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jīng)

《六祖壇經(jīng)》,佛教禪宗典籍。亦稱《壇經(jīng)》、《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六祖惠能大師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jīng)》。禪宗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夺岄T正統(tǒng)》卷八《義天傳》有“大遼皇帝詔有司令義學(xué)沙門詮曉等再定經(jīng)錄,世所謂《六祖壇經(jīng)》、《寶林傳》等..[詳情]

六祖壇經(jīng)講記 第38集

  六祖壇經(jīng)講記(38)

  煩惱暗宅中 常須生慧日

  邪來煩惱至 正來煩惱除

  邪正俱不用 清凈至無余

  菩提自性 起心即是妄

  凈心在妄中 但正無三障

  世人若修道 一切盡不妨

  常自見己過 與道即相當(dāng)

  色類自有道 各不相妨惱

  【煩惱暗宅中,】〔暗〕就是無明,無明讓你看不清楚,你就會自尋〔煩惱〕。舉個例子,當(dāng)你是嬰兒的時候,你沒有看過你出生,因為那時候你不懂。當(dāng)你要死亡的那一天,你也沒有看到你死亡,因為那一剎那你自己不知道。為什么你能知道死亡?因為別人有生死,你看到別人的生死,所以你知道有生死的問題。但是你不只看不到你的過去和未來,你人生的這段時間,你也根本看不到,你根本看不到你在做什么,你只知道你的煩惱、痛苦和無奈,你只感覺到別人不了解你,但你又何嘗了解別人。你這一生到底做什么,你不知道,這統(tǒng)稱自己的無明障礙到自己,所以六祖才說,一個有〔煩惱〕的人像在一個暗無天日的房子里面。

  【常須生慧日!磕銘(yīng)該生起智慧,就像一盞燈像太陽一樣。你要生起智慧,就要像前面說的「合理還歸一」,你要明白真正的道理就是那顆心,那一顆心明白了,智慧就打開了。

  【邪來煩惱至 ,正來煩惱除!窟@是《壇經(jīng)》里面很重要的修行概念。什么叫〔邪來煩惱至〕?〔邪〕就是不正,不正就是錯誤的觀念,就是你自己的偏見、邪見。一個人的〔煩惱〕還不是來自自己錯誤的觀念!你不相信,你把每個人的煩惱做一個調(diào)查統(tǒng)計,都來自于你不明理。煩惱你的孩子不聽你的話,卻沒有煩惱你不聽自己的話,這就很奇怪。曾經(jīng)有很多父母問我怎么教育子女,我回答:「讓你的子女感動!而不是講一番大道理給你的子女聽!鼓阋v什么道理?你不要以為聽完《六祖壇經(jīng)》以后,回去給他講道理,你想跟他說什么?「智者不言,言者不智!篂槭裁催@么講呢?你明明知道他不認(rèn)同你,你跟他講那些話,根本就沒有意義。你要讓他認(rèn)同你的人,就要讓他感動;讓他感動之后,話不需怎么講,他也知道該怎么做。所以無論面對任何問題,你去做就對了,而不是在那邊爭辯、在那邊講,那些都無濟于事,只要你以身作則,盡心盡力教養(yǎng)他,無怨無悔的去做,因為他是人,他有佛性、有良心,一定會被你感動;只是有的人個性倔強,不會在你面前認(rèn)錯,你知道就好了。好好地教育你的子女,侍奉你的公婆,好好地對待你的另一半、你的朋友、你的同事,好好對待跟你有因緣的人,無論他們對你怎么樣,你就盡心盡力對待他們就對了,這樣必定成佛,那你還有什么煩惱?講完了,你人生有什么問題?煩惱怎么起?你有正確的知見,〔煩惱〕自然不就消除了嗎?我們常講想開不就好了嗎?

  另外以修學(xué)的角度來談,你現(xiàn)在在靜坐,念佛或誦經(jīng),突然有個邪念生起了,這叫〔邪來煩惱至〕,你在誦圣人的經(jīng),但你的思維是這么邪惡,產(chǎn)生極大的沖突;蚴悄阍打坐,剛開始坐,坐下去像佛祖,但坐在那邊越想越氣,因為你的心中有怨恨,每個人都是有怨有悔,你不覺悟,怨恨怎么會消?覺悟了,哪來的怨恨?當(dāng)你發(fā)現(xiàn)你的觀念不對,「唉呀!罪過罪過,阿彌陀佛,我為什么生起這樣的觀念!趕快拉回來,趕快生起我的正見!惯@叫〔正來煩惱除〕,但這樣修叫對治,真是累,這是二乘人小乘人的修法。

  【邪正俱不用,】〔邪〕念也好,〔正〕念也好,都是心在起作用,只是我們在作用當(dāng)中把它分為邪跟正。不論你在想什么,念頭就是念頭,它還不是念念無常!不管是什么念,它都是一念接一念,所以你不需要一起什么念,就在那邊拉來拉去,〔不用〕就是不執(zhí)著,只要知道這些都是如夢幻泡影,都不是永恒的。你透過這樣的訓(xùn)練,就可以知道你的情緒,你不用在乎你的情緒。情緒跟念頭差別在哪里?念頭比較細,情緒比較粗糙,情緒還沒有起來,念頭已經(jīng)聚集了。就好像說水已經(jīng)堵住了,它開始滿起來,情緒就起來了。你明白這個道理,只要不執(zhí)著你的念頭,在那個當(dāng)下,自然就能夠恢復(fù)自心的清凈。

  【清凈至無余。】大乘的修法,這才是頓教法門。你可以看到〔清凈〕不是沒有念頭,比如有一幅畫叫《風(fēng)雨中的寧靜》,真正的靜不是沒有嘈雜聲,而是不被影響的意思。小乘的修行人是在深山古洞,大乘的修行人就是在鬧區(qū),在家人最適合學(xué)大乘法,因為你們每天都要在這種環(huán)境生活,但是,你雖然有修大乘的條件,卻一直想找個地方〔清凈〕,不用找啦!往你內(nèi)在不就清凈了嗎?所以在家人有這樣的優(yōu)勢,小乘法反而是出家人修的,例如藏傳佛教,很多人一輩子都在喜馬拉雅山閉關(guān),他們有那樣的條件。不要羨慕別人,要知道彼此的分別和作用。

  【菩提本自性,】〔菩提〕就是覺的意思,這句話就是說覺悟的本能就在你的〔自性〕。佛性就是覺性,這個「性」又可以叫做可能性,所以每個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但這是你自己要去促成的。你要到哪里去求個佛呢?或去求個覺呢?

  【起心即是妄!俊财鹦摹尘褪瞧鹦膭幽钕胍プ穼,那根本就是〔妄〕想,這就是一般人所犯的毛病。

  【凈心在妄中,】清凈的心就在妄心里面。菩提在哪里?菩提就是煩惱,煩惱止息,不就菩提了嗎?妄心止息了,不就凈心了嗎?例如你現(xiàn)在心很亂、很煩,一直想逃避它,卻逃避不了,就是因為它那么強烈,所以才將目標(biāo)那么明確地指給你看,你應(yīng)該感謝它,因為它指引你去見性;就是因為這樣,你才知道「凈心在妄中」。接著你漸漸會懂一個道理:無論發(fā)生什么事情,我都接受一切!當(dāng)你真的接受了,到一定程度,你就會發(fā)現(xiàn)那個不可思議的境界會現(xiàn)前,F(xiàn)前的意思也是個假名,只是因為息妄顯真,那個真也是個假名,這是境界,只是你個人的體悟而已。姑且叫見性也好,叫三昧也好,都是一個名稱,你能夠碰觸到,你就能夠知道。

  【但正無三障!俊舱尘褪钦!矡o三障〕是什么?就是無煩惱障、無業(yè)障、無報障,這三障就是惑、業(yè)、苦,〔障〕就是障礙。誰在障礙你?觀念不正確,就障礙你。詳細來說,煩惱就是從迷惑來,因為迷惑才會莫名其妙產(chǎn)生那么多煩惱;你的心被迷惑了,你的觀念錯誤了,你的行為必然錯誤。業(yè)障就是行為,你的所作所為。有人常講:「師父啊,我業(yè)障深重。要誦哪一部經(jīng)比較有用?」你去做比較有用啦,不要不明白真實義。有人誦完《慈悲三昧水懺》之后就去吃雞腿;我也曾經(jīng)看過,在家人穿上出家人的衣服在誦經(jīng),因為出家人行情比較高,所以有些人渾水摸魚,為了待遇比較好而出家,佛祖看了一定流眼淚。我也看過在家人為往生者誦經(jīng)時,一邊誦一邊喝啤酒,因為天氣太熱了,這真是啼笑皆非。家屬也不懂,你請他來誦經(jīng)做什么?不如你們家屬自己誦就好了。業(yè)障就是你的行為障礙你自己,你的行為來自你的觀念,既然觀念不正確,行為自然不正確,最后的結(jié)果當(dāng)然是報障,當(dāng)然是痛苦,所以叫苦,這叫〔三障〕,這就是「思想、行為、結(jié)果」的輪回

  【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講的是別人。如果這十個字你懂,就好修行。我常講:「別人是別人,你是你!谷绻阏娴南氘(dāng)個真正的修行人,就是一切都沒有障礙到你、妨礙到你。很多人剛開始要修行,障礙就起來了,回到家里煮菜就要分鍋,或是要求全家跟著吃素,妻兒很無奈,只好跑出去吃麥當(dāng)勞。你不要因為自己想修行,就要別人跟你一樣改變,時間到了,他們自然會變,你勉強別人改變,會讓人家痛苦,這就是你的罪過;你雖然是好意,自以為這是對他好,但別人不見得要聽你的話。世界上就是有那么多人產(chǎn)生那么多的怨恨,你認(rèn)為好的,對別人來講不見得是好,你今天來修行,要吃素也可以,不吃素我沒有說不可以,因為我主要是要跟你談心,你什么時候要吃素,自己決定。沒有人像玄奘大師那么明理的,他去度窺機大師的時候,窺機大師跟他說:「要我出家是有條件的,我要一車美女、一車美酒、一車書!谷舨皇切蚀髱煂λ敲戳巳糁刚,怎么會答應(yīng)他?色也不離,酒也不離,還答應(yīng)你出家,那玄奘大師不是要背很大的罪過嗎?但玄奘大師知道他的根器,「都答應(yīng)你,以后你自己就會戒。你不懂,我硬要你跟著我這樣做,反而會帶來痛苦。」不要因為你修行之后,你家就分成兩派。萬一你家又有一個人去修道,就變成三足鼎立。萬一再有一個人,就變成五胡亂法、戰(zhàn)國七雄…,有夠亂。很多家里修道的人都互不欣賞,看起來真是辛苦。所以你要「一切盡不妨」。我講別人,是因為一般人的潛意識,都是認(rèn)為別人在障礙你,你一看就看到別人,覺得是別人給你設(shè)障礙,這是個很錯誤的觀念,別人不會妨礙你,你也不要妨害任何人,F(xiàn)在一般人,一下批評政治、宗教,一下批評社會、教育…,這沒有意義,會批評,會抱怨的人,就是有礙,它會障礙你。你真的是修道人,看這個世間,看到所有的一切,完全不妨礙你,這就是正見,你要有這樣的正見。

  【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dāng)!恐v的是自己。儒家就常有這個概念,曾子講「吾日三省吾身」,你看你自己就好了,你看什么別人呢?〔與道即相當(dāng)〕,〔道〕就是心的意思,修道就是修心,悟道就是悟心,一個人能夠常見自己的過,才能夠跟自己的心境契合。你要深入〔見己過〕,不要看到表面的缺點,粗糙的脾氣,你要能夠看到你的潛意識,你以前不敢面對的問題,都要掏出來。你來聽我的課,我已經(jīng)幫你挑了不少問題出來。有人聽我的課,本來身體好好的,聽完都體無完膚。很多人不敢面對,或者那是你根本沒有察覺過的問題;每個人反省自己的工夫不一樣,也就是你的反省有沒有很深入很深入呢?

  【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我以前常教「人際溝通」的技巧,這兩句話懂了,你就沒有什么溝通不良,沒有辦法跟人家相處的問題。你不懂,是不明白〔色類自有道〕,〔色類〕就是指的一切眾生,我們是人,比較關(guān)心人,所以色類就是一切大眾。每個人因緣條件不一樣,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想法、看法和做法,學(xué)佛的不可以排斥沒有學(xué)佛的,因為你要知道,他的因緣條件跟你不一樣,所以他才有這樣的作為。你不要氣他,不要輕視他、排斥他,你應(yīng)該體諒他、悲憫他。比如,我們不可以看到白道的人就畢恭畢敬,看到黑道的人卻指指點點。遇到白道和黑道的人,你都可以跟他們閑話家常,他們有他們過去的因緣;那現(xiàn)在的因緣呢?因為見到你,你對他會產(chǎn)生影響力,你的行為和你談話的內(nèi)容都會影響到他,如果你能夠跟一個陌生人談一次話,你就有可能改變他的人生,好比「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咕涂茨銜粫。一般人談話都沒有主題,不是談不出所以然,就是一直想要教訓(xùn)別人,所以人家不想聽。還有,人們的內(nèi)心很渴望你談一些有意義的話,就像一個口渴的人,想喝真正的山泉水,你卻拿墨汁給他喝,不然就拿調(diào)味的飲料給他,越喝越口渴。每個人的環(huán)境條件不一樣,但是我們不要彼此有障礙。家庭當(dāng)中夫妻兩個人對教育子女的看法不一樣,或父母兩個人對處理事情的看法不一樣,任何地方都可能不一樣,你怎么能夠相安無事呢?就是要懂得彼此尊重。再加上如果你講話真的很有道理,任何人都會聽你講。這個道理你懂了,在你工作上或生活中,你就會有很高的成就,開會也好,協(xié)商也好,談判也好,溝通也好,換成佛法,度人說法也好,都是這個樣子,〔色類自有道〕從這句話去尊重體諒每個人,然后又能夠提出你的正知正見,那當(dāng)然妙不可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