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生活禪夏令營法座

  首屆生活禪夏令營法座

  凈 慧

  (1993年7月25日)

  課堂開示之一

  今天是生活禪夏令營的第一天,各位冒著酷暑來柏林寺參加生活禪夏令營,這種精神令人十分感動。由于這里的條件簡陋,各方面設(shè)施不完備,所以生活諸多不便,希望各位諒解!?

  這次來參加生活禪夏令營的教友大部分都是接觸佛教多年的人,在佛學知識方面,在佛法的修養(yǎng)方面,在修行用功方面,可能都有過一些體會或受用。也有許多人是第一次參加寺院生活的。為了適應(yīng)大多數(shù)人的情況,所以我想還是從淺處跟各位談一談生活禪的意義。

  講到生活禪,我想第一個要排除的誤會是:我們說生活禪,并不是不需要打坐修定,生活禪與打坐修定,甚至念佛、修止觀都是密切相關(guān)的。沒有集中修行或修定的過程,生活禪就無從談起了。生活禪同佛教一般儀式也是不相矛盾的。一般的儀式,是指上殿、誦經(jīng)、燒香、拜佛等。如果沒有這樣一些儀式,這樣一些活動,生活禪也是無從談起的。生活禪的目的和宗旨是強調(diào)關(guān)懷人生、覺悟人生、奉獻人生,所以說生活禪與我們積極的入世精神是密切結(jié)合的。因為沒有積極入世的精神,我們就不可能發(fā)起大悲心,去關(guān)懷人生、關(guān)懷社會、關(guān)懷佛教的前途和命運。生活禪的最終目標是希望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夠落實佛法的精神。?

  佛教的精神集中起來講,就是菩薩精神。菩薩精神就是兩個字:一個是智,一個是悲。佛教的千經(jīng)萬論,八萬四千法門,都是要體現(xiàn)這樣的精神。有智慧才能談得上解脫,才能談得上超越煩惱,才能談得上追求出世;有慈悲才能談得上救世救人,才能談得上體現(xiàn)佛教的入世精神。所以,生活禪所追求的目標就是希望在生活的每一個方面,每一個領(lǐng)域,都能夠把佛法慈悲、智慧的精神貫穿始終。這樣,我們就可以使佛法與世法打成一片,就可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業(yè)。

  生活禪,我們用的雖是一個“禪”字,實際上佛法的一切法門都離不開禪。生活禪,包括佛教的一切法門在內(nèi)。因為一切法門都離不開禪定,都是禪定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比如修凈土,凈土以念佛為主,在原始佛教里面念佛是六念法門中的一念。六念法門有: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師、念天。所以,念佛法門實際上是一個很古老的法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根本法門。不過,內(nèi)容沒有發(fā)展到現(xiàn)在這樣豐富,這樣專門。修念佛法門,最后是希望證得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是什么呢?就是念佛的定。所以說生活禪的禪,不僅僅是我們現(xiàn)在所指的禪宗的禪,也不僅僅是六度中的禪定度,生活禪的禪包括佛教的一切修行法門。

  佛教修持的根本中心就是戒、定、慧三學。生活禪既要體現(xiàn)戒律的精神,也要體現(xiàn)禪定的精神、智慧的精神。如果一個法門不能夠如實反映戒定慧三學,那這個法門就有問題;如果一個法門的內(nèi)涵離開了戒定慧三學,那這個法門更是有問題。生活禪是一個包括佛教戒定慧三學在內(nèi)的、最嚴肅的、佛法內(nèi)涵最圓滿的概括。

  生活禪,顧名思義,是不能離開生活來修禪定。今天,我們一般人所過的生活是一種什么樣的生活呢?一個沒有修行的人的心態(tài)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態(tài)呢?是一種迷失的生活,是一種分裂的心態(tài)。佛教的道德生活是以戒為基礎(chǔ)。戒有止惡的一面,也有行善的一面。從止惡的一面來講,在戒律上叫做止持;從行善的一面講,在戒律上叫作持。就是說止惡行善是佛教道德的基礎(chǔ)。也是佛制戒律的根本出發(fā)點。沒有接觸佛教的人,很難真正理解止惡行善的意義。所以從道德生活來說,我們需要生活在禪定中,生活在禪悅中,才能有非常充實的道德生活。從社會生活來說,社會生活主要指人際關(guān)系,因為我們每一個人,在他這一期生命還存在的時候,即使住在深山老林里,也會有人際關(guān)系,也就是社會生活。社會生活既然是我們不可避免的事實,我們就必須正視這個社會生活,也就是人際關(guān)系。佛教處理人際關(guān)系的準則,就是四攝法。四攝即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我們根據(jù)佛教講的四攝法來處理人際關(guān)系,就有了一個準則。除了道德生活之外,作為在家佛教徒,也還有家庭生活和感情生活。佛教并不主張人們完全拋棄人世間家庭生活或感情生活。佛教根據(jù)不同的戒律層次,規(guī)定了不同層次的戒條。作為在家佛教徒,如何處理好家庭生活與感情生活也要根據(jù)戒律的原則。在家佛教徒應(yīng)該以五戒為生活的根本原則,當然還有進一步的受持八關(guān)齋戒菩薩戒。五戒實際上就是在家佛教徒處理好家庭生活與感情生活的基礎(chǔ),也是一切修行的基礎(chǔ)。不僅如此,五戒也是維持整個社會道德秩序的基本原則。當然,作為佛教徒最重要的還有我們的修行生活,也就是精神生活、信仰生活。不論是出家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在家的男女居士,都應(yīng)把信仰當作一種生活來體驗,認真地貫徹到我們的一言一行當中去。社會上有一些人對我們出家人有一種誤解,說我們信教是一種職業(yè),如果我們把信教當作一種職業(yè)了,那就很難把信仰與生活密切結(jié)合起來。還有一些在家佛教徒,把佛教當作一種知識來研究,這也不能把佛法的原則和我們的生活真正聯(lián)系起來。假如我們不能把佛教落實到生活中,那就會是理論與實踐相脫節(jié)。用佛教的話說,就是解和行不相應(yīng)。所以,我們提倡生活禪,就是希望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夠貫徹佛法的精神,貫徹禪的喜悅、禪的安祥、禪的寧靜。?

  我希望各位教友能夠在七天當中,認真聽各位教師的演講,認真地參加這次活動安排的各項內(nèi)容,認真地體驗一下叢林的生活,不要錯過這一良好的機會。

  禪堂開示之二

  今天是夏令營的第二天。通過這兩天的活動,特別是法師、居士們的講演,大家一定有很多的收獲。在每次演講之后,教師們都很慈悲地讓各位提出問題,并作現(xiàn)場解答。不過,從這兩天三場的提問來看,我覺得各位在對佛法的認識當中,在學佛的過程當中,還有幾個基本問題沒有把界限搞清楚,所以提問的時候容易走極端。不是偏到理的方面,就是偏到事的方面;不是偏到真諦的方面,就是偏到俗諦的方面。不然就是把兩者混淆了。今天就佛法的幾個一般性問題,粗略地講一講它們的區(qū)別。?

  佛法有因和果、事和理、真和俗、迷和悟、有自受用和他受用等問題。這些問題的界限如果沒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就很容易產(chǎn)生糊涂觀念。比如因和果的關(guān)系,禪宗乃至整個佛教都講,大地眾生當下就是佛。禪宗里更說,你自己就是佛,可你自己不肯承當,反而來問什么是佛?象這些問題,如果沒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就容易產(chǎn)生問題。既然我們當下就是佛,大地眾生當下就是佛,那我們還要修行干什么呢?我們就不要修行了。這里所說的佛,用天臺宗的術(shù)語講,叫做理即佛。從道理上講是佛,因為人人都有佛性,所以說我們當下就是佛。從因果關(guān)系講,這里因中的佛,我們具備著成佛的可能性。具備著成佛的因素。雖然每個人都有佛性,可以成佛,但不等于就是象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那樣的果上的佛。我們每個人都是佛,這一點每一個人都應(yīng)該自肯。如果在這個問題上不能自肯,那我們就不必學佛,因為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為了成佛。我們對于佛的理解,對于種種功德智慧的理解,都一定要把因果關(guān)系弄清楚,不要把因中的事拿到果上來講,也不要把果上的事拿到因中去講,要弄清因果之間的界限。?

  有一些問題是就事上來講,有一些問題是就理上來講的。比如禪宗既然說開口即錯,是不立文字,語言不能夠表述真理的本身。真理、法性、實相只有通過實證才能夠領(lǐng)會它,才能感受它,這是就理上來講的,就實相來講的。如果以這種觀念來對待事上的種種方便,種種施設(shè),那就很難講通了。上午不是有人就說:禪宗既然不是語言文字所能表述的,那我們夏令營的講法就可以結(jié)束了之類的話嗎。所以,非但夏令營的講法不能結(jié)束,乃至我們平常的一切修行、多聞熏習、看經(jīng)念佛、燒香叩頭這些事情,依然要如法如律地去做。只有把事相上的每件事情都原原本本地落實下去,我們才有可能體認理上的實相,才能夠理事圓融。佛教中有兩句話:“實際理地不染一塵,佛事門中不舍一法!本褪律蟻碇v是一法不舍,就理上來講,是一法不立。佛法中還有一句話:多一法不是佛法,少一法也不是佛法。佛法講的就是理事圓融。?

  另外還有自受用和他受用的問題。每個人修行的體會,每個人的證量,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這不是口頭上講講就行的,要有實際的受用,實際的證悟,實際的功夫。既然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是不是就不需要說法,不需要把它表現(xiàn)出來,不需要把它開示出來呢?不是的,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后,他本來也是覺得度眾生是非常難的,他甚至想不說法就入涅槃。但是經(jīng)過大眾的請求,佛還是說法度眾生了。從這個角度來說,佛的說法度眾生是為了利益他人,是為了他受用。自己證悟了,證悟的那個道理,那個實相,只有用種種方便把它顯示出來,表現(xiàn)出來,才能在自受用的基礎(chǔ)上達到他受用的目的。所以,佛是為一大事因緣出現(xiàn)于世。什么是一大事因緣呢?就是要令一切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我們在看禪宗祖師語錄時,在看一些大乘經(jīng)典時,一定要把佛的自受用和利益眾生的他受用,把祖師的自受用和接引當機的他受用區(qū)別開來。只有區(qū)別開來,才能在學佛的過程中得到受用。我們得了受用,又可以轉(zhuǎn)化為他受用。這樣就使佛教的*輪不斷的轉(zhuǎn)動,這就是*輪常轉(zhuǎn)。

  在學佛的過程中,一定要把這些相互關(guān)系的問題初步地弄明白,才能如實地沒有障礙地進入佛法的大海。按照佛教的修學次第: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根據(jù)佛法的道理去修持,去證自受用。?

  游蒼巖山小憩時講

  剛才我們唱了“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及至歸來無一事,始知空費草鞋錢!壁w州老人八十歲行腳,這件事發(fā)生在江西云居山,現(xiàn)在這個地方叫做真如寺。一個八十歲的老人還在外面參方,行腳,過云游生活,為的是什么呢?這首偈語的第二句作了答案:只為心頭未悄然。我們的心怎樣才能悄然呢?要能夠時時處處都合道,要能像趙州老人所說的那樣,真正達到平常心是道,心頭就悄然了,那我們的大事也就了畢了。在大事還沒了畢的時候,即使像趙州老人八十歲了,他還在外邊風塵仆仆地過云水參方的生活。當時在云居山主法的是云居道膺禪師。道膺禪師是曹洞宗洞山良價禪師的法徒,是一代宗師。當趙州和尚到達云居山的時候,道膺禪師就說:你老人家老老大大還不找個地方住下來,為什么還在外邊東跑西顛的?后來,兩位禪師有非常精彩的問答。這些問答在禪門的傳燈錄和五燈會元里都有記載,F(xiàn)在要去真如寺還必須經(jīng)過一道關(guān),叫“趙州關(guān)”,只有過了趙州關(guān),才能到真如寺。趙州關(guān)是真如寺的第一道山門。

  說到天下叢林、環(huán)境好、修行好、道風好的地方,依我看真如寺是最好的。周圍幾平方公里內(nèi)沒有別的住戶,晚上關(guān)上山門,任何人都進不去。特別是地理位置非常好,在云居山的山頂上又有一塊平地,平地上又有山,又有水,又有樹木,真可以說是人間仙境,所以又叫“天上云居”。

  趙州和尚到云居山后,就在那里結(jié)了一茅庵,住了下來。云居道膺禪師是個大徹大悟的人,總覺得趙州和尚住在那里不是一回事,就故意激他。所以趙州老和尚就又行腳回到北方。我們這次舉辦夏令營的柏林禪寺,古名觀音院,又叫東院,是當時趙州開元寺的一部分。趙州老和尚來到觀音院后,就基本上沒有離開過這里。只是到圓寂前兩年,被趙王和燕王請到現(xiàn)在的正定去供養(yǎng)。最后圓寂在正定。?

  趙州和尚之所以八十歲還在行腳,是因為心頭未悄然!凹爸翚w來無一事”,歸來就是心頭已悄然,就是大事已畢,游子已回到了家鄉(xiāng)。如果我們回到了精神的故鄉(xiāng),就再也不會有象崔顥在黃鶴樓題詩的那種凄驚、悲慘的心境了。崔顥詩的后兩句說:“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他既是寫景,也是寄情。在一個夕陽西下的傍晚,一個垂老的學者,登上黃鶴樓,面對浩浩的長江,發(fā)出這樣的浩嘆,是非常令人深省的。今天在座的同學絕大部分都可以說是麗日中天的年齡,有的還是初升的太陽,我們還沒有“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的感慨。但是,我們不能等到發(fā)出那樣感慨的那一天,再來找人生的歸宿,那就來不及了。我們能夠有緣接觸佛法,信解佛法,而且也有緣千里迢迢來到柏林寺和十方來的大德學者一起學習佛法,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有這樣一個良好的開端,要回到精神的故鄉(xiāng)就為期不遠了。到那時,回過頭來看看來時路,噢,原來如此,踏破那么多芒鞋,回來后竟是什么事也沒有,“始知空費草鞋錢”。為什么呢?因為煩惱已經(jīng)全部清除,自己本有的智慧都開發(fā)出來了,那不是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嗎!所以說是空費草鞋錢。我們在心頭還未悄然的時候,這個草鞋錢還是要付的。不付這個草鞋錢,就不可能達到空費草鞋錢的精神境界。這是我們剛才唱的那首“趙州八十猶行腳”偈語的簡單解釋。

  另外還有一首蘇東坡的詩:“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君!苯裉,我們面對青山,就是缺少綠水,可是天公作美,下了一點雨,既有青山又有云水,我們可以體會體會。究竟那個是禪?是青山是禪,還是綠水是禪,是蒙蒙細雨是禪,還是烈日當空是禪。溪聲盡是廣長舌,是講無情也在說法,無情在向我們啟示人生的大道理,向我們展示諸法的實相。諸法的實相即是緣生緣滅。我們可以從道理上理解,但是我們很難直接透過這個現(xiàn)象看到緣生法的本體、本質(zhì)。我們是通過邏輯分析來了解一切法是緣生緣滅的!吧缴珶o非清凈身,”這滿目青山就是我們的清凈法身。就象我昨天所講的一樣,這里有理和事的關(guān)系,如果把這兩者混淆了,那么我們就會成為一個自然外道。見了山就會去拜,見了樹也會去拜。所以,如果透過事相來體認這個理體,既是一個學法的過程,也是一個修行的過程。就是佛教所講的一個證量的問題。你有一種親切的感受,才能真正理解溪聲為什么是廣長舌,山色為什么是清凈身。廣長舌相就是佛說法的相,佛說法時,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所以佛以一音說法,眾生隨類而得解。如果我們真正證得了這個緣生緣滅的實相,聽到溪聲就是聽到佛在說法,看到滿目青山,無異就是看到了佛的法身!耙箒戆巳f四千偈”,既然溪聲是廣長舌,那每天二十四小時都在川流不息地流淌,都是在說法,他所說的內(nèi)容該有多少呢?說的內(nèi)容雖有那么多,但是,真正要握住,要把他說給另一個人聽,卻好象又是完全說不出來的,所以說“他日如何舉似君”。舉即是提起來的意思,似是送給的意思。如何把它舉起來,如何把我們聽到的這八萬四千偈讓別人知道,沒有辦法。因為這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事。如果我們在行腳、參方,或者是旅游的時候,都能以這樣一種心態(tài)來面對事物,那么,我們就可以處處體會禪,處處都不離禪悅。?

  下面我們再來唱這兩首偈語,來結(jié)束這次云游生活。?

  (大眾齊唱兩偈:“趙州八十……”)?

  參禮臨濟祖庭時講

  今天,大家來參拜臨濟祖庭,這個地方雖然還很小,條件也很簡陋,但是我們要知道這個地方的歷史地位和它在佛教史上的重要性。我昨天也曾提到,佛教傳到中國后分為八個宗派,這八個宗派中成立最早的是三論宗,其次是天臺宗,然后是凈土宗、律宗、法相宗、華嚴宗,禪宗是和凈土宗、法相宗、華嚴宗同時成立的,還有密宗,一共是八個宗派。這八個宗派囊括了漢傳佛教的全部內(nèi)容。經(jīng)過唐末會昌法難以后,全國的寺廟在七天內(nèi)全部摧毀,所有的僧人都被逼迫還俗。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悲慘的局面呢?一方面是由于當時佛教和道教論戰(zhàn),這是個外部因素。我想最主要的還是內(nèi)部因素。我們從佛教史料來看,佛教當時是非常腐敗的,有幾十萬僧尼過著享受民脂民膏的生活。當時的大文豪韓愈曾提出:民其廬,火其書,人其人這三條辦法,來對付佛教;鹌鋾褪前佛經(jīng)全部燒掉,民其廬就是要把寺院全部改成民居,人其人,就是把和尚全部變成普通人。所以當時的政界也好,文化界也好,對佛教的許多腐敗現(xiàn)象非常痛恨。而韓愈本人又是一個儒家思想者,也有對外來宗教的盲目的排外思想。反過來從佛教本身來講,我們還是要檢查一下我們自身的問題。在那樣一種佛法的噩運來臨的時候,是哪個宗派來拯救中國佛教的呢?是禪宗。禪宗經(jīng)得起考驗,他要還俗,當時比現(xiàn)在還容易,因為那個時候的人都是穿這個衣服,和尚就是把頭剃了,用塊布把頭一包,就是在家人了。禪宗的師父就是這樣走到水邊林下,自耕自食,保持了僧格,保持了自己的佛法的精神。一旦朝廷的禁令松馳以后,他們又把頭巾拿掉,又恢復(fù)了和尚的形象。其它宗派卻很難做到。因為經(jīng)書燒掉了,廟子拆掉了。象文革一樣,一些不堅定的,也都改變了生活方式,要恢復(fù)起來很困難。禪宗的人,他有功夫、有定力,他能頂住當時的那種逆流。當時的禪宗在八宗里是力量最弱的一宗,通過會昌滅法,禪宗起來捍衛(wèi)佛教,拯救佛教,所以它的地位一下子提高了,那時的寺廟幾乎全是禪宗恢復(fù)的,那時也有好幾種寺院,有律寺、講寺、凈土寺,禪宗因為有一大批保持了僧格的僧人,所以它一出來就席卷天下,成了此后中國佛教中最重要的一個宗派。?

  從那以后,由于禪師們用功方法的不同,接引眾生的方法不同,所以又產(chǎn)生了五家宗派。五家宗派中成立最早的是溈仰宗,當時溈仰祖師就躲在湖南瀏陽縣一座人跡罕至的大山中,到朝廷毀佛的禁令停止,馬上把頭巾拿掉。出來修廟并建立了溈仰宗。第二個建立的宗派就是臨濟宗。為什么在正定這樣一個比較偏僻的地方產(chǎn)生一個宗派呢?因為從安史之亂以后,中國已沒有了開元、天寶那樣的大統(tǒng)一的政治局面,而是群雄割據(jù)。而河北這個地方,是當時思想最為活躍的地方。臨濟禪師就是選擇了這樣一個地方來樹立一家的宗風。并得到當?shù)毓倮舻闹С。趙州和尚與臨濟禪師是同時代的人,比臨濟禪師稍大一些。他之所以行腳到河北,也是因為找不到一個能真正體現(xiàn)自己禪風,體現(xiàn)自己宗旨的這么一個天地,所以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未悄然故然有本分事的一方面,另外還有為使佛法慧命得到延續(xù)的深切責任感和嚴肅的使命感。所以他遠離中央政權(quán),遠離當時那種只重知識,不重實踐的佛教環(huán)境,選擇了河北這樣一個思想比較自由的地方來開創(chuàng)道場。這兩位禪師都在這里弘法,不是一件偶然的事,這里既有佛法的因緣,也有時節(jié)的因緣,F(xiàn)在我們雖然看不到當時的那種盛況,但是,我們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就可以知道當時的祖師,能在這里活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所以有人說六祖慧能后最能代表禪宗思想的兩個人,一個是趙州和尚,一個是臨濟禪師。趙州和尚的禪風完全是出于一片悲心。曾經(jīng)有人問趙州和尚:如何是佛法?趙州和尚說:是趙州橋。那人又問:如何是趙州橋?他說:渡驢渡馬。這個公案是淺白的,稍稍思索一下就可以懂得。不需要那樣去參。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有趙州橋的精神,來負荷著大地一切眾生,從我們的這座橋上走過去。趙州橋的精神就是大地的精神,慈悲的精神也就是大地的精神,菩薩的精神也就是大地的精神。我們能夠體會到這一點,我們就能夠體會古人的那種用心良苦。臨濟祖師也是非常重視人的。他重視的是真人,真人就是我們每個人的佛性,每個人的本來面目,每個人的當下。臨濟祖師說:我們每個人的當下就是無位真人。他說法的重點是在智的方面。所以兩位祖師一悲一智。而這兩點又都同時在兩位祖師的身上完整地體現(xiàn)出來。如果不能把悲智結(jié)合起來,那就不是一個真正的禪者。?

  我是到河北這兩個祖庭來過以后,又無數(shù)次地讀這兩位祖師的語錄,了解當時的一些情況,才有了這么一點體會。為什么我會對河北這樣一個窮鄉(xiāng)僻壤,這個佛教非常落后,經(jīng)濟非常落后的地方有這一份感情呢?是因為祖師的道德感召。中國佛協(xié)一直要我把這個地方的工作丟一丟,因為那里的工作很多,他們要我不要太辛苦,不要太分散精力。我說,如果把河北佛教的工作丟下不管的話,對不起兩位祖師,對不起這塊土地。所以我仍然在這里很吃力地慢慢地挪動,只能說是在挪動,一寸一寸地往前挪動。也許一年只能動那么一點點。這是我深有感觸的。?

  這是講這兩位祖師是怎么產(chǎn)生的,為什么會有的這樣重要的意義。下面我來講一講臨濟禪師的兩首傳法偈:

  臨流不止問如何,真照無邊說似他,?

  離相離名人不稟,吹毛用了急須磨。

  先解釋一下這里的幾個主要詞匯,然后進入道德方面就比較容易。臨流不止這個流指什么呢?可以是事上的流,也就是要進入正定時路過的有名的滹沱河。滹沱河就是臨濟宗的象征,一般稱滹沱河嫡旨,祖印真?zhèn)鳌5匾氖侵咐砩系牧?意識之流、業(yè)識之流。這才是真正的實指!罢嬲諢o邊說似他”的他,應(yīng)讀tou,這樣才壓韻。似,是送給的意思!半x相離名人不稟”,稟是拿起來的意思,掌握的意思。“吹毛用了急須磨”。吹毛是指吹毛劍,是形容劍的鋒利。下面說說這首偈語的整體意義。

  這首偈語是臨濟祖師臨終時說的偈語。不管什么人,在臨終的時候,在生命的一個轉(zhuǎn)換中,總會激起內(nèi)心的種種思考。有些人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迷失了,那么他也就隨著業(yè)識而流下去了。而一個開悟的人,有修行的人,在滾滾的業(yè)識之流面前,臨流不止時應(yīng)該怎么辦呢?“臨流不止問如何?”這既是指他自己的一種情景,也是我們每一個人在修行的時候,乃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的時候該怎么辦?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一個人的生命要結(jié)束了,怎么辦?“真照無邊說似他!睕]有別的辦法,只有提起自己的正念,自己的正知正見,智慧的力量,只有智慧的力量才能斬斷這個業(yè)識之流,才能夠把握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只有說給你這個辦法,只有告訴你這件事,你一定要用智慧來觀照,用智慧的劍來斬斷這個業(yè)識之流。雖就如此,但是這個業(yè)識之流,它沒有名,沒有相,沒有名不可言狀,沒有相不可把握。所以說:“離相離名人不稟”。這個離相離名的人不可把握的東西可以說是業(yè)識之流,是無位真人,也可說是我們生命的本體。人們需要把握他確實不容易。以上是正說。下面是喻說,“吹毛用了急需磨!奔词褂邢蟠得珓δ菢拥睦麆,不磨也是會鈍的。所以說覺悟了的人,開悟以后要時時起觀照,這種觀照是任運的觀照,不是有意的觀照。我們要把握這個離相離名的生命本體,就要象用吹毛劍一樣,用了馬上磨,及時磨。這四句偈語把臨濟禪師的全部內(nèi)函概括無遺。佛教就是以這樣的精神來對待人生,這是臨濟禪的精神,這就是佛教的精神。

  臨濟禪還有很多內(nèi)容:三玄、三要、四料筒、四照有、四賓主等等。山門口的碑上還有臨濟禪師的另一首最有名的偈語:“三玄三要事難分,得意忘言道意親,一句明明該萬象,重陽九日菊花新”。把這兩首偈領(lǐng)會了,臨濟禪的精神也就領(lǐng)會了。我今天講的臨濟禪,是葛藤禪,就介紹到這個地方,F(xiàn)在我們大家再來回味一下這兩首偈語,一定會有全新的感受。

  (大眾齊唱兩偈:“臨流不止……”)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