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十七
雜阿含經卷第十七
四五五、想經:大正本將此經列在第十七卷之末。本經敘述同于前經,大意為:緣于界之故,而生觸、想、欲、覺、熱、求。說明的方式次序略有不同。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于舍衛(wèi)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緣于界之種種不同而生種種之觸。緣于種種之觸而生種種之想,緣于種種之想而生種種之欲,緣于種種之欲而生種種之覺。緣于種種之覺而生種種之熱,緣于種種之熱而生種種之求。
到底是那種種界呢?所謂十八界,也就是眼界……乃至法界是。
甚么叫做緣于種種界而生種種觸,到底是甚么……乃至緣于種種之熱而生種種之求呢?所謂緣于眼界而生眼觸,并不是緣于眼觸而生眼界,唯緣眼界而生眼觸的。緣于眼觸而生眼想,而不是緣于眼想而生眼觸,唯緣眼觸而生眼想的。緣于眼想而生眼欲,而不是緣于眼欲而生眼想,唯緣眼想而生眼欲的。緣于眼欲而生眼覺,而不是緣于眼覺而生眼欲,唯緣眼欲而生眼覺的。緣于眼覺而生眼熱,而不是緣于眼熱而生眼覺,唯緣眼覺而生眼熱的。緣于眼熱而生眼求,而不是緣于眼求而生眼熱,唯緣眼熱而生眼求的。像如是的,由于那些耳、鼻、
舌、身、意等界之緣,而生意觸,……乃至緣于意熱而生意求,也像如是之廣說。這名叫做比丘緣于種種之界,而生種種之觸,乃至緣于種種之熱而生種種之求,而不是緣于種種之求而生種種之熱,……乃至并不是緣于種種之觸而生種種之界,唯緣種種之界而生種種之觸,……乃至緣于種種之熱而生種種之求!
佛說此經后,諸比丘們,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內六入處與外六入處,也像如是之說。
四五六、正受經:本經敘述有光界,乃至有滅界。如何得知?以及如何而得正受等。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于舍衛(wèi)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有光界(色界二禪天)、凈界(色界三禪天)、無量空入處界(無色界天之一)、無量識入處界(無色界天之二)、無所有入處界(無色界天之三)、非想非非想入處界(無色界天之四)。也有滅界(想、受滅界。修滅盡定而得之定報)。」
這時,有一比丘,從其座位站起,禮拜佛陀后,合掌而白佛說:「世尊!那些光界、凈界、無量空入處界、無量識入處界、無所有入處界、非想非非想入處界、滅界等,如此之諸界,到底要由于甚么因緣而得以知道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對于光界,則緣于黑闇而可以得知。凈界乃緣
于不凈之故,而可以知道。無量空入處界,則緣于有色相而可知。無量識入處界,則緣于內之故,而可以得知,無所有入處界,則緣于所有而可以知道,非想非非想入處界,則緣于有第一之故,而可以得知。至于滅界,則緣于有身而可以得知。諸比丘們白佛說:「世尊!那些光界……乃至滅界,要用甚么正受(等至、禪定,精神已完全可以抗制的狀態(tài)),而可以得達呢?」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那些光界、凈界,以及無量空入處界、無量識入處界、無所有入處界等的這些諸界,要自行正受(等至、禪定)而得達其境地。而非想非非想入處界,則要依于第一有的正受(禪定)而得達其境地。至于滅界,則須于有身滅的正受而得以達到其境地。」(南傳為:光界、凈界、無量空入處界、無量識入處界,無所有入處界之五,乃以想等至而得。非想非非想入處界,是依行無余等至而得。想受滅界是以滅盡定而得)。
佛說此經后,諸比丘們,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五七、說經:本經敘述緣于界之上中下,而思想、言語,也有上中下。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于舍衛(wèi)國的東園鹿子母講堂(為那提迦村燒瓦之家。是鴦伽國的長者之女,信佛后,建精舍重層上下各五百室于此)。
那時,世尊在于晡時(午后申時),從禪定醒過來,在于該講堂的陰中敷座,在于大眾之前坐下,曾說優(yōu)檀那句(法句,所謂無問自說
之法,為十二部經之一),而告訴諸比丘們說:「緣于界之故,才會有說之生起,并不是沒有界而能生說的。緣于界而生見,并不是沒有界而能生見的。緣于界而生想,并不是沒有界而能生想的。緣于下界的話,我就會說其會生下說、下見、下想、下思、下欲、下愿、下士夫、下所作、下施設、下建立、下部分、下顯示、下受生。像如是的,緣于中界(就會生中說、中見等)。像如是的緣于勝界的話,我就會說他會生勝說、勝見、勝想、勝思、勝愿、勝士夫、勝所作、勝施設、勝建立、勝部分、勝顯示、勝受生」。
這時,有婆迦利比丘,在于佛后,執(zhí)扇而在吹扇佛陀。他白佛而說:「世尊!假若對于三藐三佛陀(正等正覺),而生起不是三藐三佛陀之見的話,此見是否也是緣于界而生的嗎?」
佛陀告訴比丘說:「對于三藐三佛陀生起不是三藐三佛陀之見的話,也是緣于界而生的。為甚么呢?因為凡夫界就是無明界。像我剛才所說的:緣于下界,就會生起下說、下見……乃至下受之生。緣于中界(就會生中說、中見),緣于勝界就會生勝說、勝見,……乃至勝受生。」
佛說此經后,諸比丘們,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五八、因緣經:本經敘述緣欲界,而生欲想等,緣恚界而生恚想等,緣害界而生害想等,為身口意之三業(yè)邪惡,現(xiàn)世苦惱,命終會墮惡趣。反之而緣正因緣,則現(xiàn)世樂住,命終后生于善趣。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
佛陀住在于舍衛(wèi)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有因緣之故,會生起欲想,并不是沒有因而能生起的。有了因而生恚想、害想,并不是沒有因的。
由于甚么因緣而生欲想呢?因為緣于欲界之故,而會生欲想、欲欲、欲覺、欲熱、欲求。愚癡的凡夫如起欲求的話,則此眾生,就會起三處之邪。所謂身口意是。由于如是的邪的因緣之故,就會現(xiàn)法苦住,而有了苦,有了礙,有了惱,有了熱。其身壞命終之后,會生于惡趣之中。這就是名叫由于因緣而生欲想。
由于甚么因緣而生恚想、害想呢?所謂害界是也。如果緣于害界的話,就會生害想、害欲、害覺、害熟、害求。愚癡的凡夫如起了害求的話,則此眾生就會起了三處邪,所謂身口心是。起三處之邪的因緣之故,就會現(xiàn)法苦住,而有了苦,有了礙,有了惱,有了熱。其身壞命終之后,就會生在于惡趣之中。這就是名叫由于因緣而生害想。
諸比丘們!如果諸沙門、婆羅門,像如是的安住于其生,生危崄之想(指欲、恚、害等想),而不求舍離,不省覺、不吐露(殲悔把業(yè)消滅)的話,則這些眾生就會現(xiàn)法苦住,而會有苦、有礙、有惱、有熱。其身壞命終之后,就會生于惡趣之中。喻如離開城邑聚落的不遠處,有了曠野,忽然起了大火,他們如果沒有能力可以救滅火炎的話,就會知道在那曠野當中的眾生,均會被火所害一樣。像如是的,這些沙門、婆羅門,安于其生,而生危崄之想的話,則其身壞命終之后,就會生于惡趣當中。
諸比丘們!有了因緣而生起出要之想(欲出離之想),并不是沒有因緣而能生起出離之心的。甚么叫做有了因緣而生出要之想呢?所謂出要界是。緣于出要界,而生出要之想、出要之欲、出要之覺、出要之熱、出要之求。所謂那些有智慧的人,求出要之時,此眾生就會生
起三處之正。所謂身、口、心是。他像如是的生正因緣后,就會于現(xiàn)法樂住,就會不苦、不礙、不惱、不熱,其身壞命終之后,就會生于善趣當中。這就是名叫有因緣之故,而生出要之想。
由于甚么因緣而生不恚、不害之想呢?所謂不害界是也。由于不害界之因緣,而生不害之想,不害之欲,不害之覺,不害之熱,不害之求。那些有智慧的人,如生不害之求時,此眾生的三處,都會生起正的。所謂身、口、心是。其正因緣已生之后,就會于現(xiàn)法樂住,而不會苦、不會礙、不會惱、不會熱。其身壞命終之后,就會生于善趣當中。這就是名叫由于有因緣而生不害之想。
如果諸沙門、婆羅門,安住于生,生不害之想而不舍離,不覺、不吐(都守住不害之想)的話,就會于現(xiàn)法樂住,而不苦、不礙、不惱、不熱,其身壞命終之后,會生于善趣當中。喻如城邑聚落之邊,有了曠野,雖然忽然起了大火,但是有人堪能以手足等去撲滅火的話,就應知道,那些眾生,雖依草木之危處,也都不會被火所害。像如是的諸沙門、婆羅門,如安住于生,而生正想而不舍,不覺、不吐(守住不害之想)的話,就會于現(xiàn)法樂住,而不苦、不礙、不惱、不熱,其身壞命終之后,就會生于善趣當中。」
佛說此經后,諸比丘們,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五九、本經敘述有位婆羅門主張眾生非自作、非他作之無造作之邪見。佛乃告以眾生有自作、有他作,不可有邊見。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
佛陀住在于舍衛(wèi)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有一位婆羅門,來詣佛所,和世尊面相慰勞后,退坐在一邊。他白佛說:「眾生并非自作,也非他作的!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像作如是之論的人,我是不會和他相見的。你現(xiàn)在自來,而突然對我說眾生并不是自作、不是他作嗎?」婆羅門說:「您的意見如何呢?瞿曇!您認為眾生是自作的呢?還是他作的呢?」。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我今問你,你就隨你的意見回答于我。婆羅門啊!你的意見如何呢?有眾生的方便界,使諸眾生知道作方便與否呢?」婆羅門說:「瞿曇!有眾生的方便界,使諸眾生知道作諸方便的!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假若有方便界,使諸眾生知道有方便的話,這就是眾生自作,就是眾生他作。婆羅門!你的意見如何呢?有眾生安住界、堅固界、出界、造作界,使那些眾生知道有造作嗎?」婆羅門白佛說:「有眾生安住界、堅固界、出界、造作界,使諸眾生知道有造作的!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如果那安住界、堅固界、出界、造作界,使諸眾生知道有造作的話,這就是眾生自作,就是眾生他作!」
婆羅門白佛說:「我知道有眾生自作,有眾生他作之事了。瞿曇!世間還有好多的事待辦,我現(xiàn)在要告辭了!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世間還有好多事,應該知道此為辭回之時。」
這時,那位婆羅門,聽佛所說,歡喜而隨喜,乃從座起后離去。
四六○、瞿師羅經:本經敘述眼界、色界,乃分別存在。此二因緣而生識,三事和合為觸。喜觸的因緣而生樂受,苦觸的因緣而生苦受,不苦不樂的因緣,而生不苦不樂受。耳鼻舌身意之法,亦是同樣。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于拘睒彌國(憍賞彌國,中印度),瞿師羅園(瞿師羅長者所捐建之精舍,世尊曾在此說法數(shù)年)。
那時,瞿師羅長者,曾詣尊者阿難之處,到后禮拜于阿難之足下,然后退在一邊。他向阿難尊者說:「所說的種種界,到底甚么是種種界呢?」
這時,阿難尊者告訴瞿師羅說:「有眼界之異,有色界之異。如果為喜處的話,則由于此二因緣而生眼識。此眼、色、眼識之三事和合,而生喜觸。又由于喜觸的因緣,而生樂受。像如是的,那些耳、鼻、舌、身、意與法也同樣之解說。
又次,長者!有異的眼界,有異的色界。如果為憂處的話,則由于此二因緣而生識,此眼、色、眼識之三事和合而生苦觸。由于苦觸的因緣,而生苦受。像如是的,那些耳、鼻、舌、身、意與法,也是同樣之解說。
又次,長者!有異的眼界,有異的色界。如果為舍處的話,則由于此二因緣而生識,此眼、色、眼識之三事和合而生不苦不樂之觸。由于此不苦不樂的因緣,而生不苦不樂之受。像如是的,那些耳鼻舌身意與法,也是同樣的解說!
那時,瞿師羅長者,聽阿難尊者所說,乃歡喜而隨喜,禮拜后,離去。
四六一、三界經:本經敘述欲界、色界、無色界之三界等事。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于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
那時,瞿師羅長者,詣尊者阿難之處,稽首禮足后,退住在于一邊。他仰白尊者阿難說:「所說的種種界,到底甚么為種種界呢?」阿難尊者告訴瞿師羅長者說:「有三界。那三界呢?所謂欲界、色界、無色界是。」
那時,尊者阿難,就說偈而說:
曉了于欲界 色界亦復然 舍一切有余 得無余寂滅
于身和合界 永盡無余證 三耶三佛說 無憂離垢句
(對于欲界已曉知明了,對于色界也同樣的了然。如果能舍離一切有余之界的話,就能得無余的寂滅。)
(對于身之和合之界,如能永盡的話,就能證得無余。三耶三佛陀〔正遍覺,佛十號之一〕)所說的,就是這種沒有憂苦,而離開垢穢之句法的!)
阿難尊者說此經后,瞿師羅長者,乃歡喜而隨喜,而作禮后離去。
四六二、三界經:本經敘述色界、無色界、滅界之三界等事。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
佛陀住在于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
那時,瞿師羅長者,詣尊者阿難之處,稽首禮足后,退坐在一邊。他白尊者阿難說:「所說的種種界,到底甚么是種種界呢?」
尊者阿難告訴瞿師羅長者說:「有三界。所謂色界、無色界、滅界,這名叫做三界!拐f后,就說偈而說:
若色界眾生 及住無色界 不識滅界者 還后受諸有
(如果色界的眾生,以及住于無色界的眾生,不識寂滅之界的話,就還會受諸有之身。)
(假若斷滅色界,以及不住于無色界〔已脫離其界〕的話,就是已達于寂滅之界,而其心已經解脫,已永遠離開了生死的了!)
尊者阿難,說此經后,瞿師羅長者,乃歡喜而隨喜,禮謝后,離去。
四六三、三界經:本經敘述的大意,乃和前經同,只說明的方式不同耳。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于拘睒彌國的瞿師羅園。
那時,瞿師羅長者,詣尊者阿難之住處,到后稽首其足,然后退坐在一邊。他仰白尊者阿難說:「所說的種種界,到底甚么為之種種界呢?」
尊者阿難回答瞿師羅長者說:「所謂有三種的出界。那三種呢?所
謂從欲界而超出后,就至于色界。從色界超出后,而至于無色界。乃至一切諸行,一切思想之寂滅之界,就名叫做三出界!拱㈦y尊者并說偈說:
知從欲界出 超踰于色界 一切行寂滅 勤修正方便
斷除一切愛 一切行滅盡 知一切有余 不復雙還有
(知道從欲界而超出后,又再超踰于色界,而至于一切業(yè)行都寂滅,而精勤于修習正方便。)
(斷除一切的貪愛的話,所有一切之業(yè)行就會滅盡,而知道一切的有余,已不會再回轉而為有了。)
尊者阿難,說此經后,瞿師羅長者,乃歡喜而隨喜,然后作禮而去。
四六四、同法經:本經敘述阿難往詣上座與五百比丘,及佛所,作同一問而得同一回答,故覺大師及諸弟子,皆悉同法、同句、同義、同味。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于拘睒彌國的霍師羅園。
那時,尊者阿難,曾往詣上座之處。他往詣名叫上座的地方后,就恭敬而問訊。問訊后,就退坐在一邊。他問上座,而向名為上座的比丘說:「假若比丘,在于空閑之處,或樹下,或閑房思惟時,應該要以何法而專精思惟呢?」
上座回答說:「尊者阿難!如在空處、樹下、閑房思惟的話,就應
該以二法,而專精思惟。所謂止與觀是!拱㈦y尊者又問上座說:「如果修習于止,而認真多多的修習后,當會成就甚么?修習于觀,而認真的多多修習于觀的話,又會有甚么成就呢?」
上座回答說:「尊者阿難!修習于止的話,終會成就于觀。修習于觀后,也會成就于止。所謂圣弟子,止、觀具修,而得諸解脫界是!拱㈦y又問上座說:「甚么叫做解脫界呢?」上座回答說:「尊者阿難!如果斷界、無欲界、滅界的話,就名叫做諸解脫界!棺鹫甙㈦y又問:「甚么叫做斷界?……乃至滅界呢?」
上座回答說:「尊者阿難!如果能斷除一切業(yè)行的話,就名叫做斷界。斷除愛欲,就是無欲界。一切行都寂滅了,就名叫做滅界!
這時阿難尊者聽上座所說后,歡喜而隨喜。他又往詣五百比丘之住處,到后,恭敬問訊,然后退坐在一邊。他白五百比丘們說:「假若比丘,在于空閑之處或者在樹下,或者在閑房思惟之時,當以甚么法,而專精思惟呢?」
這時,五百比丘回答阿難尊者說:「當以二法,而專精思惟,……乃至滅界!苟既缟献f的。這時,尊者阿難,聽五百比丘所說,乃歡喜而隨喜。他又往詣佛所,到后,稽首佛足,然后退坐在一邊。他仰白佛陀而說:「世尊!假若比丘,在于空處、樹下、閑房思惟時,當以甚么法,而專精思惟呢?」
佛陀告訴阿難說:「如比丘在于空處、樹下、閑房思惟時,當以二法,而專精思惟,……乃至滅界!苟既缤灏俦惹鹚f的。這時阿難尊者白佛說:「奇哉!世尊!大師,以及諸弟子們,都均同法、同句、同義、同味。我曾到上座處,向名叫上座的比丘,請問如此之義,也用此義、此句、此味來回答我,都同于現(xiàn)在世尊所說的。我又曾到五百比丘之處,也用此義、此句、此味而問,那些五百名比丘,
也用此義、此句、此味來回答我,都如現(xiàn)在世尊所說的。因此之故,當會知道:大師,以及弟子們,一切都是同法、同義、同句、同味。」
佛陀告訴阿難說:「你是否知道那位上座是那一種比丘嗎?」阿難白佛說:「并不知道,世尊!」佛陀告訴阿難說:「那位上座比丘就是阿羅漢。其諸漏已滅盡,已經舍棄了重擔,是以正智,而心已善于解脫。那些五百名比丘,也是同樣!
佛說此經后,尊者阿難,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六五、著使經:本經敘述如果見所有的地水火風空識等界,均非為我,不異我、不相在的話,就為無有我、無我所見、無我慢、無系著、無使。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尊者羅候羅(佛未出家時之子,后出家為密行第一的弟子),往詣世尊之所,到后稽首禮足,而退在于一邊。他仰白佛說:「世尊!到底要怎么知,怎么見我的此識身,以及外界的一切相,能得達為無有我、無有我所見,無有我慢,無有系著,無有使呢?」
佛陀告訴羅候羅說:「你要諦聽!聽后要善思念!當會為你解說。羅候羅啊!假若比丘,對于所有的地界,不管是過去,不論是未來,或者是現(xiàn)在,或者是內、是外,或者是粗、是細,或者是好、是丑,或者是遠、是近,那些一切的一切,均為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
能這樣的如實而知,而對于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也是如此的話,則羅候羅啊 !由于比丘能如是而知,如是而見,故對于我此識身,以及外境界的一切相,都會為沒有我、沒有我所見、沒有我慢、沒有系著、沒有使的。羅候羅啊!如果比丘,對于此識身,以及外境的一切相,沒有我、沒有我所見、沒有我慢、沒有系著、沒有使的話,就名叫做斷愛縛的諸結,斷諸愛的正慢,無間等,究竟苦邊。」
佛說此經后,尊者羅候羅,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六六、觸因經:本經敘述如知見苦等三受,乃以觸為因而生的話,就沒有我、我所見,乃至沒有使。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尊者羅候羅,曾往詣佛所,到后,禮拜佛足,然后退坐在一邊。他仰白佛說:「世尊!要如何知,如何去見我這個識身,以及外境界的一切相,而能得達沒有我,沒有我所見,沒有我慢,沒有系著,沒有使呢?」
佛陀告訴羅候羅說:「有三受、所謂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是。而此三受到底是甚么因、甚么集,怎么生,怎么而轉的呢?可以說:此三受,乃由觸之因、觸之集、觸之生、觸之轉的。為彼彼(各各)之觸因,而生彼彼(各各)之受。假若彼彼之觸消滅的話,則彼彼之受也會消滅,也會休止、清涼、隱沒。像如是而知,如是而見我的此
識,以及外境界的一切相的話,就能得無有我,無有我所見,無有我慢,無有系著,無有使!」
佛說此經后,尊者羅候羅,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六七、劍刺經:本經敘述觀察樂受,當作苦想,觀察苦受當作劍刺之想,觀察不苦不樂受當作無常滅想,就為之正見。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于舍衛(wèi)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尊者羅猴羅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后,退住在一邊。他仰白佛陀說:「世尊!要怎么知,怎么去見我此識身,以及外境界的一切相,而能得無有我,無有我所見,無有我慢,無有系著,無有使呢?」
佛陀告訴羅候羅說:「有三受,所謂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是。觀察樂受之時,要作苦之想,觀察苦受時,要作被劍所刺之想,觀察不苦不樂受時,要作無常滅之想。如果當比丘的,觀察樂受時,而能作苦想,觀察苦受時,能作被劍所刺之想,觀察不苦不樂受時,能作無常滅之想的話,就名叫做正見!
那時,世尊即說偈而說:
觀樂作苦想 苦受同劍刺 于不苦不樂 修無常滅想
是則為比丘 正見成就者 寂滅安樂道 住于最后邊
永離諸煩惱 摧伏眾魔軍
(觀察樂受之時,要作受苦之想,觀察苦受之時,要作同于被劍所
刺之想,觀察不苦不樂之受時,要修無常滅之想,這就是名叫比丘之正見之成就者。)
(這是寂滅安樂之道,乃止住于最后之邊,永遠離開諸煩惱,而摧伏眾魔軍哩!)
佛說此經后,尊者羅候羅,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六八、三受經:本經敘述如對于樂受而滅貪使,對于苦受而滅瞋使,對于不苦不樂受時,斷癡使,就能得無我、我所之見等。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尊者羅候羅,往詣佛所后,稽首佛足,而退坐在一邊。他仰白佛說:「世尊!要怎么知怎么去見我此識身,以及外境界的一切相,而能得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系著、使呢?」
佛陀告訴羅候羅說:「有三受,所謂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是。觀察樂受時,乃為了斷除樂受的貪使(煩惱)之故,于我所,而修梵行。為了斷除苦受的瞋恚之使(煩惱)之故,于我所,而修梵行。為了斷除不苦不樂受的癡使之故,于我所,而修梵行。
羅候羅啊!如果當比丘的,其樂受的貪使已斷、已知,苦受的恚使已斷、已知,不苦不樂受的癡使已斷、已知的話,就名叫做比丘之斷除愛欲之縛,去諸結慢,是無間等(現(xiàn)觀、了達),是究竟苦邊!」
那時,世尊即說偈而說:
樂受所受時 則不知樂受 貪使之所使 不見出要道
苦受所受時 則不知苦受 瞋恚使所使 不見出要道
不苦不樂受 正覺之所說 不善觀察者 終不度彼岸
比丘勤精進 正知不動轉 如此一切受 慧者能覺知
覺知諸受者 現(xiàn)法盡諸漏 明智者命終 不墮于眾數(shù)
眾數(shù)既已斷 永處般涅槃
(如果遇到被樂受所受的時候,假如不能完全了知為樂受的話,就會被貪使之所驅使,而不能見到出要之道。)
(假如遇苦受所受之時,而不完全了知苦受的話,就會被瞋恚之使所驅使,而不得見到出要之道)
(對于不苦不樂受時,并不依照正覺之所說的,并不善于觀察的話,終究不能度脫而到彼岸。)
(當比丘的,應該勤于精進,要正知而不動轉。像如是的,對于一切受,那些有智慧的人的人,都能夠覺知。)
(能夠覺知諸受的人,就能在于現(xiàn)法,盡諸有漏。有明智的人,在其身壞命終之后,就不會墮入于眾數(shù)〔不免輪回而為眾生之數(shù)〕。眾數(shù)既然都斷滅了,就是永處于般涅槃〔寂滅、解脫〕的了)
佛說此經后,尊者羅候羅,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六九、溶崄經:本經敘述大海之深崄,乃賢者所不談。是以生死為深崄。凡愚都在其中憂悲狂亂啼哭不止,賢圣則不狂亂,不沈于生死。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
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如大海之深崄(本為斷崖絕壁,而此處乃指流急且深之義),乃為世間的愚夫所說的。大海之深崄,并不是賢圣之法與律所談說的。有關于深崄之事,以世間人所談說的來說,乃為大水所積聚之數(shù)而已。
如果從身,而生諸受,而被眾苦所逼迫,或者會惱,或者會死,就名叫做大海之極深崄處。愚癡無聞的凡夫,在于此身,而生諸受,被苦痛所逼迫時,或者會惱,或者會死,會憂悲稱怨,會啼哭號呼,會心亂而發(fā)狂,會長淪沒溺,而無止息之處。
多聞的圣弟子,對于此身,所生的諸受,雖然有時會被苦痛所逼迫,或者會惱,或者會死,但是卻不會生憂悲,不會啼哭號呼,心不會生狂亂,不會淪溺于生死,而能得止息之處!
那時,世尊,即說偈而說:
身生諸苦受 逼迫乃至死 憂悲不息忍 號呼發(fā)狂亂
心自生障礙 招集眾苦增 永淪生死海 莫知休息處
能舍身諸受 身所生苦惱 切迫乃至死 不起憂悲想
不啼哭號呼 能自忍眾苦 心不生障礙 招集眾苦增
不淪沒生死 永得安隱處
(在身上,生諸苦受。被此苦逼迫,乃至于死亡。因之而憂悲不能息止,不能忍耐,而號呼,而發(fā)狂亂的話,其心自會生障礙,而招集眾苦之增長,而永淪于生死的苦海,不知其休息的地方。)
(如果能舍棄身上之諸受,以及舍棄由身所生的苦惱的話,則如被苦所切迫,乃至于死亡,也不會生起憂悲之想。由于不會啼哭號呼,善能自忍其眾苦之故,其心不會生起障礙,不會招集眾苦之增長,不會淪沒于生死,會永恒的得到安隱之處。」
佛說此經后,諸比丘們,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七○、箭經:本經敘述不管是凡愚,是賢圣,一旦為人,會受種種之苦,并沒有差別。然而凡夫乃有身受與心受之故,會憂惱狂亂,賢圣唯有身受,故其心能泰然。因為凡夫染于五欲之樂之故,生三毒,賢圣則無。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愚癡無聞的凡夫,會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多聞的圣弟子,也會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諸比丘們!凡夫和圣人,到底有何差別呢?」諸比丘們白佛說:「世尊是法之根,法之眼,法之依。善哉!世尊!唯愿為我們廣說,諸比丘聽后,當會信受奉行!」
佛陀告訴諸比丘們說:「愚癡無聞的凡夫,由于身觸,而生諸受,而被苦痛逼迫,乃至奪去其生命,而憂愁啼哭,而稱怨號呼!
佛陀并告訴諸比丘們說:「你們要諦聽!聽后要善思念,當會為你們講說。比丘們!愚癡無聞的凡夫,由于身觸而生諸受,而增諸苦痛,乃至被奪其命,而愁憂稱怨,啼哭號呼,心生狂亂。當于此時,會增長二受。如身受,如心受是。
喻如士夫,其身被一雙毒箭所射,就會極生苦痛。愚癡無聞的凡夫,也是如是。增長身受與心受之二受,而極生苦痛。為甚么呢?因為那些愚癡無聞的凡夫,不能了知之故,對諸五欲,而生樂受之觸,
也就是受五欲之樂之故。由于受五欲之樂之故,就會為貪使之所驅使。
由于苦受之觸之故,就會生瞋恚,由于生瞋恚之故,就會被恚使之所驅使。對于此二受,不管是集,或者是滅,或者是味,或者是患,或者是離,都不能如實而知。由于不如實而知之故,而生不苦不樂之受,而被癡使所驅使。被樂受所系,終究不離,為苦受所系,終究不離,為不苦不樂受所系,而終究不離。被甚么所系呢?所謂為貪瞋癡所系,為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系是。
多聞的圣弟子,雖然也會由于身觸而生苦受,而被大苦所逼迫,乃至被奪命,也不會起憂悲稱怨,不會啼哭號呼,心不會發(fā)狂亂。因為當于那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而不生心受之故。
喻如士夫,被一毒箭所射中,而不被第二毒箭所射中。當于那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而不生心受。雖會有樂受之觸,但是并不會被欲樂所染污。由于不染欲樂之故,對于那樂受,不會被貪使所使。對于苦觸之受,不會生瞋恚。由于不生瞋恚之故,不會被恚使所使。對于此二使之集、滅、味、患、離,都能如實而知。由于如實而知之故,不會被不苦不樂受之使所使。
對于那樂受已解脫而不會被系,對于苦受,以及不苦不樂受,已經解脫,而不會被系。對于甚么而不被系縛呢?所謂不被貪、恚、癡所系,不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系!」
那時,世尊即說偈而說:
多聞于苦樂 非不受覺知 彼于凡夫人 其實大有聞
樂受不放逸 苦觸不增憂 苦樂二俱舍 不順亦不違
比丘勤方便 正智不傾動 于此一切受 黠慧能了知
了知諸受故 現(xiàn)法盡諸漏 身死不墮數(shù) 永處般涅槃
(多聞的圣弟子,對于苦樂受來說,并不是不受其覺知〔也就是同樣會有覺觸感覺〕。他們比較那些凡夫之人來說,其實是大大的有所覺聞〔大有感覺〕。但是因為對于樂受時,并不會起放逸之心,遇到苦觸之時,也不會增憂愁。對于苦與樂之二受,均于以舍離,已不會隨順,也不必違棄。)
(比丘們!應該要勤于方便,要以正智而不傾動。對于這些一切之觸受,都以黠慧而能了知。由于了知諸受之故,在于現(xiàn)法,就能盡諸有漏。到了命終身死之后,也不會墮入于眾生之數(shù),而永恒的處于般涅槃。)
佛說此經后,諸比丘們,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七一、虛空經:本經敘述如空中有種種風一樣,人生會有種種苦樂之感。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喻如空中之狂風卒起,從四方吹來,有帶塵土之風,沒有混塵土之風,也有毘濕波風(普遍吹起的風),鞞嵐婆風(吹于高空之風),薄的風,厚的風,乃至由風輪所起之風那樣,眾生身中所受之風,也是如此,也會起種種之受之風。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樂心受、苦心受、不苦不樂心受,樂食受、苦食受、不苦不樂食受,樂無食受、苦無食受、不苦不樂無食受,樂貪受、苦貪受、不苦不樂貪
受,樂出要受、苦出要受、不樂不苦出要受是!
那時,世尊即說偈而說:
譬如虛空中 種種狂風起 東西南北風 四維亦如是
有塵及無塵 乃至風輪起 如是此身中 諸受起亦然
若樂若苦受 及不苦不樂 有食與無食 貪著不貪著
比丘勤方便 正智不傾動 于此一切受 黠慧能了知
了知諸受故 現(xiàn)法盡諸漏 身死不墮數(shù) 永處般涅槃
(喻如在虛空中,有種種之狂風突起一樣,會有東西南北之風之吹來,四維(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也是同樣。有帶著塵沙之風,也有不含塵土之風,乃至由風輪〔成劫之風〕而起之風。)
(像如是的,眾生的此身中所受的諸受之生起,也是同樣,或者為樂受,或者是苦受,以及不苦不樂之受。如有食,和沒有食〔被染、不被染〕,有貪著,或不貪著〔由感受而追求,或厭離〕。)
(當比丘的,應勤于方便,要以正智,不可被傾動!對于這一切之受,以黠慧而能了知。)
(由于了知諸受之故,在現(xiàn)法當中,會盡諸有之漏。其命終身死后,不會墮入于眾生之數(shù),會永處于般涅槃〔寂滅〕。)
佛說此經后,諸比丘們,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七二、客舍經:本經敘述如在客舍里有種種雜多之人宿泊在那里那樣,人生也有種種的苦樂。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
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喻如客舍(旅社)里,有種種雜多之人宿泊在那里一樣,那些剎帝利(王族)、婆羅門(神職)、長者、居士、野人、獵師、持戒、犯戒、在家、出家等人,都統(tǒng)統(tǒng)住在于里面。眾生的此身也是同樣的會有種種之受之生起。如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樂心受、苦心受、不苦不樂心受,樂食受、苦食受、不苦不樂食受,樂無食受、苦無食受、不苦不樂無食受,樂貪著受、苦貪著受、不苦不樂貪著受,樂出要受、苦出要受、不苦不樂出要受等是!
那時,世尊即說偈說:
譬如客舍中 種種人住止 剎利婆羅門 長者居士等
旃陀羅野人 持戒犯戒者 在家出家人 如是等種種
此身亦如是 種種諸受生 若樂若苦受 及不苦不樂
有食與無食 貪著不貪著 比丘勤方便 正智不傾動
于此一切受 黠慧能了知 了知諸受故 現(xiàn)法盡諸漏
身死不墮數(shù) 永處般涅槃
(喻如在客舍〔旅社〕當中,有種種雜多的人物住止于該處一樣。那些剎帝利[王族]、婆羅門〔神職人物〕、長者、居士等人,以及旃陀羅〔賤民〕、野人,持戒者、犯戒者,在家人、出家人,像如是等種種雜多之人。)
(眾生的此身也是如此,也會有種種諸受之生起;蛘呤菢肥,或者是苦受,以及不苦不樂之受,有食之受與無食之受,貪著之受、不貪著之受等。)
(當比丘的應勤于方便,以正智而不被諸受所傾動。對于此一切受,乃以黠慧而能了知。由于了知諸受之故,在于現(xiàn)法當中,就能滅
盡諸有漏。如果命終而身死之后,則不會墮入于眾生之數(shù),會永恒的處在于般涅槃〔寂滅〕!)
佛說此經后,諸比丘們,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七三、禪經:本經敘述苦、樂、不苦不樂之三受,而總說一切皆苦,就是因為一切諸行為無常變易之故。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有一位比丘獨自在一靜處禪思,而念言說: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諸所有之受,均為是苦的。這到底是甚么意義呢?
這位比丘作此念后,就到佛所,行禮如儀后,退住在一邊。然后仰白佛說:「世尊!我在于靜處禪思時,曾這樣的想過:『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諸所有受,均為是苦的。這到底是甚么意義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我由于了知一切諸行均為是無常之故,一切諸行均為是有變易之法之故,說諸所有之受,均為是苦的!
那時,世尊即說偈而說:
知諸行無常 皆是變易法 故說受悉苦 正覺之所知
比丘勤方便 正智不傾動 于諸一切受 黠慧能了知
悉知諸受已 現(xiàn)法盡諸漏 身死不墮數(shù) 永處般涅槃
(我了知諸行為無常,均為是有變易之法。因此之故,而說諸受均
為是苦的,這是正覺的人所了知的!)
(當比丘的,應勤于方便,應以正智,而不被諸受所傾動。對于一切之諸受,以黠慧就能夠徹底的了知。)
諸所有受均能了知后,就在于現(xiàn)法,能得盡諸有漏。如果命終而身死之后,則不會墮入于眾生之數(shù),而永恒的處在于般涅槃。)
佛說此經后,諸比丘們,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七四、止息經:本經敘述諸行為無常,為變易之法,故說一切受皆苦。其次說止息寂滅之法,也就是漸次寂滅、止息之法。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尊者阿難,獨自在于一靜處禪思,而念言說:「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而又再說諸所有之受,均為是苦的。這是甚么意義呢?」他作此念后,就從禪思中起,詣世尊之處,到后行禮如儀,然后退住在一邊。他仰白佛說:「世尊!我獨自在一靜處禪思時,曾作此念:『如世尊曾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一切諸受均為是苦的。這是甚么意義呢?』」
佛陀告訴阿難說:「我因為了知一切諸行均為是無常之故,一切諸行均為是變易法之故,而說諾所有之受均為是苦的。再者:阿難!我因了知諸行乃漸次而寂滅之故而說,了知諸行乃漸次而止息之故,而說一切諸受均為是苦的!拱㈦y白佛說:「到底是如何呢?世尊!您說了知諸行為漸次寂滅之故而說呢?」
佛陀告訴阿難說:「因為到了初禪正受之時,言語都會寂滅,第二禪的正受時,覺觀會寂滅,第三禪的正受時,喜心會寂滅,第四禪的正受時,出入息都會寂滅。到了無色界的空入處的正受時,色想會寂滅,識入處的正受時,空入處之想會寂滅,無所有入處的正受時,識入處之想會寂滅,非想非非想入處的正受時,無所有入處之想會寂滅。到了想受滅盡的正受時,想受會寂滅。這就名叫漸次諸行之寂滅!拱㈦y白佛說:「世尊!甚么叫做漸次諸行之止息呢?」
佛陀告訴阿難說:「在初禪正受時,其言語會止息,二禪正受時,覺觀會止息,三禪正受時,喜心會止息,四禪正受時,出入息會止息,空入處正受時,色想會止息,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會止息,無所有處正受時,識入處之想會止息,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之想會止息,想受滅正受時,想受會止息,這名叫做漸次諸行之止息!拱㈦y白佛說:「世尊:這叫做漸次諸行的止息嗎?」
佛陀告訴阿難說:「又有勝的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像如是的止息,乃其它的止息,不能超過其上的!拱㈦y白佛說:「甚么叫做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其它的止息不能超過其上呢?」
佛陀告訴阿難說:「對于貪欲,心不愿樂,而解脫。對于恚、癡心不愿樂,而已解脫。就名叫做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其它的止息不能超過其上的!
佛說此經后,尊者阿難,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七五、先知經:本經敘述昆婆戶佛觀察三受,及其集、滅、集道跡、滅道跡,昧、恚、離等。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毘婆尸如來在未成佛時,曾獨自一人在閑靜之處禪思思惟,作如是之觀察,而觀察諸受:『甚么為受?甚么為受之集?甚么為受之滅?甚么為受之集道跡?甚么為受之滅道跡?甚么為受之味?甚么為受之患?甚么為受之離?』像如是的觀察,而知道有三受,所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也如實而知道觸之集,就是受之集,觸之滅,就是受之滅。假若對于受而生起愛樂、贊嘆、染著、堅住的話,就名叫做受之集道跡。如果對于受不生愛樂、贊嘆、染著、堅住的話,就名叫做受之滅道跡。假如由于受的因緣而生樂喜的話,就名叫做受味。如果受為無常變易之法的話,就名叫做受之患。如果對于受,已斷其欲貪,已超越其欲貪的話,就名叫做受之離!
佛說此經后,諸比丘們,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毘婆尸佛那樣,像如是的,式棄佛、毘濕波浮佛、迦羅迦孫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佛,以及我釋迦丈佛,在未成佛時,其思惟觀察諸受的情形,也是如此。
四七六、禪思經:本經敘述的內容和前經略同。是由一比丘和佛陀的問答方式記下來的。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有一位比丘獨自一人在靜處禪思。曾作如是的觀察諸受:「到底甚么為受?甚么為受之集?甚么為受之滅?甚么為受之集道跡?甚么為受之滅道跡?甚么為受之味?甚么為受之患?甚么為受之離?」
那時,這位比丘從禪思覺醒后,就詣世尊之所,行禮如儀后退住在一邊。他白佛而說:「世尊!我曾獨自一人在靜處禪思去觀察諸受:『甚么為受?甚么為受之集?甚么為受之滅?甚么為受之集道跡?甚么為受之滅道跡?甚么為受之味?甚么為受之患?甚么為受之離?』」
佛陀告訴比丘說:「有三受。所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是。觸之集就是受之集。觸之滅就是受之滅。如果對于受,生起愛樂、贊嘆、染著、堅住的話,就名叫做受之集道跡。如果對于受,不愛樂、贊嘆、染著、堅住的話,就名叫做受之滅道跡。如果由于受的因緣而生樂喜的話,就名叫做受之味。假如受為無常變易之法的話,就名叫做受之患。假若對于受,已斷滅其欲貪,超越其欲貪的話,就名叫做受之離!
佛說此經后,諸比丘們,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七七、阿難所問經:本經的敘述和前經同,只列阿難名,而說如前經耳。
如異比丘所問之經,也就是禪思經,尊者阿難所問之經,也是如此。
四七八、比丘經 本經敘述的內容和前經同,乃由佛告訴諸比丘為始。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甚么為受?甚么為受之集?甚么為受之滅?甚么為受之集道跡?甚么為受之滅道跡?」諸比丘們白佛言:「世尊是法之根、法之眼、法之依。善哉!世尊!唯愿廣說,諸比丘們聽后,當會信受奉行!」
佛陀告訴諸比丘們說:「你們要諦聽!聽后要善思念!當會為你們講說!狗鹜永^之而告訴諸比丘們說:「有三受,所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觸之集就是受之集,觸之滅就是受之滅。假若對于受,生起愛樂、贊嘆、染著、堅住的話,就名叫做受之集道跡,假若對于受,不愛樂、贊嘆、染著、堅著的話,就名叫做受之滅道跡。假若由于受的因緣而生樂喜的話,就名叫做受之味。如果受為無常變易的話,就名叫做受之患,如果對于受,已斷其欲貪,超越其欲貪的話,就名叫做受之離」。
佛說此經后,諸比丘們,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七九、解脫經:本經敘述佛若不能如實而知諸受、受之集,乃至受之離的話,就不能得證無上正覺。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如果我對于諸受不能如實而知,對于受之集,受之滅,受之集道跡,受之滅道跡,受之味,受之患,受之離,不能如實而知的話,我就在于諸天世間、魔、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的眾中,不能得到解脫、出離,以及脫離諾顛倒,不能得證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遍)。由于我對于諸受,受之集,受之滅,受之集道跡,受之滅道跡,受之味,受之患,受之離,能如實而知之故,在于諸天世間、魔、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的眾中,為脫、為出、為脫諸顛倒,而得證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說此經后,諸比丘們,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八○、沙門婆羅門經:本經敘述如不能如實而知受,乃至受之離的話,就不是沙門婆羅門,反之即為真沙門婆羅門。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如果沙門、婆羅門對于諸受不能如實而知,對于受之集,受之滅,受之集道跡,受之滅道跡,受之味,
受之患,受之離不能如實而知的話,就不是沙門、婆羅門,就不同于沙門,不同于婆羅門,不是沙門之義,不是婆羅門之義,不是現(xiàn)法自知作證-所謂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如果沙門、婆羅門,對于諸受能如實而知,對于受之集,受之滅,受之集道跡,受之滅道跡,受之味、受之患、受之離,能如實而知的話,他就是沙門中之沙門,婆羅門中之婆羅門。是同于沙門,同于婆羅門。是沙門之義,婆羅門之義。在于現(xiàn)法當中,能夠自知作證,所謂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說此經后,諸比丘們,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沙門、非沙門之經那樣,像如是的沙門之數(shù)、非沙門之數(shù),也是如此之說。
四八一、壹奢能伽羅經:本經敘述受乃有因緣而生,如果不知緣緣,乃至緣緣滅道跡的話,就不是真沙門婆羅門。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于壹奢能伽羅國的壹奢能伽羅林中(又譯為伊車能伽羅,為國名)。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我欲在于這里坐禪半個月。諸比丘們!切勿再游行于他處,唯除去乞食,以及布薩(說戒。每半個月集至于布薩堂,也就是說戒堂,說戒、纖悔等。以增長善法及功德)者外!狗鹜诱f后,就這樣的在那里進入禪堂,不再游行到外處,唯除乞食,以及布薩者外。
那時,世尊,經過半個月后,就敷坐具,在大眾之前坐下來,而告訴諸比丘們說:「我以前初成佛時,所思惟的禪法的少許的禪分,在于現(xiàn)在半個月之間,思惟而作此念:『諸所有的眾生,所生之受,均為是有因緣的,并不是沒有因緣的。到底是甚么因緣呢?所謂欲,就是其因緣,覺就是其因緣,觸就是其因緣。
諸比丘們!如果對于欲不寂滅,對于覺不寂滅,對于觸不寂滅的話,就會由于這些因緣之故,眾生會生受。由于不寂滅的因緣之故,眾生會生受。如果那個欲已寂滅,然而覺卻不寂滅,觸也不寂滅的話,則會由那些因緣之故,眾生會生受。由于不寂滅的因緣之故,眾生會生受。如果那個欲已寂滅,覺也已寂滅,然而觸卻不寂滅,由于此因緣之故,眾生會生受。由于不寂滅的因緣之故,眾生會生受。如果那個欲已寂滅,覺也已寂滅,觸也已寂滅,但是會由于那個因緣之故,眾生會生受。由于那些已寂滅的因緣之故,眾生會生受。由于邪見的因緣之故,眾生會生受,由于邪見不寂滅的因緣之故,眾生會生受。由于邪志、邪語、邪業(yè)、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邪解脫、邪智的因緣之故,眾生會生受。由于邪智不寂滅的因緣之故,眾生會生受。由于正見的因緣之故,眾生會生受。由于正見寂滅的因緣之故,眾生會生受。由于正志、正語、正業(yè)、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脫、正智的因緣之故,眾生會生受。由于正智寂滅的因緣之故,眾生會生受。如果那些欲不得者能得,欲不獲者都能獲,欲不證者能證生的話,就會由于那些因緣之故,而眾生會生受。由于那些寂滅的因緣之故,眾生會生受。這就名叫做不寂滅因緣,而眾生生受,寂滅的因緣,而眾生生受。
如果沙門、婆羅門,像如是的緣緣,緣緣之集,緣緣之滅,緣緣之集道跡,緣緣之滅道跡,不能如實而知的話,則他并不是沙門中之沙
門,不是婆羅門中之婆羅門。不同于沙門中之沙門,不同于婆羅門中之婆羅門。不是沙門之義,不是婆羅門之義。不是現(xiàn)法自知作證-所謂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如果沙門、婆羅門,對于此緣緣、緣緣之集,緣緣之滅,緣緣之集道跡,緣緣之滅道跡,能夠如實而知的話,就應當知!就是沙門中之沙門,婆羅門中之婆羅門,同于沙門,同于婆羅門。以沙門義、婆羅門義,而能現(xiàn)法自知作證,所謂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說此經后,諸比丘們,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八二、喜樂經:本經敘述給孤獨長者供養(yǎng)佛及僧伽,三個月之衣、食、湯藥等,佛為之授記,于未來世得安樂果報。佛并告之當學遠離喜樂,現(xiàn)世作證。舍利弗聽佛言,心生歡喜,說出自己的體驗。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于舍衛(wèi)國的祇樹給孤獨園,結夏安居之時。
那時,給孤獨長者,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在一邊。佛陀為之說法,示教照喜。佛說種種法,示教照喜后,長者乃從座而起,整齊其衣服,為佛作禮,然后合起雙掌而仰白佛說:「唯愿世尊,和諸大眾,納受我三個月間的衣被、飲食、應病的湯藥等供養(yǎng)」。
那時,世尊默然而許允他的懇請。這時給孤獨長者知佛默然納受其請愿后,就從座而起,回到自己的府上去。經過三個月后,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在一邊。
佛陀就告訴給孤獨長者說:「善哉!長者!這三個月以來,你供養(yǎng)大眾的衣被、飲食、應病的湯藥!你由于這種莊嚴凈治上道的因緣,在于未來世,當會獲得安樂的果報。然而你現(xiàn)在不可默然的樂受已得此法(不可樂著于來世安樂的果報)。你應當精勤,要時時學習遠離喜樂,要具足而在現(xiàn)在之自身,自作證悟才好!」
這時,給孤獨長者,聽佛所說,歡喜而隨喜,就從座位站起,禮謝佛陀后離去。
那時,舍利弗尊者也坐在于眾人當中。他知道給孤獨長者去后,就仰白佛說:「奇哉!世尊!善能為給孤獨長者說法,善能勸勵給孤獨長者而說:『你已三個月,具足供養(yǎng)如來與大眾。以此凈治的上道,在于未來世當中,當會受樂報。然而你不可默然而樂著于此福份。你應當時時學習遠離喜樂,要具足功德,以便在現(xiàn)在之自身作證悟!皇雷!如果使圣弟子們學習遠離喜樂,具足功德,自身作證的話,就能得遠離五法,而修滿五法。遠離甚么五法呢?所謂斷欲所長養(yǎng)之喜,斷欲所長養(yǎng)之憂,斷欲所長養(yǎng)之舍,斷不善所長養(yǎng)之喜,斷不善所長養(yǎng)之憂,就名叫做五法之遠離。修滿甚么五法呢?所謂隨喜、歡喜、椅息、樂、一心是!
佛陀告訴舍利弗說:「如是!如是!如果圣弟子修學遠離喜樂,具足現(xiàn)身已作證的話,就能遠離五法,修滿五法!
佛說此經后,諸比丘們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八三、無食樂經:本經敘述修禪的深義,乃視其對于物質,以及精神的純化,而有喜、樂、舍、解脫等階段之差別。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于舍衛(wèi)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有食念的人(不只指食物,乃廣指物質。所謂由煩惱而求之物),有無食念的人,有無食無食念的人,有食樂的人、無食樂的人,有無食無食樂的人,有食舍的人,有無食舍的人,有無食無食舍的人,有食解脫的人,有無食解脫的人,有無食無食解脫的人。
甚么叫做食念呢?所謂由于五欲的因緣而生念。甚么叫做無食念呢?所謂比丘之離欲、離惡不善之法,離開有覺有觀,而生喜樂,初禪已具足而住,就名叫做無食念。甚么叫做無食無食念呢?所謂比丘之有覺有觀已經息止,內凈一心,已無覺無觀,由于定而生起喜樂,第1,禪已具足而住,就名叫做無食無食念。
甚么叫做有食樂呢?所謂由于五欲的因緣而生樂、生喜,就名叫做有食樂。甚么叫做無食樂呢?所謂息止有覺有觀,內凈一心,已無覺無觀,由禪定而生喜樂,就名叫做無食樂。甚么叫做無食無食樂呢?所謂比丘離開喜、貪、舍之心而住,正念正知,而安樂的在于那圣者所說之舍而住,就名叫做無食無食樂。
甚么叫做有食舍呢?所謂由于五欲的因緣而生舍,就名叫做令舍。甚么叫做無食舍呢?所謂那位比丘離開喜、貪、舍之心,而住,正念正知而安樂的住于那圣者所說之舍,第三禪具足而住,就名叫做無食舍。甚么叫做無食無食舍呢?所謂比丘離開苦,息滅樂,憂喜已先于離開,而不苦不樂-舍,凈念一心,第四禪具足而住,就名叫做無食無食舍。
甚么叫做有食解脫呢?所謂色,俱行。甚么叫做無食解脫呢?所謂
無色,俱行。甚么叫做無食無食解脫呢?所謂那位比丘之不被貪欲所染而解脫,不被瞋恚、愚癡之心所染而解脫,就名叫做無食無食解脫!
佛說此經后,諸比丘們,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八四、跋陀羅經:本經敘述珂難將見第一等法,試問跋陀羅,而糾正其錯誤。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于舍衛(wèi)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尊者跋陀羅比丘,以及尊者阿難,俱住于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阿難尊者曾往詣跋陀羅尊者之處,共相問訊慰勞后,住于一邊。這時,阿難尊者,問跋陀羅比丘而說:「甚么叫做見第一?甚么叫做聞第一?甚么叫做樂第一?甚么叫做想第一?.甚么叫做有第一呢?」
跋陀羅尊者回答阿難尊者說:「有梵天,能自在造作,能如意的化造一切,為世間之父。如果見到那梵天的話,就名叫做見第一。
阿難!有眾生,已離觀感,而生喜樂,處處都潤澤,處處都敷悅,舉身都充滿,并沒有不滿之處。所謂離開觀感而生喜樂。他從三昧而出后,舉聲而唱說,而遍造諸大眾說:『極為寂靜的,就是離開觀感而生之喜樂。極為快樂的,就是離開觀感而生之喜樂。』諸有聽聞到其聲音的人,就是名叫聞第一。又次,阿難!有眾生,在于此身,被離喜之樂所潤澤,處處都潤澤,敷悅充滿,舉身都充滿,沒有不滿之
處,所謂離喜之樂,就名叫做樂第一。
甚么為想第一呢?阿難!有眾生,已度一切識入處,而無所有,已在無所有入處具足而住。如果起那種想的話,就名叫做想第一。
甚么叫做有第一呢?又次,阿難!有眾生,已度一切無所有入處,已在非想非非想入處具足而住。假若起那種有的話,就名叫做有第一。」
阿難尊者聽后,對跋陀羅比丘說:「有好多人,都作如是之見解,如是之說,你也和他們一樣,有甚么差別呢?我現(xiàn)在作一方便,來問你。你要諦聽,當會為你講說。如其所觀,次第而盡諸有漏,就是見第一。如其所聞,次第而盡諸有漏,就名叫做聞第一。如所生之樂,次第而盡諸有漏的話,就名叫做樂第一。如其所想,次第而盡諸有漏的話,就名叫做想第一。如實而觀察,次第而盡諸有漏的話,就名叫做有第一!
這時,二位正士,共同論說后,從座而起,而離開其處。
四八五、優(yōu)陀夷經:本經敘述頻婆婆羅王堅持世尊說二受,優(yōu)陀夷則堅執(zhí)佛說三受,因此而問世尊。佛說由于情況不同而說種種受。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瓶沙王(頻婆娑羅王,中印度摩揭陀國王)詣優(yōu)陀夷尊者(出現(xiàn),度眾第一),到后稽首作禮然后退坐在一邊。這時,瓶沙王仰自優(yōu)陀夷尊者說:「甚么是世尊所說的諸受呢?」
優(yōu)陀夷說:「大王!世尊曾說三受,所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蛊可惩踝詢(yōu)陀夷尊者說:「不可作此說。不可說:『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正確應為有二受-樂受、苦受。如果說不苦不樂受的話,那就是寂滅!瓜袢缡堑慕涍^三次都這樣說,也就是說,優(yōu)陀夷不能為王立三受之說,王也不能立二受之說。因此,就一同到了佛所,到后稽首佛足,然后退住在一邊。
這時,優(yōu)陀夷尊者,將剛才所說的,詳細的向世尊說:「我也不能立(不能堅執(zhí))三受,王也不能立(不能堅持)二受。因此之故,現(xiàn)在同來詣問世尊,如此之義,到底必定是有幾受呢?」
佛陀告訴優(yōu)陀夷說:「我有時曾說一受,有時曾說二受,或者曾說三、四、五、六、十八、三十六……乃至一百零八受,有時也曾說無量受。
甚么為我所說的一受呢?如說所有之受,均為是苦的,這就名叫做一受。甚么為我所說的二受呢?我說身受、心受,就名叫做二受。甚么為三受呢?為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甚么為四受呢?所謂欲界系受、色界系受、無色界系受,以及不系受。甚么為我所說的五受呢?所謂樂根、喜根、苦根、憂根、舍根,就名叫做五受。甚么為我所說的六受呢?所謂眼觸生之受,耳、鼻、舌、身、意觸生之受。甚么為我所說的十八受呢?所謂隨六喜行、隨六憂行、隨六舍行之受,就名叫做十八受。甚么為三十六受呢?依于六貪著之喜,依于六離貪著之喜,依于六貪著之憂,依于六離貪著之憂,依于六貪著之舍,依于六離貪著之舍,就名叫做三十六受。為甚么說一百零八受呢?所謂三十六受,過去有三十六,未來有三十六,現(xiàn)在有三十六,就名叫做一百零八受。為甚么說無量受呢?如說此受、彼受等。比丘!像如是的有無量之名之說,就名叫做無量受。
優(yōu)陀夷!我乃如是的說種種之受的如實之義,因為世間的人不能了解之故,會有相互之諍論,會有共相違反之說,到頭來,不得我之法與律當中的真實之義,以自息止其論。優(yōu)陀夷!如果對于我這里所說的種種受之義,能如實而解知的話,就不會起諍論,不會共相有違反之見解。如起,或未起諍論,都能以法與律,止令其休息其諍論。
然而,優(yōu)陀夷!有二受,為欲受與離欲受。甚么叫做欲受呢?由于五欲的功德的因緣而生的受,名叫欲受。甚么叫做離欲受呢?所謂比丘之離開欲、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之離而生的喜樂,初禪具足而住就名叫做離欲受。
假若有人說:『眾生之依此初禪,為唯一之樂,并沒有其它』的話,此乃不盡然的。為甚么呢?因為更有勝樂超過于此的緣故。到底是甚么?所謂比丘離開有覺有觀,內凈,由定而生喜樂,第二禪具足而住,是名勝樂。像如是的,……乃至非想非非想入處,展轉而勝說。
假若有人說:『唯有此處(這個道理),乃至非想非非想,為之極樂,并沒有其它』的話,也是不盡然的。為甚么呢?因為更有勝樂超過于此之故。到底是甚么呢?所謂比丘,度脫一切非想非非想入處,而想受已滅。現(xiàn)身已作證,而具足而住,這名叫勝樂超過于他!
如果有異學的出家人,曾作此言而說:『沙門釋種之子,唯說想受之滅,名叫做至樂』的話,這乃不應該的。為甚么呢?因為應該要這么說:『并不是世尊所說的受樂之數(shù)的。世尊所說的受樂之數(shù),乃如是之說的,優(yōu)陀夷啊!世尊說有四種之樂啊!那四種呢?所謂離欲之樂,遠離之樂,寂滅之樂,菩提之樂。』」
佛說此經后,尊者優(yōu)陀夷,以及瓶沙王,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八六、一法經:本經敘述如果對于一法,乃至十法,生正厭離、不樂、背舍的話,就能得盡諸漏。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假若對于一法,生正厭離,不樂、背舍的話,就能得盡諸漏,所謂一切眾生都由于食而得以存在(食之一法,食指一切物質,為人體最需要者)。
又有二法,為名,以及色。又有三法,所謂三受。又有四法,所謂四食。又有五法,所謂五受陰。又有六法,所謂六內外入處。又有七法,所謂七識住(七神識止住處)。又有八法,所謂世間之八法(稱、毀、譏、譽,利、衰、苦、樂)。又有九法,所謂九眾生居(九地、九有)。又有十法,所謂十業(yè)跡(十惡業(yè))。如果對于此十法,生正厭離、不樂、背舍的話,就能得盡諸有漏!
佛說此經后,諸比丘們,聽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識住:又名七識處,是三界中七神識止住之處。1.身異想異識住,2.身異想一識住,3.身一想異識住,4.身一想一識住,5.空無邊識住,6.識無邊識住,7.無所有處識住。
九眾生居就是九地,或九有。欲界之1.五趣雜居地,2.色界之離生喜樂地,3.定生喜樂地,4.離喜妙樂地,5.舍念清凈地。無色界之6.空無邊處地,7.識無邊處地,8.無所有處地,9.非想非非想處地。
十業(yè)跡:為十惡業(yè)。1.殺,2.盜,3.淫,4.惡口,5.妄言,6.綺語,7.兩舌,8.貪,9.瞋,10.癡。
四八七、一法經: 本經敘述的內容和前經同。唯末句等有些更動耳。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如果對于一法,能生正厭離、不樂、背舍的話,就能究竟苦邊,解脫一切苦惱。所謂一切眾生,均由食而存之故(食之一法,指對于一切物質之享受)。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