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課、聲聞四果

  第十八課 聲聞四果

  佛弟子,聞佛小乘聲教,悟四諦之理,斷三界見思惑,入于涅槃者,皆屬聲聞僧。聲聞僧,自凡夫位,修到阿羅漢位,乃出三界,這中間,須歷四向,證四果,然后成辦,并非一蹴可幾。

  三界內(nèi)的見惑 (1) 和思惑 (2),能使一切有情,迷亂顛倒,不能出輪回,了生死。所以小乘圣者,必須斷見思惑,此斷見思惑的次第,也即是歷四向,證四果的次第。

  第一是須陀洹向,及須陀洹果。譯為入流,謂初入圣流也;又譯逆流,謂逆生死之暴流也;又譯預流,謂得預圣人之流也。此位須斷盡三界八十八使見惑,方證得之,當未斷盡時皆為向,已斷盡為果。第二斯陀含向,及斯陀含果。譯為一來。謂其當于欲界的天上人間,各來受生一度也。此位除斷盡三界見惑外,須更斷欲界思惑前六品,方證得之,當斷一至五品時皆為向,已斷盡第六品為果。第三是阿那含向,及阿那含果。譯為不來或不還,謂不再來或不再還于欲界也。此位須斷盡三界見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方證得之,當斷第七八品時皆為向,已斷盡第九品為果。第四是阿羅漢向,及阿羅漢果。此含三義:一為殺賊,謂殺盡煩惱賊也。二為應供,謂道高德重,為世福田,堪受人天供養(yǎng)也。三為不生,謂永入涅槃,不再受分段生死也。此位須斷盡三界見惑,及欲界九品思惑,并色無色界八地七十二品思惑 (3),方證得之,未斷盡上二界七十二品時皆為向,已斷盡則為果。

  小乘行人,修至阿羅漢,即是已斷盡三界見思惑,歷四向,證四果,具六神通 (4),入無學位 (5),所事已辦 (6),不受后有 (7),為聲聞乘中,最崇高的圣者矣。

  【注釋】

  (1) 見惑是迷理之惑,屬于各種妄見,由邪分別而起之我見邊見等妄惑也。見惑品數(shù),小乘俱舍,立八十八,大乘唯識,立一百十二。

  (2) 思惑是迷事之惑,由貪嗔疑等迷情,染著世間事物而起之妄惑也。思惑品數(shù),有八十一,即欲界五趣為一地,色界四禪天為四地,無色界四空天為四地,共九地,每地九品,合八十一品。

  (3) 色界四地,無色界四地,無色界四地,共八地,合七十二品思惑。

  (4) 不測曰神,無礙通,六神通者:一、天眼通,二、天耳通,三、他心通,四、宿命通,五、神足通,六、漏盡通。

  (5) 聲聞乘四果中,前三果為有學,謂尚須進趣修學也。第四阿羅漢果為無學,謂學道圓滿,不更修學也。

  (6) 已斷盡三界見思惑二惑,故稱所事已辦,或所作已辦,其他位即三乘共通之十地中的第七已辦地。

  (7) 未來的果報;蚝笫赖男纳,曰后有。阿羅漢及辟支佛,已斷盡煩惱,則不受后有。

  【習題】

  (一) 何謂聲聞僧?

  (二) 何謂見惑?思惑?

  (三) 何謂四向四果?

  (四) 分別說出:一、須陀洹,二、斯陀含,三、阿那含,四、阿羅漢等所斷的惑。

  (五) 「后有」「無學」作何解釋?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