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jīng)
《六祖壇經(jīng)》,佛教禪宗典籍。亦稱《壇經(jīng)》、《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六祖惠能大師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jīng)》。禪宗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夺岄T正統(tǒng)》卷八《義天傳》有“大遼皇帝詔有司令義學(xué)沙門詮曉等再定經(jīng)錄,世所謂《六祖壇經(jīng)》、《寶林傳》等..[詳情]
六祖壇經(jīng)講記 第42集
六祖壇經(jīng)講記(42)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nèi)見,不是布施、供養(yǎng)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武帝不識真理,非我祖師有過。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磕阍趺慈バ蕖补Φ隆?〔心即不輕〕就是心謙,〔常行普敬〕就是外行于禮。從小我們所受的教育就是講「四維八德」,不要說四個字八個字,光是一個字就了不起。就像關(guān)老爺,一個人一輩子只要能做到一個「義」字,就可以成賢。就像岳飛,他只要做到一個「忠」字,也是萬古流芳。你學(xué)佛要切記,我們今天最苦的就是跟人在一起,不然你的痛苦怎么生起?跟什么人?跟愛人也苦,跟仇人也苦,跟家人也苦,跟陌生人也苦,相處必然有沖突,有問題。你會怎么辦?你跑到書局,把所有人際關(guān)系和卡耐基的書都買回來,把所有講話的書都買回去,讀完了你真的就會做人嗎?你為什么不冷靜思考一下?可不可以把所有問題一次解決,一網(wǎng)打盡?什么叫智者?就是把復(fù)雜的事情變得很簡單;什么叫愚者?就是把簡單的事情變得很復(fù)雜。
與人相處的問題為什么會讓你苦呢?簡單的說,跟人在一起就只有一個「和」字而已,我們跟別人和睦相處,無論他是誰,這是跟人相處的重點。它的方法是什么?無論是夫妻、親子關(guān)系,或是婆媳、妯娌的問題都一樣,就是「和」。接著,如是「因」就如是「果」,我現(xiàn)在跟你講的就是你做得到的,「因」就是〔敬〕,你只要尊敬你的先生、太太、子女、父母、朋友、同事…,尊敬天下所有的人,不需要講「這個人我要怎么跟他相處?」這樣學(xué)很累,也不見得有用。人不是這么死板板的,不是你帶入那個公式,他就會怎么樣。但是,如果你講:「我就是沒有辦法對所有的人恭敬!箚栴}就在這里,那你就去思考啊!為什么你沒有辦法?你去找答案啊!這在佛法里面就叫正思維,正確去思維那個問題,思維可以讓你產(chǎn)生智慧,你為什么不去思維那個問題呢?!
心〔不輕〕指的是內(nèi)在心謙,談到謙這個字,我不得不講《易經(jīng)》!兑捉(jīng)》總共有六十四卦,一個卦有六個爻,每個爻各有吉兇悔吝,你很少找到六個爻都是吉的,只有一個卦,叫「謙卦」。所以你只要做一個謙謙君子,保你萬事太平。也是只有一個字而已,然后你就懂了:「這樣我就可以趨吉避兇,可以轉(zhuǎn)禍為福。」你還需要卜卦嗎?你明白道理就懂了,不明白道理的才在那里卜,卜了也未必知道,你就要未卜先知。
【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講了老半天,就是〔我〕的執(zhí)著在作祟。很多父母親常常誤會這一輩子放不下的就是他的兒子,他放不下的意思就是最執(zhí)著!肝疫@一輩子最執(zhí)著的就是我的子女。」這句話老實講不可以成立,你最執(zhí)著的就是你自己,你觀察一下就知道。為什么?因為你把你的子女當(dāng)成你的財產(chǎn),你知道嗎?你放不下你的財產(chǎn)。「我最執(zhí)著的就是另一半!共皇,你在執(zhí)著你的感受啦,你怕沒有人愛你啦。我們?yōu)槭裁摧p視別人呢?〔吾我〕就是貢高、我慢沒有斷。我先做個調(diào)查,你們想不想現(xiàn)在做功德?那你們給我夸一下,這叫隨喜功德。不是說你夸我有功德,事實上是你對任何人,比如說慈濟(jì)做了很多事情,你贊嘆「慈濟(jì)做得很好!惯@叫隨喜功德,這不是拍馬屁,他做對,真的比我們強(qiáng),值得我們贊嘆?隙ā⑿蕾p、贊嘆別人,人家不會看不起你。但是我們不是,為了保護(hù)自己,就嫉妒、打壓、誹謗、丑化別人,只是深怕別人看不起我們。我們的內(nèi)在到底在想什么?你想一想,你需要用貢高、我慢來保護(hù)你自己嗎?有的人說這個問題很困難,我認(rèn)為不困難,因為我只要細(xì)細(xì)地去思考,我貢高、我慢一點意義都沒有。你只要思考兩個小時,但是一般的同學(xué)都是思考時打瞌睡,坐在蒲團(tuán)上打瞌睡兩個小時,醒來還是貢高、我慢。你不要覺得很困難,我真的試過,不困難,就是我內(nèi)在任何的障礙可以一個個地思考,兩個小時,或者一天,一直思考到啪地一聲打開,打開就是說那個問題不會再障礙你,你會覺得很輕松,而且不卑不亢,感覺真的很好。而且贊嘆別人又不花錢,又不需要買禮物,但那個功德就像天上的白云,像我身邊的空氣隨處都有,這樣修很輕松。
【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你不了解「本來無一物」,所以你抓著一個「我」不放,你把「無我」執(zhí)成「有我」,這個「我」是你錯誤的知見,這個「我」就叫做邪我。阿羅漢明白這個概念,所以他能夠證悟到無我,但是他還不圓滿,他還不能夠了解到真我。真我的部分就是《涅槃經(jīng)》所講的「常樂我凈」的真正的境界。因為我們不能夠明白虛幻不實的自己和這一切的現(xiàn)象,所以我們凡事跟人家計較,所以〔無德〕,才沒有德性。你為什么要跟別人計較?為什么要占人家便宜呢?這個人有什么德性呢?
【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刻接懙阶詈蟮慕Y(jié)果都是你對真理不明白,所以你才會〔輕〕視〔一切〕。「我執(zhí)」不破,你就會做這個動作。
【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什么叫〔功〕夫?你可以〔念念〕不離你的心嗎?你可以〔念念〕起正見嗎?就像六祖去見五祖弘忍時說的一句話:「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刮覀兪恰傅茏有闹谐I煩惱。」我看你多么認(rèn)真修,別人早課是做一個小時,你是從早上四點做到七點,做三個小時。就好像我奶奶一樣,一邊做一邊打瞌睡,做六十年;晚課也差不多兩個小時,也是一邊做一邊打瞌睡,做到五點半。不過不簡單,你不要笑,六十年如一日,叫你邊做邊瞌睡你也做不到,她還是有她自己的因緣。你這么認(rèn)真想要去修,你還是沒有辦法〔念念無間〕,〔無間〕就是不間斷,你可以不間斷嗎?就像我們念佛的人,要不夾雜不間斷,你可以做得到嗎?你說怎么樣才能夠做到?專注每個念?你會不會腦神經(jīng)衰弱?連聽我的課都沒有辦法專注。這樣修很累,我告訴你一個簡單的方法。比如說高雄不是有澄清湖嗎?只要澄清湖水是干凈的,無論你任何時候去取水都是干凈的,我講完了。你如何念念無間?很簡單,心中有佛,這樣的話,念念都是佛,佛是覺的意思,你就念念是覺。你就心中有佛,那個佛常住我心,你為什么不這樣修?你說:「師父,我心中有兩個人!拐l?「佛跟魔!」常常佛都被魔趕走,念念都是魔。什么魔?「魔」字就是麻煩鬼,所以你很麻煩嘛!接著你就會問我:「師父,如何將佛常住我心?」把佛當(dāng)成生活中的一部分?那其他部分在做什么?不可以當(dāng)一部分,要念念無間,就是全部啦!你剛才在講什么你知道嗎?你會做嗎?你不要等我上課一直追問你,這樣你就會答不出來。你在家里就要追問你自己,你才知道你哪里有障礙,追問下去,你就知道問題在哪里了。
我跟各位講個很簡單的概念,你要真正明白你來世上的目的,你來做什么?你是來利益眾生的,不然你來做什么?你百分之百地相信:「我們來的目的就是要利益一切的眾生!剐闹杏斜娚,眾生就是佛,所以你心中就有佛,你朝也利益眾生,暮也利益眾生,在家也利益家里的眾生,在外面也利益外面的眾生,這個就是心中有佛,這就叫「常住真心」。這個概念是修來的嗎?不是,這要看你的心量愿不愿意打開。你要知道《壇經(jīng)》的重點,就是要讓你先悟,悟后起修。悟就是明白了自己,起修就是利益眾生。不然你要在哪里修?離開眾生沒有佛。這樣你就可以漸漸體悟到現(xiàn)在如何念念無間,你自然就會有功夫啦!
【心行平直是德;】原則上是心〔平〕行〔直〕」。這四個字在《壇經(jīng)》很重要,從頭到尾都會出現(xiàn)。這個〔平〕字,你可以解釋得很多,我們對一般人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心要常常保持平靜,但學(xué)佛的人都講清凈。一個人的心能夠真正平靜,他自然就會生起智慧,生起智慧的人,自然悲心就會起。我們今天就是因為沒有智慧,所以才自私自利,不愿意為大眾付出,不愿意造福人群。沒有智慧就抓著自己不放,抓著「我所」的概念不放,抓著自己的概念不放,所以你常常為了要保護(hù)自己,鞏固自己,爭取自己的權(quán)利、利益,你的心怎么會平靜呢?你想想看嘛!在公司也要爭,在家里也要爭,爭寵久了就會受辱。當(dāng)你心靜下來,智慧生起來,你就了解到「眾生跟我是一體的!惯@叫「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勾缺木褪沁@樣,自然就生起了。我剛才所講的就是因為把心平靜下來,你就有這樣的功夫,你才能平等的、恭敬的對待所有的眾生。因為這樣,無論我跟好人、壞人或占人便宜的人,我都能夠保持平常心。
心〔平〕是內(nèi)在,行〔直〕就是展現(xiàn)在外面的行為,行直有兩個意思,行直就是行正,就是行正道,不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佛法所講的正就是正確的觀念,正確的言行。什么正?一切都不執(zhí)著叫做正,所以它展現(xiàn)于外,任何的時空都不執(zhí)著,叫行直。
【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窟@就是我們古人所講的修身養(yǎng)性。雖然名詞不一樣,但意思是一樣的。這樣一看,你應(yīng)該很清楚了吧!功夫是要從自性下手的,外在的德行是要去注意你的言行。只會修身的人就叫做修養(yǎng),修養(yǎng)不是修行,修性的人才是修行。世間沒有學(xué)佛的好人,常常流于修養(yǎng),但沒有見性。為什么?因為他還是有罣礙的,還是有他自己的問題,只是他做人很好。有的人強(qiáng)顏歡笑,對別人都很好,家四面墻都掛著「熱心公益」的匾額,但他還是沒有辦法突破他的內(nèi)在。學(xué)佛的人有個好處,你知道有個地方要突破,你知道要從這個地方下手,你現(xiàn)在還做不到,但是你至少知道要從哪里下手;沒有學(xué)佛的人,真的不知道。
【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nèi)見,不是布施、供養(yǎng)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功德須自性內(nèi)見,]講功德。[布施、供養(yǎng)]是福德。布施和供養(yǎng)有時候有同樣的意思,但有時候會不一樣。我們對下可以講布施,對上要講供養(yǎng),事實上都有愿意付出的內(nèi)涵,只是有上下之別。你不能夠?qū)?a href="/remen/chujia.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出家人說:「師父,我布施給你!闺m然你這個心人家知道,但是這樣講不禮貌。
【武帝不識真理,非我祖師有過!苛嬉埠墁F(xiàn)代,用〔不識真理〕,這對任何宗教都可以談。你不可以跟基督教、天主教、摩門教的人講:「你不認(rèn)識你心中的佛性!挂话闳瞬幌矚g傳教士到他家傳教,老實講我很喜歡傳教士到我家為我說法,但很可惜都沒有過。傳教士辛辛苦苦想要來跟你結(jié)個緣,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尊敬,我們要請他進(jìn)來,泡茶給他喝,說:「您辛苦了,請喝杯茶。」之后:「請你告訴我真理。」這也叫請法,你聽人家說嘛,我們一般人都以為所謂說法就是說給他講。你們相不相信聽法的人,才是真正說法的人?你們或者沒有體悟到。例如,現(xiàn)在有人來為你講真理,無論是什么宗教,你靜靜聽他講,慢慢問,你問一句,他就要講一百多句,你多輕松,但你有系統(tǒng)有條理有內(nèi)涵的請問,你覺得是誰在為誰說法?我們不是考他,我們是請教他,但是你有沒有度他?有,你有度他,怎么樣度他?所謂度他的意思,不是度他來跟你學(xué)佛法,你不要這么狹隘。不管他是摩門教或是基督徒,度他就是「我透過跟他對話的過程,由于我問他很多細(xì)膩的關(guān)于真理的問題,會觸動他從真理的角度去探索。他不需要來信我的教,但是他可以從他的教中自己去突破!惯@不是成就他了嗎?不就是為他說法了嗎?或許,他跟你談完話之后,他反而佩服你,他在找尋真理的過程中,找啊找,從《圣經(jīng)》、從《可蘭經(jīng)》,或從諸子百家找,有一天不小心來到瑞成書局,啊!他自己找到了,結(jié)果他要來學(xué)佛了,你看,一點都不勉強(qiáng)。你度他有兩種意思,一,他在他的宗教里面提升;二,有一天因緣成熟了,他自己來學(xué)佛。很輕松,這叫度人,而不是:「來,你坐,我講佛法給你聽!鼓隳菢硬粚。有的人不會有這種態(tài)度,為什么?因為有修養(yǎng)。為什么有修養(yǎng)?因為很假,你表面是很尊敬別人,事實上你的內(nèi)在是在嘀咕,是在排斥別人的。不可以這個樣子,你作假你自己不知道嗎?你去體會一下,只要把這個精髓學(xué)起來,從你家開始,先度你家那些大大小小吧。你看,連梁武帝都〔不識真理〕,又何況我們,你應(yīng)該去追尋〔真理〕,真理在哪里呢?在我們心中。所以說〔非我祖師有過〕達(dá)磨祖師這樣講沒有過錯。
- 上一篇:六祖壇經(jīng)講記 第40集
- 下一篇:六祖壇經(jīng)講記 第43集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簡介
- 心靈語錄
- 心靈語錄 修行篇
- 心靈語錄 處世篇
- 心靈語錄 心靈篇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后記:六祖之后的禪門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付囑品第十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護(hù)法品第九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頓漸品第八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機(jī)緣品第七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懺悔品第六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坐禪品第五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定慧品第四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決疑品第三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般若品第二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自序品第一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導(dǎo)言
- 星云大師壇經(jīng)講話精華錄
- 六祖壇經(jīng)錄要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護(hù)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hù)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