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四(4)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四(4)
戌二、結
如是行者,由四種行,了道諦相。
這道諦怎么樣才明白呢?就是道、如、行、出,明白什么叫做道諦。這是在靜坐的時候所修的毗缽舍那,加起來就是十六種法,每一諦有四,加起來有十六行。
申二、結
這是結束這一段。前面這一大段文就叫做「于四圣諦,自內(nèi)現(xiàn)觀」,你自己在心里面,在毗缽舍那上去現(xiàn)觀四圣諦的相貌,就是這樣觀察,這件事你非要自己努力才行。佛菩薩只能告訴你一個方法,你自己若不努力,那個方法不能起作用的。
前面是了相作意于現(xiàn)見蘊所作的觀察,下面是第二科「于不現(xiàn)見諸蘊」的觀察。分二科,第一科「標」。
未二、于不現(xiàn)見諸蘊(分二科) 申一、標
彼既如是于其自內(nèi)現(xiàn)見諸蘊,依諸諦理,無倒尋思正觀察已。復于所余不同分界不現(xiàn)見蘊,比度觀察。
「彼既如是」,就是結束前文,彼那個禪師既然如是的。「于其自內(nèi)」,于其自身的色受想行識,在心里面修止觀。怎么樣修止觀呢?「現(xiàn)見之諸蘊」,現(xiàn)前觀察他自己的色受想行識。怎么觀察呢?「依諸諦理」,就是根據(jù)佛陀所開示的法語,苦集滅道四諦的道理,「無倒尋思」,沒有顛倒的觀察!刚^察已」,前面無倒,這里就是「正」。這樣不顛倒的觀察了以后,「復于所余不同分界不現(xiàn)見蘊,比度觀察」,前邊,四諦各有四種觀行,就是十六種觀行,按照十六種觀行去觀察!笍陀谒唷梗謱τ谒鶝]有觀察的,叫做「余」。沒有觀察的是什么呢?「不同分界」,我們欲界的人,你也是欲界的人,我也是欲界的,我們是同分,那么大家都有欲,那就是相同的,F(xiàn)在「不同分界」,就是不同于我們有欲的人的那個世界,那就是色界、無色界。「不現(xiàn)見蘊」,色界天、無色界天,他們也有生命體,他們也有蘊。色界天也是具足五蘊,無色界天有四蘊。那些蘊,我們現(xiàn)在不現(xiàn)見,我們不能現(xiàn)前的看見。但是我們現(xiàn)在也可以比度觀察,就是我們現(xiàn)見的蘊就是苦集滅道,用我們現(xiàn)見的蘊—苦集滅道,來比度觀察色界、無色界,也是這樣子,也是這樣觀察。當然這是由佛陀的開示,我們可以這樣做,不然我們不可能會明白這件事。這是標。下面第二科解「釋」。
申二、釋
謂彼所有,有為、有漏,遍一切處,遍一切種。于一切時,皆有如是法,皆墮如是理,皆有如是性。彼所有滅,皆永寂靜,常住安樂。彼所有道,皆能永斷,究竟出離。
「謂彼所有,有為、有漏」,謂彼色界、無色界天的眾生,他們所有的,也是有為法,也是因緣所生法,有生有滅的,所以是有為。那個有為里邊呢,不是無漏法,是有漏,就是有煩惱的!副橐磺刑,遍一切種」,他那個煩惱,不是偏于一個地方,是普遍一切處,普遍于色界,普遍于無色界的!副橐磺蟹N」,在一切處,每一處里邊,還有種種差別。譬如初禪天,它里邊有「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各式各樣的差別。二禪天,有「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三禪天,「少凈天、無量凈天、遍凈天」乃至四禪天。無色界的四空處,都是有無量無邊的差別的。
「于一切時,皆有如是法」,他們遍一切處,遍一切種,于一切的時間內(nèi)!附杂腥缡欠ā,也都有苦,也都有集,也都有這些事情!附詨櫲缡抢怼,墮者,入也,他們都是入于這樣的道理里面,就是有苦而有集,有集而有苦,這就是道理。「皆有如是性」,苦里邊也一樣,和欲界也相同的,也有無常、苦、空、無我的性;集諦里面也同樣是有「因、集、起、緣」的這種性格,都是有的、一樣的。這是說苦、集。下面說滅、道!副怂袦纾杂兰澎o,常住安樂」,彼色界、無色界一切處、一切種、一切時里面也有滅諦。「皆永寂靜」,這個「滅」也同樣是可以滅除一切煩惱,叫做「滅」。「皆永寂靜」,滅除一切苦,它就寂靜了,有苦,有煩惱它就浮動,它就不寂靜!赋W“矘贰梗瑳]有苦,沒有集,他的內(nèi)心就是永久的安樂自在了。再沒有事情了,那就是滅、靜、妙、離這四個字!副怂械,皆能永斷,究竟出離」,彼色界、無色界的眾生,也和我們欲界一樣,也一樣有戒定慧,你修學戒定慧呢,皆能永斷苦集,究竟的得解脫了,不為苦集所困擾了,他們也有這樣的苦集滅道。
《披尋記》一一○六頁:
復于所余不同分界,不現(xiàn)見蘊等者:謂生欲界,依欲界身,趣入現(xiàn)觀。于色無色上地諸法,能正觀察。此所觀法,非現(xiàn)見故,非共了故,說名不同分界,不現(xiàn)見蘊。于觀察時,以其現(xiàn)見,比不現(xiàn)見,了知諸有漏法,遍一切處,遍一切種,于一切時,成就苦集同一行相,由是說言皆有如是法,皆墮如是理,皆有如是性。謂如前說無?嗫諢o我及與因集起緣,如說苦集同一行相,滅道行相當知亦爾。如文易知。
「復于所余不同分界,不現(xiàn)見蘊等者」,這是把論文重標出來!钢^生欲界,依欲界身」,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們生在欲界的人,依欲界身!溉と氍F(xiàn)觀」,我們要依靠欲界的色受想行識的身體,我們修學戒定慧,就可以入于無分別智,就是契入無分別智,也就是成就無分別智。「于色無色上地諸法,能正觀察」,我們在欲界這樣修學圣道,不止于此,對于色界、無色界,在欲界以上的地方也一樣的能夠觀察。上地的諸法,他們的蘊能正觀察!复怂^法,非現(xiàn)見故」,這個所觀的蘊,不是現(xiàn)前能看見的!阜枪擦斯省,我們在欲界的人,你沒得天眼通的人,你不能看見了,也不能明了。
「說名不同分界,不現(xiàn)見蘊。于觀察時,以其現(xiàn)見,比不現(xiàn)見」,我們不是同分界,我們怎么觀察呢?就是于觀察的時候,以其現(xiàn)見的蘊,就是我們欲界的苦空無常無我的蘊,來比度上二界不現(xiàn)見的蘊,就了知他們也是有漏法,是「遍一切處,遍一切種,于一切時,成就苦集」,他們也有苦,也有集。他們也有苦呢,當然和欲界的人對比起來,他們是行苦。行苦,他們也有愛見慢的煩惱,所以也有集!竿恍邢唷,我們欲界的人有苦集的行相,他們上二界的人也有苦集的行相,也是有。這個「行相」,這個「行」當觀行講也可以,我們欲界的人,苦諦有四種觀行,集諦有四種觀行,上二界也是這樣子,所以「同一行相」。「由是說言,皆有如是法,皆墮如是理,皆有如是性,謂如前說無常、苦、空、無我及與因集起緣」,這就是苦集二諦的觀行!溉缯f苦集同一行相,滅道行相,當知亦爾!惯@欲界和上二界,同有滅道的行相。「如文易知」。這一科是于不現(xiàn)見蘊,下邊是第二科「法智類智別」。前面是第一科現(xiàn)不現(xiàn)見的差別,現(xiàn)在第二科法智和類智的差別。
午二、法智類智差別
當知此中,若于現(xiàn)見諸蘊諦智,若于所余不同分界不現(xiàn)見境比度諦智,即是能生法智類智種子依處。
這是說第二種的不同!府斨酥小,應該知道在現(xiàn)見、不現(xiàn)見的差別里邊,還有法智、類智的差別,什么叫做法智、類智的差別呢?就是「若于現(xiàn)見諸蘊諦智」,「即是能生法智種子依處」,「若于所余不同分界不現(xiàn)見境比度諦智,即是能生類智種子差別」,是這樣意思。
「若于現(xiàn)前諸蘊諦智」,若是我們在現(xiàn)前可以觀察的色、受、想、行、識,諸蘊這里面有苦集滅道四諦,能觀察的就是智慧,在苦諦上觀察無常、苦、空、無我,這就是智慧。集諦的觀察呢?因、集、起、緣,這是智慧,能觀察的智慧。這件事呢,在我們初開始修行的時候,是修五停心觀。修五停心觀,然后進一步修別相念,修總相念,這是有三個位次。修五停心觀就是破除去障道因緣,你心里面平靜一點,然后正式開始修四念住。修四念住的時候,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叫別相念住。這總相念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別相念住,你常常做如是觀,你的智慧就增長了。智慧增長的時候呢,觀身不凈,觀身也是苦,觀身也是無常,觀身也是無我;觀受也是不凈,觀受是苦,觀受也是無常,觀受也是無我;觀心哪,也是無常,觀心也是不凈,觀心也是苦,觀心也是無我;觀法是無我,觀法也是不凈,觀法也是苦,觀法也是無常;就是這個觀,統(tǒng)一起來,在一切處都修如是觀,不是分別的去作觀了,叫總相念。那么這是三個階級,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這個時候就開始栽培無漏的種子,就是栽培無漏的善根了。這些都是……你要依靠這些方法栽培無漏的種子,所以叫做法智、類智。
「法智種子依處」,就是依賴這些地方來栽培無漏種子,就是依靠我們的色、受、想、行、識,作四念處觀,這就是栽培、開始栽培無漏的種子。當然你要有出離的愿,你要有出離心,你若沒出離心,那就變成戲論了。所以「若于現(xiàn)見諸蘊」的四諦,和智慧這樣修觀,「能生法智種子依處」,這個法智是無漏的智慧,就是初果以上的智慧,初果以上無漏的智慧,那是無漏的種子現(xiàn)行了,成功了,得圣道了。現(xiàn)在你開始的時候,你開始從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暖、頂、忍、世第一,這一共是七個位次,這時候開始栽培了。開始栽培呢,就依靠你這個蘊諦智,用這個智觀察這個蘊,就是觀察苦、集、滅、道,這樣子修止、修觀,那就是栽培這個無漏的種子。
「若于所余不同分界不現(xiàn)見境比度諦智」,色界、無色界他們也是有苦、集、滅、道,有四諦。也一樣,每一諦有四種觀行的智慧,那么用這智慧來觀這苦、集、滅、道四諦。這個時候呢,「即是能生類智種子依處」,那個在他的生命體的蘊上觀察四諦,用智慧觀察,所以他這時候他還是凡夫,不是圣人,但是「即是能生類智種子的依處」,這類智也是無漏智,栽培這樣的種子,無漏智的種子的依處,依此處而栽培無漏種子,是這么意思。這樣說呢,就是這個現(xiàn)見蘊、現(xiàn)見境、現(xiàn)見諸蘊諦智、不現(xiàn)見的境比度諦智,一個叫做法智,一個叫做類智。成功了的時候,得圣道的時候,成就的智慧的名字不同,也有差別,是這么意思。
《披尋記》一一○六頁:
若于現(xiàn)見諸蘊諦智等者:謂于現(xiàn)見諸蘊諦智為依,能生證諦現(xiàn)觀法智。及于所余不同分界不現(xiàn)見境比度諦智為依,能生證諦現(xiàn)觀類智。言法智者:謂于內(nèi)共了,現(xiàn)見所知諸義境界無漏之智。言類智者:謂于不共了,不現(xiàn)見所知義境無漏之智。如顯揚說 (顯揚論二卷十六頁) 。
「若于現(xiàn)見諸蘊諦智等者:謂于現(xiàn)見諸蘊諦智為依,能生證諦現(xiàn)觀法智」,就是于現(xiàn)見的諸蘊,這里邊有苦、集、滅、道的四諦,用八種智慧來觀察苦、集二諦,依此為依,能夠引生證諦現(xiàn)觀,證悟真諦,證悟苦集滅道四圣諦的無分別的智慧,就是現(xiàn)觀。這個智慧叫做法智。
這個法智,法智是什么呢?就是佛說苦、集、滅、道的語言文字,叫做法。佛所為我們宣說的苦、集、滅、道四諦,這都是文字。佛在講說的時候是個音聲,把它記錄出來就是文字,在音聲里面有文字,這叫做法。我們聽聞這樣的法,繼續(xù)的學習,以此為依,修學止觀,而后成就了無漏的智慧,所以叫做法智。
「及于所余不同分界不現(xiàn)見境比度諦智為依,能生證諦現(xiàn)觀類智」,也同樣是那無漏的無分別智慧,但這時候叫做類智!秆苑ㄖ钦摺梗@是解釋什么叫做法智?「謂于內(nèi)共了現(xiàn)見所知諸義境界無漏之智」,這我們現(xiàn)在誰都知道自己有生命體,里邊有色、受、想、行、識,那么「所知諸義境界」,這里邊有苦、集、滅、道的這個義境界,你這樣觀察的時候,你就能成就無漏的智慧,這個叫做法智!秆灶愔钦撸^于不共了不現(xiàn)見所知義境無漏之智,如顯揚說(顯揚論二卷十六頁)」,也就是這么說的。那么那個叫做類智,就是與法智相類似的智慧。
午三、結明作意相
又即如是了相作意,當知猶為聞思間雜。
這是第三科。第一科現(xiàn)不現(xiàn)見別,第二科法智類智別,第三科「結明作意相」,說明這個作意觀察的相貌。
「又即如是了相作意」,前面這一大段都是指七種作意里面的了相作意!府斨q為聞思間雜」,作這種四四十六種觀行,這樣的是在未到地定里面,在未到地定里面作如是觀,當然說,在未到地定這種話呢,就是最起碼是這樣子,也可能是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里邊,也可能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無所有處定,也可能是這樣子。在這里觀察的時候呢,它有什么特別的相貌呢?「猶為聞思間雜」,這是我們前面解釋過。就是這個人他得、他成就了未到地定,當然這件事在我們沒得定的人來說,未到地定也是很了不起了,成就這個定很了不起了。但是對于佛法沒有學過,他不能夠修四念住的,他需要去學習佛法,他要聞,就去學習佛法,在心里面要思惟。那么這聞思都是散亂心,所以他這個……未到地定是定界,定的境界,不是散亂;他這個不散亂的定為聞思所間雜,就是不全是定的境界了,又加上了聞思的散亂,但是這個聞思是非常的重要,所以還非必需有不可。這是說這個了相作意的這個相貌。
卯二、勝解作意攝(分二科) 辰一、標名
若觀行者,于諸諦中,如是數(shù)數(shù)正觀察故。由十六行,于四圣諦,證成道理,已得決定。復于諸諦盡所有性、如所有性,超過聞思間雜作意。一向發(fā)起修行勝解。此則名為勝解作意。
這下邊是第二科「勝解作意攝」。七種作意,了相作意說完了,現(xiàn)在說這個勝解作意。這一共分三科,第一科是「標名」。
「若觀行者」,假設這個了相作意里邊,于四諦作十六種觀行,欲界有四諦十六種觀行,上二界也是四諦,上二界色界、無色界合為一個四諦,也是十六種,四四十六種,加欲界十六種,就是三十二種觀行。就是了相作意的這位修行人,他經(jīng)過聞思的學習,他在內(nèi)心里面修這種觀行,就是三十二種觀行,這樣觀察。
我們還沒得未到地定,我們就先學習怎么樣修學圣道。這文上是說已經(jīng)得到未到地定的人,然后學習佛法,「猶有聞思間雜」。我們從經(jīng)文上明白一件事,它很重視觀。而我們靜坐的時候,可以知道不重視觀?赡歡喜修止,修止有的時候,又打妄想;或者是念佛,或者是念大悲咒,這樣你沒有修觀,觀是智慧!你若常常修觀,你會有智慧,雖然是還沒得圣道,但是你說話的時候,作事的時候,無意中就能流露出來,會流露出來,這智慧會流露出來。智慧流露出來呢,智慧是光明!能把黑暗破除去,什么是黑暗?就是煩惱。我們不能夠修觀,這個智慧它不現(xiàn)前。這智慧不現(xiàn)前,就是心里面沒有光明。沒有光明就不能破黑暗,這個煩惱隨時活動,自己還不知道,不知道我在煩惱中,但是我自己還認為是智慧!這是還不是與圣道相應的事情。
「若觀行者于諸諦中,如是數(shù)數(shù)正觀察故」,于苦集滅道四諦里面,如是數(shù)數(shù)正觀察故。當然還要有止,有止。前面也有說過,你修觀能幫助你修止;你修止也能幫助你修觀,它互相幫助的。如果你不修觀,你這個止得不到觀的幫助,這個止就進步的慢,進步的慢。加上我們不修根律儀,我們不修根律儀,又于食不知量,睡眠也不能修悎寤瑜伽,我們對于戒也不尊重,我想要怎么就怎么的,那么你靜坐的時候這個止也未必修的好,因為沒有前方便的支持,那么這當然就停留在普通境界里邊!溉缡菙(shù)數(shù)正觀察故」,如果你修止,而又能數(shù)數(shù)的修毗缽舍那觀,四四十六種觀行,三十二種觀行觀察故。
「由十六行,于四圣諦,證成道理,已得決定」,你在未到地定里邊,你能夠數(shù)數(shù)的修這十六行,就是在欲界修苦集滅道的十六種觀行,你對于「苦集滅道四圣諦證成道理已得決定」。這四圣諦是佛陀的經(jīng)驗之談,是他已經(jīng)證悟了,已經(jīng)成就的,不是像我們講說佛法,我們只是嘴講,事實上我們沒有做到。佛是由自己成就的向我們宣說,所以這是「證成道理」,「已得決定」。但是我們在未到地定里面能這樣作如是觀,數(shù)數(shù)的作如是觀,也就會決定無疑,不會有猶豫不決的,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道真是滅道,就會有這樣認識,也就是有這樣的智慧了。是這樣意思,「已得決定」。
「復于諸諦盡所有性,如所有性,超過聞思間雜作意」,這個地方就說到勝解作意了,前邊是說了相作意!笍陀谥T諦盡所有性」,你在了相作意你有這樣的成就,還要進一步,你對于諸諦的「盡所有性」和「如所有性」,我們前面講過了,「超過聞思間雜作意」就是「超過了聞思間雜作意」,現(xiàn)在不須要聞思了,沒有這個散亂心了。
「一向發(fā)起修行勝解」,就是完全是在定里邊,就是還是在未到地定里邊,發(fā)動你自己的,由有出離愿,這個愿來發(fā)動你的內(nèi)心。「修行勝解」,修十六行的四圣諦的觀察。這個時候沒有聞思的間雜,你這個未到地定的奢摩他,當然是也就容易有進步了。「此則名為勝解作意」,這就是勝解作意。
《披尋記》一一○七頁:
復于諸諦盡所有性,如所有性者:謂若一切事邊際性,是名諸諦盡所有性,謂事及相為所尋思故。一切事真實性,是名諸諦如所有性,謂彼共相品時及理為所尋思故。
「復于諸諦盡所有性,如所有性者:謂若一切事邊際性,是名諸諦盡所有性」,事邊際性就是到此就是邊際,過了邊際就不是了。那么這個意思呢,色以變礙為性,受以感覺、領納為性,想以取相為性,行以造作為性,識以了別為性,他的自相就是這么多,超過就不是了。所以這樣說呢,這個盡所有性,就是說明一切法的自性相,叫做盡所有性。「一切事邊際性,是名諸諦盡所有性。謂事及相」這個「事」是什么呢?因緣所生的都叫做事,色受想行識都是因緣所生。「及相」,相有自相,有共相,都叫做相。「為所尋思故」就是一切法的事,一切法的相,是你所尋思的所緣境,所觀察的境界。
「一切事真實性是名諸諦如所有性」,這個就是共相。我們說是這個事的變礙相,這實在是個虛妄的境界,不是真實的。若說它是無常的、無我的、空的,這是真實性;說它是空的,這是真實性;「是名諸諦如所有性」。「謂彼共相、品、時、及理為所尋思故」,就是彼那一切諸諦的如……就是那些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這一切法,蘊、處、界的共相,共有的相貌,色有這樣的相貌,受也有這樣的相貌,乃至識也有這樣的相貌。說無常,色受想行識都有無常的相貌;說苦,它都有苦的相貌;說無我,都有無我的相貌; 這叫做共有的相貌,叫共相!钙贰挂彩牵懊嬷v過有黑品、有白品,有善、有惡,「時」有過去的,有現(xiàn)在的,有未來的。「及理」,就是那四種道理!笧樗鶎に脊省梗沁@就叫做如所有性。那么「超過聞思間雜作意,一向發(fā)起修行勝解」,就是觀察諸諦的盡所有性,觀察諸諦的如所有性,而是超過聞思間雜作意,所以這時候叫勝解作意,超過了相作意了。
辰二、顯相
如是作意,唯緣諦境,一向在定。
前邊是標勝解作意的名字,這下面顯示勝解作意的相貌。「如是作意」,這樣的勝解作意。「唯緣諦境」,他在修止觀的時候,他的止和觀就是觀察這個四諦的境界,苦集滅道的境界!敢幌蛟诙ā,一個方向,若有兩個方向那就是另一回事,現(xiàn)在就是一個方向,那個方向?就是在定里面修觀,這樣子一向在定。這樣就不同于了相作意,還為聞思所間雜。
辰三、辨修(分二科) 巳一、盡所有性攝(分三科) 午一、于苦集諦(分三科)
未一、發(fā)起勝解(分二科) 申一、總標所由
于此修習多修習故。于苦集二諦境中,得無邊際智。
「于此修習多修習故」,這下面第三科「辨修」,說明這勝解作意修止觀的相貌。前面標名和顯相是簡單地說,這里就等于是廣說了。分二科,第一科是「盡所有性攝」。分三科,第一科是「于苦集諦」。又分二科,第一科「發(fā)起勝解」。又分二科,第一科「總標所由」。
我們在家居士學習佛法,有可能會自己請到一些佛教的書,自己讀一讀,但是是業(yè)余的。也有機會可能會在佛教的集會上,或者是聽一位大居士,或者是聽一位大法師,總而言之是對于佛教有學習的、有點心得的人,在那里講演佛法,他也聽到多少。但是近多少年來,也會聽到南傳佛教法師或者是藏傳佛教的法師講演。但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譬如說有人請我去講演,我就想一想這聽眾是怎么回事情,然后我就想我要怎么講。聽眾是怎么回事情?聽眾就是在五欲里面生活的人,有多少信心,或者是好奇,或者佛教怎么回事我去聽聽,就是這么一回事,不是出家人。出家人正常的情形,就是我發(fā)出離心,想要得圣道,究竟怎么樣修學圣道我不懂,我來學習,那就和在家居士完全不同,在家居士,他不想出離,他不想出離欲,他要在欲里面生活,他沒有出離心,和出家人有出離心,完全是不一樣的。但是我們今天的漢文佛教,我們經(jīng)過學習佛法才明白,今天的佛教是很衰微。什么叫作衰微?出家人不愿意學習佛法,不愿意學習。多數(shù)沒有得到正知正見,是這么一個境界。如果真是有出離愿的法師,那他心里會想,唉呀!我想要修行,怎么樣修行才能得圣道呢?那這《瑜伽師地論》是最合適了。這聲聞地告訴你,圣道是這樣修行的,真能滿足你所愿,就是這么回事,會詳詳細細的告訴你。這個事,我認為不是很難的事情,學習圣道不是很難的事情。
我認為釋迦牟尼佛的大慈悲,他和我們中國古代禪宗的禪師不一樣,我們禪師一定要說得非常高,說得非常深,這樣才好。但釋迦牟尼佛不是,釋迦牟尼佛,看見眾生愚癡,智慧不夠,要明明白白的說,讓他容易明白,讓你容易明白,從你現(xiàn)在的貪瞋癡這里開始修行,你就容易邁出第一步。我從這經(jīng)論上的學習,感覺到這一點。我們?nèi)タ醋鎺煹恼Z錄,就感覺到不容易懂,你不容易懂,除非你學過經(jīng)論,你還要有一點心得才可以,不然你還是看不懂。所以從這里看出來不一樣,彼此是不一樣的!溉缡亲饕,唯緣諦境,一向在定」,這是顯相。下面是「于此修習多修習故」。
這是第三科「辨修」,就是詳詳細細地解釋這個勝解作意,怎么樣修行。這底下是「總標所由」!赣诖诵蘖暥嘈蘖暪省,就是這個四諦,苦集滅道四諦十六種觀行,就在奢摩他里面那么修,就是這樣和打妄想一樣,你打妄想,想出一個色聲香……現(xiàn)在苦、集、滅、道,修這苦,修這無常,觀無常,他也說出來什么,很多的無常,說的很多。那么你可以揀其中多少樣,你就是這樣思惟,就和打妄想一樣,沒有什么難嘛,一樣嘛,這樣修習!付嘈蘖暪省,你不要厭煩,你要一次又一次的在靜坐中修習。
「于苦集二諦境中,得無邊際智」,你若是多修習,因為又有奢摩他,又有毗缽舍那,有毗缽舍那,又有奢摩他,所以你若多修習的的時候,境界就變了,就不是原來的那種虛妄分別的境界,于苦集二諦,于苦諦、集諦這二種境界里面,得無邊際智?嗟木辰纾菬o邊無際的,集的境界,無邊無際。我們?nèi)舨恍薜臅r候,我現(xiàn)在身體健康,吃飯還容易消化,我也能跑,也能跳,我有什么苦?我沒有苦。只是或者一下子跌倒了,痛了,唉呀!有點苦;或者忽然間,有病了,有點苦,病好了,就沒苦,苦是有邊際,我那有苦呢?我這苦集,煩惱,我這煩惱,有人瞧不起我,我才有煩惱,大家都贊嘆我的時候,或者也不贊嘆,也不貶斥我,我心里沒有什么苦?嗪苌伲瑹⿶酪埠苌,那有什么邊際呢?但是你若是作如是觀,你奢摩他若是有進步,毗缽舍那有進步的時候,思想就會轉(zhuǎn)變了。我看見那個榮華富貴的人是苦喔!不感覺是快樂,不感覺是快樂?匆娔切『⒆,很活潑很可愛,還是苦,不是可愛的,有什么可愛!都是煩惱的境界,沒有一剎那不是煩惱的,苦也是無邊際的,集也是無邊際的,你能通達這個境界,這是智慧,你就成就這個智慧了。
申二、別列勝解
由此智故,了知無常,發(fā)起無常無邊際勝解。如是了知苦等,發(fā)起苦無邊際勝解。空無我無邊際勝解。惡行無邊際勝解。往惡趣無邊際勝解。興衰無邊際勝解。及老病死愁悲憂苦一切擾惱無邊際勝解。
這是第二科「別列勝解」。前邊總標所由,由此智,以此為由而就有很多的智慧出來!赣纱酥枪省梗纱丝嗉B境中得無邊智故,「了知無!梗l(fā)起無常無邊際勝解。你就知道,「了知」也就是通達了無常的道理,你就會在內(nèi)心里面發(fā)起,無常也是無邊際的,你就有這樣的智慧,這個勝解也等于是智慧了。我看一個草,一棵樹,這是無常的;聽見一個鳥聲,是無常的;一色一香,無非都是無常的境界。眼、耳、鼻、舌、身、意都是無常的,色、聲、香、味、觸、法都是無常的,沒有一件事,不是無常的。你這種觀的智慧,時時現(xiàn)前的。所以叫做「了知無!。「由此智故,了知無常,發(fā)起無常無邊際勝解」。
「如是了知苦等,發(fā)起苦無邊際勝解」,苦也是無邊際的,你這樣殊勝的觀想,勝解是智慧,也就是觀想,在奢摩他里面的觀想!缚諢o我無邊際勝解」,觀一切法是空,觀一切法是無我,也是無邊際的勝解!笎盒袩o邊際勝解」,這個執(zhí)著心、煩惱是無邊際的,隨時有煩惱,煩惱一動就是行,所以這個惡行,有過失的行,也是無邊際的,你會有這樣的智慧出來!竿鶒喝o邊際勝解」,你有惡行,那你就會到三惡道去的,也是無邊際的,你沒有證初果都是一樣,都會到三惡道去!概d衰無邊際勝解」,這是有興,也有衰。就像一個草,一棵樹;一棵草,它也是有興也有衰。一個人作什么事,也是有興、有衰,普遍一切處都是這樣子!讣袄喜∷莱畋瘧n苦一切擾惱無邊際勝解」,這就是觀察我們?nèi),興衰也是遍于一切。人有老、有病、有死、有愁、有悲、有憂、有苦,這一切的擾惱,擾亂你,叫你心里面不安,這也是無邊際的勝解。
未二、釋無邊際
這是第二科「釋無邊際」,解釋這無邊際,什么叫做無邊際?「此中無邊際者,謂生死流轉(zhuǎn)」,就是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沒有邊際,除非你遇見三寶了,你遇見佛法僧了,遇見佛法以后,你肯發(fā)出離心,你肯發(fā)菩提心,你能接受佛法,這個時候,生死有了邊際,到此為止了。不然的話生死一直的相續(xù)下去。
午二、于滅諦(分四科) 未一、滅勝解
如是諸法無邊無際,乃至生死流轉(zhuǎn)不絕,常有如是所說諸法,唯有生死無余息滅,此可息滅,更無有余息滅方便。
這是第二科「于滅諦」。前面是苦集諦,苦諦、集諦,這里說是于滅諦。你在奢摩他里修這十六種觀行,你心里面會生出這么多的智慧來。這是說明滅諦,分四科,第一科是「滅勝解」。「如是諸法無邊無際,乃至生死流轉(zhuǎn)不絕,常有如是所說諸法,唯有生死無余息滅,此可息滅,更無有余息滅方便」,前面說的這么多無量無邊,諸法的無量無邊,乃至到這個生死流轉(zhuǎn)的不絕斷,不斷,相續(xù)的,無量無邊!赋S腥缡撬f諸法」,常有前面所說的這么多的法,常有這些老病死愁悲憂苦,常有興衰,往惡趣的事情,常有惡行的這些事,這些苦也無邊,煩惱也無邊!肝ㄓ猩罒o余息滅」,那么我們佛教徒學習了佛法,發(fā)覺了這件事,經(jīng)過了奢摩他,毗缽舍那,修十六種觀行,智慧增長了才發(fā)覺這個無量無邊的這些苦惱的事情,那么這個時候才會有進一步有一個智慧才知道,「唯有生死無余息滅」,不剩余的,完全不生不死了,把這件事停下來,這樣子才能解脫的。這是滅諦的這個滅。「此可息滅」,這么無量無邊的苦能夠息滅嗎?能,這能息滅的。佛法是有這個力量,佛法有這種功能,能把無量無邊的苦都息滅了。「更無有余息滅方便」,除了佛法以外,其他都不可能的,沒有別的,其他的宗教說是能滅苦,沒有這回事情,是不能滅苦的。
未二、靜勝解
即于如是諸有諸趣死生法中,以無愿行,無所依行,深厭逆行,發(fā)起勝解,精勤修習勝解作意。
這是第二科「靜勝解」。滅諦有四種觀行,滅、靜、妙、離,這滅說完了,現(xiàn)在說靜!讣从谌缡侵T有諸趣」,就是這位觀行的這位修行人,他在觀察的時候,他就觀察「諸有」,欲有、色有、無色有這三有!钢T趣」,就是三惡道人、天、阿修羅諸趣,「死生法中」諸有也好,諸趣也好,都是有生有死的,都是在這個范圍里面流轉(zhuǎn)的。那么在這里邊,我也在這里邊,什么辦法能夠解脫呢?「以無愿行,無所依行」,這個無愿行就是我不歡喜,我不希望,我不希望在這里生存了。這個不希望在這里生存,實在這里邊包括這個厭離的意思,厭離。這里面都是苦,都是苦,都是煩惱,都是令你苦惱的憂悲老病死,老病死憂悲苦惱的境界,我不歡喜這個境界,我厭惡這個境界。以無愿行,你要在奢摩他里面發(fā)動你的內(nèi)心,有無常、苦,這樣觀行,你就無愿,我再不愿在生死里流轉(zhuǎn),修無愿行。這就要修苦觀,修無常觀,修不凈觀,這叫做無愿行。
「無所依行」,這無所依,它的對面就是有所依,這個有我論者說宇宙間的一切事都是以我為所依止處,我是一切法的依止處,我是一切法的依止處,F(xiàn)在觀察無我,一切法沒有依止處,一切法都是由因緣有的嘛!沒有我可依,也不需要依賴這個我,也沒有我可依止,觀察無我,無所依行,就要觀察無我。
「深厭逆行」,這深厭逆也等于解釋這無愿行,無所依行,深深地厭惡世間上一切的有漏法。這個逆就是不順煩惱而行,就是逆行;如果你隨順煩惱而行,那不叫逆行了。其實我們要反省自己的時候,我們?nèi)粘I罾锩,什么時候能是逆行,能夠逆行?我們多數(shù)是隨著煩惱行,不能逆行。為什么不能逆行呢?我們佛法學習的不夠,反省的力量不夠,力量不夠,煩惱起來的時候不知道起煩惱,就隨煩惱去了,佛菩薩是隨智慧行,我們凡夫是隨煩惱行,我們是順煩惱行,不能逆行煩惱,F(xiàn)在這位禪師呢,他能逆行,不順煩惱行。他不順煩惱行,就是他在止觀里面他的智慧起來了,知道什么是煩惱,內(nèi)心里面觀察自己的內(nèi)心,哦!我現(xiàn)在有煩惱,他馬上用止觀把它消滅了它。我說話的時候,我做事的時候,我不順煩惱,別人的事情不關我事,別人順煩惱行,順智慧行都是他的事,我要觀察我自己,我自己不順煩惱行!干顓捘嫘小,深深地厭惡這一切有為法是苦惱境界,這苦惱境界是由煩惱來的,我若順著煩惱行,你沒有辦法得解脫,我要逆行,逆煩惱行!赴l(fā)起勝解」,你這樣的觀察呢,你要發(fā)動自己勝解的作意!妇谛蘖晞俳庾饕狻,要特別精進不要懈怠,一次又一次地多修行,就是修這個苦、集、滅、道,四諦十六種觀行,勝解作意。
《披尋記》一一○七頁:
以無愿行等者,思惟空行無可希愿,名無愿行。思惟無我實不可得,是名無所依行。思惟無常及苦生厭患想,是名深厭逆行。
「以無愿行等者,思惟空行無可希愿,名無愿行」,他這個解釋又不同。「思惟空行無可希愿」,一切法都是空的,色聲香味觸法是空的,眼耳鼻舌身意也是空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個五蘊、六處、十八界通通都是空的,沒有什么好希愿,沒有什么可愛好的!笩o可希愿名無愿行」。「思惟無我實不可得,是名無所依行,思惟無常及苦,生厭患想是名深厭逆行」,這樣子觀。這個靜勝解就是以無愿行,無所依行,深厭逆行,發(fā)起勝解才能夠靜,才能靜。前面的文呢,這個滅勝解是滅除一切煩惱。靜呢,是滅除一切的生死苦果報,生死的果報,就是沒有一切生死苦了,就是寂靜住了。這在這里說你修這個無愿行,無所依行就能達到這個寂靜的境界,所以叫做靜勝解。下面第三科是「妙勝解」,分兩科,第一科是「略標舉」。
未三、妙勝解(分二科) 申一、略標舉
復于如是諸有諸生增上意樂,深心厭怖,及于涅槃隨起一行,深心愿樂。
前面你在你的奢摩他里面,在滅勝諦里面修滅勝解,修靜勝解,然后還要修妙勝解,先略標舉!笍陀谌缡恰梗謱τ谶@樣子,諸有和諸生,前面說過了,「增上意樂深心厭怖」,這個「諸有」就是欲有、色有、無色有!钢T生」呢,就是胎卵濕化四生,就是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呢,對欲有、色有、無色有,有增上的意樂,有強烈、強而有力量的執(zhí)著心、愛著心,眾生是這樣子。這位禪師,他于如是「諸有諸生的增上意樂,深心厭怖」,他特別地感受恐怖心,你愛樂這個生死的境界,這是非?植赖氖虑!讣坝谀鶚勲S起一行,深心愿樂」,那么對于這個生死的境界,眾生對于生死苦惱的境界有愛著心,這位修行人對于這件事有恐怖,那他對什么事情有歡喜心呢?「及于涅槃」,就是佛菩薩都在不生不滅的那個地方寂靜住,對這里生歡喜心;「隨起一行」不是只是愛樂涅槃沒有用,你要生起行動,這個涅槃有四行,有四行,滅、靜、妙、離,有四行。你能不要說四行都發(fā)動修行,能發(fā)「起一行,深心愿樂」,深深地歡喜,深深地歡喜了,這是這個妙勝解。
《披尋記》一一○七頁:
于涅槃隨起一行者:謂于滅諦,滅、靜、妙、離,四行相中隨起一行故。
「于涅槃隨起一行者:謂于滅諦,滅、靜、妙、離,四行相中隨起一行故」,是這樣意思。起一行都歡喜,何況起四行。這是第二科「簡相違」。第一科是略標舉,現(xiàn)在是「簡相違」。分二科,第一科是「愛樂世間」。
申二、簡相違(分二科) 酉一、愛樂世間
彼于長夜,其心愛樂世間色聲香味觸等。為諸色聲香味觸等,滋長積集。由是因緣,雖于涅槃,身心愿樂。而復于彼,不能趣入。不能證凈。不能安住。不能勝解。其心退轉(zhuǎn)。
「彼于長夜,其心愛樂世間色聲香味觸等」,這個「彼」就說這個禪師,說這修行人,他現(xiàn)在要發(fā)心修行。他以前,他過去的時候,在長夜里邊,這「夜」就是黑暗,就是無明;「長」就是從無始以來,就是在無明里邊生活!副恕鼓莻人久遠以來,他的心就是愛樂世間色聲相味觸等,誰也不要恥笑誰,無始劫來都是這樣子,歡喜這色聲香味觸,歡喜這個,愛樂這個!笧橹T色聲香味觸等,滋長積集」,你今天也愛著色聲香味觸,明天也愛著色聲香味觸呢,那你就是有了問題,什么問題呢?「為諸色聲香味觸等,滋長積集!埂缸獭咕褪窃鲩L,「滋」者益也,增益。滋長也就是增長,增長了你熏習的那種染著的煩惱的種子,加上你還去造種種罪業(yè),也都增長。增長了以后你的阿賴耶識給你負責,給你積集,積聚起來,積集在那個地方,沒有失掉。你這個身體死掉了,但是你積集的那些煩惱種子在那里沒有失掉,還在那里儲藏著,積集在那里頭。那么無量劫來,那是積集了很多很多的在自己心里面。
「由是因緣,雖于涅槃,身心愿樂」,由于你無始劫來愛著色聲香味觸,積集了很多的惑業(yè)的種子,這個種子就障礙你。「雖于涅槃深心愿樂」,你現(xiàn)在雖然是由理智上的觀察,世間上是苦,涅槃是樂,我歡喜到涅槃那里去,深心愿樂,特別地歡喜!付鴱陀诒耍荒苋と搿,但是你無量劫來積集的色聲香味觸,這個欲的煩惱種子障礙你。「而復于彼,不能趣入」,你歡喜涅槃,但是你于涅槃「不能趣入」,不能進入到涅槃那里去,你以前栽培的煩惱的種子在那里障礙你。
「不能證凈」,它障礙你,使令你不能夠證悟佛證凈、法證凈、僧證凈、戒證凈。這四種證凈,你不能證悟。這話什么意思呢?我們現(xiàn)在肉眼的境界,這個心就是散亂,這個色聲香味觸,都是執(zhí)著這些事情,我們看見佛就是看見那個形相,其他什么都不知道。但是你若到了初果的時候,得了四證凈的初果,他深入到、證悟到無我的境界的時候,就是證悟到苦集滅道的真理了。他看見佛的時候,不是看見一個表面,他知道佛那個在第一義諦那里安住不動這個境界。當然他也不能覺悟到那么深,但是他知道多少了。所以他這時候?qū)τ诜鹩胁豢善茐牡男判,對于佛有凈信,不可破壞的凈信,對于法、僧、戒都有堅定的信心,不可動搖的。我們因為有無量劫來所熏習的色聲香味觸的種子障礙,不能證凈,你想要證凈那么容易?你以前這些業(yè)障,這些煩惱種子障礙,就是不行,發(fā)不起來,這個出離愿都發(fā)不起來。發(fā)不起來,靜坐的事情說是很容易,像在打妄想一樣,但是就不能去思惟,不能作毗缽舍那觀。修無常觀修不來,修無我觀修不來,只有在那里打瞌睡可以,在那邊打妄想可以,不過是念咒有可能還是可以,念佛還可以。所以由這我們可以知道,為什么佛會說咒,會說念佛法門,業(yè)障多的眾生只有這一條路可以用了。「不能證凈」!
「不能安住」,你無量劫來所積集的色聲香味觸的這些惑業(yè)的種子,使令你這個心就是要浮動才可以,你不能安住在一境界上不動,不可以,不能安住在心一境性的!覆荒軇俳狻,你不能夠有深入諸法實相的智慧,去觀察涅槃的寂靜是殊勝的,是最殊勝,觀察不到。我們從這文上看出來,我們古德這些禪師,那是有大善根,他們能夠有進一步的境界,和我們不一樣!钙湫耐宿D(zhuǎn)」,他心里也是愿意想要趣入涅槃,也想要得四證凈,也想要安住在心一境性上,但是不行,這心就退下來,不能向前進。退下來容易,我隨便充香殼子容易,討論佛法可能不行,沒有這個興趣。就是這些煩煩惱惱的事情有興趣,就是靜坐的時候不行,他就是不相應。就是這么回事兒。
《披尋記》一一○七頁:
不能趣入等者:于涅槃界不能行履正道,是名不能趣入。不能證澄清性,是名不能證凈。義如四證凈說。由于余生不能畢竟無轉(zhuǎn)故,不能心住一緣,是名不能安住。不能見寂靜德,是名不能勝解。
「不能趣入等者:于涅槃界不能行履正道」,你要趣入涅槃,要修八正道才可以嘛!才能趣入涅槃。但是不能夠履行,你的三業(yè)不能行這八正道,不能夠?qū)嵺`這八正道,「是名不能趣入」。「不能證澄清性,是名不能證凈」,這澄清性就是苦、空、無常、無我的境界。我們說小乘佛法雖然沒有大乘佛法那么利,但是也不可思議,譬如說修這無常觀,譬如說是,有滅則生滅,十二因緣、十二緣起,其他不說,就說有滅則生滅這一句,這是什么境界,就是到了第一義諦了。生滅則老死滅,有滅則生滅,取滅則有滅,愛滅則取滅,乃至無明滅則行滅,這是什么境界?這是涅槃的境界!你說大乘佛法觀一切法空,一下子到第一義諦了,小乘佛法也是一樣,但是他是用無常為門,大乘佛法是以空為門,這門是不同;大乘佛法是利根一點,小乘佛法是鈍一點。但是我們鈍都不容易學習,怎么可以輕視小乘佛法?不可以輕視。所以這是「不能證澄清性是名不能證凈」。「義如四證凈說」。
「由于余生不能畢竟無轉(zhuǎn)故,不能心住一緣!埂赣捎谟嗌梗@個余生就是現(xiàn)在這一生,實在明白一點說就是下一剎那,現(xiàn)在這一剎那是這樣子,下一剎那就叫做「余生」,究竟的是應該這么說。「不能畢竟無轉(zhuǎn)故」,你的心不能夠究竟的不動,你不能這樣做,你不能。所以「不能畢竟無轉(zhuǎn)故,不能心住一緣」,你想安住一境,做不到,不容易,「是名不能安住」。「不能見寂靜德,是名不能勝解」,我們不知道這個寂靜的功德,我們不能覺悟那個寂靜的功德,因為心里面老是浮動,所以不知道那個寂靜的功德的殊勝,不知道。但是這個寂靜不是我們說你靜坐的時候心里面有一點寂靜,不是這個寂靜。這個寂靜是第一義諦,佛菩薩那個第一義諦的境界,我們不能夠知道,不能見寂靜的功德!甘敲荒軇俳狻梗覀冹o坐的時候,你修止的時候心里面,你常常靜坐它也可能會明靜而住,這是沒有智慧,只是小小的定的境界。若是佛這個“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那個寂靜,那里面有大智慧境界,那里面有定也有慧而不只是定,這是不同的。
酉二、不欲涅槃
于寂靜界,未能深心生希仰故,有疑慮故,其心數(shù)數(shù)厭離驚怖。
前面是說愛樂世間,就是我們發(fā)了道心,但是無始劫來的惑業(yè)的種子的障礙,總是對世間上的事情歡喜,愛樂世間。下面第二科「不欲涅槃」!赣诩澎o界,未能深心生希仰故」,就是涅槃的境界叫作寂靜界,就是那個地方?jīng)]有生滅了。那個寂靜的世界「未能深心生起仰慕」,我們不能夠有深心的希望仰慕、歡喜,想要到那里去,我們做不到,就是浮動的、流動的心情上有那么一點歡喜心!赣幸蓱]故」,為什么不能夠身心生起仰慕呢?因為有疑慮,他心里面還有疑惑,還有顧慮,還有這個問題!钙湫臄(shù)數(shù)厭離驚怖」,其心里面感覺到,從文字上的佛法,也感覺到諸法寂滅相那個地方,那個地方…心里面感覺到數(shù)數(shù)的厭離,不歡喜那個地方。數(shù)數(shù)的厭離,不高興那個寂滅的境界,對那個境界有驚怖的心情,有點害怕,這就叫做有疑慮。
《披尋記》一一○八頁:
其心數(shù)數(shù)厭離驚怖者:由未深心希仰,是故數(shù)數(shù)厭離。由有疑慮,是故數(shù)數(shù)驚怖。謂于爾時生如是念:我我今者,何所在耶?是名驚怖應知。
「其心數(shù)數(shù)厭離驚怖者:由未深心希仰,是故數(shù)數(shù)厭離」,雖然又歡喜涅槃,但是又有點厭離,不高興那個涅槃,數(shù)數(shù)的厭離!赣捎幸蓱]」,為什么厭離呢?就是對涅槃那個地方還有疑,還有慮!甘枪蕯(shù)數(shù)驚怖」!钢^于爾時生如是念」,究竟怎么叫做疑慮?怎么叫做驚怖呢?「謂于爾時」,就是在那個時候,就是這個佛教徒,他還算用功修行。但是在那個時候呢,「生如是念」,他心里面有這樣的想法:「我我今者,何所在耶?」說是觀一切法空都是寂滅相,那個時候我、我在什么地方呢?就是這樣想,都空了,那我在什么地方呢?這樣意思!甘敲@怖應知」。這就叫做「驚怖」。沒有我可以嗎?就是有點害怕。這個無我是一個驚怖的地方。他還有一點……就是對涅槃的道理還不是太明白,對于生死的緣起還是不太明白。我們對于佛菩薩有信心,這個信心要建立在智慧上面,如果只是有信心,而不是在智慧上建立,你用功修行到那個地方就有問題了,問題就會出來,就會出現(xiàn),就像類似這樣子,就是有這個問題。若是你能夠?qū)W習經(jīng)論,若通達生死緣起,通達涅槃緣起,這個時候你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未四、離勝解(分三科) 申一、標無能
雖于一切苦集二諦,數(shù)數(shù)深心厭離驚怖,及于涅槃,數(shù)數(shù)發(fā)起深心愿樂,然猶未能深心趣入。何以故?
這是第四科「離勝解」。前邊是妙勝解,這個滅諦,滅、靜、妙、離,F(xiàn)在是第四科「離勝解」。分三科,第一科是「標無能」!鸽m于一切苦集二諦,數(shù)數(shù)深心厭離驚怖」,說這個修行人他雖然是對于世間上的苦,對于世間上的集,這兩種圣諦!笖(shù)數(shù)深心厭離驚怖」,他一次又一次的、也很深刻的厭離這個苦、厭離這個集,對于這個苦集都有驚怖。唉呀!太苦了,在三惡道很苦,人世間也是很苦!讣坝谀鶚,數(shù)數(shù)發(fā)起深心愿樂」,因為你對苦集有驚怖嘛,涅槃那個地方?jīng)]有苦集了,所以對于涅槃也數(shù)數(shù)的發(fā)起深心愿樂。那邊沒有苦集的驚怖,是可愛樂的地方。「然猶未能深心趣入」,但是就是不能夠開始行動修八正道,到涅槃那里去!负我怨剩俊故裁蠢碛赡?
申二、釋所以(分三科) 酉一、出障礙法
以彼猶有能障現(xiàn)觀粗品我慢,隨入作意,間、無間轉(zhuǎn)。
這是第二科「釋所以」。前面標無能,就是不能發(fā)心趣入涅槃。第二科解釋所以,分兩科,第一科「出障礙法」。究竟是什么障礙了這個人呢?「以彼猶有能障」,因為那個修行人他心里面還有一個障礙,這個障礙能障礙他。障礙他什么呢?「能障現(xiàn)觀」,能障那個無分別智的觀察的成就。「粗品我慢」,究竟什么是能障現(xiàn)觀的呢?就是「粗品的我慢」,就是執(zhí)著有我,還有高慢; 執(zhí)我就會有高慢。這個高慢心是很粗的,不是個微細的境界!鸽S入作意,間、無間轉(zhuǎn)」,他的我慢的這個心呢?就是「隨入」隨你在修止觀的時候,這個我慢就入到里面去了,落入到你的止觀的作意里面去!搁g、無間轉(zhuǎn)」,「間」,就是一下子把你的止觀有點間隔了!笩o間」,是說它相續(xù)地、相續(xù)地這個我慢心相續(xù)地活動!搁g」,是對修止觀來說有間隔。「無間」,是對我慢本身來說,它是相續(xù)地有我慢的活動;蛘哒f,就是有的時候間隔你的止觀,有的時候也不間隔。有的時候我慢不活動,止觀就不間斷了,我慢起來了,止觀就被間隔了,就被間雜了。這是出障礙法。下面第二科顯其形相,顯示這個我慢活動的相貌。
酉二、顯其形像
作是思惟,我于生死,曾久流轉(zhuǎn);當復流轉(zhuǎn)。我于涅槃,當能趣入;我為涅槃,修諸善法。我能觀苦,真實是苦;我能觀集,真實是集。我能觀滅,真實是滅;我能觀道,真實是道。我能觀空,真實是空,我觀無愿,真是無愿。我觀無相,真是無相;如是諸法,是我所有。
第二科「顯其形像」。「我于生死,曾久流轉(zhuǎn)」,他在奢摩他里面,他這樣思惟,我于過去生無始劫來,在生死里面很久很久在這兒流轉(zhuǎn),「曾久流轉(zhuǎn)」,我在過去!肝矣谏,當復流轉(zhuǎn)」,我未來呢,還是在生死里面繼續(xù)流轉(zhuǎn),還是這樣流轉(zhuǎn)生死的。
「我于涅槃,當能趣入;我為涅槃,修諸善法」,我對生死苦有厭離心,有驚怖心,所以我愿意到涅槃那里去!府斈苋と搿,我將來是能達到涅槃那里去的!肝覟槟鶚,修諸善法」,我因為要得涅槃,我就栽培很多的善根!肝夷苡^苦,真實是苦」,觀察這個色、受、想、行、識真實是苦。「我能觀集,真實是集」,我觀這個愛,它是積聚生死的一個因,根本的因,它真實是這么回事,生死是由愛來的,「真實是集」!肝夷苡^滅,真實是滅」,這個煩惱和煩惱的果報滅掉了以后,這個時候最清凈安樂,「真實是滅」!肝夷苡^道,真實是道」,我能夠觀察這個戒定慧的圣道,它真實是能到涅槃那里去,有這種作用!肝夷苡^空,真實是空」,觀這個我不可得,這是空,「真實是空」,真實是沒有我!肝矣^無愿,真實是無愿」,「我觀無相」,真實是無相的。就是每一樣都是在修學圣道,圣道,都加上一個我,這是「我」,怎么怎么地!溉缡侵T法,是我所有」,這么多圣道的功德是我能成就的。所以有人說:「我開悟了!」你沒開悟。我們說那個五代的時候,那個布袋和尚。說是有人問:你是凡夫?你是圣人?這個布袋和尚把手舉起來,「我不在此中住」。唉呀!這個人真是圣人!肝摇挂膊辉……凡夫都是假名字,我不在此中住,這句話說的非常好。這就可以說這人是開悟了。「我開悟了!」那就是你還沒開悟,說這里面就有這種味道。
申三、結過失
由是因緣,雖于涅槃,深心愿樂,然心于彼不能趣入。
第三科「結過失」。由于上面他這個我慢的形相,這一段文就是形容這個我慢在你用功修行的時候,有我慢在里邊共同的行動,就是這樣子。前面這一段文正好這么解釋,說明這件事!赣墒且蚓,雖于涅槃,深心愿樂」,這個人雖然是深心愿樂,好樂涅槃。「然心于彼,不能趣入」,他現(xiàn)在這個修行的境界,他不能夠契入到涅槃。因為他執(zhí)著有我,執(zhí)著有我呢,就有我慢,就是這么回事。
《披尋記》一一○八頁:
能障現(xiàn)觀粗品我慢等者:謂于趣入涅槃作意中,或有間、或無間我相隨轉(zhuǎn)。當知是名粗品我慢。以于諸行非我執(zhí)我,長時串習為因緣故,起此我慢。趣現(xiàn)觀時,任運現(xiàn)行,不自覺知,故能為障。由是亦說心于涅槃不能趣入。
「能障現(xiàn)觀粗品我慢等者:謂于趣入涅槃作意中,或有間、或無間我相隨轉(zhuǎn)」,說是我相隨著轉(zhuǎn),隨轉(zhuǎn)的時間,或者是長,或者是短。間、無間呢,就是你在修學圣道的作意,有時「間」,被間隔了,有時候沒有被間隔,就是這樣意思。「當知是名粗品我慢」,這是一個很粗品的我慢,很粗的、很明顯的是我慢!敢杂谥T行非我執(zhí)我」你在這么多的修行里邊,都是沒有我的,我不可得,但是就執(zhí)著我,我流轉(zhuǎn)生死,實在來用圣道的智慧觀察,流轉(zhuǎn)生死的眾生里面,都是沒有我,不管你有沒有修行,都是無我的。凡夫也是無我,圣人也是無我,你還說:我曾流轉(zhuǎn)生死,我將來流轉(zhuǎn)生死,這就是錯誤了嘛!這下面所有的觀苦、集、滅、道,這都是無我的境界,偏說我能觀苦,我能觀滅,這樣子!阜俏覉(zhí)我,長時串習」,他長時間、不間斷地習慣了,老是這樣子的思想。「為因緣故,起此我慢」,他就生出來這個我慢的心情,他是這樣子。這可見修無我觀,還是非常重要的。
「趣現(xiàn)觀時,任運現(xiàn)行」,說這位修行人,他在未到地定里邊修這個圣道,是向于圣人的無分別智那里去,向那里去的時候,「任運現(xiàn)行」,他這個我慢不自覺的就出來了!溉芜\現(xiàn)行」!覆蛔杂X知」我慢現(xiàn)出來了,他自己還不知道,不知道這里邊這是個錯誤!腹誓転檎稀,所以這個我慢就障礙你不能成就現(xiàn)觀,你不能夠趣入涅槃,不能證凈,也不能夠安住一境,這樣子。「由是亦說心于涅槃不能趣入」。所以你有這個我慢,所以就不能趣入涅槃。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四(3)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四(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