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閉關隨筆 修行 一

  修行(一)

  吾人本性與佛無別,具足無漏解脫功德,但因無始無明造業(yè),積集無量煩惱種子,又依此煩惱種子現(xiàn)起而更造新業(yè),種下苦因,輪回不息,故此修行即是凈化內(nèi)心的過程。

  修行先從斷惡修善開始。惡生苦,善生樂,因果如是;解脫則更進一步的超越善惡是非。如果沒有從斷惡修善開始,就撥無因果,說無善無惡,實在是邪見、地獄種子。

  修行最重要的是從內(nèi)心根本的轉變。

  學佛首先要對三寶充滿信心,接著要思想正確,即必須具備正見,然后完善道德人格。道德人格乃是學佛之根基,若無良好的道德人格,高深的佛法將會為不良的心態(tài)所扭曲,后果則非常嚴重。如果無良好的道德人格做根基,那更高的佛法也無從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道德人格從戒律為人處世上體現(xiàn),如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勇敢、大度、包容、正直、誠實、慚愧、無驕慢、樂善好施、明辨是非、不狡詐、不諂曲、謙和、持戒、有崇高之追求、具備智慧、有責任心、有良好的人際關系。

  修學佛法當從虔誠、恭敬中入,崇仰真理、向往解脫彼岸,謙虛自信、親近善知識,此是學佛需具備的應有的心態(tài)。

  修行可以從假我的完善到無我修證

  假我即世俗諦上說,先以建立健康、健全的人格、道德、心靈意識,去除偏差的不健康的思想觀念、習慣、性格、意識,做一個身心健康的人;然后在此基礎上再以止觀的實踐,徹證無我的勝義諦,成就出世的圣賢人格。故此,先做一個良好的世人是進一步做好佛菩薩、羅漢的基礎。

  外界對我們的稱贊與譏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清楚自己的狀況。自己當下好、壞的情況要非常明白,而不是隨著外界的評斷波動。公平公正的面對自己的狀況,什么是好的應增上,什么是壞的應去掉;什么是好的應進一步培養(yǎng),什么是壞的應防止其發(fā)生。保持一顆平常、平靜、平等的心,這是修行人的正念。

  要做一個和諧安詳?shù)娜?首先要遵守戒律,做一個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別人的人。如果我們經(jīng)常傷害別人,令別人不和諧安詳,自己又怎么會得到和諧安詳呢?如果要保證道德增上,越來越和諧安詳,則要更進一步的修行定慧。

  不放逸的意思是持續(xù)的保持正念,這樣才能保證解脫;中斷正確的修行即無法最終解脫。

  如果你想離苦,那么就得去除苦因,苦因是無明我執(zhí),貪、嗔、癡;離苦的方法是戒、定、慧。依正確的方法落實,去除苦因,即能獲證離苦的解脫、清涼。

  “看只是看,聽只是聽”,不起執(zhí)取、貪嗔,并非麻木,而是明了無住,如此則無苦惱。解脫道、菩薩道漸修之止觀有次第,菩薩道之般若無次第,后者須具利根、大慧。

  一切現(xiàn)象的呈現(xiàn)是緣起空性的,假如沒有起貪嗔執(zhí)著,本來并不妨礙心性的本凈無縛。束縛不凈來自于習慣性的貪嗔執(zhí)著,能夠隨時覺破假相而放下貪嗔執(zhí)著的心念,正是解脫的修行。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雖然工作需要盡責,生活需要維持,但這只是一期生命的事情,而沒有修行,卻是萬劫輪回。在盡責工作、維持生活的同時,應把主要的工夫用在修行上,如果你認為有什么事比修行重要,你將永遠沒有時間真正修行。修行不會妨礙生活、工作,而是正業(yè)、正命,不違背正見的生活、工作。落實八正道,修行戒定慧,乃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有的人說:“我想修行,但沒時間。”其實不是真沒時間,是對修行重視的不夠!真修行人怎么會沒時間呢?修行隨處可修,重要就是轉變?nèi)龢I(yè),讓身口意符合正道。有定課即做定課,沒定課的時間應隨時觀照,落實正見正念。

  在修行的過程中,我們有福報、智慧生起,要感恩、惜福,知道這是三寶的加持才有自己的;增長,不能自以為是,更不能輕慢三寶乃至毀謗三寶,否則消福、損福、禍患不遠。

  懂得感恩惜福者才更有福,才真有智慧。因為真正明白事理,不會違背因果、造業(yè)受苦,而會謹慎因果、增長;邸H龑氶T中好修福,三寶門中好修行,一切;鄢砷L由我們栽種。

  修行不是為了做給人家看的,是為自己了生死。如果有人在、有師長在就做樣子,沒人、沒師長在旁就放逸懈怠,這樣弄虛作假是很愚蠢的事。

  了生死是人生第一件大事,不論解脫道的成就,還是菩薩道的圓滿,都以此為前提。如果真能把了生死當作人生第一件大事,只要依照正確的方法、道路精進,有何生死不能了呢?

  修行在消除自己的業(yè)習種子,轉化心靈。心靈轉化,那么原來凡夫的境界也就成為圣人的境界,凡夫的世界轉成清凈的圣人的世界。同一個世界,凡夫見之是濁惡的,諸佛見之則是究竟清凈的。

  人有善的心所,也有惡的心所,也有不定的心所,人的心理活動是多方面的。

  由戒定慧完善善心所,去掉惡心所,轉化不定心所成善心所,即是修行的過程。

  人有良心、善心,可藉因果業(yè)報、緣起無我、正見培養(yǎng)慈悲喜舍等心態(tài),完善人格;藉戒律制止劣惡之心態(tài)、動機;以定力調柔其心、凈化其心;以慧力徹底破除無明、自私、自我,完成人格的圓滿!

  不論生起什么念頭,是善是惡,是美是丑,若能如理作意,觀照其為無常、苦、無我、不凈則是善的、正念。若不如理作意,認為其是常、樂、我、凈,則是不善、妄執(zhí)。

  六塵虛妄,皆是自心影現(xiàn),了無實性,苦者執(zhí)妄為真也!看破六塵之虛妄不實,放下執(zhí)妄為真之分別妄想,自心本來清凈!

  論藏是對經(jīng)典的闡述,也是對身心實相、自然法則的闡述。正確的依照戒律、止觀實踐,就能最終通達論藏的高深闡述,也能最終解脫;單單只是討論不實修,還是不能解脫。

  聽聞來的空性道理并不能斷煩惱證解脫,唯有依照聽聞來的空性道理起修,然后證空性,才能斷煩惱證解脫!

  在今世未曾造五無間業(yè)的人,只要按照正確的指導,持好戒律,修行止觀都能成就。

  今生有罪,可懺悔,不論事懺、理懺,真心懺悔,即能清凈罪業(yè)。在正見的指導下,以清凈心持戒、修止觀無有不成就之理。

  五無間業(yè)即:弒母、弒父、弒阿羅漢、惡意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每一個人只是根據(jù)自己的性格、為人、能力等扮演著各自的社會角色而已,也即是依照著自己的因果在遭遇人生的一切,并沒有高低貴賤的實體性可得,人在本質上是平等的。在自信中如何超越自我的極限,化除種種障礙人生圓滿的凡夫習氣,才是最重要的。

  天臺宗說一心具足十法界,可以時常觀照自己當下的心念,去除三惡道的心理狀態(tài),進趣人天善道,乃至出離六道,進趣四圣法界,圓滿出離心、菩提心成佛。當下心靈的觀照相當重要。

  禪定的原理非常簡單,以道德為基礎,放下五蓋,一心專注一善法門即能得定。成佛原理也非難事,一念迷為眾生,一念覺為佛。怎奈眾生我執(zhí)如山,業(yè)力不可思議,說來容易,做起來卻不是如說的容易,若非痛下決心,持之以恒,老實用功,縱然說得舌燦蓮花,也是無法得定,乃至成佛。

  戒律能凈化我們的行為,讓我們過道德的人生,克服粗重的煩惱、惡業(yè)。

  禪定能控制我們的心,凈化我們的心,讓我們的心專注、調柔。

  智慧能去除邪見,斷除無明,徹底覺悟、解脫。

  三無漏學從淺至深讓我們的身心逐步趨向解脫,克服、戰(zhàn)勝從粗至細的煩惱。

  雖然說心性本凈,眾生本來是佛,這是就理體而言。從事上說,眾生起心動念莫非貪嗔癡,因為無始來被客塵所染,故此迷惑造業(yè)受苦,非對治無以解脫。

  明朝四大高僧之精神有深堪學習之處:

  學憨山大師之真修實證,紫柏尊者之雄猛丈夫氣,藕益大師之獨立思維,蓮池大師之淡泊自守!

  不要煉氣功、看香門、看命、算卦、看風水,不然你煉得再好,也只是氣功師、巫婆神漢、算命先生、風水先生,而不是法師、善知識,更不可能成羅漢、菩薩、佛,因果不對頭!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