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jīng)
《楞嚴經(jīng)》,大乘佛教經(jīng)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jīng),于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楞嚴經(jīng)》、《首楞嚴經(jīng)》、《大佛頂經(jīng)》、《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唐般剌密諦傳至中國,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詳情]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二(之六)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二(之六)
如來知其魂慮變慴,心生憐愍,安慰阿難及諸大眾:諸善男子!無上法王,是真實語,如所如說,不誑不妄。非末伽黎四種不死,矯亂論議。
“如來知道大家內(nèi)心焦慮恐懼,六神無主。于是生起了慈悲憐憫之心,安慰阿難以及在座的大眾:各位善男子!如來是通達一切的無上法王,這些都是真實的開示,都是如實而說的,沒有任何欺騙和虛假!
“不同于末伽黎無因外道,強說四種不死的顛倒錯亂之說!
【魂慮變慴(音:社)】內(nèi)心焦慮恐懼,六神無主!皯b”同“懾”字,是懼怕的意思。
【無上法王,是真實語,如所如說,不誑不妄】亦如《金剛經(jīng)》云:“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所說心口如一,名為“真語”;所說符合實際狀況,名為“實語”;所說隨順法性,名為“如語”;所說不欺騙,名為“不誑語”;所說從來一致,名為“不異語”。
【末伽黎】古印度外道六師當(dāng)中的第二種,翻譯為“不見”,屬于“無因外道”。
【四種不死】依據(jù)《楞嚴經(jīng)》第十卷,五陰魔境當(dāng)中的行陰魔境里面,類似于末伽黎之類的外道禪修者,認為法性是:亦變亦恒,亦生亦滅,亦增亦減,亦有亦無的。法性因此而不亡,叫做“四種不死”。
世尊知道在座的非無學(xué)大眾們,對于“無是見者”和“無非見者”之法義暫時還無法領(lǐng)會,知道他們內(nèi)心恐懼不安,便予以好言安慰,宣說如來口業(yè)清凈之功德,讓大家擁有信心。并如此鼓勵說:
汝諦思惟,無忝哀慕。
“請你們仔細思維觀察,不要辜負了如來對你們的憐愛之心,以及你們對如來的仰慕之意。”
【無忝(音:舔)哀慕】不要辜負了如來對你們的憐愛之心,以及你們對如來的仰慕之意。
“忝”:有愧,慚愧,例如:忝列師門。引申為“辜負”。“哀”:憐愛,憐憫。“慕”敬仰,仰慕。
是的,修行就是如此,咱大家都應(yīng)當(dāng)奉行世尊的教導(dǎo):“諦思惟,無忝哀慕”。只有通過仔細深入地觀察學(xué)習(xí),才有可能明了法義,乃至于明理與見性,最終成道并弘法。這才堪稱是“上無愧佛心,下無愧己靈”啊。
就我個人來說,我倒覺得,“諦思惟”這個學(xué)修的過程本身,就是其樂無窮的,就是法喜充滿的。遠遠勝過了那些人間瑣事,勝過了那些愛恨糾葛,也勝過了那些充斥著名利與謀算的所謂豐功偉業(yè)。在這個混亂的娑婆世界,能夠有個簡單的環(huán)境,在簡單的生活里面,專心“諦思惟”大乘妙法,呵呵,夫復(fù)何求呢!
不過,這樣的環(huán)境,并不可能依賴于別人的施舍與恩賜,也不僅僅在于宿世的福德因緣,更多的,要看咱自己如何抉擇了。在合適的時候,做出有勇氣的抉擇,乃是智者之所為。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要為自己爭取“諦思惟”的修行時間與空間,否則,這漫漫人生,哪里有啥意義呢。
看到法會當(dāng)中的非無學(xué)大眾們,對于“無是見者”和“無非見者”之法義難以領(lǐng)會,并因此而恐懼不安,文殊大菩薩慈悲地參與了進來,來協(xié)助世尊開導(dǎo)大眾。
是時,文殊師利法王子,愍諸四眾,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諸大眾,不悟如來發(fā)明二種精見色空,是、非是義。
“這時,法王子文殊師利菩薩,因為憐憫當(dāng)時四眾弟子們的緣故,在大眾當(dāng)中,從座位上站起來,五體投地禮拜佛陀,雙手合掌,恭敬地向佛說道:世尊!在座的大眾們,沒有領(lǐng)悟您所闡發(fā)的,關(guān)于‘見精\’與‘色空物象\’之間,是與不是,這兩種深奧的法義!
【二種精見色空,是、非是義】關(guān)于‘見精\’與‘色空物象\’之間,是與不是,這兩種深奧的法義。
“精見”就是“見精”;“色空”就是種種物象,其中,包括色相與虛空!笆恰⒎鞘橇x”也就是“見精”與“色空物象”之間的關(guān)系,包含兩種法義,即:1、“無是見者”,“色空物象”當(dāng)中沒有哪個是“見精”;2、“無非見者”,“色空物象”當(dāng)中也沒有哪個不是“見精”。
世尊!若此前緣色空等象,若是見者,應(yīng)有所指;若非見者,應(yīng)無所矚。而今不知是義所歸,故有驚怖。非是疇昔善根輕鮮。
“世尊,這些當(dāng)前的塵緣,包括色法和虛空等一切物象,如果說是‘見精\’的話,應(yīng)當(dāng)可以把‘見精\’確定地指出來;(實際上,根本指不出來,所以阿難得出結(jié)論:其中‘無是見者\’。)如果說不是‘見精\’的話,人就應(yīng)當(dāng)看不見這些物象了。(實際上當(dāng)然看得見,所以阿難得出結(jié)論:其中‘無非見者\’。)”
“如今,大家因為不明白這個法義的宗旨和意趣,所以才會驚慌恐怖,而并非他們在過去世當(dāng)中,所累積的善根太微少了!
【前緣】當(dāng)前的塵緣。
【是義所歸】這個法義的宗旨和意趣。
【疇昔】從前。此處指過去世。
【善根輕鮮】所累積的善根微少!拜p鮮”就是微少。
咱大家學(xué)佛修行,究竟能夠到達啥程度,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善根,二是精進。所謂善根,也就是;資糧的宿世累積;所謂精進呢,則是今生對于;圪Y糧的培植。就咱自己來說,踏踏實實地培植;圪Y糧,是最重要的修行。而對于那些缺少善根的人來說,他們沒有足夠的根基來接受佛法,是不可以向他們講述深奧法義的。因為,那必然會導(dǎo)致懷疑和誹謗,使他們在無意中造下極大的惡業(yè)。
——因此,有的時候,說法是一種慈悲,回答問題是一種慈悲。而有的時候呢,不為他們說法也是一種慈悲,有些問題不回答,也是一種慈悲呀。
像《楞嚴經(jīng)》這樣深奧的經(jīng)典,真正能夠堅持認真學(xué)習(xí)下去的人,不會太多。因為,這需要極大的宿世善根,具備的人很少。
正因為在座的大眾,宿世善根足夠深厚,所以,下面,文殊菩薩才替大家向如來請法,請問甚深之法。哎,不明白不要緊,只要有足夠的善根,就會有足夠的法緣。慈悲的文殊菩薩,如此請問世尊:
惟愿如來大慈發(fā)明,此諸物象與此見精,元是何物?于其中間,無是、非是?
“但愿如來您以大慈悲心,進一步闡發(fā)明示,這些物象和這個見精,其本來究竟是什么?在它們之間,‘是\’和‘不是\’,竟然都不成立呢?”
【無是、非是】“無是、無非是”的省略。
大菩薩一開口,就直指要害,直指本來。“元是何物”,就是要追究一下“物象”和“見精”的本來面目。
下面這段經(jīng)文,就是世尊的解答,同樣直截了當(dāng),直接顯發(fā)出法界的真實相,所謂“諸法實相”。
佛告文殊及諸大眾:十方如來及大菩薩,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并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
“佛陀告訴文殊菩薩,以及在座的大眾:十方世界的一切如來,以及諸位法身大菩薩們,在他們自性所安住的甚深三昧當(dāng)中,所謂的‘見精\’(能見之性)與‘見緣\’(所見的一切物象),以及在‘見緣\’的基礎(chǔ)上,心念進一步分別與執(zhí)著出來的各種相,都如同病人眼中所看到的虛空花一樣,純屬幻覺,本來就不是實有的。”
【大菩薩】梵文“菩薩摩訶薩”,翻譯為“大菩薩”,是指初地以上的法身大士,也叫做果位菩薩。
【自住三摩地】自性所安住的甚深三昧,也叫做“自受用三昧”,或者“自性三昧”,也就是“首楞嚴三昧”。那也是法身的實際狀況,不是修得的,而是本有的。
【見與見緣,并所想相】所謂的‘見精\’(能見之性)與‘見緣\’(所見的一切物象),以及在‘見緣\’的基礎(chǔ)上,心念進一步分別與執(zhí)著出來的各種相。
依唯識學(xué)來說,這個“見”是指第八識能緣的“見分”,“見緣”是指第八識所緣的“相分”,“所想相”則是指依此“見分”和“相分”所起的“依他起性”和“遍計執(zhí)性”。
依《大乘起信論》來說,在“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里面,“無明”屬于三細當(dāng)中的“無明業(yè)相”,本段經(jīng)文的“見”屬于三細當(dāng)中的“能見相”,“見緣”屬于三細當(dāng)中的“境界相”,這“三細”同時產(chǎn)生,不分先后。
然后呢,“所想相”就是所謂的“六粗”,它是在“能見相”和“境界相”的基礎(chǔ)上,也就是在“見”和“見緣”的基礎(chǔ)上,分別執(zhí)著而來的。
“所想相”,或者說“六粗”(只是相對于前面“三細”來說,叫做“粗”。對于普通人來說,其實并不粗,反倒很微細),共有六種,從細到粗,層層生起:1、智相:就是心依賴于所緣境界,所發(fā)起的最初微細分別,其內(nèi)容是“愛或者不愛”。2、相續(xù)相:智相當(dāng)中的分別心得以持續(xù),苦樂開始形成,微細分別念相續(xù)不斷,能夠起惑造業(yè),維持生死輪回(其實就是第七末那識的微細生滅念,《楞嚴經(jīng)》卷十所說的“行陰”,它也是生死輪回的基礎(chǔ))。3、執(zhí)取相:在相續(xù)分別的基礎(chǔ)上,形成了執(zhí)著和取舍,苦樂的感受被強化了,變得很真切。4、計名字相:執(zhí)著和取舍被進一步強化,連虛假的名字、名詞、榮譽等等概念,都要執(zhí)著計較。5、起業(yè)相:在執(zhí)著和取舍的催促下,為了維護名字、榮譽、利益等等概念,而發(fā)動造作行為,造種種業(yè)。6、業(yè)系苦相:有了前面的業(yè)行造作,自然會隨業(yè)受報,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終究不得自在,苦海無邊。
由此可見,這個“所想相”,可真是無所不包啊,值得大家深入學(xué)習(xí)。
【虛空華】也就是“虛空花”,指患有眼病的人,由于眼球被擠壓變形等原因,而在當(dāng)前虛空里面看到的那些星星點點的花點;蛘,血壓低的人,猛地站起身來的時候,所看到的眼前“金星亂冒”,等等。也叫做“眼前花”,純屬幻覺,并非實有。
【本無所有】本來就不是實有的。但不應(yīng)當(dāng)理解為:本來就不存在。因為,一切法性,本來不滅的緣故。
既然“虛空花”能夠顯現(xiàn),既然種種幻相能夠發(fā)生,就已經(jīng)說明,在“虛空花”顯現(xiàn)的那個地方,在種種幻相發(fā)生的同時,其根源必然不屬于斷滅,那里絕不是一無所有,至少,那里擁有著幻化的妙能力呀。
在佛菩薩的“自受用三昧”當(dāng)中,“見與見緣,并所想相”本來就不是實有的,是幻相。那么,在佛菩薩的智慧觀察當(dāng)中,其真相是什么呢?世尊繼續(xù)說道:
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凈明體,云何于中,有是、非是?
“這個‘見精\’,以及‘所緣的一切物象\’,本來都是無上菩提微妙、清凈、光明之體性(即:妙明真心)。在這個真如一體當(dāng)中,怎么會有什么‘是\’和‘不是\’呢?”
【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凈明體】這個‘見精\’,以及‘所緣的一切物象\’,本來都是無上菩提微妙、清凈、光明之體性。
所謂“菩提妙凈明體”,也就是“妙明真心”,就是“如如法身”。在諸佛菩薩們的自性三昧當(dāng)中,也就是法身當(dāng)中來觀察,一切都是法身本身,沒有例外。
此時,所謂的“見精”,就是法身之“法眼”;所謂的“一切物象”,正是法身之“法相”。以法眼觀法相,嘿嘿,本來是法法一如啊。
【有是、非是】“有是、有非是”的省略。
那么,所謂的“自住三摩地”,也就是大菩薩的“自性三昧”,到底在哪里呢?咱大家是否具備呢?
答:毫無疑問,咱大家,乃至于一切眾生,人人本有,各各不無。依據(jù)諸大乘經(jīng)典,以及禪宗祖師們的慈悲開示,它就是咱大家的“本來心”,當(dāng)前即是,不在別處,不是修來的。只是呢,迷情深的人,不認識罷了。
莫說迷情深,尚存一點兒迷惑,也難得明了呀。正所謂“一片白云橫谷口,幾多歸鳥盡迷巢”。咱大家的心里,只要還殘存一丁點兒牽掛、執(zhí)著與留戀,不肯放舍的話,無論您牽掛的是啥,那么,明心見性的大好時節(jié)就還沒有到來。從這一點來說,明心見性的確是很難的。
各位兄弟姐妹,許多同修都覺得自己已經(jīng)明白了甚深法義,可為啥就是不能夠當(dāng)下明心呢?
答:一是明白得還比較淺,心與法還沒有足夠相應(yīng);二是功力不足,他這個“明白”是間斷的,而不是相續(xù)的,看到經(jīng)典似乎明白,回到了生活,馬上就迷失。這樣的話,即使明白,也只是明白了一些道理而已,還不曾把法落實在心里面。只是明理,未到明心。
所以說,修行是需要專門進行的。如果您確實已經(jīng)充分“明理”了的話,說實話,您自然就會放下手里的一切瑣事,專門去修行。至于親人、事業(yè)、家產(chǎn)之類的東西,對于充分“明理”的人來說,完全可以放得下。放下親人,并不是不慈悲,而是放下狹隘的感情,然后呢,才會顯發(fā)出廣大的慈悲!耙蝗诵扌,全家受益”,是對親人更有意義的回報。即使他們現(xiàn)在不理解,將來,早晚也會明白的,會感恩的。
還有啥比修行更加有意義呢?還有啥比修行更加能夠利益人類與世界呢?還有啥比修行更能夠利益自己呢?對我來說,生命不是最可寶貴的,自利利他的修行,學(xué)習(xí)與宣揚佛法,才最可寶貴。因為,我是一個“明理”的人。
“明理”并不容易,就比如這個“無是見者”與“無非見者”之妙理,就不太好理解。所以,世尊與文殊菩薩繼續(xù)問答討論,通過現(xiàn)前的比喻,幫助咱大家體會。世尊問道:
文殊,吾今問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為無文殊?
“文殊師利,我現(xiàn)在問你:就比如對于你文殊菩薩來說,是否還有另外一個文殊,叫做‘是文殊\’?或者,有另外一個文殊,叫做‘非文殊\’呢?”
【無文殊】即:非文殊。
在這個比喻當(dāng)中,“文殊”比喻“見精”,“是文殊”比喻“物象是見”,“非文殊”比喻“物象非見”。
得出的結(jié)論呢,那就是:在原本的一個文殊里面,根本沒有一個“是文殊”,所以,當(dāng)前物象“無是見者”;也根本沒有一個“非文殊”,所以,當(dāng)前物象“無非見者”。其中的邏輯關(guān)系非常縝密,請大家仔細體會。下面是文殊菩薩的回答:
如是,世尊:我真文殊,無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則二文殊。然我今日非無文殊,于中實無是、非二相。
“是這樣的,世尊:我是真正的文殊,沒有另外的‘是文殊\’了。”
“為什么呢?因為,如果還有一個‘是文殊\’的話,就有兩個文殊了。(另外一個必然是‘非文殊\’)”
“然而,對于當(dāng)前的我來說,也沒有另外一個‘非文殊\’。在我一個文殊當(dāng)中,其中根本就沒有‘是\’和‘非\’這兩種情況!
同樣,對于一體的廣大“見精”來說,它無所不包容,一切“物象”都在其中,都與其同體不二,咋會有哪個物象“是見精”,又咋會有哪個物象“非見精”呢。
下面,世尊對于文殊菩薩的提問:“此諸物象與此見精,元是何物?于其中間,無是、非是?”進行小結(jié)。
佛言:此見妙明與諸空塵,亦復(fù)如是。本是妙明無上菩提凈圓真心,妄為色空及與聞見。
“佛陀說道:“這個微妙光明的‘見精\’,和虛空、色塵等一切物象之間,也是這樣的道理!
“它們本來都是無上菩提,都是那個清凈圓滿的‘妙明真心\’,被虛妄地認作了色塵和虛空,以及見、聞、覺、知之性而已!
在運用比喻說明了“于其中間,無是、非是”的道理之后,世尊再次重申,這個“見精”和一切“色空物象”,本來都是咱的“妙明真心”。只是被咱的分別心“錯認”為了分開的“色空物象”與“見聞覺知之性”而已。
“見精”并不僅僅代表“見”,它也同時代表著“見聞覺知之性”,因為,它們本來就不是分開的,而是同一個妙能力的不同作用而已。
因為“于其中間,無是、非是”這個法義比較深奧,也非常重要,所以,世尊再次予以比喻說明,順便,也把“真月”和“第二月”的關(guān)系作了說明:
如第二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間自無是月非月。
“就如同眼睛受到擠壓,看到的‘第二月\’一樣。在那兩個月亮當(dāng)中,能說哪一個是月亮,能說哪一個不是月亮呢?”
“文殊師利,在一個月亮的真實境界當(dāng)中,其中自然沒有什么‘是月亮\’和‘不是月亮\’!
需要注意的是,當(dāng)咱的眼睛受到了擠壓,再來看天上的月亮,這時,天上有了兩個月亮,請問:哪一個是“真月”呢?
答:兩個都是“第二月”。
再問:為什么呢?
答:因為眼睛已經(jīng)變形了,根本就看不到“真月”,“真月”是一不是二啊。
這就好比,一顆扭曲的心靈,是見不到“真理”的。而一顆正直光明的心靈呢,“真理”已在其中矣。所以說,“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所以說,修行,在于修心;修心呢,在于明心見性;所明的“心性”在哪里呢?就是咱大家沒有造作與扭曲的“本來心”呀。
“本來心”離咱是不會遠的,假如說,不帶有包裝的身體,就是“本來身”的話;那么,不帶有包裝的心,就是咱的“本來心”了。它必然不離當(dāng)下,必然光明磊落,必然一絲不掛。蓮花生大師把它叫做“赤裸的心”,生動而準(zhǔn)確,值得大家借鑒。
關(guān)于“第二月”,如世尊前文所說:“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币簿褪钦f,咱的“見精”是“第二月”?墒,“第二月”總是結(jié)伴出現(xiàn)的,哎,眼睛一變形,就變出了倆月亮,都是“第二月”。那么,此時,在“見精”之外,另一個“第二月”在何處呢?
答:它就是“見精”所緣的種種“物象”啊。
這樣就清楚了,就在當(dāng)前,當(dāng)咱大家觀察到自己的“見精”,正在面對著種種“物象”之時,此情此景之外,不可能另外有一個“妙明真心”了。
而是呢,“見精”與“物象”本來就是“妙明真心”,被咱大家“錯認”為了“能見”的“見精”,面對著“所見”的“物象”而已。
此時,咱大家只要放下對于“能見”和“所見”的“錯認”,那么,“見精”當(dāng)即就自在了,不會再被種種“物象”所牽引,而只是圓滿地明了與包容。此時,您的心境,大約就是“妙明真心”了。說大約,那是因為,凡夫的“明心見性”并不徹底,只是相似的。
這個相似的“明心見性”,就叫做最初的“悟道”,得大智慧,心地豁達,了無牽掛;而將來真正的“明心見性”,是指初地菩薩,稱為“大乘見道位”,分證法身,屬于“證道”,超凡入圣,功德類似于佛陀,人間罕見。
到這里,世尊全面解答了文殊菩薩的提問;剞D(zhuǎn)頭來,下面這段話,是對阿難尊者,以及有學(xué)大眾們說的,因為他們前面“茫然不知是義終始,一時惶悚,失其所守”。在經(jīng)過了世尊與文殊菩薩的慈悲答問以后,這個問題應(yīng)該可以明白了。同時,“第七番顯見”也即將告一段落。
世尊對阿難及有學(xué)大眾說道:
是以汝今觀見與塵,種種發(fā)明,名為妄想。不能于中,出是、非是。
“因此,你們?nèi)缃裼^察到的那個‘見精\’與‘前塵物象\’,以及種種發(fā)揮,本來就是錯認,無論怎樣研究探討,都叫做妄想分別。沒有辦法從其中超越出‘是\’和‘不是\’這兩種局限。”
哎,在一如的“妙明真心”當(dāng)中,錯認出了“見精”和“前塵物象”,對立由此而發(fā)生,那么,以后的種種矛盾也就無法避免了。亦如蓮花生大師所說:“于無二義,分之為二而致誤,若二不能融合為一不能成佛。因為皆是一心,輪涅本來無分別,若去斷離取舍仍流轉(zhuǎn)于輪回。”
原來咱的心與種種境界,“皆是一心”,都是一如的“妙明真心”啊。如此智慧,僅僅依靠咱自己去修行體悟,啥時候才能夠明了呢。所以說,修行先要學(xué)習(xí),跟隨著佛菩薩好好學(xué)習(xí)。一旦學(xué)習(xí)明白了,心法相應(yīng),一剎那就可以開悟“妙明真心”,那時,您的智慧眼當(dāng)中,無處不是妙心妙性,沒有了對立差別,哪里還需要去指認哪個物象是見精,哪個物象不是見精呢。
因此,世尊小結(jié)到:
由是真精妙覺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只有通過明了這個‘真精妙覺明性\’,才能夠讓你們超越‘指得出來\’和‘指不出來\’的局限!
【真精妙覺明性】即是:妙精明心,即是:妙明真心,即是:妙真如性。
【出指、非指】“出指、出非指”的省略。意思是:超越‘指得出來\’和‘指不出來\’的局限。
因為“物象”與“見精”本來一體,本來不可分,所以,想要從“物象”當(dāng)中指出“見精”是不可能的。但是,隨手所指,又有哪個“物象”不是“見精”呢。乃至于,信手拈來,又有哪個物象不是“妙明真心”呢!生活里面的點點滴滴,時時處處,哪里不是“妙明真心”呢。只是要透得過才好。
到這里才會明白,一如的“妙明真心”當(dāng)中,“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不明白的人,指也指不出來;明白的人呢,隨手所指,皆是妙心妙境,完全不會再被“指得出來”和“指不出來”所困擾了。
到這里,大家應(yīng)當(dāng)知道,禪宗門下,那些“云門餅子趙州茶”、“麻三斤”、“干屎厥”等等,看似不可思議,實則,盡在信手所指,無非本來面目也。一切禪宗公案,都不可能超越大乘經(jīng)典,只不過,是大乘教法的自如運用罷了。
覺悟得透徹,才能夠運用自如;要想覺悟,常隨覺悟者而學(xué),常隨佛學(xué),常隨佛經(jīng)而學(xué)。大家正好從此努力。
(“第七番顯見”結(jié)束,世尊引導(dǎo)阿難觀察一切物象,通過其中“無是見者”與“無非見者”,顯發(fā)出見性與一切虛空及物象,本是妙明真心,眾生虛妄分立而已。下面是“第八番顯見”,世尊將通過與外道見解相對比,顯發(fā)出見性非因非緣,非自然,非不自然)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十(之九)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十(之八)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十(之十)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十(之六)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十(之五)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十(之四)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十(之三)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十(之二)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十(之一)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九(之十二)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九(之十一)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十(之七)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九(之九)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九(之八)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九(之十)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九(之六)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九(之五)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九(之四)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九(之三)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九(之七)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