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
《阿毗達磨俱舍論》(簡稱《俱舍論》),義為對法藏論。全論通過五事(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應(yīng)行法、無為法)內(nèi)容與八品詞句進行抉擇,主要講述一切萬法之總相、別相、性質(zhì)、類別,對世出世間法進行細致入微的分析,詳細闡明流轉(zhuǎn)與還滅的因果法則...[詳情]
俱舍論疏卷第一余之
俱舍論疏卷第一余之
沙門法寶撰
論如。上所言至色蘊者何。已下二十行頌。別釋五蘊。并分處.界 于中。有十三段。分為四節(jié)。初五頌半明色蘊。及分處.界。文中有五。第一半頌總列十一色。第二半頌辨五色根。第三一頌辨五色境。第四三頌辨無表色。第五半頌以色蘊分處.界此即初也
頌曰至及無表者。次舉頌答
論曰至立色蘊名。此釋頌也。如文可解
論。此中先應(yīng)說五根相。第二半頌辨五根相
論曰至眼等五根。此釋頌也 彼識有兩釋也。一云。彼色等識 二云。彼眼等識 此文第一。即是彼色識所依名眼根。乃至。觸識所依名身根也
論。如世尊說至如是廣說。此引經(jīng)證五根是凈色也
論;驈(fù)彼者至鼻舌身識。此第二釋。識從根得名也
論。彼識所依至所依止義。即眼識所依名眼根。乃至。身識所依名身根也
論。如是便順至如是廣說。此引文證。后說為正。諸論皆同。正理論先說識從根立名。斷為正訖云。有說。彼者是境非根。而無意識緣色等故名色等識。彼識所依名眼等過。由凈色言所簡別故(釋曰。言所依凈色。簡意識故。意識。所依非凈色也) 又云。若爾。色言應(yīng)成無用。彼識依凈名眼等根。義已成故。無識所依。凈而非色。為簡彼故應(yīng)用色言 釋曰。難也。若謂凈色簡意根者。即應(yīng)但凈。不假色言。一切法中凈有二種。一者五根。二者謂信。信是心所非意識所依。五根是色非是意根。但言彼識依凈。已簡意根。更置色言便為無用 如是釋者。為遣疑難須置色言。若識依言就有財釋。則應(yīng)凈信名眼等根。故置色言。為簡此釋。無有一法以識為依。色而是凈?蔀榇酸尅J枪噬陨鯙橛杏谩♂屧。直言彼識依凈。若有財釋。信名識依。以信依識有所依識。取其識名名為識依。體復(fù)是凈。若直言彼識依凈。不置色言。則濫有財釋。信名為識依。復(fù)是其凈。即應(yīng)凈信名眼等根。若置色言不濫此釋。無色是凈。用識為依。就有財釋名為識依。故置色言甚為有用 有人不得此意。以識依凈三字相違是有財釋。云有一分有財釋。誤也 又云。又于此中前言。為簡耳等四根。彼雖皆用凈色為性。而彼非為眼識所依。故彼四根非眼根攝。后言。為簡無間滅依。彼雖亦為眼識所依。而彼非用凈色為性。故彼意根非眼根攝 或復(fù)前言。顯同分眼。后言。為顯彼同分眼。余根亦爾 釋曰。前言。是眼識所依。后言。是凈色也 又云。若爾凈色相無別故應(yīng)不成五。不爾。功能有差別故。如何得知功能別者。不共境識。所依定故。乃至廣說 有部等計五根以凈色為體 大眾部五根以肉團為體 覺天以四大為體 論已說五根次說五境。第三一頌明五境也
頌中味先。香后者。正理論云。越次說者。顯彼境識生無定故。論既此釋。故知不為犯聲香在味后
論曰至四色差別。釋五境也 就中。文有六段。五境即為五段。第六生識總別 就別釋色境中有三。一釋二色。二開二十色。三四句分別。此即第一釋二色也 言二色者。一顯。二形。此釋顯色 顯色有四者。根本顯色。即青.黃.赤.白
余顯是此四色差別者。謂云.煙.塵.霧.影.光.明.闇。此之八色隨其所應(yīng)。即青.黃等色之差別 因龍氣等名云 因火名煙 末散名塵 地氣曰霧 因日名光 因?qū)殻碌让鳌≌瞎猓魃谥杏辔锟梢娒啊》嗣湣‰m八差別不同。根本即是青等色也。亦有碧.紅.紫.綠等異。此是淺深不同。離.合有異。不別立也。淺青名碧。薄赤名紅。青.黃合綠。赤.黑合紫
論。形色有八至不正為后。列形色也 正理論云。此中顯色有十二種。形色有八。其名如下
論;蚨咧劣肮饷鏖湣5诙_二色為二十也
論。有余師說至第二十一。述異說也 此師意說?找伙@色非是明.闇。別立此色故二十一 依婆沙正義?找伙@色即是空界色一分?战缟词敲鳎湹壬o別體性。然明.闇等。即青等四色差別而立。故識身足論第十一云。空一顯色。如青.黃等者。以是青等差別立也 或似青等之差別色。非即青等。故言如也
論。此中正者至故今不釋。逐難釋形色也 此形色相者。古今諸師多不得意。不依圣教妄述其相 今明此相二門分別。一述正義。二敘異說出過 述正義者。大小乘論。述八色相。皆無相待立長.短也。大乘成業(yè)論。對有部等諸宗。立八色相。及此論業(yè)品經(jīng)部對有部立八色相。皆云。見面齊平起于正覺。見面參差起不正覺。見一面多便起長覺。見一面少便起短覺見四面等便起方覺。見一切處生則起圓覺。見中凸出便起高覺。見中[土*幻]凹便起下覺 兩論少異大意同也。準此論文。長短二色非相形立。是各別體勢。依論所立體相各異 依大乘釋。即是顯色安布不同名為長.短等依有部釋。別有形微攝持成此八相差別 古來大.小乘師迷一面多名長。一面少名短。作種種釋。皆不得意。遂謂相待以立長等 今釋。一面多者。六面之中一面多故。亦應(yīng)是六面之中。兩面多。恐難解故。故言一面。如竹.筍.越瓜等名為長色。若言兩面多。人即不解六面之中是何兩面。故言一面多也。一面少者。翻此可解 長即是細。短即是粗。故八色中不立粗細 正理業(yè)品中。云離顯之外別有形微。是眼識境。積集長等。是假非實。唯意識緣非眼識境 此假長等。要由形色攝持邊故方有分量。余物入中。破別成分。中可穿鑿成孔穴等。方有形色。論意。但說顯外別有形微。不說八種形微。體性別有 今詳。形色長等有二。一相待得名。二形量各別 相待立名。體不定故。此中不明 形量各別。體不同故是此所說 婆沙第九云。五相待有。謂此.彼岸。長.短等事者 非是明色體類別也。長.短等事通余法故?v說于色亦不違。此是前相待得名攝故 就形量各別。復(fù)有二類。一外緣來。如金石。待工匠等成長等故 二種性異。如鹽性方?v散成水后還方故。越瓜自長。苽樓性短。胡桃高下。櫻桃自圓。豆角性邪。如是等物種類各別。若待緣成。若種類別。并皆不是相待立名。如針雖對苽樓是短。而是長色。苽樓雖對棗是長。而是短色。此等皆由長.短微力。令成長等。長.短之微不相雜也。又即由此于余境中不立長等。無別形微。令同時聚成長等故 余文易了。故不釋也 敘異說者。有人云。長短者。長.短極微各有別體。相雜而住。形長見短。形短見長 彈曰此釋違其教.理。違教者。憑何經(jīng).論作此釋耶。而違成業(yè)論。及此論。一面多名長。一面少名短 言違理者。一色之內(nèi)具有長.短極微。形長見短。形短見長者。準此。無長不見短。無短不見長。若爾。有長有短同時相形。應(yīng)見長見短。若無長.短相形之時。應(yīng)物不見長短二色。正對眼前作意取長.短色。因何不見。要待相形。皆不應(yīng)理。又待比方知。是意識境非眼識取。眼識不能計度緣故知為非理 又云?闪恳讶ッL。不可量者名短 亦違教.理。及違世間。違教者。如前引文 違理者。如觸中說不可稱名輕?煞Q名重。不簡多少。但牽秤下即名重觸。此亦應(yīng)爾。但有分量即應(yīng)名長。七微已上即有分量應(yīng)名為長。世間即無見短色者 違世間者。一切世間皆不說可量名長。不可量名短 又自問答云。此短極微既有眾多。如何說彼而不可量 解云。雖有多體。而不可量。如輕極微雖有多體。而不可稱。短微雖多。而不可量。若言眼見非不可量。顯亦眼見。應(yīng)當(dāng)可量。若言同聚應(yīng)可量者。香等同聚。應(yīng)亦可量。此既雜住而不可量。短與長雜亦不可量 準上所釋。全無理趣。前后相違。準上標宗釋長.短色別。第二釋云?闪恳讶ッ麨殚L色。即是可量聚色名為長也。不可量聚名短色也。釋難即云短微長微相雜而住 準此即是可量已去亦長亦短。不可量聚亦短亦長。豈不與宗自相乖反 又引觸例。亦不應(yīng)理。極微體性非定是重。故有一類觸微不能牽秤。多亦非重。七微體是對礙法故多必可量。如何成例 又自釋色相云。中凸名高。中凹名下。自問答云。長與高何別。短與下何殊。自釋云。長.短據(jù)橫。高.下就豎 準此前后自相違也。豈可豎凸名高。橫凸名長。豎凹名下。橫凹名短 又諸大乘師皆云。聚顯以成長等。復(fù)說長等相待而立。明知。即是假聚長等。此唯意緣。如何色處。又聚觸等何得無長
論;蛴猩幹劣肮饷鏖。第三四句分別。今將釋四句須知形色 今詳。形量三種不同。一者。謂極礙聚不依托生。中可穿鑿成孔穴等。如墻樹等 二。自有形量不依托余。如云.煙等。三。待他成量不堪搖動。如光.明等.及畫等
有人云。畫有形者 謬也 諸論多取第一形色以為形也;蛉〉诙。或取第三 前文八種形色即是第一 此中四句兼第二形。以云.煙等入俱句故 或有色處有顯無形者。謂不與形色同聚顯也。即除俱句十二。余所有顯非形。青等皆是唯顯 正理三十四云。或有色聚二俱可了。謂所余諸形.顯聚。以非于此聚離一可取余故 準此故知。不與形俱同聚。名顯非形
論;蛴猩幹辽肀順I(yè)性。第二句也。身表業(yè)色。雖起之時。與舊相續(xù)顯色同聚。然不必俱。初起。息滅。與顯異故。初起無新顯色。息滅。古顯相續(xù)故 正理論云。所說身表是形差別。其理極成。謂從加行心所生不住等流大種果別類形色。不待余顯色為眼識生因。能蔽異熟生所長養(yǎng)形色。如是形色名為身表
論;蛴猩幹林^所余色。第三句。也此是形.顯同聚色也。如前引正理文
論。有余師說至有長等故。述異說也 此師兼取第三形。唯光明色一分無形。謂無障礙所發(fā)光明。其色漸微故無有分量 有人云新生智者。非也
論。如何一事具有顯形。經(jīng)部難也 難意云。長等色處即是顯微。于聚集位立差別名。如何一極微事亦顯亦形
論。由于此中至非有境義。論主取經(jīng)部意答也 此中實是一色生顯.形二智故。名亦顯.亦形。所以得知不依有部答者。正理論云經(jīng)主前難。如何一事具有二體者。此難不成。非所許故(述曰形微。顯微體各別故。不許一事有顯形也)
論。若爾身表中亦應(yīng)有顯智。論主難絕 若生二智故名亦顯亦形。身表亦應(yīng)生二智也 婆沙七十五一師云。二十色內(nèi)八有顯無形。謂青.黃.赤.白.影.光.明.闇。余十二色有顯有形 此師意說。有形必有顯。自有顯無形。有一師四句。與此論同。第四句取空界色非形非顯。以恒被明.闇覆故。此之四句非是正義。正義空界明.闇為體。理合是顯非形。然此四句所明長等。是假聚長等。非實極微。此長等聚必有形.顯二微故。言亦形亦顯。非長等微亦是顯也。此之四句依色處作四句 正理三十四一說云。香.味.觸.及無表色為第四者。依色蘊作四句。聲非恒故不入俱非。就蘊以明。非是正義。此中明色處故 問水鏡等中所有影像。為是實有。非實有耶 譬喻者說。此非實有。所以者何。面不入鏡。鏡不在面。如何鏡上有面像生 阿毗達磨諸論師云。此是實有。是眼所見。眼識所緣色處攝故。問面不入鏡。鏡不在面。云何實有。答生色因緣有多種理。故彼非難。如緣月光月愛珠器得有水生。非不實有。彼所生水有水用故(云云。多喻) 谷響有二說。譬喻者以剎那滅不至谷。故無 諸論師云。生耳識。故有 問此像色。二十種中是何色攝。答此是二十種像色。非二十種攝。由此。婆沙七十五釋二十色已別明像色 或即彼本色攝。青等像即入青等攝。不可將其本色難于像色。障光生等釋本色故。形顯分者。差別說。像色即是顯收。若從本質(zhì)亦通形攝。此明像故。不可以本形為難。正理有文。言顯色者像本別說
論。已說色處當(dāng)說聲處。此下第二釋聲處也。文中有四。一文前結(jié)引。二舉數(shù)列名。三依名別釋。四破異說。此文初也 正理論云。能有呼召說名為聲 或唯音響說名為聲(述曰。前是語聲。后非語聲)
論。聲唯八種至差別成八。第二舉數(shù)列名 前四種聲。各有可意.不可意別故成八種
論。執(zhí)受大種至大種為因。已下第三依名別釋。此明執(zhí)受大種.非執(zhí)受大種為因聲也。于執(zhí)受大種為因聲中。有是有情名聲。謂語表業(yè)。有非有情名聲。謂余執(zhí)受大種為因聲 于非執(zhí)受大種為因。聲。唯是非有情名聲
論。有情名聲至非有情名。此釋有情名.非有情名聲也 此說有情名是語表業(yè)。非謂一切語表業(yè)皆有情名也 正理云。此語表業(yè)。復(fù)有二種。謂依名起。及不待名 又準此文。有情名聲。是執(zhí)受大種一分。非有情名聲。是非執(zhí)受大種為因聲全。及有執(zhí)受一分。有情名聲定是有執(zhí)受大種為因 又下業(yè)品云。身.語表業(yè)定是有執(zhí)受大種為因。故知。此論有情名聲。定是有執(zhí)受大種因發(fā)。是有情數(shù)。有得得故。非化人語。諸化人語非是執(zhí)受大種為因聲故 若依正理第一云。有執(zhí)受大種為因聲。無執(zhí)受大種為因聲。有情數(shù)聲非有情數(shù)聲 述曰 此文執(zhí)受大種為因聲。即是有情數(shù)聲。無執(zhí)受大種為因聲。即是無情數(shù)聲 又云。八中。唯有初二應(yīng)理。以有情數(shù).非有情數(shù)。即是有執(zhí)受.及無執(zhí)受大種為因聲所攝故 準此論文。無執(zhí)受為因聲中。無有情名聲.及有情數(shù)聲。亦無有得得。有得得聲是有情數(shù)故。準此論文分聲四種。不須四句寬狹不同。但據(jù)義別分為四種。造定.道戒大種相擊發(fā)聲。非此所明 或可。彼大不自相擊發(fā)聲。婆沙亦許有四大不相擊發(fā)聲 問若爾何故。入阿毗達磨第一云。聲有二種。謂有執(zhí)受.及無執(zhí)受大種為因有差別故。墮自體者名有執(zhí)受(自體者自身也)是有覺受義。與此相違名無執(zhí)受。前所生者名有執(zhí)受大種為因。謂手.語等聲。后所生者名無執(zhí)受大種為因。謂風(fēng).林等聲。此有情名.非有情名差別為四。謂前聲中。語聲名有情名聲。余聲名非有情名聲。后聲中。化語聲名有情名聲。余聲名非有情名聲 準此論文。取化人語。是無執(zhí)受為因有情名聲。然不說是業(yè)。準此論文。與此論.正理相違。此論有情名聲。唯語表業(yè)。唯是執(zhí)受大種為因聲 正理有情數(shù)聲。唯是執(zhí)受大種為因聲;苏Z。同許非執(zhí)受大種為因聲。故知。非是有情數(shù)聲.及有情名聲 入阿毗達磨。許非執(zhí)受。而言化語是有情名聲者。豈不相違。答各依一義故不同也。此論等據(jù)此聲無得得故非是有情名聲 正理非是有情數(shù)聲。入阿毗達磨據(jù)有情心發(fā)故。名有情名聲 問若爾。何故。婆沙十三云。聲處有八種。謂執(zhí)受大種因聲.非執(zhí)受大種因聲 此各有二。謂有情名聲.非有情名聲 此復(fù)各有可意.不可意別故成八種 答此師。與入阿毗達磨意同。然非正義。正理此論。兩文不用此義。故婆沙百二十二云。問諸化語是業(yè)不。有作是說。彼是語業(yè)。由心發(fā)故 有余師說。彼非語業(yè)但名語聲。以所化身無執(zhí)受故 問婆沙兩說無評。何者為是。答非業(yè)為正。所以得知。以此論業(yè)品中。身.語表業(yè)。唯執(zhí)受大種為因故;苏Z。既同許是非執(zhí)受大種為因。故知非業(yè)
又準正理六十四解發(fā)語中云。此居口內(nèi)名語。亦業(yè)。流出外時但名為語。不名語業(yè)。準彼論文;苏Z離身遠響。如何成業(yè) 問既非是業(yè)。有得得不。答既非有情。無得得也 問如何。得知化聲無得。答一準正理論云。非執(zhí)受大種為因聲。與非有情數(shù)聲。無寬狹故;送S非執(zhí)受故。故知不成就也。二準婆沙評家義。及此論下文。色界身作欲界化。所化香味如莊嚴具。尚不成就。如何離質(zhì)化語得成就耶 有人。引婆沙一百三十二云。有成就欲界系所造色。亦色界系所造色。謂生欲界得色界善心。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fā)欲界語。準此論文。若化語不成就者。如何說此成二界色耶 破曰。此不成證。通異解故。前引文證;藷o得。文是決定。此文容有兩釋。故不成證。此說即質(zhì)化。色.觸二境。及即自身。以欲界化心發(fā)欲界語。故作是說。非謂此是離質(zhì)化人所發(fā)語也。所以得知。身生色界作欲界化。一說不化香味。一說化而不成就。如莊嚴具。離質(zhì)化人既更疎遠身莊嚴具。如何說語有成就義。余如前說 問若爾何故。婆沙上下。無文說不成就離質(zhì)化語 答此不在疑故不別說。即是入總不成就無情法中此已說故。故不別說。如不別說一樹.一石等名不成就。又如說發(fā)毛爪等非執(zhí)受者。非有情數(shù)無得得故。此物親于離質(zhì)化人尚不成就。如何離質(zhì)化語須更別說 問化人語.及簫笛等。雖非成就為有名不。答定無有名。下論文云。名是有情數(shù)故 既無得得何得有名
論。有說有聲至合所生聲。第四破異說也 此雜心師說。手.鼓合生聲名因俱聲。即二大種所生聲也
論。如不許一至聲亦應(yīng)爾。論主破也。如婆沙不許一顯色極微.二四大所造。故知。一聲亦不得內(nèi).外大種共造 今詳此意。論說聲因大種別者是造義也。非唯緣擊發(fā)聲 正理論云。雖有執(zhí)受.與無執(zhí)受。二四大種共相扣擊。而俱為因各別發(fā)聲。彼聲各據(jù)自所依故。不成三體 問何故。但言可意.不可意。不言處中聲耶 答若言可意.違意。即有處中。既言可意.不可意故。所以攝聲盡也。以除可意外。皆是非可意故。此即可意聲狹。不可意寬。違意.處中。皆是不可意故 又可意.不可意。就情而說。非決定也 問于色等中。何不說有可意.不可意等 答亦應(yīng)說有執(zhí)受等為因之異。然因聲性難知故。但就因.情等。說有差別
論。已說聲處當(dāng)說味處。此下第三釋味處也 正理論云。味謂所啖。是可嘗義 此中有二一結(jié)引。二舉數(shù)列名。此即初也
論。味有六種至苦淡別故。第二舉數(shù)列名 諸法差別種種不同。不可一例。由此五境差別不等。色有二十。聲八。味六。香四。觸十一等。謂本。味別唯有此六。余末皆是此六差別 雜集論說和合味等。不離此六
論。已說味處當(dāng)說香處。第四釋香處也 正理論云。香謂所嗅 就中有三。一結(jié)引。二依婆沙十三說香有四。三依本論說香有三種。此即初也
論。香有四種至有差別故。第二婆沙說四香也 五事論云。諸悅意者說名好香。不悅意者說名惡香 正理論云。增益.損減依身別故。有說。微弱.增盛異故 述曰。增益.增盛為平等香。損減.微弱為不等香
論。本論中說至及平等香。第三引本論三香也 正理釋云。若能長養(yǎng)諸根.大種名為好香。與此相違名為惡香(相違者謂。能損諸根) 無前二用名平等香 或諸福業(yè)增上所生名為好香。若諸罪業(yè)增上所生名為惡香。唯四大種勢力所生名平等香 今詳上釋。香隨其一義非決定也。望多有情損.益不定故。三香四香。說雖不同。皆攝香盡。更互相攝。思而可知。非是要義。不煩廣述
論。已說香處當(dāng)說觸處。第五釋觸處也。文中有四。一結(jié)引。二舉數(shù)列名。三牒名重釋。四界系通局。此即初也
論。觸有十一至及冷饑渴。第二舉數(shù)列名也
論。此中大種后當(dāng)廣說。第三牒名重釋也。文中有三。一指后釋。二當(dāng)體立名。三因取果名。此即初也
論。柔軟名滑至翻此為輕。第二當(dāng)體立名也 問何故七種觸中唯滑等四觸言性。余觸及余境不說性耶。答此為對后三從果立名故。此四從自性為名。故為性也。后三從果為名。故不言性。余境無相對故。所以不名為性 可稱名重者。謂能牽秤向下 不可稱者。謂不能牽秤向下。及有力上升。如煙.炎等。皆名為輕 余文可解
論。暖欲名冷至飲欲名渴。第三因取果名 文中有三。一釋果名。二結(jié)歸因稱。三引例證成。此即初也 暖欲.食欲.饑欲.是心所欲數(shù)。由身中有觸力令欲暖。有觸力令欲食。有觸力令欲飲。所令之欲名冷.饑.渴。即是由其能令之觸。即能令觸從果為名名冷.饑.渴
論。此皆于因。至故作是說。第二結(jié)也
論。如有頌言至同修勇進樂。第三引例證也 諸佛出世等。與樂為因名為樂也 問澀.滑.輕.重各相對立。何故對冷不說暖耶 答暖是能造即是火大。故不說也
論。于色界中至傳說如此。已下第四界系分別 上界決定無饑.渴二觸。不段食故。余觸皆有于理無違。衣別不可稱。重微少故不能牽秤。聚集多即可稱。故知別時亦有重也 余文可解 婆沙一百二十七。問若色界中有重觸者。以何義故。施設(shè)論說北俱盧洲衣重一兩。四王眾衣重半兩。三十三天衣重一銖。夜摩天衣重半銖。睹史多天衣重一銖中四分之一。樂變化天衣重一銖中八分之一。他化自在天衣重一銖中十六分之一。此上天衣皆不可稱耶。有說。色界衣雖不可稱。而余物可稱 有說。彼界一一衣雖不可稱。多衣積集即可稱。如細縷.輕毛積集便重 正理論云。觸謂所觸。十一為性。乃至。若爾身根應(yīng)成所觸。此既能觸彼。彼定觸此故。有說。身根唯能觸非所觸。譬如眼根唯能見非所見
復(fù)有說者。無有少法能觸少法。所依.所緣無間生時。立觸名想。若依此識能得彼境。此于彼境假說能觸。境非識依故非能觸。即由此 唯說地等名為所觸。依彼色等。定非所觸。此中意。顯依身根識不緣彼境而生起故 若彼色等非所觸者。如何花等。由身觸時色等變壞 由彼所依被損壞故,F(xiàn)見所依有損益故能依損益。非此相違。如地方所甘澤沃潤。苗稼鮮榮。烈日所迫與此相違。故知。所依大種被損。能依色等變壞。非余 婆沙一百二十七云。問緣五色根所依大種發(fā)身識不。有說不發(fā)。如五色根不可觸故不發(fā)身識。所依大種理亦應(yīng)然 問何故說身識所識。答依法性說身識所識。未來世中身識境故。然無現(xiàn)在發(fā)身識義 有說。除身根所依大種皆能發(fā)身識。以身根所依極鄰近故不能發(fā)身識。然他身識所緣境故。亦得名為身識所識 今詳兩釋恐非應(yīng)理。于自身中異處相觸。何理能遮 或可。自身異處亦得名他 又云。饑.渴二觸為是長養(yǎng)。為是等流。為是異熟生。西方師說。此非異熟以飲食能斷故 又說。饑.渴亦通異熟生。以飲食暫斷非永斷故。斷有二種。永斷。暫時斷。永斷不可續(xù)。非暫時斷如地獄中斬裁身分。異熟生色斷已續(xù)生。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飽時彼亦不斷。飲食障故不可覺知。飲食消已還可覺知 問異熟者為善.不善。答與雜心同 婆沙一百二十七云。不由大種偏增故生滑等。但由大種性類差別。有生滑果。乃至。有生渴果 有余師言。水.火增故滑。地.風(fēng)增故澀;穑L(fēng)增故輕。地.水增故重。水.風(fēng)增故冷。風(fēng)增故饑;鹪龉士薀o評家 今詳。二義兼有 雜心論云。饑.渴。或是善報。謂富者饑.渴是善報。貧者饑.渴是不善報。問饑.渴何處大種所造。有說腹邊大種所造。有余師說遍身大種所造。于饑.渴時遍身惱故 正理論云。余所未說悶.力.劣等攝在此中。故不別說。悶不離滑。力即澀.重。劣在輕軟。輕性中攝。如是其余所觸種類。隨其所應(yīng)十一中攝 準此十一觸攝一切觸盡。乃至。火.風(fēng)界增故生輕性。故死身內(nèi)重性偏增。水.風(fēng)界增故生于冷。由是亦說此所生悶 若爾云何言不離滑。隨一一增。此無有過;驈(fù)悶者是滑差別。非唯滑性。應(yīng)知此因亦有差別。是故滑性;蛞蛩L(fēng)界增故起;蛞蛩鸾缭龉噬。所以二言無相違失
論。此中已說至諸識亦爾。第六明生識總別也。文中有四。一結(jié)前述正義。二述婆沙異說。三問答分別。四生識前后 此即初也 已說多種色處者。五根.五境十處不同名為多種。五識取境皆通總別。是婆沙一百二十七評家正義
論。有余師說至十一觸起。第二述婆沙異說 此論二說中后說為正
論若爾五識至非自相境。第三問答分別 先問。后答 此即問也
論。約處自相至斯有何失。答也 五識身等。非緣十二處中共相如無常等。同一處中體事不同。非唯緣一
論。今應(yīng)思擇至何識先起。第四生識先后。先問。后答 此即問也
論。隨境強盛至令相續(xù)故。答也 境若均平舌識先起。由食欲引起身。令展轉(zhuǎn)相續(xù)。持食入口欲取舌.味故。境若均平先應(yīng)覺味。此就多分。若為知冷.暖即合先覺于觸 今詳取境先后略由四緣。一由作意不同。二由根有明.昧。三由境有強.弱。四由境有新.舊
論。已說根境至今次當(dāng)說。自下一頌釋無表色
論曰至不亂有心。此釋頌也。文中有五。一無表位。二無表相。三無表性。四無表因。五無表名 此即是釋無表位也 亂心者謂此余心者。善無表。以善心為此。以不善.無記心為余 不善無表。以不善心為此善.無記心為余 正理論云。不善.無記名亂心。余心名不亂者。就善無表說也 無心者謂入無想及滅盡定者。正理論云。無想.滅定名無心。此能滅心故。雖更有余無心果位。而無表色非所隨流。故無心言不攝于彼 等言顯示不亂有心者。等言。謂通兩處。謂亂心等。及無心等。亂心等。等取不亂心。無心等。等取有心 正理彈云。又謂等言通無心者。此言無用。前已攝故。亂心等言已攝一切余有心位。第二等言復(fù)何所攝。經(jīng)主應(yīng)思 述曰。無心是無心位。亂心等言。等不亂心。除此二外。更有何心。須無心等.等也。此等。應(yīng)于一處安也。經(jīng)主應(yīng)思 或謂后等攝不亂心前無用者。此不應(yīng)然。無容攝故。何容后等攝不亂心。遮言。理于相似處起。乘無起等。理不及余。故非全攝 述曰。既乘無心下起等。理不及不亂心余。故非全攝 或可。亂心言成無用 述曰。無心等。已等一切有心。何用亂心。故言亂心是無用也 又應(yīng)簡言唯凈無表。于無心位隨流。非余 述曰。入無心定。理合一切不善無表皆舍。不可言在無心位也 于自釋中亦不簡別。故于此理經(jīng)主應(yīng)思 安慧救云。亂心.不亂說其散位。亂心等取不亂心。散自相似。無心.有心說其定位。無心等取有心。定自相似。故此等言通于兩處
論。相似相續(xù)說名隨流。此第二釋無表相也 述曰。無表體性。相似相續(xù)唯善.不善 有人云。相似者。謂與表業(yè).及心。性.相似隨流 非也
正理彈云。今謂。經(jīng)主于此頌中不能具說無表色相。以說隨流名無表故。彼自釋言。相似相續(xù)說名隨流。非初剎那可名相續(xù)。勿有太過之失。是故決定初念無表。不入所說相中。又相續(xù)者。是假非實。無表非實失對法宗。又定所發(fā)。亂.無心位不隨流故。應(yīng)非無表。若言不亂.有心位中。此隨流故無斯過者。凈.不凈表業(yè)。應(yīng)有無表相 俱舍師救云。言相續(xù)者;蛞郧袄m(xù)后。如初念無表;蛞院罄m(xù)前。如后念無表;蚶m(xù)前.后。如中間無表。故初.及后皆名相續(xù)。設(shè)有無表唯一剎那。相續(xù)類故亦名相續(xù) 故入阿毗達磨云。亦有無表唯一剎那。依總種類故說相續(xù) 此無表體即名相續(xù)。實體相續(xù)。如何是假 又定無表雖復(fù)非遍四位中行。名無表者。四位之言。隨應(yīng)而說。非言無表皆遍四位。如定俱無表有心位行。不善無表亂.不亂心位行。若散善無表通四位行。汝立無心亦為一位。定俱無表豈得行耶。表業(yè)為難亦為非理 期心一發(fā)。任運相續(xù)彼位中行是無表相。表雖心發(fā)。心斷即無。而非任運。故不成例
論善與不善名凈不凈。此第三述無表性也 必假強表方能發(fā)故。不通無記
論。為簡諸得至大種所造。此第四述無表因也 得雖四位。相似相續(xù)與無表同。非四大造。與無表異。即以造因。簡于諸得復(fù)言大種所造
論。毗婆沙說至五種因故。引教證造是因義也
論。顯立名因至故名無表。此第五釋無表名也。頌文略故但言由此 成業(yè)論云。何故名表。此能表示自發(fā)業(yè)心令他知故。頌文云。外發(fā)身語業(yè)。表內(nèi)心所思。譬如潛淵魚鼓波而自表 頌言由此者。為顯由無此表義故名為無表
論。說者顯此是師宗言。顯上說無表相。是薩婆多師宗說也 正理論云。說者。顯此是余師意。經(jīng)主。不許如是種類無表色故。論。略說表業(yè)至名為無表。此略結(jié)上無表體也
論。既言無表至大種云何。自下兩頌。因論生論。明四大也。文中有二。初一行頌明真四大。第二行頌述假四大。此第一明真四大也
論曰。至故名為界。長行釋也。文中有四。一釋界義。二釋大種義。三釋業(yè)義。四釋性義 此釋界也。以二義釋界。一能持自相。二能持所造。同顯宗論第三釋也 顯宗第一釋云。一切色法出生本故。亦從大種大種出生。諸出生本世間名界。如金等礦名金等界 第二釋云。或種種苦出生本故。說名為界。喻如前說
論。如是四界至大事用故。第二釋大種也。大即種故名大種也。是持業(yè)釋 顯宗論云;蚰茱@了十種造色。是故言種。由此勢力彼顯了故。所言大者。有大用故。言大用者謂諸有情根本事中。如是四大有勝作用。依此建立識之與空 此論釋種云一切余色所依性故。云何作所依耶。婆沙一百二十七。有說在下為因所依法應(yīng)爾故。問若爾。于逼近色可說能造。于隔遠者云何造耶。答不說一樹所有大種。都在其下造諸造色。但說一樹分分。皆有大種在下造色在上 有作是說。相雜而住。大種在外造色在中。問若爾。應(yīng)斷截時見有孔隙。猶如斷藕。答雖有孔隙而不可見。以諸大種非有見故。所見孔隙是造色故 正理論云。何故名種。云何名大。種種造色差別生時。彼彼品類差別能起。是故言種 準正理文。即是令造色種類不同而得生起。名為種也 婆沙云。大德說曰。虛空雖大而非種。不能生故。余有為法雖能為種。而體非大。相不遍故 體寬廣故等者。以三義釋大也。體寬廣者。一切色聚之中具有堅等性故 或于地等增盛聚中形相大故者。此假四大。如大地.大海.大火.風(fēng)等 或起種種大事用者。其內(nèi)四界為有情本。外水.火.風(fēng)成壞世界。地以能持 正理論云。虛空有大而無種義。種與能生名差別故 有說。虛空亦無大義。體非色故 造色.及余有為非色。性能生故。名種 無上二義故非大種。大.種二義互不成故 述曰。虛空無種。造色及余非色法無大故。由此 大種唯四不增不減。毗婆沙者作如是言。減即無能。增便無用。故唯有四。如床四足 述曰。減即造色不成。增又無用
論。此四大種能成何業(yè)。已下第三釋業(yè)。文中有二。一問。二答。此即問也
論。如其次第至熟長四業(yè)。已下答也。答中有三。一舉頌略答。二釋頌文。三逐難重釋 此第一也
論。地界能持至風(fēng)界能長。第二釋頌文也
論。長謂增盛或復(fù)流引。此逐難釋 增盛者。如長小成大。體增盛也 流引者。謂轉(zhuǎn)至余方如水流等。體不增也
論。業(yè)用既爾自性云何。第四釋自性也。文中有二。一問。二答 此文問也
論。如其次第至故名為動。答也。四文如上可知
論。品類足論至故亦言輕。釋違文也 正理論云。風(fēng)界若以動為性者。何故。契經(jīng)及品類足論。皆言風(fēng)界謂輕等動性。復(fù)說輕性為所造色。說動為風(fēng)。輕為造色是顯自相 輕為風(fēng)者舉果顯因。輕是風(fēng)果故 豈不火界亦是輕因。以說火.風(fēng)增生輕故。雖有是說而火不定。若有輕性火增為因。是處必有增盛風(fēng)界。或有輕性風(fēng)增為因。而其中無增盛火界。如葦?shù)然h舉輕性。此中火界若增盛者。其中應(yīng)有熱觸可得。由此風(fēng)界遍為輕因。故別舉輕偏顯風(fēng)界。然地等相易可了知。故不須說重等果顯。對堅等三。動難了故 此中舉果顯因。輕八轉(zhuǎn)聲中業(yè)聲 八轉(zhuǎn)聲者。一體。謂直詮法體。二業(yè)。謂所作事業(yè)。三具。謂作者作具。四為。謂所為也。五從。謂所從也。六屬。謂所屬也。七依。謂所依也。八呼。謂呼彼也。依聲明法凡呼諸法。隨其所應(yīng)有八轉(zhuǎn)聲 此中說輕為風(fēng)業(yè)者。是舉果顯因之業(yè)用也。非如余業(yè)聲之所表也。如言刀割等。能割離刀無別體也
論。云何地等地等界別。自下一頌。第二明假四大
論曰至表示風(fēng)故。此之假地水等。實四境成隨世想立故唯說色。世間但識顯.形地故而不知是四境共成。亦不知有堅等四界故。但于形.顯立地.水.火名。世間亦有知動是風(fēng)。亦有于黑團等色謂為風(fēng)故由此于風(fēng)有二種釋。文顯可解 問假地等中亦有香等。因何但言形.顯為體 答地等雖有四境合成。世假地想。于色處起。如觀四大。唯觀于色不觀香等。以色離境。可示在此在彼處故。聲非恒有。三境合知。故論不說
論何故此蘊至說為色耶。問色名也 上來釋五根.五境無表為后。皆是色蘊。釋色既了。須識色名。故今問起
論。由變壞故。答也。文中有二釋。一變壞。二變礙 就前釋中文有三段。一略標。二引文證。三問答 此文初也
論。如世尊說至惱壞如箭中。第二引文證也。變壞即是可惱壞義。引法救義品中頌證?芍。婆沙三十四云。釋迦菩薩為多求王貪海外國故說此頌。廣如彼說 婆沙九十七云。問變與壞有何差別。答變者。顯示細無常法。壞者。顯示粗無常法。云云多釋 問今此中釋。變壞名色同婆沙釋變壞不 答此不同也。變即壞也。如說變礙礙即變。故不可有礙而無變有變而無礙也
論。色復(fù)云何欲所惱壞。此第三問答也。此是其問
論。欲所擾惱變壞生故。答也 正理論云。此中色蘊何緣名色。善逝。圣教且說變壞故名為色。此說意言。苦受因故。有觸對故?赊D(zhuǎn)易故。名為變壞。由變壞故說名為色 苦受因者。色有變壞能生苦受。如義品言趣求。欲等 有觸對者。手等所觸色便變壞。是有對礙可變壞義 可轉(zhuǎn)易者。如牛羊等身可轉(zhuǎn)易。是可轉(zhuǎn)變及貿(mào)易義。由可轉(zhuǎn)易故名變壞。云何色法可轉(zhuǎn)易耶。謂異相生故名轉(zhuǎn)易 或能表示宿所習(xí)業(yè)。故名為色。如契經(jīng)說。此摩納婆。宿習(xí)能招惡形色業(yè)。謂多忿恨 或能表示內(nèi)心所有。故名為色。如契經(jīng)說。具壽。汝今諸根凝悅。定證甘露 豈不此說。唯就有見有情數(shù)色訓(xùn)釋色詞。唯此能表宿所習(xí)業(yè)及內(nèi)心故 若爾。無見非情數(shù)色。應(yīng)皆非色 無斯過失。唯色聚中有此義故。不說諸色皆能表示。且于一切非色聚中無能表示。故此釋詞理得成立。如契經(jīng)說業(yè)為生因。此說諸生皆因于業(yè)。不言諸業(yè)皆是生因。今不應(yīng)難業(yè)非生因便為非業(yè) 若不爾者。善逝訓(xùn)詞亦可為難。非一切色皆變壞 故世尊且據(jù)有對礙色說如是言。有變壞故說名為色
論。有說變礙故名為色。第二釋也 色可變。有礙.可變。謂可變壞故。有礙。謂有礙用故
論。若爾極微至無變礙故。難也
論。此難不然至變礙義成。釋也 五識依緣皆應(yīng)積集。故無現(xiàn)在獨住極微。由恒積集故有變礙。然正理第二有兩說。一說同此論文。又一說云有說。亦有獨住極微然有變礙。而不發(fā)識。五識依.緣要積集故如立極微。雖無方分亦無觸對。而許極微有礙有對有障用故。應(yīng)知變礙義亦如是
論。過去未來應(yīng)不名色。難也 現(xiàn)在眾微集。變礙義可成。過.未眾微散。應(yīng)不名為色
論。此亦曾當(dāng)知至如所燒薪通也 過去曾礙。未來生法當(dāng)?shù)K。諸不生法是彼礙類。如所燒薪
論。諸無表色應(yīng)不名色難 無表色無變礙故應(yīng)不名色 于中有二釋
論。有釋表色至影亦隨動。是初釋也
論。此釋不然至影必隨滅。論主述婆沙破也 正理不許此破云。有不定過。如父.工匠種等滅時。子.堂.芽等不隨滅故 正理破此釋云。此不應(yīng)理。隨心轉(zhuǎn)色不從表生。應(yīng)非色故
論。有釋所依至亦得色名。第二釋 從所依大種得名也
論。若爾所依至應(yīng)亦名色。此難也 于中有二釋。一依親.疎釋。二共.不共依釋
論。此難不齊至助生緣故。此親.疎釋也
論。此影依樹至四大種故。論主與出違宗失也
論。設(shè)許影光至未為釋難。此縱釋破也 前不許寶與光為依破。后許為依義不同破 正理救云。此言意顯影等大種。樹等大種為所依故。所以者何。影等大種生.。儠r皆隨彼故。此影光言。意表總聚。非唯顯色如樹.寶言。是故影等顯色極微。依止影等大種而轉(zhuǎn)。影等大種復(fù)依樹等大種而生。故于此中無不順過 正理救縱云。此難不關(guān)毗婆沙義。能依所依許俱滅故無表所依大種若滅。能依無表未嘗不滅 初念無表?膳c所依大種俱滅。第二念等無表云何 第二念等大種若無。其無表色豈得現(xiàn)有 雖此位中非無大種。而彼大種非此所依。非生因故 奇哉如是善解對法。豈不非唯生因大種。望所造色能為所依。然更有余四因大種。望所造色許為依故。若彼所依大種滅已。能依無表猶不滅者。圣生無色。無漏無表既許成就應(yīng)得現(xiàn)前。生.依二因大種滅已。無漏無表雖成不行。故知欲界無表行者。定由所依大種不滅此若不爾彼云何然 由此諸師咸作是說。諸所造色有二種依。一生起依。二力轉(zhuǎn)依。圣生無色由力轉(zhuǎn)依大種無故。無漏無表雖復(fù)成就而不現(xiàn)行 已上正理引例釋。今破正理。無色界中雖成下地?zé)o表而不行者。以必不起下地定故。若謂以無依因大種生.第.四定成下五地?zé)o漏無表有依因大。此豈得生上起下無表耶 然眼等識。所依五根雖有變礙 而不成色。由彼種類有別異故。有識種類不依于色。唯五識身依色而起。六識皆用意為所依。無色界中意亦可得。乃至。又理不應(yīng)六識自性。一法種類亦色非色。無有無表不依色生故。應(yīng)所依有變礙故。能依無表亦得色名 述曰。一切識依意。雖一分識亦依于色。故不名色。無表一切依色。故名色也 又言色者。如牛.孔雀。依少分類以立想名。非無差別。不應(yīng)為難 述曰水牛名地眠?兹该亟小7且磺袝r眠叫又如世說急食.急行故名為馬。而非一切。雖無彼德而似彼故。種類義成。但隨少分建立名想。此亦如是。由此即釋。定不生法。住色相故亦得色名 述曰。同牛及孔雀。亦可用此釋無表色 俱舍師破云。汝言影等大種。樹等大種為所依者。何異影等依于樹等。樹等望彼皆是疎依。并非親生。等非能造。汝說影等大種。依樹等大種。還是違宗。故救非理 又破救縱云。汝意立初念生因大種。望第二念等無表能為所依。第二念等四因大種。望第二念等同時無表。亦為所依。故說能依.所依俱滅。同樹等滅。影等隨滅 即言初念大種為生因。第二念大種為依等四因者。豈有別世兩具四大種。共為五因生一所造。諸論皆說。一切四大望所造色。皆具五因 故婆沙一百三十二云。過去大種與未來所造色。為幾緣。答因.增上。因者五因。謂生等五。增上者如前說,F(xiàn)在大種與未來亦爾,F(xiàn)在與現(xiàn)在亦爾 準此文。初念大種望第二念所造色。具五因。云何乃言但作生因 若轉(zhuǎn)救言初念大種為生因者。即五因皆名生因。以親能生造色故。第二念四因大種名依等四因。雖初念大種得具五因第二念大種即關(guān)生因。還有別世兩具四大。共造色過 若轉(zhuǎn)救言第二念四因大種者。非是依等四因。即四大種各為一因。名為四因。總是依因。故諸論說。初念大種為能生因,F(xiàn)在大種能為依因。若作此救。雖無闕因之過。既言第二念大種為所依。為別起大種。為即造身根等大種。為是親所依。為是疎依。若言即是身根等大種。望無表色但為疎依者。我亦許此同時疎依。非親所依。無表不由同時依力而得色名。但由初念所依力故而得色名。由此理故。初念大種為親所依?傻猛擞埃舛N。親依樹.寶。故我就此。說所依滅無表不滅。不可說彼疎為所依。但應(yīng)言依。彼說所依言中有過。若言無表亦望同時疎依。得名色者。眼等五根。望眼等識亦是疎依。應(yīng)眼識等亦名為色。又由彼力得名色者。應(yīng)是能造。若是能造。還應(yīng)具有生等五因。故為非理
論。復(fù)有別釋至理得成就述曰。第二正釋也。如文可解
上來第四有三行頌。述無表色 并明四界及假名大
頌曰至身界觸界。自下第五半行頌。以色蘊為處.界。如文可解
上來五行半頌。別明色蘊及分處.界也
論。已說色蘊至三蘊處界。自下第二有一行半頌。別明受.想.行蘊。并立處.界也
論曰至意觸所生受。述曰。長行釋中文有二。初明三蘊。后分處.界。此明三蘊。文中有三。即釋三蘊以為三也 此文是初受體也。文復(fù)有三。一示體。二分三受。三分六受 領(lǐng)隨觸者。示自性受。體異余心所也。諸心。心所。雖與受同領(lǐng)所緣境。而不領(lǐng)隨觸。非自性受。自性受領(lǐng)所隨觸 若時為所緣。爾時非所領(lǐng) 若時為所領(lǐng)。爾時非所緣 有人云。諸心.心所同緣一境。皆能執(zhí)受。與受何別。解云。諸心.心所雖復(fù)同緣俱名執(zhí)受。受領(lǐng)納強。名自性受。猶如十人。同一處坐。一人是賊。傍忽有人叫喚呼賊。雖復(fù)十人同聞賊聲。實是賊者領(lǐng)即偏強。不同余九。受領(lǐng)境強。想等領(lǐng)境弱。應(yīng)知亦爾 又解。諸心.心所。雖復(fù)同緣皆執(zhí)受境。想等諸法從別立名。受無別名。雖標總稱即受別名。如色處等雖有兩解前解為勝 準此兩解皆約領(lǐng)境名受。然與論意并不相當(dāng) 又準此釋。受與想等皆同。但強弱有異。立名不同。受既如此余亦應(yīng)然。豈非雜亂 又此論云。受蘊謂三。領(lǐng)納隨觸。即樂.及苦.不苦不樂 正理云。隨觸而生。領(lǐng)納可愛.及不可愛.俱相違觸名為受蘊。領(lǐng)納即是能受用義 準此二論。俱以領(lǐng)納隨觸為受。不取領(lǐng)境 又此論第十云。如何觸為受所領(lǐng)行相依。行相極似觸。依觸而生。故正理第二云。又說諸受略有二種。一執(zhí)取受。二自性受。執(zhí)取受者。謂能領(lǐng)納自所緣境。自性受者。謂能領(lǐng)納自所隨觸。乃至。領(lǐng)所緣受與一境法。差別之相難可了知。乃至。雖受亦能領(lǐng)納境界。而此領(lǐng)納自性難知。故領(lǐng)納觸為自性受。此不共余易了差別。如是諸受。與心等法同所緣故。領(lǐng)納異故。所緣事別。所領(lǐng)事別。由此觸于受。若時為所領(lǐng)是時非所緣 若時為所緣。是時非所領(lǐng) 故緣.領(lǐng)事別 準此豈得取境勝故偏得受名 又顯宗第二云。云何此受領(lǐng)納隨觸。謂受是觸鄰近果。故此隨觸聲。為顯因義。能順受故。受能領(lǐng)納能順觸因。是故說受領(lǐng)納隨觸。領(lǐng)納順觸名自性受。有人又云。言領(lǐng)納觸名自性受者。謂即此受領(lǐng)納自體。言領(lǐng)觸者。觸是其因。受是其果。受能領(lǐng)觸順.違.俱相。領(lǐng)納觸果。果即是受。還領(lǐng)自體以領(lǐng)觸相故。故正理論釋果云。如言王食國土非食地土。食地中所出。言食國土。舉因顯果。領(lǐng)觸亦然。又如父生子。子媚好皆似于父。亦如果從種生。果似于因 準上所引。證受自領(lǐng)。皆非應(yīng)理 若受還領(lǐng)受即違文。若時為所緣。爾時非所領(lǐng) 若時為所領(lǐng)。爾時非所緣 若領(lǐng)自體誰為能所。故婆沙第九云。若自性知自性者。不應(yīng)建立能取所取 準此。既言能領(lǐng)所領(lǐng)。故知不是自領(lǐng) 又與所引喻不同。王食國土等豈是自食。此中言領(lǐng)者。即是自體有彼相故。自為能領(lǐng)彼為所領(lǐng)。如印物印。物領(lǐng)印相。不可說物自領(lǐng)物也 有人妄敘唯識轉(zhuǎn)計破有部之義。將為正宗 誤也 又云。若作俱舍師破云。諸心.心所。同一剎那俱緣前境。如何可言領(lǐng)相應(yīng)觸。若從他生。及相似者。即名為受。子從父生。果從因生。皆應(yīng)名受者 此皆亦謬也。論主自以領(lǐng)納為自性受。與正理同。何勞此中輒引唯識論破。以為破也。又諸法得名不同。豈可以一例余皆同名受
論。想蘊至應(yīng)如受說。第二出想蘊體也 想能取像者。謂取青等.男.女.苦.樂相狀故名取像
論。除前及后至名為行蘊。第三出行蘊體也 除前。謂色.受.想 及后。謂識蘊 余有為法。簡無為也 即是除四蘊.及無為。余一切法皆行蘊攝。以法多故從通立名
論。然薄伽梵至由最勝故。此下第二會釋經(jīng)也。文中有二。一順釋。二反難.釋。此順釋也 理實行蘊攝多有為。然經(jīng)唯說六思名行蘊者。以思行義勝余法故
論。所以者何。征勝所以也
論。行名造作至故為最勝。答勝所以也 由造作名行。業(yè)是造作。思為業(yè)性。造作義強余有為法。故名最勝。偏說思也
論。是故佛說至名行取蘊。引教證也 準佛所說。故知。實通余法。以思造作義強。名行取蘊 正理論云。契經(jīng)中說永斷三結(jié)證預(yù)流果。非不永斷見諦所斷一切煩惱。當(dāng)知此經(jīng)是有余說。如是等經(jīng)皆就勝說。此亦如是。造作有為功能勝故。云何說此能造有為。謂有勝能引生果故
論。若不爾者至應(yīng)知應(yīng)斷。及難釋也。若依經(jīng)文。唯六思身為行蘊者。即有為法中。除色受思.想.識外。余有為法。非取蘊攝故。即非苦.集諦。既非苦.集。即不可為應(yīng)知.應(yīng)斷
論。如世尊說至說亦如是。引文證 余有為法。必須達.及知也。未達.未知是知苦也 未斷.未滅說亦如是者。亦云。若于一法未斷未滅。我說不能作集邊際。未斷未滅是斷集也。故知。一切有漏法皆須知.?dāng)?/p>
論。是故定應(yīng)至皆行蘊攝。結(jié)攝一切有為法也
論。即此所說至立為法界總束七法為處.界也
論。已說受等三蘊處界。自下第三有一行頌。釋識蘊。并立處.界
論曰至故名識蘊。長行釋中有二。一釋識蘊并分處.界。二總結(jié)五蘊并分處.界 前文有三。一釋名義。二分為六。三立處.界。此所舉文釋識名義 即六識身各了自境。于自境處總?cè)【诚。不別。裼。值裙拭?cè)∫。非是總.別相中取總想也。正理論云識謂了別者。是唯總?cè)【辰缦嗔x。各各總?cè)”吮司诚喔鞲髁藙e。謂彼眼識。雖有色等多境現(xiàn)前然唯取色不取聲等 釋各別取境義 唯取青等非謂青等(論既言唯。故知。不通取別。簡勝解也) 亦非可意不可意等 簡觸.受所取也 非男女等非人杌等。非得失等(隨其所應(yīng)簡心所也) 如彼眼識。于其自境。唯總?cè)∠。如是余識隨應(yīng)當(dāng)知(準上言唯定不取別) 又顯宗云。識謂了者。是唯總?cè)【辰缦嗔x。各各總?cè)”吮司诚。名各了別。謂識唯能總?cè)【诚唷7悄苋e 入阿毗達磨第二云唯總分別色等境。非彼境相差別事。說名為識若能分別差別相者。即名受等諸心所法。識無彼用但作所依 準上三論有四唯一但。取總之文決定。不可言兼別也。心所法中無一唯別。容作兩釋 有人不得論意。妄為四解亦不可是非何者為勝。乃疑后學(xué)令迷論說。其四解者 第一解云。于境之中有二種相。一者總相。謂色.聲等。二者別相。謂違.順等。心.心所法于所緣境。心取總相不能取別。心所各自取境別相不能取總。以于一體無多解故。故入阿毗達磨論第二云。唯總分別色等境事說名為識。若能分別差別相者。即名受等諸心所法。識無彼用但作所依 第二解云。心王正取總相兼取別相。諸心所法。各自取別相非能取總相。此義意說。心王力強能取總別。心所力劣取別非總 破曰。違文無教。不可依據(jù) 第三解云。諸心所法。各各正能取自別相。兼取總相心王但取總相非別。此義意說王所作處心所必隨。故心所法兼能取總王非隨所故不取別 破曰。喻不相似。王能總領(lǐng)臣豈遍攝。無文違喻。不可依也 第四解云。心.心所法。一一皆能。倓e相。然彼心王正取總相兼取別相。諸心所法。各各正能取自別相兼能取他別相.及與總相。所以得知諸心。心所皆能取境總.別相者。如婆沙第三十四無慚納息中。解無慚行相云。有余師說。此顯無慚行相。此行相對余應(yīng)作四句。有無慚非無慚行相。轉(zhuǎn)。謂無慚作余行相轉(zhuǎn) 有無慚行相轉(zhuǎn)非無慚。謂無慚相應(yīng)法。作無慚行相轉(zhuǎn) 有無慚亦無慚行相轉(zhuǎn)。謂無慚作無慚行相轉(zhuǎn) 有非無慚亦非無慚行相轉(zhuǎn)。謂若取此種類應(yīng)說無慚相應(yīng)法作余行相轉(zhuǎn)。若不爾者。應(yīng)說除前相 解無愧中亦有四句。不能具引 以此準知。皆取總.別 破曰。有人雖引文證。不知正.不且如受領(lǐng)隨觸。想取境像。豈可亦說想領(lǐng)隨觸。受取境像。理必不然。諸心。心所同一行相者。謂取青等諸法自共相等。非是心.心所法各別取像等也。婆沙三十四云云何無慚。答諸無慚無所慚。無羞無所羞。乃至。無敬性等。乃至。問此中所說差別名言。為顯自性。為顯行相。為顯所緣 一說顯自性。二說顯行相。三說顯所緣 準三十八云。云何不共無明隨眠。答諸無明于苦不了。于集.滅.道不了。此中不了者。顯不欲忍義謂由無明迷覆心故。于四圣諦不欲不忍故名不了。非但不明。如貧賤人惡食在腹。雖遇好食不欲食之。異生亦爾。無明覆心。聞四圣諦。不欲不忍 問此中所說不了名言。為顯自性。為顯行相。為顯所緣。有作是說。此顯無明自性。有余師說此顯無明行相。復(fù)有說者此顯無明所緣。評曰應(yīng)作是說。如是無明于四圣諦。乃至不決擇以為自性 準此評文故知。初師為正。無慚亦爾所作四句非是正義。故不成證 今詳論意。心.心所法。雖同取青等總.別相等。然于此相。有即印持.取.像等多種不同。名為取別。心王總?cè)【诚。別相難知。如臺六司同理一國。然所理事各各不同。王則總理。別相難了
論。此復(fù)差別至至意識身。此第二就依分六也
論。應(yīng)知如是至轉(zhuǎn)為意界。第三分識蘊為處.界也
論。如是此中至及與意界。大文第四總結(jié)五蘊已。重總分五蘊。為十二處.十八界也 如文可知
論豈不識蘊至復(fù)為意界。自下第四有十二行頌 問答分別。文中有十一段。此第一問意界也。前半頌問意體。后半頌問意數(shù)。此問體也
論。更無異法即于此中者。即于六識中也
論曰。至即名余種。釋也 即六識身。為所依義名之為意。為能依義名之為識。如父.子。果.種。所望不同得名有異。此答體也
論。若爾實界至十八界耶。第二問數(shù)也 若六識依他起故名之為識。即唯六識。更兼五根.六境。界唯十七 若為所依義名一意根。即更兼五根.六境。應(yīng)唯十二 六識與意更相攝故者。攝意從識即為十七 攝識從意即為十二
論曰。至界成十八釋也 此為建立十八界故成第六依。故六識外更立意界。已上數(shù)也
論。若爾無學(xué)至非意界故。難也 若以后識依故名為意者。無學(xué)后心無能依識。應(yīng)非意界
論。不爾此已至后識不生。答也 猶如種子已住因性。闕余緣故后果不生。后心亦爾。已住意性。余緣闕故后識不生。而成意界
論。此中蘊攝至總攝云何。自下一頌。第二明蘊.處.界各一攝一切法
論曰至一切法盡。長行釋也。于中有三。一明一蘊.處.界攝一切法盡。二明勝義攝。三明世俗攝。此文初也
論。謂于諸處至不攝他性。第二明勝義攝 此一蘊.處.界攝一切法。是勝義攝 言勝義者是真實義
論。所以者何。征也 所以勝義攝唯攝自性
論。法與他性至其理不然。答也 自性.他性恒相離故。不可相攝
論。且如眼根至離彼性故。指事釋也
論。若于諸處至攝徒眾等。世俗攝也
論眼耳鼻三處各有二。已下半頌。第三明三根處二界一。頌前問答 如文可了
論曰至眼識依故。答也 三根雖處各別二。以三同故合立一界。此釋三義同也
論。由此眼界至如是安立?偨Y(jié)成也
論若爾何緣生依二處。難也 眼等三根。既三義同。故雖二同界。何緣生依二處 自下半頌。第四明三根生二處所以
論曰至身不端嚴釋中有二。一有部釋。二論主破。此文初也 為令身端嚴故所以生二。身舌生二即不端嚴。如串子并。及如蛇兩舌故。廣如婆沙。若眼.耳.鼻唯有一者。即身不端嚴。故各生二
論。此釋不然至有何端嚴。第二論主難也。貓.鵄二鼻二耳。雖生二處有何端嚴
論。若爾三根何緣生二。有部難也
論。為所發(fā)識至各生二處。論主答也 正理論意亦同此釋。正理論云。為所依身相端嚴故。界體雖一。而兩處生。若眼.耳根.處唯生一。鼻無二穴。身不端嚴 此釋不然。如駝.貓等。如是丑陋何有端嚴。是故。諸根各別種類如是安布差別而生。此待因緣如是差別。因緣有障或不二生。猶如身根.頭.項.腹.背.手.足等處。安布差別種類如是。不應(yīng)疑難。亦待因緣如是差別。因緣有障或別異生。故見蛇等身支有闕。又見彼類舌非一生。是故諸根安布差別。待因緣起。非為嚴身 若爾何故說眼等根。為令端嚴各生二處 此有別義。非為嚴身。現(xiàn)見世間于諸作用增上圓滿亦說端嚴。若眼等根各闕一處見.聞.嗅用皆不明了。各具二者明了用生。是故此言為端嚴者。正是為令用增上義 準此。正理論釋。會婆沙同俱舍(今難。為若發(fā)識少大即得何用二處如正理前解為勝)
論。已說諸蘊及處界攝。自下第五半頌釋蘊.處.界義。論曰至是蘊義。釋頌也。文中有四。釋蘊.處.界。即分為三。四問答分別 釋蘊義中。文復(fù)有二。一釋蘊義。二引經(jīng)證 此所舉文即初釋蘊義也 和合聚義是蘊義故
論。如契經(jīng)言至若遠若近第二引經(jīng)證也。文中有三。一顯類多。二明聚。三結(jié)成 此即初也。明過去等顯類多也
論。如是一切至說名色蘊。第二明聚也。此是名略非體略也。三世等色不可略為一聚。但名中總略為一聚也 婆沙論七十四云。問過去。未來。現(xiàn)在諸色可略聚耶。答雖不可略聚其體。而可得略聚其名。乃至。識蘊。應(yīng)知亦爾 雜心論云。名略非體也 婆沙七十四云。余經(jīng)復(fù)說云何色蘊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xiàn)在.若內(nèi).若外.若粗.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色蘊。乃至識蘊廣說亦爾。此為遮止外道所說。謂佛在世有出家外道。名為杖髻撥無過去未來。為遮彼意故。世尊說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xiàn)在。乃至廣說。阿毗達磨作是說言。云何色蘊。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是名色蘊。此為遮止譬喻者說。謂譬喻者撥無法處所攝諸色。故此尊者法救亦言。諸所有色。皆五識身所依所緣。如何是色非五識身所依所緣。為遮彼意故作是說。云何色蘊。謂十色處。法處所攝色
論。由此聚義蘊義得成。結(jié)也
論。于此經(jīng)中至名現(xiàn)在。釋經(jīng)三世色也
論。自身名內(nèi)至或約處辨。自身名內(nèi)者。自身名內(nèi)。他身.及非有情名外 若就處釋內(nèi)外。五根名內(nèi)。五境名外
論。有對名粗至或相待立。以二義釋粗.細。有對名粗。五根.五境名粗。無表名細.相待粗.細即所望不同
論。若言相待粗細不成。難也
論。此難至苦集諦等釋外難也
論。染污名劣不染名勝。釋勝劣也 即是無覆無記善法皆名為勝。有覆無記。不善名劣
論。去來名遠現(xiàn)在名近。此就時遠.近釋也
論。乃至識蘊應(yīng)知亦然。義同。類釋余蘊也
論。而有差別至或約地辨述其異也。唯粗.細二與色蘊義別。余義皆同
論毗婆沙師所說如是。結(jié)婆沙師義也
論。大德法救至粗細同前。述異說也。此師不說有無對色。如前引婆沙文 五根所取名粗色者。即是五境名粗 所余名細者。即是五根非無表也 非可意名劣色可意。名勝色者。從多說別 或就情釋勝.劣也 不可見處名遠色在可見處名近色。就處遠.近釋遠.近也 過去等色如自名顯者。即如釋過去.未來.現(xiàn)在名。釋三世色也。謂已生已滅名過去色。已生未滅名現(xiàn)在色。未生未滅名未來色 受等亦然者。類釋四蘊也 隨所依力應(yīng)知遠近。逐難重釋 可意.不可意.三世等。說同易解 不須重釋。無色之法無處所故。類同色說其遠.近。難解故重釋也。故隨所依說遠.近也。四蘊粗.細同婆沙釋
論。心.心所法至彼作用義。第二釋處義也 舊譯名入。義不盡也。滅義是入義但是其滅而不得生義。理實十二處。作心.心所生長之處。亦作滅沒之處 今言處者。通其兩義 訓(xùn)釋詞者。謂能生長心心所法名為處者。舉一義訓(xùn)釋 是能生長彼作用者。心.心所法先有體性。由十二處令行世取果。名為作用
論。法種族義至名十八界。第三釋界。文有二釋。一種族義。二種類義。此即初也。如一山中等。舉喻也 如是一身或一相續(xù)等。法合也
論。此中種族至同類因故。釋種族義也
論。若爾無為應(yīng)不名界。以無同類因故。難也
論心.心所法生之本故。答也 正理云。若爾。處.界義應(yīng)相濫。俱心.心所生本義故。由此別應(yīng)釋種族義。如雄黃等展轉(zhuǎn)相望。體類不.故名種族。如是眼等展轉(zhuǎn)相望。體類不同故名種族 若爾意界望于六識。無別體類。應(yīng)非別界 此難不然。所依.能依體類別故 有說。安立時分異故 復(fù)有說者。六是意先。意非六先。故知有異。雖諸界體并通三世。然就位別安立異名。由此故言六先意后 有人作俱舍師釋處.界相濫難云。一同類因名生之本。十七界全.一少分。二境界緣名生之本。謂無為法一界少分。從多分說處義不同。少分相濫亦無有失者 今詳此解。未為釋難三科名義既許不同。不可處義復(fù)是界義。若許無為一分與處義同。無別界義。理合無為唯處非界。如無蘊義非蘊所攝。欲救俱舍應(yīng)求別理
論。又說界聲至名十八界。第二釋也 與正理意大同正理論師斷后釋為當(dāng)異處義故。雖二釋不同總是第三釋界義也
論。若言聚義至如聚如我。自下第四問答分別 薩婆多部三科總實 經(jīng)部蘊.處是假。唯界是實 論主蘊假。處.界是實。立量破有部云。色等五蘊必定是假。多實成故。猶如聚.我
論。此難不然至亦名蘊故。有部救也。多實成因。有部不許。是不成過
論。若爾不應(yīng)至有聚義故論主難也。經(jīng)說聚義名之為蘊。而言一實亦名蘊者。此圣教相違過 正理論云。若以聚義釋蘊義者。蘊則非實。聚是假故 此難不然。于聚所依立義言故。非聚即義。義是實物名之差別。聚非實故 此釋顯經(jīng)有大義趣。謂如言聚離聚所依。無別實有聚體可得。如是言我。色等蘊外。不應(yīng)別求實有我體。蘊相續(xù)中假說我故。如世間聚我。非實有 蘊若實有經(jīng)顯何義 勿所化生知色等法。三時品類無量差別。各是蘊故。蘊則無邊。便生怯退。謂我何能遍知永斷此無邊蘊。為策勵彼。蘊雖無邊。而相同故總說為一 又諸愚夫。于多蘊上生一合想現(xiàn)起我執(zhí)。為令彼除一合想故。說一蘊中有眾多分。不為顯示色等五蘊多法合成是假非實 又一極微三世等攝。以慧分析略為一聚。蘊雖即聚而實義成。余法亦然。故蘊非假 又于一一別起法中亦說蘊故。蘊定非假。如說俱生受名受蘊。想名想蘊。余說如經(jīng)。于一切時和合生故。蘊雖各別而聚義成
論有說能荷至物所聚故。第二釋也 謂有為法皆有果故。即是因荷果義名之為蘊。雖言物所聚故。非以聚義釋其蘊也。以荷重中有物聚也。與經(jīng)不同
論。或有說者至我當(dāng)與汝。第三釋也 可分段義者。正理論云?扇赖确侄瘟x故 汝三蘊還者。可三分還我當(dāng)與汝
論。此釋越經(jīng)至廣如前說。破第三說。前說物所聚故。與經(jīng)聚同 兼破二說亦得。經(jīng)不說荷果重擔(dān)義名為蘊故 正理論第三釋。亦得為正
論。若謂此經(jīng)至說名蘊故。此重破有部也
論是故如聚蘊定假有?偨Y(jié)成也
論。若爾應(yīng)許至成生門故。有部反難
論。此難非理至有因用故。此順釋也
論。若不爾者至十二處別反難成也 論主許處是實。異于經(jīng)部
論。然毗婆沙至亦說燒衣下通牒婆沙通釋 故婆沙云對法諸師說。若觀假蘊。彼說極微一界一處。一蘊少分。若不觀者。彼說極微即是一界.一處.一蘊者 觀假者。觀待總聚假蘊極微即是一分。不觀者。不觀待假聚。極微即是色界.色處.色蘊準此。一極微得名為蘊。故知蘊是其實 通云。此應(yīng)于分假說有分者 極微是蘊一分而假。名蘊者蘊是總名。是有分也 喻說可解
論。何故世尊于所知境。自下半頌。第六說三科所由。即是教起因緣
論曰至蘊等三門。此總釋也。有三種三合說為三
論。傳說有情至或愚色心。此釋第一三。佛意難知故言傳說 故正理云。善逝意趣雖極難知。據(jù)理推尋似應(yīng)如是 為愚心所說蘊。一色.一心.三心所故 為愚色說處。十全.一少分色。一全心。一少分心所故 為愚色.心說十八界。十全.一少分是色。七全心.一多分是心所故
論。根亦有三謂利中鈍。為利說蘊。蘊略故。為中說處。處非廣.略故。為鈍說界。界門廣故 眾生根性有三。一解遲.疾不同分三根別。二記難.易分三根別。若就解不同分根上.下。即利者略說。鈍者廣說。若記不同分根上.下。即鈍為略說利為廣說
論。樂亦三種至蘊處界三。如文可解 此三種三。論主略說隨其別義即有無量 故正理云。經(jīng)主。此中所說猶少。謂諸弟子。已過作意.已熟習(xí)行初修事業(yè)。三位別故 懷我慢行。執(zhí)我所隨。迷識依緣。三過別故 恃命.財.族而生憍逸。三病異故 由此等緣如其次第。世尊。為說蘊.處.界三
論。何緣世尊說余心所。已下第七明蘊廢立
論曰至貪著諸見長行釋也。文中有三。一諍根。二生死因。二次第因 此文第一因也。在家之人因樂受故起貪之諍。出家之人由倒想故能生見諍
論 又生死法至生死輪回。第二因也。如文可解
論。由此二因至鄰次當(dāng)辨?偨Y(jié)成也 正理論云。又此受.想能為愛.見二雜染法生根本故。各別顯一識住名故。依滅此二立滅定故。如是等因有多品類
論。何故無為說在處界。已下第八有半行頌。廢立蘊也
論曰至乃至非識。此長行釋。文中有二。一不可攝在色等蘊中。非色等故。二不可別立為第六蘊。無蘊義故 此文初也
論。亦不可說至名無為蘊。第二無蘊義也。文中有三。一無聚義。二無依義。三蘊義息 此是第一無聚義也
論。又言取蘊至故不立蘊。第二無依義也
論。有說至應(yīng)非蘊。第三釋。蘊義息故非蘊也
論。彼于處界例應(yīng)成失。論主破第三釋。若蘊息得無為。無為非蘊攝。處.界息故得無為。無為非處.界。故言彼于處.界例應(yīng)成失 正理救云。經(jīng)主難言。彼于處.界例應(yīng)成失。謂處.界息。應(yīng)非處.界 便違所宗 全于蘊門眾生計我。入無余位諸蘊頓息 處.界不然。非全生故。唯取蘊起假說為生 若諸蘊息亦立為蘊。般涅槃已余蘊應(yīng)存。眾生畏蘊有多過患。應(yīng)于涅槃無安穩(wěn)想。非處.界中全有多過。故無余位處.界猶隨。故蘊不應(yīng)例彼成失 又此息言。意非顯斷?眨菗駵珞w非斷故。此言意顯若于是處。蘊相都無名為蘊息。三無為上。聚義都無可名蘊息。非生門.族義。于彼亦無。故不應(yīng)例 此釋與頌義善相符有人作俱舍釋破云。若言無為無聚義者。與我此論初解何殊 然檢三解并是婆沙師釋也 檢正理抄云。經(jīng)主。謬取古師意。謂息為斷 若以斷義名息。即有空.非擇滅難。彼非斷故。亦名蘊息故。若以無聚義故名息。即不合舉處.界為例。處.界義不息故 今詳不爾。若唯斷義名息唯在擇滅。唯取蘊有息。余蘊無息無擇滅故。亦不是都無蘊相名之為息。由第三解與第一釋不合同故 今詳古師言息。息滅所顯故名為息。一切有漏法有二種息。謂斷及非擇滅。色滅兼顯虛空。有為無漏唯有非擇滅息。若以蘊息。故顯無為則蘊不攝者。十七界全.一界少分息。顯三無為。亦應(yīng)無為非界攝。彼非斷故。亦名蘊息故。若以無聚義故名息。即不合舉處.界為例。處.界義不息故。應(yīng)以空.非擇滅為難。不應(yīng)處.界例蘊。若謂正理同于初解。論主此破即違初解。應(yīng)更思之
論。如是已說諸蘊廢立。已下第九一頌半。辨蘊.處.界次第。于中有二。一明蘊次第。二明處.界次第 此半頌明蘊次第
論曰至立蘊次第。長行釋也。文中有三。一以四義辨次第。二證蘊唯五。三以次第因別立受.想二蘊 此文第一四義辨次第。四義即為四別。此即第一隨粗辨次第也
論。或從無始至立蘊次第。第二隨染辨次第。并先果后因以為次第也
論;蛏缙髦亮⑻N次第。第三隨器等次第也
論。或隨界別至次第如是。第四隨界辨次第也
論。由此五蘊無增減過。第二證蘊唯有五也
論。即由如是至故別立蘊。第三以次第因別立受.想二蘊
論。處界門中至次第可知。自下一頌。第二明處.界次第
論曰至或二三四。釋頌本也。文中有五。一唯取現(xiàn)故先說。二唯取所造故先說。三取離境故先說。四遠速故先說。五上下次第故先說 此文第一。唯取現(xiàn)境故。五先說也
論。所言四境至或二俱取。第二。唯取所造。故眼.耳.鼻.舌。先身根也
論。余謂前四至在二先說。第三。眼.耳取離境故在鼻.舌先
論。二中眼用至后聞聲故。第四遠.速故先說 文中有二。一。眼.耳。同離中知。眼遠.速故先耳說。二。鼻.舌。同合中知。鼻速故先舌說。此第一明眼先說也
論。鼻.舌兩根至舌后嘗味。第二明鼻速故先說也
論;蛴谏碇兄凉首詈笳f。第五上下次第故。從上先說。意無方處故最后說 根品中云。眼.耳.鼻根橫布齊平如冠華鬘者。就根體說。此文言上下者。據(jù)所依根相也。義不相違 然正理改頌云。前五用先起。五用.初二遠。三用.初二明;螂S處次第 長行釋云。于六根中。眼等前五。于色等境先起功用。意后方生。是故先說。如本論言。色等五境。五識先受。意識后知。為自識依及取自境。應(yīng)知。俱是眼等功用 于五根中。初二用遠。境不合故。所以先說 二中。眼用復(fù)遠于耳。引事如前。是故先說 鼻等三用。初二。分明故鼻居先。舌次。身后。如鼻于香能取微細。舌于甘苦則不如是。如舌于味能取微細身于冷暖則不如是 隨處次第釋不異前 若色等境。五識先受意識后知。云何夢中能取色等。有余師說夢中憶念先所受境。若不爾者。諸生盲人。于其夢中亦應(yīng)取色 有說。夢中。非必憶念先所受境。境相現(xiàn)前分明取故。非于覺位憶念了別先所受境。如在夢中。色等現(xiàn)前分明可取。非于夢位憶昔境時。有殊勝德。過于覺位。由此。憶念先所受境明了現(xiàn)前。勝于覺位。是故夢中能取非昔所受色等。然于夢位。有時亦能憶昔境者。此非實夢。不能分明取境相故 若爾。生盲何緣。夢位不能取色 誰言。生盲于其夢位不能取色。若謂夢中必定憶念先所受境。非先未受。應(yīng)信。生盲。夢中取色。昔余生中曾見色故。又于夢中非唯夢見曾所受事。如余處說。是故生盲夢亦應(yīng)爾。而本論言色等五境。五識先受。意后知者據(jù)容有說。非必定然。如是所言。于色等境。眼等先用意后生者。亦非必定。眼等五識展轉(zhuǎn)互為等無間緣。本論說故。此中且約非夢散位受了色等次第而說。由此已釋。定所取色。住空閑者咸作是言。定中青等。是有見色。不可說言此色定是眼識曾受。異類色相于此定中分明現(xiàn)故。此定境色。是定所生大種所造。清潔分明無所障礙。如空界色 婆沙七十三。復(fù)次隨順粗細次第法故。謂六內(nèi)處眼處最粗。是故先說。意處最細。是故后說
論。何緣十處至立法處名。自下第十一頌廢立色處。及法處名
論曰至不總為一。釋頌本也。文中有二。一釋色處。二釋法處 就釋色處中。一釋分十差別。二釋最勝。三順世立名 此釋分十差別 為令了知境者。謂五境 有境者。謂五根 即五境.五根為十色處
論。若無眼等至而即別名。釋為眼等別故。雖標色總稱。即十處中一處別名
論。又諸色中至在彼差別。第二釋色處勝故立通名也 由有對故。及有見故。具此二義名之為勝。手等觸時。即便變壞釋有對也 可示在此在彼差別。釋有見也。自余九處唯是有對不是有見。非是勝故不得通名
論。又諸世間至非于眼等。第三順世立名也
論。又為差別至如色應(yīng)知。第二釋法處也
文中有三釋。一為差別。二攝多法。三攝增上法 此初釋也。此如釋色處。雖標總稱。即是別名
論。又于此中至應(yīng)立通名。第二攝多法故
論。又增上法至獨名為法。第三攝增上法故
論。有余師說至獨立法名。此是雜心釋也
論。諸契經(jīng)中有余種種。已下第十一有四行頌。攝諸經(jīng)中異名蘊.處.界也。第一頌攝諸經(jīng)法蘊。第二頌辨法蘊量。第三頌攝余經(jīng)中諸蘊.處.界。第四頌因論生論。釋經(jīng)中六界 此頌第一攝經(jīng)蘊也。頌前問答。如文可了
論曰至皆行蘊攝釋頌文也。諸論多作兩釋。然婆沙以聲為體正。婆沙一百二十六云。問如是佛教以何為體。為是語業(yè)。為是名等。答應(yīng)作是說。語業(yè)為體 問若爾次后所說。當(dāng)云何通。如說佛教名何法。答謂名身.句身.文身。乃至次第連合 答后文為顯佛教作用不欲顯示佛教自體。謂次第行列安布連合。名.句.文身是佛教用 有說。佛教名等為體 問若爾此中所說當(dāng)云何通。如說佛教云何。謂佛語言乃至語表。是謂佛教 答依展轉(zhuǎn)因故作是說如世子孫展轉(zhuǎn)生法。謂語起名名能顯義 如是說者。語業(yè)為體。佛意所說他所聞故 又云。問何故佛教唯是語表非無表耶。答生他正解故名佛教。他正解生但由表業(yè)。非無表故(廣如彼釋) 又云。佛教當(dāng)言善耶。無記耶。答或善.或無記 云何善。謂佛善心所發(fā)語言乃至語表 云何無記。謂佛無記心所發(fā)語言。乃至語表 問于佛教中何者善。何者無記。答阿毗達磨素怛纜藏多分是善。毗奈耶藏多分無記。如世尊說門應(yīng)關(guān)閉。衣缽應(yīng)置竹架.龍牙。如是等言皆無記故 有說。佛教若為所化說應(yīng)知是善若為余事說是則無記。如世尊告阿難陀。言汝往觀天為雨。不雨。園中何為高聲.大聲。如是等言皆是無記
論。此諸法蘊其量云何。自下第二一頌辨法蘊量
論曰至法蘊足說。此釋頌本。有三師說。此第一師云。佛教有八萬部。一一部量有六千頌。如法蘊足論。準此論文。即是六足中法蘊足論。此就文.句定量 若真諦釋云。有余師說。有一分阿毗達磨名法陰。其量有六千偈。八十千中。一一法陰其量皆爾者。佛阿毗達磨藏。有九分。九分者。一法陰。二分別惑。三分別世。四分別因。五成立界。六名聚。七到得。八業(yè)相。九定相 九分中有一分名法陰。有六千偈。余分多少無不皆爾。八萬法陰中。一一法陰。各有六千偈。故舉九分中法陰分有六千偈。是八萬中之一數(shù)也 詳其此釋與論不同。九分中法陰非法蘊足故
論;說法蘊至名一法蘊。此第二師說。一一教門名一法蘊。如是教門有八萬別。謂蘊.處等。如文可解
論如是說者至八萬法蘊。此第三論主評云。如是說者。以病有八萬故。說能對治法有八萬也 正理二解同前 第三解云。如是說者。所化有情有貪.嗔.癡.我慢.身見.及尋思等八萬行別。為對治彼八萬行故。世尊宣說八萬法蘊。謂說不凈.慈悲.緣起.無常想.空.持息念等諸對治門。此即順顯隨蘊等言。無蘊等言不為對治有情病行。唐捐而說 準此論文。論第三釋。即與第二釋無別 然八萬者舉其大數(shù)。此即是八萬四千法蘊也 真諦師云。諸師實判如此。眾生有八萬煩惱行類。謂欲.嗔.癡.慢慢等差別故。為對治此行。世尊正說八萬法陰者 由眾生煩惱行。有八萬。佛為對治眾生八萬煩惱故說八萬法門。如此道理判法門量。故言實判 經(jīng)部亦同此解 相傳云。真諦師解。分十隨眠為十。一.一。各有九隨眠為方便。一.一具十即成一百。一百各有前分.后分。并本成三百。置本一百就前后二百中。一.一。以九隨眠為方便。并本二百合成二千。兼本一百為二千一百。又約多貪.多嗔.思覺.愚癡.著我五。品品有二千百。成一萬五百。已起有一萬五百。未起一萬五百。合二萬一千。又以三毒等分四人。各有二萬一千。合成八萬四千。此釋與正理意不同也 檢真諦俱舍疏無文又依賢劫經(jīng)。三百五十度。各有六波羅蜜乘成二千一百。對四大.六衰。各有二千一百。成二萬一千。貪.嗔.癡.等分。各直有二萬一千乘成八萬四千。此釋與此論.正理不同。智度論云。貪.嗔.癡.等分。此四人各有二萬一千病行。各有八萬四千法蘊 已上論文。一一法蘊有別.通。故與此不同 問八萬法蘊。合有幾萬億頌。答。此間算法有上.中.下。下法十萬曰億。中者百萬曰億。上者萬萬曰億。若依智論千萬曰億。若如此方則十萬為億 一法蘊有六千頌。十法蘊有六萬頌。百法蘊有六十萬頌。千法蘊有六百萬頌。萬法蘊有六千萬頌。如是即一萬法蘊。有六百億頌。八萬法蘊有四十八百億頌 問智論說三藏唯有三十萬頌。何故此說過多 答。毗曇。據(jù)佛.在時。法未滅沒故多。智論。據(jù)佛滅后隨人滅沒。故少。故智論說佛經(jīng)根本無量。佛涅槃后。諸惡邪見王。已出焚燒經(jīng)書。破壞寺塔。害諸沙門。五百歲后像法不凈。諸阿羅漢.神通菩薩難可得見。故諸深經(jīng)不盡在閻浮。行者受者少故。諸龍神持去。付法藏云。商那和修。既滅度。七萬七千本生經(jīng)。一萬阿毗曇。八萬清凈毗尼悉皆隨滅。此即明證 婆沙云瞿沙。解云。五十萬五千五百五十頌是一法蘊量 案此解計。頌數(shù)更多。言八萬法蘊者。但就聲聞教中為語耳。緣覺及菩薩即多故。菩薩藏經(jīng)無量義經(jīng)云。聲聞八萬.緣覺九萬.菩薩十億 悲華經(jīng)云。聲聞有八萬四千法聚。緣覺有九萬法聚大乘法藏有十億法聚 諸說不同 其實法蘊有無量。各據(jù)一說。故不相違。如華嚴.隨機說四諦不同。有十萬等
論。如彼所說至二蘊所攝。謂色.行蘊也
論。如是余處至類亦應(yīng)。然自下第三一行頌。釋經(jīng)異名.蘊.處.界也
論曰至一一自相?傖岉炓病V^經(jīng)中說前色等五蘊.眼等十二處.及眼等十八界。更有異名蘊.處.界。皆攝在前所說中
論且諸經(jīng)中至此行蘊攝。此第一辨攝余蘊。此即戒等五蘊 婆沙三十三出戒等五蘊體云。云何無學(xué)戒蘊答無學(xué)身.語律儀 云何無學(xué)定蘊。答無學(xué)三三摩地 云何無學(xué)慧蘊答無學(xué)正見智 云何無學(xué)解脫蘊。答無學(xué)作意相應(yīng)心。已勝解.今勝解.當(dāng)勝解。謂盡.無生無學(xué)正見相應(yīng)勝解 于境自在立解脫名。非謂離系 云何無學(xué)智見蘊.答盡智.無生智 問何故此二智名解脫智見蘊。答解脫身中獨有此故。最能審決解脫事故 無學(xué)慧蘊與解脫智見蘊有何差別。答無學(xué)苦.集智是無學(xué)慧蘊。緣系縛法故。無學(xué)滅。道智。是無學(xué)解脫智見蘊。緣解脫法故 復(fù)次。無學(xué)苦.集.滅智。是無學(xué)慧蘊。此緣有漏.無為解脫。不緣緣解脫無漏智故。無學(xué)道智。是無學(xué)解脫智見蘊。此緣無漏有為解脫。亦緣緣解脫無漏智故 復(fù)次。無學(xué)苦.集.道智。是無學(xué)慧蘊。不緣離系法故。無學(xué)滅智。是無學(xué)解脫智見蘊緣離系法故 是謂差別者是謂世俗粗相差別 若說勝義真實差別。應(yīng)如前說。謂無學(xué)正見智。是無學(xué)慧蘊盡無生智是無學(xué)解脫智見蘊
論。又諸經(jīng)說至法處所攝。此第二攝異名處也。文初有三。一十遍處。二八勝處。三四無色處 此中文意。大分可知
論。五解脫處至法處所攝。第二攝五解脫處也 言五解脫處者。一聞佛等說法得解脫。二因自讀誦得解脫。三為他說法得解脫。四靜處思惟得解脫。五善取定相得解脫。解脫謂涅槃 因此五種得解脫故名解脫處 此即略依集異門足論十三.十四。及阿含經(jīng)第九。列名標釋。廣如彼說 言皆慧為性者。第二生得慧 故。婆沙云。受持讀誦十二部經(jīng)是生得善 初.及第三聞慧。由聞圣教生勝慧故 或可。第三亦思慧。為他說法必先思故 第四思慧。如名可知 第五修慧。于彼定中善取相故 雖說不同皆慧為體。此法處攝 若兼助伴前三。聲.意.法處所攝。后二。意.法所攝 又解聲在第二.第三取自聲故。聲非第一非以他聲為自助伴
論。復(fù)有二處至四蘊性故。第三攝二處也無想有情。聲恒成就故得有聲。成十處也 故發(fā)智說。誰成就身。謂欲。色界有情。如身色.聲.觸亦爾。故知此聲恒成就也 正受無想異熟果時雖無有心。初生.將死時必有心故。故亦言意 又成彼地法必有心故 又婆沙一百三十七云。問世尊。何故 于無想天及有頂天。多說為處。答有諸外道。執(zhí)此二處以為解脫。佛為遮彼說為生處。廣彼如釋
論又多界經(jīng)至十八界攝。第三攝異名界。多界經(jīng)明六十二界。謂三種六.六種三.一種四.兩種二。更加十八界故。成六十二。隨其所應(yīng)十八界攝。出體相攝如次別明
論。且彼經(jīng)中所說六界已下第四。一頌明六界也。頌前問答。如文可解。此下第四別明。如文可知
論曰至名為空界。出空界體
論。如是竅隙云何應(yīng)知問也
論。傳說竅隙至明闇為體以有部宗答也
不信空界實有故言傳說 正理論云。所言傳說。表不信敬。彼說意言何有此理。故彼上座。及余一切譬喻部師。咸作是說。虛空界者不離虛空。然彼虛空體非實有。故虛空界體亦非實 此有虛言而無實義。虛空實有后當(dāng)廣明 今因空界。且略成立離虛空界實有虛空。故世尊言。虛空無色.無見.無對。當(dāng)何所依。然藉光明虛空顯了此經(jīng)意說虛空無為。雖無所依而有所作。謂能容受一切光明。以果顯因有實體相。虛空無者應(yīng)無光明。既有光明眼識所取是色差別。故有虛空以能容受光明等故。實有虛空理極成立。由此所說契經(jīng)文句。顯二。分明各別實有 又于色界得離染時。亦說斷此虛空界故。如世尊說。離色染時。心于五界解脫離染唯除識界。不應(yīng)說斷虛空無為。諸漏于中曾未轉(zhuǎn)故(已上論文) 然空界色。理實通其光.影.明.闇。光與明類。闇與影類。于二類中各舉其一。義亦兼余。故正理云。傳說。竅隙。即是光.闇。謂窓牗等光.闇竅隙
論。應(yīng)知此體不離晝夜者。晝以明為體。夜以闇為體。此空界色以明.闇為體。晝.夜為位
論。即此說名鄰阿伽色。述本論空界色異名也
論。傳說阿伽至鄰阿伽色。述婆沙異釋。此第一云。阿伽是極礙也
論。有說阿伽至鄰阿伽色。第二釋也。此阿伽名為無礙。梵語阿伽通其二義。各據(jù)一釋
論。諸有漏識名為識界。前出空界體。此出識界體。唯取有漏不取無漏
論。云何不說至為識界耶。問也
論。由許六界至則不如是答也 由許六界。是諸有情生所依故。又恒持生。諸無漏法則不如是 故正理云。由無漏法。于有情生。斷.害.壞等差別轉(zhuǎn)故非生所依。如是六界。于有情生。生.養(yǎng).長因差別轉(zhuǎn)故是生所依。生因謂識界續(xù)生種故。養(yǎng)因謂大種生依止故。長因謂空界容受生故。尊者世友。作如是言。界是施設(shè)有情因故。非無漏法。如契經(jīng)說。六界為緣入母胎故
又婆沙七十五云。若法能長養(yǎng)諸有。攝益諸有。任持諸有者。立六界中。無漏意識。能損減諸有散壞諸有破滅諸有。是故不立在六界中 廣如彼釋 問三無心位闕六識界。四無色中后闕前五。如何得說識等六界恒持生也。答此總說諸界。從續(xù)生位至命終心。隨其所有皆能持生。無有現(xiàn)起不持生者。及無一有情總無六界而得有生。非如無漏法現(xiàn)起在身。而不持?偀o無漏而其生亦有。不欲說一切有情恒具六界。故作是說。所以論云。由許六界是諸有情生所依故。如是諸界從續(xù)生心至命終心。恒持生故。諸無漏法則不如是
論。彼六界中至七心界攝。相攝可知
論。彼經(jīng)余界至十八界攝。類說余界皆此十八界攝 略依法蘊足論第十.第十一多界品。出六十二界體。攝入十八界中者。法蘊頌云。界有六十二。十八界為初。三六.一四種。六三。后二二 十八界謂六根.六境.六識。如自名攝 言三六者。謂三種六 第一六。謂地.水.火.風(fēng).空.識界。前四界觸界攝?战缫怨猓埃鳎湠轶w。色界攝。識界以有漏識為體。七心界攝 第二六。謂欲.恚.害.無欲.無恚.無害界。欲以欲貪為性恚以嗔為性。害以害為性。無欲以無貪為性。無恚以無嗔為性。無害以不害為性。此六是心所法。皆是法界攝 第三六.謂樂.苦.喜.憂.舍.無明界。前五界以受為性。后一以癡為性。是心所法故。皆法界攝 一四種。謂受想.行.識界.受.想.行法界攝。識界七心界攝 六三者。第一三。謂欲.色.無色界。欲界十八界攝。色界十四界攝。除香.味二。及鼻.舌識。無色界意.法.意識界攝 第二三界。謂色.無色.滅界。色界謂欲.色界。以有色故總名色界。十八界攝。無色界后三界攝。滅界以擇滅.非擇滅為性。法界攝 第三三界 謂過去。未來。現(xiàn)在界。皆以五蘊為性。十八界攝 第四三界。謂劣.中.妙界。劣界以不善.有覆無記法為性。七心界.色.聲.法界攝。中界以有漏善.及無覆無記法為性。十八界攝。妙界以無漏善法為性。意.法.意識界攝 第五三界。謂善.不善.無記界。善界以一切善法為性。不善界以諸不善法為性。此二七心界.色.聲.法界攝。無記界以一切無記法為性。十八界攝 第六三界。謂學(xué).無學(xué).非學(xué)非無學(xué)界。學(xué)界以學(xué)無漏五蘊為性。無學(xué)界以無學(xué)無漏五蘊為性。此二意.法.意識界攝。非學(xué)非無學(xué)界。以有漏五蘊.及三無為為性。十八界攝 后二二者。第一二界。謂有漏.無漏界。有漏界以有漏五蘊為性。十八界攝。無漏界謂無漏五蘊。及三無為為性意.法.意識界攝 第二二界。謂有為.無為界。有為界以五蘊為性。十八界攝。無為界以三無為為性。法界攝 阿含經(jīng)中亦列六十二界名。名多界經(jīng)
俱舍論疏卷第一(之余)
保延三年潤九月六日于南新房奉點了 加久壽
(交了)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yīng)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xué)習(xí)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