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清涼解要 十四

  夏雨清涼解要 十四

  智瑜法師

  發(fā)揮菩薩精神

  修行要發(fā)揮菩薩的精神,不要太為自己著想。

  如果大眾僧,因為我的貢獻(xiàn),能安身辦道,如果一切眾生,因為我的貢獻(xiàn),能于佛法得安樂,我的名利,又算得了什么?我的榮辱,又算得了什么?我的成敗,又算得了什么?我的苦樂,又算得了什么?

  道德經(jīng)法戒律支持佛教

  大家注意到,支持佛教,不在金錢,不在名聲,不在勢力。只有三項法。那三項法?第一個道德,第二個經(jīng)法,第三個戒律。經(jīng)法戒律可以不知道,道德不能不具。

  道德怎么表現(xiàn)出來呢?威儀表現(xiàn)出來。佛說,比丘比丘尼如果威儀不存,佛法將滅不久,滅法現(xiàn)象。

  經(jīng)法戒律,不必解釋,大家學(xué)佛很久了差不多都知道。什么是道德?道德廣說,名目無量;略說,道者,諸惡不作,德者眾善奉行;諸惡不作眾善奉行,必歸自凈其意;自凈其意后有無量功德,可以斷三惑、得三智。斷見思惑,得一切智;斷塵沙惑,得道種智;斷無明惑,得一切種智。

  不過,從道德方面來講具體一點,諸惡不作眾善奉行太寬廣了。惡有十種:殺、盜、淫、妄語、惡口、綺語、兩舌、貪、瞋、癡。如果十種不犯,就是德。所以諸惡不作就是眾善奉行。

  比丘比丘尼,道德具足,經(jīng)法差一點,還可支持佛教,道場常住。如果道德全無,那就不堪設(shè)想。

  障道最厲害是淫欲。佛說淫欲是障道法。所以出家受戒,第一條是淫欲戒。

  在家人障德最厲害的是殺,所以在家眾受戒,第一條是殺戒。

  道德為基礎(chǔ),經(jīng)法、戒律可以發(fā)揮。如果這三項能夠圓滿,佛教定可支持,常住定可興隆,希望大家各自檢討。

  有一部經(jīng),名大法鼓經(jīng),有比丘坐立不正,威儀不具。阿難問大迦葉,何故這些比丘威儀不具呢?大迦葉說,這些比丘都是魔眷屬,來滅佛法的。末法時期法滅,是他們滅的。

  所以,大家要注意威儀。

  不要名利只為建設(shè)道場

  現(xiàn)在結(jié)夏眼看就要圓滿了,希望你們大家解夏以后,要保養(yǎng)圣胎。這一夏辛辛苦苦修積一點點功德,不要解夏以后,馬上變樣子,把功德?lián)p失一點兒沒有。

  少講話,少游蕩,多念佛,多拜佛。時時刻刻反省自己,自己有過錯,趕緊改;如果反省沒有過錯,自己勉勵自己。要起一個心,別人可以有錯,我絕對不能有錯。這樣才是出家人。

  你們都受過戒,受戒的時候規(guī)定,早晨起來摸頭,要自己提醒自己:我已經(jīng)出家了,依佛出家,應(yīng)該作人天師。作人天師,不是光嘴巴說的。以身作則。時時刻刻檢討。

  你們?yōu)榱私ㄔO(shè)道場,都很辛苦,我知道。以后不可松懈,再接再厲。

  我們不要名不要利,只為建設(shè)道場。建設(shè)成一個什么樣的道場呢?要記住,要建設(shè)成一個「少有所學(xué),壯有所用,老有所安,死有所歸!菇ㄔO(shè)這么樣的道場。我們不要名不要利,只要這四項做到。

  要知道,老病死,任何人難免。既然出家了,就要為老病死作安排。

  少有所學(xué)、壯有所用──修積功德;老有所安──使他們安心住在道場,各自念佛,拜佛,求往生,消業(yè)障;我們往生以后,都?xì)w向西方凈土,所以──死有所歸。

  你們記住老病死,不要計較人我是非。自古以來,任何人免不了老病死。在座的各位,不論你出家在家,任何人免不了。早作安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持戒念佛,求往生。你們都感覺自己年輕是不是?不知老之將至!病之將至!死之將至!

  護(hù)持常住

  大家要護(hù)持常住。常住存在,常住興隆,大家才能夠存在。

  有一句話:「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皮膚不存在,毛發(fā)生長在那兒呢?大眾僧依止于常住,常住不存在,沒有依止處。一棵樹枝葉雖然茂盛,可是都依止于樹身,如果樹身干枯了,枝葉自然凋零,大家確實了解這個道理。

  你們出去講經(jīng),如果遇到任何出家人,不要和他們說,那個道場好,那個道場壞,那不是出家人應(yīng)該說的。勸他們護(hù)持自己的常住,孝敬自己師父,與大眾僧和合一味,這樣三寶自然住持于世。

  所以大家要護(hù)持常住。護(hù)持常住,一定要和合,大眾僧和合一味,甘苦與共,

  疾病相扶持,這樣常住自然存在了。

  現(xiàn)在末法時期,各個道場不興隆的原因,就是因為大家不護(hù)持常住,病根在此地,大家應(yīng)該知道。

  *******

  △大家應(yīng)該感常住之恩,護(hù)持常住。常住之恩,大于父母之恩。父母生你們的身體,沒有教你們,常住教你們慧命。常住對你們的恩德,勝過世間一切恩德。因為世間對你的恩德,始終使你在苦海之中;常住的恩德,把你從苦海中救到船上來,時時刻刻處處皆是為大家離苦得樂著想,所以大家應(yīng)該感常住之恩。大家都經(jīng)過剛出家的時候。你想一想,剛出家的時候多苦!如果世間不苦,你何必求三寶出家呢?常住把你從苦海中救出來,應(yīng)該感常住之恩。我們常住好比一條船,這條船假使破掉的話,一個人也逃不出。希望大家忠實于常住,息心辦道。常住的人沒有私心,多好,多和樂融融。希望大家維持這一條船的壽命,把我們接引到西方去。希望大家以后要六和合、和合敬,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

  △受戒回來后,切實為常住做事,護(hù)持常住。要發(fā)愿度生?渴裁炊壬?靠我們的戒律、道德度生。

  △大家一定要護(hù)持常住。常住要是永遠(yuǎn)存在,你們可在此修道;常住要是不存在,你們就要流浪各方,可能去趕經(jīng)懺了!

  忍讓和合護(hù)持常住

  大眾僧要忍讓和合,護(hù)持常住。大家互相忍讓和合,常住才能興隆。

  常住興隆,三寶才能住持。三寶住持,佛教不亡。

  常住興隆,可以住持佛寶,令一切眾生,體解無上大道,發(fā)無上菩提心。

  常住興隆,可以住持法寶,令眾生聞法,得無生忍。深入經(jīng)藏,智慧如海。

  常住興隆,可以住持僧寶,令一切眾生,皆能統(tǒng)理大眾。統(tǒng)理大眾者,統(tǒng)理大眾僧,一切無礙。

  各位天天歸依三寶,不要忘記,歸依三寶就應(yīng)該護(hù)持常住。護(hù)持常住,就必須忍讓和合。

  *******

  △大家要感謝三寶──出家,免了多少苦?要知道感三寶恩。我深感三寶恩。有福報出家,要深感三寶恩。

  護(hù)持常住應(yīng)有不足之心

  今天講,自奉應(yīng)有堪可之想,護(hù)持常住應(yīng)有不足之心。

  所謂自奉,就是指自己吃的、穿的、用的、享受的。對于這些,總想:可以了,差不多了,這樣很好了。

  吃的方面,只求肚子飽了就可;穿的方面,不要求太華麗,能蔽體就好了。

  要想到很多眾生,衣不蔽體,我們能有衣服穿,已經(jīng)很不錯了。有很多眾生,吃不足,我們能有飯吃,已經(jīng)很好了,已經(jīng)堪可了。

  不可總是要求,尤其不可學(xué)時髦、趕時代、搶風(fēng)頭。我們不敢為天下之先。天下眾生假使都這么做了,我也可這么做。絕對不可說,天下眾生還沒這么做,還沒享受到這個地步,我們出家人,先享受。

  再說,護(hù)持常住,要始終有不足之心。總覺得:這件事情還沒做,那件事情還沒做。一定要有這個心。

  假使沒有常住存在,大眾僧何處安身修道?大家都知道,身安道隆,常住不平安,身怎么安?道怎么隆?

  如果沒有常住存在,眾生怎么改惡行善?如果沒有常住存在,眾生怎么能皈向三寶?怎么能受到度化?所以我們應(yīng)該要護(hù)持常住,常住第一。

  我們應(yīng)該保持住沙門的本色,不搶時髦,不鬧派頭,做一個老老實實的比丘比丘尼。

  大家切實記住:我們要誓愿保持沙門本色,誓愿把釋迦牟尼佛的芳型,留給后人。

  和合

  你們在外邊遇到出家人,不要談?wù)撌欠?那個道場好,那個道場壞。更不要談?wù)撊说氖欠?傄顾麄兒秃?各自護(hù)持自己的道場,孝敬自己的師父,和大眾僧和合,千萬不要破壞人家的和合。

  出家人應(yīng)該和常住和合,和師父和合,和大眾僧和合。

  如果你們妄談是非,破了人家的和合,罪很重。萬一構(gòu)成僧眾數(shù),別眾羯磨,那你就犯五逆罪,千萬注意到。

  總教他們和常住和合,和師父和合,和大眾僧和合,如果所有出家人都能做到,道場自然興隆。各個道場都興隆起來,就是佛教的興盛。

  現(xiàn)在末法時期,各個道場不興隆,毛病出在不和合,個人主義太深。不能和常住和合,總喜歡個人主義;不能與師父和合,希望個人主義;不能與大眾僧和合,希望個人主義。造成末法時期各個道場的衰替景象。你們大家要注意到。

  大眾和合

  大眾僧一定要和合;大眾僧和合,常住才能興隆;常住興隆,才能利益眾生。

  如果大眾僧不和合,常住不能存在,常住不存在,一切眾生落于冥冥之中。同時大眾僧要是和合,僧寶才能住世。如果不能和合,僧寶不能住世,僧寶不住世,則佛寶、法寶也不住世。

  所以,住世三寶,不過「和合」二字而已,如果不和合,沒有住世三寶,希望大家,要彼此和合。

  和合之道,人與人相處,那有不生抵觸之時?同參道友之間若有抵觸,不要祇想別人之不是,要反省,想自己不是之處,想對方可原諒之處。這樣,自然心平氣和,和合一味。

  忍讓和合

  在道場中,住眾要吃得虧,忍得辱。若能吃得虧、忍得辱,道業(yè)才能增進(jìn)。千萬不可做一個剛強難調(diào)的眾生。三涂惡道,都是剛強難調(diào)之人。

  希望大家,凡有所作為,應(yīng)該注意到:凡是如法如律,對常住有利益,對大眾有利益的,盡量去做。如果不如法不如律,對常住有害,對大眾有害的,不要去做。

  希望大家能夠忍讓、和合,建設(shè)道場。要知道我們道場護(hù)法安僧、弘化利生。希望大家注意到。

  和合為上

  大家能作同參道友,法緣甚深,不是小因緣得以成就。希望大家如兄如弟,如手如足,如水乳合,同隨佛學(xué),和合一味。僧眾以和合為上,所以稱為和上。

  要想和合,必須彼此之間,互相忍讓;要想忍讓,一定損減我慢;要損減我慢,一定要有恭敬心。

  恭敬佛、恭敬法、恭敬師僧、恭敬一切眾生。恭敬佛、恭敬法、恭敬師僧,名之為上求佛道;恭敬一切眾生,名之為下化眾生。這是菩薩道、菩薩行。希望大家記住。

  若人起恭敬心,一定能損減我慢;若人損減我慢,一定能忍讓;若人能忍讓,大眾僧一定和合;大眾僧和合,道場一定興隆;道場興隆,才能弘法利生。

  出家人要知道,弘法為家務(wù),利生為事業(yè),才不愧叫和上。如果大家記住這原則,就不愧出家一場了。

  和合有六種相,叫六和敬,就是身口意戒見利,身和同住;口和無諍──不抬杠、不辯論;意和同悅;戒和同修──所以大家要深入戒律;見和同解──不要起乖張之解、偏差之解、外道之解、邪見心;及利和同均。大家已經(jīng)都知道,我再提醒各位。

  利和同均,我們算勉強做到了。希望大家努力其余的五和敬。

  《二、承擔(dān)如來家業(yè)》

  承先啟后

  你們年輕人,要知道,有承先啟后的任務(wù)。要繼承佛的無上佛法,傳留后世,那是年輕人真正的作為。

  平時不要好名好利。名利兩途,最壞道人心。年輕人要是走上名利兩途,就難得有所成就了。

  要看破名利,好比是過眼的浮云,剎那間就褪色。所以年輕人承先啟后,要務(wù)實不務(wù)名。

  名者實之賓,沒有實在德行,僅僅有個虛名,是恥辱的。希望大家不要僅求名利,要有實在的貢獻(xiàn),為佛陀貢獻(xiàn),為眾生貢獻(xiàn),名利兩途遠(yuǎn)離。

  要記住,年輕一代有一項大任務(wù)──承先啟后。

  作佛的法將

  君子有成人之美。佛說,一佛出世,千佛護(hù)持。希望大家和合一味,有人出來領(lǐng)導(dǎo)一項事情,千萬一致?lián)碜o(hù)。同時,負(fù)責(zé)的,要任勞任怨,愈受挫折愈堅強,常住才能存在。離開這原則,不能和合一味,常住不能存在。

  希望大家各自精進(jìn),不要小瞧自己。在末法時期,你是一員法將,我們要作佛的法將,我們要以戒律、經(jīng)法,挽救末法時期。每個人要自己知道是龍象之才。要不然佛法已經(jīng)瀕臨危厄關(guān)頭。

  要記住,凈苑能站得住腳,就靠大家,大家不站起來,佛教靠誰呢?

  如果你對戒律經(jīng)法一字不知,怎能維持佛教?

  各自堅強起來,不可妄自菲薄,你是佛的法將,你要作中流砥柱。

  原則是,誰上臺,一致?lián)碜o(hù),有隨喜之心。在臺上的人任勞任怨,愈受挫拆愈堅強,常住才能興隆,佛教才能興隆。

  *******

  △學(xué)習(xí)經(jīng)法,以虔誠心、謙虛心,前不讓古人,才可慢慢造成佛門法將。不可有絲毫貢高我慢,要于未來世替佛門揚眉吐氣。若大家不苦心孤詣于佛法,必被外道埋沒。佛法要滅,內(nèi)部滅于邪見、經(jīng)懺,外部滅于外道。大家發(fā)心把佛之正法留到后世,是無量功德。

  承擔(dān)如來家業(yè)

  佛囑比丘應(yīng)承擔(dān)如來家業(yè),承擔(dān)如來家業(yè)是佛真子。何謂承擔(dān)如來家業(yè)?「家業(yè)」是略說,是如來家務(wù)事業(yè),如來家務(wù)是什么呢?事業(yè)是什么呢?弘法為家務(wù),利生為事業(yè),能弘法利生,就是承擔(dān)如來家業(yè)。

  弘法是智慧門,利生是慈悲門。悲智雙運,稱為菩薩,唯菩薩才能承擔(dān)如來家業(yè)。二乘不能,只顧自己;凡夫更不能,自私心太重。

  承擔(dān)如來家業(yè),智慧門是上求佛道,慈悲門是下化眾生。上求下化,方能承擔(dān)如來家業(yè),所以承擔(dān)如來家業(yè),是菩薩,是佛真子。

  不過要有注意的地方,弘法利生皆有注意之處,弘法雖是如來家務(wù),要有正知見,怎么能有正知見?依佛的圣言量,依佛所說,不可自己私意猜測,隨自意語,不依圣言量,可以破滅佛法。破滅佛法有兩種──邪說、邪書。

  第一,依圣言量。第二,弘法人要有擇法覺分,希望大家注意到。

  利生為事業(yè),利生也應(yīng)該注意到,利生是入世間、救世間、不染世間。如果染世間,也是破滅佛法的。

  怎么不染世間呢?世間最容易染污道人心的,一是貪,最粗濁的是貪淫。如果見男女色,起心動念,皆非圣人之流。滅佛法,唯此為甚。二是名利,如果心重名利,佛法滅就滅在你手上,名利滅佛法厲害,可以傷道人之皮、道人之肉、道人之骨、道人之髓。希望大家千萬注意到。

  重復(fù)一遍,如來家業(yè)者,弘法為家務(wù),利生為事業(yè)。弘法要有正知見,依圣言量、有擇法覺分。利生為事業(yè)要入世間、救世間、不染世間、不起貪淫心、不貪著名利。

  希望大家各自勉勵!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