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何去何從 第一篇 堪忍閻浮 7 八苦 4 死苦
4.死苦
死苦最為人所忌諱,大家都不愿聽,不想說。
魯迅在《野草.立論》中說:「有一家人生了男孩,非常高興,滿月時,抱孩子給大家看,希望聽大家說好兆頭的話。一人說:『這孩子將來要發(fā)財?shù)。』說的人得到一番感謝。另一人說:『這孩子將來要死的!徽f的人得到一頓大家合力的痛打。說要死的其實是必然,說富貴的其實在說謊,但說謊的得到好報!刽斞羔橅緯r弊,一針見血,充份反應(yīng)人怕死心態(tài),但佛卻常要我們念死。
《增一阿含經(jīng)》中,世尊告訴諸比丘修行十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能除一切怖畏,得甘露法味!故钇渲兄钏,是專心系想人生如夢幻,無常一到,立即散壞;念死除能制服亂心外,能得神通,得沙門果,乃至趣入涅槃。
死有兩種:一是自死,即報盡而死;二是他緣死,即遇惡緣而死。《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jīng)》說有十五種惡緣死:「一者饑餓困苦死,二者枷禁杖楚死,三者怨家讎對死,四者軍陣相殺死,五者豺狼惡獸殘害死,六者毒蛇蚖蝎所中死,七者水火焚漂死,八者毒藥所中死,九者蠱毒害死,十者狂亂失念死,十一者山樹崖岸墜落死,十二者惡人厭魅死,十三者邪神惡鬼得便死,十四者惡病纏身死,十五者非分自害死。誦持《大悲神咒》者,不受十五種惡死!埂斗鹫f藥師如來本愿經(jīng)》中,佛亦說有九橫死,與前十五種惡死大致相同。經(jīng)云:「或有眾生得病非重,然無醫(yī)藥及看病人,或復(fù)醫(yī)人療治失所,非時而死,是為初橫。第二橫者,王法所殺。第三橫者,游獵放逸,淫醉無度,為諸非人,害其魂魄。第四棋者,為火所燒。第五橫者,為水所溺。第六橫者,入獅子虎豹諸惡獸中。第七橫者,饑渴所困,不得飲食,因此致死。第八橫者,厭禱毒藥,起尸鬼等之所損害。第九橫者,投巖取死。大橫有此九種,其余復(fù)有無量諸橫!狗鹫f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持藥師佛名號、親近供養(yǎng),可免諸橫,會中十二夜叉大將亦發(fā)誓念藥師如來恩德者,當(dāng)與其眷屬衛(wèi)護是善男子、善女人。
八苦中,死為最苦,死時除受肉體痛苦外,尚要受精神之苦!镀兴_瓔珞經(jīng)》卷五說:「臨欲死時,舍身受身中間停住,未知所趣當(dāng)來過去現(xiàn)在,當(dāng)于爾時神識便恐布,是謂死苦!顾罆r神識要舍棄現(xiàn)有身體,但又未知投生何處,更要離別一切眷屬、朋友、財寶,其惶恐與痛苦不言可喻,此為精神之苦。平時割傷身體都會很痛,何況地、水、火、風(fēng)四大分散時,風(fēng)先火次,火滅身次(風(fēng)火未散,是為未死),身體如被千百刀割裂,先是沒有呼吸,跟著沒有暖氣,魂靈去后,身體挺直,無有知覺,數(shù)日之間,肉壞血流,腫脹爛臭,此為肉體之苦。
命終時所受之苦,遠(yuǎn)不及墮到惡道苦。《地藏經(jīng)》云:「是閻浮提行善之人,臨命終時,亦有百千惡道鬼神,或變作父母乃至諸眷屬,引接亡人令落惡道。何況本造惡者?」臨命終時,行善之人尚有惡道鬼神欲接引往惡道,何況行惡者?《華嚴(yán)經(jīng)》卷六十載:「譬如有人當(dāng)命終時見中陰相,所謂行惡業(yè)者,見于地獄畜生餓鬼,受諸楚毒,或見閻羅王持諸兵仗囚執(zhí)將去,或見刀山或見劍樹,或見利葉割截眾生,或見鑊湯鬻治眾生,或聞種種悲苦音聲。若修善者,當(dāng)命終時,悉見一切諸天宮殿,或見天女種種莊嚴(yán)游戲快樂,見如是等諸妙勝事,而不自覺死此生彼!褂帧斗鹫f觀佛三味海經(jīng)》中,佛對阿難說,若有眾生殺父害母,罵辱六親,臨終會看見玉女坐在有寶蓋之十八金車上,向他招手,罪人高興地跟著她上車,殊不知這十八車乃銅狗所化,車上玉女乃火焰所化,罪人坐到車上,似大火爆炸,隨即命終,玉女拿著鐵斧斬截他的身體,實時墮到阿鼻地獄去,苦不能言,地獄壽命一大劫報盡后,再在六道轉(zhuǎn)輪,隨業(yè)受生,地獄一日一夜,是娑婆世界六十小刼。
《道地經(jīng)》又說,行惡之人,死后見己身在大火邊,被烏鴉鷹鷂,及持毒之惡人追趕,見遠(yuǎn)處叢樹,心便想入?yún)矘渲?中陰便墮該處,不久便見刀葉樹墮下來,是名為地獄。又有惡行者,死后中陰見猛煙塵火,及風(fēng)雨來著身,又見虎狼象獅蚖等來威迫,感覺恐懼,前無去路時,只見一枯井,心欲躲入井中,如是念起,中陰即滅,角畜生道中。又有罪人,死后中陰被熱風(fēng)所吹,被刀矛鉆繞,命饑身惱,見有一大坑,心想跳入時,中陰即滅,墮入餓鬼道。佛說一切餓鬼,以慳貪娭妒為本,妄語欺誑,恃強凌弱,以殺為樂,令人絕糧而食,不生悔恨,如是惡人,身壞命終,生于無食餓鬼之中,腹中火起,焚燒自身,哀叫悲哭時,口中亦有火出,焚燒其身,愴惶逃走時,地生棘刺,火燒其兩足,苦痛難忍,于是奔走求水,來到池流泉源處,水即枯竭,水邊守水諸鬼,手捉器杖,逆打其頭,受大苦惱。餓鬼所受之罪苦,說不能盡。
眾生為何甘于投入惡道?經(jīng)云:「六道眾生,皆因有愛,心顛倒故,樂于所見而投生。如惡行眾生,中陰遇寒風(fēng)冷雨,令身體難受,見地獄火猛熾盛可愛,于是為暖觸而投往該處;又有行惡眾生,中陰為熱風(fēng)及火焰所炙,苦痛難忍,見寒冷地獄清涼,為令身體觸冷,而投往該處。除此之外,亦有行惡眾生,受生前同伴引誘而墮地獄,如往昔造殺業(yè)或網(wǎng)捕的人,死后中陰見自身在行殺或網(wǎng)捕,又見昔日共業(yè)之同伴,于是便跟他而走,不覺被其牽入地獄!
人死以后,將投生哪一道?《諸經(jīng)要集‧受生緣》中,以檢驗臨終人身體冷熱部份,便能驗出亡者往生之六處。經(jīng)云:「《瑜伽論》說『諸師相傳,造善之人,先從下冷觸,至臍已上暖者,然后氣盡,即生人中。若至頭面頂暖乃氣盡,即生天上。若造惡者,從上冷至腰熱后氣盡,生餓鬼中。從腰膝已上熱氣盡,生傍生中。若從膝已下至足,熱氣盡者,生地獄中。若無學(xué)圣人入涅槃,或心及頂皆暖也!弧辜词钦f死時足先冷,至肚臍,臍上微溫,然后氣盡,即生人中。氣盡時,頭頂仍暖,即生天上。頭頂先冷,冷至腰時,腰下猶溫,而后氣盡者,即生餓鬼中。自頭頂冷至膝部,膝下猶溫,而后氣盡者,即生畜趣中。若自頭頂冷至足,足底猶溫,而后氣盡者,即生地獄中。入涅槃之羅漢圣人,死后或心或頸項,仍然溫暖一段長時間,是已入涅槃。上述六種方法驗證,是祖師以人死時之根、意、識斷滅次第而檢驗出來之道理。然,可不能因驗證而亂觸亡者身體,令其生瞋,貽誤投生善道之緣。
佛說中陰壽命七日,最長四十九日,便投生業(yè)道,故世人有七七四十九日誦經(jīng)祈福之風(fēng)習(xí),即于人死后,每一個七日必誦經(jīng)追薦,直至第七個七日即四十九日中陰身滿為止。七七期間,亡魂慒懂茫然,升沉未定之際,眷屬宜為祈求冥福,望其轉(zhuǎn)生善道。據(jù)《釋門正統(tǒng)》卷四謂:「人之亡日,為其造作黃幡,懸于剎上,引導(dǎo)其中陰不入惡趣,不生邊國,得離八苦,往生十方諸佛凈土。」
佛言:「為人破塔壞寺廟,偷三寶物,死墮阿鼻大地獄中,從地獄出受鴿雀、鴛鴦、鸚鵡、青雀、魚鱉、狝猴、獐鹿等畜生身,再得人身受黃門形(閹人)、女人、二根(有男女根之陰陽人)或無根淫女。容易瞋恚發(fā)怒的人,死墮毒蛇、獅子、虎狼、熊羆、貓貍、鷹雞等,若得人喜養(yǎng)雞豬。為人愚癡,不解道理的人,如屠夫、獵師、網(wǎng)捕、獄卒等,死墮象豬牛羊水牛蚤虱蚊虻蟻子等畜生形,再轉(zhuǎn)人身時,聾盲瘖啞,癃殘背瘺,諸根不具足,不能受法。為人憍慢者,死為蟲驢犬馬,再生人中受奴婢身、貧窮乞丐,為大眾所輕賤!
投入善道亦是一樣,行善之人,死后得香風(fēng)吹,見多種花散于自身上,有美妙音樂相隨,見多種樹在園中,心想走入園中觀看時,即受生天上。
生則八識扶持,死則四大離散,有始必有終,有生則有滅,逃不了一死。
《佛說婆羅門避死經(jīng)》卷一有這樣之記載,有四個婆羅門仙人,精進(jìn)修行善法,得五神通,但很怕死。當(dāng)時四位仙人心想,怎樣才可以不死呢?第一婆羅門以為躲在天上便可以不死,于是便以神通力往空中升,怎知剛?cè)肟针H便命終了。第二婆羅門思維躲在大海中可以免死,于是以神通力潛入大海,隨即在海中命過了。第三婆羅門,藏入山腹,亦命終于山腹中。第四婆羅門,以為鉆入地下可以免死,誰知亦在地下命過。當(dāng)時世尊以天眼看見四位婆羅門精進(jìn)修行善法,有大威勢,得五通,但因怕死,結(jié)果一人在虛空中命過,一人入海命過,一人入山腹命過,一人入地命過。世尊便說偈語:「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死!狗鹫f得很清楚,人難免一死,有生必有死,不是怕死便可以不死,要解脫生死惟有修行佛道。七地、八地的菩薩仍要受分段生死、變易生死之苦,生滅因緣,無可幸免。
《論語》中,子路問事鬼神?鬃釉:「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路再問:「敢問死?」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子路問孔夫子如何事奉鬼神?孔子回答說:「還不能把人事奉好,怎能談到事奉鬼神呢!」子路又再問:「老師,請問人死之后是怎樣的呢?」孔子回答說:「我們對于生的道理都還不清楚明白,哪里談得上死了以后的事呢?」孔子對死之問題是避而不談,而佛家則著重解脫生死。
至于如何處理臨喪情緒,孔子有這樣的說法:「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孔子認(rèn)為高高在上的人不能寬厚對待部屬,行禮時心中沒有敬意,與遭遇喪事時也亳無哀戚之意,是不如法的,是故世人遭遇喪事,若不號啕大哭,不呼天搶地,就被視為不孝不敬。而佛教則認(rèn)為處中陰身之亡者,聞親者哭聲如雷聲冰雹,是故遇有親人去世,只能心中哀戚,強忍淚水,免觸動亡者情愛,更不要隨便觸碰亡者身體,免生瞋恨,障礙投生善道的因緣。
釋尊出世本懷,為救度眾生了脫生死,故于涅槃前三月,將娑婆罪惡眾生交付地藏菩薩,佛對地藏菩薩說:「若有罪苦眾生臨墮惡趣,或至門首時,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薩名,一句一偈大乘經(jīng)典,都要以神力救拔,勿令墮在諸惡趣。」地藏菩薩跪在地上接旨,并答應(yīng)承擔(dān)救度責(zé)任,請世尊不要擔(dān)心。《宗鏡錄》卷九載,有一姓王的京兆人,因作惡被引至地獄,在地獄門前見一僧人,稱是地藏菩薩,教他誦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yīng)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官收Z頌畢,菩薩繼續(xù)說:「誦此偈能破地獄苦!蛊淙苏b偈后,被帶入見閻王,閻王問:「此人有何功德?」答云:「唯受持一四句偈。閻王聽后,即赦免其罪,放他還陽。當(dāng)其人誦此偈時,聲音所到之處,受苦之人,皆同時得到解脫。其人三日后蘇醒,回憶一切,對道俗說出情形,然后詳細(xì)參驗偈文,才知是《華嚴(yán)經(jīng)》中,無量菩薩云集夜摩天宮時,覺林菩薩所說之偈語,其意是地獄惟心造,了心造佛,地獄自空,故知能觀此心,即離一切苦,即能破地獄界,乃至十法界。此為地藏菩薩破地獄救眾生之驗證。
釋尊涅槃前不問自說《阿彌陀經(jīng)》,介紹極樂國土給眾生,教念佛名號,臨命終時可蒙阿彌陀佛接引彼國。此外,《佛說觀無量壽佛經(jīng).下品中生》說:「若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罪人,以惡業(yè)故,應(yīng)墮地獄,命欲終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遇善知識,以大慈悲,即為贊說阿彌佛十力威德,廣贊彼佛光神力,亦贊戒定慧解脫知見,此人聞已,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地獄猛火,化為清涼風(fēng),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華之內(nèi)!寡稣贪浲臃鸫蟠缺,地獄猛火化為清風(fēng)吹來天華,天華化佛菩薩,從地獄門首迎接破戒及偷僧祇物之罪人在往生極樂,但重要是臨終得遇善知識。釋尊更于涅槃當(dāng)夜為梵天王說《大悲經(jīng)》,將三千大千世界交與大梵天王管治,囑咐祂說:「我今以此佛土,三千大千世界付囑于汝,汝應(yīng)隨順,正信圣法,教眾生行善,莫作末后滅法人!固焐咸煜,鬼神能知人壽命罪福,能知過去未來,但不能活人,亦不能殺人,不能使人富貴貧賤,但可以使人作惡犯殺,當(dāng)人衰耗而狂亂時,鬼神喜歡對他們說禍福之話,目的為得到祠祀。我們祭祠鬼神不能免死,更不能保證死后不墮惡道。唯有念佛往生阿彌陀佛國才能眞正不死,至心稱念阿彌陀佛保證不墮惡道。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人生之路何去何從 第一篇 堪忍閻浮 2 佛法東傳
- 人生之路何去何從 第一篇 堪忍閻浮 3 人生是苦
- 人生之路何去何從 第一篇 堪忍閻浮 4 八苦 1 生苦
- 人生之路何去何從 第一篇 堪忍閻浮 5 八苦 2 老苦
- 人生之路何去何從 第一篇 堪忍閻浮 6 八苦 3 病苦
- 人生之路何去何從 第一篇 堪忍閻浮 7 八苦 4 死苦
- 人生之路何去何從 第一篇 堪忍閻浮 8 八苦 5 求不得苦
- 人生之路何去何從 第一篇 堪忍閻浮 9 八苦 6 愛別離苦
- 人生之路何去何從 第一篇 堪忍閻浮 10 八苦 7 怨憎會苦
- 人生之路何去何從 第一篇 堪忍閻浮 11 八苦 8 五蘊熾盛苦
- 人生之路何去何從 第一篇 堪忍閻浮 12 十八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