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jīng)
《六祖壇經(jīng)》,佛教禪宗典籍。亦稱《壇經(jīng)》、《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六祖惠能大師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jīng)》。禪宗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夺岄T正統(tǒng)》卷八《義天傳》有“大遼皇帝詔有司令義學(xué)沙門詮曉等再定經(jīng)錄,世所謂《六祖壇經(jīng)》、《寶林傳》等..[詳情]
六祖壇經(jīng)講記 第73集
六祖壇經(jīng)講記(73)
善知識!既歸依自三寶竟,各各志心,吾與說一體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見三身了然,自悟自性?傠S我道:「于自色身,歸依清凈法身佛;于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佛;于自色身,歸依圓滿報身佛!
【善知識!既歸依自三寶竟,各各志心,吾與說一體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見三身了然,自悟自性!繘]有學(xué)佛的人會覺得不容易懂。一身就一身,還有〔一體三身〕?在原始佛教并沒有這樣談,到后面大乘佛教開始這樣講。但原則上不是一跟三的問題,而是從三個角度來談內(nèi)涵的問題,就好像一件事情我們可以從很多角度來談的意思,問題就只是一件事情。一樣的道理,眾生皆有佛性就是一件事情,但是這件事情就從三個角度去展現(xiàn)。
【總隨我道:「于自色身,歸依清凈法身佛;】清凈!居谧陨,歸依千百億化身佛;】慈悲!居谧陨,歸依圓滿報身佛!埂智慧。你要注意到六祖大師這樣的開示,他前面都說〔于自色身〕,這個〔色身〕就是我們,〔色身〕雖然是假的,但是有用,你要藉假修真。天生我材就必有我用,你要會用。我再講得更具體一點,你要借助這個色身來身體力行。你不要放任這個身體一天到晚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或躺在床上睡覺什么都不做,這樣太對不起你的身體了。身體為什么長眼睛?為什么有嘴巴、有手、有腳?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哪個地方?jīng)]有用?我們的眼睛都是拿來看別人的缺點,不然就看一些不該看的事情,非禮勿視嘛。這個耳朵,一天到晚聽一些有的沒有的,你為什么要聽那些呢?嘴巴一天到晚講八卦,道人家是非,講一些長短,這樣有意義嗎?難怪常常都會有問題。生這兩只手,不拿來幫助別人,生這兩條腿,不拿來跑腿,不拿來服務(wù)別人,你糟蹋你的身體,就是懈怠、懶惰。有的同學(xué)懈怠跟放逸分不清楚,放逸指的是心,懈怠指的是身。心放逸,沒有方向、沒有目標(biāo)、沒有理想,一天到晚不是胡思亂想,不然就發(fā)呆,這叫沒有好好用你的心。這個身體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做,懶洋洋的,這叫懈怠,大家要明辨它們的不同。你現(xiàn)在借助這個身體,從世間法的角度叫「自立立人」,從出世間法的角度來「自覺覺他」。「自立立人」跟「自覺覺他」有程度的差別。要幫助別人比較快,但是你要幫助別人覺悟很慢。我們也常常把這八個字連起來說,但事實上是不太一樣的。我們雖然沒有辦法一開始就自覺,但是你所做的事情不要傷害你自己。你要好好讀書利益自己,接著你要好好幫助別人、利益別人。做得到的你要從這里開始做,你要先開始去自立立人,以后才可以自覺覺他,會做的先做,我們現(xiàn)在要用這個身體好好地來修行。
〔歸依清凈法身佛〕,就是透過這樣的修行,讓你體會到〔自性〕本來就是清凈的,它不是從外面來的,但它要透過你的體悟。雖然金礦有黃金,但是金礦要透過提煉,雖然你有佛性,還是要透過修行,你才能夠清凈,要明白這種概念,不然會混為一談。一樣的道理,你的〔自性〕雖然是清凈的,但你現(xiàn)在都起煩惱、很執(zhí)著,所以不能夠明白清凈,不能夠展現(xiàn)清凈,所以要透過這個色身來修行。再來,透過這個色身來修行,才能夠產(chǎn)生〔千百億化身〕,這就是慈悲。觀世音菩薩就是這樣,應(yīng)以何身得度即化何身,他是慈悲的化身。透過這樣,把你的慈悲心生起、展現(xiàn)。再來,透過這樣的色身去展現(xiàn)你的〔圓滿報身〕,這就是智慧,讓般若智慧徹底地展現(xiàn)。簡單地講,〔自性〕你說它是清凈的沒有錯,它本來就是慈悲沒有錯,它本來就具足一切的智慧,沒有錯,但你要去展現(xiàn),所以我常常說,學(xué)佛這三項很重要,你要展現(xiàn)出來。舉個例子,你看到三尊佛像,假設(shè)中間擺釋迦牟尼佛,就代表清凈;左邊擺文殊師利菩薩,代表智慧;右邊擺普賢菩薩,為什么叫普賢?普就是普遍,遍一切,賢能夠利益別人,代表慈悲。如果擺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都可以這樣解釋,那三個就是清凈、慈悲、智慧,這叫表法,這也代表我們的〔自性〕。我們自性可以產(chǎn)生,但要透過你的身體力行才能夠悟道,才能夠去展現(xiàn)。
善知識!色身是舍宅,不可言歸,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心迷,不見內(nèi)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聽說,令汝等于自身中見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
【善知識!色身是舍宅,不可言歸,】我們的身體就跟房子一樣,身體不是我們歸依處,因為有一天我們也會生老病死,房子也不是歸依處,因為有一天也會成住壞空。比如說,你嫁人的時候要有所歸宿,但你的老公不是你的歸依處,回娘家,娘家也不是你的歸依處。人有一天會走,這個家有一天也會因緣和合產(chǎn)生變化。有的人一出社會去公司上班,覺得公司就是他這一輩子的歸依處,但是當(dāng)公司裁員或倒閉的時候,他會很痛苦。當(dāng)你嫁人之后,終于找到你的歸宿了,但萬一有什么意外,無論分手還是因為意外事件而家破人亡,你一定會很痛苦。古人講,夫在從夫,夫死就從子,但夫跟子都不是你的歸依處。歸依處,我們潛意識都想要靠別人,但是你要靠誰?靠別人有保障嗎?你靠佛,自己不努力,佛也沒有辦法救你。真正的歸依處不會生住異滅、成住壞空、生老病死,不是會變化的,真正的歸依處你要找一個不生不滅之處,那就是你的自性。
我們探討問題,見深則深,見淺則淺,跟世間人講法、講現(xiàn)象就好,讓他去思考歸依處。家庭的歸依處在哪里?在經(jīng)營。你去公司上班的歸宿處是你自己的實力。要明白這樣的概念,有一天你才不會怪罪別人,否則你會落空、會痛苦,會覺得人生很無奈,因為你不了解人生。也不是你自己真的沒有能力,而是你沒有好學(xué)向上。你讀佛經(jīng)也不要掉入一個陷阱,有時候你讀了十遍二十遍,你會氣自己習(xí)氣還是不能改。但你不要推翻過去讀的十遍二十遍,而是應(yīng)該察覺到,就是因為受到的熏陶還不夠,你要不斷地熏陶。我曾經(jīng)聽過凈空老法師講自己,他說:「一個人只要讀了佛經(jīng),剛開始做不到,我不相信一個人讀了十年的佛經(jīng),對他沒有影響!挂欢ㄓ杏绊,你讀了十年的佛經(jīng)都對你有影響,如果你再來教十年的佛經(jīng),影響就更大,這叫熏陶。大家不要有挫折感,給彼此空間,讓大家慢慢調(diào)整,你要明白六祖大師真正的意思。
【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磕阋獨w依向你的〔自性〕,每個人都有,每個人都有成功的希望,但是要靠自己去努力;每個人都會有成佛的機會,但要靠自己去精進!緸樽孕拿,不見內(nèi)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身中有三身佛!渴侨晷淖悦,就這么簡單。你的心不要迷,就看得很清楚了。我們看別人下棋,在旁邊看的人,很容易看到別人下錯。他一下錯,你馬上就說:「你怎么這樣走?」為什么不下棋的反而看得清楚?下棋的卻看得不清楚?因為下棋的人不知不覺就執(zhí)著那個境界,看棋的人很輕松,所以整盤棋你都看得很清楚,但你走錯自己卻不知道,這叫當(dāng)局者迷。眾生的佛性真的是一樣的,我們不可以妄自菲薄。再來,我跟大家分享一下經(jīng)驗,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感覺?當(dāng)你看佛經(jīng),看不懂的時候,千萬不要心浮氣躁,也不要一看不懂就馬上去看白話文,我知道很多人看佛經(jīng)會掉入這個陷阱?v使去看古文,也是古人的注解。說不定把心靜下來,等一下再看,就看懂了。我自己在讀佛經(jīng)這種感受很深,如果我的心比較亂,會覺得這一段怎么看不懂?當(dāng)我的心比較靜的時候,就比較容易意會。如果我們能夠二六時中,時時刻刻保持這樣的話,你不就越來越清楚了嗎?你不就可以漸漸地去看到了嗎?從日常生活中你要去悟到這樣的概念,你要去察覺到真的是汝心自迷,所以你才不見自性。不見〔自性〕的人,以為他內(nèi)在沒有,他往外尋找,這樣就錯得離譜。
【汝等聽說,令汝等于自身中見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壳鍍魪哪愕姆鹦远,因為佛性就是空性。誰能夠污染虛空?所以它真的是清凈。智慧也是從你的佛性而生,因為空沒有障礙,當(dāng)然有智慧。慈悲也從你自性生,因為一個真正能夠見到自己本性的人,也能夠了解一切眾生事實上是跟他一模一樣的,他自然就會從佛性當(dāng)中流露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沟男,所以皆是從自性生。
何名清凈法身?世人性本清凈,萬法從自性生。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為浮云蓋覆,上明下暗,忽遇風(fēng)吹云散,上下俱明,萬象皆現(xiàn)。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善知識!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蓋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識,聞?wù)?a href="/remen/zhengfa.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正法,自除迷妄,內(nèi)外明徹,于自性中萬法皆現(xiàn)。見性之人,亦復(fù)如是,此名清凈法身佛。
【何名清凈法身?世人性本清凈,】體!救f法從自性生!坑谩N覀兲住秹(jīng)》的一句話,「不識本心」,就是不明白本體。不明白本體,學(xué)法無益。你怎么去展現(xiàn)?你如何去妙用你的智慧呢?我們自己要知道「我在做什么?」但是你的知道不夠徹底,那是有問題的。如果讀書只是為了考試、為了名利,當(dāng)然不是讀書的真實義。一般來說,離開學(xué)校后有再學(xué)習(xí)的人比率很低,在學(xué)習(xí)的又學(xué)藝不精,你們今天來學(xué)《六祖壇經(jīng)》想不想把它學(xué)精?一樣的道理,你來學(xué)佛,你愿意好好學(xué)嗎?要找到這樣的人也很難呢!大家都在教,大家都是東學(xué)西學(xué)亂學(xué),根本是在打發(fā)時間,很少有人愿意把他所學(xué)的學(xué)問學(xué)好。不然,他所學(xué)的一定是跟名利有關(guān),不然他干嘛要學(xué)?我們是不是有真正好好地去學(xué)習(xí)?從法身的角度,你一定要去明白你〔清凈〕的〔法身〕,一定要從見性下手,「不論禪定解脫,只論見性與否!惯@樣才能夠展現(xiàn)一切萬法。八萬四千法門從〔自性〕而出,真正能夠見性的人,也就是能夠?qū)W八萬四千法門的人。你不要誤以為「我現(xiàn)在學(xué)凈土法門,明天學(xué)參禪法門,后天來學(xué)持咒法門!拱巳f四千法門不是這樣的,而是指見性。這樣你就可以具足法門,否則都是門外漢。
【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苛娲髱熕v的這個概念,我們以為自己都懂,只是做不到而已。你都懂,那干嘛上《六祖壇經(jīng)》呢?這段話在談什么?你有沒有探討過這個問題?你為什么要往壞的地方想呢?為什么不要往好的地方想呢?比如,請問,你為什么要賴床?賴床的人有沒有在睡覺?他躺在床上想什么?我們?yōu)槭裁匆鶋牡南?因為現(xiàn)實的人生很多事情你不敢做,現(xiàn)實人生不能滿足你,你透過幻想來滿足自己的內(nèi)在。我們的內(nèi)在有這樣的機制,一種是往壞的想來滿足自己,一種是往壞的想把罪過推給別人。「就是因為你那樣,我才這樣!埂妇褪且驗槟銓ξ也缓,我才不煮飯給你吃!鼓銥槭裁匆@樣想?你打坐可以思維這個問題:「為什么我沒有力量往好的想?」因為你已經(jīng)不太相信自己,縱使往好的想,你也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甚至認為自己是個沒有恒心的人。我們的潛意識之所以糟糕,是因為否認自己也否認別人,所以常常容易生起〔惡〕的,〔善〕的力量生不起來。
記得我上小學(xué)的時候,學(xué)校推廣「日行一善」,我當(dāng)時是小學(xué)生,聽老師講解,我覺得很簡單。為什么?因為老師說:「你只要看到地上有紙屑,揀起來,就是日行一善!拐媸呛芎唵,但是你們現(xiàn)在有沒有日行一善?你們沒有做到。不然我們現(xiàn)在推行一個活動,叫「日行一惡」,你們不要笑,日行一惡簡單還是困難?很困難。為什么?因為我們?nèi)招胁恢挂粣。我有說錯嗎?真是不簡單,因為你超過,你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yè),太可怕了。大家何不善用其心!你為什么要把心用在思量惡的去造惡事呢?你為什么不把你的心去思量善的去做善行呢?你說:「師父,我又沒有參加什么公益團體,我怎么做善事?」其實,你要隨時生善蠻簡單的,你現(xiàn)在愿意振作起來看佛經(jīng),看一本經(jīng),那就是善,不會很困難。我看你還是從小學(xué)生的概念做起,揀一張紙屑算行一善,這樣也很不錯,慢慢地恢復(fù)你那個很單純的想法。你現(xiàn)在開車,在路上看到大石頭會停車下去搬開嗎?開車看到路中間有一個坑洞會停下來做一個指標(biāo)嗎?你不要說「知道,但做不到!拐埓蠹抑斞陨餍,講話不要這么草率、輕浮,君子不重則不威,難怪學(xué)則不固。很多東西要去思考,要去想:「我為什么要起惡思?我為什么不起善思?」請你靜靜地去思維為什么,找出答案,不要放任自己永遠是這個樣子。你懂得思維才有智慧,否則你的智慧從哪里來?學(xué),就要問,問了之后就要思,思了之后才能夠分辨,之后才能夠力行,「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修行的次第。為什么你沒有好好思考呢?學(xué)而不思則罔,你不思考,這樣學(xué)不是很惘然嗎?這個問題留給你,想清楚,你自己就會改變。想不清楚,坦白講,你不是想不清楚,你是放任自己懈怠,懶得去想。哪一個人是生而知之者?除了六祖以外,幾乎都是學(xué)而知之者。
【如是諸法】善惡!驹谧孕灾,】善惡還不都從你的自性生起的嗎?【如天常清,日月常明,為浮云蓋覆,】無明,煩惱。自性是清凈的,一點障礙都沒有,為什么會有浮云呢?因為有那個因緣,所以生起了浮云。烏云密布,我們說它是惡的,下雨之后,天邊忽然出現(xiàn)一道彩虹,我們說它是善的。你們喜歡看烏云還是喜歡看彩虹?烏云就好像我們生起惡念,彩虹就好像生起善念。天空有一堆麻雀飛來飛去,麻雀飛走了,天空忽然出現(xiàn)一只大鵬。麻雀代表小家子氣,自私自利。你的格局、心量為什么這么小?你為什么不愿意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像大鵬鳥一樣。畫畫也能夠開悟,你知道嗎?這張圖畫,這張白紙就是你的心,你的本來面目,這張白紙隨便你畫,我們心的世界就是這樣子。你現(xiàn)在心中這張紙畫的是什么?一樣的一張圖畫紙,怎么畫出來是這樣?!我們一樣的自性,為什么生起來的概念居然不一樣?紅豆杉很貴,你不會拿它去起火,你會隨便拿一些樹枝或三夾板,否則你不是糟蹋了紅豆杉嗎?那你為什么要糟蹋你的佛性?為什么把紅豆杉當(dāng)成三夾板呢?你靜靜地思維,你會發(fā)現(xiàn)到為何如此?
當(dāng)烏云生起,就代表我們煩惱生起,這個時候上明下暗,佛性不因為你烏云密布就沒有,它還是在,只是你自己沒有辦法見到,你看到的就是烏云密布!旧厦飨掳,忽遇風(fēng)吹云散,】以般若破煩惱。這一陣風(fēng)是智慧的風(fēng),吹散你內(nèi)在的無明,吹散你的障礙。你想要有力量,就要好好地學(xué)習(xí)、力行。當(dāng)烏云散開之后,自然就能夠了然見性!旧舷戮忝,萬象皆現(xiàn)!渴篱g的一切了若指掌,清清楚楚!臼廊诵猿8∮,如彼天云!渴篱g的人常常都是妄想執(zhí)著,所以都是在晴朗的天空底下烏云密布,這就是世人所講的那句話:「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固煜聻槭裁幢緹o事?因為自性本空。庸人為什么自擾之?他自起妄想。
【善知識!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六祖大師解釋佛法有個特色,他常常把兩個字拆開解釋,就像前面講的懺悔。〔智〕跟〔慧〕也不太一樣,〔智〕就是明于事,〔慧〕就是明于理。大家學(xué)佛法,一定要先從世間人的角度,對事情、現(xiàn)象很清楚,你才會處理事情,F(xiàn)在學(xué)佛的人就掉入一種陷阱,他對事相都不清楚。什么叫對事相不清楚呢?孩子不聽話、跟另一半溝通不良、跟老板相處不好、生意做不順、人際關(guān)系差…,都是個事相,從這里開始做。行出來都偏向于事相,你豈能夠?qū)@些事相不明白、不知道呢?若是你對事相不知道,你對道理也不會明白。佛在《涅槃經(jīng)》里講過一句話:「世人只知文字,卻不知其理!鼓銈讀經(jīng)典,要明白經(jīng)典為什么要這樣說,為什么要這樣問?孔老夫子有個年輕的弟子,他問夫子說:「什么叫仁?」孔老夫子就跟他講說「愛人」。按照白話文的翻譯,你會認為你懂了,但這個有用嗎?你到底悟到什么?你要弄懂的是,他弟子什么都不問,就偏偏問夫子這個字,為什么夫子會用這兩個字來回答他?為什么夫子對其他學(xué)生的問題卻不這樣回答?它有很多的內(nèi)涵,這就是你讀經(jīng)典要去明白它更深的理。
假設(shè)你對佛法有一定的研究,你一定知道,佛剛教弟子時,都是教「無常、苦、空、無我!鼓愣憔涂梢蚤_悟了。佛后來跟弟子這樣講:「你們這樣學(xué)無常、苦、空、無我,你們不懂我的意思,你們是把常當(dāng)成無常,把樂當(dāng)成苦,把我當(dāng)成無我!咕褪钦f,佛說「無常、苦、空、無我。」你只知道它表面的意思,你不知道佛之所以這樣教有更深的意思,就是要讓你悟到「常、樂、我、凈」。所以你們不要只有去聽表面,大家要去明白事、明白理,這樣就是有智慧。〔智慧常明〕就是明白事理,事理都通達了。
【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蓋覆自性,不得明朗!磕阒灰龅骄辰,執(zhí)著境界,自然就會被境界轉(zhuǎn),你就是迷人,就會像浮云一樣,生起煩惱,所以你就不得見性!救粲錾浦R,】你為什么可以遇到善知識?因為你過去有善根、有福德,所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再來,〔善知識〕在哪里?坦白講,你怎么知道他是善知識?憑什么來印證?憑「聞?wù)嬲ā埂,F(xiàn)在誰是〔善知識〕?你應(yīng)該好好地讀讀佛經(jīng),再來印證,你自然才能夠分辯,不然就很難。對你好的人不一定是善知識,父母對我們最好,母親說:「女兒,媽媽很疼你,你不要像媽媽一樣沒有眼睛,嫁個像你爸爸那樣的。」父母親對我們好,但是有時候聽他們的觀念不太正確,所以不是對你好的就是善知識,你不要誤會。所以我才講,你要印證,你要看這個人講話有沒有符合經(jīng)典。你不可以靠別人,你還是要去讀一讀佛經(jīng)。【聞?wù)嬲?】你要好好讀佛經(jīng)有兩種方式!猜劇尘褪菍W(xué)習(xí)的開始,就是要從「聞思修」下手。聞的意思有兩種,一種是他教,一種是自學(xué),學(xué)東西有這兩種管道。比如說你們今天來上課叫他教,你自己在家里讀書就叫自學(xué)。以我個人的學(xué)習(xí)模式,我只能夠自學(xué),但是自學(xué)要以經(jīng)典為老師。一樣的道理,你們今天聽,雖然是他教,我還是奉勸你,聽我講完之后,要自己看經(jīng)典,看我講得對不對。假設(shè)你沒有透過〔聞?wù)嬲ā?事實上善知識是誰你也沒有辦法印證。如果真的你的福報很好,能夠遇到善知識,透過他的教導(dǎo),能夠聽到真正的正法,那就恭喜你啦!【自除迷妄,】這種叫頓悟,一聞就見性,一聞當(dāng)下就大悟。但是我們一般人沒有辦法,所以一般人聞?wù)嬲?后面還要思,還是修。你要聞思修,最后才能夠〔自除迷妄〕!緝(nèi)外明徹,】〔內(nèi)〕就是你自己,〔外〕就是這個世界,對自己跟這個世界清清楚楚,了然于心,這真的是個大徹大悟的人。我們再來回過來早上談的概念,為什么「知人者智」?為什么知道別人的人是一個智者?因為知道別人的人,必然知道他自己,所以老子會講「自知者明,知人者知!鼓阋浪v的順序,他是從自知開始講,先知道自己。知道自己,能夠明白了,接著看別人不就清清楚楚了嗎?所以老子的那句話,自知者明,取個「明」,知人者智,取個「智」,就是「明智」,我們常常講「明智之舉」。圣人講話不啰嗦,那個字你仔細推敲,很有內(nèi)涵!居谧孕灾腥f法皆現(xiàn)!績(nèi)心的世界清清楚楚!疽娦灾,亦復(fù)如是,此名清凈法身佛!苛娼棠,自性本來是清凈的,只要你沒有障礙,就可以見性。若是你不懂,要請教善知識,聞?wù)?自然就能見性。接下來的這一段你可以歸納到三歸依,我在讀《壇經(jīng)》,總覺得這一段應(yīng)該編在三歸依的后面。
- 上一篇:六祖壇經(jīng)講記 第72集
- 下一篇:六祖壇經(jīng)講記 第74集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簡介
- 心靈語錄
- 心靈語錄 修行篇
- 心靈語錄 處世篇
- 心靈語錄 心靈篇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后記:六祖之后的禪門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付囑品第十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護法品第九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頓漸品第八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機緣品第七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懺悔品第六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坐禪品第五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定慧品第四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決疑品第三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般若品第二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自序品第一
- 《六祖法寶壇經(jīng)》講記 導(dǎo)言
- 星云大師壇經(jīng)講話精華錄
- 六祖壇經(jīng)錄要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