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

《六祖壇經》,佛教禪宗典籍。亦稱《壇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禪宗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夺岄T正統(tǒng)》卷八《義天傳》有“大遼皇帝詔有司令義學沙門詮曉等再定經錄,世所謂《六祖壇經》、《寶林傳》等..[詳情]

星云大師壇經講話精華錄

  星云大師壇經講話筆記

  「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這首偈語的意思是說:眾生的本性原來是清凈的,是不生不滅的;人生本來就沒有來去,沒有生死;眾生本具佛性,不假外求;每個人本自具足的本性沒有動搖;本性就是本體,能生一切萬法,世間一切森羅萬象都是從這個本體涌現(xiàn)出來的。

  要能自主,要能安心,一切都要靠自己。

  佛法的主要精神,是在提高我們的人格,提高我們自悟的能力,以開顯我們的清凈自性,所以自修自度很要緊。

  學佛不只是吃素而已。明白說,真正的學佛,吃不是重要的問題,凈心,心意清凈,這才是最重要的。學佛的人是要凈化身心,要改心、凈心,而不是在形式上那么的計較。

  歸宗禪師以一首偈語回答:「一翳在眼,空華亂墜。若離諸相,即見諸佛!

  不知道自己是佛,不能認識自己,是因為自己不曉得尋密,秘密就在自己的身邊。貪欲、瞋恨、愚癡三毒怎么對付?一心就能對付了。密意是甚么?是自己的體會。密意就是接心,就是印心。能夠見解一致,能夠思想統(tǒng)一,能夠彼此精神相依,能夠甘苦與共,能夠生死不渝、榮辱不離、兩心相通,那就是密意。

  學佛,佛要我們學他做甚么?學佛就是學習本自具足的佛性,信佛也可以說就是相信自己,自己的如來種性無缺無余。

  悟道的人,在悟的那一剎那,真是天崩地裂,山搖地動,不但過去的迷妄粉碎了,自己與宇宙虛空融為一體,現(xiàn)前的更是另有一番新的風光,是另一個真實恒常的世界。在悟道者的世界里,工作是神圣的,為眾生服務更是責無旁貸。

  有信心的人就有力量,悟道的人,東南西北都是安樂的凈土

  在《六祖壇經》中,最重要的部份也正是〈般若品〉。般若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宇宙之間,森羅萬象,山河大地,一切都是從我們自性的般若所顯現(xiàn)出來的。般若是我們的本體,從本體里面才能顯現(xiàn)出宇宙的森羅萬象。

  般若就是我們的法身、真如,般若就是眾生的平等自性。在般若、法身里,沒有生、佛的名詞對待,沒有自、他的形象差別。所以經中又說:「平等性中,絕生佛之假名;真如界里,無自他之形相!

  一個信徒問惟寬禪師:「道在何處?」惟寬禪師回答:「只在目前!

  信徒說:「我何以不見?」惟寬禪師回答道:「汝有我故,所以不見!剐磐接謫枺骸肝矣形夜什灰姡蜕羞見否?」

  惟寬禪師說得很妙,他說:「有我有汝更是不見。」信徒一聽,再問:「無汝無我,能夠見道嗎?」惟寬禪師回答說:「無汝無我,阿誰求見?」能夠把自己融會到真理、本體里面,才是般若風光。

  因一般人皆有「我」──我癡、我見、我愛、我執(zhí),因此見不到「自性般若」。

  要如何認識自性般若?所謂「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每個人都有自性的佛土、自心的凈土,如果我們不能把握自性,不能認識自己,光在外相上追求,那只有離道愈來愈遠。

  學佛就是要靠自己,

  「人人自己天真佛,晝夜六時常放光,剔起眉毛觀自得,何勞特地禮西方?」

  學佛要反求諸己,不要到外面去找,要找自己的般若自性,能夠見到自己,就能成佛。

  在佛教里面,空才能有,例如房子不空,就不能住人;耳朵、鼻子、口腔、腸胃不空,我們怎么能生存?我們口袋不空,東西放到那里?世界虛空不空,森羅萬象如何安放?因為空,才有一切,有是依空而立的,所以,《般若心經》云:「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埂阜鹗且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

  六祖大師提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主張,也就是說,「一就是全部,全部就是一」。我們說一朵花,從種籽種在土壤到萌芽成長,需要雨水的灌溉、肥料的培育、陽光的照耀,還要有風來傳播花粉,有空氣來沃養(yǎng)成長等?梢哉f,這一朵花是集合了全宇宙萬有的力量,才成為這一朵花;一朵花即等于一個虛空,跟虛空一樣大。「須彌納芥子,芥子藏須彌」,這都是說「因緣有二法,實性則無二」。

  佛教講「萬法歸一」,萬法泛指宇宙之間的森羅萬象。萬法既歸于一,那么,「一」又歸于何處呢?一歸萬法。「一」是體,「萬法」是相,「一」與「萬法」就是本體與現(xiàn)象的互存互證。所以,一就是多,「一」與「多」不是兩個分別的觀念,而是同源同流的回環(huán),一個宇宙有三千世界十億國土,十億國土三千世界也只是一個宇宙,所以說一多不異,一多不二。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又如電視節(jié)目,不就是「一即一切」嗎?所以,時間、空間在「一」的里面,都是非常統(tǒng)一、非常調和的。如果我們能夠認識「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能夠了解「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就能體會世間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你我都是互為關系的存在,我和你沒有太多的距離,沒有太多的分別,所謂天下都是有緣人,相敬相親又何必曾相識呢?

  哭和笑只在一念之間,苦和樂也是在一念之間,圣和凡、迷和悟、佛與魔也是在一念之間。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無論遇到甚么困難挫折,只要懂得轉念,情況就不一樣了;假如遇到悲傷、憂悶、煩惱,只要心境一轉,也沒有甚么不能解決的事。所以,煩惱可以轉為菩提,但是,重要的是在于當下一轉,如果你不轉,則煩惱是煩惱,菩提是菩提;你能轉境,才能把煩惱轉成菩提。

  學佛的人要能超越一切,超越自己;要能離開煩惱、菩提的兩邊,要在中道里面去安排人生。所謂不即不離,不空不有,亦空亦有,能夠認識「緣起性空」,能夠懂得「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煩惱與菩提無二無別,你能夠在這個不二的法門里找到安身立命之處,那才是一個修道者真正的生活。

  「心不迷不墮生死,意不煩不憂形質,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起不生業(yè)果」。

  貪心是人性的弱點,貪心就是我們的根本煩惱。

  「披毛因它成,成佛也由它」(心);

  「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如果我們的自心能常生功德智能,自能滅卻無明煩惱,是則當下即是佛國凈土。

  「參禪何須山水地,滅卻心頭火自涼!

  「若自了了自知,不住一切處,即明了了盡本心,亦名了了盡性」,這就是所謂「無所住心,無所生心」。所謂無生法忍,就是不生不滅,不會受世間的無常顛倒。

  心要如何才能不住內,不住外呢?六祖大師說:「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所謂菩提,就是我們的真如自性,菩提是不假外求的。六祖大師說:「道由心悟,豈在坐也?」悟,也不是靠打坐就能夠開悟,而是要用心。打坐當然是靜心,是一種精神集中、意志統(tǒng)一。打坐對于我們的健康、養(yǎng)性、參禪都有幫助,但是,開悟不是絕對靠打坐。所以,六祖大師又說:「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原是臭骨頭,何為立功課?」

  禪不在坐臥,禪要用心體會,所謂「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心里一悟,宇宙、世界自然會有另一番不同的風光。

  我們每個人本自具有的真心,不但無所不在,無所不遍,而且在圣不增,在凡不減。因此,六祖大師不但要我們找回自己的真心,而且要能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所謂不住生死,就是要有般若的智能,超越輪回生死;所謂不住涅槃,就是要有大慈大悲,服務人間,救度眾生。也就是要悲智雙運,體悟中道。

  世間的內外、你我、善惡、大小等,在禪者的眼中,都是虛妄對待的;六祖大師說,我們的心要不住內,不住外,如此才能來去自由,才能遍住一切處。

  念,就是分別;無念,就是不分別。《般若心經》云「不垢不凈」,《維摩經》亦說「隨其心凈則國土凈」,骯臟的污泥也能長出清凈的蓮花,因此,清凈和污穢是一如不二的。

  「是非朝朝有,不聽自然無」,只要我們能夠不怕是非、不傳是非、不說是非,管他是是非非,我一如也,是非自然止于智者。

  隨喜也是布施

  天堂、地獄在那里呢?就在我們的心中。

  凈土就在心中,所以說「唯心凈土,自性彌陀」。

  「居家逍遙,隨處都是凈土」。

  「隨其心凈,則國土凈」,凈土就在他的心里,這正是人間佛教所謂的「人間凈土」。

  凈土主要是看我們的心,心里清凈,世界就隨著我們清凈。因此,學佛,自凈其心是很重要的。

  沒有人我是非,唯心凈土:「隨其心凈,則國土凈」,這就是唯心凈土。

  唯心凈土也有四個特點:

  ◆隨遇而安:你能隨遇而安,那里就是凈土。

  ◆隨緣而生:你能隨因緣而生活,到處都是凈土。

  ◆隨喜而作:你能隨喜工作,當下就是凈土。

  ◆隨心而。耗愕男哪苋芜\逍遙,隨緣放曠,則「隨所住處,皆是凈土」。就如天上的太陽、月亮,不管烏云密布也好,或是刮風下雨也好,太陽、月亮都是那么逍遙自在的悠游于虛空之中,這就是隨心而住。

  華嚴凈土:《華嚴經》指出的凈土世界是:

  ◆大小不二:一沙一石里,可以見到三千大千世界

  ◆一多無異:別人說一說多,其實一中有多,多也即一。

  ◆動靜一如:盡管無常變化,盡管世間不安動亂,不過,你的心安靜自如。

  ◆凈穢無別:即使身處污穢里面,你要清凈自己的心。所謂「隨其心凈,則國土凈」、「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希望大家都住在凈土里面。禪宗所提倡的是自性的凈土,是本心的凈土。凈土就是要明心見性,心外無法,心外也無凈土。禪就是心,道就是心,佛就是心。

  如何才能建設自己的凈土呢?

  1除人我,須彌倒:就是要去除人我的分別心,要把人我的執(zhí)著去除;人我一除,阻礙也就沒有了。所以《金剛經》一再要我們「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2去邪心,海水竭:

  3煩惱無,波浪滅:

  4毒害亡,惡龍絕:如果把這許多毒害人的心忘記,惡念就會滅絕,惡魔就不會擾亂我們。

  《金剛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辜热蝗绱,為甚么我們要天天念佛、拜佛?不但用音聲求佛,還要為佛像裝金?其實佛像只是一個引導,我們拜佛,主要是要拜我們自心本性里的佛。

  佛像對于一個尚未見性悟道的人來說,正如過河需要船筏一樣,但是一旦過了河,就沒有必要背著船走。

  也就是說,當我們還沒有成佛的時候,佛像很重要,一旦成了佛,一旦認識了自心的凈土、自性的彌陀,到那個時候,隨你要燒佛像或呵佛罵祖都可以。但是,在我們還沒有成佛的時候,還是必須借著佛像來覺悟自己,找到自己,那才是一了百了。

  王陽明說:「宇宙即是我心,我心即是宇宙!

  時時心存感恩,

  「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

  假如我們能夠不讓心隨境轉,而能轉境的話,這就是修行有了功夫。

  懂得用禪定來處理生活,處理我們所遭遇的一切,縱然身處紛擾的塵勞之中,也能安住身心。所以,能夠隨遇而安,懂得過一種灑脫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怎樣才能隨遇而安呢?我分幾點說明:

  1在食衣住行里要能隨遇而安

  2在經濟物質上要能隨遇而安

  3在榮辱得失中要能隨遇而安:不管榮辱得失,都能處之泰然。若無其事

  4在打擊迫害時要能隨遇而安

  5在感情是非里要能隨遇而安

  參禪的人有了禪,就有力量,就能把我們自心本性的能量發(fā)揮出來。真正的能源是在我們的心里!要想在生活里能隨遇而安,一定要把我們的禪心佛性開發(fā)出來,有了禪,自然能夠任運逍遙,隨緣放曠。

  法身沒有去來,故名「如來」,即如如不動而來教化眾生的意思。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心外求玄?若能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能隨遇而安,到處都是天堂,心里有佛,處處都是清凈的樂土。

  早晨醒來,先不要急著下床,可以在床上禪坐五分鐘;只要雙腿一盤,眼睛微閉,精神集中,意志統(tǒng)一,慢慢地會有一種安詳、自在、舒服、愉快的感覺,會讓身心清涼、升華、曠達。如果五分鐘不夠,可以進步到十分鐘、半小時,乃至一小時。

  這種修行,對于增加健康、增強信心、力量,有很大的助益。

  一心不亂,那就是禪。

  修行也不一定局限在念佛、坐禪,其它諸如看經、閱讀書刊,做種種的功德,這些都是修行。只要有心,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那就是修行。

  人我相處,人倫道德,大家互相尊重、互相幫助,那就是修行。

  「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這就是修行。

  曹溪的修行法門是以「無」──無念、無相、無住為宗要。

  「無念為宗」,就是教我們要「念而無念」,要「一念不起」。

  「無念」的境界是:

  ◆ 對過去的境界不要追憶。

  ◆ 對現(xiàn)在的境界不要貪著。

  ◆ 對未來的境界不要幻想。重要的是把握每一個當下。如果能對過去的境界不追憶,這就是「修定」;對現(xiàn)在的境界不貪著,這就是「持戒」;對未來的境界不存幻想,這就是「修慧」。

  ◆「無念」實際上就是修「戒、定、慧」;「無念」就是「不執(zhí)著」,不執(zhí)著才能進步。無念不是甚么都不念,所謂「不念而念,念而不念」,「無念」才能真正擁有更寬廣的世界。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離開了「妄想」,才能證悟「實相」。

  「無住」是《金剛經》的宗要。五千多字的《金剛經》,主要就是講一個「無」:度生要「無我」、布施要「無相」、生活要「無住」、證果要「無證」。

  能夠懂得一個「無」,證悟一個「無」,那就擁有了世間,擁有了「無限、無量、無邊」的人生。這就是曹溪大師告訴我們的修行法門,是以「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如何才能達到「無念、無相、無住」的境界呢?就是要「定慧雙修」。

  所謂「定」,就是要我們遇境不動心、不氣惱;所謂「慧」,就是要我們談吐、做事都能運用得體,都能如法,那就是智能的妙用。

  「不舍道法而行凡夫事,種種運用能不離定慧!惯@就是「定慧雙用」。

  六祖回答:「常生清凈心,定心而有慧;于境上無心,慧中而有定。定慧等無心,雙修自性證。」

  如果我們能夠面對境界而「無念」的話,則念念歸宗;如果我們遇緣而能「無心」的話,則心心契道。

  「自悟」,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實踐、自我覺悟。

  禪師們的悟境,是忘失身心,是泯滅人我,是與虛空合而為一,是超越三世而知一切。

  悟,就是找到自己的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就是我們的真心,我們的真心「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等同虛空。

  古德說:「大事未明,如喪考妣;大事已明,如喪考妣。」

  「觀自在」就是觀照自己在不在?平時如果我們沒有「禪」的修養(yǎng),很容易受外境迷惑,每天都是被人牽著鼻子走。如果能夠「觀自在」,就能

  「觀境自在」──在境界里面自由自在;

  「觀人自在」──人我相處很自在;

  「觀事自在」──在一切事務塵勞里面皆能自在;

  「觀我自在」──自己沒有貪嗔癡,不計老病死,當然就很自在。

  「求人不如求己」,如何「自我修行」?我提供四點意見:

  1自我觀照,反求諸己:就是要做一個「觀自在」,每天觀照自己在不在?觀照自己是否妄想紛飛,攀緣外境?觀照自己是否能夠把持自己?觀照自己是否凡事都能反求諸己,寬以待人?如果能夠如此自我觀照,就是「自我修行」。

  2自我更新,不斷凈化:

  3自我離相,不計勝負:

  4自我實踐,不向外求:

  一行三昧,又名「一相三昧」、「一相莊嚴三摩地」,就是觀法界平等相的「三昧」。

  修行「一行三昧」而證悟者,可以達到三種境界:

  ◆不生憎愛取舍之心。

  ◆穿衣吃飯當中,雖有動作,心卻是如如不動。

  ◆能所雙亡,真妄均除。

  所謂「三昧」,就是正定的意思,也就是將善心住于一處而不妄動。

  「三昧」的定義,亦即所言、所行、所作都能表現(xiàn)到最恰當、最相應、最究竟的程度,

  常行三昧:又稱「般舟三昧」,也是以九十天為一期。九十天之中不可盤坐,更不可以躺臥,只準許站立行走,每天二十四小時不停地繞室行走,不能休息。

  ◆非行非坐三昧:就是隨自己的意思,在行、住、坐、臥之間,把心安住在「不動念」的境界。

  「一行三昧」,就是在一切「處」、一切「時」、一切「行住坐臥」之間,常行「直心」;

  「一行三昧」就是修行的時候,能夠「真心、直心、凈心、不動心」;「一行三昧」就是「最上禪」,是如來的「清凈禪」。

  能在生活里「不動心」,就是進入了「三昧」。

  「無心」,就是對外境沒有分別,所謂「只要無心于萬物,何妨萬物假圍繞」。

  如何修行才能成就「三昧」呢?天臺的湛然大師說,有四種方法能生「三昧」:

  ◆三個月中,除了飲食便利外,不睡常坐。

  ◆三個月中,或彈指間,不生一念,不生我想、我執(zhí)、我愛、我貪。

  ◆三個月中,經行不休息,如修「般舟三昧」。

  ◆三個月中,說法而不求利養(yǎng)。

  假如能夠依照上述這四種方法修行,自能達到人我雙忘、物我一體的「三昧」定境。

  「妄念不起處處安」;

  《華嚴經》云:「若人欲識佛境界,當凈其意如虛空!

  所謂「修行」,就是要「修心」;

  所謂「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一切都根源于我們的「心」,如果我們「心正」、「心凈」,則一切皆「正」,一切皆「凈」。所以說「正人說邪法,邪法也成正;邪人說正法,正法也成邪」。「正」、「邪」只在于「心」的一念之間。

  「心」,非青非黃,非赤非白,非短非長;「心」,不去不來,不垢不凈,不生不滅!感摹,不住善惡,不住有無,不住內外;心,不住中間,不住高下,不住大小。因為「善惡」、「有無」、「大小」都是「對待法」,「真心」是「絕對」的。

  有四句話說明修行人智愚、圣凡的不同:

  1圣人求心不求佛:

  偈云: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2圣人只求「自凈其心」,不向佛求。

  自己的心才是無盡的寶藏。

  3智人調心不調身:

  偈云:

  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太癡,千年鉆故紙,何日出頭時?

  「禪」是要用心去覺悟,

  師父你天天看經、看經,在經書上哪里找得到「禪」,找得到「覺悟」呢?

  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參禪先要「看心」,「禪」就是「心」。

  一般人以為參禪一定要打坐,要眼觀鼻,鼻觀心,這樣才叫打坐,才叫參禪。但是,六祖大師說:「道由心悟,豈在坐也!」

  參禪求道,主要在覺悟真心本性,能夠把握這一點,才能進入禪的世界。

  ◆頓悟頓修:有的人一聞,開悟了,這是上上至利根性,立刻一念不生,前后際斷,所有煩惱一時消除,即「悟」即「證」,猶如剪一絲,萬條頓斷;丟布于染缸,一時變色。這是屬于「頓悟」的根性。

  學佛不必操之過急,所謂「羅馬不是一天造就的」。我們學佛的人,在「理」上頓悟以后,還要在「事」上精修。世上沒有一個人能夠立刻長大、成熟。因此,不管「頓」也好,「漸」也好,都是需要時間累積,一旦功行圓成,自然水到渠成。

  「但莫做作,只是平常!

  「善分別」是一種平常心,一切用「平常心」,不矯揉造作,如此才能和「真理」契合。

  一切皆平等,所謂「生佛平等、自他平等、有無平等、圣凡平等」,能用「平等心」看待世間,「平等」的世界,是最美好而真實的世界!

  如果我們能把自己的身心安住在寂靜里,就能真實認識世間。

  「善分別」主要就是讓我們安住在「第一義」而不動心。

  盡管世界上「好好壞壞」。只要我「不動心」,一切就沒事了。所以,要緊的是,把自己的身心安住在「寂靜」的「禪定」之中,過著「禪者」的生活,這才是最安樂的生活。

  《金剛經》又說「無住生心」,心能「無住」,才能抵擋「五欲六塵」,才能「隨心自在」。

  「色不迷人,人自迷」,

  對付「塵勞妄想」最好的辦法,就是「無心」,就是「不動心」!笩o」心,就是「禪」心;

  「富貴如同三更夢,榮華還同九月霜」,世間的一切,你不貪求、不執(zhí)取,則面對「稱、譏、毀、譽、利、衰、苦、樂」等八種境界的「風」,也就能不動心,我們的心「不隨境轉」,就能「轉境」,心能轉境,就有力量。

  「歡喜」的力量:要在「塵勞妄想」里,面對現(xiàn)實,只要不被「塵勞妄想」動心

  不當看的,不要看;不當聽的,不要聽;不當說的,不要說。這好比中國儒家所謂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

  《般若心經》說「無、眼、耳、鼻舌、身、意」,并非真的沒有「眼、耳、鼻舌、身、意」,而是教我們不要任由「眼、耳、鼻舌、身、意」執(zhí)取六塵,不要讓見聞覺知隨境界而轉。

  我們不要去追逐「心外」的色、聲、香、味、觸、法,所謂「見聞覺知無障礙,聲香味觸常三昧,如鳥空中恁么飛,無取無舍無掛礙。若會應處本無心,始得名為觀自在」。

  要虛心無求:我們的心如果能謙虛無求,猶如「朗朗晴空,不著一物」,則容易與禪相應。

  六祖大師說:「外于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挂虼俗U要能不著心、不著境、不著動、不著妄。也就是要保持一顆平等無分別的心,不落于好壞、是非、善惡、有無的兩邊。凡圣俱泯,人我雙忘,身心脫落,

  「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動念已先知,勸君莫作虧心事,古往今來放過誰?」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相隨心生」,心如虛空大無邊:我們的心好象虛空一樣廣大無邊,「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心「亙古今而不變,歷萬劫常新」。所謂「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罪業(yè)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如果你用無心證悟了自心本性,心的本體本來就是清凈的,是在圣不增,在凡不減的,因此你修行也沒有增加功德,不修行也沒有減少甚么。

  「三際求心心不見」,亦即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心不可得。

  「兩眼看前眼不見」,兩個眼睛看著前面,卻看不到自己的眼睛。

  「畫寶尋寶寶不見,風花雪月卻常見」,就是說我們不能認識自己的真心,反被假心、幻心所迷惑。要能回頭,不要光看到前面的世界,回頭是岸,有時回頭會找到自己的真心;

  要改性,改改自己的性格,性格一改,真心本性才能顯現(xiàn)出來;

  要能轉身,轉身會有更寬廣的世界;

  要換心,把如幻如化的心,換成如真如實的心,尤其重要。

  「菩薩于法,應無所住!篃o住的生活才能任性逍遙,才能隨緣放曠。

  我們要想參禪,最要緊的是把握自己的心,讓它不妄動,能自我安住,不要在外境上住心,這是非常重要的工夫。

  哥哥雖然眼觀歌舞,但心如「百花叢里過,片葉不沾身」;弟弟雖然身不歌舞,言絕俗論,心中的葛藤卻糾纏不休,反而障礙了道的清明。

  「佛性不從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時!沽碛幸皇踪收Z說:「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無物;若要求佛但求心,知透心性心是佛!顾裕葱募捶。但是,即使「即心即佛」,也不能著心,你一著心,那就是分別心,那就是凡夫的心,能夠不著心,當下即是佛心,即是禪心!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不分別」并不是要我們完全沒有是非好壞的觀念,而是要我們用無分別心,用平等的觀念來看待世間的差別對待。世間的是非、好壞、善惡、有無,如果你執(zhí)著它,就會成為障道因緣,修行不是逃避世間,而是在世間的五欲六塵里,能不畏懼,不被五欲六塵左右,能在生死塵勞里才有真如涅槃可證。所謂「熱鬧場中可以做道場」,能夠在鬧中取靜,才是真靜。所以,只要無心于萬物,何妨萬物假圍繞?

  過去,禪師們的修行,所謂「任性逍遙,隨緣放曠;但盡凡心,別無圣解」,意思就是不必過份計較是非善惡,「要觀德莫觀失,要隨順莫違逆」,凡事看好的一面,不要太計較過失。所謂「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

  能夠一念歸于無念,一滴歸于大海,一心包容虛空,才是真正的禪定。

  「內外一如」,就是表里一致,身心合一的意思。六祖大師昭告參禪的人,參禪要緊的是,要能內外一如,也就是表里一致。

  參禪可以把心里的力量訓練得自如,所謂「心能轉境,不為境轉」。

  在五欲六塵里,你能夠覺悟的話,它就是真如法身。

  禪,能泯滅這許多的分別,能讓我們把心安住在無內外、無表里,乃至無身心的世界里,如《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就叫做內外一如,那就是身心一致,那就是一個統(tǒng)一的人生、統(tǒng)一的世界,那就是一個絕對超越、安樂、平等自在的世界。

  禪要自然,早也如此,晚也如此,內也如此,外也如此,任何時候都是一種本來面目。

  問趙州禪師:「前天趙王來時,您不下床;這次趙王的部下來,您為甚么反而下床相迎呢?」

  趙州禪師解釋道:「你們有所不知,我接待客人有三等:上等的客人,我睡在床上用本來面目接待他;中等的客人,我到客堂里用禮貌接待他;第三等的客人,我用世俗的應酬到前門迎接他!

  「當日趙州少謙光,不出山門迎趙王,爭似金山無量相,大千世界一禪床!

  參禪悟道,最要緊的,要能空有一如、生佛一如、身心一如、你我一如,自然就內外一如了。

  寒冷的時候,不以為冷;暑熱的時候,不以為熱,這就叫做不動心。

  我們能夠苦樂不動心,貧富也不動心,榮辱也不動心,不動心就是自主、自由、自在的生活。

  「事來而心始現(xiàn),事去而心隨空」;

  參禪修道的人,永遠活在當下,所謂「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事情過去了,心里面也不必再留有痕跡。

  禪悟道首先要學不動心,這是非常重要的。不動心是一種力量,不動心是一種至高的修行境界。

  修行不但要能不為外境動心,同時更要不時的返觀自照。能夠不為榮辱動心,不為得失動心,不為好壞動心,不為是非動心。不動心就能做到「說時似悟,對境也不迷」了。

  「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

  所以,禪定者,外在無住無染的活用是禪,心內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謂外禪內定,就是禪定一如。對外,面對五欲六塵、世間生死諸相能不動心,就是禪;對內,心里面了無貪愛染著,就是定。

  佛教的許多詩偈或古語,都可以用來說明「禪定一如」,今列舉數(shù)則如下: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內定) 拈花微笑,付囑摩訶迦葉(外禪)

  ◆應無所住(內定) 而生其心(外禪)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內定)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外禪)

  ◆猶如木人看花鳥(內定)何妨萬物假圍繞(外禪)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內定)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外禪)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云(內定)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外禪)

  外禪內定,就是內外一如,就是禪定雙修;能夠禪定雙修,則外禪可以影響內定,有了內定,自然就有外禪。

  和大自然結合在一起,隨緣放曠,任運逍遙,禪,就是一個「自然」。

  禪師們「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大千世界一禪床,大地山河都可以隨遇而安。

  禪,是隨緣而住,隨緣生活;禪,是逍遙,是無礙,是自在。

  禪,不是從外在的坐相來看;禪,主要的是從心里來凈化,來升華,來參透,來悟道。

  禪非坐臥、非言說、非文字;禪,窮諸內心,心地一明,大地山河,森羅萬象,都在我心中。我即宇宙,宇宙即我,到那個時候,再也沒甚么可以滯目成病的了。

  唐朝的裴休宰相,有一天請黃檗禪師到他家里去為佛像開光,黃檗禪師就對他說:「何必一定要在佛像身上開光呢?何不在你自己的心上開光呢?」

  所以,禪,要我們不要心外求法。你能認識自性,自己就是佛。

  自性是甚么?那也只能意會,不可言傳。

  「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能德相,只因妄想執(zhí)著不能證得!挂馑际钦f,大地眾生皆有佛性,只要把妄想執(zhí)著一除,當下就是自性佛了。

  甚么是自己的佛性?以下列舉十點略作說明:

  1常:我們的佛性,我們真正的生命是永遠不死,是恒常不變的。

  2樂:在我們的佛性里,只有絕對安詳自在的和樂。

  3我:我們真如佛性的這個「我」,是永恒自在,且能自我主宰的。

  4凈:我們的佛性,盡管在五趣六道里輪回,仍不失其清凈自性。

  5真:佛性真實不虛,你能體會到自己真實的本性,那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

  6實:佛性真實不虛,是實實在在的。

  7善:佛性是絕對善美的,不帶一點污染、邪惡、煩惱。

  8美:佛性是最善美的,是最莊嚴的。

  9廣:佛性廣大無邊,大如宇宙虛空,因此,你能認識自己的佛性,則十方世界任我們遨游。

  10靜:佛性在安詳寂靜里,是隨緣而動,隨自然而生。

  認識了常、樂、我、凈、真、實、善、美、廣、靜,那就是我們的佛性。佛性是超越時空,超越你我的對待法,然而凡夫眾生因為有時間的觀念,有方位的觀念,有種種的分別、計較,因此不能認識自性佛。

  如何才能明心見性,找回自己的自性佛呢?最重要的是必須放下我執(zhí)、我見,拋棄一切迷妄、分別,如此才能超凡入圣,見自本性。

  永嘉大師說:「不除妄想不求真,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在《壇經》的〈懺悔品〉中,六祖惠能大師一開始便主動提出,要為大眾傳授「自性五分法身香」。所謂「自性五分法身香」,就是:

  1戒香:所謂戒香,就是要每一個佛弟子在自己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嗔、無劫害,稱為戒香。

  2定香:所謂定香,就是要大家看各種善惡的境界,自心不亂,稱為定香。

  一、不為境轉;

  二、不為物動;就是不被世間的財富、金錢所動搖。

  三、不為情惑;

  四、不為勢嚇;自己有定,就能隨遇而安,這就是定香。

  3慧香:所謂慧香,就是自心修行無礙,常以智能觀照自性,不造作諸惡,即使做善事也不執(zhí)著,敬上念下,愛護鰥寡貧窮者,稱為慧香。

  4解脫香:所謂解脫香,就是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覺無礙,稱為解脫香。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束縛我們的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所謂「解鈴還須系鈴人」,自己束縛還須自己解脫。我們能心無所緣,自覺無礙,這就是解脫香。

  5解脫知見香:所謂解脫知見香,就是自心既然對于善惡都無所攀緣,也不沉空守寂,就必須廣學多聞,認識自己本心,通達諸佛的道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從初發(fā)心一直到圓滿菩提,真性毫不變易,稱為解脫知見香。從思想的本體里,能夠不執(zhí)空、不守寂、不攀緣、不分別、無人我對待,自然而然地不為世間左右,那就是有了解脫知見香,也就是所謂實踐真理。

  「隨緣消舊業(yè),切莫造新殃」

  《六祖壇經》說,佛弟子平日于佛前依下列三段文懺悔發(fā)愿,可以增長我們懺悔的力量:

  「弟子○○,從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迷妄所染,從前所有的愚迷惡業(yè)等罪,悉皆懺悔,愿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弟子○○,從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驕誑所染,從前所有的驕誑惡業(yè)等罪,悉皆懺悔,愿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弟子○○,從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所染,從前所有的嫉妒惡業(yè)等罪,悉皆懺悔,愿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若人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懺悔的相狀有三品:

  下品懺悔:全身微熱而眼出淚。

  中品懺悔:全身毛孔發(fā)熱出汗,從眼出血。

  上品懺悔:全身的毛孔和眼睛都出血。這是最高的懺悔。

  感應的原理就同「月現(xiàn)江心」。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眾生心垢凈,菩提月現(xiàn)前。」

  心外求法了不可得,本性風光,人人本具,反求內心,自能當下證得。

  真正的歸依,就是要歸依自性三寶,自他平等,無有高下,平等就是佛法。只要我們把心上的清凈光、無分別光、無差別光發(fā)揮出來,我們自己當下就是佛。佛不是要等死了以后才能成佛,在我們四大五蘊假合的身相上,你可以體會到無相、無為,體會到自己的真如自性,那就是我們已證悟了法身、報身、應身,三身一體的佛陀了。

  唐順宗問:「佛從何方來?滅向何方去?所言常住世,佛今在何處?」

  如滿禪師回答說:「佛從無為來,滅向無為去,法身滿虛空,常住無心處。有念歸無念,有住歸無住,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清凈真如海,湛然體常住,智者善思維,更勿生疑慮!

  進一步再問:「佛向王宮生,滅向雙林滅;住世四十九,又言無法說。山河與大海,天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誰言無生滅?疑情猶若斯,智者善分別!

  佛光如滿禪師又再回答:「佛體本無為,迷悟妄分別,法身等虛空,未曾有生滅。有緣佛出世,無緣佛入滅,處處化眾生,猶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斷,非生亦非滅,生亦未曾生,滅亦未曾滅。了見無生處,自然無法說!固祈樧诼牭竭@里,豁然有所覺悟。

  只要你自己能夠無分別,佛的平等法性、真如本體,自然就會顯現(xiàn)。我們自己無心,我們自己的平等法身自然也會現(xiàn)前。六祖大師說,以自心歸依自性,就是要我們肯定自己,開發(fā)自己的真心本性。

  所謂真心本性,性,以通俗的話來講,就是一種能。我們自己的本性里面也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那就是我們的佛性。有道的人,他的性能就很好,他能早能晚、能飽能餓、能忙能閑、能有能無、能進能退、能大能小,他就是萬能的。只要我們把自己的本性覺悟出來,我們也是無所不能。如何開發(fā)自心本性呢?就是要參禪悟道。參禪悟道主要的功能,就是要把自性當中許多不善、不凈、不能的心去除;把嫉妒心、強求心、狂妄心熄滅;把輕視別人的心、貢高我慢的心、邪知邪見的心降伏。擾亂我們自性的煩惱、無明去除以后,心里的般若之光自能朗照,如同烏云去了,朗朗晴空自然顯現(xiàn)。到了那個時候,我們的真心本性就能夠發(fā)揮功能,就能自利利他、自度度人。

  世間上,甚么最有價值,甚么最高,甚么最大?就是我們的自性。我們的自性大如虛空,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布袋和尚說得好:「是非憎愛世偏多,仔細思量奈我何,寬卻肚腸需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若逢知己須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頭事,自然證得六波羅!

  只要我們心正、心誠,不求佛,佛自在我們心中,

  《心王銘》說:「了本是心,是心是佛,是佛是心,念念佛心,佛心念佛,自觀自心,自佛在內,不向外尋,即心即佛,即佛即心。」

  馬祖禪師見他來意真誠,就開示道:「只未了底心即是,更無別物;不了時,即是迷,了即是悟;迷即眾生,悟即是佛!

  學佛修行,說遠,須三大阿僧祇劫;說近,當下即是。只要把妄心歇下,那就是佛。因此黃檗禪師說:「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當作如是求!

  妙觀察智。此智是于應機接物時,能頓時觀察明了,不假功成,不涉計度,不起分別,所以說妙觀察智見非功。令諸根隨事應用,悉入正受,如鏡照物,不昧現(xiàn)狀,完成任務,所以說成所作智如同圓鏡。真如自性離諸塵染,清凈圓明,洞徹內外,如大圓鏡,洞照萬物,所以說大圓鏡智就是性清凈體;如來觀自他一切平等,以平等性智隨眾生的根機示現(xiàn)開導,令眾生悟證自性。在眾生因地中時,就可以先轉為妙觀察智和平等性智,所以說「六七兩識因中轉」,不過,「五八果上轉,六七因地中轉」,只用轉名言而非轉實性體,如果在心悟得轉時,不留余情,則我人行住坐臥四威儀中,雖然外緣繁雜多起,而心卻常處在定中。

  唯識,就是佛教的心理學。唯心所現(xiàn),唯識所變;若無心識的了別作用,即無世間萬法的存在。因此,一個人如果沒有用心,對于周遭的一切,必然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因為三界之內,一切萬法,唯有心識才能認識。

  三首偈語來說明八識,讓大家認識八個心王:

  「五識眼耳鼻舌身,心識能合又能分,末那傳達作使者,賴耶如山似海深。」

  「賴耶幕后主人翁,指派末那作先鋒,心居中樞總指揮,五識活動如追風。」

  「兄弟八人共一村,村中諸事各持分,五個出外作買賣,心識居家獨自尊。眼觀耳聞鼻作探,舌味身觸心難安,末那執(zhí)我作傳達,賴耶罪福怎能堪!

  心里追憶過去,或是憧憬未來,或是對現(xiàn)前眼見、耳聞、鼻嗅、舌嘗、身觸等,產生認識、了別的作用,這就是心識。

  眼、耳、鼻、舌、身、心,稱為六識。第七識,稱為末那識,是自我意識的中心,吾人一切自私的想法,與貪婪、倨傲、固執(zhí)己見等惡習,全是由它發(fā)起;第七識能把前六識──眼、耳、鼻、舌、身、心所造作的,不管好與不好,統(tǒng)統(tǒng)傳送給第八識,猶如郵差,因此又稱傳達識。

  第八阿賴耶識,又叫做藏識。阿賴耶識如同一座倉庫,不管好壞、善惡的種子,第八識一律將它含藏起來,將來發(fā)起現(xiàn)行,就是受苦、受樂。所以,世間一切幸與不幸,都是我們自己的眼耳鼻舌身心,舉心動念之間所造作的善惡業(yè)所決定的,也就是善惡業(yè)果,自作自受。

  心識就是我們自己生死的根本。我們的身體死了,眼睛、鼻子、耳朵腐爛了,但是有一樣東西卻不滅亡,那就是我們的心、我們的識。這一個心識是流轉生死六道輪回的本體,有時候轉世成人,有時候出生為牛,盡管形象不一樣,但是心識只有一個,沒有不同。因此,我們在世間上所做的好事、壞事,所擁有的榮華富貴、功名利祿,到最后「萬般帶不去,唯有業(yè)隨身」,只有隨著第八識所含藏的善惡業(yè)去投胎受報。所以有謂「去后來先作主翁」,指的就是第八識。

  經云:「心生則萬法生,心滅則萬法滅!刮覀兊男乃胍模驗樾牡牧α,就能變現(xiàn),就能發(fā)揮力量。例如,動物當中,有一種動物有保護色,它為了求生存,心的力量就能使它的顏色變化。又如一個人如果心里清凈,不斷觀照道德,慢慢地,氣質也會變。心的力量,其大無比。

  宇宙萬法本來是如如不變的,但是心識一起了分別,一切山河大地在藏識里的變現(xiàn)就不一樣了。

  以上這些事例,都是說明唯心、唯識的意義所在。

  心不動,一切法不動;心不生,一切法不生。所以《華嚴經》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狗ń绲囊磺,都是我們的心里變現(xiàn)出來的,如果我們的心識不起,也就不會有萬物的現(xiàn)起。所謂「了身何似了心修,了得心息身不愁,若為心身自了了,身心何必更縫合!

  只要我們的心了知無心處,一切自然無法說。無心就是一切心,無心就是佛心。

  學佛要修心,要讓我們的心安,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寬。

  「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

  其實空才能有,房子如果不空,如何住人?如果沒有空地,如何起高樓呢?宇宙如果不空,森羅萬象如何存在?所以,空才能有,虛空很大才能擁有萬物。眼、耳、鼻、口、毛孔,如果沒有空間,人就要死亡。所以,空不但是擁有,更是存在的意思。認識了空,才能認識宇宙萬有本來的面目,空不破壞有,空是建設宇宙萬有的要素,這是菩薩的知見。

  《金剛經》上講無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惯@就是如來的知見。無我就是如來的知見,因為唯有離開虛妄、無我,才有一個真我;那種滅絕生死、滅絕對待、滅絕人我,究竟超凡入圣的涅槃境界,就是如來的所知所見。

  「若人識得東風意,萬紫千紅總是春」,如果你懂得法身,懂得精神的力量,在色身上又何嘗不可以見到涅槃呢?

  真正的涅槃,「平等如幻夢,不起凡圣見,不作涅槃解,二邊三際斷」。

  所謂涅槃、圓寂,它要具備「常樂我凈」四種特性。也就是說,涅槃、圓寂是恒常的,是安樂的,是真我的,是清凈的。舍利弗尊者曾經論說涅槃的意義,他說:「把貪欲永遠除盡,把瞋恨永遠除盡,把愚癡永遠除盡,把一切煩惱永遠除盡,那就叫做涅槃!顾裕鶚効梢哉f就是一個人的人格完成的意思,佛陀在金剛座上,菩提樹下成等正覺,那就叫做涅槃。

  《出曜經》說:「無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親,涅槃第一樂!鼓鶚勈鞘篱g最安樂的!笐獰o所住而生其心」,不住而住,那就是涅槃。

  所以,涅槃的境界是:

  ◆完全的平靜。

  ◆最高的妙樂。

  ◆持續(xù)的幸福。

  ◆;的完成。

  ◆徹底的離欲。

  ◆究竟的解脫。

  ◆永恒的自我。

  ◆真實的世界。

  我們涅槃了以后,安住在那里呢?

  ◆隨遇而安。如同六祖惠能大師證悟以后,在獵人群中安住十五年。

  ◆隨緣生活。如同白云、流水一樣,隨緣放曠,任運逍遙。

  ◆隨心自在。如同觀自在菩薩,觀人自在、觀事自在、觀境自在,時時處處,隨心自在。

  ◆隨機應化。如同觀世音菩,千處祈求千處應。

  所謂涅槃,就是轉迷為悟、轉苦為樂、轉染為凈、轉暗為明、轉動為靜,就是轉娑婆世界為凈土。

  如何求得涅槃?最后我有四點告訴各位:

  ◆依于戒行,守法可以涅槃。

  ◆安于慈悲,行道可以涅槃。

  ◆解于法義,契理可以涅槃。

  住于平等,自性可以涅槃。所謂真正的涅槃,就是無我而完成真我,無執(zhí)而放曠一切,這就是六祖惠能大師告訴我們的涅槃境界。

  佛法平等,法法皆是,道不要虛弄,道不要分別,道要直下承擔。

  「圣諦亦不為,何階級之有?」

  真如、法身、道,自己當下就有,何必要別人給呢?

  行思禪師曾經說過:「迷時迷于悟,悟時悟于迷,無有一法不從心生滅,迷悟總在一心,道無所修。草木皆有佛性,皆是一心,吃飯、睡覺都是佛事,穿衣、走路都是佛事。」正是所謂「生死百年花上露,迷悟一旦鏡中頭」。迷和悟就好象鏡中的頭,迷惑了自己,以為鏡子里的人就是自己。其實,假相不是人,我們的真心自性,在我們的真如本性里,你能悟嗎?你還迷嗎?迷和悟,就只是那么一點分別而已。

  「甚么物恁么來?」

  「說似一物即不中!

  「還可以修證否?」

  懷讓禪師說:「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

  「體即無生,了本無速!

  你要體會道嗎?當體就是無生;你要明了無速嗎,悟了本來無速。

  六祖大師贊同地說:「如是!如是!」

  六祖大師說:「返太速乎?」

  永嘉禪師說:「本自非動,豈有速乎?」

  六祖說:「誰知非動?」

  永嘉禪師說:「仁者自生分別!

  六祖大師說:「你已深得無生之意!

  永嘉禪師接著又說:「無生豈有意耶?」無生還有意嗎?意就是分別,既是無生,還要有分別嗎?

  六祖大師說:「無意誰當分別?」

  永嘉禪師說:「分別亦非意!顾^「兩頭共截斷,一劍倚天寒」,也就是有無都要去除。

  《永嘉大師證道歌》,盛行于世。歌曰:「君不見,絕學無為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菇^學無為的閑道人,他們不必去除妄想,也不要求真。這個時候,他不離生活,也不去成佛。實際上,他的生活里面都是佛法。你不要離開無明,無明實性就是佛性,正如臟的污泥里可以生長出清凈的蓮花一樣。只要你能證悟法身實相,就能見到自己的真如佛性。

  禪是一個絕對的境界,領悟到了絕對的境界,就是大徹大悟了。

  玄策回答說:「我的老師說:『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禪性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虛空,亦無虛空之量。』」

  這一段話的意思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很微妙的、湛然不動的、很圓滿寂靜的真心。真心的本體是如如,真心的妙用也是如如,如如就是不動。無住就是不執(zhí)著的意思,

  真心是任運而生,是無處不在,是妙用無窮而無住無礙的。

  汝但心如虛空,不著空見;應用無礙,動靜無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無不定時也。

  動的境界也好,靜的境界也好,你要無心,不要分別。對于能覺悟的人,所覺悟的道,都要「能所雙亡」。任何一個時刻都是一如的,出入都是定。

  在禪宗,我們想要求到不生不死的慧命,必須要把知見、執(zhí)著統(tǒng)統(tǒng)放下。

  「棒打出孝子,慣養(yǎng)忤逆兒!

  「但自無心于萬物,何妨萬物假圍繞」,只要我們心不在萬物上計較,萬物圍繞我們,也不必怕呀!

  張拙有一首偈語也說得很好:「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靈共一家。一念不生全體現(xiàn),六根才動被云遮!

  我也不持戒,我也不犯戒;我不拜佛,也不謗佛;我不動念,我也不是寂靜;我就是隨緣而住,隨緣生活。

  禪是超越對待的。迷悟之間不是禪,迷悟之外才有禪。

  我們在言下忘言,處處無蹤跡,隨遣隨了,只有大大的放下,才能大大的自在。

  衣食住行、行住坐臥,都是智能,都是禪定,都是六度的妙用。

  惠能大師認為心性本凈,本來是佛,識心見性,即可頓悟成佛;神秀則認為佛性人人本具,但為客塵所覆,故須透過時時修習,拂塵除垢,才能成佛。南宗的禪重在頓悟,北宗的禪主張漸修,所以有「南頓北漸」的說法。

  「法即一種,見有遲疾。」

  「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心是佛,佛是心,心佛無二」。既然是心佛無二,我們有心,心里有佛,當下即是,何必還要再另外去追尋呢?所以六祖大師說「平常心是道」,生活即是禪,你在生活里,穿衣、吃飯都是禪。所以,有人問禪師:「你是怎么樣參禪呢?」

  他說:「我穿衣、吃飯。」

  「那一個不穿衣,那一個不吃飯。 

  禪師說:「你吃飯,挑肥揀瘦,吃得不甘味;你睡覺,思來想去,睡得不安心;你穿衣,計較美丑,穿得不歡喜。我們參禪的人,當吃飯就吃飯,當睡覺就睡覺,當穿衣就穿衣,所謂平心是道。

  南宗的頓有別于北宗的漸。至于南頓北漸,頓漸究竟有甚么分別?

  所謂頓教,頓就是突然,這里面沒有時間,沒有過程,是當下的,是實時的、迅速的、直接的,好象石火電光,就是那么一刻,一下就悟了,不容許你思想,不容許你猶豫,不容許你考慮。你分別、猶豫,那就不是禪了。修行本來沒有頓漸,學佛要想一下子就一步登天,那是不可能的,凡事都要一步一步來,所謂「萬丈高樓從地起」。因此,一般來說,理上有頓悟,事上要漸修。頓漸應該要相互包容,不管是頓門或是漸門,應該「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

  「南宗」主張「直指人心,頓悟成佛」的頓悟教說;「北宗」則重視「息妄修心」,強調「漸修漸悟」。

  要有一種「與人為善」的心理,只要別人有一技之長,總是難能可貴,你又何必一定只尋他的短處,不贊美他的長處呢?

  隨緣安住,自我肯定;

  閑行閑坐任榮枯。

  「行解并重,頓漸一如」,

  「住心觀靜,是病非禪;長坐拘身,于理何益?」

  其實,能做到「住心觀靜,長坐不臥」,這也很難得了。

  參禪打坐,重在自心覺悟!

  紫柏大師曾經這樣說過:

  若不究心,坐禪徒增業(yè)苦;

  如能護念,罵佛猶益真修。

  禪不是閉眼打坐,閉眼打坐只是進入禪的方法之一。

  參禪,要緊的是觀心、用心。你要想明心見性,光是用身體打坐,并不一定有很大的效果,所以,參禪打坐,用心第一。當然不能否認打坐是初學參禪的人應有的必經過程。

  真正的參禪,也重在作務,重在生活。

  百丈禪師說:「搬柴運水,無非是禪;揚眉瞬目,無非是道!

  佛陀曾說:「坐禪能得現(xiàn)法樂住!顾^現(xiàn)法樂就是禪定之樂,這是一種從寂靜心中所產生的美妙快樂,絕非世間五欲之樂可比,勤于禪坐的人,可得此禪悅之樂。

  因此,雖然禪不是坐,也不是臥,當然更不是立,不過,如果我們想體驗禪悅的妙味,應該實地去打坐。

  依《天臺小止觀》說,初學坐禪,當調五事:調食、調睡、調身、調息、調心。

  吃完飯一小時之內,不好打坐,飲食不可過飽,也不可太餓,最好七、八分飽。睡眠要充足,以免昏沉入睡,浪費寶貴時間。

  不要勉強坐太久,以時間短、次數(shù)多為宜。

  生活中的禪,是將寂靜的禪定工夫攝入日常的勞動之中,而達到動靜一如的境界。

  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無一不是明心見性的方便。

  永嘉大師說:「行也禪,坐也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對真正的禪者而言,在日常生活中,禪是觸目即是,無所不在。

  學佛首要「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

  戒可以防非止惡,可以端正身心,可以規(guī)范行止。

  定是靜心而不散亂,是息慮靜緣;一般所謂「放下萬緣,去除妄念」,這就叫定。

  慧就是去除妄想、無明、煩惱,進而取證涅槃,趨向真理,這就叫做慧。

  其實,戒、定、慧彼此互有關連:由戒生定,由定發(fā)慧,由慧趣入解脫。慧是定的用,定是慧的體,戒、定、慧是學佛不可缺少的資糧。戒、定、慧可以使我們身心健康,可以保護我們。我們的身心都需要戒、定、慧,

  「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

  佛法不必用頓漸來分別,只是眾生根性有所謂利鈍之分而已。所以,只要我們參禪的時候能夠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當下就能完成自我。

  能夠體會「無常即!,當下就是佛性。

  財、色、名、食、睡,這是苦的根源,

  五蘊和合的「我」,雖然是不真實的,可是這個「我」可以藉假修真,乃至真心、佛性還是不離這個「我」,

  顛倒,就是背于常道、真理。

  如果我們能夠不執(zhí)空、不執(zhí)有、不執(zhí)真、不執(zhí)假,真假之中自有一個中道,空有之中自有一個中道;能行中道,那就是大乘佛道,就不會顛倒了。

  真正的皈依三寶,就是要歸依我們的自性三寶。

  懺悔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法門,懺悔能夠凈心,六祖大師重視無相懺悔,所謂「罪業(yè)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在相上而言,造作業(yè)因,必有果報,但從本性上看,罪性本空。所以,修習無相懺悔來滅罪,才是最究竟的。

  六祖大師提倡生活就是禪。日用生活是中國禪宗的活水泉源,禪宗注重「日日是好日,處處是好地」,這是中國禪宗的一種境界。

  以災障為解脫。面對苦難、障礙的時候,只要有忍耐的力量,當下就是解脫道場。

  任何困難,對有力量的人來說,越是困難,越能成就。有修為的禪師,越是拂逆的境界,他越是覺得逍遙、自在。

  以淡泊為富貴。在禪者的心中,他視功名富貴如敝屣,他的價值觀念不是名利,而是宇宙的真理。

  在禪者的心中,不計榮辱毀譽,不慕榮華富貴;所謂禪者,是大勇猛、大堅定、大忍耐。禪,就是我們的心;有了禪,就能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的心真是廣大無邊。

  一個禪者能夠把萬緣放下,一念不生,那就是禪定的功夫。

  看守諸根:就是看好自己的眼耳鼻舌身心,不攀緣外境。

  要使妄心調伏。

  心里不能貪著某一個境界,要心生歡喜。心入定境,但不執(zhí)著于境。

  樂中安定:要能持續(xù)心中的禪喜、禪悅、禪定。

  參禪的人很容易發(fā)生的境界:第一、就是有定。有的時候,一坐五、六天,甚至十天,也不需要吃飯,卻是面色紅潤。第二、能開發(fā)智能。參禪到達某一階段,自然心地靈明,對于過去、未來或者現(xiàn)在的事物,都能了了分明。第三、心生歡喜。參禪的人會感受一股不同于世俗之樂的禪悅法喜。第四、有慈悲心。有了禪的體悟,會頓覺眾生很苦,因此滿懷慈悲,想去廣度眾生。第五、會有神通。有了禪定,自然會有神通力,例如久遠以前的事物,剎時近在眼前;遙遠的地方傳來的聲音,如在耳邊等等。不過,這一切的境界,均不可執(zhí)著,有了執(zhí)著,會成為魔境。所以,參禪的人,不但是「魔來魔斬」,還要「佛來佛斬」,不執(zhí)著,如此坐禪、習定,才能會道。

  了知人、法皆無我,于一切境善能分別,不起執(zhí)著,因此稱為智大。

  《般若心經》云:「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世間諸法,皆由因緣和合而生;既然憑借因緣而生,即非實有,所以說不生;因緣離散而諸法滅,既先已無生,何得有滅?所以說不滅。因緣生,雖生而不起;因緣滅,雖滅而不失,生滅宛然而不生不滅,所以,不生不滅不是世間上的斷見、常見。斷見、常見各偏于一邊,不生不滅是一個本來的、本然的事理,是出世間的真理。

  心的本體沒有生住異滅、迷悟染凈等對待差別的相狀,是絕對平等的理體,此理體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真實如常。

  妄心隨緣生滅,所以產生生住異滅、迷悟染凈等對待差別的相狀,妄心若除,則真如的體性自現(xiàn)。

  「竹影掃階塵不動,月穿寒潭水無痕!挂馑际钦f,盡管宇宙世間的森羅萬象不斷在蠱惑著我們的心,但是真心理體絲毫不受影響,所謂「水流任急境常靜,花落平凡亦自閑」。花一朵一朵的飄落,任它飄零,無心自是清閑。能夠保有這種境界的話,則盡管器世間有生住異滅,盡管有情世間有生老病死,其實,我們的心是不生不滅的。

  如何得入清凈心體?所謂「清凈心體」,就是一種不動搖、無差別的自性,是雖處生死,不受生死所轉;雖在塵勞,不受塵勞染污的佛性。佛性沒有得失、增減、染凈,所謂「在圣不增,在凡不減」。佛和眾生之所以平等,主要就是我們都有一個清凈的心體,也就是佛性人人平等。佛是已經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在時間上,成佛有遲早,但是在本體上,佛與眾生是沒有差別的。所以,六祖大師說:「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凈心體!股茞菏菍Υ,心有了妄念,就有善有惡,如果本心里能把是非、善惡等一切差別對待放下,自然就能得入清凈心體。清凈的心體妙用無比,所謂「湛然常寂,妙用恒沙」。朱熹詩云:「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故篱g的森羅萬象、宇宙萬物,都是從我們的真心實性里自然流露出來,我們的本性里可以顯現(xiàn)出很多的妙用,所謂「萬法歸一,一生萬法」。宇宙的現(xiàn)象千差萬別,本體則一,所以一個不是少,萬億不是多。因為我們有清凈的心體,只要我們一念不生,心無所住,那就是真信、真修、真解、真證。

  如何得入清凈心體?要緊的是,不爭是非,不被是非所動,因為,「是非交爭者未通,觸境生心者少定,寂寞忘機者慧沉,傲物高心者我壯,執(zhí)空執(zhí)有者皆愚,尋文取證者益滯,苦行求佛者俱迷,離心求佛者外道,執(zhí)心是佛者為魔!顾裕覀內绾蔚阶约旱那鍍粜捏w?

  只要不思善不思惡,能夠一念不生,那么自己的本來的面目當下就會現(xiàn)前。

  無住禪師解釋道:「有聞無聞,非關聞性,本來不生,何曾有滅?有聲之時,是聲塵自生,無聲之時,是聲塵自滅,而此聞性,不隨聲生,不隨聲滅;悟此聞性,則免聲塵之所轉,當知聲是無常,聲無生滅,故烏鴉有去來,而吾人聞性則無去來!

  凡夫不識本心,內中不定,則會心隨物轉,但能了知自心,動靜一如,則萬象萬物都可隨心而轉,所謂「一切唯心造」。

  如何修持「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所謂三昧,又稱三摩地,意譯為等持、正定等。也就是心定于一處或一境的一種安定狀態(tài)。

  過去一般人以為參禪一定要打坐,其實,行住坐臥都可以參禪。參禪悟道,用心即是,不關身相;心為萬事之主,任何修行,重在明心耳!所謂「一相三昧」,就是二六時中,不管身在任何地方,都能不住于一切相,在一切相上不生憎愛,也沒有取舍;不念利益,也不念成敗,每天把自己的身心安住在恬靜、安閑、融和、淡泊里,這就叫一相三昧。

  所謂「一行三昧」,在一切處所,無論是行住坐臥,都能純一直心,不動道場,即已真實成就凈土,這就叫一行三昧。

  萬法唯識,三界唯心。于一切處、一切相,能本著清凈心來看待,一切就是凈土!毒S摩經》說:「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國土凈。」只要自心清凈,隨處都是凈土,《雜阿含經》說:「于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于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學佛應該反求諸己,切莫心外求法。

  洞山良價禪師悟道偈云:「切忌隨他覓,迢迢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恁么會,方得契如如!

  心在萬法上有現(xiàn)象,有差別,但是在本體上是無差別,無現(xiàn)象。宇宙山河、萬億眾生,都是我自己的佛性而已。所以,我與眾生無二無別,就是認識自心的眾生;如果能認識自心的眾生,一切眾生都是我心中的心上人,是多親多好,我何必去排斥一切眾生呢?

  「幸為福田衣下僧,乾坤贏得一閑人,有緣即住無緣去,一任清風送白云!挂粋人如果能夠認識自己的自性佛,自不必熙熙攘攘的心外求法,自能做一個「自在」的清閑人,正如白云一任清風飄送,到處隨緣安住。

  只要你的心里能夠「悟」,到處都是自己的世界。

  六祖大師的「頓教」禪法,從這一首「自性真佛偈」可以看出,主要就是教我們不要忘失自己,教我們要自己肯定自己,誰是佛?原來不是別人,只要你能「直下承擔」,我們自己就是佛!

  「撒手橫身三界外,騰騰任運何拘束?」

  生死由它,生死自如!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