善業(yè),能招未來之苦果,與苦相應故,因果不爽故。觀集諦,修四行相:因、集、生、緣。
(三)苦滅諦:滅是滅盡義,即擇滅無為,由無漏智慧的揀擇力,滅盡惑、業(yè)、苦三種雑染法,證得凈妙安穩(wěn)的寂滅果。滅諦體性就是斷盡煩惱,絕諸戲論,入于涅槃。小乘入于有余涅槃或無余涅槃,大乘雖得證有余涅槃或無余涅槃,而不入無余涅槃,繼續(xù)進修成佛,究竟證得無住處涅槃。觀滅諦,修四行相:滅、靜、妙、離。
(四)苦滅道諦:道是能通義,即指得證滅果的因。道,為涅槃路;由道,能夠通往涅槃城故。有正道、助道。正道,在小乘,廣義即全部三十七道品,狹義指八正道(正見、正念、正思維、正語、正業(yè)、正命、正精進、正定);
在大乘,廣義即全部成佛之道,通于五位(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究竟位)百法,八識、二無我、五法、三自性、七種第一義、七種性自性等唯識種智,狹義指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助道,即四加行(暖、頂、忍、世第一)。觀道諦,修四行相:道、如、行、出。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