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
《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經典。根據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督饎偨洝穫魅胫袊,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詳情]
《金剛經》講課記錄 第六
《金剛經》講課記錄·10月27日
宗性法師主講
永箐、小布丁記錄
上次講了“如理實見分第五”,那么這前面五分都非常重要,今天開始講“正信希有分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在以前講課的過程當中啊,有人就給我提出,好象這“正信希有分第六”跟前面的經文啊關系不是很密切,后來我仔細地考慮了一下,我慢慢地發(fā)現(xiàn),其實這一品啊,是對前面幾品內容的進一步的深入。我們回過頭來看一看前面講的幾分:“大乘正宗分”、“妙行無住分”、“如理實見分”。那第三品“大乘正宗分”呢,我們知道就是接著前面須菩提提出的問題,那么佛陀就告訴所有的修菩薩道的眾生,我們要想修菩薩道,要想怎樣來修,那就是要在利益一切大眾中修行菩薩道,圓滿菩薩道,并且呢,在這里面還要忘我,要把自己跟大眾融為一體。那么這主要是“大乘正宗分”講的,而接下來的“妙行無住分”里面我們已講過,就是怎樣去度脫眾生。前面這個第三品“大乘正宗分”就是告訴我們,怎樣修菩薩行,怎樣降伏其心,怎樣去安撫我們這顆心,那就是在度脫眾生當中用菩提心來安住!所以說明白一點,“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住在哪里?住在菩提心上。那么菩提心的體現(xiàn)是什么,就是利益一切大眾。利益一切大眾,怎樣來利益一切大眾呢?那就是這個第四品“妙行無住分”里面給我們講的。怎樣利益大眾呢?那就是我們當時說的兩句話:“只問耕耘,不問收獲。”也就是說我們在利益大眾的過程當中,要徹底的破除執(zhí)著。我們上次不是講了“三論體空”嗎?“妙行無住分”里面就是特別強調這個“無住”布施。無住行六度,沒有執(zhí)著。那么,在這里更進一步的講,“如理實見分”,那就是告訴我們怎樣才能夠達得到在利益大眾當中沒有執(zhí)著!叭缋韺嵰姟,如什么理?實見什么?就是如佛法、般若正見之理。實見,見什么?就是智慧、空性,也就是那天晚上我講的要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不要只重在事相。也就是說,第五品是解決我們怎樣才能夠達到在利益大眾的過程當中,修六度四攝中,沒有執(zhí)著!叭缋韺嵰姟,就是用般若正見,能夠在事相上看透、透視。所以我們曾經不是提到過嗎?用佛法的智慧來透視生活。這是通俗的話,說得更嚴謹一點,就是用佛法的智慧來參透一切世間萬事萬物的現(xiàn)象。那么接下來,這個第六分啊,我們根據前面來看,其實跟前面幾品關系非常密切。大家要用心來體會。為什么關系密切?你想呢?我們看,這個須菩提提的兩個問題:“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下面,在“大乘正宗分”里面,佛陀告訴他要度脫一切眾生,利益大眾,就是要發(fā)菩提心,那么,菩提心發(fā)起來了,怎樣保證你這個菩提心的質量?怎樣保證你這個菩提心生起來后,能夠為圓成佛道提供資糧?提供智慧資糧,提供福德資糧?那就是要“妙行無住”。也就是要在布施的過程當中,能夠只問耕耘,不問收獲。要做到這步是非常難的,我們過去講過,因為我們往往啊,普通的人在學佛的過程當中啊,在利益大眾的過程當中,在奉獻的過程當中啊,很難透過這一關。不要說這一關很難,越往下,第五“如理實見分”那就更難了。這要求我們每一個人能夠“如理實見”,就是能夠理事圓融。如理,就是“理”嘛(注:理事圓融里面的那個理),實見,實見什么?在事相上能夠實見空性,就是理事圓融?墒,這個非常的難的。那么,我們把這幾品綜合起來分析一下,你發(fā)菩提心,艱不艱難啊?艱難啊,而要把我們的心安住在菩提心上,非常的不容易。
我們過去不是老聽一個大德講一個公案嗎?就是師徒兩個人一起出去云游的時候,這個師父啊,修行非常好,已經證了羅漢果位,那個徒弟呢剛學佛法不久,于是呢師父就給他講,說:“你要好好地發(fā)大乘心,發(fā)菩提心。”,那么他聽進去了。師徒二人出去云游的時候啊,過去徒弟是要給師父背行李的。他們走到一個地方,就看見有個農夫在耕地,耕地的時候啊,就把土翻出來,土里面有很多蟲子,天空中飛的麻雀就去捉那些蟲子,徒弟一看啊,就感到這個世間非常痛苦,眾生之間相互殘殺,心里面就發(fā)了菩提心了,就說,我要好好修行、用功,將來度化這些眾生。你看,這個愿望多大,這就是發(fā)菩提心。那個師父啊,是證了羅漢果的,有神通,知道了徒弟發(fā)的愿,就說,“把包拿過來我背!边@個徒弟也搞不懂,就把包拿給師父背了。過了一會,又走了一段,走到前面了,那個徒弟突然又看到世間的快樂的景象,他又想“這個世間上還是有好的東西!睅煾妇驼f,“把包拿去你背!”這次徒弟忍不住了,就問,“師父這是怎么回事呢?一會兒要我背包,一會兒又要你背,現(xiàn)在又要我背?”他師父就講了:“開始,讓你給我背包,因為你是徒弟你該給我背;后來我拿過包來背,是因為你發(fā)了菩提心,是大乘菩薩,比我高,所以我該給你背包;可是后來你又退失了發(fā)菩提心,所以呢,那個包還是你背,你不如我!”所以啊,從這個公案里面我們可以知道,這個發(fā)菩提心,真正的不退,那是不容易的。
現(xiàn)實這個世間里啊,各人根基不同,要根據不同的根基來找到幫助他們的方法更不容易,所以,你說你這個菩提心發(fā)起來容易嗎?發(fā)菩提心不容易。同樣,“妙行無住”,就是你行六度萬行的時候,沒有執(zhí)著,只管耕耘,不圖回報,不要問收獲,只管踏踏實實老老實實的奉獻,這個更難啦。那么,再往下,“如理實見”,要能在事相上實見空性,能夠理事圓融,這個就更難啊。所以,這個“正信希有”,就是你內心里面對這些道理,你信得過還是信不過?你發(fā)菩提心,信得過嗎?在利益眾生的過程中要妙行無住,你信得過嗎?對于這些道理,你能夠理解嗎?能夠不退轉嗎?我們每一個學佛的人啊,都要捫心自問,都要捫~心~自~問~啊。發(fā)菩提心,發(fā)起來了沒有?你真正的在利益大眾的過程當中,是不是真正按照出離心、出世的要求,能夠做到不圖回報,不問收獲,沒有執(zhí)著,同時,在這個過程當中,是不是能夠做到不偏理事,也不執(zhí)事抵理,能夠理事圓融?你做到了嗎?你信得過嗎?所以,下面這個“正信希有”啊,其實就是更進一步,更深入,來堅定我們的信念,堅定我們的信心!
所以,這一品就繼續(xù)告訴我們怎樣對前面佛陀講的“無住”的道理、“如理實見”的道理,“發(fā)菩提心”的道理,能夠不懷疑,不退轉。
“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就是說,你聽了上面的“如理實見分”、“妙行無住分”、“大乘正宗分”,這些道理以后,“如是言說章句”,就是那些道理,“生實信不?”,你是不是能夠生起真實的信心,你能不能夠做到不退轉?菩提心不退,無住不退,理事圓融不退。所以,這個“實信”兩個字啊,講到這個地方啊,因為我們現(xiàn)在所有的學佛的人,你問他,“有信仰嗎?”“有”。但是,諸位想一想,你的那個“信”真的是不是實信!乃至下面要講的凈信?要生實信要生凈信。而往往我們檢討一下,我們在學佛的過程當中,在整個信仰的過程當中,真正的辦到了嗎,生實信生凈信?因為我發(fā)現(xiàn)啊,很多人在這個學佛的過程當中啊,在這個信仰上存在很多的問題:有漂浮不定的信仰,甚至有急功近利的信仰,甚至還有只求人天福報的信仰,那么按照佛法的道理來講,這些信仰都是靠不住的!為什么這么講?比如,我們有的信佛的人,一到廟里來,買幾捆大香,在外面燒一燒,然后進到廟里給佛、菩薩磕幾個頭,希望佛呀,菩薩呀保佑我,什么保佑我不生病,保佑我身體健康,保佑我做生意能賺錢,還要保佑我甚至炒股票都要贏。那么這個是不是信仰呢?可以說也是信仰,但是這種信仰,要進一步提升。那么,我們怎樣去弘揚佛法?至少到廟里來,就是我們弘揚佛法的一種*定。但是呢,這種信仰要進一步的提升。再往下,我還說,有只求人天福報的信仰。比如,我們一些學佛有一定常識的,對佛教的因果、輪回這些東西比較深信不疑,那么他就知道修善、持戒、布施等等?墒悄,他不能以出離心,以菩提心持道,往往在這個過程當中會帶有一些情緒化,也就是執(zhí)著。所以我們把這種就叫做“人天福報的信仰”。因為他在這個過程當中,修持的過程當中,也會有很大的福德,但是這種福德是有漏的,最多能在三善道里面享受福報,而不能成就無漏之因。金剛經贊里面不是有一句話嗎?“斷疑生信 絕相超宗 頓忘人法解真空”,“斷疑生信”,諸位啊,可以捫心自問,我們的信仰斷疑沒有,還有沒有迷惑?如果我們心中還有迷惑,那我們應該怎么辦?這個地方講,“生實信不?”就是對我們剛才所講的道理:如理實見的道理、妙行無住的道理、大乘正宗的道理,我們是不是在內心里面,在思想上還搖擺不定,還漂泊不定?我們可以自己檢討、檢查一下,要把我們這里的信仰怎樣與菩提道與菩薩道保持一致?那么我們這個地方就提出,要把我們內心的那個信啊,與八識里面的勝解聯(lián)系(*這句話聽得不清楚),要用信在我們的八識田中能夠生起勝解。什么意思?就是啊要生起決定的見解,不退轉!所以,我個人曾經提出過一句話:“修行以具足信根為基礎”,你那個信要扎根!信仰在你內心里面扎下根來了,這就是實信。這種信仰用我們現(xiàn)在話,用一句通俗的話來概括,那就是什么?我把它解釋為:“流淌在血液里的信仰”,就是讓血液里流淌著信仰,讓信仰流淌在血液中,讓信仰與血液融為一體!血液是我們身體滋長的養(yǎng)分,如果說一個人沒有血液了,這個人還能活嗎?不能夠活。所以,血液啊,是我們的這個色身成為活潑機體的不可缺少的條件,那么這里我要告訴你,信仰與血液同等的重要!為什么?血液可以滋長我們的色身,而信仰可以滋長我們的法身!如果說,我們能夠把信仰和血液融為一體,那么最好不過。一方面,血液滋長我們的色身,一方面,信仰滋長我們的法身,那我們的色身、法身同時都能夠得到滋長,我們學佛的過程當中,一方面,色身滋長好了,你精神飽滿,精神十足地去修行,另一方面,我們的信仰滋長了我們的法身,我們才可能有法喜充滿。所以,我們要以智慧作為信仰的航向,如果說,你這個信仰沒有智慧作為航向,那是靠不住的,必須要以智慧作為指導,那個信仰才能夠為菩提道服務。所以,這個地方啊,須菩提提出這個問題來,就說您老人家講了這么多道理,講了這么多跟以前講得不同的道理,講了這么多不容易辦到的道理,那么,我們這些人聽了以后,在內心里面,是不是能夠接受?用現(xiàn)在的話講,能不能夠接受?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就是佛陀對須菩提講,你不要這樣講,不要覺得有人會不相信,不要覺得有人要懷疑。
“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如來滅後後五百歲。”,這句話,我看了很多注解,對這句話的解說有不同的意見,“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兩個解釋,有的注解認為,就是從釋迦牟尼佛圓寂后的五百年,而有的解說認為是釋迦牟尼佛涅磐以后,佛法住世的最后五百年。那么對這兩種說法呢,我比較傾向于后一種,就是說佛陀滅度后,不是有正法五百年,相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就是末法的那最后五百年。就是到最后,“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就是說只要有嚴持凈戒修行的人,“於此章句能生信心”,對以上我們講的道理,能夠生起信心,并且能夠作為修行的方向,修行的目標。
“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就是說你要知道,這個人的善根是非常的深厚。這個善根是無量劫所累積,修學佛道積累的。我們諸位,聽到這句話后,有何感想?我想能夠增強我們的自信心。如果說,我們自己對《金剛經》前面所講的道理,我們內心里面是不是能夠生起信心?是不是能夠以智慧為航向來指導我們的信仰?我們的信仰中,智慧的成分能有多少?我們的信仰與我們的血液是不是融為一體了?我們的信仰在內心里面是不是扎根了?如果說,我們的信仰真正在我們的內心里面扎了根,真正能夠信得過,真正能夠做到一心不退,妙行無住不退,如理實見不退,那我們要記住這里的話“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蹦敲,我們應該感到慶幸。通過這樣的道理,如果說,要生起這樣堅定不退的信心來的話,要知道,我們今世今生能學佛,是因為我們無量劫以來已經跟佛法結下了不解之緣,所以我們今生,才能夠遇到佛法,聽聞佛法!所以,我們不要覺得我們自己在人生里面好象這里也不如意,那里也不如意,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好象老是沒有長進,老是有坎坷,有障礙。這不要緊。有坎坷,有障礙,這是對我們的磨練!我們要知道我們跟佛的這個緣是生生世世的,所以,我們今生才能夠遇到佛法,并且才能夠對這樣的道理生起信心來。所以呢,我們在修行里面,修學佛法的時候,碰到任何問題,碰到任何障礙,碰到任何困難,都不要退失!為什么?因為我們多生累劫跟佛結了緣了,我們今生遇到佛法要慶幸,不退轉。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過去我們經典里面講得人身不容易,有一句話:“得人生如爪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本褪钦f,茫茫大千世界蕓蕓眾生啊,能夠得到人身的,就只有象我們那個指甲縫里面的那么一點塵土,你說那個機會有多小啊;“失人身如大地土”,而失去人身的機會,就象大地上散落的塵土那樣多。那么我們慶幸什么?盡管得人身的機會那么少,而我們得人身了,所以說我們無量劫以來種的善根,讓我們今天得到了人身,所以,我們要毫不猶豫,所以這里講“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這句話可不可靠啊?什么不可靠?我們今天能夠得人身,我們剛才不是說了嗎?得人生的機會非常得小的,我們已經得了,就已經能夠證明這一點!我們如果無量劫以來沒有種這個善根,能得人身嗎?得了人身,我們今生能聽聞佛法,那這說明善根深厚啊,所以不論有任何障礙,有任何困難,都不要退縮,不要退失菩提心,不要退失我們前面佛陀開示給我們的,怎樣去利益眾生,以什么樣的心態(tài)去利益眾生。以不執(zhí)著的心態(tài)去利益眾生,以如理實見的心態(tài)去利益眾生。所以,一定要保持這個信念!如果你能保持,讓這個信念在你的內心里扎根,那我想我可以給你道喜了。為什么?因為要生起這樣的心態(tài)不容易的,只有生起自信才是我們修行成功的基礎。所以諸位啊,一定要堅信,要不退轉,以智慧作為指導。
下面,“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就是說,如果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能夠堅信我們《金剛經》上面講的這些道理,“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就是說佛陀跟你都是上的同一個涅磐,都與你同等,用我們今天的話講,就是說佛陀都跟你同一個菩提性。所以,這個地方就講,“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為什么這么講呢?“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因為如果說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在現(xiàn)實人生中真正地辦到剛才講的菩提心不退,在修六度萬行的過程當中沒有執(zhí)著,能夠真正的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做到理事圓融,已經達到“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這個程度,才能夠真正地對上面講的這些東西生起“凈信”來,才能夠真正地達到不退轉。所以你看,如果說我們一個人在修行的過程中,真正地能夠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這是什么樣的表現(xiàn)?諸位,想過沒有?能告訴我嗎?就是說如果一個人,能夠真正的如這段經里講到的“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這個境界,這個人的修行達到什么樣的程度了呢?考慮考慮,有人告訴我嗎?我告訴大家,如果說在修行的過程當中,真正地能夠“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這個人的智慧啊,就是智慧的象征,什么樣的智慧?就是“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的智慧,這個才是大圓滿的智慧,真正徹底的、究竟的智慧!所以,如果說一個人的修行能夠已經成就了象這樣的圓滿的智慧的話,你說,他達到了什么果位?什么果位啊?佛的果位嘛——“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既然他已經成就了與佛一樣圓滿的智慧,他就是佛嘛,所以,前面那句話才說:“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你已經跟佛是平等的了,所以,“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如來為什么“知悉見是諸眾生”呢?諸位,因為你已經“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你已經成就了與佛一樣平等的圓滿的智慧了。所以下面:
“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什么意思呢?如果說我們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如果說心里面還要取相,還要取法相,取非法相的話,那證明他內心里面還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還沒有智慧,那就還是凡夫,那就還不能和佛平等。所以這個地方是向我們闡述不要取法相,不要取非法相。那么這個地方,我們要把這個法相、非法相,提出來講一下。這個法相、非法相,怎么講?如果大家平時有些常識的話,對“空”對“有”的概念比較熟悉的話,佛教講,如果我們針對一個事物,說它是實體,是真實的,是不虛的,這是執(zhí)著,是執(zhí)著事相,是事相上的執(zhí)著,佛法講這是取法相。那么佛法里面講這些事物這些現(xiàn)象都是緣起的,緣起的都是性空的,那么你聽了這個話以后,你就認為任何事物都是空的,都是假的,都是不真實的,如果你內心里有這種想法的話,這也是執(zhí)著,這是取非法相。執(zhí)著有,這就是取法相,執(zhí)著空,這就是取非法相,而佛法是既不偏于有,也不偏于空,既要遠離執(zhí)著有,也要遠離執(zhí)著空,最后達到非空非有的中道,這個才是佛法。所以這個地方講,如果你內心里面取法相,是執(zhí)著有,認為有“我人眾生壽者”,這是執(zhí)著,如果內心里面取非法相,執(zhí)著空,認為沒有“我人眾生壽者”,那還是執(zhí)著,還是不圓滿。所以,這個地方進一步說“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币簿褪钦f不應執(zhí)著有,也不能執(zhí)著空,應遠離空有,行于中道。
“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什么意思?正因為這個道理,如來,就是佛陀經常跟弟子們講,就說:“你們要知道,我所講的一切,都象筏喻者!狈び髡,這個“筏喻”就是過河的船。這是為什么呢?就是我們要去過河,過去這個船就是交通工具了,不論什么輪船、木船,都是交通工具,只要能夠載我們過河的都是交通工具。一但我們已經過了河,交通工具就不起作用了,因為目的地已經達到了。那么這段是什么意思?就是說,在不同的場所,針對不同的人,他會用不同的方法,根據不同的煩惱和心態(tài)去給他開示。對講空的人講有,對執(zhí)著有的人他會給他講空。所以,我們不能執(zhí)著不同的語言文字,語言文字這是功能,就如過河的船是幫助我們過河的,釋迦牟尼佛開示佛法是幫助我們斷除煩惱的。如果你有執(zhí)著空的病,他就講有來對治你空的病,把你的空的病治好了,如果執(zhí)著有,他就給你講空,就能夠對治你那個有的病,那么把你的有的病治好了,那個空,也就不抱在手里面,把它扔掉。所以,“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就是“有”的執(zhí)著要舍“無”的執(zhí)著也要舍,不執(zhí)著有無。意思是什么?我們學習佛法要行于中道。
所以啊,這一品啊,是第六品“正信希有分”,主要是告訴我們,對于我們前面“大乘正宗分”里面講的,“妙行無住分”里面講的,“如理實見分”里面講的那些道理,我們內心里面這種信心的程度,達到什么樣了?如經里講的,生“實信”了沒有,生“凈信”了沒有?剛才說的正知正見,就是你的信仰扎根了沒有?那么如果說你的信仰扎根了,那就證明你的善根非常深厚。并且你能夠按這個道理去尋止,最后“如來悉知悉見”,為什么?因為你能夠真正象剛才上面講的“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那樣去辦,你就有圓滿的智慧,有了圓滿的智慧,你就不會取法相,也不會取非法相,那你本身就是佛了。所以“如來悉知悉見”。希望大家對這一段要很好的理解,并且要在內心里面很好的反省!看你那個流淌的血液中有多少信仰的成分?你的那個信仰與血液是不是融為一體了,你的那個信仰是不是果真已經'(*此句聽不清楚),你的內心里啊,前面是告訴我們信仰要扎根,后面是告訴我們,信仰要以智慧作為指導。所以,這一分,我們把它概括為兩句話:就是佛陀教導我們啊,信仰要流淌在血液里,用血液滋長我們的色身,用信仰滋長我們的法身,同時要用智慧作為我們信仰的航向,作為我們信仰的方向,作為我們信仰的目標。我想這幾句話基本能夠涵蓋我們這一品的主旨。
下面我們繼續(xù)往下講,“無得無說分第七”。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這一分是對第六品的進一步的提升,進一步的升華。為什么?前面講了嘛,“正信希有”,你首先內心里面信仰要扎根,因為你扎根以后,以智慧為信仰的指導,達到“無我人眾生壽者”,你的智慧圓滿,那你就成佛了。那么你已經是佛了,你怎樣看待這個佛啊,怎么看待這個佛果啊?馬上(立刻)進一步的破你的執(zhí)著!執(zhí)著啊,所以有的人在學佛的過程當中,有了一點心得以后,就馬上(立刻)沾沾自喜,“啊,原來我已經有這么好的成績,哎呀,那我簡直是怎么樣”,嘿,馬上釋迦牟尼佛就破你啦!“無得無說分”!你即使有智慧,智慧也是無得的!不可得的!不可以執(zhí)著的!同時還要無說呢。佛陀這么給你講,你看看,當頭棒喝!這個是很大的棒喝,這樣無形的棒喝,比有形的棒,來得更痛快。有形的棒打了你一棒,只是疼,而這個棒當頭痛擊,把你的境界進一步的提升,進一步的深華!所以“無得無說”啊!你想想看,如果受前面那一品影響,你回去后就沾沾自喜,“哦,原來我還有這么深厚的善根吶,哦,原來我能夠做到“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以后,我就有智慧了,我就成佛了,哎呀,那我不得了!卑パ,馬上,你看,那個釋迦牟尼佛啊,又來破你的執(zhí)著來啦!那些東西都不可得的,不能沾沾自喜的,要進一步的上新的臺階的,所以,馬上給你四個字:“無得無說”。對于這個“無得”啊,我們諸位啊,要懂得這個道理,佛法里面講,“無得無所不得”。只有你沒有以后你才能有得,如果你還有,還有執(zhí)著,有執(zhí)著你的智慧就還不圓滿,也只有無得以后,你沒有執(zhí)著以后,你才能夠真正地得到佛果,得到智慧。佛法講“無得無所不得”,所以諸位要懂得這個道理。你想想看,我們打個比方,就是一個裝水的容器,如果這個容器里面已經裝了滿滿的污水,我們要往里面再裝甘露,裝牛奶,能裝進去嗎?裝不進去。即使能裝一點點進去,那甘露和牛奶都會被你那滿滿的污水染污掉,'(中間這句聽不清)那都不管用了,這些都是臟的了。反過來,如果說,那個容器里面一點東西都沒有裝,非常的干凈,那么這個時候裝甘露和牛奶,它不但能夠裝進去并且還不會被污染。這個比方就是告訴我們如果你有得,你的智慧就生不起來,因為你還有執(zhí)著嘛,你的那個智慧怎么能生得起呀?只有去掉執(zhí)著以后,你的智慧才能夠被開發(fā)出來。所以過去啊,在梁武帝的時候有一個符大士(*名字可能有誤),是個居士,我記得他有幾句話最能說明這個問題:“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在橋上過,橋流水不流!边@里,前面兩句話,最能夠說明我們前面“無得無說”的道理。“空手把鋤頭”,不知道諸位見過鋤頭沒有,就是一個耕地的工具,如果說,你的手里面端著一碗飯,你想一想還能去拿鋤頭嗎?因為你手里面已經端著一個東西了,你想你這只手還能同時抓另一件東西嗎?能辦到嗎?諸佛菩薩除外,因為有神通。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凡夫,我是辦不到,不知道你能不能辦到。所以,如果你的手是空空的,什么東西都沒有拿,給你一個鋤頭你才能拿住!安叫序T水牛”,什么意思?就是說如果你不是在步行,你是騎馬,你是坐轎,同時你還能騎水牛嗎?辦得到嗎?事實上是不太可能的。這里的步行,就是說你腳下面沒有交通工具,那么那是古代人的說法,用我們現(xiàn)在的話講,你沒有坐火車,沒有坐汽車,沒有騎自行車,那你可以騎水牛。如果說你腿下已經騎了一個自行車你還能騎一個水牛嗎?我想不太可能。所以,只有空手你才能夠把鋤頭,只有步行你才能夠騎水牛。這兩句話里面就是講沒有執(zhí)著啊!沒有執(zhí)著,你才能夠無所不得,你才能夠真正的生起智慧來。要懂得這個道理,所以,這個地方講,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個地方講了兩個問題!叭鐏淼冒Ⅰ穸嗔_三藐三菩提耶”,“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古印度的語言,翻譯成現(xiàn)在的漢語文字就叫“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成就佛果的另外一種說法!罢取:就是沒有再比這個高的了,“正覺”:已經達到頂點,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與佛(*可能有漏)平等,*(前一個詞聽不清)智慧都圓滿了,這是佛果的別稱!叭鐏淼冒Ⅰ穸嗔_三藐三菩提耶”就是說,佛陀是不是得了佛果?你看須菩提的回答:“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思是什么?就是沒有一個即可以得,沒有一個東西叫佛果!如果說,你覺得有一個什么東西可得,覺得有一個什么東西是佛果的話,那你這個還不圓滿。第二個問題“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又回答了:“。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就是佛所說的法皆不可取。這個“取”字啊,要注意,不是不要,有的人對這個問題很模糊,這是不執(zhí)著,不執(zhí)著于如來的語言文字,不是讓你拋棄,而是讓你更好的去把握!胺欠ǚ欠欠ā,不是,不是不是(*這里聽不太清,可能有漏字),總的來說,就是講不能夠執(zhí)著佛所講的語言文字,而是要透過語言文字去生起我們內心的智慧。所以,有些人在讀經的過程當中不了解因為釋迦牟尼佛針對不同的眾生,不同的根基,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他開示都不相同,那么我們這些凡夫眾生啊,因為智慧不夠,所以對這些教理不能圓融,老覺得有矛盾,老覺得有高下,這都不對。因為佛的說法是有針對性的,你不能說你不理解,你就說那個不對,正是你不理解的,說不定對其他的眾生有幫助呢?所以啊,我們不能夠執(zhí)著于語言文字,不能夠執(zhí)著于佛陀的言教,而是要透過語言文字,透過佛陀的言教生起內心自心的智慧。“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什么意思啊?就是說對于上面那兩個“無得無說”,因為這個無所住就是“無為”啊,就是最高級。那么“一切賢聖”,就是賢和圣啊,都還沒有成就最后的果位。就跟我們現(xiàn)在讀書一樣,賢還在幼兒園,圣還在學前班,還沒有正式跨進校門,跨進校門以后再學習呢,那就成就最后的佛果,在學前班那你還不行,在幼兒園那你還不行。所以這里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就是說一切賢圣都是在“無得無說”這個問題上由于他們理解程度的不同,所以他們修持程度就不同,所以他們證的果就不同,所以,有賢圣的差別。那么,這一段文字,我們講的“無得無說”,“無得”就是“無得無所不得”,“無說”,那么我把它概括成兩句話:“說法無定說,只為解粘去縛!笔裁匆馑及?說法沒有固定的!為什么?根據眾生的根基不同啊,“只為解粘去縛”,什么意思啊?他只是為了解除眾生內心深處的煩惱。所以釋迦牟尼佛是悲心而說!所以他無定說,為什么?每一個眾生的煩惱和根基不同,那么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就不同。所以呢“無得無說”這一品概括成一句話:“無得無所不得,說法無定說只為解粘去縛(去煩惱)。”,所以這一句話,我想基本上能夠概括這一品的大意。那么,我看這個時間也差不多了,再往下講也講不完,我想今天我們講課就到這里,那么下面大家還有什么問題,可以提出來討論。阿彌陀佛。
問答:
1、阿彌陀佛,我今天看到一個偈,我想請法師為我們大家解疑:空非絕對空,有非絕對有?沼趾盟朴,有又好似空。是空還是有,是有還是空。是空又是有,是有又是空。
答:這個“空非絕對空”,是什么意思呢?對“空”、“有”啊,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佛法講的這個“空”啊,那是有針對性的,針對什么?針對持有!為什么說針對持有?那么如果說你認為一切的事物都有永恒性、固定性、有不變性,那么,佛法認為這個東西是沒有的,所以如果說你認為“一切事物都有不變性、固定性、永恒性”,就是執(zhí)著“有”,那么反過來講,佛法講一切事物都是緣起的,緣起的事物是條件的組合,因為組合成這個事物的條件都會發(fā)生變化,所以呢,一切事物是不可能有永恒性、固定性、不變性。那么諸位,“一切事物有永恒性、固定性、不變性”這種對“有”的執(zhí)著,這種觀念是空的,所以,這個地方講,“空非絕對空”啊,頭一個空,就是佛法講的一切事物它沒有固定性、不變性、永恒性,為什么它又不是絕對空?因為佛法講的空,不是否定緣起法的存在,而是否定那種錯誤的觀念否定那種對有的執(zhí)著,所以呢“空非絕對空”,絕對空,不是否定現(xiàn)象!坝蟹墙^對有”,佛法講的緣起的有啊,只是承認緣起法的存在,就象我上次講的,就如我們做夢一樣,夢雖然是假的,不真實,但是畢竟還有一個夢。所以“有非絕對有”,佛法里講的有是緣起的有,不是實在的有!翱沼趾盟朴小,這里的空,指“空性”,“空理”,就是在我們修行的過程當中,在我們利益大眾的過程中,好象覺得它是個實在的東西,“有又好似空”,就是在我們修行的過程當中啊,你覺得一個實在的東西它又是不真實的,“是空還是有,是有還是空”,就是說是空還是有,是有還是空呢?“是空又是有,是有又是空”,這是什么意思呢?要遠離空有,不能執(zhí)著有,也不能執(zhí)著空,不能斷見,也不能常見。
你問的這句話啊,我看這個不是經典里面的話,不象佛經里面的。你這個前面什么空非空,不知道是個什么東西,我覺得這個是現(xiàn)代人寫的,我覺得這個寫得并不高明,如果你要想真正了解空有的思想,我建議你去讀一本書:《中論》,里面有一個“空有品”,就是全面解決這個問題的。那么對這個問題,我想我就做這么一點簡單的說明。這個問題不是一下就可以解決的。那么下面再看其他的問題。
2、什么是菩提心?如何才能生起菩提心?對于信仰的漂浮,怎樣才能堅信?對于執(zhí)有空,沒有執(zhí)著,是不是在行中庸?(*悄悄話形式提的問,問題是聽法師念出來的,可能不太確切)
答:“什么是菩提心?”簡單的來說,這個菩提心就是不但自己要發(fā)起:了生死、出輪回的心,同時對待一切眾生,都要幫助他們出離生死輪回,都要給他們利益,給他們歡樂,給他們快樂!這個就叫菩提心!叭绾尾拍苌鹌刑嵝?”,必須以出離心和空性為基礎,那才生得起來,那才堅定。那么至于“對于信仰的漂浮,怎樣才能堅信?”,只有你的菩提心生起來了,你得到佛法的利益和法喜的時候,你的那個信仰才能不斷地堅定。那么對于“執(zhí)有空,沒有執(zhí)著,是不是行中庸?”,中庸這是儒家的話,佛教叫行中道。
3、我想問你認為世界上最小的東西是什么?(*悄悄話形式提的問,問題是聽法師念出來的,可能不太確切)
答:這個話,我看這樣來說。世界上最小的東西是你的心,最大的東西還是你的心。為什么?“大”、“小”都是你的認識,都是你的看法嘛。你認為它大它就大,你認為它小它就小,大小沒有絕對的,都是相對的,都是你的認識。
4、菩薩不執(zhí)所有相,自然不會在意福德的大小,那為何經中還要強調福德的大小呢?
答:這是這樣,因為對于出發(fā)心的菩薩來說,需要鼓勵。我想這個地方是佛陀對于我們這些初發(fā)心修行的人的鼓勵吧,讓你更加精進勇猛。
5、請問法師,僧,和尚,比丘.這三個名詞是一個詞嗎/一個意思嗎
答:這個“僧”啊,應該是“僧伽”的簡稱。“僧伽”這個詞啊,它依梵文原來的意思是“僧伽”,翻譯成中國話,就是“和合僧”,“和合眾”。那么有的人說這個僧啊是團體,是僧團,是出家人的總和,叫做僧!昂蜕小边@個詞,按我們現(xiàn)在的話講叫“親和合”,“善知識”,所以“和尚”這個詞不同于“僧”的,你看廟字里,方丈才能叫和尚,其他的只能叫普通的出家人。比丘我們前面講過。
6、法師上次講到“不要執(zhí)著”,就是不沉迷,不陶醉,這是強調做了某件事的態(tài)度,可是,在我們做某件事,還是應該對正在做的事情抱著全身心投入,(接下)
答:對呀,“全身心投入”,如果你沒有去掉執(zhí)著,你就有痛苦,就感覺有壓力,只有你不沉迷,不陶醉,而你又全身心投入,才能懷著愉快的心,放松的心態(tài)去做。
7、請問法師,有漏好還是無漏好?
答:有漏,無漏都不好!你認為有漏好還是執(zhí)著!你認為無漏好也還是執(zhí)著!所以,有漏也好無漏也好,要看你能不能夠隨順菩薩道,行菩薩道,能不能成佛果。
8、(接第6問)真正融合進去做的態(tài)度,才能做得好啊。那么,這在過程中的專心投入是不是也是“執(zhí)著”呢?
答:我想的話,看你專的是什么心。如果你是一種責任心,是使命感那就不是執(zhí)著。用責任心去投入。
9、(*悄悄話形式,法師念得太快,無法記錄問題內容)
答:那應該這樣來講,佛教,在我眼中看來,整個佛法是指導人怎樣去生活,怎樣提升我們人生的質量,提高我們生命的質量。我想可以起到這么一個作用。
10、請問法師想出家一定要先發(fā)心渡眾生么?
答:出家要把度眾生的心發(fā)起來。
11、(*悄悄話形式,問題無法記錄)
答:棒喝,不是真正要打你,而是要在那一剎那,絕斷你的疑情,絕斷你的思維和執(zhí)著。
12、阿彌陀佛,末學有一問題請法師開示!禪宗五家的臨濟是"怒雷掩耳"。溈仰是"光含秋月。"曹洞是"萬派朝宗。"云門是"乾坤坐斷。"法眼是"千山獨露。"請問這些分別代表什么意思?
答:臨濟是“怒雷掩耳”,“掩耳”就是要把你的那個執(zhí)著絕斷,“怒雷”就是用智慧來絕斷你的那個執(zhí)著。大概是這么個意思。溈仰是“光含秋月!笔裁匆馑寄?光就是如來藏,如來藏里面包含一切的智慧,所以,參禪修行都要從我們自性中去開發(fā)。大概是這么個意思。曹洞是“萬派朝宗”,這個宗是什么宗啊?空性!叭f派”,萬事萬物都離不開空性。那么具體參禪中就是要去證空性。大概是這個意思。云門是“乾坤坐斷。”,就是涵蓋乾坤了,乾坤坐斷,就是剛才我們講的空有都不執(zhí)著。超越一切心造。法眼是“千山獨露!,就是還你本來面目。千山獨露,就是一枝獨秀,就是樹立的那個法性,本來面目。大概是這么個意思。
- 上一篇:《金剛經》講課記錄 第五
- 下一篇:《金剛經》講課記錄 第七
-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 節(jié)日與團聚是聯(lián)結親情的紐帶,是家庭的維系
- 明白“人生四大要務”,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 心到底在哪里?七處征心的故事
- 用歡喜心降伏你的自卑與嫉妒
- 如何看待僧俗之間的關系?
- 躍入從未感知的禪境
- 真正信仰的落實是怎樣的?消除自我,融入大眾
- 活在當下,該干嘛就干嘛!
- 布施的時候,是給還是不給?
- 教化“壞人”的方法
- 如理布施,讓眾生圍繞在你的身邊
- 佛法沒有秘密、專利,誰都可以學
- 現(xiàn)代人為什么活得那么累?
- 不要走入學佛的誤區(qū)
- 歸命三寶,生命才有真正的依靠
- 佛弟子如何做一個有擔當?shù)娜耍?/a>
- 表面風光的人,不一定真正快樂
- 當對生活感到絕望時,不如再努力一下
- 如何讓生命進入保障的狀態(tài)?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2
- 大般若經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第一卷
- 心經的人生智慧—《心經》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6
- 心經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5
- 心經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