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jīng)

《金剛經(jīng)》是佛教重要經(jīng)典。根據(jù)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jīng)》,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督饎偨(jīng)》傳入中國后,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最為流行..[詳情]

《金剛經(jīng)》系列開示 54

  上常下福法師金剛經(jīng)系列開示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fù)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yīng)取法。不應(yīng)取非法。”眾生執(zhí)著于相,相從無明中生,從妄執(zhí)中生,以前有宰相問法師:無明從哪里來?法師答:你還沒有資格來跟我談?wù)?a href="/remen/fofa.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佛法。宰相肚量大,雖然沒有發(fā)脾氣,但臉色難堪,內(nèi)心不快。法師曰:無明由此出。我們的生死煩惱及我相就從這個地方出來;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我們煩惱的根本,就是無明;無明是沒有根本的。過去蘇東坡寫一偈子“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fēng)吹不動,端坐紫金蓮”派人送給佛印禪師,禪師批二字“放屁”,蘇東坡非常生氣,立即坐船過岸與禪師理論,禪師說“好個八風(fēng)吹不動,怎么一屁過江來?”蘇無語。我們往往口上說學(xué)佛法學(xué)得不錯,往往認為自己有一些修行,但是到了一定時候,一點也不能起公用;被八風(fēng)所吹;稱、譏、毀、譽、利、衰、苦、樂;這個八風(fēng)可以隨意的把我們吹動;此八風(fēng)正源于無明;本來我們是很清凈的,但是由于內(nèi)心深藏?zé)o明而不知,這個八風(fēng)一吹的時候,就可以微細的看到你無明的動向;智慧的人馬上會有佛法來觀察自己已動的那顆心;沒有智慧的人就從相上去追了。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會遇到類似問題,我們?nèi)绾斡梅鸱ㄌ幚碇?釋迦牟尼佛講的十法界,其實都是空相,無非動心故,你看看經(jīng)典就知道了,同樣一件事情如果你用嗔恨心對待他,就墮地獄;嗔恨心就是地獄;你動心無明生起,三界就現(xiàn)前。佛陀講如果你動無明心就動我相,有我相就有四相,有四相就有四生,有四生就有三界,就有六道輪回的顯現(xiàn);只要你把這個無明把握住了,一切皆不生;只要抓住你現(xiàn)前的那一念心,你就解脫了;為什么不了解三界就是這一念呢?什么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都在這個一念的體里面;只要你無明不動,三界就斷了;你以為三界有實體嗎?三界是沒有實體的。就因為你動這一念清凈心,三界就顯現(xiàn)出來了。所以修行說易非常的容易,說難非常的難,為什么呢?不依佛法來做事。釋迦牟尼佛所講的小乘大乘種種次第總持也好,頓法與漸法也好,都是建立在我們這個心上面,前說后說,無非不離般若,也就是不離心故;所以釋迦牟尼佛講人天之法,講阿羅漢小乘之法,講大乘菩薩之法,乃至于講十方諸佛,你想一想,能離開我們這個般若心嗎?只要你心不動,十法界都不生,你就是佛;一動心,十法界就生,所以無非此一念而已;我們仔細的想一想,一切相本來是沒有相的,不管是地獄還是天堂,在你一眼看過去,他是沒有相可得的,他本體是沒有無明的,你說惡業(yè)是從相里出來的還是從心里出來的?相是不生地獄,也不生天堂,為什么?此相本來無住故。離開此相,你又進入另外一種無明,只有這個相,才進入我們的覺,離開這個相,就沒有我們現(xiàn)在的覺;也就不能成佛;有了這個相,可以令我們可以成佛,也同時可以令我們到三界里面去,可見這個相非常非常的重要。

  這里面講不可以著相,若著其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不可取非法相,不可取法相,若心取相即是凡夫;無復(fù)我相,本來就是無相,這是講根本,我們眾生本體就是這樣子的,但是我們眾生執(zhí)相,是故有我相,有各種不同的貪嗔癡相,有我就有了五蘊之相,有了五蘊的顯現(xiàn),有了我執(zhí)的能,就產(chǎn)生了我的對立,我的分別,同樣一個東西你看這邊我看那邊,爭執(zhí)不休,確不知道都看的是一體的東西,由此我之外又有了人,所以每人都有個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法是一個,但見不一;地獄也好天堂也好都是離不開我們這個心的,因為我們這個心跟法界絕對是無二無別的,F(xiàn)在我們這個心跟法界執(zhí)著的體里面還是相應(yīng)的,并且是一體的;絕對是一體的;就像木頭跟凳子一樣,是一體的;中間沒有任何差別;沒有任何一個因也沒有任何一個果在那個地方;沒有現(xiàn)在過去未來,為什么呢?法性里面本來就沒有現(xiàn)在過去未來;是同時的;但是我們認為有因果,是因為我執(zhí)以后認為有個我執(zhí),有個妄見在那個地方,你解脫之后他是沒有因果的;是同時建立的。妄見從哪里來的呢?您說那邊有妄生嗎?這邊有妄生嗎?這個妄是不會單獨存在的,如果單獨存在的話,不需要破相,也可以出現(xiàn)地獄餓鬼畜生啊。有對立的相才會產(chǎn)生對立的知見。是不是從破相里出來呢?如果破相能出來,為什么破相自己不出來一個妄呢?這個妄見本來是空的,是純屬妄的,因為你有妄見,就有妄相;妄出四相出,妄見在哪里呢?不在外邊,也不在里邊,是個緣合體,如果你悟了,那么說你就空掉了;如果你不悟,執(zhí)妄為有,就像水里的月亮一樣。妄只是個記憶力。這個識在那個地方看著大千世界的對立,我跟你相對,我跟眾生相對,你認為有個獨立的你和我在講話,其實我給你講話的時候,是同時一個東西;我跟你中間這個識是個聚有,是個緣合體;有一個斷掉了,就斷掉了;就像眾生是互相扶持的,如草與草之間也是互相扶持的,一根草倒下來了,另一根也會一起倒;二個是同時聚在那個地方的;你執(zhí)著于我我執(zhí)著于你,互相執(zhí)著,好像二個對立起來了,其實你執(zhí)著我的時候,正好是我執(zhí)著你的時候,我認為有個你在哪里,你認為有個我在這里,互相依存的;如果對面沒有了,你自己就會倒下來。我們能斷的這個體,是因為聚緣而起,這個緣的對立面沒有了,這個體也就不存在了。如果你知道不居二邊,這個妄是了不可得的,你會進入一種大空寂的境界。我們眾生執(zhí)著了,心起相故,有我執(zhí)人執(zhí),有我人眾生壽者。

  若取法相。什么叫法相呢?法只是一種方便,也是一種緣起;你了解了法的真實處,你不取相的時候,知道了這個世界都是空的;一個人沒有修行之前,若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就會進入斷見;雖然萬象皆空,可是你自己先是斷空,斷空不能生(妙)有,其實你后來的成就是經(jīng)過現(xiàn)在的有建立的;因為有法的本體就是空的,并不是說把這個法給舍掉,認為舍棄即是佛法,“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不是不要相),主要是要你放下對佛法的執(zhí)著,不是要你放下佛法;執(zhí)著于法相還是個妄執(zhí),若心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佛教講三輪體空:一個是能體,一個是所體,一個被所體;能體是我的能;所體是世間的法,能是我們的心,中間的能所是非法相,所以叫三輪體空,它是不住有也不住空,它是個實體實相的顯現(xiàn)。“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這個叫做“所”;“若心取相”叫做“能”,“若取法相”叫做被;能取的相叫“我執(zhí)”,被所取的這個法,叫做被法。所以我們眾生不管你這個妄識是在心里面也好,在心外面也好,畢竟是妄執(zhí)啊;妄執(zhí)為“能”啊,是我相。我相是如何生出來的呢?首先是我取;若心取相,是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六道輪回之事;若心取相叫做“能”,生我執(zhí);有我在那個地方,就生“被”,有我見,有人見;有我執(zhí)有法執(zhí)。比如有常福在,有一個眾生在,就是說執(zhí)著于常福的相,執(zhí)著于眾生的相。你的能執(zhí)著于被,執(zhí)著于被能執(zhí)的這個體,這個能相叫做法相,沒有說這個法相是佛法還是非法;是外道法還是內(nèi)道法,一非全非,一真全真,如果你心中要是有佛法的顯現(xiàn),所有的都是佛法。你圣道也好凡夫也好,無非此一念而已;一凡全凡,一圣全圣;圣凡無非迷悟之間,但都屬于是法。所以眾生有法執(zhí)即著我人眾生壽者,“能執(zhí)”也是我人眾生壽者,“法執(zhí)”也是我人眾生壽者。所以釋迦牟尼佛成道時不就講一句話嗎:“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zhí)著而不能證得!。能所被所三輪不能體空;能所被所是什么呢?什么是非法相呢?我在那個地方,若心取相,就是能;那個相叫法,取那個相,叫法執(zhí);法執(zhí)跟心執(zhí)是二,講是二其實是一。能沒有所怎么會有能呢?所沒有能怎么會有所呢?二個是同時存在的,有我心執(zhí)就有法執(zhí);法執(zhí)跟心執(zhí)是同時具有的,沒有我執(zhí)就沒有法執(zhí),沒有法的執(zhí)著,我執(zhí)也就不存在了,它是同時具有的。如太陽照大地,太陽叫能,講能講所只是個方便,體上講它是個二用。我們每天要破我執(zhí),你不知道能所二個體是一,不破法見就不能動我見;不動我見,動法見也是不可能的,佛法是俱生的,它不可能隨順一個東西;如果真有一個斷掉了,同時法也就斷了。燈滅了,什么都看不到了;你把我相斷了,法相自然而斷。法執(zhí)的時候有個什么原因呢?比如雖然我們心中不起執(zhí)著,但我可以學(xué)習(xí)佛法啊,像坐禪是不是取法了呢?為什么要取法呢?要斷我相啊,不取法如何斷我相呢?你有法執(zhí)了,我相就出來了,你正在修我相呢怎么會斷我相呢?所以你要了解一切法不應(yīng)住,不應(yīng)該執(zhí)著于出家在家,成佛度眾生,對一切法不應(yīng)住;在家所有兒子孫子都不應(yīng)住;一切世間法跟出世間法都不應(yīng)住;我也不應(yīng)該住,能也不住,一切妄念不應(yīng)該住,念念無住,無念之心,無住之相。什么叫無住之相呢?一切住不住故。什么叫無念之相呢?妄不住故。妄不住叫無念,法不住叫無住,念不住叫無念,所以我們行住坐臥叫做無念無住;禪宗講“以無住為體,以無念為宗,以無念為心”如果你念頭不妄的時候,那你就是真心,你法不住的時候,心念不住的時候,就沒有我人眾生壽者了。

  有認為:妄是空的,我認為我的妄已經(jīng)沒有了,法上不住,我也不修行了,念經(jīng)誦咒什么的我也不去做了,這樣的狀態(tài)可不可以呢?這是絕對不可以的,因為無住不是不取,是叫你舍去無住之體,不是舍去相,舍相而取無相,相的本體是沒有任何過失的,過在哪里呢,過在取相而障自性;不取我相的時候,法相就是我相,就是我的自性。妄能障得住自性嗎?妄不障自性,你所有的妄出來,不會把自性給遮掉的;妄是你自己心中的煩惱而已;所以我見不礙自性,一般人認為不取相是舍相不要,把相給毀掉;(此非不取相,乃是取了否相,取了毀相,以舍相而不取相是為大錯)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如果你把這個法給舍掉了,另外一個妄就出來了,為什么呢?因為這個本來就是自性故;你把他舍掉的時候,不又建立一個妄嗎?我的本來是無住的,無念的,無念之體是我自性,你不住妄的時候,就是無念,無念之體就是你的自性,如果你把這個無念之體也舍掉就是你的自性給舍掉了。如果你通過現(xiàn)前這個妄了解你的自性,而舍我進入法界里面,原來此法界相是我身故,此覺心即無住之心是我心故,此心此身是謂一體。

  這里面是非常緊密的思維。我們一般人都是執(zhí)著于取法相、心相。若說不應(yīng)取法相、心相,我們心中就會想,要把外面的法給舍掉,法執(zhí)和法無執(zhí)那是二回事,不是把法舍掉后另外一個我執(zhí);你把法舍掉了,就取非法相。取法相是錯的,那好我就眼睛閉著不取相了,這不就變成另外的一個心嗎?又變成我人眾生壽者。過去禪合子參禪,問“什么是佛法”答“覺者就是佛法”,啪的一板打下;再問“什么是佛法”不答。啪的又是一板打下,“為什么不回答”。他是言辭道斷的一個體,答也是錯不答也是錯;不可以取法相,說我不打坐了,也不可以取非法相,那我就打坐了,到底是打坐還是不打坐呢?釋迦牟尼佛也沒辦法說了,這個時候只有靠你自己用心來會了;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在一切處應(yīng)生無所住心。無住之心,也就是說,你舍去這個法你就是偏執(zhí)了。

  聞信,我們?nèi)∠嘀?就變成了法,有了法相之后,就有了心相,我們的聞信出來的一剎那,能取了所,輾轉(zhuǎn)相續(xù),如男的叫能女的叫所,男愛女叫能所,不斷的相吸互相纏綿,時間久了呢,叫他破就很難破了。所以破我執(zhí)法執(zhí)不是一件很簡單的問題。所以我們應(yīng)從般若上從根本上去下手,而不需要從法上下手。如果從我執(zhí)下手,我不取心,我人不動,不動妄心。你不動妄心,很多法在哪里,你做得到嗎?你眼睛閉著,說什么心也不動,還不是在哪里打妄想嗎?什么心也不動不也是個妄心嗎?法太多了,你心中自古以來,就向外找,你想不找怎么可能呢?他一下子做不到,法跟能是一體的,不是我們能夠當(dāng)體空掉的。我們要通過修行,不取非法相就起這個作用。若心取相若取法相,前者講能后者講所,能所是一不是二,能所之外還有另外的那個體是個妄體。在因果上講就是能所起用;沒有一個妄在起用;妄永遠不起用,妄只是個緣,能讓我們的能所產(chǎn)生一個因果。比如我看到佛像,我起嗔恨心,嗔恨心是緣,能所起報,并不是妄在起用。妄是一個緣起性空的體,是一個不存在的東西,但是這個不存在的東西,會影響到我們將來。佛陀叫你心取相不要取法相,你會生出一個什么樣的心呢?不取心相,不應(yīng)該有我執(zhí);不取法相,不應(yīng)該有法執(zhí);我心要保持清凈,對一切修行我不執(zhí)著了;不取心相,變成頑空了。佛陀就知道我們會執(zhí)著于這一邊,我們要不講后邊這句話,我們肯定會這樣想。不取心相,能不要執(zhí)著,不要起法執(zhí),你打坐啊、修行啊,不要起執(zhí)著;意思是我要放棄,一放棄,你想能所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豈不還在那個地方嗎?最后面“若取非法相”這句話才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懷,才是如來真正的慈悲啊。也就是說不可以執(zhí)心,不可以執(zhí)有,不可以取相,尤其是不可以取非法相,一下子把我們的法立出來了。如果不講不可以取非法相,我們就不肯修行了,而一說“不取非法相”馬上修行就出來了,為什么呢?原來打坐修行都是很重要的,只要無我執(zhí)就好了,我們修一切法無非是破我執(zhí)而已!念阿彌陀佛,“不取法相”,得我不念佛了;“不可以取非法相”,得我還必須念佛,只是不執(zhí)著而已。你念念不住故,前念不住,后念不住,中間不生,剎那剎那的不就空掉了嗎?身口意空掉了,中間也就是現(xiàn)在過去未來都空掉了!盡虛空遍法界全部空掉了!念的這個阿彌陀佛是法,是能。念念不住是不舍不離不棄。你能念的是法空,法念念不住,那不就是法界也空掉了嗎?那個能也念念無所住,能不就空掉了嗎?所不就空掉了嗎?中間法還在那個地方。通過這個法修行,能所俱空,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自然斷掉。所以,法空一切空,如果你能空,心就空,法空法界就空掉了,法就是法界。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一念所是盡虛空遍法界的一切所,所就是法,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色聲香味觸法。能所雙亡,三輪體空,是法的本身,非法相的法的本體。在你的妄不住的時候,你妄變成什么呢?你的妄就變成了清靜的聞性。就是佛性。你法不住的時候又變成了什么呢?平等的妙用。無住就是妙用。妙用就是報身,清靜就是法身。聞性轉(zhuǎn)為法身,法界就轉(zhuǎn)為報身,你這個念念之間這個念就變成化身,化身是了不可得。它是具有二體,第三體是應(yīng)眾生而建立的。我們在六道輪回中才有化身的顯現(xiàn)。沒有六道輪回,哪有化身可得呢?現(xiàn)在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念不住,就是心自破。法不住,報身現(xiàn)前。中間那個我能念的,就是度一切眾生,讓我們的心不斷的趨向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我們每個人差別的能相和所相從哪里來呢?你看,我常福是出家人,因為執(zhí)著于我,就有我出家人的相;執(zhí)著于法,就有我現(xiàn)在的境。此境此相本來是所和能,因為你執(zhí)著了,能所就變成依正。依就是依山河大地;正就是你建立的這種形象,出家在家、男女好丑,這個能逐漸成形,我執(zhí)法執(zhí)堅固,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出來了。我,就是我的見這個能見之體。我見生二相,就是我跟你對立的二相,叫做我和法,即我見和法見,我見和法見都叫法。我和法叫二立,就是立兩個相,其實還是叫做人。我也是人,你也是人,這兩個之間都由妄見而生,這個妄是獨立出來的,就出現(xiàn)了二身。此二身出來是什么呢?就是正依,正報與依報。我們在這個世間的正報與依報是惡業(yè)凡夫啊,極樂世界是依正莊嚴,它是佛見,它的依正是阿彌陀佛,依報是功德成就,正報就是阿彌陀佛。大家到西方極樂世界都得依正莊嚴。就是說,你的心跟阿彌陀佛是一體的,你的身體跟法界是同體的,隨念隨現(xiàn),你在西方極樂世界說花,花就出來了,說吃飯,飯就出來了。但是你心不開的時候就執(zhí)著于吃飯、穿衣、睡覺。如果心開的時候,一切法現(xiàn)前。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你的身,你的身就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是你的心,你的心就是阿彌陀佛。這本來要圓成佛道的時候才有的。如果你不到西方極樂世界那是絕對沒有的。

  在此世界也有依正。什么叫正呢?就是我,男女好丑,這是你自己的分別心,這些相在你面前叫做正報。依報呢?為什么我不是天人呢,為什么不在在地獄呢,為什么來到人間呢,這個世界為什么不是琉璃世界呢?這就是依不一樣了。三界都是因為執(zhí)見而成,就成為形狀,固執(zhí)成形,任何東西都可以固執(zhí)成形。我們現(xiàn)在的執(zhí)著形成果報。你現(xiàn)在所有見到的東西都是妄見里面的執(zhí)著。如果你沒有堅固的執(zhí)著,你怎么會生出好和壞、善和惡呢?所以呢,外面所有的東西都是你妄執(zhí)里出,如果懂得佛法的人還有什么怨天怨地、怨他怨自呢?都是妄執(zhí)里面出來的嘛。這兩種妄執(zhí)成相,相的本體并沒有錯,妄執(zhí)堅固,如果你相松開來了,這個相隨即即變,識能跑你相就會變。在依報里面講,今天是九江,明天可以到南昌,南昌、九江難道不是相嗎?難道這個心里面不是我嗎?你的身體,一歲、兩歲、三歲、四歲逐漸逐漸的老了。你今天快樂,明天煩惱,煩惱和快樂的相都是不一樣的,所以你的正報都會產(chǎn)生變化。今天很快樂,你的相貌就紅光滿面;你明天煩惱,就滿臉煞白。這個都是因為你心里面的我執(zhí)不一樣,如果你跑南昌跑九江,你依報也變掉了,九江、南昌不都是依報在變嗎?你正報難道不在變嗎?所以正依都在變,你每一天都在變,都在妄識里面變,所以你每天剎那剎那都在變,沒有東西能住得下來,本無住故。執(zhí)著有就生將來的果報,因執(zhí)著成相。如果你不執(zhí)著了,誰還變啊?體相本來清靜故。不管怎么變,如果你無有執(zhí)著,走到哪個地方都是清靜的。為什么呢?此相不礙此體,此相不礙此性,此相并不障礙我們這個本來的體。心不動,諸法就不動。所以不舍相,這個相里面才能夠去修行,修無住之心。了知這一切相是無住之體,了解這一切相從我心中顯,了解一切相本來清靜故,本來變化故,本來是我的依正莊嚴故,但是你執(zhí)著了,就變成依正污垢的境。依正本來是莊嚴的,因為我執(zhí)沒有破掉。如果你我執(zhí)一破,這個世界馬上轉(zhuǎn)成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那個妄見在作怪。我現(xiàn)在看到你,是我的依,這里面建立二相。人相就是二邊執(zhí)。我現(xiàn)在跟你就是二相,就是我執(zhí)與法執(zhí),我執(zhí)也是空,法執(zhí)也是空,皆由妄心中生,哪有個你和我呢?如果我達到一定的境界,我坐在這個地方,我絕對看不到你了。為什么天人看不到你呢?為什么地獄眾生看不到你?因為你不是他的依報啊。如果你有一天是他的依了,就一定能看到你。如果你要是看到國王,那也是你的依。如果你看到地獄、餓鬼、畜生,也是你的依。所以這種依,不是對立有個人存在,沒有人,沒有我、人、眾生、壽者,無非是人相而已,就是對立叫人相,人相是一個心里面顯出兩個相出來,這個人相并不在外面,是我們一個心里面出來的,我們都是虛妄的。所以在這里面見到好的、見到壞的,都是你的心而已。既然是我的心,善的惡的都是我過去的妄執(zhí)而起,那你對你的善惡有什么不滿呢?人家對你惡也好,對你善也好,有什么冤枉呢?你心自然就不生了。所以,看到車子把人家壓了,啊,這是我心中的惡啊。如果我是天人就看不到了。如果我是吉祥之人,那就看不到了。對于修行的人應(yīng)該怎么辦?不住故,你只要不住就是清靜的啊。

  講金剛經(jīng)是開顯你自己的智慧,開顯你的般若,開顯你的金剛,開顯你自己的真實修行,開顯你出家的目的。我們出家干什么?我一生中就為這件事情奮斗,把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都不要,我家里幾個兄弟我一個都沒照顧他們,我跑到廟里來干什么?不是處理生死之大事,我到廟里來干什么?在東林寺那么多年,我出來以后我去住茅棚,去找山洞住,我一直在找這件事情,從來沒有停止過。我為這件事情奔波了一輩子了,已經(jīng)奔波了二三十年了。沒有說為了一些小小的妄識而生煩惱。大家不知道為什么要出家,把出家的目的給忘記了。講金剛經(jīng)這么好的一部經(jīng)典,你還想著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那我講金剛經(jīng)還有什么意義呢?

  對于生煩惱之時,我們依法來觀照,看經(jīng)上怎么處理這個問題。任何一件事情發(fā)生的時候,你應(yīng)該看看佛經(jīng),佛怎么處理這個問題,那我們就用佛法來處理這個問題。佛陀講緣起性空,緣起的本體是空的,既然是緣起,我們還談什么?從小乘講無常,講苦空,苦是空的啊,有什么苦存在呢?無我,本來就沒有我,談什么東西呢?寂靜涅槃,本來就寂靜的,本體就是清靜的體,還哪有什么得失呢?我希望大家遇到一切事情趕快翻佛經(jīng),因為我們是佛的弟子,依佛陀的教化,佛陀怎么說我們就怎么做,不依人思,不要相信我見。

  其實我是不想講法的,有一次我看到有個人把袈裟燒了去學(xué)*輪功去了,很多受戒居士學(xué)*輪功去了,一下子把我心就驚醒了,如果我再不出來的話,佛法會毀了。就是說,一些惡的事情會驚醒我們的頭腦,我們一直沉迷在這種錯誤的見解里面不能出來,我罵你說你,完全是希望你覺醒,你不要說今天師父罵我,你明天就跑掉了,那我會更傷心的。傷心上面加傷心,連佛都會傷心。佛陀為什么講,不著我相,不著法相,不著非法相,是大慈悲的顯現(xiàn)。我希望大家都能悟到,都能成佛,這是我講法的目的,希望大家都能悟到這個東西。如果你對這個不感興趣,不但是我,十方諸佛都流淚啊。為佛法起冤枉之心,佛法是冤枉了,搞形式,現(xiàn)在寺廟都在搞形式。那我們有這個機會學(xué)習(xí),我發(fā)心給大家講,大家有這么個學(xué)習(xí)的機會,大家一定要珍惜。它驚動我們的心靈,它驚動我們自己的妄執(zhí),它驚動我們的形式主義,驚動我們無始以來在妄執(zhí)里面不自覺,我們沉迷在那種灰塵里面,一直沒有醒過來,好像是在學(xué)佛,其實自己根本就沒有學(xué)佛,天天在打坐,天天在廟里做功德做事,但是根本就不是按照佛學(xué)去做,根本就不聽佛的話,不是按照佛法來觀察修行,這樣的做法是違背于自己的良心。

  妄執(zhí)成形啊。分別本從空中生,空有名言,執(zhí)著為相。我們的分別從哪里來,這個妄執(zhí)從哪里來?從我們本性中生出來的,我們的本性在沒有煉成金子之前,因為沒有智慧,就有無明顯現(xiàn)出來。等你開顯了金子以后,你的智慧體、金剛體出來了,你就永遠不會再迷惑了。但是呢,這個金剛體沒有顯現(xiàn)出來之前,你是一種無明的狀態(tài),就像金礦,還不能夠做金子。金礦開顯出來變成金子了,礦是煩惱,煉煩惱才能夠轉(zhuǎn)金,這個煩惱不煉怎么轉(zhuǎn)成金子呢?所以我相、法相叫兩座山,人我之山。人就是對立的相,我是能相,能所相,叫做人我之山,人我山中有礦,什么礦呢?叫金礦。這個金礦就是煩惱。我們在一塊的時候有煩惱,叫礦,而這個礦是從無明、妄執(zhí)里面顯現(xiàn)出來,我們要煉礦成金。這個礦就是金,金就是礦,離開礦就沒有金,離開金就沒有礦。離開我相、人相,離開我們現(xiàn)在這個相,我就是能,人就是眾生,這是兩邊,都叫礦,煩惱礦,離開這個礦找不到金子,沒有獨立的一個金子存在。所以呢,煉煩惱成為金子,轉(zhuǎn)了金子以后就是妙用了,不轉(zhuǎn)金子之前,還是一個礦。一切眾生都從無明中生,通過煉煩惱以后,才能夠成佛。所以呢,所有佛從眾生那個地方來,煩惱是諸佛之母啊,是菩薩的功德啊。諸佛視眾生為父母,一切煩惱、我見法見是諸佛之母。所有菩薩、佛都會來度我們的。分別成本,也就是說,煩惱從金出?罩猩,這個空,煩惱是名言。就是說,不是從煩惱里面再找一個空出來,空不是獨立存在的。我們一般人說,我們的自性就是佛性,他不知道我們的佛性就在我們的煩惱之中,就在我們的依正里面,離開此相沒有佛可得。因為我們平時聽這個空聽習(xí)慣了,聽自性聽習(xí)慣了,總認為有一個獨立的自性存在,這也是妄見。像阿羅漢就執(zhí)著于名言,因為對名言的執(zhí)著成相,阿羅漢執(zhí)著就成為大識空,我們眾生執(zhí)著就成為這個相。這個本體跟佛是無二無別的。是諸眾生心本無相,所有的眾生的心本來是沒有相的,沒有相就是現(xiàn)在的所有的相。取相就叫現(xiàn)在的妄相,相的本體就是我們的心,心本無相,相就是心,心相不二。若心取相,即生四相。有四相生,一切諸法即生。所以有能有所,一切法相生故。何以故?前面講法與非法,后面講取法,就是我執(zhí)和法執(zhí)。

  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不取法,不取非法,是體上無取。我執(zhí)與法執(zhí)是在事上取,就是放棄了我和法,不修行了。在事上面建立無住就是跟體相應(yīng),這叫做體上無取!笆枪什粦(yīng)取法,不應(yīng)取非法”,這句話是一個總持,不應(yīng)取法是有,不應(yīng)取非法是空,有里面有空有,空里面是究竟空,究竟空才是真正的法身。有空對立。

  “以是意故”就是中道思想,就是與佛法相應(yīng)故,就是我前面講的那一段。意,就是與佛相應(yīng)的心,因為相應(yīng)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yīng)舍,何況非法?如來,無所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說法而無法,無法而說法,說法不住故。如來與中道義是相應(yīng)的。如來不取法相,不取心相,心不取相,亦不取法,亦不取非法相。這個意就是如來,如來說與中道義相應(yīng),與第一諦相應(yīng)。菩薩就有第二。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觀,就有眾生存在,佛不會講觀了,佛就是自在。依眾生心才講觀。十地菩薩還不知道法身是什么樣子的呢,他還在六道輪回中做大梵天王呢,他能供養(yǎng)佛,他能見無量諸佛,但是呢,他還不能成佛,他還有一分無明未破故,有人講他故意不破,或者他破不掉,或者他功德沒有圓滿,他的愿力還沒有成就,還沒有圓滿。菩薩有幾種菩薩。八地菩薩雖然功德已經(jīng)圓滿、法身已經(jīng)圓滿,他的愿體已經(jīng)有了,但是愿相,就是力還沒有成就,就是國土還沒有成就,力成就了,但是智還沒有成就。智怎么成就呢?修一切眾生成就一切智,根本智還沒有圓滿,后得智要修一切智,他所成就力功德來成就一切眾生。他要把他所有的功德要修到眾生心中去,讓眾生心中一念所成就,這個叫做力成就。力成就里面還要修智成就,智不能成就就不能建立利益眾生啊。要讓所有的眾生來接受他圓滿的功德的話,他要修無量劫啊,不是一點點時間能修得完的,那個要修很長時間。到了八地菩薩、九地菩薩、十地菩薩,要到眾生心中去修。他修什么呢?并不是修他的自性功德,要修眾生的自性功德,把眾生心中的一塵一剎的自性功德修圓滿。就是把眾生、地獄、餓鬼、畜生、人天、阿修羅這一切法界,把他的圓滿功德修到法界里面去。就是說,一剎那時間,可以令地獄變成天堂,我們要修到天堂很困難,但是他一念可以令我們成就,為什么地藏菩薩念一聲就可以令我們進入天堂,那是大悲心,如果地藏菩薩沒有成就這種功德,我們能成就嗎?永遠成就不了。所以呢,這里面講是菩薩的功德,事實上從我們自性里來講的話,如果你一念跟般若相應(yīng),你也能成就這種功德,看你愿不愿意發(fā)這種大心。所以在菩薩法門里講,它是一種方便、遮止,用遮的方法令我們進入到這種體。比如說師父慈悲啊、師父好啊,你感動以后就肯去修行了。如果我不感動一下你,你怎么修呢?所以末法時代有種種方便啊,我不慈悲的話,你會跟我們修嗎?如果我從來不講法,單獨的叫你修,你不會修的,修兩天大家都跑光了,你不會獨立成形。你一個人獨立從這個地方站起來很困難。禪宗就是不依靠別人,全靠自己心的力量,其實他也要靠佛菩薩,其實他也會被諸佛菩薩感動,然后就修行,看到人家那些祖師,多看祖師傳,不斷的發(fā)起他那種勇猛的這個心,還是要靠祖師的力量來感動他。他也要靠依,他沒有依,他嘴巴上說,其實他行為上還是要靠依賴,所以我們?nèi)嘶钤谑郎夏囊惶觳辉谝蕾囍心?所以我們講經(jīng)的時候感受到這種體,我們同時感受到釋迦牟尼佛啊,給這么好的妙法給我們,太感謝你了,我一定要成佛,我一定要慈悲,我一定要堅固的精進修行,你也會生出這樣的體出來。如果你把金剛經(jīng)搞通了,你會真正的感謝釋迦牟尼佛的這種大恩,一剎那時間你就能進入無上之道,你不感謝釋迦牟尼佛嗎?如來他示現(xiàn)這種相,連名字都不可思議,如來無所來無所去,故名如來,證明如來與我此心是相通的。所以這個名字一立,我們心開意解。你看這個名言多么重要啊,釋迦牟尼佛不在世,但是這個名字都是不可思議的。如來無所來無所去,故名如來,是故此心不應(yīng)取法,不應(yīng)取非法。以是意故,與如來心相應(yīng)故,叫如來常說。如來常說,意思說釋迦牟尼佛常常說法,后面說: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yīng)舍,何況非法。前面講舍相,不應(yīng)取相。后面講舍法、舍非法,還是一個意思。那釋迦牟尼佛不說法行不行呢?那釋迦牟尼佛到底講法了沒有呢?講而無講,無講而講,講法不應(yīng)住故。就是說,我現(xiàn)在講法是為了令我們不住故,他講法是不住,你聽到也是不住,無住之體,講而無講,無講而講,念念不住的體,不是說執(zhí)著于這個法。所以呢,我們要講法與金剛經(jīng)不相應(yīng),那我也是廢話了。我不管怎么講法我不會住,就不會生妄執(zhí),不生我見。有“我”講法,變成我執(zhí)了,有我執(zhí)就會相續(xù)的執(zhí)著啊。所以呢,不應(yīng)貪著。如來者,是通向前面我們眾生的這個念頭;常說,是通達于后面。比丘,就是出家人,跟出家人常常講法。什么叫比丘呢?無事即比丘。比丘二相,一個是清靜相,一個莊嚴相。比丘是一種樹,這個樹很香,人在旁邊很清靜。比丘就是很莊嚴、很香、很清靜,出家人就是這棵樹而已。不離此相,不離此體,此體清靜故,此相莊嚴故。不離此相,清靜心無住故。因為比丘無住,是為莊嚴,如果有執(zhí)著于這個樹,他就不會了。沒有把出家人比喻為一個國王,因為國王是執(zhí)著于相的,有名利之心。也沒有把出家人比喻為美麗的女子、高大的房子,他是樂于清靜之體,不會執(zhí)著于污垢之體。無事之身是為莊嚴之相,你有事了,就與比丘文字不相應(yīng),與金剛經(jīng)也就不相應(yīng)了。所以呢,只要是比丘,一定會跟金剛經(jīng)是相應(yīng)的。如果你聞是金剛經(jīng),跟比丘又有什么區(qū)別呢?你以為剃了光頭叫比丘啊?如果你心中有貪著的話,你也就不叫比丘了,因為比丘是無事、無我、無家啊,連身體都是我空、法空。

  “知我說法,如筏喻者”,這個比喻起什么作用呢?釋迦牟尼佛講法常常用比喻,因為他也沒辦法把這個事情說清楚啊。打個比喻來講,就像我們坐船到彼岸,在我們沒有坐船之前,那個船要不要,這個船一定要,你還沒有修行就把船給舍掉了,你不到彼岸去了嗎?你不到彼岸也是錯的。所以我們要坐船故,何況非法,意思是說,這個船不可以舍,只要你無住就可以了。我們現(xiàn)在在生活中像一條大船,是一個比喻的東西,只要你無住,你就通達彼岸,你就過去了。不是說我們真的有個大海在過去,是一個比喻的說法,意思告訴我們,我們現(xiàn)在正坐在一個船上,這個船是什么船呢?是叫無相之船。這個無相之船呢,我們執(zhí)著了,就變成六道輪回的生死,在大海中不肯上岸。就像阿彌陀佛成佛于今十劫,大船已經(jīng)把我們九界的眾生已經(jīng)攝取,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眾生要等的不是上車,而是下車。我們不是為了上車而奮斗,而是為了下車而奮斗。那怎么下車呢?無住就可以了嘛。你要往生,你在這個此世界不住了不就可以了嗎?所以在此世界無住你不就下車了嗎?“法尚應(yīng)舍”,就應(yīng)該知道在此世界一切法都是在我執(zhí)中生起來的,但是也不能離開這個體而修行,只要你在此世界無住,你已經(jīng)就在彼岸了。無住就是不執(zhí)著,在你一念相應(yīng)你即舍,但是你不相應(yīng)的時候你就在船上面,一念相應(yīng)就有一念舍,這是不可思議的。所以呢,法尚應(yīng)舍,何況非法。這個法有兩種,一種是世間的法,一個是佛法。就像我們現(xiàn)在講法,這就是佛法。不管是世間法還是佛法,只要你執(zhí)著了,你的這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會出來。非法相,如果你要放棄了,也叫我見、人見,你還沒有上船,你就把這個船給舍掉了,那不是另外的一個我執(zhí)又出來了嗎?所以呢,不可以離開法,因為此法即是你身心故。因為此船是無相船。等你悟到以后,這個船就沒有了,自己會消失掉。就是說,你上了岸以后不需要回頭,船自消失,你回頭等于你的牽掛,你回頭也見不到了,因為你回頭代表我執(zhí)法執(zhí)。你真正的悟到了,其實你回不了頭,當(dāng)下即空,怎么回頭呢?你已經(jīng)悟了還有什么東西存在呢?都空掉了,我法俱空,不住了哪有呢?你回頭不就有住嗎?所以我們要從這里面要悟。所以金剛經(jīng)完全是開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首先是開,然后是悟,然后是入到佛的知見里面去了,那么此身即佛,現(xiàn)在就是佛。南無阿彌陀佛!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