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光老和尚 開示三十一
開示三十一
按說我們的本意,不管哪個人都想很舒服,人家孔老夫子還算很明白。他說什么?居無求安,食無求飽,后來人稱呼他是圣人。我們不管出家人還是在家人,都想求一個安靜的時候,這個很不好求,吃飯總想吃很好,好到什么程度呢?沒有什么程度,好了還想好,如意了還想如意,我們的痛苦啊,就從這里產(chǎn)生了!怎么呢?你有這個求,就不行!要說到佛法,佛以心為宗,無門為法門,要有一個很好的實際體會,免得自己放不下,如意了還想如意,社會上哪有個如意的時候呢?都是不如意,有的時間好那么一點,也不是長遠的,我們要知道,這個長遠的事情就是佛教!佛教存在幾千年,不管社會上怎么變,不管什么時代,佛教還是存在,實際來說,社會上這個真理,那個真理,只有我們所信仰的佛教才是真理,歷代的祖師也就是這個要求,知道佛教能夠存在,一切眾生聽聞佛法,依法而修,就會得到實際。
佛教不能離開社會,離開社會,這個法叫誰修呢?佛菩薩為了度我們這些苦眾生,才不舍世間,我們是佛的弟子,我們要常隨佛學,我們出家是來學佛.我們的目的是了生死,要嚴格說,起心動念,都屬于生滅,既然是生滅,這就是生死啊!各宗的祖師,都有個修行了生死的方式方法,我們不要多,采取一個就行,要比較起來呀,參禪這一法比較簡單一點,也不要學這,也不要學那,只要是話頭看準確,行住坐臥之中不要放棄,不要怕苦,也不要想得什么利益,你把功夫用的這個樣子,就是利益,你自己用功,從自己本分上得到實際,這才是真正的利益,不是從外得的,我們自性本體就是佛,有這個戒律、清規(guī)護持,有祖師說的這些用功的方法,我們就在這里用,就在這里信。這說來說去也沒有什么用,全靠自己腳踏實地去用功,你用什么功都要實際,一天到晚都在功夫上,沒有打妄想的時候,你說煩惱有什么煩惱呢?這個丟不開,那個丟不開,要知道這個就是生死。這也用不好,那也用不好,那是你還沒得到實際。自己要認真,因為我是用功的嘛,我這個功夫不在我就沒有用啊,一定要一時一刻的使話頭在,念佛只有阿彌陀佛在,其它的都不在,下手用功就這樣用!
趙州祖師開了悟,要三十年不雜用心,香林禪師四十年才打成一片,長慶祖師在雪峰坐破七個蒲團!我們坐破幾個哪?坐幾天哪?香林禪師四十年才打成一片,你別說容易,我坐兩天我腿子盤起來我就開悟了?沒有那個事情,釋迦牟尼佛是再來的佛,還要苦行六年!來到哪一個道場里,要隨著哪一個道場,不要自己另外弄一個樣子。古代真正的禪宗道場,不住沙彌,不開期,不做法會,為什么呢’專門修行,要不這個樣的話,你怎么能坐破七個蒲團?你在禪堂里坐一下都不想坐,你怎么能坐破七個蒲團哪?三十年不雜用心,你有幾天不雜用心哪?你在禪堂里還打不打妄想啊?那就是出家了,到這個寺廟來,你把你的一切都放下,把你的擱到一邊,一心向道,常住怎么行就怎么行,不這樣不行!廟里邊的制度是鐵打的,人的行動是流水的,來是你自己來,沒有誰請你來,一定要遵守制度,不遵守不行!這就是“鐵打的叢林流水的僧”,一定要做到無掛無礙,還不能把其它的地方怎么怎么,搬到這里來,那個不行,你搞不來你就走!道場嘛,前邊祖師立清規(guī),只有遵守,不能改變,還不能提意見!進入禪堂的人,得聽維那師父招呼,不能說長說短,你怎么怎么,你要破除我,道場成就你什么?就成就你了生死啊!你自己不了生死,不照常住這個規(guī)矩來做,還長長短短的,你在這里干什么!誰叫你來的!你自己要不愿意成就你在這里干什么?你打閑岔!到禪堂來,一切地方聽維那師父招呼,這維那他是三綱之一,不聽怎么能行呢?這是祖師制定的制度,不聽不行,還不能說我在哪哪怎么,你提他干什么?那你怎么不在那地方你到這兒來干什么?
一進青原山的山門,這是禪宗道場,你說我看不得話頭,那你不要來嘛,進了靈巖山的山門,念佛道場,以音聲為佛事,不念不行。這青原山哪,是實際的、真實的禪宗道場,禪堂里這一切,每個人都要當值,按禪堂的規(guī)矩,三天以后要當監(jiān)值、巡散香,以后原來的禪堂有什么要弄起來,你要搞不來你就到其它地方方便去。本來這里前幾年作了方便,方便的、自由的、不收錢的,在這里受個方便戒,這中佛協(xié)還不肯,說是你要私地受戒.誰做誰負責,你們發(fā)心在這住,真實不虛在這住一個階段,不是長期的,因為這是禪宗道場,正式的禪宗道場有規(guī)約,在道場里任何人不準收剃發(fā)徒弟,為了這個不準收徒弟,我在云居山,這班首執(zhí)事,開了幾天會,研究了不再研究,有些老師父提出來,要有人發(fā)心來出家受戒,你要不收還不好,可是祖師立的制度也要遵守,那就作一種方便,方便就出現(xiàn)問題了!要跟著祖師立的從林制度,他不會出問題,大家一致的跟著前進嘛,不能任自已,不能提條件,不能提意見,這是選佛場!要成佛的嘛,你提什么怠見?沒有提的!要處處聽招呼,不聽招呼不行,方便地方多呀,你象五臺山多涼快,這里多熱?這里要不是弄幾個電風扇的話,這就不能坐,那你要想想啊,這電風扇才有兒年呢?我出家的時候都沒有聽說有這個電風扇,我在高旻寺住,吃一頓飯,海青、衣濕透,坐一枝香,衣服濕透,一天吃兩頓飯,這海青、衣濕透兩次,那怎么?太熱啦!緊靠運河邊,那兒離鎮(zhèn)江不遠,金山也熱,坐香的地方還就是天童涼快一點,涼快一點他也沒有電風扇哪,你看現(xiàn)在到處都有電風扇,就這一個小禪堂,幾個大風扇在扇,你還想不如意,你不如意你自己找的,明知道這里熱嘛,你不到那涼快地方去,你自己找熱你不熱啊?你既然到這來,一定要坐禪,念佛你也好坐禪,靜坐念佛最好!一定要聽常住的制度,要行則行,要坐則坐,不能自己隨隨便便的想這想那,你想怎么樣啊?你是來做什么的?你是來學佛了生死的,不能辜負你的來意!這跑香、坐香、上殿、過堂這都是佛事,做佛事才能成佛,你不做佛事你來這個成佛的道場干啥?你要看不慣嘛,算了,沒誰叫你來,住個幾天就算了,不要在這打閑岔,你這你那的,你啥都沒有!你的身體是你父母生的,你吃的飯是常住的,你有啥?身體不是你的,飯也不是你的,你這衣服也不是你的,你啥都沒有,你還這那的,弄這作啥!要處處在道上,你是修行的嘛,你只管念阿彌陀佛,只有一個功夫在,行也不知行,餓也不知餓,飽也不知飽,哪還曉得熱呀?這你才算個修行人,不這樣不行!
世尊說法四十九年,也就是在法華會上才把他實際的事情說出來,其他的經(jīng)也說了,沒有法華說的明白,那就是如來出世是什么目的呢?令一切眾生開示悟入佛之智見,如來出世沒有別的呀,就是要把眾生的知見展轉(zhuǎn)消除。天這么熱,從哪兒來?看不見,這就是執(zhí)著,假若沒有執(zhí)著的話,就沒有這個了,在我們本地風光上,哪有熱呀冷啊,沒有這個,這是眾生知見,我們天天說這個吃的不如意,那個吃的好一點,這就是眾生知見,有了眾生的知見,有了眾生的分別心,這就苦惱了!這道場里邊一切行動就是入佛知見,大殿里三尊大佛,就叫我們學啊,你看世尊白天夜晚都在那里坐著。古代的這些祖師,他夜晚很少睡覺,他護持常住啊,藥山祖師他夜晚查夜,聽到大殿里有人說話,他慢慢的隔著門縫往里看,誰說話呢?那個大木魚子跟大佛像他兩個在那里說話,大魚子它說:你坐在上面,千人萬人拜你,我昵?天天有人敲我,把我敲的好難過!這佛就說話了:你看你那個樣子,我盤腿,我這腿極疼啊,你天天張著嘴,一敲你就哇哇叫,你有一點威儀嗎?兩個人爭的不開交。這就是祖師坐道場,有情無情都會現(xiàn)法身。
道場里邊是凡圣交參,龍蛇混雜,古今都是這個樣,我們吃飯都是吃一個鍋里的飯,可是結(jié)果不同,怎么?思想不同,作為不同,都是在禪堂里打坐修行,有的是如法如律的修行,有的雖然是在禪堂里坐,他的思想不曉得到哪里去了,有的還不曉得想什么哩!在道場里修行,也有生西方的,也有開悟的,也有生天的,也有轉(zhuǎn)人的,也有牛馬豬羊,也有墮餓鬼的,也有下地獄的,古人不是說嗎?“地獄門前僧道多”,有些人不承認,自己好好的修行,那就不承認,那你要不好好修行,你不承認也不行。這古來的人,說一言半句留到后世,都是給我們做榜樣,給我們做主宰的,你看哪一句話與自己相應,就去采用,不是一定要到處參學,就是在家人說些話,與你相合也要接受,這總來一切我們都要接受,不管他說好說壞,不動心不動念,這個就是修行,不管他人怎么樣,自己在這一切善惡之中,不分別、不執(zhí)著,有朝一日也要明心見性!哪里不是修行啊?就跟一個老禪和子,在外行腳,走到大街上有個賣肉的,買肉的跟賣肉的兩個人爭起來了,買肉的說:我要凈的!這賣肉的來火了,殺豬人嘛,把刀往案上一拍!說:你看哪個不凈!老修行聽到當時就開悟了,你說這不都是世間法嗎?催板!
- 上一篇:體光老和尚 開示三十
- 下一篇:體光老和尚 開示三十二
- 功夫要做的純熟,妄想煩惱就會輾轉(zhuǎn)消失
- 什么是念佛功夫呢?
- 什么是出世法?不貪不染
- 如何才是一個真正的大修行人呢?
- 努力今生須了脫,不教累世受余殃
- 體光老和尚:這些在旁人看來是傻子的其實都是高僧
- 僧人受信施,不了生死就無法生西方
- 四處參學的你是為生死還是物質(zhì)?
- 出家不事修行 會變牛變馬償還供養(yǎng)
- 不開悟不住山,不破參不閉關
- 古代佛教徒和現(xiàn)代佛教徒的區(qū)別在哪?
- 病后方知身是苦,壯時多為他人忙
- 修行要“每天大街跑,心中念佛忙”
- 體光老和尚 開示七
- 體光老和尚 開示四十九
- 體光老和尚 開示五十
- 體光老和尚 開示五十一
- 體光老和尚的法脈傳承
- 體光老和尚開示錄 前言
- 體光老和尚簡介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