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嚴法師思想行誼-《正信的佛教》(四)
(六)成佛
從信佛到成佛需要多少時間呢?(33)
從信佛到成佛,共需三大無數(shù)(無數(shù)并非沒有數(shù),而是不容易數(shù))劫;一個劫,就已很長了,何況是三大無數(shù)劫?在這漫長的時間過程中,廣利眾生,行菩薩道,若能特別精進努力,也可以把時間縮短,否則也可延長。總之,不到福德智慧的究竟圓滿,不能把教化救濟的恩澤遍及十方,充滿法界,便不能夠成佛。93
立地成佛是真的嗎?(34)
或有長期造作惡業(yè)者,認為悔改也沒用,繼續(xù)作惡不斷;傳統(tǒng)的中國佛教徒即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浪子回頭金不換」,勸慰他人棄惡行善。如前一問答(33),從信佛而發(fā)心學佛到究竟成佛需三大無數(shù)劫,怯懦的有情就不敢發(fā)心成佛;佛法中為接引一類夸大之眾生,或激發(fā)一類懈怠眾生,施設「即身成佛」、「立地成佛」等假名勸慰誘導。94圣嚴法師此一問題,指出:
佛教所說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只是從正面的自性——佛性上作的肯定,不必就是真的當下成就了無上的正等正覺——佛的果位,……
由此〔天臺宗的六即佛〕可見,「立地成佛」的佛,大概是指第一種的「理佛」或第二種的「名字佛」,而不是第六種的「究竟佛」。因為從「放下屠刀」的時候起,已是佛性圓成的起步點,稱為「立地成佛」,等于是說「回頭是岸」。事實上,放下屠刀并非馬上就是佛,苦海回頭也并不立即就在岸上啊!95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勉強可以《雜阿含1077經(jīng)》央瞿利摩羅(Anguli-mala指鬘)為例來說明。央瞿利摩羅欲殺千人每人切一指成鬘,尚欠一指;遇佛追殺不得,釋尊為之開示佛法,當下消除殺人之心態(tài),成就三菩提(sambodhi),作證阿羅漢果。成就三菩提的人就是「三佛陀(Sambuddha正覺者)」,是廣義的佛陀,阿羅漢、辟支佛、如來皆是;狹義的佛陀是「阿耨多羅三藐三佛陀(Anuttara-samma-sambuddha無上正等正覺者)」,如釋迦牟尼佛陀。96
(七)佛教的世界觀
劫是什么意思?(36)
圣嚴法師根據(jù)經(jīng)論,說明佛教隨順印度人固有的時間計量方式,以及計算當今屬于賢劫的時代,如下:
「劫」是梵文劫簸(kalpa)的音譯,它在印度,并不是佛教創(chuàng)造的名詞,乃是古印度用來計算時間單位的通稱……通常所稱的劫,是指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長時代而言。佛經(jīng)中所說的劫,分為三等:(一)小劫:依我們地球的人壽計算,從人類八萬四千歲的長壽,每一百年減短一歲,減至人類的壽命僅有十歲時,稱為減劫;再從十歲,每一百年增加一歲,又增加到人壽八萬四千歲,稱為增劫。如此一減一增的時間過程,總稱為一小劫。(二)中劫:經(jīng)過二十小劫,稱為一個中劫。……
(三)大劫:經(jīng)過成、住、壞、空的四個中劫,便是一個大劫。……住劫共有二十小劫,目前是在第九小劫的減劫時期。……彌勒下生地球成佛,是在第十小劫的增劫人壽八萬歲時,大約距離現(xiàn)在是五十六億年(以千萬為億計算)。97
大千世界怎么講?(37)
佛教假借印度古老傳說說明宇宙觀,圣嚴法師如是說明:
小世界的范圍,既是一個日月系,那該是指的太陽系或恒星系了……
一千個小世界,稱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每一小世界的范圍,是由一個須彌山至色界的梵天。
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每一中世界的范圍,到達色界的光凈天。
一千個中千世界,稱為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每一大世界的范圍,到達色界的光音天。大千世界,是由一千小世界,累進千倍為中千,再由中千累進千倍,一共經(jīng)過三次千數(shù)的累進而成,所以稱為三千大千世界,其實只是一個大千世界而已。98
宇宙和生命是從哪里來的?(4)
我與世間,或者宇宙與生命,其來龍去脈,為中外古今好思者追問的重心;其實是我、我所見作祟下,為求自我安身立命,為求安心過日而已。一般的神教,以擬人的上帝或造物主創(chuàng)造萬有——宇宙與眾生;一般的玄學者,以為有一實在的原理或本體,由此實在的本體,產(chǎn)生一切現(xiàn)象,顯現(xiàn)一切現(xiàn)象。99佛世,圍繞「我與世間」衍生的十四問,釋尊對根機不足者,一概以「無記」置答;100對有情一念無明的開始,生死從何而有?以「無始生死」101作答。凡夫還是渴望得到宇宙和生命是從哪里來的答案,圣嚴法師說:
佛教既然不相信另有一個宇宙的創(chuàng)造神,但是宇宙的存在,不容懷疑,生命的存在,也不容否定。102
以有情及眾生世間,依「業(yè)感緣起」來說:
佛教相信:宇宙情態(tài)的變化,生命過程的流轉(zhuǎn),那是由于眾生所造的「業(yè)力」的結(jié)果。l03
業(yè),又分為「共業(yè)」及「不共業(yè)」,由于共業(yè),地球上的生物同受地球的環(huán)境所左右;由于不共業(yè),每一有情感有不同生活能力,感受到不同的苦樂。104
佛教對于現(xiàn)實人間的前途是悲觀的嗎?(35)
佛陀初轉(zhuǎn)法輪開示苦、集、滅、道四圣諦法門——眾生染、凈的因果實相;首先說明有漏的生命究竟即是「苦」,以果推因而發(fā)現(xiàn)「集」苦之因;因此,肯定苦因、苦果皆由緣生亦可從緣「滅」,找到正確消滅苦因、苦果之「道」,依法行道而作證苦邊?唷⒓、滅、道,雖然圍繞苦之雜染與凈化如實觀照;追究苦及導致苦之因緣是非常現(xiàn)實的,實行滅苦的方法并且作證惑、業(yè)、苦盡是非常積極的。異學外道不知者,難免誤會佛教是消極的、佛教徒是悲觀的。圣嚴法師提到人間可以改善,如當來下生「彌勒佛」出世、轉(zhuǎn)輪王名「螺」治世時,人間猶如西方極樂世界;105因此,針對上述問題,如是回答:
凡是正信的佛教徒,對這個問題,他會堅決地回答一個「不」字。106
佛教的修持方法是什么?(38)
佛道之一期——信、解、行、證,能否入道尚須通過「四入流分」——親近善男子、聽聞正法、內(nèi)正思惟、法次法向。l08由于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思惟,產(chǎn)生「信、解」之后,繼續(xù)「行、證」如法修習,修行圓滿,才能夠自作證究竟涅盤。因此,圣嚴法師如是開示: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如果僅僅信仰佛教而不作佛教生活的實踐,那只算是種了一些將來成佛的善根種子,但卻很難得到即生的利益。
佛教的修持,即是佛教生活的實踐。最主要的有四大項目,那就是:信、戒、定、慧。l09
佛教是主張苦行的宗教嗎?(39)
釋尊初轉(zhuǎn)法輪時,首先提出舍離「苦、樂兩邊」的修行模式,實踐「中道」而完成佛道。110所謂「兩邊」,指兩種極端,即唯有承受樂受的行法,否則采用唯受苦受的行法:樂行道者,于修行過程中任何有苦受的方法都避免;苦行道者,于修行過程中任何產(chǎn)生樂受的方法都放棄。中道行者,于任何正確、正當?shù)男扌兄?隨順因緣受苦、受樂,悉皆不迎、不拒;修習戒、定、慧,一開始,不熟練時往往有所苦惱,一旦熟習時即有喜行、樂受。有關苦行,圣嚴法師法師提到:
有的是盲目的自苦,有的是有理想的自苦。盲目的自苦,往往都是指的盲修瞎煉……有理想的自苦也有分別:一是迷信的,一是理性的。迷信的自苦是指以為持了牛戒吃草;持了狗戒吃屎、持了魚戒浸水,便可以在死后生天。理性的自苦也分為兩種:一是以合理的修持方法,尋求自我解脫;一是利用可資自我解脫的身心,協(xié)助他人(眾生)解脫。111
佛教不主張極端的苦行,非迷信而有理性的行法,或有苦受亦不放棄。
六根清凈怎么講?(40)
六根為人類的六種官能,接受外來的刺激,身、心反應到外界,都是透過六根,當然,行善造業(yè)皆須動用六根;「守護六根」、「六根門頭好修行」,「六根清凈」,皆是注意到在日常生活及宗教生活中,關切「六根」的動靜。一般人并不清楚需要「六根清凈」,甚至不知「六根」;因此,圣嚴法師如是說明:
其實,六根清凈四個字中,大有道理。
六根,是指生理學的全部范圍。佛教看宇宙人生,既不是唯物論者,也不是唯心論者,更不是唯神論者,乃是主張因緣和合的緣生論者。所以,佛教看一個人的構(gòu)成,是從心理、生理、物理的三方面來分析的。……
六塵與六識要靠六根的媒介才有作用,六塵與六根要靠六識的判別才有價值,六根與六識要有六塵的反映才有功效。……
佛教的戒律,就是妄想與六根之間的保險絲或滅火器,在戒律的防衛(wèi)之下,六根才能漸漸地清凈,一旦到了六根清凈的程度,超凡入圣的境界,也就快要接近了。
一般人的觀念,總以為僧尼們只要不犯淫行,不貪非分之財,不介入人我是非,便算六根清凈了,事實上,凡是貪逐于物境的受用,總是六根不凈,不論是看的、聽的、嗅的、吃的、穿的、玩的、用的,只要有了貪取不舍的情形,就是六根不凈。……
六識發(fā)動六根而接觸六塵,六塵映入六根而由六識判別及記憶保存,再從六識的記憶保存中顯現(xiàn)出來,發(fā)動六根貪取六塵,就這樣交互回還而造成生生死死之流,六根清凈的目的,便在斷絕并超越這一生生死死的生命之流。112
四大皆空怎么講?(41)
一般人以為不耽溺于酒、色、財、氣,就是已經(jīng)四大皆空;純屬誤會。圣嚴法師說:
其實,這與佛教所說的四大皆空,根本是牛頭不對馬嘴。因為佛教所講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風」的四大物質(zhì)因素。……
佛教觀察四大種的目的,是在使人看空我們這個由四大假合而成的色身,不以色身為實在的我,不因執(zhí)取色身為我而造種種生死之業(yè)。113……
- 上一篇:什么是“觀想”
- 下一篇:禪海蠡測剩語(禪海蠡測)
- 南禪七日(1)
- 心能轉(zhuǎn)物,即同如來--南懷瑾先生稀有開示之三
- 景德傳燈錄 第一卷
- 五燈會元 第一卷
- 授菩薩戒儀軌(一)
- 南禪七日(2)
- 碧巖錄 第一卷
- 南禪七日(4)
- 南禪七日(3)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上)
- 指月錄目錄
- 南禪七日(5)
- 指月錄卷之一
- 南禪七日(6)
- 南禪七日(21)
- 南禪七日(7)
- 南禪七日(9)
- 宗鏡錄(1-4)
- 南禪七日(8)
- 南禪七日(10)
- 禪關策進(上)
- 南禪七日(11)
- 南禪七日(12)
- 南禪七日(13)
- 南禪七日(14)
- 南禪七日(19)
- 南禪七日(20)
- 南禪七日(16)
- 南禪七日(18)
- 南禪七日(17)
- 南禪七日(15)
- 《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的政治觀
- 五燈會元 第二卷
- 五燈會元 二十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三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二卷
- 指月錄卷之二
- 《星云大師講演集》-從心的動態(tài)到心的靜態(tài)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下)
- 宏智禪師廣錄(卷九)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到無學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