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jīng)

《楞嚴經(jīng)》,大乘佛教經(jīng)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jīng),于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楞嚴經(jīng)》、《首楞嚴經(jīng)》、《大佛頂經(jīng)》、《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唐般剌密諦傳至中國,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詳情]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二(之三)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卷二(之三)

  阿難承佛悲救深誨,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雖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圓滿,常住心地。

  “阿難尊者,承蒙佛陀慈悲的救護,以及深深的教誨,深為感動,忍不住垂淚哭泣起來,然后,雙手在胸前交叉合掌,恭敬地向佛說道:我雖然承蒙佛陀如此微妙法音的開示,覺悟到這個妙明真心,本來就是圓滿的,它就是常住不滅的本然心地。”

  【悲救】慈悲救護。特指佛陀以楞嚴神咒解救阿難的摩登伽女之難。

  【叉手】古印度合掌的方式之一,雙手當胸,十指交錯團抱而合掌。這也是法身如來毗盧遮那的手印。

  而我悟佛現(xiàn)說法音,現(xiàn)以緣心,允所瞻仰。徒獲此心,未敢認為本元心地。愿佛哀愍,宣示圓音,拔我疑根,歸無上道。

  “而我也覺悟到,以佛陀現(xiàn)在說法的聲音為緣,就現(xiàn)出了我的緣起之心,同時,我也用它來恭敬瞻仰如來!

  “我僅僅獲得了這個心,但還不敢把它認作本元心地。但愿佛陀憐憫于我,再進一步用您圓滿的法音宣講開示,來拔除我的疑惑之根,幫我回歸無上正覺之道。”

  【緣心】緣起之心,也就是六塵緣影之心。

  【本元心地】就是妙明真心。“本元”是指妙明真心乃一切之根本;“心地”是指妙明真心能夠孕育并成長一切法,猶如大地能夠生長萬物一樣。

  【圓音】圓滿的法音,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陀說法的妙音如此圓滿,一切有緣眾生,都能夠聽得懂,都能夠心開意解。

  【疑根】疑惑之根本。

  阿難尊者雖然有所開悟,明白了前文世尊所講的道理,也就是:“悟妙明心元所圓滿,常住心地”。但是,到目前為止,阿難還沒有找到“妙明真心”。而只是以世尊的法音為緣,現(xiàn)出了自己的“緣起之心”,阿難尊者僅僅找到了這個心,還不敢把它就認作是“本元心地”,不敢認作“妙明真心”。

  為啥呢?因為,阿難尊者還有疑惑,還有著深深的疑惑。疑惑啥呢?那就是啊,尊者隱隱覺得,自己這個“緣起之心”,似乎并不足以含容山河大地,乃至于含容世界和虛空。

  ——確實如此,咱大家平時所用的這個心,就是“緣起之心”,它比較狹隘,并不足以包容萬象,因為它還不是“萬法唯心”之心。倘若它就是“萬法唯心”之心,嘿嘿,那就太爽了,咱需要啥,只要用這個“緣起之心”一想,所需要的東西就來了,那該多好啊。

  ——想啥東西,啥東西就來,有沒有這種可能呢?

  答:有可能的。不過,那需要心地非常清凈,或者,具有極大的福德因緣才可以。通常來說,在天上,天人大體就可以。而在佛國凈土當中呢,就更加可以了,《阿彌陀經(jīng)》等等經(jīng)典,對此都有說明。

  在咱這個人世間來說呢,“心想事成”是大家的一個美好愿望。也有人成功,不過成功的概率比較低,而且必然多費周折,消耗時日,甚至于幾經(jīng)千辛萬苦,才有所收獲。其原因就在于,咱大家平日里所用的,就是阿難尊者找到的這個“緣起之心”,它是生滅心,隨著境緣而起起滅滅,念念不停,所以沒有多大力量。它也就是前文世尊所說的“聚緣內(nèi)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并非“妙明真心”,而咱呢,都和阿難尊者一樣,把它“以為心性”了。

  阿難尊者用生滅的“緣起之心”聽法,咋可能悟入不生滅之法性呢?這也就引發(fā)了世尊如下的一系列開示,來幫助阿難和咱大家,從中找到?jīng)]有歸屬的“見精明元”,盡管它還不是“妙精明心”,如同捏目所現(xiàn)的“第二月”,不過,它畢竟不同于水中的月影(比喻六塵緣影之心)了。

  佛告阿難: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yīng)看月。若復(fù)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標指為明月故。豈唯亡指,亦復(fù)不識明之與暗。何以故?即以指體為月明性,明暗二性無所了故。汝亦如是。

  “佛陀告訴阿難尊者:“你們?nèi)匀辉谟镁壠鹬穆牱?這樣所悟的法也是因緣之法,不會得以開悟法性!

  “就如同有人用手指頭把月亮指示給另一個人的時候,后面這個人應(yīng)當順著指頭的方向,去看月亮。倘若他只看人家的手指頭,并且把手指頭當成月亮的話,那么,這個人豈止是迷失了月亮,同時他也迷失了人家的手指頭。為什么呢?因為他已經(jīng)把人家的手指頭當做是月亮了,所以也就找不到真正的手指頭了!

  “他又豈止是迷失了手指頭呢,他甚至已經(jīng)識別不了明和暗了。為什么呢?因為他把沒有光亮的手指頭,當作了光明的月亮,從而混淆了明、暗兩種特性的緣故。”

  “阿難!你就是這樣的人。”

  【法性】一切法的本性,也叫做“法界性”,究其根本,也就是“心性”,就是“佛性”,就是“妙明真心”。

  法性不屬于生滅變動,也不屬于因緣,它是本空而如如,同時具有無盡的功德與妙用。就當前來說,只要不落入概念執(zhí)著,它就顯現(xiàn)為咱的當下之心,當下的心境一如之心。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yīng)看月...”這個比喻,把它分別對應(yīng)解讀出來,整段經(jīng)文大意如下:

  佛陀用音聲說法,來把“妙明真心”指示給咱大家,咱大家就應(yīng)當順著佛陀的法音,來反觀自性,也就是《楞嚴經(jīng)》第六卷所說的:“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其實,佛陀的所有開示,其法義都在指引咱大家回光返照。

  可是呢,如果咱大家不明法義,反而把如來法音,以及隨法音所現(xiàn)的“緣起之心”就當做了“妙明真心”。這樣的話,咱大家豈止是迷失了“妙明真心”呢,同時也迷失了如來的法音和自己的“緣起之心”。為啥呢?因為,咱一旦把“緣起之心”當做了“妙明真心”,當然也就不知道啥叫“緣起之心”了。

  像這樣,咱大家又豈止是迷失了“緣起之心”呢,同時也就分不清啥叫做“明”,啥叫做“暗”了。為啥呢?因為,竟然把“緣起之心”的“昏擾擾相”(相當于:暗),等同于了“妙明真心”的“清凈光明”(相當于:明),于是,對于咱大家心境的“明”與“暗”也就沒法分清了。

  不僅咱大家如此,世尊告訴阿難尊者:你也是這樣的。

  本段經(jīng)文的難點,在于如何分清楚“緣起之心”和“妙明真心”,這對于實修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其實,它們并不是兩個東西,所謂的“緣起之心”,是對應(yīng)著境界,以境界為緣,而在“妙明真心”當中落下的影子。因此,前文當中,世尊也把它叫做“六塵緣影之心”。

  當咱大家聽到某個聲音,看到某個景物,觸到某個東西的時候,等等,咱的心馬上就會以為:“哇,這是流行音樂,好動聽哦。”“哦,這盆花真好看,綺麗多姿啊!”或者:“這是什么?好細軟的料子,手感真棒!钡鹊取

  ——此時,咱大家的心,就是“緣起之心”,它是“妙明真心”里面的一個“幻覺”,或者說,是一系列“識別作用”。這個“幻覺”和“識別作用”離不開六塵之“緣”;一旦塵境沒有了,這個“幻覺”和“識別作用”也就消失了,猶如龜毛兔角一般。

  那么,這個“識別作用”是從何處來的呢?它的源頭在哪里呢?

  ——顯然,它絕不來自于外境,它來自于咱的內(nèi)心。此時,只要當處回光返照,咱就會發(fā)現(xiàn),在上述一系列“識別作用”的背后,隱藏著一種天然的“妙性”,也是一種“妙能力”,是“它”能夠發(fā)起見、聞、嗅、嘗、覺、知等種種功用,同時呢,它卻并不會陷入“識別作用”里面,絲毫也不會被“識別”出的結(jié)論所影響。

  “它”永遠也不會落入見解,不會落入情緒,不會落入執(zhí)著,“它”如如,“它”只是無形而明了,“它”就是咱當前的“妙明真心”。

  ——這樣觀察,咱就會初步明了“妙明真心”。它本來就在那里,只是需要咱透過“緣起之心”,而當即明了。這只是做得到,或者做不到的問題,只是何時能夠做到的問題。亦如六祖大師所說:“前念著境即煩惱,后念離境即菩提”,六祖所說的這個“離境”“后念”之妙心,所謂的“菩提”,也就是“妙明真心”。而所謂的“離境”,并沒有啥好離的,只是“從來不曾沾染境界”而已呀。

  ——哎,此時,心回歸了“它”的本來。

  對“它”,沒啥好修的,咱只是需要“明了”,需要“發(fā)現(xiàn)”。何時當下“發(fā)現(xiàn)”了,那就叫做最初的明心見性,遠遠超越了平日里“理解道理”的學(xué)修功德。在咱大家“發(fā)現(xiàn)”的一剎那,可以算是一個“頓悟”。只不過,即便咱“發(fā)現(xiàn)”了“妙明真心”,如今,在凡夫地,“它”看起來似乎也還不夠廣大,那是因為,咱如今還在“五蘊”的業(yè)緣覆蓋當中,不通過一系列后續(xù)的修行,逐漸消融習(xí)氣執(zhí)著,是無法大用現(xiàn)前的。

  ——因此,與悉達多太子相比,與盧惠能相比,咱那個“頓悟”還遠遠不夠;蛟S,從這個角度來說,咱大家只能算“漸悟”的根基吧。

  對于阿難尊者仍舊在用“緣起之心”聽法,世尊予以進一步開導(dǎo),來論述說明“緣起之心”是虛妄的,因此,它是客人,而不是主人,不是“妙明真心”。世尊繼續(xù)說道:

  若以分別我說法音為汝心者,此心自應(yīng)離分別音有分別性。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暫止便去,終不常住。而掌亭人都無所去,名為亭主。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則無所去;云何離聲無分別性?

  “如果你把分別如來說法聲音的那個東西,叫做你的‘妙明真心\’的話;那么,這個心自然應(yīng)當在離開了所分別的聲音以后,有一個獨立的分別之性,它才可以叫做‘妙明真心\’!

  “好比旅客寄宿在旅店當中,短暫的休息和停留以后,就會離去,終究不會常住。而那位掌管旅店的人,哪里都不會去,所以才叫做店主!

  “這其中的道理是一樣的:倘若真是你的妙明真心,就應(yīng)當沒有生滅去來;可為什么,一旦離開了所分別的聲音,也就沒有獨立的分別之性了呢?”

  【分別性】即:分別之性。問題是,“分別”其實是一種作用,它是起起滅滅的,對著境界,就可以有“分別”作用;一旦境界沒有了,“分別”作用也就找不到了。因此,并不存在這樣一種作用不停的“分別性”,它只是“緣起之心”里的虛妄習(xí)氣而已,它是生滅的。

  既然分別法音的“緣起之心”當中,不具有常在的“分別性”,那就說明,“緣起之心”無自性,屬于生滅,屬于“客人”;而不是如如不動的“妙明真心”,不是“主人”。

  不僅如此,推而廣之,六根對六塵的各種“緣起之心”,甚至是以“非色非空”為緣的,那種似乎是無分別的“緣起之心”,也都無法離開外緣而獨立存在,所以都不是“妙明真心”。世尊如此開示:

  斯則豈唯聲分別心,分別我容,離諸色相無分別性。如是乃至分別都無非色非空,拘舍離等昧為冥諦,離諸法緣無分別性。則汝心性各有所還,云何為主?

  “同樣的道理,豈止是緣于聲音的分別心如此,即使你分別如來的莊嚴容貌,在離開了所緣的容貌色相以后,也就沒有獨立的分別性了。”

  “以此類推,乃至于去分別那種什么都不是的‘非色非空\’之境界,拘舍離等外道,糊里糊涂地把這種心境叫做‘冥諦\’。其實呢,它依然是緣起之心,它一旦離開了‘非色非空\’的法塵以后,就不存在一個獨立的分別性了。”

  “假如你把這些‘緣起之心\’當做你的心性,那么,它們卻從屬于所分別的六塵境界,又怎么可能是你真正的主人呢?”

  【分別都無非色非空】分別那種什么都不是的“非色非空”之境界。這其實是對于“非色非空”——這種法塵的分別。

  什么叫做“非色非空”呢?答:一些聰明的外道,他們通過禪修,觀察到色法非實有,知其“非色”;他們也觀察到空非實有,可以顯色,故知其“非空”。因此,他們認為自己找到了終極的真理,那就是“非色非空”之妙境界,他們讓自己的心就安住在那里,將那樣的心境叫做“冥諦”,意思是:難以言說的真理。

  可惜的是,他們所謂的“冥諦”,仍然屬于“緣起之心”,屬于“六塵緣影之心”,那其實是“非色非空”這個法塵,在“妙明真心”當中落下的影子呀。

  【拘舍離】古印度十種外道當中的第三種,翻譯為“牛舍”。

  分別聲音的“緣起之心”,最終離不開聲塵之緣,所以說,它從屬于“聲塵”。分別色相的“緣起之心”,最終離不開色塵之緣,所以說,它從屬于“色塵”。而分別法塵的“緣起之心”,當然也就離不開法塵之緣,它終究從屬于“法塵”。

  拘舍離等外道們呢,讓自己的心去分別一種“非色非空”,似乎啥都沒有的境界,看似玄妙,無非還是一種法塵;于是,以此為緣,他們的心境似乎到達了一種無法言說的妙境界,他們稱之為“冥諦”。其實呢,還是一種“六塵緣影之心”,還有所歸屬,終究歸屬于“非色非空”的法塵呀。

  凡是有所歸屬的,其歸屬地無非是六塵境界。人家是有主子的,咋可能是咱大家的“妙明真心”呢。必須要知道,“妙明真心”是一切心之本性,是一切法之源,它是絕無從屬的。正因為沒有從屬,所以,達摩大師《血脈論》把它叫做“大自在王如來”。

  對此,阿難尊者尚有少許疑惑,故而繼續(xù)向如來請法:

  阿難言:若我心性各有所還,則如來說妙明元心,云何無還?惟垂哀愍,為我宣說。

  “阿難說道:“如果說我當前緣起之心的心性(分別性),都有各自歸屬的話;那么您所說的那個‘妙明元心\’(即:妙明真心),為什么它就沒有歸屬地呢?但愿您以慈悲憐憫之心,為我們大家宣講解說!

  【若我心性】此處是指阿難尊者當前“緣起之心”的心性,也就是經(jīng)文里所說的“分別性”。

  除非了悟“妙明真心”,否則對此多半是一無所知。一般的眾生,都想找個依靠,嘿嘿,找個靠得住的“主子”。比如呢?有的人想依靠天神,所以,他們就找到了“上帝”和“真主”。有的人想依靠老師,所以呢,他們就找到了人世間形形色色的各類“大師”們。

  這是修行人,混生活的人們呢?更是要有依靠了,哎,要么依靠某些機構(gòu),要么依靠老板,要么依靠上級,要么依靠老公,要么依靠父母,再要么,嗨,干爹也行呀。人世間的依靠,更是種類繁多,可謂異彩紛呈。

  ——因此,順應(yīng)著眾生如此的依賴習(xí)性,佛陀教導(dǎo)咱大家要“皈依佛、法、僧三寶”,所謂“皈依”,也就是“歸依”。這是如來極大甚深之方便。

  本來呢,“依靠”就是攀緣,“依賴”還是攀緣。只要還有這樣的心境,想要明心見性,幾乎是不可能的。

  有人會問了:那依靠善知識呢?難道也不行嗎?

  答:如果是真正的善知識,您依靠他修行,是非常好的。不過,到了最后,到了緊要關(guān)頭,您即將突破塵俗見解,即將明心見性的時候,善知識都會告訴您,還有一個東西必須要放下,那就是對于善知識的“依賴”。

  恭敬善知識,以善知識為榜樣,為自己修行的動力,這很好;但是,對于“善知識”的依賴,最終將會是極大的障道因緣。

  各位兄弟姐妹,咱要牢記《楞嚴經(jīng)》第一卷當中,阿難尊者如此的反思:“自我從佛發(fā)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雖身出家,心不入道。”

  阿難尊者就是因為過于“依賴”世尊,而遲遲不能夠成就無漏圣果。須知“無漏”就是“無為”,有所依靠,有所依賴,都是攀緣,都是有為法,咋可能契入無為的“妙明真心”呢。

  禪宗門下說得好:“心無依倚,可以入道”,這恰好是對于達摩祖師“心如墻壁,可以入道”的精準解讀。為啥呢?因為,無依無靠而自空自明之心,正是“妙明真心”呀。

  以下,針對阿難尊者的問題,關(guān)于為啥“妙明元心”沒有歸屬,世尊不厭其煩,予以慈悲開導(dǎo):

  佛告阿難:且汝見我見精明元,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

  “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要知道,你如今能夠見到如來的那個‘見精明元\’,這個“見”雖然還不是真正的妙精明心(即:妙明真心),但是,它就如同‘捏目所見\’的第二個月亮一樣,確實是月亮,而不是月亮映在水里的影子!

  【見精明元】見之精華,明了之根本。簡稱為“見精”,也就是“見性”。

  【妙精明心】就是“妙明真心”,也就是“妙明元心”,還是“妙真如心”,等等。

  為啥一個東西,如來卻用了如此多的不同名字呢?答:這恰恰彰顯了,這個東西不是名字所能夠代表的。同時,也說明它具有多種,乃至于無量的可能性。

  【如第二月,非是月影】它就如同‘捏目所見\’的第二個月亮一樣,確實是月亮,而不是月亮映在水里的影子。

  所謂的“第二月”,是指咱大家面對著天上的月亮,看清楚了以后,用一個手指頭,輕輕地擠壓自己眼睛的邊緣,眼球就變形了。于是,您再來看月亮,哎,旁邊多出來一個月亮,也很清楚,只是有些飄忽,那就是“第二月”。

  在佛經(jīng)當中,“第二月”用來比喻距離“妙明真心”最接近的那個心,例如,當阿難尊者見到世尊的時候,他的那個“見精明元”,也叫做“見精”或者“見性”,就是如此。它雖然還不是“妙明真心”,但是,它們之間關(guān)系很密切,很接近。因此,見到自己的“見性”,見到所謂的“第二月”,可以算作相似的明心見性,距離透徹的明心見性,還有一步之遙。許多人的“悟道”,都是從這里開始的。

  在實際修學(xué)當中,一步到位,直接親見自己本來面目(妙明真心)的人,并不多。更多的人,至少需要分兩步走,并非刻意如此,而是因為,“攀緣”與“認知”這兩種習(xí)氣的力量實在太強大了,很難一步就跨越過去。

  先說“攀緣”,也就是咱大家習(xí)慣了的,內(nèi)心總是不安分,總要找點兒東西填補一下,分別一下,抓取一些回來,否則,就會覺得無聊,就會六神無主。這種習(xí)氣,就叫做“攀緣”。

  這是咱大家無量劫流浪于生死輪回當中,積累下來的粗重習(xí)氣。斬斷它的方法,就是要學(xué)會“離境”,也就是常說的“回光返照”。所有的修行,都從這里開始。放下“攀緣”,絕不是朝夕之功,對于咱大家來說,這必然需要長期的修學(xué),才能夠逐漸做到。

  如何做到呢?答:有文化的人,還是靜坐當中,時常念經(jīng)聞思修比較好,我自己就是如此。就比如咱大家如今學(xué)習(xí)《楞嚴經(jīng)》,當您深入到經(jīng)文法義里面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內(nèi)心很充實,輕松安樂的法喜自然會生起。此時呢?所謂的“攀緣”之心,也就自然平息了。如此修學(xué),久而久之,向外的“攀緣”習(xí)氣,就會越來越淡,越來越少。咱的心境呢?它逐漸回到了當下,回到了當前。

  這時,您也就具備了親見“第二月”的可能性。當“攀緣”習(xí)氣很淡了以后,初步的“離境”基本達成,“回光返照”也就不難了。那只不過是您在禪修當中,或者生活當中的某個專注時刻,某個寂靜時分,在內(nèi)心向往覺悟的道力催促之下,就那么輕輕地向內(nèi)心一回頭——哎,就是它!一切見、聞、覺、知都是它,所有的行、住、坐、臥還是它。

  ——親見了“它”,明了了“它”,就會確信,“它”才是如如不動的“主人公”。“它”并不曾落入以往的種種情緒當中,“它”不屬于任何境界,也不屬于任何道理。“它”一直就在那里,近乎冷漠地而又清晰地觀察著一切。

  此時,多數(shù)人會把“它”認作“妙明真心”,其實還不是,而只是“見精明元”,屬于月亮旁邊的“第二月”。

  那么,“見精明元”與“妙明真心”,差別在哪里呢?

  答:就差別在更深一層的無明習(xí)氣:“認知”。

  “見精明元”,或者說“見性”,雖然是“見之本性”,卻并非“心之本性”,它只是“心之功能”。而它卻把自己當做了主人(它其實也就是第八識阿賴耶識的“見分”),把自己“認知”成為了“能見”的主人;而把所有的境界,都“認知”成為了“所見”的客人。

  于是,本來一如的“妙明真心”當中,被這個虛妄的“認知”創(chuàng)造出了“能見”的“我”,和“所見”的“境界”;顛倒的生死輪回,也由此而發(fā)生。這個虛妄的“認知”,就是無明錯認,就是無明。

  當開悟“見精明元”的修行人,通過學(xué)修大乘了義經(jīng)論,用般若智慧,把虛妄的“認知”打破了以后,那時,他自然也就會開悟“妙明真心”。其后呢,“第二月”已不復(fù)存在,“見性”與“心性”無二無別,“見精明元”與“妙明真心”無二無別。

  這就好比,如果不“捏目”了,“第二月”也就沒有了,無垠太空里,無始明月一輪圓照,無自無它。如果修行人不再“認知”,也就沒有了“能見”的“見精明元”,沒有了“所見”的蕓蕓物象。一切對立與差別,都不復(fù)留存,此時,“見精明元”當即就是“妙明真心”;“見性”當即就是“心性”。

  對于咱大家來說,開悟“見精明元”是可以做到的,那只是需要放下向外的“攀緣”而已。雖然它還不是“妙明真心”,不過,相距并不遠,它們都具有類似的特質(zhì):不屬于生滅,常自如如。因此呢,也就沒有任何歸屬地。以下是世尊對此妙法的詳盡開示:

  汝應(yīng)諦聽!今當示汝無所還地。

  “你們應(yīng)當仔細聆聽!如來現(xiàn)在就要為你們開示,那沒有任何歸屬的真實境地!

  【無所還地】沒有任何歸屬的真實境地。

  雖然世尊把“見精明元”叫做“第二月”,但它畢竟是“月亮”,也可算是沒有任何歸屬的真實境地。

  如此妙法,必須誠心敬意,仔細聆聽與觀察,才會相應(yīng)。所謂的“無所還地”,就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樹;蛟S,自然界本沒有這些東西,不過,“自性”就是如此,它是沒有任何來源的,卻妙用無邊;它是沒有根的,卻可以生長出世界與萬物。因此,對于本來覺性,蓮花生大師曾經(jīng)如此開示到:“從本未生而是自生之光明,這是‘覺性\’的嬰兒,可是卻無父母,真稀奇!”

  人們總是被“習(xí)慣”所束縛,總覺得依照常識,啥東西都應(yīng)該有個根源,等等。可是,如果不把這些常識放下,想要明心見性,終究做不到啊。所謂的“常識”,到了這里,恰恰是塵俗見解,是徒自束縛。

  不要說“妙明真心”了,即便是“見精明元”,咱大家當前的“見精”與“見性”,雖然它是“第二月”,又何曾有啥根源呢?何曾有啥歸屬呢。關(guān)于其中的詳盡、具體之觀察,請看世尊的精妙開示:

  阿難!此大講堂,洞開東方,日輪升天,則有明耀;中夜黑月,云霧晦暝,則復(fù)昏暗。戶牖之隙,則復(fù)見通;墻宇之間,則復(fù)觀壅。分別之處,則復(fù)見緣;頑虛之中,遍是空性。郁孛之象,則紆昏塵;澄霽斂氛,又觀清凈。

  “阿難!你看祇桓精舍里的這個大講堂,由于面向東方開有門窗,太陽升起來以后,就會有光明;半夜的時候,如果恰逢初一前后,就沒有月亮,要是再遇到烏云的話,就變成一片黑暗了!

  “門窗的縫隙當中,可以看到是相通的;墻壁所在的地方,就只能看到壅塞不通了。”

  “有相可分別的地方,就有了顯見之緣;一片頑空虛無之中,又似乎到處都是空性!

  “當?shù)貧獬辆鄣臅r候,或者塵土飛揚的時候,就陷入了一片混濁;而雨過天晴之后,塵埃隨之收斂,便又現(xiàn)出了清凈通透的景象!

  【中夜】就是“中夜分”,相當于如今本地時間的二十二點到凌晨兩點。

  古印度把一天分為六個時分,每個時分,大約四個小時。從日出開始,叫做“初日分”;中午前后叫做“中日分”;日落前叫做“后日分”;日落后叫做“初夜分”;半夜前后叫做“中夜分”;日出前叫做“后夜分”。

  【黑月】古印度把每個月的初一前后,叫做“黑月”,因為天上幾乎沒有月亮,夜色最黑。把每個月的十五前后叫做“白月”,月亮最圓,夜色最亮。出家人半月誦戒,就是選在“黑月”和“白月”的日子里。

  【晦暝(音:明)】“晦”:昏暗,夜晚。“暝”:冥的異體字,昏暗。

  【戶牖(音:友)】“戶”:門;“牖”:窗。合指門窗。

  【壅(音:擁)】阻塞:壅塞不通。

  【郁孛】“郁”:此處指地氣沉聚。“孛”應(yīng)為[土孛],音:伯,意思是:塵土飛揚。

  【紆(音:迂)】曲折,縈繞。

  【澄霽】指:雨后天晴。

  【斂氛】指:塵氣收斂,沉降下來。

  為了幫助阿難顯發(fā)“無所還地”,顯發(fā)出沒有歸屬的“見性”,世尊先列出當前的所有視覺景象,然后,一一指出其歸屬地。

  阿難,汝咸看此諸變化相,吾今各還本所因處。云何本因?阿難,此諸變化,明還日輪,何以故?無日不明,明因?qū)偃?是故還日。暗還黑月,通還戶牖,壅還墻宇,緣還分別,頑虛還空,郁孛還塵,清明還霽。則諸世間一切所有,不出斯類。

  “阿難,你都曾經(jīng)見到過這些變化的現(xiàn)象,我現(xiàn)在把它們一一歸還所從屬的因緣。”

  “什么是它們本來的因緣呢?阿難,在這些變化當中,光明歸屬于太陽。為什么呢?因為沒有太陽就沒有光明,光明的起因?qū)儆谔?所以光明歸屬于太陽!

  “以此類推,黑暗歸屬于初一前后沒有月亮的夜晚;通暢歸屬于門窗;壅塞歸屬于墻壁;顯見之塵緣歸屬于分別;頑空和虛無歸屬于虛空;地氣沉聚和塵土飛揚都歸屬于塵埃;清明通透,則歸屬于雨后初晴,等等!

  “那么,這個世界可以看到的一切自然現(xiàn)象,大約是這些!

  【各還本所因處】把它們一一歸還所從屬的因緣!斑”是指找到其發(fā)源地,對應(yīng)于現(xiàn)代漢語,意思大約是“歸屬于”,或者“從屬于”。

  世尊精辟地總結(jié)了咱這個人世間的所有“視覺”現(xiàn)象,大約八類,共分為相反的四對:光明和黑暗,通暢和壅塞,塵緣和頑虛,郁孛和清明。而且,這八類現(xiàn)象,都各有其歸屬,世尊已經(jīng)一一指出。

  但是,面對著這八種現(xiàn)象的,明見這八種現(xiàn)象的,咱大家的視覺本性——見精,它是否也有所歸屬呢?

  汝見八種見精明性,當欲誰還?何以故?若還于明,則不明時,無復(fù)見暗。雖明暗等種種差別,見無差別。

  “但是,你能夠見到這八種現(xiàn)象的,那個‘見精明性\’,應(yīng)當把它歸屬于誰呢?它無處可歸屬!

  “為什么呢?如果把它歸屬于光明的話,等到光明消失了,也就是黑暗的時候,它就應(yīng)當無法見到黑暗才對(同理,它也不歸屬于“黑暗”等其它七種現(xiàn)象,具體論述過程大同小異,此處省略)。雖然現(xiàn)象上有著光明和黑暗等種種差別,可是這個見的能力,卻根本沒有任何差別!

  【見精明性】那個見的精華和明了之性。也就是“見精”,也就是“見性”,前文還叫做“見精明元”,等等。

  在“十番顯見”當中,世尊要為咱大家顯明的,就是它。不過,它因為充當了“能見”的角色,并且把見到的色相當做了“所見”,由此而陷入了對待差別,陷入了“無明錯認”,所以還不是“妙明真心”,就好像捏目所現(xiàn)的“第二月”一樣。

  雖然如同“第二月”,雖然還不是“妙明真心”,不過,咱大家的“見性”卻和“妙明真心”一樣,是沒有歸屬的。如果非要給它找個歸屬地的話,“見性”只可能歸屬于“自性”,只可能歸屬于“心”。它,已經(jīng)在“自性”和“心性”的范疇里面了,只是,還有少許雜質(zhì),還夾雜著一些“無明錯認”而已。

  如同世尊前文所開示:“如是見性,是心非眼”,因此,“見性”之本質(zhì),就是“心”,也就是“心性”。具有足夠;資糧的人,在覺悟“見性”之時,也就覺悟了“妙明真心”,菩提樹下的悉達多太子就是如此。太子看到“明星”,而映出了自己的“見性”,也同時映出了其“妙明真心”。

  這就好比,如果找到了“第二月”,距離真正的“明月”就很近了,哎,只要把“捏目”的手拿開,“第二月”就消失了,一輪“明月”,全體顯現(xiàn)。

  即便退一步說,“第二月”也還是月亮,而不是月亮映在水里的影子!耙娦浴币彩恰白孕浴,而不是不相干的別人。因此,世尊繼續(xù)說道:

  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

  “那些可以找到歸屬地的,自然不是你;連你都找不到它歸屬之處的,不是你,又是誰呢?”

  ——由此可知,明了“見性”本來不難。只是,需要遠離攀緣,需要回光返照,需要靜心觀察。

  則知汝心本妙明凈。汝自迷悶,喪本受輪,于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來名可憐愍。

  “因此知道,你的心本來就是微妙光明而清凈的。你自己徒自迷惑苦悶,反而因此喪失了本來真心,隨著妄想去承受虛妄的輪回之苦,就這樣在生死輪回當中一直被動地漂流沉溺著!

  “所以如來常說,這就叫做可憐的眾生啊!

  【自迷悶】一切眾生之所以落入虛妄的生死輪回,半點兒怪不得別人,怪不得任何境界。一切都是因為自己的“錯認”而虛妄發(fā)生,只是咱自己迷惑了,所以就有了苦悶,故名“自迷悶”。

  亦如世尊最后之感慨,咱大家只因為在“妙明真心”當中,“錯認”出來了“能見”的“我”,同時也就“錯認”出來了“所見”的“境界”。而不再知道,一切其實都是“妙明真心”當中的幻相。于是呢,了無生死當中,幻生出了無盡的輪回萬象,“咱”在虛妄業(yè)力的驅(qū)使下,不停地漂流沉溺,受盡折磨。各位兄弟姐妹,您說,苦不苦呢。

  所以如來常說,咱大家,就叫做可憐的眾生啊。

  (“第五番顯見”結(jié)束,世尊通過指月和八還辨見,為大家顯發(fā)出見性無還,沒有歸屬,沒有源頭。下面是“第六番顯見”,世尊將通過觀察見性周遍,幫助阿難顯發(fā)出見性非物,即是自己真性)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