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jīng)

《楞嚴經(jīng)》,大乘佛教經(jīng)典,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jīng),于灌頂部錄出別行》,簡稱《楞嚴經(jīng)》、《首楞嚴經(jīng)》、《大佛頂經(jīng)》、《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唐般剌密諦傳至中國,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詳情]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一(之十)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一(之十)

  阿難雖復得聞是言,與諸大眾,口已默然,心未開悟,猶冀如來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佇佛悲誨。

  “阿難雖然聽到如來‘如是見性,是心非眼’的開示,和在座的大眾們一起,似乎已經(jīng)無話可說,但是,心中仍舊沒有開悟,還希望得到如來進一步的慈悲宣講。于是再次合掌,心無旁騖,恭聽佛陀慈悲的教誨!

  {口已默然,心未開悟}:經(jīng)過如來一系列的比喻和開導,阿難和大眾們明白了“如是見性,是心非眼”的道理。所以,它們似乎已經(jīng)無話可說,但是,心里卻仍舊沒有開悟。

  ——為什么呢?因為,僅僅明白了道理,和“開悟”,和“見性”,是不一樣的。

  像這樣的道理,咱大家聽聽學學,也都可以明白,可以相信。但是,要做到“開悟”與“見性”,則必須要更上一層樓,當下超越這個明白和相信的“思維心”,當下“明見”這個“見之本性”,并當下認出它就是不生滅的“真心”才可以。

  在這里,“認出”是關(guān)鍵,它就是當下的般若智慧。

  順應(yīng)著阿難和大眾的愿望,世尊進一步開示“見性”,開示不動搖的如如之心。

  爾時世尊,舒兜羅綿網(wǎng)相光手,開五輪指,誨敕阿難及諸大眾:我初成道,于鹿園中,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眾言:‘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皆由客塵煩惱所誤!甑犬敃r,因何開悟,今成圣果?

  “這時,只見世尊伸出自己像兜羅棉一樣柔軟的,帶縵網(wǎng)相并放光的手掌,張開五個手指頭,教誨阿難以及在座的大眾說:我當初成道以后,來到鹿野苑當中,曾經(jīng)對阿若憍陳如等五比丘,以及各位四眾弟子們說過:‘一切眾生,之所以無法成就菩提佛果,或者阿羅漢果,都是由于被客塵煩惱所迷惑了的緣故!銈儺敃r,聽了這句話,因為什么就開悟了呢?以至于成就了圣果呢?”

  {網(wǎng)相光手}:“網(wǎng)相”是指如來三十二相當中的第五種好相:“手足縵網(wǎng)相”,意思是說如來的手和腳的指頭之間是相連的,有皮膚和紋路。不像一般人,指頭之間是分開的。“光”就是放光。

  {鹿園}:即“鹿野苑”,佛陀成道后,最初說法的地方,是一個很大的皇家園林。

  {阿若多}:就是憍陳如尊者的名字,“憍陳如”是姓。“阿若多”翻譯為“解”,或者“最初解”,佛陀三轉(zhuǎn)四諦法 輪,第一轉(zhuǎn),也就是“初轉(zhuǎn)”的時候,尊者就心開意解,成就阿羅漢果,因此得名。

  {五比丘}:太子出家以后,其父凈飯王派遣了五個人,都是親族,作為太子的侍衛(wèi),后來,這五個人也都出家修行,并成為佛陀最早的五位弟子,全部證得阿羅漢果,合稱為“五比丘”。

  其中,三位來自于太子的父系,他們是:1、阿濕婆,翻譯為“馬勝”,就是那位威儀極好的“馬勝比丘”,舍利弗尊者都因他而發(fā)心見佛;2、跋提,翻譯為“小賢”;3、拘利,翻譯為“摩訶男”;還有兩位來自于太子的母系:4、憍陳那,也叫“憍陳如”,是尊者的姓,翻譯為“火器”;5、十力迦葉(當時,姓‘迦葉\’的大德有好幾位,尊者是其中之一),翻譯為“飲光”。

  {及汝四眾}:佛陀為五比丘說法的時候,還沒有僧團,難道會有“四眾弟子”嗎?

  答:當時除了五比丘之外,還有許多天人及菩薩(他們或許也聽過《華嚴經(jīng)》),在虛空里聽法,他們都是如來的“四眾弟子”。而他們,許多也都在參與楞嚴法會

  {客塵煩惱}:“煩惱”是有來有往的“客人”,而不是常住不遷的“主人”;是動搖不安的“塵”,而不是寂然不動的“空”。

  ——那么,問問自己:常住不遷的“主人”在哪里呢?寂然不動的“空”在何處呢?把這句話參透,就會明心見性。

  世尊特意向大眾發(fā)問,以便五比丘當中的“初解”憍陳如尊者能夠現(xiàn)身說法,給大家解答“客塵煩惱”之妙義。這樣,法會才會更加生動,而不會變成如來的“一言堂”和“獨角戲”。

  總是有人能夠悟入,能夠開解,能夠得到受用,能夠分享心得體會,這樣的法,才是活潑潑的妙法。大家,也才會更加有信心。

  時,憍陳那起立白佛:我今長老,于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

  “這時,憍陳如尊者站起身來,恭敬地向佛說道:世尊!我如今被尊為長老,在大眾當中,獨享“最初解”之美名。我就是因為悟解了‘客、塵\’這兩個字的妙義,才成就了阿羅漢果。”

  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

  “世尊!好比旅行的客人,前往旅店當中,或者住宿,或者吃飯。食宿完畢以后,就開始打點行裝,繼續(xù)趕路,沒空安住下來。如果真是主人的話,自然不必趕往其它地方!

  “這樣就想明白了:安住不下來的,就叫做客人;安住不動的,就叫做主人。因此,把無法安住的東西,就定義為客人,煩惱就是如此。”

  {行客}:行路的客人。

  {旅亭}:旅店或者路亭。古時候,在路亭里面,往往有當?shù)厝颂峁╅_水或者售賣食品。

  {俶(音:處,意思是‘開始\’)裝前途}:開始打點行裝,往前趕路。

  {不遑(音:皇,意思是‘閑暇\’)安住}:沒有閑暇安住下來。

  {自無攸(音:悠,意思是‘所\’)往}:自然不必去往別的地方。也就是總能夠安住的意思。

  本段經(jīng)文,五比丘當中的憍陳如尊者,為大家講說“客”字的法義,結(jié)論是:“以不住者,名為客義”。這是一個比喻,如前文世尊所說“客塵煩惱”是也。也就是說,憍陳如尊者悟解了“煩惱是客人”,“煩惱是塵”,因此而成就阿羅漢果。

  ——煩惱為什么是客人呢?因為它是來來去去的,只不過是一些來無影、去無蹤的“念頭”而已,只不過是起起滅滅的思維心而已。所以,它是“客人”,而不是咱的“主人”。

  遺憾的是,大家卻把這個起滅不定的“思維心”誤當做了是“自我”,當做了是“主人”。現(xiàn)在,既然明白了是“誤認”,那就好辦了,立即就可以放下,如果咱也能夠像憍陳如尊者那樣,放得一干二凈的話,那么,咱也能夠成就圣果。

  從今以后,如果大家起了煩惱,陷入了不良情緒當中,咱就應(yīng)當想起這段經(jīng)文,想起“客塵煩惱”之法義,知道它是“客人”,而不需要隨著它跑;那么,咱那個“不隨著它跑的如如之心”就會現(xiàn)前,您請仔細看看,這個“如如之心”難道還需要去往啥地方嗎?難道它還需要四處攀緣嗎?難道,不攀緣,它會死嗎?

  下面,憍陳如尊者繼續(xù)給大家開示“客塵煩惱”當中的“塵”字之法義。

  又如新霽,清旸升天,光入隙中,發(fā)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zhì)搖動,虛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

  “又比如雨后初晴的天氣里,清晨日出以后,太陽逐漸升高,陽光照入縫隙當中,就會發(fā)現(xiàn)虛空當中有各種塵埃。塵埃的本質(zhì)是搖動不停,而塵埃所在的虛空卻總是寂然不動的。”

  “這樣就想明白了:澄清而寂然不動的,就叫做虛空;渾濁而搖動不停的,就叫做塵埃。因此,把搖動不停的東西,就定義為塵埃,煩惱就是如此!

  {新霽(音:季)}:雨雪轉(zhuǎn)晴,雨后初晴。

  {清旸(音:陽)}:清晨日出!皶D”就是日出。

  這段經(jīng)文,憍陳如尊者給大家開示“塵”字的法義,結(jié)論是“以搖動者,名為塵義”。在這里,“塵”比喻咱的“煩惱”;而“虛空”則比喻咱的“如如心性”;“陽光”呢,比喻的是“見道的智慧”。

  只有當“陽光”照入“縫隙”當中的時候,咱才會發(fā)現(xiàn)“虛空”當中有各種“塵!,那些搖動不停的小東西們,很多很多。也正是它們的出現(xiàn),才反襯出了寂然不動的“虛空”。同樣,只有咱大家擁有了“見道的智慧”,讓它照入“心念的縫隙”,咱大家才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如如心性”當中,竟然摻雜有許多搖動不停的“煩惱念頭”。

  ——正是因為覺察到了這些搖動不停的“煩惱念頭”,嘿嘿,有智慧的人呢?也就從這“念頭的縫隙”當中,覺悟了本有的“如如心性”,當下明了它本來就寂然不動,因此而“見道”;更進一步,猶如憍陳如尊者,則因此而證得無漏圣果。

  修行,就是這樣,先找到“念頭的縫隙”,然后,反照出“如如心性”,從而超越“煩惱念頭”。不過,需要咱大家反復地親歷與實踐,才能夠契入。

  佛言:如是。

  “佛陀說道:沒錯,是這樣的!

  這既是許可,也是印證。憍陳如尊者對于“客塵煩惱”解答得非常清晰,因為,那是尊者之親證。

  下面,世尊通過屈伸開合手指,為大家顯發(fā)“見性”沒有開合與往來,因此,它不屬于“客”;最后又飛出寶光,在阿難的兩側(cè),為大家顯發(fā)出“見性”沒有動搖,因此,它也不屬于“塵”。

  既然不屬于“客”,也不屬于“塵”,所以呢,“見性”也就是咱的“如如心性”,也就是沒有往來的“主人”,它寂然不動,猶如“虛空”一樣,沒有形相可得,而具有著見、聞、嗅、嘗、覺、知的六種妙能力。

  即時,如來于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復開,開已又屈。謂阿難言:汝今何見?

  “這時,如來在大眾當中,把五個手指頭屈抱在一起,攥成拳頭,然后再打開為手掌,打開以后,再屈攥在一起。對阿難說:“如今你見到了什么?”

  學習到這里,也請大家伸出手來,像如來那樣給自己示范一下,問問自己:究竟見到了什么?

  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

  “阿難尊者回答:“我見到如來您那放著百寶光芒的手掌,在大眾當中,一會兒開拳為掌,一會兒合掌為拳。”

  阿難尊者只“見”到現(xiàn)象,而不認識“見性”;猶如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一樣,仍然屬于“著相之見”。一般人,大多如此。

  如果是已經(jīng)明心見性之人,則見一切相,即一切心。因此,既不會著相,也不會迷茫。心地無處不安,不需要得到什么,就已經(jīng)充實無比了。

  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手有開有合,為復汝見有開有合?

  “佛陀繼續(xù)問阿難尊者:“你見到我的手,在大眾當中一會兒打開,一會兒合上。那么,到底是我的手有開有合,還是你的見有開有合呢?”

  如來開拳為掌,合掌為拳,只是開合的現(xiàn)象而已。阿難明見了這個現(xiàn)象,他的“見性”也就已經(jīng)包容了現(xiàn)象的“開合”。但是,無論現(xiàn)象如何地“開合”不停,“見性”都超然于其外,絲毫也不會隨著現(xiàn)象而“開合”。

  ——世尊的手掌“開合”,不僅僅發(fā)生在“虛空”當中,同時,也發(fā)生在阿難尊者的如如“見性”當中,此時,就是明心見性的好時光。聰明的阿難啊,您為啥就不明白呢!

  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開合。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有開有合。

  “阿難回答:“世尊您那放著寶光的手,在大眾當中有開有合。我只是見到了您的手在那里開合,而不是我的見性有開有合!

  在世尊的引導下,阿難尊者逐漸認識到了“見性”沒有開合。

  佛言:誰動?誰靜?

  “佛陀接著問道:“那么,誰是動搖不住的,誰是寂靜安住的呢?”

  這個“動”指的是“開合”、“來去”之類的無法安住,也就是前文所說的“客人”;而“靜”則指的是“沒有開合”、“沒有來去”之類的寂靜安住,也就是前文所說的“主人”。

  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

  “阿難回答:“佛陀的手動搖不住;而我的見性,尚且沒有寂靜之相,又有誰能夠無住呢?”

  {尚無有靜,誰為無住}:尚且沒有寂靜之相,又有誰能夠無住呢?

  “無住”就是“動搖不住”,與“寂靜安住”相反,相對立。當有一個具體東西的時候,它也就有了“動”和“靜”兩種狀態(tài)。但是,如果根本就沒有一個具體的東西,比如說“虛空”,它根本就沒有形相,咋會有“靜”和“動”的問題呢!

  “見性”也是如此,它根本就沒有形相,沒有“寂靜之相”,又咋可能有“無住之相”,或者說“動搖不住之相”呢。因此,“見性”非靜非動,了無動靜之相可得。所以,它不是“客人”,而是“主人”,是一個連樣子都沒有的“主人”,怪不得大家都不曾認識它呢。

  佛言:如是。

  “佛陀說道:是這樣的!

  阿難尊者已經(jīng)正確地理解了“見性”本無動靜,不是“客人”,而是一個有些神秘的“主人”。所以,世尊予以認可。

  (征說客塵結(jié)束,以下:如來飛光,為阿難驗證見性不動,所以不屬于“塵”)

  如來于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即時阿難,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阿難又則回首左盼。

  “于是,如來從自己的手掌當中,飛出一道寶光,落在阿難的右邊,當時阿難就扭過頭來,向右邊看;如來又放出一道寶光,落在阿難的左邊,當時阿難又扭過頭來,向左邊看!

  {盼}:顧盼,就是看的意思。

  佛告阿難:汝頭今日因何搖動?

  “于是佛陀問阿難:“今天,你的頭為什么左右搖動呢?”

  阿難言: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頭自搖動。

  “阿難回答:“我見到如來您放出美妙的寶光,飛到我的左右兩邊,因此左右觀看,頭自然就搖動起來了!

  假如咱大家在現(xiàn)場,遇到同樣的情形,估計也會像阿難尊者一樣,左右搖頭來觀看吧。這是人之常情,本無可厚非。不過,咱是否能夠認識到,無論咱的頭如何搖動,而咱的“見性”,卻不曾隨著頭有絲毫的搖動呢?

  阿難,汝盼佛光,左右動頭,為汝頭動,為復見動?

  “阿難,你為了看佛光,而左右搖動你的頭,那么,到底是你的頭在動,還是你的見在動呢?”

  這是世尊的善巧引導,讓阿難尊者,還有咱大家,都能夠觀察到那個不曾有任何搖動的“見性”。對此,阿難尊者已然明白。

  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

  “世尊!我的頭自己在動,而我的見性,尚且沒有靜止之相,又有誰能夠搖動呢?”

  {尚無有止,誰為搖動}:尚且沒有靜止之相,又有誰能夠搖動呢?

  假如有形體,就會有“靜止”和“搖動”兩種狀態(tài)?墒,“見性”根本就沒有形體,所以,它連“靜止”的樣子都沒有,又咋會有“搖動”的樣子呢!

  如果說,依照前文,“搖動不安”的叫做“塵”,“寂然不動”的叫做“虛空”。那么,超越了“寂然不動”和“搖動不安”的,又能夠“明見”這一切的,不就是咱大家的“見性”嘛。因為沒有動靜之相,所以,它也叫做“如如”。

  佛言:如是。

  “佛陀說道:沒錯,是這樣的!

  雖然世尊予以認可,但是,此時的阿難尊者,尚未明見“見性”,只是明白了“見性”沒有動靜之相,不屬于“塵”,明白了這個道理而已。

  于是如來,普告大眾: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汝觀阿難頭自動搖,見無所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卷。

  “于是,如來告訴在座的一切大眾:如果一切眾生,把搖動不安的東西叫做‘塵\’,把無法安住的東西叫做‘客\’!

  “你們請看,阿難的頭雖然在動搖,他的‘見性\’卻沒有什么可動的;你們再看我的手,手雖然有開有合,而你們的‘見性\’呢,卻根本就沒有什么開合舒卷。”

  {舒卷}:舒張與卷起,也就是開合。

  因此,咱大家的“見性”就是“主人”,就如同無處不在的“虛空”一樣,就是咱的“無相真心”。而色身呢?它是“客人”,有來有去,有生有死。“思維心”呢?它是“塵”,念念生滅,搖動不安。

  可是,每一個人,如果不學習佛法的話,豈不都會把“色身”當做是“我”,是“主人”嗎?把“思維心”當做是“真心”嗎?

  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回是中,自取流轉(zhuǎn)。

  “可是,你們?nèi)缃?為什么要把這個生死不住的色身當做是自己真實的身體呢?為什么要把那些動搖不安的念頭當做是自己真實的心境呢?”

  “像這樣從始至終,在念念生滅當中流浪,遺忘了自己真正的心性,所以才會顛三倒四地造作行事。既然把分別心認作了自性,反而就遺失了真正的心性,還把四大色身錯認作是自己。于是,就在這個顛倒的認知當中不斷地輪回,自己陷入了虛妄的流轉(zhuǎn)之苦!

  {以動為身}:把這個生死不住的色身當做是自己真實的身體。一般眾生都是如此,為了這個“肉體之我”而奔波勞碌,為了貪圖感官刺激而造作追求,于是就會不停地造業(yè),陷入了沒有窮盡的生死輪回。

  {以動為境}:把那些動搖不安的念頭當做是自己真實的心境。一般眾生都是如此,為了這個“心想之我”而分別執(zhí)著,為了維護“我的想法和榮譽”等等而造作追求,于是也會不停地造業(yè),也會陷入沒有窮盡的生死輪回。

  {洎}:音:寄,就是“到”的意思。

  到這里為止,世尊把阿難尊者以及一切眾生的無明錯認,都已經(jīng)和盤托出,都講透了。平時,咱大家當做是“我的身體”的那個東西,不過是生滅不住的“客人”而已;咱當做是“我的心境”的那個東西,不過是動搖不安的妄念之“塵”而已。

  因此呢,咱這樣流浪在“錯誤的認知”當中,流浪在這起起滅滅的相續(xù)心念里面,為了虛假的“我身”和“我心”而拼命地造作追求,反而遺忘了自己的“真性”,陷入在虛妄的生死輪回里面,不能自拔,豈不可憐呀。

  這時,如后文第二卷所說,承蒙世尊的諄諄教誨,阿難尊者又開了一個“悟”(尊者早已開悟空性,此乃諸多經(jīng)典所說),明白了“見性”就是不生滅的“心性”,于是,尊者感到“身心泰然”,也頗有回家之感,所謂“如失乳兒,忽遇慈母”。

  但是,這個本有的“不生滅性”,就當前來說,到底在哪里呢?阿難尊者尚未明見,也就是還不曾“明心見性”,尚未到達大乘“悟無生忍”,尊者因此而心存疑慮。同時,在座的國王波斯匿王,也同樣心存疑慮,他便起身向佛請法,引出了后文第二卷“觀河定見”的內(nèi)容,也屬于“第三番顯見”,將會顯發(fā)出“見性無遷”。

  (“第二番顯見”結(jié)束,顯示出“見性”不屬于動和靜,它本來如如。以下進入第二卷,開始“第三番顯見”)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卷一 終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