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存在的“實相”
6:存在的“實相”
所謂存在的“實相”即是大空性,是真空與妙有同體不二,是一切存在的本際或本然。佛門勉強以“相”呼之,僅是為了順應(yīng)眾生的世俗習(xí)慣。
從義理上來講實相有三種含義。第一是指真如空相。指它的本然之性真實不虛,它即是平等一切,是法身如來,沒有種種千差萬別,虛妄生滅的幻想、執(zhí)著,也就是指一切存在不生不滅,不動不搖的平等一相,誠如萬物有的“靈”,或電流、能量一樣,是生氣蓬勃的生命及萬物的“本能”、“本性”。萬物萬有都是它的“顯露”和“起用”。這就是勝義諦的“實相”所指;
第二是實相無不相。實相的本體指“性”,它雖然是空無所有,無一法可得,但是它又依萬物萬有而顯其“用”,能夠隨緣顯現(xiàn)千差萬別的一切諸相,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沒有一相不是實相,法法皆真,這就是俗諦的實相所指。最后是實相無相無不相。真幻兩不立,不執(zhí)空不執(zhí)有,性相一如。因為真幻、空有都是為了述理方便而立的假言,本然的這個實相真如是不變隨緣。正當(dāng)隨緣顯現(xiàn)一切諸相的時候,是它的本體空無所有,無一相可得。
正當(dāng)空無所有的時候,卻是真空不空,又能具足妙有、妙用。正當(dāng)隨緣現(xiàn)出一切諸相的時候,又是妙有非有,本性乃是真空。這就是佛門中觀所指的真俗平等無二,等量齊觀,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所以說真正的實相真如,是這種真俗二諦的平等與融通,空有二相的無礙與圓融。
所謂勝義真諦,是指中道實相理體而言,俗諦則是指諸法緣起的作用而言,二者相資為用,不可偏廢,只有這個才合乎中道的實義。
然而,不管我們怎么說怎么理解這個“實相”,以上說的都只是安立于語言文字的義理,予真正勝義諦中的實相我們則須親身實證,它是無法在世俗諦之名言中得以真切地、全貌地安立的。所以從這種意義上說,如何向眾生“全貌”地講述這個世界一切存在的實相,以及成佛的“境界與狀態(tài)”,連釋迦牟尼佛也是失語的。
佛法之精髓在于禪(不是指禪宗),原是以心印心,并不是言語文字可以圓滿而確切地表達或描述。“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佛法依賴于語言又不能執(zhí)迷于語言,一切傳法都是方便假說,有著較強的針對性、假借語言、不離語言又不著語言等特點。目的僅在于幫助我們證入“實相”,而實相本身卻又是言語和思維無法企及的。
關(guān)于“實相”,對于眾生世俗中常規(guī)的知識與見解,三維空間式的思維模式、生命形態(tài)和心智狀態(tài),釋迦牟尼曾用風(fēng)的存在打過一個比方——假設(shè)他本人體會到風(fēng)是存在的,而我們從沒有發(fā)生過這種體認時,他也不可能、也做不到拿一片風(fēng)來給我們看。那他怎么向我們講述和描繪風(fēng)是怎么一回事呢?因此,那些言說或比喻只可能是一種假說,肯定不會究竟和確切。除非我們按一定的方式方法,親身證得和覺悟到風(fēng)是怎么一回事差不多。
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假設(shè)我們面對一個天生的盲人,他從未見過紅顏色,我們該怎樣才能讓他明白什么才是紅顏色呢?毫無疑問,我們可能也要打很多的比方——比如當(dāng)我們說紅色象血的顏色,盲人會說,哦,我身上有血,可我見不到它是什么樣子。
我們或許又會說,看見紅色有點象冬天曬太陽,有種暖乎乎的感覺,他會說,噢,我懂了,見到紅顏色等于是曬太陽,原來紅色是可以取暖的……如此下去,你說,關(guān)于紅色是怎么一回事,盲人到底能真正解悟幾分呢?于是,我們還得教他一套治好眼睛的理論和方法……雖然這些治療眼睛的理論與方法還是不等于紅色本身。
所以,在未親身證得實相和成佛之前,我們只可以借用一些佛學(xué)的法義去理解實相的含義,按佛門的概念說這叫“解悟”。須特別說明的是,解悟只是證悟的基礎(chǔ),它與證悟還不是一回事。
佛門常講“五蘊皆空”和“色不異空”等概念,其實這就是一種關(guān)于“實相”的開示。所謂五蘊,即是指色、受、想、行、識。這“色”,泛指眾生可以見聞覺知到的有形有象的事物。這個“空”當(dāng)然是指真如空性,不是指空洞和沒有。五蘊是緣起的產(chǎn)物,緣謝法還滅,五蘊不能恒常存在和孤立存在,其本質(zhì)當(dāng)然是空。
“色不異空”即是說明,講空不是否定“事物”的現(xiàn)象、功能和活動,即空有不二。除“色”以外,其它四蘊之生命現(xiàn)象當(dāng)然也如此地“空不礙有”。我們講空,是為了體認一切事物無自性,予實相中的本質(zhì)是一種空性使然,皆因內(nèi)外因緣而發(fā)展變化著,假使這個內(nèi)外之因緣不見了,事物則無法產(chǎn)生和起用。
比如我們找“風(fēng)”的相狀何在?如果不見樹上枝葉搖動,或者不吹在人的身上,誰又會知道有風(fēng)呢?這也可以說虛空(比喻為空)借物而顯其用。變者是相,不變是性,性相一如,性即是真如實相。換言之,不變的是體(根本),變的是它的用。虛空無形,實相無相,都借“妙有”而顯其用,借“妙用”以顯其“功能”。因此,空性無相無形,它是借我們的見聞覺知的作用或功能而以顯其“存在”。因此才是空有不二,性相一如。
我們應(yīng)該明白,并未有一個遠離一切事物的東西叫做“實相”或空性可以供我們證入,供我們?nèi)ビX知。實相,乃是這個世界一切存在、包括我們自己的本然面目,與我們自身及能見聞覺知的一切事物不過是一體多面,從未分割,亦不能脫離。
關(guān)于實相、空性及空有不二等,我再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譬如一棵鮮活的樹之“種性”(象征實相或空性),一定與它的新陳代謝、根莖、枝葉和花果等“相”是一體多面,我們不可能從它的新陳代謝、根莖、枝葉和花果等“妙有或妙用”中脫落出來,虛妄地去“別處”求證這顆鮮活的樹之“種性”,同時也不能揪住一片葉子或局部表相,即“種性”顯出的部份功用,認為該樹之種性就僅是這個樣子。空有不二的本質(zhì)是指性相一如,一體多用。
《金剛經(jīng)》云:“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個“如來”即指法身實相,是指體證諸相(一切妙有或妙用)之法性為空,平等無二。它們在眾生分別意識之下為諸相,在不升起分別意識、對境無念時則是如來(即實相)。所以佛弟子修行起初都是在“練心止妄”,即平息或轉(zhuǎn)化我們由來已久的“分別心”,因為我們?nèi)衾鲜橇?xí)慣于以自己的分別意識執(zhí)著地應(yīng)境對人,則甘為暫時的表相和局部之“真相”所愚弄,不能從本質(zhì)上圓滿地、全貌地體認到這棵鮮活的樹之“種性”。
所以,若要進一步來理解實相的話,這個安立在世俗諦中的“實相”、空性及空有之見還是些不折不扣的假說。因為一切事物存在的法性都為空,所以世俗諦中所言的“佛法”也如此。這一切僅是為了述理和描繪存在的性質(zhì)(法性),以及方便我們依法實踐時而作的一種假言。
綜上所述,佛學(xué)學(xué)到后來,并不特別強調(diào)思維和語言,而是直指人心,講求親身“證得”所謂的勝義諦中的這個“實相”。這是多么客觀、務(wù)實的實證主義態(tài)度呵。以哲學(xué)范疇的話來說,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存在決定意識”。
遺憾的是,佛學(xué)流傳到現(xiàn)在早已有些變形,世俗的誤解、誤讀較深。一講空性與“實相”,一些人就以為是空洞和虛無,不講空性與“實相”,另一些人學(xué)佛則可能成為盲從與迷信,修學(xué)永遠難有突破。
釋迦牟尼早說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變化,包括這個安立在世俗諦中的“佛法”,都會依照發(fā)展到滅亡的客觀規(guī)律。佛門常講“諸行無常”即是這個道理。在世俗中,佛學(xué)的言說方式和人們的信持及理解都會流變,一切都會遵循這個“無常”的道理。因為佛不是造物主(世上本身也沒有造物主),他更改不了世界的客觀規(guī)律。
有情眾生都會生死無常,都是生、住、異、滅,宇宙萬物萬有,一切的形態(tài)都會成、住、壞、空。這世上沒有恒常不變的東西……因此,世界的實相好比是一輪月亮,這月亮因被暫時的霧靄籠照我們不能看見它,佛法好比指著月亮的手指頭——如果我們只盯著這個手指觀看時,我們將永遠不能看見月亮。任何人,只要僅僅執(zhí)迷于“指著月亮的手指頭”及一切言說或比喻,誰就不能得到“實相”。
因此我們才要反復(fù)強調(diào),關(guān)于“實相”,佛學(xué)永遠都只是一種假說,釋迦牟尼傳法的目的在于借一定的言說及方式,教會我們一定的理論和方法去親自“證得”這個實相。只有我們自己親身去證得了“般若波羅蜜多”,我們才會知道勝義諦之“實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關(guān)于佛學(xué)假言中的“實相”,我最后再作一個仍然不確切的比喻,這好比一個博士生同三歲小孩子講微積分,他怎么也講不清楚,甚致還可能失語。他只好打比方、做比喻,千方百計地誘導(dǎo)小孩努力學(xué)習(xí),最后還會很干脆地向小孩攤牌——這些比喻和方法還不是微積分,但只要我們肯用心學(xué)習(xí),總有一天會象我一樣真正懂得什么才是微積分。
總之,對于生命之常態(tài)而言,實相與“佛境”確實是不可思議的,但釋迦牟尼已向我們傳達了這么一種意思:只要我們肯努力修證和實踐,我們就會同他一模一樣。
- 上一篇:7:哲學(xué)與佛學(xué)
- 下一篇:5:所謂的“佛教”
- 第一課、佛
- 第一課、佛的意義
- 第一篇 法身、報身、應(yīng)身
- 第一冊、自序
- 三十七道品 序文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一節(jié) 何謂佛
- 第一課、佛教的真理
- 第二課、如來十號
- 第二課、釋迦牟尼佛 (一)
- 圣典篇 大念處經(jīng)
- 大架構(gòu)篇 二、五根、五力
- 第三課、佛身
- 第一課、律宗(一)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二節(jié) 釋迎牟尼佛
- 第九課、中國四大名山 (一)
- 第一課、修觀對治淫欲
- 第一、二、三課、綜合指要
- 十三、懺法
- 1:佛學(xué)是怎么一回事?
- 第四課、藥師佛
- 編者序言 作者序言
- 練習(xí)1 有意識的呼吸 一 正念觀身
- 第三課、釋迦牟尼佛(二)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三節(jié) 何謂法
- 十五、焰口
- 上座部佛教修學(xué)入門 目錄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三節(jié)、佛教的實質(zhì)
- 第十五課、四攝法 四無量心 四弘誓愿
- 第二篇 受持五戒、八關(guān)齋戒、菩薩戒
- 第三十課、焰口召請文(宋·蘇軾)
- 第八課、四圣諦
- 一一念不生
- 第七課、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 第十四課、菩薩十地
- 第十八課、聲聞四果
- 第四課、轉(zhuǎn)輪圣王
- 第十課、修學(xué)佛法的次第
- 第二十六課、悟道詩
- 第九課、十二因緣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二節(jié)、佛陀教導(dǎo)的是什么
- 什么是文字禪?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chǎn)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jīng)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jīng)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nóng)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jīng)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nèi)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xué)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jīng)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jīng)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jié)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佛教基礎(chǔ)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