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經(jīng)

《圓覺經(jīng)》,佛教大乘經(jīng)典,一卷,唐·罽賓沙門佛陀多羅譯,具名《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又作《大方廣圓覺經(jīng)》、《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圓覺了義經(jīng)》。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冊。是唐、宋、明以來教(賢首、天臺)、禪各宗盛行講習(xí)的經(jīng)典。..[詳情]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略疏·卷下一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略疏注卷下一

  第三深究。輪回之根者。謂窮其展轉(zhuǎn)根元。推其差別種性故。于中文四。初三。今初。

  于是彌勒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同上。次正陳辭句文二。初慶前。

  大悲世尊。廣為菩薩開秘密藏。令諸大眾深悟輪回 因舟行岸移等喻。悟得真隨妄轉(zhuǎn)。

  分別邪正。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決定)道眼 五眼之中即慧眼法眼。具真俗故。

  于大涅槃生決定信 永不信余。首楞云。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余。

  無復(fù)重隨輪轉(zhuǎn)境界起循環(huán)見 不執(zhí)月運岸移等。二請后文二三舉法問。二結(jié)益請。初中二。一問斷輪回。

  世尊。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游如來大寂滅 大般涅槃。

  海 具足三德能建大義。體深用廣故如海也。

  云何當(dāng)斷輪回根本 因前章云。先斷無始輪回根本。故今問斷之方。

  于諸輪回 前云種種取舍皆是輪回。故此云諸。

  有幾種性 既一切皆是輪回之相。未審有幾種性。二問修悲智。

  修佛菩提幾等差別 法門無邊誓愿學(xué)故。即從假入空成大智。

  回入塵勞。當(dāng)設(shè)幾種教化方便度諸眾生 眾生無邊誓愿度故。即從空入假成大悲;蟛〖榷喾剿幏且。若無方便少湯添水?致鋹垡姶蟊。故須問也。一結(jié)益請。

  惟愿不舍救世大悲。令諸修行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勰 即能照也。

  肅清 緣塵不雜。

  照耀心鏡 即所照也。心凈如鏡故。六祖偈云。心如凈明鏡。身如明鏡臺。

  圓悟如來無上知見 無能無所自在圓明故。即同法華雙開菩提涅槃是無上義。下三唱仿前。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fù)始。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深奧秘密微妙之義 本清凈之輪回。無差別之種類等故。

  令諸菩薩潔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眾生。永斷輪回心悟?qū)嵪。具無生忍 真性無生本來清凈。眾生未悟。妄心見生。生即必滅。故是輪回。今悟?qū)嵪嗔诵臒o生。心既不生輪回永絕。如是忍可名無生忍。上皆贊也。

  汝今諦聽。當(dāng)為汝說(許也)時彌勒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次下正說長行中二。一答斷輪回。二答修悲智。前中二。一推本末令斷。二明種性令知。初中二。一示所斷。二勸令斷。初中四。一指愛為本。二欲助成因。三展轉(zhuǎn)更依。四起諸業(yè)報。初中二初約貪欲以標(biāo)指。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回 謂對所貪五欲。標(biāo)指能貪之愛是輪回之本。首楞云。流愛為種納想為胎。交遘發(fā)生吸引同業(yè)。以是因緣故有生死。又涅槃云。因愛生憂因愛生怖。若離貪愛何憂何怖。又佛名經(jīng)云。有愛則生愛盡則滅。故知生死貪愛為本。先令斷者。如樹除根等。謂由于五欲引起愛心。能令眾生生死不絕。言種種者;蛱鞂僦魅绺改傅取;蚋惺轮魅绲没蓐宓;蛉芜\生愛。即自身及名利色味六親等。或因敬成愛因恩成愛。或因愛結(jié)恩。恩之與愛應(yīng)成四句。謂因非愛等。又所貪之境眾多。故能貪之愛不一。然貪與愛亦有四句。謂貪非愛等。若對治簡境則有順有乖。若約妄簡心則皆為過患。又唯就愛復(fù)有其三。一惡愛。謂禽荒色荒及名利等。二善愛。謂貪來報行施戒等。三法愛。謂樂著名義。及貪圣果而修行等。故下云。法愛不存心。漸次可成就。我身本不有。憎愛何由生。后約受生以結(jié)定。

  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當(dāng)知輪回愛為根本 卵等四生則受生差別。故瑜伽釋眾生云。思業(yè)為因。殼胎濕染為緣。五蘊初起為生。若以四生配六道者。天及地獄化生。鬼通胎化。謂鬼子及地行羅剎是胎。余皆化生。人畜各四。人具四者。毗舍佉母卵生三十二子。胎則常人。濕則柰女;癁榻俪酢P缶咚恼。金翅及龍。余獸皆胎。余鳥皆卵。然著地飛空若水若陸。微細(xì)蠢動或卵胎;驖窕。不可具分品類。皆因淫欲正性命者。淫謂耽染愛著。但是情染總得名淫?v使化生亦依業(yè)染。但約欲界輕重者。俱舍云。六受欲。交抱執(zhí)手笑視淫。四洲之人同四王界。余諸異類卵濕胎形。心染氣傳。難具分析。受性稟命莫不由之。既性命由淫。淫復(fù)由愛。故云愛為根本。二欲助成因。

  由有諸欲(境也)助發(fā)愛性 心也即愛之種子。

  是故能令生死相續(xù) 由外塵欲牽起愛心。亦由愛心貪著于欲。貪欲故造業(yè)。造業(yè)故受報。由此生死不斷。故肇論云。眾生所以久流轉(zhuǎn)者。皆由著欲故也。若欲止于心。則無復(fù)生死。潛神玄默與虛空合其德。是名涅槃。三展轉(zhuǎn)更依。

  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愛命為果 欲謂貪淫。命謂身命。無愛欲則不生。無欲身則不有。當(dāng)知欲因愛有。身因欲生。既有此身還生于愛。由愛身故還為欲因。復(fù)感未來生死果報。如是展轉(zhuǎn)相續(xù)無窮。四起諸業(yè)報文中二。一別釋。二總結(jié)。初中三。一惡業(yè)苦報。

  由于欲境起諸違 不可意。

  順(可意)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yè) 由愛彼境。境不順心便生熱惱憎嫉。憎嫉故起嗔。嗔故殺害逼惱打罵凌辱。種種惡業(yè)從此便興。亦可境稱愛心而生耽著淫盜飲啖侵奪綺妄種種惡業(yè)。文無者略也。言種種者。十不善等。

  是故復(fù)生地獄餓鬼 三惡報也。無畜生者。取其文潤成句。以二例知。亦可翻譯傳寫脫漏。義必合有。故華嚴(yán)云。十不善業(yè)道。上者地獄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餓鬼因。二善業(yè)樂報。

  知欲可厭 知愛欲心是惡道因。于彼欲境深生厭離。

  愛厭業(yè)道 怖彼惡道不造惡因。于離惡法門深生愛樂。

  舍惡樂善 比由愛欲故造惡。今知欲可厭故。舍十惡樂十善也。

  復(fù)現(xiàn)天人 樂報也。華嚴(yán)云。十善業(yè)道。是人天受生因。判云樂報。粗相言之。若論人間八苦天上五衰地居斫截殘害驅(qū)擯。豈能免苦。若于天鬼畜中。開出修羅即戒六道。三不動業(yè)報。

  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舍還滋愛本 知其愛惡愛善俱未免苦。棄彼愛心樂修舍法。舍法即四禪八定。而不知樂舍之心還同彼愛。故云還滋愛本。

  便現(xiàn)有為增上善果 上二界殊勝依正二報也。由于欲界修得此定。各隨其地而生彼天。二總結(jié)。

  皆輪回故 愛為根本故皆輪回。

  不成圣道 不了自心故非圣道。前指無明此標(biāo)貪愛。發(fā)潤備矣。然十惡業(yè)一向須除。十善八定則但除其病。第二勸斷文三。初正勸。

  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回。先斷貪欲及除愛渴 既知生死皆由貪愛故。欲脫生死先斷此二。遠(yuǎn)公報應(yīng)論云。夫事起必由其心。報應(yīng)必由于事。是故自報以觀事而事可變。舉事以責(zé)心而心可反?收哂髌渲燎。二通妨。恐有難云。若爾云何菩薩亦有貪愛故受生邪。故下通云。

  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xiàn)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愛。假諸貪欲而入生死 菩薩示現(xiàn)受生。非愛為本。但以大悲益人為利。欲行教化。須現(xiàn)受生示同凡夫同事利物。故凈名云。眾生病則菩薩病。示現(xiàn)等者悲深也。非愛者智深也。三顯益。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舍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回。勤求如來圓覺境界。于清凈心便得開悟 先能除舍方可勤求。如出礦金始堪為器。故首楞云。如是貪欲。有名鬼倫。無名天趣。有無相傾起輪回性。有無二無無二亦滅。于佛菩提方可希冀。問從前但云貪愛。何故此云及除憎愛。答由愛身愛境。境違于情或身被惱。故生憎也。是知憎亦由愛。故雖兼憎意但說愛。二明種性令知者。謂由前說始終動靜乃至思度佛境皆是輪回。故彌勒問其種性。意云。比聞余教只言五道輪回。今何得三乘行人亦未能免。故佛為說。由本貪欲顯出五性。故屬輪回。不以悟凈圓覺為本因故。然菩薩性中修證行相。但除其病不除其法。余如廣疏。文中二一總標(biāo)因依。

  善男子。一切眾生由本貪欲。發(fā)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 厭惡樂善。三乘教熏積習(xí)既深遂成別性。楞伽云。隨說彼而成。皆名教熏起。

  依。二種障而現(xiàn)深淺 若遇邪師教者。則于人法二我極為堅執(zhí)。名之為深。若遇二乘人說人空理。于法雖未離愚。于人已無堅執(zhí)。對前為淺。若遇菩薩及佛。深淺相望可知。二別釋差等文二。一所依。二障。

  云何二障 依起信釋。

  一者理障礙正知見 根本無明也。不達(dá)法界性相。是礙正知見義故。故彼論云。是心從本已來自性清凈。以不達(dá)一法界故。心不相應(yīng)。忽然念起名為無明。

  二者事障續(xù)諸生死 六種染心也。三細(xì)乃至起業(yè)受報。是續(xù)生死義故。故彼論云。此清凈心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染心義者。名煩惱礙等。廣如彼說。二能依五性文三。一征。

  云何五性 此皆新熏。不同法相宗中本有之說。兩宗五性義見懸譚。今此又與彼所引楞伽等文大同小異。如文詳之。二釋中二。一總明未熏。

  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 本以發(fā)心修證約斷二障。故成五性。此都不斷故非五數(shù)。亦未發(fā)心遇教。故言未熏。若據(jù)楞伽之文。即當(dāng)?shù)谖鍩o性。二熏成五性文四。一二乘性合辨二也。

  若諸眾生永舍貪欲。先除事障未斷理障 知生死苦止息攀緣。故云除事。其實未能除三細(xì)也。意責(zé)不先悟理但先除事。故有先除未斷之言。

  但能悟入聲聞緣覺 障有事理。執(zhí)有人法。今唯斷于前。故云但能。

  未能顯住菩薩境界 雖至長者之家。猶在后園除糞。止宿草庵未敢當(dāng)堂。故云爾也。二菩薩性。

  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dāng)發(fā)愿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 此約地前以辨其相。故言已伏。

  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 此約入地乃至果位以辨其相。故言永斷及菩提等。三不定性。

  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覺 定知身心本來具有。以已證知一切有情無不是覺。譯經(jīng)訛也。應(yīng)云證諸眾生皆有圓覺。

  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xí)便有頓漸 覺性雖圓遇教不同。欣趣有異故。

  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 遇于勝教皆成。即明無別定性。反明不遇勝緣則隨所聞成小。文無者略也。由此名不定性。故上標(biāo)頓漸。四外道性。

  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遇邪見者未得正悟。是則名為外道種性 內(nèi)心雖勝。宿遇邪宗既熏其心。積習(xí)成種。故于圣道難起信心。上明邪種也。下明師過云。

  邪師過謬非眾生咎 意顯此性定是新熏非自本有。故云非眾生咎。前諸種性亦例此知。但文略也。則知眾生本同覺性。但遇教成差有大有小有邪有正。故知發(fā)心之者。切須善辨宗途。然余經(jīng)論目第五性云無性者。但明本來不覺染心相續(xù)。未有邪正師教所熏。無三乘種故聞亦不信。由此濫于本有。今云外道性者。決了新熏之義彰矣。三結(jié)。

  是名眾生五性差別 二答修悲智。既識輪回之病用心。免落異宗。即須依解修行速求證入。然菩薩修行不出悲智二利。故須明之。前問中先智后悲。今答則先悲后智。意表即智之悲即悲之智無先無后。故互明之。文中二。初悲。

  善男子。菩薩唯以大悲方便。入諸世間 前問云。當(dāng)設(shè)幾種教化方便。今答意云。但以大悲方便示現(xiàn)種種形相。順逆隨時無定種數(shù)。言唯以大悲方便者。雖遇種種之機。唯用此二各隨其類而應(yīng)化也。但有大悲必能普化。但有方便必稱根宜無其過累。故思益經(jīng)云。眾生行世間而不知世間。菩薩行世間明了世間相。世間虛空相。虛空亦無相。菩薩知如是。不染于世間。

  開發(fā)未悟 令知妄法本空真法本凈。

  乃至示現(xiàn)種種形相 如觀音隨三十二類而應(yīng)其身。

  逆順境界 論云;驗榫鞂儆H友;驗樵辜摇D芰畋娚鲩L善根。若見若聞得利益故。

  與其同事 四攝中之一也意該余三。余三者。布施愛語利行。

  化令成佛 不取余乘。故法華云。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

  皆依無始清凈愿力 菩薩因地之時必發(fā)度生之愿。乘此愿力所生之。處更不退轉(zhuǎn)。心若疲倦即憶昔愿力。以自策勵所為。不是隨情故云皆依愿力。又非希望報恩。亦非愛見之悲。故言清凈。云無始者。同體大悲稱性大愿性本具之。非別新得但由迷悟有發(fā)不發(fā)。發(fā)即無始二智。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于大圓覺 此下正明大智上求菩提。對前大悲下化眾生。

  起增上心 決定趣向。

  當(dāng)發(fā)菩薩清凈大愿 彌論諸行速至佛果若。無愿力則多退轉(zhuǎn)。

  應(yīng)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圓覺。求善知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 決定不趣余乘。不同前隨五性。故言莫值等。

  依愿修行 亦是所為不隨情逐念。但依愿力而自策勵。如前悲中所說。愿是總相通悲通智。故二段中皆說愿力。具悲智愿即菩提心

  漸斷諸障 理雖頓悟其空。事乃漸除方盡。

  障盡 即下解脫。

  愿滿 即下證大圓覺。

  便登解脫清凈法殿 障盡則行住坐臥一切時中觸向無非解脫故以清凈法殿喻之。

  證大圓覺妙莊嚴(yán)域 愿滿則觸目對境。一切諸法無非圓覺。故以妙莊嚴(yán)域喻之。域謂強域。偈贊中二。全同長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彌勒汝當(dāng)知一切諸眾生

  不得大解脫皆由貪欲故

  墮落于生死

  示所斷也。長離而廣。此合而略。

  若能斷憎愛及與貪嗔癡

  不因差別性皆得成佛道

  二障永銷滅求師得正悟

  隨順菩薩愿依止大涅槃

  勸令斷也此及明種性亦長離此合。

  十方諸菩薩皆以大悲愿

  示現(xiàn)入生死現(xiàn)在修行者

  及末世眾生勤斷諸愛見

  便歸大圓覺

  上來究輪回之根竟。

  此下第四略分修證之位也。既顯覺智之源。復(fù)究輪回之本。已知圓覺凡圣無殊。但未辦隨順圓覺之心從凡至圣如何差別。故次明之。言略分者。三賢統(tǒng)為一位。十地等覺合之一門。修即修圓覺。證即證圓覺圓覺無差。約修智以明位地。文四。初三之初。

  于是清凈慧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同上。次陳辭句文中二。初慶前。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 于一味凈覺之中。說輪回本末種性差別雜染等法。而無乖失故不思議。

  本所不見。本所不聞 立相之教染凈迢然。破相之宗染凈俱絕。今顯出覺性染凈融通。故此之前未曾聞見。

  我等今者蒙佛善誘。身心泰然得大饒益 蕩除細(xì)惑。二請后中文二。一正問。

  愿為諸來一切法眾。重宣法王圓滿覺性。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所證所得。云何差別 舉所正覺性。問能證位地。覺心一味因果皆差。二義既乖故須起問。二結(jié)益。

  令末世眾生聞此圣教。隨順開悟漸次能入 下三唱仿前。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fù)始。爾時世尊告清凈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漸次差別。汝今諦聽。當(dāng)為汝說。時清凈慧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正說中長行二。一明圓覺無。證二明對機說證。初中二。一法二喻法二。初正明無證。后征釋所以。今初。

  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 非前五性及貪愛等輪回差別之性。

  性有 前差別性皆有圓覺。

  循(循隨)諸性起 圓覺不守自性。隨緣遍諸差別之性。諸性起時全覺性起故法身。不增不減經(jīng)云。法身流轉(zhuǎn)五道。名曰眾生。

  無取無證 非當(dāng)情之境。

  于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 次下便自征釋所以云。

  何以故 何以無菩薩眾生。

  菩薩眾生皆是幻化;没瘻绻薀o取證者 約有幻垢名曰眾生。對離幻垢名為菩薩。故二皆空。然前輪回及此修證皆云無者。前似岸移。此如鏡像。二喻。

  譬如眼根不自見眼。性自平等。無平等者 夫眼能見一切。唯不能自見眼根。又如眼光照矚物時。境則萬差見即是一。故云平等。但約于凡圣無分別勝劣之心。說平等義。亦無有能作平等之者。二對機說證文二。一總標(biāo)大意。二證位階差。前中二。今初功用有殊。

  眾生迷倒 眾生若無迷惑顛倒。則無差別之義。故先標(biāo)此。約之以明證覺差別。迷倒之體即根本無明及三細(xì)六粗。論中亦約翻此。以顯始覺階位。

  未能除滅一切幻化 執(zhí)之為實。

  于滅未滅 即論四位中前三覺前不覺后也。謂障習(xí)漸盡如一分塵盡一分鏡明。

  妄功用中 七地已還皆是夢中修道。故華嚴(yán)有夢渡大河之喻。圓明證悟始知煩惱本無。則見能斷智慧功用亦是虛妄。如夢中以藥治病得差寤后則藥病俱無。故言妄功用也。

  便顯差別 正是總標(biāo)位地。二功極不異。

  若得如來寂滅 諸佛同證此理故。

  隨 與本相應(yīng)。

  順 無乖也非謂起心別求寂滅。

  實無寂滅及寂滅者 無能所也。意明心念。不生不見有寂滅之法。亦無能寂滅者滅之令寂。二證位階差文中二。一明依位漸證。二明忘心頓證。初中四。一信位。二賢位。三圣位。四果位。此四即論中逆次約息除生住異滅四相粗細(xì)。寄顯反流四位以明始覺分齊也。然心性離念本無生滅。良由無明迷自真體鼓動起念。能令心體生住異滅從細(xì)至粗微著不同先后際異。先際最微名為生相。中間二三名住異相。后際最粗名為滅相。今因本覺不思議熏力。起厭求心。又因真如所流聞熏教法熏于本覺。益性解力。損無明能。漸向心源。始息滅相終息生相。朗然大悟覺了心源。本無所動今無始靜。平等平等無別始覺之異。大意如此。今以論意釋之。初信位者。論寄息于滅相。經(jīng)文分三。一標(biāo)具足凡夫。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 此初一段未入信位。所以有此文者。不約凡迷即無位地。故先標(biāo)此翻之彰信。即論文翻四相成四位之謂也。

  由妄想我 我體元無妄想為有。四生九類無不皆然。

  及愛我者 執(zhí)為我故便生愛著。上句我體即所執(zhí)也。此句我見即能執(zhí)也。具明我義下自有文。

  會不自知念念生滅 我體本無。唯心故有。心既念念無常。我亦念念生滅。故凈名云。是身如電。念念不住故。論云。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xù)。故說無始無明。

  故起憎愛耽著五欲 迷執(zhí)之過也。由執(zhí)我故。順我則愛違我則憎。故著五欲。二明聞法覺悟。

  若遇善友。教令開悟 即聞熏也。

  凈圓覺性 即內(nèi)熏也。

  發(fā)明起滅 慧照朗然顯發(fā)心性。無始妄習(xí)一時悟現(xiàn)。如寤時覺夢然迷時即起滅。妄念是我。故妄念不自見于妄念。如眼不自見。今既開悟心冥真覺。不以妄念為我。故以冥真之慧。照于起滅之念。起之與滅念念皆知。翻前曾不自知念念生滅。

  即知此生性自勞慮 即此生滅之心。迷性之時性即起滅。妄念還自勞役心慮。千營萬計念念不停。三明息妄隨真。

  若復(fù)有人勞慮永斷 絕求作之心。

  得法界凈 若理法界。則法界體中絕諸勞慮塵境不生。名之為凈。若事法界。則分別念慮之心差別塵境之法。十八界等當(dāng)體不生。名之為凈。何者。法界凈穢皆由自心。心穢則穢。心凈則凈。

  即彼凈解為自障礙 粗念既盡得少輕安。于彼凈時心生愛著。于凈起解名為凈解。系心在凈故成障礙。非外塵所擾。故言自礙。

  故于圓覺而不自在 結(jié)成信中證覺之相。作意于覺故不自在。

  此名凡夫隨順覺性 結(jié)成信位也。二賢位。論寄息成異相。文云覺于念異念無異相等。

  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 見前凈解之礙也。是躡前位以辨此位之相。即覺于念異也。

  雖斷解礙 超前位也。言雖者。預(yù)顯劣后。念無異相等。

  猶住見覺 正當(dāng)此位。

  覺礙為礙而不自在 結(jié)成地前證覺之相劣于登地。所覺是礙故能覺亦礙。此則將礙除礙。故不自在。

  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結(jié)成賢位。三圣位。論寄息于住相。文云覺于念住念無住相。今文分三。一悟前非。二明證相。三結(jié)成位。今初。

  善男子有照 信中凈解。

  有覺 賢位中覺礙之覺。

  俱名障礙 正顯前非。即論中覺于念住。二明證相。謂以智證理理智冥符。如日合空。如珠自照。但是本覺顯現(xiàn)。非能所故。文中二。一不住證。二不住教前中三。謂法喻合。今初。

  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 能所契合也。故唯識見道偈云。若時于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智無所得。則此常覺不住。常覺即是無分別智。不住即不取種種戲論相故。離二取相。即此照與照者寂滅。智與真如平等平等。俱離能取所取相故。彼文雖局于見道。而證理之義十地?zé)o殊。亦可不同凡夫。故云常覺。不同地前。故云不住。此則念無住相覺住相無故不住矣。次喻。

  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 如把刀劍自斷其頭。頭未落時即無能斷之義。頭若已落。復(fù)無能斷之人。后合。

  則以礙心 覺礙之覺。

  自滅諸礙 所覺之礙。

  礙已落滅無滅礙者 如火出木盡煙滅灰飛。二不住教。謂地前未證真理難忘言教。登地證理不住名言。不住故名真解教。故華嚴(yán)初地文云得經(jīng)論智。文中二。一標(biāo)以喻釋。

  修多羅教如標(biāo)月指。若復(fù)見月了知所標(biāo)畢竟非月 夫設(shè)言象在于得意。無言象而倒惑。執(zhí)言象而迷真。故以標(biāo)月之指喻于言教。謂見月須藉指端。悟心須假佛教。因指見月見月忘指。因教筌心悟心忘教。存指則失真月執(zhí)教則失本心。意令證實忘標(biāo)故。云畢竟非月。二具以法合。

  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fù)如是 此明諸佛同以言詮顯理。故文殊般若云?偝譄o文字。文字顯總持。三結(jié)成位。

  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 論亦結(jié)云名隨順覺。四果位。論寄息于生相。文云。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yīng)。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yuǎn)離微細(xì)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今文分三。一明境。

  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 總標(biāo)也謂智明圓覺無分別心故。列十對法皆同真實。即論中見性常住等也。又若見有障可斷。斷已名覺。覺非究竟故障礙。即覺方究竟矣。障礙者。標(biāo)每對中上句。究竟覺即標(biāo)下句。十對者。

  得念失念無非解脫 一識智對。無念則得其正念。是智也。有念則為失念。是識也。故論中說。覺則離念念則不覺等。今明念本自空元是無念故皆解脫。

  成法破法皆名涅槃 二成破對。眾緣相會曰成。緣離曰破。又進修曰成。毀謗為破。緣無自性成破一如。故皆涅槃。

  智慧愚癡通為般若 三愚智對。大寶積云。癡從分別生。分別亦非有。癡性與佛性。平等無差別。

  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 四邪正對。思益云。住正道者不分別是邪是正。

  無明真如無異境界 五真妄對。涅槃云。無明本際性本解脫。古德云。迷則真如是妄想。悟則妄想是真如。

  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 六染凈對。夫戒定慧翻于三毒。三毒本空元是梵行。諸法無行經(jīng)云。貪欲即是道。恚癡亦復(fù)然。如是三事中。有無量佛道。

  眾生國土同一法性 七依正對。涅槃云。我以佛眼遍觀三界有情無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究竟者。即法性也。

  地獄天宮皆為凈土 八苦樂對。極惡業(yè)成天宮即見地獄。極善業(yè)熟地獄即是天宮。二業(yè)之念由心。地獄天宮豈定。心既本空一切清凈。故寶積經(jīng)有地獄三昧天宮三昧。然諸法皆爾非唯天獄。今且約敵體相違之法。以例余。

  有性無性齊成佛道 九有性無性對。有性者。三乘性也。無性者。闡提性也。非為他日回心,F(xiàn)已齊成佛道。

  一切煩惱畢竟解脫 十縛解對。佛頂經(jīng)云。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華。然煩惱依識。識性既空煩惱何縛。上之十對名相雖異其意不殊。但緣佛證覺心心無取舍。故得諸法普同圓妙。故今但各引例而已。不更一一推求相即無礙之由。二明心。

  法界海慧 法界深廣故如海也;蹌t是用。稱法界故名法界慧。

  照了諸相猶如虛空 理量齊鑒無倒正知。內(nèi)分別心諸相差別。今;垭x念故諸相如空。又能照之慧離分別念。猶如虛空。即同凈名其無礙慧無若干也。如鏡照物鏡自無心。上來皆是論中。滿足方便一念相應(yīng)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也。三結(jié)位。

  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二妄心頓證。前由普示教門。就機說有深淺。今恐存分別則悟入無期。故示圓頓安心。于覺成真隨順。前是隨相。此當(dāng)離相。亦如華嚴(yán)。先說差別位地因果。后以平等因果融之。即差別中之平等。平等中之差別。此中意趣正同彼也。文三。一忘心入覺。二驗果知因。三印成佛智。初中二。一指示安心。

  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 指示末世安心。文有四節(jié)。每節(jié)二句。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 妄念者。攀緣取著外法也。念則違覺。故令不起。

  于諸妄心亦不息滅 若求真舍妄。猶棄影勞形。若滅妄存真。似揚聲止響。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 境從心現(xiàn)元是自心。若加了知即迷現(xiàn)量。故經(jīng)說非幻成幻。論云。心不見心。但不生情自然如鏡照物。且心體本自知覺。何必更加了知。知上起知名為加矣。

  于無了知不辨真實 能知既寂即真實知。真實即知。誰知真實。如眼不自見等。二依法頓入。

  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彼當(dāng)根眾。若聞此方便心無疑惑。體達(dá)分明領(lǐng)受任持。則坦然合道。亦同金剛經(jīng)中不驚不怖不畏甚為希有等。二驗果知因。

  善男子。汝等當(dāng)知。如是眾生已曾供養(yǎng)百千萬億恒河沙諸佛及大菩薩。植眾德本 愨云。驗今聞悟頓契佛心。方達(dá)宿因。曩承熏習(xí)。若但就現(xiàn)世即是頓機。若推其因已是積習(xí)。金剛亦云不于一二佛等。三印成佛智。

  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 謂一切種智由此而得。因果相攝決定無疑。是以如來印言成就。又此經(jīng)宗分同華嚴(yán)因該果海果徹因源稱性互收無別先后。彼云。若諸菩薩能與如是觀行相應(yīng)。于諸法中不生二解。即同此安心之文。即得阿耨菩提。同此一切種智。偈贊中三。初二全同長行。第三兩句總結(jié)長行無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清凈慧當(dāng)知圓滿菩提性

  無取亦無證無菩薩眾生

  上圓覺無證下對機說證。

  覺與未覺時漸次有差別

  上總標(biāo)大意下證位階差。

  眾生為解礙(信位)菩薩未離覺(賢位)

  入地永寂滅不住一切相(圣位)

  大覺悉圓滿名為遍隨順(果位)

  末世諸眾生心不生虛妄

  忘心頓證。

  佛說如是人現(xiàn)世即菩薩

  供養(yǎng)恒沙佛功德已圓滿

  印成佛智。

  雖有多方便皆名隨順智

  總結(jié)頓漸故云多方便。上來四段通明觀行竟次四問答別明觀行。中根修證言別明者。有其二意。一則由一類人已依前門證入不必修此。故此名別。二則此門各各自別。如三觀或一人具三。或一或二單復(fù)交絡(luò)成二十五種。各應(yīng)一機故云別也。其所離障亦各不同。且如四相;蛞蝗司咚。或三二一。其四病者。人各有一定不兼余。以相違故。故此兩四皆是別相。不同前無明及愛但是凡夫悉有故。前通此別矣。然通別觀行中。皆與惑障同科段者。由是障觀行之惑;蟪齽t成觀行故。文二。初二問答三觀修行。后三問答兩重除障。初中二。初示三觀行相。后明單復(fù)修習(xí)。初中文四。初三之初。

  于是威德自在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同上。次陳辭句二。一慶前。

  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分別如是隨順覺性 領(lǐng)前依位漸證。

  令諸菩薩覺心光明承佛圓音。不因修習(xí)而得善利 領(lǐng)前忘心頓證。暫聞已得善利。況勤而行之。二請后文二。一問所修。二明所為。初中二。一立理。

  世尊。譬如大城(圓覺)外有四門(行門)隨方來者非止一路 如從東來不可西門而入。

  一切菩薩莊嚴(yán)佛國。及成菩提非一方便 法合可知。謂前說觀行理趣分明。今復(fù)咨詢?稚娣欠。故先立理請更投機。二正請。

  惟愿世尊。廣為我等宣說一切方便漸次 所修之行。

  并修行人總有幾種 能修之人。二明所為。

  令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游戲如來大寂滅海 下三唱仿前。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fù)始。爾時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于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諦聽。當(dāng)為汝說。時威德自在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次正說長行中四。一標(biāo)本舉數(shù)。二正示觀門。三引例障圓。四校量顯勝。初二。一約稱性之行以標(biāo)本。

  善男子。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 十方諸佛同證同修。證義如前。此問修矣。

  與一切法同體平等 色心不二凡圣無差皆依覺性。故同平等。智論云。在眾生數(shù)中名為佛性。在非眾生數(shù)中名為法性。上皆所稱之性也。

  于諸修行實無有二 能稱之行也。即如前二空觀門。根塵普凈貪愛俱寂。悲智雙行離相離心常無所得。一切菩薩無不如斯。隨事雖差此意無二故。二約隨機之行以舉數(shù)。

  方便隨順其數(shù)無量 然眾生根性利鈍不同。煩惱厚薄沉掉不等。隨其根性設(shè)教多端。不爾難為趣入。故楞伽云。所說非所應(yīng)。于彼為非說。彼彼諸病人。良醫(yī)為處方。如來為眾生。隨心應(yīng)量說。

  圓攝所歸循(循隨)性(根性)差別。當(dāng)有三種 眾生根性雖有萬差。而此三門一切收盡。必須三者義如下釋。二正示觀門三。一泯相澄神觀。二起幻銷塵觀。三絕待靈心觀。然禪觀綱領(lǐng)已具懸譚。修習(xí)菩提非此不證。但以教隨機異展轉(zhuǎn)諸途。邪正凡圣大小權(quán)實事理漸頓有共不共。今此托法進修。以成圓頓觀行。即事理定慧俱無礙也。與論中修習(xí)真如三昧。體相大同小異。小異者。彼不開為三也。今初泯相文字有三。一標(biāo)本。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凈圓覺 謂發(fā)心修行欲趣佛果。先須了悟身中凈圓覺性以為行本。本即解也。依解而修方為妙行。膏明相賴目足更。故下標(biāo)本等皆同此矣。二三釋三。一起行。

  以凈覺心 約其所悟而起行也。以者用也。凡夫用妄。菩薩用覺。迷悟異故。

  取靜為行 雖悟即動即靜。為欲對治動亂之習(xí)。一向以靜境安心。漸漸修行方得成就。不取于法為取靜也。愨云。然覺心初建力尚尪微。理宜取靜安詳方能展照。論云。若修止者。住于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形色虛空地水火風(fēng)見聞覺知。乃至當(dāng)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fù)此心無自相等。

  由澄諸念覺識煩動 由前以靜澄心諸念不起心合靜源體非分別。故見分別之識煩勞動擾?嘧允亲R則不能見識。如眼不自見。今由念澄智顯故覺識也。二功成。

  靜慧發(fā)生 由前念澄覺識;坌蚤_明。因靜生慧故云靜慧。比隱今顯故云發(fā)生。

  身心客塵從此永滅 由慧發(fā)生身心相盡塵妄不起。名為永滅?头潜拘。塵污自體。

  便能內(nèi)發(fā)寂靜輕安 由離根境內(nèi)心自閑。寂靜清虛輕安調(diào)暢。喧塵永息粗重長袪。三感應(yīng)

  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于中顯現(xiàn) 眾生圓明性體與佛不殊。但以妄情凡圣似隔。今身心相盡妄念不生。圓覺妙心凡圣交徹。理實而言。我之身心亦遍現(xiàn)十方佛中。故先德云。黃昏戌。寂寞身心總無物。恒沙諸佛入我身。我身常入恒沙佛。今但約入觀者為主。故云諸佛于中顯現(xiàn)。

  如鏡中像 如諸鏡入一鏡中諸鏡即成影像故。諸佛心入行人觀心。如影像也。然塵鏡之性本明。磨瑩即呈物像。眾生自心亦爾。心靜即現(xiàn)如來。故論問云。若諸佛有自然業(yè)。能現(xiàn)一切處利益眾生者。云何世間多不能見。答曰。諸佛如來法身平等遍一切處。無有作意故說自然。但依眾生心現(xiàn)。眾生心者。猶如于鏡。鏡若有垢色像不現(xiàn)。如是眾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現(xiàn)。經(jīng)云佛心。論云法身。身心一也。皆據(jù)能現(xiàn)之本。若就所現(xiàn)應(yīng)云應(yīng)化。此約心靜故。則知佛心亦然。故名為現(xiàn)。非謂佛心有所現(xiàn)也。此乃鏡明則像像歷然。智顯則心心交映。故凈名云。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三結(jié)名。

  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此翻云止。定之異名。寂靜義也。謂于染凈等境心不妄緣故。若準(zhǔn)涅槃經(jīng)釋。即名能滅能調(diào)寂靜遠(yuǎn)離及能清等。結(jié)云以是義故名為定相。二起幻鎖塵觀文三。初標(biāo)本。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凈圓覺 同上。二正釋中五。一起行。

  以凈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没 躡前標(biāo)解也。心性是識。識與根塵三和合有。各無自性。但是無明迷真而起。故名幻化。

  即起諸幻以除幻者 正明起行也。諸幻即幻智也;谜。即根本無明是能幻之者。除幻者。依如幻始覺力。分覺根本不覺。始息滅相。終息生相。即是除幻。

  變化諸幻而開幻眾 隨機應(yīng)化說法開示如幻眾生也。若觀心釋者。變起差別幻智。遍觀八萬塵勞之眾。一一稱真清凈非障非蔽。即為開也。二功成。

  由起幻故。便能內(nèi)發(fā)大悲 根塵既消自他無二。故能內(nèi)發(fā)同體大悲。

  輕安 由悲從定起。非其愛見故。輕安暢適。三結(jié)通。

  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 明諸菩薩從此觀門方能起于悲智乃至佛果。四簡濫。

  彼觀幻者。非同幻故 拂幻法也。簡識殊智。能所勝劣異故。

  非同幻觀皆是幻故 拂幻智也。

  幻相永離 五總結(jié)。

  是諸菩薩所圓妙行 結(jié)成非幻稱真之行。

  如土長苗 如種谷等依土長苗收子之時苗土俱棄。種喻覺心。土喻幻法。苗喻幻智。謂悟凈圓覺。依幻法而起幻智。從幻智而忘心入覺。入覺則前二皆袪。三結(jié)名。

  此方便者。名三摩缽提 亦名三摩缽底。此云等至。等持之中能至勝位故。又等謂齊等。離沉掉故。至謂至到。到勝定故。故前有如幻三昧。三絕待靈心觀文三。初標(biāo)本。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凈圓覺 如上。正釋中二。一起行。

  以凈覺心 躡其所依。

  不取幻化 離第二觀。

  及諸凈相 離第一觀。

  了知身心皆為掛礙 有身有心悉皆是妄。了知是能身心是所。托所起能故二皆礙。此下明其所用。于中又三。謂法喻合。

  無知覺 即上所了身心也。謂身觸為覺。心緣曰知。由此分別。障正知見。

  明 正顯靈妙之體。然此靈心上而無頂下而無底。傍無邊際。中無在處。既無當(dāng)中。何有東西上下。欲言空寂不似太虛。欲言相用不從緣起。欲言知見異于分別。欲言頑礙異于木石。欲言其覺不同醒悟之初。欲言其明不同日月之類。故諸經(jīng)教于寂靜空無呵為邪小。于知見明覺互泯互存。各有深意。今此欲入觀門?种忠謩e念。故宜但云明也。

  不依諸礙 諸礙者。身心能所。不依者直造靈明。

  永得 究竟常然。

  超過 回殊對待。

  礙 前觀幻涉于煩惱。

  無礙境 前取靜同于涅槃。

  受用 屬己資緣。

  世界 共居國邑。

  及與身 宛然形質(zhì)。

  心 還有見聞。

  相在 不異尋常。

  塵域 不離舊處。此由執(zhí)認(rèn)沒體。同他今不生情豈拘靈照。

  如器中锽聲出于外 锽字不定?肿g人錯。遂為三釋。一依锽字音橫。準(zhǔn)切韻訓(xùn)和訓(xùn)樂。不是器中之聲。今率愚詳之。取其聲勢不取訓(xùn)字。此應(yīng)是金石等中聲相也。今且現(xiàn)聞?chuàng)翮婍嘀。其聲锽锽然。即知锽是此類聲之相狀。譯人回潤稍拙。應(yīng)云如今器聲锽锽出外。二作鐄字音同。即大鐘也。是諸器中之一數(shù)。故云如器中鐄。準(zhǔn)此則順本經(jīng)文;貪櫡鞘。但筆受或?qū)戜。錯誤以鐄為锽爾。三者皆簧音黃。即笙簧之類。以有簧之器非一故。不局云笙中簧。乃云器中簧也。亦如管籥之屬。皆能發(fā)聲出于外故。準(zhǔn)此則譯人不善此方聲韻文字。故字與音俱錯爾。后正釋喻者。前三雖異合法皆通。皆器喻世界身心。聲喻靈明觀智。謂聲從器出。器不能拘。故聲聞四遠(yuǎn)器局本處。以喻觀智約身心修得。身心所不能拘。觀智廓爾無邊。身心不離舊處。但所喻相當(dāng)何爭喻所依物。愨云。如萬釣之鏞星樓受礙。搖杵一擊聲振寰區(qū)。自體兼他不能留礙。豈以樓拘鐘相便響不通。形礙管聲令音不透。觀此文勢未免懷疑。復(fù)不能決通。媕婀邈之而已。意亦同前。仍法合最具。謂加樓喻世界。余準(zhǔn)上知。

  煩惱涅槃(如器)不相留礙 如锽二功成。

  便能內(nèi)發(fā)寂滅 不取幻化幻化即寂。不取靜相靜相即滅。非故寂之滅之。又但是真心實理非對靜幻。故楞伽云。寂滅者名為一心。此非息動之寂生已而滅。故云內(nèi)發(fā)。

  輕安(同上)妙覺隨順寂滅境界 在觀之時用心同佛。故隨順妙覺寂滅。

  自他身心所不能及 唯獨自明了余。人所不見。故他不及。自己心識之量亦不能造。如螢燒須彌。必須離情方契。故自不及。又依體起智為自。根塵發(fā)識名他。不可識識智知。故皆不及。

  眾生壽命皆為浮想 一切眾生壽命。但為浮想任持。本無實體。故華嚴(yán)云。一切眾生但想所持。其猶空云是空之浮氣。了虛空者。即知浮云畢竟非空。眾生壽命是真之浮想。了真寂者。即知眾生畢竟非真。三結(jié)名。

  此方便者。名為禪那 此云靜慮。即慮而靜故無散動。即當(dāng)定義。即靜而慮故非無記。即當(dāng)慧義。故四靜慮定慧平等。問既是定慧平等。云何科云絕待靈心。答正由不滯此二直造心源。故定慧等。釋相文中絕待之義甚明。固無疑矣。然釋相中指修行者妄情用心。故顯。雙非絕待。后但約義以結(jié)。故取雙是齊融。齊融絕待雙是雙非皆是中道故釋相與結(jié)名互顯三觀文初皆標(biāo)悟者。聞前經(jīng)故。謂初靜觀修文殊中解。次幻觀修普賢全普眼前半之解。后靈心觀修普眼后半剛藏全章之解。對配前經(jīng)昭然可見。然此三門與涅槃經(jīng)三相大同小異。與天臺三觀則義理同而意趣異。同者。一泯相即空觀也。二起幻即假觀也。三絕待即中觀也。異者。此明行人用心方便。彼則推窮諸法性相。此多約心成行。故不立所觀之境。彼多約義生解。故對所觀三諦。三引例彰圓。

  善男子。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yè) 此三門皆依悟凈圓覺而起觀行。觀行亦皆趣入圓覺。始終不離故。云親近隨順。佛及菩薩同證同修。隨機隨事行相各異;蚨嗳送抟婚T;蛞蝗司咝薅嘈小H羧迦舭偾。同之與異隨類難準(zhǔn)。然必皆依此三種業(yè)。三種業(yè)中或具依三。或一或二同時前后單復(fù)綺互。具如二十五輪所明。此是修行人之事業(yè)矣。

  若得圓證即我圓覺 趣入雖從一門。功成即三皆圓證。若偏修一行但名親近。三事圓通名證圓覺。四校量顯勝。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剎那頃隨順修習(xí) 初舉劣。后不如下顯勝。且如勸得一人二人持于五戒十戒。據(jù)諸教說。福已甚多。況令爾許億人成就辟支羅漢。具足六通八解。永超三界十纏。而乃不如有人暫習(xí)圓覺。時中極促唯一剎那。豈況長時圓修妙觀。愨云。牛跡巨海何可校量。聞此等者聞慧。隨順者思慧。修習(xí)者修慧。偈中唯三。闕校量故。余全同長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偈言 且標(biāo)舉也。

  威德汝當(dāng)知無上大覺心

  本際無二相隨于諸方便

  其數(shù)即無量如來總開示

  便有三種類寂靜奢摩他

  如鏡照諸像如幻三摩提

  如苗漸增長禪那唯寂滅

  如彼器中锽三種妙法門

  皆是覺隨順十方諸如來

  及諸大菩薩因此得成道

  三事圓證故名究竟涅槃

  上來三觀竟。

  自此第二明單復(fù)修習(xí)文四。初三之初。

  于是辨音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同上。后陳辭句中二。初慶前。

  大悲世尊。如是法門甚為希有 可知。二請后有二。一問所修。

  世尊此諸方便 指前三觀。

  一切菩薩于圓覺門 指前所依行本。

  有幾修習(xí) 前說三觀。雖行相分明。未審諸菩薩所修為復(fù)一人具三。為三人各一。為前后。為同時。為依次。為超次。二明所為。

  愿為大眾及末世眾生。方便開示令悟?qū)嵪?可見下三唱仿前。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fù)始。爾時世尊告辨音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問于如來如是修習(xí)。汝今諦聽。當(dāng)為汝說。時辨音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正說長行中四。一舉意標(biāo)數(shù)。二觀網(wǎng)交羅。三結(jié)成正因。四總示修習(xí)。今初。

  善男子。一切如來圓覺清凈。本無修習(xí)及修習(xí)者 明所依之本。

  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于未覺幻力修習(xí) 正明諸輪大意。無修之修。義同前段。

  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凈。定輪 輪者摧輾義。能摧惑障令正智轉(zhuǎn)。故名為輪。二觀網(wǎng)交羅。于中三。初有三輪單修三觀。次有二十一輪。交絡(luò)三觀。后有一輪圓修三觀。愨疏于此二十五觀約喻各立一名。今全用之。初中三一澄渾息用觀。

  若諸菩薩 此下二十五輪皆有標(biāo)列結(jié)。亦應(yīng)一一標(biāo)云悟凈圓覺以為起行所依。為前有故。經(jīng)恐文繁。故略不載。又此初三觀行相前已具釋。此為分成二十五數(shù)。故略明之以顯單復(fù)之相。是故三觀皆標(biāo)云唯。結(jié)云單。意顯不兼余二。力所未兼。非輕余行。

  唯取極靜 不兼余事。

  由靜力故。永斷煩惱究竟成就 由靜心之力。覺身心空。瞥念尚無煩惱何據(jù)。煩惱不起即是覺心。故云究竟成就。

  不起于座便入涅槃 不起法空之座。便入寂滅涅槃。

  此菩薩者。名單修奢摩他 結(jié)名二庖丁恣刃觀。

  若諸菩薩唯觀如幻。以佛力故。變化世界種種作用。備行菩薩清凈妙行。于陀羅尼不失寂念。及靜諸慧。此菩薩者。名單修三摩缽提 庖丁是晉時屠子。十九年以一刀解牛鋒刃不損。喻菩薩利眾生修萬行應(yīng)。緣入俗自智無傷。余義已如前釋。三呈音出礙觀。謂器質(zhì)音融。隨扣應(yīng)響。

  若諸菩薩唯滅諸幻。不取作用 以諸幻境無邊難可窮究。故直云滅。滅者絕念也。作用施為又妨禪寂。故云不取。入佛境界經(jīng)云。諸法猶如幻。如幻不可得。離諸幻法故敬禮無所觀。

  獨斷煩惱 獨者不假諸行也。正是絕待之義。

  煩惱斷盡便證實相 但與靈心相應(yīng)。煩惱自無所有。無所有處即為證也。

  此菩薩者名單修禪那 結(jié)名。后交絡(luò)三觀。每以一觀為頭。兼于余三。交絡(luò)成七。三七故有二十一輪。兼前三單及后一圓。足二十五然每一觀為頭。七段之中皆有四節(jié)。初兩段二二共合。次兩段三行次第。次有一段先一后齊。后有兩段先齊后一。今每觀為首之中。但長科七段。又緣每輪辨其先后。一一須牒觀名。今恐文繁。每觀但各舉一字以論其次。謂初靜次幻后寂。寂與靜異者。靜是二乘境。寂是佛境。又靜是禪定。寂是涅槃。文中三。初七輪靜觀為首。兼于幻寂。次七輪幻觀為首。兼于靜寂。后七輪寂觀為首。兼于靜幻初中七觀。一運舟兼濟觀。菩薩修定以出塵即運舟。發(fā)慧以化物即兼濟。

  若諸菩薩先取至靜 標(biāo)靜觀為首。

  以靜慧心 從靜躡跡起也。

  照諸幼者。便于是中起菩薩行 兼修幻觀。若無靜慧則自居幻化。何能照幻。

  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缽提 結(jié)名。二湛海澄空觀。湛海則波瀾不動先靜觀以反流。澄空則水性清明。后寂觀以顯性。

  若諸菩薩以靜慧故(靜也)證至靜性 寂也躡靜而兼修寂矣。

  便斷煩惱永出生死 二觀功用斷煩惱是因亡。出生死是果喪。

  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禪那 結(jié)名三首羅三目觀。三觀俱修。如摩醯首羅面上三目。

  若諸菩薩以寂靜慧(靜也)復(fù)現(xiàn)幻力種種變化。度諸眾生(次幻)后斷煩惱而入寂滅(后寂)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缽提。后修禪那 結(jié)名四三點齊修觀三點者梵之伊字。愨意云。一人俱修三觀。即名為齊。非謂同時。

  若諸菩薩以至諍力(靜)斷煩惱已(寂)后起菩薩清凈妙行。度諸眾生 幻也。煩惱既盡愛見已無。故所起行無不凈妙?山馑`。

  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禪那。后修三摩缽提 結(jié)名五品字單雙觀。上單靜觀如上一口。后雙明寂幻。如下兩口。故云單雙。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靜)心斷煩惱。復(fù)度眾生。建立境界 齊兼幻寂。初句是寂。后二句是幻。內(nèi)斷煩惱外度眾生。

  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齊修三摩缽提禪那 結(jié)名六獨足雙頭觀。白澤圖中有山精。頭如鼓有兩面。前后俱見此喻靜幻雙照二利齊運。如雙頭也。單寂觀如獨足也。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資發(fā)變化 齊標(biāo)靜幻。以至靜力資助策發(fā)變化之力。以度眾生。

  后斷煩惱 兼寂。前二利備故入中道。此與前異。前則靜獨為初。后始兼寂幻。此則靜與幻齊為初。后始單兼于寂。

  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后修禪那 結(jié)名七。果落華敷觀。即以靜定之樹。結(jié)寂滅中道之果。后敷華者。復(fù)以幻觀入有情界。度諸眾生。同令獲得涅槃之果。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用資寂滅(齊滅)后起作用變化世界(兼幻)。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禪那。后修三摩缽提 次七輪一一標(biāo)幻為首。次兼余二。今初先武后文觀。武王伐紂后鑄戈戟為農(nóng)器。喻此菩薩先變化種種已后入靜觀。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隨順(標(biāo)幻)而取至靜(兼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后修奢摩他 二功成退職觀。菩薩發(fā)慧利物即是功成。習(xí)寂內(nèi)修名為退職。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境界(幻)而取寂滅(兼寂)。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后修禪那 二幻師解術(shù)觀。先起變化作術(shù)法。后歸靜體寂故解術(shù)。

  諸菩薩以變化力而作佛事(幻)。安住寂靜(靜也)而斷煩惱(寂)。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禪那 四神龍隱海觀。起幻化生如神龍布云雨。歸體入靜。如隱海也。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無礙作用(幻)斷煩惱故(寂)安住至靜(靜也)。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禪那后修奢摩他 五龍樹通真觀。先起幻后歸靜寂。如龍樹初行幻術(shù)廣化邪途后習(xí)真乘自階圣果。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方便作用(幻)至靜寂滅。二俱隨順 齊兼靜寂。

  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齊修奢摩他禪那 六商那示相觀。商那和修即優(yōu)波鞠多之師也。先以神力示相降伏鞠多弟子慢心后。乃入定歸寂。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起用資于至靜(齊靜)后斷煩惱(兼寂)。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奢摩他。后修禪那 七大通宴默觀。大通如來先化用利物。后自歸寂。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資于寂滅(齊寂)后住清凈無作靜慮(兼靜)。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禪那。后修奢摩他 后七輪一一標(biāo)寂為首。次兼余二。此初寶明空海觀。佛頂經(jīng)云。同入如來寶明空海。今靈心觀。即本覺明。如寶明也。后靜觀如空海也。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寂)而起至靜住于清凈(兼靜)。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后修奢摩他 二虛空妙用觀。靈心之體如虛空。起化即妙用。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寂)。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隨順(兼)。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后修三摩缽提 三舜若呈禪觀。舜若即虛空神。遇日光映之暫現(xiàn)。如此先寂次靜后幻。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自性(寂)安于靜慮(靜)而起變化(幻)。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缽提 四飲光歸定觀。大迦葉也。先證體次起神通。后乃歸定。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無作自性(寂)起于作用清凈境界(幻)歸于靜慮(靜)。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三摩缽提。后修奢摩他 五多寶呈通觀。多寶佛先成道證如體。后于塔中發(fā)起法華。如靜幻無礙。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清凈(寂)而住靜慮起于變化 齊兼靜幻。

  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 六下方騰化觀。即法華菩薩六萬恒沙從下方現(xiàn)。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于至靜(齊靜)而起變化(兼幻)。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奢摩他。后修三摩缽提 七帝心含變觀。此寶含諸物像。對即變應(yīng)應(yīng)而還空。如靈心觀成包含德用應(yīng)緣起幻而復(fù)安靜。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于變化(齊幻)而起至靜清明境慧(兼靜)。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三摩缽提。后修奢摩他 后有一輪圓修二觀。此名如意圓修觀。如意寶珠四方俱照。大智頓覺三觀齊修。

  若諸菩薩以圓覺慧 稱圓覺而發(fā)慧故。

  圓合一切 圓融和合一切事理性相真妄色空等類。舉體相應(yīng)。是為圓合。謂由圓覺合理理即非理。故全即事。又由以覺合事事即非事。故全即理。余性相等皆同此說。中道義諦于是現(xiàn)焉。非理非事雙遮顯中。即理即事雙照顯中。遮照同時是為圓覺。

  于諸性 依此修靜觀。

  相 依此修幻觀。

  無離覺性 依此修寂觀故?圃茍A修三觀矣。又以圓覺合一切。是從體起用。性相無異覺性。是會用歸體。體用無礙寂照同時。是為圓滿無上妙覺。

  此菩薩者。名為圓修三種自性清凈隨順 三結(jié)成正因。

  善男子。是名菩薩二十五輪。一切菩薩修行如是 可見四總示修習(xí)。

  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輪者 示修習(xí)者。修此二十五輪之時。于事中威儀法式及用心方便三業(yè)事理。具足修習(xí)之意。

  當(dāng)持梵行(戒也)寂靜(定也)思惟 慧也。具戒定慧心在觀門。如是修行必定成佛。

  求哀懺悔經(jīng)三七日 多生業(yè)累恐障凈心。懺悔求哀發(fā)露先罪。日數(shù)若少慮不精誠。三七日中已彰懇禱。懺悔之義下道場加行中當(dāng)釋。

  于二十五輪。各安標(biāo)記 書此二十五輪名字文句。安置道場之中。禮念虔誠精祈一行。

  至心求哀隨手結(jié)取 若自的樂一門。隨便積習(xí)。若勝劣難分不能自決。即憑圣力以卜應(yīng)修。信手取之不宜簡擇。

  依結(jié)開示便知頓漸 依所捻結(jié)。開而視之頓漸自知。無貪余觀。

  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心懷疑阻并失前功。縱使再修稍難成就。據(jù)根驗理必在于茲。無乃等閑輕于事相。偈中亦四全同長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標(biāo)舉)

  辨音汝當(dāng)知一切諸菩薩

  無礙清凈慧皆依禪定生

  今修觀之人先以所依之體為本而起觀行。長行云圓覺清凈。無能所修心宜此理。即禪定義。

  所謂奢摩他三摩提禪那

  三法頓漸修有二十五種

  長廣偈略。

  十方諸如來三世修行者

  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

  正結(jié)所為。

  唯除頓覺人并法不隨順

  簡非所為也。長無偈有。今為二釋。一者兩句皆作上根釋。謂唯除上根圓頓悟解之人。并及于一切定相之法不隨順者。則不必具依二十五輪及道場探結(jié)等。不隨順法者。不取相也。既不隨相即隨真覺。此乃頓入圓明觸目合道。不可加之繩索傷乎無瘡。是前知幻即離不作方便等類。故除之矣。二者下句作無信下根釋。謂都不信者。聞之不能隨順。依此則上智與下愚不移也。前釋不隨。不隨倒法。此釋不隨。不隨正法

  一切諸菩薩及末世眾生

  常當(dāng)持此輪隨順勤修習(xí)

  依佛大悲力不久證涅槃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