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16)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16)

  月二、不應開悟(分三科)

  盈一、標

  又諸菩薩于受菩薩戒律儀法,雖已具足受持究竟,而于謗毀菩薩藏者無信有情,終不率爾宣示開悟。

  這個第一科是從他受分四科,第一科辨授受相,這一科里分兩科,第一科明所應,第二科簡不應。這個明所應就是傳戒的菩薩對求受菩薩戒的菩薩,認為他是適合受菩薩戒的,叫所應。這第二科簡不應,就是這個人不應該給他受菩薩戒,這樣意思。這一科里又分兩科,第一科是不應從受,這個不應從受,這是傳戒的菩薩不及格了。求受菩薩戒的人不及格,傳戒的菩薩也不及格,那這件事就是不成了,F(xiàn)在這是第二科不應開悟。

  「又諸菩薩于受菩薩戒律儀法」這個又諸菩薩呢,指傳戒的菩薩說,于受菩薩戒律儀法,這位菩薩對于他所受的,所秉受的菩薩戒的律儀法。就是他以前曾經(jīng)受過菩薩三聚凈戒,他也是如法的修學!鸽m已具足受持究竟」是這位菩薩雖然學習佛法很久了,他能夠具足的,就是圓滿的安住凈戒,受持是不違犯戒。究竟就是使令這個所受持的戒,能夠清凈不染污。這個后面的《披尋記》的文的解釋呢,解釋這個究竟的意思,如果完全不違犯凈戒,那么就叫做究竟清凈;蛘呤怯械臅r候失掉了正念,違犯了凈戒,能懺悔清凈,那就叫做究竟。說這位菩薩他受戒之后,能夠圓滿的安住凈戒。

  「而于謗毀菩薩藏者無信有情」這個發(fā)無上菩提心,安住凈戒的菩薩是有大悲心的,但是對于謗毀菩薩藏的人呢,「無信有情」這個謗毀菩薩藏,就是謗毀大乘佛法的人,他對于大乘佛法沒有信心,就是這樣的有情!附K不率爾宣示開悟」所以這位持戒清凈的菩薩,由始至終他對于這個無信的有情,由始至終「不率爾」就是不輕易的宣示開悟,不為他講解這個菩薩戒,來開悟菩薩戒,不這樣做。這是標,下面解釋。

  看這個《披尋記》的文:

  「于受菩薩戒律儀法雖已具足受持究竟者」說這一段文,「謂諸菩薩于自所受菩薩凈戒三種律儀所有的軌則」這個菩薩凈戒,戒本來是清凈的,菩薩受了以后又沒有違犯,所以叫做菩薩凈戒。這三種律儀,就是三聚凈戒了。「所有軌則是名菩薩戒律儀法」這個戒律儀法這句話怎么講呢?就是軌則的意思,就是這三種律儀是菩薩修學圣道的一條路,一條道路,不可以改變的,你離開了這條道路就有危險。軌,就是這個車行的道路,這個車若不在道路上走就不安全了。那么菩薩的三種律儀,也就是菩薩的道路,就是軌則。這個則,是法則,三種律儀本身就是法,所以叫做軌則!甘敲兴_戒律儀法」。

  「此復云何?謂如下說四種他勝處法,乃至廣說諸事有犯無犯是染非染,如是等相是名軌則!勾藦驮坪?這個三種律儀的軌則,是菩薩戒的律儀法,但是究竟指什么說的呢?「此復云何?」「謂如下說」就是這下邊的文所說的四種他勝處法,這是重戒!改酥翉V說諸事」就是下邊的輕戒,「廣說諸事有犯無犯」你這樣作并沒有犯戒;你這樣作是有犯戒。說是「有犯無犯是染非染」這樣是犯戒了;但是不是染污;這樣子犯戒呢;是染污。所以有這四種差別。犯有染非染,這個差別。「如是等相是名軌則」這下邊文說出來四種他勝處法,還有很多的輕垢罪,那都叫做軌則。

  「于此軌則若無虧損,是名具足!惯@個受了菩薩戒的菩薩,對于這些輕重的戒條,若沒有缺少,沒有犯戒,是名叫做具足!干罹磳D,是名受持」受了菩薩戒的人,對于戒有深厚的恭敬心,對于戒法有恭敬心,「專念」專一的保持正念,這就叫做受持,這受持是這么講!赋鯚o違犯」從初開始就不犯戒,「犯已還凈」假設有的時候違犯了,違犯了以后呢就懺悔,恢復原來的清凈。這就叫做「究竟」,究竟這么講。這一段文是標,不應開悟是標的意思,標出來這樣的意義,下邊就是征。

  盈二、征

  所以者何?

  這個所以然的道理是什么呢?為什么菩薩有慈悲心,而對于謗毀菩薩藏的人,不開示他的菩薩戒呢?是征,下面第三科是解釋。

  盈三、釋

  為其聞已不能信解,大無知障之所覆蔽。便生誹謗。由誹謗故,如住菩薩凈戒律儀成就無量大功德藏。彼誹謗者亦為無量大罪業(yè)藏之所隨逐。乃至一切惡言惡見及惡思惟未永棄舍。終不免離。

  「為其聞已不能信解,大無知障之所覆蔽」,是因為什么不開示他菩薩戒呢?「為其聞已」因為他若聽聞了以后,他不能信解,他沒有信心。也可能他聽懂了這個意思,但是沒有信心,無信之解,那么這個信解可以這么講。這句話可以作兩個解釋,就是也不信、也不解。也不懂,不懂這是什么道理,就是不解。也根本也不相信,不信不解;蛘呤悄苊靼走@件事,但是他不相信,就是不能信解。

  為什么不能信解呢?「大無知障之所覆蔽」他有很大的無知的障礙,覆蔽他的心,所以他不能明白這個菩薩戒的道理,「大無知障」。一般的人呢,就是無知障,但是加個「大」字,加「大」字就是有問題了。有什么問題呢?就是造過罪。造過罪,這個罪障礙他,不能開發(fā)智慧就不能明白。你譬如說我們舉一個例子,有人發(fā)心在這個地方要造一個學校,那么為當?shù)氐倪@些年輕人讀書的地方。但是有人障礙這件事,不可以在這做學校,那么這個人將來他的智慧就有問題。這是當然社會上的學校的事情。若是佛法里面,譬如說是有開發(fā)智慧的,在佛法上能開發(fā)智慧的因緣、法會,你障礙他不得成就,那么將來你的智慧是有問題,這會有問題的。說「大無知障之所覆蔽」。「便生誹謗」,所以他就會生起來誹謗菩薩戒的佛法的事情。

  「由誹謗故,如住菩薩凈戒律儀成就無量大功德藏」,這下面說誹謗的罪過,先說一個譬喻,如同安住菩薩凈戒律儀的菩薩,他會成就無量大功德藏,這前面講過這句話。「彼誹謗者亦為無量大罪業(yè)藏之所隨逐」,那一位愚癡的人,他誹謗菩薩藏,誹謗菩薩戒,也一樣的「為無量的大罪業(yè)障所隨逐」,這又是這么多,很多很多的罪過隨逐他!改酥烈磺袗貉詯阂娂皭核嘉┪从罈壣帷顾麖乃_始誹謗菩薩戒,乃至到后來,于其中間一切的惡言、惡見及惡思惟沒有棄舍的時候!附K不免離」,就不能夠解脫無量大罪業(yè)障之所隨逐的,因此所以不為他講,不為他開示菩薩藏、菩薩戒。

  看這《披尋記》:

  「一切惡言惡見至終不免離者:」這一段文「此中宣說開示建立像似正法,是名惡言!乖谶@上面,這里面說有個「惡言」這惡言指什么說的呢?就是這個人他「宣說開示建立像似正法」他為人宣說像似的正法,正法就是佛法,與佛法相似不是佛法,但是與佛法相似,他為人開示這個像似正法,為人宣說這樣的正法,這是宣說像似正法。開示像似正法,就是他這樣宣說了以后,你可以提出來不同的意見,他還能給你解釋,那叫做開示!附⑾袼普ā咕褪撬說出來一個道理的,把這個像似的正法建立起來,是名「惡言」,這惡言就是這樣意思。這個我們佛教徒就是,若是對于佛法有歡喜心,就應該學習佛法,學習以后為人宣說開示,若是你沒有雖然相信了佛法,但是你沒有多學習,你就為人開示,就容易有這個問題,「像似正法」,是名惡言。

  「自心忍可愛樂惡所說義,是名惡見!拐f是這個誹謗佛法的人,他自己的內(nèi)心忍可愛樂惡所說義,他這個罪過的道理他非常愛樂歡喜忍可,忍可就是認可了這個道理,非常的歡喜這個道理,而這個道理是惡,是有罪過的,「惡所說義」是名叫做「惡見」。是這樣講。這個「見」呢,實在有一個智慧的意思,就是他有見地,是超過一般人的。但是這是個邪見,所以就變成一個罪過的事情了,而這個「見」剛才我說是個智慧的意思,同時也有執(zhí)著的意思,執(zhí)著他自己的見地,如果不執(zhí)著這個見地是不能成立的,所以叫做「見」。但是這是有罪過的,不合道理的所以叫做「惡見」。

  「由不如理虛妄分別所引顛倒尋思,名惡思惟!惯@個惡思惟怎么講呢?「由不如理」由于他不隨順佛法的真理,「虛妄分別」但是他還是有點智慧的,他還是會作各式各樣的分別,但是都是不對,所以叫做「虛妄分別」!杆嵉箤に肌褂刹蝗缋硖撏謩e引發(fā)出來的顛倒尋思,就是錯誤的思想,名叫做惡思惟。

  「若未現(xiàn)觀未斷彼種,是名未永棄舍!顾麅(nèi)心里面有邪見,這個事情是個問題,就是你作如是思惟為人宣說,就會在你內(nèi)心里面熏成了種子,這個種子就是和一般的這個虛妄分別的道理是一樣,你心一動呢就熏成了種子。熏成了種子,這個種子怎么樣才能斷呢?是「若未現(xiàn)觀」若是你沒成就無分別智,那么無分別智就不現(xiàn)前,這個無分別智現(xiàn)前呢能觀察第一義諦,能與第一義諦相應,叫做現(xiàn)觀。若沒有現(xiàn)觀,就是沒有成就無分別智的時候,「未斷彼種」你那個虛妄分別的種子不能斷,那個邪知邪見的種子還在你心里面,你不能斷的。這個意思就是得了無分別智,無分別而是智,是無分別但是不是智,現(xiàn)在說無分別而實智,這個地方有點問題的,有點事情的。這個無分別智現(xiàn)前的時候能見到第一義諦,這時候能斷除去這個種子,你這個虛妄分別的種子能斷的。是「若未現(xiàn)觀」呢「未斷彼種」你沒有成就這個諦現(xiàn)觀,那個種子不能斷。不能斷,你內(nèi)心有這個種子,那個種子一動,你這邪知邪見就出來了,所以有這個事情。所以「若未現(xiàn)觀,未斷彼種,是名未永棄舍!咕褪遣荒苡谰玫臈壣岬模阈睦锩嬗蟹N子,一有因緣這個種子就活動了,就虛妄分別就出來了,所以就「未永棄舍」。

  「于爾所時還為無量大罪業(yè)藏之所隨逐」于那么多的時間內(nèi),自從有了邪知邪見之后,一直到這個諦現(xiàn)觀成就之間,在中間的時候,就是那么長的時間內(nèi)「還為無量」一直的有「無量的大罪業(yè)障的隨逐」隨逐你,「是名終不免離」這個終不免離,這么樣講。

  荒二、如應授戒(分三科)

  日一、先說法

  又諸菩薩欲授菩薩菩薩戒時,先應為說菩薩法藏。摩怛履迦菩薩學處及犯處相。

  這是第二科如應授戒,這個「如應」如其所應為他授菩薩戒,如應授戒,前面說是這個人不能給他授戒的,現(xiàn)在是「如應授受」。分三科第一科先說法藏!赣种T菩薩欲授菩薩菩薩戒時」這個又諸菩薩指傳戒的菩薩說,說這個具足六波羅蜜種性相貌的諸菩薩,欲授菩薩菩薩戒時,他的這個慈悲心動了,想要授予此菩薩的菩薩戒,一發(fā)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名為菩薩,為這位菩薩授菩薩戒的時候。

  「先應為說菩薩法藏摩怛履迦菩薩學處及犯處相」那么先要為他授菩薩戒,應該要怎么樣辦法呢?先應該為他講說菩薩法藏,那么就是大乘佛法,就是修多羅了,這個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不管是大乘是小乘,要說明兩件事,小乘佛法也是這樣,大乘佛法也是這樣。你是中觀學派也好,你是唯識學派也好,不管你那個學派只要是佛法,要說明兩件事。一個是生死的緣起,一個是涅槃緣起,就是這兩件事,要說明這兩件事。如果說你說的,生死的緣起也沒講,涅槃的緣起也不講,那不是佛法。那么這個「先應為說菩薩法藏」這就是你要為他說大乘佛法,因為你為他授菩薩戒,這不是聲聞戒,這是大乘佛法的毗奈耶藏。

  這個「摩怛履迦」摩怛履迦呢就是佛法里面的真義,不是容易明白的,或者是佛陀自己詳細的說明開示佛法的真理,就是一問一答,或者是用問答,就是反復的去說明這個道理,那叫做「摩怛履迦」;蛘叻鹜拥弟子,或者得了圣道的弟子,他的大智慧就開示出來這個佛法的第一義諦,這個道理,那叫做「摩怛履迦」;蛘呔驼f它是論藏,那么這個菩薩法藏是修多羅,摩怛履迦就是論,也可以這么說也可以。

  「菩薩學處及犯處相」這兩句或者說就是律,那么就是菩薩,就是大乘律。大乘菩薩戒的,菩薩戒是菩薩所學的地方。這個「及犯處相」以及你要這樣做就違犯了菩薩戒,這個怎么叫做持戒?怎么叫做犯戒?這個「處」是當個依止講。就是犯戒,為什么會犯戒呢?就是因為你有煩惱了。你有貪瞋癡的煩惱你才犯戒的,所以叫做犯處。那我為什么不犯戒呢?那是智慧的關系,你的聞思修的智慧很強,你戒定慧的功德很強,所以你就不犯戒。那也是處,所以說「學處及犯處相」相就是相貌。

  令其聽受。

  這位傳戒的菩薩,先為求受菩薩凈戒的補特伽羅,先為他講解經(jīng)律論,「令其聽受」要叫他聽。你聽受實在就是學習,要把它深入到心里面去,所以叫做受。

  以慧觀察自所意樂。

  而那位想要受菩薩戒的人呢,他要用他自己的智慧來觀察,就是聽這位傳戒的菩薩講的這個經(jīng)律論,你要用智慧去觀察。觀察是觀察經(jīng)律論,也觀察自己,「觀察自所意樂」觀察自己,你的意愿!敢鈽贰咕褪且庠,我的意愿是什么情形,要觀察。

  堪能思擇受菩薩戒。

  觀察的結(jié)果呢,最后他有一個結(jié)論?梢,「堪能思擇受菩薩戒」。我能夠思擇經(jīng)律論的道理,我能夠領受,來稟受菩薩的戒法,我有這個能力,因為自己這樣觀察,感覺到可以。

  非惟他勸、非為勝他。

  這個自己想要受菩薩戒,是經(jīng)過自己內(nèi)心的智慧,應該是或者是要有一個時期的觀察思惟而后決定。「非惟他勸」不是只是別人勸我受菩薩戒,我就受菩薩戒,不應該是這樣!阜菫閯偎挂膊皇菫榱宋乙獎龠^別人,也不是,目的不是這樣。就是觀察這個經(jīng)律論的道理,要觀察自己的程度,我能行菩薩道,那你就來決定這件事,是這樣意思。

  看這個《披尋記》:

  「犯處相者:所犯眾罪,略有五種!惯@個犯處相,即「犯處相」這句話怎么講?「所犯眾罪」這個佛教徒稟受了戒法,然后又犯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說「略有五種」簡略的說有五種,所犯的重罪簡單的說有五種不同!钢^他勝罪聚等」有五種,「如攝事分說,(陵本九十九卷二頁)」那里說。

  這個五種第一個是「他勝罪聚」。他勝罪聚,我們簡單的說,那就是根本戒,是這樣說,這是他勝處罪。第二種呢是「眾余罪聚」,就是眾生的眾,剩余的余,眾余罪聚。就是罪過的罪,聚集的聚,眾余罪聚。這是第二種。這第三種呢是「殞墬罪聚」就是你若犯了這個戒,你就是要到三惡道去了。第四種是「別悔罪聚」別別的懺悔的罪聚,那么這個就是你若犯這個罪呢,你要向一位比丘懺悔,這別悔罪聚。第五是「惡作罪聚」,這個惡作罪聚怎么講呢?就是我犯了這一條罪就后悔了,叫「惡作」。不高興我作的這件事,哎呀我作不對了,后悔了,叫「惡作罪聚」。就是五種罪,這五種罪沒有看見怎么解釋,但是和比丘戒五篇相對,應該就是這樣了,比丘戒有五篇七聚,就那五篇和這里相合!甘敲麨榉浮惯@五種,你作這五種錯誤的事你就叫做犯。

  「犯罪因緣,略有四種」不同!钢^無知等」為什么會犯戒呢?有了罪過,就是有四個原因。第一個是無知,第二個是放逸,第三是煩惱盛,第四是輕慢。我們頭幾天也講過這個,這個「無知」因為無知而犯罪,就是受了戒以后不學習戒,不學習你就不知道這條戒的開遮持犯都不知道,那么犯了戒的時候自己還不知道,這就是一個因緣。

  第二是「放逸故」放逸呢就是學習過戒,知道怎么叫開遮持犯,但是這個時候忘掉了,忘念了,倒不是有意的犯戒,就是這時候我記不住了,這樣作是錯誤的,因此而犯戒,這是放逸。第三是「煩惱盛」就是這個人是學過戒的知道開遮持犯,而犯戒的時候知道這是犯戒,那為什么會犯戒呢?這是煩惱很盛,不能自主,這是貪瞋癡太強烈了。第四是「輕慢」就是這個人知道這是犯戒,這是持戒這是犯戒都明白,這時候他就犯戒了。他輕慢戒,他對于戒不當一回事,有高慢心,這樣子而犯戒的。這是四種因緣,就是犯了戒。「如攝事分說。(陵本九十九卷五頁),是名犯處,此為依處起毀犯故!咕褪怯蛇@四種因緣為依而發(fā)起犯戒的事情,這個處就當作依止講的意思。

  「又所犯罪有下中上三品的差別。此之因緣亦是有五種不同,如攝事分說,(陵本九十九卷六頁)是名叫做犯相!惯@個這上面說犯戒呢,若是由無知或者放逸而犯戒,那么就是下品,那上中下三品,那么這就叫做下品。若煩惱盛呢這是中品的犯戒,若是輕慢,輕慢心這是上品,這就是上品。這個前邊說到這個五種罪聚,「他勝罪聚」他勝罪聚那么這就是和這個「眾余罪聚」這兩種,你若犯了這兩種你就是上品。所以「殞墬罪聚」這第三種和第四種「別悔罪聚」那就是中品,后邊的「惡作罪聚」那就是下品。那么這五種的罪聚分三品的差別,或者可以這么解釋,這是說完了。

  當知是名堅固菩薩

  如果是這位傳戒的菩薩為受戒的菩薩,先講說經(jīng)律論。而欲受戒的菩薩,經(jīng)過一個時期的觀察,經(jīng)過一個時期的學習,經(jīng)過一個時期的觀察,認為自己堪能學習佛法,堪能受菩薩戒。若是不是非惟他勸、非為勝他,若這樣的情形呢,「當知是名堅固菩薩」。這個人他的道心會很堅固。

  堪受菩薩凈戒律儀

  他有這種堪能,可以受戒。

  以受戒法如應正授。

  而這傳戒的菩薩呢,就應該根據(jù)受戒的儀軌,隨其所應為他正授,這個慎重其事叫做「正授」。

  這下面看這《披尋記》:

  「是名堅固菩薩至如應正授者:謂彼菩薩由自意樂受菩薩戒,于菩薩戒深生愛樂;」說這個菩薩他自己的意愿他要受菩薩戒的,經(jīng)過學習觀察的,于菩薩戒深生愛樂,對于這菩薩戒法他非常歡喜,作人應該這樣子偉大才是對的!赣墒枪收f非唯他勸非為勝他,即此說名堅固菩薩。」有具足這樣條件了,名之為堅固菩薩!府斨湫挠谒芙鋱怨虩o動故」為什么稱為堅固呢?你應該知道這位菩薩的心,對于所受的戒是堅固無動,不管是什么境界,不能動搖他這個持戒的,守護凈戒的心,不受動搖!溉缡瞧兴_堪受凈戒」可以受凈戒!甘枪室运鶓芙渎蓛x法如其所應而正授與;謂是菩薩正所應作及非菩薩正所應作。」都應該給他開示,開示給他!溉缡怯蟹笩o犯是染非染等,如應廣說,」隨其所應來廣說明這件事!钢料庐斨!沟较挛臅f明這個道理。

  日二、正授戒法(分二科)

  月一、總標三戒他勝處法(分二科)

  盈一、別辨品類(分四科)

  昃一、標

  如是菩薩住戒律儀,有其四種他勝處法。

  這是第二科,第二科正授戒法,這個第一科是先說法藏,這是前面說這個,F(xiàn)在是第二科正授戒法,分兩科第一科是總標三戒他勝處法,分兩科第一科是別辨類,又分四科第一科標。

  「如是菩薩住戒律儀,有其四種他勝處法!拐f這位受戒的菩薩,他安住在戒律儀里面,也有輕重的不同,這個重戒里面有其四種他勝處法,有四種不同。那么這是標,那么這也就是類,這是他勝處法是一類。

  看這個《披尋記》怎么解釋:

  「四[G1] 種他勝處法者:如下文說」下面列出來這四種,這四種都是什么呢?第「一」個是「貪」,第「二」是「慳」,第「三」是「忿」,第「四」是「邪見」,這個受菩薩戒的人要斷除去這四種過失,「是名四法!埂溉缡撬姆ń詫僖鈽I(yè),」這個貪、慳、忿、邪見,在三業(yè)里面來說呢都屬于意業(yè),不屬于身口,屬于意業(yè)!嘎詳z為三不善業(yè)道。」把這四種合之為三,就是三種都是不善業(yè)道,這都是染污事情,「此中貪慳即彼貪欲」這四種有什么理由能變成三種了呢?就說「此中貪慳即彼貪欲」第一個貪第二個慳,實在慳也是貪,所以貪和慳就合而為一,這就是貪欲!阜藜床_恚」忿怒就是瞋恚了,「邪見可知」邪見是什么?邪見就是愚癡,就是貪瞋癡!溉缡菢I(yè)道唯于大乘制立為戒,是故說為菩薩他勝處法!

  這個業(yè)道唯于大乘制立,就是這個貪、慳、忿、邪見,這是業(yè)道。這個「業(yè)」這個字,這在這個《俱舍論》上有解釋,什么叫做業(yè)?什么叫做道?業(yè)是什么呢?譬如這上面說是貪、慳、忿、邪見,就是與這樣煩惱的思心所,與這樣煩惱相應的思心所。思心所究竟是什么東西呢?思惟的思,究竟是什么呢?就是你采取行動的那個司令官,你心里面決定要這樣做,那個決定者,就是那個思。但是它不是獨立的,它和貪在一起,和慳、忿、邪見在一起的。所以那個貪、瞋、忿、邪見是那個思心所的依托處。我們意業(yè)的貪瞋癡,貪瞋癡是業(yè)道,它不是業(yè)。它是這個思心所是業(yè),思心以貪瞋癡為依托的地方,為往來的地方。這條道路就是人可以從那里來往,所以說它是道。這個真實去造業(yè)的是那個思心所,是這么意思。所以這個業(yè),就是思心所是業(yè),貪瞋癡是道。

  但是前面這殺盜淫,身業(yè)的殺盜淫,語業(yè)的妄言、綺語、惡口、兩舌呢,它也是業(yè),也是業(yè)道。這個身業(yè)、口業(yè)這個采取行動,但是它也是道,也是思心所的游旅的地方,就這樣子。但是另外一個解釋呢,就是貪瞋癡也是業(yè),什么呢?因為你若放縱這個貪瞋癡的時候,它就能夠?qū)б愕饺龕旱廊,所以它也是業(yè),這么說也可以!溉缡菢I(yè)道唯于大乘制立為戒」這個貪、慳、忿、邪見,這是大乘佛法里面,佛在大乘佛法里面制立為戒。就是佛這樣安立,說這是戒,你不可以犯,制立為戒!甘枪收f為菩薩他勝處法」所以制立為戒,這個戒的名字叫做他勝處法。

  「又諸菩薩善凈意樂,為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而發(fā)正愿;發(fā)正愿已,方能受戒!惯@個又諸菩薩,這下面說的話里面的意義和前面不同了,是「又諸菩薩善凈意樂」這個「善」這個字,「善」者「能也」,能清凈自己的意愿。當然這是說這個菩薩,是凡夫的菩薩,凡夫菩薩但是他和一般的凡夫不同,有什么不同呢?能清凈自己的意愿,這是不同的地方,清凈自己的意愿。什么意愿呢?「為證無上正等菩提」為求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佛的無上菩提!改茏饔星橐磺辛x利」若是成就無上正等菩提之后,他能夠創(chuàng)作有情的一切義利,能為一切有情作很多很多的有意義的事情,能令他修學圣道,成就出世間的涅槃,得聲聞菩提,得緣覺菩提,得無上菩提,就是義利。他能為一切有情作這種出世間圣道的義利。「而發(fā)正愿」這是兩個愿,一個為證無上正等菩提的意愿,這叫做菩提愿。能作一切有情義利,這是大悲心。一個菩提愿,一個大悲心,他就發(fā)這樣的愿,這就是發(fā)菩提心。「發(fā)正愿已,方能受戒!鼓銉(nèi)心里面這個發(fā)就是建立,建立了正愿以后,才能夠在傳戒的菩薩那里受菩薩戒的,你沒有發(fā)無上菩提心是不能夠受戒的。但是發(fā)無上菩提心這件事,平常你完全不關心這件事,受戒的時候就是照那個文念一下子,『眾生無邊誓愿度,煩惱無盡誓愿斷,法門無量誓愿學,佛道無上誓愿成!贿@樣念一遍,說:發(fā)菩提心未?說:已發(fā)菩提心。我感覺這個事,這是沒有那么回事!那怎么辦呢?要以前,沒有受戒以前,沒有受戒以前呢,應該你的親教師來引導你學習發(fā)菩提心。也就是要靜坐,靜坐思惟這個道理,所以長時期思惟這個道理,思惟久了呢在自己的心里面,誠懇的發(fā)出來這樣的意愿,這叫做發(fā)菩提心。應該是這樣意思,應該先這樣子!赴l(fā)正愿已,方能受戒」。

  但是說是我以前沒有做這個事,我沒有去學習,沒人教導我,我也沒有學習發(fā)菩提心,那么我就去到傳戒的地方也就這么隨順著:發(fā)菩提心未?已發(fā)菩提心。那是這事算怎么回事呢?不要緊,不要緊,受了這個三壇大戒以后,如果你能到佛學院去,或者你另外有善知識,你學習佛法,學習佛法的時候,慢慢的你心里就發(fā)菩提心了。也算如法,就補上了嘛我以前不對,我現(xiàn)在改變過來好了,那也可以。如果若是受了戒以后不學習佛法,你沒有學習。你沒有學習,『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不學習佛法,那么你干什么?你干什么呢?那么就可能沒有因緣,能發(fā)動你的無上菩提心,那就永久沒有這回事情,那就沒有了。這上說呢「發(fā)正愿已,方能受戒」。

  「若于如是貪等四法隨起一種,皆能違害自所發(fā)愿善凈意樂」,「若于如是」若是這位受戒的菩薩,對于這個貪、慳、忿、邪見這四法隨起一種,隨你發(fā)動那一種,「皆能違害自所發(fā)愿」這四種不管是那一種,都能夠傷害了你所發(fā)的這個愿,發(fā)的無上菩提愿,無上菩提愿就是善凈意樂。

  「不復堪能于現(xiàn)法中安住其心身心無倦」你破壞了你的善凈意樂,你心里面貪慳,貪瞋癡、邪知邪見,那你于現(xiàn)法中,就是現(xiàn)在的生命體這里,現(xiàn)在的色受想行識法里頭,「安住其心身心無倦」就不復堪能于現(xiàn)在的生命體里面「安住其心身心無倦」,不能這樣子,你不能夠把這個心安住在佛法里面,一直的栽培善根而不厭倦,這就是辦不到了。你有邪知邪見認為是有問題,你心里面貪、慳、忿,這貪瞋癡在活動,這些善法都不能成就了。

  「不復堪能于現(xiàn)法中攝受無量菩薩所學」這件事不能于現(xiàn)法中安住其心身心無倦,其實這一句話是總說的,下邊就別說!覆粡涂澳苡诂F(xiàn)法中攝受無量菩薩所學」,這個「攝受」呢就當個「成就」講好了,就不能夠成就無量菩薩所學習的事情。所學習什么?就是經(jīng)律論、就是戒定慧嘛,就是這一些都不能學了。

  「不復堪能現(xiàn)作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你又不學習戒定慧、經(jīng)律論不學習,那你也就不能夠作對于一切眾生有利益安樂的事情,也都不能作。你貪瞋癡活動,還能作什么好事嗎?

  「況起一切」前面是說你隨起一種,何況你這四種都起了呢?和一切的煩惱一生起來,「由是因緣,貪等四法望與自愿及自性戒正能勝伏」!赣墒且蚓墶褂汕懊孢@一段說的話的道理,所以這個「貪等四法望與自愿」和自己發(fā)的善凈意樂這無上菩提心來對比的話呢,「及自性戒」現(xiàn)在是講一切戒,這個戒有九種,第一種是自性戒,現(xiàn)在是一切戒,和前面那個自性戒來對比!刚軇俜磺袣Х附詮拇松,是故名為他勝處法。」來對望之呢,就會明白了啊,「貪等四法望與自愿」自己的無上菩提愿及自性戒,前面那自性戒說的道理,「正能夠勝伏一切毀犯」勝伏一切毀犯,一切皆從此生!刚軇俜咕褪沁@個地方,這話可以兩方面講!刚軇俜谷绻愕钠刑嵩笍姡腔蹚娋湍軇俜磺袣Х福筒环浮H羰悄氵@個四法的煩惱啊,它的力量大,能勝伏你的菩提愿,那你這菩薩戒一切都毀犯了!附詮拇松咕褪悄闳羰亲魅疚鄣氖虑,作罪過的事情,從這四法生出來一切罪過的事情!附詮拇松枪拭麨樗麆偬幏!顾赃@個貪、慳、忿、邪見,叫做他勝罪聚。這個究竟什么叫做他?不要著急,這下面有解釋。

  「此即惡法名為他故」這個「他」是什么?就是惡法就是他。善法大智慧是你自己,現(xiàn)在你自己的智慧功德軟弱,沒有力量,為惡法所勝,就是他勝,「名為他故」!笍痛萎斨麆偬幏ǚ羌此麆僮锞邸惯@個地方又解釋的很微細,「復次當知他勝處法非即他勝罪聚」就是這個貪、慳、忿、邪見,這是「他勝處法」。「非即他勝罪聚」他不就是那個他勝罪聚,就是犯了戒就一大堆的罪過,不就是那個罪。

  「舉法而言,故唯說四!惯@約戒法來說呢,所戒的就說這四種,「故唯說四」!讣s聚為論,應有眾多」若是約這個這四法所犯的罪過來說,就是「約聚為論,應有眾多」不只是四種,應有眾多!溉缦聫V顯所犯事相,隨應當知」那么這個由下面文是說了很多了,「廣顯所犯的事相」那就不只于內(nèi)心的事情,表現(xiàn)于外的事相「隨應當知」隨其所應你就知道,那是犯他勝罪,那是犯了很多很多的罪。由嫉,也可能犯他勝處,也可能犯的輕垢罪。由貪,那有可能是犯的他勝處,也可能犯的輕垢罪,所以有這樣的分別!附杂伤姆槠湟蚓墶闺S應當知「犯他勝罪皆由四法為其因緣」。

  「以要言之,若由瞋起,多分他勝罪聚所攝,」這上面再加解釋「以要言之」若由瞋恨心發(fā)起的,多分是他勝罪聚所攝。由瞋心造的罪過多數(shù)是屬于他勝罪聚所攝的,「故世尊說多分應與瞋所起犯。由諸菩薩憎諸有情」這地方引佛說多分應與瞋所起犯,你作這種事情,你與瞋心相應的時候所犯的罪過,那這就是有嚴重了,你瞋所起犯!赣芍T菩薩憎諸有情嫉諸有情,不能修行自他利行,」為什么說犯,由瞋心犯罪就這么嚴重呢?

  說由「諸菩薩憎諸有情」你心里面憎惡諸有情,嫉恨諸有情,這個憎和嫉實在都是瞋心的意思!覆荒苄扌凶运小鼓闳舨_心起來了的時候,自己也不能修行對自己有利的事情,也不能修行對他有利的事情,這兩種功德都不能作。「作諸菩薩所不應該作」的事情,「可得成犯,」所以這樣子就是犯戒了!溉缦伦哉f」下文有說(陵本四十一卷二十頁)有說。「今舉四法,具足說故。彼說瞋起,約多分故!宫F(xiàn)在這里說這個四法呢,是具足說的,全面的說有這四種,「彼說瞋起,約多分故」約下文呢只說一個瞋,這是約多數(shù)菩薩你沒有修般若波羅蜜、四無量心,這個瞋心不能調(diào)伏,所以「約多分故」!肝碾m有別,義無相違!惯@里說四法,下面說一法,那文是不同,但是那個意是沒有沖突!赣执怂麆偬幏ā7俏ǚ钢;亦有犯輕!惯@就把前面這個意思又說出來,「又此他勝處法,非唯犯重」這四種他勝處法這是犯重,但是這四法也不是完全是犯重,亦有犯輕罪的地方,「由彼起犯意樂因緣,有軟中上品類差別!拐f是同樣是瞋心,怎么又通于輕,又通于重呢?怎么會這樣子?「由彼起犯意樂因緣」由于那位菩薩,這個瞋心一動了的時候,這是犯戒的一個因緣,重要因緣。就是你心里面有了瞋心,然后才犯戒,所以這是這樣。這個犯戒呢,就是「有軟中上品的差別」,這個瞋心有軟中上品的差別,所以若是上品那就是重戒,軟品就是輕戒了!赣熊浿猩掀凡顒e。攝事分說:由下品犯是下品罪;若由中品是中品罪,若由上品是上品罪故!咕褪悄愕牟_心有軟中上的差別,這個下邊還有分別(陵本九十九卷七頁)。

  昃二、征

  何等為四?

  前面是標,標出來有四種他勝處法,下邊是征,征就是問。是那四種呢?下邊第三科是解釋。解釋分四科,第一科是貪法。

  昃三、釋(分四科)

  辰一、貪法

  若諸菩薩為欲貪求利養(yǎng)恭敬,自贊毀他,是名第一他勝處法。

  假設這位受戒的菩薩,他的內(nèi)心是欲貪求利養(yǎng)恭敬,貪求別人的供養(yǎng)他,能恭敬他,他希求這樣的事情,這是內(nèi)心里面的動機,那么表現(xiàn)于外是干什么呢?自贊毀他,自己贊嘆自己有道德,有神通,『我是彌勒菩薩的化身』,自贊。毀他,來破壞別人,說別人都是業(yè)障鬼,這是自贊毀他「是名第一他勝處法」這是第一種。這上面是這個戒條,可見這個佛菩薩的大智慧!他還說兩件事,一個表現(xiàn)于外的行為,一個內(nèi)心的動機。就是「若諸菩薩為欲貪求利養(yǎng)恭敬」這是內(nèi)心的動機;「自贊毀他」就是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外邊的和里邊的是這樣的,那這就是第一種他勝處法。

  看這個《披尋記》:

  「為欲貪求利養(yǎng)恭敬自贊毀他等者:贊自善說正法功德」這是說贊嘆自己善于宣揚佛法的功德,這是「是名自贊」。「毀他不善說法過失」來呵斥毀謗別人不善于說法的過失,「是名叫做毀他」這樣講!赣勺韵G罄B(yǎng)恭敬有染愛心,是故自贊!篂槭裁匆约嘿潎@自己呢?由于他自己他希求利養(yǎng),希望有財,有財富,希望人家恭敬,這樣子的心情是染污的愛心。而這個愛呢,實在就是愛著自己,愛著自己也愛著這個利養(yǎng)恭敬,這是一個染污心。這個染污心呢,是有所執(zhí)著有所得,有所得的心叫做染污心。若要這樣講呢,沒得無生法忍的人,沒得圣道的人都有染污心,只要你不知道這是如幻如化的是畢竟空的,就是有所得。有所得你這個一念心就是無明,就是不清凈。這樣子講這染愛心是很普遍的,遍于一切處了。這個地方應該約別義說,就是愛著自己,那就是更粗重的煩惱了「是故自贊」。

  「由嫉他得利養(yǎng)恭敬有瞋恚心,是故毀他。」為什么要毀謗別人呢?

  由于嫉恨,嫉妒別的人得到利養(yǎng)恭敬了,自己就不高興了,不耐他榮這就是嫉妒。那嫉妒實在就是瞋恨心,那怎么辦法呢?想出個方法就是毀他。毀他的時候,也有可能那個人的利養(yǎng)恭敬受到影響,但是也不一定。

  「今約貪欲業(yè)道為論」現(xiàn)在這一段文呢,這個是毀謗他人是嫉妒心,在這個地方?jīng)]有說嫉妒,說「若諸菩薩為欲貪求利養(yǎng)恭敬,自贊毀他」只說一個貪,沒有說嫉。貪求利養(yǎng)恭敬,若自贊這是貪;毀他應該是嫉妒,但是這沒有說嫉妒,只是說個貪。說「今約貪欲業(yè)道為論」現(xiàn)在只是說是貪,由貪心,這么說!赣韶澗烤梗还饰ㄕf貪。」因為你有貪心呢,就把這個犯戒的這個事情,自贊毀他這個事情,就到最后把這一條戒完全犯了,違犯了。中間沒有停下來,沒有停止所以叫做究竟「故為說貪」!溉艏s方便,應具說二:謂貪及嫉!谷羰前凑辗附涞姆奖銇碚f,犯戒的方法。犯戒的方法是應具足說兩種,一個是貪或者是嫉。應該說這兩個字,但是這里只說一個貪,「如下文是」。下面的就是全面的說了(陵本四十一卷十三頁)「為顯此正違害菩薩凈命,不利自他,是故偏說名為第一他勝處法!篂榱孙@示這一條戒,正是違害了,就是傷害了菩薩的凈命。菩薩這樣子自贊毀他就是邪命了,所以不是凈命!覆焕运箤τ谧约簩τ谒紱]有利益,「是故偏說名為第一他勝處法」。這是第一條的他勝處法,下面第二是慳法。

  辰二、慳法

  若諸菩薩現(xiàn)有資財,性慳財故,有苦有貧無依無怙正求財者來現(xiàn)在前,不起哀憐而修惠舍。

  現(xiàn)在解釋這個慳,「若諸菩薩現(xiàn)有資財」說是這位菩薩他現(xiàn)在有很多的財富。這個比丘戒呢是說不可以蓄金銀寶物,這菩薩戒是可以積蓄財富的。說是「若諸菩薩現(xiàn)有資財,性慳財故」但是他的心慳財,于財很慳吝!赣锌唷褂星,「有貧」有情,「無依無怙」的有情,這種有苦的有情,「正求財者」他是合法的沒有虛偽不是欺騙,他真實有這種需要,而說話也是誠實的,就叫做正求財。就到你這個菩薩來求你幫助,這樣子!竵憩F(xiàn)在前」來到你這里顯現(xiàn)在你的面前,你是接觸了這個境界,不說我不知道,你不能否認這件事。「不起哀憐而修惠舍」你對這個境界你不能發(fā)哀憐心,不能夠修布施波羅蜜,不會修惠舍。

  正求法者來現(xiàn)在前。

  這個前面說求財,這地方正求法。這個正求法這個地方也有事情下面有解釋「來現(xiàn)在前」。

  性慳法故

  而這個菩薩的心性對于法也是吝嗇。

  雖現(xiàn)有法而不給施

  而不肯布施,不肯開示他。

  是名第二他勝處法。

  那么這是法和財兩種都是慳吝,那就是犯了這條戒。

  下面看這《披尋記》:[G2]

  「有苦有貧無依無怙等者:謂為乞丐者,或行路者,」或者這個人是個乞丐,就是完全是以乞丐乞討的生活,這種人;蛘呤切新返娜耍富蛳G笳摺够蛘咚F(xiàn)在對你有所求,「或盲瞽者」或者是這個人眼睛壞了,他的眼睛像鼓似的,沒有眼珠了!富蛎@騃者」或者耳朵聾還是特別愚癡的人,「是名叫做有苦」。「若貧窮者,匱乏種種資生具者」缺少生活所需的都不足了這種人,叫做貧窮者,「是名有貧」。

  「無他攝受,是名無依!箾]有人照顧的老人,是名無依!笩o他撫育,是名無怙。」所以年輕的小孩子沒有人來愛護他照顧他,是名無怙。「無情數(shù)物,名之為財。」它是沒有知覺性的!复擞腥N財:一者是財物」就是這個媒介物這個鈔票為應該是財物,「二者是谷物」這個人的食品這一類東西,「三者是處物」這個處所,這個房地產(chǎn),或者是處。那么這個是谷物和財物應該是動產(chǎn),處物應該是不動產(chǎn)!溉缏暵劦氐慕忉尅(陵本二十五卷十六頁)「彼諸有情于此諸物以法乞求」那些有苦有貧的這些有情,「以法乞求」合法的向你乞求,「不」是「以非法」欺騙你來求的!甘敲姓筘斦摺F兴_于此應行布施,又此布施其性無罪;為莊嚴心,」由這個布施,兩方面都是合法的,來求布施的人也是合法,這個布施者也是合法的,那么就是沒有過失的!笧榍f嚴心」能夠使令你的心得到莊嚴而不丑陋!笧榘橹,為資瑜伽」說是這個布施,能對你的內(nèi)心的事情有所幫助,叫做伴助,伴就是助,說伴助心!笧橘Y瑜伽」有什么幫助呢?能幫助你修止觀的,能令你止觀得相應!笧榈蒙狭x」你若能布施修這個功德,能夠使令你逐漸的向上,能見第一義諦,你有這種能力!笐谛蘖暋顾赃@個布施你應該這樣作,精勤的這樣作,「名叫做修惠舍」。

  「諸有葉紙已書正法」這個一頁一頁的這個紙,那上面書寫上佛的法語,叫正法,「是名為法」!溉魦雰夯郾娚鷣砥颉谷羰沁@個人他的智慧像嬰兒似的,實在就是沒有智慧,這種人來向你乞求正法的話,「不應該施與」。「若堪受持能信解者而來求乞」若是說這個人的智慧有堪能性,能夠受持佛法而且還能信解,而來求乞的呢,「是應該施與,是則名為正求法者。」

  「又性多貪求欲衒賣經(jīng)卷等者」又性多貪,若是這個人的心貪心很大,「求欲衒賣經(jīng)卷等」他的內(nèi)心是要作生意的,說贊嘆佛法怎么好,然后把佛法的經(jīng)書去賣去圖利的,這種人。「欲秘藏者」或者說是他求了這個法,他就收藏起來秘密的不流通,「如是等類不求勝智」這些人總而言之都是不希求得到出世間的圣慧,沒有這種意愿!覆粦┡c。若求勝智,是應施與,是則名為正求法者。若諸菩薩于財于法慳垢纏心,」這下面總說,對于財也是有慳垢纏心,對于法也慳垢纏心!鸽m復現(xiàn)有可施財法,而于現(xiàn)前求乞眾生不起哀憐」沒有這個悲愍心,「不作饒益」不用財和法來利益對方!府斨芰钤鞅乘鶓惺鼓氵@個慳心,你要知道你的慳吝心能令你不歡喜布施,「及令闕乏妙智資糧」自己也不愿意修施波羅蜜,還使令對方缺少了出世間妙智的資糧。你演說這樣的佛法為因,能令對方得出世間的圣智,但是你都不作了,缺少這種因緣。「何況能修自他利行」前面是說得智慧的資糧,這些事情都不做,你還能修自利利他的功德嗎?「為顯此正違害菩薩的福智的資糧,是不利自他;是故偏說名為第二他勝處法!惯@是第二,下面是第三是忿法。

  辰三、忿法

  若諸菩薩長養(yǎng)如是種類忿纏,由是因緣不唯發(fā)起粗言便息。

  若是已經(jīng)受了菩薩戒的菩薩「長養(yǎng)如是種類忿纏」,如是指下邊,各式各樣的忿怒心,纏就是煩惱,這個長養(yǎng)就是常常的發(fā)瞋心,瞋心就長養(yǎng)就增長,你以前發(fā)的煩惱這個瞋心在心里面造成了一個種子,栽培一個種子。第二是再發(fā)煩惱的時候,發(fā)瞋心的時候,就加強了前一世瞋心的種子,就滋養(yǎng)它了,使那個瞋心的種子力量大了一點,所以叫做長養(yǎng)。

  「由是因緣不唯發(fā)起粗言便息」由于你常常的長養(yǎng)你的瞋心、忿怒,由于此的因緣「不唯發(fā)起」不但是「發(fā)起粗言便息」,你不是說出了一個粗惡的言語就停下來了,沒有停下來。

  由忿蔽故,

  由于你那個忿怒蒙蔽了你的智慧。你還

  加以手足塊石刀杖捶打傷害損惱有情。

  你還是用手來打人,用足來踢人,還用塊來傷人,用石頭、用刀用杖來捶打傷害損惱有情,就是各式各樣的這個瞋心的行動。

  內(nèi)懷猛利忿恨意樂,

  「加以手足塊石刀杖捶打傷害損惱有情」這是外面的,內(nèi)里面呢懷藏猛利的,很強力的那個忿恨的意愿,就是想要傷害人。

  有所違犯

  你這樣做你就是犯了菩薩戒了。

  他來諫謝不受不忍不舍怨結(jié),

  若是有的人來諫正你,你是犯錯了菩薩戒了。你不是平常人你不要這么忿怒,「來諫」。這個「謝」或者來了向你道歉,你不高興我我向你道歉,「不受不忍」不接受道歉也不接受人家的建議,心里面這個不忍,不忍這個不饒益的事情!覆簧嵩菇Y(jié)」這個怨恨的煩惱不棄舍。

  是名第三他勝處法。

  看這個《披尋記》:

  「長養(yǎng)如是種類忿纏等者:如下所說身語意業(yè)一切皆是忿纏所作!瓜旅孢@個「不唯發(fā)起粗言便息」這是語業(yè),「由忿蔽故加以手足」這是身業(yè),「內(nèi)懷猛利忿恨意樂」這是意業(yè)。就是由下所說身語意業(yè)的一切都是忿怒心所作的事情,「指此所說,故言如是種類」說長養(yǎng)如是種類就指下面身口意的這個忿恨心!赣诖朔蘩p不饒益相不正思惟」這個忿怒心,你有忿怒心就是有一個不饒益相,你這忿怒心才生起來,感覺到這件事對我無利益,對我有傷害,我的忿怒心就來了。忿怒心來了呢,也表示了不饒益相來傷害對方,就是這么回事。說「于此忿纏不饒益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不正思惟,心里面不能夠依據(jù)佛法做正思惟,不能修無常觀,不能修無我觀,不能修畢竟空觀。這個忿怒的境界是因緣生法,是剎那剎那生滅的,說前一剎那那個人對不起我,后一剎那那個人就不是那個人了,修無常觀也可以。他若不修無常觀來對治,也不能修無我觀來對治,觀察色受想行識畢竟空寂無有我我所,他在不饒益誰呢?所以他也不能這么修無我觀,也不能修畢竟空觀,這樣的修觀叫做正思惟。他說「不正思惟」就是有所得,也執(zhí)著有我,執(zhí)著常樂我凈,是執(zhí)著,執(zhí)著這個。這個執(zhí)著多所修習,常常的放縱自己的煩惱,放縱自己的執(zhí)著。

  「不生樂欲勤修對治」他心里不歡喜依據(jù)佛教學習對治法門,來對治自己的煩惱,「是名叫做長養(yǎng)」。這個長養(yǎng)這么講!复盅浴故鞘裁匆馑寄?「謂若毀辱訶責」。就是毀辱對方,呵責對方,「猛利忿纏」很猛利,很有力量的那個忿怒心纏擾他,「蔽抑其心」這種忿怒心「蔽抑」就是震服他自己的心,「是名叫做忿蔽」!溉粲诜蘩p正現(xiàn)前的時候,他來諫說或行悔謝」或者對方來諫正他,或者來懺悔道歉,「心生違拒」違拒這件事,不接受,「是名不受」!感牟蝗炭桑敲蝗獭鼓銇響曰谒蝗炭,不忍可這件事,「心懷怨憎,是名不舍怨結(jié)」。心里面懷藏著這怨憎心,叫不舍怨結(jié)!钙兴_戒中一切所作不應憎諸有情嫉諸有情;何況惱害呢?」這個憎諸有情嫉諸有情,不高興嫉妒這都是內(nèi)心的事情。惱害是表現(xiàn)于外有傷害有情的行動了,內(nèi)心里都不應該憎不應該嫉,何況惱害呢?「為顯此正違害菩薩大悲心,不利自他;是故偏說名為第三他勝處法」。

  辰四、邪見

  若諸菩薩謗菩薩藏,愛樂宣說開示建立像似正法,

  這第四是邪見,若諸受菩薩戒的菩薩,他有邪見謗菩薩藏,毀謗大乘佛法!笎蹣沸f開示建立像似正法」他心里面歡喜宣說開示建立非正法,但是與正法相似,使令人看不清楚,認為它就是正法,這樣子來迷惑人。

  于像似法或自信解,

  他對像似的佛法,或者是他自己思惟,思惟得到的這個像似正法,他對于自己思惟所覺悟的像似正法信解。

  或隨他轉(zhuǎn):

  或者隨順別人向他宣傳像似正法,他也就隨他意,也就相信這件事了,也是信解了。

  是名第四他勝處法。

  看這個《披尋記》:

  「謗菩薩藏等者:像似正法有多差別,」有各式各樣的像似正法,在「攝事分中廣說其相。(陵本九十九卷十五頁)」那里有說什么叫做像似正法,那里有說!复酥星艺f由損減見損減實事,于無常等種種義門,廣為他人宣說開示;」說這里呢姑且說有損減見,有增益見、有損減見。就是它原來沒有你給它增加上去的,也是搞錯了,這叫做增益見。它原來是有你把它減少了,那么也是不對的,說有損減見,「損減實事」就是滅除去真實有這件事,但是你就說沒有,你有這樣的思想那就是損減實事。

  這個或者這樣說:因緣所生法就是有這件事,因緣所有的,你做善惡業(yè)就有善惡業(yè)的果報,你修學禪定那么你就有色界、無色界的這種境界出現(xiàn)。若是修學出世間的圣道,也會有三乘涅槃,種種無量的功德的。這都是實在有這件事,但是你若說是沒有,那么就是損減實事了!赣跓o常等種種義門」這無常、苦、空、無我,種種義門呢,就是色無常、苦、空、無我,受想行識無常、苦、空、無我,這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一切法,叫種種義。這是這個道理的門,你從這里可以悟入那個道理,譬如說我看見那鳥,這個那鳥在那里叫,你從這里能明白第一義諦了,那個鳥鳴、花笑,就是悟入第一義諦的門。所以這個門是很多很多的,有人罵你一句,你開悟了,那個罵就是第一義諦的門。世界其實這一切的因緣生法呢,都是悟入第一義諦的門,所以種種義門。

  現(xiàn)在是說呢無常等種種義門,就是這個無常、苦、空、無我這些義門。「廣為他人宣說開示」,是這個菩薩呢,很廣博的為他人宣說開示無常等種種義門!溉缡侨缡亲运曅。如是名為像似正法」就是這樣的這樣的,這無常的,苦、空、無我,這樣的這樣的。這個「自他習行」自己也這樣做,也叫他人這樣做,「如是名為像似正法」。那這樣子說呢,就是小乘為像似正法了,就是這一個意思。「像似正法」!复擞陔y解大乘相應空性相應未極顯了密意趣義」所以宣說無常、苦、空、無我,對于難解的大乘相應的空性相應,屬于大乘佛法的。譬如說《般若經(jīng)》,《大般若經(jīng)》是大乘相應。大乘相應里面,那么也有般若,也有瑜伽,現(xiàn)在是說般若!复蟪讼鄳招韵鄳模礃O顯了密意趣義甚深經(jīng)典不能如實解所說義;」你要為人宣說無常、苦、空、無我,那這對于不容易明了的大乘相應、空性相應的佛法「未極顯了密意趣義」這種說無常、苦、空、無我,它不能圓滿的顯示出來?诊@示出來密意的趣義,這個大乘佛法里面有密意。這個密意的趣義不能顯示,所以稱之為「像似正法」。這是這個《披尋記》的作者這樣解釋,但是在這個九十九卷十五頁那里也有解釋,「密意趣義」!干跎罱(jīng)典不能如實解所說義」你若是學習苦、空、無常、無我這個道理,對于那個甚深的經(jīng)典,譬如說這個《解深密經(jīng)》這是唯識宗的經(jīng)典,這些大乘經(jīng)典,就是不能如實的解所說義,那個大乘佛法的義就不能明白了。

  「起如是見,立如是論;」不能明了空性相應的道理呢,結(jié)果就有了問題,什么問題呢?「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見是在心上說的,論是在語言上說的,他有這樣的見,有這樣的論。什么是見是論呢?「一切唯假是為真實,若作是觀名為正觀,」一切唯假,這一切法都是假的,都是虛妄的。這句話呢,若是在中觀來說這句話沒什么不對,但是在瑜伽這學派來說呢,這句話有點問題。它的意思是什么呢?遍計所執(zhí)都是假的,但是依他起還是真實,實有唯識。你不能說是依他起也是假,說一切都是假的了呢?這句話有問題。說是「一切唯假是唯真實,若作是觀名為正觀!鼓闳暨@樣觀察一切法都是假的,那這樣子是正觀。

  「當知是名謗菩薩藏」這句話是唯識學者說的。當知你若認為一切法都是假的,「一切唯假」這句話是對的是為真實。你若這樣說呢,是謗菩薩藏,你對大乘佛法有所毀謗,就是這樣。因為這里面把依他起也破壞了,這是有罪過的,所以叫做謗菩薩藏!赣杀苏u謗真實及以虛偽都無有故」因為什么說他是謗菩薩藏呢?由于他誹謗了真實義,真實義就是依他起是真實,圓成實也是真實,你說一切唯假這一句話就是把這些都否認了!赣杀苏u謗了真實及以虛偽」這個虛偽就是遍計所執(zhí),遍計所執(zhí)你說它是假的,但是你若說依他起也是假的,這就完全都毀謗了。你說真實也是沒有的,虛偽也是沒有的,這就是毀謗了大乘佛法,這和真實義有點違背。「如真實義品中說!惯@話也就是〈真實義品〉第三十六卷里面說的(陵本三十六卷十六頁)。

  「于相似法深心寶玩習近味著,」說這個菩薩對相似的佛法在深深的愛著,「習近味著」常常的歡喜和他接近、學習,「是名叫做愛樂。因他請問而為記別,是名叫做宣說」。別人有問題請問,他能夠為他解釋,那叫做宣說!附馄淞x趣,是名開示」把它這相似正法的意趣為人解釋那叫做開示。「成所說義,是名建立」把自己的見,如是見如是論,能把它成立起來那就叫做「建立」!缸杂诒朔ㄉ皠俳狻惯@位有邪見的菩薩對于他所宣說的這個相似佛法,生邪勝解,他有那個智慧,能把那個相似法說的頭頭是道,生邪勝解,這叫做「名自信解」!笍乃犅勲S起執(zhí)著,名隨他轉(zhuǎn)。為顯此正違害菩薩正智見轉(zhuǎn),」如果有這樣的邪知邪見呢,就是傷害了菩薩的正智正見的活動,「陷墮自他」自己也是墮落了,使令相信的人也墮落了!甘枪势f名為第四他勝處法」。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