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嚴(yán)法師思想行誼-《正信的佛教》(六)
(十一)佛教的宗派
什么叫作大乘和小乘?(6)
釋尊在《長阿含游行經(jīng)》134《增一阿含高幢品第七經(jīng)》135《四分律》136教誡佛弟子們同一水乳,勿生諍訟,勿破和合僧(分裂教團(tuán))。早期弟子們維持近百余年和合一味,由于「大天五事」終于形成部派分裂。西元前后菩薩乘興起,依符合佛法為原則,大量纂集經(jīng)典;首先有「大乘非佛說(指大乘經(jīng)并非直承佛金口所說)」的評論,而反譏「阿含經(jīng)為小乘者說」。從此兩邊的一般擁護(hù)者,諍論不休。對此,圣嚴(yán)法師如是說:
本來,在佛的時代,并沒有分什么大乘和小乘,佛法是一味的。137
印順導(dǎo)師在《佛法概論·序》,說到:「佛法的如實相,無所謂大小,大乘與小乘,只能從行愿中去分別!乖凇斗鸱ㄊ蔷仁乐狻诽岬:「若修學(xué)聲聞乘,贊嘆聲聞乘,而說大乘非佛說,即是謗法。若學(xué)大乘而呵斥小乘,認(rèn)為不應(yīng)該學(xué),也同屬謗法罪。」因此,不能說大乘經(jīng)不是佛法,也不要貶抑聲聞乘者為「小乘」;小乘之「小」字在梵語,巴利語同為「hina」,有「卑俗、下賤」義。具有菩薩心腸者焉能出口稱呼同為佛聲聞弟子們?yōu)椤副百v行者(小乘行者)138」!「菩薩乘(大乘)」指信奉大乘經(jīng)典者,「聲聞乘」指信奉阿含經(jīng)典者。佛教共有多少宗派?(54)
聲聞乘從佛滅后第二個一百年開始根本分裂為上座部與大眾部,此后兩三百年間一再分裂。圣嚴(yán)法師如此說明:
佛陀涅盤后的四、五百年間,單是印度境內(nèi)的小乘佛教,就分有二十個部派之多,他們往往僅是為了一個很小的問題的爭執(zhí),動輒就結(jié)成一團(tuán),分成一派。小乘佛教分得七零八落,而失去了統(tǒng)一教化的依準(zhǔn)力量之際,馬鳴、龍樹的「般若空」的大乘佛教,便在印度境內(nèi)應(yīng)運(yùn)而興。
到了佛陀涅盤后約一千年之間,由于無著、世親以至清辨、護(hù)法的「唯識有」的思想抬頭,印度的大乘佛教,也就分成了空有二宗;稍后一些,由密宗的興起,又將大乘佛教分為顯密二教,把空有二宗,歸入顯教一類。
中國佛教的宗派,最先成立的是由于東晉時代鳩摩羅什譯介的三論或四論宗,這是印度空宗的法脈,到嘉祥大師而集大成。同時依據(jù)小乘的《成實論》而有成實宗;依據(jù)小乘有部的《俱舍論》而有俱舍宗;依據(jù)《涅盤經(jīng)》而成涅盤宗:依據(jù)《十地論》而成地論宗;依據(jù)《攝大乘論》而成攝論宗;由達(dá)摩西來,傳佛心印,而成禪宗;由唐代道宣專弘《四分律》,而成(南山)律宗;依據(jù)《法華經(jīng)》的綜合與開發(fā),至智者大師而成天臺宗;由玄奘大師西游歸來,據(jù)《唯識論》而成法相宗(又稱唯識宗);依《華嚴(yán)經(jīng)》的綜合開發(fā),至賢首大師而成華嚴(yán)宗;自慧遠(yuǎn)大師倡蓮社專修持名念佛,至善導(dǎo)大師而成凈土宗;最后由于唐代開元年間,西域來了善無畏等三位密教的高僧,譯傳了密部的經(jīng)法,而成立了密宗。這樣算下來,中國佛教,共有十三宗之多了,其中除了成實與俱舍兩宗屬于小乘佛教,此外都是大乘佛教。……
佛教的分宗分派,是屬于支節(jié)的分門別類,而不是根本思想的左右出入。正因如此,不久的將來當(dāng)可見到統(tǒng)一的佛教,在世界上出現(xiàn)。139
唯識就是唯心嗎?(55)
圣嚴(yán)法師依據(jù)太虛大師《法相唯識學(xué)概論》所提西洋哲學(xué)的主觀的唯心論、客觀的唯心論,意志的唯心論、經(jīng)驗的唯心論、直覺的唯心論、存疑的唯心論,不外乎自我執(zhí)取的妄見。佛教的唯識論——三界是唯識所現(xiàn),有情世間為賴耶緣起——絕不是教外哲學(xué)的唯心論能夠相擬相比的。140
禪宗就是禪定嗎?(56)
圣嚴(yán)法師直接肯定地回答:
不。禪宗和禪定是有分別的,因為,禪宗固然主張參禪習(xí)定,凡是禪定,卻未必就是佛教的禪宗。
「禪宗」一名,是在中國創(chuàng)立的,當(dāng)佛陀的時代,并沒有禪宗一名,而只有禪那的工夫和禪的內(nèi)容。佛教的解脫道的修持法,是以戒為起步,以定為重心,以慧為目的,戒、定、慧,稱為三無漏學(xué),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相互關(guān)聯(lián),相互助長,成一螺旋形的狀態(tài)——由戒生定,由定發(fā)慧,由慧起修——直向解脫之道上升。其中的定,就是禪定。
事實上,中國的禪宗,乃是重于悟而不重于定的。……
因禪定未必就是禪宗,所以世界各宗教,凡是有神秘效驗的,無非是從禪定的工夫而來,不論他們是用持咒也好、祈禱也好、禮拜也好、誦經(jīng)也好,所得的結(jié)果,多是禪定的作用。141
有禪定的作用,或許能得安心、安慰,并不能凈化身、心惑業(yè);然而禪宗的開悟,依法奉行,纔能確實凈化身、心,而得究竟解脫。
什么叫作頓與漸?(57)
有些佛教徒對法門分別為頓教、漸教,學(xué)人有頓入、漸入之差別,往往以己所學(xué)為頓教,所修能頓入佛法第一義,產(chǎn)生我見、我愛、我慢而不自覺。釋尊在《雜阿含435經(jīng)》明白地指出如實知眾生的染、凈因果,是對四圣諦漸次現(xiàn)觀,并非一頓現(xiàn)觀。142有關(guān)修、證的頓與漸,圣嚴(yán)法師如是說:
頓漸兩種法門,乃是一體的兩面:頓是由漸而頓,漸是因頓而漸;沒有漸,絕沒有頓,有了頓,必先有漸;漸是頓的成因,頓是漸的結(jié)果。……
反過來說:頓也是漸的開始,漸乃是頓的實踐,頓是漸的啟發(fā),漸是頓的延續(xù)。
頓悟是悟的理體法性或佛性,頓悟并不就等于成佛;漸修是修的事相功德,唯有積于漸修,才能真的成佛——理以頓悟,事以漸修——這是頓漸問題的又一答案。禪宗的頓,就是這樣的一個范型。143
換句話說,內(nèi)凡的佛教徒,由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nèi)正思惟、法隨法行、見法涅盤(由覓道、聞道思惟修習(xí)而見道),開法眼頓見菩提道,是由于一連串如法的次第熏習(xí)所成就;須陀洹在正念正知下,能頓見、頓斷「三結(jié)」,然而要成就「貪、瞋、癡淡化(斯陀含所完成)」、「五下分結(jié)斷(阿那含所完成)」、「五上分結(jié)斷(阿羅漢所完成)」,尚須再三修習(xí)多修習(xí)三無漏學(xué),才能夠漸次斷除煩惱結(jié),次第分證沙門果。印順導(dǎo)師在《中觀今論》頁232提到:「依大乘佛法的共義,應(yīng)該是從漸修到頓悟,再從頓悟到圓修!
最好修學(xué)哪一宗?(58)
佛法要求成圣、出離有漏世間的眾生,在第一義諦「與空相應(yīng)」,在世俗諦「與緣起隨順」144;學(xué)佛、成佛悉數(shù)需要契理、契機(jī)。圣嚴(yán)法師為適合現(xiàn)代人的理解,如此說明:
我們修學(xué)佛法,最好是選擇近于自己根性或興趣的,作為入門的方便。在中國的大乘八宗之中,唯識近于科學(xué),三論近于哲學(xué),華嚴(yán)及天臺近于文學(xué),真言及凈土近于美學(xué),禪宗是佛法的重心,太虛大師說:「中國佛教的特質(zhì)在禪」,任何一宗,均可匯歸禪的精神;至于律宗,乃是整個佛教的基礎(chǔ),它對佛教的重要性來說,正像《六法全書》對于全國,所以嚴(yán)格地講,律宗不該自成一宗,律宗應(yīng)該遍屬于各宗,至于宗教的素質(zhì),乃是各宗皆備的。……
不過,到此為止,我們應(yīng)該注意,中國的大乘八宗,已經(jīng)歸納成了三宗,八宗的門戶,應(yīng)該不復(fù)存在,乃至大小乘的界限,也當(dāng)一律鏟除,俾使整個的佛教,重歸統(tǒng)一。145
(十二)佛教的法寶
佛教徒對于全部佛經(jīng)的態(tài)度怎樣呢?(59)
圣嚴(yán)法師要求:
一個正信的佛教徒,對于佛經(jīng),應(yīng)該具有極崇高的虔敬,但卻不必要求毫不揀別地字字接受。佛教的正法,應(yīng)向佛經(jīng)之中探求,對于佛經(jīng)的記載,卻可保留各自的審察態(tài)度(是指如有審察能力的話)。……
如果要看佛經(jīng),對一個初閱讀佛經(jīng)的人來說,佛法概論及佛教史等的入門書籍是必須看的,入門性的書籍,會告訴我們進(jìn)一步的工作是什么?146
佛教的典籍真是難懂難讀的嗎?(60)
佛法含蘊(yùn)兩種層次的真理實相,依兩種語言敘述人生(有情)與宇宙:一者、以「法的語言」開示勝義諦法,二者、以「世俗通用的語言」教導(dǎo)世俗諦法。用世俗的聰明才智,可以明白佛陀隨順世俗假名說明如何建立善根,成為好人,相信因果,業(yè)報;進(jìn)而培養(yǎng)信根,隨順「四入流分」——親近善士、聽聞?wù)?內(nèi)正思惟、法次法向——成就隨信忍或者觀法忍,對有情生命的染、凈因果四圣諦法門,歡喜信受。以上,屬于世俗諦法?墒,沒有法眼、慧耳,則不能透視「第一義」,不能聽懂「法的語言」,即不能隨順「三無漏學(xué)」的思惟修習(xí);不依慧地(陰、處、界、根、諦、緣起諸法門)的學(xué)習(xí)、慧根(戒清凈、心清凈)的修習(xí),依慧根、慧力開法眼,如實知無常、苦、無我、無生諸法門,次第修習(xí)、作證慧體(見清凈、度疑清凈、道非道智見清凈、行道智見清凈、智見清凈),分證四沙門果。147
佛教的典籍真是難懂難讀的部分,只是以法的語言開示的「勝義諦法」——緣起的此緣性、諸行的無常性、有漏行的苦性、諸法的無我性、涅盤的無生性;其它以世俗語言所說的「世俗諦法」——因緣、果報、獨處、待人、處事、接物,修身、修心等說法,內(nèi)容并不艱難,可說是淺顯易知。圣嚴(yán)法師對此問題,如是說明以及肄議:
這個問題應(yīng)當(dāng)分作兩面來講:一面是否定的,一面又是肯定的。……
如果真想看佛經(jīng),應(yīng)該先由《阿含經(jīng)》看起,接著看《法華經(jīng)》、《華嚴(yán)經(jīng)》、《涅盤經(jīng)》、《般若經(jīng)》,那么我敢保證他絕不會覺得佛教的經(jīng)典比耶教的《新約》、《舊約》更加難懂而更加使人厭煩。148
(十三)佛教的僧寶
和尚、尼姑、居士是什么?(67)
佛教徒中非常通俗的名詞和尚、尼姑、居士,能夠確實了解其本義者不會太多:所以圣嚴(yán)法師特別提出說明:
「和尚」一詞,純由于西域語言的音轉(zhuǎn)而來,在印度,通稱世俗間的博士為「烏邪」,到了于闐國則稱和社或和阇(khosha),到了中國則譯成了和尚。……
佛教的律藏,稱剃度師及傳戒師為鄔波馱耶(upadhy-aya),「和阇」一詞,就是根據(jù)這個而來,「和尚」一詞,更是漢文的訛誤,最早見于漢文中的,可能是石勒149崇信佛圖澄而號佛圖澄為「大和尚」。
但在律中往往不用和尚,而用「和上」以別于流俗的訛誤,因為,依照鄔波馱耶的原意,應(yīng)當(dāng)譯為親教師,也唯有受了比丘戒十年以上,并且熟知比丘及比丘尼的二部大律之后,才有資格為人剃度、為人授戒,而被稱為鄔波馱耶。這既不同于印度俗稱博士的烏邪,更不同于中國誤傳的和尚——老僧是老和尚,小沙彌是小和尚。
「尼姑」一詞,也是中國人的俗稱,并不合乎佛制的要求,所謂尼姑,是指佛教的出家女性。……佛教的出家女性,小的叫沙彌尼,大的叫比丘尼,意思是女沙彌及女比丘。
「居士」一詞,也非佛教的專有,在中國的《禮記》中就已有了「居士錦帶」一語。……在印度,居士也不是出于佛教所創(chuàng),梵語稱居士為「迦羅越」,不論信不信佛教,凡是居家之士,便可稱為居士。150
禪師、律師、法師是什么?(68)
對于有專長的出家?guī)煾溉绾畏Q呼,圣嚴(yán)法師如是說明:
在《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一三中,比丘分為經(jīng)師、律師、論師、法師、禪師,一共五類。151長于誦經(jīng)的為經(jīng)師,長于持律的為律師,長于論義的為論師,長于說法的為法師,長于修禪的為禪師。152
羅漢、菩薩、佛陀是什么?(69)菩薩怎么講?(5)
佛教賢圣的稱呼,信佛多年的佛教徒們也有不清楚的,所以法師加以說明:
〔聲聞乘〕解脫道的最高果位是阿羅漢,簡稱羅漢。……
菩薩,這也是梵文〔Bodhisattva〕的音譯,并且是簡譯,全譯是「菩提薩埵」。它的意思,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菩薩,便是覺有情。……菩薩是覺悟的有情,并且也能覺悟一切眾生的痛苦,同情一切眾生的痛苦,進(jìn)而解救一切眾生的痛苦。153
菩薩,有凡夫有圣人,菩薩共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的五十加等覺、妙覺兩個階位,十地以前的四十個階位,全是凡夫,從初地以上的十二個階位,才是圣人,……佛典中通常稱的菩薩,如不標(biāo)明地前菩薩,也多是指的地上圣位菩薩。
佛是佛陀的簡稱,佛陀的果位是菩薩道的究竟位,所以也可將佛陀稱為究竟菩薩:佛陀的果位也是解脫道的究竟位,故又可將佛陀稱為究竟阿羅漢。……佛陀是自覺覺他覺滿或無上正遍知覺的意思。154
圣嚴(yán)法師特別指出,中國人往往把不修邊幅、不守律儀的出家人,稱為羅漢型,視為羅漢化現(xiàn),屬錯誤的觀念,需要糾正。155
- 上一篇:評《禪宗思想淵源》
- 下一篇:佛教徒人生態(tài)度——禁欲乎?縱欲乎?(3)
- 南禪七日(1)
- 心能轉(zhuǎn)物,即同如來--南懷瑾先生稀有開示之三
- 景德傳燈錄 第一卷
- 五燈會元 第一卷
- 授菩薩戒儀軌(一)
- 南禪七日(2)
- 碧巖錄 第一卷
- 南禪七日(4)
- 南禪七日(3)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上)
- 指月錄目錄
- 南禪七日(5)
- 指月錄卷之一
- 南禪七日(6)
- 南禪七日(21)
- 南禪七日(7)
- 南禪七日(9)
- 宗鏡錄(1-4)
- 南禪七日(8)
- 南禪七日(10)
- 禪關(guān)策進(jìn)(上)
- 南禪七日(11)
- 南禪七日(12)
- 南禪七日(13)
- 南禪七日(14)
- 南禪七日(19)
- 南禪七日(20)
- 南禪七日(16)
- 南禪七日(18)
- 南禪七日(17)
- 南禪七日(15)
- 《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的政治觀
- 五燈會元 第二卷
- 五燈會元 二十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三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二卷
- 指月錄卷之二
- 《星云大師講演集》-從心的動態(tài)到心的靜態(tài)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下)
- 宏智禪師廣錄(卷九)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dāng)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yùn)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dá)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dāng)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yùn)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xué)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xué)到無學(xué)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