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修學導引》-第四章(四)

  (五)慈云懺主發(fā)愿文

  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愿以凈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凈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痛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圣眾,手執(zhí)金臺,來迎接我。于一念頃,生極樂國;ㄩ_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愿。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密。

  (六)蓮池大師發(fā)愿文

  稽首西方安樂國,接引眾生大導師。

  我今發(fā)愿愿往生,惟愿慈悲哀攝受。

  弟子某甲(眾等),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求于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故,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凈土。又以業(yè)重福輕,障深慧淺,染心易熾,凈德難成。今于佛前,翹勤五體,披瀝一心,投誠懺悔。我及眾生,曠劫至今,迷本凈心,縱貪瞋癡,染穢三業(yè),無量無邊;所作罪垢,無量無邊;所結(jié)冤業(yè),愿悉消滅。從于今日,立深誓愿。遠離惡法,誓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墮;誓成正覺,誓度眾生。阿彌陀佛,以慈悲愿力,當證知我,當哀愍我,當加被我。愿禪觀之中,夢寐之際,得見阿彌陀佛金色之身,得歷阿彌陀佛寶嚴之土,得蒙阿彌陀佛甘露灌頂,光明照身,手摩我頭,衣覆我體。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長,疾空煩惱,頓破無明。圓覺妙心,廓然開悟。寂光真境,常得現(xiàn)前。至于臨欲命終,預知時至,身無一切病苦厄難,心無一切貪戀迷惑;諸根悅豫,正念分明,舍報安詳,如入禪定。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諸圣賢眾,放光接引,垂手提攜。樓閣幢幡,異香天樂。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諸眾生,見者聞?wù)?歡喜感嘆,發(fā)菩提心。我于爾時,乘金剛臺,隨從佛后,如彈指頃,生極樂國。七寶池內(nèi),勝蓮華中,華開見佛,見諸菩薩;聞妙法音,獲無生忍。于須臾問,承事諸佛,親蒙授記。得授記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一切功德,皆悉成就。然后不違安養(yǎng),回入娑婆。分身無數(shù),遍十方剎。以不可思議自在神力,種種方便,度脫眾生,咸令離染,還得凈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如是大愿,世界無盡,眾生無盡,業(yè)及煩惱,一切無盡,我愿無盡。愿今禮佛發(fā)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總報,三有齊資,法界眾生,同圓種智。,

  蓮池大師的這篇《西方發(fā)愿文》是各種凈土發(fā)愿文中最完善的一篇,但文義較深,現(xiàn)簡注如下:

  l、稽首西方安樂國:稽(音起qi)首表恭敬頂禮,誠信皈投。安樂國即是西方極樂世界。

  2、接引眾生大導師:接引眾生往生的人天導師,就是阿彌陀佛。

  3、四恩三有:在家人的四恩為父母恩,眾生恩,國家恩,三寶恩。出家人的四恩為父母恩,師長恩,國家恩,施主恩。三有即三界眾生,即色界、欲界、無色界的眾生。

  4、一乘無上菩提道:普度眾生的佛法,有如度過生死苦海的舟船,稱為乘。佛陀因機施教,可將佛法分為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和菩薩乘五乘,也可分為人天乘,二乘,菩薩乘(或佛乘)三乘。歸根結(jié)底,只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圓成佛道的是最高乘佛法,也即是說,菩薩乘或佛乘是無上乘佛法。佛果菩提沒有更上的階位。菩提即覺道。大覺即證得佛果,即成佛了。

  5、萬德洪名:洪是大的意思,洪名就是偉大,響徹十方的名字。萬德是萬種功德,無量的功德。萬德洪名指阿彌陀佛名號。阿彌陀佛名號,全德立名,全名即德,以名召德,罄無不盡,所以稱為萬德洪名。

  6、期生凈土:期即期望、發(fā)愿。期生凈土就是發(fā)愿往生彌陀極樂凈土。

  7、業(yè)重福輕,障深慧淺,染心易熾,凈德難成:宿世所造的惡業(yè)很重,所培的福德很少,修行遭遇的障礙很深,智慧很淺薄,貪著五欲(財色名食睡)的被染污的心,如大火焚燒,因此以自力修行是很難成就的。

  8、翹勤五體,披瀝一心,投誠懺悔:翹(音竅,qiao),頭同上仰起,這里表示對佛的瞻仰恭敬。五體是兩肘兩膝及額頭,五體投地即五體著地,跪拜頂禮,表示外表恭敬。披肝瀝膽,一心至誠,表明內(nèi)心虔誠。投誠是歸投于佛。懺悔,懺是自我反省向佛坦白已犯的過失,悔是悔改,決心不再犯已犯過的錯誤。

  9、曠劫至今,迷本凈心:曠劫至今指很久很久時間。凈心是清凈心,是佛性,本性,真如心,人人本性清凈心本來具足,與佛無差無別,皆因妄想執(zhí)著,才迷失本性,在六道輪回不已。

  10、染穢三業(yè):染指浸染,染著,穢指污穢不凈。三業(yè)指身、口、意所造作的三種業(yè)。

  11、罪垢:造作十惡五逆等罪業(yè)污垢。

  12、立深誓愿,永離惡法,誓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墮。誓成正覺,誓度眾生:這就是發(fā)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1)立深誓愿:眾生界盡,我愿乃盡,是最深大的誓愿。

  (2)永離惡法,誓不再造:即煩惱無盡誓愿斷,此愿依集諦發(fā)心。

  (3)勤修圣道,誓不退墮:即法門無量誓愿學,此愿依道諦發(fā)心。

  (4)誓成正覺:即佛道無上誓愿成,此愿依滅諦發(fā)心。

  (5)誓度眾生:即眾生無邊誓愿度,此愿依苦諦發(fā)心。

  以上是從事相上講的,稱為生滅四諦。從理上講的叫無作四諦:從實相諦理上說,眾生只是假名,終日度眾生,實無眾生可度。煩惱無實性,實無煩惱可斷。法門是自性具足的,學無所學。佛道本乃自成,眾生本來是佛,實無所成。無作四諦是圓教妙理,不是初學者可以修習的,這里只提及一下而已。

  13、禪觀:心不外馳,靜息念慮叫禪,心作一境為觀。禪觀是人正定的觀照。凈土的正定觀照,不是禪宗的一念不生不著相的禪定。凈土以《觀經(jīng)》的靜慮潛心觀察,使極樂依正歷歷如在目前,是要著相的觀察,稱為觀像念佛和觀想念佛,也是通入實相念佛的。善導大師指出:“我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揚神飛,觀難成就。是以大圣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xù)即生,若能念念相續(xù),畢命為期,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所以說凈土宗念佛法門中,持名念佛最為穩(wěn)當。

  14、無生忍:無生即不生不滅的涅粲境界,無生忍是把心安住在不生不滅的理體上。忍是將心安住于諦理上不動搖的意思。無生忍又叫無上法忍。破一晶無明,證一分法身,無生法忍是證得別教初地,圓教初住的果位的境界。塒外境心如明鏡,境有來去生滅,心無生滅。證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于須臾間就可以往十方世界,供養(yǎng)諸佛,得蒙授記,就能分身百界,八相成道,化度有情。

  15、三身四智:三身是法身,報身,應化身。四智指凡夫成佛時要將凡夫的八識轉(zhuǎn)為佛的四種智慧:前五識轉(zhuǎn)為成所作智以普利眾生;第六識轉(zhuǎn)為妙觀察智,以應病予藥,應機教化眾生轉(zhuǎn)凡成圣;第七末那識轉(zhuǎn)為平等性智,通達無我平等的道理,對一切眾生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智慧;第八識轉(zhuǎn)為大圓鏡智,觀照一切事相理性無不明徹的智慧,此智慧清凈圓明,洞徹內(nèi)外,如大圓鏡,洞照萬物。

  16、五眼六通: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稱為五眼。凡夫為肉眼,遇暗阻不能見。天人的眼是天眼,遠近晝夜都能看見;垩凼锹暵勑〕圣人的眼,能看破假相,得真空。菩薩的法眼,能徹底了悟世出世間一切法門。佛有如來的佛眼,無事不知,無事不見,不受時空限制,一切法中,佛眼常照。六通指三乘圣人所能得到的六種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和漏盡通。漏盡通是佛獨有的神通,一切功德均不漏失,故稱漏盡。漏盡就是一切煩惱無明斷盡后的神通。

  17、陀羅尼:譯為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

  18、不違安養(yǎng),回入娑婆:安養(yǎng)即彌陀西方極樂世界,娑婆即地球人畜等眾生所居的五濁惡世。不違安養(yǎng)即法身不動,不離開極樂世界。返回娑婆,是應化身返回世問。

  19、四恩總報,三有齊資:往生極樂就能全報四恩,總利三有。資是資生,利益。讓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中的眾生都普獲大利叫三有齊資。

  20、法界眾生,同圓種智:即九法界眾生,同成佛道,這是回向。回因向果,是同向的發(fā)愿。印光大師說:“回向之法不一,然必以回向凈土為唯一不二之最妙法。以其余大愿,不生凈土,每難成熟。若生凈土,無愿不成。以此之故.凡一切所作功德即別有所期,亦必須復回向凈土也。”

  7、簡單白話發(fā)愿文

  南無阿彌陀佛,我現(xiàn)在發(fā)愿:愿我死了以后,馬上就往生到極樂世界中去。求阿彌陀佛那時來接引我。南無阿彌陀佛!

  (五)發(fā)愿儀規(guī)

  1、先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圣號,不拘多少,多多益善。

  2、南無卜方三世佛菩薩。(三稱三拜)

  3、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三拜)

  4、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接引大導師阿彌陀佛。(三稱三拜)

  5、南無觀世音菩薩。(三稱三拜)

  6、南無大勢至菩薩。(三稱三拜)

  7、南無清凈大海眾菩薩。(三稱三拜)

  8、讀發(fā)愿文。

  9、念:某年某月某日信愿念佛眾生某某。于某省市(縣)街道(鄉(xiāng))某地發(fā)愿,愿于命終之時,蒙阿彌陀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發(fā)愿已竟。

  信愿二門是凈土宗的根本。蕅益大師指出:“得生與否,全由信愿之有無。'’深信切愿,就是發(fā)菩提心。曇鸞大師在《往生論注》中說:“此無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凈佛國土心。是故愿生彼安樂凈土者,要發(fā)無上菩提心也。”

  第三節(jié) 行

  信愿行是凈土三資糧,信愿如眼目,行如腿腳。信愿確立往生的目標,解決能否往生的終極成效。凈土行門是_達到往生極樂這一終極目標的方法和過程。蕅益大師指出:持名妙行,能“滿所愿而證所信。”

  一、念佛是正行

  廣義的念佛,是心心在佛,念念在佛,佛在心中,心為佛攝,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凈土宗的念佛有四種:

  (一)觀想念佛

  依《觀經(jīng)》十六種觀法,觀照極樂世界依報十七種功德莊嚴,阿彌陀佛八種功德莊嚴及極樂世界菩薩的四種功德莊嚴,就是心心在佛,念念在佛。這種念佛是高水平的念佛。中國凈土宗諸祖師從慧遠、曇鸞、道綽、善導、蓮池、蕅益直到印光都修過依觀想念佛而證得念佛三昧。但是凈土境細精微,凡夫心粗散亂,難入微妙之觀。所以一般念佛人,可以不修觀想念佛。

  (二)觀像念佛

  面對阿彌陀佛塑像、畫像,眼睛注視阿彌陀佛像,而不舍離,這樣也是心心在佛,念念在佛,這就是觀像念佛。不過一般人觀的阿彌陀佛像是佛的劣應身像,并非阿彌陀佛真實像狀。觀像念佛,像在可修,像離不在就難修。所以一般念佛人,也不必將觀像念佛作為主要的念佛方法。

  (三)實相念佛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從理上說阿彌陀遍一切處,人一切眾生心中。眾生是阿彌陀佛心中的眾生,阿彌陀佛也是眾生心中的阿彌陀佛,生佛是不異不一的。實相念佛,就是念自己心中的阿彌陀佛,念自己心中的自性天真佛,也就是念自性彌陀。因為念的是法身佛,無形無相,一般眾生很難直接契人,要求很高,不是上根利智的菩薩再來,不是法身大士,是很難下手修習的。所以一般念佛人,不宜直接修實相念佛。

  (四)稱名念佛

  稱名念佛就是口中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也可以稱念“阿彌陀佛”四字洪名。阿彌陀佛發(fā)四十八大愿,無量劫修諸功德,愿愿圓滿成就,創(chuàng)立西方極樂世界而成佛,也成就了阿彌陀佛的名號,成就了眾生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萬德洪名,這是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的,心心相通、相連、相應的樞紐。阿彌陀佛以名號,放光攝受念佛眾生,以名號救度眾生,以名號接引眾生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名號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眾生以稱念佛號為修凈土的正行,眾生至誠稱念一句阿彌陀佛,可以消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可以消災免難,可以度脫一切冤家債主,可以自得心開,增長;,更可以將佛的功德轉(zhuǎn)為自己的功德,這真是不可思議呵。所以古德說:“一句阿彌陀佛,成佛有余。”一句阿彌陀佛,既是世間完美人生的保證,也是出世間徹底解脫,出三界,離六道,一生成佛的唯一妙法。一句句彌陀佛號不斷,一念念彌陀極樂不離,即可滿眾生一切心愿,成就一切事業(yè),直至究竟成佛。

  四種念佛方法都是相通的,都是世尊教導的正法。對于上根利智的人,可以選觀想念佛而人實相念佛,對于少數(shù)有條件的,也可以求證念佛三昧。證得念佛三昧的念佛人,必定上品往生。一般下根念佛人,只要老實稱名念佛就夠了,也可在稱念佛號時,觀看阿彌陀佛圣像,更容易令心清凈,念佛更得力。稱名念佛時也可觀想阿彌陀佛的佛光從頭頂照遍全身,融化了自己身軀,進入忘我念佛的更高水平。

  二、念佛現(xiàn)世獲十種殊勝功德

  釋迦世尊親口開示了念佛現(xiàn)世即可獲得的十種殊勝功德利益。

  (一)常得一切天神隱形守護

  我們念佛的功德,必然感動天神,歡喜贊嘆,冥冥中加以保護。一句佛名,是萬種功德的結(jié)晶,具有不可思議的大威神力。它是生死苦海中的慈航,是漫漫長夜里的明燈。天道中的一切天神,都尊重佛法。我們念佛的功德,必然感動天神,歡喜贊嘆,冥冥中加以保護。因此,念佛的人,不求消災免難,自然消災免難;不求家庭平安,家庭自然平安。這對念佛的人說,不過是現(xiàn)世獲得的小利益。對天神說,也是積累功德,雙方均有利益。

  (二)常得一切菩薩常隨守護

  菩薩的任務(wù),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所以時常分身無量,游化十方,普度有緣。念佛眾生和諸佛菩薩有緣,眾生在生死苦海中,一心稱名,是向佛菩薩發(fā)出的呼救聲。所以古德說:“生死海中,念佛第一”。稱名求救是因,菩薩尋聲救苦是緣,因緣和合,感應道交,自然逢兇化吉,離苦得樂,這就是果。古今以來,許多有緣眾生,由于遭受厄運苦惱而稱念名號,由于稱念名號而轉(zhuǎn)危為安,也由于獲得念佛的利益,而生信發(fā)愿,求生凈土,見佛聞法。“先以欲勾牽,后令人佛智”這是菩薩化度眾生的善巧方便。

  (三)常得諸佛晝夜護念,阿彌陀佛常放光明,攝受此人

  常得諸佛護念:護,保護;念,惦念。《阿彌陀經(jīng)》說:“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zhuǎn)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說明念佛的人,受到一切諸佛的保護和惦念,由于諸佛保護和惦念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所以他們修行的心,能永不退轉(zhuǎn),直到得著佛的智慧——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算這一世不能往生極樂世界,但既已種下善根,就不會退轉(zhuǎn),一定有一天會往生凈土,見佛聞法。

  阿彌陀佛放光攝受:阿彌陀佛,又號無量光佛。佛的智慧之光,橫遍十方,超越空間。佛的光明比太陽的光大千億倍,太陽的光,一道墻便隔斷了。佛的光明無所不照,任何東西也阻隔不了。“阿彌陀”是無量光壽,是佛的法身,也就是人人本具的佛性。念佛的人,業(yè)障消除,身心清凈;心頭清凈,即心是佛。也就是“妄去真顯”的道理。

  (四)念佛之人,光明燭(照)身,四十里之遙(遠)一切惡鬼,皆不能害;一切蛇龍毒藥,悉皆不受

  人人本具的常住真心,像一面大圓鏡,能照天照地,具有無量光明。但被多生塵垢蒙蔽,晦暗無光。一句佛號,是消除妄念的凈化劑,妄念消除,心光顯露,身放光明可達四十里之遠。這是真實不虛的。《蕅益大師文選》記載,安徽桐城縣,有甲乙二人,外出經(jīng)商,后甲病死異鄉(xiāng)。乙將他安埋并帶回遺物,交給甲妻。甲妻以其夫年輕體健,何以突然死去?懷疑乙謀財害命。乙深感委屈,又無法證明。便去甲墳前痛哭,傾訴冤屈。忽然甲的聲音附耳說:“你對我有恩情,我妻冤枉你,我可以附在你的身上,回家去對妻解釋清楚。”于是乙便折回。一路上,甲和他對話,和生前一樣。不過只聞其聲,不見其形。一次,乙偶然失腳,幾乎跌倒。不自覺地念了一聲“阿彌陀佛”!這一下,甲用驚恐的聲音在遠處說:“你怎么放光嚇我?”乙聽到念佛會放光,又連念幾聲佛。這一來,甲的聲音距他更遠,說:“你念佛時,胸部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我沒法靠攏你身邊。請你回去告訴我妻,叫她到墳前來,我會向她解釋清楚。”乙便照辦。通過這件事,使乙深感佛力不可思議,便棄商出家,潛心修行。后來成為一位高僧。

  一切妖魔鬼怪,都怕光明,都怕佛名。《普門品》說:假設(shè)在三千大千國土中,到處均有夜叉羅剎,想來害人。聽見他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時,那些惡鬼,連看都不敢看他,更小司能加害了。一切惡龍毒蛇猛獸,也不會加害。“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急走無邊方(迅速逃往遠萬。)”“沅蛇及蝮蝎,氣毒煙火然(燃)。念彼觀音力,尋聲(聞聲)自回去(回避)。”至于毒藥,也有明確的開示:“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想用它害別人),念彼觀音力,還著于本人(害人終害己)。”以上都是佛陀親口宣講,說的雖是念觀音菩薩,其實念佛也是一樣。

  (五)水火冤賊,刀箭牢獄,橫死枉生,悉皆不受

  五濁惡世的眾生,種種厄難苦惱,層出不窮。這里列舉水災、火災、冤對、強盜、槍炮(古代的刀箭,就是今天的槍炮,都是殺人的兇器。刀箭之災,包括戰(zhàn)禍在內(nèi))、牢獄以及遭受橫禍冤屈而死或枉墮惡道等。其實,災難遠不止此,不過舉這些作為代表罷了。

  貪瞋癡三毒是萬惡的根本,是災難的根源。念佛的人,念念清除三毒,消除煩惱,不求消災免難,自然消災免難于無形。平時能一心稱名念佛,到緊急關(guān)頭,我們自性中的彌陀,自會救護彌陀心中的眾生,而使他逢兇化吉。如果平時不念,到災難臨頭時,內(nèi)心恐懼張皇,六神無主,很難想起念佛。還有,念佛的秘訣就是至誠恭敬。印光大師說:“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yè),增一分;;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yè),增十分福慧。”必須牢記!

  (六)先所作業(yè),悉皆消滅。所殺冤命,彼蒙解脫,更無執(zhí)對

  我們無始劫來,所造惡業(yè),無量無邊。如果罪業(yè)有形狀、體積的話,盡虛空都容納不了。所以長劫受苦,不能出離。妙空法師《持名四十八法》說:“救一時之苦,布施為急;救萬劫之苦,念佛為要。”佛經(jīng)說“至心念佛一聲,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對于過去所殺害的冤命,我們應當至誠懇切地稱念佛名,解冤消結(jié),使他們能蒙佛慈悲加被,往生菩道。自然化仇為恩,轉(zhuǎn)禍為福,無形中消除尋仇報復的惡報。

  (七)夜夢正直,或夢見阿彌陀佛勝妙色像

  夢境是唯心所現(xiàn)。欲念重的人多淫穢夢,瞋心重的人多恐怖夢。念佛的人身心清凈,夜眠安穩(wěn),不會做噩夢、邪夢。還有上床后,默持佛名或靜聽念佛磁帶,可以養(yǎng)心安神,既能對治失眠,又可消除噩夢。如在夢中,遇到恐怖境象,或出現(xiàn)夢魘時,一稱佛名,頓時化為烏有。

  老實念佛,綿密用功,妄想逐漸消除,心光逐漸顯露。眾生心凈則見佛,佛無時無處不現(xiàn)身。水清月自見,能夠見到阿彌陀佛殊勝的勝嚴妙相。但是,切不可因此生歡喜心、執(zhí)著心。這不但無益,反致受害。印光大師說:“近來修行的,多有著魔的事情發(fā)生。這都是由躁妄心,急于希望有感通,有勝境出現(xiàn)。應該知道,不要說顯現(xiàn)的境界是魔所觀,即便是勝妙境界,只要生起一念貪著歡喜之心,就會受到障礙和損害。”

  (八)心常歡喜,顏色光澤,氣力充盛,所作吉利

  娑婆眾生,身為苦本。一生多在驚恐、怨憤、憂愁、痛苦中度過。只有念佛的人,內(nèi)心清凈,一心念佛,隨緣消業(yè),不被境轉(zhuǎn)。內(nèi)心充滿法喜,容貌充實光輝,疾病自然消除;健康長壽,不求自得,這只算念佛的副產(chǎn)品。念佛的人,渚佛歡喜,龍?zhí)鞊碜o,善緣增長,所做的事必然吉利。有位男居士,九十多歲,每天走三萬步路,念三萬聲佛,身體健康,精神飽滿,腰背挺直。他將來臨命終時,應能身無病苦,安詳往生。

  (九)常為一切世間人民恭敬、喜歡、禮拜

  念佛的人,內(nèi)心清凈,和氣迎人,廣結(jié)善緣,助人為樂?鬃诱f:“敬人者人恒(常)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尊敬別人的人是種善因,人們常常尊敬他是結(jié)善果。愛護別人的人是種善因,人們常常愛護他是結(jié)善果。種這樣的因,結(jié)這樣的果,受到人們的恭敬、歡喜、禮拜,這是必然的事。

  以上九條,都是念佛現(xiàn)生就獲得的大利益。那種認真為念佛是消極等死的,是臨終才得用的說法,不攻自破。

  (十)臨命終時,心無怖畏,正念現(xiàn)前,得見阿彌陀佛與諸圣眾,持金蓮花,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死亡是人生最悲痛的事,也是人人都逃不了的。在臨命終時,擁有無上權(quán)勢的帝王,擁有億萬資財?shù)暮栏?和一無所有的叫花子,完全一樣。他們手中的權(quán)勢和財富,絲毫幫不了忙。只有念佛的人,這時才能無留戀、無恐怖,一心念佛,求生凈土。同時,必定蒙佛接引往生蓮邦。從此超凡人圣,直至成佛。阿彌陀佛四十八大愿就是阿彌陀佛對念佛眾生作的保證。還用懷疑么?

  列舉的十大利益,都是佛經(jīng)所載,是釋迦牟尼佛親口宣講的。既然對現(xiàn)生和來世都有利益,那么,無論從世間法或出世間法說,一切法門中,沒有比念佛法門更重要的了。

  但是念佛法門是“易行難信”之法,不少學佛的人,也并不完全了解,或許還有懷疑。正如明代蓮池大師(竹窗隨筆》中《念佛不專一》一文所說:“我以前在某寺參學,一天方丈對大眾說,中元節(jié)將做盂蘭盆會,我以為一定要設(shè)齋供眾,結(jié)果并未設(shè)供,只是領(lǐng)眾念佛三天而已。又某寺當家?guī)熢夤俑胁?寺中首座集眾舉行佛事,以祈救護。大眾以為要誦經(jīng)持咒;結(jié)果只是高聲念佛而已。這兩件事,皆出于常情意料之外?梢姶蟮聜兊乃枷胱鞣,不同凡響,很值得學習。但是今天許多念佛的人,名為專修凈土,可是為了求延壽,便誦《藥師經(jīng)》;為了消罪業(yè),便拜《梁皇懺》;為了救厄難,便念消災咒;為了求智慧,便念觀音文。把平時念的佛號放在一邊,以為念佛無濟于事。為什么不想一想:阿彌陀佛是無量壽佛,往生的人也壽命無量,何況求人間百年的壽命呢?《觀無量壽佛經(jīng)》說:至心念佛一聲,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何況眼前的厄難還不能消除嗎?《無量壽經(jīng)》說:“我以智慧光,廣照無央(無邊)界”,念佛的人,彌陀常以智慧之光照其身,何愁沒有智慧呢?“一句佛號,是阿伽陀藥,萬病總持,如果你不相信,不肯服,又有什么用呢?”這段重要的開示,今天讀起來,仍然具有非常中肯的指導意義。

  我們念佛的人,必須深信佛言。“佛言不信,何言可信?”但當精進念佛,切勿有絲毫懷疑!疑則自生障礙,斷難獲得念佛的利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