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是良師
五戒是良師
諸位善男子、善女人!你們發(fā)心回山求受三皈五戒,皈戒的目的是要在世間上做一個完美的人;不受戒就不能做完美的人嗎?當(dāng)然也可以,但功行福德沒有受了戒那樣來得廣大喔!難得的這種好良緣,你們放棄了家中一切重要的事來這里受戒,當(dāng)然這比家里一切的事都重要;家中事重要,那只是關(guān)乎一生之事喔!求戒的重要,不但關(guān)乎今生事,也是為下一世打良好的基礎(chǔ)。什么基礎(chǔ)?;之基礎(chǔ)。」材銈,有善根、有福德!往昔因緣已經(jīng)成熟,現(xiàn)在發(fā)大心回來靈巖山寺受三皈五戒!靈巖山寺協(xié)助你們行菩薩道、協(xié)助你們結(jié)菩提果。
大家為什么要受戒?不受戒不可以嗎?受了戒有什么好處?這道理都是很重要的,處處都要留心學(xué)習(xí)。經(jīng)中告訴我們:「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些都要慢慢學(xué)好。一直要學(xué)到證四果阿羅漢,才是在凡夫界學(xué)到家。其實還有圣果界,到了菩薩還是要學(xué),學(xué)到成佛;到了佛陀才學(xué)圓滿,叫做無學(xué)。像彌勒菩薩雖然已到了菩薩最高的位置,但仍沒有成佛,所以還是要學(xué);何況我們現(xiàn)在是不折不扣的凡夫,那能不學(xué)呢?大家是來受五戒的,五戒要怎樣來奉行呢?大家還是要在各威儀細行之中保護戒,這是很重要的。君子不威則不鎮(zhèn)邪!
有人錯誤的想法:為什么要受戒?受戒不是自找麻煩嗎?好好的一個人,為什么要受束縛,這事不能做,那事也行不得?其實,受戒是學(xué)最好的行為,就是要我們做好事,不要做壞事;也就是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更是平常所說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守戒就是覺悟的菩薩,不守戒就是迷惑的凡夫;守戒就能得解脫,不守戒就是生死的眾生;守戒就是入菩薩位,不但入菩薩位,還可入佛位呢!所謂「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
大家在社會上亂忙幾十年,有沒有做過一件最便宜的事?沒有!現(xiàn)在大家信佛、學(xué)佛,發(fā)心來受戒,這就是做最便宜的事,因為菩提路開了。戒是菩提本,所謂:「戒為無上菩提本」,又云:「萬丈高樓從地起,菩提涅槃戒為基」,要造高樓,地基要打好;要想證菩提,持戒就是基礎(chǔ)。戒是多么重要!諸位發(fā)心來受戒,無量的功德都有了,我真為你們高興!祝福你們,受戒、得戒,依戒修行,得定慧圓滿。
有了定慧自然能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這就是戒的意義、戒的精華、戒的歸宿。有定,心就靜,靜就能安,安就能正思惟而得。得什么?得戒定慧三無漏學(xué),那樣自然能了生死。這就是你們發(fā)心來受戒的目的。
大家不要想:守戒好苦!要知:你守戒將來就得到大安樂、大解脫,不守戒將來墮落才是真苦。不要把意義弄顛倒了,要有正知見。
一般來說,五戒好象只是在家居士受的。不錯!五戒是在家居士所受,不過大家要知道,過去佛、現(xiàn)在佛、未來佛,三世諸佛皆以五戒為根本。五戒是諸佛的根本、是基礎(chǔ),根還要有枝干、葉子,才能夠結(jié)無量的果實;要想果實好,要莊嚴你的因花,這就是你們求受五戒、守五戒的意義。諸位受了戒,能把五戒守好,可保持人身,絕不墮落三涂,人的資格有了,那學(xué)佛就容易,那你成佛的根基已經(jīng)有了。
二、止惡修善依佛戒
在未講五戒條文前,先告訴大家一則因緣故事,這就是談到戒的精神。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位盲眼比丘病了,他想縫補袈裟,瞎了眼嘛!就算勉強可以縫,可是怎么穿針呢?盲眼比丘就說:「那位菩薩要修福,代我穿針?」其它比丘都出去托缽了,沒人答應(yīng)。世尊就說:「我來幫你穿!姑ぱ郾惹鹧劬﹄m然瞎了,耳根還明了是世尊,「世尊!您老的福報早已圓滿了,還要修福嗎?」「不錯!我的福報是圓滿,但我不舍這種福。我的福之所以圓滿,都是從這些微小的福聚積來的,所以我很珍貴、很珍惜。沒人做我來做,我要求福!」
你看世尊福報圓滿了,還抓住機緣不舍穿針之福,何況我們凡夫?大家聽了,不但大福要修,小福也不要舍,這就是戒的精神--應(yīng)當(dāng)要做的,你不做就犯戒,這是講善的方面。惡的方面怎么講呢?當(dāng)然一切惡都要斷。因此,「戒」之一字的定義,不是叫你單方面的戒惡--諸惡莫作;更重要的是要你眾善奉行--大善要做,小善也要做。如果你大善做不到,就要從小善下手,慢慢積功累德,到你有福報時就能行大善。舍了小善不做、小福不積,好高騖遠,那會有大福報?
佛家講戒,固然你不能作惡,還應(yīng)當(dāng)積極修善;作惡是犯戒,不修善更是犯戒。佛戒無量無邊,但綱要不出身口意三業(yè)、善惡兩方面,造惡是身口意在造,修善也是身口意在修。那要如何持戒?就是應(yīng)當(dāng)做的要做,不應(yīng)該做的惡業(yè),大惡業(yè)不能做,小惡業(yè)也不要做。猶如浮囊渡海,不能有破洞。小惡業(yè)日積月累做多了,就變成了大障礙,凡是惡都是苦的根源!所以首先要止惡再來行善,惡不止來行善,善業(yè)被惡業(yè)障蔽了,也得不到善果;好象碗筷、手不清潔,煮出飯來,不但吃了得不到好處還有害處。
大家要把戒的定義認清楚,「戒」消極來說,是要防非止惡;積極來講,是要止持并行--惡要!钢埂,善要奉「持」。為了利益人,也為了利益自己,要服務(wù)人,服務(wù)人你自然就有福報。菩薩道是向眾生中求,所以我們學(xué)道要多結(jié)人緣。
要依什么方法才能達到眾善奉行、諸惡莫作呢?就是依這個戒。如何眾善奉行?就是勤修戒定慧;如何諸惡莫作?就是禁止殺盜淫。如何降伏殺盜淫?那就要修戒定慧。要想戒定慧圓滿,殺盜淫一定要斷得清清凈凈;不斷清凈就沒有戒,沒有戒,那里有定有慧?沒有定慧,這個人多么苦惱!你想有福有慧,那就好好持戒。有了戒就有定,有定就有慧。
誰不想有福慧?要想;蹐A滿,要依戒;要想不受諸苦,要依戒。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其實只要八個字就能概括,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再濃縮成精華就是一個「戒」字。諸位為什么要來受戒,現(xiàn)在明白了吧!我真為你們高興。≈灰銈兘渲T惡,只要你們戒懈怠懶惰,勤修眾善,那就福慧都有了。有了福慧人人尊敬你,那你是多么高貴!這樣的大好處,祝你們要得到。
諸位要注意!我們固然想要斷惡來修善,但想斷惡就那么容易斷嗎?如何才能斷惡呢?實實在在要修善才能斷惡喔!這要勉勵、要努力。如果惡業(yè)斷不了,那是你善業(yè)少,只要多多地修善,善業(yè)圓滿,惡業(yè)就斷了。諸位多少都知道念佛的好處,念佛是要斷貪瞋癡三毒、妄想,可是想不打妄想就不打了嗎?你愈是不想打妄想,它愈是污濁邋遢天南地北地想。那有什么辦法呢?還是多多地念佛,佛功德有了,心自然平靜,F(xiàn)在心地降伏不了時,不要理它,你多多地念佛;業(yè)障如何地深重,不要理它,你多多地修善。這是徹底究竟的辦法。
諸位來受戒,想要把戒守好嗎?靠自力不容易,我們要多念佛求佛陀加被。如何把佛念得好呢?這要持戒來輔助。所以,要持戒,佛才能念得好;要念佛,戒才能持得清凈。持戒念佛如鳥之兩翅、車之兩輪,缺一不可。這點受戒的人要明白,念佛的人也要明白,因此我們講戒的時候,不要忘了講念佛;講念佛的時候,也不要忘了講戒。
三、上求下化菩薩道
現(xiàn)在請大家打開戒本,這戒本叫做「在家菩薩戒本」。諸位既發(fā)心受五戒,就要把五戒看得慎重,因為五戒是諸佛的根本、是菩薩戒的基礎(chǔ)。戒本中的戒條是從「優(yōu)婆塞戒經(jīng)」的「受戒品」中所錄出的,是專給在家菩薩受持的,有六條重戒、二十八條輕戒,共三十四條。梵網(wǎng)經(jīng)有十重四十八輕,是出家在家菩薩所同受。這是我們通往佛道的一條大路,也是我們造寶塔、造宮殿的一個藍圖,更是通往佛國的一個地圖指南。
諸位是發(fā)心來受五戒,不是受六重戒,更沒有受持二十八輕戒。我之所以用菩薩戒本,是希望大家能高升。菩薩戒有六條重戒,你們受了五條,就只剩一條沒受。萬事起頭難,就像破竹子,頭一節(jié)劈開,以后就容易了;受五戒、執(zhí)持五戒,然后進一步發(fā)心受菩薩戒,就會駕輕就熟不覺得難了,而且行得逍遙快樂,直歸老家,太令人興奮了!
們要想造摩天大廈、頂天寶塔,一定要有個藍圖;在大海洋中航海,一定要有指南針;現(xiàn)在大家要想行菩薩道,根本下手處就是要了生死。了生死要先去除障礙,這戒本就是助我們除障礙的一個指導(dǎo),是我們航向薩婆若海(佛果海)的一個指南,是我們建大殿的藍圖--將來諸位都是坐在大殿佛龕內(nèi)的一尊佛,也是造寶塔的方法--將來你們都要入佛塔喔!為了我們自己的前程--了生死、成佛道,要照著菩薩戒本的軌道來行。這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大慈悲告訴我們、指導(dǎo)我們,要我們依此來學(xué)習(xí)。
菩薩戒的內(nèi)容是什么?要學(xué)菩薩,要先明白菩薩道的定義。菩薩道的圓成要靠什么?一要上求佛道,二要下化眾生。為什么要上求佛道?現(xiàn)在我們是初發(fā)心,不像觀音、文殊、普賢等大菩薩,是倒駕慈航的菩薩摩訶薩;他們是上求佛道圓滿了,再以菩薩身度眾生,所以只有下化眾生,沒有上求了。
我們是凡夫發(fā)菩薩心,要上求佛道--求佛陀加被我們;要下化眾生--與眾生結(jié)緣,與眾生結(jié)緣我們修道才沒障礙,才能得到幫助。這樣說來,利人就是利己,成就佛道還是要在眾生身上求。像觀世音菩薩,以及文殊、普賢這些大菩薩,何止上求圓滿?下化也究竟了。那為什么又要倒駕慈航呢?這就是悲心無盡。因為還有無量無邊的苦惱眾生,悲心所使還是要化度眾生。這就像剛才所提的,釋迦世尊他的;垭m然圓滿了,還是不舍穿針之福。
我們要想圓成佛道,第一要發(fā)菩提心利益人。怎樣利益人?一定要拿金銀財寶來布施才是利益人嗎?不是喔!時時在行住坐臥之中,有誰要求幫忙就當(dāng)仁不讓、見義勇為。大家若能這樣發(fā)菩提心,世界那有戾氣?那有戰(zhàn)爭?我們要以菩薩道感化世界,使人人心里安靜,大家彼此協(xié)助,讓這世界變成一個菩薩的世界、清凈的佛國。
第一條:不殺生戒
一、慈悲不殺最第一
講到戒條,初聽佛法的人要冷靜下來,好好地細心聽,就知道佛法微妙不可思議,愈聽愈快樂、愈聽愈自在,依著佛法修就能夠得、能夠證。佛法是心法,在佛法里,用一分心都不會白費的;你能夠用一分力,就得一分自在,佛法就是能夠安慰你的心。要想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不可沒有至誠心;誠之至極,佛陀的福慧皆能得。一分誠敬一分感應(yīng),大家要好好發(fā)菩提心,才能得到上品清凈戒。
佛家的五戒--殺、盜、淫、妄、酒,就是世間講的五倫--仁、義、禮、智、信,不殺是仁、不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妄語是信、不飲酒是智。五戒是保持身不造三惡業(yè)--殺、盜、淫,口不造四惡業(yè)--妄言、綺語、兩舌、惡口。若再能意不造三惡業(yè)--貪、瞋、癡,心地善良,這就是十善。
五戒只說到身口,意地為什么不說呢?好象小孩子罵人、打人,不犯過的,不能定他什么罪。初學(xué)佛受五戒,好象小學(xué)、幼兒園的學(xué)生,怎能要求他做得怎樣好?慢慢進步到菩薩戒就重在意業(yè)。其實你身口清凈,心也就清凈了;心不清凈,當(dāng)然也影響到身口,互相都有關(guān)系的,因此不但身口要善,心也要善。一個人能守五戒、十善,就可生在人間、天上。所以,佛法單是五戒就能使人心平安靜順,沒有煩欲爭端。一人守戒一人安樂,一家守戒一家安樂,乃至一鄉(xiāng)、一國、全世界都能守五戒,世界那有戰(zhàn)爭?都是和氣、和平哩!
五戒的第一條就是不殺生,所以題目是「殺戒第一」。五戒、菩薩戒以殺戒為第一,希望大家受了戒,就做個真正的菩薩,所以大家對這條戒要特別注意。菩薩道以度眾生成佛道為先,要廣與眾生結(jié)緣,那當(dāng)然要利益一切眾生;利益眾生第一點,要保存人家的壽命、健康,不要侵害人家,所以特重慈悲,慈悲為佛種子,因此殺戒在第一。聲聞戒是出家戒,以了生死為重,想了生死要修梵行,所以斷淫欲戒為第一,這是各有所重而分前后次第;雖有前后,其實都是第一。
「善男子!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戒,雖為身命,乃至蟻子,悉不應(yīng)殺。若受戒已,若口教授,若身自殺,是人即失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臭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旃陀羅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垢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結(jié)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是名初重!
「善男子」是一種美稱,指本性善良、斷惡修善的好男子,當(dāng)然也概括善女人。這在佛法是很高貴的稱贊。怎么見得?佛陀說法的時候,往往稱文殊、普賢這些大菩薩:「善男子!」現(xiàn)在大家也稱善男子,多么尊貴!
「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戒」,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是印度話,翻成中國話叫做近事男、近事女。就是受持三皈五戒的男子、女人,要親近奉事三寶,對佛事護持服務(wù),求福求慧,學(xué)習(xí)佛法以開智能,化導(dǎo)世間。受了戒要做到這樣,沒做到就是犯戒。否則你雖受戒,離三寶遠遠的,和非正人君子在一起,那不要說守戒學(xué)佛,連人也做不好。我們要想學(xué)好,決定要親近善知識,和好友在一起。世間人都知道,跟好人學(xué)好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要保持親近三寶,才叫做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
我時常講,凡是生而為人就應(yīng)該行善不可作惡。人頂天立地,應(yīng)該替天行道,絕對要修善,怎么能做害人的事?你是人就應(yīng)該要做善男子、善女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佛教徒,更要做善男子、善女人,不要再有一點點惡,連心念都不可有絲微之惡。當(dāng)然,這要持之以恒,時久即能心意清凈。
過去無知,沒親近善知識、沒遇好道場,遇惡緣造了惡事,怎么辦?那是無知嘛!佛法慈悲不記過去惡;現(xiàn)在知道了,不能再造,從此止惡不為遲。過去的罪業(yè)要懺悔,「有罪當(dāng)懺悔,懺悔即安樂」。造了極重的惡業(yè)本該下地獄的,只要你自知慚愧,「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滅罪亡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狗鸺易钭⒅氐木褪菓曰,但懺悔后就不可再犯,要做到「君子不二過」。以后好好精進,不要再懈怠退墮;知法犯法,那罪過可重了,這點不能不當(dāng)心。希望大家受了戒要依戒做個好佛教徒,好好行菩薩道,擁護三寶度眾生,做佛教在人間的橋梁,接引廣大善男信女進入佛門,斷惡修善、得安樂果報。
二、忍辱不瞋守殺戒
「雖為身命,乃至蟻子,悉不應(yīng)殺!谷松砻亲钯F重的,蟻子是最微賤的眾生;雖為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殺一只蟻子,這就是大菩薩!大慈悲嘛!在一般人想:「我是一個人,蟻子怎能和我相比?殺一只蟻子算什么?微不足道嘛!殺戒怎么這樣嚴格呢?」
以凡夫眼來看,螞蟻只是螞蟻;以佛眼來看,螞蟻就不是螞蟻了,它是未來之佛。只是造惡業(yè)墮落了才成蟻子;它還是有佛性,有佛性就是有善根,等它惡報受盡了,也能恢復(fù)本來的面目。人人都有佛性嘛!連蟻子之本性也與佛平等。大家都平等,所以不要以為你是人就欺負它,那完全是凡夫心,可憐的凡夫!愚癡的凡夫!現(xiàn)在受戒,要把蟻子當(dāng)成自己的身命一樣貴重,不要輕賤它。
佛家才有這種尊貴觀念,一般人反而覺得:你腦筋有沒有問題?一個從未接觸佛法的人,如果善根深厚,聞到佛法就會信;業(yè)障深重的人,聞了佛法要他恭敬受持,就不是那么容易,因為好多話都是聞所未聞,不是他們所能想到的。這是講佛道,不是講人間法,現(xiàn)在是叫你學(xué)菩薩、學(xué)超世之法,大家要明白、分清楚,F(xiàn)在學(xué)了佛就不要聽人間話,聽人間話害死你了。要聽佛陀的話,要守殺戒,雖然是蟻子也不能隨便殺。
其實,你有這種仁慈之心,連蟻子都不忍心殺害,還會殺人嗎?不會的!就是人要殺你,你也不會殺他,絕不會同他計較。你有仁慈之心守住戒,就算被人殺了都可生天。因果不會虧人的!慈悲心是佛種子,學(xué)佛的人沒有慈悲等于沒有佛種子;沒有佛種子,怎么能發(fā)菩提芽、開涅槃花、結(jié)菩提果呢?這些道理要切切實實記好,不要用凡夫理、不要用凡夫心。
我們佛家的善男子、善女人,就算遇到自己生命危險的事情都不能犯殺!溉思乙獊須⑽,為了自衛(wèi)能不能殺他呢?」你要殺他,可是力量不夠時還不是被他殺?即使你力量夠,為自衛(wèi)而殺他,當(dāng)然在人間來說無可厚非,可是在佛家來說就傷了慈悲。或者你說:「那我就白白等著被他殺嗎?」其實俗語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只要你不要和他相敵對,以善來降伏惡,以柔來克服剛,是非以不辯為解脫,凡事都退讓,對方也不會輕易來傷你的命!究竟為什么人家要殺你?還不是自己惹來的?
你能奉守如來之戒,沒有惡念怎會有惡事?你善,人家怎會和你斗爭?只要我們守如來戒,慈悲一切眾生,有如來之心、菩薩之心,決定不會遭到這些惡報。假如這樣人家還要殺你,那怎么講呢?三世因果喔!你前生殺了他,今生他來報復(fù)。∧憬裆m然是個善人,前生不知怎樣傷了人家的命;欠債還錢,殺人償命,因果就是這樣子,學(xué)佛人要覺悟這些道理。
梵網(wǎng)經(jīng)上說:殺父之仇都不能報。在人間來說,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做兒子的不替父親報仇,那枉為一個人了。世間是講報復(fù)、斗爭,弄得世界戰(zhàn)爭殘殺;佛法是講和平、慈悲、容忍,如果大家都學(xué)佛,這樣世界平平安安的多么好!如果你殺我的父親,我一定要報仇,我也殺你的父親,殺來殺去,冤冤相報何時了?冤家宜解不宜結(jié)。≡僬f,為什么你的父親會被殺?如果他往昔之中沒有殺人,怎會被殺?這些因因果果要想一想。
孔老夫子也說得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愿意被人家殺嗎?當(dāng)然不愿意!那你也不要殺人,殺人必遭惡報的。一切事情要盡量和解、盡量向好的方面想,不要隨著惡性下去,把世界弄得天翻地覆。你一人忍而不瞋,大家都安樂;你一人不能忍,就連累到大家都受苦!
其實人畢竟是人,都是有善性的。人家對不起你,你忍讓不報復(fù),還是保持君子態(tài)度不計較,自然令對方感動,生慚愧向你道歉,同你做好朋友;我們對不起人,對方也不同我計較,這個冤就解了嘛!這是世間上很明顯的事。一個人有一千個朋友不算多,有一個冤家對頭就夠你受了。所以決定要依佛戒奉行、要忍讓。你不要說:「這樣子我吃了虧!钩蕴澗褪桥喔B!受了戒就要轉(zhuǎn)凡情,不能還執(zhí)著凡情:「佛法怎么那樣膽小消極,叫人要忍辱?」就是要你忍辱才能積德成佛道!
不要一口咬定:「這個人壞,我要教訓(xùn)他!」何必這樣呢?有句話:「惡人自有惡人磨」,他造惡絕對會受惡報的,你不要在自己身上搞麻煩;搞上了麻煩,心里不能安樂,又弄得是是非非結(jié)下了惡緣。萬事總是退一步好,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句煙消云散」嘛!不要那么執(zhí)著,佛法最重要的,就是教人不要執(zhí)著。學(xué)佛就是要改凡情,凡情改了才有圣智,有了圣智才能任運積功累德、成佛果!
三、食肉教殺非佛子
「若受戒已,若口教授,若身自殺,是人即失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戒!鼓銈儊砩缴鲜芪褰,就要守好殺戒。你自己雖不殺,但叫人家殺,這叫「口教授」;自己不作惡,指使人家作惡害人也不可以!溉羯碜詺ⅰ故亲约河H自殺。不管親自殺也好,叫人家殺也好,這樣做就失去了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的身分。名義上是佛弟子,實實在在是魔子,唯有魔子才酷殺!
大家要注意!「身」不殺能做到,「口」不殺能不能做到呢?你還沒有戒口吃素啊!你沒戒口吃素,那屠宰場所殺的生命,只要你吃就有一份惡業(yè)報,記一筆帳在那里等著你。人家為什么要殺生呢?你要買他才殺,他殺是為你吃的人而殺,那這罪業(yè)要誰負?當(dāng)然殺的人、吃的人都要負,這叫共業(yè)。如果他今天殺,明天你不買,后天叫他殺,他也不會殺的。在戒律上,自不殺也不要教人殺;你若買,不等于教他殺嗎?
梵網(wǎng)經(jīng)說:「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佛家吃素最高貴的就是沒有殘忍之心。不要認為自己想吃,就不惜眾生慘痛,那你悲心何在?你不吃它半斤肉,就不用還它八兩,將來能免三涂之惡報,而且于你切身有利益喔!;、健康、壽命都在這個素食里頭。你不傷害它的健康、不斷它的命,怎么會短壽?你盡是傷生害命,怎么會長壽?修惡因還能感好果嗎?沒這個道理!歷劫來各處的刀兵劫,就是從口中吃出來的。
要想消除無始以來的殺業(yè),首先要放生,一般佛教徒對放生都很積極;放生當(dāng)然好,但不如吃素好,吃素才是真正的慈悲、究竟的放生。你放生而不吃素,那你一生能放多少呢?你放的沒有吃的多!當(dāng)然總比不放的好。如果你們想在靈巖山寺出錢放生,那我們就把錢聚積起來,倡印素食利益的書,令人知道素食的好處而戒殺吃素。這就是自修行,教人修行,使大家都同得快樂。
佛家講慈悲,你不惱害人,自己也不會遭人惱害;我們佛弟子能不惱害人,自己就不會受苦。想世界能安寧,第一條不殺生戒應(yīng)該要守。大家是不是都想世界和平?唯有大家都信佛,世界才和平;大家不信佛,沒有慈悲心,怎么和平?希望大家發(fā)菩提心,廣度眾生皆能信佛、成佛。
「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如果你不依戒律行持,連暖法都得不到,更不要想得須陀洹乃至阿那含果了。什么叫須陀洹、阿那含呢?大家常聽到「阿羅漢」這名詞,阿羅漢是聲聞中的最高位。阿羅漢之前是初果、二果、三果;初果叫「須陀洹」,二果叫「斯陀含」,三果叫「阿那含」,四果叫「阿羅漢」。只要得到初果須陀洹,就已入不退位,入不退位就不會再墮三涂了。證了四果就能超人天,不受生死之苦。初果前有四個位次,就是「暖、頂、忍、世第一」,這要研究教典才知道。
小乘行人修五停心觀及四念處觀已,次須修四諦觀。當(dāng)智火將生,心中光明啟發(fā),名為「暖位」;進而智能增長達于頂點,名為「頂位」;再進而明四諦之理,其心堅住,決定不移,名為「忍位」;更進而到達有漏智的最終點,在世間有情之中最為殊勝,名為「世第一」。如果破了戒,你不要想得阿那含果,連暖位都沒有了,大家要當(dāng)心!
或許有人會問:阿羅漢已經(jīng)了生死,純粹入于佛法之圣流,為什么戒經(jīng)上不說:「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羅漢」,而講:「況須陀洹至阿那含」?因為在家修行最多只能得阿那含果。為什么不能得阿羅漢果呢?因為絕對要修梵行才能證阿羅漢果。什么叫梵行?五戒只是講「不邪淫」,出家戒、八關(guān)齋戒是講「不淫」,不淫就是雖是夫婦都不可有夫婦之事,一定要斷欲清凈,也就是修梵行才能證阿羅漢果。「那我們就在家斷欲,不結(jié)婚就好了,是不是也可以證阿羅漢果呢?」不可以!為什么?要證阿羅漢果一定要出家現(xiàn)僧相。這不能含含糊糊的。
「是名破戒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臭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旃陀羅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垢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結(jié)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你不守戒,佛法的好處都得不到,那就回復(fù)你原有的凡夫本位。守戒就有道德、有戒香,有五分法身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破戒沒有這些香,就是「臭」,臭味多么難聞!有惡臭的人,誰愿意親近他?「旃陀羅」是印度話,譯義就是劊子手、殺豬的屠夫,是印度四姓中最下賤之姓!腹浮,看到垢就知道是很臟、污濁邋遢的!附Y(jié)」就是打結(jié),破了戒,煩惱結(jié)就解不開;有了戒,就像有了智能劍,不管什么結(jié)一斬就斷了嘛!
「是名初重」,這是五戒中第一條重戒。第二條乃至第五條后面的文也是這樣解釋,以下就不再重述了。
第二條:不偷盜戒
一、不與而取是偷盜
「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戒,雖為身命,不得偷盜,乃至一錢。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戒!挂灾亟鋪碚f,盜戒最容易犯;犯殺、淫、妄語、說四眾過戒都有一個對象,盜戒自己一個人就可以犯!竿当I」,暗中拿人東西叫偷,明明白白的搶就是盜;偷盜不限錢財,凡是「不與而取」便犯盜戒。
佛陀告訴我們,為了身命都不可以偷盜,何況等而下之的理由?頂天立地的一個人,為什么要偷盜?偷了就能濟你的貧窮嗎?不會的!稍微有點人格的,那會做這等下流的事?當(dāng)然不會的。大家希望自己的人格好,這件事就絕對不能做。世間有句話:「餓死不作賊,氣死不告狀」,不因為快要餓死了就偷;你沒錢、沒人不要打官司,你若無人,就算你有錢、有理也輸!諺云:「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佛法講,雖然為了身命,寧可餓死都不偷盜,也不愿意做失去人本分的事情。
我反問你,你的錢財愿不愿被人家偷?愿不愿被人家騙?將心比心嘛!如果你不愿意,那你也不可偷人家、騙人家。如果你想得到富貴安樂、不遭貧窮之苦,就不能盜騙他人錢財。有一種人宿世有偷盜的壞習(xí)慣,并不是不偷就會餓死,是有錢人反而偷貧窮人的東西,這是習(xí)氣使然,不偷好難過!雖是習(xí)氣使然,一偷了東西就是犯盜戒。而且犯盜戒有時也會連帶犯殺戒,為什么?因為錢財是人生存所依靠的,你偷人錢財,令他失去生存的依靠而死亡,那就罪上加罪了;蛘吣愕耐底镎`栽贓他人身上,逼人受枉命之災(zāi),那就更嚴重了。
其實得了非分之財,那不是福喔!說不定有禍在里頭。我們?yōu)槭裁匆胸?希望安樂自在嘛!如果有了財,不但得不到安樂自在還因此受害,那何苦來哉?所以要用智能,要忍而不貪,不可犯盜喔!
盜戒最容易犯,有好多情形:像順手牽羊啊!貪一時方便。】傊痪,乃至一錢一針,都不要隨便取人家的。如果你需要,一定要經(jīng)過對方同意,否則不與而取就是犯了偷盜。這是尊重自己人格的問題,大家要注意,不可貪一時小便宜而妨害了終身尊貴的人格!
二、盜戒微細須防犯
盜戒很微細,比方生意人,同人家講好的樣本是值十塊錢,到交貨時,你拿七塊錢的貨品充當(dāng)十塊錢,這就盜了三塊錢。做生意要信實、童叟無欺、貨賣當(dāng)時價,那樣賺錢無可厚非,「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嘛!但以蒙蔽手段賺錢,就算發(fā)財也不會快樂。佛弟子非分之財不可貪,小便宜一貪就犯盜戒。又像欠人錢,對方忘記了,你明知卻不還;蚝门笥寻奄v財、貴重物品等寄放你那兒,朋友死后,你把財物藏起來,也是犯盜的。你既是他的好友,就應(yīng)該將此遺款以他的名義做功德。你做店員賣了東西收了錢,沒有把帳記上去。別人請托你代繳錢,你沒繳。故意借錢物不還???,這些都是犯盜戒。
還有一種情形,見到路上有金子銀子,你都不能夠得、不能夠收。那錢是某人遺失在那里,還是有主人的。無主物能不能收呢?也不可以。無主之錢是歸于國家,你收了就等于盜國家的錢。此外,國家規(guī)定的稅就應(yīng)該繳;生意人做二本帳,一本自己看,一本給國家稅捐處看,那是盜國家的錢。國家為我們做治安服務(wù),國家有好多福利需要靠這個稅錢,所以應(yīng)該繳就要繳,郵資應(yīng)值多少就要付多少,你若減少就是犯盜戒。
在國家擔(dān)任公務(wù)人員,你要稱職啊!不稱職也是犯法;你吃了國家的、拿了國家的,就要把事情做好。工人拿了人家的工錢,就要誠心誠意做好工作;如果有良心,把事情做得好,不偷工減料,這就有福報。好多工人做事情沒良心,公共工作未妥即交貨,害國家、苦人民,所以做一輩子工,終身還沒有安樂自在;就算讓他發(fā)了財,生活仍不會安樂自在,沒有良心不會有福報嘛!有良心的工人不單自己有福,下一代也有福。
乃至我們出家人吃了飯要修行,不修行就是盜了信施;信施供養(yǎng)我們衣食住,是供養(yǎng)我們修行,不是供養(yǎng)我們懈怠或做其它不如法的事。出家的執(zhí)事人對盜戒尤其要注意!像我們靈巖山寺修大殿、觀音殿,十方施主拿錢來供養(yǎng)觀世音菩薩、供養(yǎng)常住,這些錢如果你自己私人收下來,這就犯盜戒,這個盜罪不得了!盜父母的錢、盜國家的錢都有罪過,尤其盜三寶的錢是罪過中之罪過。供養(yǎng)十方僧、十方常住的東西,你盜了就是偷十方僧物、十方常住物,這要墮無間地獄的。你看地藏經(jīng)就知道,盜三寶門中一針一線、一草一花,都是不可以的!
那么我們靈巖山寺十方常住的錢,用到別的常住可不可以呢?不可以,某一常住的錢只能用在某一常住。那要怎樣才可以呢?有特別因緣,大眾開會一致認為可以在別的地方用,那就可以;你就算是當(dāng)家、住持,都不可以私給。又常住有多余的,你拿來自己做人情,那也是犯戒。十方常住物,比如果樹、花木,有熟人來時,你拿常住的一個果或什么給他,都不可以。凡是私自做人情,那千萬不可以;十方常住物是屬十方僧的,怎可做人情給世俗人?要是為常住的事,你用常住物是可以的,公私要分清楚。盜戒最微細,微細方面不容易守;諸位想知道更詳細,可以再研究。
三、布施修福真智能
往往見到好多人非常聰明、能干,生意之道都明白,偏偏做生意就不能賺;也有的人雖不懂生意之道,只有那么一點成本,但他就能賺錢。要知道,做生意能賺錢也是要有福報,沒福報賺不到錢。不要以為自己聰明、能干,貪小便宜、走法律漏洞就能賺到錢,賺錢絕對要有福分。有福報的人,做生意即使做錯了還是賺錢;沒福報的人,做生意做對了還是虧本。福報從那里來?從同情心、救濟人而來,這個救世心一定要有。
所以佛家強調(diào),不僅不能偷盜,還要修善、要多行布施才有福德。唯有行布施,你布施的功德達到某個程度,就能消除你無始劫以來偷盜的罪業(yè)。然后再行布施,布施一分就得一分的福報;好比債務(wù)還清,賺一分錢得一分受用。其實不是有錢就有福,沒福報的人,雖聰明賺了錢也不會受用的,甚至帶著災(zāi)難在后頭,這因果要知道。錢不一定能使人安樂,甚至還帶給人禍害呢!世間好多人因為有錢把生命喪失了,像很多有錢人都不敢坐豪貴車,很怕強盜惡人跟蹤他。你看雖有錢,行動步步都怕,這樣有錢是不是反而受苦?那要怎樣才不苦呢?將多余的財布施就有福啦!
俗語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要有道之財才能。坏匾氖且赣秘斢械馈,有錢要用在做善事上,對自己、對下一代才有好處,所謂「積善之家必有余慶」。不要有錢亂用,甚至拿錢造罪業(yè)、造罪障,那樣用財無道,有錢反而害死自己了。所以用錢要有智能,不要以邪智能、邪聰明來用錢。凡夫往往是善財難舍,有錢時不知施舍;等沒錢變成窮光蛋了,才后悔過去有那么多錢,卻沒做點好事!所以大家要把握時間布施。風(fēng)水輪流轉(zhuǎn)嘛!你今天雖富,說不定明天變成窮光蛋;「人有旦夕禍!,有時就因你有錢,遭遇的禍事大一點;你沒錢,應(yīng)遇的大禍就變小了。所以有財不一定是萬福,亦可能是萬禍!若善用,則是福壽之基。
大家都知道把錢存在銀行里有利息,但現(xiàn)在物價不斷上漲,少少的利息能補償所得嗎?與其這樣,不如用這多余的錢,好好的做善事、做功德,還能使你的善根福報增長呢!你若是像華嚴經(jīng)那些大菩薩那樣布施,就能得到無邊的大福德,「所有的寶物不是我的,是你們的!褂胸毟F人來,金庫打開,「你們盡管來拿、來搬好了!」「這樣搬、那樣拿,不是很快就拿完了嗎?」不會的!菩薩的功德無量無邊,就像泉水,沒人來打水,水不會滿,千萬人來打水也永遠不會干涸,里頭有泉源嘛!有了布施心,施就有了嘛!明處去暗處來啊!你看有那個好布施的人餓死的?只有慳貪不舍的人,不但現(xiàn)前苦,將來還招感餓鬼之報。
布施也要有智能,不但不要人感謝你,反過來你要感謝人!高@話怎么說?不合乎人情嘛!」要知道,他人苦你布施,你才有了福報;如果沒有這個苦的人,你向那個布施呢?怎么會成就你的大悲心?沒有大悲心你怎么有福報?你若是有智能,不但不會要他感謝,還要感謝他呢!
你沒了達這種道理,施恩后就會嘀咕:「那個人沒良心!得到我好處,都不報答我。」其實人家并沒受到你多大的好處,你只曉得他沒報答你,要想想人家有沒有機緣報答。∪思沂怯辛夹南雸蟠,可是還沒有報答之能力,何必要求人家那么迅速報答你呢?其實你是布施不是借錢給人。〗桢X給人,人家還你只是多了那一點利息,布施是來生的賬。你能布施,轉(zhuǎn)世做人會生個「還債兒、孝順子」;如果你今生只顧著騙人,來世就會生個「討債鬼、敗家郎」。什么事都是因果,在這理上要明白。世間人說:「銀錢不會走空路的」,這句話就蘊含著因果的道理在里頭。
諸位是有智能的人,尤其是佛教徒,記。〔灰当I,更要好好修福報。如果你現(xiàn)在沒有錢,不要緊!等你有錢時要善用,多多供養(yǎng)三寶,建道場、供養(yǎng)出家人,利益無量眾生了生死、成佛道。這樣財施就等于法施的功德,這種功德才是最大。平時講到「不偷盜」,很少有人教你們以布施之福來禁止偷盜的吧!好!我還有四句話貢獻您們,請牢記勿忘!
偷盜是貧窮餓鬼報,
布施是富貴安樂報;
怕貧窮苦萬勿偷盜,
想富貴樂須行布施。
總而言之:你贊嘆人家好事成功,勸勉人家壞事不做,這是不用錢財就可以大行布施;你若能做到極處,則是無量的福德、壽命。請共勉勵!
第三條:不邪淫戒
一、夫婦之道不邪淫
「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戒,雖為身命,不得邪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戒!谷碎g有人道,夫婦之道就是人道、是倫常。為了傳宗接代,夫婦之道是無可厚非,孤陰不生、孤陽不長嘛!在家菩薩行人乘法,除了夫婦以外,絕對不可有越軌的行為。一個人能做到不邪淫就是君子,當(dāng)然真君子行夫婦的正常關(guān)系,大前提是在傳宗接代,不是一般的輕浮、貪染愛情,否則就不夠資格叫做君子。
照五戒的不邪淫戒來說,夫妻間雖然可有正常的夫婦之道,但不可有過多的強求,彼此要互相尊重,保持忠心不欺,各守夫婦之道。房事在世間來說是應(yīng)當(dāng)?shù),不過也要有適當(dāng)?shù)臅r節(jié),也有其規(guī)則,像非時、非處、佛菩薩圣誕、父母忌日等都不能行淫?墒乾F(xiàn)代一般人那里會注意這些事?現(xiàn)在的人能不縱欲,能不把身體弄壞已經(jīng)很好了,那里講到守時節(jié)?時代渾濁,人根下劣。榱吮3稚淼慕】,雖是夫婦也不能縱欲,那于身體不好,于下一代也不好。
夫婦之外有了感情、染行就是邪淫,你一越軌,就傷害人家的名譽,令他人家庭不安,也敗壞社會風(fēng)俗,有種種的壞處。佛弟子絕對不能像世間人說:「逢場作戲嘛!」那是下流的人才會那樣說!正人君子不會那樣說。一定要規(guī)規(guī)矩矩的,不能傷害人家尊貴的品格。
在家受五戒的佛弟子,只要你守住禮儀、守住夫婦之道,夫婦之間互相忠實,這樣不但家庭能幸福平安,社會風(fēng)氣也會良好。若不守夫婦之道,那是破壞家庭最根本的原因;如果家庭不安,社會也不會平靜。你若不信,到時吃苦是你本人!人本來就是尊貴的嘛!行為好,走到那里,見得天、見得光,頭昂昂的、胸挺挺的,多尊貴!為什么要做見不得人的事?
二、離欲梵行了生死
世間人為了傳宗接代,夫婦之道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以佛法來講,無邊的大苦都是因為有夫婦之事,才有這個苦。所以,真佛法不但講夫婦之邪淫不可有,連夫婦之正淫也要斷,這就是出家人不結(jié)婚的道理。其實情欲是生死之根,所以佛陀對斷淫這個法說得最透徹。諸位是受五戒,才初發(fā)心學(xué)佛嘛!所以講到淫戒,只告訴諸位不要邪淫,正淫就好了。但是學(xué)佛法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了生死。無邊的大苦都是因為有生,有生必有死,我們要如何解脫呢?這就要受戒、持戒,F(xiàn)在大家來受戒,就是為了要求解脫。要解脫就須斷淫欲,斷淫欲梵行才能修成,染凈二行必不能同時生存。有了染行就壞了凈行,必要有清凈梵行方能了生死!
受戒,受什么戒才真正能一生就解脫呢?這就是佛陀所教我們的真實之法--要離情愛、奉持沙門戒法。要知道,生死從那里來?六道眾生都在生死輪回之中,不知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一般人只知是從媽媽的肚子來。不錯!是從媽媽的肚子來,但為什么人會到媽媽肚子呢?因為有情欲、顛倒想。一有了顛倒想,霎時昏蒙就徑直投胎了。
什么是顛倒想呢?顛倒想就是欲念。人就是從動淫念而來,也就是中陰身來投胎時有此欲念。因為有情有愛,有情才有愛嘛!愛就是苦的根源,一切的苦皆從愛欲而來。有愛就造生因,有生必有死,生而不死不可能。生死是個大苦趣。∧阆霐嘟^苦,就要斬情絕愛,千萬不可有顛倒想。
要想了生死、不受凡夫之苦就不要生,那決定要斷淫欲,斷淫欲才是出世之道。不生才不滅,不生不滅才是本性真如清凈之法。你能離欲,連正淫都沒有了,斷絕了生死的根緣,這樣才能不生,不生就不死。你沒有欲念、不貪愛,就不會受胎的。出家人為什么不結(jié)婚?就是要修梵行。為什么要修梵行?就是為了離這生死根緣。貪欲是根,淫行是緣,貪欲之因得遇淫行之緣,因緣相會就有生死;貪欲之因得不到淫行之緣,因緣不合,怎么會有生死呢?你怕生死苦嗎?那你就不要有邪因邪緣!
因此,五戒守得好,夫婦之外沒有其它不道德的行為,培養(yǎng)這清凈之因,就有善根進一步受八關(guān)齋戒;八關(guān)齋戒第三條是不淫,不但不邪淫,連夫婦的正淫也斷。這就像維摩詰居士:「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戒法;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硅笮惺怯《仍,「梵」是清凈的意義;雖是夫婦不行夫婦事,同出家人一樣,在污泥而不染,這就是不淫。斷邪淫不墮三惡道,斷正淫才能夠了生死。這才是佛法真正之道,明白了嗎?
梵行的功行怎樣呢?也是有生!什么生?蓮花化生,蓮花化生都是清凈之體啊!不要以為:「如果大家都出家,沒有了夫婦,世間人不就絕種了嗎?」那里是這種下劣的觀念?不結(jié)婚,世間人的苦惱就盡了;修梵行,將來這一切世間人就蓮花化生,這里就是佛國,最極清凈的嘛!不要把因果弄顛倒了。
照佛法來講,不結(jié)婚,保持童貞的男女,就算沒有聞佛法,將來還是升天--升色界的梵天。梵天沒有男女之欲,有男女之欲還是在欲界天;梵天的眾生都是清凈之體,沒有夫婦之欲。當(dāng)然三界都是不究竟的,所謂「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我們修行一定要出離三界,如果守五戒不邪淫,只可保持不失人身,一定要不淫才能真正了生脫死、出離三界。
三、持念圣號除淫欲
修梵行,在世俗一般人認為:生理上怎么能克服呢?情欲重的人就是有這種下劣的想法。當(dāng)然這是先天的習(xí)氣,單是后天的抽煙、喝酒上了癮,要你不抽、不喝,那就非常困難了,何況先天的習(xí)氣?但是從來不喝酒的人,根本不知喝酒是什么滋味,一切的行為習(xí)慣都是良好,那多么快樂!世俗人認為:抽煙快樂、喝酒快樂,賭也快樂;要知這快樂是苦的根源,不但事業(yè)受到傷害,人格也下賤了。你只知道情欲之樂,而不知道離了情欲就有清凈之樂、解脫之樂;這些樂你夢都沒有夢到,你不修行怎么會知道?修佛法才是真真實實的快樂啊!胡涂愚蠢的人,才以為情欲是樂。
我時常說:在家居士們,若兒女大了,自己的年齡也差不多,夫婦都是道友了,最好要分房;房間不多的,至少也要分床。彼此保持清凈可使身體健康,不要使煩惱種再沉重下去。青年學(xué)佛好福氣,沒受到社會的染污,也沒有愛欲來束縛,頭腦清楚,這時來念佛修行最好;千萬不要有「男大當(dāng)婚、女大當(dāng)嫁」的念頭,不要到道場來還想找情侶。若不幸有了愛情,那你想念佛就難了;男女一結(jié)婚就被情感所迷,還想修道?好多家庭的障礙把你結(jié)得死死的。最好不要結(jié)婚找罪受!這話有些不合人情,但這是在說佛法呀!你不能用俗情心理聽。
到底要如何才能斷淫呢?小乘法五停心觀中有「多貪眾生不凈觀」。觀身不凈,身子是充滿九種不凈、污濁邋遢,就是一張皮包著,皮揭開了,里頭裝了什么東西?你愚癡還以為是凈。我們念佛人不必修這種觀,那要如何斷欲呢?最簡潔有力的對治法,就是多多持念觀世音菩薩圣號。普門品上明明白白告訴我們:「若有眾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不但斷淫,還可斷瞋、斷癡。三毒斷了,就好象一顆炸彈,火藥清除了就不會爆炸;心里沒有三毒,絕對不會再造殺、盜、淫了。
古德亦警策我們:「須臾離念佛之心,剎那即三涂業(yè)因」,心中一沒有佛菩薩圣號,一想到貪欲,就是生死之根。當(dāng)然,凡夫斷淫要先戒身而后戒心,這是有次第的。業(yè)障重的人要深思地獄苦,誓發(fā)菩提心。地藏經(jīng)上說:地獄有赤火鐵床,一人睡亦滿,多人睡亦滿,也有赤燒銅柱,那是怎么回事?男女貪戀如膠似漆睡在床上,將來去地獄就睡火鐵床;歡喜擁抱的,就到地獄抱赤火銅柱。夫婦以外的男女情欲絕對貪不得,一貪愛就造了三涂的業(yè)因;摩擦產(chǎn)生熱度,就感三涂業(yè)報,因緣就是如此。淫是生死的根本,凡夫于此罪障極重,最要注意!萬不可沾染!
阿難曾問佛,如何對治淫欲?佛告阿難:「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能這樣觀想就不會起邪念。一起邪念了,馬上想父母兄弟姊妹在前,怎敢做下流事?
佛陀大慈大悲叫我們離欲,是要我們不受生死輪回之苦!愚癡的人還以為欲是樂的;這就好象被大火燙到,拿清涼藥擦一擦,覺得還滿清涼的。男女之情像火在燒,得到了欲水以為是樂,但欲境過了是不是就沒事了?不是的。欲是咸水,愈喝愈渴,咸水怎么能夠止渴?末法時代的眾生要想離欲,就念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這圣號像清潔劑,男女的愛欲像油垢;念圣號除去油垢,心才得清凈。身心清凈才真是快樂呢!
居家之士應(yīng)當(dāng)知:夫婦之道為宗嗣,但亦應(yīng)有禮節(jié),不可縱欲,更不可輕狂。已有了兒女,最宜分房各睡以保身體健康,亦寶貴法身慧命。若有外染來犯,可讀下面古詩:
美色人多愛,蒼天不可欺;
我不淫人婦,誰敢染我妻?
敬勸一切男女各站本位、各守禮節(jié),萬勿由一念胡涂,致招終身大苦。
第四條:不妄語戒
一、未得謂得大妄語
「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戒,雖為身命,不得虛說:我得不凈觀,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戒!顾^妄語戒,包括兩舌、惡口、妄言、綺語共四種。妄語是指不真實的話,不真實叫做虛妄;就是有那件事說沒那件事,沒那件事說有那件事,所謂「見言不見,不見言見」,虛妄顛倒這些話都是不可以說的。五戒中所要戒除的妄語,主要是指大妄語,不是普通一般騙人的話,那是小妄語。
什么是大妄語?不修行還沒資格打大妄語,比如修不凈觀的人,自稱已得不凈觀。業(yè)感男女,自然異性相吸,起貪愛,那要怎樣對治?觀想對方膿血不凈就能止住貪欲。不凈觀還能制止貪食欲,所以貪吃、貪喝、貪情欲等,就要修不凈觀。
你若真正修得了不凈觀,對男女、飲食就沒有貪欲;所以你說:「我已經(jīng)得了不凈觀!咕捅硎灸銓@些都不想了。事實上,你根本沒有修證,還說自己修到了什么境界:「我已經(jīng)證了阿羅漢了!鼓梦覀兡罘饋碚f,你說:「我念佛見到佛了,看到佛放光,我已得到一心不亂了???」,這叫做:「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假裝自己了不起,這叫大妄語。好名的人參一次禪、打一次七,就說自己開悟了、得一心、見佛了!
其實你見到什么佛?作夢!顛倒妄想!真正到了見佛、一心不亂的時候,那你二六時中一切都是吉祥、自在、安樂。如果你還有煩惱、顛倒、情緒不定,這樣你見到什么佛?是見魔啊!那是魔變的佛,不是真佛。這地方注意。∪绻阏鎸嵰姷椒,身心決定安然自在;如果是見到魔所變的佛,心中就有恐怖、不安然、不自在。
有個照妖寶鏡告訴諸位!你說見到了佛,這時候你自己反問反問,是否心靜如止水?是否八風(fēng)吹不動?是否人家說你好,你不會笑?人家罵你,你不會哭?否則還是個徹頭徹尾的凡夫!真正見佛的人八風(fēng)吹不動,所謂八風(fēng)是指:稱、譏、毀、譽、利、衰、苦、樂。如果這事做不到,千萬不要說你見到佛,騙人的!又騙自己。
當(dāng)然你能至誠念佛,念到一心不亂,那決定見真佛。「一念相應(yīng)一念佛,念念相應(yīng)念念佛」,那里不能見佛?「心即佛,佛即心」,見佛即見我們自己的心,見佛還有什么難?本來我們的心是清凈的,只因妄想顛倒,被酒色財氣、七情六欲一時迷昏了,像處于黑暗牢中,那能見到日光?一定要除去五欲之牢才能見到光明。
其實不但沒有修證不能說有修證,即使證得了什么也不要炫耀。佛弟子修行有所得,那是應(yīng)該有的果報嘛!不值得怎么驕傲炫耀的。你真正的得到,如果對方是真修行人、自己人,當(dāng)然彼此談?wù)、互相砌磋,這樣是可以說說的。
在事相上要開點智能,不要自己隨便亂說,犯了大妄語。打妄語的人本身都有問題,不是好高騖遠就是貪名圖利。還有邪師、外道說他是什么佛來轉(zhuǎn)世的,膽子就這樣大。一個凡夫就敢說自己是佛,這等于古代一個小平民,說他自己是大皇帝,那不被殺頭才怪!一個出家人,一點修行也沒有,就說已經(jīng)證了阿羅漢果,大話敢說,就難逃下地獄受拔牙割舌之苦。
二、真假知識善明辨
世間上忠忠實實的老實人,學(xué)了佛后更加是一個忠忠實實的好佛教徒;雖是好佛教徒,如果沒有智能又沒有經(jīng)驗,聽到人家一說:「我已經(jīng)得到不凈觀、證了初果、二果、三果了!鼓憔桶褜Ψ疆(dāng)圣人來磕頭禮拜、恭敬供養(yǎng)。對方是騙你的,他不是真正有功夫的圣人,是徹頭徹尾說大話騙人的。他騙你,你還恭敬供養(yǎng)他,他固然要招地獄之報,你也決定會倒霉。
有智能的人明白佛學(xué)的教理,他知道:哦!你證了初果、得了不凈觀嗎?那我倒要試驗試驗、印證印證!得了不凈觀,那就應(yīng)該清清凈凈的,如同蓮花在污泥而不染。那如果單獨男女二人在私室里,你能禁得起考驗嗎?像虛云老和尚,被家人逼著和二姊妹結(jié)婚,洞房花燭夜,雖有夫婦之名,卻沒夫婦之事;不但不染,還度她們舍情修凈,最后度她們出家,這真正是火中之蓮花。你禁不起考驗,說得到不凈觀,不可能的!
如果證了初果須陀洹,那就有了道共戒,不殺生的戒功德成就,都不會再傷生了。不僅走路不會傷害蟲蟻,就算腳步踏到蟲蟻都不會傷它的命;即使做農(nóng)夫耕耘時,鋤頭鋤下去,蟲蟻自然離開一寸。在殺、盜、淫、妄這些地方能通得過,那當(dāng)然他是圣人,否則何止差一大截?差十萬八千里啊!
學(xué)佛的人決定要有正知見,不要被這些騙了,動不動就說誰有神通,要去拜他做師父。不要看某某人外表像個修行人就相信他。他說你前生是什么,拿什么來證明?那你也可以說他前輩子是什么!能知人前世是什么,就已經(jīng)得到六通的宿命通;沒有得六通就沒有宿命通,又怎能知道人家前世是什么?見思煩惱斷了、貪瞋癡沒有了,那才能得六通;還未得阿羅漢果,怎么會得六通?想得六通要好好修道斷貪瞋癡,這才是正知見。內(nèi)心徹頭徹尾都是貪瞋癡就說有神通,豈不是騙人?
其實真正一個老老實實、循規(guī)蹈矩的善知識,即使有神通也不顯;佛陀在世時,也不許弟子隨便顯神通的。正信佛教徒千萬不要聽人胡說亂說,把這大好的佛法破壞了。佛法不強調(diào)要有什么神通,佛法是叫人要守戒、要有道德、戒行莊嚴,這才是真正的神通。我們是以道德良心、出世學(xué)問來度化人,你以邪法度人,那是不是人家不會下地獄,你要度他去?
在一般居士想:怎么出家人還會打妄語?你以為出家人就是菩薩了嗎?這要看他的本質(zhì)是如何。如果真正是善男子、善女人,是真儒、正人君子,這樣來出家,當(dāng)然不但沒有大毛病,連小毛病也沒有。佛法是個大家庭,大慈悲嘛!什么人都攝受?墒怯械娜吮举|(zhì)有問題,雖然出了家,習(xí)氣一時還除不了,照說這種人是不能出家的。所以學(xué)佛人人可學(xué),出家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出家是要做個擔(dān)負如來家業(yè)的法王子,一定要正知正見、業(yè)障輕微的人;業(yè)障重的人學(xué)不好,業(yè)力不可思議嘛!以前出家都要考試,至少要懂得一部經(jīng)論,戒律要能守才能受戒。到了末法,考試等種種規(guī)則沒有了,難免就龍蛇混雜。
你們大心居士信佛法,要親近真正的善知識,保持道念,免得走錯路入了外道,一失足成千古恨。在世間做事要戴眼鏡識人,學(xué)道也要有正知見,否則真佛法你反而看不慣,以為不近人情。佛法是超人情,與你生死、業(yè)障相反嘛!好象前面講的戒殺,誰不想大魚大肉的吃呢?要叫他吃素,他就接受不了。所以學(xué)佛的人要識寶、要有智能。好的出家人你當(dāng)然要恭敬,不好的敬而遠之就好了,也不要得罪喔!世間說:「寧可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君子有大人心量嘛!小人你無意看看他,他都會嫌你多看一眼找你麻煩。娑婆世界就這樣苦,這不是極樂世界,不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聽了這些話不要又發(fā)生副作用了:「哦!我本來想出家的,可是不是這種根性,不能出了。」要知道,「將相本無種,男兒當(dāng)自強」,想做大丈夫,不好的習(xí)氣除掉就好了嘛!就算是個大惡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成佛有什么難的?
我說「男兒」當(dāng)自強,那女人就不用自強嗎?不是!女中的丈夫也是真男兒!佛性平等喔!沒有男沒有女;當(dāng)然女人在業(yè)報、感情上是差一點,但你道心發(fā)強一點,就能消除障礙,那修行起來也不輸男人喔!要好好發(fā)大心,佛法總是叫人發(fā)大心做大事,利益無量人,成就自己的圓滿福慧。
三、真語實語有方便
世間人叫他不說假話好象不可能,連母子、父女、夫婦之間,很多事情也不說實話。對其他人更是一天到晚打妄語,你騙我、我騙你,這就是生死的凡夫,F(xiàn)在我們要想了生死,決定要說真實語。否則常說妄語,就算你有時說真話,人家也不相信。比如你掉到水里喊叫:「快來救我。∥业舻剿锪。」人家講:「不要理他,那個人又在騙人了!怪v話要真實,乃至說笑話都不要打妄語,所以說:「君子不戲言」。佛弟子一定要學(xué)如來,說真語、實語、如語。如語就是如實之語,依事而說、依理而說。說話不要違反事理,違反了就是說假話。
「兩舌」也要不得!像有一種人,在甲面前說乙不好,在乙面前又說甲不好,總是挑撥離間?吹絻扇撕,他心里怪難過的;看人家爭斗,他就在背后高興著。就有這樣下流的人。
「惡口」就是罵人。世間有句話:「一語傷人,如刀刺心」,惡口如刀如斧一般地傷人,而其所招的果報也不會安樂自在。還有「綺語」,是指說男女之間風(fēng)流事、打情罵俏、風(fēng)花雪月的俏皮話,使人聽了失去正念。下流社會的人,口中所講的常是淫詞綺語,孔老夫子也說:「巧言令色鮮矣仁」。所以一個正人君子是不會隨便亂說話的,君子之口,除道德仁義而不言。尤其我們學(xué)道之人,一定要遠離這些口過;除了佛法,其它話不說,說廢話費時又傷氣。要說就說好話,好話之中最好的話莫如念佛,何不歇下放逸,多念佛!
佛弟子不可以講妄語,那真實語就可說嗎?照理說,當(dāng)然要說真實語,但在某個時候,真實話也不可說,要說方便語。什么是方便語?比方甲乙二人各懷鬼胎,互相妒嫉、互相猜測,他們之間有是非產(chǎn)生了。甲來問你:「乙是不是講我壞話?是不是罵我?」你不能說:「乙確實在我面前說你不好,在罵你!鼓汶m講真實話,但這樣不是使他們二人的仇恨更深嗎?
所以這時要說方便語,話雖不真實,但令二人解冤仇。你應(yīng)該說:「他并沒說你不好,還贊嘆你呢!他說某件事有點對不起你,覺得很慚愧,如果你心量大時他想向你懺悔!鼓阍谝颐媲埃彩沁@樣講甲,那決定能使他們和好。所謂「會說話的兩頭瞞,不會說話的兩頭傳」。不過世間就有那惡業(yè)障的眾生,盡會撥弄是非,不會傳好話,是非話他最歡喜義務(wù)傳達!
人哪!什么人都有,各有怪性。好象有人在你面前無端無故的說某人不好,確實說得有所偏。如果你心直、有勇氣也有正義感,那當(dāng)面就可以糾正他那無中生有的事,告訴他事情不是這樣,人家不是這樣的心,甚至教訓(xùn)他都可以;蛘吣隳懥啃。桓艺f正義話,那不說也好;不過千萬不要聽了不服氣,又向當(dāng)事人傳是非,那是不好的行為,應(yīng)當(dāng)改正。
四、善巧方便度眾生
我們釋迦世尊為了度眾生也說方便語。經(jīng)上有個比喻:有位長者,他的兒女不聽話、好吃懶惰、不聽教導(dǎo),向壞的方面發(fā)展。長者就想了一個方法,告訴兒女:「我不久要出遠門,去收人家欠我們的錢,你們乖乖待在家里。如果身體不好,我這里有藥,對強身醫(yī)病都好。把藥放在這里,你們有病就吃,我到外面收好帳就回來!惯@長者也說:「我在田里埋了好多金子,但已記不清楚埋在那里。你們沒有生活費時,去翻田把金子找出來,就可解決生活問題。」交代完,長者就出去了。
去了兩個多月都沒回來,他特別請人告訴他的兒女:「你們爸爸已經(jīng)死了。你們想做人、想生活就好好自己發(fā)奮圖強!箖号畟円宦牭桨职炙懒耍瑳]有爸爸可依靠,想想以后慘了,看看自己又有病,更是苦惱!這時才想起不必找醫(yī)生,爸爸已經(jīng)做好了藥放在家里。他們把這良藥吃下,就將病治好了。
兒女們的病是醫(yī)好了,可是要吃飯沒錢買米,這時又想起父親曾交代田里埋有金子;他們就拿著鋤頭各處找,可是把田都翻遍了,一個金子、一個銀子也沒找到。但想想:這田都翻過了,既然金子找不著,我們還是種田吧!他們這時候當(dāng)然很理智,因為父親不在了。春天播種,到了秋天收成,有谷子就有米,生活就解決了。其實翻土種谷,這就是金子。
這比喻應(yīng)用在佛法上怎么說呢?佛陀本來是百歲才入涅槃的,當(dāng)時人壽是一百歲,可是他八十歲就提早入滅,這就是為了教化不聽話的惡業(yè)障弟子。另一種意義是留福給我們末代的子孫,使我們修行時不缺道糧。佛陀看弟子這么不精進,他想:如果我久住于世,弟子總認為有我可依靠,再也沒有向上精進的心。所以佛就方便向弟子說他要入涅槃了。佛陀這是不是在說假話呢?不是!這是方便語,為度眾生所用的善巧方法。
眾生有病,什么?貪瞋癡的病。佛陀有戒定慧的藥,我們勤修戒定慧,就可息滅貪瞋癡。三毒疾病治好了,沒福怎么辦?那就要修福。佛陀叫我們修四攝六度、舍己為人、普利一切眾生。大家要好好把心病治好,發(fā)菩提心、行六度萬行的菩薩道,增進自己的;邸8魑话!聽聞佛法要照所教導(dǎo)的來做,否則佛法的利益怎能得到?修行怕苦,不修不是更苦嗎?
第五條:不飲酒戒
一、飲酒亂性戒難持
五戒中,殺、盜、淫、妄四重戒是根本戒。至于禁不飲酒雖是遮戒,但因為喝了酒,三杯一下肚,不醉不罷休,前四種根本戒就容易犯。為了四重戒持得清凈,必須不喝酒頭腦清爽,才不敢犯戒,所以酒也列為五戒之一。向下注意大綱,時間所迫,不能解釋戒文了。
說到戒酒是有個因緣:有位優(yōu)婆塞在家里喝酒,喝得醉熏熏的。隔鄰有只雞跑過來,他順手就把雞打死了,準備下酒吃,打死了雞就犯了殺戒。雞被打時哀叫,隔鄰婦人來詢問,他說沒有看到雞,這又打了妄語。收藏人家的雞就犯盜戒。喝了酒亂性,昏昏的,又強暴了婦女。一喝了酒呀!殺、盜、淫、妄全犯了!因為有這樣的壞處,所以佛就制不飲酒戒。
有好多不懂事的人說:「酒又不是葷、又不是殺生害命,是米做的,為什么要戒?我們只要不喝醉就好了嘛!」這話講得好輕松,只會講好聽話,那個喝醉酒的人愿意喝醉?第一杯酒是人勸你的,第二杯酒是自己想喝,第三杯酒是酒要喝酒了,不醉不止。那個喝酒的人敢說絕對不醉?每個酒醉的人都喊說自己沒醉,一醉就亂性。為了保持前面四條戒的清凈,不要有一點點損傷,所以必定要戒除亂性鬧事的酒!
世間人為了保持頭腦靈敏,酒絕對要戒除。酒一喝醉那是怎樣呢?俗云:「若要想戒酒,醒眼看醉人」,你看那喝醉酒的人,什么話都亂說、什么壞事情也敢做。在歷史上,好多偉人就因為喝了酒而敗壞重大事情;所以想避免闖禍,盡量不要喝酒。尤其喝了酒就不要開車,否則自己喪命又妨礙人。何況現(xiàn)在大家都知道,喝酒對身體非常不好;它是一種毒品,有刺激性,五臟六腑一受了酒長期侵襲,容易得病。
或者你會問,酒不是可以治病嗎?不錯,酒有時也可以治病,像治風(fēng)寒、去風(fēng)濕等。佛教雖嚴禁喝酒,但在某種病「非酒不能治療」的情形之下,也有開緣的時候,可以用酒。那是在吃藥喔!酒和藥一起煮過,不會醉人的。不能借口治病就隨便用酒。
不管是不是佛教徒,酒喝不得,煙也不要抽喔!抽煙活活的害人嘛!不抽煙的人聞到那個二手煙就倒霉,何必將自己不良的習(xí)慣來害人呢?也不可以跑到寺院里還抽煙。為使身體好,煙酒要戒,這樣學(xué)佛道才無障礙,否則搞出病來,做了短命鬼,那怎樣修佛法?
煙既然有這樣的害處,佛陀的戒律上為什么沒有禁止?要知道,戒律是三千年前制定的,那時候還沒有煙!這一點要明白。其實不僅煙酒要戒,只要是使人亂性、智能昏迷的飲食,或是有刺激性、會傷害身體的食物都要戒。像海洛因,在中國叫鴉片,一吃了這東西就成了廢人,連人品也喪掉了。又像安非他命等毒品,這都屬于酒戒之內(nèi),都不能吃。更不可從事買賣煙酒行業(yè),這些非「正業(yè)」,在家信徒絕對不可作!非道非善業(yè)之財決定不取不賺!
以上已將五戒大綱說明,請切實奉行以趣佛果菩提。
貳.不說四眾過戒
一、莫說眾過善勸諫
請看戒本第五條「說四眾過戒」,這一條五戒里沒有。你們將來發(fā)心受菩薩戒,再加這一條就成為六重戒。附帶告訴諸位,雖然你們沒有受這條戒,四眾(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的過失也不能說;不但佛教四眾過不說,連普通人有過錯也不說。人家就沒有好的嗎?你贊嘆人家好的,選好的說,不要說壞的。身為佛教徒就要贊嘆佛教好、贊嘆師父好。
如果四眾真有過失,怎么辦?千萬不要看到師父行為不好,就跟這個道友說、那個道友講,那個師父怎樣怎樣不好,這是要不得的!那師父不好可不可以講?當(dāng)然可以。身為在家佛弟子要勸諫,就像臣有諫君之責(zé),國君有那個地方不對,做臣子的當(dāng)然要盡忠孝之心來勸諫;做兒子的也一樣,父親有錯誤也要跪勸。國有諫臣、父有諍子,這是最好的。
但你要勸諫,也要在無人之處說,好好在師父個人面前講:「師父。∧隳抢镉悬c不對,人家看了不太喜歡!」應(yīng)該如此,所謂「揚善于公堂,指責(zé)于私室」。所以他人不好之處能不能講?以恭敬心講,但要在沒人處對當(dāng)事人說得明明白白,說話小聲、客氣一點、帶點禮貌,不能以老爸爸口氣罵小孩那樣,「你那里不對、不好!」方法用錯了嘛!大家要互相勉勵,斷惡修善,千萬不要因這些小事退失道心,還增長罪業(yè)。
說四眾之過,這是犯戒的,你說了只是增加煩惱;要說就當(dāng)面說,絕對不要在人背后說,那是「是非」的根源。本來你沒講怎樣,但是傳話的人一加油添醋,就弄出是非來,搞得當(dāng)事人起瞋恨心。你背后講一大堆,對當(dāng)事人有什么用?「世間有是非,佛法怎么也有這些?」這不是佛法的事,是凡夫帶來的是非;就像山上本來是清凈的,游客一到,就把整個山搞得污濁邋遢。下山離開時要記得清理,這是人品一節(jié)。
二、好言互贊修口業(yè)
我往往觀察到眾生這把口,德行深的人當(dāng)然不會造口過;稍微次一等的,好話不會說,常常在隨便無意中說了話,令道場受損、令人退道心。世間有句話:「一言興邦,一言喪國」,在道場說話尤其要注意。好話多說,將來口齒伶俐,你說話人家就喜歡聽;要是好話不會說,盡說壞話,將來罪障深了就變成啞巴;或是你說話的音聲人家不喜歡聽,就算你說好話,人家也聽不進去?跇I(yè)之德,多說好話,切忌壞話!
好象你們來靈巖山寺受戒,別人想要來,就問你:「你在靈巖山寺受戒好不好?」「哎呀!好個什么?」怎樣怎樣不好,說了一大堆;他本來要來,聽你這一說就不來了,那你就斷絕人家到這地方受戒的善因。你說:「很好喔!辛苦是必然的,我們初到那邊要好好煉鍛,不要怕辛苦。那都是對我們很好的……」,怎樣怎樣的好;本來他猶豫不決,你贊嘆一句他就來了。這只是舉個例子,其實佛弟子凡是佛教都要贊嘆好。
還有一種人,本來人家沒心說一句話,到他口里一轉(zhuǎn),就挑撥是非了;一挑撥是非,令雙方的感情不好,把大好的事情都破壞了,所以口業(yè)要好好地修。我們要改口業(yè)、消業(yè)障,那就好好念阿彌陀佛,是是非非的話千萬不要說,只可幫人家說和合語,解除是非,不要在是非上再加是非。
其實整個佛教,很多出家人彼此弄得不好,就是被信徒搞來的。你有你的師父、他有他的師父,互相說來說去,就弄出好多是非來。你在世間說壞話,罪過還小一點;跑到佛門來,還帶著一把是非口,說這說那,搞得道場都不好,罪過就大了。有些正人君子來到道場一聽,「我們在家煩惱已經(jīng)夠多了,怎么到寺廟來還有這么多的是非?」弄得信徒都不敢來。
你想要說你的師父好嗎?教你一個方法。你不要說自己的師父好,你就贊嘆對方的師父:「哦!你的師父好……」,揀好的贊嘆,不好的包起來。你贊嘆人家的師父,對方自然也贊嘆:「你的師父也好嘛!」如何如何的好。這是現(xiàn)實的因果。你講人家?guī)煾覆缓茫瑒e人也會反駁:「那你的師父又怎樣好?」希望大家來到佛教都要和和氣氣、平平安安的,互相和合,三寶才能興盛喔!佛法要興,那信眾要互相贊嘆,不要帶著凡情來,否則寺廟就變成煩惱家庭了。
像這些都是眾生容易犯的病根、罪障,所以我們修行,就是在行住坐臥中將這些做好,這就是道;舍了這個,又那里去求道?大家以后要改掉壞的行為,要解除凡情開智能,學(xué)佛的最高尚行為。
參.結(jié)勸奉行
一、堅守凈戒鬼神禮
諸位善男子、善女人!大家都是最好的人,如果不好,怎會來受戒?相信你們對戒都能歡喜信受奉行。一切都是觀念問題,沒什么做不到的;觀念純正了,一切都能做到。大家受五戒多么快樂自在!有了戒就像危險的路有欄桿保護。沒受戒前認定自己是凡夫,現(xiàn)在是受戒的佛弟子,要替佛爭光,做個完美的佛教徒。你不必精通經(jīng)典,只要守戒,不只人恭敬,龍?zhí)旃砩穸枷蚰?a href="/remen/dl.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頂禮磕頭。受五戒、修十善,人天的護照有了,閻羅王都不歡迎你去。戒功德就是這樣殊勝寶貴,要好好奉行。
諸位這次來受五戒,五戒是三世諸佛的根本;受了五戒,要一步步的朝前進,希望你們以后要受菩薩戒,將來還要受出家戒。受戒當(dāng)然值得尊敬、恭敬,但如果持戒不清凈,不僅人看不起你,鬼神不向你頂禮,甚至拿著掃把在你后面掃你的足跡,唯恐你一身的污染不清凈弄臟了三寶地。你不守戒怎會有定?沒定怎會有慧?沒慧怎么了脫?受戒就要守戒,守戒就清涼自在嘛!守住五戒,保證你的人格在社會上很尊貴;犯戒,盡做殺、盜、淫,那還有什么人格?
受了戒就是尊貴的人,若業(yè)障深重被惡緣擾亂而犯戒,那太冤枉了。所以在人間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不要去危險的地方。人雖受了佛戒,還是凡夫業(yè)報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酒肉朋友敬而遠之,才能保持人格完美清凈而成佛道。
結(jié)了婚,丈夫兒女太太都是障礙,想學(xué)佛守戒真是不容易。你們能來受戒,真是有大丈夫氣概,否則怎能沖破難關(guān)回來山上?難怪優(yōu)婆塞戒經(jīng)說:「在家菩薩修行難,出家菩薩修行易」,在家能修行、奉持佛道,不是大丈夫根性,不可能做到的!既然如是,希望你們勉勵,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回去要時時保持道念不退失,則自身安樂、合家平安。
要知道,持戒是一輩子、是生生世世的事,這樣才能保住我們菩薩的位置;一忘失就出軌了,出軌是非常危險的。回去要守戒當(dāng)然是辛苦喔!可是這種辛苦得來的福報才大。幾十年的時間,石火電光的人生過得很快,你能堅持守凈戒,將來是永久的快樂、永久的自在。不要因一時之苦忍不了而犯戒,那前途沒希望了。慎之慎之是幸!
二、持戒念佛回向西
「業(yè)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圣道!箻I(yè)力如此怎么辦?業(yè)力是自己心所造的,「解鈴還須系鈴人」,還是要你自己把它消除。你們來受戒,就是要消滅過去無知所造的罪業(yè);厝ズ螅;貋泶蚍鹌,念佛是開智能之門,就能保持戒功德清凈。萬一你不能來,也要勸化親友回山上來,你這么做就是發(fā)菩提心,度化世人的菩薩行。
受戒后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時時不要離了念佛、要懺悔、要發(fā)大心,以此念佛持戒功德,要回向你們過去歷劫以來的父母師長以及冤親。你看你們受戒,我們山上還設(shè)一個「凈土壇」代諸位禮懺,回向各人的冤親,使你們在受戒時,平平安安的不要有障礙。大家隨時不要忘記念佛,念佛能使你現(xiàn)前身心安靜,將來同成佛果,千萬要努力啊!
尤其你們年老的戒弟子,對國家、對兒女都有貢獻、有交代了,這時候遇到佛教,就更要好好安下心來,守本分念阿彌陀佛。守本分就是守戒,不守本分就是犯戒喔!犯戒,這樣念佛生西方就有障礙了;雖然念佛法門可以帶業(yè)往生,那是指帶舊業(yè),不是帶新業(yè)喔!業(yè)果未成熟前可以帶去,業(yè)果一現(xiàn)前,告訴你!連佛陀還是要受因果報應(yīng),因果控制著十法界。
或者你想:佛陀成佛了怎么還招惡報?業(yè)果報應(yīng)是--假使百千劫,所作業(yè)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往昔無量劫前造了惡業(yè),即使佛陀也免不了受業(yè)果報應(yīng)的;不過受是受,不會太苦。好象貧窮人還債,甚至一萬也沒辦法還;到了家財萬貫富裕時,即使欠一百萬,那小小債算什么?當(dāng)然我們最好不要造惡業(yè),守本分念阿彌陀佛,才能穩(wěn)穩(wěn)妥妥生西方。
受五戒的功德是生人間、天上,但人間富貴學(xué)道難,何況生到令人昏迷于五欲樂的天上,怎能修行?所以天上去不得。十六觀經(jīng)告訴我們,受五戒的功德可以回向西方,萬行都能夠回向生西方,受菩薩戒功德當(dāng)然更可以。大家要把戒功德回向西方極樂世界,求阿彌陀佛來接引,到那時候才是貴中之貴、富中之富、一切自在安樂。祝福你們勤修;,將來往生西方、高增蓮品,速能花開見佛圓佛果,再度眾生同成佛。
我也祝福諸位:你們受了五戒,過一、二年希望繼續(xù)發(fā)心受八戒、菩薩戒、十戒,十戒就是圓頂出家。你不要說:「我是來受五戒的,叫我出家怎么可以?」現(xiàn)在當(dāng)然不可以,你依受戒的功德修行,業(yè)障日日消、善根日日長,到那時候你就知道:「唉!在家修行拖泥帶水,總是個副業(yè),這樣不好;要修就修得好好的、干干脆脆的,還是到靈巖山寺跟著老和尚一心修行,求生西方,那多好!」你到時就會這樣想、這樣做。
告訴諸位!「取忠臣于孝悌之門」,那一位好出家人、弘法利生的法師在那里取呢?當(dāng)然就是取于信佛虔誠之家,你還叫不信佛的人跑來做和尚嗎?諸位青年!將來的大法師就是你們,希望你們早一天回來,不要將大好時光懈怠空過!
再次恭喜諸位,你們來受五戒就是治身病喔!五戒守清凈身體就健康。守戒是治身病,念佛是治心病。有病要服藥還要調(diào)理,應(yīng)該吃的吃,不應(yīng)吃的不吃;這就是想法身健康就要守戒,戒以外的不可犯;丶乙獞(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奉守五戒,身多多奉獻三寶,口多多至誠念佛;少說閑話多念佛、持戒清凈,這樣我們現(xiàn)在在一起,將來決定同生西方!
肆.戒海釋疑
問:是不是受菩薩戒才要吃素,受五戒還可以方便呢?
答:你以為受五戒吃葷就不犯?要知道五戒--殺盜淫妄是根本戒,所謂根本戒就是不論你有沒有受戒,即使是世間沒學(xué)佛的凡夫俗子,只要一犯都要受果報的;并不是你沒受戒殺生就沒罪,就可以吃。只是佛弟子受了戒而犯戒,比未受戒還增個受戒的罪。亦如世人犯了法,你說:「我不懂!」不懂照樣要接受制裁;如果你是國家軍政界人士犯了法,因為知法犯法,那就比老百姓罪加一等。
就有受五戒的家庭主婦因為難免要煮葷,而不敢受菩薩戒;以為受菩薩戒就不能吃葷,受五戒還可以吃。那是不明白因果、是邪見,F(xiàn)在你吃得開心,到還的時候就不要怨天尤人,就不要說人家為什么要欺負你。當(dāng)知殺生須償命債,短命、身體多病痛,這只是余報(花報)而已,將來正報(果報)是在地獄三涂,這是經(jīng)中告訴我們的,你還有疑惑嗎?
問:我很想吃素受菩薩戒,偏偏孩子、丈夫要吃葷,需要燒葷菜怎么辦?
答:唉!生在這苦惱的娑婆世界,好多事想求完美簡直不可能!如果你說話有影響力,就告訴他們:「吃素營養(yǎng)又衛(wèi)生,你們到現(xiàn)在還認為吃素不夠營養(yǎng),這是落伍的思想;以前的人生活很苦,不要說吃素沒營養(yǎng),連吃葷營養(yǎng)也不夠,現(xiàn)在是營養(yǎng)太過了。而且不管吃素營養(yǎng)夠不夠,我們怎能為養(yǎng)此色身而殺生害命?這道理說不過去!鼓惆殉运氐牡览砀嬖V他們。
或者你說:「那樣家里會吵吵鬧鬧的!刮铱词篱g人往往為芝麻綠豆大不必吵的小事,吵鬧得那樣厲害,怎么到了行真理、做善事一被障礙時,就可憐的像小羔羊一樣?雖說丈夫、孩子要吃葷,但你有沒有拿出大無畏、勇敢的精神來改變?應(yīng)該站穩(wěn)立場的時候你不站,不必爭的事情,吵起架、說起話來脾氣不知多么大,弄得家里都不安和。學(xué)佛的人,要完全以智能化度家里人喔!
還有一個和平的解決法,就是要學(xué)會燒一手好吃的素菜。因為你平常很會燒葷菜,一燒素菜就沒味道;你應(yīng)將素菜燒得比葷菜還有味道、燒得很好吃;將葷菜燒得沒味道、很難吃,干脆不要調(diào)味,這是一種方便法。這樣就可改變家人的習(xí)氣,使他們喜歡吃素菜,做個佛化家庭,將來同生西方,那多么好!否則你學(xué)佛,他們還是大魚大肉的嚼,將來你生西方,他們跑到三涂見閻王,弄得愛別離苦,那就苦不可言了。
如果家人還是喜歡吃肉,逼得你沒辦法,怎么辦?那么你切肉燒肉時,切一刀就念一句阿彌陀佛,一刀刀地切,就一聲聲地念阿彌陀佛;炒葷菜時你也一面炒,一面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念。這樣你在造業(yè)的同時,就是在消業(yè)了;好象毒藥有解毒劑化解,就不會毒死人。你起個大悲心,希望以稱念圣號的功德使它們得以超升。這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你跟它說:「并不是我想要吃你、切你、燒你,我也是被罪業(yè)逼得沒辦法!贡娚鸁o始以來的業(yè)障互相牽連著,真是很難解脫。難解脫也要求解脫,那你就起個慈悲不忍的心,稱圣號回向它們: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可是不要以為這樣就可以吃肉了。燒葷菜時你本著悲憫的心,不是你要吃,只是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下不得不如此。戒律是神圣的,運用起來是活潑的。你照這方法做,雖犯戒仍可懺悔。
問:我們受戒,犯了戒不是有罪過嗎?是不是不要受比較好?
答:就像有些人明明白白知道佛法好,叫他修行就不能,所以不敢信佛;信了佛也不敢受戒,怕犯戒有罪。受戒犯了戒當(dāng)然有罪過,不受戒為非作歹就沒有罪嗎?那非佛教徒犯了戒就沒有罪嗎?完全搞錯了!戒,不管你是不是佛教徒、受不受,五戒中的殺、盜、淫、妄,你犯了就有罪。
世間人沒有受佛戒,就可以殺盜淫妄了嗎?也是不可以,絕對不可以!不過現(xiàn)在大家都見怪不怪,變成下流了。所以佛法的五戒,于國家社會人民有莫大的補助--補助社會倫常之振興、補助法律之不足。法律是犯了法才判罪,佛法是制止人心于未犯,使人心不敢有惡念,更不敢做壞事。
很多人不知佛法的好處,真是可惜!這要怪我們未推動弘揚佛法!像國父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如果不宣傳,國人怎么知道好?又怎么會推翻滿清?佛法不宣傳,人家怎能信受?大家都信受佛法,這里不就成了人間凈土、人間佛國了?
如果學(xué)佛的人不知道戒而犯戒,就加判一個無知之罪;不知法,糊胡涂涂作惡事還以為是善事,這真是天大的冤枉!所以不要怕受戒而犯戒,你應(yīng)該要受戒,受了戒心里就有警覺:「我是佛弟子,已受了佛戒,要小心不能犯戒。惡我不敢做,污濁邋遢的地方我不敢去。我是超世之人、人上人,怎么到不清潔的地方?我交友就要交好朋友,行要好伴、住要好鄰,一切都要趨向好的!瓜喾吹,你沒有受戒:「哼!反正我又沒有受戒,守戒干什么?逢場作戲,玩玩嘛!」這就不好了。諸位有佛性的人!你有高貴無上的本體,怎么不立向上志呢?
佛家還講,即使你受戒而犯戒,你能懺悔,隨犯隨懺,將來還是能仗戒的功德解脫。何況你并不是今天受戒,今天就犯,犯也要有惡因緣才能犯。你今天守、明天守、后天守,幾天都不犯就有幾天守戒的功德,幾年都沒犯就有幾年持戒的功德。你犯戒當(dāng)然判你知法犯法的罪,等你懺悔罪障消了,還是能依持戒功德得解脫。人一切的行動都是觀念問題,所以觀念要正確才能開智能,開智能才能修福德,修福德才能自在安樂!
問:老和尚!我家里有好多蟑螂、螞蟻、老鼠,怎么辦?
答:我們生在這末法的五濁惡世,想持戒實在沒辦法持得清凈。像持不殺戒,當(dāng)然我們是不敢殺人;但說到微細方面,日常生活行走之中想不殺生,簡直不可能。尤其我們臺灣可說一年到頭都有蟲蟻,走路免不了就會傷生。所以出家人早起下床就要念四句偈:「從朝寅旦直至暮,一切眾生自回護;若于足下喪身形,愿汝實時生凈土。」這是無意殺,不是有意殺。如果你看到特別地踩它一腳,那就是故意殺了;實在不可,太放縱,多招惡報!你當(dāng)然是怕惡報苦,那就不要傷生害命!
像我們建筑靈巖山寺的工程,也不知傷了多少蟲蟻?為了怕殺生,道場就不建了嗎?在沒辦法避免之下,心里要生大慚愧、生悲憫心,以著修行的功德回向它們。大家都看到了吧!我們念佛堂后面有一張牌位超薦山上建筑所傷的蟲蟻,及行路無意殺傷的眾生,回向它們同生凈土。佛弟子要有這種存心,存心自有天知、佛知。我們總要以不傷生為第一要務(wù)。
家里的蟲蟻,你就先好好地清除干凈,要是傷了生也只有這一次,清除過后再灑點清潔劑?偛荒転榱伺職⑸磺宄,那家里的蟑螂搞得愈來愈多,當(dāng)然家人會反對說:「哦!你學(xué)佛,我們家里就養(yǎng)蟑螂嗎?」家里一定要保持清潔,在門口灑點水,或看蟲從什么地方進來,就在那地方灑點水,食后隨時收拾整齊清潔,家里就不會來蟑螂、螞蟻的,縱然來也是很少,不會一直滋生。若有外來蟲蟻隨時清理,不要怕麻煩!
不過光自己家里清潔也不行,別人家里的蟲蟻也會跑來;這時你要存?zhèn)大悲心把它抓出去,不要看它進來好討厭,故意把它殺死,那就犯戒了。你存?zhèn)悲憫心,自然就不會犯殺戒的。家里當(dāng)然不容許蟑螂、老鼠進來,所以眼睛要多留意,看它剛進來時就把它抓出去,不要等很多了才處理,那就免不了會多傷生了。你可以在門窗附近灑點藥水或灑些石灰,使它們不要進來。上來忍耐忍耐,時間久了,彼此都無礙了。
佛陀的戒就好象國法一樣,法律不外乎人情;法律看起來好象是死的,其實都是依照人情而定;佛陀的戒律也是有開緣的。比如有好多佛像、佛龕都是木頭造的,天氣一潮濕就生白蟻,有人就疑問說:「佛法無邊,怎么佛陀不保佑,連自身都生蟲呢?」其實,佛法講一切法無常,是念念生滅的,你以為一切法會永久不滅嗎?是念念隨因緣生、隨因緣滅的;佛陀本身是隨善緣生,不造惡因,所以不滅。佛陀要你明白因緣,使你不要違反生滅之理、因果之法。有為之法皆生滅,要保佑是在因緣內(nèi),違反因緣則一切不生,應(yīng)知。
佛陀本身是修因證果而來的,并不是成了佛就能違反因果之法。聽到這里,大家就要警覺了!佛陀應(yīng)身尚且如此,我們凡夫罪業(yè)身,怎能逃得了因果?像大藏經(jīng)也是一樣,沒保養(yǎng)好,時節(jié)久了還是會生蟲,劫火來時還是會燒光光。佛陀的本身不生不滅,那是約法身來說;應(yīng)化身是隨因緣而生、隨因緣而滅,不會久長的。你明白這點,就不會有疑問了。
約第二義諦來說,一切法都是不久長的。大藏經(jīng)生了蟲,你說:「哎呀!我不敢殺生、不敢動它!鼓悴桓覄铀,大藏經(jīng)就被吃壞了;佛像生蟲,你不清理,佛身都被吃壞了。清除它們雖是傷生,這是不得已的,不是你故意動瞋心殺它。在用心方面要明白。如果隨它們?nèi)コ裕@是救它們嗎?不是!他們是在造罪業(yè)啊!聽到這兒要能舉一反三,不要老是有疑問。
又像我們生病身上有好多蟲,你不敢用藥怕把蟲治除,這樣對嗎?其實,這時就是要以救人為先。我們殺傷大藏經(jīng)、佛像的蟲,這是在救金剛法。所以,佛法是有變通不是呆板的。
佛陀在因地時,有一回與五百商人同坐一條船,船上有一個賊,想殺五百商人竊取其金銀珠寶。佛陀當(dāng)時已有他心通,知道賊要殺五百商人,而且是絕對勸不聽的。他心里想:「如果告訴商人,唉!這賊一定活不了;不告訴商人,這賊一定會殺商人!鼓窃趺崔k呢?
用智能來抉擇,沒辦法之下,佛陀自己就把這賊殺了,這叫「殺一賊而救五百商人」。這賊你不殺他,讓他殺五百商人,他會墮無間地獄的,怎么得了!佛陀在因地時大慈大悲完全無我,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佛陀想:「我自己來下地獄,我來解救他。」因為明白了佛法,以大悲心做下這「殺一救眾」的偉大創(chuàng)舉。
你看!以這種心殺賊還會下地獄嗎?不僅不會,還有功德呢!因為殺一而救五百人。所以事有輕重緩急,要用智能衡量。戒律是活活潑潑的,但一定要有智能去抉擇;沒有智能,你分不清楚就老實一點好,守戒規(guī)安守本分,不要弄巧成拙呀!
又像在家的信徒,要是農(nóng)夫怕殺生而不耕種,那大家都沒飯菜吃怎么辦?所以事理要認清。在這世界你只要非瞋心、不故意殺,無意而殺時心存悲痛,時時念佛回向它們,修道的一切功德都回向它們,這樣做到就可以了。生在這世界業(yè)力所逼,一切不得自在,所以大家要念佛、修一切功德,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只有離開這造業(yè)的地方,往生到清凈的世界,那樣才不會再造惡;在這娑婆世界你想不造惡,確乎難辦到。
但要知道,戒的開緣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以不忍之心而為之;千萬不可振振有辭,認為可以開緣就開殺。要存著我不可以造惡的心態(tài),惡決定是造不得。不得已的時候,雖戒有開緣,但運用之妙,非神而明之,也會開誤了,這不能不小心!
如果不得已殺傷眾生,有沒有罪過呢?還是有。你無心傷害它,將來你也會在無意中被它誤傷;你故意以瞋恨心傷害它,就會感地獄之報。所以,你自己看事應(yīng)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好了。希望諸位開大智能,一切無障礙。
問:信佛的人可以從事賣魚、賣肉的行業(yè)嗎?
答:佛法就是化度世間人的,過去沒聞佛法做了惡行業(yè),像屠夫、賣魚肉,在世間來說這是行業(yè),在佛法來說這是惡業(yè);還有最下賤的,就是做賣淫的事。做這些惡行業(yè),聞到佛法就要改行。你不要說:「我改不了!」改不了,惡業(yè)報你就要受。
那改不了就不能信佛了嗎?一樣能信,信佛有功德嘛!業(yè)障淺的人叫他改行就能改,沒有大智大勇的人仍是改不了。好比沿海人全靠打漁生活,你叫他怎么改行?唉!生在造業(yè)的環(huán)境就是這樣。信了佛雖不能改行,心中有佛在總比不信佛好。善歸善,惡歸惡,善惡摻半。心中有佛在,雖造惡,會有慚愧,惡不會造得太深、太多,所以說來信佛總比不信佛好。
問:有人主張墮胎來節(jié)育,這是否犯了殺戒?
答:世間的人,不要說是將來,現(xiàn)在全世界已感到有人滿為患之憂;無知的人就主張墮胎,真是可怕。唉!這些殺生的罪業(yè)怎么得了呢?墮胎是殺生,絕對不可以。既然不想生孩子,那就要從根本的「節(jié)欲」下手;好好拿出智能來,不要等到造了惡因,惡報現(xiàn)前,他來找你要命時,心中又不能安。不要說得太遠,就說我的一個信徒好了。她就是有墮過胎,靈魂找來了,她要幫他超渡,靈魂還不受超渡呢!他說:「我來投胎是來投生,不是投死的,你不讓我出生,害了我一命,我也要你的命!」這是現(xiàn)前事實的業(yè)報。
學(xué)佛要看破放下,如果兒女都大了,為了保持身體健康,應(yīng)該要分房。你們不要以為老和尚怎么說到這些話?要知道,學(xué)佛要與生活打成一片,不要離開日常生活來談佛法;離開了生活來談佛法,那你修什么行?「極高明而道中庸」呀!佛法在人間,離開人間而求菩提是求不到的。大家好好把人間法做好,在家學(xué)佛就像在家學(xué)佛的樣子;好好的持五戒、修十善,有機緣多受八關(guān)齋戒,種出世的解脫因。
問:我做生意,叫我不要惡口、兩舌、綺語是可以的,不打妄語怎么行?做生意有時免不了要打妄語啊!
答:原來你盡是打妄語來做生意,廣東話叫「車大炮」,這樣人家上你一次當(dāng),下次再也不會來了。你想想!假如人家騙你,你歡不歡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標價是「真不二價、童叟無欺」,還會沒生意嗎?
你告訴他:「我是佛教徒,說話真實,這雙筷子成本是一塊錢,現(xiàn)在賣你一塊一毛錢并不多吧!我應(yīng)該賺一毛錢的!棺錾猱(dāng)然是要賺錢,但要賺得公道。你不要說:「這東西是我花五塊錢買來的,現(xiàn)在賣你四塊,我都虧本了!贡M說這些假話,鬼才信你啊!你老老實實、坦坦誠誠地說真實語,身為商人要好好學(xué)這個誠實?蛻艨茨憷蠈崳l不常與你交易?
你可以再說:「你要是嫌這東西貴了,請到別家看看,比對以后,你看我的好,請再到這邊來。我不是只和你做一次生意,我希望你常來喔!你先拿去,如果真正貴了,我再退錢給你好了!雇思艺f得客客氣氣、誠誠懇懇的。客戶知道你是佛教徒、好人,不會騙他,他就喜歡和你做生意,永久都是你的客戶。一個人不怕他怎樣狡猾,只要你誠懇,他決定會相信你,同你做朋友。生意人薄利多銷,賺錢賺得實實在在、安安樂樂的,那多么好!若以打妄語賺錢,取財無道,會富貴嗎?
問:守戒不要喝酒,但做生意應(yīng)酬時,不喝一杯酒怎么成?
答:難道這杯酒不喝,生意就做不成?真是這樣嗎?做生意重在信實,只要你信實賣真貨,不要假貨騙人,說是某日交貨你就是準時交貨。不要拖到二日、三日,甚至十日還沒交,那樣把客戶弄怕了,你就是再敬三杯酒,人家也不和你交易。只要你價錢公道,讓對方多賺一點,你不要敬人家酒,甚至連茶水都不敬,客戶都會跑來家中找你。
一個人要在根本上做好,求那些枝末有什么用?佛教徒在世間要帶領(lǐng)導(dǎo)作用,改變世間不好的風(fēng)氣。像有些商人,為了做生意,喝酒啦、跳舞,盡搞醉生夢死的生活;生活都不上軌道,這樣賺錢也不會發(fā)財,發(fā)財也沒福報,只有禍患跟上來!
學(xué)佛要有正知見,觀點要正確;你觀點不正確,做事就不能合乎真理。你能合乎真理做事就有功德;如果觀點錯誤,又不聽善知識、善友的勸,那真是千佛出世不通懺悔。大家來山上學(xué)佛、受戒是為什么?就是要有佛的智能、佛的功德來莊嚴自己,消除無始劫以來的執(zhí)情及不好的習(xí)慣。有不良習(xí)慣的人不但學(xué)佛學(xué)不好,在世俗也不會清涼自在的。我們總要向好的方面學(xué),壞的方面要舍,慢慢改變對方,善巧化導(dǎo)對方?偛荒芾鲜腔杳裕瑸榱速嶅X就跟凡人進枉死城,那真是天大的冤枉!南無觀世音菩薩,加被眾生正智正見學(xué)佛道。
問:我父母都反對吃素,我本身雖想吃素,可是素食總是無味吃不下;勉強吃,胃腸不好又拉肚子,這怎么辦呢?
答:孝心動天地,父母子女情最易感化:一者,你發(fā)至誠心稱念觀音圣號回向雙親。二者,多禮拜圣像以消自身業(yè)障。如此雙管齊下,禮拜、稱念至極處,則自有感應(yīng)道交。想學(xué)道而業(yè)障深,若不加倍努力,如何成就道業(yè)?要思惡業(yè)苦,當(dāng)下決斷心,努力吧!
妙蓮老和尚法語:
逆境來是順境因
人情疏處道情親
持戒念佛最上法
此生決定見彌陀
緣起
老和尚一向勸人持戒念佛、念佛持戒,必定萬修萬人去,故月月舉行佛七,導(dǎo)眾念佛;年年傳授戒法,度人持戒。每期戒會,戒子云集,和尚苦口婆心,講授三皈五戒,于世法中啟出世之理,闡人所未明、發(fā)人所未言,善能應(yīng)病予藥,聞?wù)吣粴g喜獲益。
五戒,實乃人倫之大本,為一切大眾所應(yīng)共守;欲揚其教,僅將歷次開示精華,粹其要義,輯為成冊。普勸依教奉行,受持清凈妙戒,執(zhí)持萬德圣號,同登解脫之門。
五戒意義是什么?
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ㄒ唬┎粴⑸蚀
生是生命,凡有生命的動物,無不貪生怕死,我們愛護自己的生命,怎可以隨便殺害其他生命呢?所以皈依佛門,第一條要守的戒律,就是不殺生,不食肉,以培養(yǎng)仁慈的德性,以擴展個人的愛心,以保持身體的健康。因為一般動物,也和人類一樣,隨時都可能發(fā)生各種疾病,我們將有病動物的血肉,送進自己的腸胃,不怕病菌傳染嗎?就算是健康的動物吧,但動物被捕殺時,其內(nèi)心的恐懼,憤怒,怨恨,悲哀與痛苦的情緒,往往令其細胞產(chǎn)生毒素;人們將含有大量毒素的肉類,吃入口中,藏到體內(nèi),日積月累,人體細胞,自然會產(chǎn)生大量毒素,因而引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疾病。何況動物被殺死后,體內(nèi)胞細組織,立即開始腐敗,細菌亦不斷成長,再經(jīng)過由屠場送往冰庫,冷藏,儲存,運送,銷售,購買,烹飪,進食,一連串的操作過程,肉類不斷腐敗所產(chǎn)生的細菌,也就更多,更毒。專家們將其濃縮涂在老鼠表皮,三個星期就引起癌腫。所以素食,的確可以減少由肉類傳染的疾病,可以避免由肉類毒素,所引生的各種奇難雜癥。
因果經(jīng)說:‘今生多疾病,前身殺孽重。’不僅說明因果定律,自作自受的道理,同時也說明了很多出家修行的人,為甚么會被惡疾綿纏的原因,因為出家修行的人,今生雖然持戒修行,但前世未必不殺生,不食肉。所謂:‘假使百千劫,所作業(yè)不忘;因緣聚會時,果報還自受。’由于宿生惡業(yè)所追,怎得不。砍私錃⒎派,實行素食,加以誠心懺悔,以謀消除宿業(yè)之外,別無他圖。
可惜很多人,都不明白三世因果報應(yīng)之理,不知懺悔,不肯戒殺放生以贖罪,反而每因疾病需要吸取營養(yǎng),而殺害生物,滋補自己;即使是信佛的人,亦不例外。我們撫心自問,一日三飧,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一百年就是三萬六千五百日,人的一生,在十多萬次進食中,究竟殺害了多少生物,實在無法統(tǒng)計。古人說:‘千百年來碗里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請各位想一想,屠場里堆積動物的尸體,與戰(zhàn)場上人類的尸骸遍野,有何分別呢?
由于食肉的人太多,肉商為了供應(yīng)市場需要,不得不擴建屠場,增加屠工,大量殺戮生物。由于殺生共業(yè)所感,致使我們的世界,不止充滿殺機,而且殺氣騰騰,天災(zāi)人禍,隨時降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殺人之多,古所未有,有心人都希望阻止戰(zhàn)爭,可是僅僅距離二十年,又爆發(fā)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死傷人數(shù),遠遠超越第一次大戰(zhàn),F(xiàn)在,世界各地,又戰(zhàn)火蔓延,萬一不幸,導(dǎo)致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勢必毀滅人類前途。因此,我們戒殺素食之目的,已非只限于為個人的健康問題了,我們?yōu)榱巳祟惖那巴九c幸福著想,就應(yīng)該戒殺放生,實行素食,以擴展愛心,以停止殺業(yè),以避免戰(zhàn)爭,取消浩劫,導(dǎo)人類于永久性的和平。
。ǘ┎煌当I而義利
世間物各有主,不應(yīng)該不問自取,甚而少至一針一線,一花一草,一枝筆、一張紙,不與而取,都犯了偷盜之罪。很多人都以為自己是正人君子,而且家庭富有,地位崇高,怎會作賊,盜取他人的財物呢?其實,偷盜并不限于明搶暗偷,或持械打劫;而是包括用不正當(dāng)?shù)氖侄,貪求非份的財物,以及欺騙奸詐,強奪巧取,走私漏稅,盜取公物,欺世盜名等不道德的行為。此外,如果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侵損別人的權(quán)益;或利用自己的權(quán)力與地位,令他人不得不贈送禮物;或欺壓良善,奪取他人晉升的機會,甚至為了貪求方便,侵占了他人小小的便宜,或因不守時的壞習(xí)慣,令對方付出寶貴的時間,都是屬于偷盜的一族。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里,在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或在社交埸所上,往往犯了偷盜之罪而不自覺;小則令別人遭受損失,大則引起社會糾紛,甚或?qū)е翍?zhàn)爭。因此,佛特別制不偷盜戒。身為佛弟子的我們,不但立身處世,要做到‘正其義而不謀其利,明其道而不計其功。’不茍取不義之財,還要樂善好施,奉獻自己所有,扶危濟困,福利群生,實行布施,以除慳貪。
。ㄈ┎恍耙Y節(jié)
古人說:‘萬惡淫為首。’佛言:淫欲是生死根本,我們欲想超出生死輪回,一定要斷淫。楞嚴經(jīng)教導(dǎo)修行的人,必使淫機,身心俱斷,連斷性亦無,始可進修佛道。所以佛制出家弟子,要絕對戒淫,不可涉及男女私情。即使是在家學(xué)佛人,亦要清心寡欲,潔身自愛,不得恣情縱欲,不得見色起心,不得強暴非禮,不得亂倫邪行,不得涉足舞場妓舍,或涉及婚外情;以免制造糾紛,導(dǎo)演家庭悲劇。特別是三寶弟子,更要崇尚禮節(jié),行為端莊,思想純正,實行佛化家庭,使家中下一代,自小就接觸佛教的道德教育,自小就養(yǎng)成‘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的良好習(xí)慣,將來長大成人,立足社會,必然不會受社會色情風(fēng)氣的影響,而成為濁世的清流,不致沉淪欲海,無法自拔。所以身為家長,無論是為了家庭幸福,或是為了下一代,都應(yīng)該受持不邪淫戒。
(四)不妄語而誠實
語言,是人類社會維系公關(guān)的主要橋梁,亦是毀滅人類前途的導(dǎo)火線,所以古人說:‘一言興邦,一言喪邦。’不可不慎。佛為了救護人的口業(yè),特別制定不妄語戒,教導(dǎo)我們說話要誠實,報導(dǎo)要正確,不可以因貪求名利而妄自夸大,自贊毀他;不可以因嗔恨對方,而粗言惡語,破口大罵;不可以因妒忌別人,而挑撥離間,妄言中傷;不可以因取悅于人而花言巧語,欺騙奸詐;特別是修行人,更加不可以,未得圣人之道而言已經(jīng)得,未證圣果而言已經(jīng)證,希望對方尊敬供養(yǎng)自己,以滿足個人的私欲。當(dāng)知妄語之罪,自毀信譽,破壞公關(guān),導(dǎo)人迷信,死必墮落地獄,罪畢轉(zhuǎn)生為人,還要常受誹謗,語雖誠實,人不信受種種惡報,非戒除不可。
。ㄎ澹┎伙嬀贫
酒能麻醉人的心智,酒能損害人的健康,酒能令人喪德敗行。四分律說:酒有十過,三十六失,F(xiàn)代科學(xué),已經(jīng)證明,飲酒可能引生各種疾病,損害身體,講究衛(wèi)生,珍惜前途的人,都自動戒酒,何況佛弟子?佛在世時有一出家人,已經(jīng)證得阿羅漢果,神通自在,能降伏毒龍,被稱為降龍比丘。一次因乞得含有酒精的食物,嘔吐大作,醉臥在地,飽受蟲蟻欺負。又有一比丘,因醉酒喪智,頭腦不清,看見鄰家園子里有一母雞,便捉來殺食,及鄰家主婦,跑來追問時,不止否認,還借酒行兇,奸淫人婦;因為飲酒,殺盜淫妄之罪都犯了,因此,佛制凡是佛弟子,不得飲酒。包括一切含有麻醉或刺激性的東西,都要戒除,以保持理智清醒,行為正常,免因醉酒破戒,或借酒行兇。
據(jù)上可知,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就是仁、義、禮、智、信的道德行為,亦是做人的根本。特別是人的質(zhì)素,先天就充滿了貪嗔癡種種心理毛病,加以外界物質(zhì)的誘惑與刺激,很容易策動身口七支,作殺盜淫妄等惡業(yè),自害害人,甚至破壞社會秩序與治安,給人間帶來很多人為的災(zāi)害與禍患。因此,佛制五戒,要弟子們嚴格遵守;五戒受持清凈,然后可以進行求受沙彌、沙彌尼戒,比丘、比丘尼戒,以及菩薩戒。如果人皆實行不殺生,仁慈愛物,就可以保障一切生命的安全;杜絕社會上種種殘殺,謀殺,暗殺,奸殺種種罪惡行為。如果人皆實行不偷盜,重義輕利,就可以保障他人財產(chǎn)的安全;減少社會上明搶暗偷,持械打劫等罪惡案件發(fā)生。如果人皆實行不邪淫,尚節(jié)守禮,就可以保障婚姻安全,家庭幸福;取消社會上非禮強奸,亂倫喪德種種敗行。如果人皆實行不妄語,誠實可靠,就可以保障自他的信譽與權(quán)益,維護社會正常公關(guān);止息人間妄言綺語,挑撥離間,以及是非口舌之爭。如果人皆實行不飲酒,保持頭腦清醒,提高理智,就可以保障自他行為的安全;保持正常操作,不致醉酒闖禍,或醉酒駕駛,以導(dǎo)致種種意外發(fā)生。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yīng)
- 地藏經(jīng)簡介,地藏經(jīng)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講什么?
- 佛教基礎(chǔ)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xué)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jīng)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內(nèi)容介紹
- 心經(jīng)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xué)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nèi)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jīng)有訣竅嗎?誦經(jīng)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jīng)簡介,楞嚴經(jīng)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chǎn)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jīng)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jīng)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nóng)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jīng)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nèi)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xué)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jīng)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jīng)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jié)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在床上哄孩子睡覺能唱彌陀圣號嗎?
- 佛教基礎(chǔ)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xué)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xué)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xué)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xué)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xué)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