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jīng)

《心經(jīng)》可以指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佛經(jīng)中字數(shù)最少的一部經(jīng)典著作,因其字數(shù)最少、含義最深、傳奇最多、影響最大,所以古往今來無數(shù)藝術(shù)家都傾注極大精力和虔誠之心,把《心經(jīng)》創(chuàng)作成為異彩紛呈的藝術(shù)品。自由自在的菩薩用般若智慧言傳身教眾生,依靠自心的心靈智慧,從煩惱生死的這一邊到..[詳情]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要釋

\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

  般若心經(jīng)要釋總科分判表

  前言

  甲初:經(jīng)題

  甲二:譯人

  甲三:正文

  結(jié)論

  本經(jīng)五重玄義

  附注

  自跋

  序

  中國從古以來,就是信教自由,所以并沒定過什么國教,實際上卻是把佛教無形的成了國教。就把這本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來說,差不多是家家都誦,人人皆知。這同彌陀觀音兩句圣號一樣的普遍人間,我想定為國教的宗教,人民尚有信奉不信奉的歧異,恐怕還比不了中國人人心目中有心經(jīng)的普遍。這樣看來,說佛教是中國無形的國教,還有什么不可?但是為什么心經(jīng)與中國有這樣大的因緣?也不妨加以探討。

  有人說:中國人的根性好尚文辭,又歡喜高超的理論?墒遣徽撐恼卵哉Z,最崇尚的是簡要詳明,還得含義豐富。果是這樣,除了心經(jīng)以外,還有那一本經(jīng)合這幾個條件?從知這本經(jīng)是極合中國人口味的,所以才有這大的權(quán)威。又有人說:中國是家家觀音,若一問觀音的經(jīng)是那一本,卻張口結(jié)舌說不出來。不錯,法華普門品就是觀音經(jīng),不過他的篇幅太長,就有些人念誦不便,那能比了這二百六十字的心經(jīng)便易,而且開口第一句,就是觀自在菩薩,所以這本經(jīng)的普遍,自是觀自在菩薩的威德。我想甲乙兩說都有至理,何妨合起來看,不問誰的精確,總是這本經(jīng)的普遍性,卻是無可否認的!

  憨山大師云:‘誦經(jīng)容易解經(jīng)難,口誦不解總是閑’。請問這本心經(jīng),雖然多能上口,要說到‘解\’上,只怕萬分之一的人也找不出來。真的,這話并不奇怪,就拿在下來說,固然是個鈍根,卻也有三四十年的學(xué)研,真說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四句,口頭上也會取舍前人的唾余,講說的出來,也不過是比著葫蘆畫瓢。若向心里一問,仍是迷迷茫茫,一團云霧。這話似是講的太深了,就不說心中真能了悟,只求能把名相,一句一句的分晰清楚,萬分之一的人也是找不出來。

  要不相信,請把這本經(jīng)里包涵的名相,摘出來看看就知道了,甚么五蘊、一切苦、二諦、十八界、十二因緣、四圣諦六度等,任何那一條要解清楚了,不得講上幾天。若對佛學(xué)沒有深刻的研究,何能知道這些話怎么講?況且這里邊又含著許多修持的方法,如甚么止觀、參轉(zhuǎn)、念想等,要不把禪、相、凈、密、各宗弄明白了,對于這本經(jīng)是不能問津的。

  不錯,這本經(jīng)有不少的人來注解過,就古注說,有名的也有五十種上下;今人的注,就不知其數(shù)了。仔細看來,這些注解,不是講得太深,就是講得太細。在從前已經(jīng)有人說:看注解好像比經(jīng)文還難懂,到了現(xiàn)在,就更難上加難了。為甚么這樣說?因為注解統(tǒng)是文言的緣故,便成了現(xiàn)在讀者的攔路石。臺省在日本統(tǒng)治的五十年間,中國文字固然受了限制;內(nèi)地從五四運動以來,打倒線裝書,提倡白話文,也有三十余年之久,五十歲以下的人,能深通文言的,實在也是少數(shù)了。所以這本經(jīng),雖有許多注解,只為文字的困難,眾生也就得不到利益了。

  斌宗老法師,誕生在臺灣,是天臺宗的泰斗,深入法華三昧,幼年的時候,東往日本,西游內(nèi)地。遍參知識,不但學(xué)問淵博,戒德莊嚴,那副慈悲度世的心腸,也是少見的。老法師曾在江南各大叢林歷充經(jīng)筵主講,契理契機,辯才無礙!每講一次經(jīng),都有不少的人感動,皈依三寶。近年忽患血壓高病,閉關(guān)潛修,總是菩薩愿力無窮,誰知抱著病,閉了關(guān),還是忘不了度眾。

  這本經(jīng)的白話注解,就是在關(guān)里邊著的,本來老法師早有一本文言注的心經(jīng),業(yè)已是風行全國了。為甚么忽然忘了身命,又發(fā)起悲憫心來,嘔這心血?也就是見到現(xiàn)在的眾生,根器與以前有些不同了,度化眾生,自然得顧慮到契理,在契機一方面,也是更要得顧念到的!這樣,就不得不善巧方便,再改用白話來寫這本經(jīng)注。

  這件事確是甚不容易,第一難題,是經(jīng)中的術(shù)語,要用簡單白話來說,若不絞幾番腦汁,那是決辦不到的。第二難題,是老法師的血壓正高,怎好再使用腦力,令這血壓繼續(xù)的向上增長?這真是為法忘身了。第三難題,是說到文字善巧,在一般學(xué)佛的中間,也還找的出人來擔當這事?墒亲⒔(jīng),不是全賴文字,要是無戒、無德、無修、無證的來寫,讓他說得天花亂墜,那總是遮著一層靴子,搔不到癢處。又何能得到眾生的尊重?得到諸佛諸天的護持,極希望得到讀這篇經(jīng)注的人,作難遭想,作希有想,因文字般若得解以后,再進一步去行持,方不辜負佛恩,方不辜負老法師的慈憫。

  中華民國歲次壬辰菊月菩薩戒弟子稷門李炳南序于臺中四無量齋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

  般若心經(jīng)要釋總科分判表

  ┌初明能觀人┌初遣執(zhí)

  ├二明所修行├二顯性

  ┌┼三明所觀境┌┼三破妄分三=戊───────────────┐

  │└四明所得益│└四證果分二=戊─────┬初明菩薩得斷果│

  ││└二明諸佛得智果│

  │└──────────────────┐│

  └────────────────────────┐││

  ┌初總示菩薩修│││

  ┌初顯說般若分二=丙┤證境界分四=丁┘││

  ┌初經(jīng)題│└二詳明般若真││

  大科分三=甲┼二譯人│空實義分四=丁─┘│

  └三正文二=乙┤┌初出名嘆益│

  └二密說般若分二┴二正說咒語

  ┌──────────────────────────────┘

  │┌初對迷心重者破五蘊

  │┌初破凡夫我相分三=己───────────┼二對迷色重者破十二入

  └┼二破二乘法相分二=己┬初破緣覺十二因緣法└三對心色并迷者破十八界

  └三破權(quán)教菩薩法相└二破聲聞四諦

  前言

  在一般講經(jīng)的慣例上,都有所謂,經(jīng)前的‘懸談\’或‘提綱\’,如天臺的五重玄義,賢首的十門玄談,及其他。若照現(xiàn)在一般學(xué)佛者的心理和環(huán)境,似乎無這一套的必要?墒桥_灣處于海陬孤島,佛法衰微。向乏講經(jīng)機會,對于這些談玄判教的風味,也許未嘗領(lǐng)略,因此我們無妨來把它介紹給大家認識一下。

  然而要根據(jù)那一宗來講呢?我雖禪參臨濟,教卻學(xué)習(xí)天臺,現(xiàn)在就把天臺的五重玄義來談?wù)劙?(五重玄義見本經(jīng)附錄,因恐初學(xué)厭繁,故別刊經(jīng)末。)

  這部般若心經(jīng),在我們中國佛經(jīng)流通方面觀之,可說是‘風行天下\’的,并且持誦者亦多,其普及程度確乎在‘金剛\’,‘彌陀\’之上。雖然言簡文略,只此二百余字,但是含義卻極廣博而精深。它在一代圣教中的地位,總算是一部很重要而負有聲望的經(jīng)典;六百卷般若經(jīng)的當中,其最簡括切要,提綱契領(lǐng)者,當推現(xiàn)在所講的這部心經(jīng)了。

  它是給一切眾生,打破迷情妄執(zhí),啟示解脫法門;處處即色明空,層層破妄顯真,乃至廣闡諸法皆空之理,從世間有情的五蘊,一直空到出世間的無智無得。因為空得這么徹底,所以能夠不取一切相,以其不取一切相,所以能夠即見實相。

  實相者,即是我們個個本具的真心!迷了它便為眾生,悟了它即是諸佛菩薩;迷則生死無盡,悟則究竟解脫。

  般若是發(fā)掘?qū)嵪?解脫生死的一種最完善的工具和方法!我們不想求證實相,解脫生死則罷,如果要的話,那就不得不從這部經(jīng)典里去努力進取了!

  你們這次發(fā)心舉辦講演這部般若心經(jīng)的法會,總算很有意義的!而我呢,也覺得這是一種很興奮而樂為的事情。話說多了,現(xiàn)在要來開始講入正題。

  正釋

  當分做三階段來講:一、經(jīng)題——‘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八字。二、譯人——‘唐三藏法師玄奘譯\’八字。三、正文——‘從觀自在菩薩起,至菩提娑婆訶’。共二百六十字。

  先來解釋經(jīng)題。有人說:經(jīng)題并不是正文,怎樣也要去解釋它呢?因為題是一經(jīng)的總綱、經(jīng)為一題的別目,若經(jīng)題明白之后,便可了解經(jīng)中大意。如網(wǎng)提其綱,則眾目自伸,若衣挈其領(lǐng),則群縷必直。因此故有講釋的必要。

  甲初:經(jīng)題分二——乙初:分釋二:合釋(以下均依此二法不另出科目)。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

  【分釋】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此八字為一經(jīng)的總題,上七字——般若波羅密多心,是別題(本經(jīng)專用之名,別于他部故),下一字——經(jīng),是通題(與其他諸部,通稱為經(jīng)故),F(xiàn)在將總題八字分作四段來講:一、般若,二、波羅密多,三、心,四、經(jīng)。

  一、般若:此是梵語(即印度話,因印度人自稱是梵天的苗裔,故其語稱為梵語),譯為智慧。怎樣不直譯之,而仍存梵語——‘般若\’呢?以其在中國沒有相當?shù)拿~可以代替,雖意譯為智慧,實則未盡正確。智論這樣說:‘般若定實相,智慧淺薄不可以稱。’因為通常的所謂智慧者,乃不足以表顯般若的含義,尤其是世人每每以為聰明就是智慧,若翻之則與彼混濫,而失卻般若殊勝義。為了表示這種智慧的特勝,所以沿用原音——般若,而不直譯為智慧;此即五不翻中尊重不翻,及四例翻經(jīng)的翻字不翻音的意思。其實般若當譯為妙智慧,或真智妙慧,以揀別世人所稱的智慧,才為完善而恰當?shù)?世人雖也各有他的智慧——如一般大學(xué)問家,大藝術(shù)家,大哲學(xué)家,這都是世人所公認是智慧的結(jié)晶。若在佛教眼光視之,不過是一種世智辯聰。雖然科學(xué)發(fā)達,物資文明,能創(chuàng)造飛機,發(fā)明無線電等,此乃世間有漏智所成的有為之法,總不能令人明心見性、了生脫死,獲到究竟安樂。且于其中卻含有能使人發(fā)生一切煩惱痛苦的可能;乃至用之不當,則能造出許多害人、害世的巨禍來(如原子彈等)!故世間的智慧是一種邪正兼雜(用于正途則正,用于邪途則邪),利害參半(善用之則有益于人,惡用之有害于人)。因為它——世智,是由第六識妄心分別出來的一種妄知妄見,是不實,是污染,非純善,尤其是有限的。事實只可稱為知識,確沒有當?shù)闷鹬腔鄣馁Y格,那里更談得到妙呢?至于本經(jīng)所說的般若妙智慧,那就不同了,它是自性中本具的一種無漏智,完全由真心流露出來的,是離過絕非,是正常,是真實,是純凈無染,是唯正無邪,并且沒有窮盡的。人們能夠用了它,非但能令自己斷惑證真,離苦得樂,且能普度眾生同超生死苦海,同登安樂彼岸;這就是般若妙智慧的特色,豈可與世智辯聰同日而語哉!智論云:‘般若者,一切諸智慧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有上’即此意也。故世間的有漏智,與本經(jīng)所說的般若智,真是天壤懸殊!

  基于上面所說的幾點理由,故不譯,以表尊重。茲把四例翻經(jīng),及五種不翻列表如下:

  ┌一、翻字不翻音—般若二字及一切神咒等。

  四例翻經(jīng)┼二、翻音不翻字—卍字等。

  ├三、音字俱翻 —純粹譯成華言之經(jīng)典。

  └四、音字俱不翻—梵本(非但音不翻,字亦不翻)。

  ┌一、多含不翻—如婆伽梵(佛之尊號),含六義:一、自在,二、熾盛,

  │三、端嚴,四、名稱,五、吉祥,六、尊貴。

  ├二、秘密不翻—神咒。

  五種不翻┼三、尊重不翻—即般若等。

  ├四、順古不翻—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

  └五、此方無,不翻—如庵摩羅果等(庵摩羅果譯為‘無垢清凈\’,是印度

  一種果名,如林檎,食之可除風熱)。

  現(xiàn)在先來把般若——智慧,的意義略釋一下:明白真理,認識事實,叫做智慧。通達有為之事相為智,通達無為之空理為慧;智有照了的功能,慧有鑒別的作用;智能明了諸法,慧能斷惑證真。又智明外境,慧明自心。所謂能勘破世間諸有為法,內(nèi)而自己四大色身,外而一切萬有,皆是緣起幻相,沒有實法實我,謂之智;了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妙理,證同人人本具的不生不滅之常住真心佛性,謂之慧?傊畬τ谑莱鍪篱g的一切諸法都能徹底明了,于中無染無邪,而無障礙者謂之般若妙智慧。扼要的說:般若,乃諸佛菩薩親證諸法實相的一種圓明本覺智;亦即離一切迷情妄相的一種清凈無分別智;也可說是通達一切法自性本空,而無所得的一種真空無相智。這豈是世人所能夢想得到的呢?依般若的性質(zhì)來說:其類有三:

  一、實相般若:‘實相\’,即諸法如實之相,不可以‘有無\’等去敘述它,也不可以‘大小\’等去計度它,非凡夫的心理所能想像,也不是世俗的言論所能指陳;所謂心行處滅,言語道斷,無可表達,無可取著;這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所以法華經(jīng)說:‘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茲約三義釋之:(1)、實相無相——離一切虛妄之相,沒有一相可得,故曰無相。(2)、實相無不相——具足恒沙功德之相,沒有一法不是,故曰無不相。(3)、實相無相無不相——雖離相而本體不空,雖具足而自性本寂,所謂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若言其有,妙有非有,若言其空,真空不空,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故曰無相無不相。此即實相般若也。

  二、觀照般若:乃實相理體上所起的一種智用,謂行者修觀時,心光內(nèi)凝,照了諸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當體即空,由空妄相,而見實相,以實相由觀照而證得,故謂之觀照般若。又,如實了解圣教中所說的道理,依理去體驗實修,于其中間所有的功行,曰觀照般若。

  三、文字般若:諸佛菩薩,從其親證實相理體,假借文字語言以開導(dǎo)一切有情,使其解悟者,謂之文字般若。若約狹義來說:即指本經(jīng)始終所有的文字,以及八部般若里面所詮的義理,因其能令眾生開發(fā)智慧,故謂之文字般若。尤其是觀照沒有它,則不能成立。實相沒有它,則無由顯示,故以文字般若稱之。再進一層說,則凡佛所說的一切言教,都概括在內(nèi)。若約廣義來說:則非僅圣典上的文字而已,凡一切語言動作等,能表顯意義令人理解而啟發(fā)智慧者,都是文字般若——如佛在世時,則以音聲為文字,所以佛經(jīng)以名句文身為教體;乃至歷來的祖師們,有擎拳豎拂等一類的開示,也莫不是令人啟悟的文字般若之一。雖說文字不是實義,然而沒有文字,卻沒法起觀照,而證實相。所謂不假藉文字言說的方便,是無由引導(dǎo)眾生離妄執(zhí)而證悟?qū)嵪嗟?故文字般若,事實也是修行不可無的一種重要條件!凡初學(xué)佛修行的人,要先從圣教聽聞啟悟,然后依所知的道理去實際真修,以期獲到最終的結(jié)果,得到真實的受用,這才算為有次第的學(xué)佛修行,同時也不致行錯了路。

  總之:從聽聞言教,或自己閱讀經(jīng)典所開發(fā)的智慧,叫做文字般若;又名聞慧。依所解悟的道理實際地去體驗修習(xí),叫做觀照般若;又名思慧。由觀照工夫的深造,一旦豁破無明,親見本來面目,叫做實相般若;亦名修慧(因由修而證得故)。又自性虛靈不昧,謂之實相般若;依理進修,所行與所解相應(yīng),謂之觀照般若;由圣教啟發(fā)的清凈智,謂之文字般若,此乃約通途而說。若單就本經(jīng)所明者,則指解悟諸法皆空之理,謂之文字般若;依法空無我慧,去觀察覺照,謂之觀照般若;徹悟法性無相,親證實相,謂之實相般若(實相般若理也,觀照般若行也,文字般若教也)。

  ‘文字\’、‘觀照\’,為什么也稱為般若?文字是求啟悟?qū)嵪嗟囊环N工具(無文字不能起觀照),觀照是求證實相的一種工作(無觀照無由體證實相),二者皆依體——實相,得名,故均以般若稱之。文字,是一種道理的追求——啟發(fā)智慧,明白真理;觀照,是一種心理的訓(xùn)練——改除習(xí)氣,求證實相;實相,是一種體證的境界——靈明妙覺,平等周□?傊,文字是約解悟方面言,觀照是約實行方面言,實相是約體證方面言。前二——文字、觀照,是相似義,屬方便般若;后一——實相,是真實義,屬究竟般若。此外還有一種叫做方便般若——通達一切諸法去方便化導(dǎo)眾生(于菩薩位至佛果的中間依般若俗智通達利生方便法門,廣修六度萬行,救度一切眾生)。

  ┌觀照—實行—體驗求證—依教奉行,行解相應(yīng)。║

  │║文字般若—如舟筏

  三般若┼實相—性體—所依(為文字所依)圓明寂照,║觀照般若—如駕駛

  │所證(為觀照所證)不生不滅。║實相般若—如目的地

  └文字—解悟—方便引導(dǎo)—聽聞圣教,啟發(fā)智慧。║

  方便—度生—隨機應(yīng)化—廣修萬行,普度眾生。║

  茲約三德及三因佛性會通之:實相般若,在三德謂之法身德,在三佛性謂之正因理心佛性;觀照般若,在三德謂之般若德,在三佛性謂之了因慧心佛性;文字般若,在三德謂之解脫德,在三佛性謂之緣因善心佛性。

  其次再約‘體相用\’三大釋之:實相般若、體也,為觀照、文字之體;觀照般若、用也,為實相、文字之用;文字般若、相也,為實相、觀照之相。依實相之體而成立文字之相,由文字之相而起觀照之用,由觀照之用而證實相之體。實相的體證,是由觀照的工夫所獲到的;觀照的妙用,是由文字的啟示而得來的,文字的成立,是依實相為本體的(又般若有境、行、果三:境——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行——照見諸法皆空(自利),廣修六度萬行(利他);果——三身,四德)。列表如下:

  三般若 三德三 因 佛 性

  ————————————————————————

  實相(真心理體)——法身德——正因理心佛性

  觀照(觀智精修)——般若德——了因慧心佛性

  文字(全卷經(jīng)文)——解脫德——緣因善心佛性

  ————————————————————————

  觀照——用———即般若之妙用,為實相文字而生起

  實相——體———即般若之本體,為觀照文字之所依

  文字——相———即般若之勝相,為實相觀照之表顯

  復(fù)次佛說般若有共、不共二類:對聲聞、緣覺、及初心菩薩共同所說的其義淺,謂之共般若(通于三乘所同聞共修者);單對上位菩薩而說的其義深,謂之不共般若(唯菩薩所聞所修不共通于聲聞、緣覺者)。若依天臺四教言之,則共般若屬通教,不共般若屬別圓二教。修體空觀,了達萬法當體即空,證但空以了脫生死,是三乘的共般若。修次第三觀及一心三觀,了達萬法當體即是真如實相,證中道理,能從空出假(由解脫而入世利生),廣度眾生,導(dǎo)萬行以入智海,是為菩薩的不共般若。本經(jīng)屬不共般若,乃觀自在菩薩于靈山會上承佛威力所宣說者,是大乘菩薩所修之微妙法門,以空慧得解脫,以大悲為方便,所謂,通達般若性空,攝導(dǎo)所修大行而成佛。

  按佛宣說般若的時間最長,所謂‘二十二年般若談\’?偤掀饋,有八部般若,列表如下:

  一、大品般若十萬偈五、小品般若四仟偈

  二、放光般若二萬五仟偈六、天王問般若二仟五百偈

  三、光贊般若一萬八仟偈七、文殊問般若六百偈

  四、道行般若八仟偈八、金剛般若三百偈

  這部般若心經(jīng),雖只此二百余字,而大部的精要奧旨,實則統(tǒng)攝無遺。

  關(guān)于各宗,對這般若智的發(fā)揮和修證的方法,都各有他的特色所在。如天臺宗則根據(jù)三智。什么叫三智?就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

  ‘一切智\’:了達諸法性空之理;這是聲聞、緣覺所證的但空般若智。‘道種智\’:通達種種道法,以化導(dǎo)眾生;這是菩薩所證的出假化導(dǎo)般若智。‘一切種智\’:通達化導(dǎo)斷惑之一切種法,乃至十法界的一切性相,事理、染凈、因果等,于一念中,洞徹無遺;這是諸佛所證的大覺圓滿般若智。又知本體之空,曰一切智;知現(xiàn)象之假,曰道種智;知現(xiàn)象即中道實相之理,曰一切種智。本經(jīng)所明的乃是一切種智兼明道種智,非一切智也。故本經(jīng)云:‘菩提薩埵,依般若……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至于修證的方法待后文說明。

  其次唯識宗則明四智。什么叫四智?就是:一、‘成所作智\’(成就自利、利他妙業(yè)之智),行者轉(zhuǎn)眼等有漏之五識為無漏時,所得到的一種智慧,為利益一切有情,示現(xiàn)種種的神通變化,成就其本愿力所應(yīng)作的事,叫做成所作智(如來之現(xiàn)化身土及諸神通皆為此智之作用)。二、‘妙觀察智\’(通達一切諸法,善能鑒機說法之智),轉(zhuǎn)第六識之有漏為無漏時,所得到的一種智慧,觀察諸法之相,隨順機宜而為一切眾生說諸妙法,叫做妙觀察智。三、‘平等性智\’(能平等普利眾生,成諸法平等作用之智),轉(zhuǎn)第七識之有漏為無漏時,所得到的一種智慧,泯人我差別之相,證自他平等之理,運同體大慈,起無緣大悲,普濟一切有情,叫做平等性智。四、‘大圓鏡智\’(轉(zhuǎn)有漏善惡之業(yè)報,顯萬德莊嚴之境界),轉(zhuǎn)第八識之有漏為無漏時,所得到的一種智慧,眾垢既盡,實相顯現(xiàn),法界一切有為、無為諸法,都能圓融無礙,如大圓鏡,光明遍映十方,普攝萬象,無物不照,無微不顯;又能轉(zhuǎn)凡夫依正有漏之身土,而成真常無漏莊嚴之身土,具一切功德,如大圓鏡中應(yīng)現(xiàn)一切色像,故曰大圓鏡智。大圓鏡智即法身,實相般若也;平等性智即報身,觀照般若也;妙觀察智,和成所作智即化身,文字般若也。

  上面所說即是轉(zhuǎn)識成智的道理,識是有分別,屬污染,屬有漏;智是無分別,屬清凈,屬無漏。要之識是凡夫所用的妄想迷惑心,智是圣者所證的圓明妙覺性。轉(zhuǎn)識成智就是轉(zhuǎn)分別心為無分別心,轉(zhuǎn)污染心為清凈心,轉(zhuǎn)有漏為無漏,轉(zhuǎn)妄想迷惑為圓明妙覺;也就是轉(zhuǎn)迷啟悟,破妄顯真,轉(zhuǎn)凡成圣的意思。所謂轉(zhuǎn)對境障礙的前五識為‘成所作智\’(成就所作之智),轉(zhuǎn)妄想分別心的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觀察一切諸法實相),轉(zhuǎn)人我執(zhí)著心的第七識為‘平等性智\’(體證諸法平等之性),轉(zhuǎn)執(zhí)持一切諸法種子之第八識為‘大圓鏡智\’(顯現(xiàn)法界萬象)。總之有執(zhí)著分別的叫做識,為凡夫;無分別執(zhí)著者謂之智,是佛菩薩。

  我們能夠依般若觀照而空一切法,離一切相,即便轉(zhuǎn)識成智,轉(zhuǎn)凡夫為圣人了。

  上來說了許多話不過解釋般若二字,現(xiàn)在我來請問大家一句,到底般若是什么?三般若以實相為本體,實相般若,即吾人圓常大覺之真心,此心本無一切生滅煩惱,只為無始的無明,和虛妄的習(xí)氣,互相熏發(fā),見、聞、覺、知,流逸于六塵境界,迷戀取著,執(zhí)此虛妄之相為實法實有,以妄緣妄,輾轉(zhuǎn)顛倒,因而造出許多業(yè)來,以致枉受輪回生死等苦,沒有窮盡,真是冤枉極了!

  我們能夠依此般若微妙法門而修而證,由文字而起觀照,去實地用功,觀智明了,識破諸法虛妄,當體皆空,了無一法可得,則靈光獨露,真心顯現(xiàn),一切迷情妄相,當下銷滅,這就是親證實相般若的境界!此時還有什么生死煩惱可言呢?大矣哉!般若的功力,能使人頓斷煩惱,永了生死,直超苦海,立登彼岸,真是:‘滔滔苦海內(nèi),般若為舟航,冥冥大夜中,般若為燈燭’。我來舉一個譬喻:般若喻電燈,煩惱喻黑暗,實相喻器物,能用般若觀照,則煩惱頓斷,實相顯現(xiàn);正如電燈一照,則黑暗頓除,器物顯現(xiàn),智者思之!思之!

  我們要知道上面所說的三種般若,乃人們個個一心中所圓具而無缺者,實相般若,即心之本體(自證分);觀照般若,即心之妙用(見分);文字般若,即心之勝相(相分)。三者一心中具,即一即三,三一不二,可謂微妙極了!這種深奧道理,可譬如一面鏡子:‘水銀和玻璃\’,是鏡的本體,如實相般若;‘照\’,是鏡的作用——如觀照般若;‘光\’,是鏡的相貌——如文字般若。這一面鏡子的當中,也是三者圓具而不可相離的。此三般若,既在我人一念心中所具者,則不須向外馳求,只要能夠一念回光反照,即得現(xiàn)前,斯時也,受用無窮,愿吾人不要當面錯過!枉自蹉跎!以上般若二字的意思已經(jīng)講完了。

  二、波羅密多:也是一種梵語,含有四義:一、波羅譯為彼岸,密多譯為到,合言之為彼岸到,順語應(yīng)云到彼岸。二、譯為度無極。三、譯為遠離。四、譯為究竟。

  一、‘到彼岸\’者,這是一種比喻:如過渡者,須乘舟筏,從這邊的此岸,渡過中流而到達那邊的彼岸;以喻眾生的沉迷,當仗般若以度脫之。說明白一點,此岸喻生死,中流喻煩惱,般若喻舟筏,彼岸喻涅槃(涅槃,待下文解釋,總之即解脫的意思)。眾生被三惑煩惱所迷,以致沉淪生死苦海,現(xiàn)在如果想求度脫的話,就不得不借仗般若的功力去滅除煩惱,以了脫生死的痛苦,獲到究竟涅槃的安樂!所謂乘般若船渡過三重煩惱的中流,頓超生死眾苦的此岸,直上涅槃安樂的彼岸。此外還可作另一種的比喻:大海喻三界輪回之處,海水喻眾苦,眾生墜落輪回,備受眾苦,仿彿和那沉溺大海里的人所受的痛苦一樣,以其世間痛苦充滿,正如大海的水深廣無涯,故以苦海喻之。沉溺水里的人,是刻不容緩地,當急求船只的濟渡,以登安穩(wěn)的彼岸;受生死輪回的我們,要是不愿長此沉淪的話,則當速求度脫!古云:‘苦海茫茫,回頭是岸’,般若是救度人們出生死苦海,到安樂彼岸的大慈航!眾生迷了本性,沉溺煩惱生死苦海中,今賴般若開示之,使其認識本有真心,而獲到解脫;正如靠了船只渡出苦海而登彼岸似的?傊,能斷煩惱,了生死,證涅槃,就是彼岸。此岸乃眾生作業(yè)受苦之處,彼岸是諸佛菩薩究竟解脫之地。菩薩以法空智,乘無相船,由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我想菩薩大愿大悲,絕非只顧自利,一定是要普渡一切眾生同超苦海,同登彼岸。那末,大家當趕快向前求度吧!

  二、‘度無極\’者,能依般若而修,則二種生死一切諸苦便可度脫無余,故曰度無極。

  三、‘遠離\’者,能用般若觀照,即能遠離一切顛倒妄想,故曰遠離。

  四、‘究竟\’者,菩薩依此般若,圓滿成就其自利(上求佛道)利他(下化眾生)的一切功德,故曰究竟。亦即指一切諸法究竟之義,謂依此般若如實修行,可以圓證三智,徹見諸法實相,此即究竟義也。二乘人雖能渡見思煩惱河,超分段生死海,到偏空涅槃岸,因其所證道果沒有究竟,故不能稱為波羅密。此究竟二字,是含有圓滿、永久之義,世間一切皆是有為生滅之法,試想,那一樁事能夠做到圓滿,且能永久不變呢?故沒有稱為究竟的可能,要是依此般若修行,親證實相,永了生死,究竟解脫安樂,這才算為究竟!所以本經(jīng)說:‘究竟涅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這個意思。

  茲將‘般若\’與‘波羅密多\’合攏來講,約涅槃、究竟二義釋之:謂依‘般若\’修行可以從茫茫生死苦海中登了解脫的‘彼岸\’(涅槃),故曰般若波羅密多(般若是能到彼岸之法,波羅密,是所到之彼岸。)又般若,即指實相‘般若\’,實相是離一切生死煩惱,離一切生死煩惱,就是‘涅槃\’,故曰般若波羅密多(以上約涅槃義)。其次,若依本經(jīng)所說的道理去如實修行,能夠徹證實相般若,圓具三種智慧——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圓具三智即般若之究竟),故曰般若波羅密多——智慧究竟。以世間有漏之智,無論怎樣總談不到究竟二字,唯本經(jīng)所說的般若乃諸佛菩薩所證之清凈無漏智,是一種圓滿‘究竟\’的妙‘智慧\’,故謂之般若波羅密多。換言之:諸佛菩薩所證的智慧是徹底的——無理不明,無事不達。這才可稱為般若波羅密多(以上約究竟義)。

  要知道‘波羅密多\’的上面加般若二字者,正顯示安樂的彼岸是要依仗般若才能到達的;尤其要做到一切事的究竟——親證實相,當以般若為成功的工具;復(fù)因波羅密有六種,今標般若二字正揀別不是其他——布施……等之波羅密。六種波羅密,就是六度。謂依此六法能度生死苦海,到達涅槃彼岸,故以六度稱之。又六度能度‘六蔽\’。蔽是遮蔽的意思,因此六種能遮蔽各人真心本性,使之不得顯現(xiàn),故以六蔽名之。茲將六度、六蔽列表如下:

  ┌檀波羅密┐ ┌布施┌慳貪

  ├尸羅波羅密 │ ├持戒├毀犯︵

  六度┼羼提波羅密 ├譯┼忍辱 度┼嗔恨六

  ├毗梨耶波羅密│ ├精進懈怠

  ├禪那波羅密 │ ├靜慮├散亂︶

  └般若波羅密 ┘ └智慧└愚癡

  復(fù)次波羅密既具六種,怎樣本經(jīng)單明一種?這卻有其理由:一、因為般若是正行,余五度是助行。二、有般若故,自能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三、般若為五度的眼目,五度為般若所攝持,如行布施……禪定之時,有了般若妙智去觀察鑒別,才不致盲修瞎行。經(jīng)云:‘五度如盲,般若如眼’。所謂布施無般若,惟得一世榮,后受余殃債;持戒無般若,暫生上欲界,還墮泥犁中;忍辱無般若,報得端正形,不證寂滅忍;精進無般若,徒興生滅功,不趣真常海;禪定無般若,但行色界禪,不入金剛定;萬行無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無為果。故五度當有般若的攝持,始能圓滿萬行,成就佛果,否則成為有漏之法,所謂有智慧的修行方為正行;谶@三點理由,故單舉般若一度以賅其他五度。蓋般若為眾德之首,萬行之導(dǎo),諸波羅密中唯此最勝故。此處我當聲明一下:大家不要錯會以為修行只有般若一度就夠了,是用不到其他五度的,此則根本弄錯了!本意是說六度以般若為主要,有了般若自能圓修其他五度,并不是說不要其他五度的!當知般若也有萬行莊嚴的需要,如果沒有余五度的助行,恐怕不能達到三覺圓、萬德具的莊嚴佛果,而登究竟波羅密的彼岸,結(jié)果不過成就二乘人的偏空真智罷了,所以五度也是助成佛果莊嚴的一種不可無的條件。

  其次又要知道,‘到彼岸\’,是說依照此經(jīng)所說的般若去修學(xué),可以從生死的此岸,而到涅槃的彼岸,不可誤為已經(jīng)到達彼岸解!若正文中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那就是已經(jīng)到達彼岸的了。

  ◎附注:古釋但云波羅密,沒有‘多\’字,后來翻譯的人,竟加一多字,考多字在梵文中是一種語尾詞,仿彿文言中的‘矣\’字,白話文中的‘了\’字。如說:菩薩修甚深般若,功成行滿,已經(jīng)到達究竟涅槃了。除此別無余義。后人強為附會竟將多字譯為定,發(fā)揮玄解,說什么多者定也,即觀自在菩薩從聞思修入三摩地的圓通大定,我以為無關(guān)重要,可不必多事。

  以上波羅密多四字講完。

  三、心:心有多種——一、草木心。二、肉團心。三、精要心。四、緣慮心。五、真如心。

  一、草木心(草心、花心、樹心,無情之物),但有生長,毫無作用。二、肉團心(屬生理物質(zhì),即五臟六腑之心),但有形質(zhì),全無知覺。三、精要心(是一種取喻,如中心、心要等),但取其義,沒有實質(zhì)。四、緣慮心,即吾人現(xiàn)前見、聞、覺、知、對境攀緣,發(fā)生分別思慮之妄心也。終日昏昏擾擾,隨塵逐境,境現(xiàn)則有,境滅則無,起滅無常,離前色等六塵,此心本無,虛妄不實。正如大海水上之波浪,遇風則起,風靜則滅,隨風起滅,本無自體,不過大海水上偶然幻起的一種聚沫現(xiàn)象而已;今此妄心亦復(fù)如是,仍不足為吾人之心。

  以上所說四種心,除借喻精要心的意義之外,余者皆非本經(jīng)所取,其所取者,即第五真如心也。在各部佛經(jīng)里面差不多都有說明它的所在,可是立名卻不一樣,名雖異其義則同。涅槃經(jīng)謂之‘常住佛性\’,楞嚴經(jīng)謂之‘妙真如性\’,華嚴經(jīng)謂之‘一真法界\’,本經(jīng)謂之‘實相\’,禪宗則呼之為‘主人翁\’,或‘正法眼藏\’,儒家則稱為‘理性\’、‘明德\’、‘良知\’等,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現(xiàn)在單就真如心來講:無妄曰真,不變名如。此真實常住不變之心,即吾人現(xiàn)前一念靈知之性體,圓明寂照,不生不滅,究竟清凈,平等周遍,俱足一切功德智慧,沒有什么生死煩惱,離諸迷情妄相,無諸塵勞垢染。非一切法,而能現(xiàn)一切法,非一切相,而不離一切相,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無不依之而建立。然而,它究竟在那里?像個什么?不在內(nèi),不在外,也不在中間,無來無去,無方無所,沒有蹤跡可尋,不是言語可指(以上答住處之問,以下答形狀之問)。凈裸裸,赤灑灑,無形無相,無聲無臭,非青黃赤白,非長短方圓,不可以大小名,也不可以有無稱。若言其大,微塵不能入,若言其小,虛空不能容(正如儒家所謂卷之則退藏于密,放之則彌六合)。若言其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若言其無,靈靈覺覺,應(yīng)用周全(以上是明無像可取,以下是明無處不是)。所謂‘內(nèi)外中間一總無,境上施為渾大有’。見色聞聲大用現(xiàn)前,穿衣吃飯承渠恩力。古人說:‘要見本來人,直下須親薦,日用尋常中,不隔一條線’(本來人是誰?就是現(xiàn)在所講的常住真心,它每日與我們相親相近,須臾不離,可惜大家當面錯過)。雖寂然不動,卻感而遂通,應(yīng)物隨緣,自在無礙,豎則從古至今,以及將來,橫則四方四隅,以及上下,無時不遍,無處不普,乃諸佛所同證,眾生之本具,諸佛悟之而成三德,眾生迷之而成三道。但是在圣不增,在凡不減,終日迷而終日不離乎此,當日悟而當日亦無所得。生不同生,死不同死。能為迷悟所依,不為迷悟所轉(zhuǎn)(如水隨寒氣之緣,則結(jié)為冰,隨暖氣之緣,復(fù)溶為水,即未溶時,何嘗非水,冰水雖是異名,其濕性原是一體,雖有迷悟之殊,真心總是不變)。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這就是真心的一種奧妙的動態(tài)!大家現(xiàn)在有沒有認識到它呢?古人說:‘我有一個主人翁,從來不與我見面,問它畢竟是誰,不施一言回答。大家要知道他像個什么?不長不短,非青非白,大家若要見他,開目也是,閉目也是!乃至語默動靜無不皆是!’諸位,如果尚未會得,則請向這部圣典里極力參尋,于一念未起,一物未對,正恁么時,湛湛寂寂,歷歷明明處,討個消息!

  古德云:‘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物主,不逐四時凋’。華嚴云:‘三界諸法,唯有心故’。又云:‘應(yīng)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楞嚴經(jīng)云:‘萬法所生,唯心所現(xiàn)’。此心乃生佛之本體,萬法之根源,所謂實相般若即此,觀照般若由此,文字般若更不離此;修因修此,證果證此,念佛念此,參禪參此,聽經(jīng)聽此,乃至行住坐臥何嘗非此?上П娚粺o明煩惱所蔽不自覺知,妄執(zhí)六塵緣影以為心,起惑造業(yè),枉受生死,要是我們不被所迷,能夠認識這個——真心,則與佛無二無別。所以本經(jīng)處處顯示,層層闡發(fā),無非要吾人親證此心。

  天臺約六即判釋此心。六即:一、理即心,二、名字即心,三、觀行即心,四、相似即心,五、分證即心,六、究竟即心。

  一、理即心者:人人本有,個個不無,唯被三惑煩惱所蔽,以致埋沒不見,只是理具而已,不見不聞。二、名字即心者:聞經(jīng)聽法,或蒙知識開示,驟然知有此心,為一切眾生之本具,與十方諸佛無二無別,然而只是知名而已,未曾實證。三、觀行即心者:由聞名后,即起觀照修行,時時參究這個,所行與所證(真心),默然相應(yīng)。四、相似即心者:精進不已,觀行工夫得力,漸與實相相近,本地風光依稀仿佛。五、分證即心者:由觀照力,工夫成熟,能夠分破無明,去一分煩惱,證一分實相,雖屬證悟,尚未徹本窮源。六、究竟即心者:煩惱畢竟斷盡,圓證實相般若,此即究竟即心。本經(jīng)目標即在要吾人證此究竟即心也。

  此外還可約比喻解釋:‘心\’,謂中心,心要之義。‘中心\’,如一國之中心,一城之中心,乃至任何一事一物都各有其中心。‘心要\’,就是精要,謂一切事理之綱領(lǐng)宗要,能得此心要,則一切皆可貫通。意思是說,此經(jīng)乃是全部般若經(jīng)的中心,認識此經(jīng),便可認識全部般若圣典,雖寥寥二百余字,卻能總持一切,于大部精要奧旨都收攝無遺,確為六百卷大般若的中心重要經(jīng),故以心經(jīng)名之。換言之:般若心經(jīng)是六百卷的‘大般若經(jīng)\’中所不攝的經(jīng),是集合諸部般若的精要心髓而成,所以叫做心經(jīng)。正如人之一身以心為總要機關(guān)。若稱為‘般若波羅密多心要經(jīng),則格外明了矣(按連珠記曰:‘不空三藏譯云:菩薩白佛言,我欲于會中說諸菩薩普遍智藏般若波羅密心’。據(jù)此則心字即指心要也。)

  茲再將般若波羅密多與心七字合攏來講,亦約二義釋之:能夠依照‘般若\’而修可以度脫生死苦海,到達涅槃‘彼岸\’,親證‘真心\’,故曰般若波羅密多心。又實相‘般若\’就是‘涅槃\’,涅槃也就是‘真心\’(涅者不生,槃?wù)卟粶?真心即不生不滅也),故曰般若波羅密多心(以上約涅槃義)。其次,能依‘般若\’真實修行,便可圓滿證到‘究竟\’即‘心\’(如但修空觀證一切智,見相似即心,修假觀證道種智,見分證即心,都算不上究竟,能圓修三觀,圓證三智,見中道實相,親證‘究竟即心\’,始可稱為究竟),故曰般若波羅密多心。又證到‘般若\’之‘究竟\’,即是實相,實相即吾人常住不變之真‘心\’。所謂智慧到了究竟之時,即是徹證真心本體,故曰般若波羅密多心(此約究竟義)。以上心字講完了。別題竟。

  四、經(jīng)(佛所說的教法):此是通題。梵語修多羅,或云修姤路,或云素□纜,譯為契經(jīng)。此方好略,故但稱經(jīng)。所言契經(jīng)者,契就是契理契機的意思。謂上契諸佛之心理(一切言教皆從佛大悲心流出來的),下契眾生之機宜(一切言教無非應(yīng)眾生的機宜而說的)。契理則稱為正道,而沒有邪倒錯謬,契機則巧被根性,而能令人信解受持。若但契理不契機,則同世典俗訓(xùn),若但契機不契理,就像漁歌樵曲。佛所說的一切經(jīng)典,都具有契理契機的,故以契經(jīng)稱之;同時也是一種揀別與其他世典的不同。以上乃就通途而言,若別約本經(jīng)則謂上契般若實相之理,下契解空無我之機。按雜阿毗曇心論則明五義:一、出生(出生一切諸法故);二、涌泉(義味無盡如源泉滾滾);三、顯示(闡發(fā)一切義理故);四、繩墨(辨別邪正曲直故);五、結(jié)鬟(義理連貫沒有散亂故)。茲約貫、攝、常、法,四義釋之:‘貫\’,謂貫串佛所說的一切教義令不散失,如以線貫珠一樣(佛的言教若無結(jié)集成經(jīng),怎能流傳千古不失)。‘攝\’,謂攝持所應(yīng)度的眾生令不墮落,如攝提小孩一樣(佛所說法無非要救度眾生使不墮落)。佛已滅度二千余年,我們尚能夠得聞?wù)?皆貫串、攝持之力也。‘常\’,則歷諸萬世而不易。‘法\’,則推諸四海而皆準。換言之:萬古不變其言,謂之常(佛的言教至真至正,最能覺世覺人,故能萬古不變其言)。天下同遵其道,謂之法(佛的言教至善至美,極為契機契理故能令天下同遵)。正因其契理故,所以能流傳萬世;正因其契機故,所以能垂范天下。因為佛教的理論極圓滿而廣博,故能夠不限時代——時不論古今(二千余年來極為一般學(xué)者所崇尚此即萬世不易之表示),不限地域——地不分西東(差不多全世界皆有佛教了,此即天下同遵之表示)。說一句簡單話,經(jīng)就是真理,持有普遍妥當性,與思惟必然性,于一切時,一切處都能適應(yīng)的東西叫做真理,這就是經(jīng)。又經(jīng)者行也,修也,一切賢圣皆依之而修而行。若單就本經(jīng)而言,即是體悟性空,求證實相的人所應(yīng)修應(yīng)行之經(jīng)。又經(jīng)者徑也,乃成佛作祖所應(yīng)經(jīng)由之路徑。若單約本經(jīng)而言,即是由生死此岸,而到達涅槃彼岸的捷徑。若就廣義來說:約理方面,則凡宇宙諸法,法爾如是之如實之相,不違謬于實相之學(xué)說者無不是經(jīng)。約事方面,則凡人生正行,經(jīng)常大法,乃至常道,法制所不可易者,也莫不是經(jīng)。華嚴經(jīng)說:‘剖一微塵出大千經(jīng)卷\’,則經(jīng)義之廣可知。

  (以上皆是說明經(jīng)的意思)

  按佛所說一代言教,綜合為三藏——經(jīng)藏、律藏、論藏。現(xiàn)在所講的是經(jīng)藏所屬,不是律,又不是論,故名為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

  【附釋】按‘修多羅\’,正譯為線,印度古時以貝葉記錄佛語(如我國古時,用竹簡記載文字一樣),用線穿之,編制成冊,使不散失,以流傳后世。因為佛所說的一切言教,由有結(jié)集的人,編集起來,所以佛法才能流通迄今不滅;正如線之穿珠不令散失一樣,故以線稱之?墒侵袊牧(xí)慣上,不貴視線,尤其是我國在來的圣人——孔子、孟子等,所說的言教都稱為經(jīng),為順此方習(xí)慣和一般心理,故特譯為經(jīng),而加一契字以揀別之。其實,經(jīng)與線名雖異而義則同,皆是貫穿的意思。按說文的解釋:直線為經(jīng),橫線為緯。又線以貫華,經(jīng)以持緯,似此則經(jīng)與線的性質(zhì)是同,不過為習(xí)慣上所分別耳。

  茲再將‘般若波羅密多心\’與‘經(jīng)\’八字總合起來講,約四義:一、此經(jīng)是說明依照‘般若\’修行,可以出生死苦海,到達涅槃‘彼岸\’,親證真‘心\’的一部‘經(jīng)\’典;二、此經(jīng)是修成‘智慧\’‘究竟\’徹見真‘心\’的一部‘經(jīng)\’典;三、此經(jīng)乃為全部‘般若\’經(jīng)中最‘究竟\’的中‘心\’重要‘經(jīng)\’;四、此經(jīng)是一切諸佛菩薩依之而證‘究竟\’‘涅槃\’的一部中‘心\’重要‘經(jīng)\’(本經(jīng)云:菩提薩埵依般若……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曰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

  總之,依照‘般若\’修行可以得到‘究竟涅槃\’,故般若之下有波羅密多四字。又因得到‘究竟涅槃\’即能親證真‘心\’,故波羅密多之下有一心字。般若要怎樣修才能得到究竟涅槃,親證真心?當依照‘經(jīng)\’中所說的道理方法去修學(xué),故般若波羅密多心之下有一經(jīng)字(以上是由般若二字解釋下來)。其次,依照‘經(jīng)\’中所說的道理去實地真修,即能明‘心\’見性,故經(jīng)字之上有一心字。既證真‘心\’,自能了脫生死,得到‘涅槃\’不生不滅之‘彼岸\’,故心字之上有波羅密多四字。然而要達到‘涅槃彼岸\’當藉重‘般若\’之功力,故波羅密多之上有般若二字(以上是由經(jīng)字解釋上去)。

  按經(jīng)題八字,義有四對——通別一對,能所一對,法喻一對,因果一對。

  一、通別:般若波羅密多心七字是別,與他經(jīng)不同名故;經(jīng)一字是通,部部同稱為經(jīng)。二、能所:經(jīng)中全部文字為能詮,般若波羅密多心七字(般若是觀照妙行,波羅密多是證果歸處,心是實相理體),為所詮(詮者含也,譬如一玻璃瓶,內(nèi)貯清水,瓶為能貯,水為所貯;能詮,所詮之義就是這樣,亦可作顯字解)。三、法喻:般若是法,波羅密多是喻。四、因果:般若二字為因,波羅密多與心五字是果。

  【合釋】這是教人依照‘般若\’妙法修行,便可度脫煩惱的生死苦海,達‘到\’究竟安樂的涅槃‘彼岸\’(波羅密),而親證不生不滅之真‘心\’實相的一部‘經(jīng)\’典,故曰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以上經(jīng)題八字講完)

  甲二:譯人。

  上面解釋經(jīng)題,說是一種提示綱要,使人容易懂得經(jīng)中大意,這總算不錯。至于講解譯人不是一種非關(guān)重要的事嗎?要知道我們今天能夠聽聞讀誦這一部殊勝經(jīng)典,皆是這位翻譯法師所恩賜的,所以我們現(xiàn)在講演此經(jīng),須兼釋譯人,意在要大家知道受了這位法師的莫大恩澤,同時也可認識到他對于佛教有極偉大的貢獻,而生尊崇敬仰之心。為飲水知源,紀念厚德,故有講述譯人的必要。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分釋】唐:是朝代名。唐高祖李淵,三世仕隋,后來隋恭帝把天下讓給他,建都長安(陜西),國號曰唐。

  三藏:佛的一代言教,綜合起來為三藏——經(jīng)藏、律藏、論藏;或稱為藏經(jīng)。三是數(shù)目,藏是含藏,究竟含藏什么?此三者,在形式上言之,則各各含了許多文字卷帙;在實質(zhì)上言之,則含一切微妙道理,故曰三藏。又這寶貴的佛典被珍重保存國庫,故又稱為藏經(jīng)。佛一代說法所記錄者,叫做經(jīng);佛所制定禁令諸弟子的規(guī)戒者,叫做律,佛和弟子們討論教理,以及歷代祖師所著述者,叫做論?傊,經(jīng)專開示教理,律重規(guī)戒行為,論是解釋發(fā)揮經(jīng)律中的道理。這三藏所含的道理,要之不出戒定慧三學(xué),所謂經(jīng)明一心為定學(xué)所攝,律規(guī)三業(yè)為戒學(xué)所攝,論別邪正為慧學(xué)所攝(此乃一往之言,其實每一藏中,都各各具有戒定慧三學(xué)的。否則經(jīng)藏中便無慧學(xué)和戒學(xué);而律藏中則無定學(xué)和慧學(xué);論藏中亦無定學(xué)和戒學(xué)了)。

  當知佛說一切法門無非要對治眾生的一切心病,佛法雖廣賅括之即此戒定慧三學(xué)。眾生心病雖多,最厲害的就是貪嗔癡三毒;以戒對治貪心,以定對治嗔心,以慧對治癡心。佛說三藏妙法根本就在這一點。經(jīng)云:‘為有貪嗔癡,即立戒定慧’。

  法師:法是佛法,師是師范,博通三藏佛‘法\’,可為人天‘師\’范者,故以法師稱之。亦即上弘大‘法\’,下為人‘師\’之謂。若依法為師而自修持者謂之自利法師,能夠?qū)Ρ娧菡f化導(dǎo)眾生而為人師者謂之利他法師。這位譯主乃是自他兼利之法師也。

  玄奘:乃譯主之名。俗所謂三藏取經(jīng)者,就是指的這位法師(本來應(yīng)云玄奘法師到印度取三藏佛經(jīng),或謂博通三藏的法師到印度取經(jīng)才對,因為三藏是佛典的總名,并不是人名,若說三藏取經(jīng),則成為經(jīng)取經(jīng)的矛盾了,這都是在來傳錯的)。如羅什等皆稱三藏法師。這位法師在唐朝的歷史上最為偉大,連婦孺也莫不皆知有一位唐三藏法師者。

  玄奘俗姓陳,名袆,河南洛陽縣人。兄長捷法師,先出家于洛陽凈土寺,師十三歲亦入凈土寺出家為道基弟子,聰穎異常,讀了很多佛經(jīng),并且周游國內(nèi),參訪知識,想把大乘佛學(xué)研究一個徹底,結(jié)果覺得中國的經(jīng)論還不完備,加以當時所譯的圣典,有許多隱晦難明之處,且各宗其說,莫知所從。于是慕法顯的壯舉,發(fā)愿西游求法,便于唐太宗貞觀三年(公元六二三年民前一二八二年)四月一日,冒禁孤征。一路頗受艱險,曾經(jīng)過八百多里的沙漠,上無飛鳥,下無走獸,亦無水草,單騎獨行,常遇諸惡鬼怪,奇形異狀,繞人前后,惟念心經(jīng)(前羅什法師之所譯者,或云游經(jīng)天竺時路遇化僧口授此經(jīng)與法師者),發(fā)聲即滅(此經(jīng)非但義理精妙,且受持讀誦靈驗非常),千辛萬苦,終于給他冒險西行五萬多里,直至貞觀七年始入印度。遍歷諸國,廣學(xué)圣教,通達各種語言文字,到處很受一般歡迎和優(yōu)待,于那爛陀寺,從當時最負聲譽的佛學(xué)泰斗——戒賢論師,受唯識宗旨,學(xué)瑜伽師地論等諸大乘經(jīng)論,他屢次參加宗教辯論大會,均獲勝利,聲望日隆,不久升任那爛陀寺的副主講。

  師受當時印度的戒日王所崇重,曾在曲女城特開大會,敷設(shè)寶座一,請師為論主,稱揚大乘教義,召集四方僧眾,并敕諸國義解之士,畢集恭聆法師妙論;到會者計有十八國的國王,大小乘僧三千余人,婆羅門等二千余人,那爛陀寺僧千余人。法師升座講演時,宣示大眾說:‘我所說的如有一字無理,能難破者,請斬首以謝’。一連講了十數(shù)天,眾皆側(cè)耳而聽,悅服宏論,終沒有一人敢發(fā)言辯難的,散會時莫不皆大歡喜,嘆未曾有,爾時極受戒日王及各國王之盛贊和禮敬。其他值得記述者,就是常在各地演說經(jīng)論,曾折服當時著名的順世外道等,連獅子光論師也被折服。一時威震天竺,名聞遐邇、不論道俗無不仰慕,而皆知有一位中國法師者。

  法師先后留印達十數(shù)年,一共游歷三十多國,巡禮佛跡,遍訪名師,所獲梵本六百五十七部。乃于貞觀十九年正月方始回國,謁太宗于洛陽宮,慰勞甚厚,備受朝廷禮待。太宗敕住弘福寺,及玉華宮專事翻譯,所譯經(jīng)論凡七十五部,共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于中以六百卷的大般若經(jīng)為杰作;并著有會中論、破惡見論、真唯識量、八識規(guī)矩頌傳世。

  中國佛教再經(jīng)過玄奘的西行求法,窮本探源,已得佛教的全部精義,從此佛學(xué)昌盛于中國,這是對佛教一種偉大的貢獻,他一生大宏唯識教義,便成為唯識宗的初祖,同時也成為中國佛教歷史上的一大功臣,所以梁任公稱贊他說:‘中國佛教第一功臣\’。

  高宗麟德元年(公元五八九年民前一二四八年)二月五日師圓寂于長安西明寺,壽六十五,葬于白鹿原,士女送葬者數(shù)萬人,圓寂時,帝曾大哭,三日不上朝,說:‘我失了一件國寶\’。其當時見重于國家以及道德之感人不想可知。

  這部般若心經(jīng)乃于太宗貞觀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四日于終南山翠微宮譯出。

  譯:譯者易也。謂易梵文而成中文。按周制有四方譯官:東方曰寄,南方曰像,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本來印土居西,應(yīng)云狄鞮,今言譯者,因當時北方譯官兼通西語,騰蘭初至由其證譯故,至今相傳稱譯。此經(jīng)在來所謂七家譯本,實則先后共有八譯:

  一、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大明咒經(jīng)西歷四○二姚秦鳩摩羅什譯

  二、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西歷六四九唐玄奘譯

  三、佛說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西歷七○○唐義凈譯

  四、普遍智藏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西歷七三三唐法月譯

  五、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西歷七九○唐般若共利言譯

  六、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西歷八五○唐智慧輪譯

  七、佛說圣佛母般若波羅密多經(jīng)西歷九八○宋施護譯

  八、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年代不明法成譯

  相傳此外尚有唐不空,及宋契丹、慈賢等譯本,明以來失傳。以上八種皆同本異譯,雖然名殊,以及內(nèi)容文字少有不同,但是意義卻沒有相差。正如近人譯外國書,其譯本也是各有不同的。

  諸譯本中,總算奘師的譯本最為簡要,而且便于誦持,極為迎合一般學(xué)佛者的心理,因此他底譯本流傳最廣,除羅什法師之譯本為日本佛教流傳外,其余六種僅為研究佛學(xué)或考證之用,概未流通,F(xiàn)在所講者乃依奘師譯本。

  【合釋】這一部般若心經(jīng),是在‘唐\’朝時候,一位博通‘三藏\’圣典的‘玄奘法師\’所翻‘譯\’的,故曰唐三藏法師玄奘譯。(譯人講完)

  ┌丁一明能觀人

  ┌丙初總示菩薩修┼丁二明所修行

  │證境界分四├丁三明所觀境

  ┌乙初顯說般若分二┤└丁四明所得益

  甲三正文分二┤└丙二詳明般若真空實義

  └乙二密說般若

  【預(yù)釋】在佛經(jīng)精密的組織上,每一部經(jīng)都具全‘序\’‘正宗\’‘流通\’三分。序(緒論),是敘述一經(jīng)的因由。正宗(本論),是正說一經(jīng)的宗要。流通(結(jié)論),是勸大眾應(yīng)該信受奉行,并囑咐流傳此經(jīng)于天下后世。序分中又分有通別二種:通序(又名證信序,以六種成就證明此經(jīng)是佛親說,令人生起信心),是通于各部經(jīng)所同有者,即經(jīng)首之如是我聞……等。別序(又名發(fā)起序),是說明每部經(jīng)各別發(fā)起的因由。可是本經(jīng)卻沒有序分中的通序和三分中的流通分。大概是翻譯的人為使行者受持簡便起見而略去的吧?總之對于義理方面是毫沒影響的。

  在本經(jīng)八譯之中,除了羅什,及玄奘,義凈三譯本外,余五家的譯本,都具足三分的。按般若共利言譯本云:‘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及菩薩眾俱,時世尊即入三昧,名廣大甚深,爾時眾中有菩薩摩訶薩名觀自在,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即時舍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白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若有欲學(xué)甚深般若波羅密多行者,云何修行?爾時觀自在菩薩告尊者舍利弗言……’遂說出這一部般若心經(jīng)。又云:‘如是說已,即時世尊從廣大甚深三摩地起,贊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甚深般若波羅密多行!應(yīng)如是行……皆大歡喜,信受奉行’。今文簡略,而沒有這首尾兩段文。若照短篇經(jīng)典看來,還是沒有序跋比較來得簡潔,而能更受一般所歡迎的。

  從觀自在起至度一切苦厄,這幾句話是結(jié)集經(jīng)的人加上的,因為此經(jīng)是觀自在菩薩,從親證境界所流出之言教,故特引之以作本經(jīng)的發(fā)起,同時這一段文也可說是本經(jīng)的綱要。

  丁一:明能觀人

  觀自在菩薩,(從觀自在起至娑婆訶止共二百六十字為正文,從觀自在起至照見五蘊皆空句,是明菩薩行深般若,工夫得力的境界)

  【分釋】觀自在三字是別名。菩薩二字是通名。例如‘先生\’是通稱,某某是別名。先講別名——觀自在——就是觀世音菩薩。‘觀\’,是觀照,即能觀之智(觀讀去聲,是了達的意思,不可作觀看解釋)。‘自在\’是解脫無礙之義。

  現(xiàn)在先來講這位菩薩建立名號的所以,然后再來詳細說明‘觀\’和‘自在\’的意思。這位菩薩怎樣叫觀自在,又名觀世音?先解釋觀音圣號,其義有二:一約因中自利之修行工夫,二約果上利他的度生大用。

  一、因中自利:是說這位菩薩在因地修行的時候,用般若妙觀智,由耳根一門深入,背塵合覺,思維修習(xí),而入三摩地(正定),故能聞聲不循聲,謂聞世間一切音聲,不起妄識分別,能夠反聞自性,不被聲境所轉(zhuǎn),得到耳門圓通,所以稱他為觀世音。這是依楞嚴經(jīng)解釋的(詳見菩薩自陳圓通文)凡夫依識成妄,由耳根對聲境而起耳識,循聲流轉(zhuǎn),因而生起貪嗔之惑,這叫做妄聞。菩薩稱性起智,從耳根聞性聞一切音聲,不起妄識分別所聞之聲,但起觀照能聞之性,此即‘反聞自性\’,于是不起貪嗔之惑,這叫做真聞。楞嚴經(jīng)六云:‘我從耳門圓照三昧……得三摩提……由我觀聽十方圓明,故觀音名遍十方界’。以上雖然但就觀音立名的理由而言,若詳細來說,菩薩觀聽圓明,得大自在,能夠觀空不著空,觀有不住有,根塵俱消,空有無礙,那又何嘗不可稱為觀自在的呢?楞嚴經(jīng)所謂:‘由我聞思,脫出六塵,如聲度垣,不能為礙’,這可為表顯自在的明文。

  二、果上利他:謂菩薩以大悲故,凡世間一切眾生,遇有災(zāi)難之時,能夠一心稱念菩薩圣號,菩薩智照無遺,一觀便知,即時起大悲心,尋聲赴感,無求不應(yīng),無苦不拔,所以稱為觀世音菩薩。這是依法華經(jīng)解釋的。法華普門品云:‘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以觀察眾生苦惱,隨機往救,悉皆度脫其苦難,使之獲到解脫安樂(自在),這又何嘗不可以觀自在稱之。菩薩這個圣號——觀音,確為根據(jù)上面的兩種事實,因中自利,果上利他,而建立的。這里有要注意的就是:‘觀\’為能觀之智,‘世音\’是所觀之境,能觀之智無論約因中約果上都是一樣的,那所觀之境就不同了。因中修行的所觀之境是指能聞聲音之聞性,果上利他的所觀之境,是指世間一切苦惱眾生稱念菩薩求救之聲音,這是不可不知的。(又通常則略稱為觀音菩薩者?因唐人避太宗(李世民)諱,去‘世\’字但稱觀音,后世遂沿用之。)

  要知道菩薩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當然要有自他兼利才不違背菩薩的宗旨。那末從自利方面觀之,同時必不忘利他工作;從利他方面觀之,同時亦必不遺自利功德;能夠這樣才配稱為菩薩。所謂菩薩修自利功德,正為著要做利他事業(yè);做利他事業(yè),亦正為著莊嚴自利功德。據(jù)此則上面約楞嚴經(jīng)明菩薩修行自利,同時亦必具有利他功德在焉。故楞嚴經(jīng)云:‘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救護眾生,得大自在’。這便是顯示利他的一種明文。至于約法華經(jīng)明菩薩利他大用,同時亦必具有自利功德在焉。因為菩薩志在求成無上佛道,無疑地要以嚴土度生為目標,不度眾生,根本就沒有成佛的希望。此則菩薩之利他,也就是自利。所謂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即此意也。

  其次觀自在這個圣號,特別是根據(jù)本經(jīng),依菩薩修證工夫而建立的。因菩薩行深般若,能以甚深勝慧,照見五蘊身心空寂,度脫一切苦厄,得大解脫,自在二字由此得名。菩薩的自在妙用,純?nèi)挥捎谡找娞N空所得來的。何以故?以其能了達五蘊虛妄不實,所以不生執(zhí)著,不被所轉(zhuǎn),因而獲到解脫自在,故本經(jīng)以觀自在菩薩稱之。怎樣一般都稱此位菩薩為觀世音,而不稱觀自在呢?良以這位菩薩與閻浮眾生特別有緣。隨類現(xiàn)身,尋聲救苦,這是他歷劫度生的悲愿,因此觀音圣號來得格外普遍,同時也可說是這位菩薩的悲心救苦,利生事業(yè)之深入人心的一種表征。以菩薩有大智故,于一切事理悉皆通達無礙——自在;有大悲故,能夠隨類現(xiàn)身,尋聲救苦——觀音。以上建立名號的道理略為講完,F(xiàn)在來解釋觀,它的內(nèi)容有三種:即空觀,假觀,中觀。什么叫空觀?簡單來說:用般若智,先觀一切外境,皆是緣起假象,當體即空,本非實法。次觀自身四大假合,終歸壞滅,離四大之外本無實我,其次再觀六識妄心,生滅無常,離根塵之外,本無自性。什么叫假觀?用般若智,觀一切境,雖體達空義,而不廢緣起諸法,能夠應(yīng)物隨緣,于一切境上不生執(zhí)著。什么叫中觀?用般若智,觀一切法,皆是中道,徹證性相不二,色空不異之理,不取不廢,圓融無礙?傊沼^不著一切法(知諸法無性),假觀不舍一切法(達諸法如幻),中觀圓融一切法——雖不著而同時不舍,雖不舍而同時不著(了諸法非有非無,不生不異)。觀自在菩薩,就是由這三觀而得到自在的!

  其次自在亦有三種:一、觀境自在,是說菩薩用般若智,照了真如之境,于一切法圓通無礙。二、觀照自在,菩薩在修般若觀照時候,能夠當下不待尋思直捷徹底照見五蘊皆空,而沒有一些間隔或障礙,明明了了,親證實相(這觀照自在的道理,例如善講演者,當其在演講時候,對于語言方面能夠暢說無滯,對于理論方面,都能一一盡致發(fā)揮,因之稱為演說自在(喻觀自在菩薩)。至于初學(xué)習(xí)講演的人,那就不如是了,可以預(yù)想到他,當在講演的時候,無論語言和態(tài)度方面,一定是會處處感覺到不自然——一身顫抖,語言羞澀,層次錯亂,這就是有障礙而沒有自在的工夫(喻權(quán)教菩薩)。因其所修的觀照工夫有如是甚深造詣,所以稱之為觀自在,假如權(quán)教菩薩,它所修的觀照工夫根本就稱不上自在二字的了。三、作用自在,菩薩行深般若,親證法身本有,從體起用,一切神通作業(yè)皆得自在,能隨緣赴感,分化無礙。又自在即指‘自\’性常‘在\’不變(菩薩由觀照般若證入實相般若,實相般若就是真如自性,此性乃萬古不變,歷劫常在,常在即實在也。五蘊幻妄是不實在,唯此真如自性方為實在故)。謂菩薩修習(xí)深妙般若,親證‘自\’性常‘在\’之理,而得成覺悟之人,故以觀自在菩薩稱之。又自在而云觀者,正顯示菩薩的自在是由般若觀慧而得來的。總上解釋自在道理,不出體用二義;前三說——觀境,觀照,作用,是屬用方面的(‘觀境\’是明所觀之境自在,‘觀照\’,是明能觀之智自在,此二屬智,屬因,屬自利。‘作用\’,是明度生自在,屬悲,屬果,屬利他)。后一說——親證自性常在,是屬體方面的。前之觀智修習(xí)無非要證這個——自性常在;后之悲心度生又莫不根據(jù)這個。以上別名——觀自在,的意思講完了。其次再講通名——菩薩。

  菩薩二字是梵語,具足應(yīng)云菩提薩埵,因我國好簡,略去二字(第二提字及第四埵字),但稱菩薩。菩提譯為覺,薩埵譯為有情,合言之為覺有情(有情就是眾生,舊譯眾生,新譯有情。眾生則連無情之生植物亦兼含在內(nèi),實不及有情二字較為確切。凡有知覺——有精神活動者,皆名有情,謂有情識、情見、情愛等的意思,指人及一切動物——凡有生命者都賅括在內(nèi)。今單就人類而言,覺有情就是覺悟的人),即上求佛道以自‘覺\’,下化‘有情\’以覺他;換言之,以‘菩提\’佛果為上求,‘薩埵\’有情為下化(菩提是所求之果,薩埵為所度之生),故稱菩薩。據(jù)此則做菩薩的基本條件是不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上求佛道是智慧的追求,理性的了徹;下化眾生是福德的培植,素行的修持。前者是智,屬于理為自利;后者是悲,屬于事為利他?傊猩锨蠓鸬赖木,下化眾生的責任,具足慈悲智慧,能夠自他兼利,這才配稱菩薩的資格。詳細來說,當約三義:一、自利——自覺,謂菩薩是已經(jīng)‘覺\’悟了的‘有情\’(不是一般在迷的有情)。又一說:菩薩能分證如來‘覺\’道,然而尚‘有\(zhòng)’微細‘情\’見未盡,就是等覺菩薩,尚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未斷,雖‘覺\’而尚‘有\(zhòng)’ ‘情\’見,故稱覺有情(此處覺字是指菩薩自覺,有情是指菩薩自己)。二、利他——覺他,謂菩薩不但自己覺悟就算了事,尚能以大悲心于生死苦海中去開‘覺\’這一群在迷的‘有情\’,使之同歸覺道,同得解脫,即‘以斯道覺斯民\’的意思,故謂之覺有情(此處覺字指覺他,有情指一切眾生)。三、自他兼利——自覺覺他,謂菩薩廣修六度萬行,在希望成佛,要成佛,不得不廣度眾生,所以菩薩是上求佛道之‘覺\’(自利),下化‘有情\’之迷(利他),故以覺有情稱之(此處覺字指佛道,有情仍指一切眾生)。菩薩是具足以上三種意義的。吾人如果有此志愿——上求下化,實行做到徹底即是菩薩,根本是任何人都可以做菩薩的,只要我們有上求下化的志行就夠了。(本經(jīng),照見蘊空句是‘智\’的作用,度苦厄句是‘悲\’的作用;此為菩薩‘悲智并運\’的一種表示。又蘊空句明‘無我\’,是屬修行方面——自利;度苦句明‘大悲\’,屬救濟方面——利他。此亦系表示菩薩之無我大悲,自他兼利的意思。)

  【合釋】這位圣者,能夠‘觀\’察諸法實相之理,得大‘自在\’,不為境界所轉(zhuǎn),又能救度迷苦眾生,具有‘自覺覺他\’、‘自利利他\’的精神,所以叫做觀自在菩薩。

  丁初明能觀人竟

  丁二:明所修行

  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此深字可通上下:通上則謂之功行造詣之深,揀非行淺也;通下則謂深妙般若,揀非淺般若也)

  【分釋】行是觀行,功行,指修行方面說(行,有小乘行——修四諦,十二因緣求證羅漢,辟支佛果者謂之小乘行。大乘行——修六度萬行,普度眾生,求證佛果者謂之大乘行。漸次行——依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以至等覺、妙覺、次第修習(xí)者謂之漸次行,亦名遍成行。圓頓行——依圓教法門于諸位中隨修一行,即具一切行,此為圓行亦名頓成行。行深般若是屬這一門的)。深對淺言,是表示功行的超越。如修‘人空般若\’(亦名共般若),但破我執(zhí),未破法執(zhí),但見于空不見不空,這是聲聞、緣覺及不但見權(quán)教菩薩所共修的,叫做行淺。修‘法空般若\’(亦名不共般若),既破我執(zhí),又破法執(zhí),空,又見不空,以至空空,如是則三惑圓斷,二死永亡,證入中道實相第一義空,這是大乘菩薩所獨修的,名為‘行深\’。又因所修之觀有空、假、中三種之不同,以及析空觀(滅色取空),體空觀(即色是空),次第三觀(從析空觀起至一心三觀),一心三觀(即析空觀是實相,乃至次第三觀亦實相)的差別。如但修空觀,或假觀,乃至次第三觀是不可名深的。菩薩能夠圓修一心三觀,照了一境三諦,境智一如,能所雙忘,頓證實相般若,真心本體徹底現(xiàn)前,所以稱為‘行深\’。復(fù)因般若有三:‘文字\’僅屬開解方面,‘觀照\’只是修行部分,唯‘實相\’才算親證境界。前二——文字,觀照,是淺;后一——實相,是深。又一說:二乘轉(zhuǎn)五蘊成五分法身為行淺般若(注一),大乘轉(zhuǎn)五蘊成三德為‘行深般若\’(注二)。至于般若智亦有三種: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上面所說的三觀是能觀之智屬因,般若的三智是所證之智屬果。修空觀成即證一切智斷見思煩惱,假觀成即證道種智斷塵沙煩惱,中觀成即證一切種智斷無明煩惱;若但證一切智,或道種智謂之行淺般若,能圓證三智,即是‘行深般若\’。其次如僅斷見思煩惱;滅分段生死,證有余涅槃,是一種行淺波羅密,夠不上行深二字。能斷無明煩惱,滅變易生死,證究竟涅槃,這才配稱為‘行深波羅密\’(波羅密,譯為到彼岸,是譬喻涅槃已如前釋)。今是大乘菩薩,修不共般若,依一心三觀,證一體三智,斷無明煩惱,得究竟涅槃,故曰行深般若波羅密。

  時指菩薩修行甚深般若工夫得力之時。亦即由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而證實相般若之時;亦即寂照不二,觀聽圓明,自在無礙之時,亦即萬緣俱寂,無證無得之時;亦即能所雙忘,境智不分,實相般若現(xiàn)前之時,(大般若經(jīng)云: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無如是等一切分別,何以故?甚深般若波羅密多,無分別故)。菩薩成就如是甚深般若功行,可謂無處不是般若,無時而非般若!愿行者無失其時!(這里要注意的‘時\’勿作菩薩正在修習(xí)甚深般若時解。因為此句是連貫到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句為一段,其意是說菩薩修習(xí)般若,成就功行甚深之時,故能照見五蘊皆空,而度脫一切苦厄,如作正在修般若時解,則不在修習(xí)般若時,能否照見蘊空,度一切苦厄,則成問題了)。

  【合釋】圣者觀自在菩薩,修習(xí)深妙般若,功行到了極點,證到究竟涅槃(彼岸)的時候,故曰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 丁二明所修行竟

  丁三:明所觀境

  【預(yù)釋】由前行深般若,故能照見五蘊皆空,但是這里所說的空并不是斷滅空,或邪見空。若斷滅空者:則無一切善惡因果可言,同時也不須要修一切福德善行,乃至莊嚴佛果。若邪見空者:邪見人所執(zhí)之空,聞空解脫之法,則不行諸功德但欲得空,且認為究竟,是為邪見空。像這樣,則和那以為鹽能令諸食物味美,便認為鹽之自味必多,空炒鹽吃,堿劇傷口,自討苦吃的這一類癡人還有什么差別呢?楞伽經(jīng)三曰:‘我說寧取人見如須彌山,不起無所有增上慢空見’。不墮\‘斷滅’\‘邪見’二空始可與言般若空義。然而般若空義的深奧,并非簡單可能盡致發(fā)揮的。茲略約二義預(yù)為說明:

  一、就方便門中說(屬事方面):空是虛妄不實的意思,因為字宙萬有,皆依眾緣所成,是一種生滅無常之幻相,沒有實在的自體,故謂之空。大論六曰:‘因緣生法是名空相\’。根據(jù)這句話就可以證明空是緣生不實的意思。二、約真實門中說(屬理方面):‘空\’指真空實相之第一義空,謂五蘊虛妄相中當體即是真空實相。非偽為真,離相曰空,以真如理性離一切迷情妄相(雖離一切迷情妄相,而一切迷情妄相當體即是真空實相),故曰真空。‘實相\’是對幻相說,幻相假現(xiàn)故說有(假相名幻有),實相無相故說空(實相本空寂),雖空而自性不無,所謂無相無不相,故名實相?傊f有緣生非實,此為虛妄之空,萬有當體即真,此為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即是實相,實相即是真如佛性,亦即涅槃妙心。觀佛三昧經(jīng)曰:‘真如實相,第一義空’;涅槃經(jīng)十七云:‘佛性名第一義空\’;三藏法數(shù)四十六曰:‘涅槃之法空無有相,是為第一義空’。此則佛性,真如,實相,涅槃,皆為空之異名,今取實相解釋空義,這是有所根據(jù)的。此則對于第一義空就是實相,實相就是第一義空的道理更無可疑了。當知,虛妄之空,是般若之消極的破壞作用;第一義空,是般若之積極的建設(shè)方面(以下經(jīng)文中凡談空者皆依此二義)。

  按前一屬漸門,后一屬頓門,般若正義當取后者——第一義空。雖然如是,但對小乘人說法,則當用前一說(虛妄不實之空),對大乘人說法,當用后一說(真空實相之空),方合如來隨機施教之旨。語云:‘藥不分粗妙,貴在對癥;法無論淺深,要在投機’。這是確實的話。

  同時又要知道照見蘊空一句即是入實相般若之微妙觀門,合上行深般若二句,可為全經(jīng)之要髓,學(xué)者幸勿忽略。!

  照見五蘊皆空,(照見是能觀之智,五蘊是所觀之境。一切眾生皆為五蘊身心所迷,以致生死無盡,故本經(jīng)首先以照見皆空一句以警覺之!令其仔細觀察身心二法皆從虛妄因緣而生,既能識破妄源自然不被所迷而獲到解脫矣。)

  【分釋】照是觀照。見即徹見。當觀之時叫做照,了了證理謂之見(照為三智之用,見為五眼之用)。又照即般若智照,不是凡夫黏妄發(fā)光之妄照。見即圓明真見,非同凡夫隨塵流轉(zhuǎn)之妄見。

  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蘊\’是積聚義,究竟積聚什么?即是積聚五法——色受想行識,為原素而成眾生;積聚三惑——見思、塵沙、無明之煩惱而受生死。又名五陰(新譯五蘊,舊譯五陰),陰是遮蔽義,是說這五法能夠遮蔽吾人本覺真心,使之不得顯現(xiàn)故。說詳細一點,五蘊于每一蘊當中都有他的獨具本能——積聚。色蘊,是由四大五根和合積聚而成身。受蘊,是由五識與五塵和合積聚而有受(眼受色,耳受聲,鼻受香……)。想蘊,是由意識與六塵和合積聚而有想(意識著色想色,著聲想聲……)。行蘊,意識思維塵境造作善惡諸業(yè),念念不停和合積聚以為行。識蘊,是了別諸法之本體,執(zhí)持一切染凈種子,和合積聚以為識。

  扼要的說:‘色\’以集合而有,‘受\’以接觸而成,‘想\’以緣影而生,‘行\(zhòng)’以遍計而名,‘識\’以了別為相。茲再詳細說明如下:

  一、‘色蘊\’,是質(zhì)礙義,凡有形質(zhì),有障礙者都叫做色。遠指世界一切萬物為外色,近指吾人目前四大肉體為內(nèi)色,乃至虛空等都屬色法所攝。概括的說有三種:(1)可見可對色——如顏色方面的青黃赤白等之顯色,形狀方面的長短方圓等之形色,動作方面的取舍屈伸等之表色,這都是有形質(zhì),眼可看得到的,故謂之可見可對色。(2)不可見可對色——如聲、香、味,它雖不可以眼見,然而耳鼻舌,都有接受的可能,故謂之不可見可對色。(3)不可見無可對色,又名無表色(雖分別明了,而無可表對,故云無表;雖無所表示,而于所緣境執(zhí)著不忘,故謂之色)——即指第六法塵,既不可以眼見,又不可以耳鼻舌接觸,故謂之不可見不可對色,F(xiàn)在單取吾人地水火風四原素所構(gòu)成之色身而言。

  二、‘受蘊\’,受是領(lǐng)納義,即對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者,謂內(nèi)之五根對外之五塵而起五識去領(lǐng)納一切境界,受順境叫做樂受,則能引起貪心;受逆境叫做苦受,則能引起嗔心;受不樂不苦境叫做中庸受,則能引起癡心;這叫做受,即指前五識(因五識受力偏強故。本來受蘊具足六受,通于六識,今欲以四蘊分配八識,故文中單明五受,將法塵一受攝于想蘊之內(nèi)。又在眼等五識領(lǐng)納順境時謂之樂受,如在意識領(lǐng)納者則謂之喜受。在眼等五識領(lǐng)納逆境時謂之苦受。若在意識領(lǐng)納者則謂之憂受。苦樂二受弱,屬前五識所攝,因前五識想

精彩推薦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